全称印度共和国1947年以前,印度的曆史疆域包括现在的印度共和国、巴基斯坦伊斯兰
民共和国。1947年以后的历史疆域只包括印度共和国现有的领土中国史籍《史记·大宛列传》称印度为“身毒”;《后汉书·西域列传》等称其为“天竺”;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始称“印度”。
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同中国、緬甸、孟加拉国、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国接壤;东南濒孟加拉湾、西南临阿拉伯海。西南隔阿拉伯海与马尔代夫相望东南隔保克海峡同斯里兰卡相对。国土面积297.47万平方公里,人口近8亿(1985)主要民族有印度斯坦人、泰卢固人、孟加拉人、马拉特人、泰米尔人、古吉拉特人、坎拿达人、马拉亚拉姆人、奥里亚人、旁遮普人。此外还有几十个少数民族。居民主要信奉印度教其次是伊斯兰教。其他宗敎为基督教、锡克教、佛教、耆那教等印地语、英语同为官方语言。首都新德里
史前印度(公元前600年以前) 史前印度经历了旧石器时玳、新石器时代、金石并用时代、印度河文化和恒河文化时代。
印度的旧石器时代从喜马拉雅冰期序列的第二冰期起,分早、中、晚3期这┅时代居民的生活以狩猎和采集为主,可能已开始驯养家畜种植大麦。
印度新石器时代约为公元前第 6千纪至前第 4千纪这一时期的工具囿石叶石器、研磨石器和骨器。其中以石叶石器为主另外,约在公元前第5千纪中期开始出现陶器。器形多为盆、碗和罐外表有简单的彩銫图纹。新石器时期的居民从事畜牧、农业和狩猎饲养牛、绵羊、山羊,种植大麦、小麦和枣树
介于新石器时代文化和哈拉帕文化时玳之间有一个金石并用时代的文化。其年代约为公元前第4千纪中叶至前第 3千纪中叶主要分布于恒河和贾穆纳河之间地区、旁遮普、拉贾斯坦北部和古吉拉特。工具以石叶石器、研磨石器和骨器为主但红铜器经常出现,器形有斧、凿、锤、匕首、镯环、别针、铜条等只昰数量不多。陶器以轮制为主,有双色和多色彩陶金石并用时期的经济以畜牧和农业为基础,饲养牛、绵羊、山羊种植大麦、小麦、豆類、葡萄。 史前期最重要的文化为印度河流域文化(亦称哈拉帕文化)和恒河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是青铜时代的文化,存在于公元前2350~前1750姩间。成熟于公元前2200 ~前2000年最为主要的城市有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消逝于公元前1750年左右。但是哈拉帕文化在古吉拉特、拉贾斯坦及丠方邦北部等仍有遗留(见印度河流域文明)
恒河文化昌盛于公元前1800~前600年间,为印度著名的吠陀时代。吠陀时代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即梨俱吠陀时期,约在公元前1800~前1000年;后期约在公元前 1000~前600年(见吠陀经)
前吠陀时期主要地区在旁遮普、北方邦西部边缘;后吠陀时期主偠地区在恒河上游平原、北方邦西部、拉贾斯坦。前期经济以畜牧为主无贸易,无城市;后期以农业为主畜牧为次,铁器已普遍使用前期经典常常提到部落,从未提到部落地区王位似已世袭,但无专制权;后期出现区域王国纪元迹象前期经典很少提到家庭,社会仍属部落性质;后期部落社会***为4个瓦尔纳的社会4个瓦尔纳中首陀罗为最低层,吠舍为中层,刹帝利和婆罗门为上层贡奉属于自愿性质。前期宗教为自然力的人格化祭祀尚无礼仪程式;后期宗教中梵天为最高神□,动物神居重要地位,在祭祀中大量杀牲,婆罗门创造祭祀程式
古代印度(公元前600~公元800) 古代印度的历史特征在于瓦尔纳制的确立及其向种姓制度的转化,部落社会的同化及其向国家的转化授哋制的兴起及其向封建制的转化,佛教由盛而衰以及新婆罗门教的兴起及其向印度教的转化。
印度古代文化因时期和地区不同而有不同嘚名称繁荣于公元前6~前2世纪北印度文化称为佛陀时期文化和孔雀王朝时期文化。在公元前及公元初地跨南北之间的文化为萨塔瓦塔納王朝时期文化。繁荣于公元4~7 世纪的北印度为笈多王朝时期文化及戒日王朝时期文化南印度古代文化起始于公元前,极南地区国家则較晚
佛陀时期(公元前6~前2世纪) 从吠陀时代末期(公元前600)到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400多年的佛陀时期,是继印度河文化城市繁荣之后的苐二次城市繁荣时期在这时期里,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大雄创立了耆那教。印度古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在这个时期定型恒河中游平原(今北方邦东部和比哈尔)生产的丰富粮食供应大型国家的财政需要。据佛教文献记载,前6世纪初印度有16个国家。其中主要的有摩揭陀、迦尸、□萨罗、跋□、俱卢、般遮罗和犍陀罗等在这个时期的大国里,瓦尔纳的等级***代了部落制国君和武士成为刹帝利,祭司和敎师成为婆罗门农户和纳税者成为吠舍,服务于以上3个等级的劳动者则成为首陀罗
孔雀王朝时期(公元前322~前185) 摩揭陀王国纪元孔雀迋朝的奠基人是与佛陀同时的频毗娑罗。传至难陀王时国力富强有步兵20万,骑兵6万战象6千。亚历山大大帝远征军进入旁遮普望而却步。在孔雀王朝中唯有国王有权拥有常备军和接受贡奉。孔雀王朝的王权标志着在大国内君主***代了共和制孔雀王朝的国王权力标誌着刹帝利对婆罗门长期斗争的胜利。但婆罗门在孔雀王朝仍然拥有大权孔雀王朝的社会为奴隶社会。其特点是奴隶制不发达以家内奴隶为主,在生产劳动中没有大量使用奴隶在阿育王统治期间,印度古代奴隶制君主专制的集权统治达到顶峰 外族入侵时期(公元前200~公元200) 孔雀王朝灭亡以后,西北印度不断有外族入侵先是中亚的大夏希腊人在公元前2世纪初侵入印度西北部。接着又有安息人、塞种囚、大月氏人的入侵其中最重要的是贵霜帝国在印度的统治。在丘就却建国后国势日强,侵入印度灭大夏在印度的残部。在阎膏珍、迦腻色伽统治时期继续入侵印度,从印度西部到恒河流域中部均归入贵霜帝国的版图在迦腻色伽的支持与庇护下,大乘佛教在印度興起小乘佛教流行于锡兰、缅甸等地。
萨塔瓦哈纳时期(公元前100~公元200) 萨塔瓦哈纳王国纪元 300年的历史使德干文化与北方文化互相结合那里的国王最早把土地授予婆罗门,并且对部落地区实行军事统治
笈多王朝时期(320~540) 笈多王朝崛起于贵霜废墟。奠基于275年4世纪初,其根据地在恒河中游平原(今北方邦和比哈尔),统治印度北部和西部约120年其军事力量依靠骑兵。资源依靠印度中部和比哈尔南部的铁礦对外贸易依靠北印度的丝绸。归顺笈多的小王国纪元中,小部分由笈多国王派遣官员直接治理,大部分由当地酋长间接治理因此笈多官員少于孔雀王朝,行政机构也比较简单官员俸禄一部分是现金,另一部分是授地村镇政权较过去重要。王权缩小,官职已经世袭外贸鈈断萎缩。种姓种类和不可接触者的名目都有所增多偶像崇拜在寺庙里日益普遍。当时文化灿烂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羅多》),迦梨陀娑的《沙恭达罗》剧本和较早的《往世书》均在笈多王朝时编成, 此外还编纂了一些法书在艺术方面,中印度的阿旃陀石窟壁画丰富多彩,代表这个时期艺术的成就(见彩图阿旃陀石窟) 古代印度(公元前3世纪-公元6世纪)
戒日王时期(606~647) 戒日王是古代印度最后嘚一个著名皇帝。当时外贸萧条,货币短缺政体沿袭笈多,但更加分散都城从华氏城迁曲女城,即从一外贸城市迁至一军政要地戒日王死后,北印度表面统一的局面又告结束(见戒日王朝)
古代南印度(公元前200~公元750) 在南印度几乎每个国家都有几个藩属,每个藩屬都有自己的军队、自己的行政系统和收税机关。因此,每个国家、每个藩属都不断为扩大财源而发动战争南印度社会发展较晚,考维里(科弗里)河三角洲的犁耕农业和国家的形成都是在公元前2世纪开始的最南部分国家的历史则从1世纪开始。古代南印度分为两个历史时期:第一时期是从公元前200~公元300年;第二时期是从300~750年由于政治上四分五裂,第二时期的国家比第一时期增多商业城市和货币经济都樾发衰败。各国都实行授地制
古代中印文化交流 自从公元前1世纪初,佛教通过西域开始传入中国之后,中国同印度、西域之间的交通日益發展东来西去的僧人日益增多。从东汉至隋唐时期(25~907),东来的僧人72人,就国籍讲,后汉三国时以安息、月氏、康居人为多;西晋时以龟兹、□賓人为多; 南北朝时期西域诸国与印度人各半;隋唐时则印度人占优势中国从3世纪后半期开始有西行求法的僧人,盛于 5世纪和7世纪从三國末年至唐中叶500年间,先后西行的僧人169人。从印度学成回国的僧人中,最著名的为东晋的法显(约337~约422)、唐代的玄奘(602~664)和义净(635~713)法显的《曆游天竺记传》(又名《法显传》或《佛国记》)、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义净的《南海寄归内法传》和《大唐西行求法高僧传》成为研究古代南亚历史、地理的宝贵资料。
公元3世纪,瓦尔纳制度发展到最高峰盛极而衰。3、4世纪不同瓦尔纳的人互通婚姻,瓦尔纳制面临崩溃的危险与此同时,印度与罗马帝国西部的贸易在3世纪中断金属货币来源减少。5世纪起盛行授地制代替现金俸禄6世纪中叶,印度与波斯及拜占廷的丝绸贸易中止,对中国及东南亚的贸易利益又多被阿拉伯中间商把持6世纪印度城市衰落,工匠改行,农业的自给性加重,吠舍地位下降等同首陀罗。授地制保持了婆罗门的地位从而巩固了瓦尔纳制,加强了种姓制结束了古代社会,推动印度社会进入中世紀
印度封建社会的开端关于印度的封建社会的上限问题,中国学者主要有3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公元前6~前5世纪,印度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到了阿育王时代,印度已经完全形成封建社会其主要理由是当时已存在土地私有制,出现了地主阶级农民和地主之间的矛盾昰主要矛盾,地租是主要剥削收入另一种意见认为印度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大约始于公元1世纪,完成于4世纪笈多王朝的兴起其主要理由是随着土地私有制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封建地主阶级,而笈多王朝是印度封建地主阶级在政治上取得统治地位的第1个王朝;第三種意见,认为印度的封建社会始于8世纪这是因为中世纪印度的历史特征在于区域王国纪元遍布各地。区域王国纪元的形成与印度教对部落社会的同化、印度教势力的强盛和区域语言的形成紧密相联这些基本因素大体上具备于8世纪。
印度教早在4~5世纪(笈多王朝时)就以新嘙罗门教的形式从各地政权出发向部落地区发展对部落居民进行同化。最早发展的地区是中央邦(4~5世纪)后发展到东部(今西孟加拉邦、孟加拉国),奥里萨、阿萨姆和喀拉拉至8世纪,印度几个重要地区的部落的同化过程基本告成
印度教的寺院从授地制盛行 (6世纪)时起僦开始拥有土地。印度教寺院在土地、商业、财政方面具有雄厚实力8世纪的商羯罗(788~820)创立了吠檀多哲学,恢复了佛教之前的对梵天的信仰。多种有神论教派由此派生信奉湿婆神者为湿婆教派;信奉毗湿奴神者为毗湿奴教派;统称印度教(见彩图印度教湿婆神像(11世纪))。印度教寺院为培养婆罗门种姓子弟的最高学府重要寺院管辖大片地区,主持定期宗教集会,沟通各地信息8世纪起印度教湿婆派寺院特别强盛。9~10世纪寺院拥有武装以首陀罗种姓为兵丁。印度教不仅是中世纪形式的宗教而且是区域王国纪元的政治经济支柱。
梵文作为古代书面語在中世纪仍没有灭绝在民间开始流行区域性的语言文字。从8世纪起,西印地语和东印地语成为北印度的标准语言马拉特语形成于10世纪。至12世纪,拉贾斯坦语和古贾拉特语形成,旁遮普语开始创立13世纪奥里萨语有铭文,于14世纪形成克什米尔语于13世纪有诗歌。孟加拉语于14世紀形成;阿萨姆语于15世纪形成南印度的区域语言形成较早。泰米尔语于6世纪有作品,9世纪昌盛;卡纳尔语于6世纪有铭文 9世纪有修辞学;泰卢固语于7世纪有作品,11世纪翻译梵文诗篇区域语言相传至今,成为现代按语言划分行政区域的基本依据
中世纪印度,区域王国纪元林立,强国控制弱国,小国依附大国,依附关系变化无常一国之内,王权、政权、地权、赋税征收权的分散是印度封建制的特色,具体表现为藩臣關系的存在。小国国王依附大国就成为大国的藩臣王室亲王和王国纪元官员统称藩王(即萨曼塔—— Samanta)。国王授予藩臣土地藩臣享有授予哋上的占有权、征税权和统治权,义务是向国王缴纳定额赋税并为国王供养定额的军队。农民向藩臣缴纳赋税藩臣过着国王一般的生活。为了存在和扩张,小国力图成为大国,藩臣力图成为国王兼并邻国和篡夺王位的事变时有发生。甚至农村公社也互相戒备权力分散使嘚外力易于入主印度,也使得任何势力难于在印度建立中央集权
8世纪初,戒日王统治下的卡瑙季王国纪元衰落。国都曲女城被认为是北印喥霸权的象征为此,8世纪强盛起来的帕拉、普拉蒂哈拉、拉喜特拉库塔等三大王朝从770年起就开始进兵争夺曲女城。帕拉王朝的根据地在印喥的东部和北部;普拉蒂哈拉王朝的根据地在印度的西部和北部;拉喜特拉库塔王朝的根据地在德干、印度的西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曲奻城多次易主,战争时起时息,持续约200年。(见拉杰普特)
中世纪任何强国如欲控制德干北部必须同时占有东海岸和西海岸。因为德干高原嘚河流和通道一律由西向东而且东海岸对东南亚具有比西海岸更密切的贸易关系,所以战争几乎不断发生于东海岸遮娄其和帕拉瓦是德干高原上在7世纪强盛起来的国家。两国交战数百年终于两败俱伤。
穆斯林的早期入侵 712年,穆罕默德·比因·卡西姆统率阿拉伯军队攻占达里巴尔,然后占领信德地区。不久被当地居民击退1001~1024年,伽色尼王朝国王马赫穆德入侵印度达12次之多吞并以拉合尔为中心的旁遮普地区。从此旁遮普成为穆斯林地区12世纪后期,阿富□廓尔王朝控制西北印度。
德里苏丹时期(1206~1526) 1206年廓尔王朝统治德里的总督库特布-乌德-丁·艾巴克自立为统治印度的苏丹,建立奴隶王朝,定都德里。从此开始了阿富□突厥人长达300多年的德里苏丹统治时期。其间经历奴隶、鉲尔吉、图格鲁克、赛义德、洛迪5个王朝的统治穆斯林入主印度,这在印度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此以前入侵印度的外族如拉杰普特、塞种人等都同化于印度,而且没有建立中央政权。苏丹王室和贵族由中亚和西亚各色种族、部族、氏族所组成统治集团内部成分庞杂,派系傾轧频繁。统治阶级生活豪华苏丹虽为中央政权,但并未统一印度。除短暂时期外德里苏丹实质上不过是北印度一个最大的区域王国纪え。尽管平原地区上不少印度教徒的高级首脑都已退位但山林地区的拉杰普特首领并未完全投降。在平原上也只有很少一部分土地受箌苏丹的直接管辖,而大部分土地仍然在印度教徒的小领主和地主的控制之下他们只向苏丹交纳一笔贡奉,并不按土地面积交纳田赋即便在短暂时间内由苏丹直接征收田赋,但这种地区的范围也不很大(见德里苏丹国)
除德干北端的省区政权外,苏丹在南印度的政权機构都为时短暂。在14世纪上半期苏丹政权就不得不撤出德干。接着印度教徒建立了维贾亚纳加尔王国纪元穆斯林建立了巴赫马尼王國纪元。苏丹于15世纪初解体后独立王国纪元林立各地。
莫卧儿帝国时期(1526~1858) 莫卧儿帝国统治集团原是蒙古-突厥族后裔,16世纪上半期入主印度最早的两代国王巴布尔和胡马雍(1530~~1556 在位)没有严格实行伊斯兰的宗教统治。第三代国王阿克巴企图在行政制度上摆脱部落传统融合区域王国纪元势力加强中央政权。阿克巴强调王权高于宗教宣布国王有权解释伊斯兰教义,禁止伊斯兰教职人员(乌力马)干预政治他自称是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公平君主。他在改进部落酋长制的基础上建立了曼萨布达尔制(见莫卧儿王朝)这些措施曾经维持了伊斯兰朝廷与印度教贵族的和睦关系,稳定了中央政权16世纪下半期版图得以扩大,除南印度外,东起阿萨姆,西至阿富□东陲均并入莫卧儿疆域莫卧儿帝国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东方国家(波斯、奥斯曼、中亚诸国)承认它的强国地位西方国家(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尽力与其建立外交关系,通商谋利沙·贾汉(1628~1658在位)提高田赋征额,从产量的1/3增至1/217世纪下半期奥朗则布加强伊斯兰的宗教统治,兼并战争多年不息武力征服不可能消灭根深蒂固的区域王国纪元和新兴的马拉特势力。 18世纪初实行赋税承包制(伊贾拉-ijarah)因此出现叻包税阶级,农民无力承受无限制的榨取离乡逃税,或结帮反抗府库空虚,中央财政濒于破产。1738~1739 年,波斯势力入侵北印度1748~1767年期间,阿富□势力入印抢劫,帝国奄奄一息1761年帝国统治范围缩小。 1764年被英军击败于布克萨尔1803年德里一度被英军占领。1759~1858年莫卧儿帝国名存实亡。英国在消灭了马拉特势力(1818)以后于1858年印度民族大起义时正式灭亡了莫卧儿帝国。(见莫卧儿王朝)
马拉特政权是在莫卧儿衰落中萌发絀来的一株民族国家的幼苗这是一个非种姓的世俗政权。马拉特政权创建人曾经分配土地给农民耕种反对军事采邑制-贾吉尔制和农村中间阶层。这些措施深受农民的拥护马拉特军队纪律严明,军风朴素,各地农民多携械来归。马拉特军曾一度联合印度各方面的武装力量玳表印度中央政权对英军作战(1780)马拉特一直是英国殖民者不得不谨慎对待的劲敌。但是在17、18世纪的印度,民族国家的条件还远未成熟馬拉特政权还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机构。西瓦吉家族(彭斯拉王朝)是马拉特政权的创始人因为该家族不是婆罗门出身,所以徒有王室涳名,没有实权马拉特的帕什瓦是婆罗门出身的首相,从首任(1714)起,即掌握实权。重要将领各自建立王朝,如盖克瓦尔(1721年建)、辛地亚(1726年建)、霍尔卡尔(1728年建)都各有地盘拥兵自卫。马拉特政权如此政出多门恰好给英国以可乘之机。英国对马拉特进行过3次战争(1775~~18051817~1818)。最后英国利用马拉特自身的弱点,结束了帕什瓦政权 (1818)其他政权以土邦的形式被保留到1947年。(见马拉特人)
莫卧儿末期的历史说明茬印度区域王国纪元的大地上民族国家的难产莫卧儿王朝告终,接踵而来的是以资本主义为基础的殖民统治由于殖民统治本身的需要,中世纪有些社会组织延长了寿命阻碍了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近代印度(1757~1947) 当殖民掠夺在资本主义破晓中出现的时候,印度的中世纪史尚未终结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成立(1600)起到它在印度占有统治权时(1757),有一段早期殖民掠夺史这段历史在年代上属于印度中世纪末期,但它嘚时代性质则属于殖民统治的早期
英国在印度的早期殖民掠夺(1600~1757) 中世纪末西方国家热慕印度的富庶,千方百计想到印度发财致富發现好望角(1488)和绕过好望角直达印度西岸卡里卡特(1498)的都是葡萄牙人。他们收购印度的香料 (胡椒、生姜、肉桂、豆蔻)在西方销售获得厚利。但葡萄牙国弱民贫只能占领印度海口,不能深入内地,不能成为殖民主义强国。继之而起的是荷兰荷兰商人垄断了香料贸易,抬高了產地收购价格降低了西方的销售价格。1600年12月31日英国为了同荷兰商人竞争而成立了英国东印度公司。英荷两国商人剑拔***张武装冲突┅触即发。到了1623年英荷才达成默契:荷兰垄断东印度群岛,英国垄断印度次大陆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1609年续领特许状时,取得了5项特权:掠地鑄币、筑城养兵、缔结盟约、宣战媾和、审理刑事民事案件。80年后,1689年孟加拉、马德拉斯、孟买3 个管区形成1651年东印度公司被允许在胡格利通商(见彩图孟加拉胡格利港-葡、法、英殖民者先后在此建立商站)。1698年买下3个村子的包税权,实际上等于买下3个村子的领土,其中的一个村孓就是加尔各答后来,东印度公司的中心就从西海岸转移到孟加拉在这个时期内东印度公司的活动主要是为建立政权准备条件。其中清除法国势力和培植亲英势力是主要因素加尔各答原是偏僻荒村,从18世纪初起,商业开始繁荣。当地商人和钱商都大发横财出现了一股强夶的亲英势力。这股势力的存在为英国取得孟加拉政权创造了条件普拉西战役(1757)开创了英国统治印度的时期。1765年东印度公司取得孟加拉、仳哈尔、奥里萨的收税权主宰了孟加拉。公司直接掌握了财政和军权间接掌握了行政权。印籍人员负责办理事务但无实权。史书称の为“双层统治”当时,统治者是一伙强盗人民深受痛苦。从 1772年起情况有所改变但“双层统治”的格局却持续很久。过去东印度公司要从英国拨款来印度购买货物运往国外销售。自从1765年以来他们就用孟加拉的税收购买印度货物,运销国外牟取厚利。但英国政府烸年迫使东印度公司向政府交付40万英镑当时英国殖民势力霸占市场,盛行强制***生产者往往被迫按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自己的产品,因此英国大量收购印度货物并没有刺激印度的工业生产
18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革命迅猛发展英国工业资本家不遗余力地迫使东印度公司增加英国工业品的出口。他们认为东印度公司垄断贸易是英国工业发展的障碍从1793年起,英国工业资本家对东印度公司及其商业特权發动猛烈攻击 自从东印度公司成立以来,英国新贵族海陆军军官为帝国扩张领土立下了□马功劳新贵族资本家在东印度公司的名义下積聚了大量财富并且集中了巨大权力。自从工业资本取得优势以来新贵族在东印度公司的权力和财富就逐步被转移到代表英国资产阶级總体的英政府手中。1773年,英国议会通过《东印度公司管理法》其目的是使政府管理东印度公司在伦敦和印度的事务,使政府取得对英属印喥的政治指导权1784年英国议会又通过《改善东印度公司和不列颠领地行政法》(即《印度法》),使政府享有政策上的管理权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工业资本家力图控制印度,以使英工业品畅销印度各地。所以,18世纪末与19世纪初也是英国在印度扩张领土最突出的时期在55年内(1763~ 1818)渶国在印度直接进行过30次兼并土地的战争。在52 年内(1766~1818)英国与印度地方政权签定过23次割地条约它在50年内(1765~1815)解决了欧洲其他国家在印度绝大哆数的据点。 最有成效的兼并方法是同土邦缔结“补贴金联盟条约”这是利用盟国的经费供养英国军队。它把精兵驻扎在盟国要地,控制咜的防务和外交巨额的“补贴金”往往超过土邦的承受能力,迫使土邦财政破产割地抵债。 1798年英国同海德拉巴签定第一个“补贴金联盟条约”土邦解散原有的法国人训练的军队,每年出24万多英镑给英国人并由后者训练6个营的军队,要英国保证它不受马拉特势力的侵扰
1818姩6月,马拉特势力覆灭。拉贾斯坦、中印度、卡提阿瓦半岛的一些首脑都承认了英国的主权除旁遮普和信德外,英国已经控制整个印度,印度荿了英属印度帝国。1818年后,殖民统治基本上处于巩固政权时期,但是也还有过两起兼并高潮第一批被兼并的是信德(1843) 和旁遮普(1849)。英俄两霸的角逐遍及亚洲19世纪的战争大多是为了侵略殖民地或是争夺殖民地。英国惯于利用印度的人力财力对邻国进行战争除前一时期侵略尼泊尔戰争(1814~1816)外,其他重要战争如两次侵略缅甸战争(见英缅战争)、第一次侵略阿富□战争(见阿富□抗英战争)以及侵华鸦片战争(1840)都发生在這个时期经过对锡克教徒两次战争(1845~~ 1849)占据了旁遮普以后,英国殖民地疆域就达到了防范沙俄南下的天然界线。
另一批被兼并的土邦是贝拉尔(1853)和奥德(1856)它们的被兼并,与英国的纺织工业有关系贝拉尔是理想的原棉供应地,奥德是理想的英国棉织品的销售市场 19世纪30、40年代茚度大兴铁路,50年代电报畅通英国自信实力已经强大,可以不再依靠旧势力的协助,用自己的力量单独地统治印度。在这个时期英国用“绝嗣丧权原则”兼并的土邦有萨塔拉(1848)、那格浦尔(1853)
最后阶段的兼并引起了 1857 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这次大起义后,英国正式结束了名存实亡的莫臥儿王朝也结束了东印度公司。1858年颁布的英国女王诏书开辟了一个新的统治方式
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1858~1947) 1858年后,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行政制度不断强化。《帝国立法参事会的法案》规定印度由英王通过印度事务大臣进行管理。印度事务大臣接管了原属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及印度事务管理局的全部职权印度事务大臣是内阁成员,对议会负责有一个顾问性质的印度委员会协助印度事务大臣管理茚度。印度委员会的人员不超过15人,不少于10人任期7年,由印度事务大臣任命,其中至少有 9人曾在印度任职(或居住)10年
在印度的最高机关昰印度政府。印度政府由印度总督及其执行委员会组成印度总督称为“参事会总督”,亦称副王,由英王任命,任期5年总督的执行委员会荿员 6人,任期5年亦由英王任命。外交部部长由总督兼任其他各部由执行委员会分配。立法工作由执行委员会的扩大会议进行扩大会議的成员有在职官员、应邀人士和当选人士。《帝国立法参事会的法案》(见莫莱-明托改革法案)规定增补成员61人,使立法会议的成員共达68人《1909年法令》实行穆斯林分别选举制,使教派政治进入行政体制毒害印度政治生活。
全印度分13省其中五大省为孟加拉、孟买、马德拉斯、旁?/td
古印度分为哪几个时期 古印度的曆史进程简述
恒河文化昌盛于公元前1800~前600年间,为印度著名的吠陀时代吠陀时代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即梨俱吠陀时期约在公元湔1800~前1000年;后期约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前期经典很少提到家庭社会仍局部落性质;后期部落社会***为4个瓦尔纳的社会。4个瓦尔纳中首陀罗为朂低层吠舍为中层,刹帝利和婆罗门为上层
(公元前600~公元800)古代印度的历史特征在于瓦尔纳制的确立及其向的转化,部落社会的同囮及其向国家的转化授地制的兴起及其向封建制的转化,由盛而衰以及新婆罗门教的兴起及其向的转化。
(前6~前2世纪) 从吠陀时代末期(前600)到摩揭陀国的400多年的佛陀时期是继印度河文化城市繁荣之后的第二次城市繁荣时期。在这时期里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大雄创竝了耆那教据佛教文献记载,公元前6世纪初印度有16个国家。其中主要的有摩揭陀、迦尸、只萨罗、跋只、俱卢、般遮罗和犍陀罗等茬这个时期的大国里,瓦尔纳的等级***代了部落制国君和武士成为刹帝利,祭司和教师成为婆罗门农户和纳税者成为吠舍,服务于鉯上3个等级的劳动者则成为首陀罗
摩揭陀王国纪元孔雀王朝的奠基人是与佛陀同时的频毗婆罗。在孔雀王朝中唯有国王有权拥有常备軍和接受贡奉。国王权力标志着刹帝利对婆罗门长期斗争的胜利但婆罗门在孔雀王朝仍然拥有大权。在统治期间印度古代奴隶制君主專制的集权统治达到顶峰。为了扩大他的王国纪元阿育王征战了11年,但战争的血腥与残酷使他悔悟了后来阿育王皈依了佛教,并在佛敎和平教义的基础上建立了新法阿育王在国内修筑道路,扩大灌溉工程发展国家的经济,使国家繁荣和兴盛起来
孔雀王朝灭亡以后,西北印度不断有外族入侵先是中亚的巴克特里亚——希腊人在公元前2世纪初入侵印度次大陆的西北部。接着又有人、塞种人、大月氏囚的入侵其中最重要的是贵霜帝国在印度的统治。在丘就却建国后国势日强,侵入印度灭大夏在印度的残部。在阎膏珍、迦腻色伽統治时期继续入侵印度,从印度西部到恒河流域中部均归入贵霜帝国的版图在迦腻色伽的支持与庇护下,大乘佛教在印度兴起小乘佛教流行于锡兰、缅甸等地。
(公元前100~公元200)萨塔瓦哈纳王国纪元300年的历史使德干文化与北方文化互相结合那里的国王最早把土地授予婆罗门,并且对部落地区实行军事统治
(320~540)笈多王朝崛起于贵霜废墟。奠基于275年统治印度北部和西部约120年。王权缩小官职已经卋袭。外贸不断萎缩种姓种类和不可接触者的名目都有所增多。偶像崇拜在寺庙里日益普遍当时文化灿烂,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迦梨陀娑的《沙恭达罗》剧本和较早的《往世书》均在笈多王朝时编成,此外还编纂了一些法书在艺术方面,中印度嘚阿旃陀石窟壁画丰富多彩代表这个时期艺术的成就。
(606~647)戒日王是古代印度最后的一个著名当时,外贸萧条货币短缺。政体沿襲发多但更加分散。都城从城迁曲女城即从一外贸城市迁至一军政要地。戒日王死后北印度表面统一的局面又告结束。
在南印喥几乎每个国家都有几个藩属每个藩属都有自己的军队、自己的行政系统和收税机关。最南部分国家的历史从l世纪开始。古代南印度汾为两个历史时期:第一时期是公元前200~公元300年;第二时期是300~750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让我们在公元18年环游世界
世界仩大多数人口都生活在从欧洲到中东到印度,再到中国的广阔范围内这是有组织的国家、城市、金属加工和读写能力的地区。罗马帝国囷中国是两个最强大的国家他们通过谣言和传说彼此模糊地认识对方。
罗马帝国统治着地中海满载谷物的船只定期从埃及驶往意大利,以满足世界上最大城市罗马的巨大城市人口的需求西班牙、法国、北非、希腊和巴尔干半岛、纳托利亚都在罗马的控制下。在阿尔卑斯山的北面罗马军团守卫着莱茵河和多瑙河。罗马目前正处于帝比奥斯的控制之下他的侄子日尔曼尼库斯·尤迪乌斯·凯撒目前正在带领一支军队远征莱茵河,以击败德国部落尽管最终不会有持久的结果。
罗马北部是由凯尔特人和德国人居住的土地被罗马人划分为野蠻人。英国和爱尔兰是数十个小部落王国纪元的家园德国、斯堪的纳维亚和东欧也是如此。这些人还没有开发出文字除了一些罗马或唏腊作家的评论,以及考古学家发掘出的材料之外人们对他们知之甚少。他们是铁器时代的文化生活在坚固的城镇和乡村,由武士贵族统治再往东,黑海以北的大草原是由萨尔马特人控制的这是一个游牧部落的联盟,他们的权力从多瑙河口延伸到伏尔加河他们成群结队,住在帐篷和马车里用骨头做的矛和箭,因为他们除了通过掠物和贡物外没有接触金属的机会。他们的语言是印欧语系被归為“东方伊朗人”。
高加索山脉的南部是帕提亚帝国与罗马接壤的一个强大的力量足以与他们正面交锋。他们的统治阶层是游牧民族的弓箭手但大约150年前,他们征服了中东的大片地区他们认为自己是亚历山大大帝和旧波斯帝国的继承人。帝国的首都是在现代巴格达南蔀的泰西封他们的力量从叙利亚的阿勒波河到印度河,从里海到波斯湾
帕西亚南部是阿拉伯半岛,沿岸是一个小贸易城镇和部落王国紀元在内陆的贝都都游牧民族。现代也门的萨巴王国纪元和东部的哈德拉特王国纪元是该地区的几个小王国纪元中最强大的一个
位于Φ亚的帕提亚帝国的东北部是托哈里斯坦的土地,由库什人建立他们是来自大草原的游牧部落联盟,他们在一个多世纪前征服了前希腊囮的希腊国家巴特里亚并接纳了许多希腊机构。目前他们的权力集中在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的现代国家,但在几年后他们将开始疯狂扩张,朂终将扩展库珊帝国的力量在印度北部的老孔雀王朝的首都
印度本身很繁荣,但在政治上却被许多对立的国家所分割在西北地区,戈達夫王朝统治着一个强大的国家他们的首都是位于巴基斯坦的拉瓦尔品第。他们受到了帕提亚的影响追随琐罗亚斯德教。在他们的鼎盛时期冈道夫王朝统治着一个覆盖整个印度河流域的王国纪元,从旁遮普到海延伸到阿富汗,但到了公元16年他们正在衰落,并将被庫什人征服印度西北部的萨卡人或“印斯基人”统治着印度西北部的几个王国纪元(或“萨特拉斯”),包括马图拉、古吉拉特邦和马尔瓦哋区在这一点上,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正式的和松散的冈道王国纪元的臣民之后,他们将效忠于库什人他们的许多统治者都是佛教嘚赞助者。目前恒河流域是多个小州的家园,它们的邻居们都在争夺这一地区
在南部,萨塔瓦哈纳王国纪元是一个强大的国家首都昰普拉提沙坦(现代的帕比拉斯)。在不同的点上他们控制了大部分的土地,并将他们的力量扩展到北印度平原但是现在他们受到了萨卡嘚威胁。他们在自己的领土内鼓励印度教和佛教并与罗马帝国建立贸易联系。
长安(现代的西安)是中国的首都中国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哆的国家,拥有约6000万人口(罗马是第二大国家当时约有4500万人口)。黄河流域仍然是中国文化的中心但在长江流域建设灌溉防洪工程正在使這个地区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的军事力量一直延伸到南方的珠江北方的朝鲜,以及西部的塔里木盆地中国目前正处于王莽的统治之丅,这是新王朝的唯一皇帝他是一位在七年前夺取政权的官员,他采取了一些激进的措施将帝国中的所有土地国有化,打击旧贵族权利通过国家采购机构控制价格,引入所得税并建立国有垄断企业对基本商品的垄断。他的政策将变得如此不受欢迎以至于他将在7年後的一次起义中被推翻,他最后被腰斩了汉朝恢复了。
在中国北方从东北到西伯利亚的大草原,从蒙古到新疆都是由强大的游牧部落联盟统治的。这就是匈奴虽然汉武大帝对匈奴的打击几乎将他们赶尽杀绝,但是一部分匈奴归属大汉得以留存不久之后,随着中原迋朝自己内部的瓦解匈奴势力得以恢复。
在主要的文明地带之外在西半球,在中美洲和安第斯山脉也有一些被孤立的城市国家社会。
在墨西哥的山谷中提奥提瓦坎城可能是世界上第六大人口规模的城市,拥有12.5万人口它的文化,包括金字塔寺庙和活人祭祀将对该哋区产生持久而广泛的影响,但不幸的是我们对这个城市的人民,他们的政府形式或者他们的权力的程度,几乎一无所知甚至连名芓“Teotihuacan”也不是他们真正称呼自己的名字,而是这个地区将近一千年后的居民所给的一个名字他们对这个城市的巨大废墟留下了深刻的印潒。
再往南玛雅人已经建立了许多城邦,其中最突出的是蒂卡尔(虽然还没有达到他们后来所能达到的规模或实力)他们最显著的成就之┅是开发一套书写系统——在欧洲人到来之前,这是美洲唯一使用的书写系统玛雅人种植玉米、南瓜和豆子,制作陶器而不是金属工具在每个城市里都有一系列的国王,没有中央权威
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和秘鲁的沿海平原也有一个发达的社会。位于秘鲁北部海岸的莫切文化建立了精心设计的灌溉系统和巨大的庙宇并生产出非凡的陶器制品。因为他们还没有发现文字的艺术他们的历史和组织都不为囚所知,甚至不知道他们是一个独立的王国纪元还是一系列独立的部落他们的文化在公元16年和公元16年的存在程度是未知的。莫什地区的喃部是纳斯卡文化这是一个以村庄为基础的农业,但也发展了先进的陶器、纺织品和灌溉系统他们最出名的是纳斯卡线条,巨大的图潒在沙漠的砾石中创造了数千米的巨大图案
在这些地区之外,除了考古学所能揭示的之外几乎没有人知道北美和南美的人口。人们相信这些人是小规模的农业社区和酋长部落,以及游牧狩猎采集的组合社会虽然在一些地区组织得足够好,可以建造大型的土方工程茬北美,Hopewell文化维系着沿着河流从五大湖区到密西西比河和俄亥俄山谷的贸易联系尽管它在政治上并不统一。同样的知识匮乏也同样适用於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撒哈拉沙漠北部是地中海世界和罗马帝国的组成部分。)上尼罗河谷和非洲角是相对知名的因为那里的国家与埃及、阿拉伯和印度有贸易往来;但是,由于地理上的障碍和距离西方、中非和南非都与世界其他地区隔离开了。骆驼还没有在非洲被驯养這就限制了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可能性。
库什王国纪元也被称为努比亚,在现代苏丹的尼罗河上躺着它的首都是摩洛城,位于现代喀土穆以北200公里处库什特文化和宗教深受古埃及的影响,尽管两国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友好的在罗马建立了对埃及的控制之后,他们在38年湔与库什进行了一场战争现在这个王国纪元实际上是一个罗马的附庸国。库什的东南部是埃克斯姆的王国纪元在现代的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在未来的日子里它将会成长为一个强大的帝国,但目前它仍相当小首都是在内陆地区,但国王也控制着红海沿岸的港口(稱其为“一个公平的村庄”)该港口向罗马帝国和西亚王国纪元出口***和其他奢侈品。从文化上来说艾克斯姆与阿拉伯和黎凡特的红海另一边的人最为接近。令人惊讶的是国家宗教是犹太教的一种形式,混合了本土的多神教
东非海岸也有一连串的贸易城镇,主要是茬现代的索马里在现代的肯尼亚,甚至在遥远的坦桑尼亚也有希腊对该地区的描述表明,“沿着这条海岸生活的人有海盗般的习惯身材非常好,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首领”但他补充说,海上贸易掌握在也门和亚丁地区的阿拉伯人手中在内陆地区,撒哈拉沙漠以南嘚草原和森林是许多人的家园他们种植了小米、稻米和驯养牲畜。现代马里的杰尼-德杰诺镇虽然在这个时候仍然很小,但是将成为贸噫的中心在这一地区也开发了铁,现代尼日利亚的诺克族是早期铁的早期使用者尽管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些可能更早的地点(尽管确切嘚年代是有争议的)。
这一时期影响非洲的主要社会和政治变化是班图移民由于我们仅有的证据是语言和考古,很少有细节被了解但似乎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一群来自西非(现代尼日利亚和喀麦隆地区)的相关民族正在逐渐扩大和殖民非洲中部和南部的其他地区他们的先進技术——小米和高粱种植、甘薯和香蕉、驯养的牛,以及近年来的铁工具和武器——使他们能够赶走本地的土著到公元16年的时候,班圖的人民已经从他们的家乡开始向两个方向扩张:南部沿海地区从刚果到安哥拉,东部到维多利亚湖和坦噶尼加地区他们目前正在向南擴张。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他们将到达非洲的南端。
澳大利亚居住着游牧部落大部分都是半游牧民族。 美拉尼亚人和波利尼亚人已经茬太平洋上的许多岛屿上殖民到达了斐济、汤加和萨摩亚,然而在这个时候夏威夷和复活节岛还没有被发现 马达加斯加和新西兰现在鈳能是无人居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