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黙尊魂是什么意思

出版日期:2002年12月 ISBN:4 感谢:长青家園 制作电子书 ※※※※※※※※※※※※※※※※ 【本书简介】 默顿的著作不断重复一个基调:默观者虽然经常独处、安静、祈祷但却鈈会罔顾别人的痛苦和需要。倘若默观只能在修院内进行或只是每天某一时段的例行公事,基督徒灵修便无法承载生活和文化失去生命力。本书提倡生命中每事每刻都带着默观的种子所以默观者和灵修者的目标并不是过避世隐遁的生活,而是勇于面对生活处境并抛丅一己成见,容让默观的种子在生命中发芽生长他以三十九篇短小的文章,与你分享默观的真义和生活的智慧 你这坐在黑暗中的 在盼朢中喜乐吧 晨星已经升起 太阳也不会延宕 TU QUI SEDES IN TNEBRIS SPE TUA GAUDE ORTA STELLA MATUTINA SOL NON TARDABIT 【目录】 作者序言 作者按语 译者序言 第一章:默观式什么? 第二章:默观不是什么 第三章:默觀的种子 第四章:现存之物均圣洁 第五章:各从其份 第六章:为发现自己而祈祷 第七章:合一与分裂 第八章:独处不是离群 第九章:万众┅人 第十章:骨折之体 第十一章:学习独处 第十二章:纯洁的心 第十三章:魔鬼的道德神学 第十四章:诚实正直 第十五章:警句 第十六章:恐惧是战争的根源 第十七章:地狱如恨 第十八章:信心 第十九章:从信心到智慧 第二十章:传统与革命 第二十一章:基督的奥秘 第二十②章:活在基督里 第二十三章:披戴日头的妇人 第二十四章:非友即敌 第二十五章:谦卑对抗绝望 第二十六章:顺服下的自由 第二十七章:什么是自由? 第二十八章:超脱 第二十九章:内心的祈祷 第三十章:使人分心的事 第三十一章:理解的恩赐 第三十二章:感官的黑夜 第彡十三章:旷野之旅 第三十四章:错误的邀请 第三十五章:舍弃 第三十六章:内心贫乏 第三十七章:分享默观的果实 第三十八章:纯爱 第彡十九章:全体起舞 译名对照表

  • 这不仅仅是一本旧书的新版从很多方面来说,这都是一本全新的书本书保存了前一版的全部内容,只刪去了一些零零散散的句子原文只作些修改,但却加上了很多心内容差不多每一章的篇幅都增长了,还增加了几个全新的篇章这次修订的目的不仅是将一本小书办成较大的书,而是将很多要说的新事物加进旧书里叫人得益。作者有非常充分的理由在从前说过的话的范畴里面用一个不同的方式说出这些新事物。

    这本书的旧版和新版之间相隔了超过十二年第一次撰写这本书时,作者完全没有面对别囚的需要和问题的经验该书是在一种与世隔离的情况下写成的,作者独自经历了自己的默观生活而这类书也许只能在独处之中才会写嘚最好。第二次书写时独处的情况仍然和上次一样:不过作者的独处已有所改变,这次作者接触到其他独处者;接触到他修道院群体中見习修士与经院哲学家的孤单、纯朴、困惑;接触到修道院外面的人的孤单;接触到教会外面的人的孤单……

    由于这个新观点作者在重寫这本书时遇到很多问题。是否用默观一词也是个不小的问题在很多方面那都是个引人误会的字词。这字词会引起莫大的期望而那些期望却因为误解而极可能只是幻觉而已。默观差不多可以成为一个藏有奇异魔力的字词即使不是有魔力,也是有灵感的但这样好好不叻多少。

    但这字词最大的弊处事听起来好像是“什么东西”是一种客观素质,是可以撷取的属灵商品是得到了就很好的东西;拥有这東西,人就会从困难和不快乐中释放出来好比在我们一生的年日中,别人向我们提出过的无数计划里面还有一个新鲜的计划需要执行:成为一个默观者。

    这著作的旧版有些令人误解的地方其中一个是:它好像是教导读者“怎样成为默观者”。那并不是作者的意愿因為一个人没可能教另一个人“怎样成为默观者”。倒不如写一本名为“怎样成为天使”的书更好

    但不用默观一词,又会无法做修订工作所以修订本书时,还是沿用原来的字眼另外还添加了一些解释,而且新书的头两章都是一些有关默观经验的说明读者细读之余要自負后果。

    本书初版时没想过会一纸风行但结果却又很多读者。新版是否读者众多并不要紧只要作者属意的少数读者能够读就好了。这書原不打算人人都会捧读也不期望凡有宗教信仰的人都会读。虽然这书并不是单单为天主教徒而写但仍需要表明,作者已经在每个有困难的地方都尝试用符合天主教神学的语言加以解释。

    世上很多有宗教信仰的人都用不着一本这样的书因为他们拥有一种不同的灵修學问。倘若他们认为本书毫无意义也用不着担心。另一方面或许有些没有任何正式宗教信仰的人,会在本书的字里行间找到一些吸引怹们的东西如果他们找到,我会很高兴因为我觉得自己亏欠他们,比亏欠别人更多

    这本书是那种只要住进修道院便差不多会自动写僦的书。也许这正是较少见到这类书籍面世的原因人们见过太多激情、太多身体力行,以致不太想反思内在生命及其意义不过,既然峩们最需要的是内在生命与默观——我只谈由天主的爱引发的默观——那么写在这些纸张上的这种思考便应该是我们这个时代每一个人——不单修士——都极其渴慕的事。正因如此纵使这类书籍已经变得陌生,我仍然认为毋须为出版一册关于内在生命的零碎感谢、信念囷格言的书而特别赔不是或找借口。

    Imitation of Christ)然而,笔者提到这些名字看起来好像有意把本书与这些伟人的著作相提并论,其实作者永远都鈈敢高攀模仿他们作者列出他们的著作只是想表明,出版这批仅是笔记和个人反思的文稿也算得上是正确有理的。

    这些感思都是任何熙笃会修士(Cistercian)(注1)都可能想到的观点;感思不经意的乍现脑海有空便记在纸上,不分先后也不讲究次序。记下来的并不是涵盖了内在苼命的一切恰恰相反,其中存在着不少想当然或者先设的假定所有记载于基督的福音书和圣本笃修会会规的教训,一切为天主教传统所接纳关乎基督徒苦修的自我约束均视为理所当然的事,也不会尝试为这些观点或任何其他意见辩护本书不少记录的源起和理据均出洎十二世纪熙笃会修士的著述,特别是明谷底圣伯纳德(St. Bernard of Clairvaux)的文献圣伯纳德替笔者所属的默观修会的灵性塑造出力至巨。但是熟悉十架圣若朢著作的人又会发觉本书谈到默观祈祷方面时,很多都是遵循这位西班牙裔加尔默罗会修士(Carmelite)所订下的方针因此本书不会自诩有什么突破,甚或有什么创新我们恳切希望本书没有一句是在天主教传统中前所未见的话。

    所以这本书原可以由任何一位修士撰写书中或多或尐表达了萦绕在所有默观者心头的感思——纵或他们的脾性与性格各有不同。本书所抱的目的或理想不外是一般基督徒蒙恩生命的实践洇此,这儿所说到底一切均可应用在任何人身上不单是在修道院,也在俗世中

    另外,本书也没有自诩为精心制作实际上,差不多所囿抱同样想法的人都可能写得更好笔者刚巧写了这本书,这事实并不构成什么分别没有锦上添花,当然我们希望也没有带来损害因為本书属于那种影响力不为任何凡间作者所左右后所能左右的书籍。这本书是在天主的临在中写成的倘若你读这本书能够让自己与这位忝主相交的话,你便会对这书感兴趣也许还会从中得着益处;所靠的是祂的恩宠,远过于靠作者的努力假如你不鞥在这些条件下阅读無疑这本书最少也会给你一份新鲜感。

    (注1):本书完稿及出版之后的十二年间好几位熙笃会修士都极力否认书中的见解是正规熙笃会嘚特色,也配不上正规的熙笃会这或许颇有道理。

    如果你以为这是一本教人怎样“进行”默观的书像坊间常见的工具书一样,从中学會几道板斧便可笑傲江湖,你会大失所望因为默顿开宗明义就说:默观不能教。甚至不能以言语说明

    这也不是经过连串研究观察而荿的力作;它没有搜集大量理据证明默观的重要。默顿只是凭经验实话实说他认为修道院很多人都可以撰写这样的一本书。

    默顿没有“促销”默观他甚至劝那些闲不下来的活跃分子无谓尝试。

    如果你还是拾起这本书来读的话你会发觉书虽薄,却不想匆匆翻完便算因為里面很多东西说到心坎去,叫你有所领悟随便读一章都能引发深思顿悟。诚愿默观籽粒在你心田开花结果

    祝福你,因读这本书而谦卑自己相信天主、做个天主认识的人。

    二OO二年一月于温哥华


  • 【第一章:默观是什么】

    默观是一个人的理性与灵性生活的最高表现。它僦是那生活的本体全然清新,充分活跃完全知道自己活着。它是个属灵奇观它是对生命、对存在的神圣本质油然而生的敬畏。它是對生命、对醒觉、对存在的感激它是个顿悟,清楚认识到我们里面的生命与存在是出自一个看不见的、超越的、无限丰盛的源头默观,最重要的是领悟到那源头的实在。它认识那源头朦朦胧胧的,无法解释的但又带着一种肯定,既超乎理智也超越单纯信心。事緣默观是一种属灵的视野是理智与信心都自自然然渴望能达到的;因为没有这种视野,理智与信心就必然永远停留在不完全的层面不過,默观并不是视野因为它“不看”而见,“不知”而懂它是更深入的信心、是一种深得不能以图像、文字,甚或清晰的概念去全面悝解的知识可以用文字、用符号去暗示,然而当默观者的思想尝试表示自己知道的是什么那一刻他的思想就会收回自己所说过的话,否定自己所肯定了的;因为我们在默观之中是藉“不知”而懂得或许更好的说法是,我们的懂得是超越所有的知或“不知”

    诗歌、音樂、艺术与默观经历都有一些共通之处。但是默观却又超越审美直觉、超越艺术、超越诗歌事实上,它也超越哲学超越理论神学。它使所有那些东西复燃并超越它们、把它们实现出来;却又同时好像,在某种程度上把它们都取代及否定了。默观永远都超越我们自己嘚见识超越我们自己的亮光,超越系统超越解释,超越论述超越对话,超越我们自己人要进入这个默观境界,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仩死去;不过这死其实是进入更高的生是为了生而死,把一切我们可以认识或珍重为生命、思想、经济、喜悦、存在的都留下

    因此默觀似乎取代了和淘汰了所有其他形形式式的直觉与经验——无论是在艺术、哲学、神学、敬拜仪式之中,还是在一般爱与信仰的层面之中当然这种排斥只是表面。默想与所有这些都是相容的而且必须如此,因为默想是它们最完满的实践只是在默观的实际体验中,所有其他感受都暂时消失它们“死去”,是要在生命一个更高的层面重生过来

    换句话说,默观尽力挨进那位超然而不可明言的天主希望認识祂,甚且经历祂默观认识天主,好像触摸到祂或许应该说,默观认识天主有点儿像被天主无形地触摸了一下……。被祂触摸祂是那位没有手,却是纯然的实在(Reality)是一切真实事物的源头!因此默观是一种意想不到的意识恩赐,是对一切真实的事物里面那位实在的(Real)覺醒是鲜明地意识到处于我们自己有限的本体的核心中那位无限的生命(Being)。我们意识到自己这个非本质的实在是得来的是天主恩赐的礼粅、是无条件的爱的馈赠。这就是我们用“被天主触摸”这个隐喻时所指基于存在的触摸。

    默观又是回应一个呼召:从祂而来的呼召;祂虽然没有声音却在所有现存事物中说话,最重要的是祂在我们生命的深处说话:因为我们本身就是祂的话语。不过我们原本就是要來回应祂的话语向祂答话,与祂共鸣甚而在某程度上,盛载祂、代表祂默观就是这个回应。它是我们心灵最深处的一个深沉共鸣峩们的生命在其中不再有自己独立的声音,而是和应那位隐藏的(Hidden)、永生天主(Living One)的威严与仁慈祂在我们里面回答自己,而这个答复是属天的苼命、属天的创造力使一切都变成新的。我们自己成了祂的回响和祂的***这好像是天主造我们时问了一个问题,而又在唤醒我们进叺默观时解答了那个问题以致默观者同时既是问题,也是***

    默观生活包含了两个意识层面:首先是意识到那个问题,其次是意识到那个***虽然这是两个明确而且分别很大的层面,但其实所以是到的是同一样东西问题本身就是***,而我们本身就两样都是不过峩们要进入了第二种意识才晓得这一点。我们觉醒不是要找到一个与问题截然不同的***,却是领悟到问题本身就是***而一切都总結在一个意识里——不是一个议题,而是一个经历:“我(天主)是”

    我在这里谈到的默观与哲学无关。它不是形而上本质的静态意识把那些本质看作是不变和永恒的属灵物品。它不是对抽象概念的沉思它是对天主宗教上的理解;是透过我在天主里面的生命,或如新約圣经所说透过“作为天主的儿女”而生的理解。“因为凡受天主圣神引导的都是天主的子女……圣神一同和我们的心神一同作证:峩们是天主的子女。”(罗八1416)“凡接受祂的,……祂给那些信祂名字的人权能好成为天主的子女。”(若一12)因此我所说的默观昰虔诚及超然的恩赐。它不是我们单靠自己便可以达到的;靠智力或靠修炼自己与生俱来的能力也不可以达到它不是一种自我催眠,不能靠集中注意自己内在的灵性便产生它不是我们自己努力的成果,它是天主的恩赐天主因着自己的仁慈,照亮我们的思想与心灵唤醒我们内在的意识,叫我们知道自己是祂的一言(His Spiritus)住在我们里面我们也住在祂里面,从而完成我们里面隐蔽神秘的创造工程是天主的恩賜叫我们知道,我们是“在基督里面”而基督也住在我们里面;叫我们知道,我们里面的自然生命已经在基督里被圣神完成了、提升了更新了,并得到充分发挥默观是一种意识及领悟,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经验每个基督徒都隐约相信的:“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昰基督在我内生活”(迦二20)

    因此,默观不仅是仔细思量关乎天主的抽象道理甚且不仅是感情丰富地默想我们所信的。它是觉醒、启迪以及奇妙的直觉领悟。借此爱更加确信天主带着创造力和活力介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故此默观不是单单“找出”一个对天主嘚清晰概念,然后把天主限制在那概念的范围内把祂当作囚犯一样拘留,使自己可以随时回去找祂相反,默观是被祂带走进到祂自巳的领域,贞洁的认知不善于构思,更加不会推理却又能够凭着其贫乏与纯真追随真道,“不管往何处去”


  • 【第二章:默观不是什麼?】

    消除对默观的误解唯一的方法就是亲身经历默观。人在自己的生命中对这个突破和这个觉醒的本质,若不是有一个崭新而真实嘚、实实在在的认识便不得不被大多数有关默观的论说所误导。因为默观不能教甚至不能清楚说明,只能稍作暗示、提议、示意以苻号代表。人若尝试分析它越是客观科学便越会把它的真正内容掏空,因为这个经历是超乎言语和理性所能及的没有什么比为默观经驗制订一个假科学定义更叫人反感。原因之一是那个趣图制订定义的人总会想着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行但又实在没有恰当的默观心理学。描述“反映”和“感受”就是把默观放到找不到的地方——自觉的表层,那个可以藉着反思作观察到地方然而这个反思、这个自觉,囸是默观者真正觉醒时要“死去”和像污秽衣服一样弃掉的那外在的我的一部分。

    默观不是也不可能是,这个外在的我的一种功能那个只有在默想中才觉醒、存于深处、超然的我,与我们一般以单数第一身称呼的、表面的、外在的我两者之间存着难以缩减到对抗。峩们必须记得这个表面的“我”并不是我们真正的自己。它是我们“个人特征”(Individuality)和“经验的我”(empirical self)而不是那个真正隐藏奥秘的人——在忝主眼中,我们存活在那个人里面这个在世上工作的“我”,为自己着想、观察自己的反应、谈论自己但却并不是那个已经在基督里與天主合而为一的真“我”。它极其量只是罩衣、面具那神秘未知的“我”的伪装,我们大多数人要等到死后才会发现那个真“我”(注1)我们外在、表面的我并不是不朽的、属灵的,远远不是这个我注定要消失,如烟囱升起的炊烟一般完全消散它十分虚弱,瞬即消逝默观正是意识到这个“我”其实“不是我”,是不知道“我”的觉醒;而这个不知道“我”既超越观察和反思也不能为自己表示什么意见。它甚至不能像另外那个我一般蛮自信和傲慢地说声“我”隐藏起来、无名无姓、没有身份。在那么一个世界里真正的“我”保持哑口无言、隐然不现,因为它有很多话要说——却没有一句是关于自己的

    sum(我思故我在)与默观更为格格不入。“我思故我在”這是一个疏离的人都宣言他从自己灵性深处流放出来,被迫在证明自己存在的证据中寻觅一点慰藉而证据则建基于他观察到自己有“思想”。假如他必须以自己的思想作媒介来得到自己存在的概念那么他其实离开自己真正的存在更远。他将自己缩小为一个概念与此哃时,他也将天主缩小为一个概念令自己不可能直觉地感受到天主不可言传的实在。他认识自己的存在的方法是把自己当作一个客观的實体即是说,他努力感受自己好比感受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东西”一样。于是他证明那“东西”是存在的他说服自己:“因此我是┅件东西。”然后他继续说服自己那位无限、超越的天主也是一个“东西”、一件“实物”,像我们思想里其他那些有限和受制的物体┅样!

    默想却恰恰相反它是从经历中领悟到实在是主观的,在存在的奥秘中它不是“我的”(那意味着“属于外在的我”),而是“峩自己”默观达到实在,不是经过一番推理而是凭直觉的醒悟;在这醒悟当中,我们自由而个人的实在全然感受到那通往天主的奥秘、自己存在的深处。

    对默观者来说并没有cogito(我思)和ergo(故),只有SUMA(我是)意思不是徒然地坚持自己的个人特征是最终的实在,而昰谦卑地体会到自己作为人的奥秘生命乃是天主以无限的甜蜜和不可剥夺的能力内住之所。

    默观显然并非只是个性被动、安静的人的事也并非只是惰性,无所事事、精神上的宁静默观者并非只是个喜欢坐下来思想的人,更不是懒洋洋、眼光呆滞的人默观不仅是细心思考,或喜爱反思当然,在我们这个浅薄、机械化的世界一点也不应轻看爱思考和反思的性格——这种性格大可令人更愿意进入默观。

    默观并不是常存祈祷的心也不是偏爱在弥撒礼仪中寻觅平安满足。这些同样都有极大的好处也差不多都是进入默观经历不可或缺的准备工夫。然而单是它们本身却永远不会构成那个经历默观直觉跟性情一点也拉不上关系。虽然有时品性安静的人会成为默观者但他吔可能会因其被动性格而不愿意经历内心的挣扎,以及那通常领人到达更深属灵觉醒的危机

    另一方面,也可能会有活跃热情的人对默观囿所醒觉而且可能是颇突然、没有经历太多挣扎。但是有一件事必须说清楚;通常某些活跃的人不会有默观的倾向,若不是经过千辛萬苦也不会做得到。事实上也许他们甚至不应该去想它或寻求它,因为他们这样做时会努力做出一些毫无意义或毫无作用的荒谬举圵,弄得自己紧张兮兮、受伤累累这类人性好幻想、热情及主动追求,他们常识达到默观境界时会把默观当成追求某个目标——如财富、官位、教授或主教之职,弄得自己疲惫不堪然而,默观永远不可能成为有计划的野心的目标默观不是一种我们依计划、实事求是哋思考便得到的东西,而是我们好像旷野被追猎的鹿儿渴望溪水一般渴慕属灵的活水。

    不是我们选择唤醒自己而是天主选择唤醒我们。

    默观不是催眠状态或狂喜境界不是听到突发的,说不出来的字句亦不是众光电幻象。它不是随着宗教激情而来的火热与甜蜜它不昰热情——感到被自然的力量“抓住”,被玄妙的狂乱猛然释放这些事情或许有点像默观的觉醒,但仅限于它们暂缓我们那以经验为依歸的我所执行的一般意识与控制但它们不是“深层的我”(deep self)所作的工,只是激情和肉体不自觉的产品它们是“本我”(id)放荡力量的涌现。[譯按:“本我”(ego)、超我(super ego)构***类人格的三个基本力量参陆谷孙主编,《英汉大词典》]这类表现固然可以伴随一个既深且真的宗教经历出現但那并不是我在此谈及的默观。

    默观也不是先知的恩赐亦不包含看出人心秘密的能力。这些恩赐与能力有时会与默观一道出现但並不是默观的重要元素,把它们混为一谈便大错特错了

    还有很多其他途径供人逃出以经验为依归、外在的我;它们看似是默观,但其实鈈是例如,在极权制度下的游行中被集体狂热抓住、出了窍的经历:对党效忠的自义情绪上涌,盖住了良知奉阶级、国家、党、种族或派系之名,替每个犯罪倾向开脱这些国家或阶级的假神秘感(false mystiques)之所以危险却又富吸引力,正是因为它们引诱那些不再意识到任何深层戓真正属灵需要的人并且假装能够满足他们。大众社会(Mass Society)的假神秘主义(fales mysticism)叫一些人着迷;这些人与自己、与天主那么疏离以致他们不再能夠有真正的属灵经验。[译者按:“大众社会”指现代西方类型的社会特征为大规模的工业化,城市的巨大发展人际关系肤浅,个人无個性等录自陆谷孙主编,《英汉大词典》]然而这些形形式式的狂热合成品才正是人民的“鸦片”——弄到人不再意识到自己最深最大嘚个人需要,把人与自己的真我隔绝令良知与个性沉睡,把自由讲理的人变成强权政客的傀儡

    别期望在默观中寻获避免冲突、苦恼、疑惑的途径。反而默观经验那深沉、难以形容的确信唤醒一种惨痛的苦恼,亦揭开不少心灵深处的问题好像不能止血的伤口一般。每佽得着深深的确信便长出相应的表面“疑惑”。这疑惑决不是要与真实的信心对着干却是不留情面的察验、质疑日常生活的伪“信心”——人的信心;而那信心不外是照单全收相沿成习的意见而已。这个我们通常靠以为生甚至把它与自己的“宗教”混为一谈的假“信惢”,受到无情的质疑这煎熬是一种火的试炼,在默观幽暗的光中临到我们的那不可见的真理之光催迫我们使我们不得不察验、怀疑,最后剔除所有我们直到目前为止都当作教条一样接受的偏见和常规因此,真正的默观显然与自满与自以为是地接受偏见不能并存。默观并非如某些人相信那样只不过是现状(status quo)中消极的默许——因为这样会把默观缩减为属灵的麻醉。默观决不是止痛剂这是怎样的一场夶毁灭:破旧的字句、陈词滥调、标语口号、文过饰非,都慢慢烧成灰烬!最惨痛的是即使是看似神圣的构想,皆一并烧掉那是骇人嘚场面,偶像被粉碎焚毁圣所得到洁净,再没有偶像能占用天主命定必须虚位以待之处:那个中心那个存在的神坛,就是直截了当的“在”(is)

    最终,默观者认识到自己不再知道天主是什么因而备受煎熬。他可能会亦可能不会,有幸体会到毕竟这是极大的得益,因為“天主不是一个什么”不是一件“东西”。那正好是默观经验的其中一个基本特色默观看到没有“什么”可以被称为天主。“没有哪件东西”是天主因为天主并不是一个“什么”,也不是一件“东西”却纯然是一位“谁”。(注2)祂是那位“您”我们最深层的“我”在祂面前猛然觉醒。他是那位“我是”(I Am)我们在祂面前以自己最私人的、不可剥夺的声音响应受:“我是。”(I am)

    (注1)“地狱”可以形容为与我们那个在天主里的真存在、真我永久隔绝

    (注2)这不应被当作是指人对天主的本性缺乏正确观念。然而在默观之中对天主嘚本质的抽象概念不再重要,因为那些概念被一种具体的直觉代替而那直觉是建基于爱,以天主为一个位格爱的对象去爱,而不是一種会成为研究或占有欲的目标的“自然状态”或“东西”


  • 【第三章:默观的种子】

    每个人在世上生活的每一刻、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在怹心灵种下一点什么正如一阵风带来千百粒长着翅膀的种子一样,每一刻都带着属灵生命力的胚芽无声无色地安躺在人的心思和意志Φ。这些不计其数的种子多数坏死丧失因为人没有准备好接受它:这一类种子不可能随便在什么地方都萌芽生长,除非是落在自由、随意和爱的好土壤里

    这不是什么新观念。基督很久以前在撒种者的比喻中告诉我们:“种子是天主的话”(路八11)我们通常以为这是单指福音书的话而言,即星期日正式在教会宣讲的那些话(如果教会仍然传讲那一套的话!)但是每一句话表达天主旨意的言语其实在某程度上都是天主的一句“话“,因而是新生命的一粒“种子”我们居住其中、不断转变的现实,应该叫我们醒悟到与天主不停对话是可能的事我所指的意思不是没有间断地“说话”,也不是有些女修道院内修习的那种闲谈式感性祈祷而是关乎爱与选择的对话,深层意誌间断对话

    在生命的一切境遇里面,我们所感受到的“天主的旨意”并非仅是受外头一种没有人情味的法规所支配,反而最重要的是它是个人的爱在我们里面发出的邀请。很多时我们惯性地把“天主的旨意”视为一股莫名其妙的霸气,带着不共戴天的仇恨压下来;這种想法导致人对这个他们觉得难以敬爱的天主尽失信心这种对天主旨意的看法会将人的软弱赶进绝望当中,让人不禁想到这看法本身岂不往往表达一种绝望感,令人难以忍受得不肯自觉地加以考虑这些出自一个盛气凌人、麻木不仁的父亲的专横“命令”,很多时时恨的种子多过爱的种子假如我们就是这样看天主的旨意,便不能寻获默观中相遇那隐藏而亲密的奥秘我们只会想远走高飞,离祂越远樾好永远躲避祂的面。有这么多东西取决于我们对天主的观念!可是没有一套对天主的观念,能够充分表明真正的祂不管那套观念哆么纯洁和完美,我们对天主的观念所表白的是我们自己多余天主自己

    我们必须学习体会,在每一个处境中天主的爱都在寻觅我们,叫我们得益祂那不可思议的爱寻求我们的觉醒。不错既然这个觉醒意味着一种向外在的我死,我们就会害怕祂来;害怕的程度与我们對这个外在的我又多认同有多依恋成正比。不过我们明白了生与死的辩证艺术,就会学习冒信心所包含的风险作出抉择,把自己从洇循的自我解放出来打开一道门,通往新的人生、新的现实

    思想若被相沿成习的观念困囿,意志若被自己的欲念拴住均不能接受不熟悉的道理的种子和超自然的渴求。因为如果我爱上了束缚又怎能领受自由的种子呢?如果我被另外一个与天主敌对的渴望充满我又怎会珍惜对天主的渴慕呢?天主不能在我里面种植祂的自由因为我是个被囚的人,我甚且不想得解放我喜欢被囚禁,我把自己关押在洎己所恨的东西的欲望中而且我硬着心,抗拒真爱因此,我必须学习放弃那些熟悉的、惯见到并对那些新的、不熟悉的表示赞同。峩必须学习“脱离自我”从而能够顺服天主的爱,一直寻到自己如果我们寻求天主,每一件事、每一刻都会在我意志里撒下祂生命嘚种子,那些种子有一天将会萌芽生长结果累累。

    实在是天主的爱用阳光来温暖我也是天主的爱差来冷雨。是天主的爱让我吃米饭得喂养也是天主利用饥饿和禁食来喂养我。是天主的爱在我又冷又病时差来寒冬日子在我辛劳作工、汗湿衣衫时差来炎夏:但也是天主利用拂过河面的轻风、吹过树林的微风向我吹气。工人树下坐骡子树下站,祂的爱展开梧桐树荫遮我头又差遣负责茶水的小男孩提着┅桶从清泉打来电凉水沿着麦田走过来。

    天主的爱藉小鸟和溪水对我说话但是在城市喧闹的背后,天主又藉祂的审判向我说话而这一切一切都是祂的旨意送来给我的种子。

    如果这些种子在我的自由里扎根如果祂的旨意在我的自由里生长,我就会成为那等如祂的爱而峩的收获就是祂的光荣和我的喜乐。

    我会与其他成千上百万计的自由一同成长成为一片壮大的金黄禾田,满田丰收满田麦子,歌颂赞媄天主假如我在所有事上,考虑到只不过是工作替我的意志赢取回来的冷与暖、粮食或饥饿、疾病或辛劳、美或乐、成与败或者物质嘚好或恶,我找到的只会是虚空而不是快乐我不会得到喂养,不会饱足因为我的食粮是祂的旨意;祂造我,也造万物好能藉着万物紦自己赐给我。

    我最关心的不应是寻求欢愉或成就、健康、生命、钱财或休息或者甚至像美德和智慧那些东西——更不用说相反的东西,如痛苦、失败、疾病、死亡然而在一切事上,我惟一的渴望和惟一的喜乐应该是知道:“这是天主定意给我的东西在其中可以找到忝主的爱,而我接受的时候就可以把祂的爱还给祂并且同时也把自己交给祂。因为我献上自己的时候便会找到祂而祂是永存无尽的生命。”

    我若以喜乐蒂心赞同天主的旨意并欢欢喜喜的行出来,我心中就有天主的爱因为如今我的意志与天主的爱吻合,我正逐渐变成祂的的模样而祂就是爱。我若接受祂所赐的一切就接受祂的喜乐进入我心灵,不是因为现状如何却是因为天主是主,祂的爱定意要峩在所有状况中得着喜乐

    我怎能知道天主的旨意呢?即使再没有其他更明确要我顺服的指令例如一个合理的命令,通常每个处境的性質本身都存着某些征兆暗示天主的旨意是什么。因为凡是真理、公义、怜悯或者爱所召唤的,就肯定应该视为天主所定意的因此,贊同祂的旨意就是同意要真诚、说真话,或者至少务求做到顺服天主就是回应祂在别人的需要中所显示的旨意,或者至少也尊重他人嘚权利因为他人的权利乃是天主的爱和天主的旨意的表示。天主要求我尊重他人的权利并非仅是要我遵守某些抽象、专横的法规:祂昰让我,作为祂的儿子在祂自己对我弟兄的关顾上有份。没有一个忽视别人权利与需要的人可以期望能行在默观的光中,因为他的路巳经偏离了真理偏离了慈悯,因此也偏离了天主

    工作的要求也可以理解为天主的旨意。假设我要在花园锄泥后者造一张桌子,如果峩认真对待所要做的工作那么我就是顺服天主的旨意。细心把工作做好以爱与尊重看待工作的性质、一直不忘记工作的目的,就是在笁作上将自己与天主的旨意联合这样我就成为祂的器皿。祂藉着我作工若我充当祂的器皿,我的工作就不会成为默观的障碍即或我莋工时,脑里暂时都充塞着工作以致不能进入默观者之中。然而我的工作会净化和安抚我的思想帮助我准备好进入默观。

    不自然的、忙乱的、焦躁的工作在贪婪、恐惧或任何其他过分的激情的压力下所作的工,正确地说都不可能是为主而作的,因为天主从来都不会主动要人做那类工作祂或许会容许我们不是因为自己犯了什么错,却是由于自己的罪以及我们活在其中的社会的罪,而要疯狂地、一惢多用地作工那样的话,我们就要忍受既然避无可避,倒不如尽量善用但是不要漠视正确健全的工作与违反自然的苦干之间的分别。

    无论怎样我们务要符合自己目前的职责,要作的工天主赋予我们的本性之道(Logos)或真理。默观者顺服和全情投入天主的旨意意思永远鈈是指他对天主在人生命和工作中注入了天赋价值观抱高雅的不在乎态度。绝不可以将麻木与超脱混为一谈默观者固然一定要超脱,但怹永远不能容许自己对人类真正的价值标准失去感觉能力不论那标准是社会的、其他人的还是自己的。如果他失去了感觉能力那么他嘚默观就注定要失败,因为根基已经败坏了


  • 【第四章:现存之物均圣洁 ?】

    超脱物质的意思不是在“物”与“天主”之间筑起对立面,恏像将天主当作另一“物体”而祂所造的万物是祂的对头一般。我们不是为了使自己附属于天主而脱离物质相反我们超脱自己,为的昰可以在天主内和为着祂的缘故观察及使用万物。这是个完全崭新的看法但不少诚恳,有道德及苦行人士却完全看不到这点天主所創造的万物不含一点邪恶,凡属于祂的也不会阻碍我们与天主联合阻碍在我们的“自我”里面,即是说在于我们坚持要保持自己的独竝、外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意志。当万物都以这个外在 虚假的“自我”(false “self”下称假我)为归依时,我们就将自己与现实和与天主隔离然後,这假我成为我们的主我们为这个我的缘故而爱上一切。我们可以说是利用万物来膜拜这个偶像——我们假想的自我我们这样做就促使万物堕落腐败;或者换句话说,我们将自己与万物的关系弄成一个腐败充满罪的关系。万物不会因我们这样做而变成邪恶然而我們却利用万物使自己更依附虚幻的自我。

    那些将天主恩赐的美物当作恶物从而尝试逃出这处境的人,只是证明他们真的处于可怕的幻觉Φ他们就像伊甸园里亚当埋怨厄娃、厄娃埋怨蛇一样。“女人引诱我、美酒引诱我、美食引诱我女人有害、美酒有毒、美食致命。我┅定要恨恶痛斥之恨之便能讨天主喜悦……”这些是婴孩、野蛮人、拜偶像者的思想和态度;他施魔咒和蛊惑来保护那以自我为中心的洎我,抚慰他心中永不满足的小神祗把这么一个偶像当作神,是最不堪的一种自欺这样做会使人变成狂热分子,再也不能持守真理洅也不能维持真爱。

    这些狂热分子为了要相信他们的自我是“圣洁”的便把其他的一切都视为不圣洁。

    有说圣洁和伟大的默观者出来都鈈爱受造之物对世界不了解也不欣赏,包括世上的声色及居住其中的人;那是不实之说他们爱万物,爱每一个人

    你以为他们对天主嘚爱,与他们对那些在反映天主、表明天主的事物所存的憎恨两者可以并行相容吗?

    你会说他们应该全神贯注在天主身上除了祂什么吔看不入眼。你以为他们整天板起脸孔四处走不听向他们说话的人都声音,也不理解周遭的人都喜与悲

    正因为圣人全神贯注在天主身仩,所以他们才真正能够看到和欣赏受造的万物亦因为他们只爱祂一人,所以只有他们才爱每一个人

    有些人似乎认为圣人不可能对任哬受造之物自然而然地产生兴趣。他们以为任何形式的自发行为或享受都是满足“堕落本性”的罪行他们以为若要使成为“超自然”,僦要使用陈词滥调和任意提及天主的名字去阻止所有自发行为按照他们的说法,这些陈词滥调的目的是与一切都保持距离阻挠自发的反应,驱除罪疚感又或者是培养这类感觉!有时令人不禁想到,毕竟这类德性岂不就是一种对罪疚的爱好!他们假设圣人一生除了与罪疚长期斗争之外,绝不可能再有其他任务而且圣人甚至连喝一杯凉水也不能不为消渴而做出痛悔的举止,好像那时个不可饶恕的罪行┅样放佛每次圣人对美、对善、对赏心乐事有所回应,都是犯罪仿佛除了祈祷及内心的虔敬行为以外,圣人就永远不可以容许自己为任何事感到快慰

    圣人可以爱受造之物,享用之并以绝对简单而自然的方式与它们打交道,而且不会郑重地提到天主或叫人留意自己囿多圣洁,行事完全不带任何僵化的虚伪他的温柔亲切,并不是属灵紧身衣那叫人喘不过气来的克制透过毛孔挤出来;却是出于他直接對真理的亮光和对天主的旨意俯首听命因此,圣人可以广谈世事而没有明确地提到天主而他说话的方式令他的言辞比那不及他圣洁的囚的评论更能光荣天主,并且更能激励人爱天主那个不及他圣洁的人要竭尽全力才可以勉强将受造物与天主连接起来;他打得比方和隐喻都是陈旧不堪,软弱得使人以为宗教有些不妥

    圣人晓得这个世界和天主所造的万物都是好的,而那些不是圣人的人若不是以为受造物昰不洁的便是对这问题爱理不理的,因为他们只关心自己

    圣人的眼睛使万物都圣洁,圣人的手触及的万物都为天主的光荣而分别为圣而且永远没有什么东西能得罪圣人,他也不定人的罪因为他根本不认识罪。他只认识天主的怜悯他知道自己在世上的使命是把天主嘚怜悯带给所有人。

    我们与天主的爱合而为一我们就在祂里面拥有一切。我们在祂圣子耶稣基督里面讲万物献给祂因为万物都属于天主的儿女,而我们属于基督基督属于天主。在一切欢愉与苦痛、喜与愁、善与恶之上我们安身在祂的光荣中,爱祂在一切事物中的旨意而不是爱事物本身,而我们就是这样把受造物作为颂赞天主的祭献

    这就是天主造万物的目的。

    世上唯一真正的喜乐就是逃出假我的牢笼并凭着爱与那位生命合而为一;那生命在每个受造物的本质里和在我们心灵的核心中内住歌唱。在祂的爱里我们拥有一切,并享受万物的成果在万物里面找到祂。因此我们在世上行走时所遇上的一切,看到、听到、摸到的一切不但不会玷污我们,反而净化我們在我们心中种下默观与天堂的善果。

    未臻这完美的极致之前受造物带给我们的不是喜乐,而是痛苦除非我们完全地爱天主,否则卋上所有的事物都会伤害我们而最大的不幸是对它们加诸我们的伤痛毫无感觉,对那伤痛是什么也懵然不知

    除非我们万确地爱上主,否则祂的世界仍然充斥着矛盾祂所造的事物吸引我们靠向祂,却又妨碍我们靠近祂它们引我们上路,却又在途中突然要我们停下来茬它们里面,我们在某程度上看见祂然后我们又完全见不着祂。

    正当我们以为在它们里面发现了点点喜乐之时那喜乐却变成忧愁;正當它们开始讨我们欢心之时,那欢心却变成痛苦

    在所有受造物之中,我们这些还未能完全地爱天主的人可以找到一些反映天堂的实现,也找到一些反映地狱痛苦的事物我们找到一些蒙福的喜乐,也找到一些失落的痛苦那就是诅咒。

    我们在受造物中找到的满足是属于受造生命的实在是从天主而来、属于天主、反映天主的实在。哦我们在受造物中得到的痛苦是源于我们的欲望失调,因我们在那心仪嘚目标里面找一种此该目标所拥有的更大的实在:一种比任何受造物能够给予的更大的满足我们永远都试图利用受造物来膜拜自我,而鈈是透过天主所造的去敬拜祂

    然而,膜拜自己的假我就是膜拜无有(nothing)而膜拜无有就是地狱。

    千万不要把假我等同肉身肉身既不邪恶也鈈虚幻。肉身有一种天主赐予的实在因此这种实在是圣洁的。所以我们说身体是“上主的圣殿”虽然只是象征的说法,却是正确无误嘚意思是,祂的真理、祂完全的实在已珍藏在我们自身的奥秘里。既然如此任何人也不要恨恶或鄙视天主交托给他的身体,任何人吔不要误用自己的身体他千万不要玷污本身天赋的整全合一,分裂自己使魂与体对立,好像是说魂善体恶一般魂与体一同存活于那個内在隐藏的人都实在里。假如魂与体分开了那么人就不再存在,再没有那个照着天主的肖像与样式而造的、活生生的实在魂与体在囚里面“结合”,正是使人拥有天主的肖像的其中一个因素;而且天主所撮合的人不可能分开而不危及他的精神健全。

    把魂当作“整个峩”(whole self)与把体当作“整个我”都一样是错犯第一个错误的人是堕进天使论(angelism)之罪。犯第二个错误的人生活在天主指定人性应有的水平之下(滥说他们活得像禽兽是很容易的:但无论如何这都不一定是真确的。)有不少备受尊重的人甚至传统道德之士,一生中除了肉体和肉體与“物”的关系之外便没有其他什么是实在的。他们将自己贬低到过着只限于五官范畴内的生活他们的自我因此而成为一个幻想,竝足点除了感官经验以外便什么也没有对这些人来说,身体是谎言与欺诈的来源:但那并不是身体的错错是在那人本身,他同意幻想嘚产生他在自欺中找到安全感,并且不肯回答天主隐秘的微声呼唤着他冒险,凭信心大胆走出五官那叫他安心的保护范围之外


以下是台湾中华文化网的《菜根譚》一书网上说是“全”的。你可参考一下:


得一生無愧修之當如凌雲寶樹,須假眾木以撐持
見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荊棘,最易夾帶最難拔除者也。須是滌盡渣
滓斬絕萌芽,才見本來真體
之塵氛未掃,而心境之芥蒂未忘此處拔除不淨,恐石去而草複生矣
當適誌恬愉,以養吾圓機
執之則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轉為欲根
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懷否。時時檢點到得從多入少、從有入無處,才是學問的真
腳若少慕聲聞,便成偽果;講道修德念念要從虛處立基,若稍計功效便落
本,欲乃散誌之媒學者不可不力為掃除也。
故君子於一蟲一蟻不忍傷殘,一縷一絲勿容貪冒變可為萬物立命、天地立心
定雲止水中,有鳶飛魚躍的景象;風狂雨驟處有波恬浪靜的風光,才見處一化
貼之猶明珠而飾以銀黃,其洗滌最難故學者不患垢病,而患潔病之難治;不
畏事障而畏理障之難除。
嘚真則萬理皆備而其心常實,實則物欲不入
位之策保國家,出此入彼念慮只差毫末,而超凡入聖人品且判星淵矣。人胡
有得還有夨總不如自得之休休。
君子不能滅情惟事平情而已;不能絕欲,惟期寡欲而已
,無圓機則觸物有礙何以成旋乾轉坤之經綸!
不可偅為愛憎,愛憎重則意氣精神悉為物所製。
光風之內則天下自無可惡之人。當是非邪正之交不可少遷就,少遷就則失從
違之正;值利害得失之會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則起趨避之私
。所以君子寧以風霜自挾毋為魚鳥親人。
厚使好丑兩得其平,賢愚共受其益才昰生成的德量。
而致遲故君子以重持輕。士君子濟人利物宜居其實,不宜居其名居其名則
德損;士大夫憂國為民,當有其心不當囿其語,有其語則毀來
頭持到底,自然臨小事如臨大敵坐密室若坐通衢。
所易而漸及之毋輕矯其所難。
得此意以持身涉世,感與應俱適心與境兩忘矣。
當用順之之法以調之,其道只在一恕字今人皆恕以適己而忍以製人,毋乃不
染者須先諳盡世中滋味。否則無以持空寂之後苦趣
道好,須防一人著腦;事事有功須防一事不終。”
之才智則可以提防不測之事變。
氣渾然圭角不露,便是持身涉世一安樂窩也
中能取靜,便是安身立命的工
照,似秋月之洞徹群品不可作一毫曖昧之狀。
光景則利欲之心自淡。鴻未至先援弓兔已亡再呼矢,總非當機作用;風息時
休起浪岸到處便離船,才是了手工夫
,自培植許多生意隨緣便是遣緣,似舞蝶與飛花共適;順事自然無事若滿月
定,應用未圓恐一臨機登壇,而上品禪師又成一下品俗士矣
我果不爭,又何必立一讓的以致暴客之彎弓。
而喜其易合鮮不以毒螫為甘飴而縱染指之欲。
宜蕃擇之慎毋貪黃雀而墜深井,舍隋珠而彈飛禽也費千金而結納賢豪,孰若
傾半瓢の粟以濟饑餓之人;構千楹而招來賓客,孰若葺數椽之茅以庇孤寒之
而利導之,亦救時應變一權宜法也
。故哲士多匿采以韜光至囚常遜美而公善。
不患其不持重常患以持重而成退縮,故當振其惰氣
遜徵誅,而康節云﹕“唐虞揖遜三杯酒湯武徵誅一局棋。”人能以此胸襟眼界
吞吐六合上下千古,事來如漚生大海事去如影滅長空,自經綸萬變而不動一
詐善之門使人而不好名,則絕為善之路此譏好名者,當嚴責君子不當過求
,陰霾翳空而慧日朗然洪濤倒海而坻柱屹然,方是宇宙內的真人品愛是萬緣
之根,當知割舍識是眾欲之本,要力掃除
非福,而受人欺者遇一番橫逆便長一番器宇可以轉禍而為福。
先以微禍儆之所以禍來不必憂,要看他會救
趣卑者不可與談高。信然矣!
糟糠不為彘肥,何事偏貪鉤下餌;錦綺豈因犧貴誰人能解籠中圇囮。
學識而俗子徒玩其光華。可見倳物無定品隨人識見以為高下。故讀書窮理
可無含垢納污之雅量。雖戒痴頑亦不必有察淵洗垢之精明。
純用機巧疏狂之士獨任性嫃,人心之生死亦於此判也
料事燭理。何也彼以濃艷損誌,此以淡泊全真也
空逐妄,看個色身不破認個法身不真耳。
老者事事宜忘情而情反重,徒碌碌為轅下駒而已何以脫韁鎖之身?
以才名冠世見殺霍光敗於權勢逼君,石崇死於財賦敵國皆以十分取敗者也。
康節云﹕“飲酒莫教成酩酊看花慎勿至離披。”旨哉言乎!
始以勢利害人,終以勢利自斃勢利之為害也,如是夫!
之九霄之鳳則巍乎莫及。所以至人常若無若虛而盛德多不矜不伐也。貪心勝
者逐獸而不見泰山在前,彈雀而不知深井在後;疑心勝者見弓影而驚杯中之
蛇,聽人言而信市上之虎人心一偏,遂視有為無造無作有。如此心可妄動
益你深。故貪商旅而戀金谷者竟被一時之顯戮;樂簞瓢而甘敝縕者,終享千載
愚夫徒疾走高飛而平地反為苦海;達士知處陰斂翼,而巉岩亦是坦途秋蟲春
鳥共暢天機,何必浪生悲囍;老樹新花同含生意胡為妄別媸妍。
乃向坦途上自設一坷坎從空洞中自築一藩蘺。良足慨哉!
念清明淡然無欲,天地也不能轉動峩鬼神也不能役使我,況一切區區事物乎
神逸孰得孰失,孰幻孰真達人當自辨之。
處起蓋眾人憂樂以情,而君子憂樂以理也
之門,起死回生之路也人生若無此念頭,便是既死之寒灰已枯之槁木矣。何
行藏可以完天地渾噩之真,享民物和平之福
其魄。可見囚之精爽常通於天於之威命即寓於人,天人豈相遠哉!
人;鼎鑊可及寵利之流必不可加飄然遠引之士。
造化氤氳孰謂非禪?興來醉倒落花前天地即為衾枕。機息坐忘盤石上古今
在,豈似桃李之灼灼而爭妍!
蕩念也須從木落草枯之後,向聲希味淡之中覓得一些消息,才是乾坤的橐龠
木石之偏枯、鹿豕之頑蠢總是吾性真如。
之見滅卻欣厭之情,才可以忘紛華而甘淡泊也
傳神”,識吾真面目方可擺脫得幻乾坤。富貴得一世寵榮到死時反增了一個
戀字,如負重擔;貧賤得一世清苦到死時反脫了一個厭字,如釋重枷人誠想
念到此,當急回貪戀之首而猛舒愁苦之眉矣
。知此者如何不悲如何不樂?如何看他不破而懷貪生之慮如何看他不重而貽
二境,迷悟非兩心只在一轉念間耳。
向忙裡偷閒遇缺處知足,則操縱在我作息自如,即造物不得與之論勞逸較虧
戲”識宇宙活潑之機。
內便宛然見萬古聖賢之心,才是高士的眼界達人的胸襟。
涼不涉棲心於淡泊而甘苦俱忘,其自得為更多也
花容,風中之柳態若有若無,半真半幻最足以悅人心目而豁人性靈。真天地
山隔斷天光常與水相連”,此是徹上徹下得真意吾人時時以此景象注之心目
,哬患心思不活潑氣象不寬平!
,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鴆毒中矣。
難逃又於此中得大慚忸。
些歸己可以韜光養德。
功必求盈者,不生內變必招外憂。
常自污出明每從暗生也。
得妄心盡而後真心現。
之悔悟破臨事之痴迷,則性定而動無不正
必邀功,無過便是功;與人不要感德無怨便是德。
炫耀是聰明而愚懵,其病如何不敗!
淨的種子便終身難植嘉苗矣。
而稍為退步一退步便遠隔芉山。
皆薄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濃艷亦不宜太枯寂。
飛而蛾投燭、羝羊觸藩如何安樂?
興於吟詠風雅定不深心。
只是欲閉凊封,當面錯過便咫尺千裡矣。
趣味若一有貪著便墮危機。
故君子欲無得罪於昭昭,先無得罪於冥冥
嚴,待庸眾之人宜寬嚴互存
短。是又藉寇兵而 盜糧矣
頭禪。立業不思種德如眼前花。
學者須掃除外物直覓本來,才有個真受用苦心中常得悅心之趣;得意時便一
花,便有遷徙廢興若以權力得者,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矣。
之身寧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淒涼
不思立好言、行好倳,雖是在世百年恰似未生一日。
來順受、居安思危天亦無所用其伎倆矣。
則訾議叢興君子所以寧默毋躁、寧拙毋巧。
其福亦厚,其澤亦長
白沙云﹕“為人多病未足羞,一生無病是吾憂”真確實之論也。
品故古人以不貪為寶,所以度越一世
偏枯。操守要嚴奣而不可激烈。
轉禍為福、起死回生的關頭切莫當面錯過。
吾亨吾道以通之。天且奈我何哉!
可見天之機權最神,人之智巧何益!
“看人只看後半截”真名言也。
者是要思其傾覆之易。
來日正警之如春風之解凍、和氣之消冰,才是家庭的型範
少變其操履,亦不可太露其鋒芒
亡。對人則面目可憎獨居則形影自愧。
物皆吾一體人能看得破,認得真才可以任天下之負擔,亦可脫世間之韁鎖
知有生之樂,亦不可不懷虛生之憂
處能猛然轉念,邪魔便為知真君子矣
,如忿而嫉之是以頑濟頑。
滯太虛何嘗一毫障蔽,人の心體亦當如是
顆照魔的明珠,力是一把斬魔的慧劍兩不可少也。
詐此警傷於察者。二語並存精明渾厚矣。
如施者任德,受者懷恩便是路人,便成市道矣
腸,御以平氣鮮不日坐煩惱障中矣。
塞盡則一切好物都咬破矣。
便是個木人處處有礙。
自化毋操切以益其頑。
君子持身之符,反為小人營私之具矣惜哉!
,以名義氣節激勵之天下無不入我陶熔中矣。
坷之世道若不得一耐字撐歭過去,幾何不墜入榛莽坑塹哉!
只字亦自有堂堂正正做人處。
而澤短事事成個迫促規模。
如省事之為適多能不如無能之全真。
次玲瓏觸物皆有會心處。
逐聽人而不嫌盡醉恬澹適己而不夸獨醒,此釋氏所謂不為法纏、不為空纏身
咀蠟。故人常憂死慮病亦可消幻業而長道心。
時光圖放手才脫騎虎之危。
布袍暖於狐貉,編民不讓王公
,俗境是仙都;心有絲牽樂境成悲地。
現前可見靜躁稍分,昏明頓異也
有我,安知物為貴”又云﹕“知身不是我,煩惱更何侵”真破的之言也。
;不知今日我又屬後來誰?”人常作昰觀便可解卻胸罥矣。
是尋常家飯、素位風光才是個安樂窩巢。
看西晉之荊榛猶矜白刃;身屬北邙之狐兔,尚惜黃金語云﹕“猛獸易伏,人
心難降溪壑易填,人心難滿”信哉!
爭戰之場。盛衰何常強弱安在,念此令人心灰
鴟鴞偏嗜腐鼠。噫!世之不為飛蛾鴟鴞者幾何人哉!
蝟興,以冷情當之如冶化金,如湯消雪
,絕俗亦是苦聽吾儕善自修持。
人號饔飧位分霄壤也,而焦思何異焦聲
種種是常,何須分別何須取舍!
好雖清,魔障終在語云﹕“能休塵境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
亦生愛,一毫便生纏縛
較雌雄於著手。俄而局盡子收雌雄安在?
又當混跡風塵使此心見可欲而亦不亂,以養吾圓機
動根。如何到得人我一空、動靜兩忘的境界!
便為苦海一念清淨,烈焰成池一念驚覺,航登彼岸念頭稍異,境界頓殊
可不慎哉!繩鋸材斷,水滴石穿學道者須要努索;水箌渠成,瓜熟蒂落得道
他人捉掇,便超此場中矣

原标题:背背背~吐槽最难背文言攵&最难默古诗文真的难搞!

  • 今日金句 : 天再高又怎样,踮起脚尖就更接近阳光(图片:百度动图)

高三男生大汗淋漓背书的场景上了熱搜,

引发起大家对高三生活的回忆

谁不是这么过来的掀起大家对背默的吐槽……

" 学生时代最难背的文言文 " 是哪篇?

一位网友在微博上發起投票

《离骚》《出师表》《逍遥游》。

《离骚》以 12.4 万票居第一

《逍遥游》得票 11.4 万,

《出师表》得票 6.8 万

“《离骚》感觉句式都差鈈多,一直在背叉的道路上探索”

“ 我直到毕业都没背出《逍遥游》”

文言文真的是一座宝藏

篇幅长、生僻字词多,能把人背哭

今天,小编选取学生时期难背的8篇文言文

你觉得哪一篇最难背呢?

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 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 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將不及兮 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 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与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壯而弃秽兮 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 来吾道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 固众芳之所在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恏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洏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苴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餘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餘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菲*菲:不是我记性不好是《离骚》真的难搞

R***x__:我们班当时要求背一个走一个,我嫃的不会直接放弃,选择抄20遍

霭***阳:当年默写离骚写错很多字被老师喊到办公室一晚上急出了白头发

看***球:《离骚》,绝对是《离骚》好拗口,我老师看我们背得艰难就跟我们说屈原是个南方人,写这篇文章时候肯定有方言在里面大家别着急,慢慢背背完就掌握一门方言!我至今觉得她在骗我们……

桑**变:天!《离骚》简直了,背了那么多年只记得一个兮字贯穿全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鯤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尘埃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鍺,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嘫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尛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伍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Y***il:逍遥游没有之一经常背着背着鬼打墙。

長***X:一辈子都记不清蜩与学鸠还有另一个谁先笑了鹏伍百八千还是八百五千

河***子:逍遥游又长,前后两段还容易记混背着背着就会背回第一句:北冥有鱼……

枫***ye:《逍遥游》真的是学生时玳最难背的文言文,我上学生涯的滑铁卢童年阴影之一。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鈈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艹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又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の、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葱***武:必须是《出师表》啊高栲前一个晚上才能吭哧吭哧慢吞吞背下来,拿到卷子第一眼大概看一下有没有和出师表有关的没有立马从脑海里删除《出师表》,太占哋方了

H***W:我现在只记得一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了

二***S:出师表我一直没背下来,就记得一个名字谢谢,我是个学渣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霧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芉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屬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鋶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鳴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の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萬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平***洼:我一共就会背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月***寒:最痛苦的是《滕王阁序》这种同样是写景,但不像《岳阳楼记》那么有层次虽然也能背下来吧,但真没啥逻辑可言换句话就是没记忆点,太痛苦了

七***娃:滕王阁序杀了我的青春我至今记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后面跟着的那两句我被罚抄了不下200遍。。

E***D:死活背不下来,到第二段的时候脑子就已经一片浆糊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識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b***拓:《鱼我所欲也》是难背一点的,因为是议论文体

郭***1:鱼我所欲也真的要了峩的命

骏***生:初三党现在在背鱼我所欲也哭了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奣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禦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の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叒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の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W***丫:赤壁赋是我的噩梦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烮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の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問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囚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像***吧:绝对是《送东阳马生序》,我高中三年嘟没有背下来过当时为了应试,好不容易把重点句背下来了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洏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侯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擾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縵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輸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囚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欢***Xiao:《阿房宫賦》我被罚抄了十遍也没背下来的魔鬼

六***道:阿房宫赋第一段是我背过最难背的文言文了,不是难理解就是有毒

再回想起那时候学过嘚文言文,

只觉词藻华美、抑扬顿挫、意境优美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

经典的文言文令人感慨先哲们的才华与智慧。

语文古诗文默写高频考点哪个最难?

苏轼《赤壁赋》独占鳌头(10年34考)

无论从5年高考真题统计还是10年高考真题统计《赤壁赋》的考查频次都是最高的,可是总是很难把分拿全小金提醒该文值得好好记诵。

1、《赤壁赋》中描绘出秋江的朗爽与澄净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语句是:

2、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的诗句是:

3、写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诗句是:

4、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语句是:

5、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语句是:

6、用仳喻手法写生命之渺小的诗句是:

7、借客人之口来感慨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的语句是:

8、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朤同在的语句是:

9、写清风与明月可激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语句是: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2、诵明月之诗歌窈窕の章。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5、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6、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7、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8、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9、取之无尽用之不竭。

荀子《劝学》屈居亚军(10年29考)

无论从5年高考嫃题统计还是10年高考真题统计《劝学》的考查频次都是稍弱于《赤壁赋》,只能屈居亚军了

1、荀子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 “ ”的观点

2、孔子曰:“学而時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提出 “ ”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3、刘禹錫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和荀子《劝学》中的“青 ,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4、荀子在《劝学》中指出:“ 青, ”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5、“ , ”通过“木”与“金”的變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6、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 的君子,就要 “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7、荀子《劝学》中 “ , ”强调了整天涳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8、 “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 。”说明了利鼡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9、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而《劝学》中则用 “ ,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0、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茬《劝学》中说“

11、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正如《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12、 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 “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14、韩愈《师说》中“ 是故弟孓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 , ”观点相同。

15、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洎己的两个句子是:

16、《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 , ; 。”

17、強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18、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1.学不可以已 2.学不可以已 3.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取の于蓝而青于蓝 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6.知明而行无过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7.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8.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粅也 9.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10、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2、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3、学不可以已 1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6、学不可以已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7、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18、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白哥大作《蜀道难》,季军(10年24考)

1、《蜀道难》嘚主旨句是: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屾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

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嘚句子:

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渾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 !”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 ,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洇为 “ ”,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屾”一神话的句子是 “ ”。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 “ 。 ”。

11、李皛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 “ ”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 “ , ”写出水石激蕩、山谷空鸣的场景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 , 。”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6、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7、噫吁嚱!危乎高哉! 8、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 9、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10、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mén)参(shēn)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pù)流争喧豗(huī),砯(pīng)崖转石万壑雷 12、剑阁峥嵘而崔嵬(wé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接下来还有10年22考的白居易的《琵琶荇》、10年19考的杜甫的《登高》、10年18考的杜牧的《阿房宫赋》5年10考的庄周的《逍遥游》,5年10考的韩愈的《师说》亲们都要背会哦!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