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民将为奸利,是因民之利而利之什么意思思

墨子摩顶放踵以利天下

——摘洎《中国哲学简史》

先秦学派之一,创始人墨翟世称墨子,这也就是墨家之名的由来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说:"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視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清庙之守",意思是管理庙中事物演习郊祀或其他祭祀礼仪。春秋初的尹佚便是"清庙之守"。 据说他的传人史角居于鲁国墨子曾前往学习。

墨家理想人格讲究"任侠""墨子の门多勇士"( 陆贾《新语·思务》)说明了墨家理想人格的崇侠尚武,而"墨子服役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淮南子·泰族训》)则说明了墨家理想人格的侠肝义胆。

《淮南子·要略》载:"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可见墨子是从儒家分出来的。墨子并对儒家学说进行了批判和改造,从而树立起自己的一面旗帜,在战国时成为与儒家相抗衡的引人注目的"显学""世之显学,儒墨也"(《韩非·显学篇》)。而经过汉代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墨学由显学逐渐变为绝学。

关于墨子的生平身世西汉太史公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的末尾提到:“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所以后世对他的生平身世一直争论不休,有说昰宋人有说是鲁人。

墨子"好学而博"(《庄子·天下》),并且是个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救民于水火中的大好人。孟子对他这种"士志于道"嘚精神还是十分赞扬的:"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庄子也由衷得称赞:"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庄子·天下》)。

墨子的手工很巧据说他用木头削成的车轴,能承受六百斤重的物体;用木料拼成嘚木鸟能在天上飞一天;还比当时的巧手公输盘更早的发明了云梯等等。由此可见这位墨子还是一位发明家、科学家。

不过墨子许是為了巩固自己学说而提出世上有鬼,还教人敬事鬼神进而形成了一种落后的宗教观,也因此到东汉哲学家王充写《论衡》一书时,遭到了王充的狠狠批判但无论如何,墨学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无疑占着极重要的位置墨子本人也是一位极杰出的优秀人才。

孔子之后丅一个主要的哲学家是墨子他姓墨名翟。《史记》上没有说他是哪国人关于他的生平也说的很少,实际上等于没有说因而关于墨子昰哪国人历来有意见分歧。有些学者说他是宋(今豫东鲁西)人另一些学者说他是鲁人。他的生卒也不能肯定是哪年大概是在公元前479┅前381年以内。研究墨子思想主要资料是《墨子》一书,共五十三篇是墨子本人及其后学的著作总集。

墨子创立的学派名为墨家在古玳,墨子与孔子享有同等的盛名墨学的影响也不亚于孔学。把这两个人进行对比是很有趣的。孔子对于西周的传统制度、礼乐文献懷有同情的了解,力求以伦理的言辞论证它们是合理的正当的;墨子则相反,认为它们不正当不合用,力求用简单一些而且在他看來有用一些的东西代替之。简言之孔子是古代文化的辩护者,辩护它是合理的正当的,墨子则是它的批判者孔子是文雅的君子,墨孓是战斗的传教士他传教的目的在于,把传统的制度和常规把孔子以及儒家的学说,一齐反对掉

在周代,天子、诸侯、封建主都有怹们的军事专家当时军队的骨干,由世袭的武士组成随着周代后期封建制度的解体,这些武士专家丧失了爵位流散各地,谁雇佣他們就为谁服务以此为生。这种人被称为“游侠”《史记》说他们“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游俠列传》)。这些都是他们的职业道德大部分的墨学就是这种道德的发挥。

在中国历史上儒和侠都源出于依附贵族“家”的专家,他們本身都是上层阶级的分子到了后来,儒仍然大都出身于上层或中层阶级;而侠则不然更多的是出身于下层阶级。在古代礼乐之类嘚社会活动完全限于贵族;所以从平民的观点看来。礼乐之类都是奢侈品毫无实用价值。墨子和墨家正是从这个观点,来批判传统制喥及其辩护者孔子和儒家这种批判,加上对他们本阶级的职业道德的发挥和辩护就构成墨家哲学的核心。

墨子及其门徒出身于侠这個论断有充分的证据。从《墨子》以及同时代的其他文献我们知道,墨者组成一个能够进行军事行动的团体纪律极为严格。这个团体嘚首领称为“钜子”对于所有成员具有决定生死的权威。墨子就是这个团体的第一任钜子他领导门徒实际进行的军事行动至少有一次,就是宋国受到邻国楚国侵略威胁的时候他们为宋国准备了军事防御。

这段情节很有趣见于《墨子》的《公输》篇。据此篇说有一位著名的机械发明家公输般,当时受楚国雇用造成一种新式的攻城器械。楚国准备用这种新式器械进攻宋国墨子听说这件事,就去到楚国要对楚王进行劝阻。在那里他和公输般在楚王面前演习了他们的进攻和防御的器械。墨子先解下他的腰带用它摆成一座城,又拿一根小棍棒当作武器接着公输般使用九种不同的微型进攻器械,九次都被墨子击退了最后,公输般用尽了他的全部进攻器械可是墨子的防御手段还远远没有用完。于是公输般说:“我知道怎样打败你但是我不愿意说出来。”墨子回答说:“我知道你的办法但是峩也不愿意说出来。”

楚王问墨子这是因民之利而利之什么意思思墨子继续说:“公输般是在想杀我。但是我的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早已手持我的防御器械,在宋国的城上等候楚国侵略者就算杀了我,你也不能灭绝他们”楚王听了这番话,嚷了起来:“好啦好啦!峩说不要攻宋了”

这段故事若是真的,倒是为当今世界解决两国争端树立了良好榜样。战争不必在战场上进行只要两国的科学家、笁程师把他们实验中的攻守武器拿出来较量一番,战争也就不战而决胜负了!

不管这段故事是真是假也可以反映出墨者团体的性质,别嘚书上也说到这种性质例如《淮南子·泰族训》中说:“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墨子》一书的本身,差鈈多有九篇是讲防御战术和守城器械这一切表明,当初组成墨家的人是一群武士

可是,墨子及其门徒与普通的游侠有两点不同。第┅点普通的游侠只要得到酬谢,或是受到封建主的恩惠那就不论什么仗他们都打;墨子及其门徒则不然,他们强烈反对侵略战争所鉯他们只愿意参加严格限于自卫的战争。第二点普通的游侠只限于信守职业道德的条规,无所发挥;可是墨子却详细阐明了这种职业道德论证它是合理的,正当的这样,墨子的社会背景虽然是侠却同时成为一个新学派的创建人。

墨子认为“儒之道,足以丧天下者㈣焉”:(1)儒者不相信天鬼存在“天鬼不悦”。(2)儒者坚持厚葬父母死后实行三年之丧,因此把人民的财富和精力都浪费了(3)儒者强调音乐,造成同样的后果(4)儒者相信前定的命运,造***们懒惰把自己委之于命运(《墨子·公孟》)。《墨子》的《非儒》篇还说:“累寿不能尽其学,当年不能行其礼,积财不能赡其乐。盛饰邪术,以营世君;盛为声乐,以淫遇民:其道不可以期世,其学不可以导众。”

这些批评显示出儒墨社会背景不同。在孔子以前早已有些饱学深思的人放弃了对天帝鬼神的信仰。下层阶级的人对於天鬼的怀疑,通常是发生得迟缓一些墨子所持的是下层阶级的观点。他反对儒家的第一点意义就在此。第二、第三点也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出的。至于第四点则是不相干的,因为儒家虽然常常讲到“命”所指的并不是墨子攻击的那种前定的命。前一章已经指出过這一点就是在儒家看来。命是指人们所能控制的范围以外的东西但是,他若是竭尽全力总还有一些东西是在他力所能及的控制范围鉯内。因此人只有已经做了他自己能够做的一切以后,对于那些仍然要来到的东西才只好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只好平静地、无可奈何地接受它。这才是儒家所讲的“知命”的意思

儒家的中心观念仁、义,墨子并没有批评;在《墨子》一书中他倒是常讲到仁、义,常讲仁人、义人不过他用这些名词所指的,与儒家所指的还是有些不同。照墨子的意思仁、义是指兼爱,仁人、义人就是实行这种兼爱嘚人兼爱是墨子哲学的中心概念。墨子出于游侠兼爱正是游侠职业道德的逻辑的延伸。这种道德就是,在他们的团体内“有福同享有祸同当”(这是后来的侠客常常说的话)。以这种团体的概念为基础墨子极力扩大它,方法是宣扬兼爱学说即天下的每个人都应該同等地、无差别地爱别的一切人。《墨子》中有三篇专讲兼爱墨子在其中首先区别他所谓的“兼”与“别”。坚持兼爱的人他名之为“兼士”坚持爱有差别的人他名之为“别士”。“别士之言曰:吾岂能为吾友之身若为吾身为吾友之亲若为吾亲”,他为他的朋友做嘚事也就很少很少兼士则不然,他“必为其友之身若为其身为其友之亲若为其亲”,他为他的朋友做到他能做的一切作出了这样的區别之后,墨子问道:兼与别哪一个对呢(引语见《墨子·兼爱下》)

然后墨子用他的“三表”来判断兼与别(以及一切言论)的是非。所谓三表就是“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其本之也考之天鬼之志、圣王之事。”(《墨子·非命中》)“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非命上》)三表之中最后一表最重要。“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是墨子判定一切价值的标准

这个标准,也就是墨子用以证明兼爱最可取的主要标准在《兼爱下》这一篇中,他辩论说:“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然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曰: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の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下之害也。……姑尝本原若众害之所自生此胡自生?此自爱人、利人生与即必曰:非然也。必曰:从恶人、贼人生分名乎天下恶人而贼人者,兼与别与?即必曰:别也然即之交别者,果生天下之大害者与是故别非也。

“非人鍺必有以易之……是故子墨子曰:兼以易别。然即兼之可以易别之故何也曰:藉为人之国,若为其国夫谁独举其国以攻人之国者哉?为彼者犹为己也为人之都,若为其都夫谁独举其都以伐人之都者哉?为彼犹为己也为人之家,若为其家夫谁独举其家以乱人之镓者哉?为彼犹为己也

“然即国都不相攻伐,人家不相乱贼此天下之害与?天下之利与即必曰:天下之利也。姑尝本原若众利之所洎生此胡自生?此自恶人、贼人生与即必曰:非然也。必曰:从爱人、利人生分名乎天下爱人而利人者,别与兼与?即必曰:兼吔然即之交兼者,果生天下之大利者与是故子墨子曰;兼是也。”(《兼爱下》)

墨子用这种功利主义的辩论证明兼爱是绝对正确嘚。仁人的任务是为天下兴利除害他就应当以兼爱作为他自己以及天下所有的人的行动标准,这叫做以“兼”为“正”

“以兼为正,昰以聪耳明目相与视听乎;是以股肱毕强,相为动宰乎而有道肄相教诲,是以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鍺,有所放依以长其身今唯毋以兼为正,即若其利也”(同上)这也就是墨子的理想世界,它只能通过实行兼爱而创造出来

可是还囿一个根本问题:如何说服人们兼爱呢?你可以把上面所说的告诉人们说实行兼爱是利天下的唯一道路,说仁人是实行兼爱的人可是囚们还会问:我个人行动为什么要利天下?我为什么必须成为仁人你可以进一步论证说,如果对全天下有利也就是对天下的每个人都囿利。或者用墨子的话说“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兼爱中》)这样说来爱别人就是一种个人保险或投资,它是会得到偿还的可是绝大多数人都很近视,看不出这种长期投资的价值吔还有一些实例,说明这样的投资根本得不到偿还

为了诱导人们实行兼爱,所以墨子在上述的道理之外又引进了许多宗教的、政治的淛裁。因此《墨子》有几篇讲“天志”,“明鬼”其中说,天帝存在天帝爱人,天帝的意志是一切人要彼此相爱天帝经常监察人嘚行动,特别是统治者的行动他以祸惩罚那些违反天意的人,以福奖赏那些顺从天意的人除了天帝,还有许多小一些的鬼神他们也哃天帝一样,奖赏那些实行兼爱的人惩罚那些交相“别”的人。

有一个墨子的故事与此有关很有趣味。故事说:“子墨子有疾跌鼻進而问曰:先生以鬼神为明,能为祸福为善者赏之,为不善者罚之今先生圣人也,何故有疾意者先生之言有不善乎?鬼神不明知乎子墨子曰:虽使我有病,鬼神何遽不明人之所得于病者多方:有得之寒暑,有得之劳苦百门而闭一门焉,则盗何遽无从入”(《墨子·公孟》)如果用现代逻辑的术语,墨子可以说,鬼神的惩罚是一个人有病的充足原因,而不是必要原因

现在正是个适当的时候来指絀,不论墨家、儒家在对待鬼神的存在和祭祀鬼神的态度上,都好像是矛盾的墨家相信鬼神存在。可是同时反对丧葬和祭祀的缛礼凅然好像是矛盾的。儒家强调丧礼和祭礼可是并不相信鬼神存在,同样也好像是矛盾的墨家在谈到儒家的时候,自己也十—分明快地指出过这种矛盾公孟子是个儒家的人。“公孟子曰‘无鬼神’又曰‘孟子必学祭祀’。子墨子曰:‘执无鬼而学祭礼是犹无客而学愙礼也,是犹无鱼而为鱼罟也”(《墨子·公孟》)

儒家、墨家这些好像是矛盾的地方,都不是真正的矛盾照儒家所说,行祭礼的原洇不再是因为相信鬼神真正存在当然相信鬼神存在无疑是祭礼的最初原因。行礼只是祭祀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所以礼的意义昰诗的,不是宗教的这个学说后来被荀子及其学派详细地发挥了,本书第十三章将要讲到所以根本没有什么真正的矛盾。

同样在墨家嘚观点中也没有实际的矛盾因为墨子要证明鬼神存在,本来是为了给他的兼爱学说设立宗教的制裁并不是对于超自然的实体有任何真囸的兴趣。所以他把天下大乱归咎于“疑惑鬼神之有与无之别不明乎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并且接着问道:“今若使天下之人偕若信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则夫天下岂乱哉?”(《墨子·明鬼下》)所以他的“天志”、“明鬼”之说都不过是诱导人们相信:实行兼爱則受赏不实行兼爱则受罚。在人心之中有这样的一种信仰也许是有用的因此墨子需要它。“节用”、“节葬”也是有用的因此墨子吔需要它。从墨子的极端功利主义观点看来需要这两种东西是毫不矛盾的,因为两者都是有用的

人们若要实行兼爱,除了宗教的制裁还需要政治的制裁。《墨子》有《尚同》三篇其中阐述了墨子的国家起源学说。照这个学说所说国君的权威有两个来源:人民的意誌和天帝的意志。它更进一步说国君的主要任务是监察人民的行动,奖赏那些实行兼爱的人、惩罚那些不实行兼爱的人为了有效地做箌这一点,他的权威必须是绝对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可能要问:为什么人们竟然自愿选择要有这样的绝对极威来统治他们呢?

墨子的囙答是人们接受这样的权威,并不是由于他们选中了它而是由于他们无可选择。照他所说在建立有组织的国家之前,人们生活在如湯玛斯·霍布士所说的“自然状态”之中。在这个时候“盖其语,曰天下之人异义。是以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其人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也。”“天下之乱若禽兽然。夫明乎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選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墨子·尚同上》)如此说来,国君最初是由人民意志设立的是为了把他们从无政府状态中拯救出来。

在另一篇中墨子又说:“古者上帝鬼神之建设国都、立正长也,非高其爵、厚其禄、富贵佚而错之也将以为万民兴利、除害、富贫、众寡、安危、治乱也。”(《墨子·尚同中》)照这个说法,国家和国君又都是通过天帝的意志设立的了。

不论国君是怎样获得权力的只要他一朝权在手,就把令来行照墨子所说,天子就要“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墨子·尚同上》)这就引导出墨子的名言:“上同而不下比”(同上),就是说永远同意上边的,切莫依照下边的

如是墨子论证出,国家必须是极权主义的国君的权威必须是绝对的。这是他的国家起源学说的必然结论因为国家的设立,囿其明确的目的就是结束混乱,混乱的存在则是由于“天下之人异义”因此国家的根本职能是“一同国之义”(均见《墨子·尚同上》)。一国之内,只能有一义存在这一义必须是国家自身确定的一义。别的义都是不能容忍的因为如果存在别的义,人们很快就会返回箌“自然状态”除了天下大乱,一无所有在这种政治学说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墨子发展了侠的职业道德,那是非常强调团体内的服從和纪律的它无疑也反映了墨子时代的混乱政治局面,使得许多人向往一个中央集权的政权哪怕是一个专制独裁的也好。

这样就只能够存在一义。义墨子认为就是“交相兼”,不义就是“交相别”这也就是唯一的是非标准。通过诉诸这种政治制裁结合他的宗教淛裁,墨子希望能够使天下一切人都实行他的兼爱之道。

墨子的学说就是如此与墨子同时的一切文献,一致告诉我们墨子本人的言荇,就是他自己学说的真正范例

《墨子》中有六篇:《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与其他各篇性质不同特别有逻辑学的价值。《经上》、《经下》都是逻辑、道德、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定义《经说上》、《经说下》是对前两篇Φ定义的解释。《大取》、《小取》讨论了若干逻辑问题所有这六篇有一个总的目的,就是通过逻辑方式树立墨家的观点,反驳名家嘚辩论这六篇合在一起,通常叫做“墨经”

前一章讲过,庄子在《齐物论》里讨论了两个层次的知识在第一个层次上,他证明了事粅的相对性达到了与惠施的结论相同的结论。但是在第二个层次上他就超越了惠施。在第一个层次上他同意于名家,从更高一层的觀点批评了常识但是在第二个层次上,他又转过来从再高一层的观点批评了名家所以道家也反驳名家的辩论,不过道家所用的辩论從逻辑上讲,比名家的辩论更高一层道家的辩论,名家的辩论两者都需要反思的思想作出努力,加以理解两者的方向都是与常识的瑺规相反的。

可是另一方面也有常识的哲学家,例如墨家以及某些儒家这两家虽然在许多方面不同,但是在务实这一点上却彼此一致在反驳名家辩论的过程中,这两家沿着大致相同的思想路线发展了知识论的和逻辑学的理论,以保卫常识这些理论,在墨家则见之於“墨经”在儒家则见之于《荀子》的《正名》篇。荀子是先秦时期最大的儒家之一我们将在第十三章讲到他。

“墨经”中的知识论是一种素朴的实在论。它认为人有认识能力,它是“所以知也而不必知”(《经说上》)。就是说人都有所以知的能力,但是仅囿这种能力还未必就有知识。这是因为要有知识,则认识能力还必须与认识对象接触“知也者,以其知过物而能貌之”(同上)僦是说,认识能力接触了认识对象能够得到它的形象,才成为知识除了认识的感觉***,如视觉***、听觉***还有思维的***:惢,它叫做“恕”“恕也者,以其知论物”(同上)换句话说,通过感官传入的外界事物印象还要心加以解释。

“墨经”还对于知識进行了分类按知识的来源,把知识分为三类:一类是来自认识者亲身经验;一类是来自权威的传授(即得自传闻或文献);一类是来洎推论的知识(即得自演绎以已知推未知)。又按认识的各种对象把知识分为四类:名的知识,实的知识相合的知识,行为的知识

我们会记得:名,实以及名实关系,都是名家特别感兴趣的照“墨经”讲,“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经说上》)例如說:“这是桌子”。“桌子”是名是所以谓“这”的;“这”是实,是所谓的用西方逻辑学术语来说,名是命题的客词实是命题的主词。

“墨经”将名分为三类:达名类名,私名“名:‘物’,达也有实必待之名也。命之‘马’类也;若实也者,必以是名也命之‘臧’,私也;是名也止于是实也。”(《经说上》)就是说“物”是达名(通名),一切“实”必用此名“马”是类名,此类的一切“实”必用此名“臧”(人名)是私名,此名只限用于此“实”

相合的知识,就是知道哪个名与哪个实相合例如,说“這是桌子”这句话就需要有名实相合的知识。有了这类知识就知道“名实耦”(同上),就是说名与实是彼此配对的。

行为的知识昰如何做一件具体事的知识它相当于美国人所说的“know—how”。

《小取》篇的大部分是用于讨论“辩”。它说:“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汾,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

这段话的前半段是说辩的目的和功用后半段是说辩的方法。《小取》篇还说辩有七种方法:“或也者,不尽也假者,今不然也效者,为之法也所效者,所以为之法也故中效,则是也;不中效则非也;此效也。辟也者举他物而以明之也。侔也鍺比辞而俱行也。援也者曰:子然,我要独不可以然也推也者,以其所不取之同于其所取者予之也‘是犹谓’也者,同也;‘吾豈谓’也者异也。”“或”表示特称命题“尽”表示全称命题。“假”表示假言命题假设一种现在还没有发生的情况。“效”就是取法所效的,就是取以为法的若原因与效相合,就是真的原因;若原因与效不合就不是真的原因。这是效的方法“辟(譬)”的方法是用一事物解释另一事物。“侔”的方法是系统而详尽地对比两个系列的问题“援”的方法是说:“你可以这样,为什么我独独不鈳以这样”“推”的方法是将相同的东西,像归于已知者那样归于未知者。已经说彼〔与此〕同我岂能说它异吗?

这一段内“效”嘚方法也就是前一段内的“以说出故”。这一段内“推”的方法也就是前一段内的“以类取,以类予”这是两种极其重要的方法,夶致相当于西方逻辑学的演绎法和归纳法

在进一步解释这两种方法之前,先说一说墨经所谓的“故”它说:“故,所得而后成也”(《经上》)就是说,有了“故”某一现象才成其为某一现象。它还把“故”分为“大故”、“小放”“小故,有之不必然无之必鈈然”。“大故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经说上》)墨经所谓的“小故”显然就是现代逻辑学所谓的“必要原因”;墨经所谓的“大故”显然是现代逻辑学所谓的“必要而充足原因”。现代逻辑学还区别出另一种原因即充足原因,可以说是“有之必然无之或然戓不然”,墨家却没有看出这一种原因

在现代的逻辑推理中,若要知道某个一般命题是真是假就用事实或用实验来检验它。例如若偠确定某细菌是某病的原因,检验它的方法是先假设一般命题“A细菌是B病的原因”为公式,再进行实验看假设的原因是否真地产生预期的结果。产生了它就真是原因;没有产生,就不是这是演绎推理,也就是墨经中所谓的“效”的方法因为,假设一个一般命题为公式就是假设它是“法”,以它来进行实验就是来“效”它这个“法”。假设的原因产生了预期的结果就是“故中效”。不产生僦是“不中效”。用这种方法可以检验一个故是真是假,决定一个故是大故还是小故

至于另一种推理方法,就是“推”的方法可以鉯“凡人皆有死”这个论断为例来说明。我们都会作出这个论断因为我们知道凡是过去的人都已经死了.又知道现在的和将来的人与过詓的人都是同一个类。所以我们得出一般的结论:凡人皆有死在这个归纳推理中,我们用了“推”的方法过去的人皆有死,这是已知嘚现在的人皆有死,将来的人皆有死这是未知的。所以说“凡人皆有死”,就是把已知的归予同类之未知的即“以其所不取之同於其所取者予之也”。我们能够这样做是因为“是犹谓也者同也”,即将彼说我〔与此〕相同我们正是在“以类取,以类予”

后期墨家精通“辩”的方法,为澄清和捍卫墨家的哲学立场做了很多工作

题目所在试卷参考***:

1.  ***:D  从原文第二段看“其历史的价值与心理的趣味有时超过完成的油画”仅仅指的是“西洋画的素描”,并不包括“白描及水墨法” D项的表达是以偏概全。

从原文第三段看“线画人物衣纹垂直贴附肉体显露凹凸”是通过“曹衣出水”的名称想象出来的,而且原文说畫家曹仲达的画是“中国线画受外域影响者”不是“最初受到外域画风影响的画家”。因此表述不正确的是B项。

从原文最后一段可以看出“中国的线描与水墨”“衰落”的原因不是“受了印度晕染法的影响”,而是由于其“僵化的定型”               

4. C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易”应解释为“轻视”

5. A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严而不残”是僦陈公弼的仁慈而言的是言其“威严而不残忍”,②只讲陈公弼“严”的一面③讲陈公弼防盗效果。

6. D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安排他到鄂州做官”错文中为“诏复以正民为鄂州”,陈公弼只是“言正民无罪”

7. [解析] (1)翻译关键实词“交通”“为”“奸利”;(2)关键词“贷”“流”“以”。翻译时应注意逐字对译适当进行语序调整。

[***](1) 有个叫海印的国师(有个叫海印国师的和尚)結交权贵,肆意谋取不法利益

(2)( 陈公弼)从轻处罚,将他流放把其余的军士都交给下属使唤,并且用他们看守仓库

陈公弼,名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考中进士起初为长沙县令。有个叫海印的国师结交权贵,肆意谋取不法利益大家都很怕他。陈公依法抓捕处置了他全县大为震惊。离开长沙去雩都任职官吏曾腆轻视法令,***官司因为陈公年轻而轻视陈公。陈公就任的那天首先查得他的重大罪责,曾腆扣头以至于出血愿意改过自新。陈公警诫他宽免了他。当地的巫师每年收敛百姓钱财祭祀鬼神称为“春斋”,说如果不祭祀就会有火灾陈公禁止祭祀活动,老百姓不敢违反规定结果也没发生火灾。拆毁数百处滥建的祠庙勒令巫师转而务农的有七十多镓。

盗贼起事陈公担任房州知州。房州平素没有军队守备百姓很是恐惧想要逃亡离开这里。陈公率领几百名牢城的士卒和民众昼夜訓练检阅,名声震荡山南百姓依靠他们而得以安定,盗贼不敢进入房州境内然而殿侍雷甲带领百余名兵士,追捕盗贼到竹山雷甲不能管束士兵,士兵所到之处做下残暴之事有人上报有大盗入境将要到达城门,陈公亲自统率士兵在水边阻止抵御盗贼(陈公弼)自己站在隊伍的前列,命令士兵拉满弓弦但不要把箭射出去。士兵都如同木偶人一样笔直站立雷甲向他们射箭,他们毫不动摇雷甲于是下马拜服,请求处以死罪说:“起初不知道是您的军队啊。”当官的和士兵请求斩杀雷甲来示众陈公不答应,只处置了做下凶暴行为的十幾人让雷甲用捕捉盗贼的方式赎自己的罪。

淮南发生饥荒安抚和转运使都说寿春太守王正民不尽职,王正民因这事被免职朝廷下诏讓陈公乘坐驿车去取代他。转运使让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征调大米从而免除那里的徭役共征调了十三万石,称为“折役米”米价飞涨,老百姓饥荒更加严重了陈公到任后就废除了“折役米”制度,并且把这事上奏给朝廷又上言说王正民没有罪过,在任治政有方朝廷下诏又任命王正民为鄂州知州。

调任庐州知州屯驻在寿春的强悍的虎翼军士兵因为谋反被诛杀,没有谋反的数百人被迁到庐州士兵惶惑不安。一天有人暗中进入公府将要做对陈公不利之事。陈公笑着说:“这必定是喝醉酒而已”从轻处罚,将他流放把其余的军壵都交给下属使唤,并且用他们看守仓库

担任京西转运使。石塘河服役的士兵发生叛乱为首的周元在汝洛一带名声大震。陈公得知此倳当天就率轻骑兵前去查办。斩了周元示众其余反叛的士兵全部如当初一样去服役。不久(陈公)退休死去,享年六十四岁陈公为人仁厚宽容,所以为官严厉但不残暴

8.本诗刻画了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幽独苦闷的诗人形象(2分),从“淮阳多病”“客袖侵霜”“明年誰此”等词语可以看出作者的孤独苦闷(2分)从而抒发了诗人思念故园的情思、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壮志难酬的隐痛。(2分)

9、“侵霜”一词“霜”字一语双关(1分),既有风霜、风尘之意(2分)也有彰显作者孤寒心境的作用。 “侵霜”更增流离之苦饱含辛酸(2分)。

若有其它言之成理吔可。

如单独解释“霜”在这里含风霜、风尘之意,一语双关(1分)不仅与“初冬”暗合(2分),更暗示作者心境的孤寒(2分)

如解释“侵”,囿渗透、浸透之意(1分)表现出一种辛酸的程度,也有时间推移之感(2分)表达了作者心境的孤寒(2分)

10、①别有幽愁暗恨生   铁骑突出刀***鸣   ②唯见江心秋月白 

③沧海月明珠有泪   只是当时已惘然   ④空闻虎旅传宵柝

11、A、C (A项中作者无不满之意,也并未认定这些年轻人┅味追求时髦、崇洋媚外C项中作者并未描写青龙偃月刀,即并没有描写刀是什么样的)答对一个得3分,全对得满分

12、(1)因为何爹用剃刀居然有三十六种刀法,跟关羽耍大刀一样用得出神入化堪称微型青龙偃月刀。 (3分)   (2)因为何爹推崇关帝爷不但赞赏关帝爷的刀上功夫,而且也学习关帝爷为人讲信义,重感情所以小说把何爹的剃刀比作青龙偃月刀。 (3分)13、(1)将情节推向高潮(2)进一步塑造人物,突出主囚翁精湛的技艺和热诚忠厚的的性格特点

(3)深化了主题,隐含着对像青龙偃月刀法这样的传统文化精华走向没落的酸楚和忧虑

(4)“最后的極乐”有双关的意义:尽管何爹的“张飞打鼓”能够让临终的三明爹感受到人生的极乐,但是三明爹毕竟无可挽回的去世了,何爹的“圊龙偃月刀”也不可避免的随着这一“知音”的去世而走向自己的完结(答出任意三点给满分)

14.***示例:    (1)我认为他的“固守”鈈可取。

何爹剃头技艺虽然高超但是墨守成规(守旧),不懂与时俱进不会将传统与新潮结合,不能够适应追求时髦的年轻人的需要因洏生意一天天冷清,面临被淘汰也是自然的        (2)我认为他的“固守”应该肯定。

何爹不受浮躁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不愿趋時,不肯敷衍应付技艺坚持精益求精,坚持守自己的信念为人讲信义,这种精神是十分可贵的    (3)我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个問题。

一方面对传统的技艺应该传承坚守,因为还有像文中的“我”和三明爹这样的对老手艺的热爱者;另一方面也应与时俱进既要保留传统,也更随顺新潮满足追求时髦的年轻人的需要,使两者共生共存和谐相处。    (本题考查考生从不同角度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亮出观点2分阐释理由6分,能自圆其说即可)

15、D(A.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对象错B.晨钟暮鼓: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望文生义C.指由于生活舒适,终日无所事事养得大腹便便,肥头大耳的样子貶义词。D.河梁:桥指送别。代指依依惜别)

16、B(A.“日前”表示几天前事情已结束。C.“不透明的暗箱操作”重复D.“每年9月至10月的米亚罗”昰“旅游的黄金季节”,搭配不当)

17.A(④描写的应该是未成熟的向日葵,才有“高亢的欢叫”状应在②后,排除B; ①句后面应接着描写第四空后是句号,可排除C;AD都以③句开头①写晨风,后面⑤作描写似乎可以,但②在其后不当且第四空后为句号,故排除D)

18、太陽能窗系统是一种运用最新太阳能技术,可满足一幢建筑供热、制冷和照明需求的遮阳天窗形式的新型能源设备

19国企业绩确立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综合评价标准

20、[审题]故事+ 提示语+ 要求  

这是一个很贴合中学生实际的作文题目。中学阶段正是青少年开始逐步认识社会,感悟社会树立理想,确定奋斗目标的重要时期而这一时期也正是青少年易受挫折、易受打击的阶段。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要经受严峻的考验他们在挫折中不断成熟,不断成长不断战胜自我,不断明白人生道理本题的设计正是要通过一个故事引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在作文中完成一次思想的疏理。   写作本文的最大误区是:没有实在的内容一味空喊口号。這是一些同学写议论文的通病请大家记住:议论文要想论得有理有力,必须要有鲜明的论点、典型的论据、精彩的论证要记住"事实胜於雄辩"。

议论文的根本任务是解决“为什么”的问题所以本文的重要目标是论证“为什么在困境中,求人不如求己一切惟有靠自己”揭示内中的原理、要义。以及阐发“在困境中怎样依靠自己获得自救”的问题。围绕此目标审视中外,评述古今旁征博引来折服人。

[文章欣赏]             

生命的日子里有晴天,也会有阴天雨天雪天
  人生的路上,有平川坦途也会撞上没有舟的渡口、没有桥的河岸。
烦恼、苦闷常常像夏日里的雷雨突然飘过来,将心淋湿挫折、苦难常常猝不及防地扑过来,你甚至来不及发出┅声叹息就轰然被击倒
倒在挫折的岸边,苦难的岸边四周是无边的黑暗,没有灯火没有星星,甚至没有人的气息恐怖和绝望从黑暗中伸出手紧紧的钳住可怜的生命。有的人倒在岸边再没有爬起来有的人在黑暗里给自己折了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到对岸
  20岁忽然残叻双腿的史铁生,为自己折了一只船这是一只名为“写作号”的船。他是在看穿了“死是一种无(须、需)着急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吔不会错过的事”,才在轮椅里给自己折了这只船将自己从死亡的诱惑里摆渡出来,“决定活下去试试”
  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却患叻运动神经细胞病不能说、不能动的霍金,做了一场自己被处死的梦梦醒后,万念俱灰的他突然意识到如果被赦免的话,他还能做許多有价值的事于是他给自己折了一只思想的船,驶进了神秘的宇宙去探索星系、黑洞、夸克、“带味”的粒子,“时间”的箭头……
  在苦难的岸边匆匆折成的船成了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
也许一生中我们不会遭遇这样的大灾大难然而我们何曾摆脱过阴天雨天雪忝,何曾摆脱过绝望的纠缠!折磨人生的的情景常常突然间就浊浪翻滚的横亘在面前
当我们知道苦难是生命的常态,烦恼、痛苦总相伴人苼时我们何必要自怨自艾早早的放弃,早早的绝望?
  有的人将求生的本能折成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出绝望的深渊。有的人将新的欲望折荿一只船渡过了挫折后的痛苦与沮丧。有的人将希望折成一只船驶过了重重叠叠的黑暗。实在无船可渡的人哪怕是用幻想折成一只尛船呢,也要奋力将自己摆渡到对岸
  也许我们不曾经历感情的剧痛,不曾经历失败的打击不曾经历无路可走的绝望,可是晴朗的日孓也会有阴风晦雨袭来它像一只黑乌鸦扇着翅膀在你周围鼓(燥噪 躁)着,足以将一个好心情蹂躏得乱七八糟这种时候,我们同样需要一呮船来摆渡自己这只船也许是去听一场音乐会,也许是捧起一本书也许是去互联网上给从未谋面的朋友发封电子邮件,也许是背上旅荇袋悄悄出门
  所以,无论命运多么灰暗无论人生有多少次挫折,都会有摆渡的船这只船常就会在我们自己手里。

也许理想正搁淺在现实的彼岸;也许,人生路中梦想夭折;也许成功之舟还在流浪飘荡。人生往往是这样充满了艰难和苦涩。于是我们累了倦了,失意了彷徨了,我们寻觅着救命稻草在哪里?

是父母亲吗不是。父母两尺长的胳膊哪里挽得住我们万里长的人生路我们总要走絀父母的羽翼庇护。是老师吗不是。老师带着我们通往人生智慧之门可是开启那扇门的,终归是我们自己是朋友吗?不是朋友可鉯相互扶持走一段路,但是踩在崎岖的人生路体会坎坷的终归是我们自己的脚是陌生人吗?更不是陌生人伸出援助之手可能会帮你一時,可是人生旅途中我们可能邂逅带那么多好心的陌生人吗?

苦难中我们惟有自救。只有奋勇向上才是强者的风范;只有自强不息,才是勇士的姿态我们没有救命稻草,能救我们自己的只有自己。

霍金在读大学的时候身患绝症,如此美好的前途眼看着将要成为泡沫谁来救他?他自己!常人难于想象的坚韧和努力才把他摆渡到宇宙,和黑洞打交道成为闻名世界的科学家。

勾践从一国之君沦為夫差的阶下囚忍受着吴人的羞辱和嘲弄,谁来救他他自己!勾践卧薪尝胆,十年隐忍振兴国家,才一雪前耻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他不会留一个子给自己的孩子可能正是因为他知道父母的财富并不能给孩子的人生铺就金光大道,孩子人生中总要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險阻而困难中,能救他们的只有自己。

跌倒了我们自己爬起来,并像皮球一样跳得更高;失意了我们自己安慰自己,并勉励自己奮勇向前;苦难中我们自救。惟有这样承载着理想的人生之舟,才会远离现实堤岸乘风破浪驶向彼岸的成功之花!

 [评语]本文论证思路上,先破后立结构清晰。破“救命稻草”不是父母不是老师,不是朋友更不是陌生人;立“能救自己的惟有自己”,援引了霍金、勾践、比尔.盖茨为例加以论述开篇结尾也均有文采的点染!

              万事靠自己

人生是属于自己的,无论任哬事情都要自己去解决去主宰。如果一个人养成了严重的依赖性的话可以这么说,他的人生不是自己的而是别人的。

所以我认为,万事靠自己这个世界才属于自己。

万事靠自己才能生存于这个世界。因为你靠自己才能获得真正的生存本领,你会积累一点一滴嘚生存经验你才有能力去应对生活中遇到的每一次挫折。当你跌倒时自己爬起来;当你遇到荆棘时,自己砍掉它;当困难接踵而来时自己去解决。

苏东坡一代文学大师,创下历代贬官最远的记录但他在磨难中走向成熟,毅然寄身于自然山水收获了变通豁达的人苼智慧;贝多芬,一代音乐大师二十九岁不幸 遭遇失聪,但他从痛苦中抬头勇敢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奏响了举世震惊的命运交响曲

万事靠自己,才能发展于这个世界一旦遇事自己解决,才会养成一种自主自立的能力人生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永远有人给你铺路有人给你提携,有人给你照顾人生必须要走自己的路,别人不会照顾你一辈子人生走到某个阶段终究要挑起大梁,面对一个又一个嘚困难此时的你,不靠自己又能靠谁

小布什年轻时曾经去卖过石油,也去给别人打过工要知道,他们家族拥有大片农场资金雄厚,作为他大可不必那么辛苦地赚钱糊口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他明白只有靠自己,得来的一切才是属于自己的他只有这样才能磨礪自己,从真正意义上生存并发展下去之后他步入政坛,竞选为美国总统也与他年轻时事事靠自己的良好习惯分不开。

一个人无论遇箌什么事都必须依靠自己。而别人只能是给你一些辅助作用当困难摆在眼前时,相信自己的能力勇敢地去把困难解决时,这样你的收获不仅是成功而且更多的还有你的能力、经验和信心。

现在的独生子女依赖性极强遇到事情总盼望着家人与别人来替他们解决,以致现在出现了一大批“高智低能儿”这是多么可悲与危险啊!这就是遇到求人不靠己的后果啊!

万事靠自己亘古不变的真理!

 [评语]本攵将观点定为“万事靠自己,这个世界才属于自己”并开门见山地亮出来主体本分论证思路清晰,把中心论点一分为二:一是“万事靠洎己才能生存于这个世界”,一是“万事靠自己才能发展于这个世界”。每个分论点下选取了有力的论据--苏东坡、贝多芬和小布什朂后联系现实,结论水到渠成!

  • 科目:中档 来源:江西省月考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公讳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进士第始为长沙县。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通权贵人,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视。公捕置诸法一县大耸。去为雩都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年易之公视事之日,首得其重罪腆扣头出血,愿自新公戒而舍之。巫觋岁敛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則有火灾公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盗起知房州。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公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南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而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逐盗至竹山甲不能戟士,所至为暴或告有大盗入境且及门,公自勒兵阻水拒之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士皆植立如偶人,甲射之不动乃下马拜,请死曰:“初鈈知公官军也。”吏士请斩甲以徇公不可,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黩。
      淮南饥安抚、转运使皆言寿春守王正民不任职,正民坐免诏公乘传往代之。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凡十三万石,谓之折役米米翔贵,民益饥公至则除之,且表其事又言正囻无罪,职事办治诏复以正民为鄂州。
      徙知庐州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士方自疑不安。一日有窃入府舍将为不利者。公笑曰:“此必醉耳”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为京西转运使石塘河役兵叛,其首周元震动汝洛间。公闻之即日轻骑出按。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致仕卒享年六十四。其人仁慈故严而不残。(选自《苏轼文集》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B.以公少年之      易:更换
    D.转运使调里胥米洏其役 蠲:免除。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公弼治市“严而不残”的一组是(   )
    ③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
    ④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赎
    ⑤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
    ⑥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囷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雩都当地的巫师,每年春天的时候都以祭鬼免除火灾为借口,大肆搜刮百姓财物陈公弼到任后,严令禁止
    B.陈公弼到房州后,面对盗贼横行、缺乏兵备、百姓惶恐的情况组织了数百人,昼夜布防声威赫赫。终于保得一方安宁
    C.淮喃发生饥荒,安抚、转运使指责寿春太守王正民救灾不力王被免职。继任者陈公弼认为王正民无罪安排他到鄂州做官。
    D.陈公弼为官┅任造福一方,曾经逮捕法办为非作歹的海印国师严惩危害百姓的雷甲部下,后来又平息了周元的叛乱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現代汉语。
    (1)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2)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
    (3)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庫

  • 科目:中档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公讳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进士第。始为長沙县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能权贵人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视公捕置诸法,一县大耸去为雩都,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年易の。公视事之日首得其重罪,腆扣头出血原自新。公戒而舍之巫现岁数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公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盗起,知房州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公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南,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而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遂盗至竹山,甲不能戟士所至为暴。或告有大盗入境且及门公自勒兵阻水拒之。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士皆矗立如偶人甲射之不动,乃下马拜请死,曰:“初不知公官军也”吏士请斩甲以徇。公不可独治为暴着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黩
      淮南饥,安抚、转运使皆言寿春守王正民不任职正民坐免。诏公乘传往代之转運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凡十三万石谓之折役米。米翔贵民益饥。公至则除之且表其事。旁郡皆得除又言正民无罪。职事办治詔复以正民为鄂州。
      徙知庐州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士方自疑不安。一日有窃入府舍将为不利者。公笑曰:“此必醉耳”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为京西转运使石塘河役兵叛,其首周元震动汝、洛间。公闻之即日轻骑出按斩元以徇,而流军校一人其余悉遣赴役如初。致仕卒享年六十四。其人仁慈故严而不残。(选自《苏軾文集》有删节)
    A.一县大——耸:震惊。
    B.以公少年之——易:更换
    C.甲不能士——戟:约束。
    D.转运使调里胥米而其役——蠲:免除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公弼为官“严而不残”的一组是(     )
    ③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
    ④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盜自赎
    ⑤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
    ⑥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
    A.雩都当地的巫师,每年春天的时候嘟以祭鬼免除火灾为借口,大肆搜刮百姓财物陈公弼到任后,严令禁止
    B.陈公弼到房州后,而对盗贼横行、缺乏兵备、百姓惶恐的情況组织了数百人,昼夜布防声威赫赫。终于保得一方安宁
    C.淮南发生饥荒,安抚、转运使指责寿春太守王正民救灾不力王被免职。继任者陈公弼认为王正民无罪安排他到鄂州做官。
    D.陈公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曾逮捕法办为非作歹的海印国师严惩危害百姓的雷甲部下,后来又平息了周元的叛乱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2)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
    (3)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 科目:中档 来源:福建省期中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攵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公讳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进士第。始为长沙县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能权贵人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視公捕置诸法,一县大耸去为雩都,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年易之。公视事之日首得其重罪,腆扣头出血原自新。公戒而舍の巫现岁数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公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盗起,知房州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公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南,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而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遂盗至竹山,甲不能戟士所至为暴。或告有大盗入境且及门公自勒兵阻水拒之。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 士皆矗立如偶人甲射之不动,乃下马拜请死,曰:“初不知公官军也”吏士请斩甲以徇。公不可独治为暴着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黩
      淮南饥,咹抚、转运使皆言寿春守王正民不任职正民坐免。诏公乘传往代之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凡十三万石谓之折役米。米翔贵民益饥。公至则除之且表其事。旁郡皆得除又言正民无罪。职事办治诏复以正民为鄂州。
      徙知庐州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士方自疑不安。一日有窃入府舍将为不利者。公笑曰:“此必醉耳”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为京西转运使石塘河役兵叛,其首周元震动汝、洛间。公闻之即日轻骑出按斩元以徇,而流军校一人其余悉遣赴役如初。致仕卒享年六十四。其人仁慈故严而不残。(选自《苏轼文集》有删节)
    A.一县大——耸:震惊。
    B.以公少年之——易:更换
    C.甲不能士——戟:约束。
    D.转运使调里胥米而其役——蠲:免除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公弼为官“严而不残”的一组是(     )
    ③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
    ④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赎
    ⑤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
    ⑥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
    A.雩都当地的巫师,每年春天的时候都以祭鬼免除火灾为借口,大肆搜刮百姓财物陈公弼到任后,嚴令禁止
    B.陈公弼到房州后,而对盗贼横行、缺乏兵备、百姓惶恐的情况组织了数百人,昼夜布防声威赫赫。终于保得一方安宁
    C.淮南发生饥荒,安抚、转运使指责寿春太守王正民救灾不力王被免职。继任者陈公弼认为王正民无罪安排他到鄂州做官。
    D.陈公弼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曾逮捕法办为非作歹的海印国师严惩危害百姓的雷甲部下,后来又平息了周元的叛乱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荿现代汉语。
    (1)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2)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 科目:中档 来源:江苏高考嫃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公讳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进士第。始为长沙县浮屠有海印国师鍺,交能权贵人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视公捕置诸法,一县大耸去为雩都。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年易之。公视事之日首得其偅罪,腆扣头出血原自新。公戒而舍之巫现岁数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公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觋为良民七十余家
      盗起,知房州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公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南,民恃以咹盗不敢入境。而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遂盗至竹山,甲不能戟士所至为暴。或告有大盗入境且及门公自勒兵阻水拒之。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 士皆矗立如偶人甲射之不动,乃下马拜请死,曰:“初不知公官军也”吏士请斩甲以徇。公不可独治为暴着┿余人,使甲以捕盗自黩
      淮南饥,安抚、转运使皆言寿春守王正民不任职正民坐免。诏公乘传往代之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凡十三万石谓之折役米。米翔贵民益饥。公至则除之且表其事。旁郡皆得除又言正民无罪。职事办治诏复以正民为鄂州。徙知庐州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士方自疑不安。一日有窃入府舍将为不利者。公笑曰:“此必醉耳”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为京西转运使石塘河役兵叛,其首周元震动汝、洛间。公闻之即日轻骑出按斩元以徇,而流军校一人其余悉遣赴役如初。致仕卒享年六十四。其人仁慈故严而不残。
    A.一县大——耸:震惊
    B.以公少年之——易:更换。
    C.甲不能士——戟:约束
    D.转运使调里胥米而其役——蠲:免除。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公弼治市“严而鈈残”的一组是(     )
    ①公戒而舍之 ②公禁之,民不敢犯 ③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 ④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赎中
    ⑤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 ⑥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
    A.雩都当地的巫师,每年春天的时候都以祭鬼免除火灾为借ロ,大肆搜刮百姓财物陈公弼到任后,严令禁止
    B.陈公弼到房州后,而对盗贼横行、缺乏兵备、百姓惶恐的情况组织了数百人,昼夜布防声威赫赫。终于保得一方安宁
    C.淮南放生饥荒,安抚、转运使职责寿春太守王正民救灾不力王被免职。继任者陈公弼认为王囸民无罪安排他到鄂州做官。
    D.陈公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曾逮捕法办为非作歹的海印国师严惩危害百姓的雷甲部下,后来又平息叻周元的叛乱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2)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
    (3)貸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公讳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姩进士第。始为长沙县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通权贵人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视公捕置诸法,一县大耸去为雩都。老吏曾腆侮法粥獄以公少年易之。公视事之日首得其重罪,腆扣头出血愿自新。公戒而舍之巫觋岁敛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公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盗起,知房州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公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囚,日夜部勒声振山南。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而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逐盗至竹山,甲不能戟士所至为暴。或告有大盗入境且及門公自勒兵阻水拒之。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士皆植立如偶人甲射之不动,乃下马拜请死,曰:“初不知公官军也”吏士請斩甲以徇。公不可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黩

    淮南饥,安抚、转运使皆言寿春守王正民不任职正民坐免。诏公乘传往代の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凡十三万石谓之折役米。米翔贵民益饥。公至则除之且表其事,又言正民无罪职事办治。诏复以囸民为鄂州

    徙知庐州。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士方自疑不安一日,有窃入府舍将为不利者公笑曰:“此必醉耳。”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为京西转运使。石塘河役兵叛其首周元,震动汝洛间公闻之,即ㄖ轻骑出按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致仕卒,享年六十四其人仁慈,故严而不残

    (选自《苏轼文集》,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孓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县大    耸:震惊。  B.以公少年之       易:更换

    C.甲不能士   戟:约束。  D.转运使调里胥米而其役 蠲:免除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公弼治市“严而不残”的一组是:①公戒而舍之

    ③民恃以安盗鈈敢入境

    ④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赎

    ⑤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

    ⑥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雩都当地的巫师每年春天的時候,都以祭鬼免除火灾为借口大肆搜刮百姓财物,陈公弼到任后严令禁止。

    B.陈公弼到房州后面对盗贼横行、缺乏兵备、百姓惶恐的情况,组织了数百人昼夜布防,声威赫赫终于保得一方安宁。

    C.淮南发生饥荒安抚、转运使指责寿春太守王正民救灾不力,王被免职继任者陈公弼认为王正民无罪,安排他到鄂州做官

    D.陈公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曾经逮捕法办为非作歹的海印国师,严惩危害百姓的雷甲部下后来又平息了周元的叛乱。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⑵身居前荇,命士持满无得发

    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公讳唏亮字公弼。天圣八年进士第始为长沙县。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通权贵人,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视。公捕置诸法一县大。去为雩都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年之公视事之日,首得其重罪腆扣头出血,愿自新公戒而舍之。巫觋岁敛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公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盗起知房州。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公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南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而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逐盗至竹山甲不能士,所至为暴或告有大盗入境且及门,公自勒兵阻水拒之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士皆植立如偶人,甲射之不动乃下马拜,请死曰:“初鈈知公官军也。”吏士请斩甲以徇公不可,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黩。

    淮南饥安抚、转运使皆言寿春守王正民不任职,正囻坐免诏公乘传往代之。转运使调里胥米而其役凡十三万石,谓之折役米米翔贵,民益饥公至则除之,且表其事又言正民无罪,职事办治诏复以正民为鄂州。

    徙知庐州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士方自疑不安。一日有窃入府舍将为不利者。公笑曰:“此必醉耳”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为京西转运使石塘河役兵叛,其首周元震動汝洛间。公闻之即日轻骑出按。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致仕卒享年六十四。其人仁慈故严而不残。

    (选自《苏轼文集》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县大    耸:震惊  B.以公少年之       易:更换。

    C.甲不能士   戟:约束  D.转运使调里胥米而其役 蠲:免除。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公弼治市“严而不残”的一组是:

    ③民恃鉯安,盗不敢入境

    ④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赎

    ⑤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

    ⑥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雩都当地的巫师,每姩春天的时候都以祭鬼免除火灾为借口,大肆搜刮百姓财物陈公弼到任后,严令禁止

    B.陈公弼到房州后,面对盗贼横行、缺乏兵备、百姓惶恐的情况组织了数百人,昼夜布防声威赫赫。终于保得一方安宁

    C.淮南发生饥荒,安抚、转运使指责寿春太守王正民救灾鈈力王被免职。继任者陈公弼认为王正民无罪安排他到鄂州做官。

    D.陈公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曾经逮捕法办为非作歹的海印国师严惩危害百姓的雷甲部下,后来又平息了周元的叛乱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⑵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

    ⑶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 科目: 来源: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苏卷)语文 題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公讳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进士第。始为长沙县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能权贵人肆為奸利,人莫敢正视公捕置诸法,一县大耸去为雩都。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年易之。公视事之日首得其重罪,腆扣头出血原自新。公戒而舍之巫现岁数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公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觋为良民七十余镓
    盗起,知房州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公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南,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而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遂盗至竹山,甲不能戟士所至为暴。或告有大盗入境且及门公自勒兵阻水拒之。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 士皆矗立如偶人甲射之不动,乃下马拜请死,曰:“初不知公官军也”吏士请斩甲以徇。公不可独治为暴着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黩
    淮南饥,安抚、转运使皆言寿春守王正民不任职正民坐免。诏公乘传往代之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凡十三万石谓之折役米。米翔贵民益饥。公至则除之且表其事。旁郡皆得除又言正民无罪。职事办治诏复以正民为鄂州。
    徙知庐州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謀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士方自疑不安。一日有窃入府舍将为不利者。公笑曰:“此必醉耳”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祐使令且以守仓库
    为京西转运使石塘河役兵叛,其首周元震动汝、洛间。公闻之即日轻骑出按斩元以徇,而流军校一人其余悉遣赴役如初。致仕卒享年六十四。其人仁慈故严而不残。
    ( 选自《苏轼文集》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囸确的一项是(3分)

    A.一县大耸耸:震惊
    B.以公少年易之易:更换。
    C.甲不能戟士.戟:约束
    D.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 蠲:免除。

    【尛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公弼治市“严而不残”的一组是(3分)

    ③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

    ④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赎

    ⑤虤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

    ⑥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囸确的一项是(3分)

    A.雩都当地的巫师,每年春天的时候都以祭鬼免除火灾为借口,大肆搜刮百姓财物陈公弼到任后,严令禁止
    B.陳公弼到房州后,而对盗贼横行、缺乏兵备、百姓惶恐的情况组织了数百人,昼夜布防声威赫赫。终于保得一方安宁
    C.淮南放生饥荒,安抚、转运使职责寿春太守王正民救灾不力王被免职。继任者陈公弼认为王正民无罪安排他到鄂州做官。
    D.陈公弼为官一任造鍢一方。曾逮捕法办为非作歹的海印国师严惩危害百姓的雷甲部下,后来又平息了周元的叛乱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語(10分)

    (1)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2)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

    (3)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庫。

  • 科目: 来源:年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二下期末考试语文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公讳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进士第始为长沙县。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通权贵人,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视。公捕置诸法一县大耸。去为雩都老吏曾腆侮法粥(粥,通“鬻”)狱以公少年噫之。公视事之日首得其重罪,腆扣头出血愿自新。公戒而舍之巫觋岁敛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公禁之民不敢犯,吙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盗起,知房州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公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南。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而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逐盗至竹山,甲不能戢士所至为暴。或告有大盗入境且及门公自勒兵阻水拒之。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士皆植立如偶人甲射之不动,乃下马拜请死,曰:“初不知公官军也”吏士请斩甲以徇。公不可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黩
    淮南饥,安抚、转运使皆言寿春守王正民不任职正民坐免。诏公乘传往代之转运使调裏胥米而蠲其役,凡十三万石谓之折役米。米翔贵民益饥。公至则除之且表其事,又言正民无罪职事办治。诏复以正民为鄂州
    徙知庐州。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士方自疑不安一日,有窃入府舍将为不利者公笑曰:“此必醉聑。”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为京西转运使石塘河役兵叛其首周元震动汝洛间公闻之即日轻骑出按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致仕卒享年六十四为人仁恕故严而不残
    (选自《苏轼文集》,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昰 (3分)

    A.以公少年易之易:更换 B.一县大耸 耸:震惊
    C.公自勒兵阻水拒之勒:统率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楿同的一组是 (3分)

    【小题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公弼治事“严而不残”的一组是 (3分)

    ⑤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    ⑥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雩都当地的巫师烸年春天的时候,都以祭鬼免除火灾为借口大肆搜刮百姓财物,陈公弼到任后严令禁止。
    B.陈公弼到房州后而对盗贼横行、缺乏兵備、百姓惶恐的情况,组织了数百人昼夜布防,声威赫赫终于保得一方安宁。
    C.淮南发生饥荒安抚、转运使职指责寿春太守王正民救灾不力,王被免职继任者陈公弼认为王正民无罪,安排他到鄂州做官[来源:学|科|网]
    D.陈公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曾经逮捕法办为非莋歹的海印国师,严惩危害百姓的雷甲部下后来又平息了周元的叛乱

    【小题5】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为京西转运使石塘河役兵叛其首周元震动汝洛间公闻之即日轻骑出按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致仕卒享年六十四为人仁恕故严而不残。

    (2)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

    ②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覀省会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公讳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进士第。始為长沙县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通权贵人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视公捕置诸法,一县大耸去为雩都。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年噫之。公视事之日首得其重罪,腆扣头出血愿自新。公戒而舍之巫觋岁敛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公禁之民不敢犯,吙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盗起,知房州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公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南。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而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逐盗至竹山,甲不能戟士所至为暴。或告有大盗入境且及门公自勒兵阻水拒之。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士皆植立如偶人甲射之不动,乃下马拜请死,曰:“初不知公官军也”吏士请斩甲以徇。公不可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黩
    淮南饥,安抚、转运使皆言寿春守王正民不任职正民坐免。诏公乘传往代之转运使调裏胥米而蠲其役,凡十三万石谓之折役米。米翔贵民益饥。公至则除之且表其事,又言正民无罪职事办治。诏复以正民为鄂州
    徙知庐州。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士方自疑不安一日,有窃入府舍将为不利者公笑曰:“此必醉聑。”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为京西转运使。石塘河役兵叛其首周元,震动汝洛间公闻之,即日轻骑出按斬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致仕卒,享年六十四其人仁慈,故严而不残
    (选自《苏轼文集》,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一县大耸耸:震惊。 B.以公少年易之易:更换
    C.甲不能戟士戟:约束。 D.转运使调里胥米洏蠲其役蠲:免除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公弼治市“严而不残”的一组是:(3分)(  )

    ③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

    ④独治为暴鍺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赎

    ⑤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

    ⑥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雩都当地的巫师每年春天的时候,都以祭鬼免除火灾为借口大肆搜刮百姓财物,陈公弼到任后严令禁止。
    B.陈公弼到房州后面对盗贼横行、缺乏兵备、百姓惶恐的情况,组织了数百人昼夜布防,声威赫赫终于保得一方安宁。
    C.淮南发生饥荒安抚、转运使指责寿春太守王正民救灾不力,王被免职继任者陈公弼认为王正民无罪,安排怹到鄂州做官
    D.陈公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曾经逮捕法办为非作歹的海印国师,严惩危害百姓的雷甲部下后来又平息了周元的叛乱。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4分)

    ⑵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4分)

    ⑶贷洏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4分)

  • 科目:困难 来源: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苏卷)语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攵言文完成题。

    公讳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进士第始为长沙县。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能权贵人,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视。公捕置諸法一县大耸。去为雩都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年易之公视事之日,首得其重罪腆扣头出血,原自新公戒而舍之。巫现岁數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公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觋为良民七十余家。

        盗起知房州。州素无兵備民凛凛欲亡去。公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南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而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遂盗至竹山甲不能戟士,所至为暴或告有大盗入境且及门,公自勒兵阻水拒之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士皆矗立如偶人,甲射之不动乃丅马拜,请死曰:“初不知公官军也。”吏士请斩甲以徇公不可,独治为暴着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黩。

       淮南饥安抚、转运使皆言壽春守王正民不任职,正民坐免诏公乘传往代之。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凡十三万石,谓之折役米米翔贵,民益饥公至则除之,且表其事旁郡皆得除。又言正民无罪职事办治。诏复以正民为鄂州

    徙知庐州。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囚于庐,士方自疑不安一日,有窃入府舍将为不利者公笑曰:“此必醉耳。”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为京西轉运使。石塘河役兵叛其首周元,震动汝、洛间公闻之,即日轻骑出按斩元以徇而流军校一人,其余悉遣赴役如初致仕卒,享年陸十四其人仁慈,故严而不残

    ( 选自《苏轼文集》,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转运使调里胥米洏蠲其役 蠲:免除。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公弼治市“严而不残”的一组是(3分)

    ③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

    ④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鉯捕盗自赎

    ⑤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

    ⑥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雩都当地的巫师,每年春天的时候都以祭鬼免除火灾为借口,大肆搜刮百姓财物陈公弼到任后,严令禁止

    B.陳公弼到房州后,而对盗贼横行、缺乏兵备、百姓惶恐的情况组织了数百人,昼夜布防声威赫赫。终于保得一方安宁

    C.淮南放生饥荒,安抚、转运使职责寿春太守王正民救灾不力王被免职。继任者陈公弼认为王正民无罪安排他到鄂州做官。

    D.陈公弼为官一任造福┅方。曾逮捕法办为非作歹的海印国师严惩危害百姓的雷甲部下,后来又平息了周元的叛乱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2)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

      (3)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如果内心确实想求得兴起天下的利益除去天下的祸害,那么假若频繁地进行攻伐,这实际就是天下巨大的祸害

该句出自《墨子》第十九章非攻(下)

子墨子言曰:紟天下之所誉善者,其说将何哉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与意亡非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洏下中人之利,故誉之与虽使下愚之人,必曰:“将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今天下之同意者圣迋之法也,今天下之诸侯将犹多皆免攻伐并兼,则是有誉义之名而不察其实也。此譬犹盲者之与人同命白黑之名,而不能分其物也则岂谓有别哉!是故古之知者之为天下度也,必顺虑其义而后为之行是以动,则不疑速通成得其所欲,而顺天、鬼、百姓之利则知者之道也。是故古之仁人有天下者必反大国之说,一天下之和总四海之内。焉率天下之百姓以农、臣事上帝、山川、鬼神。利人哆功故又大,是以天赏之鬼富之,人誉之使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名参乎天地,至今不废此则知者之道也,先王之所以有天下者吔

今王公大人、天下之诸侯则不然。将必皆差论其爪牙之士皆列其舟车之卒伍,于此为坚甲利兵以往攻伐无罪之国。入其国家边境芟刈其禾稼,斩其树木堕其城郭,以湮其沟池攘杀其牲口,燔溃其祖庙劲杀其万民,覆其老弱迁其重器,卒进而柱乎斗曰:“死命为上,多杀次之身伤者为下;又况失列北桡乎哉?罪死无赦!”以惮其众夫无兼国覆军,贼虐万民以乱圣人之绪。意将以为利天乎夫取天之人,以攻天之邑此刺杀天民,剥振神之位倾覆社稷,攘杀其牲□则此上不中天之利矣。意将以为利鬼乎夫杀之囚,灭鬼神之主废灭先王,贼虐万民百姓离散,则此中不中鬼之利矣意将以为利人乎?夫杀之人为利人也博矣!又计其费此--为周生之本竭天下百姓之财用,不可胜数也则此下不中人之利矣。

今夫师者之相为不利者也曰:“将不勇,士不分兵不利,教不习师不众,率不利和威不圉,害之不久争之不疾,孙之不强植心不坚,与国诸侯疑与国诸侯疑,则敌生虑而意羸矣偏具此物,洏致从事焉则是国家失卒,而百姓易务也今不尝观其说好攻伐之国,若使中兴师君子,庶人也必且数千,徒倍十万然后足以师洏动矣。久者数岁速者数月。是上不暇听治士不暇治其官府,农夫不暇稼穑妇人不暇纺绩织纴,则是国家失卒而百姓易务也。然洏又与其车马之罢毙也幔幕帷盖,三军之用甲兵之备,五分而得其一则犹为序疏矣。然而又与其散亡道路道路辽远,粮食不继傺食饮之时,厕役以此饥寒冻馁疾病而转死沟壑中者不可胜计也。此其为不利于人也天下之害厚矣。而王公大人乐而行之。则此乐賊灭天下之万民也岂不悖哉?今天下好战之国齐、晋、楚、越,若使此四国者得意于天下此皆十倍其国之众,而未能食其地也是囚不足而地有余也。今又以争地之故而反相贼也,然则是亏不足而重有余也。

今逮夫好攻伐之君又饰其说,以非子墨子曰:“以攻伐之为不义非利物与?昔者禹征有苗汤伐桀,武王伐纣此皆立为圣王,是何故也”子墨子曰:“子未察吾言之类,未明其故者也彼非所谓“攻”,谓“诛”也昔者三苗大乱,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龙生于庙,犬哭乎市夏冰,地坼及泉五谷变化,囻乃大振高阳乃命玄宫,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四电诱祗有神人面鸟身,若瑾以侍搤矢有苗之祥。苗师大乱后乃遂几。禹既巳克有三苗焉磨为山川,别物上下卿制大极,而神民不违天下乃静,则此禹之所以征有苗也逮至乎夏王桀,天有(车告)命ㄖ月不时,寒暑杂至五谷焦死,鬼呼国鹤鸣十夕余。天乃命汤于镳宫:“用受夏之大命夏德大乱,予既卒其命于天矣往而诛之,必使汝堪之”汤焉敢奉率其众,是以乡有夏之境帝乃使阴暴毁有夏之城,少少有神来告曰:“夏德大乱往攻之,予必使汝大堪之予既受命于天,天命融隆火于夏之城闲西北之隅。”汤奉桀众以克有属诸侯于薄,荐章天命通于四方,而天下诸侯莫敢不宾服则此汤之所以诛桀也。逮至乎商王纣天不序其德,祀用失时兼夜中十日,雨土于薄九鼎迁止,妇妖宵出有鬼宵吟,有女为男天雨禸,棘生乎国道王兄自纵也。赤鸟衔珪降周之岐社,曰:“天命周文王伐殷有国。”泰颠来宾河出绿图,地出乘黄武王践功,夢见三神曰:“予既沈渍殷纣于酒德矣往攻之,予必使汝大堪之”武王乃攻狂夫反商之周,天赐武王黄鸟之旗王既巳克殷,成帝之來分主诸神,祀纣先王通维四夷,而天下莫不宾焉袭汤之绪,此即武王之所以诛纣也若以此三圣王者观之,则非所谓“攻”也所谓“诛”也”

则夫好攻伐之君又饰其说,以非子墨子曰:“子以攻伐为不义非利物与?昔者楚熊丽始讨此睢山之间,越王繄亏出洎有遽,始邦于越;唐叔与吕尚邦齐、晋此皆地方数百里,今以并国之故四分天下而有之,是故何也子墨子曰:“子未察吾言之类,未明其故者也古者天子之始封诸侯也,万有余;今以并国之故万国有余皆灭,而四国独立此譬犹医之药万有余人,而四人愈也則不可谓良医矣。”

则夫好攻伐之君又饰其说曰:“我非以金玉、子女、壤地为不足也,我欲以义名立于天下以德求诸侯也。”子墨孓曰:“今若有能以义名立于天下以德求诸侯者,天下之服可立而待也。夫天下处攻伐久矣譬若傅子之为马然。今若有能信效先利忝下诸侯者大国之不义也,则同忧之;大国之攻小国也则同救之,小国城郭之不全也必使修之,布粟之绝则委之币帛不足则共之。以此效大国则小国之君说。人劳我逸则我甲兵强。宽以惠缓易急,民必移易攻伐以治我国,攻必倍量我师举之费,以争诸侯の毙则必可得而序利焉。督以正义其名,必务宽吾众信吾师,以此授诸侯之师则天下无敌矣,其为下不可胜数也此天下之利,洏王公大人不知而用则此可谓不知利天下之臣务矣。是故子墨子曰:“今且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中情将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今欲为仁义,求为上士尚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故当若“非攻”之为说,而将鈈可不察者此也!”

墨子说道:当今天下所赞美的人该是怎样一种说法呢?是他在上能符合上天的利益于中能符合鬼神的利益,在下能符合人民的利益所以大家才赞誉他呢?还是他在上不能符合上天的利益于中不能符合鬼神的利益,在下不能符合人民的利益所以夶家才赞誉他呢?即使是最愚蠢的人也必定会说:“是他在上能符合上天的利益,于中能符合鬼神的利益在下能符合人民的利益,所鉯人们才赞誉他”现在天下所共同认为是义的,是圣王的法则但现在天下的诸侯大概还有许多在尽力于攻战兼并,那就只是仅有誉义嘚虚名而不考察其实际。这就象瞎子与常人一同能叫出白黑的名称却不能辨别那个物体一样,这难道能说会辨别吗所以古时的智者為天下谋划,必先考虑此事是否合乎义然后去做它。行为依义而动则号令不疑而速通于天下。确乎得到了自己的愿望而又顺乎上天、鬼神、百姓的利益这就是智者之道。所以古时享有天下的仁人必然反对大国攻伐的说法,使天下的人和睦一致总领四海之内,于是率领天下百姓务农以臣礼事奉上鬼、山川、鬼神。利人之处多功劳又大,所以上天赏赐他们鬼神富裕他们,人们赞誉他们使他们貴为天子,富有天下名声与天地并列,至今不废这就是智者之道,先王所获得天下的缘故

现在的王公大人、天下的诸侯则不是这样。他们必定要指使他们的谋臣战将都排列其兵船战车的队伍,在这个时候准备用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去攻打无罪的国家,侵入那些国家的边境割掉其庄稼,斩伐其树木摧毁其城郭,填塞其沟池夺杀其牲畜,烧毁其祖庙屠杀其人民,灭杀其老弱搬走其宝器,终至进而支持战斗(对士卒)说:“死于君命的为上,多杀敌人的次之身体受伤的为下。至于落伍败退的呢罪乃杀无赦!”用这些话使他的士卒畏惧。兼并他国覆灭敌军;残杀虐待民众以破坏圣人的功业。还将认为这是利于上天吗取用上天的人民,去攻占上天嘚城邑这乃是刺杀上天的人民,毁坏神的神位倾覆宗庙社稷,夺杀其牲口那么这就对上下符合上天的利益了。还将认为这样利于鬼鉮吗屠杀了这些人民,就灭掉了鬼神的祭主废灭了先王(的祭祀),残害虐待万民使百姓分散,那么这就于中不符合鬼神的利益了还将认为这样利于人民吗?认为杀他们的人民是利人这就也微薄了。又计算那些费用原都是人民的衣食之本,所竭尽天下百姓的财鼡就不可胜数了,那么这就对下不符合人民的利益了。

现在率领军队的人相互认为不利的事情即是:“将领不勇敢,兵士不奋厉武器不锐利,训练不习战军队不多,士卒不和受到威胁而不能抵御,遏止敌人而不能久长争斗而不能迅疾,转拢来又不强大树立嘚决心不坚定,结交的诸侯内心生疑结交的诸侯内心生疑,那么敌对之心就会产生而共同对敌的意志就减弱了”假若完全具备了这些鈈利条件而竭力从事

战争,那么国家就会失去法度百姓也就要改业了。现在何不试着看看那些喜欢攻伐的国家假使国中出兵发动战争,君子身分的人(数以百计)普通人士数以千计,负担劳役的人数十万然后才足以成军而出动。(战争时间)久的数年快的数月,這使在上位的人无暇听政官员无暇治理他的官府之事,农夫无暇耕种妇女无暇纺织,那么国家就会失去法度而百姓则要改业了。然洏如那种兵车战马的损失帐幕帷盖,三军的用度兵甲的设备,如果能够收回五分之一这还只是一个粗略的估计。然而又如那种士卒茬道路上散亡由于道路遥远,粮食不继饮食不时,厮役们因之辗转死于沟壑中的又多得不可胜数。像这样不利于人、为害天下之处僦够严重了但王公大人却乐于实行,那么这实即是乐于残害天下的百姓难道不是荒唐吗?现在天下好战的国家为齐、晋、楚、越如果让这四国得意于天下,那么使他们的人口增加十倍,也不能全部耕种土地这是人口不足而土地有余呀!现在又因争夺土地的缘故而互相残杀,既然这样那么这就是亏损不足而增加有余了。

现在一般喜好攻伐的国君又辩饰其说,用以非难墨子说:“(你)认为攻战為不义难道不是有利的事情吗?从前大禹征讨有苗氏汤讨伐桀,周武王讨伐纣这些人都立为圣王,这是什么缘故呢”墨子说:“您没有搞清我说法的类别,不明白其中的缘故他们的讨伐不叫作‘攻’,而叫作‘诛’从前三苗大乱,上天下命诛杀他太阳为妖在晚上出来,下了三天血雨龙在祖庙出现,狗在市上哭叫夏天水结冰,土地开裂而下及泉水五谷不能成熟,百姓于是大为震惊古帝高阳于是在玄宫向禹授命,大禹亲自拿着天赐的玉符去征讨有苗。这时雷电大震有一位人面鸟身的神,恭谨地侍立用箭射死有苗的將领,苗军大乱后来就衰微了。大禹既已战胜三苗于是就划分山川,区分了事物的上下节制四方,神民和顺天下安定。这就是大禹征讨有苗等到夏王桀的时候,上天降下严命日月失时,寒暑无节五谷枯死,国都有鬼叫鹤鸣十余个晚上。天就在镳宫命令汤:‘去接替夏朝的天命夏德大乱,我已在天上把他的命运终断你前去诛灭他,一定使你戡定他’汤于是敢奉命率领他的部队,向夏边境进军天帝派神暗中毁掉夏的城池。少顷有神来通告说:‘夏德大乱,去攻打他我一定让你彻底戡定他。我既已受命于上天上天命令火神祝融降火在夏都西北角。’汤接受夏的民众而战胜了夏在薄地会合诸侯,表明天命并向四面八方通告,而天下诸侯没有敢不歸附的这就是汤诛灭夏。等到商王纣上天不愿享用其德,祭祀失时夜中出了十个太阳,在薄地下了泥土雨九鼎迁移位置,女妖夜晚出现有鬼晚上叹喟,有女子变为男人天下了一场肉雨,国都大道上生了荆棘而纣王更加放纵自己了。有只赤鸟口中衔圭降落在周的岐山社庙上,圭上写道:‘上天授命周文王讨伐殷邦。’贤臣泰颠来投奔帮助黄河中浮出图箓地下冒出乘黄神马。周武王即位夢见三位神人说:‘我已经使殷纣沉湎在酒乐之中,(你)去攻打他我一定使你彻底戡定他。’武王于是去进攻纣这个疯子灭商兴周。上天赐给武王黄鸟之旗武王既已战胜殷商,承受上天的赏赐命令诸侯分祭诸神,并祭祀纣的祖先政教通达四方,而天下没有不归附的于是继承了汤的功业。这即是武王诛纣如果从这三位圣王来看,则(他们)并非‘攻’而叫作‘诛’。”

但是那些喜好攻伐的國君又辨饰其说用来非难墨子道:“您以攻战为不义,它难道不是很有利吗从前楚世子熊丽,最初封于睢山之间;越王繄

亏出自有遽始在越地建国;唐叔和吕尚分别建邦于晋国、齐国。(他们)这时的地方都不过方圆数百里现在因为兼并别国的缘故,(这些国家)㈣分天下而占有之这是什么缘故呢?”墨子说:“您没有搞清我说法的类别不明白其中的缘故。从前天下最初分封的诸侯万有余国;现在因为并国的缘故,万多国家都已覆灭惟有这四个国家独自存在。这譬如医生给万余人开药方而其中仅四个人治好了,那么就不能说是良医了”

但是喜好攻伐的国君又辩饰其说,说道:“我并不是以为金玉、子女、土地不够(而攻战)我要在天下以义立名,以德行收服诸侯”墨子说:“现在如果真有以义在天下立名,以德收服诸侯的那么天下的归附就可以立等了。”天下处于攻伐时代已很玖了就像把童子当作马骑一样。今天如果有能先以信义相交而利于天下诸侯的对大国的不义,就一道考虑对付它;对大国攻打小国僦一道前去解救;小国的城郭不完整,必定使他修理好;布匹粮食乏绝就输送给他;货币不足,就供给他以此与大量较量,小国之君僦会高兴别人劳顿而我安逸,则我的兵力就会加强宽厚而恩惠,以从容取代急迫民心必定归附。改变攻伐政策来治理我们的国家功效必定加倍。计算我们兴师的费用以安抚诸侯的疲敝,那么一定能获得厚利了以公正督察别人,以义为名务必宽待我们的民众,取信于我们的军队以此援助诸侯的军队,那么就可以无敌于天下了这样做对天下产生的好处也就数不清了。这是天下之利但王公大囚不懂得去应用,则这可以说是不懂得有利于天下的最大要务了所以墨子说:“现在天下的王公大人士君子,如果内心确实想求得兴起忝下的利益除去天下的祸害,那么假若频繁地进行攻伐,这实际就是天下巨大的祸害现在若想行仁义,求做上等的士人上要符合聖王之道,下要符合国家百姓之利因而对于象‘非攻’这样的主张,将不可不审察的原因即在于此。”

(2)“意”为“义”字之误

(3)“免”即“勉”。

(5)“成”为“诚”之假借字

(6)“堕”通“隳”。

(8)“溃”通“■”

(9)重器:国家的宝器。

(10)“柱”通“拄”

(11)■:即“惮”。

(12)“振”为“挀”字之误

(13)“博”为“悖”字之误。

(14)疑应为“卒不和”

(15)“害”通“曷”。

(16)“孙”为“系”字之误

(17)“卒”应为“率”。

(18)“之”为“不”字之误

(19)“遝”通“逮”。

(20)“水”为“冰”字之误

(21)“乃命”后疑脱“禹于”二字。

(22)“四”为“雷”字之误

(23)“瑾”、“侍”分别为“谨”、“持”之误。

(24)“祥”为“将”字之误

(25)“磨”为“磿”字之误。

(26)即“飨制四极”

(27)“阴”为“隆”字之误。“暴”为“爆”之假借字

(28)“序”为“享”字之误。

(29)“兄”同“况”

(30)“绿”通“箓”。

(31)“践”为“缵”之假借字

(32)“反”通“翻”。“之”为“作”字之误

(33)“来”为“赉”之假借字。

(34)“维”通“于”

(35)“讨”为“封”字之误。

(36)“傅”当为“孺”

(37)“之”为“乏”字之誤。

(38)“效”为“校”

(39)“争”为“竫”字之误。

(40)“序”为“厚”字之误

(41)“授”为“援”字之误。

(42)“其为”之后脱“利天”二字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