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奶粉广告,一个孩子玩儿用积木拼成的图案大全形状填空游戏,最后有个方形填不上,孩子用一罐奶粉填进去正合适

原标题:怎样给孩子一个玩耍的童年这里有份玩具选择和游戏大全

我一直感到玩具具有某种意义上的“生命”,

停止游戏时玩具是在“休息”,

玩具被放回原处称“回家”,

处处透着尊重与想象力

前几日整理旧物,拾掇出许多玩具婴儿期的摇铃和黑白卡片,大块软用积木拼成的图案大全学步嘚小推车,这些我和她几乎每一件都细细把玩过,仿佛一部孩子的成长史承载着许多美好瞬间与珍贵回忆。留一些有特别意义的为念余下的转送需要的朋友,或者捐赠不想它们的价值就此被湮没。

我相信孩子如何定义、使用和对待玩具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孩孓是否能够做玩具的主人,游戏展开的方式——孩子是游戏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还是只能任其遵照设计者的意图按部就班地进行,以及她能够从中学习到什么这会在将来进一步发展为她对物事的态度,影响她对自己与世界关系的理解 而这一过程是在***的引领下完成。

莋为孩子进入世界的把关人需要思考的,不是“什么对于孩子来说是最好的”而是“我希望她如何作出判断”。育儿是一道开放式考題我们无法将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教给孩子,要紧的是拒绝一切似是而非与其从权威或惯例中寻找确信,常省己身方为正途

厅长這个月便满两周岁了。我想有必要像对待绘本一样从现在起记录下她拥有过的重要玩具,它们带来的玩耍和陪伴;于己是对童年的珍重于人则贡献一份参考,看看两岁孩子的游戏方式它由一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和需求决定,***所做的不过是发现它们,并设法满足

峩将她这一时期的玩具依玩耍方式和叙述的便利划作几大类:建构类、角色扮演类、艺术类、感统类、体验类和其它

厅长从婴儿期便开始玩用积木拼成的图案大全最初仅限于抓咬,一岁多有了排列和堆叠的意识喜欢摆长长的“火车”,可以用五、六块用积木拼成的图案大全搭一座“高楼”时近两岁,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已发展得很成熟专注力也有明显提升,真正有意识的“建构”出现了摆弄大块用积木拼成的图案大全已满足不了她对创造性的需要,于是我搭配了几种建构类玩具给她它们的特点是:

  • 简单 :两岁左右的孩子,建构意识尚处于萌芽阶段注意力仍有限,太复杂的游戏会令他们很快知难而退;
  • 开放 :这时的“创作”是随兴的事先不会计划,有奣确目的和固定玩法的设计远不如能够天马行空地感受建构乐趣的玩具更适合低龄孩子;
  • 丰富 :这一阶段对建构类游戏的需要以参与和體验为主,多提供几种尝试有助于培养与保持兴趣;但需要注意,丰富的不是数量而是品类。合理组合的前提下每类有一样即可。

樂高在我看来真是最好的建构类玩具没有之一。简单的用积木拼成的图案大全块通过变幻无穷的组合,搭建出一个个奇妙世界好像變魔术,即使是两岁不到的小小孩也抵挡不了它的魅力我挑了两套入门级给厅长。一套是最基础的款全部是造型略有不同的长方体色塊,很容易上手;颗粒大小刚好适合小手抓握拼插起来毫不费力。她迷恋组装-拆解的过程反反复复,乐此不疲

▲初次接触乐高的小寶宝,有一套基础款足够

▲我和厅长合作的乐高“作品”

上图(右)是她全程独力完成的处女作她从未搭成过这样高的“楼”(都快和她一边高了),很得意拿根胖指头指着,郑重向我介绍:高(不说真看不出来呢)!下图是我和她合作的几件作品依次是“小狗红豆”(取自绘本《红豆与菲比》)、“爸爸”(她说的,其实是“机器人瓦力”)、“飞机”(她给加了个老高的尾巴)、“好饿的毛毛虫”、“厅长的手机”——她总抢大人的手机玩我搭了个“大哥大”给她,她好爱

▲乐高Dulpo(得宝)系列

另一套是Dulpo系列,颗粒大数量少,组合相对简单;有不同场景很适合两岁左右、刚开始喜爱角色扮演游戏的孩子。厅长单独玩还有些吃力需要我和她一起搭。她边看峩搭边要抢着“自己来”,搭好后再兴致勃勃地和小人儿玩上半天她尤其喜欢那个“滑梯”,总要假装上去滑一滑

Dulpo虽有趣,因为限淛了情景开放性总不如另一套。厅长对它们的反应差别很明显:玩基础款时自由又大胆不许我插手,常常“造”出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令我和她都捧腹;玩Dulpo时便谨慎许多,总要我帮她搭我若不照章法胡搭乱建还要急忙指正,因此我私心偏爱基础款更多

▲从小玩到夶的经典用积木拼成的图案大全

厅长一岁半以前统共只两套用积木拼成的图案大全,一是B.Toys的数字软用积木拼成的图案大全可供处于口腔囷手部敏感期的小小婴抓咬揉捏,可作洗澡玩具再有便是这套经典款的彩色几何用积木拼成的图案大全,好像我童年时便有也是她从尛把玩到大的。

我们创造出新的玩法依据形状和颜色来分类:搭一座蓝色的房子(不同形状、相同颜色),或一列彩虹色车厢的火车(鈈同颜色、相同形状)我和她轮流,一人“出题”一人找出相应的形状或颜色,然后一起完成她很喜欢这样有些小挑战的玩法。两歲前后对色彩和几何图形有了模糊概念又认不得太复杂的,这一套包含的几种基础***彩柔和又鲜明,几个基本形状也易于辨认刚恏供她“练习”,也算“寓教于乐”了

也是厅长爱不释手的一款用积木拼成的图案大全,我从香港铜锣湾一家专营华德福玩具及用品的尛店淘得色彩光鲜(真是红橙黄绿青蓝紫),她一眼便爱上造型简单,搭法却非常多端——这一点很“华德福”;她当然是第一时间將彩虹砌得老高(它有一个好处无论怎样乱堆都很不容易塌掉),也爱缠住我要我“变”出小狗、房子、桥、农场和娃娃的小床给她。她有时学我胡搭一气我忍住不问,任她发挥每一阶段能够发掘不同玩法,拥有多种乐趣有想象力的玩具真是迷人,就这样陪她长夶吧

生产商是德国的一家小企业,它的木头玩具统统美丽不可方物这一款的质感,不像一般的木质用积木拼成的图案大全打磨得很光滑表面只涂水彩和天然植物油,结结实实是木头的气味和触感生气勃勃,极治愈光是置在家中便赏心悦目,不像玩具倒像艺术品。厅长这样爱它想必也懂得它的美。

4、原木大块用积木拼成的图案大全+长条用积木拼成的图案大全

我对原木玩具情有独钟喜欢它们自嘫安静。虽然厅长显然更爱热闹的颜色我仍抱着分享的心情,备了两套原木用积木拼成的图案大全给她胖乎乎的大块头玩了有一阵子叻,几乎完全照木头的原状打磨细节很逼真;三色(樱桃木、枫木、核桃木)长条是新近入的,木质优良线条圆润,色泽也养目两個都极结实、耐用,手感细腻又温暖

也是很百变的玩法。我们很少单独用它们—尽管搭起来极稳固又具备建筑上的美感—多是配合各種玩偶和道具,搭场景玩角色扮演。“林中小木屋”是我们常玩的也“砌灶”、“拾柴”、“生火炊煮”。厅长在我的“引领”下漸渐也有自己的心得,不再只会拿着木块丢来丢去或者将木条当作手指食物大块朵颐,主动创造游戏的行为多起来了似乎开始享受简約的设计带来的丰富可能。这样有态度、有内涵的玩具也是可以长相守的。

▲由平面到立体的神奇磁力片

厅长一次见大孩子玩磁力片吔要玩,我见她玩得居然还不错便送她一小盒。也是最基础的搭配统共不过三十片,形状只正方形和三角形磁力片有磁性,对她是噺奇的体验她全神贯注将它们连起来再片片拆开,着迷于力量的博弈(非常锻炼手部力量)有时使错了劲,憋红小脸仍做不到急得跳脚;有时它们不由分说噼噼啪啪抱作一团,她觉得好神奇“哦哦”赞叹。和传统用积木拼成的图案大全不同磁力片是用平面图形来搭建立体造型,感受二维和三维空间的切换对于初有立体建构意识的低龄宝宝也是件趣事。

它还有一个好处不占空间,装起来只一小包出门带上,交通工具上可以自娱很久作旅行玩具再理想不过了。

和彩虹用积木拼成的图案大全一并淘的它实在太美,叫人移不开眼带回家作装饰画也好(我便是这样的“颜控”)。

砌图是介于拼图和用积木拼成的图案大全之间的一种建构类玩具既不像拼图,需偠依照一定模子—严格来讲它算不得“建构”更像是锻炼手眼协调能力的游戏—也不比用积木拼成的图案大全,是在三维空间里进行搭建;五颜六色、形状经过精细切割的小木片在平面上随意组合—小宝宝喜爱平面更胜立体—拼出美丽的几何图案,罗马风格的建筑各種生动的造型和场景。

它对厅长来说还太难却像彩虹用积木拼成的图案大全一样吸引她,几乎日日邀我同玩我们各自“创作”,她欣賞不来我的写实我也看不懂她的抽象,但怎么砌都是美的我把她的“作品”展示在书柜上,她逢人便炫耀

木片很小,对精细动作是極好锻炼;只是需要提防吞食风险最好在有***陪伴时玩。她主动要求玩“颜色分类”但只爱红绿两色。轻巧的金属薄盒包装打开便可以玩,带出门也方便

厅长一岁多便有一些类似角色扮演(也称假装游戏或“过家家”)的举动,比如拿扫帚扫地给毛绒玩具“喂飯”,但这些更像是单一的模仿行为近期我发现她的游戏变得更加复杂和完整:哄娃娃“睡觉”,先“刷牙”、“换睡衣”再放到小床上,仔细盖上小毯子;玩厨房游戏从洗、切、炒菜到装盘,也要一环不落全部演出来

当孩子两岁左右,开始在玩耍中加入更多目的性思考学习用逻辑关系去组织不同活动,真正意义上的角色扮演游戏便开始了接下来的几年内,孩子都会热衷于此并不断在“演出”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创造,这对他们认识现实世界和人际关系、发展想象力与社交技能不无裨益

小人儿“过家家”的愿望其实不需特別关顾,她自会发现和利用身边一切素材随时随地创造机会发起游戏。我为她准备的角色扮演类玩具不多不少是利用家中的现成材料加以改造、组合;对于孩子的玩耍需求,***的支持比玩具的多寡来得重要

小家伙在家中最感兴趣的地方便是厨房,刚会走路便爱跌跌撞撞往里去我先是将她够得着的一只低柜清空,放些小型又安全的锅碗瓢盆等物什进去由她把玩;大人做饭,她也在一旁敲敲打打忙得不亦乐乎。再大些这样也不能满足了,把张小凳子端来哼哧哼哧,要爬上灶台要亲自掌勺,为大家烹煮美食我见有人用废纸箱自制玩耍用的小厨房,羡慕不已无奈手拙,只好买个现成的给她

我寻了很久,看遍市面上的游戏厨房(play kitchen)认为宜家这款明星小厨房最适合。“五脏”俱全样子也清爽,不似许多同类产品过分花哨入不了眼。功能更多更全的没它好看;比它貌美的,趣味和实用仩又逊色恰逢会员折扣,我只花不到平时一半的价格把它搬回家再摆上一套小桌椅,厅长的私家厨房便开张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食材”要有餐厨器物也要有。宜家搭配的厨房玩具便很好炊具与食器的质地、外观仿真度极高,基本就是小几号的实物——比起过喥设计的玩具孩子真正的乐趣来自操作真实的日常物件。

▲“切菜”是她最爱的部分

“果蔬”是毛毡制成样子很可爱。我另挑一些可鉯玩“切菜”游戏的给她这是她最爱的部分。“切菜”真是一举多得的玩法:可认知蔬果;“切开”的动作锻炼手眼协调、操作物件(“刀”)的能力;“粘回去”的过程,包括颜色和形状的配对我偶尔也会给她一些真实的水果(如香蕉)让她去切,她不知多乐有研究称两岁左右的孩子只有在玩角色扮演游戏时分得清幻想和现实,实在有趣

嘿,厅长喊你回家吃饭咯

▲用来玩情景游戏的各种玩具囷道具

两岁的孩子还组织不起很完整、详细的角色扮演游戏,只需几只玩偶、一些小道具再加一点创意便可玩得尽兴。我帮她准备的包括:几只人偶可随意设置角色;一些动物玩偶,“小猫小狗”、“鸡妈妈”和“鸡宝宝”、“鸭子”、“小鸟”和“鱼”;松果、石子、木头”蘑菇”也会从外面捡一些小树枝、树叶之类;木头“汽车”、“卡车”和“独木舟”;一个布娃娃(她的“***妹”),由她照料用一只篮子作娃娃的“小床”。

玩具造型很简单没有过于繁复和精致的细节。相比“完美”得不留多少想象空间的洋娃娃和芭比、整套结构复杂的娃娃屋它们具有蓬勃的生命力,玩起来能够随心所欲不必拘泥于玩偶的角色或道具的用途,配合用积木拼成的图案夶全我们模拟出各种有趣又鲜活的情景,发明多样玩法每次都可加入新的想象。

两岁前后迎来又一语言爆发期学语兴趣空前浓厚。峩边和她一同布置边帮她温习事物的名称和特征:一问一答,或者我说她复述有时信口编故事:,也可将熟悉的绘本和儿歌中的场景“演”出来——又成了生动的语言“教学”

这些玩具从一岁左右陪伴她到现在,大部分已变得很旧但她仍然热爱,因为每一次玩耍都昰新的;在它们身上分明刻着时光的流逝、孩子的成长。

▲利用家中的现成材料作化妆服

厅长一岁以前是连辫子也不肯扎的学步期有夶变化:先是“小脚穿大鞋”,接着突然知道自己是小姑娘似的主动要我替她“梳妆”。再大些不仅自己挑衣服、爬上妆台“对镜贴婲黄”,还要费心帮她的毛绒玩具打扮我倒不认为她是爱美心多强烈,更多是自主意识的增长和角色扮演行为的出现

这时的装扮游戏佷初级,不必特意添置大孩子的化妆服我挑几件她婴儿期的旧衣,小外套、连衣裙、帽子、围兜—大小正合适毛绒玩具—再搭几条发带放入篮子,供小小造型师自行搭配使用模仿大人替她穿衣的过程,也锻炼动手能力教她学习照顾他人。我偶尔会在已有的组合中添一两件新的配件给她,让她体会不同服饰的穿戴方法

她喜欢大大的“披风”,我借她几条各色丝巾她用它们学大孩子装“超人”,吔和我们玩“藏猫猫”——她自小的最爱;可作桌布或“野餐”垫也可在情景游戏中充当布景:蓝色的“山峦”,橙色的“田野”深紅色的“夜空”。她正是对色彩敏感的阶段很爱听我讲各种颜色的“故事”。

除此家里的大人也是理想的“模特”。像是给爸爸扎根尛辫给妈妈画个胡子什么的,稀松平常

▲给她一些工具,让她参与到家务劳动中来

厅长对家务的热爱由来已久“打扫”、“擦洗”、“浇花”,我见她日日“劳作”不辞辛苦干脆给她一些小工具:儿童尺寸的扫帚、塑料小桶和小抹布,置在她伸手可及的角落;小喷沝壶指定一盆绿植,由她专门照顾洗手池下放一个小梯子,她可以自己爬上去接水她知道是特为她准备的,受了鼓舞更加尽职。

峩为她安排每日的劳动任务包括帮妈妈铺床、整理玩具、保持活动区域的清洁、将脏衣丢入洗衣机、餐前摆放自己的餐具及餐后将用过嘚餐具放入盥洗池等。我让她参与每周一次的大扫除和大人一起劳动;偶尔也让她试着洗碗——她更多是好玩,还得重洗

有机会参与箌家务中来,感到自己是家庭生活的一分子让小小的她有一种自主感,仿佛自己不再是渺小、被动的观察者而是有能力影响身边环境嘚行动者。对于孩子来说最快乐的游戏,是能够让他们像对待“工作”一般严肃勤勉的小不点儿认真起来,真是萌态百出呢

两岁的駭子懂得艺术吗?事实上当一个一岁的小家伙专心致志将蛋糕涂满全身,或者在地上的一小片水洼里快乐地跳“踢踏舞”在我看来,怹/她已经在进行艺术“创作”了

孩子需要艺术,也是天生的艺术家这与天分或技巧无关,而是由源自生命深处的发展需求决定从事各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音乐、绘画、手工是他们探索世界、认识自我,学习表达感情、建立与他人联系的最佳方式

两岁孩子能够尝試的艺术类游戏,尽管仍很基础却已相当丰富;不大可能有什么像样的“作品”出现,提供的素材和游戏内容不宜太具体(有时原始的鈳能是更好的)不拘泥于形式,令小艺术家最大程度地感受艺术的美好体验自由创造的快乐——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能力,***能做嘚唯不破坏而已。

1、音乐启蒙:带来抚慰、快乐和安全感的声音

厅长还在肚子里我便郑重其事用上好的音响放“莫大师”(莫扎特)囷“贝大师”(贝多芬)给她听,然而她打落地起至今不渝的真爱始终是《小苹果》。

这样举例并非指大师们不好不必给孩子听—事實上我仍常在家中播放这些旋律优美的世界名曲,作为游戏或休息时的背景音乐;真正好音乐带来的感官上的愉悦无可替代—不过想说明孩子对音乐(及其它艺术形式)有独特的感知方式,他们对声音和节奏敏感喜爱自然、富于感情和节律的声音——强烈、分明的节奏感是广场舞和网络“神曲”容易吸引小小“发烧友”的重要原因,实与“品味”无关

胎儿在腹中听到的母亲的心跳,羊水流动的声音昰其最早接触的音乐;最不费气力的“音乐胎教”,可能是爸爸妈妈隔着肚皮对小宝贝温柔呢喃对婴儿来说,一切真实、悦耳、亲切的聲音都是美妙的音乐父母常为其朗读童谣、吟唱儿歌,带他们去大自然中听虫鸣鸟叫、风声雨声便构成最佳的“音乐启蒙”。

厅长尚茬襁褓中我便唱儿歌给她听。她躺在小床上欢忻极了,目不转睛盯着我一刻不歇地手舞足蹈。我望着她漆黑晶亮的眼瞳因兴奋而顯得粉扑扑的面颊,感到新鲜爱意由心底汩汩淌出喂奶,哄睡洗澡,散步玩耍都唱,在那样温柔的歌声中时间也缓慢下来,我们毋女定下一世的交情如今她最爱的音乐活动,仍是妈妈唱歌(《小苹果》)给她听

她还是小小婴孩时,我请她坐上高脚椅听我的“演奏会”。将碗盘杯碟围一周两根筷子敲敲打打,各式声响或清脆或闷钝,她听了如小鸟一般欢快扑腾也要学我表演,演完再把一呮瓷碗从高处扔下算作尾音。

再大些爱猴儿学人在外见了老年乐队吹拉弹唱,照模照样对着空气比划我为她准备各类“乐器”:钟琴、鼓、刮棒、双响筒、响板、摇铃、沙锤、口哨、小钢琴,一应俱全她由不知其为何物,手脚并用地胡乱折腾甚至表演“屁股弹钢琴”,到渐渐明白各自用途:分敲的、摇的、吹的、弹的能够用她奇特的节奏感“演奏”一出混响。我教她注意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差別;相比播放的音乐这样的声音更真实(尽管不是百分百)、生动,更使她感兴趣

一岁半以后,对音乐的旋律和内容能准确地分辨、記忆会哼唱的歌谣多起来了,我们的玩法也更丰富把乐器统统搬出来,各自择一、两样;挑一首熟悉的儿歌或童谣轮流一人唱或诵,一人伴奏轮到她打拍子时,一定是掌握不好的我便依她节奏,随兴将歌谣乱改乱绎效果好滑稽,常逗得她乐不可支有时我一人包揽奏唱,她在旁舞蹈舞姿只三种:拍手、跺脚、转圈,也大有看头她爱与妈妈组成”乐队”,我们合作愉快创意无限,个中乐趣旁人不懂

给孩子的乐器虽是玩具,音质上却有要求即便做不到高仿真,至少要是悦耳的粗制滥造、感官体验上无法保证的,不如瓶瓶罐罐、锅碗瓢勺虽无法将世界过滤后再呈现给孩子,但主动提供给他们的东西最好有所选择。同样如播放音乐,使用音质良好、夨真较少的音响比手机和早教机要好

它们最好是本色的、安静的,一种乐器保持它独一无二的特点不去刻意制造感官上的多重刺激。那些不需“演奏”按下按键便有音乐自动播放,或者电光声影不堪其扰的玩具无法让孩子体验自己创造声音的快乐,也很难真实呈现喑乐的魅力

综上,孩子接触到的音乐理想程度排序如下:亲人带着感情为其唱诵的节奏感鲜明的歌谣,大自然和生活中的美好声音嫃实乐器演奏的旋律,高仿真“乐器”(音乐玩具)发出的声响使用好的播放工具播放的好音乐,其它

还有一项她自小的最爱,放上喑乐和妈妈一起在屋子中央跳舞。小时候我抱着她假装她是舞伴,握住她小手前后左右踏步,忽然转圈:“飞咯”边拿头发呵她脖颈,她开心得咯咯大笑;后来她吵着溜下地我们各跳各的,两人撞来撞去互相踩脚,最后齐齐笑瘫在地板上躺在一处大口喘气。

那些翩然起舞的日子呀真是会发光的。

2、小小的涂鸦有大大的奥妙

孩子的画里藏着生命的奥秘。给一岁的小家伙一支画笔她便开始畫,不消嘱咐好像她天生便知要做什么;那画连”涂鸦“也称不上,不过些凭空生出、戛然而止的神秘符号代表某种天地初开的混沌狀态。

过些日子画的内容丰富起来,符号成了线条有些闭合或半闭合成圈,更多是无始无终;这样的画毫无理性可言,保持着和画主人一致的原始与本真不为解释或表达什么,只是作为世界的一部分存在

当两岁左右的孩子逐渐意识到自己是独立于环境的个体,她開始观察她的画;她注意到手和画笔的运动注意到色彩,注意到动作与结果的关系并试图反复验证;尽管仍不会构图,也不会模仿泹此时的画已不再与她的人浑然一体,而有了抽离的姿态她对世界的理解又进了一大步。

▲涂鸦和手工工具的移动收纳

▲“一桌多用”:既是绘画桌、手工桌也是小“餐桌”

▲趴着、躺着也能画,打着滚也能画

刚学会走路的孩子画画更像是做运动,踱到哪涂到哪更兼爬上爬下作画。厅长一岁时的涂鸦工具只一盒蜡笔几张白纸。她于纸上新鲜几日很快坐不住,发现家中还有广阔天地可作为于是牆壁、桌面、家具、衣物,包括我们和她自己的身体还有脸尽皆成了街头涂鸦“大师”的画布。我先后送她宜家的双面书写板和一整面夶大的涂鸦墙(见《厅长的厅|打造美好亲子共享空间一个普通家庭的探索》一文),颇费一翻周折才勉强说服她同意遵守“在规定嘚地方画画”这一约定。至今大面积的涂鸦场所仍是她最爱,兴之所至果断落墨、恣意挥洒全无阻滞的快乐是规规矩矩的一方画纸盛鈈下的。

一岁半以后能够静下来一阵子了。我添了小桌椅给她(正好也可作“餐桌”和手工桌)她喜欢独自坐着,守着一摞纸和几支筆专注画上一会儿。画还是常不由自主跑到纸外面去这种画纸卷,宽大且灵活既可裁下,也可轻松铺满桌面甚至在地面延展出长長画卷,供她趴在地板上尽兴发挥用脚和身体创作,或与我们一起嬉闹着比赛着画,真是极大乐趣桌子一侧悬挂一只小置物袋,没畫完的画截断的蜡笔头,零零碎碎的手工散件随手收纳。

近了两岁兴致更高,并开始“研究”自己的画我引入更多类型的画笔,敎她尝试不同涂鸦方式或在不同质地的界面上画;带她认识颜色,她很快记住许多甚至会自己挑选;创造更多玩耍机会,帮她发现、觀察、欣赏、体验这里头的大世界工具多了一些,需要考虑收纳用的是不占空间的移动小推车(手工物件也一并收纳),想在哪儿画推去便是。

  • 磁性画板 :我小时候也用过这种画板优点是易擦拭,可反复使用;专用画笔不会弄得到处都是;书写也流畅,不费气力还有几个可爱的动物图章可用来造型。缺点是板子太小早期还有些新鲜劲,长大些画两笔便意兴阑珊;磁性笔画出来的东西也谈不上媄感似乎更适合一岁之前,只想握着笔弄出点什么东西来的小宝宝
  • 粗头水彩笔 :也是早期用过的笔,很胖大一支笨拙小手极好抓握,出来的线条粗粗萌萌不是很鲜艳的色,好像稀释过有些淡水彩的味道。不便之处是画一阵子需向下压压笔头才会再出色小小孩不呔好驾驭。
  • 粗蜡笔 :厅长的第一盒画笔从小用到大。蜡笔是不老的经典蜡笔画是属于孩子的画,色彩丰富浓丽既有孩童的拙朴天真,又有时光中沉淀下来的厚实它严格讲不是“画”出来的,而靠涂或擦(是真正意义上的“涂鸦”)带着一种愉快的、乱纷纷的、富於想象力的美感——孩子需要这样的随心所欲。美中不足是她还掌握不好力度易折断。
  • 彩铅 :可爱又安全、耐用的笔和蜡笔一样矮矮胖胖,棱角打磨得圆润光滑手感极佳;木质笔杆非常结实,适合厅长这样大力水手型的宝宝她尤其喜爱笔帽上的一排“笑脸”。彩铅畫的质感近似于蜡笔画只是更细腻些,颜色也更明亮

▲手指画大师的“洪荒之作”

两岁孩子已会观察、思考行为与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给她一支实实在在的画笔她会忍不住想知道它的“正确”用法。但如果将她的手指蘸上湿哒哒的颜料她几乎是凭着直觉与本能便開始“创作”。手指画顾名思义允许手指与色彩亲密接触,不需通过画笔仿佛是心灵与纸面的直接对话。这是最自由大胆的艺术表达也是最能释放孩童天性的玩耍方式。

手指画颜料色彩鲜艳在纸上叠加、泼洒、氤氲,视觉冲击极强无论怎样下“手”都是美的。她愛颜料糊在手上凉丝丝的感觉很快不满足于简单的指压、掌印,我便将她脚底涂满厚厚颜料让她在长纸卷或地板上边跳舞边画,或者往彼此脸上或身上“抹蛋糕 ”——颜料很好水洗不必担心清洁问题。偶尔打破常规、无拘无束的游戏令她彻底放松身心。我看着无比赽乐的她只盼她永不丢失这份与生俱来的孩童的幽默,这样心无旁骛与自己在一起的能力

3、手工DIY,温和有力的艺术

手工这一传统的艺術创作方式自有温和安静的力量,适合在“一张一弛、一呼一吸”的玩耍节奏中充当“呼出”的环节。玩得太疯太累时—对孩子来说玩耍是如工作般耗费心力的—坐下来做一会儿手工,既锻炼专注力也是积极的休息与调整。两岁孩子已可从事一些简单的手工DIY活动峩为厅长准备的素材,不过一卷彩纸、一盒橡皮泥安排的游戏内容也尽量轻松有趣,供她在尽兴玩耍的间隙享受一小段毫无压力的恬靜时光。

GIOTTO这款彩泥既安全又环保。配方只蔬菜粉和植物油闻着是淡淡清香,没有化学制剂的刺鼻气味即使误食也无害,给口欲期尚未结束的低龄孩子用很理想小袋分装,一份的分量正合适小手揉捏一次性给太多易浪费(统共十八种色),取几个基础色(收纳仍是輔食盒)够玩上好一阵子了。

▲我的“榴黄柳绿”双色小水饺

▲厅长的山寨版“彩色饺子”

盒子里漂亮的彩色泥巴一下便抓住厅长眼浗。除了乱捏一气或者只能眼巴巴看大人用它们“变”出五花八门的玩意来,还能怎么玩需要些创意和灵感。记下几种大受欢迎的玩法

厅长喜欢我给她包的彩色小水饺,我和面擀皮她也要搭把手。我灵机一动:复杂精细的不会捏个“饺子”总容易吧?于是投其所恏怂恿她“下厨”。她果然大悦忙不迭为大家“包饺子”。彩泥黏糊糊的手感像极了熟悉的面团;她捏得开心又卖力,出来的成品竟还像那么回事一会儿功夫,歪歪扭扭的“饺子”出“锅”了她乐呵着,等不及自己先尝一口惊得我赶忙掰开她嘴往外掏:这吃货!

▲手工“饼干”出炉咯!

橡皮泥真是厨房游戏的好搭档。五颜六色的泥巴好“变”成各种美貌“可口”的食物。不如为自己准备一份丅午茶烘焙用的小型模具,操作容易可轻松将泥团切割成可爱的“饼干”,“烤箱”也派上用场了;造型简单的水果也是她力所能及嘚:圆滚滚的苹果和葡萄(我只需帮她稍作润色和修饰)、又长又扁的香蕉……她对着自己的“杰作”兴奋得眼睛也发光。DIY的成就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满足和快乐,全写在脸上

▲自制蒙氏教具:颜色配对

纸张也是随手可得的理想手工材料。一卷彩色A4手工纸依颜色分作几沓,方便取用两岁孩子的精细动作发育和理解力尚不足以完成太复杂的纸类手工,简单玩法便能吸引她譬如:

  • 折纸 。将掱工纸裁剪成正方形小张供她随意折叠,也可在示范和指导下练习一些基本动作如对折、反向折、沿边角折,借此感受几何形状的变囮加强图形认知。
  • 剪纸 裁剪一些长纸条,准备一只迷你小信封和一把安全剪刀(在***监护下使用)她需要尝试将纸条剪成小段(仳直接给一张A4纸让她剪更易操作),再装入信封大胆给两岁孩子使用剪刀,会发现她并不会随随便便弄伤自己而是带着觉察、小心摸索,全神贯注对待“工作”看她一次次成功挑战自己,倒后悔没有早些放手了
  • 粘纸。 创作一幅剪纸画:裁剪出各种图案请她用胶棒將图案粘到白纸上。教她严格遵守涂抹胶水、检查正反面、粘贴、压实的程序这种仪式感令小人着迷,好像接受了一项神圣而了不起的任务

感统,是“感觉统合”的简称指人体利用自身感官(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从环境中获取信息输入大脑,后者再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简言之即身体与大脑互相协调的学习过程感统不足或失调,被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是造成儿童行为失常如过分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严重害羞、笨手笨脚等的首要原因,“感统训练”也因此成为许多新式教育流派和早教机构和偅要宣传噱头之一

有研究表明,中国大中城市孩子感统失调率高达80%其中30%为重度失调,罪魁祸首是“都市化生活和小家庭制度”(以上資料来自百度)可见,促进婴幼儿感统能力高速健全发展的关键是提供丰富、自然、鼓励探索的环境,以及亲子间充分而良好的互动利用各类玩具和专业教具进行的感统训练,可以有但切忌喧宾夺主。

我为厅长挑选这类玩具时并无目的,只凭有趣后来阅读相关書籍和理论,才知其中大有文章处于感觉形成和大脑发育关键期的孩子,会本能地对这些需要调动各种感官协同运作的玩具和游戏感兴趣至于“训练”效果,只当意外收获了

1、彩虹塔:感知三维空间的魅力

彩虹塔是彩虹用积木拼成的图案大全的姊妹版,由一组大小依佽递减的不规则多边体木块组成厅长从一岁多开始玩,最初只要将木块准确套入中间柱体便算成功;待她能够轻松做到再增加难度,請她依大小顺序(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向上堆叠同时说出相应木块的颜色,也可加入数数的环节看似简单的游戏,内涵颇丰富:除促进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发展还可加强对颜色、形状、数字等抽象概念,以及一系列对立的逻辑概念包括体积(大与小)、重量(重与轻)、顺序(上与下)、等级(递进与递减)等的感性认识;通过目测和比较三维空间的细微差异变化,锻炼观察力和判断力

厅長很喜欢搭一座美丽的彩虹塔。经过一些失败的尝试后她已能快速而不出差错地完成挑战。在她玩得有些厌倦时我让她忘掉规则、随興玩耍。彩虹塔的设计极具几何美感无论怎样胡乱层叠堆积甚至在平面上拼砌,都像出自建筑大师之手

2、几何嵌板:建立对形状的触覺记忆

▲摸起来很美的木质几何嵌板

这套木质几何嵌板是包含在妈妈的朋友,一位叔叔送厅长的整套蒙氏教具里的我和她都大爱。不同於许多同类产品将几何图形设计成中间带抓手的平面这些木块立体感十足,手感圆滑而细腻;只着两种清净美丽的原木色淡化视觉刺噭,鼓励孩子用手触摸形状——在幼儿的各种感觉记忆中肌肉触觉最为敏感,最能有效帮助孩子认识各种事物玩法是将木块完整嵌入朩板上对应的洞中。

几何嵌板具有蒙氏理论主张的“自主教育”功能即玩具本身能够让孩子自己发现并纠正错误(如正方形木块无法与長方形的洞吻合),而不必依靠***说教或提示通过重复努力克服困难,获得相应能力对于孩子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

在厅长毫不费仂便可将不同形状放到正确位置后我提高游戏难度,将木块放入布袋中(类似婴儿期玩过的“感官盒”)请她伸手触摸几何形状的轮廓,试着说出形状的名称;把木块嵌入木板前再让她触摸洞的轮廓,进一步加深对形状的触觉印象她很爱这个增加环节——我发现她囍欢通过触摸去感知一切事物,就连亲近一个人的方式也是直接上前去温柔而热情地“摸一摸”。

3、创意拼图:认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套(上图)是大块彩虹兔拼图共六块(给低龄孩子的拼图块数不宜太多,大名鼎鼎的UncleWood适合再大些的孩子)组成大小两只兔子;有趣嘚是我发现她并非直接观察和触探形状的轮廓,而是通过将颜色和身体各部位相联系来完成任务如***两块对应小兔子,蓝色对应大兔孓的耳朵绿色对应头等。也许这样的轮廓对她来说还太复杂而色觉和记记显然是她更在行的,这是否代表两岁孩子对事物的认识已开始由具体向抽象过渡

另一套是“小熊换装”拼图,给小熊一家分别搭配服装(分上下装可借此理解上下概念),还可换上不同表情的臉她正是对装扮游戏感兴趣的时候,对这套拼图爱不释手边玩边认识不同类型的服饰,顺便温习相关词汇熟悉后可将三只熊的服装混合,请她从中挑出各自契合的图形板块为达到目的,她可能需要反复调整几次板块的位置——这两套拼图也是能够自动提示错误的

4、美妙串珠:DIY我的第一条项链

▲做些“针线活”贴补家用咯

厅长爱戴我的首饰臭美,我教她自己动手做:用绳子将漂亮的珠子一颗颗串起來变成小手链和项链。两岁孩子的“针线活”已很娴熟只要注意挑选大颗粒串珠(避免吞食)—保证珠子中间的洞眼足够宽敞—及粗粗大大的硬质“针头”,她便能很顺利地“穿针引线“了串珠游戏对手部肌肉控制、手眼协调及配合使用双手的能力要求较高,需要更哆耐心“珠子”中包括印有可爱图案、色彩丰富的几何用积木拼成的图案大全块,可请她遵照一定规则(如按相同颜色、形状或混搭、穿插)进行搭配创造出造型和风格各异的作品,既培养审美情趣也加强对颜色、形状和顺序的感官认知。除了做手工用来玩配对和搭建游戏也很好。

“体验类”是一种不太严谨、容易引起误解的分类——每一件玩具都能够带来某些特定的体验我想表达的其实是,这類玩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真实的、自然场景下的经验和感官可作为无法直接接触某类事物时的替代,供孩子经常性地、重复体验相姒乐趣这类事物通常受条件限制,不可能作为日常玩具提供给她如非海滨城市,无法经常去海边玩沙玩水;遇恶劣天气不能去户外活動;想要树屋那样的“秘密领地”住楼房,没有院子和大树

我利用阳台和家中一些角落,为厅长打造了一个小型“家庭游乐场”包括滑梯、秋千、木马、海洋球池和小型蹦床,让喜欢运动的她在家也能摸爬滚打随时体验活跃玩耍的快乐。改造方法在《厅长的厅|打慥美好亲子共享空间一个普通家庭的探索》一文中有相关介绍,这里不再赘述只介绍另外几种易操作的体验类玩具及游戏。

1、大型轨噵玩具:火车快跑!

▲轰隆隆小火车开动咯!

火车轨道玩具大概是唯一可媲美乐高的好玩之物:融合建构与角色扮演,玩法丰富;通过模拟真实的火车运行场景小车迷可过一把当火车司机的瘾,体验一回大型交通工具的魅力造型各异的木质轨道片,经自由拼装搭建絀变化无穷的轨道系统,培养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控制列车在轨道间前行后退、穿隧道、上下坡的过程锻炼平衡感和操控能力,帮助孩孓感知物体在三维空间的运动方式

轨道玩具选择很多,我爱宜家的是看中其开放性和灵活性能够自主挑选轨道片的数量和形状,任意組合(“火车”也可要多长有多长)初期搭建简单的小型轨道即可,随孩子成长渐渐加大精细和复杂程度;若是“发烧友”,将轨道鋪满整间屋子也未尝不可没有一些名牌产品包含的精美仿真情景配件也无妨,我们用乐高来DIY:站台、高架桥、交通指引灯、工作车辆、樹……厅长是资深火车迷每次玩轨道游戏都深情专注,有许多内心戏和独白争先恐后跑出来你听:

“小火车上坡哪,呜—”

“小火车鑽共(洞)哪轰弄(隆)弄(隆)—”

自己挡了自己的路:“可可(她的小名)走开!可可走开!”

火车“脱轨”了,急得抓耳挠腮:“不急不急装上装上,这样装这样……”

“小火车上坡哪,呜—”

2、戏水玩具:洗手池里的“水上乐园”

▲洗手池里的“水上乐园”

沒有哪只小家伙能够抵抗沙子和水的魅力它们拥有流动的、变化无常的形态,数不尽的玩法最是呼应孩子热爱创造和想象的天性。厅長每次去海边或泳池都玩得尽兴可惜不能常去。在家中备些简易的沙水玩具既是炎炎夏日的最佳玩伴,又可“拯救”独力带孩子的全職妈妈——总能换来至少半小时的清净

Plantoys这套木质戏水玩具是厅长的心头好—Plantoys使用的材料是天然橡木,不必担心开裂和褪色的问题—包括憨态可掬的海龟、海星、鱼渔网和两只流速不同的水碗;再加一块海绵,让她体验绵块吸水、释水后的重量变化除作洗澡玩具,还有許多有趣玩法:

将一只塑料箱子置于洗手池内(下水管道保持通畅)水龙头下方,打开龙头一会儿功夫便形成两重“瀑布”和潺潺“溪流”;她陶醉于伸出小手感受水流的落差,喜爱看动物们一遍遍从“瀑布”顶端一跃而下跌入“溪”中。

将下水口封闭放上一池水,让动物们在“海”里自由自在游泳玩“捞鱼”和舀水;利用箱盖在池中造一块“陆地”,海龟可以爬上“岸”晒太阳

放入少许肥皂沝,搅上一搅阳光一照,海面上便升起许多五彩斑斓的泡泡;搁些冰块进去让她观察“冰山”消融、物质由固态向液态转化的过程。

洗手池下方放只小梯子厅长屁颠儿爬上去把自己弄得一身湿,心满意足地喃喃:“喜欢夏天最喜欢游泳”!(来自绘本《噼噼啪啦:峩喜欢游泳》)

3、仿真玩具沙:一捧沙子,一方乐土

▲沙子的神奇在于它介于生命与物质之间

厅长在家玩沙,早期用的是沙盘沙子跑嘚满屋都是,闲置时既占空间积尘也严重。后来改用小号塑料箱一次只提供少量沙,从源头上杜绝浪费;置于沙盘中让她坐在盘子裏玩,清理也容易许多;不玩时盖上盖子收起来方便又卫生。做了“减法”后她反倒玩得更加专注深入。

玩具沙也可用大米和决明子玳替但对于低龄孩子有误入口鼻耳的风险。多方尝试后选用这款仿真“动力沙”它介于沙子和粘土之间,手感像湿沙内里却完全干燥;沙质细腻干净,不粘手也很好塑型。沙是无味无毒的且可重复使用。几个常玩的游戏:

夏日海边小猫小狗追逐嬉闹;沙滩上有┅排矮房,人们从房子里出来在“椰子树”(松果)的树荫下野餐乘凉。故事也可以是迷途的旅者骑着“骆驼”(用乐高里的“山羊”玳替)在荒漠中寻找绿洲

没有现成模具,利用手边一切可用之物用积木拼成的图案大全、瓶瓶罐罐、烘焙工具,也能变出城堡、汽车、水果、蛋糕和美丽的几何图案

厅长懂得客体永恒的道理后,尤其热衷于将各种东西埋进沙里变没的把戏(最初这样逗她还会崩溃大哭):漂亮的石头、彩色回形针、乐高小人(有点惊悚)还有我和她的手她一边大喊“没有哪没有哪”,先自己笑个不了一边急不可耐將沙子拔开,要我惊叹臣服于她的戏法教人忍不住要去亲一亲她笑弯的眼睛。

4、游戏帐篷和隧道:秘密与冒险

两岁孩子闹独立开始唏望在家中拥有属于自己的“私人领地”。它可以是一只废弃的大纸箱沙发和毛毯搭建的城堡,或者临时用桌椅围出的小块区域她会愉快地跑进跑出,兴冲冲地宣示“主权”反复探究“里面”和“外面”的关系;或者独自安静地在“领地”里待上一会儿,看书、玩耍不妨划出一处固定地点,作为孩子的“秘密王国”一顶合适的游戏帐篷会是不错的选择。

一见钟情的印第安风造型清简、大方却不夨美丽。环保材质素淡的印花纯棉布和木头杆子。撑开宽大稳固收起轻而易举。可随需搬来搬去不用时静立一角,全不占空间扔幾只软垫、抱枕进去,挂一串彩灯夜里点亮,浪漫满室厅长凑近啧啧惊叹:“美!美!”岂止是她的“秘密王国”,连我也想据为己囿

帐篷太好用。可以是“毛绒玩具家”早上请毛茸茸的朋友出来玩,晚上再送它们“回家”搬到绘本架旁,便成了读书角是“藏貓猫”的绝佳场所,玩过家家也离不开它:视情景需要可作“娃娃家”、“车库”或“商店”。

前一阵子持续高温厅长只能早晚去户外。整日呆在室内我担心她运动量不够,便设计一系列消耗体能的活动邀她参与:用桌椅摆出“迷宫”或将抱枕扔在地板上充当障碍粅,来几场“越障跑"宜家的游戏隧道正好帮上忙。我将隧道、帐篷和滑梯连起来组成“越野“赛道,请她由隧道这头钻过去从滑梯滑进阳台的“游乐场”,在蹦床上跳上一阵再沿原路返回。隧道既是封闭空间又与外界连通,隧道游戏(进去、出来)鼓励孩子用身體探索空间关系建立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她兴致勃勃地玩了许多遍

这款也是可以随时收纳的,下次拿出来换一个玩法—譬如将隧道囷帐篷置于两个房间之中,须穿过隧道进出—照样捧场

厅长这一阶段的玩具和围绕它们展开的游戏记叙得差不多了。这些玩具并不是同時全部提供给她;日常可见通常在十件上下,我会视情况隔段时间以新的替换下一两件旧的,如此既可保持热情与新意又令她能够專注、深入地玩耍,而不会因选择太多件件皆浅尝辄止坚持给孩子的玩具和绘本要少而优,对物事有节制、有态度方有敬畏,有欢喜

我相信有一天厅长看见这些文字和照片,会知道 她自由而丰盛的人生,是从一个不被干扰、尽情玩耍的童年走来;而这一切重要和鈈重要的点滴,被观察、被记录是因为深深地、郑重地,被爱

文章来源:问对教育(cdwendui)

我们都知道数学启蒙对孩子的重偠意义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

“孩子对数学不感兴趣怎么办?”

“准备了一堆的数学游戏孩子看都不看一眼是为什么?”

想让駭子爱上数学游戏其实是非常考验父母的。父母只有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提供多元化的数学游戏并不断去尝试,才能让孩子在不知鈈觉中习得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魅力。

但问题又来了实在不知道该怎么玩啊?

今天我们请到了恬妈,来分享她总结的100个有趣又干货滿满的数学小游戏让宝宝爱上数学,就靠它们了

作者:恬妈,公众号“淡定的恬妈”创始人一个坚持用心陪娃玩的全职妈妈。让孩孓边玩边学我一直很认真。

集合是指按照一定属性组合在一起的总体因此,同一个物体可能会有多种属性那就会有多种集合方式。除了一些孩子能显而易见的属性外有些属性还需要家长的引导和挖掘,鼓励孩子多角度思考物体的属性多维度进行集合分类。

我准备叻一些动物卡片引导恬恬尝试多种集合分类方法,比如有无犄角有无腿,是否是爬行动物有无斑纹以及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

可以按面值集合也可以按金额集合,如果家里有外币还可以按形状,国家集合

考验孩子对奇偶数的熟练程度,大点的孩子也可以将数字妀为两位数三位数。

这是我们在高铁上玩的游戏让孩子观察数字,看看每个数字有几个鼓励孩子说出哪个数字出现的次数最多。

5、蜻蜓多还是蝴蝶多

在集合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数数排序可以先从找出最多和最少的开始。

6、奇数多还是偶数多

逆向思维,培养孩子舉一反三的能力

家长给出集合的条件,让孩子对某种物品按条件集合分类

家长给出集合条件,将不同类的物品集合让孩子在一定范圍内进行集合分类,看看能分几组

10、谁最多,谁最少

我将集合的种类进行了扩大,从而提高集合的难度让孩子在干扰中解决问题,吔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数数是解决“多少”的方法,渗透在日常生活中适用于任何集合。有了数数我们才可以对集合分类进行仳较、分析、排序等。因为数字名称的顺序是约定俗成的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我们的数数游戏在掌握基数规则的基础上进行了有趣的拓展和延伸。

当孩子数到49、69不知道接下来该是多少的时候可以试试10进位数数,可以让你事半功倍

12、5的倍数(5个5个数)

在10进位数数嘚基础上,让孩子独立完成5的倍数的补充排序这样玩,孩子学得飞快

在商场,随手可以玩找偶数找奇数,找整数找5的倍数的游戏。

这个广告牌的6组数字做游戏非常合适。可以让孩子找哪组数字中有不同类

也可以让孩子观察这些数字,然后将数字按数量多少进行排序如果孩子不理解百位数,千位数可以让孩子去掉后面相同的0,再进行比较

16、我们在哪一层,我们去哪一层两者相隔几层

这个遊戏也可以在乘坐电梯时跟孩子互动,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理解数字之间的差值

17、不规则十宫格数数

“孩子天生会数学”中我们玩了十宮格,这次用不规则的十宫格进行数数锻炼孩子的目测能力。

让孩子记住父母的***号码非常重要日常玩游戏也可以不断加深巩固。

鼡做游戏材料剩下的贴纸我粘贴成两位数,让孩子通过数数的方式理解两位数的概念

让孩子学会区分数字的大小,并熟练掌握大于号小于号。

倒数通常用于计时我通过毛毛虫找规律的方式让孩子理解和巩固倒数。

这个游戏的连线方式比较灵活可以是按顺序连线,吔可以按奇偶数连线也可以将所有的数字打洞,让孩子用绳子穿起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我在彩色的木棒上写好数字让孩子进行排序,同时让孩子观察每一根彩色木棒的数字规律

25、寻找下一个5的倍数

这是一个5的倍数练习的小游戏,让孩子通过记忆或者观察找出下┅个数是几。

当孩子对百数板熟悉后可以玩百数板补漏的游戏。我们有自己手写的数字也有贴纸粘贴的数字。形式可以多变目的达荿即可。

同样的百数板不同的玩法。自己用贴纸的好处在于可以根据孩子对百数板的掌握情况随时调整遮挡的数字。

用数字迷宫的方式巩固孩子对奇偶数的理解,也可以换成只能走偶数整数,5的倍数等

用圆点的方式考验孩子对奇数的认知,奇数点可以是规则排列也可以是不规则排列。

31、哪个动物没有好朋友

32、动物园参观顺序排序

恬恬非常喜欢动物园,所以我们经常带她去玩去的次数多了,恬恬对动物的排列顺序也记得比较深刻通过这种排序的方式,可以让孩子回忆参观的过程提高记忆力。

这个游戏一度是我们每天的日瑺恬恬每天都要玩10多分钟,享受比较过程中思考带来的快乐 也很享受输赢带来的满足。

规律是按照一定规则排列成的重复或递增的序列规律存在于真实的世界。规律类的游戏可以帮助我们进行预测和归纳帮助孩子将知识精确化和数学化。

以前做过纸条长度排序的游戲这些在排序的基础上进行美化,让其变成一颗圣诞树这就将数字化的游戏与生活相结合,增加趣味性的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想象力

这是恬恬自己玩的一个游戏,我给恬恬一些贴纸让她自己创作,她按照高矮顺序排了个队列

我们在玩动物卡片时,我找了一些有腿嘚动物让恬恬根据腿的数量排序,简单又有趣的游戏孩子很喜欢。

这是我们在做题的时候遇到过的一道考眼力的题我用贴纸将题稍莋调整,转换成了游戏让隐藏的规律变得明显。

将加法信息暗藏在圆点中让孩子自己去发现规律,寻求***这个过程非常锻炼孩子嘚数学思维。

39、找规律之图形变换

我用图形颜色做了干扰项,增加了找规律的难度从而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40、找规律之动物头像

我煞费苦心的找了不同动物较为接近的头像表情贴纸结果恬恬完全忽视了表情,仅根据头像就做出了判断

恬爸教给过恬恬,拼一个四行嘚三角形需要10粒扁石头随后在亲戚家吃饭,刚好是十盘菜恬恬不假思索的说:摆成三角形就可以了。在我这个文科妈妈看来这也算規律的一种表现形式吧。

物质世界的每种东西都有形状让孩子了解一样东西,形状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这次的图形游戏不再局限于形狀的认知,而是扩展到了识别定义形状的属性能对图形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整理。

我将圆形进行了8等分让恬恬观察8等分的大小,然后再進行拼贴使之恢复成一个圆。这个游戏也可以用于切蛋糕根据人数多少进行等分。

根据边数对图形进行分类集合加强对形状属性的認知。

44、数一数有几个?

各种形状层层叠叠考眼力的时刻到了。

45、你站在了几个圆形上

我们看灯光秀时,恬恬刚好站到了这个灯光丅我顺势让她数一数她站在了几个圆圈上。也可以借助第44个游戏的图在某个位置粘贴一个贴纸,让孩子数一数贴纸下有几个图形

两個三角形能变换成哪些形状呢?

47、按图形顺序到终点

将规律跟图形结合在一起锻炼孩子的专注力。

48、按图形指示粘贴圣诞树

这是我们在聖诞节期间做的一个游戏在粘贴圣诞树的同时增加了一些图形的要求,既能迎合节日又能进行数学活动,一举两得

这也是圣诞节期間涂的一颗圣诞树,我让恬恬涂一个三角形的圣诞树并将部分方格涂成彩色,表示灯泡在没有任何参照的情况下完成涂色,还是有些難度的此游戏是我跟恬恬共同完成的。

为了锻炼恬恬的空间思维我用贴纸和实物两种方式,让恬恬理解了平移的概念

进一步通过动粅分家的游戏活动,让恬恬理解空间关系熟练掌握图形分割。

52、这是几个立方体

堆积在一起的立方体,在不清点数量的情况下掌握數量只能靠空间思维能力。这种游戏最适合了随时可以玩。

组合不一样的立方体通过目测来判断谁多谁少。如果孩子答错了家长可鉯跟孩子一起清点数量,并指出孩子之前判断错误的原因

54、亲妈牌俄罗斯方块

我用卡纸做了一个俄罗斯方块,在我需要安静的时候给恬恬玩最合适不过了我设计这些方块时,比较随意没想打居然能拼出两种不同的满格。

所谓专注力就是我们常说的注意力对孩子而言,是指他们能把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集中在某一事物上达到认知的目的。专注做事是一种习惯而习惯是可以养成的。所以在培养數学思维时我也比较注重专注力的培养,也带着恬恬玩了不少专注力的游戏

我在九宫格写好数字,让恬恬摆出对应数量的用积木拼成嘚图案大全(也可以是乐高)这个游戏既考验孩子的一一对应能力,也考验孩子的专注力因为一不小心,可能就会出错也可以将数芓换成圆点,顺便锻炼孩子的瞬间识数

56、我摆用积木拼成的图案大全你写数字

这个游戏跟上个游戏刚好相反,我摆好用积木拼成的图案夶全让恬恬在不逐个清点数量的基础上,尽可能通过观察在对应格子上写出数字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但又容易出错的游戏,我将圆点分咘的较为密集如果专注力不够,一不留神就会连错。

58、对称游戏之扑克牌

随机准备一些扑克让孩子在另一侧摆出一样数字的扑克。為了增加难度我让恬恬摆了不同花色的扑克。

在对称形状的一面卡纸上粘贴了一些圆点我让恬恬在另一面贴出一样的圆点。让其自己動手完成对称的分布完成后再将卡纸对折,观察是否对称

60、镜像游戏之前后顺序

这是我们玩的第一个镜像游戏,简单粗暴只求孩子悝解。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画好图案后拿一面镜子,让孩子自己观察(注,图中的箭头是为了提示方向防止孩子混淆)

61、镜像游戏之咗右顺序

左右顺序的练习我用了动物图案贴纸,通过镜子观察动物头像贴纸的变化(自身的肖像变化及位置变化)。

我根据镜像原理贴叻一些形状让恬恬找出其中的差错。

63、说出正方体的个数

我用正方体的用积木拼成的图案大全摆了一些造型让恬恬在不清点数量的情況下,通过观察说出立方体的个数或者让恬恬说出某种颜色的立方体后面隐藏了几个立方体。

64、画出跟示例一样的图案

这个游戏在恬恬3歲多时一度困难重重4岁再玩时,茅塞顿开基本上不需要提示就可以全部完成。

在眼花缭乱的图案中找出指定的一组图案,是非常考驗孩子的专注力和毅力的也可以在户外玩耍时,让孩子找出某些指定物品

这个游戏的前期准备略微有点繁琐,需要家长耐心的贴好贴紙如果担心孩子没耐心或者无法完成,可以将贴纸的图案换成两种不同的形状

这个游戏同样是3岁多的噩梦,尽管我一步步地指引怎么畫不懂还是不懂。放了半年重新拾起稍作提示就能顺利完成。虽说跟年龄有关但我觉得看的见的成长更让人兴奋。

我用恬恬最喜欢嘚动物贴纸做了一个找不同的游戏眼神好不好,就看孩子的成果了

这个游戏较上个动物找不同,难度略有提升花花绿绿的宝石,孩孓很容易就看花眼所以我只设计了6处不同,适可而止

这是我们乘坐高铁时,刚好前排两个座椅有明显的差异我让恬恬找出了两者的鈈同,打发旅途时光so easy

将圆点放在不同的形状中,旋转后会变成什么样?因为尚未跟孩子学习到角度知识所以我们只是说旋转半圈或尛半圈。

同上个游戏类似只是变换了形状和图案,假装是一盘美味的蛋糕如果稍作旋转,会变成什么样呢

我用小木棒和瓶盖做好了噵具,并手绘了一些箭头图案让孩子摆弄一会,我也能偷得浮生半日闲

74、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序

将若干纸条一层层粘贴好,粘贴时一萣要注意留好线索让孩子能够判断出先后顺序,然后让孩子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排序

75、移动石头,让同类集合

一组有规律的石头在只移动3次的情况下,如何让同类的石头站在一起呢图片中的1,2,3为移动步骤。

曾看过一篇文章大意是孩子在3岁左右,自身基本上无法形成抽象逻辑思维但并不意味着这个时期的父母可以忽略孩子的思维能力,相反国外科学家认为logical thingking应该从早期抓起

家长让孩子在认知的過程中学会找出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以此激发宝宝的探知欲望和思维能力世间万事万物都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果能在孩子认知的萌芽期做好引导和鼓励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必然会有质的飞跃

几根小木棒就能完成的拼图游戏。

用彩纸剪裁了一些“高楼”和“屋顶”让恬恬帮助高楼找到合适的屋顶。

这个游戏的灵感来自《你好数学》,根据船的沉浮来判断动物的重量

家里刚恏有很多瓢虫的贴纸,我就设计了这个需要通过数数结合自己的逻辑思维而做出判断的游戏,是不是很好玩

80、根据路线指示找到宝藏

這个游戏的灵感来自恬恬对高速路上各种指示标记的好奇心,恬恬百思不得其解为何指示牌写的是向上的箭头,而我们却要直行所以峩就用这个游戏来帮她答疑解惑吧。(做好的成品图被我不小心误删了)

81、按图案要求到达终点

不同的图案代表不同的方向恬恬非常喜歡这种障碍多又神秘的游戏,到达终点的那一刻兴奋不已。

82、按照指示坐标到达终点

我尝试教会恬恬看东西南北坐标轴然后看着坐标軸的指示完成游戏。虽然恬恬暂时记不住“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但还是建立了一些模糊的方位感。

83、按坐标提示寻找宝藏

仍是一个寻宝遊戏让恬恬根据对应的坐标提示完成寻宝游戏。

同样是根据指示找路线的游戏因为恬恬很喜欢,所以我们玩的类型比较多

白纸上零零散散的贴了一些数字,我不断变换要求让恬恬变动数字达到要求。其中变两位数偶数(奇数)因为数字贴不够所以我默许她可以变荿三位数。

用贴纸就能玩“烧脑”的推理游戏是不是很简单呀。

87、一一对应的五官和表情

这个游戏恬恬最大的收获是无论眼睛怎么样呮要保持微笑,就很可爱

用装鸡蛋的盒和小木棒就能玩的游戏,让圆点一一对应横着,竖着都可以玩

小鸟从漂亮的心形图案绳子上飛过,飞行的顺序是怎样的呢试着让孩子排序吧。

90、根据提示寻找密码

说是解密其实就是让孩子填好每行每列的数字,最终蓝色方框Φ就是我们需要找的密码

有段时间,恬恬对数独非常着迷每天都会做几道,而我们启蒙的道具就是古氏用积木拼成的图案大全

我每忝给恬恬都在设计游戏,时间久了恬恬也跟着学会了。有时候会自己设计一个数独3格,4格的都有通常情况下,我都是在旁观看不幹预,让她自己设计并发现问题靠自己思考得来的成果远大于家长的循循教导。

建立了数感玩转了分类集合,熟悉了规律那么玩加法游戏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对于加减运算我一直都没有刻意去灌输有兴趣了就玩玩游戏,没兴趣了就先搁置一边等孩子理解了10以內的排列组合规律,那么加减法就能轻而易举的攻破

学习加法,凑10是必须的也是未来10以上进退位计算的基础。所以古氏用积木拼成的圖案大全也好扑克牌也好,牌九也好都可以先从凑10玩起。

单凭这页纸看不出是什么游戏其实是我让恬恬不借助外力,靠她已知的十宮格也好古氏用积木拼成的图案大全也好,彩虹图也罢靠自己玩过的游戏,用语言告诉我她是怎么想出的***比如6+3为什么等于9?因為是3个3再或者5+2为什么等于7?因为一周有7天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检视孩子对加法是机械的记忆还是通过实物或游戏有了深刻的理解。你鈈妨也试试

如果家里有牌九,就可以忽略此游戏

96、吃了几片奶片,还剩几片

这是我们平常玩的比较多的一个小游戏,我们制定好吃嬭片的规则每次恬恬吃了奶片后,都会自己算一算已经吃了几片了,还可以再吃几片

我找了一份加法涂色资源,本没有抱希望恬恬會配合完成不曾想在她涂错了2次后,依然不耐其烦的完成了全部的涂色因此特意推荐给大家,也许学习加法并没有那么枯燥

98、另一種展现结果的方式

同样是加法,换了一种展现结果的方式孩子就觉得很新鲜,玩的不亦乐乎

没用的纸筒,贴上加法算式让孩子通过粘贴数字贴纸的方式来玩加法游戏,算不算妈妈的一点小心机呢

用讲故事的形式,将数数和加法相结合既能提高语言能力,也可以培養数学思维省事又简单!

是不是很实用?千万别小看这些简单的小游戏不仅可以让宝宝用快乐的方法学习数学,妈妈们也不用再发愁陪宝宝“玩什么”这个大难题了100个小游戏,足够宝宝玩上一整年喽

边学边玩,我们一直都很认真你也快带着宝宝玩起来吧!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