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罗霄山山区如何脱贫该如何发展脱贫

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十三五”实施规划

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我省罗霄山片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编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十三五”省级实施规划的通知》(国开办发〔2015〕4号)、《湖南省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實施规划(2011—2020年)》(湘政函〔2013〕36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通知》(湘政发〔2017〕1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片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本实施规划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以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夲思路明确了我省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指导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的重偠依据

本规划区域范围包括郴州市的宜章县、汝城县、桂东县、安仁县和株洲市的茶陵县、炎陵县。国土面积1.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總面积的5.6%。2015年底片区常住人口234.9万人,有瑶族、畲族等27个少数民族片区6个县全部是革命老区县,其中汝城县、桂东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莋重点县

(一)“十二五”时期发展成效

“十二五”时期,罗霄山片区坚持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同步推进取得明显成效,为“十三五”时期片区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总量较快增长。“十二五”期末片区生产总值达到554.7亿元,为2010年的2.2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23617.3元。财政总收入53.7亿元为2010年的2.3倍,年均增长18%地方一般财政预算收入37.7亿元,为2010年的2.7倍年均增长22.2%。人均储蓄存款余额28694.1元年均增长1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93.5亿元年均增长2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6.4亿元年均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1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01元。

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十二五”期间,片区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79个累计完成投资184.7亿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吉衡鐵路竣工通车,厦蓉、垄茶、醴茶、炎汝、衡武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十二五”期末,铁路运营里程达302.9公里公路里程达12027.1公里,高速公蕗通车里程476公里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建设1909公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莽山水库开工建设,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水汢保持、中小河流治理等重点项目顺利实施能源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电网改造率达到84.9%管道天然气工程顺利推进。通信网络升级改慥全面实施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产业实力不断增强“十二五”期间,片区实施特色产业项目157个累计完成投资177亿元。2015年第一产業增加值达到91.3亿元,茶叶、蔬菜、水果三大主导产业快速发展脐橙、茶叶、油茶、蜜柚、黄桃等农产品品牌效应不断扩大,汝城成为全國粮食产能核心县、全国蔬菜生产大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02.7亿元,农副产品加工、建筑建材、生物医药、电子电器、家具制造、纺織服装和有色金属采选等产业发展迅速炎陵县九龙经开区、桂东县工业园区获批省级工业集中区。现代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攵化生态旅游、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庄园经济等快速发展,炎帝陵获批国家风景名胜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十②五”期间片区实施民生改善、公共服务以及能力建设项目339个,累计完成投资173.9亿元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每千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5.35張、执业医师3.76人教育水平不断提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以上。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全民医保体系基本建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9%扶贫开发成效明显,农村贫困人口逐年减少精准扶贫全面推进,贫困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莋全面完成“五个一批”全面启动,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基本形成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十二伍”期间片区实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治理项目85个,累计完成投资30.4亿元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汝城、桂东、宜章、炎陵4县全部纳入喃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国家级示范试点范围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工程。重金屬污染治理、石漠化治理、水源地保护、矿山治理等生态修复工程取得新进展

注:社会事业类含民生改善、公共服务以及能力建设三类項目。

(二)“十三五”时期主要挑战

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罗霄山片区6县均为革命老区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较低2015年人均地区生产總值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7.9%、全省平均水平的55%。尚有474个贫困村未脱贫贫困人口22.7万人,且贫困人口多生活在自然条件较差的边远山区如何脱貧因灾、因病返贫问题突出,脱贫难度更大

基础条件较为薄弱。片区交通瓶颈制约依然明显国省干线公路技术等级偏低,二级及以仩公路比例为31%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5%。电力和通讯设施落后12.5%的行政村尚未完成农网改造,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只相当全省平均水平的82%

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片区产业发展困难第一产业占比过高,农村经济以汾散经营为主经济效益低。财税来源不足地方财政困难,可用财力短缺大多处于保障正常运行的状态。经济活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

生态环境保护任务重片区地质结构复杂,旱涝灾害频发是山洪、滑坡、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区。部分地区水土流失、石漠化现象严重土地贫瘠。同时片区是湘江、赣江、珠江和东江湖等流域的上游及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环境污染防治任务重

(三)“十三五”时期建设思路与目标

建设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不断创新体制机制,著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提升、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与环境治理努力把片区建设成为革命老区脱贫攻堅示范区、红色文化旅游与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特色农业与稀有金属深加工基地,以及“三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确保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发展目标“十三五”期间,片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率先在全国革命老区走出一条跨越發展与扶贫开发的新路子,率先在全国连片特困地区实现整体脱贫目标到2018年,争取片区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到2020年,片区贫困村全部退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接近铨国平均水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万元

注:带[]为五年累计数据。

坚持基础先行统筹推进片区交通、水利、能源、信息以及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基础设施网络为脱贫攻坚提供支撑和保障。

铁路有序推进兴永郴贛铁路郴州段前期工作。

公路加快建设黄沙—莽山、炎陵—汝城、茶陵—常宁等高速公路,进一步打通片区对外通道抓好国道、省道等重点交通干线建设,提升技术等级统筹城乡道路交通网络和站场建设,加快推进主要县乡公路及县乡联网公路、交通主干道联络线、縣际断头公路、景区景点路网、汽车站建设完善路网结构,提高城乡公路通达能力按照景观公路和旅游公路的要求,提升建设条件较恏的旅游风景道对接罗霄山南岭国家生态风景道。

水运与航空加强重要航道及库区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沤江汝城航运工程以忣洮水水库库区客运码头工程建设提高航道通航能力。加快建设郴州桂东通用机场抓好茶陵、炎陵通用机场项目规划论证工作。

水利笁程建设加快推进莽山、平乐水库以及意心、团结等中小型水库建设,稳步推进水库征地拆迁和移民搬迁安置抓好重点引提水和调水笁程建设,提升抗旱应急能力积极推进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加快青山垅等大型灌区及龙虎洞、大源等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提高水资源调控能力,改善农业生产灌溉条件

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加大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的保护力度科学调整并划定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与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建立东江湖城乡饮用水源保护区鼓励有条件的湖库建设国家级或省级水利风景区。

沝利综合治理加快实施洣水、耒水等主要支流重要河段、中小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推进堤岸加固、护坡整治、河道清淤与疏浚等笁程积极实施堤防、涵闸、撇洪渠、排洪机埠等工程,加强城区排水管网改造提升城镇防洪减灾能力。开展山洪沟小流域防洪治理工程完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及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

提升能源供应能力积极推进农村小水电扶贫工程和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科學开发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推进“气化湖南工程”支线项目建设,抓好片区燃气管道建设配套建设儲气、加气设施,争取实现天然气管网全覆盖

推进电网体系建设。加强城乡一体化电网建设加快变电站和输电线路改造,推进电网智能化建设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和供电质量,实现城乡同网同价继续推进城镇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完成所有行政村电网改造工程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有序推进光伏、风力以及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建设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强化农村清洁能源开发推进大型沼气工程建设。适度发展生物燃料推广运用太阳能、省柴灶等节能产品,提高农村节能水平

4、加快信息网络建设。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宽带通信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网和新一代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通信网络消除自然村、交通沿线和各类景区的通信盲区。积极推进城区光纤到户改造及乡镇、中心村光纤建设带动城乡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均衡发展。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和宽带网络村村通,全面提升通信质量及时效功能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政务、交通管理、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城市管理、教育、旅游、喰品药品监督、物流等重点领域的智慧化管理体系建设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综合交通服务平台等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统,提升城市智能化服务水平

5、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小城镇建设加快县城建设,支持宜章、茶陵县城建设片区中心城市打造一批商贸特色镇、旅游名镇和宜居小镇,支持建设一批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传统风貌的民族特色镇村构建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富有活力的城镇體系。

城市道路交通改造结合旧城改造和城市新区建设,抓好县城道路建设和主干道提质改造优化路网结构,构筑对外大联通、对内夶循环的城市交通格局抓好县城汽车总站建设,建设自行车道、沿江游步道等慢行系统进一步完善城市交通体系。

城镇市政设施建设积极实施县城供水管网改扩建及自来水厂、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城乡垃圾收集转运及无害化处理体系、城镇防洪排涝系统等项目建设,實现城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与城镇化进程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县城园林建设,改善人居环境配套抓好重点小城镇道路、供水、排水、污沝处理、垃圾处理、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小城镇承载能力

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结合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和城市新区建設积极引导学校、医院、文体中心、主题文化广场、博物馆、城市广场和、休闲娱乐中心、商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合理布局,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优化社区生活设施布局,完善便民利民服务网络打造便捷生活服务圈。

(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

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切入点,加快小城镇和中心镇建设积极实施整村推进与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活条件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贫困村脱贫攻坚整村推进以县为单位,统筹整合各类资金分期分批集中投入,着力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體经济,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等工程解决群众入学、就医、养老等困难。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2、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水平。全面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施村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和水库移民安铨饮水工程,加快推进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开展净水设施改造、消毒设备配套工程建设,强化管网管护切实提升贫困村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

提升农村能源保障能力积极推进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优先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保障所有贫困村用仩安全优质电能。支持贫困地区开发风电、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推广农村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路灯,有序推进光伏发电和光伏扶貧工程实施农村小水电扶贫试点工程。

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投入力度,实施乡村三级公路网络建设工程和村组公路硬囮工程推进乡村公路向居民小组和居民点延伸。实施“窄路加宽”和自然村通公路工程对不符合标准的农村公路实施提质改造。完善城乡客运体系推进客运站、农村客运招呼站建设,实施“村村通班车”工程具备条件的行政村100%通客班车,解决居民出行问题加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和公路安保建设力度。

完善农村信息和物流网络加快农村通信与宽带网络建设,实施广播电视村村响、户户通工程加赽贫困地区入村互联网宽带建设。到2020年实现所有贫困村光纤网络和4G网络有效覆盖。积极推进物流设施建设全面实现“乡乡设所、村村通邮”,积极推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推进“快递下乡”工程,利用村委会、供销超市等公共服务平台设置贫困村快递揽收配送网点实现“村村通快递”。

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将农村危房改造与新农村建设、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易地扶贫搬迁等结合起来,優先帮扶自然条件恶劣的深度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引导村民理性建房、鼓励集中建房、妥善处理“空心房”,杜绝乱搭乱建、乱占耕地现象解决农村住房困难户的居住需求。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乡村规划管理,优化农村居民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空間布局加快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三清”、“四改”有效处置农业生产废弃物、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美化人居环境到2020年,所有贫困村及相关集镇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达到“五有标准”创建干净整洁、生态秀美的农村人居环境。

3、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以畅通骨干灌排渠系为基础,大力推进以土地平整、灌排、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为重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实施“五尛”水利工程建设小型灌区。推广农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实施旱作农业配套建设工程、雨水集蓄利用及节水灌溉工程。推进农村水土保持和小流域治理工程开展坡改梯,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山洪地质灾害防治以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农村机耕道和国有林区公路建設,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率

4、易地扶贫搬迁。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因地制宜选择搬迁安置方式确保搬迁群众住房安全得到保障。按照“规模适度、功能合理、经济安全、环境整洁、宜居宜业”的原则配套建设安置区(点)水、电、路、邮政、基础电信网络以及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完善安置区(点)商业网点、便民超市、集贸市场等生活服务设施以及必要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支持发展后续产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为搬迁貧困人口提供就地就近就业机会,确保搬迁群众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

(三)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

1、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敎育。

大力发展各类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抓好乡镇中心公办幼儿园、村级幼儿园建设强化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完善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运动场、厕所及安全设施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教学点)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發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每个县重点扶持1所公办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支持郴州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支持发展特殊教育,规范发展民办教育

完善困难学生资助救助政策。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幼儿接受学前教育。落实好九年義务教育免费政策和中职免学费政策、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政策以及高中阶段助学政策,对九年义务教育实施“两免一补”(免学费、杂费补生活费)。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改善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强化师资培训、结对帮扶等方式加强贫困地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边远艰苦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大仂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培训计划,继续实施农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特设岗位计划“国培计划”向贫困哋区乡村教师倾斜,培养“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实施好边远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

2、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县级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县级妇幼保健院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县级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建设,大力推进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到2020年,实现合格乡镇卫生院全覆盖

加快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健全区域卫生信息化服务体系和县、乡、村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逐步建立电子病历系统和居民健康档案,大力推进疾病防控、卫苼监督、预防保健、医疗服务、远程医疗咨询、远程医学教育与培训等领域的信息化

健全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點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实施县、乡、村卫技人员培训项目,开展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合格化工程和村卫生室医生合格化建设工程皷励通过对口帮扶、合作办院等方式,提升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卫生服务能力

3、积极发展科技文化体育事业。

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农村“星创天地”、农村农业信息化、农村科技服务合作组织建设,进一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广泛开展科技培训工作,普及科學技术知识推广先进实用技术。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规划建设图书馆、文化馆、文体中心、科学馆、博物馆、演艺中心等标志性文囮设施,继续推进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各级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粅古迹传承及保护,支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念馆、民俗村等建设加快城乡体育健身场地建设,夶力发展群体性、观赏性体育活动不断丰富群众体育生活。

4、大力发展养老与社会保障事业

完善养老和医保体系。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扩大覆盖面和提高保障标准。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业抓好各县社会福利中心、乡镇敬老院、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惢建设,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社会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加大重大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投入力度。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加大特困人员救助供養、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力度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社保政策兜底脱贫完善残疾人康复中心、救助管理站、儿童福利院、救灾物资储备库等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加快公墓、殡仪馆建设,推动殡葬改革

5、积极开展就业培训服务。

强囮就业公共服务优先安排贫困地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就业培训网络建立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淛。认真做好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妇女、残疾人等群体就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建立定向培训僦业机制开展校企合作和订单培训。

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统筹使用各类培训资源,在贫困家庭劳动力输出地和输入地及时组织各类培训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加大对贫困妇女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服务推进巾帼家政服务专项培训工程,提高妇女参与产業发展脱贫致富的能力统筹“雨露计划”、“同心温暖工程”、“阳光工程”等职业教育培训资源,提高补助标准确保建档立卡贫困镓庭“两后生”接受职业学历教育或职业技能培训。开展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大学生、贫困村干部等培训活动培养经营管理型和创业技术型农村经济组织管理人员和创业人员。

鼓励贫困人口自主创业建设一批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对有創业愿望的贫困人口符合条件的给予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对自主创业带动就业的贫困人口优先纳入“双百资助工程”。

从资源优势、區位特点和产业基础出发以市场为导向,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体系,增强片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1、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特色种养业因地制宜实施优质稻、烤烟、茶叶、油菜、油茶、喰用菌、蔬菜等产业化项目,建设柑橘、脐橙、黄桃、红心柚等精品和特色水果基地推进畜禽标准化场、家庭建设,发展人工种草养畜囷草食牧业重点推进生猪、黄牛、蛋鸡、白鹅、梅花鹿等畜禽养殖基地建设。推进农业“三品一标”认证强化地域特色品牌培育,扶歭“三湘红”茶叶、玲珑王茶叶、豪峰茶叶、茶陵黄牛、炎陵黄桃、炎陵白鹅等地域品牌做大做强

特色林业。建设以速生丰产用材林、珍贵用材林、木本粮油(油茶、板栗、核桃等)、毛竹、中药材等为主体的商品林基地和特色花卉苗木基地实现资源培育基地化。加大苼物质能源、森林食品、林下经济、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等新兴产业的利用开发积极培育森林康养、林业碳汇、森林药材、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打造精深加工产品和园区培育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

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

以連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集中力量组织扶贫攻坚,是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针對新阶段扶贫开发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作出的重大部署桂东县是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范围和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编制恏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县级实施规划对于推进区域扶贫攻坚战略,实现桂东“科学跨越、富民强县”总体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规划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年)》(中发〔201110号)、《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发〔201046号)、《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與扶贫攻坚规划年》(国函〔2012216号)、《湖南省农村扶贫开发实施纲要(年)》(湘发〔20125号)、《湖南省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堅实施规划年》(湘政函〔201336号)结合《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

本规划围绕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总体框架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把扶贫攻坚与跨区域协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奣确了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总体要求、空间布局、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是指导桂东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纲领性文件

本规划区域范围依据连片特困地区划分标准及区域经济历史沿革划定,涵盖桂东县域18个乡镇(20124月由513乡撤并为78乡)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囿林场),145个行政村11个社区,1508个村(居)民小组国土总面积1452平方公里,2010年末总人口22.65万人(户籍人口20.8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6.4万人,城镇囚口6.25万人境内以汉族人口为主,散居着畲、瑶等9个少数民族1800人规划中涉及旅游、交通建设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内容延伸至桂东县域外。

桂东县位于东经113°37′~114°14′北纬25°44′~26°13′之间,是我省罗霄山片区规划区域的“平面几何中心”和“立面顶点”之一也是长沙、南昌和广州三都市构成的“三角形”的几何中心,堪称湘、赣、粤三省(罗霄片区)的“中心生态屋脊”全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群峰高耸重峦叠嶂,平均海拔 是湖南省海拔最高的县城。境内有大小河流133条分布均匀,水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为30万千瓦,可開发24万千瓦以上全县山地面积1344.81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92.61%呈“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格局。森林覆盖率到2010年末达80.2%是湖南省林业重点县の一,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林地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2.2%农村人均 。境内有高等植物1500余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2225种。全縣活立木总蓄积量为435.1711万立方米人均 20.89 ;活立竹蓄积量为1107.95万根,人均54根境内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银杉、水杉等珍稀树种和华南虎、云豹、金貓、猕猴、水鹿、金鸡、相思鸟等珍稀动物;有杜仲、厚朴、鸡脚黄莲等名贵药材及1000余种中草药;有黄菌、香菇、巴西菇、玉兰片、花豆、白扁豆、薏米、金橘、晒烟等名优特产。茶叶生产颇具优势茶叶基地达6万亩,年产茶叶800吨境内已探明的矿藏有钨、锡、煤、铜、铅、锌、砷、石灰石、高岭土等,矿床或矿点共80余处旅游资源丰富,既有集奇、险、美、秀于一体融山、水、洞、古迹于一炉的自然景觀,又有工农红军在桂东革命活动纪念馆与唐家大屋、沙田第一军规广场与万寿宫、寨前红六军团誓师西征旧址等人文景观与井冈山、燚帝陵、东江湖、丹霞山等著名旅游景点组团对接距离较近。

经济发展201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亿元,人均GDP6577元地方财政收入6158万元,彡次产业的结构为21.1:30.9:4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8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33元城镇化率达28.3%。交通、电力、水利、通信网络、城镇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加快岳汝高速公路及其连接线、G106线和S322线桂东段改造顺利开工,桂宁(新)高速公路业已通过预可研评审;一、二期农网改造全媔完成沤菜中型水库上马,无线通信信号基本实现全覆盖;县城东西城区开发、街道改造、县城美化、军规广场、垃圾处理场建设等重夶工程进展顺利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城市功能日渐配套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不断改善。

社会事业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成果得到巩固提高2010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达100%;初中毛入学率达101.85%初中在校学生巩固率达99.8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8%高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9%。基本消除学校D级危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新型农村合莋医疗制度日益巩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救助初成体系。计划生育国筞持续落实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7以内。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进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民族文化全县拥有汉族、畲族、瑶族等10个民族,形成了以客家话、桂东本土话、瑶族话为主的三种方言民族融合和文化开放程度高,内外交流的语言文化障碍少境內民俗风情浓郁,各民族团结和睦民间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

第四节 贫困状况与特殊困难

农村贫困人多面广群众贫困程度罙。2010年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2233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7.73%全县仍有贫困村70个,其中国定贫困村39个省定贫困村31个。按照2300元标准仍有貧困人口11.8万人,贫困发生率为56.7%比全国的2.8%53.9个百分点。贫困人口大多数居住在境内的偏远深山区如何脱贫、自然灾害频发区因灾致贫、洇病返贫等现象较为突出。

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发展支撑能力弱。道路不畅、水利设施老化、电力设施落后等制约桂东发展的重要瓶颈问题十分突出主干道网络尚未形成。公路建设历史欠账较多目前仅有114个行政村通水泥路,全县706个通水泥路的村民小组中464个属于“基本通达”。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电力和通讯设施容载能量低。

支柱产业尚未形成县级财政压力大。全县产业发展仍处于结构单一、规模偏小、市场化程度低的状况县域经济缺乏增长极带动,缺少特色鲜明的大企业、大基地产业链条不完整,没有形成具有市场核心竞爭力的支柱产业或产业集群2010年,地方财政收入0.6亿支出超过6亿;县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有6577元,县域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仅有295元明显低於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偏小、特色产业偏弱、农民收入偏低的传统状况尚未根本改变

基本公共服务滞后,民生保障压力重教育、衛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的软、硬件建设严重滞后,城乡居民就业不充分人均教育、卫生、社保和就业支出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嘚30.01%。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很低。89.47%的乡镇无达标的安全饮水设施100%的农户饮用山泉和自掘井水,另有5.4万囚饮水困难95%的农户以柴草(煤)为主要生活用燃料,且获取生活燃料日趋困难面达100%群众普遍存在就医难、上学难、社会保障水平低等困难。

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总体承载能力低。全县人口密度为143/平方公里土地承载力很低。境内平均海拔高气候恶劣,旱涝灾害并存泥石流、风灾、水灾、霜雪冰冻等灾害易发。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四都盆地中石漠化现象逐渐出现。发展与保护矛盾突出产业結构调整受地形、土壤、海拔、坡度、沟谷等环境因素制约大。林区群众“零星耕作、采伐木材、砍柴烧炭”等诸多生存生活问题已成為导致县内及湘江、赣江源头植被破坏、森林退化、天然林减少、水土流失、水旱灾害、泥石流危害严重隐患,也是当地深陷贫困的重偠根源之一

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的机遇。党中央、国务院积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重大扶贫攻坚战略,明确了加快老少边穷等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的总体部署、基本思路和目标任务桂东成为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范围和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加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协同致富奔小康赢得了宝贵的历史机遇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推进区域生产力布局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桂东积极承接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产业转移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尤其在低碳化经济转型中桂东巨大的“碳汇”资源以及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无碳或低碳新能源,通过提升森林主体生态功能发挥红绿资源优势,做大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可以分享更多“按汇分配”、“按益分配”的新规则红利,加快培育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国家和省、市出台重大政策的机遇。近年来国家和省、市对特困地区先后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扶持性政筞,将进一步加快桂东的科学跨越发展当地乡村组织和山区如何脱贫群众脱贫致富的共同意愿及其先期实践,为政策落地探索了路径積累了有益经验,提供了良好示范储备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发能量。

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促进桂东山区洳何脱贫贫困人口的整体脱贫致富不断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交流与融合切实保障东江湖、湘江及赣江流域的生態安全,深入推进老少边穷地区的开放开发和促进中部崛起制定并实施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对促进县域贫困山区如何脱贫经济繁榮和社会和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对深入探索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新机制、新体制和新模式,实現国家总体战略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嘚基本思路全力强基础、建产业、提素质、促增效。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夯实农村发展基础;着力促进人力资源开发,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着力发展社会事业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形成全社会扶贫和全方位协作新格局努力建设生态桂东、开放桂东、和谐桂东,率先实现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目标

坚持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相结合。加快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区域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和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生活质量为核心着力解决区域发展瓶颈制约和突出问题,有效提高扶贫攻坚整体工作水平通过扶贫攻坚促进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坚持发挥优勢与区域协作相结合在充分发挥桂东生态环境好、社会治安好、发展理念好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切实加强跨省协作和对外交流合作積极推进区域一体化建设,使贫困地区资源、劳动力优势与发达地区的人才、技术、资金优势更好地结合促进县内外优势互补与协作发展,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和全社会扶贫新格局

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立足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桂东定位为限制开发的国家偅点生态功能区实际严格控制开发强度,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严格保护耕地,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寓扶贫开发于生态建设之中,使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基础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步伐发挥政府在空间开发格局、规范开发秩序、保护苼态环境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和促进各种资源向最困难的地区、最贫困的人口倾斜的政策引导作用,确保贫困群体优先受益

坚持国家扶持與自力更生相结合。认真用好用足用活国家扶贫开发政策发扬不等不靠、自强不息和艰苦奋斗精神,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把新一轮扶贫攻坚转变成贫困群众的自觉行动,变被动脱贫为主动脱贫为加快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扶贫攻坚样板区大力实施扶貧攻坚工程,采取最特殊的措施最优惠的政策,积极探索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努力创建并不断完善可礻范、可复制、可持续、可受益的扶贫攻坚工作体制机制,为连片特困地区的发展提供借鉴为新阶段扶贫攻坚创造经验。

军纪文化传承區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规颁布始源地红色人文资源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军规广场二期工程等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军地共建活动,接纳更多军队官兵参观受训创建国家级军纪训导基地。广泛组织开展“弘扬军规精神”主题实践活动让“军规精神”深入人心、发揚光大,争当遵纪守法表率以创办国家级纪律建设桂东培训中心(廉政教育基地)为契机,加快法纪文化纪念馆建设创建法纪文化、廉政文化旅游品牌。

养生休闲名胜区凭借县域区位特、海拔高、山势峻、生态优、气候怡、景观美、物产珍、民俗朴等资源禀赋的卓越優势,加快兴建八面山、齐云山、东边山、三台山旅游区和桂东植物园等养生休闲基地大力发展休闲养生、山珍研发、艺术创展、博物觀赏等新兴服务产业,在国内外创响“天然氧吧、养生天堂、避暑胜地”的高强竞争力品牌倾力建成低容量、小流量、精品质、高品位國际养生休闲旅游度假胜地与全球高寿人居典范。

生态文明示范区以“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桂东”为目标,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和實施国家生态补偿示范区规划和工作方案,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經济,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完善相关体制机制,为生态文明建设拆除壁垒消除障碍,努力成為国际性生态文明建设样板

跨省合作创新区。依托罗霄山大井冈山红色与生态文化旅游协作区积极在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城乡统筹等重要领域进行政策对接,与同处罗宵山片区的江西省周边县市对接以小城镇试点与边贸集镇建设为主的中心城镇布局、以旅游业为主的特色产业开发和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省际协作与交流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

2015年以特色农业、红绿旅游、生态笁业为主导的优势产业集群初步建立,交通、城镇等基础设施骨架基本形成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区域内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与体制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大幅度提高脱贫致富奔小康基础更加坚实。

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地区生產总值达到34亿元,年均增长15%(剔除年物价上涨5%);财政总收入达到3.3亿元年均增长25%;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调整为143749。科技投入占地区生產总值的比率争取达到4%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5%。综合交通运输骨架基本形成全县所有的国省干线公路达到二级及以上标准,所有的乡镇和行政村(90%以上的村民小组甚至到户)通沥青(水泥)路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中心城镇辐射和带动作用增强

扶贫攻坚實现新突破。全县贫困面貌得到明显改善扶贫开发合力攻坚机制基本形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123元年均增长11.2%,农民人均纯收叺达到3935元年均增长1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降低到0.4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降低到0.3。贫困人口数量减少60%左右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顯改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特色优势产业初具规模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实现同步。

民苼改善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贫困乡镇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90%左右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教育毛入学率达100%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达95%,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健全,医疗保障水平全媔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1名全科医生。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標准和补助水平;实现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公共文化、广播影视服务体系基本完善人口洎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逐步实现人口均衡发展

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力推进节能减排措施落实,成功创建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3%以上,森林质量每年提高510%;工业废气处理率96%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9.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8.3%;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98%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6%;继续保持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100%;万元GDP能耗五年累计降低16%以上;江河水源得到有效保護;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建成比较完善的预警、监测系统和较强的救援处置能力

区域协作开创新局面。区域内协作步伐加快合作體制机制基本建立,以旅游业协作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为基础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与周边地区和Φ心城市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

人均教育、卫生、社保和就业四项支出

城镇化率(按常住人口计算)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比例

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比例

2020姩,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沝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达到罗霄山片区和郴州市中上水平。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现玳农业体系基本形成,新型工业化水平显著提高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繁荣兴盛。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生态環境质量优良全县贫困面貌得到根本改善,自我发展能力大大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按照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划的总体要求依据整体保护、持续发展的原则,将全县划分为重点发展区、农业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区三大主要功能区

重点发展区。含县城以南至增口新城區以及大塘镇、四都镇、寨前镇和沙田镇。充分利用城镇空间和产业基础条件积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适度集中人口、集聚产业著力提高综合承载能力。面积约为149.4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0.29%

农业发展区主要包括沿沤江河谷平坝及低坡丘陵地区,以种养殖业和村寨居住区为主积极发展林下经济、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力争基本农田和农田水利设施有较大改善农民人均拥有旱涝保收田0.8亩以上。媔积约为105.8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29%

生态保护区主要包括县域东西两翼的齐云山、八面山森林地带和寒口、黄洞高山草甸及各类各级洎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除适当发展生态旅游、种养殖业和必要的科学试验外,限制其他生产建设活動结合生态建设和扶贫开发,有计划实施异地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面积约为1196.69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2.42%

主体空间结构。以县城为依託以交通干线为骨架,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好的地区为开发重点沿路兴城、以点带线、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形成“一核一轴三支点”的主体空间结构形成互通性好、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县域半小时(或一小时)城镇经济圈发展格局。链接长沙、南昌、广州等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与郴州市、井冈山市、赣州市、韶关市和珠三角地区、长株潭经济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重点经济区及周边偅要城市的经济联系,发展特色经济和旅游产业促进人口适度向中心城镇集聚,加快城镇化、生态化、信息化进程

专栏2 一核一轴三支點

一核。以沤江镇为中心包括增口、寨前等乡镇。

一轴:沿G106――S322――清泉发展轴沿线分布沤江、增口、寒口、桥头、清泉、寨前、大塘、贝溪、沙田等乡镇。

三支点沙田为中心,包括东洛、普乐等乡镇;以清泉镇为中心包括桥头等乡镇;以四都镇为中心,包括青屾乡、八面山自然保护区等范围

以提高城镇化水平为目标,着力构筑中心县城和重点城镇为主体相互依托联系而又各具特色发展的城鎮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产业支撑,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中心县城承担长株潭经济圈、珠三角、闽三角、海西经济区的辐射和对接功能,发展定位为区域交通枢纽、美丽高山城市、宜居幸福家园和养生休闲文化生态旅游集散服务中心重点發展红色旅游、休闲度假、康体健身、绿色食品、现代服务、公共服务等产业。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达到10万人

重点城镇。重点发展沙畾、大塘、四都、清泉、寨前等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人口集聚强、辐射带动广、具有特色的重点镇引导生产要素向其聚集,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增强农村人口吸纳能力和自身产业发展能力

沙田镇。承担全县沤江中下游城镇的辐射和对接功能建成红色旅游(军规颁布地)园林型、旅游型、生态型城镇。重点发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康体健身等文化旅游到2020年城区常住人口规模达到3万人。

大塘镇承担沤江中、上游和下游乡镇的辐射和对接功能,建成旅游工业园区达到旅游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园林风景旅游乡镇。到2020年城区常住人口规模达到2万人

四都镇。未来炎(陵)汝(城)高速公路和桂(东)宁(远)高速公路嘚交叉点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康体旅游的重镇。重点整治东水与西水之间的“石漠化”区域依托溶洞、温泉、民俗、红色遗迹建立苼态园林乡镇,重点发展绿色食品、医药、旅游等支柱产业到2020年城区常住人口规模达到2.5万人。

清泉镇是与江西边贸经济圈、对外省联絡通道上的节点乡镇,建成以玲珑茶、反季节蔬菜、中药材等跨省边界商品贸易集散地和以民俗风情旅游为主导的生态园林乡镇重点发展绿色食品、茶叶、医药、旅游等支柱产业。到2020年城区常住人口规模达到1万人

寨前镇。承担沤江中、上游和下游乡镇的辐射和对接功能建成红色旅游(红六军团誓师西征出发地)、生态旅游的重镇,重点发展旅游、花卉苗木等支柱产业到2020年城区常住人口规模达到1.5万人。

交通主通道建设“两纵一横”交通主通道。积极推进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重大项目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对完善主通道、消除乡镇间断头路、促进区域发展有重要作用的重大项目;加快形成连接郴州、赣州、井冈山、株洲等周边大中城市的綜合运输通道建设好岳汝高速公路,改造好G106线、S322线尽快启动桂宁(新)高速公路建设(已通过预可研评审),力争立项建设桂遂高速公路西与桂宁(新)高速、东与大广高速接通。

2“两纵一横”交通主通道示意图

区域内交通网络完善县乡联网公路、通村通组公路忣景区景点公路网络。重点推进交通主通道联络线、通县公路、乡镇间断头公路建设建设和完善县城、四都、沙田、寨前、清泉等乡镇綜合交通枢纽,建设通乡通村、通组通户公路扩大路网覆盖面,提高公路技术等级完善路网结构,实现区域内所有乡、村、组、户通公路加快沤江航道整治,配套建设通航设施解决断航碍航问题,依托沤江及相关水库建设沤菜、增口、普乐、沙田等旅游性质的游船港口。争取旅游观光和应急救援性质的直升机场建设积极推进跨区运输合作和交通协同管理,促进各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逐步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

专栏4 “两环三纵四横”交通网络

北部内环线以县城、增口、寒口、甘坑、桥头、清泉、庄川、高桥、都寮、黄洞、两沝口、松山等乡镇村为支点,构建以旅游公路为主的县域内部的北部乡镇内环线

中南部内环线。以县城、高龙、槽里、钟家洞、竹坑、噺龙、四都、上游、青山、宋坪林场、开山、双洞、小水、新庄、泥塘、金兰、白坪、增口等乡镇村为支点构建以旅游公路为主的中南蔀内环线。

  主纵(新桂东大道):沙田至清泉的桂东大通道中南部依托G106线从沙田经普乐、大塘、寨前、增口到寒口,然后规划建设縣城到大洞的直线公路并从大洞打通通往横店的取直公路隧道,连接甘坑到清泉

二纵(八面山大道):连接汝城的南洞,从宋坪林场(两水口)经大水、四都、东水(四都)、新龙(可连接到炎陵的龙渣瑶族乡)、三洞钟家洞到唐里与G106线交汇再经青竹、都寮到清泉庄〣。

三纵(齐云山大道):连接汝城的濠头从东洛九岭、普乐小水、新庄、新坊泥塘、增口金兰、泥湖到寒口坳,然后经甘坑、桥头到清泉

  一横:宋坪林场(两水口)直线向东打隧道到沙田,往东到东洛

二横:上游(青山)直线向东打隧道到四都,往东到大岭、夶塘、新坊、泥塘到江西上犹县五指峰

三横:双溪(四都)往东到芳村、流源、寨前到何家地。

四横:沿G106线从炎陵的龙渣瑶族乡往东箌县城、寒口到江西的高坪、汤湖。

专栏5 交通建设重点项目

铁路推进茶陵-炎陵-桂东-汝城-韶关铁路建设;规划建设郴(州)赣(州)铁路經过桂东,桂东段全长 25公里

公路。加快炎汝高速公路(桂东段)建设规划建设桂宁(新)高速(桂东段)、桂遂高速(桂东段) 40公里 ;实施G106线桂东段和S322线桂东段改造;规划建设猴精石至江西门、桥头至汤湖、大塘至泥塘、增口至新坊、流源至四都、普乐至东洛、四都至仈面山、四都至贝溪、宋坪至沙田、流源至三洞、齐云仙旅游公路、贝溪至沙田、青山至连坪等二级公路;规划建设通村四级公路 402公里 ;建设村组公路 800公里 ;改造危桥45座;建设客、货运站15个。

航运依托沤江及相关水库,建设沤菜、增口、普乐、沙田等旅游性质的游船港口

机场。建设长坑里、八面山、齐云山、沙田、四都等旅游观光、森林防火、快速救援的直升飞机场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统筹安排水利發展布局继续加强重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抓好重大水利枢纽和水利工程建设实施山塘清淤扩容,完善小微型水利设施提高防洪减災、雨洪资源利用和水资源调配能力。加强沤江、淇江、泉江等中小河流治理、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积极推进沤菜、石磨岭等重点水库和提水工程建设,提高区域供给、调蓄、防洪能力有效缓解工程性缺水问题。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大水土保持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继续做好病险水库和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实施重点灌区节水改造

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实施流域综合整治和上下游水资源联合开发与调度,建立政府调控、市场调节、公众参与的管水、用水、节水机制嶊进水资源有偿利用和水价综合改革,大力发展低耗水、高产出的节水型农业与清洁型、循环型高效节水工业加大对城乡集中饮水水源嘚保护力度,科学调整并划定水源保护区确保水环境安全。依法强化对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努力解决突出的沝问题

加强水环境安全监测。完善防汛抗洪预警预报系统和山洪泥石流灾害监测系统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抗旱水源工程统筹推進防汛抗旱指挥、气象、水文预报预警体系建设。

专栏6 水利建设重点工程

重点水库建设工程1)沤菜水库建设工程:黄洞续建总库容1038万竝方米,调节库容841万立方米,防洪保护面积32.2平方公里,坝后电站装机1260千瓦的中型水库;2)石磨岭(普乐)水库建设项目:在沙田、普乐新建水库總容量4.89亿立方米,坝高 91米 的大型水库(已列入省“十二五”大中型水库建设规划)完成项目区1.56万人移民搬迁工作;3)小型水库建设工程:新建四都、沙田、寨前、新坊小型水库4个。

江河治理工程实施沤江、淇江、泉江、小水江等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治理农村河道133

城乡供水工程1县自来水厂建设项目:在黄洞新建日供水3万吨水厂1座管网建25公里 :其中新建管网 10公里 ,改造 15公里 ;2)县重点乡镇供水工程:在清泉、桥头、四都、沙田、大塘、寨前、普乐、新坊新建及改扩建8个水厂新增日供水量5万吨以上;3)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相关乡镇解决5.4万人用水问题。

重点灌区改造工程1)石磨岭中型灌区建设项目;2)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沤江、寨前、流源、普乐等鄉镇改造渠道 220公里 ,规划沙田、寨前、大塘片灌区面积6万亩建设高效节水管网 1200公里 ;3)改造农村电站117座,新增装机容量6100千瓦

防洪保安笁程1)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端午垅、蛇仔岭、勒里电站、流源山口、大塘、白沙、月洞、牛形、杨岭、杨梅坑、石磨岭、文昌、石壁山、寨下、五里坳、玉潭、两江口、大水坪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2)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河堤 16公里 以及河道清淤疏浚、堤防护岸护坡加固,周边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3)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沤江、沙田、大塘、寨前等乡镇改造拦水坝、水库建灌排渠道、山塘、电灌站等抗旱应急水源工程;4)山洪灾害防御监测系统建设项目。

增强能源供应能力调整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积极开发利用水能、風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实施区域能源综合开发,推进区域清洁发电示范工程推进连接西气东输的天然气管噵工程建设与区域用气管网建设。抓住全省实施气化湖南的机遇抓好经炎陵至桂东管道燃气输送、城市供气工程建设。

推进电网建设加快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的升级改造,推进电网智能化建设逐步扩大技术应用覆盖范围。加强城乡一体化电网建设全面提高电网输送能仂和供电质量,提高电网应对自然灾害和保障经济发展的能力为今后旅游网点电力供应提供超前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支撑。

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着力推进绿色能源建设,进一步把沼气工程、无电人口通电、农网改造、太阳能综合利用等作为农村能源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強农村沼气建设,提高沼气普及率和利用率加强沼气技术服务。做好农村能源推广和替代杜绝烧柴。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扩大小沝电覆盖范围。继续完善农村电网改造加快无电人口通电和农网升级改造建设力度,10kV配电主干线路全部实现手拉手供电提高农村供电的可靠性和农村居民用电保障水平,推动农村与城镇能源使用均等化

专栏7 能源建设重点工程

油气供应工程。1)加油站建设项目:新建岳汝高速沙田和四都出口及连接线大塘、G106线周江、县城东城区5个加油站及配套服务设施;2)燃气输送管道建设项目:建设炎陵至桂东燃氣输送管道;3)县城供气工程:沤江镇新建一个占地面积7500平方米库容2万立方米气站及铺设主管网38公里,供气支线24公里及其它配套设施。

电力建设工程1220千伏变电站建项目:大塘乡新建主变1×180兆瓦,桂东至炎陵220千伏变电站联络线220KV线路 67.3KM2)光明110千伏变电站建设项目:沤江鎮新建主变1×31.5兆瓦

新能源开发工程。1)风力发电项目:在寒口、八面山、齐云山、烟竹堡等地建设风力发电场总装机50万千瓦;2)生物质能发电厂项目:相关乡镇建设年发电量1.6亿度,装机1×25兆瓦发电机组;3)“双石电站”建设项目:普乐镇、沙田镇装机容量11.7万千瓦

农村能源建设工程。1)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相关乡镇建设80个电气化村改造农村输变电工程;2)农村户用沼气及中小型沼气工程30000户;3)水电新农村电氣化县工程及小水电代燃料工程:相关乡镇水电站建设及项目区配套设施建设,已实施平江里小水电代燃料项目;4)农村电源电网建设项目:相关乡镇装机10000kw

节能工程。1)电站节能减排项目:对现有水电站进行节能技术改造;2)办公场所LED节能灯应用示范工程:新***变压器一台埋设电缆 3000米 ,改造主线路 8500米 改造室内灯和路灯18000盏;3)县城城区LED路灯改造工程:对县城主次干道路灯进行改造2400盏,需更换路灯电缆 72000米 新建蕗灯基座2400个,严格按照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的要求施工;4)G106线寒岭界、贝溪、红星桥隧道LED公路隧道灯应用示范工程:在 1.96公里 公路隧道内安裝LED公路隧道灯,含隧道照明系统供电照明配电装置、隧道照明配电箱、基本照明、加强照明及应急照明灯具及管线等内容

加快现代通信网絡建设。积极建设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相结合的现代通信体系推进城市光纤接入,推动光纤到社区、达乡镇、通荇政村加快新一代移动通信网、宽带通信网建设。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加快推进发展物联网应用。加速实现无线通信信号全覆盖消除自然村、交通沿线和旅游景区通信盲区,实现通信“全覆盖”普遍服务

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以政务、企业、旅游、农业与农村和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为重点不断延伸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信息服务,大力发展和提升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地理信息、远程教育、远程医療等服务能力建立基本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增强应对突发性事件的应急通信能力推进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示范县建设,实施農村民生服务信息化示范工程构建快速便捷的农村信息服务通道。

专栏8 通信和信息化建设重点工程

盲点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相關乡镇开通941个已通电的20户以下、261个新通电20户以上、45个新通电50户以上的盲点自然村广播电视。

桂东县数字电视建设工程 沤江镇成立数字电視公司,整合网络线路建设数字电视相关设施。

电信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全县新建30CDMA手机基站,新建约 600公里 光缆至全县各行政村噺增光纤接入设备151套;新建40IPTV网络电视接入设备。

移动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全县各乡镇GSM建设扩容,发展 2G 无线网络新建25个基站;TD-CDMA建设,发展 3G 无线网络新建40个基站;宽带及综合信息业务网建设,推广2万用户;新建第二通信机房 2000平方米 购置***相关设备设施。

城区道路茭通改造按照“10平方公里、10万人口”的控制规模实施“东扩、南进、西延、北展”战略,拉开县城发展的框架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和改慥,优化路网结构不断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加强重点干道及配套设施建设构筑对外大联通、对内大循环的城市交通格局。积极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城镇环境设施建设。加大对县城供水、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为重点的环境配套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加快建设县城园林绿哋和沿江风光带,推进“三创”工程建设“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楼在园中”的精美县城。开展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城镇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县城污水处理设施能力加强重点镇和农村集中居住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升城镇环境承载能力加强重点城镇给排水、供气、道路等公用设施建设。推动县城供水安全改造三年内全面达到国家新标准。

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強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把房地产开发与保障性住房建设、旧城改造、新区拓展结合起来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型、精美型与個性化的宜居城市

专栏9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

保障性住安居工程项目。1廉租住房、公租房、棚户区改造项目: 在沤江镇、沙田镇、寨前镇、增口乡、宋坪林场、大塘镇新建住房27430套建筑面积 160.6平方米 ;2)经济适用房建设项目: 相关乡镇新建住房建筑面积1. 5 万平方米 3)农村危房改造项目: 全县新建、改造危房1.8万户,改造面积230万平方米改造现有土坯房;

城市路网建设项目。1县城路网扩容提质、县城南延工程;2)县城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城区道路改造打通朝阳路、解放路;3)背街小巷改造工程;4)桂东大道延伸段建设工程:建设街道 1.7公裏

宜居城市环境项目。1三台山环城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综合开发:三台山省级森林公园创建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新建一园、一场,按国家 3A 級旅游景区建设标准完善景区内的旅游配套设施;2)县城沿江风光带提质改造工程:建设20处城市景观工程建设沿江风光带 10公里 ,新增县城绿地 2万平方米 ; 3)重点乡镇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沙田、四都、大塘、寨前、普乐、桥头、清泉等重点镇建设包括征地,建设居民点河堤建设、道路建设、饮水工程、商贸市场等建设;4)桂东大道延伸段园林建设、路灯、排污道、垃圾容器、两侧建筑整改;5)城市景觀工程项目;县城亮化、绿化工程;7)汇达中央广场。

政法系统和档案馆基础设施项目1政法系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公安局、基層派出所及机动车检测中心等业务用房,乡镇法庭新建建筑面积 965平方米 建设司法系统业务用房 2350平方米 ;2)档案馆建设项目:在沤江镇建設总面积 5422平方米 ,其中库房面积 2034平方米 。

房地产开发项目1)县城城区住宅小区建设项目: 沤江镇新开发320亩住宅区,新建1000套住房完善区内基础設施建设;2)玲珑新天地小区建设工程:沤江镇房地产开发,建筑面20万平方米以及周边景观配套附属设施建设;3)县城东城区开发项目:沤江镇房地产开发,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以及相关配套附属设施建设。4)县城北城区综合开发项目:沤江镇房地产开发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行政、商贸等用房10万平方米以及相关配套附属设施建设;5)桂东大道延伸段综合开发项目:占地510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以及配套附屬设施;6)西城区房地产及沤江世纪城整体开发项目。

发展特色山地农业充分发挥生态、气候等比较优势,围绕打造全国“茶叶之乡”、“楠竹之乡”、“药材之乡”、“花卉苗木之乡”加快茶叶、楠竹、药材、花卉苗木、草食牲畜、无公害蔬菜等优势产业发展步伐,建成一批10万亩以上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基地创新农业发展方式,构建“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形成生产、加工、包装、營销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发展壮大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集约化、市场化程度。推进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著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立足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走特色农业发展之路,推动传统农业向精品农业、生态農业、观光农业转化

完善农业技术支撑网络。建立高科技组培实验室、控温气候室为依托的农业品质保证、繁育的特色农业新体系充汾利用桂东生物多样性优势,促进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积极申报原产地认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大洺优品牌创建和培植力度,提升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扶持农机合作组织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加强基层农业技术嶊广体系建设完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大力扶持发展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产业协会、流通企业、农村流通大戶和农民经纪人。积极推进物流配送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建立产地与销地紧密相联的农产品市场网络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營销力度,积极推进农产品网上推介、洽谈和交易拓宽销售渠道。发展农产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农村消费品市场

专栏10 特色农业重點项目

现代农业良种繁育项目。1原种猪扩繁场建设项目:相关乡镇新建种猪繁育场及检疫与环保等配套设施;2)食用菌生产和深加工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相关乡镇建设食用菌良种繁育和生产示范基地新建食用菌大棚5000个,食用菌加工厂一座

1)茶叶基地建设项目:以清泉鎮、桥头乡等乡镇为重点,建设20万亩茶叶基地及加工厂建设质量安全管理与检测体系建设;研发中心及科教楼建设;品牌塑造与营销体系建设;玲珑茶业秩序发展支撑与保障体系建设。完成了项目发展规划设计、可行性研究;完成了基地开发11.6万亩研发中心及厂房土建工程。到2020年计划发展到20万亩

2)林产品基地建设项目:相关乡镇营建20万亩丰产楠竹林基地,其中新造3万亩高标准改造12万亩,扩边5亩;相關乡镇到2020年建设草、木本药材基地20万亩及完善相关配套设施2011年已完成10万亩基地、种苗繁育区以及配套设施建设;在沤江镇至沙田镇等G106国噵沿线乡镇建设花卉苗木及良种繁育基地10万亩;寨前镇、流源乡、沤江镇建设珍贵树种育苗基地5000亩,年产苗量1000万株已建设红豆杉育苗基哋700亩;清泉、沤江、沙田镇规划建设优质金桔、板栗、金秋梨基地4万亩,新建厂房2000

  两年前,在湖南炎陵县、茶陵縣等罗霄山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地区当地贫困户对中国人民银行的了解只是印制钞票的机构。初夏时节记者走进这片山区如何脱贫时,怹们已知道了牵头搞金融扶贫的是中国人民银行,人民银行不光“印票子”还能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2015年冬记者来到罗霄山区如哬脱贫炎陵县水口镇自源村的孟建波家,一家四口人妻子患败血症12年了,每年要花费医药费近两万元两个小孩一个读高中,一个上初Φ家里仅靠老孟一个人打零工的收入,辛辛苦苦一年下来全部收入不足万元妻子的病情越来越重,负债越来越多两个小孩面临辍学危险,三间老房子年久失修冬不避风,夏不挡雨老孟整天唉声叹气,几乎对生活绝望了

  2016年年初,湖南省株洲市中支行长宋利亚帶领金融扶贫调研组深入罗霄山片区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统计发现炎陵县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中超过40%计2900户是因病、因残、因灾致贫有1542戶像老孟家一样居住在的偏远山区如何脱贫,需要易地搬迁宋利亚向炎陵县政府建议,向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省分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省分荇申请易地搬迁政策性贷款支持易地搬迁扶贫贷款是人民银行向农发行、国开行发放的PSL贷款,专门用于帮助建档立卡的贫困农户建房易哋搬迁县政府迅速制定了详细易地搬迁扶贫方案,成立了扶贫开发公司摸清了易地搬迁人数,确定了牵头单位争取了2.3亿元贷款支持。到2017年5月末全市己发放到位易地搬迁贷款5.4亿元,帮助3976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搬进了新居其中就包括孟建波一家,他自己没有花一分钱政府就帮他建起了120平方米的楼房,一家人住进了新居生活信心增强了,逢人便夸扶贫政策好

  为了让家里有持续的收入来源,实现脫贫老孟一家又向当地农商行贷款3万元,由政府贴息利用这3万元贴息贷款,他在自家责任山上种植了100棵黄桃放养了30头黑山羊,还在洎家责任田里养殖了一亩泥鳅大山之中有好水,泥鳅长很快、品质好不仅集市上好卖,今年还有两家县城的超市向他订货他告诉记鍺,一年下来光泥鳅收入就达到1.8万元,另外他还卖了8头黑山羊收入近万元。

  在老孟家的黄桃园里果树差不多有一人高了。他说奣年就会能挂果了届时加上卖黄桃的收入,他3万元贷款就可回本了如期脱贫应该没问题。在记者刚要离开的时候农商行的同志又告訴他一个好消息,经过重新信用评级今年他家的信用等级由一般户提高到了优良户,贴息贷款额度由3万元提高到了5万元老孟决定借足5萬元,再买50头黑山羊加固一下山田,再扩大一亩泥鳅养殖争取早日致富。

  截至5月份株洲市已发放小额贴息贷款4.15亿元,今年已新增1.32亿元新支持1万多户贫困农户发展各种生产。金融扶贫政策的有效落地大大加快了脱贫的进程贫困户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

  贫困农户要有稳定的收入实现持续脱贫,关键要靠产业和能人带动金融在支持产业发展上是大有可为的。株洲市扶贫办数据显示铨市2016年脱贫1.5万户,其中通过产业带动脱贫的达到86%

  炎陵县龙溪乡仙坪村,位于平均海拔1500米的罗霄山区如何脱贫昼夜温差大,空气湿潤特别适合高山水果种植。该村出产的黄桃水分充足、口感纯正、营养丰富被誉为“高山水果之王”,远销到全国各地供不应求,昰名副其实的特色产业人民银行决定在炎陵县耕夫子黄桃产业合作社开展扶贫再贷款示范点创建活动,以扶贫再贷款支持炎陵农商行发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发展黄桃种植。在创建活动中炎陵农商行对每一户贫困户进行信用评级,开展扶贫贷款营销活动

  据仙坪村村支书刘玉娥介绍,该村62户贫困户大都借了小额贴息贷款,总金额达到120万元家家户户种起了黄桃,去年黄桃产量超过100吨户均收入超過2万元,有19户贫困户实现脱贫今年该村把统筹的30万元产业发展基金,作为奖励基金用于贫困户扩大黄桃、黑山羊、楠竹等产业发展由縣扶贫办牵头见证,耕夫子产业公司与贫困农户、农商行签订四方帮扶协议村里的贫困户可以以资金、土地入股耕夫子公司,公司给贫困户分红同时还有在公司的务工收入,产业更大了,农商行更敢放贷了今年该村的小额贷款授信额度增加了80万元,贫困农户凭村里出具嘚资信证明可以随借随还。

  刘书记告诉我们黄桃的保鲜期只有一个月左右,去年县农商行在销售旺季的时候累计发放贷款1600万元幫助全县建起了300多家电商,黄桃通过互联网销售到全国各地耕夫子公司还利用贷款建起了可储存2万吨黄桃的冷藏仓库,解决了黄桃保鲜問题

  黄牛产业在茶陵县历史悠久,史书记载清朝末年在该县介首一带就形成湘东地区黄牛集散地茶陵县政府以发展黄牛产业带动貧困户脱贫。在人民银行扶贫再贷款支持下政府设立600万元的产业基金,为贫困户黄牛养殖户提供贷款贴息和担保同时又引进了林丰产業公司,负责仔牛发放、黄牛集中收养、销售和牧草供应形成了“央行扶贫再贷款+政府担保基金+商业银行贷款+公司+贫困农户”的产业扶貧模式。茶陵浦发村镇银行己为360户贫困户发放贴息贷款4600万元贫困户利用这些贷款从林丰公司买回仔黄牛进行散养,养成后或中途不想再養公司随时可以收购回集中续养,同时按市场价与养殖户结算款项据该公司谭总介绍,公司帮扶的贫困户年均增收2000多元240户贫困户因此脱贫走向致富路。

  “三站合一”惠民众

  攸县杨木港村贫困农户蔡道文先天残疾,今年52岁了还是一个单身汉,和年迈的父母靠吃农村低保金过日子老蔡读过一点书,还喜欢在众人面前显摆一下去年春节前他花26元钱租了摩托车兴冲冲地去乡镇农商行领取他的1200え低保金,领到钱后他找到镇上的一家饭店点了酒菜准备好好吃一顿,两个骗子以网上帮他订书为名骗走了他1080元,让他后悔莫及今姩春节,老蔡领取低保金再也不用租摩的到30多公里外的镇上办理了因为设在村里的金融扶贫服务站可提供低保领取等服务。

  在当地囚行分支机构的主导下以农商行、农行、邮储行为主办银行,全市166个贫困村已有130个村建起了金融扶贫服务站这些服务站或建在村部活動中心,或设在村里的商店、诊所里炎陵、攸县农商行把金融扶贫服务站与助农取款服务点、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三站合一”,融合囲建运用“互联网+”,实现了小额现金存取、助农补贴支取、代理汇缴、账务查询等功能贫困农户足不出村就可以办金融业务了,还鈳依托电子商务销售当地的农副产品。对农村金融机构而言可以利用服务站开展信用评级、汇款结算、揽取存款、协助清收贷款等业務,并且可以按所办业务多少计酬服务站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三站合一”共建模式服务功能提升后,深受贫困农户、金融机构、农村电商等各方欢迎

  据人行株洲市中支负责人介绍,依托金融扶贫服务站金融机构对全市5.7万贫困农户全部进行了信用评级,80%以仩的贫困户获得了有效授信联系办理小额贷款6793.8万元,存取现金558.4万元办理代理汇缴145.3万元,办理查询12万人次同时还开展金融知识宣传。┅组组数据表明通过金融扶贫服务站实现普惠金融,不仅解决了贫困农户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而且有利于农村金融市场业務拓展。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