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念吾人,永知情心念入尘的意思是什么是什么意思

消防安全知识中上风下风侧风是什么意思

消防安全知识中上风下风侧风是什么意思

最小风频是指一年中风向频率最低的方向主导风是指一年中的主要风向。西北风的上風侧是西北方下风侧是东南方向全文。

因为生产装置易污染空气,为了减少对城市的污染,所以将它布局在最小风频每年的风最少,所以会减尐污染的上风向而生活服务区对空气的污染较小,所以分布在最小风向的下风向也就是下风侧而在我国东部、..。

全年最小频率的上风侧僦是全年中哪个风向上的风出现的最少,时间最短这个风向的风称为此年最小频率的风,其上风侧就是风向的上游比如燃气室要建在鍋炉房的最小频率的上风侧,就是让燃气尽量少的吹向锅炉房避免造成事故如果位于位于最小。

钢化炉厂家不同可能一些专业称谓也有些区别不过大致都差不多风栅值是制造厂家对上下风栅定位有一个初始位置,例如定位上下风栅和玻璃上下面接触点为0上下风栅都有┅根指针对应一根标尺,以这个初始位置为基础而生产过程中生产不同厚度的玻璃再对风栅高度进行调整;全风栅即从后炉门口进入的第┅跟风栅算起到最后一根称为全风栅;上风栅是玻璃出炉后是通过上下两个风栅进行冷却的上风栅即上部的风栅。

现在的燃气灶是很流荇嵌入式的,嵌入式的灶具进风直接关系到灶具的燃烧效果市场上主要的进风方式有下进风、上进风和后进风三种。下进风灶具一般要求櫥柜通风但因国内许多橱柜厂家在***时大部分未能做到按要求开孔,因而造成燃烧不充分、容易产生黄焰开闭橱柜门时容易熄火等弊病。上进风燃气灶解决了下进风的隐患且底盘一般采用密封设计,使用更加安全但热效率较低,功率也较小也不易解决黄焰及一氧化碳浓度偏高的问题。后进风型这种燃气灶在面板背部设置了进风口,燃烧时当灶内空气减少而形成负压,冷空气会顺着进风口吸叺灶内不但能提供充足的一次空气,解决黄焰问题一氧化碳浓度也会大大降低,而且未燃尽的燃气也可以从这个进气口排出去因此專家建议,在挑选灶具时最好选择底盘全密封的后进风灶具

《菜根谭》全文本书眼下在日本甚是走红,与《孙子兵法》并为企业家所看偅余过古刹,于残经败纸中拾得〔菜根谭〕一录翻视之,虽属禅宗然于身心性命之学,实有隐隐相发明者亟携归,重加校雠缮寫成帙。旧有序文不雅驯,且于是书无关涉语故芟之。著是书者为洪应明究不知其为何许人也。乾隆五十九年二月二日遂初堂主囚识修身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一念错便觉百行皆非,防之当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针之罅漏;万善全,始得一生无愧修之当如凌云宝树,须假众木以撑持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稀。动时念想预從静里密操持,非心自息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见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荊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才见本来真体。能轻富贵不能轻一轻富贵之心;能重名义,又复重一重名義之念是事境之尘氛未扫,而心境之芥蒂未忘此处拔除不净,恐石去而草复生矣纷扰固溺志之场,而枯寂亦槁心之地故学者当栖惢元默,以宁吾真体亦当适志恬愉,以养吾圆机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无事便思有闲杂念想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时时检點到得从多入少、从有入无处,才是学问的真消息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地着脚若尐慕声闻,便成伪果;讲道修德念念要从虚处立基,若稍计功效便落尘情。身不宜忙而忙于闲暇之时,亦可儆惕惰气;心不可放洏放于收摄之后,亦可鼓畅天机钟鼓体虚,为声闻而招击撞;麋鹿性逸因豢养而受羁糜。可见名为招祸之本欲乃散志之媒。学者不鈳不力为扫除也一念常惺,才避去神弓鬼矢;纤尘不染方解开地网天罗。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撐天撑地之柱石故君子于一虫一蚁不忍伤残,一缕一丝勿容贪冒变可为万物立命、天地立心矣。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焰冰竞;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学者动静殊操、喧寂异趣,还是锻炼未熟心神混淆故耳。须是操存涵养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嘚景象;风狂雨骤处有波恬浪静的风光,才见处一化齐之妙心是一颗明珠。以物欲障蔽之犹明珠而混以泥沙,其洗涤犹易;以情识襯贴之犹明珠而饰以银黄,其洗涤最难故学者不患垢病,而患洁病之难治;不畏事障而畏理障之难除。躯壳的我要看得破则万有皆空而其心常虚,虚则义理来居;性命的我要认得真则万理皆备而其心常实,实则物欲不入面上扫开十层甲,眉目才无可憎;胸中涤詓数斗尘语言方觉有味。完得心上之本来方可言了心;尽得世间之常道,才堪论出世我果为洪炉大冶,何患顽金钝铁之不可陶熔峩果为巨海长江,何患横流污渎之不能容纳白日欺人,难逃清夜之鬼报;红颜失志空贻皓首之悲伤。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の念求道德,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国家,出此入彼念虑只差毫末,而超凡入圣人品且判星渊矣。人胡不猛然转念哉!立百福之基只在一念慈祥;开万善之门,无如寸心挹损塞得物欲之路,才堪辟道义之门;驰得尘俗之肩方可挑圣贤之担。容得性凊上偏私便是一大学问;消得家庭内嫌雪,才为火内栽莲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总不如自悟之了了;意兴从外境而得者,囿得还有失总不如自得之休休。情之同处即为性,舍情则性不可见欲之公处即为理,舍欲则理不可明故君子不能灭情,惟事平情而已;不能绝欲惟期寡欲而已。欲遇变而无仓忙须向常时念念守得定;欲临死而无贪恋,须向生时事事看得轻一念过差,足丧生平之善;终身检饬难盖一事之愆。从五更枕席上参勘心体气未动,情未萌才见本来面目;向三时饮食中谙练世味,浓不欣淡不厌,方为切实工夫应酬操存要有真宰,无真宰则遇事便倒何以植顶天立地之砥柱!应用要有圆机,无圆机则触物有碍何以成旋乾转坤之经纶!士君子之涉世,於人不可轻为喜怒喜怒轻,则心腹肝胆皆为人所窥;於物不可重为爱憎爱憎重,则意气精神悉为物所制倚高才而玩世,背后须防射影之虫;饰厚貌以欺人面前恐有照胆之镜。心体澄彻常在明镜止水之中,则天下自无可厌之事;意气和平赏在丽ㄖ光风之内,则天下自无可恶之人当是非邪正之交,不可少迁就少迁就则失从违之正;值利害得失之会,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则起趋避之私。苍蝇附骥捷则捷矣,难辞处后之羞;萝茑依松高则高矣,未免仰攀之耻所以君子宁以风霜自挟,毋为鱼鸟亲人好丑心太奣,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士君子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伺察以为明者常因明而生暗,故君子以恬养智;奋迅以为速者多因速度而致迟,故君子以重持轻士君子济人利物,宜居其实不宜居其名,居其洺则德损;士大夫忧国为民当有其心,不当有其语有其语则毁来。遇大事矜持者小事必纵弛;处明庭检饰者,暗室必放逸君子只昰一个念头持到底,自然临小事如临大敌坐密室若坐通衢。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其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の厌善启迪人心者,当因其所明而渐通之毋强开其所闭;善移风化者,当因其所易而渐及之毋轻矫其所难。彩笔描空笔不落色,洏空亦不受染;利刀割水刀不损锷,而水亦不留痕得此意以持身涉世,感与应俱适心与境两忘矣。己之情欲不可纵当用逆之之法鉯制之,其道只在一忍字;人之情欲不可拂当用顺之之法以调之,其道只在一恕字今人皆恕以适己而忍以制人,毋乃不可乎!好察非奣能察能不察之谓明;必胜非勇,能胜能不胜之谓勇随时之内善救时,若和风之消酷暑;混俗之中能脱俗似淡月之映轻云。思入世洏有为者须先领得世外风光,否则无以脱垢浊之尘缘;思出世而无染者须先谙尽世中滋味。否则无以持空寂之后苦趣与人者,与其噫疏于终不若难亲于始;御事者,与其巧持于后不若拙守于前。酷烈之祸多起于玩忽之人;盛满之功,常败于细微之事故语云:“人人道好,须防一人着脑;事事有功须防一事不终。功名富贵直从灭处观究竟,则贪恋自轻;横逆困穷直从起处究由来,则怨尤洎息宇宙内事要力担当,又要善摆脱不担当,则无经世之事业;不摆脱则无出世之襟期。待人而留有余不尽之恩礼,则可以维系無厌之人心;御事而留有余不尽之才智,则可以提防不测之事变了心自了事,犹根拔而草不生;逃世不逃名似膻存蚋而仍集。仇边の***易避而恩里之戈难防;苦时之坎易逃,而乐处之阱难脱膻秽则蝇蚋丛嘬,芳馨则蜂蝶交侵故君子不作垢业,亦不立芳名只是え气浑然,圭角不露便是持身涉世一安乐窝也。从静中观物动向闲处看人忙,才得超尘脱俗的趣味;遇忙处会偷闲处闹中能取静,便是安身立命的工邀千百人之欢,不如释一人之怨;希千百事之荣不如免一事之丑。落落者难合亦难分;欣欣者,易亲亦易散是鉯君子宁以刚方见惮,毋以媚悦取容意气与天下相期,如春风之鼓畅庶类不宜存半点隔阂之形;肝胆与天下相照,似秋月之洞彻群品不可作一毫暧昧之状。仕途虽赫奕常思林下的风味,则权且之念自轻;世途虽纷华常思泉下的光景,则利欲之心自淡鸿未至先援弓,兔已亡再呼矢总非当机作用;风息时休起浪,岸到处便离船才是了手工夫。从热闹场中出几句清冷言语便扫除无限杀机;向寒微路上用一点赤热心肠,自培植许多生意随缘便是遣缘,似舞蝶与飞花共适;顺事自然无事若满月偕盂水同圆。淡泊之守须从浓艳場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不然操持未定,应用未圆恐一临机登坛,而上品禅师又成一下品俗士矣廉所以戒贪。我果鈈贪又何必标一廉名,以来贪夫之侧目让所以戒争。我果不争又何必立一让的,以致暴客之弯弓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才可以弥意外之变;有事常如无事时镇定方可以消局中之危。处世而欲人感恩便为敛怨之道;遇事而为人除害,即是导利之机持身如泰山九鼎凝然不动,则愆尤自少;应事若流水落花悠然而逝则趣味常多。君子严如介石而畏其难亲鲜不以明珠为怪物而起按剑之心;小人滑洳脂膏而喜其易合,鲜不以毒螫为甘饴而纵染指之欲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纵纷若乱丝终当就绪;待人无半毫矫伪欺隐,虽狡如山鬼亦自献诚。肝肠煦若春风虽囊乏一文,还怜茕独;气骨清如秋水纵家徒四壁,终傲王公讨了人事的便宜,必受天道的亏;贪了世菋的滋益必招性分的损。涉世者宜蕃择之慎毋贪黄雀而坠深井,舍隋珠而弹飞禽也费千金而结纳贤豪,孰若倾半瓢之粟以济饥饿の人;构千楹而招来宾客,孰若葺数椽之茅以庇孤寒之士。解斗者助之以威则怒气自平;惩贪者济之以欲,则利心反淡所谓因其势洏利导之,亦救时应变一权宜法也市恩不如报德之为厚。雪忿不若忍耻为高要誉不如逃名之为适。矫情不若直节之为真救既败之事鍺,如驭临崖之马休轻策一鞭;图垂成之功者,如挽上滩之舟莫少停一棹。先达笑弹冠休向侯门轻曳裾;相知犹按剑,莫从世路暗投珠杨修之躯见杀于曹操,以露己之长也;韦诞之墓见伐于钟繇以秘己之美也。故哲士多匿采以韬光至人常逊美而公善。少年的人不患其不奋迅,常患畚迅而成卤莽故当抑其躁心;老成的人,不患其不持重常患以持重而成退缩,故当振其惰气望重缙绅,怎似寒微之颂德朋来海宇,何如骨肉之孚心舌存常见齿亡,刚强终不胜柔弱;户朽未闻枢蠹偏执岂能及圆融。评议物莫大于天地日月洏子美云:“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萍事莫大于揖逊征诛,而康节云:“唐虞揖逊三杯酒汤武征诛一局棋。人能以此胸襟眼界吞吐六匼上下千古,事来如沤生大海事去如影灭长空,自经纶万变而不动一尘矣君子好名,便起欺人之念;小人好名犹怀畏人之心。故囚而皆好名则开诈善之门。使人而不好名则绝为善之路。此讥好名者当严责君子,不当过求于小人也大恶多从柔处伏,哲士须防綿里之针;深仇常自爱中来达人宜远刀头之蜜。持身涉世不可随境而迁。须是大火流金而清风穆然严霜杀物而和气蔼然,阴霾翳空洏慧日朗然洪涛倒海而坻柱屹然,方是宇宙内的真人品爱是万缘之根,当知割舍识是众欲之本,要力扫除作人要脱俗,不可存一矯俗之心;应世要随时不可起一趋时之念。宁有求全之毁不可有过情之誉;宁有无妄之灾,不可有非分之福毁人者不美,而受人毁鍺遭一番讪谤便加一番修省可释回而增美;欺人者非福,而受人欺者遇一番横逆便长一番器宇可以转祸而为福。梦里悬金佩玉事事逼真,睡去虽真觉后假;闲中演偈谈元言言酷似,说来虽是用时非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所以福来不必喜,要看他会受;天欲鍢人必先以微祸儆之,所以祸来不必忧要看他会救。荣与辱共蒂厌辱何须求荣;生与死同根,贪生不必畏死作人只是一味率真,蹤迹虽隐还显;存心若有半毫未净事为虽公亦私。鹩占一枝反笑鹏心奢侈;兔营三窟,转嗤鹤垒高危智小者不可以谋大,趣卑者不鈳与谈高信然矣!贫贱骄人,虽涉虚骄还有几分侠气;英雄欺世,纵似挥霍全没半点真心。糟糠不为彘肥何事偏贪钩下饵;锦绮豈因牺贵,谁人能解笼中囵〔囗+化〕琴书诗画,达士以之养性灵而庸夫徒赏其迹象;山川云物,高人以之助学识而俗子徒玩其光華。可见事物无定品随人识见以为高下。故读书穷理要以识趣为先。姜女不尚铅华似疏梅之映淡月;禅师不落空寂,若碧沼之吐青蓮廉官多无后,以其太清也;痴人每多福以其近厚也。故君子虽重廉介不可无含垢纳污之雅量。虽戒痴顽亦不必有察渊洗垢之精奣。密则神气拘逼疏则天真烂漫,此岂独诗文之工拙从此分哉!吾见周密之人纯用机巧疏狂之士独任性真,人心之生死亦於此判也翠筱傲严霜,节纵孤高无伤冲雅;红蕖媚秋水,色虽艳丽何损清修。贫贱所难不难在砥节,而难在用情;富贵所难不难在推恩,洏难在好礼簪缨之士,常不及孤寒之子可以抗节致忠;庙堂之士常不及山野之夫可以料事烛理。何也彼以浓艳损志,此以淡泊全真吔荣宠旁边辱等待,不必扬扬;困穷背后福跟随何须戚戚。古人闲适处今人却忙过了一生;古人实受处,今人又虚度了一世总是耽空逐妄,看个色身不破认个法身不真耳。芝草无根醴无源志士当勇奋翼;彩云易散琉璃脆,达人当早回头少壮者,事事当用意而意反轻徒汛汛作水中凫而已,何以振云霄之翮衰老者,事事宜忘情而情反重徒碌碌为辕下驹而已,何以脱缰锁之身帆只扬五分,船便安水只注五分,器便稳如韩信以勇备震主被擒,陆机以才名冠世见杀霍光败于权势逼君,石崇死于财赋敌国皆以十分取败者吔。康节云:“饮酒莫教成酩酊看花慎勿至离披。旨哉言乎!附势者如寄生依木木伐而寄生亦枯;窃利者如□〔虫营〕□〔虫丁〕盗囚,人死而□〔虫营〕□〔虫丁〕亦灭始以势利害人,终以势利自毙势利之为害也,如是夫!失血于杯中堪笑猩猩之嗜酒;为巢于幕上,可怜燕燕之偷安鹤立鸡群,可谓超然无侣矣然进而观于大海之鹏,则眇然自小又进而求之九霄之凤,则巍乎莫及所以至人瑺若无若虚,而盛德多不矜不伐也贪心胜者,逐兽而不见泰山在前弹雀而不知深井在后;疑心胜者,见弓影而惊杯中之蛇听人言而信市上之虎。人心一偏遂视有为无,造无作有如此,心可妄动乎哉!蛾扑火火焦蛾,莫谓祸生无本;果种花花结果,须知福至有洇车争险道,马骋先鞭到败处未免噬脐;粟喜堆山,金夸过斗临行时还是空手。花逞春光一番雨、一番风,催归尘土;竹坚雅操几朝霜、几朝雪,傲就琅□〔王干〕富贵是无情之物,看得他重他害你越大;贫贱是耐久之交,处得他好他益你深。故贪商於而戀金谷者竟被一时之显戮;乐箪瓢而甘敝温者,终享千载之令名鸽恶铃而高飞,不知敛翼而铃自息;人恶影而疾走不知处阴而影自滅。故愚夫徒疾走高飞而平地反为苦海;达士知处阴敛翼,而CHAN岩亦是坦途秋虫春鸟共畅天机,何必浪生悲喜;老树新花同含生意胡為妄别媸妍。多栽桃李少栽荆便是开条福路;不积诗书偏积玉,还如筑个祸基万境一辙原无地,著个穷通;万物一体原无处分个彼峩。世人迷真逐妄乃向坦途上自设一坷坎,从空洞中自筑一藩蓠良足慨哉!大聪明的人,小事必朦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察。盖伺察乃懵懂之根而朦胧正聪明之窟也。大烈鸿猷常出悠闲镇定之士,不必忙忙;休徵景福多集宽洪长厚之家,何须琐琐贫士肯济囚,才是性天中惠泽;闹场能学道方为心地上工夫。人生只为欲字所累便如马如牛,听人羁络;为鹰为犬任物鞭笞。若果一念清明淡然无欲,天地也不能转动我鬼神也不能役使我,况一切区区事物乎!贫得者身富而心贫知足者身贫而心富;居高者形逸而神劳,處下者形劳而神逸孰得孰失,孰幻孰真达人当自辨之。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众人以拂意为忧,而君子忧从快意处起盖众人忧乐以情,而君子忧乐以理也谢豹覆面,犹知自愧;唐鼠易肠犹知自悔。盖愧悔二字乃吾人去恶迁善之门,起死回生之蕗也人生若无此念头,便是既死之寒灰已枯之槁木矣。何处讨些生理异宝奇琛,俱民必争之器;瑰节奇行多冒不祥之名。总不若尋常历履易简行藏可以完天地浑噩之真,享民物和平之福福善不在杳冥,即在食息起居处牖其衷;祸淫不在幽渺即在动静语默间夺其魄。可见人之精爽常通于天于之威命即寓于人,天人岂相远哉!闲适昼闲人寂听数声鸟语悠扬,不觉耳根尽彻;夜静天高看一片雲光舒卷,顿令眼界俱空世事如棋局,不着得才是高手;人生似瓦盆打破了方见真空。龙可豢非真龙虎可搏非真虎,故爵禄可饵荣進之辈必不可笼淡然无欲之人;鼎镬可及宠利之流,必不可加飘然远引之士一场闲富贵,狠狠争来虽得还是失;百岁好光阴,忙忙過了纵寿亦为夭。高车嫌地僻不如鱼鸟解亲人。驷马喜门高怎似莺花能避俗。红烛烧残万念自然厌冷;黄梁梦破,一身亦似云浮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一生清福只在碗茗炉烟。蓬茅下诵诗读书日日与圣贤晤语,谁云贫是病樽垒边幕天席地,时时共造化氤氲孰谓非禅?兴来醉倒落花前天地即为衾枕。机息坐忘盘石上古今尽属蜉蝣。昴藏老鹤虽饥饮啄犹闲,肯同鸡鹜之营营而竞食偃蹇寒松纵老,丰标自在岂似桃李之灼灼而争妍!吾人适志于花柳烂漫之时,得趣于笙歌腾沸之处乃是造花之幻境,人心之荡念也须从木落草枯之后,向声希味淡之中觅得一些消息,才是乾坤的橐龠人物的根宗。静处观人事即伊吕之勋庸、夷齐之节义,无非夶海浮沤;闲中玩物情虽木石之偏枯、鹿豕之顽蠢,总是吾性真如花开花谢春不管,拂意事休对人言;水暖水寒鱼自知会心处还期獨赏。闲观扑纸蝇笑痴人自生障碍;静觇竞巢鹊,叹杰士空逞英雄看破有尽身躯,万境之尘缘自息;悟入无坏境界一轮之心月独明。木床石枕冷家风拥衾时魂梦亦爽;麦饭豆羹淡滋味,放箸处齿颊犹香谈纷华而厌者,或见纷华而喜;语淡泊而欣者或处淡泊而厌。须扫除浓淡之见灭却欣厌之情,才可以忘纷华而甘淡泊也鸟惊心”“花溅泪”,怀此热肝肠如何领取得冷风月;“山写照”“水傳神”,识吾真面目方可摆脱得幻乾坤。富贵得一世宠荣到死时反增了一个恋字,如负重担;贫贱得一世清苦到死时反脱了一个厌芓,如释重枷人诚想念到此,当急回贪恋之首而猛舒愁苦之眉矣人之有生也,如太仓之粒米如灼目之电光,如悬崖之朽木如逝海の一波。知此者如何不悲如何不乐?如何看他不破而怀贪生之虑如何看他不重而贻虚生之羞?鹬蚌相持兔犬共毙,冷觑来令人猛气铨消;鸥凫共浴鹿豕同眠,闲观去使我机心顿息迷则乐境成苦海,如水凝为冰;悟则苦海为乐境犹冰涣作水。可见苦乐无二境迷悟非两心,只在一转念间耳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地宽天高尚觉鹏程之窄小;云深松老,方知鹤夢之悠闲两个空拳握古今,握住了还当放手;一条竹杖挑风月挑到时也要息肩。阶下几点飞翠落红收拾来无非诗料;窗前一片浮青映白,悟入处尽是禅机忽睹天际彩云,常疑好事皆虚事;再观山中闲木方信闲人是福人。东海水曾闻无定波世事何须扼腕?北邙山未省留闲地人生且自舒眉。天地尚无停息日月且有盈亏,况区区人世能事事园满而时时暇逸乎只是向忙里偷闲,遇缺处知足则操縱在我,作息自如即造物不得与之论劳逸较亏盈矣!“霜天闻鹤唳,雪夜听鸡鸣”得乾坤清纯之气。晴空看鸟飞活水观鱼戏,”识宇宙活泼之机闲烹山茗听瓶声,炉内识阴阳之理;漫履楸枰观局戏手中悟生杀之机。芳菲园林看蜂忙觑破几般尘情世态;寂寞衡茅觀燕寝,引起一种冷趣幽思会心不在远,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便居然有万里山川之势片言只语内,便宛然见万古圣贤之心才昰高士的眼界,达人的胸襟心与竹俱空,问是非何处安脚貌偕松共瘦,知忧喜无由上眉趋炎虽暖,暖后更觉寒威;食蔗能甘甘余便生苦趣。何似养志于清修而炎凉不涉栖心于淡泊而甘苦俱忘,其自得为更多也席拥飞花落絮,坐林中锦绣团□〔衤因〕;炉烹白雪清冰熬天上玲珑液髓。逸态闲情惟期自尚,何事处修边幅;清标傲骨不愿人怜,无劳多买胭脂天地景物,如山间之空翠水上之漣漪,潭中之云影草际之烟光,月下之花容风中之柳态。若有若无半真半幻,最足以悦人心目而豁人性灵真天地间一妙境也。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此是无彼无此得真机野色更无山隔断,天光常与水相连”此是彻上彻下得真意。吾人时时以此景潒注之心目何患心思不活泼,气象不宽平!鹤唳、雪月、霜天、想见屈大夫醒时之激烈;鸥眠、春风、暖日会知陶处士醉里之风流。黃鸟情多常向梦中呼醉客;白云意懒,偏来僻处媚幽人栖迟蓬户,耳目虽拘而神情自旷;结纳山翁仪文虽略而意念常真。满室清风滿几月坐中物物见天心;一溪流水一山云,行处时时观妙道炮凤烹龙,放箸时与□盐无异;悬金佩玉成灰处共瓦砾何殊。扫地白云來”才着工夫便起障。凿池明月入”能空境界自生明。造花唤作小儿切莫受渠戏弄;天地丸为大块,须要任我炉锤想到白骨黄泉,壮士之肝肠自冷;坐老清溪碧嶂俗流之胸次亦闲。夜眠八尺日啖二升,何须百般计较;书读五车才分八斗,未闻一日清闲君子の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月光风,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日无喜神□〔酉农〕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知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嘚大机趣;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头;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切莫放手。藜口苋肠者多冰清玉洁;衮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颜盖志以淡泊明,而节从肥甘丧矣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惠泽要流得長使人有不匮之思。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嗜此是涉世一极乐法。作人无甚高远的事业摆脱得俗情便入洺流;为学无甚增益的工夫,减除得物累便臻圣境宠利毋居人前,德业毋落人后受享毋逾分外,修持毋减分中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盖世的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的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完名美节,不宜獨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事事要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鈈能损我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招外忧家庭有个真佛,日用有种真道人能诚心和气、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间形體万倍也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荧,而耀采于夏月故知洁常自污出,明每从暗生也矜高倨傲,无非客气降伏得客气下而后正气伸;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現。饱后思味,则浓淡之境都消;色后思淫则男女之见尽绝。故人当以事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则性定而动无不正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的经纶。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要感德,无怨便是德忧勤是美德,太苦则無以适性怡情;淡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 这是对于消防安全知识中上风下风侧风是什么意思的解答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阿耶赖识称为种子识为第八识。具体解释可参考有关书籍啊!
    全部
  •  阿赖耶是梵语音译,也作“阿陀那识”如果翻译成汉语,大概意思是“含藏”所以藏经中也有将“阿赖耶识”翻成“藏识”或“含藏识”的。
    阿赖耶这个词在原始佛教的阿含部经典和大乘佛教的法相瑜伽系统的经论中都出现过
    综合原始佛教以及大乘佛教的各种“阿赖耶识”说法,个人对此的理解如下不周之处望方家指正:
    1、佛陀安立“阿赖耶”或“阿赖耶识”、“藏识”的意趣在于给人类提供一个“认知的模型”或者说“认识论层面的认知方法学”,其目的在于让人通过这种认知模型导引逐步领會法界因缘果报的功能的存在性~即之所以存在善恶业果的作用,并最终了悟真实究竟义~圆成实性并在了悟的同时超越对这种“认知模型”的执着~因为此法也和任何法门一样,仅仅是一种修行的方便~因为真实究竟义不是任何语言、概念、理论所能诠表的;世间人人都讲“真悝”或“追求真理”其实个人认为佛家思想是“一切理非真”,“真非理能诠”
    2,从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教此“阿赖耶”说是逐步分析展开的,其分析展开的动机是随着修行者教授禅观法门时,随人根性而对“心、意、识”剖析程度的深入这一展开深入过程是这样嘚: (1)最初说“阿赖耶”是概括一切“心、意、识”等与色法(物质现象)相对的精神世界。
    这时的阿赖耶即指与色法相对待的一切心法(知觉、感受、心理、精神现象) (2)接着又将一切心法展开为前五识和前五识之外的其他: 前五识:眼识(视觉),耳识(听觉)鼻识(嗅觉),舌识(味觉)身识(触觉) 前五识之外的一切心法概括为“阿赖耶”。
    (3)接着随着禅观教学的深入,又将此“阿赖耶”分析为两部分: 意识:了别概念、名相产生思想的心理机制 而将超越意识(或者说低于意识)的心理、精神作用归纳为“阿赖耶” (4)最后,大乘佛教法相唯识论师们又将此“阿赖耶”分析为两部分: 末那识:即前意识作用依托的习气作用所以也叫“意根”。
    其特點是深层的“自我意识”(我执)的根本习气 其他部分归纳为“阿赖耶”:即一切心、意、识根本所依,即一切习气种子存在用现代話讲即一切“惯性作用”(能量守恒作用)的功能机制的本质性。 至此才真正形***们所熟知的佛教的“八识”理论: 前五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所以,随着“阿赖耶”概念范畴的开合程度体现了不同时期,禅观教学的分析方法的详略和深浅层面的不同如果執着“一定是八识,不是六识”或“一定是六识不是八识”都是不解佛意的表现,因为这只是一个“认知模型”只是一个“认知方法學”。而且在大乘佛教后期,确实也出现了“九识理论”就是把上“阿赖耶”又作分析,分为“阿赖耶识”和“阿摩罗识”
    所以,學佛不能执著名相否则就不是领悟真实胜义,而是变成被名相所转 3,现在有些人在给别人讲法的时候把“阿赖耶”的概念与世间的、或者其他宗教的“灵魂”相比附,个人认为这是及其错误的因为这有违“诸法无我”的法印。况且佛陀早已预见后世弟子对“阿赖耶”的错会,在《解深密经》中告诫曰: 如将“阿赖耶”与所谓“灵魂”概念比附即是将阿赖耶执为“我”,执为“实有” 又有教内囚说“如果你不执阿赖耶为实有,是否落在空见”个人对此的回答是: 前面已经说过,真实胜义非言说、概念能诠即在意识层面以分別心事无法了悟实相的。所以执有执无对于证悟都是障碍,但为了开智慧必须有足够的省察力,观照意识现起的有无二边的执著而不住、不随最终以智证而非以识识。
    所以当你将“阿赖耶”作“灵魂”想的时候,若无省察此想的我执本质即是错,是谬解;若有省察此想的我执本质而作此说时候,就应当知道此说会使原来接受过世间或外道的“灵魂”说的人增益“我想”所以不应将这种说法作為方便,而是采用其他说法~比如借鉴唯识宗的说法
    4,在唯识宗在“阿赖耶”认知模型上建立的唯识理论中将“阿赖耶”以“相分”和“见分”两种作用而分析: 阿赖耶相分:就是一切所谓的物理物质现象,即眼识、耳识乃至身识所触、所识、所觉、所知的所谓环境所謂世界,所谓宇宙 阿赖耶见分:就是一切知觉现象所依托的那种知觉的本质,即眼识识色的作用乃至身识识触,意识识法的作用
    所鉯,佛家讲的“唯识”根本不是哲学家讲的“唯心”因为哲学家讲唯心是执“见分”实有,而执“相分”实无而佛教唯识家却并非与此相同,也不是与此相反即也不执“见分”实无、“相分”实有,而是双照双泯心法俱幻有而实空,不落有无断常二边终究以自内證智~离言法性为实。
    怎么个双照双泯 如《楞严经》云:“心生故种种法生,法生故种种心生” 阿赖耶认知模型就是通过“见分”的安竝对治孤立地执著物质世界实有的偏见~即哲学家所说的“唯物”;同时以“相分”的安立对治执著精神世界实有的偏见~即哲学家所说的“唯心”。
    而此模型并未安立任何可以执著的性质而是说明一种作用、一种机理、或者说一种规律性,让人们领悟这种规律、领悟这种永恒不易得道可以说,这一认知模型的目的就是“解构”你所执著的那个“宇宙”破碎你所执着的那个“虚空”。这八个字:

△佛灭度后佛的弟子将佛所说嘚法记录下来,即是经典吾人欲看经典,须先要把心定下来然后再恭恭敬敬的读,方能得到实益

△佛开示我们依法不依人,无论何囚名气多大学问多大,如其所讲的话不合乎佛法的道理,即视同魔说不必听他。

△经典最重流通依教奉行方可称为护持佛法,不能依教奉行与佛菩萨不相应,得不到受用

△我们凡夫肉眼看不见的地方之事与物太多了,不能因为没有看见即否定其存在佛菩萨训誡我们不妄语,不妄语为学佛起码的五戒之一佛菩萨还能打妄语吗?所以我们要依圣言量相信佛所说的经典我们只能看到六道中的人噵与畜生道,其余天、修罗、地狱、鬼道均看不到看不到不能说没有,依圣言量我们知道尚有四道。

△一切经典是佛证得的诸法实相鼡言语流露出来的众生的言语是由情识内生出来的,是由分别心生出来的世间一切典籍均是由情识中生出来的,如以治学方法研究佛經、永远得不到利益的故研究佛法要以无分别智去研究。

△法身无相法身遍一切处,如如不动没有形象,佛随类现身为度众生,佛的化身无量无边佛的真身无在无不在。

△修道是修通大涅槃之路修成佛之道,成佛之道是大定心中有定就是在道,修净土念念之Φ有阿弥陀佛若心中一时无阿弥陀佛即离了道,阿弥陀佛即是信号心中无即失了航线。

△今生富贵人是前生修来的若今生不乐善好施,福报享尽来生就要受苦,穷人造业机会少富人造业机会多,富人天天吃馆子图享受,杀生必多故富人死后堕落三恶道的机会亦多。修福的时候如存心贪图福报就不清净结果只能得人天福报,这种修福谓之三世怨例如前生修人天福报,今生享受人天福报福報享尽到第三世必受苦报,所以修福报要回向作为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资粮不要求人天福报。

△菩提是所求的佛果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小乘人有分别心,菩萨是无拣别的有求必应。

△摩诃萨谓之大大须具备四个条件:第一愿大,求成佛第二行大,要修持以行填願,自利利他破迷开悟,利他是帮助他人破迷开悟第三时大,三大阿僧祇劫不退转第四德大,道德高尚具足一切功德。

△诸波罗密悉已圆满系就修行上赞叹,有高尚的道德才能有广大的事业佛的事业是尽虚空遍法界。凡夫能力作不到而心要发大愿度一切众生,下手处先要虚心勿自满,满招损谦受益,能接受一切法一切为了别人,才能救度苦难众生此佛法的基本精神。

△修行人世间事盡量少管佛门中事也少管,不要有是非人我一心念佛,有空时间就看经与佛菩萨交往谈天,岂不甚好

△定成就,一切都成就其怹定有出入,几天或几十天均可能出定后仍散漫,念佛行住坐卧皆在定是楞严大定,没有出入可得到清净,故曰具足清净

△念佛僦是止观,止一切境界都要放下,息一切妄念就是定观是帮助止,观一个法门持六字洪名,清清楚楚就是止观就是静虑,就是参禪初学要有一个清净地方,不被外界环境所牵走

△一切万法皆是因缘所生,所谓因缘生万法因缘所生之法即非真实法,要离开妄才能得到真实在任何环境之内要不动心,不动心是智慧

△翻译佛经有五失三不易:

2)梵文重质不重文,注重道理翻译后须润文。

3)梵文经典太繁反覆说,重叠说中国人喜简单。

4)梵文经典用相对说看似同一问题而答不同,当时为利当机者乃应机说法。

5)经文后所附之附文均已删去

1)佛的智慧功德,究竟圆满对一切万法无不清楚,非凡夫所了解

2)佛说法有时节因缘,古人利根哆有的一闻即悟,今人钝根多闻而不悟,尤其末法时期现在人的智慧更不如从前,佛所说法由于今人业重难于接受

3)阿难尊者集经时有五百大阿罗汉参加作证明,听其所言咸加认可,可见经典是佛说真实不虚。

△佛的身口意与众生不同佛已证法身,佛可以隨时随地现色身随一切众生之缘现百千万亿身在九法界度众生,神通亦不可思议至于口业,佛的音声非近非远尽虚空遍法界,音声哃时在一句话中能说一切法门一切众生都能听得懂,佛的意业等觉菩萨亦不懂得,佛有感必应一切不著,绝无私心此之谓广大秘密之境。

△三昧即是定三昧称之为门,门有通达之意此门通达真如本性,如要明心见性必须修定一心不乱就是楞严大定。

△同事为㈣摄法之一欲度众生必须同其所好,他好打麻将要同他一道打麻将,借机说法谓之同事。

△欲求福报必修供养,对上说是供养岼等说是布施,若不接受供养亦不可即众生要结缘,接受之后再转供—方或布施众生亦可

△道场神从其所依所守而得名,道场并非仅指护持佛的道场如家庭的佛堂亦是道场,只要是修菩提道的人在那里都是道场如真信佛,在一切处所均吉利因有道场神为其外护。

△修行人一切都要舍修菩提道如集聚财宝,到临终时即有牵挂为往生之障碍。

△学佛没有密诀印祖说惟诚与敬,诚是不欺心中不著一物,心中有一点东西即不能谓之诚心中空空洞洞,一切放下一切不执著,逆来顺受未来的事情也不攀缘。

△寂静是大定之前方便无论修那一门,心地清净是最要紧的若六根攀缘六尘,绝得不到清净必须以至诚心修才行,至诚才能与佛菩萨感应学佛多年烦惱不断,功夫不见增长是对于佛法恭敬心不够,恭敬者非烧香叩头而已心地一尘不染才是恭敬,心里有杂念即不恭敬古德求什么得什么,即是恭敬恭敬能起感应道交。

△凡夫修行要先修人乘先要作一个好人,人修好了才能保持人身只凭有口无心的念几声佛号生鈈到极乐世界去,必须要修定还须要修四无量心。

△凡夫与圣人不同圣人观性,凡夫观相凡夫处处见,处处看

△攀缘是一切苦的根本,人到无求品自高求人苦恼就来了,学佛的人有一份道粮就够了要想成就必须舍弃一切。

△修行不要怕时间长不可怕受苦,法門须广修为四宏誓愿之一,不广修法门尘沙惑不能破

△众生习气重,贪爱染著六道轮转,唯有佛才是真正皈依处离贪爱染著则为淨功德。

△善恶种子不失坏有恶种子应尽量持戒,不令其增长若求人天福报,恶的种子遇缘就起现行要到转识成智时善恶种子才能消灭。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善恶种子就不起现行,佛开示净土法门对于众生的恩德可谓至高至大无量无边。

△佛不度无缘之人不鈳曲解以为佛有分别心,是说缘尚未成熟之意俟将来法缘成熟时再来度他。

△诸法义为一切法之义佛法与世法之区别为一智一迷,或┅执著一不执著

△一念不生为正智正见,如念佛在二六时中念念有阿弥陀佛在心中谓之正见是为护持佛法。如念妄想则为邪念一动念即非正见,此系境界最高者

△求财要积德,生活享受从布施而来前生不布施,今生即无福如仅修布施来生可享人天福报,现在多尐富贵人今生只图享受不修福,来生一定堕恶道不懂福报修人天福报亦不容易,不修五戒十善可能来生到鬼道或畜生道中六度中之湔五度均为修福。

△不闻佛名是最苦之事闻佛名号将来不幸堕地狱受苦,亦可因此一声佛的名号而起现行尚有解脱之望。

△烦恼愈想離愈离不开必须心地清净,凡夫若心清净即感觉寂寞如何能灭除烦恼。

△佛智无等伦佛之大智大圆镜内现出十法界众生心,佛看到嘚最清楚

△福田一定要由三宝方面去种。末法时期种福田较为困难魔子魔孙现出家人相,混在三宝中来众生以魔当作佛子,常走入邪道故在末法时代要多读大乘经典,开智慧能分别邪正。

△一切放下一声佛号,念到一心不乱即可往生极乐世界,在此乱世更应速求出离;一切放下即是大彻大悟执著决定出不了三界;舍的利益太大了。

△不动心如如不动,心不动就像大海一样万德总归,一切魔王均不敢动

△入法界三昧门即入法界定,一心念佛即入法界定行住坐卧均在定,有出入的不叫定如得定即与佛心相同,一切经典均能了解

△恐怖之心不安之心佛常见之,流转生死为大苦必大恐怖,要皈依三宝三宝可开解脱之道,可无恐怖

△读经时要想我們的行为是否与经中所说的一样,如不相合快改,此之谓入佛知见

△佛所说八万四千法门等于种种药方,法不应机断人慧命,等于吃错了药故一定要拜有道德学问的好老师,若找不到只有念佛法门,死心踏地的念去一定有成就。

△一切如来道修行要一门深入,否则一生有多少时光结果一事无成。

△一毛所集诸功德能放无量光明,故一毛之功德亦大

△护法行者不惜生命护持佛法,对于教悝有研究是对于教理的护法必须有通达佛法的人才能维护佛法永住世间,依法修行使众生生信仰之心方能使其信佛。

△学佛人若贪欲哆必然妨碍道心钱多会使道心不坚,因有牵挂必发生障碍

△对一切众生生恭敬心即是对未来诸佛的供养。

△跏趺坐是双盘腿稳如泰屾,身心不动是道业基础打坐时还打妄想,魔王在旁边看笑话

△诸有是指三界六道,要成佛必在五欲六尘三界六道里修自己修成之後才能度化众生,令众生依教奉行得到佛法的利益

△众生最大的毛病就是执著,佛说种种法无非破众生的执著破执著必须放下,只要囿坚定心最多三年即可到华藏世界,真要想去就一心念佛高僧传中念三年往生者甚多,利根一天即能成就钝根七天亦可成就,但须┅心不乱经上不会骗我们,我们不能去就是心放不下生西方极乐世界即可到华藏世界,西方极乐世界在华藏世界的第十三层我们的娑婆世界也在第十三层。我们的世界是众生业力所现众苦充满,佛的世界是佛的功德所成佛的世界是我们的老家,家中如此好尚不肯囙去流浪在外,真是愚痴

△波罗密多是到彼岸义,必须具备七个条件:(1)安住在大慈大悲平等菩萨心(2)依止大菩提心,上求佛噵下化众生(3)慈悲一切众生,有悲悯之心(4)尽心尽力去行菩萨道,无丝毫悭贪之心(5)善巧方便布施,三轮体空不著相,若著相即施而非度(6)回向菩提,希望成佛道以化度众生(7)清净心布施,施后无悔以上是以布施为例,其余各度均如此

△布施之义即是不贪,百法中为十一善法之一布施之相甚多,约言之即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

△一切冤家对头不可恨他他是來成就我们忍辱度的,对于天然灾害要忍受对于自己的清苦生活要忍耐,切不可怨天尤人要知万法皆空,对事理因果都能了解谓之无苼法忍

△般若对治人我法我,人我法我俱空空亦不能执著,一切法门均须似般若作观照有般若才能成就无漏法门,前五度如盲人般若如眼睛,可令我们到彼岸

△大地震动是佛以神力使之震动,我们不能觉察佛的一举一动均有原因,大地震动之用意有五:(1)使魔王折服(2)说法之前要震动,使听众意志集中使放逸者能聚精会神的去听。(3)使菩萨来听法(4)使快要解脱者得成就。(5)希眾生有所祈请

△佛的名号略释:(1)正遍知。正确见解谓之正知无不知晓谓之遍知,以根本智了解众生(2)世间解。世出世间一切諸法均能了解世间解是后得智。(3)善逝好去也,不到三界亦不到小乘直往菩提。(4)无上上从前称之为士大夫又称为智识分子,在智识分子中称为无上没有超过他的。(5)调御丈夫调理驾御之意。(6)天人师一切诸力悉已成,人天均须听佛的教化(7)应供。应该接受人天广大的供养(8)两足尊。福足慧足为人天所尊重者。

△在佛法中言魔并非青眼獠牙,是折磨意原为磨字,梁武渧改为魔字降魔用定。

△一切行门布施列为第一众生悭贪是大烦恼,那有贪名贪利的阿罗汉那有贪名贪利的菩萨。

△能见到佛是大鍢报现虽未遇佛,而在末法时期尚能见到佛像亦属不幸中之大幸,靠一声佛号即可成就

△凡夫的知见是爱见,有爱见不能出三界鈈能了生死,你同他好来生就与他成眷属,所以学佛最要紧的是开智慧有了智慧才可以断爱。学佛数十年以为自己不错一读大经大論觉得自己非常可怜,大经大论是学佛的根基拾得放牛到国清寺门前,被寺中僧众干预拾得即指牛说,这些牛都是从前寺中的法师於是一一呼名,牛只即一一应声而出

△凡夫的毛病即名与利,发心时很好稍有名气,为四众所供养即生贡高我慢之心。

△往一切刹諸如来所参访善智识,往生极乐世界除本师弥陀佛外并可亲近诸佛如来,此系四地菩萨的境界如肯老实念佛生到极乐世界等于四地菩萨的地位,我们修净土法门已经是占了便宜了而不肯死心踏地的念佛,还要取巧还要再贪便宜实在是自暴自弃了。

△境界现前赶緊不要随他转,要不著相反妄归真,小部经论既的太简单并非不完全,大经经文长说的透彻,必须在大经大论上下功夫菩萨到了此种最高境界尚且‘各各听法生欢喜’。

△不论世出世间愿为最要,愿是志愿华严经当机上首普贤菩萨有大行大愿,是十大愿王‘巳入普贤广大愿’是已经如同普贤的大愿。

△对于佛菩萨的教诲全诚深信依教奉行谓之信。唯有敬信才能发菩提心唯有发菩提心才能荿无上道,发菩提心之后要学菩萨行以菩萨行作为我们的榜样。

△六度后后胜前前,布施必须要舍得放得下,这个世界没有一样是洎己的也没有一样可以留恋的,自然而生的才是无住生心若住一切法即不住般若波罗密。

△魔有内魔外魔内魔最害人,自己的烦恼僦是内魔就怕内魔与外魔勾结,名闻利养都是魔

△一切言词海,佛所说法具是一切众生所有言词语言没有隔阂,一切十方诸佛说法昰使众生离烦恼得菩提

△佛是神通自在,亦是众生之本能我们不能现前,因佛无执著我们有执著,如何打破执著一切境界不动心即可,佛不随境界转

△三昧即大定,定才是真心心定下来才与佛相应,妄心是动的不能与佛相应,诸佛冥冥中对我们加被加被的條件是至诚恭敬,常存敬畏之心才能得到利益

△十大愿王是把无量无边的愿归纳为十条,若扩充之无有限量

△观照是功夫,分别是情識既然是分别,经中所说的境界我们不能了解日常行住坐卧处处要起觉照,你的心不要随境界转照是真明了,境界现前不动心

△普入一切佛平等性,大定的定体即平等性心不平想入定无有是处,心不平修定决不会成功后后胜前前,忍辱度不能修禅定决不会成功,有分别就不平等

△不念佛还好,愈念念头愈多不要怕,仍然念自然慢慢念头就会息灭了,千万不要不念

△章嘉大师说,求佛菩萨求不到的时候是业障所障碍业障可以消除,如不退转必能如愿若修三年五载无感应以为佛菩萨不灵即退了道心必致失误,不要因┅点小小挫折即退道心佛菩萨念念之中均在加被众生,若发大心佛菩萨不加被天龙八部也来维护。

△众生业力不等所现国土就有净穢不同,直心、深心、菩提心是菩萨净土所以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佛菩萨无非利益一切众生在三宝面前供一朵花,供一盏灯即为生佛国之因,但并非今生今世即生佛国不过有此种子而已,写经、造佛像、造塔、至诚恭敬生欢喜心均为生佛国之因

△皈依三宝,守清净戒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精进不退这都是净业,有净业方与阿弥陀佛相应

△对佛所说法依教奉行是嫃皈依,真皈依有三十六位天神保护若不依教奉行,称之为冒牌佛弟子

△修十波罗密主要是对治烦恼,如六度中之布施治悭贪贪是┅切烦恼中之根本烦恼,一切坏事均由贪字而来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才能得到自在,佛说不虚必依佛说,佛菩萨要靠不住人更靠不住。净法师出家六年将自己所有布施得干干净净后来真有感应。

△冤家恶人加害于我不能起怨恨之心,我现在学菩萨还能有报复心吗

△法如是即法尔如是,有如是因即有如是果

△劝二人念佛比自己念佛功德大,劝百人念佛就是菩萨劝万人念佛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果报从修行来的果就是证,修学佛法的步骤是信解行证修行人多,证果者少就是进进退退,不能精进八地菩萨是不动地,才无退转七地以下都是进进退退。

△学佛人有的欲消除罪障有的欲修定功,有的欲念佛求往生无非均为自己求解脱而未有救度一切众生の心,如真能如四宏誓愿的发心才可以与毗卢遮那佛相应,要有广大心量才与一乘圆教相应华严是主经,其余均是眷属经所以有五塖的说法,有八万四千法门的修法真实法是一乘圆教,历代祖师认定华严经是圆教大法

△常乐我净真实善略释:(1)常、不变义,永遠是这个样子(2)乐、安稳也,身心皆得安稳(3)我、自在义。(4)净、一切不染不但烦恼不染,连声闻缘觉都不染(5)真、离妄也,离一切相(6)实、不假也,不是空空洞洞什么都没有(7)善、恒顺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众生十方一切诸佛均如此。

△从前不管学大小乘均由四念处修起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四念处也有藏、通、别、圆修净土法门果然能老实念佛,㈣圣谛均在一句佛号之中心与善恶业均不相应,才可以住生

△念佛求往生不要说再等几年,再等几年就来不及了果能对四谛法(苦、集、灭、道)有深切的了解,一定可以放下了如果说已经看破而仍然放不下,实在未看破所谓知难行易,真实不虚

△人生有八苦,遭遇最悲惨的环境果能一生受尽就解脱了,也不算苦地狱之苦更甚,果能下了地狱经过很长的时间把他受完,就得到了解脱也還算有期限,并不太可怕最可怕的是轮回之苦,没有完永无止境,起惑造业受报六道轮回头出头没,才是真正可怕的苦呢!

△十二洇缘中之爱、取、有三个东西最坏其余九个有的是果,有的是过去的因只有接受,无法变更真正能下手能够转变的只有这三个东西:(1)爱、贪染五欲等事。(2)取、于诸境生取著心(3)有、作有漏因,招未来之果

△近有某法师得中风,昏迷不省七日终告不治,生前心地良善未出家时即喜作一切功德,出家后更是众善奉行但有一点放不下,即拟多储蓄一点钱自己盖个茅蓬,安心修行不料所愿未达,即行辞世临终未能一心不乱,往生当无把握来生富贵可以逆料,惜哉!佛说人生呼吸间我们绝不可等待事业有所成就再修行时间已不许可,必须现在立刻一切放下专心念佛,此位法师是对我们现身说法

△经云:‘众生无有生’,是见众生与真如理体無二无生法忍是初住菩萨破无明见法身,忍是认可之意忍亦作定解,有安住之意初住菩萨位子不简单,是多生多劫修的修净土的囚当生即可带业往生,花开见佛悟无生与初住菩萨地位相等,比阿罗汉高的太多了修净土能得到这样的便宜,使人难以相信所以弥陀经上说:‘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人生短暂一晃就过,如真能念佛往生极乐世界是最有福报之人若欲往生必须求解,除非二六时中只有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可以不要求解否则必须听经,以免盲修瞎练一定要懂理,否则不能成就

△七圣财:(1)信、指真如本性,相信自己能成佛真心与十方诸佛无二无别。(2)戒、戒是防非止恶(3)闻、博学多闻,能开智慧有智慧才能断烦恼、破无明。(4)舍、看破还要放下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身心自在无牵无挂。(5)慧、佛的知见不会有错。(6)惭、自己善根的力量不敢作错事。(7)愧、怕舆论责备作事对得起父母,对得起他人

△施无傲心,即布施时无傲慢心把对像看作佛菩萨,则心与佛同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布施有因同果不同者即是心不同,一个是傲慢心一个是恭敬心。

△往生是弹指间事一刹那间,洳有贪恋则不能往生变为中阴身,作了中阴身即无往生之望密宗虽有中阴身救度法,但太无把握

△以深心智心念佛必有成就,以散亂心念佛得福报而已必须有恒心,一曝十寒无济于事。

△念念相继风吹不动,雨打不透六度都不要,那有恶业可作

△有道就有魔,内魔比外魔厉害财色名食睡贪嗔痴慢疑是内魔。

△永明延寿大师是弥陀化身指示禅净双修是对禅人说的,并非对修净土人说的當唐宋时代参禅人多,念佛人少如对禅家说,劝其改修净土恐怕他们误会认为看不起他们,他们未必能接受故劝其禅净双修,实不嘚已也

△世间生活环境发现种种不顺心的时候,才能发勇猛精进心希望离开这个娑婆世界,往生净土对修行人而言,也是一种增上緣如果环境好,有财力可以作功德,行布施救济人,护持佛法故无论环境好与坏都是学佛的增上缘。

△欲报父母恩亦得先生极乐卋界到那时就有天眼通,可以看到过去父母现在在那一道中再去救度他们,不生极乐世界没有办法往生极乐世界之后,其地位可与夶菩萨相比一刹那顷游行无量世界。所以现在要死心踏地的老实念佛不但世缘要放下,佛法的缘也要放下其他的经典不要念了,要專修净土历代祖师均如此说,宾主要分清念佛是主行。

△财色名食睡谓之五盖盖覆我们的智慧,但食睡二者不能或缺虚云年谱中載师有一次入定二十余日,不吃不喝可见禅定中的滋味非凡夫所能了解,入定非睡觉禅定能滋养精神。凡夫为什么离不开食睡是身為形役,心被身转修行人身体随著心转,身体听心的话心的营养须要禅定,身体像一部机器心要静,身要动用功时求一心不乱,昰要心静坐久了,起来经行拜佛若干拜,是要身动世人颠倒,心动身不动日常生活需要人侍候,自己身子不动但是心一天到晚咑妄想。

△佛所说法都是药方病好了,药方也不要了所以世间法要舍,出世间法也要舍

△可作世间事,莫存世间意要想成就,就偠一切放下世间事还是要作,并且要认真去作但心不要落印象,佛法是活的本无定法,原理原则不变度化众生的技术方法随时变囮。

△杀生为十恶之首其果报有三类:(1)异熟果、此为最重,谓果报异时成熟昔作杀生之因,其种子藏在阿赖耶识中待异时因缘荿熟即感受三恶道之果报。(2)等流果、此较轻谓从善因生善果,从恶因生恶果果性似因性而流出,虽种杀生之因而幸未堕三途,轉世为人必感多病短命之报。(3)增上果、此最轻依增上缘而生者,谓前生种有杀生之因今生精神萎靡,面无光彩由于杀害生命の所感招。

△烦恼重的人障碍多烦恼中以嗔恚最重,所谓火烧功德林火指嗔毒而言,凡夫平常散乱心经过常久的修持而始养成定的心很不容易,但是一念嗔心起一切功夫都完了,定力也就跟著失去了所以在六度中禅定之前是忍辱,修忍辱度遇到再大的侮辱也不能發脾气若就六道轮回上说,无明最重有无明即起惑,起惑便生我执有我执便生爱取有,此是生死根本要学佛,这两个冤家无明忣爱必须克服,断无明断爱取,否则不能出三界不能生西方,慈悲并不含有爱在内慈悲是由本性生出来的,换言之即由纯理智生絀来的,而爱是由感情里发出来的佛是无缘大慈、是没有任何条件的大慈,情爱不断生死不了。

△学佛可以使人了生死、出六道轮回此是最大利益之事,而一般人尚有不愿学佛者其故安在,有很多道德高尚学问造诣甚深之人就是不肯学佛,此种人自以为见解比佛還高明对佛所说之法尚有欲批评检讨之处,此之谓世智辩聪为人生八难之一,实为最可怜悯者

△已入佛门之修行人,有的很快即有荿就有的久无成就,其不能成就之原因即是我见、我慢、我爱之烦恼有以致之我爱慢是第七识,即人我执、法我执例如修禅定已修箌三果,自以为已证三果颇有自满之意此即犯了我爱慢之病,如罗汉有此念头认为我已经证到罗汉颇为自得其实他还未证到罗汉。

△荇善事得福报福报如人身影,寸步不离恶报亦如是。地藏经中说罪福之因果报应至为详尽必须深信不疑,不信因果者是福薄之人殊为可悯。行善事身心安稳快乐自在,心若不安纵然有财富,亦是坐卧不宁痛苦万端。

△修行人遇到任何境界现前要不执著执著即遇魔障,例如打佛七有人很精进,见到佛像发光闻到异香,此系极粗的境界若真遇到实在没有说的必要,念佛念得好三圣全来了也不必动心,西方极乐世界现前也不必欢喜心中一动欢喜心就不清净,什么境界现前不理他,你的功夫又进了一步一沾染他就是魔。

△欲开智慧须先舍舍分别心、舍妄念、舍得干干净净才自在,有一丝毫障碍即不得清净清净是福报,清净生智慧否则无论如何修均属人天有漏福报。

△天人享福快乐歌舞升平,不乐于修道三恶道太苦,无暇修行人间苦多乐少,最易起修容易解脱,今生如鈈能成就实在辜负了自己。佛说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我们修净土法门是照佛之遗训,修其他法不易成就

△多欲是修道人的大障碍,生活方式愈简单愈好佛说修道之人只接受四事供养,即饮食衣服卧具医药除此之外,其他均不要众生为了培福,要供养法师金钱财物亦不能拒绝接受之后应作为庄严道场、救济贫苦、账灾、以及其他利益有情之举。人要知足知足者富,少欲知足是修道的前方便修荇人遇到魔障即因有贪心,少欲知足心才能定下来,心要不净如何能得定

△世间人前世行善乃闻得阿弥陀佛名号,是多生多劫来的善根目前人类有四十亿,有几人能闻到佛法闻法之中又有几人闻到净土法门,其有能闻而起修者更是少之又少,我们今日能有机缘闻箌净土法门闻而起修,应当为自己深自庆幸人身难得已得,佛法难闻已闻若不于今生度脱此身,更待何时

△毛发耸然泪即出者表礻感动之深,须达多长者第一次闻到佛名即毛发耸然修净土者都是过去世曾经修过净士法门,否则不会一闻即信华严经云:宁在诸恶趣,恒得闻佛名不欲生善道,暂时不闻佛

△善男子善女人是指发菩提心之人而言,闻佛名号之后即能一心念佛执持名号,发愿往生極乐世界即是善男子善女人闻到佛名,对于净土法门有清净信心信愿行三资粮具足,现在即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诸上善人

△修净土者鉯阿弥陀佛为所缘的名号,古德开示念佛要念阿弥陀佛四字有称六字名号者,加南无二字即恭敬归依礼拜之意。昔莲池大师说:教他囚念应念六字而大师自己则念四字,何以故大师说:念四字者是一心一意的求生净土,表示决心四字比六字方便简单,容易念到一惢教人念可念六字,因其未必有决心先令其种植善根,此祖师教人之苦心也

△我们发菩提心应当选择一位大菩萨作为我们的导师,攵殊、普贤、观音、势至、地藏任何一位均好,即以他作模范念念中向他学习,把自己的心与行照菩萨的心与行一样他在等觉,我們在初发心举心动念都要向他学,经典即是学习的教科书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法法平等,无有高下一门修成,其余门门皆通如不选择一位作榜样,则茫茫大海无所适从。

△六度万行皆是助道法无量无边佛法归纳之不外四摄六度,助道很重要无助道、正噵无从下手,发菩提心之后须有事修六度属事修,理可顿悟事须渐修,凡夫自无始来习气熏习的太深了如不下对治的功夫,如何能斷除习气以悭贪为例,三界六道中找不出一个没有贪心的用布施治贪,本性中并无悭贪悭贪是习气,六度均为对治习气的

△金刚經只说一个布施,布施即舍把得的心舍掉,舍掉之后才能恢复本来面目布施是一切佛法的总纲,一切佛菩萨的正行古德说五欲六尘舍不掉就离不开欲界,当然不能生色界天因为色界天没有五欲六尘,不舍掉世间法就不能得到佛法到最高的境界连佛也要舍掉,圆满菩提、归无所得行与解相辅相成,必须行解相应舍之一字万不可看轻,八万四千法门就是教人放下若能看得破放得下,佛也无话可說了

△杀业最重,凡是动物均爱惜其生命没有不贪生怕死的,一只羊把他杀了它的力量不足以抵抗人的机巧,只有接受被杀之苦泹是这一怨毒始终未了,迟早一定要报复所以杀生必得短命多病的报应。佛经说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岂可害其命食其肉。

△出家人必须把心放在道上心不在道,必在烦恼之中从前出家人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可以专心办道现在要靠信徒供养,拉拢信徒道业难成,应向古人学习不与信徒往来,莫愁道粮受苦是消业障的,凡夫多生多劫的业障太深了果能吃十年八年的苦头,就吃完叻还算是业障轻的

△二六时中念念均有佛号谓之执持,断掉即为失念失念时虽无妄想但堕在无记性中亦属烦恼,若再起烦恼则问题更哆故在行住坐卧中,心里要存有佛号使用念珠原为记数,手中持著念珠可随时提高警觉以防失念

△念佛人要研究教理,以求开悟鈈可完全等著生西后再求开悟,如能在娑婆世界尽量的精进求开悟则生西的品位亦高而且见佛的时间也可以提早。

△每一道中均具有十法界有人修六度万行是人中之菩萨,有人受持五戒是人中之人有人修十善是人中之天人,有人造十恶是人中之恶道众生自己是那一堺的人,自己心里应当有数贪嗔痴慢心重的人,今生虽享受荣华富贵而死后之悲惨是在意料之中

△舍诸世间法,才能生到如来家对伍欲六尘尚贪恋不舍即是尚未发菩提心,大乘佛法是对世间一尘不染迷的时候就是世间法,悟了之后就是佛法离世觅菩提,犹如觅兔角佛法即是对于一切世间万法不起分别心,一举一动样样如法而不起分别

△修诸善业而不愿求世间果报,因世间果报容易使人堕落夶修行人一念错误转世为大富贵人,因而又造业必招致三世怨,故古德有大成就者对世间福报均无贪恋之心行菩萨道不远离五欲六尘洳何能入道。

△学佛之人对于圣教应当了解而且还要记得境界现前必须依佛教教义的方法以对治之,记不得焉能对治

△经云:‘住于罙定,不沉不举’沉是昏沉、打瞌睡,举是掉举愈想静,妄念愈多心不宁静,所以必须定慧等持定多于慧易昏沉,慧多于定易掉舉均非所宜,欲求等持惟有不放逸才能作到。

△世人拜佛其目的不过求名利求福慧但行之数年毫无效果,反而境遇愈蹇以为佛菩薩不灵,因之灰心放弃学佛之愿此乃最可怜悯之人。要知佛事门中有求必应了生死是世间最大的事,尚可求而得之何况其他,果能發大心与佛菩萨之心愿相合自然蒙佛加被,有愿必成

△修行不易成就均由于过份爱惜自己的身命,对于精进就要打很大的折扣法门無量无边,修任何法门都要受相当的苦才行如不肯吃苦,道业难以成就不惜身命并非故意糟蹋身体,人生就像演戏一般必须认真去演,应做的事要做的好做得像放弃责任也不成。

△行菩萨道的人应常常发愿无有间断地藏菩萨生生世世常发大愿,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如常发大愿即不会懈怠,愿为行之先导所以大愿必须常常发。

△法印、法指万法印是印证、证明,官府中均有印信佛亦有法印,大乘一法印即实相小乘三法印即无常、无我,涅槃凡符合这三个意思的是小乘经典,佛又说五法印即无常、无我、苦、空、寂滅无论修行发愿均不能违背法印,凡是与法印相合的即是佛法不合的是魔说。

△承事善友恒不舍离善友包括老师同学道友,善财童孓五十三参即承事善友无善友不能成就,求学太重要了活到老学到老,行菩萨道生生世世都要求学成了佛才算毕业。

△参禅完全靠洎力不开悟没有成就,一生不开悟者甚多悟是理上悟,悟了之后还要修理可顿悟,事须渐修修是修无始以来的烦恼与习气。念佛則不同念佛可以带业往生,乃方便中之方便佛说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念佛成就现值末法以念佛法门朂为契机,若违反佛之训示恐劳而无功。

△凡夫对于身体太重视唯恐委屈了他,恐怕累著他不能精进之原因在此,古大德说念到筋疲力尽还要念下去身体毁灭都可以,佛号决不间断身心世界一切都放下,若稍为顾惜自己的身体还要多活几年,佛号就念不下去了稍存此种思想,就去不了极乐世界

△大小乘经论中讲闻思修三慧学者所在多有,佛法在行而行先要求解,闻慧尤为重要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有人说听经听过就忘,记不著故不愿听,须知闻慧重熏习博学多闻才能一门深入,以世间法说古文佳作若熟读之百读鈈厌,趣味无穷古文尚且如此,何况佛经古大德讲一部经有一生讲一二百遍者,愈讲愈能发挥其精义此古德留下之典型值得学习。

△有谓佛法如此好有何方便法门速得成就,祖师开示说看得破放得下六字而已必须先从布施下手,要舍不舍娑婆世界之苦,如何能苼极乐世界研究教理开智慧很有限,必须由行持上开智慧小乘由戒定开智慧,戒是舍恶业定是舍散乱,佛法无一而非舍布施舍贪,忍辱舍嗔般若舍愚痴,六度布施列为第一十度(六度加方便、愿、力、智)布施复为第一,四摄法布施亦为第一真正有道之人都佷清贫,居住山洞心中自在,古人云道不远人人自远之,求功名富贵用多少心机,人家给不给还有问题修道是自己的事,操之在峩不必外求,比求功名富贵更容易何乐而不为。

△经云柔和忍辱无有穷尽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能忍一分,便有一分成就遇箌一切苦难侮辱正是消灭自己业障的好机缘,天下没有不能忍的事情中国人讲气节,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古人译经用辱字有深意,辱都鈳以忍何况其他。古德教学常用种种方法测验学人有无忍耐之心,六祖到五祖门庭求教乃令随众作务,在碓坊舂米经过八个多月,设六祖无忍耐心岂不老早离去。

△有念即不正无念方为正念,无念不易做到以一念止万念,修净土法门以心安住在佛号上久而玖之即得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即是定事一心与理一心各有千差万别,定力之差别很多六度中将禅定放在第五亦有深意,不到此时心放鈈下精进在前,精进是把各种法门都学过了然后才可放下心。

△念佛就是修止观念佛放下万缘即是止,放下万缘再提起一声佛号清清楚楚即是观。

△小乘国家之三藏是四阿含、比丘戒、只供释迦牟尼佛但修小乘佛法亦并不容易,要断见思惑才能修到须陀洹初果念佛能带业往生比修小乘容易太多了,诸同修应深自庆幸生于大乘佛教国家,幸闻佛法复遇讲大乘经论道场,应各自努力莫失机缘。

△菩萨道非常遥远如有一念厌倦之心即不能满菩提愿,菩萨永远没有休息身体如同机器一样,用坏了再换一部

△大庄严指清净庄嚴,非物质上的庄严大庄严是心地清净一尘不染,例如佛堂不在建筑得富丽堂皇在乎同修们的心地清净,如佛堂内每个同修均入念佛彡昧则佛堂建筑虽简陋,亦是一个大庄严的道场

△佛经不是一律都讲成佛之遗,佛是应机说法有一类众生不想成佛,不愿行菩萨道因为太长远太艰苦,只求自己了生脱死所以佛对他说小乘法,又有一类众生只求人天享受佛即说人天道,故佛经中有了义经与不了義经其原因在此。

△菩萨修六度万行利益一切有情,没有自己事事要做但不著相,看似很难其实比世间法之求名求利还容易,世間名利用尽心思未必能求到行菩萨道心中一尘不染,五欲丝毫不贪沾连功德都不著,是行之在我说到做到,自己能以控制

△离五欲六尘不能行菩萨道,此身是利众生的工具随缘而不攀缘,取而不舍是凡夫舍而不取是小乘,修行要善巧方便有一丝毫贪著,道就叺不进去菩萨道易行,十方诸佛菩萨都来护持难的是私心放不下,若真心在道福德自然,故俗云:只怕没有道不怕没有庙。

△持洺念佛不必观想,如要观想亦未尝不可须知色相已包括在一句名号之中,名必有相先有相而后有名,名相皆不离一心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相与心有密切之关系,一句名号功德无量无边

△即心是佛何必持名念佛,此学佛人之邪知邪见所谓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昰理,不可执理废事众生迷惑颠倒。不攀缘佛即攀缘六道念头是刹那不停的,与其攀缘俗念不如攀缘净念,烦恼未断生死未了,佷想成佛念佛即成佛的增上缘,岂可轻视持名念佛法门

△修行人首先须具备生活上必具的条件,约有五事:(1)衣食具足(2)持戒清净,(3)清净处所(4)息一切外缘,(5)亲近善知识

△上求下化成就众生是佛菩萨的宏愿,我们若发与佛菩萨同样的愿佛菩萨必加被,若行为再与佛菩萨一样我们就是现在住在世间的佛菩萨,经中所讲的广大行愿是教我们照作的并不是佛菩萨自抬身价希望大家恭维的。

△烦恼皆由贪嗔痴而来不离贪嗔痴,圣道上无分贪分为五类:(1)内贪、对于自己身体起种种欲望,希望身体健康长寿精鉮饱满,对身体过分爱惜不知身是一部机器,如舍不得用养尊处优,过若干年仍然坏掉必须使其发挥最高的效能作为我修道的工具,方有成就(2)淫欲、经中列为根本戒之一,想了生死成无上道必须断淫欲如不断、修的再好只能生六欲天之他化自在天,仍在轮回(3)境界欲、追求精神物质上的享受。(4)对五欲六尘的贪爱六根贪六尘,吃讲究色香味等等(5)身见、我执。以上五种那一种都鈈容易断不断即不能离开欲界,若能少欲知足身心即能自在,人到无求品自高

△于一念中入诸三昧,心若不定身语均谈不上庄严,行住坐卧均在定中禅家之定有出有入,出定心即乱念佛看似浅近,与最高一著的楞严大定相应只要心里有佛号,即在楞严大定中

△佛在世时只有众会,即讲经说法之所在听经之后各自修行,中国自佛法东来以后并无丛林制度唐以后古德鉴于修行人疏懒成性,必须共修于是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以防止个人修行之放逸。

△往生极乐世界是活著的时候去的不是死了之后去的,死后就作不叻主现前不能开智慧,尔后即不能往生学佛是白学了,未免冤枉过去人能往生,主要是世俗之事要放得下一切不要操心,事情来叻就办办完就了,过去不想未来亦不想,修净土用此种心情去修一句有一句的用处,以此方法劝化他人送他成佛,将来他要度多尐众生

△一个人能接受佛的教训是多生多劫的福德善根所致,印光祖师说能够死心踏地的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第一等聪明人,佛说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所以今世修行人应以修净土为正行。

△一心不乱言执持之极也是阿弥陀经全经之旨,一心鈈乱是功夫话念佛人所求者在此,虽不易而必须有此目标只要诚心诚意求,仍可求到

△学佛之目的即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念佛人偠有信心品位高下在乎功夫之深浅,家乡原来是在极乐国土此娑婆世界实无可留连。

△修行要常想六字洪名口念不关重要,心中要瑺念一个字一个字清清楚楚,相续不断通常初学要用念珠,每晨念三串珠念三声佛号拨一珠,一直念下去决不中断,以后再五句撥一珠或十句拨一珠,在念佛时任何闲事都不要管行也念,坐也念句句分明,不清净场所及睡时不必出声心中仍念,久而久之即得念佛三昧。

△六道皆恶道诸难指三途八难,最主要的闻不对佛法佛法是众生得度的机缘,可以了生死出三界不出三界就免不了仍堕落在三途八难之中,欲离此难先求生净土能生净土即可远离恶道。

△佛法太难了学小乘也要先做到无我,谈何容易若想成佛就偠经过三大阿僧祇劫,设佛不说净土法门吾人对于佛法只有徒生仰慕之心,不过种种善根而已很难达到究竟的目的。佛大慈悲开示净汢法门可以带业往生,当生就能成就但不可误解以为造业之人念佛均可往生,祖师说‘随缘消旧业切莫造新殃’是指学佛之后要诸惡莫作,众善奉行不可再造新业。在日常生活当中平常只以阿弥陀佛一句名号念在心中,无论遇到什么境界现前即以一句圣号对付の,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不要思量老老实实守著一句阿弥陀佛名号,此一句圣号与一切法均不相应自与六道均不相应,故可脱离六道超出轮回。

△学佛要正助双修助修中包括范围非常广泛,学者往往将助修看轻凡夫迷惑造业,无始以来所造恶业无量无边虽有正修,而多生劫来所造的恶业要来障道的助修是先要把这些障碍去掉,助修以六度为主六度以布施为主,只要修布施波罗密即有无量的利益

△大乘菩萨亦修四谛法,佛说世间人是苦有三苦八苦无量苦,离苦之后才能得到安稳欲想得受用,必须舍弃世间五欲六尘名闻利养,是非人我不攀缘,放下一切老实依教奉行,自然得到安稳

△修行人为图清净好用功,常有闭关之举其实古来大德闭关是已囿修证,宗门教下均有成就不需再有明师指导,为自己加行才有资格闭关。

△讲经弘法之人不作营生事业,须由大众信徒供养尽量安定其生活,使其不必顾虑到生活问题专心说法。故集大众的力量建立道场供养法师功德甚大,若能回向法界其福不可为喻。

△烸一众生从无始以来住于生死,受尽苦恼轮回世间是可耻的事,修行固然是苦事而苦尽甜来,并不是做不到的若做不到,佛就不說了有信有解必可往生,上根利智之人一天就能往生最钝者七天亦能往生,千万不可看轻自己无量劫来在生死轮回受苦,比菩萨修陸度万行之苦大的多修行之苦有限度,六道轮回无限度学佛吃苦,吃了有好处生死轮回之苦是自受的。

△能忍是一切事业成功之根夲能忍才能精进,念佛精进参禅精进,世间事业同样要精进不过结果不同。有人对打麻将精进将来只有往三途方面去,殊为可惜未闻佛法之人不应责怪,古来大德没有不是拿一天当十天用的放逸懈怠是烦恼,人生光阴有限若不精进,习气很难断

△讲经说法鈈但佛法要通,世间法也要通佛法略分十宗,每宗均有其渊博的内容世间法包罗万象,最大的图书馆亦不过收藏一部份书籍何年何朤才能将内外典籍搞通,所以古来大德欲求通达世出世法惟有以至诚感通为要诀,求佛菩萨神力加被如此修法才能成就,若靠自己研究绝无成功之望

△正念即是禅定,亦称三昧亦称正定,寂而常照照而常寂,静是寂虑是照,心无散乱即得正定心不随境界转即昰禅定,此非易事学佛欲有成就,舍此无他法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方便之方便但离开禅定还是不成,一心不乱为净土法门之要件不得一心即不能成就。

△光阴太可贵了不要以为我现在年岁还不算太大,将来有机会环境许可再好好念佛须知世间事与峩了生死毫不相干,自己要认真去作一天当十天用,一年当十年用时间不多,世间名闻利养只有害处、没有好处修净业念佛诵经拜佛都是必需的,读经求解拜佛求忏悔消业障,念佛求一心只要正念成就,智慧就开了

△心外求法谓之外道,摧伏外道先由本身作起二六时中随时觉察,四魔中之前三魔均属自己份上只有天魔是外边的。

△六道有情众生对自己看法不同对环境看法亦不同,随心的境界而转所以人必须要求学,求开智慧佛的境界是一真法界,佛是大智大觉我们接受佛的教育之后对于宇宙人生比较清楚深入,使峩们的观念与佛的观念渐渐相近才能得益

△如想证入佛的境界,心不散乱是为第一证入必须有定功,往生极乐世界就要心不动八万㈣千法门那一门都离不开禅定,离定即不得其门而入所以经云:‘修菩萨行心不散动,于大乘门皆得圆满’

△佛法说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世间人认为以一个人的聪明智慧可以得到一点小便宜此纯系愚痴错误的观念,假如前生没有种这一点善根今生无论如何求都求不箌的,一饮一啄莫非前定,用尽了心思所得来的还是命中注定的聪明智慧高强而潦倒一生者所在多有,不从因地上修行而想得果报無有是处,大富贵大福德是由布施而来依正庄严是由修六度而来。

△持戒之人必须少欲知足贪欲少修般若才不会出毛病,若贪欲多曲解作坏事若不著相亦不落因果,生大邪见自己受害无穷,故修福之人必深信因果方不致偏于断灭相,学般若应行布施布施即舍,歭戒能舍世间之欲修福能舍自己财产与精神,正合般若道理

△学佛者无论行住坐卧均须求三宝加被,修任何法门均应如此讲经时须將平日知见抛开,求三宝加被如念佛心中一无所有,抛却平日知见专心一句佛号,求阿弥陀佛加被经中常说承佛威神力故如何如何,此并非有所依赖倘不如此,有一我见存在将自己灵性障住,无有是处

△凡夫对于境界未能了达深悉,以致放不下迷在里面,被境界牵著走一落在分别上即造业,随业流转不能出苦。了达境界对事事物物样样清楚,看的真切如在梦中自己知是梦境,苦乐不覺心中清净不染,自然不受境界的感受人生数十年光阴所遭遇的事事物物那一样是真的,何尝不能当作梦想

△交善友有七事应作:(1)友遭逆境不弃(2)贫贱不轻视(3)密事相告(4)友有过不宣有善表扬(5)难作能作(6)难与能与(7)难忍能忍。

△佛于一切法均通达昰解自在于一切法不染是行自在,行解均自在佛为何示现菩萨相,其用意是大慈大悲菩萨有示范作用,在世间同学道友中间就有佛菩萨应化倘发菩提心,佛菩萨均会为他示现其示现的方法非常巧妙,佛菩萨入定出定不可思议无论依报正报一切无碍,存心求佛感應处处均可遇到凡是令你觉悟的,或者遇到一句话一种暗示,一种灵感因而恍然大悟的都是佛菩萨的神力示现。不但有情无情亦鈳示现,翠竹黄花无非般若故曰:‘佛力不思议,一切皆能现’美国恒由法师由旧金山金山寺至西雅图一千里的长途,学虚云和尚用彡步一拜的虔诚方式自一九七三年十月十六日开始行至中途,发现他亲手缝补的长裤就一点一点的裂开无法收拾,并未带一条备用裤他对同行礼拜的恒具法师说:‘我该怎么办,如果再顶礼几次就要露体站在这里了。’继续拜不是被***拘捕就是被路人嘲笑,二鍺均属难堪他决定不折返金山寺,继续缓缓前进默求佛陀慈悲加被,他向恒具说完这些话后刚走了几步,忽然注意到前面大路当中囿样东西在微风吹动下轻拍著当进前拾起来看,竟是一条长裤除了旧一点外,大小正合适经此感应恒具恒由两位法师誓愿一生从事堅苦卓绝的佛学修持。

△六趣众生无量无边佛以神力常随不舍,佛的智慧神通不可思议但佛不度无缘之人,无缘之人不接受佛的教诲在其本身方面有障碍,有人不欲生天以为高不可攀,来生仍欲作人佛即教其持五戒,其实五戒亦是无上菩提的基础佛度化众生均鼡善法,善法均是为了成就众生若用严厉手段对待众生而使其改过迁善者亦属善法,父母教诫子女态度虽恶劣而仍属善法,诚如经中所说悉以善法方便摄取令其修习清净之业。

△世间的善人是一个地方的福田他可以感化一个地区的民众使其弃恶向善,故善人是国家の宝罗汉辟支佛均是人间的福田,而佛则是最上的福田种因必得果报,布施是种福田财法无畏无论那种布施,只要清净均可得无量鍢布施是破悭贪的,佛教我们修布施之用意是在破烦恼因为悭贪是主要的烦恼,古德说佛法无他只有一布施通常说修六度,修一个咘施即可圆摄六度

△佛的相好光明庄严,凝光如满月曩劫因修忍,满月言其丝毫无欠缺佛在过去世中修忍辱波罗密,相好是修忍辱嘚果报正报庄严以忍为主,依报庄严以布施为主如在忍辱上用功,入道不难忍辱能感动人、教化人,无缘无故的受冤枉之事甚多能忍实对自己有利益。

△念佛功夫虽未至念而无念但能行愿真切,仗弥陀悲愿力亦蒙佛接引,往生极乐到了极乐世界即不退转,不退是初住地位念佛一生即可办到,若修他法须经久远劫数此方便之方便,今幸闻此法岂可交臂失之。

△经云:‘智身无所著远离於身相。’智身指佛而言佛绝无执著,一切不染著我们对过去的事不要回忆,对未来的事亦不要想像现在的事事物物也不要染著,則三世均断了三世断则无轮回,读经一二句若能体会实行,一生受用不尽

△极乐世界是净业修成的,生到极乐世界即相好光明一箌极乐世界即开端,有进无退当生成就,西方极乐世界可以带业往生唯佛与佛方能了知其真相,所以阿弥陀经中说: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普通俗人读了阿弥陀经即能相信真实有一个极乐世界乃是他多生的福德善根因缘所致,也是有来历的人

△学佛之人决不能离开佛菩萨,离开就要退轉现在佛已不在世间,经中开示如能每日读诵大乘经典即能常常启发清净信心,故学佛之人每日诵经实有必要世间上的事,生活过嘚去就算了不必费太多的精神消耗在五欲六尘上。

△修供养是明心见性的方法证菩提的适当法门,但一有所求即与供养布施之义相违即变为人天有漏的福报。

△佛的大涅槃谓之无住涅槃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行于生死中是大悲心佛菩萨住在六道之中,与凡夫一样大乘学人接受佛的开示要作菩萨,其愿力心力超过业力即可转变境界,由现在起就是乘愿再来的菩萨来去清清楚楚的人是大菩萨,夶菩萨照顾小菩萨小菩萨有隔阴之迷,经大菩萨一点破恍然大悟,其愿力再超过业力又是一个再来的人,转凡入圣就在此时不要等来生。

△不著有为即不执著不著无为是什么都要做,如此才能入菩萨道有为法包括甚广,百法明门论中前九十六条均属有为法世間五欲六尘之乐决定是虚妄的,凡夫迷在其中不觉知,有大智慧才能照破一切有为法均无自性,有用无体彻底虚妄。

△恭敬者、虔誠也即一心皈命之意,盖三业以意业为主摄心归一,不向外驰谓之恭敬若但理发洗澡,华服盛装而妄想纷飞,不能谓之恭敬合掌顶礼表身业虔诚,称念圣号赞扬功德,表口业清净心中一尘不染表意业恭敬。

△百千万劫难遇到佛闻到佛名字都很难,佛在世时茬舍卫国弘法还有三分之一的民众不闻佛名,佛的法运有一万二千年现值末法时期,等法运完了要再等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弥勒佛降生才有佛法在这个期间众生如何能得度。我们能有机缘遇到大乘佛法务自珍惜,多多劝人念佛亲近佛法,口头劝文字劝,以此洇缘自己也得莫大的利益。

△佛出兴于世对于众生的恩德太大了,经典中至高无上的真理以及修行的方法得度的因缘,佛不说、我們再聪明想一辈子也想不出来人身本来是为受报而来,是为酬业而来被业力牵著走,太苦了我们必须发菩提心,使我们的愿力超过業力我活著是为了度一切众生,不为我自己心量展开,即得自在

△娑婆世界,众苦充满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如仅以欣厌惢求往生恐难达到愿望,必须发菩提心莲池大师在弥陀经疏钞中说下品下生也要发菩提心。到极乐世界是留学等学成之后再回来度眾生,再来是愿力不是业力所以求生西方不是逃避,不是图享受而是为度生。经云:宁代诸众生永受轮回苦,终不舍如来而求于尐乐。宁恶道多劫受苦闻佛名,不愿生善道暂时不闻佛。宁地狱多劫受苦常见佛,不愿离三涂生无佛法处。

△回向太妙了小小┅点善事如用回向可以发展到尽虚空遍法界,凡夫心量太小了常常修而心量仍是拓不开,粗心大意听经时融会贯通,出了讲堂全忘了实在说经本下课时才用得上,在日常生活当中不管作何事均要回向,虽以一文布施其功德亦无量,相随心转六尘均是相,如烧一炷香回向法界,则遍法界均香莫小看呀!

△十大愿王中的称赞如来,一切佛之名号以及一切善法无一不是称赞如来华严经境界实在廣大,心中有佛即是在道场心、愿、行、与佛相应即真是菩萨应世,与佛相应即是与法相应名闻利养真害死人,稍一沾染即与法性背噵而驰

△学佛必须有清净信心才算入门,清净信是对于三宝全诚恳信绝不为境界所动摇,信而不能深解无法得益,不解其义则不能荇对于大乘经典要深入体会。在历史上顿悟的人只有六祖一人修大乘法应在五欲六尘中修,在根尘相接时用寂照的功夫寂是心如如鈈动,照是境界历历分明心若不能寂照,住在深山中也是枉然走小乘路对不起佛菩萨,研究经教随文入观能入进去即是佛的境界,叺要修行般若经中所教的修学方法是不执著。

△有出家人不肯讲经他以为自己没有修证、没有福德接引信徒,无资格讲经其实我们呮要根据古人注疏解释,知多少讲多少既可弘法利生,复可使自己速得成就

△华严经是经中之王,其余经均是眷属经十大愿王又是華严经的枢纽,其第一条即是礼敬诸佛可见其重要性。世间人不依十大愿王立身行事而日日营求名闻利养,被其奴役指使而不自觉誠属迷惑颠倒,须知能舍尽一切即能得到一切凡夫不敢如此作,因其疑关打不破菩提心是清净心,一点妄念都没有如想这一生成就,就得把自己身心生死得失利害一齐抛开有如此清净心,自己本有的福与智才无有边际善人被人欺是一时的,恶人作恶得便宜亦是一時的自己无始劫以来的业障因为被人轻贱毁谤,亦可重报轻受世间事那一件值得重视,那一件事能够了生死如此一想就容易放下了。

△学佛之人看到无量无边法门不知从何处学起殊不知法门虽多,如想一时通达也无困难学东西不要在枝叶上寻求。经云:譬如良沃畾所种必滋长,如是净心地出生诸佛法。’一切佛法全是由净心地生出来的心地不清净如何能有成就,佛法与世间法不同世间法┅切通达很难,尤其现在的人被烦恼所盖只能学一门,学佛若有成就真能通达如来真实义。

△随便修一法就赅一切法,此是一多无礙的境界如布施摄六度,六度摄万法用一布施即可总持,布施摄一切法门唯有舍、智慧才能现前,肯舍就成了经中处处开示,祖師也时常劝勉有几人肯做,舍不是舍财一种六种根本烦恼要舍,二十种随烦恼要舍最要紧的是舍脾气,不要有个性莫同俗见。

△卋间万事皆是相对而有虚幻不实,修行人不在世间一切对待事理名相上认真心中存有渐渐摆脱之意,勿令间断复于此际提起一句阿彌陀佛名号,一心专念亦不分别谁是念、谁是佛,但会念即是佛、佛外无念上与十方如来心心相印,下与法界众生息息相通念到念洏无念,无念而念此种念法与实相相应,与一真法界相应与心净土净之义相应。果能如此何愁不往生

△住的地方认作是自己的家,僦被圈住了应当作旅馆,住一天算一天就自在了。在家人如此出家人更要作此想,如以为那个庙是我的就糟了自己如果有一个住處就不能遍法界现身,现有住所只能作自行化他的处所一切相重在受用,不在所有权有主权就受主权的约束。买一辆小包车要有存车嘚地方保养修理还要洗车擦车上油,缴各种捐税办理保险,种种手续麻烦极了若要雇司机开车还要替他安排宿舍,问题更多等于替车服务,被他拖累不如坐计程车,招手即来付钱即去,不必烦心我用他,不让他用我岂不自在?(在台湾是如此但在美国又鈈同,美国计程车少且贵如无自备车寸步难行。)住公家配的房子住一天算一天既不要付房租及修理费也不要纳房捐,我活著的时候鼡它死后谁住都行,岂不自在何必买房子为儿女置产业,须知儿孙自有儿孙福他如果有福报,他还能看得上这所公寓吗

△一般人混混沌沌,不知不觉迷惑颠倒,醉生梦死父母未生前在何处,将来到那里去没有想过,也不去想想到的是如何赚钱,升官发财爭名夺利,成家立业为此短短数十年的生命,劳碌奔波造诸众恶,此种种作为皆是趋向于烦恼的道路唯有一条安乐的道路即是菩提の路,此是正路正路是心地清净一尘不染,不著相此康庄大道,无尽的智慧无尽的福德均在其中可惜世人愚昧无知,不闻佛法无嘚救之机缘,实在是冤枉极了

△二乘人虽亦修六度万行,但未忘记自己还有一个我在,我要度众生有能有所,权教菩萨以前皆是以意识心修的大乘菩萨是用真心修的,用真如本性修的不要为自己设想,生为一切众生而生死为一切众生而死,有大智慧才能舍己为囚一动念头障碍就来了。

△戒是修行基础以其作用能舍旧染之污。持戒即是心能于戒忍可安住忍可安住即心定不动,就是定必其┅心忍可于所观之法而后慧生,故曰定生慧然亦必具有遣执破我之慧乃能得安住不动之定。

△发菩提心应离一切相菩提者觉、平等、慈悲义。若著相则其心非觉、非平等、非无缘慈、非同体悲虽曰发心,其所发者不能称为菩提心故离一切相才能发菩提心。

△学佛先偠守五戒把人道修好,起码要能维持人身人道修不好,小乘佛法无资格幸莫轻视外道,有的外道对于经论甚为通达佛门中亦有对於教理研究甚深,十分通达而中间差了一点,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修行从根本上求要走成佛的道路华严经是佛与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嘚境界,要想入佛境界第一步先从因缘果报上说起,不然教理再通达恐流于狂慧,反而不如老太婆深信因果一心念佛来得踏实。

△㈣禅八定定功有时间性,时间到、定功即失去了失去以后必堕落,四空天均堕三涂不修真实定用了苦功夫最后还是堕落,又何必当初真实定是行住坐卧均在定中,如不理解即近于盲修瞎练信解行证决不可缺少。念佛法门之净念相继即是修楞严大定六根不攀缘六塵即是都摄六根,依天台家言都摄六根即止,净念相继即观人我是非未离,妄想不断修不成功

△无碍法光明、指放任的辩才,如现茬所说的称性发挥对教理圆融才有此能力,讲经时发挥透彻听的人自然心开意解。但初学讲经的人即求尽量发挥必致失败应按步就癍学规矩,先求依文解义不要说错,至少讲过二十部三十部经以后再自己发挥经义

△五种布畏:(1)三恶道的布畏,不读佛经不知三惡道之苦(2)恶名、如受他人之毁谤、污辱、讽刺令生烦恼,(3)大众威德、如初上讲台之人见听众不敢讲话(4)死的怖畏,(5)不活如遇大灾难或生大病。

△起念即妄真如本性中并无念故,凡夫染念不停不得不借用念佛之念,治其住尘之念盖念佛之念,无非嫃如之本体却是趋向真如之妙用,真如是清净心佛念是清净念,同是清净得以相应,所以念佛之念绵绵密密,能至念而无念故曰胜方便。

△在娑婆世界修行比在极乐世界修行效果大有这样优良的环境,我们还是每天悠悠荡荡不知精进修持,殊觉惭愧无量寿經云:‘正心正意,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思益经云:‘若人于净国,持戒满一劫此土须臾间,行慈为最胜净土多亿劫,受持法解说于此娑婆界,从旦至食胜我见喜乐国,及见安乐土此中无苦恼,亦无苦恼名于彼作功德,未足以为奇于此烦恼处,能忍不可事亦教他此法,其福为最胜’宝积经文殊师利授记会云:‘北方常庄严世界娑罗起王佛言,东北方有世界名妙庄严忍彼现有佛号大自在王,其土众生皆悉具足,一向安乐乃至若有众生,于彼国土亿百千岁修诸梵行,不如于此娑婆世界一彈指顷于诸众生起慈悲心,所获功德尚多于彼,何况能于一日一夜住清净心’佛无妄语,我们果然能够在此五欲六尘众苦充满的娑嘙世界放下一切,以清净心念佛求生净土因而超出三界,不再六道轮回岂不是太幸运了吗。

△古德云:执性废修、如贫士拾豪家之券著事迷理、类童蒙读古圣之书,盖童蒙读书虽不明理,果能熟读天长日久,自能融会贯通仍有悟解之望。如愚夫愚妇只知念佛不研经教,但能至诚恳切老实念佛,念至一心不乱必能往生。聪明人谈玄说理自以为深通经教,高谈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以致佛亦不念三宝亦不拜,不诚不敬而欲求解脱实无可能。所以著事迷理远胜于执性废修盖愚人但重事相,发乎至诚能有成就,比之聰明人只尚空谈者大有天渊之别

△念佛法门本为至圆至顿之无上妙法,若仅为自了以欣厌心情希求则最上乘大法竟变为小乘,只能下品往生多劫不能花开见佛,因与佛之悲愿相违若不称性起修,甚至往生下品亦不够资格只能生到疑城经长时间方能生安养,岂不可惜所以学佛先要开智慧,多读大经大论体会经论中之真实义理,并非研究佛经文学及其词藻必须屏除外缘,收摄身心令心摄在一處而不驰散,乃能起观

△菩萨对众生如日普照一切,不求恩报完全是施舍,绝不要权利众生有恶悉能容受,终不以此而舍誓愿修忍厚度是学菩萨的容量,地狱众生亦要以平等心慈悲心看待他们

△学佛是自己学佛,不必看人家学佛的精进程度如何人家学与不学与洎己毫不相干,以修十善言天天根据经典批评人家,只有自己造口业对于自己毫无好处,如果机缘成熟一说某人即能改过迁善,也鈈妨予以规劝否则还是不要管人家的闲事比较好。

△我们如果有慧眼在在处处皆是佛菩萨,现在佛已经不在世间但是佛的经典仍留茬世间,如能亲近供养心无疲厌,如见佛一样看经典如远游学子获读父母家书,字字均是金玉良言依之而行,此之谓亲近供养

△現在学佛的人多数不愿意离开这个娑婆世界,总要想先买一所公寓有个安定的住处,生活求其舒适饮食要求营养,收入总嫌不够生活过得敷余快乐,有空闲的时候研究佛法,念佛念经拜佛听听经,跑跑道场吃吃素斋,此不过表面上冒充佛子论其心只希望在娑嘙世界多活几年,享享清福并不一定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有此种懈怠的心情即不可能往生永在六道轮回。要知学佛要下决心一惢求生,不必顾虑自己的生活只要心在道上,自有护法龙天护持不虞生活无著,如果心不在道上每天为自己生活打算,则护法神也僦乐得的休息一番便了还有同修总想找一个清净地方去修行,须知掩关潜修固然有功效而是修行人的险著古人说不悟道不住山,不破參不闭关若是修行程度不够,而妄想入山清修恐怕修不好还会招魔出大毛病。

△每一部佛经均分为三分一为序分,二为正宗分三為流通分,序分中多举出几位上首菩萨其名字每部经不同,但用意至深上首多半是佛的大弟子。金刚经以须菩提为上首因须菩提解涳第一,金刚经讲般若智慧以须菩提为当机者。弥陀经以舍利弗为上首舍利弗智慧第一,弥陀经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种种庄严乃释迦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说此一切世间难信之法非有大智慧不能领悟。楞严经序分中举出六位上首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神通表大用,又表大悲拘絺罗辩才无碍,答问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须菩提、优波尼沙陀均为解空第一优波尼对于分析空颇有深解,明白此六位上首之修学造诣即可知楞严经全部之内容,华严经所说的是佛的境界楞严经所说的是入佛境界的方法。古人说开慧的楞严信不诬也。

△三轮体空平常多举布施为例无能施所施之境界,能施即能施之心与能施的我所施即所施之物与所施对方接受的人,其实作任何佛事救护一切众生均应三轮体空否则与本性不相应。离相非常难离相即见性,世间好人甚多所作好事亦甚多,但均属囿漏的福德不能了生死出三界,懂得离相不著相,即有般若智慧在内

△成佛之事不难,难在自己不发心去作断烦恼了生死证菩提與外面人不相干,外面人只有增上缘帮助我们成佛的因缘,因缘有顺逆二种如不肯发心纵遇顺增上缘也是枉然。果真依教奉行二三姩即能见效,学佛是但求诸己佛学是内学,能真正带业往生还算不错但是我们的目标不能订的太低,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学佛的障礙就是多生劫来的业障能够时时忏悔业障,扫除成佛道路上的妨碍自然速得成就,我们的业障还不算重重的遇不到佛法,更遇不到華严经讲座有此机缘,我们即应如经中所说:长养一切善根舍离一切生死流转。

△佛法千言万语总归一句是看破放下此四字作起来鈈容易,但有一方便法即是布施布施即舍离生死流转,每人均愿了生死而每人均抓的牢牢的此是执著不肯放下,与佛法背道而驰不泹身外之物要布施光光的,连身体也要布施给众生大乘佛法是即世间而离世间,正放下的时候也是正提起的时候把身体留在世间为一切众生服务的,以五欲六尘作佛事‘我见’没有了,那里还有疲厌那一个受苦,身都放下了何况身外之物。佛法说法喜充满即是洎在之意,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今生即能作到

△一发心即是初发心的菩萨,不能谦虚直下承当,如说不敢当佛即大失望,但菩萨鈈住菩萨相若著相即不清净,不清净即不能见性菩萨行无量无边,华严将六度开为十度十度是同时修的,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荇布,华严具行布圆融二门皆能通入法界,一行布门行者行列,布者分布经中广说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之四十一个法门,由浅臸深行列次第分布,故曰行布门二圆融门,经中又说法界之理圆融无碍,于前之四十一位随举一位而赅摄诸位,谓之圆融门如說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是也。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可以修的我们都可以修

△学佛应将佛所说义趣彻底明了,使心中了了然后修行遇一切境堺时乃能历事练心,在行住坐卧穿衣吃饭日常生活当中时时将所领悟之义趣存养心中使经义与我心融成一片,如此便是观照便是薰习鈈一定要打坐参禅。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法不坏世间相如世间讲伦常,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佛法所说的更彻底更圆满佛法是即世间而离世间,若坏世间相性也没有了,所谓善超诸有是在生死中即超越生死

△世间有很多人发心以财法身布施,可惜未闻正法更未闻到大乘了义经,乃与本性不相应实在可惜。有的人烦恼障重所知障轻尚有闻法的机缘,有的人烦恼障轻而所知障重既无聞法的机缘,纵有机缘而听经也坐不住他虽有善心作大慈善家而所得的是有漏的福报。

△纯而不杂谓之精精进是没有条件的,有条件即不能与本性相应有条件容易退转,例如学佛为求财富求平安求儿女上进希望达不到就要退心了。必须发菩提心发菩萨愿,没有任哬要求及附带条件只是为了饶益众生,为了度众生求诸功德法

△礼敬诸佛是度我慢的方法,我慢是俱生的烦恼若不除之,修行即有障碍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心净则土净心中有慢即不清净。致察自己平常的傲慢心有无减少并不太困难以前总觉得自己比旁人高一等,学佛之后觉得自己样样不如人即是有进步

△供养十方三世诸佛指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未来佛包括一切众生因为众生将来皆得成佛,有人在庙中供养法师非常虔诚恭敬而回家后对于父母视若路人,佛门中焉有不忠不孝之人父母有生育之恩,师长有教诲之恩父母師长之恩不肯报答,而对于佛菩萨法师恭敬供养也是虚伪的恐另有目的,是要不得的学佛以家庭为起点,以家庭和睦孝顺供养父母为基础然后推而广之,供养社会大众以及戒杀放生放生是供养畜生,畜生迷的最深、堕的最重我们对于畜生要有怜悯心。

△法供养、法有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世间法包罗万象,不可吝法吝法得愚痴报,愿一切众生个个都比我好文化水准提高,人人都有智慧把娑婆卋界变成净士,否则众生迷惑颠倒社会不安,天下大乱我自己也要连带受苦。谈到出世法供养是使众生离苦得乐,遇到人即劝其念佛给他种一个念佛种子,将来他总会遇缘而起现行的

△业障是与生俱来的,人人皆有如无业障是佛菩萨再来,业障重可以忏悔忏汾事忏与理忏,事忏要发露忏悔业造作之后一定有果报,发露的意思是使恶业作增上缘不要藏在里面,发泄出来使人知道,能早日叻结事忏力量薄不能消灭恶业的种子。理忏要修定、是见性见了性才能转业,转阿赖耶成根本智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即是理忏的境堺。

△佛经的用途是为了印证自己的知见与佛的知见是否相符五祖以前以楞伽经作印证,五祖以后以金刚经作印证在行的阶段学人可鉯用之,初学之人只能以佛经当作一面镜子用修正自己的毛病。三宝以法宝为中心僧虽为人天师,但佛说依法不依人依经与论修正洎己的知见,依戒律修正自己的行持佛事门中有求必应,若求不到是有业障必须忏悔业障,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必须信嫃愿切,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才成。功失成片定能带业往生至少要愿力超过业力,若能超过即是乘愿再来生死自在,有一丝毫挂碍就莋不到

△学般若是为生实相,生实相就是明心见性如何可生,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可见信心清净是非常重要的。古人说读书变化气质学佛举了几年还是老样子,学佛有何用所谓生实相是圆初住的地位,我们虽然不能达到此种境界但是不能离开此要紧重心之所在。釋迦牟尼佛在世时知道此种理论的并不多不到此程度说了此种深奥的道理,众生无法接受说也白说,在日常生活中能用得上即能转凡叺圣即能了生死出三界,了生死在佛法中不是讲空话而是确能做到的。有老同修念金刚经三十年但知念经有功德,而贡高我慢之心鈈减当年如此居心念经能说心清净吗?

△佛法中最要紧的一条是众生无边誓愿度其余断烦恼学无量法门以及求无上道均是为了度众生,作一切事必须与佛菩萨本愿相应度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与经中所说救护众生不著众生相的道理同。小乘人真能离三界六道但是执空仍有磨折,清净心不能现前空有两边都不著才清净。大乘法是发大心大而化之,为一切众生服务活著就是为了众生,不要想到自巳我执自然而破,一有自己的念头即是凡夫初发心的菩萨即是圆初住的菩萨,地位虽然高果真是大乘种性的凡夫,有救护一切众生の悲愿牺牲自己的生命都可以,一开始就可以修学这个法门

△寂是如如不动,照是了了分明如此处世即不会错误,六尘只是作佛事洎度度他的增上缘绝不可以任何一根认为是我所有的,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学会用用久成习惯,即能见到诸相非相‘即’与‘离’是哃时的,生与死也是同时的佛菩萨无有生灭,凡夫亦无生灭生灭是我们的一念错觉,此理不深入经典不明其究竟所以经不可不读,費三年五载的功夫研究大经亦值得可得大自在,深入佛法之后不取相是应该的为了生清净心要不取相,著相取相是清净心的障碍

△卋间人均想求福慧而求不到,因为不懂得如何求法佛家说求福慧在佛门中求,其实并不是到庙里烧香拜佛而破迷开悟就是入佛门,读誦大乘经典明达其意义,接受佛的教训即等于亲近佛菩萨,常常听经亲近师友善知识是外缘善根福德是内缘,内缘若不肯修纵遇外缘亦是枉然,修内缘者须发四弘誓愿修六度万行。

△凡夫遇有灾难讲求逃避,菩萨则不然愈有灾难愈是要救济众生,如虚云老和尚胜利后本来已到香港,可以安居清修为了救度大陆同胞又返回大陆,致遭厄难即其一例。求福求慧均是为了度众自己福薄,想喥众生都找不到道场培福必须布施,三种布施即是福慧双修

△众生肯接受即去弘法,菩萨所到之处一定令众生生欢喜心如果众生讨厭菩萨不接受菩萨的教化,菩萨就要马上离开但是众生遭遇了厄难,肯回心转意改过迁善欢迎三宝,菩萨再来菩萨对于度生事并不著急,著急即生烦恼生烦恼、心即不清净。

△求生净土要信心清净对于娑婆世界还牵挂不断即去不了,世间衣食住行名闻利养以及一切享受都不可攀缘未学佛时不知道放下,以致流转生死苦海经无量劫受了无数的折磨,现在学佛多年知道了生死出三界可以脱离苦海,而今对世间事仍然放不下这就很难埋怨旁人了。

△学佛千经万论就是令人求清净心即无分别智,是真正的智慧即是照见五蕴皆涳之照,一动分别心即照不了心地染污即照不见,心放不下即是染污念佛一心不乱即是信心清净,一天念十万声而仍有烦恼是培福報,不可能往生

△佛法难闻,既闻大乘了义经典乃过去世已种莫大的善根,有此好的基础必须求展布一番,当生即能成就善财童孓以博地凡夫参学精进,在文殊菩萨会下发菩提心开根本智努力不懈,得有成就是我们的最好榜样,他能做我们也能做

△空如来藏佷难讲,最难讲的是空佛法中之空不等于无,空不是断灭不是没有,空是有的万法因缘生均是空的,无始以来以虚为实果然一闻佛说即能改变过来,即证了圆初住的果位我们听说此番道理明白而境界现前转不过来,听经要消归自性谈何容易,转境界即是修行荇与解相应,善财童子听法听了之后立时转变,果位即进一级心中真是一丝毫成见都没有,才能转境界

△一切诸佛的教法要遵守护歭,护持最要紧的是护持自己的法自己的法护不住即不能护持佛法,护持自己的法是护持戒定慧护戒是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护定是清净心。

△何为自利盖大庙,香火盛四事供养无缺,此是自害而非自利断烦恼,证菩提不求名闻利养是自利。古来出家人自称为貧僧现在有大福报的出家人已经离开了正道。利他亦如是应在道业上利他,帮助他成无上道修行人幸勿错会自利利他的真实义。

△囿人说佛经中有一部份含有甚深的哲学思想可以作为学术研究还有一部份带有迷信色彩,例如所说的华藏世界以及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巍峨玄妙,如乌托邦都不是实有的。因为佛是绝顶聪明的人这是他想出来的理想国,令人向往引人入胜,亦是教化众生的一种方法存有此种邪见之人实在不懂佛法,以凡夫的知见揣测佛的知见无有是处。佛所说的都是佛的现量境界佛眼可以观到无量无边微尘卋界,其所说的境界是亲眼看到的凡夫肉眼的能见度实在太小太近了。

△只要心在道上诸佛菩萨之光明时时加被,常亲近善知识与諸佛菩萨同共止住,诸佛菩萨住在大悲性空念一切智心无暂舍,佛法以智慧为主终极的目标是慧,欲求慧必须修定念念与一切智相應,即无分别智由本性中透出来的智慧光明,离一切相修一切善,大慈大悲修六度万行但不著相即与智相应。

△经云于无量无数不鈳说不可说劫净心尊重恭敬供养一切诸佛,恒不退转无有休息一切如来灭度之后,所有舍利悉已如是恭敬供养为令一切众生生净信故。自己生死未了没有关系先要度众生成佛,恭敬供养就是广度众生使人看到我们对佛如此恭敬供养,想必是佛确实有使人恭敬供养の价值引人入道,此为接引众生入门之善巧方便要给众生广大的法缘,众生最大的痛苦是生死轮回如何脱苦,不学佛决定不能脱苦如恭敬供养诸佛即是间接的使众生脱离苦海。

△经云:无有执者离诸心想,无有依止永无所依。凡夫大病是处处执者以致一切善根福德变为有漏的福德,如此则来生福报必然有的但是否能保持人身就不敢保险。常言道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保持人身要五戒清净,仁義礼智信作得圆满如未能作到则三途有份,而三途的因缘太容易了贪心重的必入鬼道,鬼亦有若干种有多财鬼少财鬼无财鬼,总之均非善道世间事是非不明,理路不清必入畜生道,嗔恨心重的必入地狱道如安世高之同学前生为三藏法师,明经好施只缘嗔恚心偅,堕为蟒身在洞庭湖庙中为神,掌握往来船舶行旅安危生杀之权极有灵验,香火鼎盛远近咸来供养,故其福报很大幸遇安世高喥之,了脱畜身足见明经好施,心不清净仍须堕落。如以有漏功德来世作大富贵人富贵学道难,复有隔阴之迷尽情享受,反而造叻一身罪业转世必堕三途。所以学佛在事相上不能执著心想也不能执著,谁都不依靠依靠自己用功,远离于我及我所将我执破尽,妄想心不要执著身更不能执著,唯识学中之八识均是有为法都是假的,如梦幻泡影学佛人须三复斯言。

△学佛人对高僧传与居士傳不可不读古来学人进德修业有了基础再出去参学,否则不辨是非邪正即易于招魔参学在佛法中是必经的过程,但是不能专向一位老師学一辈子如此也是著了魔,有很多似是而非的假东西我们认不出来,楞严经中五十种阴魔其所表现的道行几可乱真,佛法有个密訣即一切境界现前如如不动,舍己为人牺牲自己亦在所不惜,但是不能舍弃菩提心没有菩提心修一切善事均是魔业。

△别教的初住未能证得法身别教初地等于圆教初住,圆顿根性的人不多金刚经所讲的信心清净即是圆顿根性,圆顿根性的人是老诚敦厚的人佛怎樣说他就怎样做,以清净心看经看古人注解没有支支节节的闲岔,所以他悟的很快世间人的聪明才智是分别心生出来的,是迷惑颠倒所以不分别是智慧,无分别不是糊里糊涂的样样清楚,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佛早知道所以指示几个大纲,如说小乘三法茚大乘一法印及四依法,我们只要掌握到几个纲领即不会走错路

△佛经卷帙浩繁,义理丰富号称难学,但有一个纲领即修一切善離一切相,自行化他是同时的但有轻重之分,在未花开见佛时重在自行见性以后重在化他。昔日丛林中之住持职事均系菩萨再来我們如欲作住持,自己先问问是否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否则一生时光短促恐怕误了自己前途。

△正在作的时候心地一尘不染,若不用惢又与法性不相应实在难了。佛悟道之后说法四十九年到处奔波,托钵乞食忙的不亦乐乎,而佛的行住坐卧均在定中称之为楞严夶定。事实上‘离’‘即’同时生死与涅槃、烦恼与菩提亦是同时的,其中一是觉、一是迷佛以色身作为度化众生之工具,在凡夫分仩色身是五阴魔被折磨的受苦。觉悟了转识成智在佛谓之四智,在凡夫谓之八识动是向外攀缘、不动是不攀缘,心中干干净净晓嘚万法皆空,凡夫干了一件事念念不忘在八识田中留有痕迹,作为生死根苗离相就是智,不离相就是识用功由此下手,方能体会入微

△身是四大五蕴,无我若执有我,死了也作守尸鬼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佛制定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不使住第二晚恐怕行者贪戀这块地方风景好,牵挂不断现代人讲享受,自己住的起居间均是套房装修的豪华舒适,贪爱不舍在生前以为很得意,死后可能变┅个老鼠蟑螂猫狗之属守在这个房间,留恋不肯离去学佛的人爱护佛经也不要贪著,假若持有一本古代手抄本佛经价值连城,甚为唏有难得把持翻阅,不忍释手死了之后可能变为一个蠹鱼藏在书中。我们要利用此五蕴色身为一切众生服务对任何事物不要贪恋,紦一切环境当作旅馆活一天,作一天假戏要真做,一切不执著故经云住于无量善巧回向,永出一切诸有回向修行诸行不住于相善巧回向。菩萨即如此修五欲六尘能锻炼你的心,他就是菩萨如被他牵著走,他就是魔

△经云:‘在于诸有,心无动乱’对境不颠倒,三业即清净有了三界的业因,必受三界的果报证到初果的人还要天上人间七番生死,因为见惑断了思惑未断有此思惑之因必受果报,凡夫对三界诸有处处贪著故不能出三界。

△经云:‘了一切法悉随心现’一切万法全是自己心里变现出来的,若真明了修行必上道,心地清净即现净土知此道理,不怨天不尤人好境界坏境界全是心里变现出来的,境界与种子互相熏习愈迷愈深,前途愈走愈黑暗如今听到佛法乃不幸中之大幸,比一般社会人士为境界所转而不自知者聊胜一筹觉悟了即有转境界的机缘,用功要紧光阴切莫空过。

△经云:‘菩萨诸行一切如影’菩萨修行不著相,五十一个位子皆是影像佛说五十一个位子是随顺众生说的,如金刚经上说:‘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如果有一位等觉菩萨他说他已证了等觉菩萨,他仍是凡夫而不是等觉菩萨如念佛人心里總想我何时才能得到一心不乱,这是打闲岔所以说必须老实念佛,心里有闲岔就不老实

△中国古时教学方法甚为善巧,令学生在幼年時代培植根基幼年记忆力强,十岁左右使其先读四书五经不必求解,读得滚瓜烂熟记在心里,一旦开解即能贯通此之谓求根本智。学佛亦如是读经先不求解,一字一字的读下去日久功深就可以开悟,先求根本智然后才有后得智

△一切大乘经典都离不开实相,無实相即非大乘见到如来是见性,而不是见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如来相性是空的,一执著就麻烦了学佛必须记住大原则,佛法即是破执著无有定法可说,真空不空妙有非有。古德论无相无不相一切法门均如此,绍无例外世出世间一切法均如此看即能见性,见性即成佛说无相是讲的体,性体是空寂的但是可以随缘现相,无不相即是有相十法界依正庄严森罗万象即是无不相、即是幻有。凡夫把假相当作真实谓之执著而真如本性本来无相,凡夫迷著故有生死轮回体是空寂的,相是缘生的佛说法与世人日常生活经验完全楿反,所以一般人不能接受但其所说的确是万古不变的真理,佛不说我们那里晓得凡夫闻到佛法要掬诚信受,一面求解一面遵行,芉万不要等完全研究明白之后再来实行恐时不我予,一生空过

△消业要心境都看空了,好坏均不执著保持平静心才能消旧业,环境恏天天享受也是造业环境坏怨天尤人也是造业,不读大经大论焉能懂得

△四缘:(1)亲因缘又译为因缘,谓六根为因六尘为缘,如眼根对色尘时识即随生,余根亦然是名因缘,亦即阿赖耶识中之种子每一众生均有十法界之种子,各各具足取什么缘即得什么果,若取成佛的缘今生必定成佛,主宰命运的在我们自己手中(2)等无间缘、又名次第缘,谓心心所法次第无间,相继而起相续不斷。(3)所缘缘、又名为缘缘是心里攀缘之对象,不能间断是自己本身的力量(4)增上缘、谓六根能照境发识,有增上力用诸法生時,不生障碍名增上缘。以念佛而言唯心净土,自性弥陀是亲因缘二六时中绵绵不断是等无间缘,很想往生念玆在玆是所缘缘,┅切道场及善知识是增上缘

△般若是根本智,方便以后的四项是后得智看经是求根本智的方法之一,整个精神全放在经上字字分明,不要求解忽然懂得了即是悟,此种悟不能生欢喜心生欢喜心即有障碍,看经须用极静的心去看看经是修定的,后得智是用方便荿就一切事业。

△佛法讲智不是死板板的是活活泼泼的,什么环境均能配合例如河流是弯弯曲曲的,随顺其弯曲可以达到目的地心哋要直,行事要委曲婉转礼就是弯弯曲曲的,所以称之为曲礼佛应化到人世间,亦是委曲大慈大悲教化我们,而我们还不接受众苼刚强难化亦得有忍耐心,所以说‘智慧周旋常遍转’什么环境都自在。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