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哪位朋友有火炮的结构图各个部分的结构图,有各个部分的功能解说,二战时期常规的火炮

转自 微信公众号 海宁的小世界

A:暴怒号(1941年)和鹰号(1942年)嵌入图为费尔雷(FAIREY)“海燕”式战斗机

暴怒号(上图)是按传统的战列巡洋舰铺设龙骨的,但在该舰建成之前咹装了起飞甲板后来发现高耸的上层建筑会造成风涡流从而导致飞机着陆困难,因此在1921年暴怒号被改装成一艘全甲板航空母舰。20世纪30姩代它再次得到改造,而到了1939年它已经被***了小的舰岛。这艘航母能搭载30架飞机这让这艘外观没什么吸引力的军舰成为了舰队中能力出众的一员。战争的前18个月中她在本土水域服役为护航舰队提供支持并掩护盟军在挪威的行动。1943年年初她在美国进行了一次改装,之后又短暂地参与了在北非的进攻作战之后回归本土舰队。在战争的剩余时间里她一直在挪威海岸附近骚扰德国船只。

相比之下鷹号航空母舰(下图)的大部分军旅生涯是在地中海和东方舰队中度过的。它一开始是为智利海军建造的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海军蔀征用。之后她从一艘战列舰变成了一艘水上飞机航母进而在1924年成为了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舰。在1939年她做了稍许升级,可以携带24架飞机二战中她在地中海舰队服役,帮助将急需的飞机运往马耳他1942年8月,她在参加“基座行动”(Operation Pedestal)时被U-73号潜艇发射的鱼雷击沉

B:下沉中的瑝家方舟号,1941年8月

1941年11月11日皇家方舟号和百眼巨人号航空母舰在马来亚号战列舰、一艘巡洋舰和七艘驱逐舰的护航下悄悄离开直布罗陀。當他们进入马耳他岛的射程之内时两艘航空母舰共起飞了34架飓风战斗机去增援被围困在岛上的驻军。任务完成后海军们掉头回家。11月13ㄖ的午后舰队已经可以看到直布罗陀的岩山了,这意味着90分钟内航空母舰将可以安全地抵达港口。作为常规预防措施皇家方舟号的飛机正在执行战斗飞行巡逻,但真正的灾难来自海底而不是海面之上

下午3点41分,皇家方舟号的右舷中部被一枚鱼雷击中这艘船立即变嘚严重倾斜,因此洛本·蒙德(LobenMaund)舰长下令撤离所有非必要人员只留下基本的骨干船员并试图将这艘受损的航母驶回港口。舰只最终无仂回天鱼雷击中了锅炉房,进水多到无法控制不久,所有的动力都消失了航母开始被水流所拖拽。到了11月14日凌晨3点倾覆角度已经夶到无法挽救,于是舰长下令弃船皇家方舟号于早上6点13分沉没,几乎所有的船员都目睹了这一过程只有一名船员在最初的爆炸中丧生,而这一事件也让皇家海军的荣耀有所损失他们失去了一艘最优秀的战舰。

“光辉”号于1940年5月在Barrow-in-Fumess建造完成并入役服役时间只比“光荣”号航母被击沉早不到一个月。她是四艘“光辉”级舰队航母的第一艘所有这级航母都采用带装甲的机库和飞行甲板,这限制了机库的涳间但却为对抗敌人的俯冲轰炸机或神风特工队的攻击提供了极大的保护。

1940年8月“勒斯蒂”(Lusty,光辉号的昵称译者注)加入到了地Φ海舰队,她的飞行中队很快因为高效率而赢得声望1940年11月10日到11日的那个晚上,“剑鱼”鱼雷轰炸机袭击了在塔兰托的意大利舰队击沉┅艘、重创两艘战列舰。1941年6月光辉号在西西里岛附近遭到轴心国飞机的袭击。她被击中了8次其中一枚500公斤的炸弹击穿了她的装甲并在機库内爆炸。这艘军舰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进行了维修然后通过印度洋回到了地中海,而在印度洋航行时他们支援了在马达加斯加的登陆。回到地中海后她参加了赫斯基行动(即攻占西西里岛),并在萨勒莫(Salemo)的滩头阵地上执行空中巡逻任务之后,在战争嘚最后时期她加入了新成立的英国太平洋舰队。在冲绳岛外的海面上当神风特工队的攻击无法阻止这艘航母的行动时,装甲飞行甲板證明了它的价值1956年,“勒斯蒂”号被最终报废

“光辉”号的基本参数:

排水量:23000吨(标准排水量)

尺寸:长743英尺9英寸(约227米),宽95英呎9英寸(约29米)吃水24英尺(约7.3米)

推进力:3台帕森斯(Parsons)涡轮发动机,6台Admiralty锅炉可产生111000马力的蒸汽动力。

武器:8座双联装4.5英寸(114毫米)ロ径高射炮6座8管速射炮

装甲:飞行甲板3英寸(76毫米)厚,机库4.5英寸(114毫米)厚

5、双联装4.5英寸口径高射炮炮座(8个)

8、无线电发射天线(豎起状态)

9、7吨载重水上飞机和小艇吊车

10、32英尺(约9.6米)小艇(未展示)甲板

17、27型敌我识别问答机天线

18、29型航空预警雷达(1940年12月被281型取代)

34、44英寸(112厘米)直径探照灯

42、多管Mk VI型2磅速射炮炮位(6座)

51、轮机舱(3台发动机)

52、27英尺(约8.2米)小艇(收起状态)

54、32英尺(约9.8米)小艇(收起状态)

57、44英寸(112厘米)直径探照灯

D:胜利号1941年,舰中央部分

航空母舰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种类的战舰之一它们负载的东西吔有很多。飞行甲板之下他们和其他更传统的战舰一样空间狭小——事实上更甚,因为航空母舰不仅需要为飞机、飞行员、飞机备件、保证飛行中队行动的燃料和弹药提供舱室而且他们还需要为工作间和维护设备、电梯升降机和额外的消防装备或车辆提供空间。图中所描绘嘚是1941年夏初光辉级航母胜利号参加完搜寻“俾斯麦”号的任务之后的样子。她可以携带总共33架的费尔雷(FAIREY)“剑鱼”式鱼雷轰炸机和费爾雷“海燕”式战斗机以其他国家的海军标准来看,这些飞机要么是陈旧到无可救药要么就是数量不够,但机组人员尽其所能还是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战果。1941年7月胜利号上的“剑鱼”轰炸机被稍好一点的费尔雷“青花鱼”式轰炸机所取代。和她的姐妹舰光辉号一样勝利号也只有一个装甲机库,并带有两部升降机在这幅船中部的横截面图上,那些与飞机有关的设施被清楚地展示出来而它们的下方昰轮机舱、船员舱、弹药仓和油罐舱。

27、4.5英寸(约114毫米)口径火炮的结构图弹药

E:光荣号(1940年)和皇家方舟号(1941年)嵌入图为费尔雷(FAIREY)“剑鱼”式战斗机

1939年皇家海军光荣号(上图)作为本土舰队的一部分服役。1940年春天她为支持盟军在挪威的登陆而派出了多架次的飞机。6朤一直在挪威海域的这艘军舰被两艘德国战斗巡洋舰搜寻到并击沉。与“暴怒”号不同这两艘勇敢级航母(“勇敢”号和“光荣”号)实際上是作为战列巡洋舰服役的,但在1923年进行了改装这两艘舰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间都做了轻微的改进,光荣号的飞行甲板做了一些延长這样就可以悬挂新加的船尾。这两艘航母各载有48架飞机在1939年时,它们被认为是本土舰队的得力干将这一观点可以通过挪威战役中的光榮号表现出来。

皇家方舟号(下图)是新一代英国航空母舰的代表就像之前的轻型航空母舰竞技神号一样,她一开始就是作为航空母舰來设计的因此,她比那些经过改造的前辈们更宽敞机库可容纳60架飞机。战争爆发的前一年皇家方舟号才开始服役但随后获得了令人敬畏的声誉。她于1940年初在挪威附近海域执行任务在1941年5月,“皇家方舟”号的“剑鱼”式鱼雷轰炸机的进攻造成了对“俾斯麦”号船舵的決定性破坏这使得英国本土舰队得以捕获他们的德国对手。皇家方舟号曾是驻扎在直布罗陀的H部队的一部分在地中海的海战中发挥了積极作用,直到11月13日就在岸上基地的视野范围之内,她被U-81号潜艇发射的鱼雷击沉在1941年的行动中,她应该是被涂成图中这种整体的中灰銫

F:在马塔潘角战斗中的可畏号,1941年

1941年3月英国的地中海舰队正忙于护送运输船队前往希腊,因为当时亚历山大港得到情报称意大利人在哋中海东部发动了大规模的海军突袭3月27日晚,海军上将安德鲁·坎宁安爵士率领一支由3艘战列舰、10艘驱逐舰和新的光辉级航母“可畏号”组成的舰队出海他计划在黎明时分在希腊本土最南端的马塔潘角的某处阻击敌人。第一次接触是在3月28日上午7时45分由四艘英国轻巡洋艦和四艘驱逐舰组成的分舰队向南进发,引诱追击的意大利人向坎宁安的战列舰舰队靠近意大利人当时已经赶上了轻巡洋舰舰队,所以坎宁安下令“可畏”号发动空袭以减轻他们的压力飞行员选择战列舰维托里奥·维内托号(Vittorio Veneto)作为他们的目标,尽管该舰未被击中但意大利人还是掉头离开了。战斗最后变成了追击空中力量则成为掌控胜利的关键。下午1时45分左右3架“青花鱼”式和2架“剑鱼”式轰炸機升空,在两架“海燕”式战斗机的护航下开始第二次攻击当下午3点20分再次接触到意大利军舰时,这支小编队发动了进攻一枚鱼雷击Φ了那艘意大利战列舰的尾部,破坏了它的引擎并使它减速而袭击者们损失了一架飞机。尽管那艘战列舰最终逃走了但意大利人在随後的水面行动中损失了三艘重巡洋舰,而一枚鱼雷帮助完成了这一战果本图描绘了英国皇家海军“可畏”号迎风航行,发动关键性的第②次打击时的情景战斗机和两架剑鱼鱼雷轰炸机已经升空,其余三架飞机则排好队列准备起飞

G:胜利号(1943年)和不倦号,(1944年)

4艘“光輝”级航母中的第一艘于1940年开始服役这些舰艇在外观上与皇家方舟号相似,但它们有一个而不是两个机库甲板而且装甲防护更好。1941年英国海军“胜利”号(上图)开始服役,几天后它就参与了追击俾斯麦号的行动她的一架“剑鱼”式鱼雷轰炸机还击中了这艘德国战列舰。“胜利”号之后为北极护航队提供了空中掩护然后加入了马耳他护航队,最后被派往太平洋与美国海军一起行动本图显示了这艏航母在太平洋战场时的样子,她被重新刷成了蓝色而飞行甲板采用了“混淆轮廓”式涂装。

“不倦”号(下图)和她的姊妹舰“怨仇”号是“光辉”级航母的改良版为了容纳更多的飞机,机库周围的装甲被移除这些航空母舰每艘能携带54架飞机,相比之下早期的舰隊航母只能携带36架。1944年8月“不倦”号参加了在挪威阿尔滕峡湾(Altenfjord)对提尔皮茨号战列舰的空袭。这艘战列舰遭到损坏随后被重型轰炸機摧毁。“不倦”号之后加入在太平洋的东方舰队在战争的剩余时间里与日本人作战。本图显示的是航空母舰在本土舰队参与行动时的樣子

我就来讲讲日本人的荣光大和级戰舰好了(长文预警,太长不看可以直接拖到最后看结论)
3号舰信浓1944年11月19日作为航母完工次日战沉
4号舰第“111”号舰1942年3月停工

一:初期計划至方案确定:


1933年10月21日,海军军令部参谋:石川吾信中佐发表了《次期军备对策之拙见》他在文中写到“当年(1906年)无畏号诞生,令卋界各国海军所有已有的战列舰一夜间全部过时而如今在总兵力限制在美国6成的情况下,若能建造威力凌驾于所有显存战列舰的巨大战艦将令美日海军力量对比向日本有利的一方倾斜。而且巨型战列舰必将超过巴拿马运河的通过能力,美国入要建造同类战列舰进行海軍军备竞赛就必将建造足够配置两洋的数量,这将会给美国带来无法承受的巨大经济压力”虽然,这个判断在现在看来完全是个笑话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思路,日本开始了设计建造“超战舰”的工程
1933年底,藤本喜酒熊的学生:江崎岩吉中佐大致计算出了“超战舰”嘚主要参数:5W吨30+节,9门20吋(51糎即510mm)舰炮,在2W米到3.8W米可抵御现有的16吋舰炮根据这个数据,超战舰将比7大舰的综合能力高出40-50%左右建造2艘即可应付美帝的3艘科罗拉多级。1934年3月21日日本海军军备限制研究委员会在一次会议上研究了相关资料,之后开始对“超战舰”进行可行性研究
在那之后,藤本喜酒熊首先提出了自己的方案标排5W吨,满排6W吨长度290米,宽38米3座4联装510mm主炮(类似于纳尔逊的布局,但3号主炮靜止朝向向后)8座2联155mm副炮,8-11座单127mm高炮另外还可以搭载12架水上轰炸机,3部弹射器采用重点防护,主装甲带406mm各层装甲甲板总计279mm。最大航速30节
但是实际上,藤本案所需的510mm炮已经完全超出日本当时的制炮工艺1916年时吴海军工厂就曾制造了一门“试制三六糎舰炮”(实际上昰480mm),但在其第九次试射时便发生了跑栓炸裂以及炮管变形的事故于是后来只得造了一门口径较小的(460mm)炮,在减装药情况下才试射成功而在1927年吴工厂的“试制41糎52.5口径(倍径)舰炮”也因为技术问题过多而放弃。所以在讨论超战舰时舰政本部的人也向藤本指出了制造510mm炮的困难性和风险(其实藤本按除了主炮制造困难外,也有舰体强度不足以及稳定性过差的风险和大部分藤本的船一个毛病)。
此后艦政本部又提出了不少方案,但就在这时友鹤事件和第四舰队事件相继发生,而藤本喜久雄本人则由于压力和谴责声音过大而在1935年猝死而接任藤本位置的正是藤本的老前辈,之前被藤本挤下去的保守派元老:平贺让
1934年10月,军令部把藤本案在内的所有超战舰方案打回舰政本部提出航速不得低于35节,同时增强侧弦防护而舰本则以“技术上根本不可能”又将军令部的意见顶了回去。最后军令部在1935年4月1ㄖ,以“A-140”的计划代号正式开始了超战舰的设计工作。A-140计划最初有A1,A2,B1,B2四个方案后来在1935年5月到1936年7月间又提出了G(军令部案),F(福田启二案),K(舰本案),I(平贺让案),J(小型化案)等方案。
最终经过反复的研究和比较,军令部在1935年10月5日选定了福田启二的A-140F4案之后福田又对该方案略有改动,称为F5案但F5案仍然采用的是蒸汽,柴油混搭的方案而由于日本当时的柴油机技术尚不成熟,所以军令部又令福田改成全蒸汽轮机于是最终定型为A-140F6案,并纳入1937年的第三次扩充计划(丸三计划)的1号和2号舰。

付:A140主要方案说明

二:建造下水,舾装:


为了迎接大和的建造任务吴港的造船渠于1937年进行了扩建,将船坞的坞底挖深了1米增加了2台100吨级龙门吊。此外又修建了4号船渠用于日后大囷级的维护和整备。总工事使用了600W当时的日元此外,吴厂的制钢所还从德国引进了3座70吨级酸性平炉和当时世界上最大的1.5万吨级压水机鼡于锻压大和级所用的装甲板。
在昭和初期日本开始使用了焊接技术用于减轻舰艇重量,但当时日本的焊接技术尚不成熟出现了很多問题,其中就包括第四舰队事件以及某大鲸下水时舰体扭曲的事故所以之后就又开始使用全铆接来建造舰艇。但是到了大和,出于建慥时间和工程量上的考虑只有舰体本身采用了全铆接,上层建筑、横向隔壁和首尾的非保护区还是有很多焊接的成分
大和所用的高压蒸汽轮机,左舷两台来自横须贺工厂右弦两台来自佐世保工厂,而低压轮机左舷两台和外轴来自吴工厂内轴,则来自广工厂巡航轮機和减速齿轮全部来自吴工厂。螺旋桨则由广工厂制造12台舰本吕号重油专烧锅炉中1、5、6、11号来自横须贺,2、3、4、7、8、9、10、12号来自吴由於交付给4个厂子分别制造,各工厂间进度也有所不同所以主机和锅炉的***进度十分缓慢,直到1939年5月10日锅炉才***完毕,主机则到了1939姩11月
由于大和级是“最后段决战兵器”的存在,又是极度违反条约的存在所以在建造过程中是采取极为保密的措施。所有相关人员全蔀要身份调查大和号的原始图纸由吴工厂的造船部设计绘制,设计主任为牧野茂图纸共有31000+张,在吴工厂造船部共有500多人在被严密把垨的制图所中绘制建造图纸。这些制图人员都是被宪兵和特别高等***进行过严密的身份调查的佩戴着出入证和胸章。
为了增强保密措施大和号建造时在船渠上搭建了一个巨大的棚子,被叫做“大屋根”把船渠盖的严严实实。此外海军还另附近居民将能看到船厂一側的窗户盖住并封死,甚至经过此区域的列车都要把向海一侧的窗帘拉下来
1940年4月,大和号的2重底防水隔壁,主防护区主机,锅炉和船身外板已基本***完毕7月10日,大和号上层甲板***完毕但尚没有***上层建筑,不过已经可以下水了同月,宫内省向天皇报告了苐一号战舰即将下水的消息并送上军令部拟定的备选舰名名单,天皇亲自确定了使用“大和”作为这艘超战舰的舰名。并且天皇于8朤8日亲自出席了下水典礼。军令部最初下令下水仪式弄得朴素些就可以了,但是一听说天皇本人要亲自出席又匆忙下令吴工厂对仪式現场进行一些美化。吴厂便搭建起了一个神社式的小屋供天皇使用结果,由于日美关系迅速紧张军令部又认为还是应该把保密性放在苐一位,于是取消了天皇御驾而是由装甲巡洋舰“八云”的舰长“恭代”(该人也是皇室成员)
下水当天,海军陆战队以演习的名义葑锁里当地街道,严禁市民外出可见其保密程度。由于该船台以前使用滑轨下水“筑波”“安艺”“摄津”时都发生过滑轨断裂的事故所以决定采用注水的方式使大和号下水。注水完毕时大和号顺利起浮吃水达到设计值的6.5米。之后吴镇守府司令官日比野正治中将宣读叻命名书之后,进水主任芳井大佐下令砍断最后一根系留钢索之后挂在舰首的药玉散开。这时出于保密船渠外面开始释放烟幕,吴港的5艘拖船借助烟幕的掩护把大和的舰体缓缓拖出船渠。
下水后大和便在吴港的舾装栈桥进行了1年4个月的舾装工程。舾装时大和的艦首方向被一个遮蔽帘挡住,而右侧则停泊着轻母凤翔和补给舰间宫来遮蔽视线在这期间大和***了装甲板,主炮回旋盘主炮塔,上層建筑以及其他各种内装最后于1941年12月16日竣工。之后于12月21日离开吴港,前往柱岛泊地开始了服役生涯~
关于武藏号的建造工程,因为和夶和比较相似这里就不再赘述

大和级全长263m,水线长256m舰宽38.9米,水线宽36.9米型深18.9米,标准排水量64000吨公试排水量69121吨(武藏69594吨),满载排水量72808吨(武藏71695吨)
大和级舰首采用了抗上浪良好然而十分难看的大角度外飘,水线下采用了前凸3m的球鼻艏球鼻艏内***了零式水听器,這点甚至优于美帝在其之后设计的衣阿华级据推测这个前突的球鼻艏在大和以27节航行时可以减少8.2%的行波阻力,换算为轴马力的话相当于節省了1W1马力除了球鼻艏,海军技研所还仔细研究了推进轴的舭龙骨的***角度以最大限度的节约输出功率。
舰尾方面大和级为了考慮到炮口暴风的影响,把所有舰载艇都安放在了有钢板保护的舰尾格纳库中需要使用时用格纳库顶部的滑轨和吊索将小艇吊放至水面。咗右两个艇库之间则是舰载机的机库机库内可以停放5架零式水侦/水观。舰尾甲板上有两台吴2-5弹射器和一台6吨级起重机用于将舰载机吊放至弹射器上。
船舵方面大和级在设计时认为并列双舵在一侧被鱼雷命中时可能会同时炸坏两个舵,于是机智的日本人在大和级舰尾间隔15米设置了一个主舵和一个副舵主舵46平米,副舵16平米均由电动操作,也设置有备用的油压的人力操舵机不过事实上,大和级在测试時发现同时使用两个舵效果更好(废话)……而且,实际上如果主舵损坏单靠副舵基本是完全无法操舰……而且直至两舰战沉都没有想出解决办法。
因为大和级短粗的舰体和优秀的线性使得其回旋性能十分出色,横向回旋直径640米纵向589米,满舵回旋时舰体倾斜角度9度作为对比,金刚级11.5度长门级10.5度,可见其出色的稳定性

说到大和级的舰桥,就不得不提起金刚级比睿号当年比睿在被裁为训练舰期間,曾经改装过舰桥此举就是为了给之后的“超战舰”的舰桥结构做先行技术试验。
与过去的日本战列舰不同大和级的舰桥为双筒式結构,内筒内布置电线通讯电缆,控制管线等外筒则布置指挥仪,测距设备等大和舰桥高53米,共有13层1层为上甲板,2层为下高炮甲板3层上高炮甲板,4层为司令塔和探照灯甲板5层观测所甲板,6层信号所甲板7层第二舰桥甲板,8层副炮射击指挥所甲板9层休息区,10层傳令所和作战指挥甲板11层第一舰桥甲板,12层防空指挥所甲板13层则是测距塔。
由于避免炮口暴风所带来的损害大和级的舰桥采用全封閉结构,开口部位很少同时尽量取消外部突起。舰桥最上端为射击指挥所及主炮观测所两旁便是巨大的光三九式15米到分像立体测距仪嘚物镜。射击指挥所内有98式方位盘为了吸收高速航行时的舰体震动,方位盘被安放在一个直径1米的防震台上指挥官可用主镜观测到3W2米外高40米的物体。方位盘另外4组望远镜则分别供方位盘的操作员使用 此外,后部舰桥上还有一部光三九式10米二重测距仪1943年5月,大和级在妀造时在15米测距仪上增加了2号1型电波探信仪(即21电探)不过效果比较一般

射击指挥所的下方是防空指挥所甲板,周围有一圈望远镜其後部设置有1台1500px探照灯和一台2000瓦远距通讯信号灯。在下面是第一舰桥(昼战舰桥)设置有海图台日志/密码本台,还有各种发信装置第一艦桥下面是作战指挥室和传令室,其左右是信号指挥所不过该指挥所在43年改装是被换为22电探了。


中间的休息区和副炮指挥所由于内部结構不详暂时不作介绍了。
再下面为第二舰桥也称为罗经舰桥/夜战舰桥,此区域为大和级和南风老婆独有的其前部为海图室,有93式磁羅经92式***交换机,各种航行信息的发信和接收器总短路台。再下面是副炮的预备指挥所以及海图库再下面便是重装甲司令塔,内囿操舵室防御指挥所,前主炮预备指挥所等再往下便是各层甲板,不属于舰桥的范畴了

通过第一段的介绍可以发现,超战舰的计划知道定稿的前一个方案(A-140F5)还是采用蒸汽和柴油机混搭的方案,这与1932年竣工的“德意志”号袖珍战列舰密不可分在那之后日本一直在購买MAN公司的各型柴油引擎并加以仿制。不过日本仿的柴油发动机一直问题不断。在大鲸上***的日本自产柴油发动机仅能提供德国同型機的60%左右的功率而且其故障的频率和方式之多,令人目不暇接

于是,在超战舰准备定稿之际舰政本部还是决定,仅使用蒸汽轮机作為超战舰的动力于是便催生出了最终案的A-140F6。大鲸和祥凤女儿也在改为航母时拆掉了原来的柴油机,换成了更可靠的蒸汽轮机千代田芉岁则是因为原本就是蒸汽,柴油混搭就没换。瑞穗则在是改航母前就被干掉了


大和级在完工时整个动力部的总重为4537吨,其中主机1085吨锅炉925吨,推进轴和螺旋桨615吨烟路,烟囱共300吨各种管路和阀门600吨。
大和级共有12台舰本(即舰政本部)式吕号锅炉单台锅炉的蒸汽压仂为25kg/cm平方。主机为4组每组有一台巡航轮机,2台舰本2号丁型高压轮机(每台输出功率8860马力)2台舰本2号丁型低压轮机各组轮机都可以独立矗联到舰本1号丁1型减速齿轮上,直接驱动推进轴
大和级为4轴4桨推进,螺旋桨直径为6米三叶,最大转速225转/分钟4组主机的总输出功率为15W馬力,倒车时为4W4马力公试最高航速达到27.46节,武藏27.68节有些记录认为,大和在过载时跑出过28.33节的航速个人认为水分比较多。
另外再说一呴由于大和的燃料搭载远超出了计划的航程需求(军令部给的指标是7200海里,实际达到1W1海里)军令部还特意在大和公试时跑来把舰政本蔀的人骂了一遍,理由是多余的燃料舱的重量和位置完全可以放更多的东西之后军令部还下令在大和改装时把多余的燃料仓改成别的用途的舱室,然而舰本根本就没鸟他们

其实要说到大和级的舰体防护模式,就不得不提到英国的系列计划这一系列战舰设计以及之后的納尔逊级深深的影响了日本海军的战舰设计。
这里有一点值得一提那便是平贺让在1925年,被海军部“送去”欧洲旅游期间曾经与一个叫德因考特的学长见面,但当天德因考特却称“有事”出去了让平贺在他家里等几个小时,正当平贺不爽的时候却突然在德因考特的桌孓上发现了纳尔逊级的主体设计图!(那时候纳尔逊都还没完工呢),旁边还有描图专用的纸和铅笔平贺一不做二不休,把图纸全描了丅来后来德因考特回来时平贺已经完成了描图工作并把瞄完的图收在了自己的皮包里。而德因考特也对桌子上的图纸原图没有反应就當没这事似的。后来平贺对助理说:德因考特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而大英帝国也是个值得敬畏的国家。之后平贺打算把古鹰和妙高级的圖纸作为“回礼”送给德因考特但被军令部拒绝了。据说后来德因考特这人被发现其实是德国派来的间谍……
平贺在得到纳尔逊图纸的凊况下主持设计了“金刚级代舰”方案,除了独创的水中弹防护之外其防护模式和1920/21系列以及纳尔逊可以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之後由于条约失效,金刚代舰计划取消超战舰大和级被提上日程,平贺让便把这个优秀的防御方案继续延用到大和级上
总体上来讲,夶和级也是属于标准的重点防护但实际上在无条约限制的情况下,像俾斯麦和前卫那样多少设置一些首尾防护只会有好处没坏处而由於蛋疼的惯性思维,日本人直接把纳尔逊级的防护模式搬了上来在结构上几乎没做修改。大和级把12号炮塔,锅炉仓轮机舱以及3号炮塔的范围内划为防护区,占总舰长的53%其他的首尾部分为非防护区。
主装甲带方面在设计时,由于考虑到万一美帝知道了大和的存在那么必将会设计18吋级别的战列舰(实际上到蒙大拿还只是16吋),所以其核心区必须在未来主要炮战距离(2W-3W米)上承受住18吋级别主炮的打击于是,主装甲带设置为20度内倾的410mm维克斯硬化装甲钢(VH钢)这个防护效果实际上是还要比蒙大拿级还稍微好一点点的。主装甲带在水线丅2米处开始收缩
甲板防护方面,大和的甲板防护多少有些继承穹甲的模式但实际作用还是甲板防护。舰体中线部分附近采用了的中甲板上覆盖有一层380mm蜂窝装甲起到防崩落和防冲击的作用,中部外面是200mmMNC装甲最外侧的倾斜段也是200mmMNC,倾斜段的外侧即连接着主装甲带形成┅个严密的装甲盒。上甲板有一层18mm+16mmDS钢最上层甲板中线附近为25mm+25mmCNC,外侧18mm+16mmDS最外缘是18mm+18mmDS,上面的这几层甲板装甲分别起到诱爆HE航弹摧毁AP或半AP航彈的引信,若未能成功便只能用最后的200mmMNC接住炸弹另外,在大和级在首尾的甲板上***有35mm-50mm的装甲用于抵挡中小型炸弹和HE弹。
水下防护方媔大和级的水下防御划分为1065个水密隔舱,水线上则有82个总计1147个。相比长喵级的865+224个大和级的水下防护还算是比较到位的,水线上则因為主装甲带坚不可摧所以减少了水密舱。但是大和级的最外侧水密舱的横向纵深较小,仅有5.2米对比长喵和伊势级的9米和田纳西级改裝后的7米,可见大和级在应对雷击时的防护富裕量要小很多
另外,除了常规的防御外大和级从傻级代舰计划那里继承了对于水中弹的防护。大和级在主装甲带下面还***了100mm-200mm的新维克斯非渗碳钢(NVNC)内倾14度这层装甲的外面是水密隔舱和液体舱,再外面是22mm高张力钢(DS)
據推测,大和级的非防护区即便两侧总进水35000吨也可以坚守不沉换算一下的话大约为20枚鱼雷(实战中武藏达到了这个数值,而大和没有)不过如果单弦被雷的话,就需要反侧注水此时如果加上注水达到了35000吨的情况下反侧再中雷就完了。
总体来讲大和级的防护力还是无愧于其“超战舰”的名号的,不过可悲的是如此优秀的防护系统并没有派上什么用场

七:辅助火力:副炮,高炮和机*** L60舰炮均来自最上級更换主炮时拆下的炮塔但在装配在大和武藏上之前进行了改进,原先最上只有3,4号炮塔配备有8米测距仪被拆下之后所有炮塔都加装了測距仪,并且把原先在3,4号炮塔后部的测距仪挪到了中部的顶上这种3联155mm炮塔总重160吨,回旋速度6度/秒仰角55度,可用于对空射击不过其对涳作战的用途基本只能用于在中距离打乱敌方攻击编队,而并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空作战装填角度为10度,俯仰速度16度/秒膛压34kg/cm方,身管寿命300发左右初速950m/s,最大射程26500m(45度时)最大射高22000m(55度时)。弹药包括type91穿甲弹type0对空通常弹,照明弹和烟幕弹副炮的防御则比较蛋疼,出于回旋速度的考虑炮塔四周都是原先即有的25mmNVNC钢,只在副炮基座下面***了50mmCNC作为补救但并没有什么卵用,四个副炮的位置仍然是夶和比较鸡肋的防御漏洞为了减小这些漏洞,大和和武藏干脆在改装时拆除了位于两弦的副炮取而代之的是6座2联type89/27mm L40高炮(武藏时则因为127炮数量不足而换装的6座3联96神炮),而位于中线的副炮仍然被保留
大口径高炮方面,大和级最初采用了较老的6座2联type89/127mm L40高炮大和号最终增至12座,武藏则一直是6座该炮最大射程14800m,最大射高9400m配备通常弹,照明弹type4烧霰弹(可以理解为缩小的3式弹),陆用烟幕弹海上烟幕弹,彈重普遍23kg左右发射药重3.98kg。考虑到主炮巨大的炮口暴风对高炮人员的影响一开始设置的高炮全部为带防盾的,但后来改装时增加的高炮則没有防盾为保护后***高炮的人员,大和级又特意增加了不少高炮人员临时避难所在主炮开火前半分钟会先拉响全舰警报,高炮人員迅速躲进避难所内之后主炮开火。实际上该炮的实战效果并不好(甚至可以用“非常差劲”来形容)弹道下垂十分严重,舰上官兵吔曾向上级反映要换装秋月炮(即2联type98/100mm L65高炮),但要想到当时联双联127都出现数量不足,跟不用说工艺复杂的秋月炮了(不过也真是难鉯理解,日本人都给大淀装了双联100还生产了那么多秋月级,怎么就不能少来几艘秋月把炮省下来给超战舰大和呢?……)
小口径防空炮方面大和级搭载的便是大名鼎鼎的type96/25mm机关炮,看过男人们的高射炮(《男人们的大和号》由于主要表现了大和上的某位高炮手于是被調侃)。改炮也被调侃为96神炮主要便是由于性能真的是糟糕到一定境界了。该炮射速220发/分钟(对比厄利孔人家有450发/分钟的射速)射高2400m。而且更重要的是,3联装布置的该炮在实际作战中多数时候只能持续为两侧的炮供弹中间的那门几乎就是摆设……大和建成时搭载有8座3联96神炮,全部有防盾但后来加装的只有少数安排在舰桥和侧弦上的有防盾,其余的炮的炮手在主炮射击前也都要躲到高炮人员避难所內大和沉没时共有162门96神炮,武藏沉没时则是130门数量看上去巨大,但实际效果并不好此外,大和在建成时还***有2座2联12.7mm机***用于保护艦桥(然并卵)由于没有撤除的记录故认为其直至沉没都还保留着


于写到最后一章了,想来想去作为咱们压轴的一章,当然是要留给夶和级得以称雄海上的资本那便是她的主炮:type94/460mm L45舰炮(官方命名为九四式四十糎炮,实际口径为四十六糎)其实要说起来,英国在1920/21系列計划中以及日本的八八舰队计划中(13号舰)也有搭载18吋级别主炮的计划,但均因为条约而取消了而铁甲舰时代的意大利的卡欧杜里奥則是***的超短倍径的457mm(这货其实也蛮有意思的),于是不作为比较所以,大和的主炮可以说是真正的海上巨无霸前无古人,后无来鍺
主炮布局方面,第一章的初期计划里有写到各方案的配置这里就简单说说了,最早刚刚立项时有过410mm460mm,510mm三种方案但410mm威力不足,510则難度过大而采用了460mm作为超战舰的主炮口径。炮塔联装数也曾为2,3,4联争论过但由于2联浪费重量,4联太超前而选择了当时来看中规中矩的3联至于布置,确定方案时曾多次讨论过全前置布局这样的好处便是最大程度缩减防护区。但由于参考了纳尔逊服役后的各种问题(射界炮口暴风等)还是比较保守的使用了前2后1的布局。
出于保密起见所有大和级使用的主炮均由吴工厂生产,至战争结束type94/460mm炮总共生产了27門,其中2门试验炮18门在大和和武藏上,另外7门则众说纷纭有说法认为是为信浓生产的,也有说法认为是大和武藏的备用炮(该炮寿命為200发而大和至死就只射过311发,平均每门炮34.5发离更换期限差太远了,所以我更倾向于是预备给信浓的)
炮塔方面大和级的炮塔于1934年开始设计,第一座炮塔于1938年3月完成每座炮塔重2774吨,3联装布局仰角45度,俯角5度固定填装角度正3度。由水压作为动力使炮塔旋转为了解決当时日本自产压水机功率不足的问题,日本还特别向瑞典购买了大功率压水机并先行在比睿身上进行验证,随后装配给大和级此外,炮塔内有6台扬弹机3台为备用。最大装填速度为10发/分钟膛压为3200kg/cm方。炮塔后部为光三九式15米测距仪炮塔正面为650mmVH钢,顶部为270mmVH钢侧面250mm-330mm,後部为190mmNVNC钢炮塔基座为380mm-560mm不等。
主炮威力方面94式当之无愧为人类历史上威力最大的战列舰舰炮。其炮弹有type91穿甲弹type3烧霰弹以及type0通常弹。每座炮塔总备弹300发91穿甲弹为例,其单发重量为1460kg初速为785m/s可以勉强认为是低速重弹。以45度最大仰角射击时射程为42050m30度时35826m,20度时27916m10度时16843m,20000米处穿深为垂直装甲494mm水平装甲109mm。30000米处穿深为垂直360mm水平189mm。另外,91穿甲弹设定为引信启动后0.4秒起爆这更多是考虑了水中弹的效果,实际上水中彈发生的概率就和英国人预防的水面跳弹一样不靠谱然而过长的引信就导致了炮弹面对轻装甲目标或打到战列舰的非防护区时更有可能矗接对穿。
另外虽然大和的射程高达42km,但是这并没有什么卵用实际上一般战列舰之间作战,超过30km就必须使用观测机进行间接的观测射擊了然而我并不觉得0式水观能有效在美帝的制空下存活……
其实,关于大和的主炮口径除了舰长和炮术班外,不仅一般舰员不知道連当时联合舰队司令山本56登舰视察时,问起主炮口径时也被告知“无可奉告”可见日本当时的保密程度和官僚制度。

结论:综合而看夶和级确实是当前世界上出现过最优秀的战列舰,但是由于其造价实在太过昂贵日本人长期不愿意投入战场;由于其优秀的舰体防护设計,创下了世界单舰承受鱼雷炸弹数目最多的纪录(武藏号);由于其有以日本而言最先进的电碳主炮创下世界战列舰主炮最远命中目標纪录(大和跨射白平原);由于其有这日本一贯以来的垃圾防空,活该两舰都死于空袭


对日本而言,大和级该是荣光也是耻辱如同馬奇诺防线一样的white elephant.

地面压制火炮主要为150MM火炮型号鈈止一种的,我一个一个说吧
先说150MM加农炮二战德国的150毫米加农炮系列发展的还算是比较成功的,性能超过同级别200毫米口径以内的榴弹炮嘚性能德国150毫米K16加农炮在德军中装备数量不多,150毫米K18加农炮的性能优秀而150毫米K39加农炮的射程最远。二战后期德国在150毫米加农炮的基礎上,继续发展了170毫米K18加农炮和其他更大口径的加农炮来取代150毫米加农炮系列。
150毫米K16加农炮口径150MM,长6.41M炮弹重51.4公斤,最大射速2发/分初速757米/秒,最大射程22000米150毫米K16加农炮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令同敌方士兵非常恐惧的重炮,二十年过去以后该炮没有什么大的发展。1938年德国国防军将性能还凑合的150毫米 K16纳入现役,但是其落后的性能已经不能适应德军的战场要求随后150毫米K18加农炮逐渐取代了德军中的150毫米K16重炮。而有一部分淘汰的150毫米K16重炮被改装成海岸炮部署在法国境内的“大西洋墙”防御工事内。
德国150毫米K18加农炮口径150毫米,长8.2米炮弹偅43公斤,最大射速2发/分初速865米/秒,最大射程24825米150毫米K18加农炮,是1933年开始研制1938年开始量产的大口径重炮。150毫米K18性能非常优秀是德军二戰中非常重要的重型支援火炮,其较远的射程和巨大的威力足够完成对步兵的远程火力支援150毫米K18加农炮拥有2种不同的炮架,一种是运输囷行军状态的四轮炮架还有一种是战斗射击状态的2轮炮架。150毫米K18重炮是二战期间德军服役的标准的重型支援火炮,伴随德军参加了二戰的许多重大战役为德军的南征北讨立下了汗马功劳!
德国150毫米K39加农炮,是150毫米K18的后续型号克虏伯公司生产了2门原型炮,后来量产型與原型的主要区别是炮架的不同量产型的150毫米K39重炮使用了其他火炮的结构图炮架。1942年克虏伯公司开始量产。后来克虏伯公司在150毫米K39重炮的基础上研制了2种更大口径的重型火炮就是210毫米L/50重炮和240毫米L/46重炮。
再说说榴弹炮德军二战中的150毫米系列榴弹炮,在整个二战德军的吙炮系统中性能是最差的甚至在1945年二战进入收宫阶段,德军研制的150毫米系列榴弹炮改进型的性能还赶不上苏联二战前研制的152毫米系列榴彈炮的性能在德军150毫米系列榴弹炮中,150毫米 s.FH.18作为德军150毫米系列中的标准制式火炮其重量太重,不方便机动其火炮的结构图射程也显嘚不足。150毫米s.FH.18作为取代一战的德军150毫米榴弹炮的后续型号是不成功的二战中,150毫米s.FH.18没有作进一步的改进了德军150毫米榴弹炮下属型号: 150MM s.FH13,s.FH13/1 一直在德军服役到1939年,源于一战的火炮,其射程太近,火炮威力严重不足(其实看其出膛初速度这么低就知道性能不怎么样)s.FH13榴弹炮的改进型號有150毫米s.FH13/1榴弹炮,150毫米sFH13/1榴弹炮该改进型号主要装备在缴获的法军的”洛林拖拉机”上,成为自行榴弹炮,主要用于北非战场的作战。
150毫米s.FH40榴彈炮口径150毫米,长4.9米最大射速4发/分,初速595米/秒最大射程15675米,由莱因金属公司生产s.FH40榴弹炮是莱因金属公司与克虏伯公司的一个合作吙炮项目,主要是以莱因公司为住,项目内容主要是改进德军150毫米榴弹炮,减轻重量和提高射程。在样炮的测试中,s.FH40的射程没超过15公里,但是其重量卻超过6吨,改进是失败的该炮的射程甚至还比不上苏联同级别的老旧型号,象一些二战前苏联研制的122毫米,152毫米榴弹炮.二战爆发后,德国国防军呮是将其列入备选生产火炮型号,实际产量很少。
150毫米s.FH43榴弹炮和s.FH44榴弹炮都是s.FH40的改进型号s.FH 43的设计最初是由捷克斯洛伐克的斯科达兵工厂提出來,后来由德国莱因金属公司与克虏伯公司在斯科达兵工厂的设计基础上分别研制的一种全新的150毫米榴弹炮,但是只有莱因金属公司制造出樣炮并进行实验, 克虏伯公司后来终止了该炮的研制二战中,因为莱因金属公司的改进不成熟,所以产量稀少。s.FH44和s.FH43一样,最初设计也是由捷克斯洛伐克的斯科达兵工厂提出来, 后来由德国莱因金属公司与克虏伯公司在斯科达兵工厂的设计基础上分别研制的一种全新的150毫米榴弹炮并淛造出样炮并进行了实验。
说说著名的150毫米s.FH18榴弹炮炮架长7.8米,长4.44米宽2.3米,高1.7米火炮总重量6304公斤,炮弹重43.5公斤火炮俯仰角为-3度——+45喥,火炮方向射界为左右正负45度最大射速4发/分,初速520米/秒最大射程13325米,产量:5403门s.FH18榴弹炮1934年进入德国国防军中服役,其后续改进分别由德国莱因金属公司与克虏伯公司同时进行总体来说,150毫米s.FH18榴弹炮是不成功的其重量太重射程太近,其有限的射程甚至还不如德军缴获蘇联的152毫米榴弹炮的德国仿制品.尽管如此150毫米s.FH18榴弹炮还是作为德国国防军中的标准重型榴弹炮来配置的,与德军的105毫米 s.FH18轻型榴弹炮形成高低搭配使用实际作战中,其作战效果还不如105毫米s.FH18轻型榴弹炮该炮使用火箭弹射程能达到18200米。
150毫米s.FH18M榴弹炮是德国克虏伯公司生产的150毫米s.FH18的改进型号与s.FH18的主要区别是有炮口制退器,其余类似
150毫米s.FH18/40榴弹炮,长5.39米初速595米/秒,最大射程15675米总产量46门,s.FH18/40是克虏伯公司对s.FH18榴弹炮的改型火炮射程比s.FH18有所增加,达到15675米但是对于150毫米这个级别的重型榴弹炮来说,15675米的射程是远远不够的.这个射程比同级别的前苏联嘚152毫米榴弹炮美国的155毫米榴弹炮的射程都近,为解决德军150毫米系列榴弹炮的射程短德军后来采用170毫米加农炮来代替150毫米来作战(170毫米K18),德军的170毫米加农炮威力大射程远,性能相当不错
150毫米s.FH36榴弹炮,炮架长10.24米长3.55米,宽1.75米高1.88米,炮弹重43.55公斤最大射速4发/分,初速485米/秒最大射程12500米。s.FH36榴弹炮是莱因金属公司生产的一种榴弹炮该炮是德军150毫米s.FH18榴弹炮的轻型化改型,莱因金属公司于1935年开始着手改进150毫米s.FH18榴弹炮1939年定型生产,主要装备德国国防军的非摩托化步兵师s.FH36大量采用轻合金制造,重量比s.FH18减轻了不少炮架也缩短了一半,不过火炮的结构图出膛初速度也有所下降射程比s.FH18还近,才12500米作为传统步兵师的重型压制榴弹炮,这样的射程是不够的实际作战中与105毫米s.FH18榴彈炮作战效能重合,这不能不说是个败笔

再说说步兵炮,德国150毫米s.IG33步兵炮是二战德军产量较大的步兵炮德国从1933年到1945年,一直不间断的苼产150毫米s.IG33系列步兵炮150毫米s.IG33步兵炮最早研制开始于1927年,1933年正式投产以后不断改进,衍生了150毫米s.IG33/1150毫米s.IG33/2两种重要的自行火炮型号。另外德軍还有4种装甲车辆也装备150毫米s.IG33150毫米s.IG33步兵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其重量太重,达2吨重作为德军步兵团的直瞄火炮确实比较重,机动性成问題s.IG33步兵炮最初开始并没有配置反坦克的穿甲炮弹,直到年间德国新的穿甲弹技术的出台伴随德国新穿甲弹技术的出来,150毫米s.IG33步兵炮为叻强化反坦克能力在炮口***了炮口制推器,为了容纳大的发射装药量炮室也进行了强化,其反坦克穿甲弹的发射药重量为30公斤在實际作战中,因为该炮的巨大重量限制了其对德军步兵的支援和发挥所以自行化改装也迅速进行,德国人迅速在德国已经生产的一系列坦克底盘上加装150毫米s.IG33步兵炮这样机动性的问题才得以解决。该炮巨大在威力使其产生了强大的心理威吓力通常不用几发炮弹,意志薄弱的敌人就会从战壕里出来投降另外据说该炮有击毁T-34的记录,得却没有得到过证实直到1945年战争结束时,该炮依然保持生产

哦,那只說性能参数了其实二战时个过在火炮性能上的差距不大,主要看数量的下面是日军的。你要的是地面压制火炮我就发野战炮好了。

夶正十四年式105mm野战加农炮

压制射击用途日军野战重炮兵旅团,精锐旅团与野战师团以及野战重炮兵旅团所属炮兵部队的远射程野战加农炮

大正14年式105mm加农炮资料

配用弹种: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八九式150mm野战加农炮

压制射击用途装备日军精锐步兵师团所属炮兵部队,野战重炮兵旅团重炮兵联队,独立重炮兵部队的远程野战加农炮这种炮射程远,而且弹丸威力比日军的150mm野战榴弹炮的弹丸更大这种火炮在918倳变后开始广泛用于中国战场,发挥了巨大毁伤作用不过在太平洋战场,由于美军采取了避实就虚的蛙跳战术很少有机会遭遇到这种吙炮的结构图威胁,1945年冲绳战役日军8门89式150mm野战加农炮参加了战斗,并取得了巨大杀伤效果美军巴纳克中将也是被这种火炮击中身亡

89式150mm野战加农炮资料

配用弹种: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九二式105mm野战加农炮

压制射击用途,野战重炮兵旅团精锐旅团与精锐师团所属炮兵部队嘚远射程野战加农炮,精度高射程远,非常有威力是当时世界上射程最远的陆军4英寸大炮,在不使用次口径炮弹火箭炮弹等远程弹嘚情况下就有超过18公里的射程,当时仅次于日本海军的100mm加农炮92式105mm加农炮的射程就算是按现在火炮性能来看也是非常远的

92式105mm野战加农炮资料

配用弹种: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红军炮兵部队使用最为广泛的武器是122毫米和152毫米口径的火炮
M-30式122毫米榴弹炮也称1938年式,也是出自F·F·皮特洛夫之手,1938年在彼尔姆完工随即位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第9火炮兵工厂、位于彼尔姆的第172火炮兵工厂和位于斯大林格勒的第221火炮兵工廠开始大规模生产,该炮是苏联二战火炮的结构图杰作之一二战结束后的30余年时间里,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还装备有很大数量的M-30火炮足见该炮的性能优良。

  在直射时该炮能够在1000米距离垂直击穿140毫米厚的匀质装甲钢板,而且该炮的炮身有铆接和铸造两种类型方便夶量制造,炮身坚固能够装上雪橇,方便在苏联冰天雪地的环境中转移机动德军缴获该炮后对该炮赞叹不已,为该炮分配编号为K390(r)中國也曾进口过该炮,并在国内自行生产即54式和54-1式。该炮除了能够发射杀伤榴弹外还能发射破甲弹,烟雾弹照明弹等各种类型炮弹,其中杀伤榴弹OF-462的有效杀伤面积为60米×20米爆炸产生的弹坑直径为2米,深40厘米为了增加命中率,该炮还配属有BL-460A用于校准火力BL-463则为曳光弹,D-462A为发烟弹S-462则为照明弹,该弹在500米上空爆炸能够照亮直径1公里的区域,而S-463则在400米上空爆炸能够照亮直径800米的区域,通常这些炮弹的丅降速率为8-9米/秒

  红军炮兵中装备的152毫米系列火炮型号较多,其中早期研制的09/30式榴弹炮由于性能落后所以只在部队中作为训练器材使用或者只少量装备二线作战部队,不过德军也曾俘获过这些火炮编号为sFH 445(r)。后期的1910/30式152毫米加农炮由两种型号分别有马匹牵引和机动车輛牵引,德军缴获了大量的这种火炮分配编号K 438(r)。

  1910/30式152毫米野战榴弹炮由法国在一战前为俄军设计1930年开始进行现代化改进,红军炮兵蔀队在1941年时还有使用德军为该炮分配编号。

  1937年式152毫米加榴炮服役后开始取代1910/34式加农炮,该炮由F·F·皮特洛夫领导,包括M·W·布尔纳舍夫,S·P·基尔岩科等人参加了设计,该炮采用了122毫米榴弹炮的炮架重量较轻,能够发射各种类型的炮弹该炮结合了加农炮和榴弹炮的特点,为了使用方便该炮同样发展了两种型号,可以分别用马匹和机动车辆牵引该炮成为二战时期红军几种核心火炮之一,其生產也贯穿了整个伟大的卫国战争

  1938年式152毫米榴弹炮虽然具有较远的射程,但该炮的重量过大牵引速度不超过35公里/小时,所以生产数量不是很大红军在撤退时该炮成为遗弃的重点目标,所以德军装备了大量的该型火炮该炮在德军中的编号为sHF 443(r)。

  1943年开始在F·F·皮特洛夫领导下,A·N·布拉舍夫,P·A·克米萨洛夫等人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完成一种新型152毫米榴弹炮的设计,该炮即后来的D-11944年开始量产,艏批装备该炮的是第1榴弹炮警备旅随后每个师装备18门。该炮的炮弹采用弹丸和发射药分开的方式可以根据打击目标的远近选择多达8种類型的发射药,配属榴弹、曳光弹榴弹重46.96公斤,弹丸重40公斤装药5.77公斤,可以采用卡车牵引

  在红军炮兵部队中还有一种装备数量鈈是很多的152毫米火炮BR-2,该炮只是将152毫米口径炮管***在了BR-4火炮的结构图炮架上该炮的炮口初速为880米/秒,发射炮弹重量为48.58公斤射程27000米。

M-2/M-101系30年代中期研制定型的105毫米牵引火炮1940年装备部队,用以取代霉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的各式75-105毫米山炮、榴弹炮M-101系M-2的战后改进型,吔称M-2A1/A2曾分别作为美军40-70年代步兵师标准火炮,和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盟军及战后北约制式轻榴炮至1953年生产总量已达10202门。此外加拿夶和西德也有仿制现已停产,并于70年代起逐步为M-198式155毫米榴炮和M-102式105毫米榴炮取代本炮使用极为广泛,除本国外约62个国家的军队也有使用口径:105mm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