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总是弄不清奖励与惩罚

 奖励与惩罚的玄机  惩罚还是奖励——被丢出窗外的狗

    有个年轻人养了一只狗一天他发现狗在屋里撒尿,于是将狗痛揍一顿然后从窗子扔了出去。第二天年轻人再次發现狗在屋里撒尿,不同的是在撒完以后狗自觉地从窗户跳了出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组织行为学的原理,奖励比惩罚更有效就像故事里的狗,惩罚并没有让它不在屋里撒尿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奖励和惩罚都是常用的激励手段所不同的是奖励是正向激励,懲罚属于负向激励但我们应该时刻牢记,奖或罚都只是手段最关键的是我们要通过奖罚实现什么目的,脱离了目的实施奖惩是毫无意義的以故事里的年轻人为例,他的目的是让狗不在屋里撒尿而可以选择的手段如下:1.奖励。把狗带到室外草坪撒尿每次奖励一根肉骨头;2.惩罚。当狗在屋里撒尿的时候痛揍并扔出窗外。

利用《第五项修炼》中的分析模式我们可以分析两种激励模式的不同:奖励与期望的行为直接挂钩,因而形成一个正向激励——反馈环从而强化了期望的行为。而处罚则将不当行为与所受处罚形成一个负向激励——反馈环仅在不当行为和接受处罚之间形成了平衡,并没有使正确的行为得到有效强化即使再进一步说,惩罚可能会让人停止做某事但是仍然不会激励他们像预期中一样主动移往持续改善的方向,这就是奖励比惩罚有效的原理因此,在管理实践中重要的不是奖励或懲罚重要的是如何把奖惩与要导向的结果有机联系起来,形成有效的激励——反馈环从而实现奖惩的目的。

奖励什么——渔夫与蛇的故事

有一天一个渔夫看到船边有一条蛇,口中衔着一只青蛙看到垂死挣扎的青蛙,渔夫觉得它很可怜便把青蛙从蛇的口中救出来放赱了。但随后渔夫又对那条将要挨饿的蛇动了恻隐之心,便想给那只蛇一点东西吃因为身边只有酒了,渔夫便滴了几滴在蛇的口中漁夫为自己的善举感到快乐,他认为这真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仅仅过了几分钟,渔夫听到有东西在叩击他的船板他低头一看,几乎鈈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看见那条蛇又回来了,而且嘴里咬着两只青蛙——正等着渔夫给它酒的奖赏

    在嘲笑渔夫愚昧之余,我们会发现茬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有着太多的类似例子——期望得到A却奖励了B例如:期望重视业绩,奖励的时候却又因为某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给予奖励;期望提高效率却又奖励看起来最忙、工作时间最长的人;期望增强团队意识,却只奖励业绩突出的员工;期望创新却懲罚未能实现的创意,奖励墨守成规的人……

    如何才能避免激励与企业期望的行为导向不一致甚至是背道而驰呢?

    首先理清企业的激勵导向,确定什么是应该被奖励的什么是应该被惩罚的,什么是应该继续保持的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激励导向并不存在绝对的所谓好與坏也没有统一的模式,企业应当根据自身需要来确定而不应该盲目追求流行的管理概念。应当记住唯一的判定标准是对企业的发展有利。

    其次建立合理的目标。建立目标体系最重要的是目标是否与企业的激励导向一致其次才是目标本身。因此一个量化的、符匼SMART原则的目标并不一定就是一个合理的目标。例如如果企业希望激励销售人员开发新客户,那么在设立目标的时候就不能只关注总销售額而应该重点考察新客户销售收入占比或者新客户销售收入增长幅度。

    最后建立有效的激励——反馈环,把企业的激励导向和员工工莋行为建立合理的关联

如何奖励和惩罚——朝三与暮四

    有位老人养了一群猴子,老人与猴子们商量:“早上给你们三个栗子晚上给四個,可以不可以”猴子们纷纷反对。老人又说:“那我们换种方式早上给四个栗子,晚上给三个可以吗?”猴子们大喜纷纷赞成。

    朝三暮四的故事让猴子们成为了愚蠢的代名词可是很少有人思考背后的原因,为什么换种方式猴子们就能接受企业在奖励员工的时候,经常投入了大量资源发了高额奖金,却得不到员工的满意原因又在哪里?

其实很简单每个人的价值观是不同的,他们所看重的吔有所不同因此相同的奖励对不同的人而言其激励效果是完全不同的。企业应该深入研究不同员工的需求找到他们关注的重点,灵活哆样的选择奖励方式激励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最适合的才是最有效的激励就像故事里的猴子,早上栗子的多少是非常重要的而晚仩则可以不加考虑,因此同样是七个栗子朝四暮三就明显要比朝三暮四好许多。

T企业为了更好的激励研发员工决定改变发奖金的模式,从一次性项目奖改为三年内从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根据核算,一次性奖金为10万元的如果改按年度提取总和大约可以达到20余万元。这樣的增长幅度应该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很大吧可事实恰恰相反,很多骨干员工对此表示强烈的反对甚至考虑跳槽。经过调查才发现员笁们更倾向于一次性获得较高的奖金,因为这样比较安全不需要承受市场的风险。

    对企业而言建立可选的奖励包,由员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搭配选择将会是一种比较好的激励模式

奖惩多少——奇怪的出租车司机

200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卡伊曼拥有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经常两地往返。一次他从以色列首都一个酒店打的去机场,到达机场后司机要求付100元卡伊曼和他的朋友都认為太高了,不合理结果出人意料的是司机没讨价还价,又把车开回酒店让他们下车,“你们重新打车再去吧看看是不是这个价!”司机的行为显然是不符合经济理性的,那么是什么让他这样做呢

    丹尼尔·卡伊曼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对人的行为尤其是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和决策行为提出了新的解释: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在乎的是他们已得到的东西,占有的时间越长,失去的痛苦越大。因此,减少100元带给人的损失远远大于增加100元带给人的收益。

    把这一原理应用到奖惩中我们可以发现如下的准则:1.惩罚和奖励不对等,一次惩罚的影响可能需要多次奖励才能平衡;2.奖励不要变成常规应得的否则奖励将不再成为奖励。

有很多企业在实际操作中不自觉嘚违反了上述准则如,H企业规定除岗位工资外每位员工根据岗位不同每月还有一千至五千不等的奖金,此奖金根据个人绩效考核成绩核发调查中我们发现,员工根本没有因为每月发放奖金而热情高涨相反却纷纷抱怨“每月都要扣我们的钱”,结果高薪酬带来了低满意其原因就在于,当奖金变成了日常应得的奖金就不再成为奖金,员工更关注的是扣了多少钱而不是多发了多少钱。(合易人力资源管理咨询)

  一位名叫珍克拉克的美国女学生从1966年1月4日至6月7日,连续打了154天喷嚏除了睡熟之外,平均每4分钟便打一个由于连续不断地打喷嚏,她的头部与胸部剧痛呼吸与饮食困难,经常抽筋、呕吐全身乏力,其身心之痛楚与生活之鈈便实非常人所能体会。

  珍克拉克的病患引起了专家们的重视和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的广泛同情在五个多月的时间里,美国的許多神经系统专科医生、内科专家、后天免疫专家、喉鼻科专家、催眠术专家等纷纷前来诊视但都异常困惑,束手无策他们在她身上使用各种药物和疗法,不少同情者甚至寄来“祖传秘方”也均无济于事。

  6月7日这天一位39岁,来自迈阿密的心理科专家古殊纳医生答应帮助珍克拉克治疗开始,古殊纳医生在珍克拉克两个前臂上***两个电极然后用一个扩音器挂在她的颈项前面。当她打噴嚏时扩音器便将喷嚏的音波传到一个敏感的电掣上,这个电掣跟着通过安在她双臂上的两个电极发出一种温和而“非常不舒服”的電击作用。她打一个喷嚏就立即受到一次“不舒服”的电击。再打喷嚏再被电击。如此长达4个钟头

  珍克拉克是在下午12时40分开始接受治疗的,起初她每隔40秒钟打一个喷嚏在第一个30分钟,她打了22次喷嚏;第二个30分钟只打了12次喷嚏;第三个30分钟,减少到3次;第四个30分钟只打了1次;到下午3点钟时,她的喷嚏完全停止了至此,这种出现在珍克拉克身仩的反复无常的怪症被有效地制服了珍克拉克高兴得热泪滚滚。

  古殊纳医生透露了他的治疗“秘笈”:“如果一个小孩触摸一个灼熱的火炉时他会遭到惩罚———被烫得哇哇大哭,结果他以后就不敢去触摸火炉了就珍克拉克的喷嚏来说,当然有某些因素诱发她开始这样打喷嚏她已经养成一种令她无法免除的反常的行为习惯,因为她的喷嚏可以获得奖赏即来自各地数以万计的人同情、关注。可昰我使用的电击,却中断她获得奖赏而让她受到惩罚”

  当一个人的思路变得越来越窄的时候,不妨把原来的思维方式完全颠倒过來或许你会发现,前面豁然开朗整个世界都已为之逆转。原来难题这么简单地就解决啦。

 滥用奖励的后果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孙乐乐

书  名:《奖励的惩罚》

译  者:程寅、艾雯

  大多数人都对奖励抱有好感以为奖励总是好的,美国学者埃尔菲·艾恩却在《奖励的惩罚》一书中抨击了在学校、家庭和企业管理上都广泛采用的奖励政策,揭示了奖励背后所隐藏的弊端艾恩指出,“奖励也是一種惩罚”他这样解释道:“奖励和惩罚只是一个硬币的两个不同方面——而且这个硬币还不值什么钱,我们更需要的是奖励和惩罚以外嘚管理方法”艾恩的观点立足于心理学实验以及大量研究的基础之上,对传统的奖励观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奖励的惩罚》精彩片斷赏析:

  选段一:(第二章“奖励合适吗”中“对人如宠物”)

  诚然,惩罚更无情、更引人注意“做这件事情,否则有你好看嘚”存有控制他人的意图但是,奖励只是“通过引诱而非暴力来控制他人”归根到底,奖励丝毫不乏控制性因为如同惩罚一样,奖勵“典型地被用来引诱或强压别人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或者说是控制者认为别人不会主动去做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认识到,朂重要的(或令人不安的)是:真正的选择不是在奖励和惩罚之间而是在行为操纵和不以控制为根据的方法。

  笔者感悟:“有付出必有回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善有善报”,依靠这些观念的支持再加上庸俗行为主义的渗透,奖励已经成为一种被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广泛接受并取得很高地位的手段“好好做,你就会得到……”我们常常会听到诸如此类的话但我们却从没有质疑过这種说法和做法。从表面上看它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字眼,使用奖励似乎有百益而无一害但是,奖励本身也同样暗含着控制性只不过这種控制不像惩罚那样引人注意。

  在家里如果小孩听话,我们就许诺奖励他盼望已久的玩具;在公司里如果员工努力,就可能得到┅份丰厚的奖金“做此就能得彼”,在这种规定下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的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如何得到“彼”上,所以孩子们只得乖乖听话学生们只好坐端正,员工们只有努力工作表面上的“双赢”却造成了地位上的不平等以及权力上的不平衡,使接受奖励者作出叻很大的牺牲(包括行为上的限制和人格上的损害因为人毕竟不同于动物)。

  选段二:(第三章“奖励有效吗?”中“奖励能否改变荇为?”)

  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为什么不能保持最初得到强化的行为?***是种种强化手段一般没能改变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的态度囷情感上的承诺而态度和承诺是我们行为的基础。奖励没能产生深刻、持久的变化是因为他们的目的只在于影响我们的所作所为如果伱像斯金纳那样,认为对人类来说没有什么比所作所为更重要的了——我们仅仅是行为的汇总那么这个批评不会让你不安,甚至还可能顯得毫无意义但如果你认为行为反映并出自一个人的本质(他想什么,感觉到什么有什么期望和意愿),那么目的在于控制行为的种種干预不可能有望帮助孩子变得慷慨也无法使成年人决定减肥。

  笔者感悟:的确在某些时候奖励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在各种场合可以通过源源不断地提供奖励,或者是提高奖励的“含金量”而让其他人做一些事情从这点看,奖励是有效的也正因为这样,奖励才如此受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青睐但只要我们留意一下自己的经历就会发现,当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寄唏望于奖励能够帮助他人彻底形成某种习惯或价值观的时候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相反许多好的行为恰恰不是通过奖励产生的。

  其實我们一开始就夸大了奖励的效果。奖励无法彻底改变行为是因为人不同于“斯金纳箱中的小白鼠”,并不是行为的集合体把人赋予动物的属性是非人性的。奖励也无法触及类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可能决定我们的行为的更重要的东西所以当我们承认人的这些特性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奖励是无效的

  选段三:(第四章“胡萝卜的麻烦”中“奖励的惩罚”)

  奖励和惩罚两者之间最引人注目的方面可用区区几个词形容:奖励的惩罚。那些为了避免惩罚而施与奖励的人也许没考虑过其过程中内含的惩罚特质我想到两种特质,第一种来自奖励和惩罚俱旨在控制这个事实尽管奖励是以诱惑进行控制,我在第二聿用了不少篇幅阐述这一论点辨明奖励固有的令囚不安的一面。除去哲学上的反对意见如果接受奖励者觉得受到控制,若长远看这份经历将带有惩罚的性质,尽管接受奖励本身通常囹人愉快

  奖励的惩罚并不仅源于奖励旨在控制,之所以如此还有第二个更为直接的原因:有些人没能得到期望的奖励所产生的效果實际上与惩罚很难区别

  笔者感悟:奖励和惩罚,我们往往会把它们视为对立面突出两者之间的差异,在生活中采用非此即彼的选擇但两者在本质上是有共性的,我们不管用哪一种方法都是为了控制别人,达到自己的目的只不过奖励通过诱使的手段,而惩罚是通过威胁

  奖励的惩罚,看起来矛盾其实不然。奖励所隐含的惩罚特质首先在于它的控制性当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开始把注意仂放在“彼”上时,他们的行为就已经开始受到了限制而不管他们有没有意识到,即奖励剥夺了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自我选择的权力其次,奖励某一个人时对他人来说就是一种惩罚。同时为了获得奖励,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有时候往往会不择手段走上歧途。從道德的层面上讲人若失去了求善的特性,这是一种最严重的悲哀最后,取消奖励给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带来的痛苦同样具有惩罚嘚特质学生们被警告“如果你上课再不遵守纪律,就要扣你的平时成绩”和“如果你再调皮就取消你‘文明标兵’的称号了”,两者效果是一样的此时,奖励就演变成了惩罚

  选段四:(第四章“胡萝卜的麻烦”中“奖励破环人际关系”)

  此处的要点是,不管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是否被许以奖励因而对别人怀有敌意他们受到引导,把工作和学习视为达到目的的手段这个事实意味着他们鈈太可能对别人怀有好感、交流思想或交换意见。某些奖励方法比另一些更能加剧竞争、阻碍合作但程度的高低最终取决于对质量的损害有多大。

  笔者感悟:因为奖励的控制性因为接受者对“彼”的依赖,对给予奖励者的依赖奖励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就产生了,而苴这种影响是负面的首先是给予者通过设定“彼”的数量,从而导致了奖励的竞争性为了成为仅有的佼佼者,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鈈仅不会去注意他人的表现热情地帮助他人,而且往往会视别人为成功的障碍想方设法把别人踩在脚下。(我就曾听说某高三同学为叻不借给同学新的参考书竟然把书皮撕下而换上小说的题目。为了“减轻”紧张的气氛把小说的故事梗概浏览一下后,就和同学大谈特谈以表示自己又玩了一晚上。)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样当老师在开学第一天宣布成绩优秀者可以参加学期末的夏令营活动时,同学之间也就很难有真正的交流与情感沟通

  当我们抱着良好的愿望,希望小组合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團体精神时奖励的出现,却会使我们失望因为它不仅造成了小组之间的对立,也使小组内成员充满压力毕竟谁也不想承担失败的责任。这时奖励看似针对某人或某些人,却达到了“一竹竿打倒一船人”的效果

  奖励的使用剥夺了向他者真正开放的机会,扼杀了哃学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关爱与师生之间平等、民主的机会

  选段五:(第四章“胡萝卜的麻烦”中“奖励忽视问题的原因”)

  囿些人采用奖励手段是因为他们没有耐心等待结果,他们的注意力短暂、肤浅只投向决定性因素而不在乎“深层问题”。有些人受另种觀点引导认为这些深层问题没什么区别。行为主义理论的核心是人类只不过是行为的集合这也是决定采用行为主义策略的基础,  改变怹们的行为亦即解决了问题有位作家非常简要地对行为主义描述如下:“内在动机和外部行为的混乱。”我的观点是并不仅是心理学悝论不够完善,还因为奖罚手段没有效果如果我们不触及造成问题的原因,问题永远无法解决

  笔者感悟:在生活中,当问题开始絀现的时候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倾向于选择奖励和惩罚,或者是两者的组合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相信,这样做就万事大吉了但這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因为这样做没有触及问题的真正原因对于一个问题的出现可以有多种解释。例如当学生上课不专心的时候我們认真地思考一下“是不是讲课太乏味”,“是不是他的座位不舒服”“是不是他有什么问题要急于解决”,这比“你如果再走神就罰你一星期的值日”或“你如果改正了,就评你为小队长”更有价值

  通常情况下,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不愿意去花费更多的时间與精力也没有更多的耐心,而直接搬用奖罚手段因为它们“简单好用,欲罢不休”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不必考虑这中间发生了什麼,也不必考虑他人的想法只要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么就可以了。但这样使用外部刺激来掩盖问题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解决问题,即使奖励的含金量再高即使取得了暂时的“咸功”,如果不好好沟通以找到问题的原因所在如果没有解决问题的努力和决心,就还是没囿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所以当问题出现时,我们最需要的是一颗负责任的心一颗解决问题而不是维持权威的心。

  选段六:(第㈣章“胡萝卜的麻烦”中“奖励阻止冒险”)

  奖励有时能增加我们按别人希望的方式行事的可能性但奖励还引起了我们许多人没有紸意到的作用:改变我们从事一个规定行为的方式。首先受奖励驱使时,我们关注的焦点通常比没有奖励时狭窄;我们不大可能去注意戓记住与我们正在从事的活动无关的事情

  受奖励所驱使时,我们就只做受到奖励所必需的事我们不仅不太可能去注意任务的次要特点,而且在完成的过程中我们不太会去冒险去尝试各种可能性,凭也许没有回报的直觉行事风险要尽力避免,因为我们的目标不是投入一场自由的思想交锋而只是得到诱人的玩意儿。一组研究人员解释说我们为奖励所驱使时,“可取的特点是可预见性和简单性洇为与这种取向有关的基本关注焦点是把任务对付过去,以求达到所欲之目标”另一位心理学家的表达更简洁,他认为奖励是“探索的敵人”

  笔者感悟:有关动机的研究表明,当任务的难度处于中等具有一定挑战的时候,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的动机最强也最鈳能成功、出色地完成任务。斯宾诺莎说过“卓越的事物总是困难的”。研究表明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也倾向于尝试(适当)困难嘚事情。但奖励的运用“改变”了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的这种倾向。当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更多地关注“如何得到奖励”而不是“洳何完成任务”的时候就会选择一些简单而又快捷的任务,选择保险而不是尝试新的方法因为这样可以更安全地得到奖励,但同时也夨去了创造的可能失去了获得“卓越事物”的可能。

  在学校中学生们也总是被明示或暗示着:最保险的做法就是老师说什么,你僦做什么按照这种做法,被奖励过的同学慢慢地形成了一种思维习惯采用原来某种固定的模式学习,使他们失去了尝试新方法的动力囷能力最终,学生也误入歧途朝着最终的目标——获得各种各样的奖励而努力。此时奖励便成为求知者的敌人。

  选段八:(第伍章“降低兴趣”中“损害最小化”)

  如果仅仅是修车师傅觉得换内胎变得单调乏味了如果仅仅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觉得历史课没唍没了,那是一回事但是给工人金钱刺激、让学生关注上优秀学生榜,是让他们在星期一至星期五要做的事变得冗长枯燥的先决条件峩们得承认有些工作以及学校的课程本身是单调乏味的,因此奖励不是对所做之事失去兴趣或从未有过兴趣的唯一原因,但是把本书中所描述的影响综合起来便能看到为获得行为主义带来的、令人生疑的短期效益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当“做此就能得彼”成为我们生活中嘚准则而不是例外时套用一位研究动机的专家的话,我们会感到“除非能有收获外部奖赏的极高可能性不然投入在新的任务中的情感嘟被浪费……(这意味着我们最终不再享受生活)”。

  笔者感悟:“孩子们天生就是热情的求知者”我们发现年幼的儿童对周围的倳物充满了好奇,总喜欢问为什么并乐此不疲。但到了小学、中学、大学以后他们就越来越失去了问问题的能力,变得十分被动追根溯源,许多因素共同导致了这种现象但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奖励的使用频率与种类也越来越多学生也漸渐习惯于从问“为什么这样做”到问“应该怎么做”。

  “奖励的确是一种有意剥夺对某事的兴趣的聪明策略”我们普遍认为,只偠给他人以奖励去做某事那么他的动机就会增加,兴趣也会提高事实却相反,当通过奖励诱使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做事时“彼”茬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心目中的分量就会减轻(它肯定没有什么乐趣,不然别人就不会动用奖励)此时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会失去原有的热情;而当奖励使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越来越依赖它的时候,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也就完全受到了它的控制而当人们为什么偠惩罚小路意识到的时候,会因为缺乏自主性而感到不安(什么时候开始怎样做,与谁合作什么时候结束,我都不能决定他们是否栲虑了我的想法),此时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就兴趣大减

  如果我们想培养学生读书的好习惯,帮助他们形成乐于助人的行为让怹们真正享受生活,那么我们不如试着行动起来给他们创造一种环境,一种宽松、自由、可以独立思考的环境让他们自我激励。

  選段九:(第六章“表扬问题”中“恋上表扬”)

  表扬至少如平时所使用的那样,是一种使孩子们永远依赖我们的方法不管我们嘚愿望是什么,它使孩子们按我们的愿望行事;它使孩子们一直依赖我们的评估我们对优势的判定,而没有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判断;咜使孩子们用能使我们微笑和带给他们所渴望的表扬的种种事物来衡量自己的价值

  笔者感悟: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表扬是一种可鉯安全使用并且很受欢迎的方法我们也更愿意一起来讨论一下如何使用表扬更有效。但我们还是要强调传达自己的信息反馈是一回事,而通过这种信息反馈来达到控制别人的目的又是另外一回事

  “你真了不起,就应该那样做”可以换来学生暂时的愉快,但却使怹们失去了自我判断的能力“我是不是应该像上次那样做?”“这样做会符合老师的要求吗?”这些就成为他们不断考虑的问题。当表扬变嘚如此明显如此令人期待的时候,如同奖励一样表扬也具有了控制性,因为学生完全根据老师的“微笑”来判断自己的价值表扬并鈈是不可以用,而是如何用如何通过表扬来提高别人的表现。因此老师通过恰当的表扬,创造一种使学生投入学习的条件以此使他們听课更加认真,作业更加积极成绩更加优秀,是完全有可能的

  选段十:(第十一章“为学习而痴迷:学习积极性的根源”中“內容:值得知道的东西”)

  我们把问题***成许多同整体没有什么关系的微小部分。我们给学生们一条信息再给一条,再给一条矗到他们毕业,这时我们认为他们已经构建起了自己的大厦其实,他们拥有的只是一堆砖块而且保存的时间也不会太长。

  笔者感悟:艾恩指出:“关键问题不是一个人受到的激励程度有多少而在于他是如何被激励的。”教师的任务不是从外部给予刺激调动学生嘚积极性,而是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环境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自我激励。但老师应该如何去创造这种环境呢?艾恩认为除了要注重同學间的协作,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力以外还应注意提供他们值得学习的内容,让他们了解内容的意义

  Mark家有两个孩子,分别是6岁的儿孓Jason和4岁的女孩JacyJacy长得很乖巧,但从小身体就比较瘦弱因此,Mark夫妇俩平时都较为关注她Jason作为哥哥,自理能力比较强也比较内向,平时┅直都帮助照顾妹妹Mark夫妇心里也把Jason当作自己的助手,因此夫妇俩较少为他操心。但是有一天,Mark夫妇发现原来很关心妹妹的Jason不知什么時候开始喜欢在父母面前抢Jacy的玩具还无缘无故地把妹妹惹哭。Mark这时总会走到Jason旁边询问他为什么要抢妹妹的玩具,而且告诉Jason以后不许抢妹妹的玩具接着,Mark就转身去安慰小女孩但不出两天,Jason又会故意去抢妹妹的玩具直到把妹妹弄哭。这时Mark又会跑过来,甚至训斥Jason但Jason恏像并没有感到害怕,反而感到一丝的高兴

  Jason抢妹妹的玩具,这种类似的行为通常被称为“儿童不当行为”(children’s misbehavior)儿童出现不当行为有佷多原因。对于Jason来说他抢妹妹玩具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要得到玩具,而只是要通过将妹妹弄哭而得到父母的关注得到他人的注意是人类普遍的一种心理需求,对于年幼的孩子尤其如此自从有了妹妹之后,Jason就一直被父母当作是一个小大人因此他不再得到家长的注意。父毋已经把他照顾妹妹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Jason毕竟还是个孩子他依然渴望得到父母的注意。而对于他来说每次把妹妹弄哭了,無论爸爸妈妈过来询问他或训斥他他都感到一种得到注意的心理满足感。因此在父母眼里,对Jason的训斥是一种惩罚但在Jason心里,这却等哃于一种奖赏因此,在父母的训斥下Jason“欺负”妹妹的行为不仅没有得到改变,反而“变本加厉”了这种近似变态的“心理满足感”,其实是父母长期忽视Jason心理需求的产物

  那么,如何矫正Jason的这种行为呢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儿童不当行为之所以持续是因為它得到了强化或有意无意的“鼓励”;儿童良好的行为之所以日渐消失,是因为没有得到积极的强化简单地说,强化就是需要得到满足因此,要改变Jason“欺负”妹妹的行为关键还在于改变Mark夫妇的认识和做法。在认识上不能把Jason当作小大人,要让他在平时也能感受到父毋的关注;在做法上可以采用强化期望行为(positive opposites)的方法,即当Jason出现帮助、照顾妹妹的行为时就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而当他抢玩具时父母只是将Jacy带走。由此而让Jason感受到平时帮助妹妹就能够得到父母的注意。这样Jason欺负妹妹的行为就会逐渐地被照顾妹妹的行为所取代。

  类似上述Mark家中情形的事例在现实生活中十分普遍例如,一些学习成绩欠佳的学生平时在班级里得不到老师的注意只有上课扰乱课堂秩序时才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这就会造成这些学生不当行为的“屡教不改”如果老师平时多留意这些学生积极的行为方面,反而鈳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过度理由效应:奖励会伤人?

文/阳志平  原题《心智工具箱(14):奖赏会伤人》

如果说动机是人类行为的食粅驱动着你去做事。那么这些食物分成什么种类?偏食会带来什么恶果如何将偏食损失最小化,培养更好的动机偏好「心智工具箱:自我决定论」第二篇《奖赏的惩罚》尝试回答这一问题。(涉及经典实验与最新研究太多将五个小节拆成三篇来发。)

当你还是孩孓时你会观察到成年人在工作。当爸妈妈妈穿上工作服他们似乎变为另一个人了。就像在玩假装游戏每天早上,在穿衣镜前将快樂的私人自我脱下来,收拾妥当叠放在衣架上,然后套上严肃的工作自我出门上班偶尔,大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谈起工作总是一副精疲力竭的样子:

你不懂,工作哪有不累的

那么,为什么还要工作

还不是为了那点工资(养你这个吃货:D)

在大人眼里,哪有不累的笁作工作首先是解决温饱问题;其次才是个人发展;只有极少数时间属于快乐。那些奖励如各类奖金与福利就足以让大人们为什么要懲罚小路高兴一阵子。

是啊工作哪有不累的。小孩带着疑问背着书包上学啦。奇怪的是你在学校里面,也会观察到同样模式是啊,学习哪有不累的学习首先是解决未来进一步受教育的问题,如考上大学;其次才是个人成长;只有极少数时间属于兴趣大人们为什麼要惩罚小路将自己世界中的模式,理所当然地迁移到孩子世界中来:“请你写完家庭作业才可以玩游戏、看电视或课外书。” 小孩喜歡的娱乐就像大人的领导给他们的奖金,是给小孩子们的奖赏

就像是一场交易。你付出社会认可的辛劳然后奖赏伴随而来。反之則是惩罚。随着人类社会日趋温和战争与暴力日益减少,惩罚日渐隐蔽渐渐地,社会已经习惯用表扬、声望、金钱、奖品与排行榜等各种奖赏来与你交易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相信付出它们,就会买回期待的行为结果如听话的下属或孩子。

你已习惯的这种交易正常嗎工作与学习必须很辛苦,必须有奖赏来刺激吗人类真的是斯金纳箱中的小白鼠,给予反复正强化的奖赏期待的结果就会自然而来?

在挑战陈腐观念时心理学史上总是少不了一位初出茅庐的心理学家。这一次登上历史舞台的是刚刚毕业的心理学博士德西(Deci)。虽嘫美国心理学家怀特才是学术史上第一次质疑它在1959年的经典论文(White,1959)中,怀特令人信服地论证道:

“在发展能力中比起只通过满足基本生悝需求进行奖励,任何动物都更多受到好奇心和兴趣的驱使”裸猿们当然也不会例外。

德西1970年从诺贝尔奖得主西蒙所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他是怀特粉丝相信人类好奇心、兴趣重要性超乎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想象。与怀特不同他第一次在心理学史仩设计实验来观察奖赏如何伤人。这就是他的博士论文在实验中,德西让实验参与者玩一个趣味智力游戏——索玛立方体(SOMA CUBE)这是一个类姒于俄罗斯方块的嵌套游戏,玩家需要将七个索玛方块拼成图纸上指定形状

德西将玩家分成A、B两组,他们都使用同样图纸分别让两组玩家玩三天。每次他都骗实验对象你需要玩三次。结果在玩到第二次时,他就放玩家鸽子说,现在不得不暂时离开实验室十分钟左祐去录一下数据。实验室中还摆放了时代周刊、纽约客和花花公子等杂志(真的有花花公子,那时是1969年!)你们可以继续玩也可以看看杂志

当然,他没有离开实验室只是躲在实验室镜子后偷窥。镜子是单面镜德西能看到玩家,玩家看不到他德西偷偷观察玩家们茬等待期间,会继续玩索玛游戏多久还是立即去看杂志。A、B两组都这么处理唯一区别是德西会在第二天,奖励A组一美元(等于今天的伍美元)

当德西溜走之后,第一天A组与B组差异不大两组玩家都继续玩了三、五分钟;第二天,与大家猜想的一样拿到奖励的A组玩得哽久,他们都超过五分钟!然而第三天发生大逆转!与第二天相比较,之前拿到钱的A组只玩较少时间相反,一直没拿钱的B组反而玩了哽多时间!

在心理学历史上德西第一次成功通过实验证明金钱等外部奖励对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动机的伤害!与此同时,另一位初出茅庐的耶鲁心理学博士马克·莱普(Mark Lepper)1973年也登上历史舞台他的实验对象更低龄一些,玩的游戏是绘画游戏(felt-tip makers)在莱普的研究中,小孩們被分为三组:

1、期望有将奖励组(Expected award):这一组的小孩子被告知如果他们跟着描绘本画画就能得到奖励(一本特别的***)

2、不做任何处悝组(No award):这一组的小孩子不做任何处理,没有奖励

3、不期望有奖励组(Unexpected award):这一组的小孩子事先并不知道会获得奖励但是结果获得意外之喜

几天后,把孩子们重新带到实验室给他们大量好玩的玩具,包括前几天小孩子们玩过的绘画游戏这一次,不给任何孩子奖励結果发现,期望有奖励的孩子对绘画游戏的兴趣远低于没有得到奖励的孩子如下图所示:

并不仅仅是益智游戏与绘画,也不仅仅类似于金钱与玩具这样的实在奖励有时候不过是名声或称赞等内在观念诱惑,也带来了伤害这一次,是文艺青年们登上舞台在西方,从文藝青年变身为专业作家离不开各个大学开设的创意写作培训班。这次的实验对象来自布兰迪斯大学与波士顿大学创意写作培训班中的72位攵艺青年阿马比尔(Amabile, 1985)也将他们分为三组:

A组:出于内部原因写作

B组:出于外部原因写作

A组文艺青年们听到、相信的是这样的写作诱因:

我從阅读自己写过的作品中得到大量乐趣

通过写作,我能获得新的洞见

我非常满意自己写作的清晰与雄辩

我喜欢和写作时的创意、文字、事件与图像打交道

B组文艺青年们听到、相信的是这样的写作诱因:

我意识到每年都诞生几十本杂志,自由作家市场正在不断扩大

我想让写莋老师对我的写作潜能留下深刻印象

我听说某本畅销小说或者诗集得到了财政支持

我会因为作品而受到公众的关注

我知道最好的工作岗位嘟要求良好的写作能力

我知道写作能力是被研究生院接受的主要标准之一

我的老师和家长都鼓励我进入写作行业

所有学生都被要求写一首詩这些诗由独立评审员进行创造性评分。分数最低的是哪一组大家猜一猜?如果你是文艺青年你属于哪一组?

不仅仅是实验室研究發现奖赏会伤人来自真实生活调研也证明这一点。在学校里受外部动机驱使的学生成绩往往比受内部动机驱使的学生差,尽管差异并鈈是很大(DeciVallerand,Pelletier&Ryan,1991)习惯假装游戏的青少年,会在日常生活中发展出一个假我在不同情景下表现出相互矛盾的心理品质。同样在企業里面也发现大量类似结论。Deckop,cirka(2000)对非盈利组织研究表明绩效工资制度降低员工自主性与内在动机。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类似实验证据的累积,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因为「奖赏的惩罚」这一概念与多数假装着在努力学习或工作的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常识不符。恰逢上个世紀七八十年代不自信被看做人生所有问题罪魁祸首,如婚姻适应不良、猥亵儿童与暴力犯罪欧美掀起了一场“提高自信运动”。在操場上一大群人相互狂热地喊道:你真是太棒了!你干得太出色了!因此,「奖赏的惩罚」支持派与反对派在九十年代分别在哈佛商业評论与心理学术期刊上发生激烈对撞,导致两段历史公案

首先是美国著名作家、育儿专家科恩在1993年出版《奖赏的惩罚》,然后在《哈佛商业评论》1993年九、十月合集上撰文《为什么奖励计划难以发挥作用》(Kohn, 1993)指出奖赏在企业失灵的表现与原因。结果科恩的文章引起各位组織行为学家、咨询公司老总群殴,在次月双方各自发表文章驳斥。你是相信以兜售企业员工奖励方案为主要业务的管理咨询公司还是科恩

其次是第二年,发生在心理学界内部的纷争1994年,德西已成权威面临人生第一次理论上的大挑战。青年心理学家卡麦隆(Cameron)在博士论文Φ使用元分析研究技术,综述100多项实验研究成果(Cameron & Pierce, 1994)结论是大多数奖励无害,奖励促进创造性她试图反驳德西、莱普与阿马比尔等人的研究结论。

德西们能经得住考验吗在这场卷入多位著名心理学家,持续六年多的学术争论中最后结局是德西们完胜。在指出卡麦隆与她导师的各类研究错误比如挑选对自己有利研究报告,忽略不利研究报告;对奖励厘定不清之后德西们在1999年,通过一份非常完善、堪稱元分析典范之作的研究报告彻底捍卫了声誉,从此将争议一锤定音德西们在这份研究报告(Deci, Koestner, & Ryan, 1999)中,对过去三十年128项实验研究进行审慎调查结论是:外部奖励削弱内在动机。 这场争论使得在动机心理学中自我决定论令人信服地领先于其他研究模型。

#自我决定论创始人爱德华·德西

Paul Graham 在 如何才能去做喜欢的事情 中写道:最危险的谎言来自孩子的父母如果某人选择无聊的工作是为了让全家人生活得好一点,佷多人也真的是这么做的那么他的孩子很可能受其影响,也认为工作挺无聊的如果父母能为自己多考虑考虑,教出来的孩子反而会好┅些热爱工作的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昂贵的房子无法带来的。

有话说:有一个故事很形象地解释了过度理由效应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报酬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獎励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结果,孩子们認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

老人这就是巧妙地利用了过度理甴效应。对于这些孩子他们如果只用外在理由(得到报酬)来解释自己的行为(吵闹),那么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没有报酬了),这种行为也將趋于终止因此,如果我们希望某种行为得以保持就不要给它足够的外部理由。

为什么智商高的孩子朋友少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發展心理学专家鲁杰认为,高智商的宝宝往往在某一方面能力特别强比如认字、背单词或是算术,也习惯往宝宝强的方面教他这样就赱入了一个误区,使得孩子这个年龄应该会的反而不会因此很容易出现社交能力差、不合群、自理能力差、动作协调能力差等问题。

  此外高智商孩子对成就感需求特别强,因此稍有挫折就会大发脾气情绪不稳定。

  针对这几种情况父母不能只看到孩子高智商嘚一面,而忽略其他方面这就好比木桶效应,只有一根棍长其他的都短是很难装满水的。因此父母对这样的孩子,更要注意培养其薄弱的一面

  1、给孩子创造社交环境。多带他到公共的游乐场玩接触不同年龄的小朋友。或定期约小朋友到自己家来玩这样可让茭往成为习惯和需求,高智商的孩子才不会孤芳自赏

  2、培养自理能力。父母根据宝宝的年龄尽量能自己做的让他自己做,比如吃飯、穿衣、穿鞋等这些活动可培养宝宝的协调能力。即使做得慢也要给他锻炼的机会并给予鼓励,让他从中获得成就感

  3、亲子對抗游戏。高智商的孩子抗挫折能力特别差因此父母要加强这方面的锻炼。比如爸爸和孩子一起玩掷骰子走棋走几步全凭规则。再有鈳以玩保龄球几个饮料罐摆在前面两三米处,用一个球滚过去看谁撞倒的多。

  总之孩子的智能如何最好请专业机构做测评,有目的地进行培养才能使孩子各方面均衡发展。

为什么智商高的孩子朋友少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发展心理学专家鲁杰认为,高智商的寶宝往往在某一方面能力特别强比如认字、背单词或是算术,也习惯往宝宝强的方面教他这样就走入了一个误区,使得孩子这个年龄應该会的反而不会因此很容易出现社交能力差、不合群、自理能力差、动作协调能力差等问题。

  此外高智商孩子对成就感需求特別强,因此稍有挫折就会大发脾气情绪不稳定。

  针对这几种情况父母不能只看到孩子高智商的一面,而忽略其他方面这就好比朩桶效应,只有一根棍长其他的都短是很难装满水的。因此父母对这样的孩子,更要注意培养其薄弱的一面

  1、给孩子创造社交環境。多带他到公共的游乐场玩接触不同年龄的小朋友。或定期约小朋友到自己家来玩这样可让交往成为习惯和需求,高智商的孩子財不会孤芳自赏

  2、培养自理能力。父母根据宝宝的年龄尽量能自己做的让他自己做,比如吃饭、穿衣、穿鞋等这些活动可培养寶宝的协调能力。即使做得慢也要给他锻炼的机会并给予鼓励,让他从中获得成就感

  3、亲子对抗游戏。高智商的孩子抗挫折能力特别差因此父母要加强这方面的锻炼。比如爸爸和孩子一起玩掷骰子走棋走几步全凭规则。再有可以玩保龄球几个饮料罐摆在前面兩三米处,用一个球滚过去看谁撞倒的多。

  总之孩子的智能如何最好请专业机构做测评,有目的地进行培养才能使孩子各方面均衡发展。

多一点奖赏少一些惩罚

虽然我们强调赏罚分明,但这并不是说赏和罚必须一样多究竟,奖赏和惩罚自身并非目的受奖赏鍺,励其用命之忠使之感恩戴德,更加效力于己;受惩罚者责其背义之行,用以警示部下深思 奖赏是正面的激励手段,即对某种行为給予肯定使之得到巩固和保持;惩罚则属于反面激励,即对某种行为给予否定使之逐渐减退。这一正一反都是管人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治理者在运用奖赏与惩罚手段时,必须把握两者不同的特点一般说来,正面强化立足于正向引导使人自觉地去行动,优越性更多些应该多用;反面强化,由于是通过威胁恐吓方式进行的轻易造成对立情绪,故要慎用将其作为一种补充手段。 因为对员工进行处罚时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对其表现的反省,而是对自身利益受损的惧怕和戒备企业靠组织目标与个体目标的趋同一致来吸引员工,更多情況下需要一个积极的氛围来促使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协作,实现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以正面激励(奖励、表扬等)回应理想的绩效表现嘚效果远胜于以负面激励(批评、处罚等)往返应不理想的绩效表现。

心理学的测试结果表明任何人只要头脑正常,都不想看到自己的工莋一团糟但为什么许多员工在刚进人公司时都表现得非常积极,工作十分卖力一段时间过后就会消极、散漫、拖拖拉拉呢?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在治理过程中对人性的把握还不到位。治理就是研究人即对“人性”的分析、了解、引导、奖赏等,最终达到有效治理的目嘚

每一位员工,他们的成长环境、年龄、文化程度、宗教信仰、气质及性格类型都不同导致想法及做事方法都会具有一定差异。所以莋为治理者不能对工作不积极的员工一罚了事,而要不断地观察和沟通了解、认知自己的员工,对症下药.只有知道吊下心里所相的財能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刺激他们努力工作。

人所有行动力的根源都可以归结为一点即追求快乐与逃离痛苦。员工不努力工作往往昰因为你还没有让他们更直接地感受到努力工作会有什么快乐,他们不知道为何而努力工作而且也许你目前给他们造中,要经常采用“哆厂点奖赏少一些惩罚”的原则,从而让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快乐提升员工的积极性。 因此治理者在治理员工的实践中,對于正面和反面的驭人要有主有辅有重有轻,不可同等对待平分秋色。一般来说正面激励的次数宜多,反面激励的次数宜少;正面激勵的气氛宜浓反面激励的气氛宜淡;正面激励的场合宜大,反面激励的场合宜小;正面激励宜公开进行反面激励宜个别进行;在制订奖励和懲罚条例时,要考虑到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的期望值和承受力

给孩子提要求的有效方法

作为家长,总免不了要向孩子提这样的或那样嘚一些要求然而,家长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在提出的要求中,有些有很好的效果有些只有一点儿效果,有些则干脆毫无效果甚至还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那么为什么向孩子提出的要求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呢?


教育心理学指出要求,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经常用于调控兒童的行为和培养儿童良好品行的过程中。有的家庭家长几乎每天都以各种要求来把自己的愿望传达给孩子,用来规范和指导孩子的行為在一般情况下,只要父母要求合理孩子是会服从父母的要求的。儿童心理学指出儿童大都根据***对自己的行为所持的态度而产苼积极的或消极的情绪体验,从而逐渐形成判断自己行为的价值标准家长的要求与赞扬、奖赏一样,是对孩子行为的肯定起着激励的莋用。而制止、指责、惩罚则是对孩子行为的否定起着阻遏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把要求、赞扬、奖赏、制止、指责、惩罚等称作價值条件指出价值条件一旦被孩子在心理上接受,就会成为指导他的行为准则这时,即使家长不在身边价值条件也同样发挥着作用。于是形成丁情感、行为的正迁移。反之如果父母调控孩子行为的方式或态度失当,向孩子提出的要求过于生硬、不正确或难以做到价值条件就不会被孩子在心理上接受,使孩子经受消极的心理体验就会产生负迁移,在行为上表现出抵触和对抗


要求与赞赏、惩罚鈈同。赞赏和惩罚出现在孩子的行为之后是对孩子行为结果的评价,用以强化积极的行为和纠正消极的行为而要求则出现在孩子的行為之前,是对孩子行为的期望和指导用以确立行为目标。因此要求具有导向性和先行性,这是要求与其他价值条件不同的地方所以,在向孩子提要求时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要求要合乎情理,切实可行家长向孩子提出要求时要慎重,要考慮孩子是否能够接受、服从和执行切忌过多、过滥、过高、过难。比如有的家长平日不怎么要求和教育子女,而当孩子做了错事时僦开始数落孩子,与此同时像倾盆大雨一样向孩子提出很多要求使孩子不知所措。于是他就干脆不予理睬。你说你的我做我的。这樣提要求不但使家长的期望成为泡影而且给孩子留下父母的话可听可不听的印像,久而久之就会养成我行我素不听从教导的坏习惯。

镓长提出要求的合理性还表现在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理解力和实际能力上比如,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看到某些超常儿童3岁識了几千字,也想让自己的孩子识这么多字硬要求2、3岁的孩子每天识上几十个字,让孩子一坐就是半小时、1小时这是一种“拔苗助长”的做法,因为2~3岁的孩子无论从生理角度讲还是从心理角度讲集中注意的时间超不过十几分钟。对这样的要求孩子出现抵触情绪以臸逆反心理就毫不足怪了。

又如有的家长要求7、8岁的孩子“责己严、待人宽”当孩子与别的孩子发生冲突时,让孩子主动“认错”、“噵歉”这也是很难做到的。一位心理学家说:“任何人包括父母在内,所不能做到的一件事是去控制另外一个人的感情”这话是值嘚深思的。家长在要求孩子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时应当先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这个要求是否合理。

家长必须学会给孩子必要的惩罚

    国内學校暴力事件不断发生大家都在反思,现在的孩子为什么这么容易冲动在他们成长过程中,身为他们的父母、他们的老师以及他们的長辈在教育方面是不是忽视了哪些重要因素呢?应如何避免孩子产生这种不良行为呢

    上世纪60年代有一个著名的“波波玩偶”实验,说奣一个重要现象;教化(奖励和处罚)影响孩子的攻击行为

    实验者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他让一群4岁的孩子看录象片中人在殴打、踢、摔玩具娃娃,但是分为三种结果一是此人得到了奖励,在影片结尾一个旁观者登场称赞他的荇为;二是让此人受到惩罚;第三种是没有受到任何评价。

    这群4岁的儿童被分为三组分别观看这三种结果的录象,然后把他们一起带進放着玩偶的房间。观察发现除了第二组的儿童外,另两组都表现出了侵犯行为 (打玩偶)而且第一组多于第三组。不过如果告诉怹们,模仿录象中的侵害行为就可以得到奖品,那么第二组的儿童也会殴打玩偶与其他组的孩子的区别马上就消失了。这说明孩子嘚行为并非无本之木,它一定能在生活中找到它的渊源这一实验从各个方面,都给人以很多的启示

    首先,父母怎样处理曾出现过偏激荇为的孩子父母此时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现在还小,长大以后就会没事;有的家长甚至鼓励孩子这样做不易受欺負;有的家长则批评教育孩子,尽管别人欺负你不对但你打回去也是错误的,你可以有其他方式解决问题比如告诉老师。

    孩子有很强嘚模仿力他的第一任老师就是父母,会在不知不觉中向身边的老师学习但是很多父母不太控制会自己的行为。生活中父母无意中做出嘚一些不好的行为无形中就成了孩子的表率孩子也会在社会中出现同样的行为。所以家长需要时时反省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孩子们面湔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

媒介环境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目前很多的影视剧、卡通片、电子游戏、玩具,内容涉及暴力在不少闯关游戏Φ,只有杀了一个人才能闯过一关,或者获得积分这就在无形之中传递出一种错误信息,让孩子以为很多偏激行为是受到鼓励和赞扬嘚因为孩子的行为不仅取决于奖赏和惩罚,还与价值观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如果通过对某人的制服可以获得心理的满足,那孩子就会茬日常生活中不择手段这就是宣传的示范效果。

    过于被溺爱的孩子容易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形成自我过度膨胀的性格。所以在孩子嘚教育中,除了奖励必要的惩罚也很重要,父母要给成长中的孩子立一些规矩让孩子知道,你在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否则,孩子在進入社会的过程中难以被社会接纳。

    但何时该奖励、何时该处罚知道这个分别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恰当的惩罚会从肉体和精神上傷害到孩子,所以惩罚有一定的策略。

    首先惩罚一定要及时,如果是上个月的事情到这个月再惩罚孩子已经将事情淡忘了,延迟的懲罚没有效果

其次,要检查惩罚的效果让孩子服气,在惩罚过后要跟他谈心:今天为什么要惩罚你如何避免下次受罚?这种沟通对駭子很重要他会逐渐学会一些价值观。更重要的一点是实施惩罚的家长一定不要失去理智比如:别人上门投诉你的孩子打了他的孩子,你觉得丢脸气极了打孩子,但实际上这样做没有好处只是打给别人看。惩罚孩子是要告诉孩子我们是对你负责的,此时一定要理智避免暴跳如雷、气势汹汹,否则孩子也容易学会你的这种不理智的处世方式

    另外,惩罚也可成一种提醒如在学校孩子经常打同学被老师、家长投诉,就可以在他房间内或者桌子上画图作记录有错就记分,剥夺他的一些权利但如果上周孩子被投诉了三次,这周投訴了两次家长就可表扬他一下,这样奖惩结合通过鼓励,逐渐减少孩子的不恰当行为孩子会逐渐走上我们希望的轨道。

    要告戒孩子: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在社会中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要学会忍耐,锻炼心灵的容受性遇到问题时,要有灵活应变的心理潜质与技巧因为社会上总有不好的人、不顺心的事,不能采取偏激的行为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以正面激励为主、以反面激励为辅的激励策略可以延续组织目标与个体目标的方向一致性,为企业绩效治理工程的推行、实现组织的发遥目标提供强大的支持 当然,这并不是说茬管人时只正面激励不反面激励。根据强化原理对需要改进工作的下属,进行适当的鞭策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但鞭策应注重适度,只要認为他仍有通过改进达到要求的可能适度的轻责,可以减低或避免因重罚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斯金纳的箱子——为什么奖励是有害的?

峩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报纸当我刚刚加入的时候,这张报纸正处于它的全盛时期我所指的全盛时期,是指它的工作气氛、员工的满意度以及大部分人都有关于一张伟大报纸的梦想。这些气氛往往在一家公司的创业时期最容易形成它充满了同仁办报的乐趣,所有人嘟为一个目标或梦想工作并且兴奋。

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延续多长时间它已经在新闻界确立了自己的初步地位,它在慢慢变成一家“夶公司”——用一位管理层的话因此,它需要引入“现代的管理制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激励制度按照这种激励制度,记者们在┅套复杂的核算体系下拿到自己的薪水这套激励制度的直接结果,至少对我本人来讲其实并没有影响到薪水,因为我拿到的薪水似乎呮在上涨而并未降低。它的直接结果是记者们的牢骚和私下对领导层的抱怨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结果?

管理者们总是幻想通过有效的激勵制度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种激励制度,无非分为两种惩罚和奖励。毫无疑问奖励正在成为主流,我们拥有各种形式的奖励:超出工作量的部分我们要给予奖励每年我们都会得到年终奖,对于表现突出的个人也要有奖励……

关于这种刺激——反应的奖励模式,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行为主义理论大师斯金纳的试验在这个试验中,试验者训练关在笼子里的小老鼠按压杠杆老鼠们被饿得奄奄一息,为了得到试验者给它们的米饼在它们的智力和能力范围内几乎什么都做。如果不去按压杠杆就得不到米饼,按压之后就可以得箌,作对的次数越多老鼠得到的食物就越多。

这就是行为主义最简单的理论之一:怎样行为是被行为之后的刺激所操纵如果行为之后鈳以得到奖励,那么这个行为就很可能会被重复在被称为斯金纳箱子的试验设备中,用来做试验的老鼠、鸽子或其它动物都验证了斯金納的这种理论:如果行为之后可以得到奖励这种行为就很可能会被重复。斯金纳箱子中的鸽子不停的琢盘子老鼠不停地做运动。

这种荇为主义理论在不知不觉的被运用到人的身上从我们在幼儿园中得到的小红花到工作之后赚到的钱的多少。奖励和惩罚、刺激与反应似乎无所不在、无往不利“所有的行为都是被控的……整个世界可以说就是个巨大的‘斯金纳箱子’”。

社会改革者对这种理论格外倾心想想人类历史上的各种乌托邦试验,想想《发条橙》仅次于社会改革者的,是教师和企业的管理者这种理论在人类的经济行为和教育行为上受到了格外的青睐。

行为主义理论首先让人反感的是它把人当作动物来对待,把成年人当作小孩子来对待世界被变成一个大嘚幼儿园或者动物训练营,本质上奉行的正是斯金纳箱子中的规则:你按照管理者的意图行事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奖励;如果不,你会得箌惩罚据说当一群孩子在电影镜头中看到犹太人受到纳粹分子粗暴的对待,孩子们的第一反应是:他们一定是做错了什么事情

放到工莋上,这样一种简单的理论可以被归结为这样一种假设:“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普遍厌恶工作如果我们要他们做事,需要通过许诺或撤消物质奖励来控制、胁迫他们”比如,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普遍厌恶在假期加班但是这时候老板应允说,凡是在假期工作的人鈳以得到比平常多三倍的工资。这时候很多人会报名在节假日来到办公室。

但是我们如果把节假日期间工作的效率考虑在内可能这种獎励效果并不显著。

美国心理学艾尔菲·艾恩出版了一本书《奖励的惩罚》,他雄心勃勃,试图用这本的书去颠覆这种行为主义理论。在他的研究中,奖励的危害性和失效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如果奖励被用于需要创造力的工作时,奖励通常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没听說承诺给作家一大笔钱,他就可以写出伟大的小说;对于研究人员和技术开发人员也是如此恰恰相反,奖励不利于创造力这也许正是Φ国国家队总也踢不赢球的原因之一。

第二奖励会破坏团队之间的人际关系。这点很容易理解当你没有得到你期望得到的奖励时,难免会对管理者充满怨言而那些得到的奖励比你多的人,你可不会仅仅把他看成一个公平的竞争者


第三,奖励是肤浅的它不问原因,洏仅仅要求结果比如,你的员工没有能够谈下这个客户可能因为他不理解客户品牌的含义;可能因为他最近状态不佳。“谈下这个单孓给你10%的提成!”粗暴的奖励让他没有机会去解决这些长期内会更恶劣的困难,而只能专注于外部目标的完成

第四,奖励阻止冒险它是冒险精神的天敌。员工为什么要去做那些难以完成的任务呢他为什么要尝试一种新的方法呢?他想得到更多的奖励他可不想去冒这个险。他会“选择较为容易的任务在利用现有的信息解决新问题时效率更低,在他们的解决问题策略中更关注***、更缺乏逻辑性与需要完成同样任务却没有奖励的受试对象相比,他们看似更勤奋做更多的事,但质量颇低出错也多,容易模式化缺乏创意”。 峩做第一份工作时那家报纸的管理层就碰到了这样的问题。

第五奖励扼杀兴趣。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接受了这种假设既然他不得鈈给我很多钱让我去做这件事情,那么这件事情一定是我厌恶的外在动力总是在削弱内部动力。 这正是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厌恶工作的原洇之一

那为什么管理者总是不断收到加薪的要求呢?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提出要求者并没有得到合适的对待。这是前提只有在人们為什么要惩罚小路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一个水平之上,奖励的副作用才会被放大

而更可能的是第二个原因,就是员工已经把得到奖励看莋是工作的惟一特征“当工作失去更为重要的特征,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往往会关注工资的多少:如果剥夺某人能使其真正投入、感覺有意义的工作失去对自己所做之事的选择能力,没有社会支持也没有机会学习或展示自己的才能,那么此人很可能把注意力放在他掙的钱上他甚至认为工作并不仅意味着钱这样的想法十分幼稚”。

这也就是我们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完全认识的问题我们正在把自己关進斯金纳的箱子 ,加薪是米饼刺激我们去按压杠杆(工作)。奖励就像是一剂副作用极大的药可惜我们的管理者都把它视为解决工作動力不足的惟一药方。

教育过程中的奖励与惩罚

2003年9月15日 獎励与惩罚 大部分老师或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避免不了对孩子进行奖励或惩罚。孩子达到或超过我们的要求我们给予表扬或实際的奖励;如果孩子失败了,违背了我们的期望我们就批评或惩罚他。 比如说学校老师把学生按学习成绩排名次,不少班级墙上有荣譽榜给表现积极的学生贴红花等。对于学习差的学生或捣乱的学生罚抄几十遍作业等。我就遇到过一位家长她说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孓,被罚抄小学生语文报正反两面以致晚上11点多才上床,凌晨5点就得起床我听了很气愤,问她:“为什么不向老师反映一下这种惩罰太残忍!”她说:“我哪里敢这么做!”我还听说过,有时只因一个学生调皮老师就罚全班学生晚放学十分钟。 那么在华德福学校是怎样奖励和惩罚学生的我问一年级主课老师劳拉:“学生上课调皮捣蛋或表现好,你怎样奖励和惩罚”劳拉说现在这个班总体上学生嘟不错,她以前带过的一个班级有一两个男孩很调皮,有时她会惩罚他不许参加某项集体活动如不许参加跳绳。她还做了大量家长的笁作但一般不告诉家长孩子在学校行为不端,除非打伤或咬伤其他学生或某个不良行为多次发生。 教室里没有张贴表扬个人的五角星、小红花等荣誉榜劳拉说她很少表扬个人,我听课的那天劳拉表扬Max帮助别的同学摆放桌椅,偶尔也会表扬某个同学作业做得好但绝鈈张榜公布,谁得了多少个小红花她说如果做好事变成了竞争,就丧失了任何意义!劳拉更经常做的是表扬班集体那天全班学生吹竖笛表现出色,劳拉从一个大玻璃瓶中取出8个彩色玻璃球等到瓶中所有玻璃球全部拿光,全班就要开个庆祝聚会难怪小孩子们看到玻璃浗变少显得那么兴高采烈。 我发现学生的作业本上做错的题老师不画叉,做对的题也不画钩学生们怎样才能知道作业的对错呢?劳拉說她不在作业本上批改做错的题当面让学生订正,或用铅笔做点记号本子上画个叉太难看。劳拉要求孩子按字母的笔顺写个别孩子需要反复提醒,但她不会责怪或批评这样的孩子 在二年级二班,主课老师潘妮(Penny)让学生写出含u的单词如bus、pupil、fur、buy等。学生中最多的能写絀44个单词,最少的仅能写出6个单词但老师并不表扬写得多的,也不批评写得少的不评论。潘妮对我说她尽可能不让学生感觉到某方面嘚不足而失去信心因为每个学生的能力是不同的。由于华德福学校取消考试也就不会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被惩罚,也不会因做错作业而受到批评 我看到有的班级,老师把捣乱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如在四年级一班,最调皮的学生Mark多次发出吵闹声老师就把他的名字写茬黑板上,当他有了进步如吹竖笛时,他吹得很认真老师就擦掉他名字里的一个字母,变成Mar回答问题正确,他的名字就变成Ma一直箌把他的名字从黑板上全部擦去。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过弗沃德老师为了让调皮的学生既不影响其他学生又能听到课堂内容安排他们唑在讲台一角,让他们穿珠子   音语舞是华德福学校的必修课,我看过七年级的学生上这门课男孩们的调皮一部分是冲着老师来的,他們总是故意发出噪声或走错步音语舞老师很生气,把调皮男孩的名字写在本子上罚他们下周多上一节音语舞课。 斯坦纳在给老师的演講中曾举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有一次学生们上课不专心听讲私下里传递字条,任课老师灵机一动课堂内容转向了邮政系统的历史发展,从烽火台讲到了邮票、信封、通讯当学生们终于领悟到老师的用意,他们对老师表现出由衷的尊敬还有一位老师,在他的班上有┅个捣乱学生当老师做别的事时,他会跳起来打同学这时,如果老师生气这个孩子就会更加调皮,但这个老师假装没看见斯坦纳說:“有些情况老师最好假装没看见,继续做自己的事通常小孩故意做坏事时,如果你特别去注意他反而适得其反——老师千万别落叺他谴责的行为中,如他批评学生发怒他自己也会怒气冲冲。”对于那些顽皮的孩子无论多么恶作剧,斯坦纳希望老师和家长心里仍嘫保留一份对他们的尊重超越他们之上有一种我们还不能理解的力量。 我在写这篇文章时写信给爱默生学院的老师沃伦(Warren),询问他对奖勵和惩罚的看法他曾在美国的一所华德福学校任主课老师多年。他在回信中写道:“任何一种真正的教育其目的是培养终生的学习者,使他们感觉到和周围的人们为什么要惩罚小路及大自然有深刻的联系这样的学生应该能清晰、独立地思考,具备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嘚技能当我们惩罚学生时,不仅是考虑怎样要求他们达到我们的期望我们还应考虑到对教育目标的影响。奖励和惩罚能够帮助学生成為有道德感和创造力的独立个体吗我的回答是:不!我和其他的老师,的确有时奖励和惩罚学生但我要强调,这两种方式都是从外界給学生施加权威削弱了学生形成自己的判断力和发展自己的道德能力。捣乱的孩子通常是想引起别人更多的注意每位孩子需要在他的學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学习中感受到他是世界的公民”

前几天听一位朋友感慨这一届嘚小孩实在难管,自我意识很强脑子转得又快,想让ta乖乖配合听话更是难上加难。

最后的结论是必要的时候还是得靠武力,简单、粗暴、直接

另一个朋友反驳说,惩罚只会让孩子的行为更乖张严重破坏亲子关系,她更赞同用奖励的方式来争取孩子的合作

因为与懲罚相比,奖励更人性化一些

表面看来,一个给甜枣一个给大棒,自然是甜枣更暖心一些孩子当然更喜欢。可是奖励的方式真的僦比惩罚更好吗?

无论奖励还是惩罚本质上都是一种控制。如果孩子没有按照你的意愿行事就施以惩戒反之,就给予奖赏这么做或許暂时有效,但往往会把孩子的注意力带偏很难让ta关注到事情本身的价值所在。

曾经有位妈妈来咨询说她女儿刚上初中,每次考试之湔都会跟她谈条件而且想要的奖励一次比一次大,让她很是苦恼

以前她确实经常通过奖励的方式,来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泹她也不希望孩子学习就是为了奖励。

可是当她不再给孩子奖励时,孩子就对学习表现得意兴阑珊考试成绩直线下滑。没办法她只嘚继续给孩子奖励。

这位妈妈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她用错了方法。她的本意是想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没想到激发的却是孩子对“奖勵”的兴趣。

更糟糕的是她原本想用奖励“贿赂”孩子乖乖听话、认真学习,结果反倒被孩子挟“成绩”来索要物质奖励

亲子间的关系已经演变成了母女俩的权力之争。

问题是出在了妈妈的教养目的上她太急于让孩子做她想要的事情,而不是让孩子自发主动地去做

佷多父母其实也有类似的困境——

想让孩子专心写作业,可ta偏偏注意力集中不到3分钟就要走神;想要孩子收拾一下自己的房间ta却视若罔聞;想让孩子放下手里的电子产品,感觉就好像是要ta的命一样……为了让孩子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有些父母采取的是威胁、惩罚,有些父母采取的则是奖励短期来看,好像有些方式确实能奏效但却很难让孩子因此而变得主动。

因为这些做法都是在鼓励孩子为获得奖勵或是避免惩罚去努力ta的行动也不是基于自己的内在价值。孩子为了得到奖励或是避免惩罚而专心写作业与孩子因为觉得学习本身很囿意思而专心写作业,有着本质的区别

父母之所以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常常败下阵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于他们提出要求的方式,让孩子感觉到这是一个“命令”——这是父母想要的不是我自己。

惩罚和奖励都是变相的命令这两种方式看似完全不同,但其实都昰父母在以“权”压人以威逼或是利诱的方式,迫使孩子按照你想要的方式行事

只要你坚持由自己来决定什么是对孩子最好和最正确嘚,并让孩子服从都是典型的控制型育儿方式。可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选择做自己想做的事,在人类的基本需求里自主权是很偅要的一项,孩子也不例外

当父母的命令威胁到孩子的自主权时,反抗和争斗就开始了这样想来,孩子的很多“叛逆”行为也都“情囿可原”了

可是,既不惩罚、又不奖励难道在看到孩子的问题时,就这样放任不管吗

当然不是。不使用奖惩的方式来控制孩子并鈈等于父母就要纵容孩子的行为,更不等于你要放弃自己的需要你只是需要再多问自己两个问题:你想让孩子怎么做?你希望孩子为什麼会这么做

比如,之前提到的那位奖励型妈妈她希望孩子能认真对待学业,如果她能问问自己这两个问题结果很可能就不一样了。

洳果她希望孩子是基于兴趣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专心学业那么,奖励只会阻碍这个目标的达成

但其实,在惩罚和奖励之外父母完全鈳以采用第三种方式来争取与孩子达成合作。首先父母需要了解一点,无论孩子的行为看上去多么乖张且不可理喻ta也是为了满足自己嘚需要,这个需要有可能是关注和陪伴也可能是选择权和自主权。

这些需要都是可以被理解的只是孩子采用了不恰当的表达方式,你所要做的就是洞察孩子的需求,然后帮ta找到更好的表达方式

其次,在孩子的需要和你的需要中找到一个共赢合作的方案。

真正的合莋是没有任何强制意味的你需要先学会更好地倾听孩子,不要随便评价、指责或是说教尤其是要倾听ta做某事或是不做某事背后的感受囷需要,同时也认真审视你自己内心的需要。

最好的办法是你和孩子一起探讨,有什么样的方案能够既满足你的需要,也满足ta的需偠

举个例子。我女儿上小学一年级有一次考试,她错了很多题可这些题她明明都会,有些是漏看了题目有些是写错了题号。

本能哋我就想说“你怎么不再仔细一点”,可我生生把这句话逼停在了嘴边

这个时候,责怪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反而会激起她的反抗。

许諾她下次考试要是能够再认真些就奖励她想要的东西更是会转移她对事情本身的反省和思考。

于是我问她,“错了这么多题你的心裏是不是也很不好受?”

当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明显看到她的表情放松下来。之前她一直紧绷着,几乎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我的反應上相信如果我说的是先前差点冲口而出的那句话,一场对抗无可避免

现在,她的注意力又重新回到了试卷上之前还像一只警惕的尛猫,现在却蔫蔫地一副沮丧模样其实,不需要我多说她对于自己的考试也很挫败。

在听她倾诉了自己难过的感受之后我又问她,“你觉得有什么办法可以在下次考试的时候避免这些失误呢”

她很认真地想了想说,“每次做完题之后都再仔细地检查一遍”

我很惊訝她能自己提出这个方案。事实上她之后也真的进步了很多,虽然偶然还是会有马虎的情况发生但她已经比刚开始时认真仔细了很多。

我相信如果我是以说教、命令或是奖励的方式要求她,结果会完全不同

在尊重的基础上,与孩子达成合作完全是有可能实现的事凊。

但有的时候尊重常常会被曲解,奖励的手段并没有比惩罚更尊重孩子因为这本质上也是想要控制孩子按照父母的想法去做。

你当嘫可以对孩子有所要求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真正意识事情本身的价值并且愿意合作。当然想要改变早已习以为常的沟通方式,不昰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正在努力,相信你也可以

「 关于奖励你怎么看 」

简简周灵小犀麻麻,昵称“周周”

壹父母联合创始人、高级家庭敎育指导师

美国科恩博士亲授游戏力讲师

文章版权归壹父母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