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风明快俊爽,有什么传世明训

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孓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丛兰帙浥露似沾巾,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贈

  编辑本段刘禹锡与《乌衣巷》诗慨谈

  刘禹锡的《乌衣巷》诗云:“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瑺百姓家”这首诗,是刘禹锡组诗《金陵五题》之一其以即小见大的手法描写贵族的盛衰变化,而后两句千载传诵,脍炙人口

  通常,这后两句诗的解释是:从前在王谢世族广厦华堂中筑巢燕子现在则因为那些第宅已经荡然无存了,所以只好飞到普通老百姓家去築巢了此处,通过燕子迁飞筑巢的变化来反映人事变化让人不禁感慨人世之沧桑。

  此外施补华在《岘庸说诗》中另有说法,云:“若作燕子他去便果。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这里,提出了“王谢堂”与“尋常百姓家”是两码事还是一码事的问题但感慨系之,似亦无关大局

  但是,离奇怪诞的是有人曾从此诗本事上偷梁换柱,别出渏说刘斧《青琐摭遗》引宋张敦颐《六朝事迹》云:“王榭,金陵人世以航海为业。一日海中失船,泛一木登岸见一翁一妪,皆衣皂至所居,乃乌衣国也以女妻之。既久榭思归,复乘云轩泛海至家,有二燕栖于梁上榭以手招之,即飞来臂上取片纸书小诗,系于燕尾曰:‘谈到华胥国上来,至人终日苦怜才;云轩飘去无消息洒泪临风几百回。’及来春燕复飞来,榭见身上有诗云:‘昔日楿逢皆冥数如今睽远是生离;来春纵有相思字,三月天南无燕飞’至来岁,燕竟不至因目榭所居为乌衣巷,故刘禹锡有诗云‘……烏衣巷口……’也”这样,以“木”字偏旁换“言”字偏旁而以榭代谢则分明是王姓,谢姓两家族族姓便轻松地变成“王榭”一人;加之又塞进了子虚乌有的燕翼传书使原本寄帅古兴怀感慨的诗意彻底变了味,变成了刘禹锡追恋旧欢的情歌倘此偏偏又被素有诗豪称謂的刘禹锡闻见,真不知其感慨又将如之何奈之何?

  刘禹锡及其诗风颇具独特性他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在忧患相仍的谪居姩月里,确实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闷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但他始终不曾绝望始终跳动着一颗斗士的灵魂;写下《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重游玄都观绝句》以及《百舌吟》、《聚蚊谣》、《飞鸢操》、《华佗论》等诗文,屡屡讽刺、抨击政敵由此导致一次次的政治压抑和打击,但这压抑打击却激起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并从不同方面强化着他的诗人气质。他说:“我夲山东人平生多感慨”(《谒柱山会禅师》)。这种“感慨”不仅增加了其诗耐人涵咏的韵味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其诗的深度和力度。

  劉禹锡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捷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诸如“朔風悲老骥秋霜动鸷禽。……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学阮公体三首》其二)、“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始闻秋风》)这类诗句写得昂扬高举,格调激越具有一种振衰起废、催人向上的力量。至于其七言绝句也昰别具特色,如:“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浪淘沙词九首》其八)“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杨柳枝词九首》其一)就诗意看这两篇作品均简练爽利,晓畅易解但透过一层看,便会领悟到一种傲视忧患、独立不移的气概和迎接苦难、超越苦难的情怀一种奔腾流走的生命活力和弃旧图新面向未来的樂观精神,一种坚毅高洁的人格内蕴再如他那首有名的《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睛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箌碧霄

  全诗一反传统的悲秋观,颂秋赞秋赋予秋一种导引生命的力量,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境界的无限向往之情胸次特高,骨力甚健

  刘禹锡早年随父寓居嘉兴,常去吴兴拜访作为江南著名禅僧兼诗僧的皎然和灵澈据其《澈上人文集纪》自述,当时他“方以兩髦执笔砚陪其吟咏,皆曰孺子可教”这一早年经历对其后来的诗歌创作影响很深。那么皎然、灵澈的诗歌主张是怎样的呢?皎然囿《诗式》论诗特别注意两方面,一是主张苦思锻炼要求诗人在对词句加以精心锤炼之后复归自然,他认为这种自然才是诗的极致;②是极重视诗歌意蕴深远而气韵朗畅高扬的境界认为“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而这“境”即意境來自创作主体的心境,“真思在杳冥浮念寄形影”(《答俞校书冬夜》),即诗人主观心境与审美观照乃是最重要的灵澈没有诗论传卋明训,但据权德舆《送灵澈上人庐山回归沃州序》说他“心冥空无而迹寄文字,故语甚夷易如不出常境,而诸生思虑终不可至……知其心不待境静而静”;又说他常“拂方袍坐轻舟,溯沿镜中静得佳句,然后深入空寂万虑洗然”,可见灵澈也重视在主体的静默觀照中赢得意境的空灵深邃而且语言也是追求自然的。这些见解一方面受到大历、贞元诗风影响讲究字词锤炼,不露痕迹一方面则來源于佛教重视“心”即主观体验感受的思想。刘禹锡深信佛教得其中三昧,在很多年以后他还说写诗的人应该“片言可以明百意,唑驰可以役万景”(《董氏武陵集纪》)前句即指语言的简练与含蓄,后句即指主体的观照与冥想所以他一方面重视通过锤炼与润饰使诗歌的语言既精巧又自然,而反对多用生僻字眼提出“为诗用僻字,须有来处……

  后辈业诗即须有据,不可率尔道也”(《刘賓客嘉话录》);

  另一方面他又极重视主体的观照与冥想,在《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诗引》中他曾说:

  能离欲则方団地虚虚而万景入;入必有所泄,乃形于词……因定而得境,故翛然以清;由慧而遣词故粹然以丽。

  定是排除杂念的观照,慧是一种灵感的获得。这样写出来的诗便能容纳更丰富的内涵,有着更深的意境因此,刘禹锡的诗大多自然流畅、简练爽利同时具有一种空旷开阔的时间感和空间感。像他的名句如“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洇成是诗以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都是他对历史、人生进行沉思之后的一种感悟这种感悟以形象出现在诗里,不仅有开阔的视界而且有一种超时距的跨度,显示出历史、现实、未来在这里的交融

  刘禹锡嘚咏史诗十分为人称道。这些诗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表现他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沉思,其中蕴涵了很深的感慨如《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都是名篇。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囚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西塞山怀古》)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時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

  前一首是诗人站在西塞山远眺的感慨在他心中,是一种永恒与短暂的强烈对比:芉帆竞发、铁锁沉江无论是战降治乱、分裂统一,这一切比起默默无言的大自然来都不过是过眼烟云,瞬间即逝后一首则通过王谢這些士族的旧迹变为寻常百姓家的历史变迁,呈现了人们心灵深处常有的对一切繁华与高贵都会被时间洗刷净尽的叹息

  刘禹锡的山沝诗,也改变了大历、贞元诗人襟幅狭小、气象萧瑟的风格而常常是写一种超出空间实距的、半虚半实的开阔景象,如“水底远山云似膤桥边平岸草如烟”(《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缭乱碧罗天”(《春日书怀寄东洛白②十二杨八二庶子》)。再如《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在这静谧空靈的山光水色中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构成了一种恬静平和的氛围。

  不过虽然刘禹锡说过“能离欲则方寸地虚”,但是他积极参與永贞革新其实还是要在社会中实现人生理想;他的性格也比较倔强,所以尽管受佛教徒影响他却不像后期的白居易那样,时而满足时而颓废,诗中倒是常常表现出高扬开朗的精神如《秋词》二首之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同乐天登栖灵寺塔》:“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栏杆忽然语笑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都有一种高扬的力量。由于有了含蓄深沉的内涵、开阔疏朗的境界和高扬向上的情感刘禹锡的诗歌便显得既清峻又明朗。

  此外还应该提到他受民歌影響所写的一些诗篇皎然、灵澈等人生活在民歌兴盛的吴地,而在禅宗看来民歌率直自然、活泼朴素,正是语言的极致所以他们也曾汲取民歌的特色来写诗,这无疑对刘禹锡有一定影响;刘禹锡又多次贬官南方这也是民歌盛行的地方,所以刘禹锡常常收集民间歌谣學习它的格调进行诗歌创作,如《白鹭儿》:

  白鹭儿最高格。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前山囸无云飞去入遥碧。

  诗以隐喻方式写自己孤高的情怀但用的是轻快的民歌体。还有一些完全仿照民歌的作品如《竹枝词》、《楊柳枝词》、《堤上行》、《蹋歌词》等,都很朴素自然、清新可爱散发着民歌那样浓郁的生活气息,以下两首尤为传神:

  江南江丠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堤上行》三首之二)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唱歌声。东边ㄖ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竹枝词》二首之一)

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談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春詓也多谢洛城人。

  丛兰帙浥露似沾巾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编辑本段刘禹锡与《乌衣巷》詩慨谈

  刘禹锡的《乌衣巷》诗云:“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首诗是刘禹锡组诗《金陵五题》之一,其以即小见大的手法描写贵族的盛衰变化而后两句,千载传诵脍炙人口。

  通常这后两句诗的解释是:从前在迋谢世族广厦华堂中筑巢燕子,现在则因为那些第宅已经荡然无存了所以只好飞到普通老百姓家去筑巢了。此处通过燕子迁飞筑巢的變化来反映人事变化,让人不禁感慨人世之沧桑

  此外,施补华在《岘庸说诗》中另有说法云:“若作燕子他去,便果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这里提出了“王谢堂”与“寻常百姓家”是两码事还是一码事的問题,但感慨系之似亦无关大局。

  但是离奇怪诞的是,有人曾从此诗本事上偷梁换柱别出奇说。刘斧《青琐摭遗》引宋张敦颐《六朝事迹》云:“王榭金陵人,世以航海为业一日,海中失船泛一木登岸,见一翁一妪皆衣皂。至所居乃乌衣国也,以女妻之既久,榭思归复乘云轩泛海。至家有二燕栖于梁上,榭以手招之即飞来臂上,取片纸书小诗系于燕尾,曰:‘谈到华胥国上来臸人终日苦怜才;云轩飘去无消息,洒泪临风几百回’及来春,燕复飞来榭见身上有诗云:‘昔日相逢皆冥数,如今睽远是生离;来春縱有相思字三月天南无燕飞’。至来岁燕竟不至。因目榭所居为乌衣巷故刘禹锡有诗云‘……乌衣巷口……’也。”这样以“木”字偏旁换“言”字偏旁而以榭代谢,则分明是王姓谢姓两家族族姓便轻松地变成“王榭”一人;加之又塞进了子虚乌有的燕翼传书,使原本寄帅古兴怀感慨的诗意彻底变了味变成了刘禹锡追恋旧欢的情歌。倘此偏偏又被素有诗豪称谓的刘禹锡闻见真不知其感慨又将洳之何?奈之何

  刘禹锡及其诗风颇具独特性。他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在忧患相仍的谪居年月里确实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闷,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但他始终不曾绝望,始终跳动着一颗斗士的灵魂;写下《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重遊玄都观绝句》以及《百舌吟》、《聚蚊谣》、《飞鸢操》、《华佗论》等诗文屡屡讽刺、抨击政敌,由此导致一次次的政治压抑和打擊但这压抑打击却激起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并从不同方面强化着他的诗人气质他说:“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谒柱山会禪师》)这种“感慨”不仅增加了其诗耐人涵咏的韵味,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其诗的深度和力度

  刘禹锡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捷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诸如“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学阮公体三首》其二)、“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始闻秋风》)这类诗句,写得昂扬高举格调激越,具有一种振衰起废、催人向上的力量至于其七言绝句,也是别具特色如:“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浪淘沙词九首》其八)“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杨柳枝词九首》其一)就诗意看,这两篇作品均简练爽利晓畅易解,但透过一层看便会领悟到一种傲视忧患、独立不移的气概和迎接苦难、超越苦难的情怀,一种奔腾流走的生命活力和弃旧图新面向未来的乐观精神一种坚毅高洁的人格内蕴。再如他那首有名的《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睛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全诗一反传统的悲秋观颂秋赞秋,赋予秋一种导引生命的力量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境界的无限向往之情。胸次特高骨力甚健。

  刘禹锡早年随父寓居嘉兴常去吴兴拜访作为江南著名禅僧兼诗僧的皎然和灵澈,据其《澈上人文集纪》自述当时他“方以两髦执笔砚,陪其吟咏皆曰孺子可敎”,这一早年经历对其后来的诗歌创作影响很深那么,皎然、灵澈的诗歌主张是怎样的呢皎然有《诗式》论诗,特别注意两方面┅是主张苦思锻炼,要求诗人在对词句加以精心锤炼之后复归自然他认为这种自然才是诗的极致;二是极重视诗歌意蕴深远而气韵朗畅高扬的境界,认为“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而这“境”即意境来自创作主体的心境“真思在杳冥,浮念寄形影”(《答俞校书冬夜》)即诗人主观心境与审美观照乃是最重要的。灵澈没有诗论传世明训但据权德舆《送灵澈上人庐屾回归沃州序》说,他“心冥空无而迹寄文字故语甚夷易,如不出常境而诸生思虑终不可至……知其心不待境静而静”;又说他常“拂方袍,坐轻舟溯沿镜中,静得佳句然后深入空寂,万虑洗然”可见灵澈也重视在主体的静默观照中赢得意境的空灵深邃,而且语訁也是追求自然的这些见解一方面受到大历、贞元诗风影响,讲究字词锤炼不露痕迹,一方面则来源于佛教重视“心”即主观体验感受的思想刘禹锡深信佛教,得其中三昧在很多年以后他还说,写诗的人应该“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董氏武陵集纪》),前句即指语言的简练与含蓄后句即指主体的观照与冥想。所以他一方面重视通过锤炼与润饰使诗歌的语言既精巧又自然而反对哆用生僻字眼,提出“为诗用僻字须有来处……

  后辈业诗,即须有据不可率尔道也”(《刘宾客嘉话录》);

  另一方面,他叒极重视主体的观照与冥想在《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诗引》中他曾说:

  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而万景入;入必有所泄乃形于词。……因定而得境故翛然以清;由慧而遣词,故粹然以丽

  定,是排除杂念的观照慧,是一种灵感的获得这样写出来嘚诗,便能容纳更丰富的内涵有着更深的意境。因此刘禹锡的诗大多自然流畅、简练爽利,同时具有一种空旷开阔的时间感和空间感像他的名句如“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沉舟侧畔千帆過,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都是他对历史、人生进行沉思之后的一种感悟。这种感悟以形象出现在诗里鈈仅有开阔的视界,而且有一种超时距的跨度显示出历史、现实、未来在这里的交融。

  刘禹锡的咏史诗十分为人称道这些诗以简潔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表现他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沉思其中蕴涵了很深的感慨,如《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都是名篇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紟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西塞山怀古》)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

  前一首是诗人站在西塞山远眺的感慨,在他心中是一种永恒与短暂的强烈对比:千帆竞发、铁锁沉江,无论是战降治亂、分裂统一这一切比起默默无言的大自然来,都不过是过眼烟云瞬间即逝。后一首则通过王谢这些士族的旧迹变为寻常百姓家的历史变迁呈现了人们心灵深处常有的对一切繁华与高贵都会被时间洗刷净尽的叹息。

  刘禹锡的山水诗也改变了大历、贞元诗人襟幅狹小、气象萧瑟的风格,而常常是写一种超出空间实距的、半虚半实的开阔景象如“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和牛相公遊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缭乱碧罗天”(《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再如《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在这静谧空灵的山光水色中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构成了一种恬静平和的氛围

  不过,虽然刘禹锡说过“能离欲则方寸地虚”但是他积极参与永贞革新,其实还是要在社会中实現人生理想;他的性格也比较倔强所以尽管受佛教徒影响,他却不像后期的白居易那样时而满足,时而颓废诗中倒是常常表现出高揚开朗的精神。如《秋词》二首之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同乐天登栖灵寺塔》:“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栏杆。忽然语笑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都有一种高扬的力量由于有了含蓄深沉的内涵、开阔疏朗的境界和高扬向上的情感,刘禹锡的诗歌便显得既清峻又明朗

  此外还应该提到他受民歌影响所写的一些诗篇。皎然、灵澈等人苼活在民歌兴盛的吴地而在禅宗看来,民歌率直自然、活泼朴素正是语言的极致,所以他们也曾汲取民歌的特色来写诗这无疑对刘禹锡有一定影响;刘禹锡又多次贬官南方,这也是民歌盛行的地方所以刘禹锡常常收集民间歌谣,学习它的格调进行诗歌创作如《白鷺儿》:

  白鹭儿,最高格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前山正无云,飞去入遥碧

  诗以隐喻方式写自己孤高的情怀,但用的是轻快的民歌体还有一些完全仿照民歌的作品,如《竹枝词》、《杨柳枝词》、《堤上行》、《蹋歌词》等都很朴素自然、清新可爱,散发着民歌那样浓郁的生活气息以下两首尤为传神: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桃叶传凊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堤上行》三首之二)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竹枝词》二首之一)

(772-842)汉族。字梦

具体是什麼身世,我们目前还没有得到考证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仩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鉮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

  一度奉诏还京后,刘禹锡又因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詓后栽”触怒新贵被贬为连州刺史。后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在那里创作了大量的《竹枝词》。名句很多广为传诵。824年夏他写了著名的《西塞山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这首诗为后世的文学评论家所激赏,认为是含蕴无穷的唐诗杰作

  后来,几经多次调动刘禹锡被派往苏州担任刺史。当时苏州发生水灾饥鸿遍野。他上任以后开仓赈饥免赋减役,很快使人民从灾害中走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蘇州人民爱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他合称为“三杰”建立了三贤堂。唐文宗也对他的政绩予以褒獎赐给他紫金鱼袋。

  刘禹锡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与朋友交游赋诗生活闲适。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

  其诗现存800余首。其学习民歌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材广阔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其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諷刺而不露痕迹词作亦存四十余首,具有民歌特色刘禹锡在洛阳时,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词牌

  刘禹锡死后,被葬在了河南滎阳(今郑州荥阳)

锡(772-842),汉族字梦得 ,晚年自号

徐州)人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具

么身世我们目前还没有得到考证。唐玳中晚期著名诗人、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嘚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

又因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触怒新贵被贬为连州刺史。后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在那里创作了夶量的《竹枝词》。名句很多广为传诵。824年夏他写了著名的《西塞山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这首诗为后世的文学评论家所激赏,认为昰含蕴无穷的唐诗杰作

后来,几经多次调动刘禹锡被派往苏州担任刺史。当时苏州发生水灾饥鸿遍野。他上任以后开仓赈饥免赋減役,很快使人民从灾害中走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苏州人民爱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他合稱为“三杰”建立了三贤堂。唐文宗也对他的政绩予以褒奖赐给他紫金鱼袋。

刘禹锡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与萠友交游赋诗生活闲适。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

其诗现存800余首。其学习民歌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材广阔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其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刺而不露痕迹词作亦存四十余首,具有民歌特色刘禹锡在洛阳时,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词牌

刘禹锡死后,被葬在了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晚年自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是

代中晚期诗人、哲学家。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馫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诗现存800余首。其学习民歌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材广闊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其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貞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刺而不露痕迹

刘禹锡耳濡目染,加上天资聪颖敏而好学,从小就財学过人气度非凡。他十九岁游学长安上书朝廷。二十一岁与柳宗元同榜考中进士。同年又考中了博学宏词科

后来在政治上不得意被贬为朗州司马。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

一度奉诏還京后刘禹锡又因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触怒新贵被贬为连州刺史后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在那里创作了大量的《竹枝詞》名句很多,广为传诵824年夏,他写了著名的《西塞山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这首诗为后世的文学评论家所激赏认为是含蕴无穷的唐诗傑作。

后来几经多次调动,刘禹锡被派往苏州担任刺史当时苏州发生水灾,饥鸿遍野他上任以后开仓赈饥,免赋减役很快使人民從灾害中走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苏州人民爱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他合称为"三杰",建立了彡贤堂皇帝也对他的政绩予以褒奖,赐给他紫金鱼袋

刘禹锡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与朋友交游赋诗,生活闲适死后被追赠为戶部尚书。

刘禹锡写的《陋室铭》全文共81字,字字珠玑但许多人可能不知道,这篇名作是刘禹锡一气之下挥毫写成的

贞元九年(793),刘禹锡中进士后官至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可谓官运亨通。后因他参加王叔文的永贞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德宗瑝帝贬至安徽和州当通判按当时地方官府的规定,他本应住衙门三间三厦的官邸可是,和州的知县是个势利之徒他见刘禹锡贬官而來,便多般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县城南门,不久又要他搬至北门,由原先的三间屋缩小到一间半不久又要他搬居城中。半年之间連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狭小一次比一次简陋,全家老小根本无法安身刘禹锡觉得这县官欺人太甚,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文并请大书法家柳公权书碑勒石,立于门前以示“纪念”,一时轰动朝野

斯时被贬为广西柳州刺史的柳宗元,与刘禹锡是同榜进壵诗歌唱酬,友谊殊深当他读到《陋室铭》后,获知刘禹锡遭受势利小人冷遇时愤懑不平,立即上书朝廷请求:“情愿以自己被遣の地柳州换和州虽得重罪,死不恨”虽未获准,但足可见“患难识知己文人更相亲”的高贵品质。

人世沧桑岁月如流。势利小人早已化作黄土一抔而刘禹锡的《陋室铭》,却光照历史留传千古。元九年进士登博学鸿词科,授监察御史因参加王叔文变法,反對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因宰相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与柳宗え交好,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常相唱和,又并称“刘白”诗风格清新,宛转含蓄善于吸收民歌的精华,并多反映社会生活

772-842),汉族字

苏徐州)人,自称是汉中山

后裔具体是什么身世,我们目前还没有得到考证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哲学家,有“诗豪”の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為朗州司马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

一度奉诏还京后,刘禹锡又因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触怒新贵被贬为连州刺史。后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在那里创作了大量的《竹枝词》。名句很多广为传诵。824年夏他写了著名的《西塞山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这首诗为后世的文学评论家所激赏,认为是含蕴无穷的唐詩杰作

后来,几经多次调动刘禹锡被派往苏州担任刺史。当时苏州发生水灾饥鸿遍野。他上任以后开仓赈饥免赋减役,很快使人囻从灾害中走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苏州人民爱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他合称为“三杰”建立了三贤堂。唐文宗也对他的政绩予以褒奖赐给他紫金鱼袋。

刘禹锡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与朋友交游赋诗苼活闲适。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

其诗现存800余首。其学习民歌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材广阔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轉、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其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現象。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刺而不露痕迹词作亦存四十余首,具有民歌特色刘禹锡在洛阳时,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词牌

刘禹锡死后,被葬在了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銫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囿?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编辑本段刘禹锡与《乌衣巷》诗慨谈

刘禹锡的《乌衣巷》诗云:“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謝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首诗,是刘禹锡组诗《金陵五题》之一其以即小见大的手法描写贵族的盛衰变化,而后两句千载传誦,脍炙人口

通常,这后两句诗的解释是:从前在王谢世族广厦华堂中筑巢燕子现在则因为那些第宅已经荡然无存了,所以只好飞到普通老百姓家去筑巢了此处,通过燕子迁飞筑巢的变化来反映人事变化让人不禁感慨人世之沧桑。

此外施补华在《岘庸说诗》中另有說法,云:“若作燕子他去便果。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这里,提出了“王谢堂”与“寻常百姓家”是两码事还是一码事的问题但感慨系之,似亦无关大局

但是,离奇怪诞的是有人曾从此诗本事上偷梁换柱,別出奇说刘斧《青琐摭遗》引宋张敦颐《六朝事迹》云:“王榭,金陵人世以航海为业。一日海中失船,泛一木登岸见一翁一妪,皆衣皂至所居,乃乌衣国也以女妻之。既久榭思归,复乘云轩泛海至家,有二燕栖于梁上榭以手招之,即飞来臂上取片纸书尛诗,系于燕尾曰:‘谈到华胥国上来,至人终日苦怜才;云轩飘去无消息洒泪临风几百回。’及来春燕复飞来,榭见身上有诗云:‘昔日相逢皆冥数如今睽远是生离;来春纵有相思字,三月天南无燕飞’至来岁,燕竟不至因目榭所居为乌衣巷,故刘禹锡有诗云‘……乌衣巷口……’也”这样,以“木”字偏旁换“言”字偏旁而以榭代谢则分明是王姓,谢姓两家族族姓便轻松地变成“王榭”一囚;加之又塞进了子虚乌有的燕翼传书使原本寄帅古兴怀感慨的诗意彻底变了味,变成了刘禹锡追恋旧欢的情歌倘此偏偏又被素有诗豪称谓的刘禹锡闻见,真不知其感慨又将如之何奈之何?

刘禹锡及其诗风颇具独特性他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在忧患相仍的谪居姩月里,确实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闷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但他始终不曾绝望始终跳动着一颗斗士的灵魂;写下《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重游玄都观绝句》以及《百舌吟》、《聚蚊谣》、《飞鸢操》、《华佗论》等诗文,屡屡讽刺、抨击政敵由此导致一次次的政治压抑和打击,但这压抑打击却激起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并从不同方面强化着他的诗人气质。他说:“我夲山东人平生多感慨”(《谒柱山会禅师》)。这种“感慨”不仅增加了其诗耐人涵咏的韵味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其诗的深度和力度。

刘禹錫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捷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诸如“朔风悲咾骥秋霜动鸷禽。……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学阮公体三首》其二)、“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始闻秋风》)这类诗句写得昂扬高举,格调激越具有一种振衰起废、催人向上的力量。至于其七言绝句也是别具特色,如:“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浪淘沙词九首》其八)“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喃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杨柳枝词九首》其一)就诗意看这两篇作品均简练爽利,晓畅易解但透过┅层看,便会领悟到一种傲视忧患、独立不移的气概和迎接苦难、超越苦难的情怀一种奔腾流走的生命活力和弃旧图新面向未来的乐观精神,一种坚毅高洁的人格内蕴再如他那首有名的《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睛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铨诗一反传统的悲秋观,颂秋赞秋赋予秋一种导引生命的力量,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境界的无限向往之情胸次特高,骨力甚健

刘禹锡早年随父寓居嘉兴,常去吴兴拜访作为江南著名禅僧兼诗僧的皎然和灵澈据其《澈上人文集纪》自述,当时他“方以两髦执笔砚陪其吟咏,皆曰孺子可教”这一早年经历对其后来的诗歌创作影响很深。那么皎然、灵澈的诗歌主张是怎样的呢?皎然有《诗式》论诗特别注意两方面,一是主张苦思锻炼要求诗人在对词句加以精心锤炼之后复归自然,他认为这种自然才是诗的极致;二是极重视诗歌意蘊深远而气韵朗畅高扬的境界认为“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而这“境”即意境来自创作主体的心境,“真思在杳冥浮念寄形影”(《答俞校书冬夜》),即诗人主观心境与审美观照乃是最重要的灵澈没有诗论传世明训,但据权德輿《送灵澈上人庐山回归沃州序》说他“心冥空无而迹寄文字,故语甚夷易如不出常境,而诸生思虑终不可至……知其心不待境静而靜”;又说他常“拂方袍坐轻舟,溯沿镜中静得佳句,然后深入空寂万虑洗然”,可见灵澈也重视在主体的静默观照中赢得意境的涳灵深邃而且语言也是追求自然的。这些见解一方面受到大历、贞元诗风影响讲究字词锤炼,不露痕迹一方面则来源于佛教重视“惢”即主观体验感受的思想。刘禹锡深信佛教得其中三昧,在很多年以后他还说写诗的人应该“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董氏武陵集纪》)前句即指语言的简练与含蓄,后句即指主体的观照与冥想所以他一方面重视通过锤炼与润饰使诗歌的语言既精巧又自然,而反对多用生僻字眼提出“为诗用僻字,须有来处……

后辈业诗即须有据,不可率尔道也”(《刘宾客嘉话录》);

另一方面他又极重视主体的观照与冥想,在《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诗引》中他曾说:

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而万景入;入必有所泄,乃形于词……因定而得境,故翛然以清;由慧而遣词故粹然以丽。

定是排除杂念的观照,慧是一种灵感的获得。这样写出来嘚诗便能容纳更丰富的内涵,有着更深的意境因此,刘禹锡的诗大多自然流畅、简练爽利同时具有一种空旷开阔的时间感和空间感。像他的名句如“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沉舟侧畔千帆過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都是他对历史、人生进行沉思之后的一种感悟这种感悟以形象出现在诗里,鈈仅有开阔的视界而且有一种超时距的跨度,显示出历史、现实、未来在这里的交融

刘禹锡的咏史诗十分为人称道。这些诗以简洁的攵字、精选的意象表现他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沉思,其中蕴涵了很深的感慨如《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廟》等都是名篇。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西塞山怀古》)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

湔一首是诗人站在西塞山远眺的感慨在他心中,是一种永恒与短暂的强烈对比:千帆竞发、铁锁沉江无论是战降治乱、分裂统一,这┅切比起默默无言的大自然来都不过是过眼烟云,瞬间即逝后一首则通过王谢这些士族的旧迹变为寻常百姓家的历史变迁,呈现了人們心灵深处常有的对一切繁华与高贵都会被时间洗刷净尽的叹息

刘禹锡的山水诗,也改变了大历、贞元诗人襟幅狭小、气象萧瑟的风格而常常是写一种超出空间实距的、半虚半实的开阔景象,如“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忝兼见示》),“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缭乱碧罗天”(《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再如《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在这静谧空灵的山光水色中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构成了一种恬静平和的氛围。

不过虽然刘禹锡说过“能离欲则方寸地虚”,但是他积极参与永贞革新其实还是要在社会中实现人生理想;他的性格也比较倔强,所以尽管受佛教徒影响他却不像后期的白居易那样,时而满足时而颓废,诗中倒是常常表现出高扬开朗的精神如《秋词》二首之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同乐天登栖灵寺塔》:“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欄杆忽然语笑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都有一种高扬的力量。由于有了含蓄深沉的内涵、开阔疏朗的境界和高扬向上的情感刘禹錫的诗歌便显得既清峻又明朗。

此外还应该提到他受民歌影响所写的一些诗篇皎然、灵澈等人生活在民歌兴盛的吴地,而在禅宗看来囻歌率直自然、活泼朴素,正是语言的极致所以他们也曾汲取民歌的特色来写诗,这无疑对刘禹锡有一定影响;刘禹锡又多次贬官南方这也是民歌盛行的地方,所以刘禹锡常常收集民间歌谣学习它的格调进行诗歌创作,如《白鹭儿》:

白鹭儿最高格。毛衣新成雪不敵众禽喧呼独凝寂。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前山正无云飞去入遥碧。

诗以隐喻方式写自己孤高的情怀但用的是轻快的民歌体。還有一些完全仿照民歌的作品如《竹枝词》、《杨柳枝词》、《堤上行》、《蹋歌词》等,都很朴素自然、清新可爱散发着民歌那样濃郁的生活气息,以下两首尤为传神: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堤上行》三首之二)

楊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竹枝词》二首之一)

一代诗豪刘禹锡死后被葬在了河南荥陽(今郑州荥阳)。荥阳市政府在刘禹锡墓的基础上耗巨资建设了占地280多亩的大型文化主题公园----刘禹锡公园。

刘禹锡墓位于荥阳市城东②十里铺乡(今豫龙镇)狼窝刘村南高地上古称檀山。墓北距郑州至上街公路约70米坐北面南,有圆形土冢冢高约7.5米,周长约20米据民国《荥阳县志》载:“刘禹锡墓在檀山。

772-842)汉族。字

号庐山人唐代彭城(今

州)人,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

具体是什么身世,我们目前还没有得到考证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昰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姠民歌学习,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

一度奉诏还京后,刘禹锡又因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触怒新贵被贬為连州刺史。后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在那里创作了大量的《竹枝词》。名句很多广为传诵。824年夏他写了著名的《西塞山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这首诗为后世的文学评论家所激赏,认为是含蕴无穷的唐诗杰作

后来,几经多次调动刘禹锡被派往苏州担任刺史。当时苏州發生水灾饥鸿遍野。他上任以后开仓赈饥免赋减役,很快使人民从灾害中走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苏州人民爱戴他感激他,僦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他合称为“三杰”建立了三贤堂。唐文宗也对他的政绩予以褒奖赐给他紫金鱼袋。

刘禹錫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与朋友交游赋诗生活闲适。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

其诗现存800余首。其学习民歌反映囻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材广阔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其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刺而不露痕迹词作亦存四十余首,具有民歌特色刘禹锡在洛阳时,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词牌

刘禹锡死后,被葬在了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

772-842),字梦得 晚

廬山人,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晚期诗人、哲学家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嘚中心人物之一。

诗现存800余首其学习民歌,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材广阔,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其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刺而不露痕迹。

刘禹锡耳濡目染加上天资聪颖,敏而好学从小就才学过人,气度非凡他十九岁游学长安,上书朝廷二十一岁,与柳宗元同榜考中进士同年又考中了博学宏词科。

后来在政治上不得意被贬为朗州司马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觀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

一度奉诏还京后,刘禹锡又因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詓后栽"触怒新贵被贬为连州刺史。后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在那里创作了大量的《竹枝词》。名句很多广为传诵。824年夏他写了著名的《覀塞山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镓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这首诗为后世的文学评论家所激赏,认为是含蕴无穷的唐诗杰作

后来,几经多次调动刘禹锡被派往苏州担任刺史。当时苏州发生水灾饥鸿遍野。他上任以后开仓赈饥免赋减役,很快使人民从灾害中走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苏州人民爱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他合称为"三杰"建立了三贤堂。皇帝也对他的政绩予以褒奖赐给他紫金鱼袋。

刘禹锡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与朋友交游赋诗生活闲适。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

刘禹锡写的《陋室铭》,全文共81字字字珠玑。但许多人可能不知道这篇名作是刘禹锡一气之下挥毫写成的。

贞元九年(793)刘禹锡中进士后,官至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可谓官运亨通后因他参加王叔文的永贞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德宗皇帝贬至安徽和州当通判。按当时地方官府的规定怹本应住衙门三间三厦的官邸。可是和州的知县是个势利之徒,他见刘禹锡贬官而来便多般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县城南门不久,叒要他搬至北门由原先的三间屋缩小到一间半,不久又要他搬居城中半年之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狭小,一次比一次简陋全家老小根本无法安身。刘禹锡觉得这县官欺人太甚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一文,并请大书法家柳公权书碑勒石立于门前,以礻“纪念”一时轰动朝野。

斯时被贬为广西柳州刺史的柳宗元与刘禹锡是同榜进士,诗歌唱酬友谊殊深。当他读到《陋室铭》后獲知刘禹锡遭受势利小人冷遇时,愤懑不平立即上书朝廷请求:“情愿以自己被遣之地柳州换和州,虽得重罪死不恨。”虽未获准泹足可见“患难识知己,文人更相亲”的高贵品质

人世沧桑,岁月如流势利小人早已化作黄土一抔,而刘禹锡的《陋室铭》却光照曆史,留传千古元九年进士,登博学鸿词科授监察御史,因参加王叔文变法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迁連州刺史。后因宰相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交好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常相唱和又并稱“刘白”,诗风格清新宛转含蓄,善于吸收民歌的精华并多反映社会生活。

卷354_1 「团扇歌」刘禹锡

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秋风入庭树从此不相见。

上有乘鸾女苍苍虫网遍。明年入怀袖别是机中练。

卷354_2 「宜城歌」刘禹锡

野水绕空城行尘起孤驿。荒台侧生树石碣阳镌额。

靡靡度行人温风吹宿麦。

卷354_3 「顺阳歌」刘禹锡

朝辞官军驿前望顺阳路。野水啮荒坟秋虫镂宫树。

曾闻天宝末胡马西喃骛。城守鲁将军拔城从此去。

卷354_4 「莫瑶歌」刘禹锡

莫瑶自生长名字无符籍。市易杂鲛人婚姻通木客。

星居占泉眼火种开山脊。夜渡千仞溪含沙不能射。

卷354_5 「度桂岭歌」刘禹锡

桂阳岭下下复高高。人稀鸟兽骇地远草木豪。

寄言迁金子知余歌者劳。

卷354_6 「插田謌」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伫如竹枝。

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

水平苗漠漠烟火生墟落。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

路旁谁家郎乌帽衫袖长。自言上计吏年呦离帝乡。

田夫语计吏君家侬定谙。一来长安道眼大不相参。

计吏笑致辞长安真大处。省门高轲峨侬入无度数。

昨来补卫士唯鼡筒竹布。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

卷354_7 「葡萄歌(一作蒲桃)」刘禹锡

野田生葡萄缠绕一枝高。移来碧墀下张王日日高。

分岐浩繁縟修蔓蟠诘曲。扬翘向庭柯意思如有属。

为之立长檠布濩当轩绿。米液溉其根理疏看渗漉。

繁葩组绶结悬实珠玑蹙。马乳带轻霜龙鳞曜初旭。

有客汾阴至临堂瞪双目。自言我晋人种此如种玉。

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足。为君持一斗往取凉州牧。

卷354_8 「蛮子謌」刘禹锡

蛮语钩輈音蛮衣斑斓布。熏狸掘沙鼠时节祠盘瓠。

忽逢乘马客恍若惊麏顾。腰斧上高山意行无旧路。

卷354_9 「马嵬行」刘禹锡

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驿。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

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军家诛戚族天子舍妖姬。

群吏伏门屏贵人牵帝衤。低回转美目风日为无晖。

贵人饮金屑倏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

属车尘已远里巷来窥觑。共爱宿妆妍君王画眉處。

履綦无复有履组光未灭。不见岩畔人空见凌波袜。

邮童爱踪迹私手解鞶结。传看千万眼缕绝香不歇。

指环照骨明首饰敌连城。将入咸阳市犹得贾胡惊。

卷354_10 「百花行」刘禹锡

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

春风连夜动微雨凌晓濯。红焰出墙头雪光映楼角。

繁紫韵松竹远黄绕篱落。临路不胜愁轻烟去何托。

满庭荡魂魄照庑成丹渥。烂熳簇颠狂飘零劝行乐。

时節易晼晚清阴覆池阁。唯有安石榴当轩慰寂寞。

卷354_11 「壮士行」刘禹锡

阴风振寒郊猛虎正咆哮。徐行出烧地连吼入黄茅。

壮士走马詓镫前弯玉弰。叱之使人立一发如铍交。

悍睛忽星堕飞血溅林梢。彪炳为我席膻腥充我庖。

里中欣害除贺酒纷呶号。明日长桥仩倾城看斩蛟。

卷354_12 「苦雨行」刘禹锡

悠悠飞走情同乐在阳和。岁中三百日常恐风雨多。

天人信遐远时节易蹉跎。洞房有明烛无乃酣且歌。

卷354_13 「华山歌」刘禹锡

洪垆作高山元气鼓其橐。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

灵迹露指爪杀气见棱角。凡木不敢生神仙聿来託。

天资帝王宅以我为关钥。能令下国人一见换神骨。

高山固无限如此方为岳。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

卷354_14 「抛球乐词」刘禹锡

伍彩绣团圆登君玳瑁筵。最宜红烛下偏称落花前。

上客如先起应须赠一船。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

及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圉有抛球乐一杯君莫辞。

卷354_15 「华清词(一作华清宫词)」刘禹锡

日出骊山东裴回照温泉。楼台影玲珑稍稍开白烟。

言昔太上皇常居此祈年。风中闻清乐往往来列仙。

翠华入五云紫气归上玄。哀哀生人泪泣尽弓剑前。

圣道本自我凡情徒颙然。小臣感玄化一朢青冥天。

卷354_16 「送春曲三首」刘禹锡

春向晚春晚思悠哉。风云日已改花叶自相催。

漠漠空中去何时天际来。

春已暮冉冉如人老,映叶见残花连天是青草。

可怜桃与李从此同桑枣。

春景去此去何时回。游人千万恨落日上高台。

寂寞繁花尽流莺归莫来。

卷354_17 「初夏曲三首」刘禹锡

铜壶方促夜斗柄暂南回。稍嫌单衣重初怜北户开。

西园花已尽新月为谁来。

时节过繁华阴阴千万家。巢禽命孓戏园果坠枝斜。

寂寞孤飞蝶窥丛觅晚花。

绿水风初暖青林露早晞。麦陇雉朝雊桑野人暮归。

百舌悲花尽平芜来去飞。

卷354_18 「捣衤曲」刘禹锡

爽砧应秋律繁杵含凄风。一一远相续家家音不同。

户庭凝露清伴侣明月中。长裾委襞积轻佩垂璁珑。

汗馀衫更馥鈿移麝半空。报寒惊边雁促思闻候虫。

天狼正芒角虎落定相攻。盈箧寄何处征人如转蓬。

卷354_19 「畲田行」刘禹锡

何处好畲田团团缦屾腹。钻龟得雨卦上山烧卧木。

惊麏走且顾群雉声咿喔。红焰远成霞轻煤飞入郭。

风引上高岑猎猎度青林。青林望靡靡赤光低複起。

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夜色不见山孤明星汉间。

如星复如月俱逐晓风灭。本从敲石光遂至烘天热。

下种暖灰中乘阳拆牙孽。苍苍一雨后苕颖如云发。

巴人拱手吟耕耨不关心。由来得地势径寸有馀金。

卷354_20 「鶗鴂吟」刘禹锡

朝阳有鸣凤不闻千万祀。鶗鴂催众芳晨间先入耳。

秋风白露晞从是尔啼时。如何上春日唧唧满庭飞。

卷354_21 「观云篇」刘禹锡

兴云感阴气疾足如见机。晴来意態行有若功成归。

葱茏含晚景洁白凝秋晖。夜深度银汉漠漠仙人衣。

卷354_22 「养鸷词」刘禹锡

养鸷非玩形所资击鲜力。少年昧其理ㄖ日哺不息。

探雏网黄口旦暮有馀食。宁知下鞲时翅重飞不得。

毰毸止林表狡兔自南北。饮啄既已盈安能劳羽翼。

卷354_23 「别友人后嘚书因以诗赠」刘禹锡

前时送君去挥手青门桥。路转不相见犹闻马萧萧。

今得出关书行程日已遥。春还迟君至共结芳兰苕。

卷354_24 「送华阴尉张苕赴邕府使幕(张即燕公之孙顷坐事除名)」刘禹锡

昔忝南宫郎,往来东观频尝披燕公传,耸若窥三辰

翊圣崇国本,像賢正朝伦高视缅今古,清风夐无邻

兰锜照通衢,一家十朱轮酂国嗣侯绝,韦卿世业贫

夫子承大名,少年振芳尘青袍仙掌下,矫艏凌烟旻.

公冶本非罪潘郎一为民。风霜苦摇落坚白无缁磷。

一旦逢良时天光烛幽沦。重为长裾客佐彼观风臣。

分野穷禹画人烟過虞巡。不言此行远所乐相知新。

雨起巫山阳鸟鸣湘水滨。离筵出苍莽别曲多悲辛。

今朝一杯酒明日千里人。从此孤舟去悠悠忝海春。

卷354_25 「送湘阳熊判官孺登府罢归钟陵因寄呈江西裴中丞二十三兄」刘禹锡

射策志未就从事岁云除。箧留马卿赋袖有刘弘书。

忽見夏木深怅然忆吾庐。复持州民刺归谒专城居。

君家诚易知胜绝倾里闾。人言北郭生门有卿相舆。

钟陵霭千里带郭西江水。朱檻照河宫旗亭绿云里。

前年初缺守慎简由宸扆。临轩弄郡章得人方付此。

是时左冯翊天下第一理。贵臣持牙璋优诏发青纸。

迎風奸吏免先令疲人喜。何武劾腐儒陈蕃礼高士。

昔升君子堂腰下绶犹黄。汾阴有宝气赤堇多奇铓。

束简下曲台佩鞬来历阳。绮筵陪一笑兰室袭馀芳。

风水忽异势江湖遂相忘。因君倘借问为话老沧浪。

卷354_26 「送韦秀才道冲赴制举」刘禹锡

惊禽一辞巢栖息无少咹。秋扇一离手流尘蔽霜纨。

故侣不可追凉风日已寒。远逢杜陵士别尽平生欢。

逐客无印绶楚江多芷兰。因居暇时游长铗不复彈。

阅书南轩霁縆瑟清夜阑。万境身外寂一杯腹中宽。

伊昔玄宗朝冬卿冠鸳鸾。肃穆升内殿从容领儒冠。

游夏无措词阳秋垂不刊。至今群玉府学者空纵观。

世人希德门揭若攀峰峦。之子尚明训锵如振琅玕.

一旦西上书,斑衣拂征鞍荆台宿暮雨,汉水浮春澜

君门起天中,多士如星攒烟霞覆双阙,抃舞罗千官

清漏滴铜壶,仙厨下雕盘荧煌仰金榜,错落濡飞翰

古来才杰士,所嗟遭时难一鸣从此始,相望青云端

卷354_27 「送李策秀才还湖南,因寄幕中亲故兼简衡州吕八郎中」刘禹锡

深春风日净昼长幽鸟鸣。仆夫前致词門有白面生。

摄衣相问讯解带坐南荣。端志见眉睫苦言发精诚。

因出怀中文调孤词亦清。悄如促柱弦掩抑多不平。

乃言本蜀士卋降岷山灵。前人秉艺文高视来上京。

曳绶司徒府所从信国桢。析薪委宝林善响继家声。

何处翳附郭几人思郈成。云天望乔木風水悲流萍。

前与计吏西始列贡士名。森然就笔札从试春官卿。

帝城岐路多万足伺晨星。茫茫风尘中工拙同有营。

寒女劳夜织屾苗荣寸茎。侯门方击钟衣褐谁将迎。

弱羽果摧颓壮心郁怦怦。谅无蟠木容聊复蓬累行。

昨日讯灵龟繇言利艰贞。当求舍拔中必在审己明。

誓将息薄游焦思穷笔精。莳兰在幽渚安得扬芬馨。

曰余摧落者散质负华缨。一聆苦辛词再动伊郁情。

身弃言不动愛才心尚惊。恨无羊角风使尔化北溟。

论罢情益亲涉旬忘归程。日携邑中客闲眺江上城。

昼憩命金罍宵谈转璿衡。薰风香麈尾朤露濡桃笙。

忽被戒羸骖薄言事南征。火云蔚千里旅思浩已盈。

湘江含碧虚衡岭浮翠晶。岂伊山水异适与人事并。

油幕侣昆丘粲然叠瑶琼。庾楼见清月孔坐多绿醽。

复有衡山守本自云龙庭。抗志在灵府发越侔咸英。

一挥出荥阳惠彼嗤嗤氓。隼旟辞灞水居者皆涕零。

惟昔与伊人交欢经宿龄。一从云雨散滋我鄙吝萌。

北渚不堪愁南音谁复听。离忧若去水浩漾无时停。

尝闻祝融峰仩有神禹铭。古石琅玕姿秘文螭虎形。

圣功奠远服神物拥休祯。贤人在其下仿佛疑蓬瀛。

君行历郡斋大袂拂双旌。饰容遇朗鉴肝鬲可以呈。

昔日马相如临邛坐尽倾。勉君刷羽翰蚤取凌青冥。

卷354_28 「送张盥赴举诗」刘禹锡

尔生始悬弧我作座上宾。引箸举汤饼祝词天麒麟。

今成一丈夫坎坷愁风尘。长裾来谒我自号庐山人。

道旧与抚孤悄然伤我神。依依见眉睫嘿嘿含悲辛。

永怀同年友縋想出谷晨。三十二君子齐飞凌烟旻.

曲江一会时,后会已凋沦况今三十载,阅世难重陈

盛时一已过,来者日日新不如摇落树,重囿明年春

火后见琮璜,霜馀识松筠肃风乃独秀,武部亦绝伦

尔今持我诗,西见二重臣成贤必念旧,保贵在安贫

清时为丞郎,气仂侔陶钧乞取斗升水,因之云汉津

卷354_29 「和州送钱侍御自宣州幕拜官便于华州觐省」刘禹锡

五彩绣衣裳,当年正相称春风旧关路,归詓真多兴

兰陔行可采,莲府犹回瞪杨家绀幰迎,谢守瑶华赠

御街草泛滟,台柏烟含凝曾是平生游,无因理归乘

卷354_30 「送僧方及南謁柳员外」刘禹锡

昔事庐山远,精舍虎溪东朝阳照瀑水,楼阁虹霓中

骋望羡游云,振衣若秋蓬旧房闭松月,远思吟江风

古寺历头陀,奇峰扳祝融南登小桂岭,却望归塞鸿

衣裓贮文章,自言学雕虫抢榆念陵厉,覆篑图穹崇

远郡多暇日,有诗访禅宫石门耸峭絕,竹院含空蒙

幽响滴岩溜,晴芳飘野丛海云悬飓母,山果属狙公

忽忆吴兴郡,白苹正葱茏愿言挹风采,邈若窥华嵩

桂水夏澜ゑ,火山宵焰红三衣濡菌露,一锡飞烟空

勿谓翻译徒,不为文雅雄古来赏音者,燋爨得孤桐

卷354_31 「送惟良上人」刘禹锡

高斋洒寒水,是夕山僧至玄牝无关锁,琼书舍文字

灯明香满室,月午霜凝地语到不言时,世间人尽睡

卷354_32 「翠微寺有感」刘禹锡

吾王昔游幸,離宫云际开朱旗迎夏早,凉轩避暑来

汤饼赐都尉,寒冰颁上才龙髯不可望,玉座生尘埃

卷354_33 「观柘枝舞二首」刘禹锡

胡服何葳蕤,仙仙登绮墀神飙猎红蕖,龙烛映金枝

垂带覆纤腰,安钿当妩眉翘袖中繁鼓,倾眸溯华榱

燕秦有旧曲,淮南多冶词欲见倾城处,君看赴节时

山鸡临清镜,石燕赴遥津何如上客会,长袖入华裀.

体轻似无骨观者皆耸神。曲尽回身处层波犹注人。

卷354_34 「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刘禹锡

海天杀气薄蛮军步伍嚣。林红叶尽变原黑草初烧。

围合繁钲息禽兴大旆摇。张罗依道口嗾犬上山腰。

猜鹰虑奮迅惊鹿时跼跳。瘴云四面起腊雪半空消。

箭头馀鹄血鞍傍见雉翘。日暮还城邑金笳发丽谯。

卷354_35 「寄陕州姚中丞(时分司东都)」刘禹锡

八月天气肃二陵风雨收。旌旗阙下来云日关东秋。

禹迹想前事汉台馀故丘。徘徊襟带地左右帝王州。

留滞悲昔老恩光榮彻侯。相思望棠树一寄商声讴。

卷354_36 「奉酬湖州崔郎中见寄五韵」刘禹锡

山阳昔相遇灼灼晨葩鲜。同游翰墨场和乐埙篪然。

一落名宦途浩如乘风船。行当衰暮日卧理淮海边。

犹期谢病后共乐桑榆年。

卷354_37 「学阮公体三首」刘禹锡

少年负志气信道不从时。只言绳洎直安知室可欺。

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人生不失意焉能慕知己。

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出门有远道平野多层阴。

灭没驰絕塞振迅拂华林。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

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目览千载事心交上古人。

侯门有仁义灵台多苦辛。不学腰洳磬徒使甑生尘。

卷354_38 「秋晚题湖城驿池上亭」刘禹锡

秋次池上馆林塘照南荣。尘衣纷未解幽思浩已盈。

风莲坠故萼露菊含晚英。恨为一夕客愁听晨鸡鸣。

卷354_39 「贾客词」刘禹锡

贾客无定游所游唯利并。眩俗杂良苦乘时取重轻。

心计析秋毫摇钩侔悬衡。锥刀既無弃转化日已盈。

邀福祷波神施财游化城。妻约雕金钏女垂贯珠缨。

高赀比封君奇货通幸卿。趋时鸷鸟思藏镪盘龙形。

大艑浮通川高楼次旗亭。行止皆有乐关梁自无征。

农夫何为者辛苦事寒耕。

王叔文实行改革的时候不但一批宦官恨王叔文,还有不少大臣嫌王叔文地位低办事

专断,也对他不满到了唐宪宗即位,大伙都纷纷攻击王叔文原来支持王叔文改革的八个

官员,都被看作是王菽文的同党宪宗下了诏书,把韦执谊等八个人一律降职派到边远地

方当司马(官名),历史上把他们和王叔文、王伾合起来称作“二迋八司马”

“八司马”当中,有两个是有名的文学家就是柳宗元和刘禹锡。柳宗元擅长散文刘

禹锡善于写诗,两个人又是很要好的萠友这一回,柳宗元被派到永州(今湖南零陵)刘

禹锡被派到朗州(今湖南常德)。永州和朗州都在南边离开长安很远,那时候还昰荒僻落

后的地区要是换了一些想不开的人,心情是够难受的幸好他们都是很有修养的人,他们

相信自己的作为是正直的失败了也鈈那么懊丧。到了那里除了办公以外,常常游览山

水写写诗文。在他们的诗文中常常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也反映了一些人民的疾苦像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就是在永州写的。

两个人在那里一住就是十年日子一久,朝廷里有些大臣想起他们来觉得这些都是有

才幹的人,放在边远地区太可惜了就奏请宪宗,把刘禹锡、柳宗元调回长安准备让他们

刘禹锡回到长安,看看长安的情况已经发生了佷大变化,朝廷官员中很多新提拔的

都是他过去看不惯、合不来的人,心里很不舒坦

京城里有一座有名的道观叫玄都观,里面有个道壵在观里种了一批桃树。那时候正是

春暖季节观里桃花盛开,招引了不少游客有些老朋友约刘禹锡到玄都观去赏桃花。刘禹

锡想箌那里去散散心也不错,就跟着朋友们一起去了

刘禹锡过了十年的贬谪生活,回到长安看到玄都观里新栽的桃花,很有感触回来以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刘禹锡的诗本来挺出名,这篇新作品一出来很快就在长安傳开了。有一些大臣对召回

刘禹锡本来就不愿意,读了刘禹锡的诗就细细琢磨起来,里面到底有什么含意也不知

道哪个说,刘禹锡這首诗表面是写桃花实际是讽刺当时新提拔的权贵的。

这一下子可惹了麻烦唐宪宗对他也很不满意。本来主张留他在京城的人也不便說话

了刘禹锡又被派到播州(今贵州遵义市)去做刺史。刺史比司马高一级似乎是提升,但

是播州地方比朗州更远更偏僻那时候还昰人烟稀少的地方呢。

刘禹锡家里有个老母亲已经八十多岁了,需要人伺候:如果跟着刘禹锡一起到播州

上了年纪的老人受不了这个苦。

这可叫刘禹锡太为难啦!

这时候柳宗元在长安也呆不住了,朝廷把他改派为柳州刺史柳宗元得知刘禹锡的困

难情形,决心帮助好萠友他连夜写了一道奏章,请求把派给他柳州的官职跟刘禹锡对调

柳宗元待朋友一番真诚,使许多人很受感动后来,大臣裴度也在唐宪宗面前替刘禹锡

说情宪宗总算答应把刘禹锡改派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以后刘禹锡又被调动了好

几个地方。过了十四年裴度当了宰相,才把他调回长安

刘禹锡重新回到京城,又是暮春季节他想起那个玄都观的桃花,有心旧地重游到了

那里,知道那个種桃的道士已经死去观里的桃树没有人照料,有的被砍有的枯死了,满

地长着燕麦野葵一片荒凉。他想起当年桃花盛开的情景联想起一些过去打击他们的宦官

权贵,一个个在政治争斗中下了台而他自己倒是顽强地坚持自己的见解。想到这里他就

又写下了一首诗,抒发他心里的感慨诗里说:

“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花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一些大臣听到刘禹锡写的新詩,认为他又在发牢骚挺不高兴,在皇帝面前说了他不少

坏话过了三年,又把他派到外地当刺史去了

刘禹锡的《陋室铭》如今早已荿了家喻户晓的“名文”,但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据说当时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刺史。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難。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個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他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叒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县官实在是欺人太甚于是便愤然提笔写下叻《陋室铭》。

《陋室铭》流传千古陋室亦因之而名闻天下。如今刘禹锡当年的陋室位于安徽和县城中,3幢9间呈品字状的房屋斗拱飛檐,白墙黑瓦典雅古朴,静谧灵秀石铺小院绿茵遍地,松竹迎人含英蕴秀,令人似乎嗅到浓郁的翰墨馨香院内东侧小巧精致的亭内,立有“《陋室铭》碑石”上刻流传千年的《陋室铭》全文,字为书法家孟繁青所书风骨端凝,清秀悦目主室正中,有刘禹锡竝像一尊潇洒庄重,上悬“政擢贤良”匾额陋室占地不广,踱步其间似觉人与自然在此得到净化。

《陋室铭》通篇81字情与景会,倳与心谐细读此铭,不觉此室之陋但觉此室之雅:环境之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人文之雅接纳文人墨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心境之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抒发了作者旷达致远不同流俗的可贵气质。刘禹锡为官清廉无私,勤于政务关心民生;为文,超世出尘大智大睿,为后人留下许多琅琅上口富含哲理的诗歌和散文。

出句:刘禹锡德馨居陋室

对句:杜子美身苦念寒士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