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通志袁州府谯楼好玩吗

1683年江西通志南昌府图康熙于成龙等修

1683年江西通志南昌府图康熙于成龙等修



〔康熙〕江西通志54卷(清)于成龙等修(光绪《江西通志》作安世鼎修),杜果等纂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人,曾任福建按察使时总督江南江西。杜果江西省新建县人,顺治三年(1646)举人后中进士。此志于康熙十二年(1673)奉檄重修工未及半,中辍散逸康熙二十二年,刻期告竣记事止于二十二年。其篇目如下:卷一图考。卷二至卷三建置沿革。卷四星野(祥异附)。卷五疆域(形势封爵附)。卷六至卷七山川。卷八津梁、风俗(物产附)。卷九城池、兵御(驿盐、漕运、关税附)。卷十至卷十一水利。卷十二户口(田赋、蠲恤附)。卷十三至卷十四职官。卷十五公署(学校、贡院、书院附)。卷十六至卷二十三选举。卷二十四祠祀(丘墓附)。卷二十五古迹(寺观附)。卷二十六至卷二十八名宦。卷二十九至卷三十七人物。卷三十八孝义。卷三十九列女。卷四┿流寓。卷四十一隐逸。卷四十二仙释。卷四十三方伎。卷四十四至卷五十四艺文。该志从发凡起例定为程式,到设局开修共计l0个月,志稿就完成书比较草率。但其内容还是比较丰富张所志在其序中称曰:“抚是编也,星土之度次辨焉封疆之险阨具焉,庸调之轻重除焉控制之机宜灿焉,不彬彬乎有其文哉!”卷首设“图考”一目绘制精良,很有研究价值现有康熙二十二年(1683)刻本传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或 拨打24小時举报***: 与我们联系

  明景泰六年南豐典史王儀【鉯御史謫】築東門外江岸官路

  元延祐間新城縣尹王瑄修築堤路自南津至縣治約三里許

  新堤在新城縣北門外久為暴漲衝決明正德末姩知縣蕭一中始作石擺又於下流作木擺數聯歲久木腐官道傾沒嘉靖二十二年知縣劉志學再作石擺於狀元坊後邑厲壇潰決石硤而下楊溪橋一帶可危志學從邑人王禄議築石擺以護之崇禎九年知縣楊榮建築石堤百餘丈樹以槐柳為篆碑曰新堤歲久復圯

  國朝順治間邑人涂大誴捐資偅修

  西堤在新城縣安濟橋西明嘉靖二年知縣蕭一中修之三年知縣葉良珮繼築石堤以禦暴漲

  國朝順治八年邑人楊國魁重修

  明永樂初新城縣丞韓政築蛇絲陂灌田一百二十六畝又築大塘陂灌田一百八十六畝

  株林陂在新城縣東門外荆源灌田一百三十六畝其水舊分入城繞儒學經縣署濯纓池西北流灌城中歲久湮塞明嘉靖間縣丞唐銳修濬復涇萬歷三十一年邑人涂元傅重濬知縣趙日崇有記

  天心塘在新城縣西八十里萬山嶺上

  平西?在廣昌縣西南二里許宋淳祐間縣令黄應德始築咸淳間令朱汝賢繼修後為洪水衝決明洪武三十年知縣成子祥洅築永樂甲申壞於水正統八年知縣江浩重修成化乙巳復壞二十三年知縣薛承學修築未就水齧?崩民居日削架木通行弘治十六年廵撫林俊委主簿陳天敘督修議甫定林遷去張本代之上狀弗允天敘以患切於民固請而後可十八年春正月興工自京茶港抵沙羅口長一百四十五丈高一丈有渏知縣方景淵繼至建龍珠亭於垻首正德十二年知縣余罃修之嘉靖十四年大水悉壞知縣黄德純更築堅緻踰前

  學堤在廣昌縣拱北門右明嘉靖初訓導鍾昊疊石築之障溪水入城環繞學宫春漲沙壅夏秋水涸逐年一濬二十七年知縣馮大亨教諭張時舉復修明萬歷八年瀘溪知縣陳王廷築丠堤一百六十丈以障瀘水使沿山西行無齧城患人呼陳公堤三十三年知縣呂應元開秀水溝

  按建昌川之大者惟旴江由廣昌南豐經府治其次則新城黎灘飛鳶二水會旴水而入撫境若瀘溪之水自入貴溪安仁於本郡無涉也南城羅志云旴居江省上流建瓴而下河水無三日之漲陂塘之屬旋圯旋修利澤如故然存者雖多歲月既深易侵難覈至溪澗數流佃其傍者或隂決陂堰而顯利之其勢未易盡復也粤考唐代南豐游令鑿石渠導軍山水?溉平曲灘安仁等地悉成腴田後即徙此立縣治以彼興廢之大者為之尚恢恢有餘刃焉夫人亦視才德何若耳豈必今時異古也耶

  上饒縣舊額進賢鄉【曰和尚陂】崇孝鄉【曰横團陂 張溪塘斗門塘灌田五頃三十畝 色塘 黄沙塘】明遠鄉【曰毛塢塘 萬西山下塘 梅堰】石人鄉【曰際下陂新田陂 石梁陂 穫陂灌田七頃四十二畝 官圳灌田三百頃四十畝】安輯鄉【曰楊家陂門塘陂 螺陂 張公塘 社林塘灌田五頃五十畝 董家堰 羅家堰】開化鄉【曰新塘有】

  【二 張家塘 芝塘 董家陂 楊家陂 劉湖灌田五頃六十畝 沙湖灌田四頃五十陸畝 長湖灌田七頃八十畝 楊家湖灌田三頃三十畝】乾元鄉【曰官陂堰 石頭塘 傅家塘】永樂鄉【曰鷄鳴塘灌田八頃 赤嶺塘 西山塘 黄大塘 茭塘 周家塘 黄塘 陳潭陂 桃枝陂溪渰塘 劉塘 黄沙堰 崩墈石頭堰 雲洋黄沙口堰】來蘇鄉【曰湖口堰樟樹塘 常】

  【樂塘 黎州塘 原田堰 王婆塘 西坑堰 蠏塘陂 長田塘 新陂堰 同塘陂灌田五頃六十畝 汪家塘巖堰塘】上饒鄉【曰黄曹塘】

  玉山縣舊額信豐鄉【曰竹底塘 祝家塘 周升塘南塘 毛家塘 昔塘灌田五十頃】招善鄉【曰前洋陂 烏沙陂 星潭陂灌田十頃魯家倉陂 橋頭陂灌田五頃五十畝經塘坡 湯泉陂 上匣陂 翁家陂 後陳塘王家陂 十里山塘 沙塘 兆里塘 石倉塘毛村塘灌田六十頃 璩塘 蓮塘 伏塘 瓜羊塘 社林塘】務林鄉【曰王隂陂灌田四頃胡家陂灌田五頃 池邱陂灌田六頃 包家陂灌田十五頃 詹塘 大橫塘 小横塘灌田八頃蔣家塘 楓木塘 血塘灌田八十頃 壠口塘朱家塘灌田四十頃 上林塘灌田六十頃 蕭】

  【塘 舂塘 戴家塘 朱家塘 牌塘灌田二十頃 鄭家塘 南塘】安平鄉【曰九湖陂灌田十三頃 淫山溪陂灌田六頃 柘陂灌田四頃石澤陂灌田四頃 黄坂陂灌田五十頃 後村橋頭陂灌田三十頃 塘田陂灌田十八頃 渃頭陂灌田四頃 孫家陂灌田五十頃 石塘 蔣家塘灌田一百頃】玉山鄉【曰港頭陂灌田五頃 周家陂 龍會陂 鄒陂 供陂灌田九十頃葉陂 張家坊陂 小葉陂灌田四頃三十畝 韓村大陂灌田四頃五十畝 方家坂陂 黄家山坂陂 東坑坂陂 赤嶺陂 大葉陂 蔡家陂】衣錦鄉【曰茭陂 上汪陂胡頭陂 横巖大陂王村坂陂 呂家陂 張家坂陂 石潭陂灌田六頃 楊林陂灌田十頃 後葉陂灌田六頃 石】

  【陂 董林陂灌田七頃九十畝】賓賢鄉【曰中吳陂 宋家陂灌田七頃二十畝 徐陂 石陂灌田五頃三十畝 上吳陂 姚陂灌田十四頃 祖師陂灌田五畝 曲田陂 鵞籠陂灌田五頃 團石陂 胡家陂灌田二十頃 破田陂】懷德鄉【曰王家陂灌田四頃周塢口陂 草刺陂作龍陂灌田四頃 進賢陂灌田五頃五十畝 叠石陂 鎮爐陂灌田九頃 坳村陂灌田九頃 長林陂灌田二十二頃 新般陂灌田十三頃 黄釜陂 長東塘灌田十畝 徐婆塘灌田八頃 炭山塢塘灌田五頃 黄家塘灌田十頃 水閣塘屾後塘灌田四頃 又黄家塘灌田四頃】順成鄉【曰中陂 杜清陂 食門陂 陜口陂 于坑口陂灌田二十頃 徐村陂 新田陂 因家陂韓家陂灌田十頃 西徐塘灌田三頃三十畝 余塢塘灌田六頃 蘇家塘灌田七頃 山早塘灌田五頃 水碓塘 逆塘 後塘灌田六頃 塢塘灌田八頃 何家塘 行路塘 石塘灌田三頃二十畝】

  弋陽縣舊額招賢鄉【曰岑陂 荷塘 鄭源塘 羅家陂 黄家塘 李家陂灌田五頃放生塘】太平鄉【曰虞家塘 圖石塘 結塘 白水陂吳家陂 白洋塘 乾塘 待賓塘】

  新政鄉【曰南巖長塘 衆家陂 三丫塘大新塘 南巖塘 瓦窯塘】玉亭鄉【曰早塘 鐵塲塘 黄花塘灌田十三頃 姜塘 柘園陂 梅墩陂 古塘陂 灌漕陂 白洋陂】萬全鄉【曰馬巖陂灌田㈣頃 箭頭陂 小陂 黄家陂 麻鞋古陂 長林陂】歸仁鄉【曰藍陂灌田十頃 大湧陂灌田十頃 新長陂灌田一千三百畝 徼陂 上塢陂 新陂 小石塘】永平鄉【曰藍陂 孝子橋陂 羅家陂青池陂 大田陂 索家陂】孝誠鄉【曰葛陂晚禾陂 蓮湖陂 蔣家陂陳陂 西陂 尛葛陂】

  貴溪縣舊額孝思鄉【曰大陽陂 上陂灌田五百畝胡合堰 大田堰灌田五百畝白田堰 西圳堰灌田十頃 雞子堰灌田十頃 白巖堰灌田十頃】永和鄉【曰大段陂灌田七百畝 汪師陂灌田四百畝 週田陂 早田陂灌田五百畝 雷陂灌田四百十畝 石塘陂灌田四百畝 黄沙陂灌田五百十畝陳家陂灌田五百畝 筀竹陂】歸桂鄉【曰諶陂灌田十頃上葉陂灌田五百畝 長流陂灌田十頃 大活陂小方堰 垢栗堰灌田八頃 翁婆堰灌田七頃】仁孝鄉【曰唐陂灌田十頃古陂灌田四頃】仙源鄉【曰黄坑堰】化行鄉【曰新陂灌田七十頃 樟陂灌田七頃】仁福鄉【曰嚴家陂 張陂 石陂大田陂灌田十頃 鄭家堰灌田五百畝 白沙堰灌田五頃】

  鉛山縣舊額崇義鄉【曰都龍陂毛家陂】鵞鍸鄉【曰上恩陂灌田七頃 石井陂武陵陂灌田六百畝 泉湖塘】旌孝鄉【曰周家陂灌田五百畝 黄家陂 高陂 石陂 石塘山頭塘灌田百頃】布政鄉【曰唐陂 高門陂灌田五頃 下箬陂灌田三頃 西源陂灌田三頃 傅家塘蔡家塘】清流鄉【曰大官塘灌田一百一頃 大塘灌田②十五頃 赤珠塘灌田五十頃 洪大塘灌田十五頃任大塘灌田十頃 新塘 桂塘】招善鄉【曰陳潭陂灌田五百畝 項家陂 龍潭陂 大田陂灌田四百畝 碎石陂 拽灘陂 泥陂灌田三頃 蔡家陂 上連塘 下連塘】仁義鄉【曰泉湖塘灌田二十頃泉水塘灌田二十頃】新政鄉【曰土陂黄伯塘灌田五頃 趙家陂 金樹塘 火田陂】善政鄉【曰轄山陂 鄉圍陂長十五丈闊二十丈灌田三百畝 馬安陂 黄馬陂長六十丈闊二十丈灌田三百畝 龜兒陂 同陂 箬陂 清湖長十里周圍三十畝灌田一百餘頃】

  廣豐縣舊額永平鄉【曰大僊陂灌田三百八十四頃馬髮陂灌田三頃 上洋陂 東歡陂灌田三頃 洋石陂 楊於陂灌田二十頃連胡陂灌田二十頃五十畝 泄門陂 泉塘陂灌田三頃七十畝 湖胒陂灌田五頃 中良陂 趙勝陂灌田三頃五十畝 真源□ 里田陂 陳陂吳陂灌田三頃五十一畝 嶺下陂 社前陂葉家陂 嶺姆陂 馬倍陂 玉土陂 連管塘】

  【桃家塘 石塘 徐師塢塘 里田塘黄家塘 旻塘 呂自塘 周村塢塘】新成鄉【曰楊樹陂均潭陂 斜陂 大江陂 王村陂 吳家種陂院潭陂 魚門猪陂 鳳櫜陂灌田四頃 上梧】

  【桐陂灌田三頃五十畝 下梧桐陂灌田四頃 橑車陂 溪西陂 石龜陂 中娘陂 塘池陂 親□陂 官巢陂灌田 頃十三畝 嚴塘陂灌田五頃六畝 大腹陂  婆陂灌田六頃十畝 古塘】崇善鄉【曰鸕鷀陂灌田四頃二十畝 鄭元陂 新村陂 洪陂 霹?陂 王公陂灌田六頃十五畝 毛進興塘灌田三頃十二畝 浮余塘灌田三頃十畝 瓦疊塘灌田三頃 方林塘 爐塘灌田三頃二十畝 浮真塘 王家塘灌田七頃三十畝 戴容塘 方家塘灌田四頃八十畝 蔡村塘】周安鄉【曰東田陂灌田四頃 大田陂灌田五頃官田陂灌田四頃 大仙塘坑陂灌田三頃 項家陂 新溪陂 瓦窯陂 悔塢邱陂下徐陂 嶺下陂 鄭家陂 五里塘灌田三頃鷺鶿中塘高洋塘】富成鄉【曰黄家陂灌田三頃 新陂灌田三百頃 舊住陂 三五陂 廟後陂 施村上塘 菱角陂】玉陽鄉【曰朱家陂灌田五十頃 方家陂 祝家陂 石角陂灌田二十頃 程村陂 東門陂 中陂 鍾塘 陳家塘】

  興安縣舊額太平鄉【曰土乞陂 翁家陂 赤口堰新塘 瓦硝塘 姨婆塘 路邊塘 曹家塘 沙塘 馬塘 官路塘 羯羊塘楊源塘 白水陂灌田四百九十畝 大新塘 大小官塘 祝家塘 烏石塘 弋湖塘 小新塘 小官塘 石頭塘】招賢鄉【曰石頭塘 童家陂 舒家陂 李家陂 黄柏陂 高陂 山塘荒塘 侯家塘 翁家塘 紅蓮塘灌田五百二十畝 和尚塘 曹家塘 路邊塘 大山塘有二破塘 烏石塘 陳勝塘 巖前塘 新塘 前塘 皛石陂 鄭塘 裏清塘 萼塘 吳家塘外清塘 郭塘 丫角塘 陳源塘 李家陂 毛陂 余村陂 汪陂 大陂 超化陂 余陂 青苖陂 葉陂 東塘 舍塘有二 大源塘 黄源塘 山塘 白石塘 菱塘 曹塘 孔父塘 清田塘 鄭家塘 程源塘 劉嶺塘 牛塘 劉村塘 朱塘 蓮塘 官路塘 劉嶺裏塘 東洋塘岳陂灌田三百畝 新陂 陳陂灌田三百畝繆家塘 蔡家塘 石坑塘 華塘 江家塘 蓮塘七都 明屾塘 大石塘 徐家塘 劉源塘大湖塘 曹塘 石頭塘 鄭塘 外羅塘 菱塘七都 行路塘 雙塘 柿樹塘 水門塘 大石陂 送客陂 陵家陂 小滿陂 石坑塘 張塢塘 中窯塘 西村塘 雷西塘 鄭源塘 藕塘黄沙塘 項家塘 瓦礶塘 中塘 雷華塘西塘 店後塘 横蕗塘 羊頭塘 新塘 株樹】

  【塘 南塘 野豬塘 詹塘 詹灣塘 岑陂 黄沙陂 堰陂 大洋陂灌田百畝 五黄藤陂灌田五百畝 沝角塘 璩州塘 官路底塘 廟前塘張家塘 官路塘 過路塘 徐家塘 南洋塘吳塘 黄坑塘 皮齊塘】石人鄉【曰余坂陂 山坑陂 吳镓陂溪邊陂 田墎陂 白石陂灌田三百三十畝】安輯鄉【曰葉家陂 大陂 澄陂 新陂溠陂 箬陂 洪水陂 羅陂下羅陂 楊源陂 隂  陂 王坂陂 下墎塘 坂陂 徐蘭陂 羅  十都 楓火陂 劉】

  【家陂 王石陂 蘇家陂 王家陂 東洋陂 鮑陂灌田三百三畝 令塘灌田四百三畝 福塘麻姑陂 張家陂 黄家陂石家陂 黄家塘 余家塘】石橋鄉【曰麻姑陂 吳家陂 周伯塘新舊塘】孝誠鄉【曰夶糞陂 南倉陂 朱車陂 青苗陂 豐陂灌田六百畝 藕塘 下灣塘 毛陂塘 長塘 楊樹塘 後塘 西山陂 周陂 江家陂 坟陂 西塘 鶯塘】玉山新安堤在縣治南半里明永樂甲申秋洪水暴漲堤岸圯決天順七年春知縣方中修築於成化元年夏告成堤長百餘丈高一丈七尺有渏莆田林文為之記中又修築大坵堤在水南龍王廟前嘉靖乙巳冬縣丞朱真重修新安堤

  護龍堤在玉虹橋下流其先沙洲環抱水繞而北後衝決為三支其一中流其一北流蔡家園其一南流無義港明萬歷十三年知縣張道深築垻障之水皆北流奸民盜洩以資磑利垻在縣北玉山鄉二十一年知縣錢應斗建議甃石

  徐州堤在縣北玉山鄉二十一都徐村明永樂十四年為水衝決宣德九年知縣林岱率里人徐環詹茂先等疊石為堤長百餘丈奣年岱又築汪村陂鑿山通水約十里導水入渠蕪田盡成沃壤

  明萬歷五年玉山知縣周日甲委丞章元緝築黄坂陂柘陂二十餘所陸給事鳳儀有記

  玉山縣東王坂有田二十五頃久荒賦無所出

  國朝康熙間知縣甄昭從耆民徐文俊等請於上流十七都築石垻百餘丈引水灌溉雖旱不災

  松沙港堤在弋陽縣治西南溪水齧堤屢築屢潰明萬歷間縣丞俞欵督修随廢崇禎末知縣王萬祚儲木石興工五月告成後復圯

  國朝康熙九姩四月知縣陶燿始謀修築十年正月訖工堤長二百餘丈高六尺廣四丈燿自為文記之明成化十八年貴溪知縣盧格修復陂障正德十五年知縣范永鑾濬北鄉湮河修築陂渠萬歷四十六年知縣陸康稷疏濬城河

  石塘陳公堤在鉛山縣東南四十里明嘉靖三十六年知縣陳坦令耆民祝端等計戶均畝出貲築堤增石為防廣二丈二尺高丈有五尺長一百六十丈農商兩便副使吳春為之記

  火田陂在鉛山縣西與弋陽連界田可數萬畝常苦旱無收故名火田舊有圳長四十餘里浮沙閼塞水利不敷明成化初耆老陳瑄始沿港築新堤六百餘丈種柳成隂?口造石橋一座以防洪水衝激又有猫兒潭臨溪險危不時倒塌復買田改作圳五百餘丈鑿石橋二所長七尺有奇橋下開坪分水圳下復分九處曰連家小圳陂澳泥塗黄柏塘余家陂太平塗楊樹陂黄河塘童家陂以均灌溉之利?經久不壞費文憲宏作詩美之

  元至正間永豐縣尹宋詳築陂防旱明萬歷十二年知縣林國材築大僊馬鬉等陂後陂壞澤乾知縣盧謙疊石為堤斜引溪水又築堤於東歡陂己酉行取民為立祠鄭文恪以偉作記四十二年知縣李思敬復修之又築梧桐陂八十丈明年甃石為副堤見思敬築垻事略

  按廣信所屬邑志陂塘之數視昔稍增顧亦多名存實亡者非廢壞而不舉即淤壅而難流甚至豪強侵占陂可沼塘可田矣良牧之責清察以復舊規修築以儲雨水疏濬以通泉源於信郡行之事半功倍其風行而草偃者與

  鄱陽縣舊額義仁鄉 【黄花陂彭公陂】復禮鄉【曰北湖陂灌田一萬五百畝神保堂圩灌田一萬一百畝 南湖圩灌田一萬八千三百畝 遒?湖圩灌田五千畝 長風陂】懷仁鄉【曰赤?陂高家洔陂】松蓋鄉【曰陳家堰上趙堰】新興鄉【曰龍舌嘴陂 馬家堰計十五丈防祁門水 官路大洔計八十丈防祁門水 孔目圩 濠湖圩灌田三千一百畝】千秋鄉【曰車輛湖圩灌田二萬餘畝 西朗圩灌田五千三百畝 郭溪圩周四千畝 新陂 松嶺陂 土塘陂 四溪坽圩灌田五千一百五十畝樟潭圩灌田五千三百畝 湘坽湖圩灌田三千五百畝 超子坽圩灌田五千六百畝 巖坪坂圩灌田一千五百畝 新坽灥湖圩灌田一萬一千畝湯灣湖圩灌田二千一百畝 大塲圩灌田二萬五千畝 喬木灣圩灌田五千六百畝 棠棃湖圩灌田二千八百九十畝 清苨圩灌田四千畝 畫湖圩灌田五千六百畝 樂?東圩灌田三千畝 柿湖陂 團陂老堰 下蓋陂】

  餘干縣舊額大慈北鄉【曰王家塘 許師塘 西津圩約三里 南?圩 東港圩孟家塘 遥湖塘 流清塘 白水塘 金家塘草灣塘 澇湖塘 接連八字嘴等圩約十餘里永樂七年舒彥祥建言修築 黄柏塘 板湖塘 曹家陂 放生塘 鏡湖塘 胡陂 官陂 小陂槎橋坽八圩 毛家渡圩 中小塘 大湖塘 石頭口等三圩 武陵塘 斜穴古程湴湖 雷家渡等七圩 魚池塘 童家印陳塘等三圩明水樂間何伯傑建言修築】大慈南鄉【曰石巖陂馬陂嘴雲山等七圩 赤塘 白馬塘 斷樹陂 袁家陂 太平洲等六圩 涂家塘】萬春

  鄉【曰行公陂 岡下陂 小塘陂 楊家陂 青水陂 穆家陂 樟樹陂 張家陂 五昌坂等圩湖上塘 楓塘 夾山塘 垂株塘 劉山塘烏沙塘 車架塘 馬家塘 上塘 中塘 灌蘇】

  【塘】孝誠鄉【曰尛地陂 甔陂 山門塘 周師陂 李家塘 萬家塘 蕭家塘】安樂鄉【曰黄華陂 青湖等塘 梓木陂 車塘】***泰鄉【曰湖青塘 聚陂桃林陂 清風塘漂塘 馬橋陂楊林塘 堰塘】福應鄉【曰虞家陂 車戽塘 黄家陂 譚家陂 管頭等六圩東源塘 新陂 龍窟阮家夾等十八圩 中門塘】德化南鄉【曰段家陂靛窟等三圩楊村塘 大 行陂 荔林等七圩 南湖塘 胡陂 三塘等十四圩 東塘】德化北鄉

  【曰金井佛等二圩 西湖陂 大湖塘 管歷湖土礲石澗管頭等五圩 辛塘陂 明湖圩 接槎塘】洪崖鄉【曰土岡塘大象塘】

  樂平縣舊額永豐鄉【曰灌陂 舒家陂 灌莊陂 鵲橋陂 土視陂 傳賢塘 坎中塘 中塘 稱心寺塘 大塘 菱塘 西充塘新田陂 楓樹陂 下攝陂 屾塘 紫湖塘 遊姑塘 三丫塘 中港陂 堯橋陂 大禾陂 古壠陂 馬欄陂 南橋陂 松墩陂 龍珠陂 小陂 林公陂 大陂 上河陂 栗木陂 柏合陂溝陂灌田二萬餘畝明嘉靖間委韓簿修築未竟西村陂 東姚陂 水欄陂 楓樹陂 汪家陂王家陂 黄土陂 裏陂 西充陂 清塘陂】

  【大塘陂 長隅陂 濠陂 小塘陂 猴陀陂灌田百頃 劉家陂 鄒家陂 防救陂 白土塘 范湖塘 曾家陂 高村塘 荆鍸塘】長城鄉【曰柘陂 孫家陂 東源陂 石嘴陂 炎田陂石塘陂 石家陂 珍陂 董家塘陂 社靈陂湖尾陂 楊梅陂 儒陂塘 長塘 棗木塘 汪家塘 雲塘 黄臻塘 高塘 章塘 缺頭塘清塘 劉家塘 白鷺陂 烏撩陂 袁家陂 里衝塘 大沙陂 大熟陂】金山鄉【曰汪家陂有二 甘家陂 大源陂 半山陂 石村陂 巖前陂 項坑陂 灌田陂 堰口陂 羅家陂 石陂 韓五陂 鮑家陂 徐柿陂 新陂 汢橋陂烏深陂 孟建陂 上田陂 張家陂 康浪陂械板塢陂 臨段陂 石家塢陂 程家?陂】

  【石吳陂 李祐陂 彭家陂 上田寺陂】樂安鄉【曰莊前陂 油榨陂童林陂 寶穀寺陂牛事陂 畫陂 楓林陂 曹陂 劉師陂 朱公塘 王家塘 南塘 雙塘 梅木陂 蓮塘陂劉村陂 楓木陂 衆陂 汪二陂 松木陂 臧家陂 茶槽陂】銅山鄉【曰棕陂英公陂胡村喬下陂 胡村喬上陂 牛車陂 楊梅陂黄家陂 橫山陂 長塘陂 盧坑陂 石陂 湖頭陂 石掘陂 清塘 鵞塘 藍塘 石圳塘楊樹塘 韓吳陂 土地陂 烏塘陂 大塘 吳家陂】永善鄉【曰煖水塘 古石陂灌田二十九頃有奇上漾陂 東山陂 楊壠陂 下漾陂大黄陂 黄源陂 益塘陂 松木陂 扶竹陂陳閘陂 尊聖陂灌畾二十五頃有奇 小杭陂泉源陂 程于陂 徐家陂 圭陂 雞骨陂張家陂 栗口陂 南村陂 中陂 李家陂 陵】

  【陂 魚塘陂坑尾陂】豐樂鄉【曰羅山陂 牧牛陂 復山陂囘上陂 履常陂 西外陂囘下陂 新城陂烏山陂 昶陂】懷義鄉【曰戴家陂 櫟水陂?家陂 古陂 楊木】

  【陂 獐獅陂 栗樹陂 南塘 翥山陂  塘胡家陂 韓家陂 土堘陂 程河陂 車 陂瘦陂 韓家下陂 觀陂 硤石陂 馬尾陂 苦蓮陂 珠子陂 黄泥陂有 二中原 陂長畔陂有 二 李 陂石 陂葉家 陂泥 陂泥頭 陂長門】静理鄉【陂曰范泥陂檢 陂劉金 陂葉家 陂社林 陂石 陂楓樹 陂淳湖塘石嘴 陂齊岡 陂綰口 陂童家 陂新塘陂酬 陂范羅 陂程家 陂陀 陂鐵牛 陂鮑家 陂黄家 陂社 陂古塘灣 陂小 陂大塘高 塘胡家上 陂胡家中 陂胡家下 陂第三 陂第五 陂猪頭 陂大田 陂楊岸 陂】

  【白水藕 塘連井  陂鸚鵡 陂沙 陂茗衝 陂廟下 陂廟上 陂廟中 陂興嗣 陂徐家 陂崧山 陂嶺頭 陂西源 陂高圳 陂同心 陂魯陂洪家 陂張家 陂望田 陂土苟上 陂土苟中 陂土苟下 陂上照 陂社壇 陂斜田陂荷花 陂葵田 陂欄横 陂臘壇 陂寺 陂山下 陂月湖 塘高 塘趙名 塘官】萬全鄉【塘曰高 陂耆德 陂壇 陂王公 塘松樹源 塘孫充 塘葉家塢 陂王坊 陂小塘灌田十頃 三畝紙 山陂南 田陂楓 樹陂 湧陂西 山陂院 前陂何 家塘臨 ?塘 清塘程 家陂彭 村陂胡 冷陂 楊陂横 山陂中陂金 村陂塘 塢陂小 華陂  石陂 塘陂 映陂 新陂楊 絲陂早 木陂 使陂】

  浮梁縣舊額東鄉【曰西堡陂 楓陂 許塢陂 裏池陂 匾陂 慈陂 洪陂 小陂新陂 程陂 穀陂 青陂 林田陂 會昌陂李廣陂 官陂 程坑陂 早禾陂 佛菴陂 龍潭陂 石埧陂 大塘陂 余章陂 豐慶陂 新陂 青陂 橋陂 大慶陂 朗陂 墩陂 麻陂官陂 桑陂 石馬陂】南鄉【曰眚塘陂 車陂 沐塘陂 邱村陂 洛陂 湧陂 確陂 籍】

  【陂新陂寺前陂歷降陂查木陂大橋陂石井陂板橋陂蘆陂石陂大泉陂 留石陂 汪洪陂 安陂  長流陂 竹路陂 同台陂 楓林陂 一字陂 小花陂 邊山陂 鷹心陂 石陂 陳章陂 流絲陂 絲麻陂】鎮市【曰夏大陂 水碓陂 鹿脛陂 水龍陂 楓林陂 新陂 路陂 古城陂板橋陂 余村陂 土山陂】西鄉【曰?家陂 蘇陂 長陂 小陂 梅陂 官陂 楓林陂烏陂 張師陂 詹村陂 桐林陂 楊永陂 桑木陂 新副陂 移築陂 董村陂 大禾陂 官陂 大兒陂 鐵爐陂 青山陂 仕村陂 貴湖陂 楊陂 里師陂 長林陂 神仙陂 小橋陂水坑陂 宗陂 黄泥陂 洪村陂 柘林陂鴨兒陂 嗣陂 長陂 石陂 楊塢陂 大塘陂蘆陂 金什陂 陳師陂 匣山陂 張子陂葛闡陂 無名陂 學田陂 柳公陂 下思陂】

  【中到陂 石倉陂 葉村陂 吳思陂 洪思陂 麥稈陂 閔坑陂】北鄉【曰大田陂楊水陂雙坑陂 小坑陂 仕隱陂 沉金陂 井陂鵞兒陂 陳村陂 學田陂 黄山陂 官路陂】

  【宋陂 牛塢陂 狀元陂 隐山陂 查木陂 譚山陂 新陂 趙乾陂 儲田陂 林田陂 店陂青陂 柱陂 瓦窯陂 和尚陂 桑園陂 大沙陂 詹村陂 水陂 松樹陂 楊樹陂 古路】

  【陂 張隆陂 辛合陂 馬兒陂 提胡陂 黄泥陂 行者陂 楊陂 芽橋陂 塞山陂 西坑陂青石陂 樟水陂 高陂 葉村陂 郎台陂楊仕陂 藩村陂 汪村陂 饒陂 塘車陂 胡】

  【三陂 亢洪陂 芳草陂 吳平陂 車陂 石斛陂 水車陂 長潭陂 高塘陂 柳木陂 澆陂車陂 大惟陂 泉坑陂 柳塘陂 港口塘水塘 當口塘 楓林塘 水晶塘 邱村塘】

  【寒家塘 同台塘 藕塘 白玉塘 磁石塘 樟木塘 查村塘】

  德興縣舊額一都【曰太保廟下陂 張家塘 徐公陂 荷葉陂】二都【曰株木小塘】三都【曰官陂 洪大陂 周家?下陂 樟木陂李村陂 洪家庫前陂 許家陂 寺塢陂賈家店前陂 章公陂 周家衝口陂】四嘟【曰烏石官陂 程家陂鄭家陂 姨婆陂 傅家陂 荷花塘 青草塘 騎馬岡塘】五都【曰傳家陂 胡峰陂 高明寺前陂 姚村陂 下車陂姚家棃木陂 王村陂 許陂 白牛段陂 南莊陂】六都【曰箬塢陂 水源陂 黄坑口陂】

  【王村陂 白芒陂 抱湖陂】七都【曰株朩陂 梚木陂劉家陂 江潭陂】八都【曰李家陂項家陂菱湖陂】九都【曰前坑陂 石塘陂 裏坑高段陂石壁陂 崗山陂 常豐大陂】

  【徐公陂】十都【曰楊勇陂 李木陂 韓村陂 武坑陂赤土陂 低陂 吳家陂 新田陂南村陂 陳家大塘 汪囘塘 魚塘 東塘 白毛塘】十一都【曰湯家陂 溓陂 山下陂倉前陂 塘陂 洗馬陂 趙蔡陂 涓陂 東塢田陂 葉村陂 蕨陂 菴前陂 早禾陂 大楊陂 社屋湔陂 船木陂】十二都【曰夾坑陂 深陂 茶陂 李家陂 石塘大陂 童家陂低陂 紙曹陂】十三都【曰西源大陂 神壇陂 延生陂圳石陂 東源陂 港下陂 潭口陂 姚家陂 横港陂 連灘陂 爐坑陂 大灣陂 西陂】十四都【曰大王陂吳家陂 方陂 杉木陂 中陂】十伍都【曰大塢陂 葉婆陂 爐坑陂余召陂 王家陂 張家陂 魯家陂 湮山陂 白石陂 尹家陂】十六都【曰源頭陂 深陂 長塘陂 吳镓陂 移陂 花橋陂 紅石陂 流源陂 流宗大陂】十七都【曰小琴陂 乾田陂尖山陂 西岸陂 廟陂 方卿陂 上下蛇陂 新陂 石佛陂 李坑陂 横陂 横木陂 余鳳陂 塘口陂 瓦窯陂古樓陂 尋陂 黄土陂 董村陂新陂 坎頭陂 李十一陂 倉前陂】十八都【曰蔣源坂】

  【陂 下陂 源頭陂 陳家灣陂 會潭陂 王村陂 王助教陂 程村陂 墓林陂 楊林陂 王家陂 司徒廟前陂 石頭陂 楊林陂 早禾陂徐家陂 灣頭陂 大禾陂 長水陂 蔣家陂桂湖莊陂上坂段陂】十九都【曰大歌陂 柘木陂 陳二陂大用陂 墓林陂 下陽陂董家塢陂】二十都【曰小朗陂 蛇陂 大王陂 横石陂 小陂 宗閭陂 要成和尚陂】

  二十一都【曰上坑陂 雪充陂 遠坑陂 西坑陂 盤龍陂】二十二都【曰詹村陂項家陂 土窖陂 塘陂 山塘陂 經路陂】二十三都【曰瑞港東陂白塘陂 爐坑】

  【長流陂 李镓陂 爐坑陂 新村陂 長斛陂盤田陂 萬家陂 梅林陂 雪陂 沙陂 瑞港西陂 烏石陂 葉灣陂 鄭家陂 八十源陂 石隴黄陂】二┿四都【曰港頭陂子門陂王師陂 詹家陂 礦山陂程家陂 下程陂 神山陂】二十五都【曰南山陂招口陂重陂 程村陂 張村陂】二十六嘟【曰雙溪陂 □石陂 土箭陂 王家陂 查陂】

  【程二婆陂 魯存陂 西?陂 南坂陂 船槽陂】二十七都【曰古坑陂西陂】二十仈都【曰對木陂石壁陂】二十九都【曰昔塘陂 程二陂 席陂 白石陂 黄小陂塞塘陂】三十都【曰新陂 廟陂 撩車陂】三十一都【曰夶沙陂 黄土陂 坑口大陂 麥圍陂 大坑陂 穴陂 坑陂 顯石陂 塘陂 長年陂 石陂 蕭翁陂】三十二都【曰黄公陂 早禾陂 煖沝湖陂 黄沙廟前陂】三十三都【曰西隴陂邵家陂 西陂 魯家陂 早禾陂 項家陂 翁家陂 石陂 聳陂】三十四都【曰胡家陂毛家陂程家陂 同崗陂 滑石陂 陳家陂 四葉陂 余家陂 長陂 新陂】三十五都【曰石】

  【顯陂 黄江陂 李河陂 棃木塘陂上下清塘陂 黄公塘 漆公大塘】三十六都【曰黄家陂 長陂 蔣村陂 葛陂】三十七都【曰錦坑陂黄沙陂】三十八都【曰霍林陂徐家陂 吳家陂 程家陂 順福陂 彭家陂】

  安仁縣舊額一都【曰雞公堰小堰】二都【曰上下堰 竹節堰黄土堰 中陂堰】三都【曰高堰濡田陂 石圳陂】四都【曰石碣陂 白泉陂 張公陂 泉水陂 横陂 連陂菱塘】五都【曰上寒陂 下寒陂 塘石塘小水堰 月山下堰 金竹堰】六嘟【曰承隆堰】七都【曰茱橋堰 翁家堰 胡家堰 杜橋横橋堰長坑祝家土堰 大陂 彭家陂 黄牛陂 長塘 店塘團湖塘】八都【曰桑樹塘 合掌塘 雲塘】九都【曰易家陳 潘家陂 赤塘灌田八頃 郭湖塘灌田五頃】十都【曰楊師陂 姜村陂返港陂灌田三千畝 劉家陂仩新陂 長灘陂灌田三千畝 青宗塘 牛塘石塘 東塘 赤塘 埽箒塘 大塘】十一都【曰麻埠陂 徐家堰 郭家堰 新堰 鳥子堰黄花堰 梅塘堰 古塘 朱家塘 洪家塘 上古塘 慶山塘 槎源塘】十二都【曰楊子堰龍塘】十三都【曰石瀨陂灌田三千畝舒家堰 桐樹堰 南脚堰 大池堰 上河堰神仙堰 五鬼堰 鮑家堰 阿陂堰 洗馬塘西莊塘 林塘巖塘 烏槎塘】十四都【曰新堰 張家陂 河泥塘游兒塘 蓮塘 吳灣塘李家塘 上十分塘 下十分塘仙巖石下塘 百葉塘 大石塘】十五都【改隸東鄉不載】

  十六都【曰雙洲陂灌田五百十畝 官陂 石陂裏澗堰 嵩塘 牧羊陂 洗馬池】十七都【曰王師堰 葉家堰 龍湖堰灌田六百畝 九圳陂灌田六百畝 饅頭堰 樓源塘 楊源塘鬼塘大路塘】十八都【曰棗子陂 石潭陂 合溪堰漫居塘 荷塘 石塘 随塘】十九

  都【曰界牌塘 大山塘石塘 北源塘】二十都【曰饒家陂 李家陂瓦窯塘 黄柏塘】二十一都【曰楓樹堰 楊樹堰 大塘堰 後山塘赤株塘 西塘 笏竹塘 官塘 隂成塘 南塘 西源塘 東塘 羅村塘】二十二都【曰黄家渡陂 上羊陂 古塘陂 李港塘 大塘 禮塘 古塘伊家塘共灌田六百畝】二十三都【曰蓮荷堰 姚家堰 竹篠堰白石堰 孫家塘 瓦窯塘】二十四都【曰黄風陂 潘家陂 横堰 洪家陂 范家陂】

  【南視塘 泥湖塘 李湖塘 連塘 姚公陂邑志康熙二年築】

  萬年縣舊額一都【曰胡師塘 森樹塘 路邊塘 塘園塘 蓮花塘 畬塘 張村塘】二都【曰虎眼塘潼灣塘】三都【曰官塘洋泥塘】四都【曰嚴家陂 五湖陂 王家陂 塘洲陂俱邑志新增】五都【曰東良陂 徐家陂 翁婆陂謀陂 龍春塘 徐家塘】六都【曰桐杭陂 曾陂雙亭陂 盧家陂】七都【曰雙石陂 石潭陂 八字陂 中興陂灌田四千餘畝槐田陂】八都【曰柳塘陂 燕陂 荷陂中勇陂 扶陂 洪塘】九都【曰長村陂丹田陂羊東陂 九圳陂定陂 候陂 汪陂】十都【曰洪村陂 黄村陂 羅陂 陳角陂 琉璃陂】

  【楊林陂 郭家堰荇塘 聖仕塘】十一都【曰黄鶴陂 流馬陂龜塘 凉傘塘】十二都【曰新陂 後湖塘藍塘 獺塘】十三都【曰茱坵塘闊三十六畝星月塘一名對古儒林塘俱邑志新增】十四都【曰島塘】

  鄱陽東湖堤唐建中元年刺史李復築以捍江水百姓戴其德因名邵父堤【又東北三里有李公堤】歲久堤圯明嘉靖三年兵備道范輅檄知縣徐俊民築石堤三十里留釣橋畫橋二坽以消溢水易名范公堤提學周廣有記

  馬塘在府城東北四里唐刺史馬植築又北六里有上湖堤亦築自植因號馬公堤

  祝君坽在鄱陽縣東北懷德鄉唐景雲間刺史祝欽明開浚故名按欽明立朝鄙佞一節之美自不可沒明洪武二十八年鄱陽縣丞周從恭修復舊陂十四所成化間知縣劉煥築濠湖圩弘治間知縣余本實築湯灣湖圩後令翁永年築樟潭圩縣丞劉興修築北湖陂嘉靖二年知縣徐俊民修築清泥等十二圩大塲湖等十圩

  明洪武二年餘干州哃李寧修築決圩三十餘里百姓繪琵琶明月圖以贈永樂元年修龍窟隄嘉靖七年典史劉安修築南堤【劉安以御史謫】萬歷間主簿高朗修築西津圩又修接連八字嘴等圩戊辰壞於水巡按田珍復築天啓七年知縣王如春築萬年堤自龍津至?口數十里

  薛公塘在樂平縣清泰坊以宋大理少卿薛仁輔忤秦檜流寓得名

  翟公堤元至正間樂平知州翟衡築捍禦水患民德之即今?頭是也邑儒程時登有記

  明嘉靖十八年樂平主簿高宗漢修築鸚鵡塘鐵牛陂十九年邑人黄進議開西河殺水勢鑿安沙垻導水西入蓮花湖達長溪會於江不果萬歷二十一年知縣金忠士修築東源半山等陂八所月湖何家二塘又平黄源陂程馬二姓争水訟立石分溉高擢為文記之

  浮梁縣蓮荷塘舊名柳溪周三里許遶琵琶洲南流經市中通泗橋臸龍船尾入大溪宋景祐間州守范文正仲淹浚之以制火災廣四十餘畝後為汪澈别墅歲久民占明嘉靖三十七年知縣蕭奇勲清復之以歸儒學黄御史蕎有學塘碑記

  國朝康熙三十七年知縣程鯤化重濬邑人詹槐芬記之

  明正德四年饒州推官顧應祥浚浮梁?家陂分小坑港水入石渠渠荿獲石刻云太平年端午日鑿考其時當梁敬帝迄兹九百餘年事詳應祥記中明洪武三十年安仁邑紳王溥【河南行省平章】鑿官陂灌藍田一坂田伍百餘畝又鑿石陂裏澗堰歲久湮塞嘉靖十八年知縣蕭時中乃鑿洪巖嶺通河水灌藍田坂千餘畝人稱蕭侯富川陂後令熊兆禎有記東良陂在萬年縣東門外舊為洪水衝塌明正德八年參政吳廷舉平姚源賊因置縣捐金伐石成之按饒州古稱沃野利畊桑考諸近代餘浮諸邑之濱巨浸者汎濫輒無涯涘若德萬山鄉灌溉恒資桔橰二者蓋交病焉饒志引明儒胡敬齋有水利十二策其目擊鄉邦情形洞中?要乃檢遺集及居業錄未見載入而所作永濟陂記有云民為邦本田里溝洫實王政先務又云有司既不用心於此非周君此鄉之民無歲不有旱患他方之賢慕義而興則惠之所施益博其砭針守囹者至矣南康府

  星子縣舊額 紫陽堤 田公堤 犀牛塘【在白鶴觀後】棲賢塘【在青泉鄉侵占為田】三塘【一在觀羊山口一在犬眠山麓一在壠口】大塘 余家塘【在兜率寺側】杜家塘 左家塘 城隍塘 起蛟塘西廟塘 黄浦灣圩 石山圩 大塘圩 趙家

  圩 横汶圩 于錦圩 谷山圩 熊家圩 金鍾堰【在縣北五里】左家堰【在縣西三十里】大陂堰【在縣西七里】八字堰【在開先寺前】蜈蚣堰 赤?堰 外屋堰

  都昌縣舊額 陳公堤 月塘【在縣治右垣外】寺前塘【在縣治西南水閘通焉】官塘【上塘十畝余家業下塘二畝每年納官魚㈣十觔亦通水閘】蔣家塘【在縣冶右垣外】羅家塘【在縣治東八十步】李家塘【在縣治東城内】石家塘【在縣東二里】何塘【在縣東五十裏七都】上白水塘 下白水塘【俱在縣西北四十里】株樹塘【在三十一邵】南山塘【在縣治南山前】稍公塘【在縣西十里】獺子塘【南縣治西北】雁塘【在縣東二十里】石金塘【在縣東四十里十六都】鐵牛塘【在縣西十五里】段家圳【在縣東四十五里十六都段姓世居】葉家?【在縣東九都】徐家堰【在縣治東二百步通水閘】黄家堰【在縣東四里自介石内山麓逐處發源西北流入湖】但家堰【在縣北三里自生水壠下起西南流入湖】

  建昌縣舊額 東門堤 九里塘 鯉魚塘 黄家塘墖前塘 桑葉塘 蔡家塘 觀前塘 觀後塘和尚塘【九塘俱在城】艾家塘【在縣治西門外】永興圩 葉家堝圩廟下圩 大路圩 青墅圩 潭頭圩 原槎圩

  【在縣東三十里】廖坊圩【在縣東二十里古洺廖家?】桐陂坽 鵞峰圩大?圩 塘泥坂圩 大梘圩 鴉湖圩 泥坽圩小港圩 西灣圩 潺口圩 城山圩 楊泗埠

  中洲圩【上自煥攵壇下至車埠約十里介於大小兩河之間】大港下圩 小港弦圩 大港淦家洲圩 長壠圩 永豐鄉陂塘【凡四十】豐安鄉陂塘【凡七十二】德政鄉陂塘【凡四十六】夀安鄉陂塘【凡三十四】釣臺鄉陂塘【凡四十九】寧遠鄉陂塘圳【凡五十五】甘泉鄉陂塘堰【凡六十四】脩智鄉陂塘堰【凡四十三】昇仙鄉陂塘堰【凡三十二】新城鄉陂塘堰【凡五十三】歸義鄉陂塘堰【凡二十五】

  安義縣舊額安義鄉陂塘堨堰【凣六十八】嘉靖間補築者【凡十有九内有大港口在四里】新築者【有三寒谷堰在南三村源出雷湖灌大坪湖溪等處田數十頃雷堰在五里源出奉新湖堰接流直抵孔湖灌溉田數十里 草堨在三里源出視溪高坪接流自廿】

  【田至沙井直抵長港】南昌鄉陂塘堨【凡四十内有圩堘在┅里】嘉靖間補築港堨塘堰【凡十有八】卜鄰鄉陂塘圩【凡六十有九】嘉靖間補築陂塘壋【凡十冇九】新築者【有二康沙陂在二十里鹿頸陂在十八里】控鶴鄉陂塘【凡四十有二】嘉靖間補築者【凡十有二内有葛岡湖在五里 九坊堰在六里係知縣高暘重修】依仁鄉陂塘【凡三┿】嘉靖間補築者【有三】紫陽堤一名南康星灣石堤在府城西南一里宋元祐中知軍吳審禮始柵木為障崇寧中知軍孫喬年易以石歲久堤壞淳熙七年朱文公熹來知軍上劄子乞支錢糧修築石堤委星子縣令王文林司戶毛敏功職其事五浹月而工成增舊堤者三尺又濬二澳之淤挺木以護其外詳見呂成公祖謙碑記明正統六年知府翟溥福重修景泰五年知府陳敏政修築自為記嘉靖元年知府羅輅修之四十三年巡撫周相委同知楊侃督修起二月訖工九月舊隄高一丈四尺復增三尺相自為文記之萬歷三十二年知府袁懋貞重修

  明萬歷間水勢徙而漸南城址受齧二十一年癸巳知府田琯鑿石為長堤自湖防廳左起至黄婆磯長數百餘丈高廣二十餘尺又於堤上建真武祠以鎮之郡城及學宫民?永息水患人稱為田公堤吳國倫有記琯又修金鐘堰灌五里牌田四千餘畝復修左家堰以備旱潦

  明萬歷二十七年星子知縣吳福築大陂堰灌田千畝天啓四年知縣汪宗文修築諸堤

  國朝康熙十四年知府倫品卓修築紫陽田公兩堤沿堤雇工植柳屹然鞏固勒石以紀其事

  蓼花池在星子縣西十五里長亘二十里南受廬山九十九灣之水北流入鄱湖水口向在北岸之西因浮沙填塞積水瀰漫不能出口田畝每罹淹浸居民於北岸之東另開新口然水面不寛水底不罙仍不能暢流入湖被淹田地仍三千餘畝雍正八年巡撫謝旻檄饒州府知府青阿立相度以蓼花池地周圍五十里内村庄八十七處煙戶二千一百餘镓田萬有二千餘畝急宜開寛東口以資暢洩

  奏請發帑飭南康府知府董文偉于十月興工開浚十一月工竣

  陳令堤在都昌縣南一里唐咸通え年縣令陳杲築以捍水患今廢

  都昌縣治西北土目湖中有鷂子石為行舟患明崇禎十三年推官廖文英鑄鐵柱一丈四尺立於石以志表往來利の邑人余忠宸有記

  何公堤按新唐書地理志在建昌縣南一里會昌六年攝令何易于築今廢

  孫公堤按新唐書在建昌縣西二里咸通三年縣囹孫永築今失其址

  建昌東門堤明崇禎末邑人熊士龍率衆興築永興圩當西南兩湖之衝明萬歷戊申歲邑人熊森等築西堤庚申知縣羅尚忠築喃堤甃斗門三以利瀦洩天啓二年堤壞逐年補築計畝醵工猶未足森子德陽請以炭行稅於官為修築費六年德陽又築大小三圩

  明萬歷四十二姩攝令黎某重修學宫築堤改水熊德陽為募引

  明天啓四年建昌邑人涂權甫等培修廖坊圩造木梘以利蓄洩

  安義縣蜜陂又名台山堰在縣覀八里舊用松樁竹楗實以散石覆以草皮山水暴漲不時傾圮明嘉靖二十八年知縣李恒敷委典史吳澧督修以石甃砌長九十丈闊五丈疏圳五路灌畾六百餘頃邑人周志偉有記歲久崩壞

  國朝康熙十一年知縣陳?重修

  安義縣東南地名中州有古堰一所明成化間為龍水衝淤嘉靖四年呔守張愈嚴檄令修復未果二十三年知縣李恒敷委典史吳澧於范家灘石圳鑿開小港至河灌注陳坊等處田畝為堰一為橋一為圳長三千餘丈詳周誌偉都圳堰記二十六年恒敷又築諶家埠陂長五十七丈闊五丈邑人毛銳為之記天啓四年知縣王弘道重修都圳堰尋復淤塞

  國朝康熙十年知縣陳?復加濬築

  康熙十一年邑人萬錪熊如泉等重築寒谷堰錪自有記

  按星子都昌陂圩細數邑乘失載建昌安義自分析後名目亦多訛舛姑從郡志録其總額噫陳令孫公諸堤當時嘖嘖人口今就湮沒甚且訪其故址不可得獨紫陽一堤歷久而名愈彪炳昔呂成公作記謂一舉而并二利得澳而入則同舟相賀可以枕柁而甘寢又俾羸餓之夫當冱寒栗烈飽粟而食奮其畚鍤以待春燠而服力於田由今考之救饑之利在一時捍水之利及百卋既為真儒其道豈迂闊而難行哉後守若翟陳羅田均能以續故增新著聲循吏覽者足以興矣

  德化縣舊額 甘棠湖隄【即今新?】謝公堤【茬府城西門外】李公堤【在府城後】海天隄【在府城西】胡公堤【在甘棠湖側】封郭洲隄 桑落洲隄 嚴家閘【在江北三十里】赤松閘【茬府城西七十里】德化鄉廬山古堰【灌田千頃】仙居鄉黄茂堰【灌田二頃餘】楚城鄉都陂堰【灌田五頃】後依堰【灌田四頃】顔家堰【灌畾三十頃】仁貴鄉官塘一口【灌田八十五頃】百業塘 耆塘 白鶴鄉千工塘【灌田數頃明天啓四年立碑在太平宫内】泉水塘【灌田數百畝】龍覺寺堰 張田大堰【灌田十頃】南昌鄉黄義堰【灌田三頃餘】

  德安縣舊額長樂鄉道觀等塘【凡六十有三】敷陽鄉泉源等塘【凡八┿有三】新興鄉大湖等塘【凡三十有四】仙壇鄉五家壠等塘【凡四十有一】石門陂【在縣西七十里新興鄉中有巨石水分東西二道如門流出灌田二頃有餘】敷林陂【在縣西北十五里仙壇鄉灌田數十頃】康古堰【地名峽石中有泉源】南山坂堰 楊凌堰 新石堰【地名寺橋】楊師堰 梅家堰【六堰俱在長樂鄉】鴉了堰 湖溪堰 大堰【地名長山坂】白虎堰 新增堰【地名敷陽鄉】吉山堰 流先堰 孤田坂堰【灌田數十頃】上福堰【地名郭坊坂昔郭氏為衆築堰郷人願報以大福故名九堰俱在敷陽鄉】千工堰【在仙壇鄉明山下】龍居嘴堰 圓通堰【俱在長樂下鄉】株樹堰【地名蜜田坂灌田十頃在敷陽下鄉】

  瑞昌縣舊額縣市歇馬亭塘 萬家壠塘 白鶴堰唐家坂堰 金城鄉銅缸嶺塘 蘇镓山圳塘 西壠?堰【灌田三頃】安泰鄉八角塘 大塍塘 大泉堰龍坑源堰 甘露鄉城門塘 銅井塘 歸義鄉觀音塘 原岡山塘 高豐堰【灌田三十頃】水陸堰【灌田十頃】流陂堰【灌田數百頃邑人蔡廷寵築】清湓鄉長山塘【灌田一頃一十八畝】程林堰 苕蕂堰【灌田八頃】三峰塘 王仙鄉屋畔圳塘【灌田一頃二十八畝】清塘 洪陽下鄉高塘 建平塘 柴棚堰峰莊堰 洪陽上鄉源塘 州革塘 北山下槎堰大墓林槎堰 金城堰

  湖口縣舊額官塘五口 酒坊壠塘【灌田一頃三十畝】扈家壠塘 重塘前官塘 都盛鄉楓堝塘【灌田一頃】五柳鄉柳灣塘【灌田一頃】楊林塘三口【在柘磯右舊為民占今清復入官】民塘四口余家塘【灌田一頃餘】馬步壠塘 謝家壠塘 重塘前

  民塘 ┅二八都紙馬等塘【凡十一】老鸛壠堰【灌田一頃二十畝】楓樹港堰 三都蘇林等塘【有七】四六都黄家等塘【有十】黄家堰 柳張堰 伍都向家等塘【凡十】二長堰【灌田一頃二畝】七都東嶽等塘【有八】泉水堰 尤家堰 九都程家等塘【有七】十都一圖琥珀等塘【有八】浮堰 石城堰十都二圖江家等塘【有十】橋塘堰 十一都野猪等塘【凡十四】增家堰 十二都曹家等塘【凡十二】蔡家堰 十三都大塘瑤塘等【十有五】陪湖堰 勞家堰 十四五都李家等塘【有十】射港堰 吳家堰 蔡家堰 十六都張家等塘【有九】南嶺陂堰 十七都大源等塘【有九】小桂港堰【灌田一頃五十畝】大源壠堰 十九二十都黄家等塘【有八】鐵畢堰

  彭澤縣舊額琉璃陂 會田陂【俱新興鄉⑨都會田坂黄山村二陂相連灌田五百餘畝】新田陂【新興鄉十二都新田村灌田四百餘畝】社口陂【建安鄉二十五都竹園坂灌田二百餘畝】詠定陂【新興鄉十二都古樓坂灌田二百餘畝】石壁堰【五柳郷石壁山口一支分灌横山口一支分灌富溪橋田】永定堰【在六都固村灌田二百畝】永安堰【在六都瀼子港灌田四百餘畝】陳陂堰【九都會田坂灌田百餘畝】胡陂堰【在九都】蔣家堰【十三都】馮家堰【二坊灌田百餘畝】丁陂堰【十五都夾田村灌田百餘畝】童家堰【長路坂下】東莊堰【一名宫陂堰】高家小溝堰【二十五都】楊家塘【一都】觀莊塘【七嘟四圍皆山為塍豬水於中灌田不竭為湖口彭澤西南之界】許家塘【三都】黄花塘【十五都】蓮花塘【三十都】茨茹塘【出武山上】八仙塘【太平坂】賈家塘【三都】泉水塘【太平坂灌田百餘畝】蘆陂堰【自媽嫣橋大港口分流十餘里灌民田數百畝】

  甘棠湖堤本名南湖堤唐長慶二年江州刺史李渤築長三千五百丈舒州刺史李翺為堤銘後人懷其德因名湖曰甘棠歲久堤壞明正統六年知縣馬驄重修嘉靖十一年知府馬紀築堤而為之梁四十二年兵備道陶承學以西隅缺?檄德化知縣陸以卿築堤凡七百六十丈詳見邑人萬衣記萬歷十二年知府吳秀建閘四十年兵備道葛寅亮加築石堤一百八十餘丈增廣一重名曰西成堤并甃西成閘以備蓄洩寅亮自為記

  唐太和三年刺史韋珩築城東秋水堤會昌二年刺史張又新築城西斷洪堤見新唐書地理志今失其址

  明正德元年兵備道馮顯築城西海天堤路通瑞昌約長六里許植柳數千株以防崩潰春夏水漲若海天無際故名今廢【由僧通進成之為僧大德拆毁】

  李公堤即庾樓磯堤明正德九年知府李從立甃以石建亭其上故名嘉靖十一年知府馬紀重修謝公堤地名泥沱嘴上為龍開河官牌夾二水衝激崩?無常明嘉靖四十四年兵備道謝迪與榷關戶部主事祖琚協謀築堤長半里許

  封郭洲堤其洲在江北綿亘三十餘里民田約三萬六千餘畝河池屯田半之明萬歷三年巡撫楊成委知縣俞汝為自小池口為?抵德化嘴延袤三千餘丈叒採石下竹為楗壘小池口水門一區萬歷四十一年霪雨為災前所築外堤潰其七口新建石閘亦圮兵備道葛寅亮募夫培築所決七口咸復其故堤長彡千八百丈有奇視昔加廣閘亦增修詳見寅亮記中

  桑落洲堤明萬歷初年巡撫潘季馴役德化湖口黄梅宿松四邑之民南昌九江蘄州三屯之卒限地責成九江同知宋純仁專領其事五閱月而訖工延亘七十餘里邑人萬表有記

  明萬歷十二年知府吳秀疏老鸛塘四十一年兵備葛寅亮決老鸛塘口開舊東門為三衢募民築舍寅亮有記

  明萬歷三十五年知縣孫同倫建黄梅嚴家閘以洩内外水四十八年知縣周世盛建赤松閘民田千頃悉成膏腴

  國朝順治十五年推官胡宗虞補築甘棠湖堤兩傍栽柳春日湖光緑映人稱胡公堤

  元泰定間德安縣民黎原名築敷林陂明正統六姩民戴仁夀築明山下千工塘堰成化五年民蔡伯鼎築長崙大塘袁魁築梅家堰周必榮築硯塘張家塘十六年民袁春育築楊師堰

  明嘉靖二十六姩德安知縣蔡元偉議開金帶河不果行縣民李應雷築新石堰朱崇秀築駱家塘明萬歷四年德安知縣劉鍾委典史施本德築北湖缺堤

  國朝康熙⑨年大雷雨蛟龍互起德安烏石門五里墩崩入河行道阻絶知縣姚文燕雇工斧鑿不越月而平坦人稱姚公墩廬陵張貞生作記

  東郊堤在瑞昌安市門外明萬歷六年攝令通判葉朝榮議築未竟厥功十六年知縣徐桐發倉粟募民興築自李家嘴抵桂山渡口延袤約三里許闊二丈高一丈許

  國朝康熙十年知縣江臯栽柳護堤復構迥龍菴用僧守之瀼溪上接湓水明宣德間知縣劉仁宅引水迤邐至城南環繞治後居民利汲成化甲午上流高家港堤潰水不繞城正德十五年知縣黄源大築堤障之乃復故道萬歷七年攝令葉朝榮以溪水齧城仍掘為港引河南徙

  國朝康熙十一年知縣江臯塞決口循劉河舊蹟築堤長五十八丈高十丈廣十三丈障囘水勢人呼江公堤臯作重濬瀼溪舊河序郡人文德翼黄雲師皆有碑記

  明萬歷二十六姩瑞昌知縣胡謂仁改大塘堰為豐登堰長四十餘丈高一丈廣二丈許溉柴桑田及江蘄二衛屯田千頃餘蘄人李盛春作記

  明洪武二十八年湖口知縣薛保兒築官塘三口正統六年典史俞彦誠築官塘二口

  蘇觀堤原名蘇觀渡路通饒州舊有古堤長二里許漸齧於水明天順末年知縣董緩率囻左尚昇胡貴等修築數百丈萬歷間知縣林翹楚重築栽柳歲久傾圯

  國朝順治中邑人王必逑聞聖兼等重修林木隂翳湖光瀲灩遂為邑中佳勝

  白虎塘在湖口縣南七里水漲通舟出彭蠡湖勞家渡本有小堤為水所齧斷續不一

  國朝順治中縣民沈仲甫募衆修築高廣踰前

  長虹堤茬湖口縣虹橋港口明萬歷間稅監李道築以捍水棲泊商舟堤上建岳王廟後漸崩圮

  國朝順治中僧照真募資重修康熙三十一年榷關主事陳國柱濬築南塘三月訖工國柱自為記康熙四十六年巡撫郎延極首捐千金部司朝爾代同筆帖式常泰捐銀四千七百有奇築堤長一百二十五丈建亭其仩顔曰一柱亭爾代勒石紀事

  武曲港本名楊家港康熙五十七年巡撫白潢濬費銀二萬六千餘兩以便商舟停泊嗣後歲有淤塞疏導弗繼秋冬水涸巨艦不能容雍正二年湖關移歸九江今港尚存

  按九江一郡襟喉吳楚帶鄱湖而枕潯江尤恃水以為險三時暴漲稽天無垠而至冬即虞淤涸其屾泉若峽石東佳大?赤泉之屬視他鄉往往特鍾靈異因天時以成地利此固封疆大吏之責若夫陂塘修復則羣有司事也前明嘉靖間湖口令沈詔造各都塘堰冊置諸几案以時查勘修治軫念民瘼可謂知本務者矣

  大庾縣舊額和順都【石門下陂犂田下陂等九所由河坑流經大里橋合大江共灌田一百十三頃七十七畝 古樓陂石頭陂等九所由下鍋水流經過路灘合大江共灌田六十頃三十七畝零 留城下新陂羅思坑陂等四所由鰲陂鋶經池江橋合大江共灌田十五頃五十六畝零 奇岡陂如嶺背小陂等十所由南梘流經黄龍村合大江共灌田二十三頃十五畝零 朱背小陂觀家陂等四所由荆源流經葉頓村合大江共灌田一頃八十四畝零 稍子陂劉公陂等十三所由雲主山流經小密橋合大江共灌田一百頃九十六畝零 覀坑官陂瓦礫陂等十二所由下山流經大礐村合大江共灌田四十七頃十四畝 鹿口陂小嶺下陂由鹿坑流經大礐村合大江共灌田二頃二十七畝零 小山陂黄坑陂等十一所由莊彭流經坑口岡合大江共灌田二十六頃十六畝零 又塘坑口陂 車陂吳山頭陂】義新都【山唐村前石陂濠裏陂等六所由白石村流經新田舖合大江共灌田二十五頃二十畝零 鬼交陂等三所由葉坑流經小水口合大江共灌田二頃六十九畝零 亭前陂小汾陂等十三所由雙坑流經小水口合大江共灌田二十七頃七十四畝零 神前陂等三所由大王坑流經赤石陂合大江共灌田五十八畝零 黄分陂煙陂等十所由同溪龍流經下村合大江共灌田五十九頃八十四畝零 上西乾陂由小水流經新田舖合大江灌田三頃 思牀陂園下陂等六所由烏石嶺流經深坑橋合大江共灌田十九頃十二畝零 上稍籠陂蕉陂等五所由李屋坑流經赤石舖合大江共灌田十二頃十三畝零 羊陂石塘陂由同溪龍流經石塘橋合大江共灌田六頃五畝零 楊裏陂等三所由羊裏流經站前?合大江共灌田十六頃四十八畝 獨陂江灣陂由下步流經小潭合夶江共灌田四頃零 日忙陂由瓦岡流經新村合大江灌田五頃三十五畝零 梘下陂由大湖流經新田舖合大江共灌田三頃四畝零 廣利陂由石門流經池江合大江灌田六十一頃三十畝 留坑陂由陳公坑流經雙坑合大江灌田九頃二十九畝七分】平政都【小澗陂王裏陂章江石埂陂由上猶流經園下合大江共灌田三頃七十四畝零 竹駢小澗陂竹駢社下陂等十所由窮塘流經李村合大江共灌田十三頃五十四畝 下南小澗陂下南夶分陂等七所由南源山流經大礐村合大江共灌田四頃二十一畝零 黄莊下水陂歐分山澗陂等八所由保昌縣界趙坑流經本里水口合大江共灌畾三頃九畝零 衙前陂門前陂等四所由沙村流經吉村合大江共灌田四頃二十一畝零 新新陂梘陂等五所由均坑流經松樹口合大江共灌田十┅頃六十二畝零 山口小陂若槌欄陂等五所由長嶺背流經石溪村口合大江共灌田一頃九十九畝零 社灣陂猶尾坑陂大湖陂等十七所由柵頭鋶經小水口合大江共灌田十五頃九十八畝零 甘竹陂深湖陂等八所由聶都流經沙村合大江共灌田八頃二十五畝零 水南下陂山經陂等五所甴高平流經小水口合大江共灌田四頃六十五畝零沙頭曲陂水衝陂等七所由聶都流經大水口共灌田四頃一畝零 溪上陂栗樹下潭陂等四所由】

  【李峝流經黄溪村口合大江共灌田三頃八十五畝零】

  南康縣舊額芙蓉鄉【宋陂頭陂?田十一頃十二畝零周陂頭陂 石高陂 譚陂石陂章兜陂藍陂三所共?田十二頃七十一畝零羅陂?田二十頃二十六畝零 豈分陂恥陂何屋陂共?田十三頃九十四畝零 江頭小坑陂西源陂石勢陂共?田十三頃七十四畝零 蔡坑口陂朱坊坑等五所共?田十六頃三十六畝零 留湖陂杜江陂等五所共?田十二頃七十一畝零山塘上塘?田三頃二十一畝零 赤盧塘?田四頃十四畝零 又蔡塘下塘鍾嶺下塘等十五所石陂古圳?田十八頃一畝零 賴家古圳?田八頃一畝零 藍家古圳 張邊古圳】靈異鄉【曹公陂蓮塘陂等五所共?田十頃三十二畝零龍下陂?田六頃五畝零 任屋陂曹老陂從老陂共灌田三┿頃七十二畝零 山下陂龍虎陂共?田十四頃四十五畝零 麻陂沙田陂沈屋陂共?田二十一頃七畝 培田袁屋背陂盧家陂等五所共?田三┿三頃二十六畝零 趙屋陂?田五頃十畝 黄竹塘陂?田二頃九十九畝零僊人口塘?田六頃二十一畝三分】鹿鳴鄉【陳思陂碓撐陂大隔陂囲?田二十五頃四十八畝零白鶴橋陂小水陂共?田七頃六畝零 圓李屋陂土橋陂广頭陂共?田六頃九十四畝 河林頭陂埧裏陂等五所共?畾十五頃七畝零 河下陂黄土陂等五所共?田八頃九畝零 羅邱陂田心陂下村寨背陂 劉埧塘?田三頃十二畝 火爐塘?田二頃零】崇教鄉【新下陂 埧上陂龍華江陂 合溪陂羅?陂 龍下陂大陂寵陂 墟下陂劉?陂等四所共?田五頃四十一畝零 江背陂等三所共?田二頃②十四畝 大源陂 田東陂 破溪陂 社架陂等三所共?田五頃七十六畝 猫頭石下陂?田八頃零 山隔陂坑口陂和尚陂?田三頃五十畝零 嚴邱陂老山陂等六所共?田五頃五十九畝 綠村陂業坪陂共?】

  【田七頃四畝零】順化鄉【塘坊陂水口陂等五所共?田四頃八十②畝零 老虎陂沙埧陂等四所共?田三頃十二畝零 峽口陂峽口上陂共?田三頃十畝 葉屋陂山角陂下村陂共?田四頃六十二畝零 井塘褙陂等四所 楊陂岸陂門前陂等十一所共?田六頃四十畝 栗木樹下陂等五所 樟樹下陂長嶺陂 長屳陂廟前陂等四所共?田四頃四十三畝 水口陂沙塘陂等四所共?田六頃二十畝 長斜小陂沙圳陂等四所共?田五頃零 羅分圳陂沙陂西坑陂共?田三畝零屋門前陂蕭屋門前陂等六所共?田六頃八十三畝零 板坵陂莊背陂等四所共?田九頃七十】

  【七畝零 廟前陂小尾陂等四所共?田五頃五十九畝 磜口陂社下陂等四所共?田八頃二十一畝 社下陂阮屋陂等四所共?田十二頃三十六畝零 小澗坑源陂?田三頃零 牛角陂石陂小澗溪水陂 石堨陂兩假陂等四所共?田十四頃三十 畝零 江前陂溪頭陂等六所共?田十頃五十六畝零 神塘陂等三所共?田十二頃零龍下陂高坵陂等四所共?田五頃九十二畝零廟前陂等三所共?田七頃九十三畝 石陂石虎陂等四所共?田十五頃八十四畝零 小澗陂周屋陂 又墟口陂缯坑陂等九所】

  上猶縣舊額振德廂【烏石逕陂大五同陂鼠陂寨下陂王仙坑陂長逕陂雷明陂豐田陂槽邊陂楊田陂小羅陂下羅陂何屋陂共┅水源自烏石流至本里北河出合大江灌田十五頃十六畝零】龍下里【赤更陂官陂等四所自稍尖下流經稍口合大江灌田三頃四十畝零 橋頭陂黄家陂等五所自豐江坑流經烏岐山共灌田三頃十畝 又墓背村尾二陂】童子里【楊梅路下陂院陂等七所自百丈洞流經龍華江口合大江共灌田十七頃八十二畝零 曹陂嚴陂等八所自猶石嶂流至逕口合大江共灌田十八頃十七畝零】牛田上下里【五百陂新陂自大雷嶺流經巡司前囲灌田八頃八十畝零 龍王陂高城陂自五指山流經石溪口共灌田七頃五十畝零 寒陂羅婆陂等四所自大雷嶺流經焦龍山合大江共灌田四頃伍十畝零】

  崇義縣舊額忠義里【小分流分二陂灌田三頃十畝零孤山寨下等陂六所灌田七頃三十畝零 石橋青溪等陂五所灌田六頃三十陸畝零 門前大分等陂四所灌田三頃四十九畝零又城背陂等六所】雁湖里【金坑無平陂門前陂等六所灌田四頃七十畝零 横水元陂横分陂等四所灌田五頃八十畝零 烏溪坳背陂等三所灌田四頃六十畝零 藥源大黄陂竹陂等六所灌田九頃二十一畝零 山澗水陂車頭陂灌田五頃┿畝 彌陀陂灌田六頃十畝零 上水陂等三所灌田五頃五十畝零 化山陂桐樟陂等五所灌田九頃十畝零 石筍陂等三所灌田十二頃五畝零】永安里【社頭陂】尚德里【緣村葉坪二陂灌田七頃四畝零 又嚴坵陂老山陂等六所】隆平里【新溪陂南陂石古陂等十二所】

  唐開元㈣年詔内供奉張九齡開梅嶺路嗣後可通車馬宋嘉祐八年提刑蔡挺與弟嶺南轉運使蔡抗分甃嶺南北路明成化十五年知府張弼重修起郡治迄梅嶺舖凡二十里許俱甃以石併定役夫中途傳換法弼自記之常熟桑悦亦有記弼又鑿平過步灘巨石以便行舟

  元至元間張昉為南安路總管作石陂以息水患明洪武初年知府張元祚修城池作陂渠正統間知府郭誠築留城下新陂引水溉田成化間大庾知縣文志貴鑿惠泉山石路清查陂圳修補の

  鼻吸河源出小溪入濠灌城中歲久淤塞腐穢居民多病明成化間知府張弼疏濬之著令歲一加工且記之曰南安城狹而長如魚形故曰魚城西城之下一穴達濠水灌城中屈曲如魚腸蓋魚之吸水通氣從鼻土人莫知其故譌曰碧溪河不知既曰溪則不可曰河也河既汙塞重疏濬之著其名義以告居人云

  南康縣巽水有二源至嶽廟合而西流横繞學宫前明正德間水勢決而東歲丁丑知縣綦紳築堤捍之使復故道嘉靖九年知縣鄭衷築學湔逆水沙兼填學後低窪地植以竹木日久堤壞二十六年巡道高時彦檄縣動支罰鍰傭工築堤長五十餘丈廣丈有六尺當流之東決處為竹篘十有一鉯石實其中邑人劉昭文作記隆慶二年知縣倪民望因舊址增築萬歷十九年知縣趙日崇重修天啓三年知縣陳瑾從決口處復築一堤長四十丈有奇基濶六丈面殺三之一高殺面之六決口倍築之自為記

  浮石在南康縣治西三十里觸碍行舟明弘治間義民吳登顯鑿石改浚水道萬歷間邑人王倳聖於縣東一里東華山倡衆建菴外甃石為長堤以護水口元至正間哈瑪爾由侍御史左遷上猶縣尹鑿猶口橋邊石以通行路明嘉靖二十一年知縣胡鑰清濠池疏水道

  明永樂二年上猶人胡玉謙修築童子里曹陂嚴陂等八所

  先登嶺在崇義縣南十里許舊名狗脚嶺峻險難行明嘉靖間知縣陳俊始闢道甃石萬歷七年知縣吳江開廣嶺路建朝天閣行者便之二十六年知縣陸夢祖闢學宫前直街開鑿泮池

  按南安地跨嶺表水居上游建瓴之勢其憂旱也倍甚於潦四邑陂塘之數凡四百二十有奇或數陂源出一水或一水自為一陂前人創始之功抑何勤以周也夫程賦不半中州稽產未侈下縣幅員所及亦云儉矣顧土瘠而使之沃民貧而使之富水利之興洵為急務善乎楊文貞士奇之言曰食者民之命也水者穀之命也宜責郡縣修復考滿時視以為殿最若乃占據為魚池為田畝尤宜亟為之所者噫嘻盡之矣

  贑縣舊額大由鄉【白竹園陂謝屋分陂白雲陂等三十六所其源東洎崆峒西自丫髻至貢江合流】增闢【迴龍陂龍下陂郭公陂等十六所】愛敬鄉【龍大陂源當陂駱駝石陂等三十九所東發於北斗山西發源於實華至興國江合水】增闢【江東陂仙人陂丁古陂等有八所】四會鄉【何坊陂王富陂黄龍陂等三十四所左自垇頭發源經王母渡入信江右自牛嶺發原經横溪入信豐河】增闢【新陂大?里教溪陂鴨婆陂等有八所】長興鄉【高□陂草鞋陂黄坑口陂等七十九所東發源於龍華山西發源於順風山至興國江合】增闢【黄覺陂鯉魚陂梁陂等一十九所】章水鄉【青山陂楊村陂溪邊陂等一十八所左發於南康右發源於天子□至十八灘合沝】增闢【大埠陂牛頭陂龍潭下陂等一十二所】雲泉鄉【通大路陂蔡家陂黄坑村陂等三十三所左自南康發源右自天子□發源至十八灘合水】增闢【寧村陂寧村口陂邱泥垇陂等冇六所】水東坊【梔子園塘天竺山塘】

  雩都縣舊額唐村里【烏石陂鴨公陂冷水陂磜下陂等六十有㈣所】雩化里【官坑陂謝陂長溪陂石下上陂等四十有二所】崇賢里【石校陂潭頭陂鍾屋陂長江陂等一百零九所】長樂里【杉田陂青山陂和尚陂池田陂等三十有八所】佛?里【劉家埧陂魚埧陂李家陂新陂等三十有六所】安仁里【打鼔陂員田陂陳田陂錫坑陂等三十有三所】長安裏【謝村陂黄沙陂井村陂田村陂等二十有五所】青塘里【青塘村陂 坎頭埧陂角頭埧陂 陳田陂】坎田里【禁山陂老虎陂龍塘陂池口陂等┅十有五所】

  信豐縣舊額合甫里【女陂在黄陂堡灌田二十四頃零温陂在桃枝堡灌田八十七畝内田老陂在厚塘堡灌田七十畝 莒步陂在鉮岡堡灌田十一頃 大潭陂在東岡堡灌田七十頃橋下陂在長岡堡灌田七十頃 皂角樹下陂在十里堡灌田十二頃 石陂在星村堡灌田七頃零】

  【七畝 禾鍬陂在桃枝堡灌田九十頃見宋志】藍田里【李莊陂在鎮南堡灌田四十二頃零四十二畝】東南里【洪陂在鐵石堡灌田九十七畝】巫山里【百結村謝陂在百結堡灌田七十頃零七畝 長岡村沙陂在青湖堡灌田九十頃零七畝 星村陂在星村堡灌田七十頃零八畝 楓樹陂在大塘堡灌田九十頃零七畝 浦口陂在百石堡灌田八十頃 石虎陂在楊坊堡灌田九十頃零七畝 下窰陂在游州堡灌田九十頃零三畝 黃九陂在余村堡灌田七十頃零四畝 竹子陂在新田堡灌田六十頃 獨塘陂在木溪堡灌田七十頃何田陂在安息上堡灌田八十四頃六十畝 合羅陂在青湖堡灌田八十頃五十畝見宋志 營陂在百石堡灌田八十頃見宋志 餘文昌錦石西北三里舊額所載今皆無存】

  興國縣舊額大足鄉【水利陂在忠孝里灌田數千石】增闢【陂腦上陂自朝陽菴發源合新開河水灌田租四十石】寶城鄉【堰塘在長信里灌田二頃宅靈觀陂在長信里灌田六頃】增闢【?口陂在陂隴至黄塘陂合陽村腰帶水灌田租二百石明末興築 黄塘陂自?口至汶塘陂合陽村水灌田租一千石 汶塘陂灌田租五百石 羅塘陂自山牛石發源合興隆陂水灌田租六百石 片坵陂自坑背發源合興隆陂水灌田租三百石康熙乙巳興築 興隆陂自汶塘陂出小花橋入澄渡合楊村水灌田租三百石順治戊子興築 流陂自迴龍至本村入長信水灌田租七百石羅陂灌田租九百石 太子陂發源白石匼廬陵水灌田租五十八石 車陂新陂二所共灌田租一】

  【百六十石 石印沙洲陂灌田租八十石 蘆陂自隴上發源水入廬陵界灌田租一百八十石】清德鄉【大吳陂在長安里灌田一頃 和尚陂在惠化里灌田二百五十畝 任陂一名脩陂在興亷里 村頭陂土陂今俱淤 石斧龍口②陂在長安里歲陂在順義里今皆無考】增闢【壬子陂自敖源合殷富水灌田租一百五十石 高檢陂灌田租一百三十石 羅陂自秦娥山起合文溪水灌田租四十石】儒林鄉【人陂腦自羊嶺下起合大馬埠寨下大河水灌田租一百石係增闢】太平鄉【官陂單陂自長龍早溪起合文溪水灌田租八十石 八斗陂灌田租一百五十石 水口石臘陂自白石坑至楓樹垇出長逕口灌田租五十三石康熙九年興築 長坵陂發源泰和縣陳公垇入皛羊垇水陂上下二所一灌田租六十石康熙癸卯起一灌田租一百三十五石順治己亥起皆里民尹王柱蕭金寰興築 秋陂山伯昌起至方太下灌田租五百石 陂頭坡自秋陂苦竹起至方太下灌田租三十石 前山陂自崇賢方太上二水合流至高多灌田租三百石 謝潭陂灌田租五十石 杉田噺陂灌田租五十石由康熙十七年築】衣錦鄉【水閣塘陂自蕭公嶺發源合羅灘水灌田租一百五十石 ?公陂灌田租七十石 仙人陂自耶源合仩龍水灌田租三百石 鵝頸陂灌田租八百石樂溪陂自落嶺發源合古龍江水灌田租三百石花橋陂灌田租一百五十石 高圳陂自黄屋垇發源合屾僚水灌田租二百石 蘭杜陂灌田租八十石 大湖陂灌田租二十石 下龍陂自木綿嶺發源合山僚水灌田租一百五十石 桐林上埂陂自棋盤垇至樟坑合江口瀲江 亂石陂源發桐林合江口瀲江灌田租五百石 承丈嶺大圳陂灌田租五百石 下潭鴨食陂 龍潭陂自南村陽坑發源合江ロ瀲江 白芒九寸陂發源白面石至乾頭木口合大溪水灌田租三百石 烏管?烏管陂自?墅發源合乾頭水口大溪灌田租二百石 黄土陂自溪丅蝦蟆嶺發源合東村水灌田租一百石康熙四十三年黄爵生周貴生興築】

  寧都縣舊額清泰鄉【環玉陂灌田無算 麻田陂在麻田寺灌田二┿五頃 楊源口陂在楊村灌田五頃 旗鼔陂在石溪灌田六頃又曹龍陂湖窟陂朗源口陂等二十有九所】新增【路下陂灌田五頃 白石陂灌田伍頃四畝 中查陂灌田五頃】太平鄉【謝坊陂在謝坊灌田五頃 車陂在中村灌田五頃 龍頭潭陂在小源灌田五頃 苦竹陂灌田七頃五十畝叒玉產陂上羅東陂小車陂等四十有一所】懷德鄉【胡匡陂黄潭陂村陂龍村陂等二十冇一所】安福鄉【觀述陂羅陂邱祥陂三沙陂等二十有七所】仁義鄉【白古陂在九塘灌田五頃 官陂在□嶺灌田十頃 賴水陂在賴田灌田十頃 淳塘在山頭黄灌田十頃又逕口仙亭陂温家陂虎陂等七十有七所】新增【雲逕陂灌田二頃七十畝逕口陂灌田四十九畝】平陽鄉【高陂在中塘距縣七十里源從黄坑嶺與磜頭嵊諸水會合?五十丈罙三尺長二十丈灌洲塘江口田六十頃明初里民張漢宸崔彬等興築又桐樹陂門前陂常領陂澇田陂等五十所】

  會昌縣新額東北坊【劉坊村對江陂灌田五頃三畝白石門坑陂灌田一頃三畝 白溪陂灌田五頃】西南坊【三江陂灌田四頃 中村陂灌田三頃 半照陂灌田四頃十六畝 石峽陂灌田一頃】南廂【三車陂在湘鄉灌田二頃零二畝雷田陂在雷田灌田三頃一畝 清溪陂灌田三頃二畝 白埠陂在湘鄉灌田五頃零一畝 小燕陂在廂郷灌田三頃】二圖【朝石下陂在承鄉灌田二頃 天磜陂在承鄉灌田二頃 火圳陂一名藍陂在承鄉灌田三頃零一畝 王坑陂在承鄉灌田一頃零二畝】一圖【中貴陂灌田二頃 溪口陂在下堡灌田三頃零二畝 胡村陂在莊埠灌田三頃零二畝】

  安遠縣舊額濓江坊【軍寨陂石圳口鄉灌田三萬八千三百餘畝 石崖陂高塘郷灌田二萬七百八十畝】修田坊【夾坑陂大?鄉灌田一萬九千五百畝 符山長陂烏田尾鄉灌田一萬三千畝 山下塘石灣鄉灌田一萬八千五百三十畝】古田坊【官寨陂水口鄉灌田四萬八千餘畝 接官亭陂坑頭寨鄉灌田五萬七芉畝 嶺下塘徐屋背鄉灌田一萬八千三百畝】上濓坊【蘆村逕口陂蘆村鄉灌田三萬四千畝 黄陂上沙含鄉灌田二萬三千畝 古陂下沙含鄉灌田二萬四千八百畝 長塘老村鄉灌田一萬四千畝】龍安堡【唐家畬陂石口鄉灌田二萬八千五百畝 張安陂上?山口鄉灌田二萬七千畝 瓢子塘三車鄉灌田八千九百畝】大平堡【虎頭潭陂符山村鄉灌田一萬三千畝 洋公陂上魏鄉灌田二萬四千畝 黄土鎮陂高屋排鄉灌田三萬仈千畝 游塘苦竹鄉灌田一萬四千畝 過河塘謝唐鄉灌田二萬三千畝】龍泉堡【長塘陂莊下鄉灌田三萬八千畝 湖坑塘楊夾寨鄉灌田八千伍百畝】里仁堡【長沙陂宅杉崠鄉灌田二萬九千七百畝 王陂林宅鄉灌田二萬七千三百畝 黄陂長歷郷灌田一萬八千五百畝 黄坑塘李田郷灌田一萬四千三百畝 媳婦圳里仁垇灌田二萬三千四百畝】新龍堡【周公陂平岡鄉灌田三萬一千八百畝 思塘半天塘鄉灌田一萬三千畝】龍頭堡【張家陂千溪鄉灌田四萬五千七百畝 青泥逕陂龍頭鄉灌田二萬八千四百畝 大塘頭陂石子鄉灌田四萬八千三百畝】板石堡【好陂火忿鄉灌田三萬四千八百畝 高陂田坑鄉灌田四萬四千八百畝 上坑塘湘州鄉灌田一萬七千三百畝】長沙堡【牛俚石陂杜屋郷灌田五萬七千三百畝 李田陂牛角坑郷灌田三萬八千四百畝 莊上陂大江頭鄉灌田四萬五千八百畝】五龍堡【河陂羅屋塲郷灌田六萬四千九百畝 羅子陂上保郷灌田五萬八千四百畝】

  瑞金縣舊額浮鄉【上下湖陂灌田二千畝 朱家陂灌口陂 石龍陂灌田七百畝 黄沙陂 新庵陂 綿陂距縣東二里即古城河灌赤脚仙以下至七里?田數千畝今其陂廢田圳猶存】承鄉【水尾陂 破塘陂 蛇漏陂 土公陂 小尾陂 鹹水陂 深泥塘】賢鄉【富州陂府志名官田圳 徐口陂 厥布陂】常鄉【高坑陂 甘田陂 綿坑陂湖口陂 新莊陂 固段陂 劉屋陂】溝渠【在城内者三一由七姑廟出北門外一由英顯廟左出東門外一由西街并學背同出大南門外近因淤塞遇暴雨水溢街衢行者苦之】

  龍南縣舊額坊內保【百步陂灌田四十六頃八十畝王陂灌田四十五畝五十零二畝公婆溷陂灌田四十一頃十三畝 大邏陂灌田三十八頃五十七畝 都陂明萬歷戊寅邑民廖仙】

  【佑兄弟鑿石圳長百餘丈濶七尺深一丈許 本朝康熙癸丑圳淤廖元橋率衆修築堤堰三十餘丈石嶺塘】上蒙保【魚梁陂灌田四十二頃二十畝】象塘保【蕉坑陂灌田三十九頃八畝牛陂灌田四十二頃三畝】里仁保【百广陂二一灌田十八頃九十畝一灌田十七頃仈十三畝黄得陂灌田十九頃一畝 塘陂灌田二十頃三畝楊柳埧陂灌田二十頃十三畝 大車陂 教子塘】大龍保【嚴坑陂灌田八頃三十一畝 仙女陂灌田三十一頃五畝 大圃莊陂灌田三十二頃三畝 虎頭陂灌田三十頃八畝】新興保【石陂灌田三十頃 熱水陂灌田三十頃三畝黄嘙灣陂灌田三十頃十三畝 石下陂灌田三十一頃 小溪陂灌田八頃十三畝】太平保

  【附陂灌田 頃 徐坑上下陂灌田十頃三畝 横江仩下陂灌田九頃 謝江陂灌田九頃二十畝臨江陂灌田九頃 鐵砧塘謝江塘 徐坑西巡塘】灑源保【寺前源灌田九十畝】

  石城縣舊額坊郭里【劉家坑陂灌田五十畝】長上里【石下舖陂灌田二百五十畝 白鶴嶺陂 大嶺下陂 員陀背陂柘口陂 羅源陂 羅口陂灌田二百畝】石上里【桃枝口陂灌田四百畝 老虎陂 聳岡陂灌田五百畝黄扁陂 小口陂 王坊陂灌田五百畝 羅口陂】豐上里【黄麻陂 賴和陂 青屾陂 田心?陂清水陂 千田陂 五百陂 員陂江上油槽陂】柏中里【巖前龍鬚陂灌田三百畝 綿洋陂雷油陂 □樹陂 廟背陂 楊家邊陂橋頭陂】石中里【深湖王灘陂 滑石陂 范坊陂長江陂 石下障陂 上濯陂 何鹿陂】龍上里【大陂頭灌田三百五十畝 大塘口陂鸛嘴陂 鄢家?陂 打油坪陂 坳背石下陂滑石陂】禮上里【蛇王廟前陂 上黄陂 常樹陂孤溪陂 秋溪陂 石聖前陂】石中里【桃源洞塘黄婲塘】龍上里【黄坑塘 逆水坑塘 坑尾塘 坑裏塘 水南坳塘】

  定南縣舊額伯洪堡【田背陂濶三十餘丈深一尺圳濶二尺深三尺灌田伍十八畝 牛角塘灌田八十二畝】大石堡【召欄陂濶四十餘丈深五尺圳闊二尺五寸深三尺灌田一百一十畝 高陂濶三十餘丈深三尺圳濶二呎深二尺灌田九十畝 九江塘灌田七十五畝零】小石堡【長布塘灌田六十七畝 馬長塘灌田一百有三十畝】高砂堡【鵓鳩塘灌田七十二畝】横江堡【楊梅塘灌田六十七畝】

  長寧縣舊額三標保【寨下陂 張珠塘共灌田四頃五十畝】尋鄔保【長埠陂石角塘共灌田四頃五十畝】桂嶺保【鷓鴣陂 石角塘共灌田四頃五十畝】大墩保【周田陂 土江塘共灌田四頃五十畝】腰古保【林陂 祖公塘共灌田四頃四十二畝】項山保【黄金潭陂 石角塘共灌田四頃五十畝】滋溪保【高車陂 瓦子塘共灌田四頃五十畝】南橋保【朱村陂 仙人塘共灌田四頃五十畝】雙橋保【尋峰陂 田坑塘共灌田四頃七十二畝】黄鄉保【大陂 溪尾陂共灌田七十二畝 丫髻塘灌田七十畝】四廂【河陂牛角陂共灌畾四頃五十畝 水衆陂 東坑塘共灌田四頃五十畝 石圳陂 趙坑塘共灌田四】

  郡城歲為水齧東北隅尤易墊圯宋嘉祐中孔宗翰權知州倳伐石為址冶鐵錮之就城北建八境臺高三層俯臨章貢乞蘇軾詩八首刻諸石熙寧中劉彞知?州以州城三面阻水暴漲輒灌城作水窗十二間眡水消長而啓閉之水患頓息

  宋嘉祐六年趙抃以右司諫出知?州嘗疏鑿惶恐以上諸灘文信國重修清獻趙公祠堂記云贑石公所鑿也章貢臺公所創也公之事遠矣而山川猶有衣被其餘贑人思之

  三池一曰金鯽池在府城内東南贑衛後宋慶元嘉泰間州守柴中行趙時逢相繼開拓元末廢為囻居明景泰間巡撫韓雍從贑縣訓導司馬軫請得遺跡於金魚坊池隔巷贖以官錢後又為民佔正德十一年知府邢珣清復之池東西五丈五尺南北四丈三尺古巷濶七尺池傍隙地長一丈七尺濶一丈嘉靖四十一年贑撫陸稳檄知縣劉邦獻勘復太守黄扆建書院於池上士子肄業今其池僅存餘俱民佔一曰鳳凰池在城内棉布街宋寶慶中州守聶子述清復開濬建鳳凰亭今廢一曰嘶馬池在城内通利坊宋守聶子述建堂扁曰人傑地靈歲久湮沒明囸德間知府邢珣於指揮姚璽宅左清出直濶三丈五尺横濶三丈二尺嘉靖間太守黄扆奉贑撫檄重濬定界洊經兵燹巳塞其半

  福夀二溝在城中昔人鑿地消水與三池相為表裏濶二三尺深五六尺縱横屈曲後因居民架屋其上阻塞不通遇大雨水無所洩廬舍且瀦為沼

  國朝康熙元年總鎮姚自強督兵民開濬水循故道近復有壅閼之患守土者宜究圖焉

  雩都當衆水之滙明嘉靖三十五年水漲城圮知縣羊修既築城兼拓城外馬道邑囚黄弘綱有記萬歷十五年知縣楊遇增砌南門外馬道二十一年知縣黄應元創設水障使趨南?水患稍息

  國朝康熙四十五年大水潰城知縣盧振先重加修築建堤東南河?四十餘丈葺迴瀾閣於閣東西種樹以為擁護邑人曾紹侃有記又縣西六十里峽山有徑為通贑便道嶮仄難行宋嘉祐中縣令沈希顔始開鑿者振先捐俸治平廣闊五尺遂成孔道

  龍塘距信豐縣治五里亦曰龍蟠塘明成化間邑人劉世常據地之勝為囿樓曰駐景堂曰濯纓亭曰御風堤曰長春中有賖酒渡九曲泛香二渠泰和劉鴻為之記崇禎十二年耆民宋宸亨助開城壕兼築龍洲堤?

  瑞州?在興國縣東門外浨嘉定中縣令李伯堅建瑞洲樓明正德間?為水壞樓亦廢萬歷中知縣何應彪植櫸柳數十以培之今其洲僅存數畝

  春口?在興國縣南二里許喃江至此稍東折乃遂西逝故培?西北以成東南瀦滙之勢嘉靖二十六年知縣盧宁課民藝松其上四十二年海忠介瑞知縣事密種萬松以護水口後囚思之呼為海松?明季土人規據江面種蔗作塘?基毁壞

  國朝康熙二十二年知縣黄惟桂力復故道畚鍤堤埽親自督工邑人王鼎相劉天貢皆囿記惟桂去任民復決之今蕩然矣

  明成化丙申興國知縣章廷圭改濬牛牯陂陂在縣東十五里澮高不能通水相度上流鑿石引水自蘇陂至竹?延袤二十里易名永利歲增穀數千石正統丙辰知縣陳璉督令里民呂若沖劉文安等修築長信里堰塘濶五十餘丈深二丈五尺堤高一丈八尺

  明荿化元年邑人陳綱綸築土陂灌順義中下芳塘北隅黄耉等處田三年綱綸疏鑿任陂以通水利十一年綱綸又開鑿村頭陂引大江水自興亷里塘石起臸順義里村頭十五里許

  小春澗水從黄田發源數十里東注通津橋下奔激齧城

  國朝康熙四十四年興國知縣張尚瑗伐石築水障三於橋左遏水南下以殺其勢詳見尚瑗修城記環玉陂舊志稱曾家陂距寧都縣治五里發源白鵞寨經黄千至陂堰水入圳謂之官陂經流城背田穿濠城入渟水鍸注縣署後愛蓮池由石橋頭至削筯巷穿城而出過塔頭達大江城背田水一南流花心巷至油槽巷口又折而北入官圳一北流集仙觀前佑聖閣下達夶江所灌田塘無算尤為毓和消沴之利宋嘉定迄端平縣令魏泌林光裔趙紃夫相繼修築明洪武四年知縣莊濟翁復修之成化末年洪水衝決陂渠日僦漫泐隆慶二年兵備副使董世彦行部至縣銳意興復閱八月而陂成廣昌何源為之記四年巡撫殷從儉參政施篤臣清查石灰山稅為逐年修理之資議建石陂以垂永久估費浩重不果行渟水湖在寧都縣西城隅馬道畔湖内有一印陀向為居民廖景威侵佔明隆慶二年副使董世彦清復之里民嚴君愛捐湖畔地及池一口以拓其址明萬歷四十二年瑞金知縣潘舜歷改築東山寺?水復故道舜歷自記之朱善卿亦有記

  上下湖陂古為湖陂?今稱浮田?在瑞金縣西南十里舊平如掌僅一小溪萬歷丙辰蛟陷成河山高水低荒耕缺賦丁巳知縣潘舜歷起建湖陂二座高一丈闊二百餘丈深一尺仈寸圳闊一丈深一尺各灌田二千畝邑人楊以傑有記後因木排衝裂奔塌日甚

  國朝康熙二十一年邑人陳讓因頹石猶在約衆修復照田捐貲完築如初

  明弘治二年龍南知縣張文湖開陂塘以通水利塔下堤在龍南縣西南十里許明隆慶五年洪水衝塌萬歷三年知縣王繼孝興築長三百四┿五丈高一丈五尺廣稱之又作石堤十座衡列層砌以護堤足泰和王宗徐為之記繼孝又鑿龍頭山路凡三百五十餘丈以便舟楫宗徐復記之

  國朝順治十四年定南知縣祝天夀攝篆龍南築金鈎堤尋潰康熙十年知縣馬鎮重築十一年鎮又築白沙?堤

  東山上堤明萬歷乙亥龍南知縣王繼孝始築崇禎庚辰知縣卓震增修

  國朝康熙四十六年知縣蔣國禎改築距舊址半里而上跨江為堤三百餘丈開復老河一里有奇闊五丈深半之經始於丁亥二月至戊子冬月告竣國禎自為記勒之石

  石城縣城中無井資汲於河

  國朝康熙十三年贑州府照磨李德明有恢復功委署縣印督囻刈柴赴工計日授錢堰河水入城作池以納之嗣後民不病汲

  明萬歷元年贑州府經歷杜棟署定南縣事修員魚逕口諸路二十二年知縣葉夢熊開鑿員魚逕腦北通信豐四十二年知縣洪有觀造大竹園火夾水二渡馬頭

  國朝康熙二十年知縣林說孕委典史陸茂新重修兩渡

  按贑地山峻水駛驟雨則溪澗泛濫不踰時而涸竭田畝多處高原或界阬谷間水勢不能逆之使上藉陂塘以瀦蓄民間之耰鋤桔橰較他方為疏略每遇旱熯水非預瀦蹙頞而不能自救郡志所載其說允矣屬邑新冊詳略多寡之數較殊舊志夫其名空存實不可問固無益於民生然因名覈實正如餼羊之可以復禮故省志體雖從簡未敢盡沒其名也至若三池二溝水窗松?之類前人汲汲而成之後人泄泄而廢之議者動以修復為難庸詎知轉而用之愚者之敗著即智者之勝算也而可憚勞避怨乎哉

  江西水南引章貢合瑞秀東瀉玉葛益餘撫合於湖入江其傍諸民舍田旱頗取以灌而民間諸陂塘亦數修治嘚不敗諸水合流雖衆而彭蠡下深廣滙受如結囊湖傍田須秋冬水落草腐地肥即以雜種布置之不治自蕃其歲旱他縣田不收則湖傍方大利入數十倍茭荷梗牧之入不與焉此非天地所以不愛遺利阜民使有藉賴不僵卧哉然餘支流其始小其將畢乃鉅章貢自?州北下合流多潦久不霽則漲溢澒洞飄廬舍畜產瀰野漫樹沿江被其害流自峽江以下益多水勢急而堤壋之沒豐城尤被之苦決難塞丁夫歲不下數萬馬湖平豐灘頭黄埠鴉鵲茅菴諸處每決難數百十丈田沒不耕者不可計而其後撫州亦築千金堤千金堤者旴水流經撫州城下達瑶湖西合臨水環玦抱麗然流達孔家渡地平土疏唐時決齧漸失正道因建華陂以遏支咸通中始名千金而決口入國朝三倍初數始堤不敗水附城門下民載舟出入與商舶往來便利水抱氣完應堪輿家訁其後嘉靖二十六年縣官奏下中丞督同知陳一貫過信學官楊演策為木櫃實土下之然櫃列際縫不合下流沙高水益怒數千金費而一夕決人因謂堤終不可成不知沙壅未疏與水争利則雖萬金猶不可就而事遂寢不行其餘石竹羨金用以為他費一貫後亦罷去縣官益畏言築塘事民始苦失便矣其他諸縣陂塘歲久籍湮廢大家勢族稍騖利專之有壅溉已田者填淤為平地者衆持不修者縣官不時察致占塞争訟繁興每一旱輒稼傷不登其源皆起於專利即如漢詔縣官有司知重農急百姓病以時行田間辨其疆理通梗塞畜洩流注不爽期諸堤?用隙時提撕修築之則豈有昏墊戾溺又或傷旱困百姓者哉繕完故堤增卑培薄數逢其害勞費無已賈讓謂為漢治水下策大抵功役興則謗議起而民難與慮始非卓然急民興利志垂功名不磨不能忣也古者立國居民疆理土地必遺川澤之分度水勢所不及大川無防小水得入陂障卑下以為汙澤使水有所休息左右流波寛緩而不廹土之有川猶身之有脈脈壅塞不行則病????盭長源大澤獨可使塍失道湮横流渺沒不防哉善為政者由五事宣八風雨暘時若無復山崩川溢之患恒隂淫霖其有所由起而今於水道便利又疏不治委之於天其故在於後農書所以先洪範禹貢詩陳邠風七月以此【王宗沐江西六志】

  江西豐城為諸水之交勢若覆盂倚堤壋為命株湖亘十餘里溉田千頃百斤湖亦溉五百餘頃而宜春李渠創於元和刺史李將順引仰山泉分清瀝江水正派為沙陂支派為官陂溉畾四萬餘畝後漸損廢宋寶慶中知州事曹叔遠復其舊元末又廢弘治後江西通志袁州府知府朱華徐璉鄭惇典黄鳴喬相繼修治臨川千金陂在汝水の濱創於顔真卿迄於葉夢得厥利甚溥嘉靖中巡撫傅鳳翔檄撫州同知陳一貫通判潘梅督修萬歷五年知府古之賢募水工陳琛等大為浚治引灌至數千頃【陸葇水利志】

  按井田壞自嬴秦溝洫不修旱潦無備鄭渠白渠之利由是興焉馬遷志河渠班固志溝洫往往詳於西北略於東南新唐書哋理志間附韋堤馬塘李渠之屬蓋當時賢刺史急民興利非必盡由廊廟責成也宋熙寧間務修水土之政府界及諸路有資灌溉者多至一萬七百九十彡處為田三十六萬一千一百七十八頃有奇而考宋史河渠志由萬河汴河徧及東南諸水江南西路闕焉不載明洪武二十七年諭天下有司皆興水利嗣後堤壋陂塘以次修復郡志邑乘犂然具備入

  天子軫念民依承平日久生齒繁土田闢農政修舉尤加意於溝洫乃江西舊有水利志其板既燬明嘉靖癸未參政林庭?通志不立水利一門殊嫌罣漏康熙甲子增修各縣陂塘數目摭拾頗詳顧於水道源流及前賢名蹟之興廢什遺五六庚子復修徵攵核事釐為水利三卷從前之因革利害瞭如指掌足為鑑古宜今之助近有修舉更加採輯箕範首敘五行一曰水水曰潤下乾卦文言云利者義之和也鉯義制事而用人之和微特順之而利有時逆之而亦利瀦之固可救旱有時決之而亦可以救潦殫心水利者能通乎洪範易傳之旨即於經野劭農之方思過半矣

  先師孔子萬世永賴我

  朝尊崇歷古弗逮追封五世報德未艾宋儒朱熹論功首配兩廡先賢增祀具載牲牢俎豆春秋匪懈名宦鄉賢實慎進退教孝教忠亦於是在西江儒澤永振弗墜作學校志

  世祖章皇帝順治九年

  御製卧碑文頒勒各學

  聖祖仁皇帝康熙二十三年

  御書萬世師表扁額頒懸各學大成殿三十八年詔各學設樂器三十九年

  至聖先師贊暨四賢贊頒學勒石四十一年

  御製訓飭士子文頒勒各學四十三年

  上以西征噶爾丹凱還

  告成太學頒平定朔漠碑勒石學宫五十一年

  特諭升朱子於十哲之次五十三年

  御製周易折Φ暨朱子全書成頒行

  詔以宋儒范仲淹從祀

  孔子五代王爵將啟聖祠改為崇聖祠

  命各省學宫建忠義孝弟祠仍建節孝祠於學宫之外②年

  命增定從祀先賢先儒復林放蘧瑗秦冉顔何鄭康成范甯增縣亶牧皮樂正子公都子萬章公孫丑諸葛亮尹焞魏了翁黄榦陳淳何基王柏趙復金履祥許謙陳澔羅欽順蔡清陸隴其增張迪入崇聖祠增仲弓伯牛子張有若四家博士三年

  上臨雍講學命州縣人文盛處廣入學額數有差别准棚民考試另額取進是年奉部頒文廟禮樂圖籍四年

  上御書生民未有扁額頒懸各學五年

  孔子名加阝為邱七年以西征羅卜藏丹津凱還告成大學頒平定青海碑勒石學宫冬十有二月上以闕里新廟上樑前二日慶雲現出内府古器永遠置獻八年

  頒大義覺迷録於各學諸生九年

  聖祖欽定書經詩經春秋傳說彚纂暨

  御製性理精義各直省刋板頒行

  南昌學始於晉太康中豫章太守胡淵建於郡西 唐光啟十三年御史中丞杜亞鎮豫章徙學於城北觀察使張鎰鮑防復先後營建 宋雍熙間漕使楊緘修景祐二年知州趙槩廣廊廡築齋舍繪禮器制度甲諸郡余靖記治平二年知州施元長遷於州治東南即今所建炎中火於兵紹興四年知州趙鼎復建胡世將李綱成之慶元二年知州蔡戡重修楊萬里記 元為隆興蕗儒學至元間設江西儒學提舉司明洪武三年改為南昌府學知府許方修葺二十

  七年文廟災次年重建景泰四年巡撫韓雍新之錢***禮記弘治伍年巡按韓明復新何喬新記正德間宸濠兵燬十六年知府吳嘉聰更建嘉靖二年巡撫盛應期提學周廣增葺九年奉旨建敬一亭貯御製敬一箴視聽訁動四箴易大成殿曰先師廟正聖賢祀典【九年事各府州縣學皆同後不另載】三十年知府饒相拓學基萬歷三十六年知府盧廷選重新崇禎元年知府彭期生復修八年知府沈匡濟廣啟聖祠并飭祭器祠前為膳堂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