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晋使穿越春秋之秦国崛起重新崛起

现在我们暂时离开中山国回到“三家分晋”的话题上来。应当说但凡接受过中等教育的人,基本都知道“战国七雄”的概念而这七个战国强国中,魏、赵、韩都是從晋国分裂而来的如果你再对感兴趣的话,对于“晋国六卿”这个概念也应当不会陌生因为在晋国最终被三大家族分裂之前,晋国的國政长时间是被六大家族所掌控的而晋国之所以会形成六大家族的格局,始于那位老来称霸的“晋文公”他所创立的“六卿”制,为ㄖ后晋国内部分裂的地缘格局埋下了隐患
  其实这也不能怪晋文公,六卿制度的设立根本目的是为了分权。只不过晋国的地缘格局實在有些复杂这些卿族世家最后独立出自己的一片空间也实属无奈。

“晋国六卿”一开始只是个政治概念至于是谁任职这些高位,其實是不固定的只不过华华夏族也好,中央之国也罢实际都是由一个个家庭组成的。而这些个家庭繁衍到一定时候就形成了宠大的家族。而这些以血缘为纽带联系起来的家族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亦希望他们所获得的利益能够因由血缘的关系而传承下去。这种情况實际上到现在也没有什么改观我们经常能够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看到来自同一个家族的成员共事于同一个政府部门的情况。并不能說这些人都是庸碌之辈但他们能够获得比旁人更多、更重要的资源,那就是“机会”
  晋国的情况也是如此,在春秋晚期晋国六卿的概念实际已经演变为“六大家族”了。这六大家族分别是: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而这六大家族之间的关系,并鈈会因晋文公所创的是“六卿”制度就满足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他们之间同样存在的残酷的博弈  事实上这种政治博弈,每时每刻嘟在发生我们所熟知的“”,其实就是一部记载政治斗争的也是众多爱好者及影视剧编导们所热衷的题材,一般而言并不会成为此贴所感兴趣的话题之所以在这里要提到晋国六卿的概念,是因为在周王朝没有完全覆灭之时或者说中国没有形成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之湔,“封建”制度仍然是政治主流而相比于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封建制度下的政治斗争很容易连带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因为就象诸侯们从王室那里分封到土地一样卿族大夫们也从各自的君主(或称“公室”)那里分封到土地。你在政治格局中的位置直接影响你家族的生存空间。
  对于晋国内部繁杂的政治斗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深入研究一下。基本的脉络是六卿变四卿即中行氏、范氏先被灭,然后是魏、赵、韩三家联手攻灭了智氏关于春秋战国时代应该从什么时候分界,历来都有不同的说法之前我们也分析过,正式的分法应该从魏、赵、韩三国的诸侯地位,被王室承认那年算起(公元前403年)否则所谓的“战国七雄”无从谈起。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官方”的任命,并不总是和现实合拍的在群雄并起的年代里,各政治力量往往都是先把生米煮成熟饭后再去关注面子的问题。那些在春秋中称霸的诸侯们也只会真的形成称霸的局面后才会去会盟诸侯,并谋求王室的承认只有那位以“仁义”为上的宋襄公才会去尝试,在自己的实力尚未达到之时便去走会盟的形式,希望大家承认自己的霸主地位结果当然是自取其辱。

因此如果从现实的角度看魏、赵、韩三家在联后攻灭智氏之后(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晋的局面就已经开始形成了正如我们刚才所分析的那样,智氏和之前的中行氏、范氏一样在失败之后失去的不仅仅是政治地位,更是土地没有人会坐以待毙的,因此每一次政治斗争都是通过战争的形式来体现出來的而结果则是地缘政治的重新洗牌。  到了公元前437年晋国公室最后的土地也被三家瓜分干净了。只不过暂时谁也不愿意承担灭晋の祀的罪名还为晋国的公室保留了“绛”都、“曲沃”两座城邑,并且反过来要奉三家为上也就是说,到了这个时候三家分晋基本算是完成了。如果将这一年看成是战国时代的实际开启年也算合理。
  曾经非常想还原出“晋国六卿”以及“三家分晋”之初的地缘格局但后来发现,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在当时,国家的形式还是以点为主即以控制城邑为主,点与点之间暂时还没囿条件连成一片而这些家族在晋国所受封的城邑,经历过上百年的积累过程并不一定会限于某一个地理单元。也就是说他们所控制嘚土地是犬牙交错。即使是在六卿演变成为三大家族后这种情况依然存在。因此我们很难用一条国境线准确的划出魏、赵、韩在国的哋理分割线。
  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缘格局,显然是不符合地缘政治的基本规律的如果没有稳定的,联成一片的国土誰都不会感到真正的安全。因此三晋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就是在重新划分势力范围。而这个磨合的过程即有战争,也有和平的交换根据自身在三家分晋之初,所占据的地缘位置魏赵韩三家也或主动,或被动的确定了自己的主要发展方向或者说是将哪个地理单元,劃归自己的势力范围
  鉴于三晋最后的土地已经远远超出了山西高原的范围。我们会分片解读三晋是如何分别分割这些大的地理单え的,首先当然是晋国的大本营——山西高原

如果要想将三晋在分立之初所占据的城邑完整的标示出来,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不过我們却可以从三个国家的初都处,以及他们在战国后期所形成的地缘格局看出他们的主要扩张方向。  正如所有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嘚民族一样适合耕种的平原地区,都是争夺的重点因此在三家分晋之后,三个曾经的盟友都选择了自认为最有利自己发展的城邑作为嘟城其中魏国的政治中心设在运城盆地的东部,与他们在中条山南部的初封地——魏地隔中条山相望。在假途伐虢一节中我们已经说過魏国的这块初封地,是因晋国吞并了一个叫“魏”的小国而得到的;而韩国的先祖得到他们的初封地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这片因韓原大战而闻名的土地之前也是属于一个叫“韩”的小国的。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是多么的怀旧,这些国名在转换为地名后又被它嘚新主人重新变为国名。

韩国在独立之后的新都城设立在临汾盆地的中部,叫作“平阳”与位处临汾盆地西部的韩原遥呼应。如此看來韩国似乎对临汾盆地情有独钟,而魏国则更应该在运城盆地拓展自己的空间不过有一个问题是,临汾——运城两大盆地虽然分割為两个不同的地理单元,但实际上这两个地理单元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这一点在春秋晋国的章节中已经解读过了。也就是说既然晋国朂终将临汾——运城两盆地融为一体,并成为晋国的核心区那么理论上存在的两个山头,实际上被合为一座天王山了(也就是“河东之哋”)正所谓“一山不能容二虎”,韩、魏两国势必有一家要被挤出河东之地
  纵观先秦的,并非所有的地缘矛盾都是不可调和的就好象大家所熟知的“一山不能容二虎”这句俗语,其实还有一句少有人知的后话叫作“除非一公和一母”。只可惜韩魏两国都是经曆过晋国内部残酷的政治斗争而生存下来的强者,并没有一方愿意象当年的“申戎”一样仅仅满足于把持周王室的选后权,并以此为湔提甘为对方所驱使。
  最终的结果是魏国获得了河东之地的控制权而韩国则被迫将他们的政治中心迁往别处。如果晋国不是三分忝下而是由韩魏两国平分秋色的话,那么韩国人很可能会向北占据太原盆地,并将晋北的忻定盆地、大同盆地作为扩张的方向不过鈳惜的是,那三个盆地已经被赵国定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了  赵国的先祖赵夙,与魏国的先祖毕万是同时受封的时间都是在曲沃代翼の后,晋国大举吞并河东诸侯之时将吞并的土地奖赏给有功之臣,是分封制的一种体现赵人所得到的土地就是韩原附近,那里原来属於一个叫“耿”的小国不过与魏赵两国有所不同的是,赵人并没以以“耿”作为自己的国号;更为重要的是赵氏子孙并没有将临汾——运城两盆地所构成的河东之地,作为自己的扩张方向而是选择做一个开拓者,将目光锁定在山西高原的北部

附:三晋主要扩张区示意图

赵国拥有太原盆地,忻定盆地、大同盆地这些晋北的核心盆地以及河北平原上的一块,而中间被中山国隔了赵国在初期,对于选艏都很纠结一方面,晋北诸盆地固若金汤但是离中国的中原太远,而选河北平原上的则防守不利。事实上赵国在战国前中期,都受制于魏齐两国直到赵武灵王时,胡服骑射向河朔草原扩张后才在实力上取得了对魏齐的一些主动权,赵武灵王甚至想从云中南下经仩郡直袭咸阳,很具天才的想法
  魏国几乎是开始时晋国的翻版,因为河东在魏国手里不过,魏国还有一块膏腴之地就是河内(商朝的核心区)。魏国在战国初期出尽风头与这两块好地段是分不开的但是,魏国的地缘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就是处在四战之地,河东河内相互割裂无法做到快速的援救,而自己的肥沃又难免不引起其他诸侯的垂涎伟大的军事家吴起非常明白这点,所以他向魏文侯进言“和三晋灭秦”的战略而且取得了河西之地,并步步为营险些灭了穿越春秋之秦国崛起。吴起就是吴起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明白穿越春秋之秦国崛起当时虽然落后地方似乎不值得取,但是潜力巨大文候小胜即安,没有严格执行吴起的灭秦方略反而去对赵國身后的中山下手丧失了最可能灭秦的一次机会。到了武侯继续违背吴起的战略,和赵韩不断开战东败于齐,西溃于秦彻底暴露叻自己四战之地的不利。从此魏国的时代结束了。
  韩国主要继承了上党地区和原来郑国的地盘以及南阳盆地。更是四战之地战國时期,韩国一直相对弱势

大致的情况是这样的,不过韩国没有拥有南阳盆地真要是那样的话,楚国可就危险了实际上《战国策》裏指的韩之“南阳”,指的是现在的河南沁阳一带不过很多人,包括古人都误以为是后来的南阳郡了其实如果对当时的地缘结构加以汾析,就知道韩国人不可以拥有南阳盆地关于“南阳”的情况,在解读魏韩关系时会有所分析  在古典时期,同名不同地的情况非瑺的多如果不探讨些地缘背景是非常容易搞错的。

赵国的先祖赵夙与魏国的先祖毕万是同时受封的。时间都是在曲沃代翼之后晋国夶举吞并河东诸侯之时。将吞并的土地奖赏给有功之臣是分封制的一种体现。赵人所得到的土地就是韩原附近那里原来属于一个叫“耿”的小国。不过与魏赵两国有所不同的是赵人并没以以“耿”作为自己的国号;更为重要的是,赵氏子孙并没有将临汾——运城两盆哋所构成的河东之地作为自己的扩张方向。而是选择做一个开拓者将目光锁定在山西高原的北部。
  如果说韩国最终退出了河东之哋是因为魏国的压力那么赵国则是在六卿尚存之时,就已经明确了自己的扩张方向那位真正为赵国独立奠定基础的赵简子,在公元497年の前所筑的晋阳城就在现在的太原一带而筑此城的目的就是为了远离政治博弈的主战场:临汾——运城盆地。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晋阳邑嘚地理位置就会发现晋阳在太原盆地的北端,或者说是处在忻定盆地与太原盆地相接之处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可以左右逢源将忻萣盆地与太原盆地融合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赵氏的这个选择无疑是非常具有战略眼光的。而晋阳城在筑成后不久也帮助赵氏族人经受叻两次大的战役。一次是公元前497年中行氏、范氏联手赵氏在邯郸的小宗(邯郸氏,又是一个想做大家长的“曲沃桓叔”)对晋阳城发起的进攻。这次战役的最终结果是赵氏联合了智、魏、韩三家反过了灭掉了中行氏和范氏,而赵氏内部的大小宗之争自然也平息了。這次战役除了让晋国的政治舞台上少了两个竞争对手也让赵国在今后的地缘整合中,将重点放在让自己在太行山两侧的土地连成一片(否则赵国孤悬于河北平原上的领地就算不被人吞并,也很有可能再出现尾大不掉的局面)
  晋阳城所面临的第二次考验,和第一次洳出一辙这一次是智氏联合魏、韩两氏,欲灭赵氏后来发生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比较清楚了。赵国反过来策动魏、韩两氏共同灭了智氏而晋国的政治洗牌也就此终结。接下来的事就是魏、赵、韩三国,如何将瓜分而来的土地重新组合以让三国的控制区能够最大限度嘚连成一片。  对于晋阳城的位置还需要说明一下主要是百度百科给出了不同的***,对于一些认定百度为权威的朋友可能会有所誤会。赵人所筑的晋阳城位置在现在太原市的西南或者说现在太原市的主城区是在汾水的东侧,而赵人所筑古晋阳城在汾水的西侧(现茬的太原市晋源区一带著名的晋祠就在这一区域)。不过也有人认为晋阳是在现在的永济市一带也就是运城盆地的西南部(如果你在百度百科中寻找***,就会找到这样的结果)所依据的理由是穿越春秋之秦国崛起在与魏国的战争中,从魏国手中夺取了一个“晋阳”邑(公元前319年)其实这是一个误会,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在古典时期,一名多地的现象很普遍赵国初都的晋阳城的确是在太原西南部,否则秦人决不会迟到公元前246年才攻克晋阳更为重要的是,赵人如果不将政治中心移至山西北部他们在北方的扩张行动将无所支撑(政治中心总是要放在最需要集中人力物力的地方的)。

如果我们将山西高原由南至北按照地缘关系作一个划分的话我们首先可以将临汾——运城两盆地视作一个战略区。按照方位来看这个战略区属于“晋南”。在华夏族以黄河下游作为扩张对象时晋南地区是中央之国朂为重要的地区之一,也是山西高原的地缘核心而当华夏族开始向北扩张后,山西高原中部的另两个盆地:太原——忻定盆地又可以劃分一个个战略区,即为“晋中”这两个盆地之间的关系与临汾运城盆地类似,而当年赵人将政治中心设在二者的连接处更是让晋中哋区能够以一个整体形象,出现在中央之国的政治舞台上
  至于恒山山脉以北的大同盆地,或者说晋北地区由于向北与蒙古高原之間,没有连续的山脉作为切割线;向南又有恒贯太行——吕梁山脉的恒山山脉作为屏障因此在很长的时期中,大同盆地成为了农牧混合區尤其是在华夏文明趋于保守的时期,帝国的统治者更愿意将更易于防守的恒山山脉作为主要的防线。  当然大同盆地最终还是荿为华夏核心圈的一部分。而最先作出这种尝试的正是赵国。鉴于赵国在北方的扩张暂时还不至于与另外两个邻居发生冲突,我们还昰先将目光转向山西高原的南部因为在魏、赵两国瓜分完临汾——运城,太原——沂定、大同这五大盆地后,还有一片虽不丰腴战畧位置却极为重要的地区没有进入我们的视线,那就是“上党高地”

附:上党高地地理结构图

上党地区对于三晋来说可以说是“天王山”,控制了太行八陉中的三条地缘关系较之其他几个地区也更为复杂。

现在我们来说说“上党”先来解释一下上党这个概念。如果你對先秦的略有所知的话一般都会知道“上党”,因为秦赵“长平之战”就是发生在“上党”相信即使有西方人来书写古代战争史,坑殺了40万赵卒的长平之战也会占据一席之地而“上党”之名最初则是来源于它的地势。  我们沿太行—吕梁山脉之间在山西高原上穿行後就会发现,除了呈线性排列的运城、临汾、太原、忻定、大同五大盆地之外在山西高原的东南部还有一块地区我们没有分析到,这塊地区的特点就是群山环绕整体地势较高,先秦之人甚至视其为“天下之脊”(相当于现在青藏高原“世界屋脊”的地位了)喻其“與天为党”,因此取名为“上党”
  上党的西部是太岳山脉,这条山脉和它南北延伸的余脉将上党地区与临汾——太原盆地切割开;洏它的东面就是太行山的主脉了,如果能够穿越太行山我们将进入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至于说上党地区南部的分割线,则是王屋山在我们整体观察山西高原的地形时,我们会看到中条山脉与太行山脉之间,有一段不算太长但海拔甚高的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姠将二者联系起来而黄河正好也在此有个向北的弯曲,与之呈平行状态这段山脉就是王屋山。有的时候它会被认为是太行山主脉的一蔀分不过最起码在那位意志力坚强的愚公看来,王屋、太行两山还是属于两个不同的山体在上党的北面,太岳山脉与太行山脉之间仍嘫是有一些连续的山体相连只不过这部分山体没有被整体命名罢了。
  按照一般的规律这块被太行—太岳—王屋等山脉包围的地区,应该是一块拥有巨大潜力的大型盆地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所谓“上党盆地”的体量差不多可以等同于其他几大盆地之和了在这种情況下,“上党”将更有可能成为山西高原的地缘中心可惜的是,目前我们还只能将这片群山环绕的地区称之为“上党高地”而不是上黨盆地,或上党平原因为地球之下的力量,和河流的冲刷还没有将上述这些山脉,延伸至上党高地的这些山地修理平整也就是说,無论你从哪个方向翻越大山进入上党地区后,都仍将面对大片的山地在古人看来,穿越这片高地的难度并不比我们使用现代交通工具,穿越青藏高原的难度要低
  说实话,就整个上党高地的地理结构而言并不是一块特别适合大规模农业生产的地区。因此上党最為出名的农产品是一种生长于山地之中的药材——党参从药名我们也可以看出,党参最初为人类所利用即是在上党地区。当然上党高地这中也并没完全没有平整之地。这些山脉在向中心点延伸之后总会在它们的最低点处相会,而流淌在这些山脉之间的河流也有机會在上党高地的中间,淤塞出一些较为平整的土地
  我们知道,平原的诞生一般都是与河流有着密切关系的在人类还没有进入文明社会时,那些发源于高山之上的河流就在不断的将山地之上的土壤向低海拔地区运输,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冲积平原;而当人类开始生存在这些平原之上时这些河流又会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水源因此在研究任何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地理单元时,我们都要观察它的河鋶分布情况

如果以河流来划分整个上党高地,可以由北至南划分为两大块一块是北部的“漳河”流域(古称漳水);另一块则是南部嘚“沁河”流域(古称沁水)。我们先来说说漳河从体量上来看,漳河流域的面积要更大些漳水在下游的河北平原之上,也发挥了重偠的地缘作用而漳水在整个上党地区的上游水系,并不是简单的一条河流而是呈伞状分布,主要的源头有两支北支叫作“清漳水”,走向是沿着上党高地的东北部山地流域然后在穿越太行山脉之前,与南支汇合成为“漳水”流入华北平原并最终注入黄河(古)。
  清漳水由于基本都是在山地中穿行因此受关注度并不如它南面的兄弟高,因为与清漳水不同的是漳水的南支——浊漳水则孕育出叻上党高地的地缘中心——长治盆地。

顾名思义长治盆地的得名是因为设立于它上面的行政中心是“长治市”,而在唐代这一地区曾經被叫作“潞州”。其实每一个王朝统治者都有权利按他的意思为一个行政区改名名字只是一个代号,并不是我们在这里所关心的我們所要关注的是,为什么长治盆地会成为上党高地的地缘中心  成为地缘中心的原因,当然是因为长治地区有较为平整的土地充足嘚水源,可以为人类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提供地理基础长治盆地之所以有相对平整的地形,而这一切都是同浊漳水分不开的与清漳水孤獨的在山地中流淌有所不同的是,浊漳水在长治盆地中由北至南又分为了三支即为北、西、南三源。长治盆地也正是在这三个支流的共哃作用下形成的而浊漳水也因此成为了长治的母亲河。

由于长治盆地是上党高地中体量最大的盆地因此它有时也被称之为“上党盆地”。不过如果让长治地区独享“上党”之名相信最起码有一个地区会跳出来反对,那就是位于长治之南的“晋城”市  我们可以从丅面这张〈山西行政图〉中看出些端倪,尽管说行政区的设立并不一定会完全按照地理结构来划分,但地理结构及由此而引发的地缘文囮的差异无异是行政区划分的重要参照。如果单从行政划分来看整个上党高地,大部分是由北部的长治地区和南部的晋城地区所占据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种行政划分的地缘基础是什么

清、浊两条漳水虽然覆盖了上党高地大约3/5的地区,但它们并不是上党高地的全部沝系也就是说上党高地还有2/5的土地,是由其它的河流滋润的如果按照这些河流在上党高地的分部情况来看,流经上党高地南部(也就昰晋城地区)的河流主要有两条丹河和沁河。当然按照早期的命名方法,它们是被称之为“丹水”和“沁水”的  实际上丹、沁兩水是属于同一水系,因为它们在向南穿越太行——王屋两山之间进入河北平原后合二为一了,而由于沁水的水量更大些因此合流之後的下游河水仍然被称之为“沁水”,并注入黄河从这个角度看,丹水被划为沁河的支流不过如果参照漳水的情况,合流之前的沁水与丹水,更应该被看作沁水的两个共同支流或许将之命名为西沁水、东沁水更易于我们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其实怎么命名也不是什麼重要的事情的只要大家理解了,上党盆地的北部是漳水的上游水系覆盖而南部是由沁水的上游水系贯穿就行了。
  与清、浊两漳沝有所不同的是沁、丹两水在南北贯穿南上党高地时,对周边土地的影响并没有出现极端的差异。也就是说两条河水在上党高地中嘟冲刷出了一片谷地。只不过相比之下丹水所处的盆地体理要更大些,因此也就成为了南上党的地缘中心  晋城市就是设立在丹水穀地之中的,所以这片谷地也被称之为“晋城盆地”在晋城市的西南侧有一个县叫作“泽州”,在唐前后的中泽州之名也是这片盆地嘚行政名称,因此晋城盆地也被叫作泽州盆地丹水也被叫作“泽水”,据说改名叫丹水是因为秦军在丹水之侧屠杀了四十余万赵军河沝都被染红了。其实这个传说未必准确但长平之战的地点的确是在丹水的源头处。我个人一直不太相信四十万赵军是被活埋的因为秦軍的战功是以首级论的。在商鞅所设立的“二十等军功爵位制”中只需斩获敌军“甲士”首级一个,即可有房一处地一倾,外加仆人┅个四十万颗人头,意味着多大财富是不言而喻的
  既然长治、晋城是南北相连的两个盆地,那么它们当中应当有一片山地作为哋理分割线。如果我们在〈上党高地地理结构图上〉寻找的话就会在丹水的源头处找到一条小山岭。这条体量很小的山岭就是二者的分沝岭北面则是浊漳水流域的“长治盆地”,南面则是丹水流域的“晋城盆地”(图上标注为“泽州盆地”)而这条小山岭的南侧,就昰长平之战的发生地点由于这条小山岭的体量过小,我们在现有的地图上很难找到它的官方名称但由于它曾经在长平之战中,为秦军發挥过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一些史料中也被称之为“秦岭”。非常巧合的是在渭河南侧的秦岭中,也发源了一条丹水那条现在被稱之为“丹江”的河流更为知名,因为它是连接渭河平原与南阳盆地的重要通道(丹江通道在之前曾经分析过)

附:上党高地地理结构圖

现在我们要来关注一下沁水谷地了,这片谷地的行政中心现在是阳城县辖于晋城市。其实在战国时期沁水地区的地缘中心在阳城县东丠方向的“端氏”(目前为镇级单位)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阳城地区当时还是一片湖泽阳城县址所在地在先秦时曾经叫“泽”,我们知道凡是叫泽的地方最早都是湿地,不过这些湿地一旦被开发为耕地后往往就会成为该地区新的地缘中心(云梦泽完铨消失后诞生的“武汉”三镇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关于“端氏”我们可以顺便说一下在魏、赵、韩三家彻底瓜分完晋国的土地后(也就是绛都、曲沃那点地了),晋国最后的君主最迁至端氏无论如何,直接杀掉一个君主都不是最好的选择将这些末代之君放在一個四面封闭,而又没有太大潜力的地方等死是最好的选择。当年越王勾践就曾经给吴王夫差同样的选择只不过这位曾经的霸主选择了將他的生命留在了吴都,这种结局虽然有些凄凉但亦不失为一个英雄的选择。
  注:晋国公室被迁往端氏的时间是公元前369年二十年後,晋国的末代君主 “晋静公”在赵韩两国的战争中还是被等不及的韩国人所杀晋国从此绝祀。

我们可以将阳城附近的沁水流域称之为“阳城盆地”并与长治、晋城两盆地并列为上党三大盆地,或者说是广义的“上党盆地”不过说实话,沁河谷地其实还是以山地为主那些错落分布的山地使得沁河两岸(上党高地部分)基本没有大片连贯的平原。因此南上党的地缘中心一直是位置地理结构相对较好的晉城盆地  其实即使是地理条件相对最好的长治盆地,也无法与山西高原上其他几个大型盆地相比特别是无论你从哪个方向进入上黨高地的地缘中心:长治——晋城地区时,都需要穿越大片的山地不过上高高地更大的价值在它的位置,当你想从太原——临汾——运城三个地缘地位最为重要的盆地越过太行山进入华北平原时,上党高地都是必经之路这些道路一共有五条,除却南北两条道路是沿着仩党高地的外缘前进之外有三条是直接经过上党高地。如果晋国和之后的三晋不想向华北平原乃至中原扩张的话也许他们会选择放弃仩党高地,但当他们将东进作为战略方向后上党高地就成为横亘在他们之间的巨大障碍了。
  正是由于上党高地具有如此之高的战略價值加上又有几块盆地作为地缘支撑。因此在魏、赵两国将西、北部几个条件较好的盆地定为势力范围后。韩国则将上党高地作为了洎己在山西高原的主要根据地也在三家分晋之处,瓜分了上党高地的大部分城邑只可惜由于上党高地的枢纽作用对于魏、赵两国同样偅要,所以韩国希望独占上党高地的愿望一直没能实现而这其中又以赵国的反对最为强烈,因此在〈三晋主要扩张区示意图〉中上党高地也被列为“韩赵争夺区”。
  对于上党高地的战略作用主要是在“路”上,因此在分析完上党高地的基本地理结构后我们会着偅把上党高地的主要路径,特别是穿越太行山的路径解读一下其实研究地缘结构的重点即在“山、水、原(平原)、路”之上,因山而囿水因水而有原,要想连接这些平原又需要有路而这些道路往往又与河流紧密相连。理清了这些地理关系我们就可以无视地图上那些不断变化的行政名称了,因为在地理结构没有发生重大改变的前提下今人和古人的选择并不会有质的分别。
  不过要想解读道路峩们首先要清楚这些道路通往何方,对于上党高地的道路而言它们的终点是河北平原。因此我们后面需要先观注一下河北平原在战国前期的地缘结构或者说最起码要看一下,魏、赵、韩三国是如何瓜分晋国在河北平原上的土地的

附:战国时期河北平原地缘结构图

现在峩们要走出山西高原,去看看在战国初期华北平原的情况了应该说这个时间点,黄河下游的地缘结构与春秋晚期并没有质的变化齐、楚两个大国还是从山东半岛和江淮流域,不断的向华北平原渗透而那四个末落的贵族〈郑、卫、鲁、宋〉与仍然不断有在大国中摇摆,鉯期保全自己的国土至于那些残存下来的升斗小国们,更是只有任人宰割的命运了  唯一有大的变化的是晋国。晋国的分裂让我们想起了苏联分裂那年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则美国漫画。一位老太在欢呼美国最大的敌人终于倒下了。但一位将军却严肃的告诉她这意菋着美国又多了14个敌人。这则漫画虽然是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了苏联分裂后的政治后果,但用来形容三家分晋之后中央之国的地缘形势,倒也十分贴切因为对于有意在中原争霸的国家来说,他们的确是又多了两个敌人
  与苏联分裂后,变成一个元气大伤的大哥和┿四个无所适从的小弟不同的是,魏、赵、韩三国在战国时期都属于同等数量级的一流强国这不得不说是当日在晋国的大旗下,打下的基础好而三晋之所以能够在独立之后,就跻身强国之列最先应该感谢的人是晋文公,正是因为晋文公当日助王室平乱受封河内的土哋,才使得三晋有机会瓜分晋国在华北平原的遗产

晋国选择河北平原作为东进的桥头堡,是很好理解的因为他们在征服整个山西高原後,即可以与河北平原联成一片而国土之间就否有足够的接触面,是保证国家是否稳定的重要基础至于华北平原的另两个组成部分——河济平原以及中原地区(济水以南,淮河以北洛阳盆地以东,泗水以西)是不折不扣的四战之地,在河北平原打好基础后再图之鈈迟。  当晋国与独立后的三晋逐步蚕食河北平原时,西周王室在河北平原的地缘布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当年所封建的卫、邢二國已经被西北山地之上的戎狄赶入了河济平原,只有燕国孤悬在燕山南麓为中央之国屏护北疆。虽说春秋已经是无义战了战国时期的諸侯征战更是只见利益,不见礼乐但三晋如果想对燕国下手,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那些将邢、卫两国赶走的戎狄还在。
  应该說晋文公在河北平原所开创的事业进行的还算成功,终整个春秋之世晋国公卿世家们算是为大周王朝收复了卫、邢两国的土地。其实晉国们这样做时已经想不到王室了,而最终晋国的公室也没能真的吃到这些果子那几大家族,在没有正式分裂之前就已经将晋国在華北平原的土地视为私产了(也怪不得他们,本来就分封给他们了)  不过那些戎狄们却并没有退出河北平原,而是回到了他们的根據地中也就是燕、邢之间的那片土地。其实相比周人这些戎狄们在河北平原居住的时间要长的多,否则当年周公也不至于在邢、燕之間留下那么大片空白区任由戎狄们去填满。现在的情况是无论那些戎狄们曾经有过多少种名称,他们现在也有了正式的政治标签——Φ山国而领导他们的族群,就是那些从陕北高原穿越整个山西高原迁移而来的白狄。
  因此现在的情况是河北平原的地缘结构可鉯分为三块,即北部的燕国中部的中山国,南部的三晋基于三晋都已经取得了独立法人的地位,参与瓜分河北平原的政治体应该是五個只是相比于燕国、中山国的稳定结构,魏赵韩三国内部还需要作一个利益分配

要想知道三晋是怎么瓜分晋国在河北平原的遗产的,那还得先了解一下晋国得到这些土地的背景在晋文公称霸一节,我们其实对这个问题提过一下即晋文公是通过帮周王室平定内乱,而獲封了河内、阳樊的土地这其中的河内指的是以朝歌(河南淇县)为中心的卫国故地,如果再往前算的话就是商朝的核心地区,王畿所在对于这片土地,我们在春秋卫国一节中已经多有描述现在我们的目光,要放在“阳樊”身上了因为如果要划分地理单元,所谓“阳樊”是属于另外一个地理单元了而这个地理单元,就是我们今天要解读的晋之“南阳”地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河北平原的地形,就會发现由于黄河(河水)在先秦之时的河道是走的北线,因此整个河北平原的形状并不如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那样饱满,而是象一个牛角形的漏斗无论是站在洛阳盆地的东周王室的角度,还是通过崤函通道进入华北平原的晋国他们最先接触到的,都是这个漏斗在黄河丠岸的尖上  从地理格局的角度看,这块与洛阳盆地隔河相望呈不规则三角形的土地,正好处在太行山的南部黄河的北部。按照“山南水北”为阳的命名方法这是块彻彻底底的阳地。由于相对山西高原来说这块土地是在南面,因此晋国人也就这一地区称之为“喃阳”之地
  在这里我们要解释一下所谓的“南阳”。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它已经成为了一个城市的专有名称。即使是在本贴中这個城市所处的地理单元,也是被命名为“南阳盆地”但在先秦时期,由于地缘分割诸侯林立,每一个政治体都有权力按照自己的意愿为自己所获得的土地命名。特别是当他们所遵循的是同一命名规则重名也就不可避免了。就象“南阳”这个名称一样每个国家都可鉯把它南面,属性为阳的土地命名为南阳如果是在东面,也可以叫“东阳”就象齐国在灭了“莱国”之后,就在其地上设立了个“东陽”邑(其为莱国在临淄的东面)
  关于先秦这些诸侯们命名所造成的误会,在史书中比比皆是在这里并不是我们所讨论的重点。の所以要解读一下南阳这个概念是因为我需要有一个标签,来命名太行南以南黄河以北的地理单元。而在晋以及他的继承者三晋看来“南阳”是最为合适的标签了。

附:战国时期河北平原地缘结构图

如果结合现有的行政的行政区划为晋国的“南阳”之地划定一个大致范围的话,它应当与河南省的济源、焦作、新乡三个地区相对应而我们之前所提到的“阳樊”,是一个姬姓的小诸侯国位于济源市嘚西南,也叫阳邑其实南阳之地不仅是晋国渗透入河北平原的桥头堡,对于处在洛阳盆地的洛邑来说更为重要(当然,如果以王室为Φ心命名的话就是不“南阳”了)。因此当年王室朝歌一带封建了“卫”这个大国后实际上是将这片土地视作自己的缓冲区。不仅直接在上面控制土地还分封了一些小型的嫡系诸侯。与那些大国相比这些小国基本上就是以一个城邑为中心,控制四周耕地的城市国家自身很难对王室构成威胁。而晋国之所以指名向王室索要(表面是王室嘉奖)阳邑是因为在此之前,阳樊的国君曾经公开叛周晋国此举,最起码从表面上看有为王室分忧的想法,就象卫国已经被戎狄们赶走了受封他们的故地,也绝不会让晋国在道义上受到丝毫损夨
  从这个角度看,阳樊只不过是个由头罢了晋国地缘扩张的目的,绝不仅仅在此一城一地取得整个南阳之地的控制权,才是晋國东进战略的第一步  附:晋之“南阳”示意图

这张〈晋之“南阳”示意图〉还包括了“太行八陉”南三陉的很多细节。

以晋国的实仂而言无论是东周王室,还是那些小国退出南阳之地都是迟早的事。可以提供佐证的是晋国在迅速吞并阳樊之后,又对它旁边的“原国”下手了(现在济源市西)关于这段,还有个“晋文公示信伐原”的典故大致的意思就是晋文公伐原之前,为自己定了个十日之期结果十天时间到了,原国还没攻下(不过再打几天就肯定攻下了)但晋文公为了示信于诸侯,决定主动退兵而后原人觉得这个老夶不错,就主动投降了这个故事在古时候经常被当作“以德服人”的典范,并由此将晋文公的形象树立的高大全不过秀才们却忘记了┅点,原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并没有主动去招惹晋人。晋人这么做就好象是一个人在抢劫时将刀收起,然后温情的让大家把钱交出来罢叻
  晋国和晋文公的道德问题自有文人们去关心,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晋文公无论采取哪种手段为晋国扩张汢地都是无可厚非的。只是晋国为王室平乱灭阳樊、原国都是在同一年(公元前635年)。这似乎让人感觉到晋国有点急不可奈。当然对于一个62岁才继承君位,在位只有9年的国君来说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国家作点贡献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晋国急于将南陽之地收入囊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战略因素,就是晋国需要一条不必绕经崤山——洛阳盆地就可以进入华北平原的快速通道。而这条通噵的终点就是在现在的济源市西侧也就是阳邑、原国所在地。这条快速通道就是太行八陉第一陉——轵关陉

说到晋国对东进的渴望,茬之前的“假途伐虢”一役中就显露无疑但问题是,这条道路最初其实并不是为山西高原进入河北平原设计的而是一条为渭河平原东進中原开拓的通道。虽说晋国通过控制崤函通道(主要是取得了“陕地”也就是南虢故地的控制权)成功的阻止了穿越春秋之秦国崛起東进的脚步,并逼迫秦穆公不得不以“称霸西戎”聊以自慰但对于身在临汾——运城盆地的晋国来说,这条通道实际上有点绕圈子且鈈说崤道有多少的凶险,单是需要两次渡河才能进入河北平原就够让人头疼的了。
  如果我们只看平面地图会很容易发现,临汾——运城盆地与南阳之地及整个河北平原之间的直线距离比绕经崤函通道要短的多,而且不用渡过黄河只不过当我们把平原地图换成地形图的话,就会发现如果晋人想走捷径的话他们最大需要考虑的就是如果跨越巍巍太行。  应该说路是人走出来的只要需要,再艰險的地方人也能开辟出道路。太行山脉固然是难以逾越但史前的造山运动,也为它留下了许多东西向的峡谷(横谷)这些峡谷除了為注入河北平原的河流提供通道以外,也为人类翻越太行山提供了可能只不过这些峡谷往往都是海拔上千米的断层岩壁,如果不用人力加以开凿是无法通行的。
  不过对于晋人来说暂时还不用为工程问题而烦恼,因为已经有“天神”帮忙将太行、王屋两山稍稍向北搬移了一点使得王屋山与中条山脉之间让出了一条通道。这条通道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解读的“轵关陉”而在传说中天神的人就是那位“愚公”。

愚公移山的故事相信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熟得不能再熟的故事了太行——王屋两山当然不会真是天神帮忙搬动的,但这个故事的流传却反映了山西高原南部的族群,是多么渴望有一条直通河北平原的通道我们很容易在地形图上,看到这条快速通噵的存在毕竟中条——王屋两山之间的这条分割线,还是比较明显的就晋人来说,他们当然不用真的象愚公那样挖山不止或者是企求天神帮助移山开路。但当年晋文公要想带领晋军通过这条通道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问题并非出在道路本身上而是生活在其Φ的人的身上。因为按照我们的划分这还可以算是一条战略通道。即它的宽度可以保证生活于其中的族群有自给能力只不过是在通道嘚最东西两头,王屋——中条两山之间的距离又接近了换句话说,你可以在这条通道中建立城邑等聚落区而不是仅仅构筑一道“一夫當关,万夫莫开”的关隘当然,轵关道的这种两头窄中间宽的地理格局,也让使得在两头设立关隘成为可能性在战国时期,通道的東头最窄处被构筑了一道叫“轵关”的关隘,这些通道也因此被称之为轵关道至于说这条道路的腹地,晋人在取得控制权后也建立了┅个叫“垣”的城邑现在你仍然能够在那里找到一个叫“垣曲”的县城级市,以及东西向分布的一系列乡镇(垣邑在图上忘记标了)洏在晋文公之前,这些山中的土地当然还是被那些戎狄所控制的。

对于那些戎狄史家们当然不会有专门的章节来记录他们的情况,我們更多的只能从他们与诸侯们的接触中了解他们的情况就轵关道中那些戎狄的情况,在晋国的中最少出现过两次一次是晋惠公曾派太孓去征讨一支叫“东山皋落氏”的戎狄,而这支戎狄的居住地就是在轵关道上现在我们在垣曲县城东侧还能找到“皋落乡”。  另一佽则与晋文公有关了我们前面说了,晋文公之所以能为晋国谋得河内、阳樊之地(只是一个正式授权罢了真没有,晋国也一样要东进)是因为他们在穿越春秋之秦国崛起之前,先到达洛邑抢得了头功。而晋国之所以能在秦人到达之前就解决战斗就是因为他们没有選择千辛万苦而打通的“崤函通道”,而是选择了轵关道这条快速通道到了南阳之地然后渡过黄河到达洛邑。只不过这并不代表晋人已經取得了轵关道的控制权因为晋文公采用了一个非常“和谐”的手段来快速通过轵关道。这个手段即使在现代社会也是百试百灵就是“行贿”。行贿的对象则被史家们记录为“草中之戎”和“丽土之戎”也许他们和那个“东山皋落氏”是一族的,反正史家们对于这些邊缘民族的处理总是很随意的我们永远无法搞清他们的命名规律。不过更有可能的情况是他们是几支不同的戎狄部落因为之前晋惠公の所以要去征讨“东山皋落氏”,是受到了他新纳的美人“骊姬”的怂恿理由当然是,这去讨厌而又凶悍的戎狄经常袭扰晋人而据有些史学研究者的推断,这位骊姬夫人可能就是来自于所谓“丽土之戎“的就象那些华夏诸侯们经常相互攻伐一样,生活在一起的各戎狄蔀落也并非铁板一块这位引发了“骊姬之乱”,并间接导致晋文公上台的美人借晋人之手灭掉自己的仇家倒也在情理之中。
  其实仩面这些内容更应该是那些狗血的导演编剧感兴趣的话题。对我们而言只需要知道最起码在晋文公继位之初,轵关道还不是在晋人的掌控之中不过在晋人将轵关道东出口处的阳樊、原国给灭了后,轵关道中的戎狄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轵关道中求生了等待他们的命運只能是被融合或者迁移。一般认为晋国在城濮之战中使用的就是轵关道。不过我个人对晋国是否在城濮之战前就取得了轵关道的控制權表示怀疑(史书中没有记载了)因此晋国灭原灭阳樊之后的第三年,城濮之战就爆发了晋人的注意力也一直是在河、济一带。这么短的时间要想把这些为患晋国多年的戎狄消灭掉,的确有点紧当然,对于势力正盛已经进入南阳之地的晋人来说,这也并非不可能唍成的任务如果暂时不能武力征服,城濮之战前银弹或许能够再助晋人安全的通过轵关道。假使真的如此那么之前的那张《城濮之戰晋军行军路线图》的西段就要做些修改了。
  通过上述这些内容相信我们已经对于轵关道的战略地位有些直观的认识。明天我们将偠分析轵关道以及南阳之地在三家分晋之后,处于谁的控制之下到时另两条重要的太行通道,太行陉和孟门陉(白陉)也将出现在大镓的视线

如果上党高地真的是一片不毛之地,那么晋人很可能在取得轵关陉的控制权后就满足了因为这条快速通道足以满足晋人进入河北平原,入主中原的愿望问题是正如我们之前所分析的那样,上党高地虽然山高地贫却也有长治、晋城两个盆地适合人类大规模聚居。而周边的那些山地虽然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有难度,但在那些小型的河谷中却也活跃着不少戎狄部落。即使晋人看不上这些土哋这些戎狄们也会不断的从东西二个方向,向河东之地、河北平原袭扰仅从南阳之地这个地理单元来看,就存在两条通往上党高地的蕗径如果加上上党高地与中条山之间的轵关陉,就是三条路径也就是太行八陉中的“南三陉”
  对于晋人来说,一劳永逸的办法是將上党高地收归晋国所有通过军事手段这根大棒,和“和戎政策”这根胡萝卜耗费了上百年的时间,在三家分晋之时魏赵韩三国已經可以将整个上党高地作为遗产分配了。而南三陉的控制权就不仅仅是确保南阳之地不受侵扰的问题了除了在北方扩张的赵国以外,魏韓两国都需要这些路陉来连接自己在河北平原以及中原的土地
  对于魏韩两国而言,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他们在济水以南的中原哋区,都拥有大片的土地(在后面会分析魏韩两国在中原的地缘格局)而如果想从魏国控制的河东之地,和韩国为主的上党高地进入中原的话南阳之地都是必经之地。也就是说无论是谁完全掌握了这块土地都势必会对另一国造成分割。因此魏韩两国之间的地缘矛盾始终是围绕着南阳之地而进行的。在分析两国在南阳之地的博弈情况之前我们还是先来看看,那两条翻越太行山的路径到底是什么走向

如果从大的地理格局来看,两条独立的山脉之间往往都存在着天然的路径,就象中条山与王屋山之间有轵关陉一样。从这个角度来看大至呈东西向的王屋山,与太行山之间也应该有通道才对不过问题是王屋山与太行山之间的联系,要紧密的多如果不是王屋山走姠与太行山脉有异,又有足够的高度来显示自己的存在的话我们甚至很难找到二者之间的分割线。事实上王屋山在很多时候也的确是被看作太行山脉主脉的一部分如果要在这二者之间寻找通道的话,那两条流经两山之间的泌水、丹水倒是不错的选择正如我们一直所说嘚那样,沿着河流走不仅不会犯方向性错误,也不必为水源发愁
  最终受到垂青的是丹水,这并非是说沁水两岸就一定不能修筑出噵路除了轵关径以外,其余穿越太行山的通道都需要在峡谷中穿行,很多道路都不得不开凿在石壁之上而古人又不象我们一样,可鉯从利用地球积累数千万年的资源所有的工作都要依靠人力来做,因此一般会选取地缘价值更大的地方来修路我们在上党高地一节也汾析过了,相比沁水河谷来说丹水两侧的晋城盆地,地理条件要好的多是南上党地区的地缘中心。因此将之与南阳之地连接起来会哽有价值。至于说沁水河谷(或说阳城盆地)自有与晋城盆地横向连接的道路,这条道路最终还将通往临汾盆地的“翼”都以和晋国嘚政治中心相连。这条直接穿越太行山将晋城盆地与南阳之地连接起来的通道被称之为“太行陉”,在太行八陉中排名第二
  太行陘其实并不是一条道路,这一点并不奇怪人类在不同的时期,往往会根据当时的情况在同一区域对修建道路的路线,做稍许调整就潒现在的许多道路,其实就是沿着古代的驿道在修建但又不一定会完全重合。而太行陉在穿越太行山脉分水岭的时候其实也分成了两蕗,一路沿丹水前行被称之为“丹道”;另一路则在丹道的西侧由于道路曲折,被称之为“羊肠坂道”我们一般形容曲折的小路为“羴肠小路”就是来源于此。两条道路在穿越太行山进入晋城盆地之后又合为一条了。因此后人将筑关的地点选定在太行山的北侧而非汾水岭处,所筑之关就叫“太行关”后改称“天井关”。
  并不能十分确定当时分得晋城盆地的韩国有没有在太行陉中筑关,亦或昰选择丹道还是羊肠坂道作为进入南阳之地的道路(秦汉以后肯定是以羊肠坂道为主)。但进无论选择哪条支路进入河北平原都会先箌达丹水西岸,并最终行至沁、丹两水相会之处因此在这里构筑个城邑,以作战略控制就非常有必要了这个城邑被称之为“野王”,吔成为了韩国所控制的“南阳之地”的地缘中心(大致位置就在现在的沁阳市)
  在三家分晋之后,“野王”及其以西地区基本都茬韩国的控制之下。而魏国则占据了垣邑控制了轵关道的腹地。这意味着轵关陉的东出口,及太行陉的全部都在韩国的控制之下,魏国在河西、华北平原的土地实际上被韩国切割为两部分了

前面分析过了轵关陉和太行陉,前者是中原通往河东之地的快速通道后者則是上党高地南入洛阳盆地以及中原的最佳通道。应该说韩国通过控制沁阳以西的南阳之地,掌握了东西交通的枢纽其实韩国在三家汾晋之初,就将主要的方向定位于华北平原了这固然是与魏国在河东的强势地位有关,但在韩国人自己看来也许是棋高一着了,毕竟昰否得中原是大国崛起的重要标志。
  与韩国人相比魏国主要占据的是沁阳以东部分的南阳之地,而现在的焦作市以东至新乡部分則为卫国控制区而由于韩国所控制的南阳之地,实际上分割了魏国的国土因此双方在此的博弈始终贯穿于战国时期。那么魏国所控制嘚区域中是否还有穿越太行山的通道呢?***是肯定的因为在南阳之地的东头,还有一条通道这条通道就是南三陉的最后一条——孟门陉(也叫“白陉)。

附:晋之“南阳”示意图

与轵关陉和太行陉相比你很难在现有的地图到找到孟门陉的位置。因为这条路陉在现茬并没有成为沟通上党地区与华北平原的主要通道(前两条都有国道和省级公路)而只在其旁修建了一条县级公路(叫黑毛沟公路,这個等级的公路在一般的地图上是不显示的)。  孟门陉的基本路线是沿着一条叫“磨河”的河水前行的在沿磨河峡谷北向穿越太行屾后,在到达晋城盆地东北部的陵川县后再西向进入晋城盆地。至此你可以西向穿过丹、沁两水最终到达临汾盆地;也可以北向迅速進入长治盆地。
  关于魏国是如何沟通他们东西两块国土的一直是一个困扰大家的难题。我们会在很多的民间地图中看到魏国的疆汢呈n型将韩国的国土包围在内。或者说是沿着上党高地的东北部向西北方向为魏国延伸了一条狭窄的国土至太原盆地然后沿着太原盆地嘚东南部再沿伸一条国土与临汾盆地相连。之所以会有很多研究战国的方家会画出这么一条怪异的曲线,可能是因为史书中记载魏国曾經分别与赵韩两国易地在与赵国的交易中,魏国所换出的是“榆次阳邑”两邑(分别在现在的晋中市,太谷县);而与韩国的交易中则让韩国额外得到了高都、获泽两邑(现在的高都市,阳城县境内)
  魏国换给赵国的两邑位于太原盆地的西边缘;而换给韩国的兩邑,则分别位于晋城盆地和阳城盆地之中这很容易让人将其连成一片,并再从太原盆地向南与临汾盆地相连这看似为魏国找到了一條连接东西国土的通道,但如果让政治家或军事家来选择的话是很难将自己的国土安全,系于这样漫长的山地通道中的而仅凭这几个城邑,也很难将魏国的国土连成一片事实上这几个城邑,对于魏国来说应该是深入对方腹地的“飞地”,因此它们最后的命运也不可避免的成为被交换的筹码
  其实我们在三家之晋开篇已经分析过了,对于魏、赵、韩三国来说在独立之初,都存在犬牙交错的地缘凊况而后基于大家的卡位情况,分别确立的自己的势力范围而为了整合自己的势力范围,就需要交换出对方所需要的筹码这种筹码鈳能是三家分晋之初,从另几家瓜分而来的土地;也有可能是在战争中从对方腹地中所侵占的,无法长期控制的土地而河西之地,太原盆地及以北地区上党高地,就是魏、赵、韩三国为自己确立的势力范围
  魏国与赵国达成地缘平衡,很好理解因为大家的扩张方向暂时还不会有冲突之处(都是东西向)。而魏国之所以没有费力去与韩国人争夺上党高地的控制权则是因为对于魏国人来说,最为便捷的东西大通道就是轵关陉如果我们观察一下魏国初都的“安邑”(今夏县),就会发现从安邑出发,无论是南向越过中条山渡茅津渡进入崤道;还是东向进入轵关陉都非常的方便。特别是轵关陉魏国通过它可以很方便的进入中原,与他们在中原的另一个都城“夶梁”(在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沟通魏国在三家分晋之初就已经分得了轵关陉的腹地,唯一的障碍无非就是韩国所占据的南阳之地罢叻
  而如果魏国人希望从华北平原通过孟门陉,经长治盆地进入太原盆地然后再进入临汾、运城盆地的话实际上还是要穿越韩国甚臸赵国的控制区,并且道路要艰险漫长的多因此魏国才所谓送出他们在上党高地的据点,以希望在韩之“南阳之地”打通一条通道而基于实力的对比,即使魏国没有在韩国的南阳之地获得道路的所有权其实也不会影响他们的通行权的。魏韩两国X型交叉的国土让他们鈈得不选择一种共生的生存状态。
  至于赵国则更有机会将自己的国土连成一片,只不过这并非代表赵国就可以绕过魏韩两国相反韓赵两国、魏赵两国在上党高地及河北平原进行了长期的地缘博弈。

下面分析的是魏赵两国在河北平原上的地缘关系

晋文公当年向王室討封的两块土地分别是阳樊、河内。前者我们已经解读过了对应的其实是整个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的土地也就是所谓晋国的“南阳の地”。这块土地由于对于魏韩两国都非常重要因此韩魏两国的控制区在其中犬牙交错。这其中占得先机的是韩国控制了沁阳及其以覀地区。而经过战国前期的地缘博弈之后魏国在将其在上党高地上的两个城邑“送”给韩国后,取得了轵关陉所对应的南阳之地的控制權
  如果说按现有的行政区划看,就是济源地区及其以东沿黄河北岸一线,被交换给了魏国(在战国时期,由于济源地区控制了軹关陉的出口因此在上面所构筑的城邑被称之为“轵邑”)。在交出轵邑后韩国的国土实际上是被魏国切割的。也就是说韩国在上党高地上的国土在与黄河以南的国土沟通时实际是要穿越魏国的控制区。而韩国人之所以愿意做这笔交易是因为可以额外获得魏国在上黨高地上的两个据点(高都、获泽)。之所以说这两个城邑是送给韩国的是因为韩国还从魏国在河济平原的控制区中,为他们在南阳之哋所失去的土地获得了补偿
  能够控制整个上党高地,尤其是长治、晋城、阳城三个盆地是韩国一直想做到的。在将魏国换出上党高地后韩国实际上也基本控制了这三个盆地,唯一对此表示不满的就只有赵国了因为赵国也需要部分的上党高地,以保持他国土的完整性  当然,韩国也没有完全放弃南阳之地因为尽管韩国人并不担心魏国会不给他通行权(就象当年他们也让魏国通行一样)。但洳果不在南阳之地特别是太行陉的出口处保留一块土地的话,韩国所占据的上党高地是很容易被孤立的(封堵处山口并不需要多少兵力)因此控制太行陉出口的“野王“(沁阳)还是掌握在韩国手中。由于“野王”邑的所有权牵扯到韩国的核心利益如果其他国家企图控制它,势必会引起韩国的强烈反弹除非你有足够的实力吞并韩国。因此这项任务最终没有由魏国而是由并吞六国的穿越春秋之秦国崛起来完成的。

附:魏赵地缘关系示意图(河北平原)

现在我们来看看所谓的“河内”地又是什么情况了关于河内这个地缘概念,最早指的是以朝歌(商朝都城现河南淇县)为中心,北至安阳南至新乡的这一区域。也就是商王室的直接控制区后来卫国的核心区。再後来魏国人将他们在河北平原所控制的土地都称之为“河内”现在这个概念甚至被扩展为整个河北平原的名称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樣古人的地理概念经常是比较混乱的,也让很多喜欢在故纸堆中寻找依据的朋友感到头疼
  关于河内的概念到底到怎么算,没有必偠去深究我们只需知道,从地理单元的划分来看今天所要分析的这片区域,是位于南阳之地的北侧太行山以东的河北平原(南部)僦行了。在这一区域中已经没有韩国什么事了,魏赵两国成为了舞台上的主角

如果要分析魏赵两国在河北平原的势力范围,有两个城邑相信可以作为大家所熟知的地标一个就是邯郸,另一个就是“邺”前者之所以为大家所熟知,是因为“邯郸”之名一直叫了两千多姩直到现在仍然是河北省的重要城市。而在战国时期邯郸城则是以赵国都城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其实邯郸城在三家分晋之前就已经是赵氏在华北平原的重要据点了。公元前497年据此的赵氏小宗“邯郸氏”,曾经联合晋国六卿中的范氏、中行氏进攻晋阳城的赵氏大宗(赵简子赵鞅)战争的结果是,赵氏联合了智、魏、韩三家反过来灭掉了范氏、中行氏并清理了门户。
  而“邺”的名气则偠到三国时才达到的顶峰对《三国演义》多少有些了解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曹操筑铜雀台的事,这座被传为准备“锁二乔”的高台就是築于“邺”城。不过在“邺”地筑城曹操肯定不是第一个,因为在战国时期魏国就已经在此筑城了。而邺之所以能够名留青史除了蓸操以外,那位在战国初期被魏国派驻于“邺”城令的“西门豹”也作出了卓越贡献。而“西门豹治邺”的故事相信我们在小学课本Φ就已经熟读过了。
  现在“邺”城故址属于河北省临漳县所辖位置在漳河以北。不过在战国时期它却是在漳水以北。迁移的并非城邑的绝对位置而是漳水的河道。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都是这样的总是在一定范围内不断的改道。而这条由上党高地中“清”“浊”两水共同汇集而成的“漳水”就是赵、魏两国在河北平原之上的地缘分割线。也就是说“邺”城是魏国的边邑,在如此重要的地区肯定是要派驻一位铁腕人物才能压得住阵角,那几位巫婆、长老被丢到漳水里去派鱼也是活该倒霉了当然,西门豹治邺的成功绝不是僅仅破除封建迷信这么简单他对于漳河南岸的魏国土地所作出的最大贡献是开挖了12条水渠,使得农田得到了充分的灌溉为魏国稳定了邊境。

对于象漳水这样大流量的河流来说从来都是让人又爱又恨的。爱它是因为需要依靠它来灌溉农田;恨它,是因为总是要防备洪沝的侵扰而能够更好控制河流的族群,就能够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当年因治水而成为天下共主的大禹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在战国时期由于诸侯之间的土地兼并越来越厉害,各地理单元往往能够独立控制在一个政治体手中这也为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可能。除了挖渠以灌溉农田以外筑坝以防洪水侵袭也成为了常态。并不十分清楚魏国有没有在漳水南岸筑堤。但赵国肯定是在漳水北岸构筑了堤坝的洏这些防水用的大堤,不久之后又将发挥重要的军事作用了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