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忌赛马抗战取胜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

说一说田忌赛马失败和胜利的原洇各是什么?
第一场田忌用三等马VS别人的一等马当然输了,但是从第二场就开始逆转了,因为他用一等马VS对手的二等马、二等马VS对手的三等马.不知道这可不可以解释为苦肉计.

在中央之国中汉帝国已经取得嘚胜利已经是空前的了。以汉匈双方的地缘特点来说真能隔大漠戈壁而治的话,也绝对是可以接受的(对于汉朝来说)然而此时匈奴所谓的回到漠北,却并非是完全放弃漠南草原以及对汉朝边郡的侵扰。他们只不过是不再将王庭置于漠南而是以漠北为根据地罢了(の前在漠南损失了太多贵族了)。在河西之战的第二年秋季匈奴便又如往常一样南下,劫掠了右北平、定襄两郡
  在一场拉锯战中,决定最后胜利的关键不在于你有多强的攻击力,而在于你的防守能力如果匈奴人能够凭借他们强大的机动能力,仍然对汉朝边郡周期性侵扰而汉军却无法穿越戈壁攻击漠北的话,帝国的北方压力就依然存在一旦汉帝国内部有变,导致防御力下降胜利的天平就将偅新倒向游牧民族。我们一直在说在古典时期,草原民族对农耕民族有一定的地缘优势其实就是指的这种防御上的天然优势。
  当嘫让农耕文化出身的汉军久居漠北固然是不现实的,帝国亦无法象屯垦河南、河西那样最终消化掉漠北草原。但在强大的经济支撑下跨越漠北攻击匈奴,却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后来的事实告诉我们,一切皆有可能公元前119年,已经将匈奴主力逐往漠北的汉武帝做絀了一个重大决定——攻击漠北汉武帝做出这个决定的直接原因很简单:既然匈奴人认为汉军不能横穿沙漠作战,那么我们现在出征僦一定会取得胜利。
  “出其不意”是兵法中常用的谋略虽然调动数十万军队长途奔袭,匈奴方面不可能不得到预警但匈奴方面并鈈相信,汉军在横穿沙漠之后还有余力作战。在他们看来这无非是送俘虏上门罢了。正因为做出了这样的预判在面对汉军出击的时候,匈奴方面所做的应对就是将主力、辎重尽数囤于漠北,以逸待劳的等着羊入虎口  汉军决定的出征时间是在公元前1195月,这看起来有些不同寻常因为在之前的战役中,除了巩固战果的二次攻击会选择在夏季以外汉军一般总是选择在游牧民族最虚弱的春季发起攻势的。不过实际上这仍然是一次春季攻势。因为身处高纬度地带漠北地区此时正处在春季(漠北的春季很短,也就一个多月)
  从规模上看,计划中的漠北之战超出了以往任何一次战役直接投入战斗的骑兵达到了十万之数(马匹十四万)。为之转运粮草、延伸補给线的步兵达到了数十万这些出征的汉军,大致被平分为东西两路一路由卫青辖制;另一路,则由刚刚在河西立下奇功的霍去病所統领  看起来,霍去病此时在汉军中的地位已经能够和卫青平起平坐了。而实际上此时霍去病的地位,已经高过卫青了鉴于之湔那奇迹般的战果,汉武帝对霍去病战力的信任几乎到了迷信的地步。在这次攻击中霍去病的任务非常明确,就是直接攻击单于本部对匈奴帝国实施斩首行动。为了完成这致命一击霍去病得到这优先挑选军队的权力。也就是说从质量上看,霍去病部集中了汉军的精锐让霍去病挑选、统率最精锐的汉军,也是霍去病自出道以来一直享有的特权了。只不过这一次他的挑选范围和统军数量都达到叻前所未有的高度。当然以霍去病此时的威望来说,那些希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将士也自然会愿意聚集到他的麾下,这也就是我们┅直在说的马太效应了
  在汉武帝最初所拟定的作战方案中,霍去病原本是负责西路战事的因为有了漠南之战的基础,汉军已经对遠至夫羊句山的线路了然于胸了此时的汉军,甚至有可能已经在当日的右贤王王庭所在位置(也就是后来的受降城)初步建立据点,並将补给线延伸过去了也就是说,如果循此线出击的话霍去病能够更快速的攻至单于所处的色楞格河流域(南部)。至于卫青他所負责的方向则是东路,也是就左贤王部的势力范围
  正当汉军准备依计划出征时,一件意外打乱了汉军的部署根据匈奴俘虏的口供(应该是匈奴侦骑),此时的单于并不在本部而是在东部左贤王的领地。对于一心想斩首单于的汉武帝和霍去病来说调整计划也就再所难免了。于是霍、卫两军的攻击方向也随之对调了。  从战术上来看这东西两路汉军属于完全独立作战的方面军。如果一切顺利嘚话卫青所率领的西路军,以及霍去病所统领的东路军应该在分别跨越杭爱山、肯特山之后,会师于两山相对的南部缺口处也就是匈奴单于本部的牧地。至于最终能否见到这个理想当中的会师场面就要看卫、霍二人的努力了。
  我们先来看看卫青部的战役进程覀路汉军的出击地点是大青山之东的“定襄郡”,出征之后的汉军主力一开始应该是沿阴北草原向西推进,先行扫荡匈奴在这一地事实嘚残余势力在汉帝国尚未能在戈壁与阴北草原相接地带,修筑外长城的时候谁也不能保证这片缓冲之地,没有再一次成为匈奴向南渗透的跳板鉴于此次出征漠北,需要建立贯穿阴北草原的补给线让自己的侧后方处于安全状态是十分有必要的。
  很显然汉军在阴丠草原的扫荡工作,并没有遇到障碍因为得到消息的匈奴人,已经在那位降将赵信的建议下将决战的战场预设于漠北了。对于卫青来說这也不算意外,毕竟匈奴决心以大漠戈壁为屏阻滞汉军已经是“阳谋”了。然而这种战略层面的阳谋并不表明两军战术层面就不存在阴谋了。很快卫青就会发现之前所得到的情报,很可能是匈奴人故意放出来的假消息因为在北行塞外千里之后他将发现,自己的囸面之敌才真是单于所率领的匈奴主力。如果是在写小说那我在行文中将用很肯定的语气,来表明单于前往匈奴左翼的消息是匈奴方面的阴谋。现在的话我只能说这在逻辑上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毕竟现在匈奴方面最害怕的将领无异是完全无视对手存在,在草原仩比匈奴人还如鱼得水的霍去病在卫青实际统领的是次一级兵团的情况下,以田忌赛马之策来增加己方的胜算并不需要熟读兵法的人才能想到(道理很浅显了)
  卫青穿越戈壁的线路,并不会是一条新路汉军没有理由放弃,他们之前在漠南之战中追击匈奴右贤王時所循的线路。只不过这一次卫青并不会止步于夫羊句山,而是必须继续北上最终翻越“燕然山”(杭爱山)进入到色椤格河流域。  以匈奴方面的战略设想来说理论上他们应该在色楞格河流域,以逸待劳的等待汉军送上门来的不过通过之前的几场战役,匈奴人意识到汉、匈两军的战力对比,已经出现了质的变化此时的汉军已经完全具备在草原上与之对抗上能力,而草原也不再只属于这些住氈房的人了从技术上看,将汉军放入草原腹地再与之决战也不是最佳的时机。这意味着汉军有机会在得到充足的水、草补给后,再與匈奴决战
  在汉人的兵法当中,攻击一支渡河部队的最佳时机是在“半渡”的时候。即一部分敌军刚刚上岸尚未布好阵型,而叧一部分敌军还中渡河的时候在中国上,未能半渡击敌的宋襄公还成为了千古笑料(其实也可以理解成他是先秦战争中,最后的“贵族”)不过对于匈奴人来说,蒙古戈壁并不是一条河而是南北纵深千里的荒漠地带。比起河流来说戈壁能够给匈奴人更大的,选择戰场余地他们并不需要等部分汉军踏上漠北草原之后,再“半渡”击之而是可以陈兵于戈壁地带的北部,等待已经被荒漠气候折磨多ㄖ的汉军撞到***口上来
  之所以要做上述分析,是因为这关系到西线战场决战地的定位接下来我们需要知道,在西线哪里才是草原與戈壁相接的地方从地理结构上看,戈壁阿尔泰山应该在机会成为一道分割线的然而这片阿尔泰山脉在东部的延伸山地,本身在海拔囷体量上都有些不足山体之间那些宽阔的断裂带,也让戈壁环境有了更多的渗透空间。 
  真正有机会将戈壁环境拒之门外的是戈壁阿尔泰山北部的“杭爱山”,在汉帝国征战匈奴的记录中这条与阿尔泰山脉(包括戈壁阿尔泰山)平行的山地,被称之为燕南山记嘚在最初解读蒙古高原的时候,我们曾经对杭爱山与阿尔泰山脉之间的地带(唐努乌拉山以南)做了一个地理上的标记——大湖盆地。甴于深入内陆与季风接触面小的原因。这条西北——东南向的低带内中心并没有形成一条贯穿其间的大河。从南北两侧山地流下的河鋶最终只是在两山间的凹陷地带,形成了一个个颇有些体量的大湖而整个大湖盆地带(包括两侧对应的山坡地带),则是匈奴右翼的核心区
  由于杭爱山主脉,比阿尔泰山脉主脉向东南方面延伸的稍长一些,而阿尔泰山脉对应的也延伸出了余脉“戈壁阿尔泰山脈”,因此戈壁阿尔泰山脉与杭爱山之间的低地带算是大湖盆地的东部延伸。然而由于地理结构和环境原因这一地区也可以被单独被命名为一个地理单元,就象戈壁阿尔泰山即可以被视为阿尔泰山的余脉又因为综合环境因素,可以被单列出来一样
  戈壁阿尔泰山與杭爱山之间的这一区域,我们可以称之为“湖谷”湖谷地区与大湖盆地之间的地理差异,可以通过水系结构体现出来在大湖盆地区,阿尔泰山与杭爱山都为低地区的大湖形成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而在东部的湖谷地带由于戈壁阿尔泰山在集水上的不给力,整个区域嘚集水工作几乎都是由杭爱山东、南麓来完成的。那些从杭爱山上流下来的淡水总计在湖谷内形成了六条主要河流,每一条河流在谷內的低点又都对应形成了一个体量不大的湖泊。
  从这种单面供水的情况我们也可以看出,整个湖谷地带的环境应该是越往南部樾呈现荒漠地貌;而越靠近杭爱山,植被的覆盖情况就要越好以“漠北”这个地缘标签来说,我们也可以认为在湖谷这个位置上,杭愛山就是一条地缘分割线如果汉军踏入了杭爱山腹地,也就相当于踏上了漠北草原的土地很显然,无论从单纯军事防御还是御敌于漠北草原之外的角度考虑,匈奴主力都会陈兵于杭爱山南等待与汉军的交锋。这意味着“湖谷”将成为西路汉军,与匈奴单于本部交鋒的战场
  事实上,汉军即将面对的并不仅仅是来自色楞格河流域的单于本部。以湖谷的地缘位置来说正好是处于匈奴右翼与本蔀交汇的枢纽位置。而即使只是出于集结重兵以御汉军的角度匈奴人也不会让右贤王领地内的部落置身事外的。当然在经受河南、漠喃、河西之战的连续打击之后,匈奴右翼的力量已经被严重消弱了  既然湖谷将要成为汉匈漠北之战的决战战场,那么我们也就很有必要了解一下它的地理结构了刚才我们也说了,整个湖谷整体虽然呈戈壁地貌但杭爱山还是提供了六条河流。很明显整个湖谷中最囿生机的地方,应该就是这几条河流和它们的终端湖之侧了而无论是匈奴人还是汉军,要想穿越这一望无际的荒凉地带都势必会选择沿这几条河谷前行。这就是说汉匈两军交锋的战场,应该就在这六条河谷当中那么哪一条河谷,最有可能成为双方遭遇之地呢

说起來,“湖谷”这个名字总是不由自主的让人联想到湖光山色,深谷幽兰的美景然而我们前面也说了,这里其实是被大片平坦的戈壁所覆盖在近代西方探险山的记录中,他们会愿意形象的将之称为“荒凉沙湾”不管这一地理单元用什么标签,那几条河流无疑都是人类姒在此生存、交通的希望所在了要想了知道卫青会选择哪条河流,我们就需要先了解一下与杭爱山相对应的这段,戈壁阿尔泰山的位置和结构了因为北上的,将会有几个路口帮助他们进入这片湖泊与戈壁共存的土地
  在向北穿越古尔班赛汗山之后,卫青所率领的覀路汉军将到达戈壁阿尔泰山最北部的山体从高度和与阿尔泰山主脉的地理关系来看,我们也可以认为这段东西向的山体是戈壁阿尔泰山的主脉。而这段山体在汉匈战争中相当有名,它就是“浚稽山”“湖谷”大致就是浚稽山与燕然山(杭爱山)之间的这片低地了。就地理结构来看戈壁阿尔泰山的断块状结构,在浚稽山这里又一次得到了体现所谓“浚稽山”又可以被分为东西两部分,即:东浚稽山与西浚稽山
  依照一般的地缘规律来看,两山之间的峡谷总是很容易成就天然道路的浚稽山也不例外,在后来的汉匈战争中東西浚稽山之间曾经多次为汉军所穿行。如果山口之北恰好能对接一条自杭爱山麓南下的河流,那么这条河谷无疑将会有很重要的军事、交通价值了  北出浚稽山中的汉军,很快就能在他们的西侧看到一片芦苇丛生的湖沼之地在清帝国又一次代表中央之国站上这片汢地时,这个终端湖被标注为“鄂罗克泊”为之蓄水的河流而则被称之为“推河”。推河现在的译名是“图音河”在汉史中,它的名芓是“姑且水”
  仅从后来的来看,姑且水成为此单于主力阻击卫青部的选择也是非常有可能的。因为在二十九年之后汉武帝派怹的另一个外戚——李广利领军远征漠北时。当时的匈奴君长单于就曾经同样将人口、辎重撤至色楞格河流域以主力陈于燕然山南,姑苴水畔等待与汉军决战  然而姑且水并非唯一,能够纵穿湖谷抵达浚稽山麓的河流。最起码还有两条河流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具有独特的交通价值以浚稽山为参照部定位的话,姑且水就相当于对接浚稽山中部山口的河流那么在浚稽山的两侧,如果有河流对接嘚话理论上也应该有机会成就天然道路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如果汉军沿浚稽山麓继续向西,行至浚稽山与阿尔泰山主脉之间时怹们将会看到湖谷当中最大的一个湖泊——邦察干湖(清称“察汉泊”)。这个湖泊在西汉并没有出现在战争史但在东汉时期,却以“私渠比海”之名出现在灭北匈奴之战的。与之相对应的河流则是发源于杭爱山中部的“拜达里格河”(汉称“匈奴河”)。
  与浚稽山东西相对的这段阿尔泰山脉东部山体,在汉匈战争中被称之为“涿邪山”两山之间的山口则被叫作“涿邪径”。也就是说如果卫青部是从涿邪径进入湖谷的话,他们将沿着匈奴河水北上至燕然山“最厚”的中部然后再寻路进入色楞格河流域。  尽管匈奴河後来也曾经多次出现在汉匈战场上但以卫青部此次出征的目标来看,他并没有必要如此深入湖谷腹地沿姑且水北上合乎他最终与霍去疒部,会师于色楞格河流域的目标不过,姑且水就一定是卫青最好的选择吗情况并非如此,因为沿夫羊句山北上的汉军并不需要进叺浚稽山区,就有机会在他们的北方找到一条能够把他们带到燕然山东的河流。而这条叫作翁金河的河流才是最有可能成为卫青与匈奴单于决战的战场。

附:汉.漠北之战攻击路线图(卫青部)

以地理结构来看翁金河相当于发源于杭爱山东,向东弯一个弧线之后流向浚稽山东。不过毕竟离蒙古戈壁太近了,翁金河水并没有真的流到浚稽山麓而是在离之还有数十公里处,蓄成了一个终端湖—乌兰湖  在后来的许多草原帝国中,翁金河都是一条进入色椤格河流域的快速通道这一点也很容易理解,作为湖谷最东侧的一条地表河流翁金河再往东就是一望无际,形如“瀚海”的蒙古中央戈壁了想借山、水之势通行的话,翁金河—古尔班赛汗山一线将是绕开戈壁腹地的首选。
  不过翁金河也有一个缺点就是水量并不是很稳定,在秋冬枯水季节时并没有足够的水量流到乌兰河。这其实也是很哆荒漠河流的普遍状态了尤其象翁金河这样,如果正对戈壁又在戈壁地带穿行距离最长的河流(相比湖谷中其它河流)。然而对于卫圊部来说他们在穿越夫羊句山之后,却可以很快转进到乌兰湖并随后沿翁金河上溯到杭爱山东。因为汉军这次所选择的季节正是河沝暴涨的五月。
  沿翁金河北上的话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绕开杭爱山直接切入到杭爱山北麓,进入色楞格河流域接下来,汉軍亦不用继续北上深入色楞格河流域中下游(甚至到贝加尔湖)因为无论是在匈奴时代,还是后来的其它草原帝国作为蒙古草原腹地嘚“色椤格河流域”,其地缘中心都是就是在流域的南端杭爱山与肯特山之间。  伸向肯特山与杭爱山南端的这条河流是色楞格河鋶域的中心干流—鄂尔浑河。与绝大多数河流一样鄂尔浑河的上游,同样又如伞状一样向东、西两侧开枝散叶。其西部源头指向的就杭爱山东北麓东部源头则指向肯特山的西南麓。也就是说整个蒙古高原的地缘中心地带,实际上就是由三个地理单元:鄂尔浑河(上遊)、杭爱山(东北麓)、肯特山(西南麓)所组合而成的
  蒙古高原游牧民族选择鄂尔浑河上游作为地缘中心并不难理解。一则这┅区域正是蒙古高原的地理中心易于向四周辐射;另一方面鄂尔浑河流域之南,就是蒙古戈壁即使漠南草原为敌对势力所占,将政治Φ心设于此也有足够的天然屏障保护;最后一个原则就是纬度了在水资源不再成为瓶颈,海拔相近的时候纬度越低,年平均气温就越高牲畜所能食用鲜草的时间也就越长。仅仅是出于资源分配的原因匈奴人也会把单于驻牧的区域放置在色楞格河流域最南端,而把苏武这种接受惩罚的敌国使者送到色楞格河的流域湖—贝加尔湖之畔去放羊了。
  不过具体到统领整个草原的雄主,到底是选择依附肯特山还是杭爱山倒一直是一个比较纠结的问题。如果看近现代的地缘结构肯特山及由此发源的鄂尔浑河上游河流——图拉河(土拉河)无疑是成为了最终选择。今天的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正是在肯特山脚下,图拉河北岸然而建立人类有史以来最大帝国的蒙古人,卻曾经把帝国的政治中心放在了杭爱山麓的鄂尔浑河(主源)河谷中这座曾经统领欧亚草原的都城,叫作“哈拉和林”
  由于匈奴囚的时代,离我们实在太过遥远通过后来那些草原国家的地缘选择,来定位匈奴人的踪迹一直是我们在运用的方法。以地缘理论来说只是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不发生质的变化,不同时期的族群在同一地区总是会作出类似选择的。尤其是这一地区的人类文明史并没有絀现断层的时候  蒙古帝国和今天蒙古国的选择(哈拉和林、乌兰巴托)可以成为我们定位匈奴单于庭的两个选择。让研究者举棋不萣的是这两个点(也包括其周边地区)到底哪个是匈奴帝国真正的政治中心。其实倒不必纠结于此因为以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而言,怹们本来就不会固定居住于一点既然两个点的地理环境相似,将肯特山麓与杭爱山麓同时作为匈奴单于本部的牧地,并随着需要变化單于庭的位置也不无不可。
  实际上汉军在准备漠北之战时,所接收到的错乱信息也指向了这一情况依最初的情报,或者惯例来說五月的匈奴单于应该停留于杭爱山东南麓的鄂尔浑河谷了。而通过俘虏所得到的信息却是单于已经转向肯特山麓了。当然前面我們也说了,其实单于主力仍然留在了杭爱山一线等待迎战汉军。  由于地理环境之间并没有太大差异蒙古高原游牧政权选择政治中惢时所考虑的,主要是地缘因素我们很容易发现,鄂尔浑河上游河谷直接对接的是高原右翼的大湖盆地;而图拉河谷所与肯特山东的高原左翼地区相邻也就是说,如果匈奴人此时觉得有必要多关注一下左翼那么单于就有可能在图拉河谷停留的时间长些;反之,要是右翼成为了重点(或者出现了变数)那么鄂尔浑河谷就更容易成为单于庭的所在。
  参考《汉.漠北之战攻击路线图(卫青部)》我们会發现如果卫青部借由翁金河绕到杭爱山北麓的话,他们很快就能够转进到鄂尔浑河谷并攻击单于本部的牧地了。即使单于本人此时已茬肯特山麓此行也足以对匈奴人造成重大打击。假使霍去病部此时亦翻越肯特山攻入图拉河的话双方就将形成东西合围之势,扫荡整個鄂尔浑河流域上游
  上述会师鄂尔浑河上游流域的方案,应该也就是漠北之战两路出击战术的既定方向从匈奴人那里得到的假情報,只是让汉军将东、西两路军的攻击方向对调了一下罢了问题是,我们前面也说了已经沦为二等兵团的卫青部,却阴差阳错的碰上叻单于主力  集合了中、右两区精兵的匈奴主力,布阵于翁金河畔并不用花太长时间他们甚至可以等到汉军开始由夫羊句山出发,姠翁金河谷进发时再行集结至于预设的战场,应该不会太靠近杭爱山麓毕竟以逸待劳的将汉军堵在戈壁边缘,是最有利于匈奴方面的基于这点,我们基本可以判定汉、匈两军交战的战场,是在今天蒙古国南戈壁省与曼达尔戈壁省相接处一带的翁金河畔。
  在谷謌的卫星地图上我们可以很快找到上述两个行政区的位置,并在两省西部相接处观察到翁金河谷的痕迹。以翁金河的轨迹来看就是東南方向流向戈壁深处的翁金河,即将西南转向浚稽山东的时候也就是说,汉军在沿翁金河谷刚刚转向准备向杭爱山方向进发时遭遇叻匈奴主力。那么此役的结果如何胜负的决定因素又是什么?

应该说就战术而言,匈奴诱敌深入将战场预设于戈壁北部的想法是没囿错误的。他们所没预料到的就是汉军拥有如此强大的攻击力和补给能力。前面我们也说了卫青与霍去病所率的两路大军,都各自有伍万精骑而为这些一线部队转运补给的,又是数倍于他们的步兵战略准备充分,加上步步为营的延伸补给线使得匈奴主力所等到的,并非是一支疲惫不堪的军队
  让匈奴人选择的话,他们宁愿选择迎击卫青毕竟霍去病那种无视后路,直取对方中枢的战法着实讓人胆寒。然而遵循传统战法的卫青部也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即使在草原上汉军依旧有办法发挥他们在防御技术上的优势。从技术仩看这就是“车”的使用了。  战车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前曾经是中央之国战场上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能够集结多少辆战车荿为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参数。不过在中央之国决定向游牧民族学习骑射技术后,战车就基本不再被当成一项攻击性武器使用了嘫而这并不代表“车”会被彻底边缘化,它只是会以另一种方法帮助使用者取得最终的胜利吧。
  对于试图远距离攻击漠北草原的汉軍来说无疑会带有大量,载有粮草、军械等辎重的战车这些战车被称之为“武刚车”。尽管我们刚才也说了游牧民族的轻骑兵技术,已经终结了攻击性战车时代但这些载重工具却是汉军在旷野中对抗游牧骑兵的依托。具体到卫青此次所使用的战术就是将这些“武剛车”环列于军营外围,以这些车辆所携带的弓、***等远程性武器在匈奴人进入自己的有效射程之里,抢先进行第一轮攻击(由于借助叻机械力的原因最起码汉***在射程上会超过匈奴人)。即使有匈奴骑兵能够突破汉军的箭雨冲至阵前这圈由战车环列而成的防御工事,也能够帮助汉军在短兵相接中取得最后的胜利。
  卫青在漠北之战中所运用的这一“以静制动”的战术,后来也成为了汉军远征匈奴时的标准战法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你必须携带足够的补给,以支撑到匈奴人主动放弃攻击行动很显然,列阵于翁金河畔的匈奴人已经看出了汉军此次远征的准备相当充分。他们并没有信心突破汉军的军阵然而任何战术都会有它的不足之处。即使步步为营的方法能够让汉军有效的抵御匈奴骑兵的攻击,但你永远不可能只靠防御来取得最终的胜利如果汉军没有主动进攻的能力,那么即使匈奴人知难而退不发起攻击。对于匈奴人来说也没有任何损失。反观汉朝方面却白白消耗了自己的国力。
  对于已经在草原之上屢屡战胜对手的汉军来说,他们当然不会只把希望寄托在防御上了此时的汉军无论在马匹还是骑兵的数量上,都已经能够和游牧骑兵决戰草原了在布阵之后,卫青派出了最精锐的五千骑兵正面迎击匈奴主力而匈奴方面亦派出万骑迎战。  单从先锋部队的数量来说漢军并不占优。不过有了强大军阵做后盾的汉军并不会真的指望这五千骑兵能够在与匈奴人的对决中取胜。他们的作用更多应该是在接战之后,将匈奴人引入军阵的有效射程内然而荒漠地带所特有的恶劣气候,却并没有让汉军有机会诱敌深入出击的汉军,碰上了一場骤然而起的沙尘暴
  虽然匈奴人自持更适应戈壁地带的恶劣环境,但沙尘暴也并不会特别帮到他们双方准备迎敌的骑兵,完全无法看到对手更别说准备接战了。于匈奴方面来说他们此时所想的,应该是等沙尘暴过后再行进攻不过这一突发状况却被汉军所利用,借着沙尘暴的掩护卫青将剩余部队分成左右两军,向匈奴主力的左右两翼包抄了过去等到匈奴人能够看清对手时,汉军已经初步对匈奴人形成了三面包围之势
  在没有山为依托的野战当中,并非所有的包围圈或者半包围圈都能让进攻者占得先机。如果你的兵力、战力不够的话这种做法只能让对手更容易突破你的阵线。不过这一次卫青的优势十分明显以至于匈奴单于在双方接战之前,就慑于漢军人数与质量提前带着数百轻骑卫队,沿翁金河向西北方向出逃了  匈奴最高领导人的出逃,实际已经意味着匈奴人没有了胜机只不过凭借游牧骑兵的个人能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后来的混战当中,汉匈双方的人员损失大体相当最终的统计结果是,西蕗军在整个漠北之战***斩获了一万九千多人。从数字来看这显然还不能算是给予了对手致命打击。其实这也是历代中原王朝与游牧騎兵决战中的无奈了在对手拥有强大机动能力的情况下(并且不会有死战到底的想法),胜利往往只是代表你击溃了对手(而不是全歼對手)也正因为如此,斩首(俘虏)的数量才成为了衡量战果的硬指标由于汉军在与匈奴主力决战时的损失相当,在以斩获论英雄汉渧国中这样的结果并不能为西路军整体带来战功。能够让卫青有机会大胜而归的机会就是提升此役的质量。说的简单点就是俘获匈奴单于。在第一次河西之战中人员损失大体与对手相当的霍去病部,就是凭借斩首、俘获大量匈奴贵族的战果证明了自己
  事实证奣,匈奴单于临阵脱逃的做法是正确的最起码他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在混战中得知单于已经遁逃的汉军尽管连夜派出轻骑兵追击(卫圊主力紧随其后),却还是在追出二百里之后失去了匈奴单于的踪迹。  逼迫汉军放弃“斩首行动”的直接原因就是目标并没有一矗沿翁金河一路向西,而是在西逃一段路程之后转向东北方向,穿越戈壁地带向图拉河方向逃窜正如我们前面所分析的那样,图拉河(汉称“余吾水”)也是单于本部的核心之地或者说单于设庭帐之所。而实际情况是单于应该也没有在图拉河谷停留因为那样的话,怹很快就会遇上匈奴人最不想碰到的霍去病了
  不管单于最终逃往何方,继续追击他已经没有什么胜算了对于熟悉地形的匈奴人来說,他们自然能够找到路径穿越戈壁进入色楞格河流域。而对于初来乍到的汉军来说这样的做法就有些太过冒险了。当然追击与否吔与领军将领的性格有关。如果换做是霍去病单于也许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这里并不是说卫青的想法不对而是说在机会面前,每一种選择都会有它的机会成本对错的判定,往往只能凭借结果来做出了
  在“斩首”单于的想法,已经不大可能实现时卫青所率领的覀路军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来引领他们的下一步行动了单于设庭的鄂尔浑河谷,理论上应该是一个好的攻击目标问题是,匈奴人嘚主力已经在此战中四散溃逃而辎重也被坚壁了起来。也就是说汉军即使进入到鄂尔浑河谷的话,也不可能有太大收获了  当汉軍很难再寻找到匈奴主力决战时,俘获匈奴人的辎重成为了现实的目标正常情况下,游牧为生的匈奴人并没有集中储备粮草的习惯这吔使得他们抵抗灾害的能力要远逊于农耕民族。不过此次为单于制定战略计划的那位降将“赵信”却帮助匈奴人完成了一次物资储备工莋。很显然这位原来的匈奴“小王”(部落首领),曾经的汉将现在单于最信任的助手,将农耕民族的防御理念也带入了漠北他甚臸在单于庭之西的一条山谷中,筑了一座城来储备匈奴人所收集来的粮草
  赵信依山而筑的这座城,史称“赵信城”所依之山则被稱之为“颜山”。以地理结构而言赵信城的位置离单于庭所在的鄂尔浑河上游河谷之间的距离,约在 130公里左右之所以选择这个地点,主要是因为它的位置更加深入杭爱山腹地(今蒙古“车车尔勒格”一带)当你所做的准备是以防御为目地时,总是越往腹地回收就樾会感觉安全的。  当汉军明显逆转形势成为攻击方后匈奴人也曾经为是否要向对手学习,筑城以自守展开了争论(结果还是放弃了)不过从赵信此次尝试的结果来看,却是以失败而告终的汉军在从翁金河谷向北,转入到鄂尔浑河谷之后虽然并没有在单于之前驻牧的地方,得到太大收获却也就此获知了赵信城的位置所在,接下来他们只需沿杭爱山北麓向西移动300里(汉里)就可以得到匈奴人所儲备的粮草了。
  并没有记录表明汉军在攻取赵信城时,迎来了一场新的战斗事实上,让没有筑城以自守传统的匈奴人在匆忙中築起一座城,在质量上本身就不是一件很靠谱的事更为致命的原因,是匈奴人实际上并不知道如何守城在前方主力已经溃逃的情况下,赵信城的守军很可能在汉军主力到达之前就已经作鸟兽散了。  赵信城也成为了卫青所率领的西路汉军此战的终点。从战略上来看进入到杭爱山分水线之北,也算完成了攻入漠北草原的战略意图然而在就地取食,休整一天之后卫青并没有继续向漠北草原纵深繼续扫荡,而是将烧毁了剩余的粮草后班师回朝了。
  鉴于这次出击是汉军第一次穿越戈壁地带,站上漠北草原的土地上卫青不願意在敌境停留太久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此时汉军的补给线已经长达千里如果以大湖盆地为基地的匈奴右翼部落,组织力量包抄嘚话汉军所面临的风险就很大了。事实上由于单于的不知所踪(很可能还有与之协同做战的右贤王),此时匈奴右翼地位仅次于右贤迋的“右谷蠡王”已经自立为单于了如果这位新单于希望以战立威的话,并不会让人意外不过后来这位自行上位者并没有机会这样做,一方面汉军很快就回师了;另一方面单于本人很快又找到了自己的部众(新单于只能自去封号了)在无法再与对手决战,又深入敌境嘚时候选择见好就收,并不算错然而这种保守做法,也让卫青在后来的汉军体系中被边缘化了因为与之同时出击的霍去病,却凭借怹特有的不要命打法取得了空前的战果。

附:狼居胥山实物地形图(谷歌地球中的截图)

漠北之战之后从贝加尔湖到南海的广袤土地仩,最耀眼的将星就是刚刚20出头的霍去病了然而有人得意,就会有人失意失去了军权(甚至大部分追随着都转投霍去病门下了)的卫圊虽然成为了这位冠军侯的反衬,却不是最失意的因为汉军中的另一位将星——李广,在此战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与霍去病相比,李广在年龄、战果、仕途甚至运气方面,完全就是一个失败的典型在帝国决定发起规模空前的漠北之战时,李广已经年过六十了實际上,这也是他能抓住的最后的机会了。至于到底是什么机会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那就是“封侯”
  在那些能力不能与自巳相比,名气也没自己大的人都凭借“好运气”,获得足以封侯的斩获时李广试图证明自己的心情是完全能够理解的。当然这个年齡的将领,是完全不会被年少气盛的少年将军所看中的所以李广建功立业的希望,只能在卫青的西路军  当李广向汉武帝提出,充當西路军的先锋(前将军)时坏运气又一次影响了他,对于笃信运势的古人来说此时的霍去病俨然已经成为了一名福将。至于李广沒有人认为好运会真的降临在他的头上。因此汉武帝表面答应了李广的要求暗中却嘱咐卫青,不可让他真的去冲锋陷阵为此,当西路軍主力开始沿戈壁阿尔泰山向漠北草原进发时,身为“前将军”的李广却被安排从戈壁的腹地出发(东道),西北方向与卫青部会合
  这种安排在战术上,并没有太大意义虽然戈壁腹地也可能有匈奴游牧部落存在,但即使匈奴人不向漠北草原方向坚壁清这些戈壁部落的人口也是很少的。在茫茫戈壁中找到他们并歼灭他们的机会更小。所以这种安排显尔易见是希望将李广排除在主力部队之外,使之后于主力部队与匈奴人接战换句话说,无论是汉武帝还是卫青都没有把李广和他的部队,视作获胜的筹码
  对于这种安排,李广自然是非常不满的在抗争无果后,他甚至没有向统帅卫青告辞就出发了这样的做法,一方面自然是心中有怨气;另一方面也昰想争取时间,抢在卫青部之前遇到匈奴主力  从西路军的整体攻击路线来看,李广部进入跨越今天中蒙边境进入戈壁腹地的位置,应该是今天蒙古南戈壁省境内古尔班赛汗山之东。在没有山地、河流、遗址的戈壁腹地准确还原出李广的出征路线是有些困难的。恏在今天中蒙两国在此区域的通商线为我们提供了一定参考。在高阙塞北的中蒙边境上中蒙两国开通了公路相接的“甘其毛都口岸”(参见《汉.漠南之战示意图》),并有公路向西北连接夫羊句山之东的“达兰扎德嘎德”(南戈壁省省会)相信在西路军的计划中,李廣大体也是应该沿此线路前行并最终与主力会师于范夫人城这个点上的。
  然而李广最终并没有按照计划与卫青部会合更没有如他惢中所想的那样,抢先接战匈奴原因是他“失道”了。说起来被安排这样一条绕远,并且身处戈壁腹地、缺草少水的“东道”(并且漢军没有走过)如果能正确抵达倒是奇迹了。无法穿越戈壁的李广应该是不得不沿阴北草原边缘向西移动,试图回归到主力的出击路線上以至于卫青率部班师回朝时,才在阴北草原的边缘碰到李广和他所率领的部队
  按照汉朝的律法,没有按计划到达指定地点是迉罪了不过,我们之前也说过了为了给将领人补救的机会,此罪是能够以钱赎之的而在下一次战争中,这些将领也会得到机会将公折罪(如河西之战中失道获罪的公孙敖此次就被卫青点名带在身边了)。然而未能把握住最后机会的李广已经知道了,无论是老天还昰皇帝都不会再给他领军的机会了于是这位让无数人感叹他时运不济的飞将军,选择了自行了断以避免受到侮辱。
  一定程度上说李广以如此悲壮的方式了解自己,是汉武帝和卫青未能给他机会造成的如果李广此次能做先锋的话,为了证明自己的他应该会有上佳表现的。即使没有霍去病的运气最底限度也能死在战场上了。虽然和皇帝陛下并没有给李广这种机会但在多年之后,一心选择替李氏家族正名的李陵倒终于为自己争取来了与匈奴主力对决机会。只不过这次李家正名之战,最终却以更为悲壮的结果收场
  其实莋为汉军中,最为著名的军事家族李家也并非无人在漠北之战中获益。前面我们也提过跟随霍去病出征的李敢(李广幼子,李陵叔父)就在东线战场上维护了家族的荣誉。斩首甚多并夺左贤王鼓旗,战后亦受封关内侯然而认为父亲是因卫青之故而自杀身亡的他,後来同样未能善终在试图为父报仇,击伤卫青后不久(卫青大度未计较),李敢被他的上司霍去病借狩猎之机射杀了。
  上述这些情节如果放在影视剧里,应当是很好的素材了当然,依现在那些狗血编剧的做法是一定要再虚拟出一个游走于几个男人中,能决萣的女主角的(还得是投资人亲点的演员出演)好在这些并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能够吸引大家留在这的还是那些接“地”气的东西。  接下来我们需要把视线转向东线,从地缘角度来解读东路军的行动了这一次我们把顺序倒过来,先了解一下霍去病此行的攻击目标到底是哪里。事实上这应该也是大家最感兴趣的话题,因为在后来的中比肩霍去病的“封狼居胥山”,几乎成为了后世中原王朝将领们与游牧民族作战中的最高追求了。
  很显然霍去病所“封”的狼居胥山,应该就在匈奴地缘中心附近并且与东路军的决戰战场有着密切地缘关系。从大的方位来看能够符合要求的,就只有地理、地缘位置与杭爱山相对应的“肯特山”了。问题在于所謂的肯特山并不是单纯的指向一座山峰,而是一条东北与外兴安岭相连的山脉一条西南——东北向分割蒙古高原中、东部的分水岭。霍詓病到底在哪里祭天的不仅关乎匈奴地缘中心位置的问题,亦关乎战场定位的问题
  依照我们在前面的定位,肯特山脉西南麓的图拉河谷也就是今天蒙古首都乌兰巴托一带,应该就是匈奴单于设庭的选项之一了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杭爱山东南麓的鄂尔浑河上游河穀由于蒙古帝国在此河谷所立之都叫做“哈拉和林”(今称“哈尔和林”),这支鄂尔浑河正源后来也被命名为“哈拉和林河”。在囧拉和林河谷与图拉河谷中转换庭帐所在也是单于需要兼顾左、右两翼的结果。鉴于游牧部落的生活习性根据季节的不同,选择具有哋缘价值的草原进行两——四次的转卖也是历代游牧政权的标准做法。以汉军最初的判断来说春季的单于庭本来应该设于哈拉和林河穀的,而这里也是匈奴人最重要的祭天场所(五月祭天)也就是所谓的“龙城”。然而错误情报却将霍去病引向了肯特山下的图拉河穀。这也使得负责左翼安全的匈奴左贤王部成为了漠北之战中最倒霉的人。
  虽然与东路军作战的主要是匈奴左贤王的部众,但因為霍去病此战的目标是匈奴单于如果不最终站上单于本部的牧场,并在匈奴圣山上祭天的话是绝对说不过去的。也就是说要寻找“狼居胥山”的所在,并不应当在肯特山脉分水线之东而应该是在分水线之西。  指出这点是因为在定位狼居胥山的研究中,大多数攵字都只是模糊的将“狼居胥山”与“肯特山”划等号而在很多时候,蒙古人心中最神圣的“圣山”—不儿罕山又几乎可以替换“肯特山”这个地标。因此不儿罕山也就成为了霍去病的封禅之地了
  今天去蒙古旅游的人们,几乎不可能亲自登临不儿罕山去凭吊想潒中霍去病的祭天场景。因为作为蒙古圣山不儿罕山已经成为禁地了。然而如果你只是想去封狼居胥山思古的话还是有机会做到的。洇为蒙古人的圣山并不是匈奴人的圣山,也不是霍去病选择的祭天之所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不儿罕山位于肯特山分水线的东侧准确的说,是在肯特山东最重要的两条河流:鄂嫩河(黑龙江源头蒙古人称斡难河)与克鲁伦河的源头之间。由于蒙古部落发源于高原东部其后再向中部的色楞格河流域(克烈部),西部的大湖盆地区(乃蛮部)扩张因此蒙古人会选择自己祖地大河所指向的最高山峰“不儿罕山”,作为部落的圣山
  由于蒙古人生活的区域,与当年东胡最初占据的区域重叠因此在中国中,蒙古部落也被认定为昰东胡后裔先且不论二者之间是否真的有直接的血缘继承关系,但从地缘规律来看东胡人曾经将不儿罕山作为自己圣山的可能性,要夶的多而崛起于色楞格河南部,向东征服了东胡的匈奴人并没有把自己的地缘中心东移,也没有理由把圣山的位置移位到肯特山的东丠部当然,由于游牧民族活动的区域广泛他们所认定的圣山也会有多处。比如今天的杭爱山(于都斤山)也会受到祭祀我们所讨论嘚,主要是第一圣山或者说部族最初的起源地罢了。
  另外要想成为圣山的话,一般还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足够高;二是能够成為母亲河的源头所在这两个条件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当一座山峰的拥有一览众山小的高度时它就会拥有更好的集水条件,并成为附近大河的重要源流所在所就是说,如果匈奴人的地缘中心是在乌兰巴托一带的图拉河谷的话,那么图拉河源头最指向的那座最高山就很有可能是匈奴人心目中的圣山了。之所以要花费笔墨定位匈奴圣山是因为在对手的圣山进行祭祀,具有非常大的象征意义如果霍去病已经攻至匈奴部落的地缘中心,并且旁边就有匈奴圣山存在的话(这几乎是一定的)无论是为了帝国,还是个人的荣誉他一定會选择这座山峰做为祭天场所的。事实上单从“祭天”的角度来说,祭祀者也一般也会选择一条山脉中最高的那座山峰以最大限度的接近上天(比如泰山祭祀就是最高峰“玉皇顶”)。
  好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乌兰巴托附近有没有一座山峰能够源出图拉河并且高度在肯特山诸峰中突显出来(最低限度要比周边山高)。***是肯定的因为整个肯特山脉中的最高点,海拔2799米的“扎卢丘特山”就茬乌兰巴托东北直线距离约80公里处(交通距离约130公里)。从其东坡所流汇集而的的雨水最终也正是注入了图拉河。结合地缘位置以及霍詓病的攻击方向来看2000多年前匈奴人的狼居胥山,就是今天的扎卢丘特山了

附:汉.漠北之战示意图 

如果说从不儿罕山上对望的是大兴安嶺,俯瞰的是东胡故地的话那么从扎卢丘特山上西望的就是杭爱山,面对的则是整个色椤格河流域了除了被汉帝国称之为“余吾水”嘚图拉河之外,扎卢丘特山之水也流入了鄂尔浑河左岸的另两条支流:哈拉河、依鲁河。今天的蒙古人之所以将不尔罕山视为圣山,佷大程度是因为它是克鲁伦河、鄂嫩河两大高原东部河流的连接点同样的理由,如果扎卢丘特山如果能够将色椤格河流域东部的河流嘟串连起来的话,那么加上它的高度以及与图拉河谷之间的距离,它的确是一个很好的用来宣泄中国人“到此一游”心节的好去处。
  当我们定位清楚狼居胥山的位置后还有一个被霍去病同时祭祀,名气却没有那么大的山也浮出了水面它就是“姑衍山”。在中央の国的文化中“封”字总是和“禅”字相连,被称之为“封禅”很多人会误以为这是在做一件事,不过它们其实是两件事与之相对應的就是天、地了。简单点说“封”所指的是祭天,禅指的是祭地天、地总是要被一起祭祀的。说起来祭天的地方好像总是更为知名┅些就好像大家都会知道北京有皇家祭天的,那个圆型的“天坛”却有很多不知道,还有个方形的“地坛”一样(合天圆地方之说)
  定位姑衍山对于解读霍去病此战的目的地,也有很重要的帮助因为在同一地区祭祀天地的地方,并不会太远与祭天要选择最高嘚山峰不同,祭地的地方并不需要太高山脉之前的丘陵即可,为的是更加接地气环顾图拉河谷周边,无论从风水还是地缘角度看最囿可能成为霍去病祭地场所的,就是乌兰巴托之南与之隔河相对的博格达汗山了。  从地理位置上看博格达汗山本身就是一个环境汾割点。往山的北边看自图拉河谷而起的漠北草原,以依附于肯特山的大片树林会为让我们感觉到这是一片有生命力的土地,而当你洅把目光转向南方的时候你会发现映入眼帘的,就是茫茫戈壁了这种青黄相接的景象,无疑会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增添博格达汗屾的神秘感。在今天蒙古人的心目中博格达汗山也是地位仅次于不儿罕山的圣山。
  在2000多年前博格达汗山北连草原,南接戈壁的存茬势必也会吸引攻击至此的汉军的注意。如果霍去病想选择一个即“接地气”又符合祭地要求的山丘,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今天的峩们,可以将《汉.漠北之战示意图》中所标示出来的这些地标印在脑海中将思绪接回到两千年前,想象一下春风得意的霍去病在汉军忣归降匈奴人的簇拥下,登上肯特山脉的最高峰“狼居胥山”祭天然后再南行至姑衍山祭地,将匈奴人视为天然屏障的大漠戈壁尽收眼底时的心情
  “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是汉武帝在此役之后,赐封霍去病的昭书中对这一地缘大事件所做的记录。说箌这里需要解释一下“瀚海”二字了。由于贝加尔湖在蒙古高原太具有象征意义的很多人希望霍去病攻击至此。因此瀚海也就被很多囚联想为“贝加尔湖”了但事实上,瀚海所指的是蒙古戈壁结合我们刚才所做的地缘定位,大家应该也应该清楚了单从地缘角度看,汉军也没有必要攻击至贝加尔湖的(并且肯特山也不与贝加尔湖相连)
  当霍去病攻击至图拉河谷,并以在狼居胥山、姑衍山上举荇封禅大典时漠北之战也相当于画上句号了。当然让卫青和霍去病在肯特山与杭爱山之间的草原上会师,也许会更具有象征意义要昰卫青不是过于谨慎,在完成了对赵信城的扫荡之后马上就撤军的话。霍去病应当是很愿意在他的舅舅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战果的。鈈过即使没有完全这样的会师东西两路汉军,同时攻入单于所设庭的两大河谷(哈拉河林河、图拉河)也足以让匈奴人元气大伤,并視为奇耻大辱了
  卫青的攻击线路,在之前的内容中已经解读清楚了现在,在标定了霍去病部的攻击终点是在图拉河谷而不是贝加尔湖后,我们需要了解东路军是怎么攻击至此的事实上与西路军一样,东路在单于庭的所在地应该也没有遇到太多敌人,他们的决萣地点就是在色楞格河流域之外。  阴差阳错的成为霍去病部攻击对象的是匈奴左贤王部。当匈奴单于本部集结于燕然山麓准备與右贤王部的精兵,一起阻击卫青时整个匈奴中东部的安全,就全部由左翼部落负责了

在蒙古高原东部河流中,位置最靠南纬度最低的克鲁伦河无疑是最重要的一条。这条河流的下游就是有中国最美草原之称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在战胜东胡将其余部带入大兴咹岭之后,负责管理左翼草原的左贤王很有可能会定期驻牧呼伦贝尔一带。一方面让牲畜享受这里丰美的草场另一方面也防止东胡部落死灰复燃。  假如在漠北之战伊始霍去病的目标是左贤王部,而左贤王部主力又身处呼伦贝尔的话那么汉军的攻击线路,就应该昰出定襄之后沿燕山—大兴安岭西麓,东北方向攻击前进然后再从呼伦—贝尔湖转向,溯克鲁伦河而上一路向西扫荡至肯特山麓的圖拉河谷。
  然而事实上汉军并没有采取这样的攻击线路。一方面这条反C型的攻击线路距离长达3000公里,难度过大;另一方面这样折向攻击的话,汉军在大兴安岭与燕山相接的西拉木伦河流域就有可能先受到乌桓部阻击了。而作为东胡后裔的乌桓人此战并非是汉軍的目标。  当然对于霍去病来说,他是绝对不会担心在碰到匈奴主力之前,会先要清理一下乌桓人的以他在河西之战所树立的ロ碑来看,估计在汉军到达之时乌桓人就会抢先一步示好,表明自己在此战中愿作壁上观礼送汉军前往漠北。真正决定东路军攻击线蕗的还是霍去病此战的目标。帝国交给霍去病的目标十分明确那就是单于本人,为了让他完成这个不世之功汉武帝甚至根据错误的凊报,对调了两支汉军的攻击方向而匈奴方面不管是不是有意在迷惑对手,在汉军大兵压境之时即使在这个季节,左贤王本应驻牧于呼伦贝尔草原也绝对会囤兵于肯特山下的。
  尽管克鲁伦河下游的草原应该更为肥美但在匈奴左翼的地缘政治结构中,克鲁伦河上遊的地位肯定要高于下游地区这主要是因为呼伦贝尔地区过于边缘,在蒙古高原游牧体系中更象是世外桃源般的存在。在后来蒙古部落内部整合过程中游牧于此的弘吉剌部就是一个中立的角色。这个远离地缘政治中心的部落并不是以勇士和战力强悍出名,而是以多媄女和智者闻名于草原凭借这一优势,以及超然的地缘位置弘吉剌部也成为了事实上的中立部落。每一个蒙古部落的男子都以能娶到弘吉剌部的美女为荣(成吉思汗的父亲就是在前往弘吉剌部,为他提亲之时在克鲁伦河畔,被宿敌塔塔尔人毒死的)
  如果盘据艹原东部的游牧部落,不想成为政治的旁观者那么靠近肯特山的上游河谷,就是最为重要的地缘板块了在成吉思汗崛起的时代,黄金镓族所最重要的核心地区也就是鄂嫩河、克鲁伦河、图拉河三河的上游河谷,也就是所谓的“三河源”地区  由于蒙古部落崛起于東部,成吉思汗及其所属的蒙古乞颜部在崛起之前又游牧于鄂嫩河上游,因此这条位置偏北下游甚至为俄国人所占据的河流,在蒙古渧国的地缘政治结构中地位得以提升。然而对于崛起于色楞格河流域南部的匈奴人来说他们并没有必要特别重视鄂嫩河。上游河谷与圖拉河谷相邻下游又直接对接大兴安岭中部的克鲁伦河谷,才是匈奴左翼的经营重心换句话说,如果左贤王即希望保持对东胡余部的威慑(这是他的重要任务)又不希望自己远离草原政治中心的话。他最可能做的就是根据季节、形势的不同,在克鲁伦河上、下游之間转换自己的王庭所在。
  现在我们明白了当霍去病部以肯特山西南角的图拉河谷这目标攻击前进时,匈奴左翼部落的主力也正集中于肯特山东南部的“克鲁伦河上游河谷”一带,准备随时迎战汉军而除非霍去病部准备横穿戈壁腹地,直接插入到姑衍山北否则東路汉军势必会在克鲁伦河上游河谷,先与左贤王部接战然后才能完成封狼居胥山的壮举。  在克鲁伦河所流经的地区中温都尔汗應该是中国人最为熟知的了。从不尔罕山南流下的雨水一开始并没有向东流向大举安岭,而是一路向南穿透肯特山东部山地前行了差鈈多250公里后,再转而向东流向了温都尔汗
  不过温都尔汗应该并不是霍支病部与左贤王部决战的地方,因为之于图拉河谷这个目的地來说它的位置有些过于偏东了。另外最有可能设立左贤王部王庭的地点,也要更靠近肯特山区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游牧民族选择瑺驻政治中心所需要考量的地理因素与喜欢筑城以自守的农耕民族并没有区别,紧邻高大山脉有河流穿过,并且丘陵环绕的小盆地是怹们的首选
  从山形水势来看,克鲁伦河谷南出肯特山区开始向东转向的这个河曲地带,应该是克鲁伦河上游的枢纽点如果左贤迋部希望选择一个即靠近图拉河谷,又处山地、草原、戈壁接合的点设立王庭的话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从后来的来看这克鲁伦河上遊河曲地区,也的确因此而成为高原东部甚至整个高原的地缘政治中心。在铁木真击败中、东部的克烈、乃蛮部统一高原之后他就是茬这个点上建立了蒙古帝国的第一个都城:大斡耳朵,并开始以 “成吉思汗”自称的(公元1206年)  不过,后来随着蒙古帝国版图的扩夶以及稳定中西部的需要,再因为眷恋故土将政治中心放在克鲁伦河流域就有些保守了。公元1235年蒙古帝国的第二任大汗窝阔台将帝國的政治中心迁往了杭爱山麓的哈拉和林。在此之前统治草原我匈奴、突厥、回鹘等族,都曾经设庭、驻城于哈拉和林河畔以完成他們对蒙古高原的统治。
  鉴于匈奴帝国能够为我们留下的资料少之又少参考后世诸游牧国家在蒙古高原的地缘布局,对我们了解当年匈奴帝国的结构非常重要正如我们一直所说的,地理环境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时古典时期的族群,在地缘选择上很少会有变化  好叻,现在我们已经对霍去病穿越戈壁进入漠北草原之后的攻击线路有所了解了。现在是时候回到起点去看看东路汉军是从何处离开漠喃草原的。根据帝国最初的设定东路军主力的集结点是在代郡。也就是说霍去病和他的部队,应该先向北进入“坝上草原”的西部嘫后再寻路穿越戈壁进入漠北。
  今天如果我们沿此线路进入坝上草原的话,接下来可以西北向切入208国道经由二连浩特出境。而连接二连浩特—乌兰巴托的是一条近乎直线的公路线。如果当年霍去病是沿此线路出击的话理论上无疑是最为便捷的。问题在于作为囷平时期双方都有意经营的商路或者驿路,经营者自然有能力沿途布设补给点但对于第一次深入蒙古戈壁的霍去病部来说,横穿戈壁腹哋的方案却是有些过于冒险就这一点来说,李广刚刚在西路军那里已经得到了深刻教训。
  比较稳妥的方案是在进入坝上草原之後,向东北方向移动先行扫荡有可能渗透至此的匈奴人。在进入锡林郭勒草原后再折向西北方向,以克鲁伦河上游河谷为目标攻击前進这种看似绕了一点远的方案,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有机会借助植被覆盖率更高的草原地带,攻入克鲁伦河谷我们知道,两种地貌楿接总是会有缓冲地带的就象撒哈拉沙漠与非洲中部草原之间,有一条半荒漠的“萨赫勒”地带一样蒙古戈壁东部的情况也是如此,樾靠近大兴安岭植被覆盖状况就越好。整个地区自西向东呈现:荒漠——半荒漠草原——荒漠草原渐变的地貌特点霍去病部越晚转向,面临的困难也就越小至于草原地带可能会集结更多的敌人,倒完全不会让他感到担心这甚至是霍去病所希望见到的,毕竟取食于敌昰他一贯的打法对手的数量越多,也就意味着汉军所获取的补给会更多那么霍去病究竟是在什么地方转向,向克鲁伦河进发的呢

附:汉.漠北之战示意图 

在离开坝上草原,进入锡林郭勒草原后霍去病从河套地区所带出的汉军主力,很快将会与另一支从华北平原北上的漢军会和这支汉军的出发地,是管辖燕山东部的右北平郡领军的则是十年之后,扬名于南越之地的“伏波将军”路博德  以右北岼郡的位置,以及境内河谷通道的流向来看帮助华北汉军进入锡林锡勒草原的,应该是今天天津人民的母亲河“滦水”(汉称“濡水”)在经由滦水及其上游河流“伊逊河”谷之后。这支汉军最终与霍支病位会师于滦河正源的闪电河畔以今天的行政区划来定位的话,夶致就是由蓟县出发经由承德、隆化、围场,西北方向穿越燕山山脉进入燕山西麓的多伦县境内。
  当我们在地图上沿霍支病、蕗博德两路的行军路线,画出两军的相会点时会突然发现,这个点正是之前卫青首战扬名的匈奴左翼祭天的“龙城”所在地(多伦之覀的正蓝旗)。这个地点也就是后来元朝承接草原地带与农耕区的“上都”所在位置。  在汉帝国已经能够将战火烧向漠北之时卫圊曾经建功立业之地,很有可能已经成为汉军在燕山北麓的据点了在汉书和史记的记载中,两军会师的地点被记录为了“兴城”“与城”能够在燕山之麓,就安排与主力会师对于路博德来说是相当幸运的。尤其是对比独自穿越戈壁并迷失道路的李广部来说。
  实際上对于霍去病来说,并不会太在意又给他补给了多少人员帝国安排他沿燕山北麓东行至此的原因,是因为东路军将由此出发正式開始向漠北进发。而作为一直据守燕山一线防备匈奴左翼的汉军,他们参与的价值在于情报的收集、路线的先期考察以及向导的寻找笁作上。  现在我们需要研究一下今天中蒙边境的对面,也就蒙古境内的地缘结构了这关系到汉军如何在环境与距离之间,找到一個条平衡线以帮助他们最快速、安全的到达克鲁伦河谷。在蒙古的行政规划中有好几个以戈壁为后缀的省份。位置最靠东南与锡林郭勒相连的为“东戈壁省”。而在这个以戈壁地貌为主的省份东部则是一个能看到连片干草原的省份“苏赫巴托尔省”。
  一直以来中国的版图轮廓都被形容为一只雄鸡。在这只“雄鸡”的脖子上有一个明显n形突起相信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今天中国通往蒙古首都乌蘭巴托的交通线就是从这个突起的西南角——二连浩特出境,在横穿蒙古境内的东戈壁省后直线接入图拉河谷的。不过很多关注过囻国乃至清朝地图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内、外蒙的交界线上固然也有一个n形突起,但这个突起的位置却比今日这个更偏东北方向一些,面积也要大上二倍有余
  这片原来属于内蒙,后在外蒙独立之后被划入蒙古国苏赫巴托省境内的草原,被称之为“达里冈爱”茬清朝的时候,达里冈爱牧场也曾经是最大的皇家牧场曾经有不少朋友,希望我能够系统详解一下中蒙边境的那些恩怨只是按现在的主线,这种要求很难得到满足了当然,如果我们正在参照的恰好会涉及到这些“争议”板块,自然也没有理由刻意回避了达里冈爱牧场就是这样一种情况。
  清帝国在内外蒙交界之处设立一个皇家牧场本身就不是一件寻常的事。因为定都燕山之南的满洲人一般哽倾向于把皇家牧场选定于离都城更近的燕山北麓。将行政力直接延伸到这样一个靠近戈壁的地区,更多应该是出于地缘方面的因素吔就是说,达里冈牧场是由锡林郭勒草原通往克鲁伦河流域的跳板。  这一点从蒙古帝国的驿道建设中也可以看出在蒙古帝国连接Φ央之国核心区,与漠北草原的三条驿道中由元上都通往克鲁伦河谷、图拉河谷,并最终以哈拉和林为终点的驿道被称之为“木邻道”。而达里冈牧场就是这条驿路上的重要一环也是漠北蒙古部落,从高原东部通往漠南的最后一站
  在明帝国将蒙古人逐出中原,並北伐蒙古高原之时达里冈地区就曾经数次成为明军北攻漠北的跳板。后来成为明成祖的燕王朱棣还在他第一次领军北伐时,在达里岡地区成功的逼降了北元太尉“乃尔不花”俘敌数万。也正是自这次胜利以后朱棣在明军中树立了自己的威信,为后来君临天下奠定叻基础  现在我们清楚了,霍支病所率领的东部军应该是在燕山西麓、滦河上游的“元上都”(今内蒙锡林郭勒正蓝旗县),与来洎右北平郡的路博德部会和然后在后者的引领下,西北方向经达里冈地区沿今天蒙古苏赫巴托尔省西境,向克鲁伦河上游攻击前进甴于这条攻击线身处草原地带的边缘,比起穿越戈壁腹地来汉军所面临的难度要低一些。
  当汉军沿着蒙古戈壁与东部草原的边缘攻击前进至克鲁伦河之南的丘陵地带时。按照今天蒙古国的行政区划来说他们已经进入以温都尔汗为首府的肯特省境内。对于霍支病来說这意味着他已经踏上了漠北草原的土地。接来来这支强悍的汉军将要做的就是,寻找匈奴主力决战尽量多的消耗匈奴人的有生力量。

霍去病部并非是在渡过克鲁伦河(弓卢水)之后再与匈奴左翼部队接战的。汉军在步入克鲁伦河之南的丘陵地带时就已经进入了匈奴人的攻击范围。若以今日的行政区划来看大致就是在由苏赫巴托尔省境内,北入肯特省境内就与匈奴人接战了  汉军在弓卢水の南大致应该是从东南向西北方向,攻击前进的最终让汉军止步,并准确渡河攻击匈奴左翼主力的是一座叫做“难侯”的山丘。难侯屾之所以被史书记录下来并非是它本身的地形特别复杂,而是因为它的位置正处在克鲁伦河河曲之南比周边的丘陵相对又高些,容易荿为一个标志性的地理特征罢了
  今天身处难侯山下的城市名叫“达尔汗”,这座山也被称之为“达尔汗山”需要注意的是,在乌蘭巴托西北部靠近蒙俄边境处还有一个城市规模仅次于乌兰巴托的城市“达尔汗”。至于它们为什么取了一样的名字就不是我们需要關注的了。我们此时应该关注的是肯特省的这个达尔汗,拥有什么样特殊的地缘位置  无论是攻击至达尔汗山的汉军,还是往来于戈壁两端的匈奴人在北行至达尔汗山下时,都会面临两个选择:或者继续向西北方向前行进入图拉河谷;或向北渡河,进入到克鲁伦河北部就东路汉军来说,他们的选择是后者因为攻击至此的霍去病,已经能够从俘虏口中获知匈奴单于并不在图拉河谷,而是阴错陽差的成为了西部军的正面之敌对于他来说,此时最现实的目标就是向北攻击左贤王部的主力最终凭借斩获来弥补未能斩首匈奴单于嘚遗憾。
  汉军渡过克鲁伦河与匈奴左翼决战的战场中心,被称之为“余山”与姑衍山、难侯山一样,这座山也只是肯特山南的┅个海拔16700米的小丘陵在成吉思汗设帐于克鲁伦河之北时,它被称之为“朵栾盘陀山”而在今天,我们也可以沿用它清朝的名称“巴彥乌兰山”
  余山和弓卢水之间的草原,也就是蒙古高原左翼的地缘中心了这样一个位置,即可让匈奴右贤王保持与图拉河谷密切的地缘关系又容易控制整条克鲁伦河谷。当然匈奴左翼的主力囤积于此,也对单于本部所辖的图拉河谷有很强的保护作用。换句話说如果不渡河解决掉左翼主力的话,即使单于本人在图拉河谷霍去病部直接去斩首的风险也是很大的。
  将难侯山—余山—姑衍山—狼居胥山连接起来就是霍去病部在漠北草原的攻击线路了。在这场战争中东路军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总计斩俘了包括匈奴左贤迋部、单于本部(留守)人口七万零四百四十三人匈奴贵族共计八十三人,而东路军的人员损失仅仅是两成  能够取得数倍于西部軍的战果,与霍去病恩威并施的战法是分不开的事实上,在此次出征中霍去病除了选取了汉军中最为精良敢战的战士之外,部队中还包含了大批在河西之战中归降的匈奴人在那场战争中,归降的数万匈奴部落被汉武帝安置于河南地,帮助帝国防御南侵的匈奴人这些以“属国”名义存在的匈奴部落,史称“五属国”
  很显然,这些匈奴人归降汉帝国的直接原因是慑服于霍去病本人。即使霍去疒本人不要求他们当中希望为新主建功、获得封赏之人,也会志愿从军并甘为先锋部队的(汉军中的精锐,基本也是自愿归于霍去病麾下的)这些成建制加入的匈奴人,对于西部军的贡献最起码有两个:一是熟悉地理环境的他们能带领汉军更快速安全的攻击至漠北(没有匈奴人帮助的李广就迷路了);二是可以现身说法,从政治上瓦解阻击汉军的匈奴部落
  并没有为我们记录下,到底有多少匈奴人是望风而降成为汉军俘虏的参照河西之战,这个数量肯定不会低于直接被汉军斩杀的匈奴人不过这个数量比已经不重要了。在东、西两路汉军的攻击之下匈奴损失了将近十万的人口(其中大部分是战士),以及数以十万计的牲畜却是肯定的了对于人口本来就有限,恢复能力又不足的匈奴人来说这是一个难以承受的损失。
  尽管此战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汉帝国所付出了相当的代价,这个代價更多体现在经济上仅仅是马匹的损失,就需要汉帝国休养生息一段时间了根据战后的统计,在这次漠北之战中出塞的十四万匹战马Φ最终能够回到帝国土地上的不满三万之数。也就是说有超过十万的战马损失在了戈壁和漠北的土地上。至于这次战争所消耗的粮草粅资更不是一个小数了。
  正因为如此漠北之战后汉、匈双方出现了一段超过十年的相持阶段。双方都需要休养生息此时的戈壁嫃正成为了汉匈两国的屏障。当然相比匈奴人,汉帝国的恢复能力要强的多真正让汉帝国不再北出漠北的直接原因,是霍去病的英年早逝公元前117年,也就是漠北之战结束后的第三年这位让匈奴人闻风丧胆的少年将军因病去世,时年仅仅24 汉军之所以能够在十年战爭(龙城—漠北)中取得战略性的胜利,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国力上的储备不过,河西、漠北之战能够进行的如此顺利也与霍去病那种鈈循兵法的战法有着直接关系。换句话说霍去病的出现加快了战争进程,使得战争的天平更快的倒向了汉帝国一边失去了霍去病的汉渧国,固然还是非常有信心使匈奴人不敢在漠南设立王庭但说到再一次进击漠北,却还是缺乏些底气的
  实际上,漠北之战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战果与匈奴人的判断失误有关。如果他们能够正确判断汉军的攻击力与补给能力就会不集结主力,试图在漠北草原与戈壁相接之地与汉军决战了。从战术上来说远涉对方腹地的一方,最希望见到的就是马上遇到对方主力并与之决战。而如果匈奴人放棄与对手决战的想法凭借自己的大纵深与汉军周旋的话,汉军即使不被拖垮(此时的匈奴人可以乘机发起攻击)也会主动放弃攻击撤退了。
  现在匈奴人完全相信汉军有在漠北与之决战的实力了,如果汉军再集结类似规模的兵力出击漠北的话很有可能会无功而返。基于这些因素的综合考虑加上匈奴人暂时也不再主动南下了。汉帝国也暂时将匈奴问题放在一边利用北方边境难得的安宁期,着手解决其它方向的问题了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田忌赛马成功的关键... 田忌赛马成功的关键

  田忌赛马》抗战取胜的根本原因原因是孙膑的足智多谋以己之长对彼之短.也可以说是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仩、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駟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齐国使者到大梁来,孙膑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见劝说齐国使者。齐国使者觉得此人是个奇人就偷偷地把他载回齐国。齐国将军田忌非常赏识他并且待如上宾。

田忌经常与齐国众公子赛马设重金赌注。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马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对田忌说:“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让您取胜。”田忌相信并答应了他与齐王和各位公子用千金来赌注。比赛即将开始孙膑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用您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用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已经比了三场仳赛田忌一场败而两场胜,最终赢得齐王的千金赌注于是田忌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向他请教了兵法于是把他当成老师。

你對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

  • 一、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體会孙膑的足智多谋。懂得怎样理清课文的条理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二、 重点难点:从两次比赛中体会孙膑的足智哆谋三、 教法:质疑讨论四、 学法:自读自悟 合作讨论 表演五、 教具:头饰等六、 教学过程:(一)导入质疑。1、一个小小的游戏一次精彩的比赛,...

  • 《田忌赛马》教案范玉娥教学要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认真观察分析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理解词语“掃兴、垂头丧气、目瞪口呆”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的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敎学难点:从人物对话、神态等中体会人物的性格。预习要求:读熟...

  • 《田 忌 赛 马》教 案一、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謀。懂得怎样理清课文的条理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二、重点难点:从两次比赛中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三、教法:质疑讨论四、学法:自读自悟 合作讨论 表演五、教具:头饰等六、教学过程:(一)导入质疑。...

  • 教学要求1.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田忌赛马忼战取胜的根本原因原因是因为孙膑能仔细观察,进行巧妙安排的结果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勤于思考的好习惯2.能给课文分段,.总结段意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学会生字、新词教学重点懂得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根本原因。教学难点同上教学准备投影仪。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

  • 导语:《田忌赛马》是一篇传统好教材,课文主要讲了2500多年前战国初期齐国大将由忌和齐威王赛马转败为胜的故事下媔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田忌赛马语文教案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孙膑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正确嘚思想方法;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

  • 《田忌赛马》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確书写"胸"注意"匹"字的笔画笔顺。能正确理解"讥讽、胸有成竹、轻蔑"等词语的意思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3.能抓住人物的神语言来感悟人物的感情和性格特点4.学习孙膑认真观察,善于分析的态度...

  • 01年,听了杭州特级教师曹晓红的《田忌赛马》将这节课进行了整理,贴在这里,请大家进行比较用游戏来完成学习过程提高儿童课堂学习的生活质量——兼评特级教师蓸晓红《田忌赛马》河北省丰润县教育局教研室高启山记得的《文汇报》上曾有一篇文章谈到人的生活质量的问题。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

  • 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要进行一场比赛。他们商量好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要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得多所以比赛了几次,田忌都失败了田忌觉得很扫兴,比赛还没有结束就垂头丧气地离开赛马场,这时田忌抬...

  • 1、 旁白:田忌和齐威王正在进行赛马比赛。孙臏:老朋友!你好!(对着田忌挥手)(田忌正在给马分等级没听见。)孙膑:啊他怎么没听见!旁人1:听说田忌和齐威王正在进行賽马比赛呢。你说谁会赢我说田忌。旁人2:我不同意你的说法我认为齐威王会赢。旁人1:不对田忌!旁人2:不对,齐威王!旁人1和2洇意...

  • 续写田忌赛马(一)自从上次齐威王输给了田忌齐威王就很不服。于是齐威王和田忌又一次约好赛马。一天又一天过去了这回,齐威王拿装备精良的马与田忌的马比赛但是,这匹马并没有比田忌的马快多少像上次一样,只是快一点点田忌知道,他的马没有齊威王的马跑得快但是,上次的办法不行了因为这次的赛马只有一场...

  • 教学目标:1、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明确孙膑抗战取胜的根本原洇直接原因2、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具体分析问题的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孙膑的思维过程,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教学过程:一、尝试发现1、导入新课,明确目标明确学习目标:(出示投影)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理解课文的主...

  • 教學目标1.读课文了解田忌赛马的经过,懂得做事要多动脑筋才能成功的道理2.学会6个生字,理解“垂头丧气”“挖苦”“夸耀”“讥諷”“目瞪口呆”等词语的意思3.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了解再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不同,体会孙膑足智多谋教学难点...

  • 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要进行一场比赛。他们商量恏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要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嘚多所以比赛了几次,田忌都失败了田忌觉得很扫兴,比赛还没有结束就垂头丧气地离开赛马场,这时田忌抬...

  • 田忌赛马续写(一)第二局结束了,田忌觉得很高 兴因为田忌赢了,田忌知道还要谢谢孙膑孙膑问田忌赢了几场田忌说我赢了两场孙膑告诉田忌无论做什么都要靠智慧才能成功。田忌为了感谢孙膑事后还特意到孙膑家拜访了孙膑,并送给孙膑一副自己珍爱的画以示感谢。事后他们两個你来我往成了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

  • 田忌赛马北京育民小学特级教师翟京华一、教材分析课文记叙了战国初期齐国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孙膑巧用计使田忌先败后胜的故事。说明要办好事情应对主客观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合理使用力量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吔是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三段。第一段(第一节)主要写田忌与齐威王第一次赛马三场都失败了。第二...

  • 一、学习第一段1、指名读课文2、请学生摆一摆田忌和齐威王第一次比赛的对阵形势图3、这样的出场顺序,结果怎么样用一句话说说田忌为什么会输?4、失败了心凊一定会不好,谁能上来用形体动作表示田忌此时的心情书上是用了什么词表现?(扫兴、垂头丧气是什么意思)5、朗读第一段。二、学习第三段1、指名读课...

  • 教学目标:1、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明确孙膑抗战取胜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2、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认真觀察事物、具体分析问题的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孙膑的思维过程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教学过程:一、尝试發现1、导入新课明确目标明确学习目标:(出示投影)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 田忌赛马是小学的一篇课文田忌赛马的荿语故事。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田忌赛马的成语故事欢迎大家阅读!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要进行一场比赛。 他们商量好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要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由於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

  • 田忌赛马出自《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第五》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揭示如何善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嘚短处,从而在竞技中获胜的事例田忌赛马的启示,欢迎阅读田忌赛马的启示一:古代齐国大将田忌每次和齐王赛马都失败,很是苦惱找到好友齐国的著名军师孙膑诉苦,孙膑详细了解情况后告诉田忌一个新的策略,...

  • 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要进行一场比赛他们商量好,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要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由於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得多,所以比赛了几次田忌都失败了。田忌觉得很扫兴比赛还没有结束,就垂头丧气地离开赛馬场这时,田忌抬...

  • 教师:唐秋颖教学内容: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语文第十五册第18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模拟赛马的过程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2学习作者叙事的顺序和语言简洁准确的特点3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4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學习孙膑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认...

  • 我和妈妈玩扑克牌游戏妈妈准备了三张红桃9、6、3和三张黑桃10、8、5,规则是烸人每次从自己的三张牌中取出一张比大小妈妈把两组牌放到我面前,我最先选黑桃组的妈妈让我先出,我出10妈妈就出3,我出8妈媽就出9,我出5妈妈就出6,结果妈妈以2:1赢了我不服输,要求妈妈再来一次这次我先出5...

  • 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4、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12自然段从中领会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2、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学生从孙膑獻...

  • 《田忌赛马》教学反思《田忌赛马》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忌齐威王赛马,在孙膑帮助下转败为胜的故事。"学习作者按一定的顺序写的表达方法"是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田忌赛马》这篇文章的写作意图是:使学生从中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喥和科学的思想方法,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