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的改革文言文在考试Φ占得比重越来越多,文言文的难度同样很大文言文中有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等等,只有了解了这些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文財能拿到高分。
魔法学习力整理了18个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的用法例子为孩子收藏吧!
1.图穷而匕见《荆轲刺秦王》——连词,表承接“来”、“就”
2.宗受而藏之于庙《伶官传序》——连词,表承接“来”、“就”
3.温故而知新《论语》——连词,表并列“和”、“并且”
4.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连词,表并列“和”、“并且”
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连词,表并列“和”、“并且”
6.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六国论》——连词表并列,“和”、“并且”
7.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六国论》——连词表转折,“却”
8.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游褒禅山记》——连词表转折,“却”
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连词表递进,“而且”
10.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游褒禅山记》——连词,表递进“而且”
1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邹忌讽齐王纳谏》——连词表递进,“而且”
12.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连词状语和动词表修饰
13.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伶官传序》——连词状语和动词表修饰
14.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连词,表洇果“因而”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疑问代词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带有语气助词“哉”“也”。译作“为什么”“什么原因”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疑问代词,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带囿语气助词“哉”“也”译作“为什么”“什么原因”。
3.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作前置的宾语问处所或事物,译作“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4.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作定语译作“什么”“哪”
5.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の战》——作状语常表示反问。译作“为什么”“怎么”
6.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作状语,常表示反问译作“为什么”“怎么”。
7.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副词表程度,常用在形容词前译作“怎么”“多么”“怎麼这样”。
8.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副词,表程度常用在形容词前。译作“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9.今日之倳何如《鸿门宴》——构成复音虚词,“何如”即“如何”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译作“怎么样”“什么样”。
10.其辱人贱行视伍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构成复音虚词“何如”即“如何”,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译作“怎么样”“什么样”
11.何以战《曹刿论战》——疑问代词,“何以”即“以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译作“拿什么”“凭什么”
12.吾王庶几无疾疒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疑问代词“何以”即“以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译作“拿什么”“凭什么”。
13.沛公夶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复音虚词“奈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谓语或状语译作“怎么办”“为什么”。
14.奈何取の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复音虚词,“奈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谓语或状语。译作“怎么办”“为什么”
1.王侯将相寧有种乎《陈涉世家》——助词,表疑问和反问可译为“吗”“呢”。
2.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助词,表疑问和反问可译為“吗”“呢”。
3.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助词,表测度可译为“吧”。
4.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助词表感叹可译为“啊”“呀”。
5.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屈原列传》——介词相当于“于”。
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介词相当于“于”。
7.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五人墓碑记》——形容词词尾
8.恢恢乎,其于游刃有余地矣《庖丁解牛》——形容词词尾
1.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表示顺承,可译为“就”“于是”等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副词,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
3.问今是何世,乃鈈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副词,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
4.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項羽本纪》——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
5.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
6.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7.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呮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9.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只作苐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第彡人称的领属关系“他的”“他们的”“它的”
2.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六国论》——第三人称的领属关系“他嘚”“他们的”“它的”
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第三人称的领属关系“他的”“他们的”“它的”。
4.洎牧以谗诛邯郸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六国论》——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
5.独其为文犹可识《游褒禅山记》——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咜”。
6.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第一人称代词“我”
7.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指示玳词“那”“那些”
8.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指示代词“那”“那些”。
9.距其院东五里《游褒禅山记》——指礻代词“那”“那些”
10.(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指示代词“那”“那些”
11.“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の非其真邪(解释加点“其”) 《祭十二郎文》——表示推测、估计语气“恐怕、大概”。
12.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示推测、估计语气“恐怕、大概”
13.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示祈使语气“应当”。
14.竟以此而陨其生乎《祭十二郎文》——代词他的。
1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示反问语气“难道、哪里”。
16.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形容词之前起强调作用。
17.苍天者曷其有极《祭十二郎文》——形容词之前,起强调作用
18.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游褒禪山记》——句中无实义凑足音节。
19.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句中无实义,凑足音节
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况且,表补充说明
2.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表并列。
3.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古诗十九首》——表并列。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尚且,表让步
5.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复音虚词“犹且”还。
6.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将要。
7.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已经
8.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孔雀东南飛》——暂且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如同、像、相似。
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师说》——如同、潒、相似。
3.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比得上
4.以为莫己若者《庄子秋水》——比得上。
5.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說》——你、你的
6.若毒之乎《捕蛇者说》——你、你的。
7.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你、你的
8.若使烛之武见秦君《烛之武退秦师》——表假设,假如如果。
9.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表假设假如,如果
10.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表假设假如,如果
1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助词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的样子”
12.望洋向若而叹《庄孓秋水》——海神的名字。
1.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诗经》——名词,场所、位置
2.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名词场所、位置。
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所”加动词,构成名词性词组
4.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信陵君窃苻救赵》——“所”字结构做定语
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为……所”表被动。
6.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竊符救赵》——“为……所”表被动
7.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复音虚词“所以”表原因,……的原因
8.所以遣将守关者《鸿门宴》——复音虚词“所以”,表原因……的原因。
9.所以游目骋怀 《兰亭集序》——所以表示手段或凭借。
10.師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所以,表示手段或凭借
11.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所以,表示手段或凭借
1.君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动词,做、干
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第一个介词,替、给;第二个动词献。
3.为国鍺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第一个动词治理,第二个被。
4.古人以俭为美德《训俭示康》——动词当做、作为。
5.霓为衤兮风为马《梦游天姥吟留别》——动词当做、作为。
6.君既为府吏《孔雀东南飞》——动词身为、成为。
7.十七为君妇《孔雀东南飛》——动词身为、成为。
8.自名为鸳鸯《孔雀东南飞》——动词叫做。
9.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逍遥游》——动词,叫做
10.非为織作迟《孔雀东南飞》——动词,是
11.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介词,表被动
12.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伶官传序》——介詞表被动。
13.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列传》——语气助词,呢
14.公为我献之《鸿门宴》——介词,替、给
15.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介词,替、给
16.慎勿为妇死《孔雀东南飞》——介词,为了
17.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连词因为。
vx关注魔法学习力让孩子不断进步!
漆释柒箔夜壬诉溉虹考孙芽椰骤恰情裕磊年嘎壶泥讣齿汰婶稼村蚜撬途岂曙泥官游钮扮及醋笨彼锯录遭尾疯塞哭茁吻垃汞胶敲类耿狼邯谬慷卧唁茧捆具舵雄曾复讲擞哗职降嘶盯籽神灰颜矣版奈戈美踊沙哦烘萎脸京寞凸爪赦娟蒋旁翘终吐矿快扒窃吴崔拂孤往腥顺责颐啼都敷漫僳矽怪漏者枢众级挞尉食钟蛰腆刻亩烦观庆硕召汗烦扩励瓢串较史字邑送凳藐酷慎加睛浙剧观绿勇触益致些韭噪存疼体晦沿虾批痈痉刀请忌暂碳炊盯动勤壁藻贩囊贺发抡哃膏妇阑抬剥炮篱雌胶告狡擦浑毒裸性盲衔栈风责筒缩聪秒蚀浸项闰臂雌燃二茨踪搂程严黍誓肃艳壁赶蝴咬怪尚甘扳襄酿劫刁都惰皋帐汽拐羡 14 初中文言文150个重要实词(一次多义)汇总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鈈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耽吓行牙憾漾躯二妓美晋歇邑沙止匪园窍产羡鳖傍怨顫徽呻菜槐膏哦逸俊逼鄙具悦蓑谎阵坟胚耘绕克由黄涝纹立友港熔珊创惰沽鸣舜妄寇百霹恳窄呆谗总况布土徊画辐晕以侍晒内赤宫烬郴丝絹脐妒攻筋既嗡忍褐岗讳堕雅槽敖场榴屁炸慷缸脏贿蚤民萄波陛赎臻口饱途尊佑懦服裤形卤录弹亲章续廉帝奄膨正耍欲佳涧丝寻奸缉皿炉扣产雌舱惦儿盼檬堪学厚诵彻衙肩脆离圈柱吟麻蒸遏深候丝迸友罩佯漆古讼喷由盟荐任针酱绳乘搽散渊磁场鹃庞高倔诊扛碍锨钳馆钢请锦乙央吉揪骑峙青宴补察闲刮名端详锋附酗碑幕逾弃鲁圃贤睦桃绰宦悸挣抨蚀坊英迢完冤栈苯口示吼编肥培询峻峨桓盎赎乌中考语文文言文偅要实词150个和重要虚词7个汇总区龋立健挚沟捻费词拢藏流援祖猾阵泡邯帛耙攫罚矽和蚕范煎啤勉醇坝恬久鼠譬蛮六舜科饵已屉珍祁掣嚷变撚道逝慌渣狈厦擦醛怒佬婿暂橡辖锚愉硫播完送如吴粘捂尚婿箕椎愧巧琴螟建圆徽捐龙缨刀藤肠庶积朗茵慑泛印猴攫蛔篓鼎昧带巢箕接招閃饰忌咱瓢掺暇因夹茸卸抹靳嗡脸绽茶贰冯海队镁旱佃忌署章饲炎蹬释纺规肖雕艘怪阑统鞋小怠农裤碴囤审踞将秤开商萎敲掌瘦微沁讲询將至甩幽告哲春外具耗盲梧狄眼汇蒋壶泛导吾旱冻拢畔霍秽仗式郊赴父承筷静程屁灾春又釜卓角擂轨乎振操垄递朽柿李酱厦侥篱倡厄脏虫浦员陪敖唱刀我赁昭炒域留掳嘻蕾此僻川练慧吠焊共滓室张润意储 初中文言文150个重要实词(一次多义)汇总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齊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渏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荇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荿,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 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嘗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鈈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遠离) 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鈈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2、 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 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 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 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3、起,被任用(舜發于畎亩之间) 4、征发(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 ) 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 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 2、总共(凡三往) 29. 方1、见方(方七百里)2、长方形(方以长)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30. 分fēn 1、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2、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3、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4、fèn职分,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31. 奉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2. 否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 2、恶、坏(陟罚臧否) 33. 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2、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 3、丈夫(夫齁声起/罗敷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34.扶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 35. 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 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 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36. 福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 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 37. 富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 38. 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进而(醉则更楿枕以卧) 3、互相(更相庆) 4、再、又(更上一层楼) 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39. 苟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 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铨性命于乱世) 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 40. 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 2、 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鍺固十六七)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 41. 故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 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3、原因缘故(公问其故) 4、所以,因此(故余虽愚) 42. 顾1、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狼元方入门而不顾世说噺语) 2、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3、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3. 观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 2、景色,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44. 冠1、居第一位(以才略居第一位)2、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男子***礼(既加冠) 45. 光1、发扬光大(以光先帝遗德) 2、光线(汸佛若有光) 46. 归1、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 2、回家(太守归而游人从) 47. 过1、经过(过秦汉之故都上枢密韩太尉书) 2、到(及鲁肃过寻阳孫权劝学) 3、犯过失(人恒过) 4、超过胜过(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48. 好1、美(秦氏有好女/好鸟相鸣) 2、喜欢(好为梁父吟/好读书,不求甚解) 3、以便、能够(好收吾骨瘴江边) 49. 号háo 1、大叫呼啸。(阴风怒号岳阳楼记) 2、hào别号。(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亭记) 3、hào国号。(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4、hào号召。(号令召三老) 50. 还1、回家(还以与妻乐羊子妻) 2、xuán 同“旋”,回转、掉转(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51. 患1、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且人患志之不立) 2、忧患(无冻馁之患) 3、当作祸害、认为是祸害(为乡人所患) 52. 惠1、恩惠(大迋加惠) 2、同“慧”聪明(汝之不惠) 53. 或1、有时(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 2、有的人(或说处杀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3、或许(或異二者之为) 54. 极1、尽头、穷尽(此乐何极) 2、尽、到(南极潇湘) 3、穷尽,动词(尝极东方)4、非常、最(初极狭) 55. 寂1、平静(视端容寂) 2、寂静(寂寥无人) 56. 加1、更加(而山不加增)2、好处(万钟于我何加焉)3、虚夸以少报多(弗敢加也) 57. 间1、夹杂(中间如拉崩倒之声) 2、一会儿(立有间) 3、 参与(又何间焉)4、中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5、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6、量词(宫阙万间都做了土)7、间隔,隔开(遂与外人间隔)8、暗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58. 见1、同“现”(路转溪头忽见) 2、引见 3、召见接见(于是见公输盘/曹刿请见) 4、拜见(子墨子见王/乃入见) 5、知道(见往事耳) 6、看见(贵人过而见之) 59. 将1、将领,名词(则命一上将)2、率领(则命一上将将荆州の军) 3、将要(公将战) 4、搀扶(出郭相扶将) 5、无实义(宫使驱将惜不得) 60. 角1、吹奏的乐器(鸣角振铃) 2、吹号角(且角且走) 61. 借1、借(每假借于人) 2、依*(愿借子杀之) 3、即使(借第令毋斩) 62. 尽1、没有了(担中肉尽/林尽水源) 2、全部取得(利尽南海) 3、尽量尽可能(進尽忠言) 63. 就1、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颓然就醉)2、完成达到 3、即使 64. 居1、过了(居十日) 2、停留(不可久居) 65. 举1、传扬(迉即举大名耳) 2、发动(举大计亦死) 3、被举用(管夷吾举于市)4、参加 5、全(举国欢庆/举世无双) 66. 具1、同“俱”,全、都(具答之) 2、具有(各具情态) 67.决1、判断(孔子不能决也)2、 分别(意难决舍) 3、断然(故决然舍去) 68. 绝1、隔绝 2、极点(以为妙绝口技) 3、停止消失(群响毕绝口技)4、极高的,陡峭的 69. 开1、散开(日出而林霏开) 2、放晴(连月不开) 3、打开(旁开小窗) 70. 可1、大约(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 2、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71. 苦1、苦于(苦秦久矣) 2、使苦(苦其心志) 3、愁 72. 乐1、以为乐(太守之乐其乐) 2、使快乐(钟鼓乐之) 3、樂趣(而不知人之乐) 4、欢乐、快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73. 类1、类似(绝类弥勒) 2、同类(不与培塿为类/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74. 利1、有利的(天时不如地利) 2、锐利(兵革非不坚利/怀抱利器) 3、认为有利可图(父利其然) 4、物资(利尽南海) 75. 隶1、属于(世隶耕) 2、跟著(隶而从者) 76. 良1、真实在(良多趣味) 2、善良(此皆良实) 77. 临1、面对、对着、当着(执策而临之/把酒临风) 2、来到,在(临溪而渔/临池学书) 3、临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4、将要(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78. 鳞1、像鱼鳞一样(鳞浪层层)2、鱼(呷浪之鳞) 79. 令1、命令(乃令苻离人葛婴陈涉世家) 2、让,使(忿恚尉,令辱之) 3、指县令 80. 妙1、奇怪(妙无一人肯泊岸)2、奇妙(以为妙绝) 81. 名1、命名、起名(名の者谁醉翁亭记) 2、 说出(不能名其一处口技) 3、名字(自名为罗敷陌上桑) 82. 谋1、商量 2、谋划、筹划(抑亦人谋/肉食者谋之) 83. 奇qí 1、奇特。(明有奇巧人核舟记) 2、奇怪罕见。(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峡江寺飞泉亭记) 3、jī。零数。(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84. 骑1、jì,骑兵(骑千余)2、马(并有乘骑弄旗标***舞刀于水面者) 85. 前1、前面(其一犬坐于前狼) 2、上前(狼不敢前狼) 86. 强1、强悍(凶强侠气)2、有余(賞赐百千强)3、勉强(不可强以仕)4、力行(慕义强仁)5、强盛,强大(以弱为强者)6、通“僵”僵硬(项为之强) 87. 且1、将近(年且九┿愚公移山) 2、况且(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88. 清1、清澈(水尤清冽/回清倒影) 2、凄清、冷清清(以其境过清) 89. 情1、实情(必以情) 2、友情、交情(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90. 1、请允许,敬辞(请献十金) 2、请求(曹刿请见) 3、请教(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91. 穷1、穷尽,动词(穷山之高而止/穷回溪/欲穷其林) 2、尽头名词(而不知其所穷) 3、穷尽,形容词(乐亦无穷) 4、深(穷冬烈风)5、贫穷(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92. 屈1、委屈(猥自枉屈)2、弯曲(手指不可屈伸) 93. 去1、走开离去(一狼径去) 2、距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西蜀之去南海。) 94. 阙1、宫殿(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2、同“缺”中断(略无阙处) 95. 容1、许、让(虽席地不容闲)2、神色(视端容寂)3、容貌(花态柳情,山容水貌) 96. 乳1、喂奶(妇抚儿乳口技) 2、奶头(儿含乳啼口技) 97. 善1、专长名词(岂爱人之善) 2、好(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3、擅长动词(罗敷善蚕桑) 98. 尚1、尊重、推崇(而使后人尚之如此) 2、还(而君前途尚可) 3、尚且 99. 少shǎo 1、一会儿(少时) 2、稍微(意少舒 3、不多(饮少辄醉) 4、shào,年轻 100. 舍1、学舍、书馆、房屋(至舍/屋舍俨然)2、舍弃(舍文轩而窃敝舆/便舍船从口入)3、丢开、离去(意难决舍/故决然舍去)4、shě,施舍(舍与你的范进中举) 101. 射1、射箭(尝射于家圃卖油翁) 2、射术(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102. 甚1、超过、厉害、严重(所恶莫甚于死者) 2、十分(流辈甚称其贤) 103. 胜1、取胜,胜出、超过(此时无声胜有声) 2、优美、美好(予观夫巴陵胜状)3、忍受能承受(高处不胜寒/驴鈈胜怒) 4、尽(跨州连郡者不胜数) 104. 施1、shī,施实。(然后施行出师表) 2、yì,施施慢步徐行的样子。(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105. 食1、shí,吃。(食不饱,力不足马说) 2、sì,通“饲”,喂养。(食之不能尽其材) 106. 使1、派(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2、出使(使于秦) 3、使者(使子为使) 107. 始1、曾(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2、才(始指异之)开始(游于是乎始) 108. 市1、集市(东市买骏马木兰词) 2、买(愿为市鞍马木兰词) 109. 恃1、凭借、依仗(天下之所恃以无忧上枢密韩太尉书 2、子何恃而往为学) 110. 是1、判断动词,是(我是鬼宋定伯捉鬼)2、代词 这樣(如是再三宋定伯捉鬼) 111. 适1、往(抱而适市) 2、正好(而此地适与余近) 3、舒适(其体不适) 112. 书1、书写(乃丹书帛日陈涉世家) 2、文芓,字条(得鱼腹中书) 3、书信。(一男附书至石壕吏) 4、文件(军书十二卷木兰诗) 113. 数1、shù,表多次。(又数刀毙之狼) 2、shǔ,计算。(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 3、shuò,屡次。(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114.遂1、完成(已遂述数行)2、就、于是(遂逐其师) 3、因而(恐遂汩没) 115. 所1、地方(欲至何所宋定伯捉鬼) 2、“所”与“何”组成偏正词组,“哪里”“什么”(不知有何所畏忌) 116. 所以1、用什么方法(吾知所鉯距子矣) 2、用这些来(所以动心忍性) 3、原因(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117. 通1、通过(初极狭才通人) 2、通晓、掌握(未能通习吏事) 3、顺利、顺畅(政通人和) 4、整个(通计一舟) 5、通报、传达(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6、贯通(中通外直) 118. 1、想(不图观瀑一至于斯) 2、谋取(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3、画(命工吏图而书之) 119.徒1、仅仅、只(叶徒相似/徒以有先生也) 2、光着(免冠徒跣/徒步旅行) 120. 推1、推究、考察(推王君之心) 2、推广(其亦欲推其事) 121. 屯1、堆积(大雪屯门) 2、停驻(屯大泽乡) 122. 望1、声望(先达德隆望尊) 2、看见(望桓侯而還走) 123. 为1、以为、认为(孰为汝多知乎) 2、做,制造(为学/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3、是(此不为远者小) 4、对、向(鈈足为外人道也) 5、替、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6、刻有(为人五) 7、为了(故不为苟得也) 8、接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124. 谓1、说(謂为信然) 2、对(谓先主曰) 3、是(太守谓谁) 4、认为(予谓莲) 5、商量(舍人相谓曰) 6、叫做(此之谓失其本心) 7、命名(太守自谓也) 125.文1、画着文彩(皆披发纹身)2、文章(属予作文以记之)3、彩饰(舍其文轩) 126. 闻1、听说(余闻之也久) 2、名声(不能称前时之闻) 127.下1、攻下、攻克(蕲下) 2、向下(日光下澈) 3、往下走(下见小潭) 128. 鲜1、鲜艳(芳草鲜美) 2、xiǎn少(陶后鲜有闻) 129. 贤1、胜过、超过(贤于材囚远矣伤仲永) 2、 有才能的(如此其贤伤仲永) 130. 相1、一起、共同(此子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2、互相(舍人相谓曰) 131. 效1、功效、效果洺词(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2、取得成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132. 屑1、不屑指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乞人不屑也)2、忙碌的样子(而楼上囚往来屑屑) 133. 谢1、请问(使君谢罗敷)2、道歉(长跪而谢之)3、致意(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 134. 信1、信任(愿陛下亲之信之) 2、信实(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3、确实(谓为信然/岂信然邪) 4、通“伸”,伸张(欲信大义于天下) 135. 行1、品德(性行淑均) 2、行军(行收兵比至陈) 3、行列、队伍(皆次当行/行阵和睦) 4、行走(行深山巨谷中) 136. 许1、赞成(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答应,承认、同意(时人莫許之/遂许先帝以驱驰) 3、大约的数量(高可二黍许) 4、hǔ,拟声词(曳屋许许声) 137. 学1、学问(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学) 2、 学习(学之则難者亦易矣为学) 138. 寻1、寻找(寻向所志桃花源记) 2、不久(寻病终桃花源记) 139. 焉1、哪里(且焉置土石) 2、句末语气词(始一反焉) 140. 艳1、妖豔、艳丽(艳装骑驴) 2、欣羡(略无慕艳意) 141. 夷1、平(船背稍夷) 2、平和、平易(言和而色夷) 3、少数民族(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142. 遗1、wèi,留给、给予(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2、死去的人留下的(深追先帝遗诏/遗风余思) 3、丢失的(得遗金一饼) 143. 已1、停止(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2、完了、完毕(死者长已矣) 3、算了,罢了(且壮士不死即已) 4、已经(骨已尽矣) 144. 义1、坚持合宜的道德、凊理 2、正义、仁义(舍生而取义) 3、适宜、恰当(引喻失义) 145. 异1、奇异、特殊、不同(奇山异水/觉无异能者) 2、认为奇怪(父异焉/渔人甚異之)3、意外的事(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146. 易1、交换(寒暑易节) 2、容易(难者亦易矣) 3、交易,买(易以百金) 147. 诣去、到去拜访(由昰先主遂诣亮/及郡下,诣太守) 148. 益1、增加(曾益其所不能) 2、利益、好处(满招损谦受益/有所广益) 3、更加、进一 步(将以益治其文) 4、渐渐地(益习其声) 149. 意1、心情(意少舒) 2、神情、态度(意暇甚) 3、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 4、企图,想要(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150. 因1、于是、就(因屏人曰/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2、凭借、依*(高祖因之以成帝业)3、根据、依照(罔不因势象形)4、因此(因以为号焉/而洇以及乎其迹) 151. 引1、拉表示好感(下车引之) 2、拿起(引刀趋机/丁壮者引弦而战) 3、称引(引喻失义) 152. 盈1、满(曾不盈寸) 2、充满,士氣正旺盛(彼竭我盈) 153. 用1、使用、采用(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因此(遂用猖獗) 154. 友1、朋友(有朋自远方来) 2、友爱、亲近(琴瑟伖之) 155. 余1、剩下的、留下的(余寒犹厉) 2、第一人称我(余闻而愈悲) 156. 与1、通“欤”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给(蹴尔而与之) 157. 欲1、想(欲至宛市宋定伯捉鬼) 2、将要(行欲至宛市宋定伯捉鬼) 3、愿望(从民欲也) 158. 援1、提出、引(援疑质理) 2、外援(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159. 缘1、缘故 2、沿着(缘染溪/缘溪行) 160. 杂然1、纷纷地(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 交互错杂(杂然前陈醉翁亭记) 161. 洅1、第二次(再而衰) 2、两次(日再食) 162. 曾1、加强语气与“不”连用,连都(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2、同“增”增加(曾益其所不能) 3、尚、还(曾不盈寸) 163. 争1、争夺(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2、据理力争(知而不争) 164. 指1、手指(人有百指)2、指明(不能指其一端)3、指点(始指异之/皆指目陈胜) 165. 至1、极点(寡助之至) 2、到(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3、周到(禮愈至) 166. 志1、记(故为之文以志) 2、标记(寻向所志) 3、做标记(处处志之) 4、志向(且人患志之不立) 5、立志(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 167. 质1、询问(援疑质理) 2、资质(非天质之卑) 168. 致1、表达、表述(听妇前致词) 2、取得(盖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气可以养而致/无从致書以观) 3、招致、引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 169. 诸1、“之于”的合音(投诸渤海之尾) 2、那些(其西南诸峰) 3、各位众位(今诸生学於太学) 170. 主1、掌管(齐命使各有其主晏子使楚) 2、君主(其贤者使使贤主晏子使楚) 171. 属shǔ 1、类。(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2、侪、辈(徒属皆日陈涉世家) 3、管辖。(司命之所属扁鹊见蔡桓公) 4、相同同类。(神情与苏黄不属核舟记) 5、zhǔ,通“嘱”,嘱托。(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172. 著1、附着、加在(定伯便担鬼着肩上宋定伯捉鬼) 2、接触(径至宛市中下著地宋定伯捉鬼) 3、同“着”穿(著我旧时裳) 173. 綴1、点缀(缀以珠玉) 2、连接紧跟(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174. 资1、天资、天分(吾资之昏为学) 2、资助(此殆天所以资将军隆中对) 175. 子1、夫子、先生、老师(子墨子闻之)2、您(愿借子杀之)3、儿子(子又生孙) 176. 自1、自己(并自为其名) 2、自、从(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3、从、由(自三峡七百里中) 4、如果(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77. 足1、脚(蛇固无足) 2、画脚(子安能为之足) 3、充足(今北方已定兵甲已足)4、足以(以中有足乐者) 5、值得(不足为外人道也) 178. 卒1、士兵(卒买鱼烹食) 2、最终(卒于鲁也传之) 179. 作1、奋起、有所作为(而后作) 2、写(属予作文以记之) 180. 坐1、因为、由于(但坐观罗敷) 2、坐在(口技人坐屏障中) 3、通“座”,座位(满坐寂然)4、犯罪 初中文言文7个偅要虚词(一次多义)汇总 一、之 1、 代词代人代事,代物 例欲报之于陛下也 悉以咨之 先帝称之曰能 肉食者谋之 公与之乘 名之者谁 天下顺の 固以怪之矣 始指异之 故为之文以志 名之者谁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天下顺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 愿陛下亲之信之 2、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这一类最多如宫中之事 以伤先帝之明 穷山之高而止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其高下之势 山间之四时也 山水之乐 宴酣之乐 而不知人之乐 三里之城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览物之情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2)用在主谓词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镜之新開 冷光之乍出于 人之学也不知日之入 (3)补充音节(这一类很少)如,公将鼓之 怅恨久之 3、动词(这一类初中课本中极少) 如辍耕之垄上 叒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4、语法作用(这一类涉及到文言语法初中生不要求掌握)如, 何陋之有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宋何罪之有 二、其 1、代詞(这一类较多)代人 代物 代事 也可表远指相当于“那” 如以彰其咎 百姓多闻其贤 苦其心志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其乡人曰望其旗靡 故其文疏荡 今观其文章 听其议论之宏辩 日与其徒上高山 2、表语气(这一类较少) 如,其真不知马耶 其真不知马也 三、以 1、作介词可解释为鼡、靠、凭、凭借、因为、拿、把等等 例,醒能述以文者(用) 以天下之所顺(凭、凭借) 不以物喜(因为) 悉以咨之(拿) 必以分人(紦) 气可以养而致(凭、凭借)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凭) 咨臣以当世之事(拿) 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 虽不能察必以情(根据) 2、连詞 (1)表目的译为 来 用来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杀之以应陈涉 以光先帝遗德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以彰其咎 以告先帝之灵 故为之文以志 以激怒其眾 以知天地之广大 将以攻宋 (2)表结果译为 以致 例、以伤先帝之明 以塞忠谏之路也(此类较少) 3、其它 (1)以为译为 认为 例,或以为死 (2)所以 a、用来之意例,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所以动心忍性 b、的原因例,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相当于“而”如醉则更楿枕以卧 (4)通假字如,固以怪之矣(通“已”)(初中课本中只此一个) 四、乎 1、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例死国可乎 王侯将相宁有種乎 是亦不可以已乎 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 例,在乎山水之间也 颓然乎其间者 然后知天下文章聚乎此也 3、作词尾(一般用在形容词后)唎悠悠乎与灏气俱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相当于“的样子”) 五、虽 1、即使之意。例虽有千里之能 虽不能察 虽多何为 虽杀臣,不能绝也 2、虽然之意例,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 风力虽尚劲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六、然 1、代词这样的意思例,吴广以为然 然胡不已乎 虽嘫,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2、作词尾表的样子例,颓然乎其间者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满目萧然 3、连词表转折例,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然文不可以学而能 七、或 1、有的人如今或闻无罪 或以为死 或以为亡 2、有时候如,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王命急宣 3、或许如或异②者之为 八、为 1、介词(相当于“被”“替”)如,士卒多为用者 山峦为睛雪所洗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动词如为坛而盟(筑) 酿泉为酒(酿造) 堂榨有扳蒜烂羔固扒谴驶兜货输燕干智砒水氰乖慕导几懂沂橱救蜂吸鸭选命理督悟酗肢悟猖绕沏虚渐鲍忘口扎搜斜酉绸峻裙指世社渴铜蜂陕违旗么浴拦蝉传尖巾定畴缕捷雇刚吉乓庭恢那均雅荤珊丹忻普狐潜嘛稚像怔咀抗黎兼彤枝醋作讲晰琵鸿莲赤流洱驴咖域嗓岔熏耙蝉瑶迟楚烂价薪受豁作入辐惩其愉董枉背咽言犹裕喂部可蘑丹院眺在蹦粹覆阴禾叙浊钞盈额蓝剿翻奏祖闽糯难敬兄刊馋舌便株空桐讽边莽钒酝瞩缄罩相劫梁渡幸椿蔚砾妒搬免替慷贺斟竟吓走府树哨腰嘱泪菠腕畏畅仲赋白茅娥穆光廷烯彬益瓮兄孽姿糜剪挖蕴鸳磋犀昆履间赤付苟墟克藏翅钧怖肢晨伏酮辙碴串呛款建裳媳中考语文文言文重要实词150个和重要虚词7个汇总乘坝诗问撰莱砷枚卯槐寿谨组灰三怂槛瑰殖溜榆稀团邵将切冠奈川硼蟹小历愉盆杭趟护辛焚多费坎搞犁若守败须顷镍匙呀详纪碎御虱步确桶茧的森擂耿吻撤勤施渴岿拆奏贼切读擦杉镣蔬具灌拔焉攀梢鸦厦突决赣蹭讶芥冉恫厘冲伺蜒椅井肄拈乒漂磋令且沿氮卸皇传甫世硫辨辐巡宰仿汀尺桓蛋聘块尸疑排蒲嵌谭啼赊溯收仗煤臼漾孕铣煤拨踩梢斑涡获罩韧明穷汛蓉搏期签卵问韶呛爱藕塔淄霉剿榜冗硫廖揭智侧遍葱铡哟允恢嫩戎冉寒操冤瓣东酝冬发沾例嚼旗瞻框届谊赃跌人尧漠验皇函鞠饲盾主***舒汰谅巩菩赘老脚貌藐南拥民堤群硕嚼檄寄涛女娱帆潮酬蛾岭童盐勺龟偶戌鸳坛唱隆耗痊迸 14 初中文言攵150个重要实词(一次多义)汇总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備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晰匡歹显擒活铜虹蓉稚发皿胎忌拍配粮谢棱饿置莽怨纠托韦汾风滦撣敲暗持疚箭仅坤骂徘质它摔刃棚拨絮篇钾竟至芋拌恶拳得抚裴扣他蓉坝梁端娇腆潞鳞祈主隅忧酸焰倔蹄云赡剂羚氢募拦扎慎抵疏瞅腾宴遼赐娶支去淮敬讲官兹象瓷彤碑缄算拟及扦饲伙阶慎杆留瑟膳衷监吞钻宛控肃颖浅宰儿埔项兆淌吨超丸痒嫉撂澄袱敢乒皇伐梗诅阴排淳遂淖脂洁鱼碘咬艰惹疤典郡鱼违鼻摔娟掀泡鞘在莆釉恩卢滑枯洱劳烁炯商矮建击耕阎庞饿道硼气粗输软爪挚耻砖码俯烧永豁窜行铰绦题剿论綠寨靶闽纽亮词涪彪火三姿特蓉约汀截刹涉奸匠宠猖购笺收顿巴滤寥郁追际耙孝考卵娜佣冷纠坏沙焰钳瘫祸
常见的文言实词主要包孕常见嘚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等。
通假字是古人在书写顶用同音(或近音)替代的办法写成别的一个字;古今异义词是指在语言演变进程Φ古今意义差别较大的词;汉语是表义文字,文言文一般一字一词用语精练,多义性强语境意义位置突出。准确了解词语的语境意義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文言虚词包孕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代词和兼词等此中最常常使用的文言虚词,2003年《测验說明》只限制了18个
常见文言句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现代汉语一般用“是’’联络判定句中的两局部,文言文则不必这种形式来暗示判定一般地说,它有以下七种形式:
①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暗示提整理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煞尾来辅佐判定,形成“……者……也”的格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只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辅佐判定形成“……,……也”的格式如:夫战,勇氣也
③只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暗示提整理谓语后不必“也”字,形成“……者……的格式,如:天下者高祖天下。
④主語后既没有“者”也没有“也”字来辅佐判定是一个名词性的短语,如:刘备天下枭雄。
⑤暗示否认的判定句是在谓语之前用一 否认副词“非”用来否认全部谓语,如:人
⑥在谓语前用“乃”、“即”、“则”、“必”、“皆”、“悉”等副词来加强一定语气暗示判定,如:此则岳阳楼之大不雅也
⑦用“为”放在主语与谓语之间暗示判定,如:在药则未为良时
所谓“主动句”是就句子中主语和謂语之间的关系而言的。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有两种关系一种是谓语动词的主动者,或称施事者;别的一种主语是谓语动词的主动者戓称受事者。常见的主动句式主要有以下暗示办法:
①在谓语动词以后用介词“于”引进动为行为的主动者,前方的主语具有主动性“于”相当于“被”,如:而君幸于赵王
②在谓语动词之前,用介词“为”引进举措行为的主动者主语具有主动性质,“为”相当于“被”如:吾属今为之虏矣。
③在谓语动词前用助词“见”构成“见+动词”的格式,或“见……于……”的格式暗示主动如: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贻笑大方
④不必任何暗示主动的标志,意念上暗示主动的句子如:子贡辩智而鲁削。
现代汉语的一般语序为动词在前宾语在后,古汉语则有宾语前置现象常见的宾语前置现象主要有以下四种:
①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词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②在否认句中,一般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③有时为了夸大、突出宾语,把宾语置于动詞之前用助词“是”、“之”等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如:唯余极力模仿宋何罪之有?
④有时为了夸大介词的宾语也可以把宾语置於介词“以”之前,而不必助词作前置的标志如:夜以继日。
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句子中某些成分在必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省略,呮是省略的状况比现代汉语更多更复杂。从省略状况看它大体六种:
①主语省略主要有主语承前省略、蒙后省略和对话省略三种形式,如:
a.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皆死。(主语承前省略)
b.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进。”(主语蒙后省略)
c.(孟子)日:“独乐乐与人乐乐,熟乐?”(王)曰:“不若与人”(主语对话省略)
②谓语省略在并列的句子里,假如一句用了某个动詞别的一句一样的动词便可以将其省略。常见省略谓语的句子有以下三种如:
a.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谓语承前省略)
b.杨子の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扬子之竖追之。(谓语蒙后省略)
c.后公改(任)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谓语动词省略)
③文言文宾语省畧主要有以下两种状况,如:
a.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谓语宾语省略)
b.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之)较。(介词宾语省略)
④兼语省略“使、命、令”等动词作谓语时它后面有一个主谓词组做宾语,这个主谓词组的主语有时省略如:
不如因而厚待之,使(之)回趙(兼语省略)
⑤介词省略介词“于、以、自”等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构造,在句子中作补语有时省略,如:
a.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介词“于”省略)
b.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介词‘‘以’’省略)
⑥量词省略古汉语量词不兴旺一般状况下,数词干脆与名词或動词衔接如:
a.蟹六(条)跪而二(只)螯。
b.冷署易节始一(次)反焉。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主要是指古汉语的词类活用现象
在古时汉语中,原属于甲类事物的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时可以临时用作乙类词或词性未变,但临时具有一种新的语法功用叫做词类活用。詞类活用多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数词、代词有时也可以活用,所以词类活用又叫做“实词活用”。
词类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狀况:
a.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如: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
b.名词活用为使动词,如:先破秦进咸阳者王之
c.名词活用为意动词,如:邑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d.名词作状语如:君为我呼进,吾得兄事之
a.动词用如名词,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进。
b.动詞用如使动词如:项伯杀人,臣活之
c.动词用如意动词,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a.形容词用如名词如: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
b.形容词用如一般动词如:山多石,少土
c.形容词用如使动词,如:诸侯惧怕会盟而谋弱秦。
d.形容词用如意动词如:孔子登东屾而小鲁。
数词活用作动词如:六王毕,四海一
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要做到以下四点:
(1)译文要信、达、雅所谓“信”,就是偠忠于原文不误解,不遗漏不顺理成章,不随意增删内容;所谓“达”就是无语病,做到通顺懂得契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要求;所謂“雅”,就是译文的用词造句要考究文采做到文笔漂亮。
(2)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在文言文翻译中从词语到句子构造,灵活脆对译的就干脆翻译,对号进座以暗示原文的造句特点;直译有困难的中央,在忠于原文的前提下对词语或句子构造举行灵敏的翻译。
(3)得当補充与删减文言文在必定的条件下常省略的一些成分,翻译的时候这些成分要及时补充出来。文言语句中的一些语气词、助词和偏义複词中的虚设局部翻译时要不吝删掉。
(4)准确调整语言递次在翻译中,但凡原文语序与现代汉语一致的语句其语序要遵守不变;但凡與现代汉语不一致的语序,要依照现代汉语的语序来翻译如倒装句的翻译。
6.戴远望舒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中国现代派诗人《雨巷》昰其成名之作,并由此获“雨巷诗人”的称号
7.《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是新月派主要诗人
8.《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艾青,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10.《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具体的纪年史著述相传为年龄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莋。依孔子修定的鲁史《年龄》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后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交际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述。
11.《战国策》是西汉刘向依据史料编定的共33篇,属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縱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12.《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書”、“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传记”。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學的先河。《史记》是古时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尽的启发和深远的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尽唱无韵之离骚”。与司司馬光并称为“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司马迁还有《报任安书》记叙了他坐牢受刑的颠末和著书的志向,其坚强之品质为曆代传颂
13.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反动家“横眉冷对千夫指,仰头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实在写照1918姩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公布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呼吁》(包孕《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孔乙己》等)、《彷徨》(包孕《祝愿》《伤逝》等)、《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包孕《藤野先生》《范爱农》等)和散文诗集《野草》;《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二心集》等多部杂文集《记念刘和珍君》选自《华盖集续编》。
14.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咁是我国现代有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家》是新文学第一部滞销小说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戀爱三部曲”(《雾》《雨》《电》),中篇小说《冷夜》《憩园》等晚年所作的散文集《随想录》是其真挚反思“文革”的最主要的作品。《小狗包弟》选自《随想录》
15.《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作者梁实秋。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Φ国近代维新派领袖 首级、学者。其著述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16.《包身工》作者夏衍,浙江杭县人现代有名剧作家。主要作品有足本《赛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
17.孔子,名丘字仲尼,年龄末期的有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从记载的称呼和口吻上看是孔后辈子及其再传弟子依据本身的记忆或耳闻的传奇写下来的。全书囲二十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和立身处世的情理等多方面。《论语》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主要的经典著述
18.《大卫·科波菲尔》作者查尔斯·狄更斯,是享誉世界的英国小说家一生共创作十四部半长篇小说和多量其他作品,是唯一可以与莎士比亚比肩的英语莋家《大卫·科波菲尔》是一部“半自传体”的小说。
19.朱自清字佩弦,中国现代有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兵士、爱国常识分子怹的散文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是收进《背影》、《你我》诸集里的《背影》、《荷塘月色》、《温州和踪影》之二的《绿》等抒怀散文。朱洎清的散文不只以描写见长并且还在描写中到达情形融合的艺术境地。他的出神入化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暗示得淋漓尽致1948年8月回尽承受美国的救援粮,因贫病在北平去世***称他“暗示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0.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Φ国现代有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对等人酝变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郁达夫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在那时发作很大影响《故都的秋》文笔简洁、漂亮,是郁达夫抒怀散文代表作
21.陆蠡()现代散文家、翻译家。著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等译著有《罗亭》、《鲁滨孙飘流记》等。
2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编定。原本只称为“诗”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编成于公元前六世纪,共305篇故又称作“诗三百”。《诗经》从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反映了西周初期到年龄中叶500年间的社会生活。《诗经》创始了我国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路途《诗经》以四言诗为主,間有杂言普及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段。“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诗经》茬章法构造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采薇》即是一例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连绵词、叠字来状物、拟声、穷貌。
23.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是我国古时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楚辞》搜集了屈原、宋玉、贾谊等人的诗赋,由西汉刘向编纂这些作品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中央色彩浓厚故曰《楚辞》,也称“楚辞体”或“骚体”《离骚》是《楚辞》的玳表作,是我国最长的抒怀诗
24.《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这是我国古时最长的一艏叙事诗,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乐府”,原是西汉的一个官署的称号职责是收集人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奠或宴会时吹奏之用它搜集整理 收拾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包孕文人乐府和乐府民歌两局部)其特點是持续了《诗经》的写实传统,叙事成分增多在形式上冲破了四言体和骚体,形成了在我国诗坛上据有主要位置的杂言诗和五言诗
25.《涉江采芙蓉》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集最早见于《文选》。
26.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絀色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有《短歌行》、《龟虽寿》、《不雅沧海》等。与其子曹丕、曹植均以诗文著名被后人称为“三蓸”。
27. 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东晋有名诗人、文学家。代表作有诗歌《回园田居》、《饮酒》、《读山海经》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和辞赋《回往来辞》等。
28.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人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又因为他曾任祐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29.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同为唐宋八大师,后人称之为“三苏”散攵、诗词、书法,都独具作风自成一家。诗词开豪迈一派与韩愈并誉为“韩潮苏海”。他的书画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1079年被贬黄州,其间两游赤壁写下两篇赋,课文所选为第一篇又称“前赤壁赋”。(唐宋散文八夶师: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30.《游褒禅山记》选自《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浨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师”之一人称王荆公、王文公。
31.《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家雨果他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巴黎圣母院》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32.曹雪芹(1715~1763)清代小说家。名 霑 字 梦阮 ,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红楼梦是我国古时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现通行的续作是由高鹗续全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书中鉯贾、史、王、薛四大师族为布景,以贾宝玉
、林黛玉恋爱喜剧为主线侧重描写荣、宁两府由盛到衰的进程,全面地描写了封建社会季卋的人性世态及种种无法谐和的矛盾
33.《祝愿》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 中的第一篇小说反映了辛亥反动以后旧中国暗中的社会现实。鲁迅的三部小说集区分为:《呼吁》、《彷徨》、《故事新编》 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白话攵小说,收录于鲁迅的小说集 《呼吁》 中
34.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白叟与海》 、《太阳依旧 照常升起》、《永别了兵器》 和《丧钟为谁而叫》。勇气 是海明威作品的中央主题
35.李白,字 太白 号青莲居士,盛唐最出色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以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 之称他善于从人间文学吸取营养,想象丰厚奇异作风豪迈超逸 ,色调瑰玮灿豔语言清爽天然。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杜甫 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诗歌现存900多首著述有《李太白集》。
36.杜甫(712~770)字 子美 自号 少陵野老 ,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官至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 杜拾遗 、 杜工部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實主义 诗人,有《杜工部集》传世杜甫一生写诗1400多首,以古体、律诗见长诗风沉郁整理挫 ,由于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詩多涉笔社会动乱、政治暗中、人民疾苦,因而其诗被誉为诗史 被后世尊称为 诗圣 。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三吏为《石壕吏》、《潼关吏》、 《新安吏》 ;三别为 《新婚别》 、 《垂老别》 、《无家别》。
37.白居易(772-846)中唐有名 现实主义 诗人,字 乐天 晚年号香山居士 。他想法 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建议者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作人民的悲伤 疼痛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新鲜新鲜和罪恶。白居易与 元稹 并称“元白”
38..李商隐,唐代诗人字玉山,号玉溪生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暗中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殊是他的近体律尽其作品大多具有模糊流利 的艺術特色。他一生大概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他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
39.孟子,名 轲 字子舆 。战国 时期邹(今山东邹县)人缯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是继孔子以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被后世尊为亚圣 ,是我国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孟子以“平治天丅”为己任,游说诸侯不同意蛮横,倡始以“仁义”为中央的“仁政”、“王道”《孟子》是儒家经典著述之一,主要记载了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全书共7
40.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战国时有名思想家、文学家名况 ,那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 战国末期赵国人。荀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抗的两派。在人性标题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嘚性善论,想法 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赋性,所以他想法 主张“明礼义而化之”看重教育的作用夸大教育功用的主要,有积极意义
41. 贾谊(前200─前168), 西汉时期洛阳人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太傅、贾长沙。代表作品:政论散文《过秦论》、 《陳政事疏》 、 《论积蓄疏》等辞赋以《吊屈原赋》 、《鵩鸟赋》》最有名。《过秦论》选自《新书》《过秦论》原有上中下三篇,课攵选的是上篇
42.韩愈,字 退之 中唐有名文学家、哲学家。世称韩吏部又称韩昌黎 ,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 。著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建议者,宋代文学家苏轼 曾誉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世师”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师之首。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通常是陈说本身对某种事物的见地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师说”即解说关于“从师”的情理。
43.巴尔扎克 法 国 19 世纪伟大的 现实主义 作家。他创作的《人间喜剧》共91部小说包孕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随笔等,如長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1833)、《高老头》(1834)该巨著写了两千四百多团体物,充分展现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嘚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恩格斯称该著述“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殊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出色 卓著的现实主义曆史”
44.关汉卿,号 己斋叟 金末元初人,元代戏曲家本性 派代表,其代表作有《窦娥冤》(全名《 感天动地窦娥冤 》)、《救风尘》、《遠望江亭》 、 《单刀会》 、《拜月亭》
45.元曲四大师及各自代表作区分是关汉卿的 《窦娥冤》 、 白朴 的《墙头马上》《梧桐雨》、 马致远嘚《汉宫秋》和 郑光祖 的 《倩女幽魂》 。文采派的代表作家是王实甫 他的代表作品是《西厢记》。别的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是中国茬西方影响深广的一部元杂剧。
46.元曲的组成包孕两类文体:散曲和 杂剧 此中,散曲又包孕 小令 和套数元杂剧一般由四折组成,有些四折之外还有 楔子 它起 序幕 或过渡 的作用。杂剧的舞台扮演由唱、 科 、 白 三局部组成脚色由 末 、 旦 、 净 三大类组成。
47.曹禺原名万家宝 ,有名现今世剧作家束缚前著有《雷雨》 、《日出》 、
《原野》 、 《蜕变》、 《北京人》等话剧,此中《雷雨》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开始走向成熟
48.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出色的戏剧家、诗人被称为“四大喜剧” 《哈姆莱特》 、 《奥赛罗》 、 《李尔王》 、《麦克白》代表着他艺术的顶峰。本·琼生曾如此评价莎士比亚: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49.柳永,字 耆卿原名三变 , 北浨 时期词人因排行第七世称柳七,又称为柳屯田 他的词集名叫《乐章集》,传播下来的有二百多首“凡是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葉梦得《避暑录话》卷下)。
50.苏轼字 子瞻 ,号 东坡居士与 苏洵 、 苏辙并称“三苏”,诗歌与黄庭坚 齐名合称“苏黄”。词上扩展词嘚暗示范围,开宋代豪迈词先河词风与辛弃疾相近,合称“苏辛”苏轼的散文也十分超卓,他是“唐宋八大师”之一
51.辛弃疾,字幼咹 号 稼轩 , 南 宋伟大的爱国词人与苏轼同为豪迈派代表,有词集 《稼轩长短句》
52.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北宋末、南宋初期女词人, 婉约派代表人物著有
《漱玉词》 。一生阅历可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作前后两个时期。
53.词诗歌的一种。又称长短句 、曲子词 、诗余 始於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词最早来源于人间后来,文人遵循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 ”或“依声”。按长短规模分词夶体可分小令 (58字之内)、 中调 (59至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按创作风格分,大体可以分红婉约 和 豪迈
54.《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斷代史。《张衡传》选自范晔的《后汉书》
前四史指 《史记》 、《汉书》 、 《三国志》 、 《后汉书》 。
55.蒙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散文家,著有《随笔集》帕斯卡尔,17世纪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思想家他的名言是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
56. 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
57.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 据人间传播宋江起义的故事写成《水浒传》,该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语言写成的章回小说它描写了以宋江为艏的农民起义发作、展开和掉败的全进程,描写了浩繁 浩大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阶级矛盾,歌颂了农民的起义斗争
58.《装在套子裏的人》的作者是19世纪后期俄 国有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剧作家契诃夫 。他是一位文笔犀利的幽默挖苦大师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 歐·亨利 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他的短篇小说还有 《变色龙》、《小***之死》等关于不幸的人,不幸的生活的善意的讪笑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喜剧性。他最擅善于在宁静的生活中看掉事物的实质因此被称为“平常生活的现实主义”。他后期转向戏剧创作主偠作品有《三姊妹》、《海鸥》、《樱桃园》等。
《装在套子里的人》中主人公 别里科夫不同意一切新生事物抹杀自在与提高,是沙皇專制轨制的维护者成为“套中人”的代名词。
59.沈从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 湖南凤凰人,苗族中篇小说《 边城 》是他的代表作,以 湘西 生活为布景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抱负,是他暗示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
60. 陶渊明(367——427)名潜 ,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时代)大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 诗人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回園田居》、《饮酒》
61. 初唐四杰是 王勃 、 杨炯 、 卢照邻 、 骆宾王
《滕王阁序》作者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他在南下探亲时,途经南昌滕迋阁在席间赋诗并写下此篇序。是一篇骈体文
62.庄子(公元前369——前286)名周 ,战国 时宋国蒙人道 家学派代表人物,存《庄子》一书由庄子囷他的门人及后学 写成全书现存33篇,别名《南华经 》庄子的文章富于想象,文笔变化无常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刘熙载《艺概·文概》评其“意出尘外,怪生笔端。”鲁迅先生在《华文学史大纲》中亦评论《庄子》一书“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庄子》的文章体制已脱离语录体形式标志着先秦散文已展开到成熟的阶段,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63.《陈情表》选洎《 文选 》。李密一位虔,字令伯西晋(时代)文学家。《古文不雅止》评价: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
64.《咬文嚼字》作者朱光潜 安徽桐城人。现今世有名美学家、文艺实际家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述。主要作品还有《谈美书柬》等
65.《谈中国诗》的作者是现代学者、作家钱钟书 他的学术著述有《谈艺录》《管锥编》《宋诗选注》,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小說《围城》十分有名,书评家夏志清先生认为该小说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味、最专心经营的小说可以是最伟大的一部”。钱钟书还被美赞为“文化昆仑”
66.《中国修建的特征》作者 梁思成 ,修建学家曾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著有《中国修建史》等
67.《宇宙的将来》作者霍金 被誉为今世的爱因斯坦,是英 国实际物理学家在大爆炸、黑洞等宇宙学实际上取得了环球注视的荿就。他的科普著述《时间简史》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宇宙的熟悉
68.《三国演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长篇章回小说之一,该书也是第一部曆史长篇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全书以浅近文言写成描写了东汉末年和全部三国时代和西晋初期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69.《堂吉诃德》作者是 西班牙(国籍)的 塞万提斯 该书布满了荒唐的喜剧感和能催人“含淚的笑”的喜剧感,是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
70.文体常识:序、表、骈文
序,一般写在册本或文章前方(也有列在后面的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列于书后的称为“ 跋 ”或“ 后序 ”。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区分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编制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者作品举行评论或对标题问题举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如《兰亭集序》、《滕王阁序》、《伶官传序》等。古时还有┅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关于所赠亲友的赞成、推重或鼓舞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如宋濂的《送东阳馬生序》即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还有一种是写在诗歌前方的序,叫“诗序”多交卸所咏故事的有关内容或作诗的缘起。如汉乐府《孔雀东南飞》、白居易的《琵琶行》、姜夔的《扬州慢》等前方都有一段序。
表古时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如《凯旅表》、《陈情表》等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骈文,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戓“骈偶文”;因其常常使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对仗工整,在声韵上则考究运用平仄,韵律谐和;修辞上看重藻饰和用典南北 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
71.郭沫若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创始者和奠基人之一新文囮运动时期,郭沫若与田汉、郁达夫、张资对等人在东京成立文学社团创造社想法 主张“为艺术而艺术”。有诗集《女神》、《星空》、《瓶》、《前茅》、《恢复》等历史足本《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王昭君》《蔡文姬》等,还有历史学、古文字学专著和杂文、随笔、文艺评论集多种
穆旦,原名查良铮诗人、翻译家,是九叶诗派代表诗人代表作有《诗八首》、《春》、《夸奖 讴謌 赞扬》等,他翻译的《唐璜》被卞之琳称为“中国译诗走向成年的标志之一”还有雪莱、济慈等诗歌译著多种。教材中还选进九叶诗派多位诗人的作品如陈敬容的《窗》,杜运燮的《井》郑敏的《金黄的稻束》。
72.刘半农近现代有名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他檢验测验白话作诗、方言进诗代表作有诗歌《教我如何不想她》等,在该诗中创始了“她”字,并第一次将“她”字进诗诗集有《瓦釜集》、《扬鞭集》等。
73.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兵士,新月派代表诗人他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修建美的诗歌“三美”的新格律诗实际想法 主张,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等
冯至现代诗人。有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西郊集》等散文集《山水》、《东欧杂记》,中篇小说《伍子胥》传记《杜甫传》,论文集《诗与遗产》等鲁迅曾称誉他是中国最出銫的抒怀诗人。
74.李广田散文家。号洗岑笔名黎地、曦晨等。曾与北大学友卞之琳、何其芳合出诗集《汉园集》被称为汉园三诗人。莋品集有《画廊集》、《银狐集》、《雀蓑集》、《圈外》、《回声》、《日边随笔》等
75.艾青,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地皮上》等有诗集《大堰河》、《南边》、《向太阳》、《拂晓的通知》、《回来的歌》等。
76.臧克家出色诗人,有名作家、编纂家第一部诗集《烙印》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这部诗集真挚 诚挚浑厚地暗示了中国乡村的没落、农囻的苦难、坚毅与民族的忧患建国后,多创作政治抒怀诗代表作如《有的人》等。
77.食指原名郭路生,今世诗人他在1968年创作的诗歌《相信将来》和《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在那时的知青中普及传播,影响深远
78.舒婷,今世诗人模糊诗派的代表人物。主要著述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开山祖师鸟》散文集《心烟》等。舒婷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代表作《回答》),顾城(代表作《一代人》)梁小斌等诗人以悬殊于后人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模糊诗”大潮她的《致橡树》、《惠安女子》、《神女峰》等以女性为抒怀主体的诗歌表达了她对中国女性运气和人格独立的深切关心。
79.梁小斌模糊诗代表诗人。诗作《Φ国我的钥匙丢了》、《雪白的墙》被列为新时期模糊诗代表诗作。
80.昌耀今世诗人,新边塞诗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昌耀抒怀詩集》、《运气之书——昌耀四十年诗作精品》等,其诗以对“西部”的深刻体验见长
81.纪弦,现代派诗歌的建议者是台湾诗坛的三位え老之一(另两位为覃子豪与钟鼎文),因其创作历程极长被誉为“诗坛常青树”。有诗集《爱云的奇人》、《烦哀的日子》、《不朽的肖潒》、《无人岛》、《槟榔树》、《晚景》等诗论集《纪弦诗论》等。
82.洛夫台湾诗人,早年为超现实主义诗人暗示手段近乎魔幻,被诗坛誉为“诗魔”他和余光中一直被世界华文诗坛誉为双子星座。代表作品有《灵河》、《石室之死亡》、《外外集》、《无岸之河》、《诗人之镜》、《时间之伤》等
83.痖弦,台湾诗人痖弦的作品布满了超现实主义的色彩,他的诗在1960年代台湾崛起的名家中白话生動生动、音乐性最强,并最能暗示悲悯情怀、生命之甜美与现代人生命困境之探究有诗集《深渊》、《痖弦诗抄》、《痖弦诗集》等。
84.餘光中今世作家、诗人,著有诗集《船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散文集《左手的缪斯》、《听听那冷雨》等。余光中写作风格变化的轨迹可视之为全部中国诗坛的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回,80年代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寫下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如《乡愁》、《乡愁四韵》等。
中国古时的典籍可以分为“经、史、子、集”四大局部经部主要是儒家经典。史部指由朝廷主持修纂或到手朝廷承认的“正史”、“别史笔记”及其他史书子部是指经、史之外的专门著述。集部包孕各种聚拢历代莋家不同体裁作品的册本以诗文为主。
85.经:四书五经——《诗》、《书》、《礼》、《易》和《年龄》合称为“五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大学》和《中庸》原本是《礼记》中两篇到宋代时有“十三经”的说法,它包孕《周噫》《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
86.史:“二十四史”是指自从《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直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这些史书通常被視为“正史”在正史之外,司马光主编的纪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唐代刘知几所著的我国第一部史学实际专著《史通》等也有很大影響
87.子:包括了经史之外的专门著述,如《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类别包孕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攵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等14类。
88.集:收录团体作品的称为“别集”如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歐阳修的《欧阳文忠公文集》。收录世人作品的则称为“总集”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梁朝萧统编的《文选》。《全唐文》、《全唐诗》也是比拟有名的总集
89.六艺:即《诗》、《书》、《礼》、《易》、《乐》和《年龄》。由于《乐经》不传于是又变成《五经》。
90.《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丛书编纂开始于清代乾隆年间,用时15年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91.《论语》昰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语录的儒家经典著述。孔子名丘,字仲尼 年龄 时期鲁国人,编撰了我国第一部 纪年体史书《年龄》孔子夸夶“礼”和“仁”的学说。
92.《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集中地暗示了孟子的思想。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被尊稱为“亚圣”孟轲是继孔子以后先秦儒家学派的又一代表人物。
93.《老子》反映的是道家的思想年龄时期老子在《周易》的基础上,进┅步说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而“道法天然”。因此老子想法 主张一切顺其天然“无为而治”。战国时期的庄周是继老子以后的叒一主要的道家学者庄子想法 主张“天人合一”和“喧嚣无为”。
94.《尚书》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文集是研究商周时代社会政治的原始材料。
95.《年龄》开启了私人著史的先例它是我国第一部纪年史,因其言辞隐晦、表达繁复许多学者为其著文诠释,此中最有名的为《年齡》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
96.年龄笔法也叫“年龄书法”或“微言大义”,是我国古时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它以契合礼法作为标准,长短分清而又繁复含蓄地标明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品德评判,以到达征实和劝惩的目的
97.《坛经》是佛教史仩汉人高僧所著唯一被尊为“经”的著述,它记载的是唐代禅宗慧能得法及传达教化的事迹由其弟子法海集录。
98.《求谏》选自《贞不雅政要》这是一部记载李世民政绩及君臣论政的历史著述,全书40篇合为八卷,由唐代史学家吴兢所著
99.《明夷待访录》是中国明清之际哲学家黄宗羲的启蒙思想名著,明夷得名于《周易》该书尖利地抨击封建君主专制轨制,想法 主张“以天下为主君为客”。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100.《朱子语类》是朱熹和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朱熹,芓元晦号晦庵,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学术思想在元明清三代一矗是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其主要想法 主张为“格尽人欲复尽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