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你能解决多少问题解决没

这是一个典型的管理咨询顾问面試题本意在于考察面试者提出正确假设的能力。因为咨询工作绝大大多时候都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按天计费资深顾问一天收4万~5万,客戶都希望时间越短越好)根据有限的信息(管理咨询解决的你能解决多少问题大多是无边界的,完全不可能穷尽所有信息)给出可行嘚解决方案

但是提出正确假设的能力并不能一撮而就必须要以构建框架的能力为基础,才能提出正确的假设

**下问摘自我在知乎专栏“框架的力量”,供题主参考**

一、从理论层面认知“框架”力量的根源

1.1 万事万物的本质是一个个的系统

世间万物无论是大到一个星系还昰小至一个原子(见上图),其本质都是一个个的系统(关于这点的理解继续推荐下霍金的《时间简史》。兴趣更足的童鞋也可以了解量子力学理论)

系统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一种认识论:即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相结合的有机整体,并且系统的整体不等于其局部的简单相加——即不仅要考虑系统的构成元素、更要考虑元素之间的联系

例如,房子系统最粗的“框架”就是由屋顶、四壁和地板組成的但是仅仅识别出这6个元素是构不成一间房子的,你至少还需要清楚这6个元素之间的联系——屋顶在最上面呈现出一个伞状、四壁莋为长方体的四边在屋顶下面支撑、地板是长方体的底

下图是一张最简单的房子系统“框架”示意(有点丑,但很形象^_^)

系统的这一概念揭示了客观世界的某种本质属性有无限丰富的内涵和处延,其内容就是系统论或系统学系统论作为一种普遍的方法论是迄今为止人類所掌握的最高级思维模式。

1.2 “框架”就是对系统构成元素以及元素间有机联系的简化体现

①通过分析出物体系统的构成元素人类可以對物体形成深刻的理解并加以应用、甚至改造。譬如随着对各种不同生物基因测序的深入,人类已经掌握了大量生命的基因系统从而根据需要开展了各种“改造生命”的活动(如备受争议的“基因疗法”和“转基因作物”)。现在生物科学家已经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的铨部解读,也就是掌握了人类基因系统的构成全部元素若抛开伦理层面上的争论的话,人类在技术上已经侵入了“上帝的领域”完全鈳以全新创造生命了。这就是完全掌握了基因系统构成元素后的威力!

②“框架”不仅仅体现了系统的构成元素它还体现了系统各构成元素之间的有机联系,这种联系就是“规律”通过对系统规律的理解和把握,人类甚至可以认知到靠眼睛看不到、靠耳朵听不到的东西仳如,早在1915年爱因斯坦就基于相对论提出了“引力波”的存在,但直至一百年后的2015年美国科研人员才第一次探测到了引力波(啥,你問引力波是什么东西在物理学中,引力波是指时空弯曲中的涟漪通过波的形式从辐射源向外传播,这种波以引力辐射的形式传输能量引力波的发现对人类有着重大意义,可能会带来天文学的革命、能源革命甚至可以让科幻小说中幻想的超光速曲率宇宙飞船成为现实)。爱因斯坦没有上过太空也没有如今各种先进的宇宙探测工具,但就仅仅依据广义相对论他在1915年就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这就昰掌握了系统规律后的威力!

1.3 运用“框架”思考可以更快速地对事物产生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既然万事万物都是各式各样的系统,而“框架”是对系统构成元素以及元素间有机联系的简化体现如果你构建出了一个反映某事物系统的“框架”,并运用这个“框架”来思栲的话是不是就可以对这个事物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呢。

例如你想对自身能力做一个分析,你可以宽泛地想想自己擅长的、不擅长嘚也可以借助某一款个人能力评估模型进行剖析——这个评估模型其实就是个人能力系统的一个简化框架,显然第二种做法会让你对自身能力的了解更全面、更深入

让我们再看多一个例子。假如一开始就有人告诉了你某个事物系统的“框架”你直接用这个“框架”去思考,是不是比全新思考会更快呢比如,你想从家里去一个从未到过的办公楼现在有两种办法:一是你直接出门,一路问人或自己摸索着过去;还有一种做法就是你出门前就通过百度地图先查好路线图再按照这个路线过去。你觉得哪种方法能让你更快地抵达目的地毫无疑问,肯定是第二种不运用“框架”来思考就如同不查地图就出门找路的办法,而运用“框架”思考就是照着地图去目的地的做法

做了必要的理论储备,清楚“框架”力量的根源后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来感受下运用“框架”解决你能解决多少问题的强夶力量吧。

二、从实践层面感受运用“框架”解决你能解决多少问题的力量

假设你现在是一名管理咨询顾问你所服务的深圳一家生产手機的企业老总向你抱怨招不到普工,现在要请你为他出一个解决方案你会怎么做呢?
(如果可以的话建议你可以先针对该案例考虑60秒後再往下阅读,甚至你可以拿出一张纸来尝试下书面解题)

看到这个你能解决多少问题后,你脑子里是不是已经在想是不是这家企业开嘚工资不够高招聘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公司的地理环境不好譬如在垃圾处理厂的旁边?可能你想到的很多很多我就不一一列示出来叻,反正想的都是各式各样的原因啦

如果你是如我所猜想的这么在做了,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你能解决多少问题的能力叻,能够先考虑原因再基于原因给出对策,而不是直接就动手开干

当然,你也有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对策比如可以开更高的工资啊,给更好的福利啊给员工提成,鼓励他们到自己的老家去招人等等如果你第一时间真这么想了,其实也不重要这反过来说明了通過本文的学习,你将产生更大的进步!

读到此处想必部分先想原因而非先想对策的读者有点飘飘然了,我还不错嘛是不是没必要继续閱读下去了?从对你负责的角度出发我强烈建议你读下去,因为接下来你会发现其实你跟先想到对策的读者相比只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不服气!没关系,让我们一起来顺着原因推导下去看看

前面已经提到可能的原因有工资不够高、招聘方式有你能解决多少问題、公司的地理环境不好,按照这个思路想的话是不是原因还是很多?例如:

  • 线下的招聘渠道没找对明明是要找普工,不去人力市场却跑到高交会招人了(哈哈,应该没有这么天真烂漫的招聘经理吧);
  • 线上的招聘渠道没选好没有在赶集、58同城上发布招聘信息,却茬智联招聘、51Job上发布招聘信息了(犯这种错的招聘经理笔者真见过哦);
  • 公司的社会口碑不好,曾经有员工跳过楼新闻都报道过了;
  • 市场上的劳动力供应不足,一线城市成本高行业里普遍碰到“用工荒”;
  • 竞争对手开的工资更高,应聘人员都跑竞争对手那边去了

到目前为止,你觉得原因都列全了吗原因越列越多之后,相信大部分人反而不敢保证说原因都列全了那么要怎么做才能有信心地说:“峩认为原因都列全了!”

其实方法很简单,我们最好选用或者创建一个框架来组织原因而非毫无章法的罗列。这样只要我们将这个框架铨部***后就可以自信地说原因都列全了。以该题为例我们可以按照下图框架来***原因:

通过上图的框架,我们再进行原因的***就可以有自信地说所有原因都列全了,即使有部分细节原因有遗漏也无伤大雅因为主要的原因类型都已经考虑到了。

到目前为止你鈳能觉得“招不到普工”的你能解决多少问题几乎告破了,剩下的工作就只是对原因进行分析判断再针对可能的原因采取对策就行啦。鈈幸的是如果我们仅仅做到这个程度的话,最多只能拿到50分而已(100分制)

什么?!这么专业怎么能只有50分呢不要着急,我们继续来┅起往下推导

利用我们构建出的招不到普工原因的框架,我们可以全面地分析出可能的原因并一一去加以验证。下图仅***出部分原洇供参考:

天啦原来可以有这么多原因啊?可能你已经在心里哀叹了是啊,这么多原因即使只挑选部分原因,可能至少也需要一周時间才能都调研完成

既然已经到这儿了,就让我们继续走上解决你能解决多少问题的征程吧

假设你凭着过人的战斗力,在加班加点的凊况下终于在一周的时间里调研完了你认为重要的原因,并且编写出了一份美轮美奂的分析报告虽然黑着两个眼圈,但是你却充满着荿就感在给客户的方案汇报会上,你激情澎湃地进行了方案的讲解通过详细的数据比对找出了该企业招不到普工的五大原因:

  • 总体工資相较竞争对手低了581元;
  • 每日的工作时长10小时相较竞争对手多了1小时;
  • 招聘人员的激励上,每招一人的激励奖金比竞争对手少了50元;
  • 招聘囚员的平均工作年限2.2年相较竞争对手少了0.5年;
  • 招聘展位的平均日人流量相较竞争对手少了18人。

针对以上五大原因你也给出了非常贴切嘚应对措施。完成方案讲解后你在心里狠狠地将自己夸了一遍“我真TM是个天才”,然后费力压抑着内心的狂喜表面波澜不惊地等着客戶的赞叹和鼓掌!可是,气氛却非常地不对!

客户的陈总充满疑惑地问了一句:“老师我们上月原计划招收200名普工,上半个月招到了180名但是剩下20个人一直就没招到。如果确实是如您所分析的原因的话我们前半个月的180名普工是怎么招到的呢?”

想必此刻的你同我一样惢里一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吧?是啊客户也没有说错,确实是招不到普工只是这个“招不到”与我们理所当然地所想的“招不到”大夶不同而已。

如果客户说讲的“招不到”是指上个月计划招收200名普工但只招收到了20名普工的话,你以上的分析是非常精彩的也一定能嘚到客户的赞赏。

但如果客户所讲的“招不到”只是招不到剩下的20人的话你是否没有必要对企业和岗位的吸引力做分析呢,是否没有必偠对招聘手段做分析呢因为如果这些有你能解决多少问题的话,那么180个普工是怎么招到的呢因此在这个“招不到”的你能解决多少问題下,你只需重点分析下外部原因是否是全行业的人力需求都太旺盛了,以致供应不足还是人员外流导致人力市场供应不足了。你压根就没有必要去忍受一周的加班

不过一切都晚了,现在陷入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场面:客户如果责怪你的话似乎有点不近人情,毕竟你充分展示了专业严谨的分析能力、敬业尽责的顾问精神;可是如果客户不责怪你的话你确实没能够帮助客户解决你能解决多少问题,还浪费客户的时间和资源你能解决多少问题出在哪儿了呢?

很简单你能解决多少问题出在你在解决你能解决多少问题之前,未能先有效哋界定你能解决多少问题何谓界定你能解决多少问题,界定你能解决多少问题就是弄清楚你能解决多少问题到底是什么的过程和方法即发现你能解决多少问题。

三、总结下运用“框架”解决你能解决多少问题

通过以上的共同解题之旅想必你已经大致了解应该如何应用“框架”来解决你能解决多少问题了:

1、首先要构建发现你能解决多少问题、分析你能解决多少问题和解决你能解决多少问题的框架

千万鈈能在连你能解决多少问题都不清楚的情况下就贸然分析、甚至直接去解决你能解决多少问题。我在新著《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中提炼了“解决你能解决多少问题五步法”(见下图)腾讯课堂也发布了同名的课程(上线不到1月,就勇夺职业类课程推荐第1名)

  • 步骤1、堺定你能解决多少问题(发现你能解决多少问题环节)
  • 步骤2、构建框架(分析你能解决多少问题环节
  • 步骤3、明晰关键(分析你能解决多少問题环节)
  • 步骤4、高效执行(解决你能解决多少问题环节)
  • 步骤5、检查调整(解决你能解决多少问题环节)

今天时间有限下周发布知乎“框架的力量”专栏文章《创业大咖、企业高管的思考方式》,在这篇文章中我会更聚焦地讲如何提出正确的假设,解答题主所提出的這个你能解决多少问题(其实都是套路)

2、解决你能解决多少问题五步骤中每一步骤都需要积累合适的常用框架

  • 界定你能解决多少问题:常用框架有5W2H、5Whys
  • 构建框架:常用框架有Why—What—How、PEST、SWOT、3C、4Ps等,关键要符合归纳和演绎的逻辑顺序(以后单独发一篇专栏文章讲透这个逻辑顺序)
  • 明晰关键80/20法则
  • 高效执行和检查调整PDCA模型

有更多交流的想法欢迎添加个人微信【wangsm003】(请注明来自于知乎,否则可能验证不过哦呵呵)

最后的最后,不只是收藏还点赞的才是好宝宝(^_^)

《你能解决多少问题解决力》这夲书是打钱研一把他开设的课程《经营管理者养成计划——解决你能解决多少问题必须的技巧课程》浓缩后出版的书

该书主要讲了初级解决你能解决多少问题技巧和中级解决你能解决多少问题实践技巧。

初级主要围绕数据搜集、找对你能解决多少问题、分析归纳数据、说奣展示为主

中级抓哟围绕解决你能解决多少问题的手段、具体计划、软性技巧(例如:人事调动、合作谈判)为主。

要想把初级和中级嘟做好真正的做到解决你能解决多少问题,提升自己的你能解决多少问题解决力最重要的就是走对第一步:

所以,读完这本书最想囷大家分享的也是如何找到真正的你能解决多少问题。要找到真正的你能解决多少问题最关键的,也是以我现在的水平认为最重要的三點是:

当我们拿到任务时往往会立刻开始搜集数据,很少会仔细和任务发布者沟通调研目的但恰恰是这一步对于我们后期搜集到的数據是否能产生真正的价值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我们就来看看要搞清楚调研目的我们先要搞清楚哪些信息。

要证明什么:就是正確理解委托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信息

向谁汇报:可能是外部客户、本公司高层领导、部门领导等。

提交形式:只要数据;要数据和说明材料;要更详细的图表或有关信息来龙去脉的补充资料;有的甚至需要包罗万象的资料

何时提交:时间节点要求、报告质量要求,哪个哽优先

你能解决多少问题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有意义,换一个环境也许你能解决多少问题就不再是你能解决多少问题。

如果没有针對具体的环境提供解决方案你的方案即使再完美,也如同空中楼阁无法解决实际你能解决多少问题。

谈到分析环境书中讲可以从以丅3个维度着手:

市场大趋势:主要是针对GDP、消费比率等数据进行分析。

市场细分:当你选定某一行业例如汽车行业,可以进一步细分聚焦你能解决多少问题可以细分为国内和进口、新车和二手、小轿车和SUV等等。

竞争环境:谁是我们的竞争对手观察企业平均值,理解优良企业的做法

竞争环境中的竞争对手一项,特别有意思有时候我们的竞争对手可能不会我们的同行,例如快餐界说到自己的竞争对手還会提到手机因为一些大学生由于手机话费太高,减少了去快餐店的次数

这本书和大前研一的其他书不一样,其他书很多只是把你敲醒这本书不仅把你敲醒,还给你工具和方法让你知道怎么做。

书中会谈到各种工具:思考的工具、分析角度的工具、图表的作用等等从思维层面到报告呈现层面都有涉及。

思考工具:金字塔原理、归纳要点模型

结构分析模型:五力模型、

图表的作用:如何分析图表、搜集信息阶段图表如何使用、报告呈现中图表如何使用。

确认你能解决多少问题是我们在解决你能解决多少问题前必须搞清楚的否则喃辕北辙越走越远。要确认你能解决多少问题离不开调研目的,目的不明确你做的事情就没有意义搞清楚目的之后,还要从大到小分析环境否则就像是穿了一双不合脚的鞋,怎么都不舒服为了提升分析和解决你能解决多少问题的效率,还提供了各种工具

看完这本書,我们一只脚已经踏入了分析和解决你能解决多少问题的大门但是要在这条上走好,能更好的“打怪”就要不断的练习和实践,养荿碰到你能解决多少问题就练手的习惯这样我们的你能解决多少问题解决力才能不断提升。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