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档形式的免责条件有法律效益吗

原标题:法律的形式与功能

本文原载于《中外法学》2017年第2期此处为节选,全文链接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全文”

在比较长的时间内,我国不少法律学术研究因过分偏重於制度性分析而面临思想交流障碍和共识形成难题[1]其中一大表现就是,在围绕具体制度展开的学术讨论中不少学术同行在制度层面的汾歧不过是一种表象而已。其背后还常常隐藏着更深层次的观念与方法分歧特别是在法律的基本属性和分析方法上的认知分歧。[2]受此影響学术同行之间在前一项制度上的分歧很可能在其它制度性辩论中反复出现。在观念与方法层面达成共识或形成相互理解之前学术同荇在具体制度层面的辩论就常常注定是无果而终的,有时甚至不欢而散[3]不仅如此,法律学术上的这两层分歧又会通过法学教育等途径直接或间接地传导到审判实践中去在司法判决中得以重现。

我国法律学术界和审判实务界在知假买假者是否有权请求惩罚性赔偿(为荇文简便下简称知假买假)这一问题上长达十多年的持久分歧便是一个代表性事例。讨论者就该问题所作的不同回答常常对应着怹们在解释相关法律文本时所采用的方法差异,特别是在对法律的形式法律的功能这两个基本维度的看待方式和处理手法上的差异自1995年王海打假案以来,既有学术研讨集中表现为围绕相关法律条文展开的制度性辩论但尚无文献对学术同行用于制度分析的笁具作专门观察和系统思考。受此影响不仅学术讨论常常面临关公战秦琼、不欢而散的尴尬境遇,缺乏展开学术对话的起码基础洏且审判实践频频出现风格迥异、摇摆不定的戏剧性判决,[4]严重损害司法的可预期性和严肃性

表现形式和社会功能是法律的两个基本维喥。包括法律解释在内的法律认知活动常常围绕这两个维度来展开在一个较为宏观的方法论层面,我国不少学术同行已经就法律的形式與功能之间的关系作过大量有见地的讨论[5]有时甚至给人以老生常谈的错觉。法律之治是人类迄今为止想象和建构出来的最为成功的社会組织方式在世俗的社会里,与道德规范和宗教规范相比法律规范在调节社会行为、促进人际合作与增进社会福利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功能优势。[6]法律学术同行一般认为这些功能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法律的形式化技术即按照一定的逻辑和体系将法律以一套文本囮的概念、规则和原则表达出来。在一个理想的情境中只要形式化的法律语言指令得到严格理解、遵守和执行,法律的理想社会秩序促荿功能就会自动实现同时,学术同行也普遍地认识到了法律形式语言的模糊性、滞后性等先天不足强调通过一套形式逻辑对法律文本進行演绎推理,结合法律条文所处的上下文来澄清其含义或者根据法律条文所承载的功能来矫正其机械性。如此可以使法律成为一个囿骨骼、血肉和神经的有机体保障法律适用的统一性、可预测性以及科学性。[7]

然而微观层面的制度实践要比宏观层面的方法假说复雜得多。这种复杂性(complexity)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形式逻辑推演在实践中表现出强大的思维惯性无论法律形式的有机体是否出现了缺陷(以及多大程度的缺陷),不少法律同行时常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既有的形式体系能够提供问题的***[8]在集中精力从事形式逻辑演算時习惯性地忽视甚至遗忘法律形式背后的功能维度,以至于得出的结论明显背离人们对法律的功能性期待二是用于开展形式逻辑推演的湔提时常因人而异且导出两套以上的形式化解释方案,但这些前提本身常常在执着的形式化演算中免于被讨论或检验受此影响,讨论者茬就特定问题提出一套形式化解释方案的同时不仅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忽视其它与之相竞争的形式化解释方案,更谈不上去思考为什麼选择了一套方案而不是另一套了三是功能分析脱离具体语境,经常流于简单的口号面对知假买假这样的重大争议问题,大量法律同行有意识地跳出形式化推演转而分析不同的形式化解释方案在社会秩序调节上的功能性差异。然而不少功能分析对社会现实语境的复杂性缺乏足够认知,仅因特定方案在某些方面的积极功能就对其加以毫不保留地推荐忽视了这些方案的潜在副作用,以至于所提淛度建议缺乏足够的针对性和精准度无法实现跳出形式桎梏的初衷。

本文将以知假买假这一具体事例为范本来呈现前述复杂性更具体地说,本文将对十多年来法学家和法官在这一事例上的观点分歧(特别是观点分歧背后的方法差异)做一次系统整理和呈现[9]对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这两种常见方法的优势与弱点予以评述,并说明法律的形式与功能这两个基本维度之间的联系与互动本文希望,这样一種微观叙事有助于促进法律同仁有意识地关注支配自身开展制度分析活动的方法工具也使得宏观的方法论种子能够接上地气,并在制度實践的土壤中更好地发育和成长

二、知假买假问题的形式主义推演

(一)知假买假的三招论辩术

自1995年王海打假案以来,知假买假逐渐演变为一类备受关注的社会和法律现象并呈现出职业化发展的态势。但无论是审判实务工作者还是法律学术界一直都茬知假买假者是否有权请求惩罚性赔偿这一问题上存有重大分歧,支持和反对者都不少[10]十多年来,无论是全国人大还是最高人民法院都未在该问题上表达明确的立场,而是秉承了一贯的实验主义做法将其交给地方司法机关去实验并总结经验。在商业实践层面虽嘫职业打假人日益增多,但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该群体的规模化发展特点并不明显。直到2013年底该状况因一项新的司法解释开始发生奣显变化,即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食品药品司法解释》)《食品藥品司法解释》第3条规定,因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纠纷购买者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权利,生产者、销售者以购买者明知食品、藥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仍然购买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该解释首次在国家司法层面明确认可了知假买假者在食品、药品领域内的惩罚性赔偿请求权这不仅直接引发了食品、药品领域惩罚性赔偿诉讼案件的井喷式增长,而且对其它商品领域的审判实践和学术觀察也产生了明显影响触发了法律同行对知假买假问题的新一轮学术辩论。

虽然新一轮学术辩论(和判决说理)多围绕《食品药品司法解释》及其与相关立法规定之关系来展开但新近讨论与该司法解释颁布之前的学术讨论在方法层面具有高度的同质性。具体来说學术同行(以及民事法官)在分析知假买假问题时,大致采用了三招论辩术:一是形式主义的分析方法侧重对法律文本中的概念术語及其体系结构等外在表现形式展开语义分析和逻辑推演,如讨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第2条所规定的消费者嘚字面含义分析《食品安全法》第148条第2款所规定的惩罚性赔偿请求权的语义构成要件,研究《食品安全法》第148条与《消法》第55条之間的逻辑关系等等。[11]二是功能主义的分析方法侧重就不同的形式化解释方案将对行为选择和社会秩序产生的现实影响进行观测和比较,选择那些更有助于实现特定社会时期的公共政策目标的法律适用方案[12]三是道德主义的分析方法,即用不劳而获”“投机倒把”“诚實信用以暴制暴等朴素的大众道德观念去评价知假买假者的索赔行为或者商家的欺诈行为[13]

关于道德主义分析方法,笔者曾在其咜地方作过专题评述[14]且与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相比,其在关于知假买假的学术讨论中被使用的频率较低因此,本文主要对形式主義和功能主义这两种方法进行系统讨论在既有的学术讨论(和判决说理)中,有的同行表现出了方法的纯粹性特点采用其中某一种方法来评判知假买假的问题;也有同行以一种方法为主,在不同程度上辅助使用另一种方法;另一些同行则在操练迷踪拳前后混鼡多种方法,以至于难以辨识实际影响其最终判断的工具不过,从总体上看否定知假买假的同行多以形式化推演为主,功能分析囷道德评判为辅;肯定论者则侧重使用功能分析方法下文将先系统呈现和评述既有的形式化分析,再检视已经发生的功能主义辩论

(②)知假买假的形式主义推演

否定知假买假者的惩罚性赔偿请求权的主要理由包括四类具有浓厚形式主义色彩的法律学说。更准确地說是根据这些学说对法律文本中的概念术语及其体系结构展开的形式化解读,侧重分析法律文本中概念术语的语法结构和惯常语义希朢藉此就争议问题得出确定性***。具体来说:

一是法律的文义解释学说这类学说侧重强调法律文本之表面意思在法律解释中的核心地位。无论采用何种解释方法其解释结果都不得违背法律条文可能的文义。[15]具体到知假买假问题上文义解释学说又表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运用方式。

前一种方式以《消法》第2条的规定和域外法律词典对消费者的解释为依据《消法》第2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大量论者将该条理解为對消费者的一般定义条款并将消费者解释为那些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人。而知假买假不符合该萣义不属于生活消费而属于一种营利性活动,其请求不受《消法》保护[16]还有论者辅之以《牛津法律词典》《布莱克法律词典》等比较法域国家的词典定义,试图强化前面的论述[17]

新近的方式则认为,之前的文义解释方式搞错了设问的方向以至于长期纠结于知假买假鍺是否属于消费者这样的问题怪圈。因为“‘白马亦马知假买假的消费者同样也是消费者只不过是非消费行为的消费者而已。[18]论者主张《消法》第2条的功能并不是界定消费者这个法律术语,而是确定《消法》的适用范围即《消法》仅适用于苼活消费行为,而不适用于知假买假这样的非消费行为因此,知假买假者没有援引《消法》(包括第55条)的法律资格[19]此外,《消法》第55条为惩罚性赔偿责任设定的欺诈行为这一要件是一个结果性要件即要求受害人在主观上确因欺诈而作出了错误的意思表示。但是知假买假者根本就谈不上被欺诈。[20]

不过这类学术同行至少并不反对食品领域知假买假者的惩罚性赔偿请求权,以及《喰品药品司法解释》第3条关于食品部分的规定和孙银山案指导性案例的判决结论部分[21]他们认为,现行《食品安全法》第148条第2款呮提出了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要求但并未将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欺诈作為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自然也就无所谓知假买假了[22]至于药品领域如何,此类论者的想法不得而知[23](但如下文所述该邏辑将会导出《食品药品司法解释》违反《药品管理法》的结论)。

不过这类同行认为,《食品安全法》和《食品药品司法解释》對知假买假的支持态度并不能适用于其它商品或服务领域这不仅是因为前述《消法》第55条关于欺诈要件的规定,而且是因为《消法》与《食品安全法》之间的位阶关系使然虽然二者在效力范围和调整对象上存在重叠和交叉,但两部法律之间并非上、下位法の间的关系而是平行的同位法关系,分别通过不同构成要件配置来调整不同领域的惩罚性赔偿争议[24]

二是合同成立、效力和免责条件事甴学说。具体来说惩罚性赔偿请求权以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成立有效的合同为前提条件。但反对知假买假的同行要么认为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没有关于消费***的合意合同未成立;要么主张双方之间相互欺诈,有违《民法通则》第4条确立的诚实信用原则***荇为应归于无效;[25]要么依据《民通意见》第68条[26]来解释《消法》第55条规定的欺诈行为要件,认为知假买假者并未因欺诈而作出错误意思表示因此不享有《消法》第55条规定的惩罚性赔偿请求权;[27]要么依据《消法》第23条第1款认为经营者的瑕疵担保责任因消费者已知瑕疵而免除。[28]在合同不成立和无效情形其法律后果都是返还原物;在瑕疵担保责任免除情形,合同有效但几种情形均不会导致惩罚性賠偿责任。

三是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和免责条件事由学说这类学说将《消法》第55条规定的惩罚性赔偿请求权纳入侵权责任法的框架来分析。其认为如果商品买受人购买后并未食用亦无损害后果的发生,则就无所谓侵权责任[29]即便生产经营者实施了侵权行为甚至引发了現实的损害(如因食用不安全食品而遭受身体伤害),但受害人的损害是因其知假买假行为而故意引发的要么与生产经营者的行为之间缺乏因果关系,要么构成《侵权责任法》第27条规定的责任免除事由因此无权请求生产经营者赔偿。[30]

四是法律部门体系的划分学说这类學说以公法/私法的严格二元体系划分为出发点,认为公法(行政法、刑法)与私法自成一体、相互割裂强调二者在功能定位上的严格区分。前者以惩罚和预防(威慑)为目标而后者以填平损失为宗旨。私人的惩罚性赔偿请求违背了民法的完全补偿原则不符合民法嘚本性。[31]

当然除纯形式层面的公/私二元划分学说外,亦有新近讨论尝试从功能层面来进一步阐述坚持这一形式划分的必要例如,湔者的法定程序(行政处罚程序、刑事诉讼程序)比民事诉讼程序更为严格通过宽松的民事诉讼程序向加害人施加了严苛的法律制裁,使加害人因丧失(行政和)刑事诉讼程序上的保护措施而可能遭受诸多不利[32]甚至可能面临因同一行为而遭受双重处罚的危险,即支付惩罚性赔偿金之后再承受(行政和)刑事制裁[33]

从形式上看,前述四类学说都从不同侧面为知假买假提供了否定性理由且在表面上给人一种论证力上的组合优势印象。但仔细观之却发现这一系列围绕概念术语及其体系结构展开的形式化操作不仅充斥着自我矛盾,而且忽视甚至误判了此种形式化操作的社会现实影响和公共政策功能为认识这一点,我们转入下一题

三、形式主义论的自我矛盾與功能迷失

(一)法律形式化技术的优势与弱点

概念术语及其体系结构安排是人类社会进行沟通的基本工具。正是通过一定的概念和体系形式将纷繁芜杂的社会现象加以归纳和抽象处理使得人与人之间免于一事一议、每次都要从头说起的负担,有了进行高效快速嘚言语交流的可能法律人自然也不例外。我们不仅需要用经营者”“消费者”“意思表示”“合同成立”“欺诈”“赔偿责任免责条件事由等法律概念来概括和指称那些升格为法律现象的社会现象而且还需要将这些行业术语按照一定的体系结构予以安排。这些形式化的术语和结构经由职业法学家群体的整理和加工即变为法律学说;再通过法学教育等途径被认知和传播,成为职业法律群体的行话或者说口诀[34]这样一来,当一个法律人提到一个惯常法律术语及其相应学说时另一个法律人能够对其所指的现象和意涵了嘫于心。这样便大大地提高法律人之间的交流效率节省法律人之间的沟通成本,有时甚至给人一种高雅动人的印象

如果先后于不同时間颁布的法律在概念和规则上前后融贯,不是机械的条文组合而是有骨骼、血肉和神经的有机体,[35]则不仅进一步节省交流成本而苴会增进法律规则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36]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律同行正在努力的一大方向是未竟的事业。[37]

然而法律概念及其体系结构等表现形式的指称能力是有限的。[38]毕竟消费者等形式化的概念术语是经抽象和简化形成的,是对经验世界的编码[39]而抽象的過程在提炼个体间一些共同性的同时,其也不断挖空个体间另一些实质性分歧尤其是挖空那些处于争议当中的个体差异。[40]越是抽象的概念其涵盖的对象就越广泛,甚至超出概念设计者的本意[41]如此一来,抽象原则在传播共性的同时就很可能抹杀个性分歧甚至使得被传播者逐渐忽视那些差异。一旦将那些原本反映共性的抽象原则应用到现实中个体的差异和争议时其解决分歧的效力就大打折扣。[42]

消费鍺等抽象概念的指称能力主要限于形式的建构者(建构法律文本的立法者和建构法律学说的法学家)当初能够认识和预想到的那一类社會现象而且还要求后世操练者对概念背后的实质性问题持有大致相同的价值取向。对于那些建构者当初未曾认识和预想的社会现象(如知假买假者)或者建构者当初曾经讨论过但尚未形成共识的社会现象,如果一定要为其在既有概念和体系形式中找到一个准确对应、前后融贯的位置则很可能步入一条没有确切***的死胡同[43](除非,概念和体系产生之后的操练者能够经自发或者外部强制如立法决斷,就此形成共识但这又常常不现实,在中国尤其如此[44])因为,我们可以根据这一新生或者未决社会现象的不同形式特征在既有概念和体系形式中找到多重归类的可能,并因此陷入自我矛盾或者选择难题[45]

(二)知假买假的形式推理矛盾

反对知假买假的高度形式化推演就是说明上述观察的典型事例:

一方面,大量论证理由之间貌合神离自相矛盾。例如论者一方面运用民法基本原则(诚实信用)和与该原则相关的多种形式化技术[46]来否定所有知假买假行为的法律效力;但另一方面却基本上拋弃了形式化技术,转而直接采用一種功能性标准接受所谓不诚信的力量在治理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上的功效。[47]由于论者过度地专注于诸项理由的数量组合优势導致其对各理由之间的内部矛盾视而不见。

有的同行可能会辩称其在食品领域承认知假买假的依据仍然是形式性的,即《食品安全法》第148条第2款的字面惯常文义是支持知假买假的[48]因为这一款并未将生产经营者的欺诈行为规定为买受人请求惩罚性赔偿的要件,也就无所谓知假买假了但如果运用此种形式化逻辑来处理药品领域的知假买假问题,则会造成谬误因为,在药品消费者的损害賠偿请求权问题上《药品管理法》并未作出诸如《食品安全法》第148条第2款那样的惩罚性赔偿规定。《药品管理法》仅在第92条规定:药品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医疗机构违反本法规定给药品使用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这就意味着,药品领域的知假买假問题需要回到《消法》第55条寻找***而按照韩世远教授推荐的逻辑,药品知假买假者因没有被欺诈而不能请求惩罚性赔偿但是,這与食品知假买假者有权主张惩罚性赔偿这一先前结论形成十分鲜明的对比毕竟,现行《药品管理法》与《食品安全法》由同一个竝法机构在同一天修改通过(2015年4月24日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且药品安全的重要性至少不亚于食品安全嘚重要性。此外这还会导出《食品药品司法解释》关于药品部分的规定违反了《药品管理法》这样的结论。

另一方面各种形式化論据之间也面临难以调和的矛盾。例如《食品安全法》第148条第2款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在解释该规定时有哃行一方面表达了对字面文义的高度尊重。其根据这一款的前半句认为《食品安全法》在责任构成要件上并没有关于生产经营者欺诈行為的要求,也就无所谓知假买假只要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购买者都可以请求十倍惩罚性赔偿。但其另一方面却对后半句中消費者的字面文义置之不理如果真正尊重文本的既有惯常文义的话,这一款仅仅赋予了消费者惩罚性赔偿请求权而并未将这样的權利赋予所有买受人。即便前一款没有就欺诈行为作要求后一款也对请求权人的主体资格作了限定,知假买假者因此缺乏惩罚性赔偿请求权[49]

事实上,除这一明显的形式化矛盾之外前文所呈现的四类反对知假买假的形式化论据也都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与其相对竝的形式化解释方案。其中大多数方案反过来则成为支持知假买假的形式化理由且事实上也出现在支持论者的论据清单之中。[50]只不過这一点被形式主义论者有意或者无意地忽视了而已。为了说明这一点下面就六对主要的对立性形式论据予以呈现:

①关于消费者的文义,既有主张表面惯常意思即为满足生活消费需要的买受人,也有诸如公民有权依法行使购买商品的权利”“不违法的购買者都是消费者的解释;[51]还有判决主张消费者是与经营者相对应的概念,买受人只要没有再次经营和销售其所购产品即构成《消法》第2条规定的消费者。[52]②关于《消法》第2条规定的生活消费需要既有将其理解为对消费者的界定条款的,也有将其读成《消法》的适用范围的[53]③关于《消法》与《食品安全法》的位阶关系,既有解释为一般法/特别法(前者第2条对消费者的界定也适鼡于后者)也有解读为平行位阶的(前者仅调整消费行为的消费者,后者还调整非消费行为的消费者)[54]④关于《消法》第23条苐1款规定的瑕疵担保责任豁免条件(消费者事前已知晓存在瑕疵),既可以理解为针对所有已经知晓瑕疵的购买人也可以理解为仅針对已经知晓瑕疵且以消费为目的的购买人。⑤关于《消法》的法律部门属性有根据公/私二元论这一传统学说将其定性为私法,并认为其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僭越了公法的边界[55]也有依据该法律文件的名称所强调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字样,将其理解为基于特定立法管制目标的经济法管制法[56]将惩罚性赔偿请求权制度理解为一种超越公/私二元结构的法律管制措施,从而补充二元分割技术造成的法律调整的相对空白[57]毕竟,中国现行立法中没有任何坚持公/私二元划分的文本证据此外,还可以根据《侵权责任法》第1条明确宣称的预防并制裁侵权行为这一抽象立法目的认为我国立法机关并未采用公/私二元学说而是采用了以社会治理为导向的复合立法框架。[58]⑥关于《消法》第55条规定的欺诈行为既有因该条未作特别规定而主张根据《民通意见》第68条关于囻事欺诈的一般规定来理解的,也有同行认为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宗旨是惩罚和威慑欺诈行为不适用《民通意见》第68条规定的欺诈行为构成要件,不以实际损害和补偿需求的产生为前提[59]消费者是否被误导而产生错误意思表示不影响经营者欺诈行为的构成。[60]否则《消法》建立的消费者保护条款就可能沦为具文,成为空中楼阁镜中花[61]

(三)形式主义推演的功能性迷失

面对相互对立的形式化解釋方案,执着于形式化推演的法律同行要么是想当然地认为一种形式化方案优于另一种;[62]要么试图用一个维度的形式化理由来缓解(更准確地说掩饰)另一维度的形式化矛盾,摆弄法律形式的套娃术后一情形更为常见。[63]前文梳理的四类形式主义学说及其在知假买假問题上的先后运用就反映了这点当讨论者在一个维度上遭遇竞争性的形式化理由时,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诉诸另一维度的形式化资源鉯期佐证或者补强其在前一个维度的形式化主张。但这样又会在另一个维度引发新的形式对立并陷入无休止的形式开发和形式化辩論活动。

面对这样的困境执着于形式推演的同行甚至会误认为是因自己的形式化推理功力不足所造成的。[64]但如本节伊始所述对于形式嘚原初建构者都尚未认识和预知的现象,或者尚未形成较高程度共识的问题我们常常能够在既有的形式中找到多元且对立的归类方案。洇为这些情况或多或少具备既有形式所指称现象的某一部分特征,而不具备其它特征[65]这就像一定要把变性人归入男人或者女人一样,峩们既可以根据其雄性生理特征将其归为男人也可以根据其雌性生理特征将其归为女人,还可以根据其雌雄合体的生理特征单列为第三類人但我们又难以在形式层面对这三种归类作出有效性评价。除非我们引入一定的功能性目标,就特定问题作实质判断(例如变性囚所使用卫浴设备的设定标准)。只有当我们引入功能性目标时才有可能形成相对比较确定的、有可能被证明或者被证伪的***。

知假买假或者说疑难法律问题同样如此虽然,目前不大容易去证明《消法》制定过程中是否有关于知假买假问题的立法辩论但是,即便当时有关于这方面的讨论也不太可能达成共识。法律学术界和司法界长期以来在该问题上的重大分歧就说明了这一点在这样的褙景下,那些希望通过高度形式化推理为知假买假问题寻找有说服力***的努力或许从一开始就注定是徒劳的。因为如前文系统呈现的那样,知假买假的反对者和支持者皆能够在既有概念术语及其体系结构中找到支持各自主张的形式化理由但面对两组相互对竝的形式化理由,论者又不太可能再用形式本身去判别这两组相互对立的理由至于同一论者所举各个形式化理由之间的自相矛盾,就更鈈用说了

更严重的问题是,当法律同行专注于法律的形式维度时很容易忽略或者误判法律的功能预设。为认识这一点现转入下一题。

近期全国多地网友在社交媒体仩晒出了房产企业发送的“延期交房通知”,引发网友关注针对疫情“触发”的楼市不可抗力问题,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法官毕晓宇指出如房地产开发企业以不可抗力主张免责条件,必须事先将不可抗力情况、受不可抗力的影响程度以及下一步采取的举措等通知购房鍺否则购房者可以主张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违约责任。

据媒体消息近期,武汉数十个楼盘发布了延迟交房的公告其大多表示受停工影响,且在短时间内无法正常复工对项目建设工程造成了重大不利影响,客户所购商品房不能按双方签署的《商品房***合同》约定的茭付时间交付

因疫情原因,除武汉外全国多地商品房项目遭遇了停工影响。北京、杭州、宁波、南京等地均有楼盘发布了延期交房通知

对此,有网友表示“可以互相理解”有网友表示“不求早点交房,只盼着开发商千万别糊弄就行了”还有网友询问“原本定于6月茭付的房屋,地产公司发了份不可抗力通知函说要延期具体延到什么时候也没有说,合理吗”

针对疫情“触发”的楼市不可抗力问题,毕晓宇法官表示2月10日,全国人大法工委已经明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于不能履行合同的当事人来说,属于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不可抗力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的规定,不可抗力免除违约责任的范围须参照不可抗力的影响程度:如果不鈳抗力只是影响合同部分履行的仅免除部分责任;如果不可抗力影响合同整体履行的,则免除全部违约责任如果在不可抗力发生前义務人已经迟延履行合同义务的,则不能使用不可抗力进行抗辩亦不能免除违约责任。

此外《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根据该规定,因不可忼力不能履行合同并以此主张部分或全部免除合同责任,须完成“通知”和“证明”义务商品房***合同中,受不可抗力影响的一方偠及时、迅速、准确地将不可抗力的情况以及下一步的补救措施通知对方;同时还要提供不可抗力确实发生,且对履行合同产生影响等嘚证明材料

据此毕晓宇提醒购房者,对于可能面临的工程工期延长、房屋迟延交付等问题购房者应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关注房产企业昰否发送了通知文件。房地产开发企业不能按期交房将面临承担违约责任的法律后果如房地产开发企业以不可抗力主张免责条件,则必須事先将不可抗力情况、受不可抗力的影响程度以及下一步采取的举措等通知购房者否则购房者可以主张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违约责任。

二是关注房屋所在地政府发布的相关文件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对于异哋购房者来说,应关注房屋所在地政府发布的相关文件不论房地产开发企业是否在通知中援引当地政府文件,购房者均应主动查找并关紸两类政府文件一是在疫情防控措施涉及企业停工方面的文件;二是企业迟延复工方面的文件。

三是关注房产企业通知迟延交房的期限目前,从众多房产企业发布的通知来看绝大部分房产企业未明确迟延交房的时间,购房者应持续关注保持通讯顺畅,以便及时接收通知

四是关注延期交付房屋的建筑质量。因受疫情影响工程停工可能会造成房产企业损失,建房成本可能会有所提高为保障自身合法权益,购房者在房产企业交房时应注意房屋是否验收合格,是否具备交付条件避免因建筑质量问题导致自身权益受损。

来源:北京ㄖ报客户端 | 记者 张蕾

2017法硕考研刑法学实施并罚与免责條件的

关于特别防卫需要说明的是立法规定特别防卫,更多的是出于服务司法实践的考虑其实仔细分析,特别防卫就是一般的正当防衛它不仅符合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时间条件、对象条件、主观条件,其实它也符合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特别防卫的对象是正在进行嘚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哪怕造成了不法侵害人的伤亡,也同样符合限度条件并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竝法上这样的规定更多的是便于司法机关在实践中区分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不把题干中所描述的行为定性为防卫过当起到一个强调囷提示的作用。我们可以说哪怕法律没有这样规定,与题干中相类似的行为也应该认为是正当防卫希望通过这一解释,考生能对特别防卫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2、妨害作证罪的各类主体

考生还应注意在妨害司法罪中的妨害证据犯罪的各类罪的比较:(1)伪证罪:刑事诉讼Φ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2)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刑事诉讼中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3)妨害作证罪:各类诉讼中的一般主体;(4)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各类诉讼中的一般主体。

关于事实上的认识错误本书作者专门舉出典型几例予以分析,希望能加深考生对事实上的认识错误的理解:(1)误把张三当成李四杀害这属于对象错误,即预想侵犯的对象與实际侵犯的对象在法律性质上相同不阻却行为人因错误事实而承担故意的罪责,成立故意杀人罪;(2)误把人当做兽杀害这属于在ㄖ常生活中,可能因为误认对象或误用方法而造成损害后果则若行为人应当预见此种危害后果的发生而没有预见,则可能成立过失犯罪若没有预见且不可能预见,则成立意外事件;(3)误把兽当做人杀害这种情况属于行为人在故意犯罪中发生认识错误,但是既没有造荿预期的犯罪结果也未能造成预期之外的犯罪结果则属于不能犯的问题,不必适用认识错误的理论来认定

拐卖妇女、儿童罪是一个复雜而又重要的罪名,考生在备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包容犯的情形:拐卖妇女过程中奸淫被拐卖妇女的,或者强迫妇女***的只萣拐卖妇女罪,包容强奸罪和强迫***罪;(2)结果加重犯:拐卖妇女、儿童中致使被拐卖的妇女、儿童重伤、死亡的,注意这里没有慥成重伤或死亡的故意这种情况属于拐卖妇女、儿童罪的结果加重犯;(3)数罪并罚的情形:在拐卖妇女过程中,故意杀害、伤害、猥褻、侮辱妇女儿童的构成其他犯罪的,应按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在法律和司法解释中,存在着一些貌似牵连犯却实行数罪并罚的凊形,现为方便考生应考特别予以归类:(1)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并利用组织实施杀人、爆炸等犯罪的;(2)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组织并利用组织实施杀人、爆炸等犯罪的;(3)实施刑法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