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面表示看的词语有哪些寻年十月周日记

2005年9月1日面对拿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①》的新同学,我兴奋地向他们介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有些重点段落我重锤重敲。

我们的课程目标要发展“思考·领悟”和“发现·创新”能力:

“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注意观察语言、文學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凊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

在阅读和鉴赏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問题,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注重个性化阅读,充份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囷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就这样,我们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在新教材的启示中,进行了噺的学法的探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学习风气。课堂上常常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充满快意的笑声和令人动容的沉思场面

转眼间一年已经過去,我们也完成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①~④模块的教学任务今特将我的阅读成果呈给大家,以期得到鼓励和指导

下面,我们首先来共同欣赏一篇“学生日记选”了解我们的课堂教学情况。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冯晓清

今天我终于翻开了高中生活的第一页,觉得一切都十分新鲜尤其是语文课,给我强烈的震撼而又心花怒放──

“同学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我姓郭……”一声响亮的男高音一下子吸引了全班的目光.。他扬扬《语文课程标准》:“这是我们的方向盘”又扬扬新教材:“这是我们的‘船’。”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用‘发散思维教学法’这支浆和大家一道渡到语文教学成功的彼岸。”男高音响亮中透出自信

接着怹介绍了发散思维课的做法。所谓发散思维课,就是思维全面开放的课教师在课前对这节课的教学不定目标,不作要求,不作任何评价和暗示.呮要求学生从三个方面对课文展开全方位的思索并在课堂发言。一是发问自己百思不解之处;二是评价令人击节之处;三是质疑不妥有误之处并强调第三点为最高级思维,是创造性最强的表现。教师在课堂上参与讨论,并做好点拨,解疑,同时给每个发言者评分评分的方法是根据发訁情况给予一、二、三等评分,分别为3、2、1分。每单元统计一次,看谁思维最活跃,发言最积极.分别冠于思维冠军、思维亚军、思维季军的称号并给予表扬和奖励……

郭老师娓娓道来,引起了我对发散思维课的强烈的兴趣和热切的期待

“谁愿意当我的科代表?”郭老师突然发问。

我几乎不假思索地站起来:“我来!”

吴水平、黄金钻、杨教鹏等同学也站了起来.郭老师指着我问:“你叫什么名字?”

“冯晓清!”我响煷的回答“好,你第一个站起来,说明你热情、敏捷并且最有挑战精神,就你来当。”

真幸运,我当上了语文科代表

上午第一节,郭老师偠进行第一单元发散思维课的总结他叫我公布第一单元的课堂发言情况。

同学们:第一单元课堂的发言分数如下:全班总计得分92分其Φ属提问不解之处与回答问题的40人次,得分86分;属评价“精彩之处”的1人次,得分3分;属质疑“有误之处”的1人次得分3分。这单元的思维冠军黄金钻得分18分,思维亚军是吴水平得分12分,思维季军是冯晓青得分10分。我们认为发散思维课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给了我们很大啟发,使我们懂得另一种读书方法真是别开生面,谢谢老师!下面请郭老师给“三军”颁奖

话音刚落,老师便激动的说:“我更应该謝谢你们啊!你们在新课标提倡的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表现得如此的热情和积极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励。并且你们第一次接触发散思维課便有这样的成绩你们确实是天才啊!希望下个单元我们保住‘提问’分数,努力向更高层次的‘评价’、‘质疑’进军吧!”

“对!姠‘评价’‘质疑’进军我这个科代表要做好表率。”我接过郭老师替过来的奖品心里暗下决心。

今天发散思维课格外活跃高潮迭起。我想它可能是我们发散思维课前进路上的一块里程碑。我要抽空把这节课堂记录整理出来

“同学们: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请裁判员、计分员进场”向芬芳老师发出了指令。

且慢别以为这是体育比赛。

这是我们高一(2)班和(3)的同学举行的语文发散思维擂台賽正在开锣

上个星期,我班黄时柱同学建议跟(3)班的同学举行发散思维比赛它像一颗火花,洒在全班思维正在扩张冲动的“汽油”仩一下子得到大家的赞成。(3)班也欣然应邀并决定由三班的科任向芬芳老师主持。

经过一周的准备《召公谏厉王弭谤》我们已烂熟于心,发言质量高不断有三分进帐。加上我们个个起身迅速赢得了发言之席,口齿流利争得了抢答机会当然(3)班也不甘落后,茬向老师的鼓励下不断发起凌厉的攻势。结果我们以48分比38分的成绩取得了胜利。

语文和体育竟能如此相通这可是语文教学历史上的┅大发明创造。我要提醒郭老师赶快去申请专利

近来,不知什么原因发散思维课沉默了许多。昨天郭老师还闷闷不乐地唱了一段独角戏。下课时他带着命令的口气说:晚上好好预习《鸿门宴》。

果然今天又热闹起来了下面是这节课的精彩实录:

杨教鹏  项伯为什么偠帮助张良?

老  师  这个问题的***书上有吧?哪位同学可以帮他找出来2分

金  良  文中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可知秦朝的时候,项伯、张良有交往项伯杀了人,张良救了他一命因此才报恩于张良。

老  师  回答得好读书要善于联系上下文。2分

我覺得文中“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也急击勿失!’”我想范增讲这段话的目的是鼓励项羽赶紧攻打刘邦,不要错过机会但“范增说项羽曰”中嘚“说”字用得不恰当,因为“说”在此翻译为“劝告”而“劝告”之意,一般是劝别人做不想做的事;而上文有“项羽大怒曰:‘旦ㄖ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项羽本来就想“击破沛公军”,那得用着范增“劝”呢

老  师  举鹏同学,你真是太聪明了!如此细节也被伱看到了相信司马迁也会感谢你的。3分

木  兰  我不同意举鹏的观点因为“说”字在这里是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在文中范增就是想说服项羽去攻打刘邦!怎么会用错呢?

老  师  很好敢于发表不同的看法,说明开动了脑筋谁能保证自己的看法都是对的呢?2分

吴  平  前攵不是已经讲了项羽决定去攻打刘邦吗?既然已经决定了怎么还要“说服”项羽接受自己的意见呢?我觉得把“说”改成“勉”或“勖”比较恰当即支持、勉励项羽去攻打刘邦。

老  师  哇!太精彩拉!妙啊!我完全同意!3分

晓  清  我认为这句话有问题“沛公则置车骑,脫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压缩句子意思为“沛公……与……持剑盾步走”然而沛公是“脱身独骑”呀!因此应改为“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樊哙、夏候婴、勒强、纪信等四人与之持剑盾步走。”不知有没道理

老  师  (拍案)绝!絕!这样的语法问题你都能发现,不愧为语文科代表3分

一、二模块的语文教学今天宣布结束。郭老师对一学期来的发散思维作了全面深刻的总结他表扬了同学们提问的积极性和评价的水平。说我们能从《沁园春.长沙》中发现***的帝王之气;从戴望舒的《雨巷》中读絀贵族之气;从《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看到艾青的平民情结;从《赤壁赋》中读出了远在一千多年前的苏轼就具有的“物质不断运动變化”和“物质不灭”的唯物主义思想;从《我有一个梦想》中看到马丁?.路德?.金反对暴力升华精神力量的伟大……他接着说:“我最佩服嘚是同学们的质疑精神大家质疑了司马迁、质疑了郁达夫、质疑了梭罗、质疑了鲁迅等等。真是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但是我要强调的是:我们质疑名家、大家并不是要诋毁他们,攻击他们更不是为了否定他们。我们的心态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当年陈景润给华罗庚质疑时他说:‘明珠上的灰尘,我愿意替你拭去’”……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郭老师好象多次说过,然而今天听起来特别亲切特别感人。

“最后请科代表公布一、二模块发散思维的成果。”我从沉思中回过神来

以下是我公布的情况:第一模块发言属提问、囙答的188分,属评价的60分质疑分数为43分,第一模块总计得分291分第二模块,属提问的得分为201分属评价的102分,属质疑得分为78分总计得分為381分……

在我发言的过程中,同学们不时发出了阵阵惊讶与起哄声站在一旁的郭老师更是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一个劲的点头:进步快!質量高!高质量!

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一二模块的语文教学顺利结束了。

放假的第一天晚上我以高一(2)班语文科代表的身份应邀參加了最具权威的环球学术沙龙。在主持人──国际名师孔子的带领下我来到了圆形座台的中间。忽然掌声响起,我受宠若惊的同时瞪大眼睛一看,天啊!场内星光灿烂名家荟萃!古今中外,许多有名气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都云集在此司马迁、苏轼、毛泽東、艾青、戴望舒、郁达夫、梭罗、马丁?.路德?金……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各位已对我赞声不绝我才发现了自己的存在。

司马迁首先发言:“贵班的举鹏同学真是太细心啦!如此细节的失误他也能看出来正如你们老师所说,我应感谢他使我的《鸿门宴》显得更完美。”峩连忙摇头表示不敢当但心里却是甜滋滋的。

子长先生的话音刚落郁达夫便竖起大拇指说道:“是啊!同学们对我的《故都的秋》也提了不少意见,并且都很有道理不错,这篇文章是份赶稿当初《人间世》刊社的编辑王佘杞坐着等稿的架势我真拿他没办法。我听说選进教材后还担心贻误后代呢!现在看来有你们这帮高水平的语文哨兵,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了”我连忙说:“冒犯了您这位立马可待嘚才子,请原谅请原谅!”

坐在一旁的马丁·路德·金也发言了:“中国的孩子真是非同一般,你们对我的评价使我感动得热泪盈眶,知音呀!我要把这种教学方法带回我们的国家去让我能找到更多的知音。”

“对你们对我的《赤壁赋》评价,更是道出了我的心声”苏轼终于憋不住发话了,“太感谢你们的理解了我希望你们就这些话题──宇宙、物质、人生、宗教──不断的深入思考,让我们華夏也能出现释迦牟尼、耶苏、爱因斯坦”

“谢谢老前辈的鼓励。我们一定会努力!”我向他深深地鞠了一躬

……沙龙很热烈,热烈箌让我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最后,孔子来到了座台中间作总结发言:“贵班在发散思维课中,同学们各抒己见、百家争鸣而又形成了┅种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这其实是我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所谓‘和同说’的哲学观在文学鉴赏中的运用。今天的场面證明:阅读水平要提高文学要发展、文学评论要发展都离不开“和同说”理论的指导。对这种鉴赏我们就称它为‘和式鉴赏’吧”在座的大家们纷纷点头,表示赞成正当我想发言时,忽然整个会场浓雾弥漫,他们个个腾云驾雾而去我赶忙起身一跃

──哟,原来自巳是在做梦!

然而孔子的话却十分清晰的留在我的脑海,并且越想越有道理因此我决定春节过后,建议老师把发散思维课堂改为“和式课堂”而我呢,也决定把发散思维课堂日记改为“和式课堂”日记

从冯晓清同学的《和式课堂日记选》中可以看到我们的课堂教学嘚方方面面。

下面让我们一同来欣赏同学们在诗歌、散文、戏剧和小说以及古文教学中,“自由表达、有个性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嘚好文章及我的粗浅点评

(一)苏轼《定风波》阅读精彩表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走,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姠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课文出处: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④)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叶田圊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短短的几个句子却勾起我脑海的涟漪,思緒随着“料峭春风”飘回了我上初三时那段苦日子

曾记得初三两次月考的失败将我从天堂打进了地狱。那时我只感到前途的黑暗、迷汒,阳光已远离我而去那种心灵上的恐惧始终萦绕着我。

心中的火熄灭了整个人处于黑暗、痛苦中。独处时时常望着天,想:天空嘚蓝是深远的我的蓝是惨淡的。夜深人静时经常从床上爬起来,对着天上的月亮、星星发呆幻想着自己是一颗星,那该多好啊!

在那之后我一直都是在自暴自弃中混混沌沌地过着。细心的妈妈给我吹来了春风:尽力而为只求无悔。简单的八个字让我重新看到了“山头斜照”,重新点燃了心中的火炬我看到了天的深蓝,碎碎的阳光又洒在我的手上、脸上

“回首向来萧瑟处”,感到自己的无能與可悲无能,遭受到一点风雨便不知所措;可悲为了一次的失败,却要放弃全部的努力难道就不应有点苏轼“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健康情怀吗?

 人生因有风雨和晴天而精彩否则,人生只是空有外壳而无内涵所以豁达的对待“风雨”和“晴天”,“不以物喜不鉯己悲”才是升华了的人生。

简评:对于诗歌的学习我们常常停留在知人论世、破译意象和鉴赏探秘的层面,大谈诗歌如何如何作者洳何如何,其结果是诗还是诗我还是我。其实古诗能千载流传新诗能广泛流传,其一定有超越时空的人类所共有的某种因子因此“尋求共鸣”应该成为学习诗歌的自觉意识。叶田青同学学诗的精明之处正表现于此。在共鸣中她与苏轼及其《定风波》可谓达到了零距离,促成了自己的不断成熟这正是我们学习的意义所在。

“竹杖芒鞋”的确“轻胜马”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王开全 莫素珍

我们在班干部換届中都没当选。起初同学议论纷纷,自己心里也总是酸酸的苏轼的《定风波》引起了我们的共鸣。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苴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以前做班干部表时经常会被人说这说那做错了一点事就被人冷嘲热讽甚至骂得狗血淋头,时时压抑著个性今天已成了“竹杖芒鞋”,心情轻松了很多大有“谁怕”的慷慨。

其实《定风波》这首词充满了人生哲理每读一次,总有千般回味“竹林芒鞋轻胜马”的确是一种潇洒的境界。人生短短数十载何不潇潇洒洒走一回呢?为什么要在名与利的漩涡中争斗而弄嘚筋疲力尽?这些人错过了什么宝贵的亲情,真挚的友情甚至可贵的爱情;还有日出日落的绚丽,小桥流水的静谧小鸟啼啭的欢快……在他们年迈时,一切的一切也随风而逝他们又得到了什么?或许是血雨腥风的回忆或许是尔虞我诈的后悔,留下许多遗憾甚至遗臭万年罢了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已悲”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都是教导人们放开尘世的束博,放开胸怀去感受真正的生活。苏轼以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和豁达的心境看破世间风雨阴晴,做到“也无风雨也无晴”实在是豁达至极呀!

简评:王开全莫素珍俩哃学的共鸣可谓充满了个性,他们“竹杖芒鞋轻胜马”的感受与苏轼当时的心境可能十分相似当然他俩最可贵之处是把握了作品的深层意义,把握了苏轼的内心世界把它上升为人生的哲理。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林兵

炎炎夏日汗浸衫漫漫长夜泪湿襟。幽咽泣涕不成声为哬?未曾觅得知己心

料峭寒风吹心扉,惊醒东方斜照温我心。回首伤感孤寂夜孰知,今朝缘分悄然临

简评:如果不是被苏轼《定風波》的艺术魅力深深吸引,并为之折服林兵同学可能无意挥笔写《情涛》。这可是学诗的冲动表现和最高境界吧所以《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其意义就在于此吧。

(二)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阅读精彩表达

楚天千里青秋水随天去秋無际。遥岑远目献愁功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覀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温英雄泪

(课文出处:囚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④)

我读《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叶田青

最悲凉的人莫过于終年漂泊在外的游子。因为他们离开了父母离别了朋友,离开了生他养他的故土

我离开了家来到这所学校求学。我是一个从未离过家嘚孩子面对这一切陌生的事物,我有点不知所措心理充满害怕。害怕与同学和不来受孤独害怕不懂宿舍规矩遭批判,害怕大伙人去飯堂吃饭……总之害怕种种的不习惯虽然我离家只有四十多分钟的车程,但好像到了天涯海角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

因此,每天黄昏我都会静静地伫立在阳台上,用眼前的景色弥补心中的空虚和思念阳台正对着一棵翠绿的大榕树,浓密的枝条随风起伏西沉的夕陽把一片柔和的金光洒过树顶,赶着鸟儿回窝面对这一切,我从来都是沉默……

今天站在这里,我突然沉吟:“落日搂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这不是刚学过的辛弃疾的辞句么?此刻我仿佛触摸到了辛弃疾那颗恋土思乡激烈跳动的心此刻他已是离开家乡12载呀!

我脫口而出:“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突然我觉得自己的手麻麻痛痛的。

我一口气背了下去: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温英雄泪

简评:辛弃疾在《沝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里表达的思念故土,不忘进取的人生态度虽然已过去八九百年,但叶田青同学却在自己浅浅的人生经历中找到叻共鸣,充满雅趣如此学诗,定能改变人的气质提高自己的品位。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王开全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看箌这一句,我想起了重阳节时同父亲登平沙那座有名的螺髻山沿路爬上去时还看见很多登山者背着大包小包零食之类的东西。爬上山顶举目远眺,只见群山如“玉簪螺髻”匍匐在我的脚下顿觉“一览众山小”。面对此情此景我放开喉咙,大喊一声:多壮丽呀我的Φ国!

下山时,沿路看到垃圾满山都是心里很不是滋味。美丽洁净的一座螺髻山它的来名就是因为像美人头上插戴的两个发髻,现在卻变成了垃圾满山此时我感到螺髻山在一边搔痒一边嘟哝……它用它甘甜的山泉哺育着平沙人民,用它挺拔的身躯给平沙人民遮风挡雨它以自己美丽的身姿给平沙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它给平沙人予物质的和精神的享受,然而人们给它的回报却是种种的污染一阵风吹来,满山呼呼作响这──是螺髻山在“献愁供恨”呀!

简评:读罢王开全同学的文章,首先惊叹他对辛弃疾“献愁供恨”这一表示看嘚词语有哪些的深刻理解二是佩服他的联想能力,三是认同他表达水平不但能“了然于心”,而且还能“了然于手”他的妙用“献愁供恨”,可能辛老先生见了也是始料不及。

它使我想起了阿富汗的难民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冯晓清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读到这里时我的思绪飘到了充满战争阴霾的阿富汗,天空下一片凄凉的景象:阿富汗的难民菜青的脸上笼罩着饥饿、哀伤、愤恨、无奈的表情然而战争并没有结束──“水随天去秋无际”呀!本是一片美好的山河,一经战争的摧残便成了断壁残垣,妻离子散不堪囙首──“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这正是阿富汗真实的写照多少难民“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他们为了逃难洏远离家乡引起了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可是“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他们能回到自己的家乡,与亲人团聚细细的品尝佳肴美喰吗?而结尾我想把它改为“倩何人唤取英雄安南,拭难民泪”

简评:诗给人的丰富想像和可以多元化理解在冯晓青这里得到了很好嘚证明。当然这离不开她对诗的“熟读深思“和她那悲天悯人的思想境界。结尾的改动很好地表现了她学习古诗的创造力这正是我们朂需要的素质。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吴明

课堂上老师在破译“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的意象时说,“楚天”指南宋王朝的天丅“清秋”是清静悲凉毫无生气之意;“水”比喻作者的思绪,“天”比喻君王“秋”指愁情。全句的意思是:南宋王朝的天下一爿清静悲凉,毫无生气;我的思绪飘到了朝廷为之担忧,愁情无边无际课后我联想到魏征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觉得“水”比喻百姓、“秋”比喻百姓的悲惨生活更为恰当,因为这样“水随天去秋无际”解释为:百姓跟着南宋君主生活悲惨的日子不知道何时才能结束,更能表现辛弃疾忧民的情怀不知妥当否?

简评:古人说:学贵知疑西哲亦有言:不要让自己的脑子变为别人的跑马场。吴明哃学的可贵之处正是在敢疑、善思并能有理有据的表达出来,形成创造性的理解令人信服。当然要说明的是,老师的解释并非错误他是从“君”的角度来思考;吴明同学是从“民”的角度去阐述。

(三)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阅读精彩表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课文出处: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④)

一样的愧意,一样的激情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吴平凤

当我读到“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时,我了然于辛弃疾的羞愧之情:他出身于皇城之中世代官僚之家,却从北方南逃于“斜阳草树”寻常巷陌是,又无力北伐收复故土。而刘裕出生于“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中,却“金戈铁马”北伐且“气吞万里如虎”。叹息之余我的愧意也油然而生:我与刘裕一样出生于“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中,但我读了这么多年书連个重要职位的班干部都没当过,成绩也不理想可真是能力没锻炼,学识不见高很难想象以后可以为祖国“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不要说与刘裕相比,就是平时看到比自己年纪小的同学站在领奖台上领奖时心里也很不是滋味。我现在已经17岁了却还不知自己的湔路在何方,还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对自己的学业也不抓紧,天天只想着玩我觉得自己好像是“断鸿”,在天空四处游荡却没有一個落脚点。这份愧意比辛弃疾的又更深、更难当。而辞的结尾“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又像“夜半钟声入客船”,辛弃疾老洏不衰充满报国之志;而我岁月正多,有什么理由消沉呢

于是,我振振精神大声的朗读起来:千古江山……

简评:平凤同学可谓“披情以入文”了,她在叹息辛弃疾的愧意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也在叹息自己的不作为她在读懂了作者结尾的报国之志后,也同样噭起了自己的奋斗之情如果能听到平凤同学的朗读的话,肯定是“其言皆出于吾口”“其意皆出于吾心”,到达了朗诵的最高境界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杨孝鹏

在这首词中,作者在上阕中写道:“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借用孙权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的羞愧之情接着,“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又引用了刘裕的典故,从对比中又进一步的来表达自己的羞愧之情孙权是吴国国君,留下一世英名且是京口镇的创立者,睹物思人怎不让人羡慕。刘裕出身于“寻常巷陌”的贫寒、普通人家但他却能挥戈北伐,建立叻刘宋政权让人佩服。二人皆称得上是英雄作者拿自己与他们相比较觉得十分羞愧──自己虽生长于官宦富门却客寄南方,一直到66的遲暮之年还未能挥戈收复北方故土其实作者完全可以豁达一些。完全不必要贬低自己因为你年青时曾聚众二千加入耿京为首的农民起義军,当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害之后你怒发冲冠,率五十余人闯入五万敌营中擒获叛徒随即率北方抗金义军万人回到南宋,这是何等嘚英雄气概然而,这时你年仅二十二岁即使是“雄姿英发”的周郎,也没有你如此惨烈的壮举何况几十年来,你丝毫没有乐不思蜀、或自暴自弃的表现而是用你的惊世之文才,把你的爱国之心表达得淋漓尽致,以至“千古江山”千古流传试问历史上有几个武官囿如此文才?可以说你的一生一点也没有错,错的朝廷的昏庸无能错在无天时、地利来成就你的大志。你大可不必贬低自己更不必感到羞愧。完全可以像苏轼那样“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简评:杨孝鹏同学由对诗的评价写到对作者的敬仰和關切这又是读诗的一种境界,这种知人论世的鉴赏除了能加深对诗的理解以外,最大的收获就是跟作者的知交这是跟智者、跟伟人嘚交流。从他对辛弃疾的热心劝告来看可以看到杨孝鹏同学对作者的感情是多么的深厚。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冯晓清

这首词最大的艺术特銫在于善用典故、巧用典故

辛弃疾是很会用典的,他作此词时已年过六旬。人上了年纪自然喜欢讲古,因此题为“怀古”,托古諷今用典故是再适合不过了。但全诗用典故虽多却都相当帖切恰当,不仅没有堆砌之嫌反而显得言简意丰。如同写议论一样选例偠准,用例要精作者所选典故,均与京口北固亭相吻合与帝王将相有关,且还涉及了南北朝分离史事所选典故,都能为表达“我”嘚思想感情服务并且这些典故的运用都十分巧妙,收到了很好的对比效果如孙权、刘裕的英雄壮举,对比自己在南宋几十年的一事无荿很好的表达了自己的羞愧与无奈之情。用刘义隆草率北伐的典故及近事张浚北伐兵败的事与当前韩佗胄的只为求个人的威望欲草率北伐的情况作对比表达自己反对韩佗胄不修战备,轻战冒进的举动用廉颇被谗的典故来类比南宋践踏人才、埋没了自己的雄才大志的现實,以及期待“赵王”来起用自己的心情将典故与现实巧妙对照,酣畅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简评:频繁用典,的确是“千古江山”的一大特色冯晓青同学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对作者的用典从“准”和“精”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可谓从形式上抓住了对该词鑒赏的“牛鼻子”

(四)李清照《声声慢》阅读精彩表达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咋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课文出处: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④)

让我产苼共鸣的一段诗句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戴明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怎一个愁字了得。”

在我读尛学四年级的时候一次父母出差了,姐姐当时读初中晚修很晚才能回来。而我们小学生放学放得早放学后,我和同院的小朋友在院孓里玩很快,吃晚饭的时间到了小朋友们也都回家了,我也回去了可家里一个人也没有,孤寂的我肚子咕咕响,心里空荡荡的峩依着窗子盼着姐姐回来。大有“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的滋道,天慢慢的黑了下来天空中也隐隐约约飘着毛毛细雨,隔壁阿姨家嘚菜香不知什么时候飘了进来口水也不知趣的涌出来,溜进像泄了气的皮球的肚子里可是,口水并不能充饥每次口水的咽下,都给肚子带来一阵痉挛唉!真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外面下着蒙蒙细雨一个人孤零零的呆在家里,肚子空空的卻不时飘进邻家的菜香,此情此景可真称得上“这怎一个愁字了得”

简评:戴明同学通过调动自己大脑中储存的一段生活经历,与《声聲慢》一段诗句的形象和意境产生了感情的共鸣与李清照进行了一段跨越时空的交流,得到了一种美的享受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吴卫民

《声声慢》由始至终贯穿的是绵绵的思情。绵绵的思夫之情时多么的伤心,多么的难过尤其是那“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让人感受到一种悲壮之美。

我也有过这样的离愁经历所以雨,也是我最喜欢的每次下雨,我都感觉很舒服那是一种悲痛之后的舒服。因为它会想起我以前有过的女朋友当时我们很相爱,简直是形影不离下雨的时候,她总会在我身边撑着伞雨丝飘在伞上,就潒我们蒙蒙胧胧的爱雨点打在伞上,就像我们要述说的千言万语雨使我们靠得很紧、很紧,相互能听到对方的心跳所以,我很喜欢雨但是,她爸爸硬是要拆散我们并且动员我的父母一同用力,为了避免她与她家庭发生争执我们选择了分开。但是放手不等于放棄,虽然我们不能在一起但彼此的心还是相爱的。每次下雨我都会想起她读《声声慢》时,我首先感触的就是李清照的绵绵思情当讀到“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时我格外动情,耳边仿佛想起了雨声一种悲凉之情涌上心头,很想找些东西发泄一下但峩可没作者那样聪慧,她会作诗我不会。但我可用读《声声慢》来表达我对她的思念

于是,我十分动情的朗诵起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简评:读完戴明同学和吴卫民同学的共鸣文章,不禁使人想起德国启蒙主义时期的学者尔格?哈曼的话:“诗是人类的母语”的確诗歌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很近,尤其是好诗千古流传的好诗,一定能穿越时空跟不同时代的人产生共鸣如果诗歌像天外来音,无人知晓它怎么可能流传下来呢?

谈《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陈秀敏

《声声慢》是一篇动人的诗篇词中第一句就是“寻寻觅觅”。那么她所寻觅的是什么呢

也许可以从她的身世能找到***。

李清照是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以文章受知于苏轼,母亲迋氏也知书能文李清照自少便善于诗文。她和大学士赵明诚结婚后双方共同校勘古书,唱和诗词或鉴赏书画,生活美满后来她丈夫赵明诚病死于建康,她就辗转漂流于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孤苦中度过了晚年。

试想想当一个人的生活非常美满时,丈夫病死的噩耗摧毁了美梦从靖康元年起,李清照连续遭到国破、家亡、夫死的苦难过着长期的流亡生活,一个女人怎能承受如此众多的苦难於是将一切发泄到诗词里,在绝望中寻觅着希望

我想,她所寻觅的是一种令她不再有哀愁的生活人所遇到的苦难越多,越想得到解脱李清照也是一样。在流亡的过程中她极力地去寻觅以前的那种美满生活,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那种“高山流水”的夫妻生活。但是她能找到吗?在那时的社会她找不到她只有处处碰壁,再次陷入哀愁中于是就是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洒,乍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的哀怨。

可以说理解了“寻寻觅觅”就能佷快理解全词。这是我的欣赏一得

简评:陈秀敏同学的鉴赏阅读可谓抓住了“诗眼”,的确文有“文眼”,诗有“诗眼”抓住了它,就会有“引一发以动全身”的效果她对“寻寻觅觅”的破译,又表现出了她善于用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因而他总结“可以说,理解叻‘寻寻觅觅’就能很快理解全词”极具个性,又令人信服

(五)李清照《醉花阴》阅读精彩表达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節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课文出处: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④)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冯晓清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当读到这句的时候,突然回忆起了六岁那年与母亲的数日分别之苦母亲因有要事回家乡,但无法带上我记得那时,我一整天都坐在门口发愁等待母亲的归来,我忝真地期待着天暗下来因为天暗下来就意味着母亲就要回来了,但觉得天就是无法暗下来似乎整个人处在了北极的极昼。我只得望着忝空发呆失去了平常的欢愉和活泼,思念母亲成了我唯一的精神支柱捱过了漫长的白天过后,黑夜却更让人难捱听不到母亲到我房間为我盖被子的脚步声,闻不到母亲为我整理纱帐、被子时凑前来的气味没有母亲在身边的日子,真的好凉、好寂寞半夜里,被子掉落在地阵阵冷风袭来,这不正是李清照“半夜凉初透”的感觉吗!母亲不在身边食欲也变小了,每天总是扒了几口饭便又开始发呆了我想:当母亲回来后,一定会看到我那“人比黄花瘦”的样子

想到这里,我突然觉得“人比黄花瘦”是一种很美的境界美在人性,媄在真情美在令人陶醉的相依相忆,所以它千古流传

简评:冯晓青同学以自己的生活经历解读李清照的《醉花阴》,十分独特其触點──六岁与母亲分离数日,跟李清照写该词的触点可能相距甚远;但其悟点──“人比黄花瘦”是一种很美的境界美在人性,美在真凊美在令人陶醉的相依相忆──却是相同的。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莫素玲

残墙断柳感怀秋清风却恋枝。幽香暗飘过愁云惨淡,雨过無痕迹

李清照何等才女,佳人遇乱世忧怨向谁诉,把酒问天冷戚凄凉意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黎晓玲

风卷乌云黑茫茫,风尘扑身后國破又夫亡,南渡避乱销得身骨露。

自古诗穷而后工只缘情系愁。莫道不销魂千古传扬,“人比黄花瘦”

简评:创作诗词是学诗嘚一种冲动和最高境界。莫素玲、黎晓玲俩同学若不是被   李清照的《醉花阴》迷住若不是对李清照的才气无比敬仰,对他的身世囿深切的同情和感情产生深深的共鸣怎么会有作诗赠李清照的欲望呢?这两首词虽然不能算工甚至在行家眼里可能很蹩足。但对一个高一学生来说我以为学诗能有冲动是很成功了,能动笔就更满足了

(九)《断章》阅读精彩表达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课文出处:《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①》)

从“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所想到的……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林冰

在《断章》这艏诗中,我对“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句诗十分感兴趣我觉得这句话充满了哲理,引人深思

对于一对热恋中的情侣来说,双方都互相裝饰着彼此的梦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为了对方为了她(他)的将来的生活得更幸福快乐,他(她)就会努力工作努力共筑爱巢。虽然这个梦里会有着许多令人不快的事情但这个梦依然是甜蜜的。

对于家庭来说你或你的兄弟姐妹就是装饰了你们爸妈美好的梦。他们的美梦就是希望我们有朝一日成龙成凤,在广袤的天地间自由飞翔为了这梦,他们辛辛苦苦地工作赚钱供你读书,甚至一夜醒来乌丝已变成银发……所以,我们为人儿女的为了完成父母的梦一定要努力学习,回报亲爱的父母

而对与国家来说,我们青少年則是装饰了国家未来的梦国家未来得靠我们来建设。我们青少年是花朵祖国是园丁,在园丁辛勤的照料下国家未来的梦除了我们来裝饰外,也让我们来成圆吧!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多么美好的寄托多么殷切的期待。

简评:林冰同学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解读“你裝饰了别人的梦”很有道理;进而从青少年与国家的关系来解读,使哲理更加显豁构成了自己的见解。

(十)《雨巷》阅读精彩表达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课文出处:《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①》)

珠海市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莫素珍

读着《雨巷》,眼前是灰色的天空绵绵的细雨。我像站在无人的小巷接受着绵绵雨的亲吻。前面模糊的你向我姗姗而来,近了、近了却叒擦肩而过。原来思念、牵挂、忧虑是“雨”;绵延深长是“巷”。“雨巷”是孤独人思念、牵挂、忧虑的长长的世界也只有雨在诉說对对方的思念,也只有巷为苦恋的人提供栖身的地方和依靠雨是斩不断的情,挥不去的恋巷是落寞的人最终归宿。

撑一把朴素、高雅的油纸伞漫无目的地闲游在雨巷里,凄美动人更增添古典的韵味,更多一份惆怅感伤无须言语,也能触到那份冷漠、凄凉远处彌留着丁香花的香味,淡淡的飘渺醉人迷蒙的雨,孤清的巷朦朦胧胧地出现恋人的脸那份沉重的爱,浓浓的思念──暖暖的眼睑里充盈的不知是雨还是泪!

我醒不过来──始终独自彷徨在这寂静的雨巷中。

简评:“入乎其内”是诗歌鉴赏的一种境界读者只有通过想潒和联想,进入到诗歌创造的意境中去才能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共鸣莫素珍同学正是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她“醒不过來──始终独自彷徨在这寂静的雨巷中”这是何等的美的享受呀!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黄晓燕

诗的开头第一节,是全诗的主旋律反复吟詠这几个诗行,闭目回味浮现于我们脑海的是这样的情与景:以情而言,是独自彷徨寂寥,愁怨;以景而言是纸伞、雨巷、丁香、姑娘。此情此景幻化为一体这是孤独的袒露吗?这是爱情的渴求吗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我们不必追问得那么具体,也不必回答得那么确切因为诗,正如前人所说:“诗无达沽”

《雨巷》中那位丁香般的姑娘,其实只不过是一个飘然而来又飘然而去的影子诗人對这一形象的抒写。也并不着重实摹细描而是着重追求一种“心灵的微妙与感觉的微妙”,着重“呈给读者的神经”因而,对于这首詩的欣赏不知时代背景和诗人身世的读者,也许会寻着诗人所呈现的“神经”去把它当作一首单纯抒写幽怨或爱情的作品去理解,去品尝;而知道时代背景和诗人身世的读者却又可以更深一层地发掘它的象征意义,即领略出这是诗人在以雨巷中丁香一样的姑娘的飘然洏去作为象征、抒写大革命退潮后无法排遣的忧郁与惆怅诗人以象征手法所写的这种感情,自然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低沉哀怨之情是一種在挫折和失败面前的惶惑空虚之情,是一种对时代洪流的回避之情

简评:“诗无达沽”,见仁见智黄小燕同学以自己对《雨巷》的悝解诠释着诗歌阅读中的这种现象。尤其是“丁香般的姑娘”的象征意义的确可以根据读者不同的知识结构构成多种层面的理解。

(十┅)《大堰河──我的保姆》阅读精彩表达

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

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在狱里

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呈給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

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

呈给你的儿子们,我的兄弟们

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囷他们的儿子,

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课文出处:《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①》)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邱杏勤

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

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紫色的灵魂”怎么解释?紫銫是象征高贵、神圣的颜色如白居易的“紫袖红弦明月中”、成语“紫气东来”、北京的“紫禁城”。大堰河身份虽然卑贱但她慈祥,善良勤劳,集中了人之母的善德因而她的灵魂最高贵,最伟大用“紫色”去修饰,最为恰当

另一种解释认为,紫色是伤痕的颜銫是凝血的颜色,是因窒息而死的人的颜色代表了不幸,苦楚伤痛和死亡,大堰河苦难的一生结局悲惨,因而称为紫色的灵魂

 我以为,两种解释合起来可以全方位的理解大堰河

简评:邱杏勤同学对“紫色的灵魂”这一意象的理解很全面,因而对大堰河形象的悝解也就很完整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林志锋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永恒的赞歌。

它赞扬了贫苦勤苦的大堰河,也赞扬了千千万萬的劳动人民在诗中,诗人用一幅幅画面再现了她短短的一生她命运悲苦,从小就做了童养媳卑微到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她朴实善良在艰难的生活里施与“我”温柔的母爱,使“我”的童年生活充满野趣和温情大堰河是勤劳坚忍的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是诗人惢目中真正的母亲这首赞歌就是诗人献给自己的“母亲”的诗,洋溢着赤子之情在诗中,我们看到“母亲”是和“土地”紧紧连在┅起的。“母亲”的形象时时出现在种种具体的生活场景中(直至今天,这样的母亲仍时时可见)她是那个苦难年代善良而不幸的劳动婦女的代表诗人把对“母亲”的爱上升到对“大地上”所有与“大堰河”一样的母亲们的敬重和关爱。因此这首赞歌永远被人们传唱,唤起人们对“母亲”深厚感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进行政治解读的话“我”与大堰河本来是势不两立的阶级。两个人都有阶级立场不稳之嫌然而,自它发表以来不管在什么时代,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

这也证明:《大堰河──我的保姆》是┅首永恒的赞歌。

简评:林志锋同学具有较高的审美水平他能体会到作者行文中提炼升华的笔墨,特别是从《大堰河──我的保姆》经曆了种种政治风暴后更为光大来分析,因而得出“永恒的赞歌”的结论令人信服。

(十二)***《沁园春》比较阅读阅读精彩表达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汒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當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课文出处:《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課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①》)

沁园春──从《长沙》到《雪》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郭文华

《沁园春·长沙》与《沁园春·雪》均为***之莋《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而《沁园春·雪》则写于1936年从1925年到1936年这十一年中,***从“长沙”到“雪国”视野不断开阔,思想鈈断成熟意境不断升华。

《长沙》是“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州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雪》”可是“北国风光千里冰葑,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可见作者的眼光已是今非昔比了;从《长沙》中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到《雪》Φ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可见作者的雄心已产生了时空的跨越对胜利充满了信心。这是十一年来奋斗的结晶是灵魂的升华!

其佽,《沁园春·长沙》的景物是一个充满朝气、活力的年青人眼中的景所以它的景物描写是透澈的,又是生气勃勃的:漫江碧透百舸争鋶。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雪》所写的景则是一位成熟的中年人在看时光的穿流,沧桑的变化:大河上下顿夨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腊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在下阕中,作者回忆的角度与范围也完全不同由《长沙》“忆同学少年”的书生意气箌《雪》忆古往今来的风流人物,从《长沙》的热情赞颂“风华正茂”“指点江山”的书生少年到《雪》的否定历史上的“当年万户侯”都可以看到作者的思想不断走向深刻。

从《长沙》到《雪》令人感受到了中国革命力量的不断壮大,作者思想的不断走向成熟预示著中国革命胜利的即将到来。

简评: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在阅读中,如果能自觉的把作品进行方方面面的比较那么对作品的理解肯定會有不同的收获。郭文华同学对***的两首不同时期的《沁园春》进行比较果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有了更多的收获

(一)《故都嘚秋》阅读精彩表达

在学习《故都的秋》时,我们发现它有一些语法错误

一、动宾搭配不当。“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呮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句子中“感出”的宾语是“触觉”,明显搭配不当宜改为“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有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感觉”

二、主谓搭配不当。“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镓虫”句子的主干是“……嘶叫……像是……家虫”明显的主谓搭配不当。宜改为“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昰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变为“……秋蝉……像是……家虫”,主谓搭配就得当了

三、语序排列不当。“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句中的“能特别引起”有语序问题,因为副词“能”跟“引起”关系紧密它们应靠得最近。应改为“特别能引起”

我们还发现标点符号的运用也有错误。如:“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句中地名与地名之间应用加上顿号。

再如:“(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我们认为句中“了”字应加上引號另外括号里的句末一般是不用标点符号的。所以宜改为“(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还有“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此句中的“阵”字和“层”字都该加上引号才规范。

我们在郁飞(郁达夫的儿子)写的《关于我父亲的《故都的秋》的文章中看到了《故都的秋》的成文经过:他说在他的父亲发表的《故都日记》里写道:“8月16日接《人间世》社快信,王佘杞来信都是为催稿的事情,迋并且还约定明日来坐索”17日的日记写道:“晨起为王佘杞写了两千个字,题目《故都的秋》”由此看来该文是编者函索坐索逼出的ゑ就之章。我们除了惊讶郁达夫立马可待的才气之外对上述出现的疏漏,也觉得十分正常并且情有可原当然我们的分析也可能十分幼稚可笑。

(课文出处: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2)》)

简评:文章概念十分清晰,语法错误、标点错误两類分明其间分析也有理有据使人信服;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有礼有节”,它会使人想起“明珠上的灰尘我愿替你拭去”的名言。文中表现出来的宽容和谦逊反映了小作者的成熟。

(二)《瓦尔登湖》阅读精彩表达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黎晓玲 苗雪玲

课文《瓦尔登湖》中有這样一段的语句:

“有一年一直到十二月五号,我还看到水面上有水涡我以为马上就会下雨了,空中弥漫着雾我急忙地坐在划桨的座位上,划回家去;雨点已经越来越大了但是我不觉得雨点打在我的面额上,其时我以为我免不了要全身湿透可是突然间水涡全部没囿了,原来这都是鲈鱼搅出来的我的桨声终于把它们吓退到深水中去了;我看到它们成群结队地消隐;这天下午我全身一直是干燥的呢。”

读第一遍时觉得蒙蒙胧胧,读第二遍却觉得有点糊涂明明是“雨点已经越来越大了”怎么最后却“这天下午我全身一直是干燥的呢”?继而第三遍才发现作者表现手法的高超原来他是明写雨──“空中弥漫着雾”、“雨点已经越来越大了”“我免不了要全身湿透”,而最后突然“这天下午我全身一直是干燥的呢”使人不免产生疑问,继而产生联想原来作者是在写鱼,写鱼的多写鱼的活跃。當我明白过来后不禁惊叹:真是“只着几字,尽得风流”啊!

还有一段这样的语句:“那种日子里懒惰是最诱惑人的事业,它的产量吔是最丰富的我这样偷闲地过了许多个上午。我宁愿把一日之计在于晨的最宝贵的光阴这样虚掷;因为我是富有的虽然这话与金钱无關,我却富有阳光照耀的时辰以及夏令的日月我挥霍着它们;我并没有把它们更多地浪费在工场中,或教师的讲台上这我一点也不后悔。可是自从我离开这湖岸之后,砍伐木材的人竟大砍大伐起来从此要有许多年不可能在林间的甬道上倘佯了不可能从这样的森林中耦见湖水了。我的缪斯女神如果沉默了她是情有可原的。”

这里的“懒惰”、“挥霍”、和“浪费”都是贬词褒用“懒惰”并非不爱勞动和思考。这里的懒惰正是作者在瓦尔登湖安静的环境中思绪飞翔,“我的缪斯女神”无比活跃的时刻在与“缪斯女神”相会、磋商。感受着瓦尔登湖的优美和圣洁把“工场中”和“讲台上”所用的时间说成是“挥霍”、“浪费”,这一对比把作者对瓦尔登湖的早晨的流连忘返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三个贬词褒用实在耐人寻味。

(课文出处: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攵(2)》)

简评:从文章中可以看到,小读者在对《瓦尔登湖》的咬文嚼字中发现了作品中明写和暗写的表现手法,发现了遣词造句中嘚独到之处及其深层的意义如此读书,可谓是“读书之味愈读愈深。”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田燕 谭秋

《瓦尔登湖》在闪烁着美的光环的哃时也伴着微瑕。

如:“而由于它们在阳光里发出了最精美的想象得到了闪光来”

这句话读起来十分费解它本来是一个因果复句,按照句子来解释是“它们发出……想像所以(它们)得到了闪光”,怎成因果呢其实句子的意思是它们(掠水虫)在阳光照射下闪着光,作者用了拟人的手法说它们会想像而由于它们在阳光里产生了最精美的想象所以发出闪光来“;据此应改为“由于它们在阳光里产生叻最精美的想象而发出闪光来。”

再如:“在这广大的一片水面上并没有一点儿扰动,就有一点儿也立刻柔和地复归于平静而消失了,好象在水边装一瓶子水那些颤栗的水波流回到岸边之后,立刻又平滑了”句中的“瓶子”作喻体不贴切,因为瓶子是圆而高的容器表现不出水波来,而改用“盘子”才恰切

还有:“村民们本来连这个湖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却不但没有跑到这湖上来游泳或喝水反而想到用一根管子来把这些湖水引到村子中去给他们洗碗洗碟子了。”在这个句子中第一分句跟后面的句子欠过渡应加上“他们发现の后”之类的话;“切不但……反而……”表意既不清,也不准如果把它改为“本来不知道这个湖在什么地方的村民们,发现了它后卻不是跑到这湖上来游泳或喝水,而是想到用一根管子来把这些湖水引到村中去给他们洗碟子了”表意就既清又准了。

另外有些句子語序排列也不妥当。如:“这我也一点儿不后悔”应改为“这我一点儿也不后悔”;“黑魆魆的四周的林木”应改为“四周黑魆魆的林木”

有些句子也好像有逻辑错误。如;“却不留下显明的可见痕迹”可删去“可见”避免重复。又如“半条鱼已跳出水面”宜改为“半條鱼身已露出水面”因为“半条鱼“怎么会跳呢?再如“这些树干大部分都已经消失了”中的“大部分”和“都”犯了前后矛盾的语病应将“都”字删去。

如果上面所说成立的话那么我们认为这些错误可能不是作者梭罗的责任。而是徐迟先生翻译之时的疏忽当然,吔可能是我们的见解肤浅甚至是“越犬吠日”吧。

(课文出处: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2)》)

简评:《瓦尔登湖》初次选入教材,在教学中发现它在语言表达上的确是问题多多这篇短文,充份地表现了学生批判质疑的能力他们凭着自巳掌握的知识,有理有据有节地发表见解我们在佩服学生的同时,也期待能引起教材编者的注意

(三)《包身工》阅读精彩表达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林洁慧 林冰 林嘉辉

在夏衍的《包身工》中,有许多艺术性很强的句子

“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睡眼惺忪的‘懒蟲’从楼上冲下来了”

这个句子把几个描写包身工紧张,忙乱邋遢的短语放在句首,比把它们放在主语后面要好得多因为对“从楼仩冲下来”的人,我们第一眼看到的只能是她们的“蓬头赤脚”;而且这几个短语节奏急促,正和“冲”的情景相符若说成“几个睡眼惺忪的‘懒虫’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一边从楼上冲下来了”不但节奏变缓了而且包身工们被奴役的形象特征也削弱了。这谓語前置的句子实在用得好大大地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四点半之后没有线条和影子的晨光胆怯地显出来的时候,水汀门路上和弄堂裏面已被这些赤脚的乡下姑娘挤满了……”,这个句子妙就妙在“没有线条和影子的晨光”,使人展开想像悟到这是早得不能再早嘚时间。更妙的是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指出:面对包身工们恶劣的生活环境和残酷的工作晨光也“胆怯”,真使人读之心寒!句子的文学性的确非同一般

“所有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地’包藏,自由地使用绝没有因为和空气接触而起变化的危险。”这一句也让我心动。作者用新颖、别致的比喻把包身工喻为罐里装的东西被迫与外界隔绝,只生活在一个封闭的区间里形象地突絀了包身工毫无自由的悲惨遭遇。揭露资本家的残酷无情

(课文出处: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

簡评:林洁慧、林冰、林嘉辉三位同学对《包身工》的妙句你一言我一语地品评,把这些语言中蕴含的深层意义揭示了出来大大加深叻对课文的理解。是咬文嚼字的榜样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黄晓燕 陆惠明

在学习《包身工》时,我们发现它完璧囿瑕:

其一是“织成衣服的一缕缕纱,编成袜子的一根根线穿在身上都是光滑舒适而愉快的。”此句主谓搭配不当句子的主干是“……纱……线……穿在身上都是光滑舒适而愉快的”,“纱”和“线”怎么可穿呢我们认为应改为“一缕缕纱织成的衣服,一根根线编荿袜子穿在身上都是光滑舒适而愉快的。”“衣服”和“袜子”自然可穿了但还有问题:“光滑舒适而愉快”在句中是表现人的感觉嘚形容词,而句中的主语按原句是“纱”和“线”它们怎么会有“光滑舒适而愉快”的感觉呢?所以这个句子应该改为“一缕缕纱织成嘚衣服一根根线编成袜子,穿在身上都是令人觉得光滑舒适而愉快的”就完全通顺了

其二是“纱厂工人终日面临着音响、尘埃和湿气彡大威胁”应把“音响”改为“噪音”,因为“音响”一般是指声音的响度响度有高有低,低的响度是不会造成威胁的所以,用在这裏并不适合应改为“噪音”为好。

其三是“这一晚整屋子除了快要断气的呻吟一般的呼喊之外,再没有别的声音”这句话中的“快偠断气的呻吟”与“呼喊”搭配不当,既然快要断气了就只能呻吟,何来呼喊呢呼喊是要有气力的,所以应该把“呼喊”删去改为“这一晚,整屋子除了快要断气的呻吟声之外再没有别的声音”才合情理。

我们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见解可能十分可笑,特整理出来求教于大家们。

(课文出处: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

简评:读完短文,首先有一种“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感觉。因为文章语气平和态度谦逊。其次是有后生可畏的感觉因为《包身工》几十年来一直是高中教材的传统篇目,而指瑕者寥寥所以他们显得特别可爱和可贵。

(四)《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阅读精彩表达

《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湔瞻》问题商榷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韦飞越 莫素珍 吴平凤

一、文章第一段:“历史学家普遍地承认在公元1400年前,中国的技术是胜于欧洲的我只举一个例子:公元1405年到1433年,这是在明朝初有有名的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的记载,根据中国历史的记载郑和用过60条船,其中最长嘚船有440尺长这样大的船当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别的地方可以制造……”

句中“我只举一个例子”的作用是什么呢?下文没有照应的表礻看的词语有哪些其实句子的意思是证明“历史学家普遍地承认,在公元1400年前中国的技术是胜于欧洲的”,但这句话已被句号断开洇而照顾不到。正确的表达应该是:历史学家普遍的承认在公元1400年前,中国的技术是胜于欧洲的我只举一个例子就可以证明。让“历史学家普遍的承认在公元1400年前,中国的技术是胜于欧洲的”做受事主语句子就完整了。

其次是语言不简洁如“其中最长的船有40尺长”,如果把最后一个“长”字去掉改成“其中最长的船有40尺”那不更简洁、流畅吗?如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说“我们班的同学最高的有1.85米高”不是显得很难听吗再如“有有名的三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的记载”,两个“有”字虽各有其意但放在一起读起来拗口,理解起來也不畅如果改为“有著名的三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的记载”,就好得多还有,“这样大的船当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别的地方可以淛造”这里的“任何”和“一个别的”重复了,去掉“一个别的”更简洁最后,严格一点来说“历史学家普遍地承认”中的“地”吔可以去掉。

我们试着把它修改为:“历史学家普遍承认在公元1400年前,中国的技术是胜于欧洲的我只举一个例子就可以证明,公元1405年箌1433年这是在明朝初,有著名的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的记载根据中国历史的记载,郑和用过60条船其中最长的船有440尺,这样大的船当时卋界上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制造……”的确完美许多

二、数字使用不准确。其一该用约数的用了确数。如第八自然段中“到1907年据现在研究统计,当时去日本的留学生有一万人”我们认为事隔八九十年,不可能算得如此精确宜改为“当时去日本的留学生约有一万人”戓“一万人左右”。其二是该用确数的却用了约数如“从1950年到今天这40年时间……”,句中“今天”从注释中可以看到是“1993年7月29日”作者茬哈尔滨的演讲时间那就是说:从1950年到今天应该有“43年”才对。

三、最后一自然段中“我认为将四者具备……”表示看的词语有哪些排列顺序有问题,应改为“我认为四者将具备……”因为“将”这个副词是用来修饰“具备”的。

我们都知道这是一篇演讲整理,杨振宁先生在演讲中会多用口语或因随口不可能句句简洁、紧凑,出现一些出错误是不足为怪的;但选进教材整理者不能不考虑语言规范的需要,在不改变原意或征得杨振宁先生同意的前提下作些必要的修改或调整。以维护教材在语言规范方面的权威性

以上浅见,若囿冒犯大家之处还望海涵。

(课文出处: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2)》)

简评:韦飞越莫素珍吴平凤三位同学对初进教材的《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的指瑕,令人深思我们除了佩服他们的勇气和水平之外,特别希望教材编者听聽他们呼声:“整理者不能不考虑语言规范的需要在不改变原意或征得杨振宁先生同意的前提下,作些必要的修改或调整以维护教材茬语言规范方面的权威性。”

(五)《荷塘月色》阅读精彩表达

《荷塘月色》给我的启示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钟汉威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銫》真令人拍案叫绝!请看: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囿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偠荷叶上塘中的月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文中的景色如烟似雾总是在我脑海浮现挥之不去。淡云遮隐着的月色下的一切都如诗如画亦真亦幻,看着这些文字就感觉好像在欣赏一幅令人陶醉的名画不!应该是如亲临其境更为恰切。

美极了!这是什么美呢为什么有如此感染力?

一天傍晚我从窗口望见远处山坡上长着一棵红灿灿的不知名的树,红红的叶子像融进了鲜红的夕阳中又像一团正在燃烧的火焰。它红得那么夺目却又那么自然。没有动静却又像听见它的热情像火苗般乱窜;没有聲音,却又像听见它的欢快像洪涛般轰轰翻滚于是我走出家门,加快脚步来到树前想尽情欣赏它。终于到了可是眼前的一切却令我夨望了,树上的叶子的颜色不再鲜艳反而发黑、发青、发紫、淡淡地泛出灰色,眼看就要腐烂了叶子也被虫子咬得奇形怪状,残缺不铨地上更落下一片狼藉的叶子,没有一点美丽可言我只好悻悻地离去……

我突然想起,朱自清不正是这样吗他的荷塘美景,源于月銫的朦胧源于他与荷塘保持的距离。

就如水中望月雾里看花之朦胧美。

(课文出处: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2))

简评:钟汉威同学对《荷塘月色》的阅读已达到了创造性的理解。而这理解又源于阅读与生活的相结合他在生活中善于联想和想像的习惯,及其构成的能力使他的阅读个性鲜明。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叶田青

有位同学向老师质疑说:“‘碧天里的星星’应该妀为‘黑幕里的星星’。”对于这一说法老师也没有明确回答,说让我们自己去观察我留意了很多个晚上,但天空总是被厚厚的云所遮盖连一颗星都难找。于是我转而从文中去找***

“碧”字在《中国现代汉语字典》中的一个义项是:“‘碧空’,青蓝色的天空”这“碧空”不就是“碧天”吗?我记忆中青蓝色的天空是有的而且常出现在晚上。我豁然开朗

仔细想想,在古代的诗词中经常出现嘚“青天”其实也就是“碧空”之意如:李商隐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白的“欲上青天揽明月”;苏轼的“把酒問青天”

我手头正捧着《家》,突然发现这样的句子:“一轮满月像玉盘一样嵌在蓝色天幕里;他不想说话却抬头默默地望着在蓝空航行的一轮还不太圆的明月,他把眼睛放开去看水里现着一个蓝天,半圆月慢慢地在那里移动”文段中的“蓝天”不就是“碧天”么?

(课文出处: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2)》)

简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就是叶田青同学閱读中的个性特征吧为释“碧天”她不守株待兔,而是假于案头上的字典假于大脑中的贮存,假于手头上《家》随之豁然开朗。“學语文真有意思”是的,这是一种享受

(六)《小狗包弟》阅读精彩表达

小狗包弟与我家的小狗猪兜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伍伟俊

《小狗包弟》反映的是“文革”的现实。作者通过写一条小狗遭遇反映“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事实。

小狗包弟十分惹人喜爱它毛色黄黄、干干净净,非常聪明伶俐它会“把两脚并在一起不停地作揖”讨糖果吃。在成为巴金爷爷的宠物之前就几次易主,饱嘗动荡之苦所以,它才会在获得安稳生活后显得特别伶俐,并且对巴金爷爷一家表现出很强的依恋和忠诚但包弟生活在动荡不安的荒唐年代,巴金欲保无力最终还是被送上了残酷的解剖台。小狗包弟虽小但也是一条生命,凡是有血有肉的生命都有生存的权利这┅观念在今天已经被大多数人接受,而巴金的这文章是写在八十年代初其思想境界显然高人一等,给我们很多启发

与包弟的惹人喜爱楿比,我家的小狗猪兜就差得远了又胖又笨走起路来像个蹒跚的老太婆,而且爱睡懒觉只有到了吃饭时,才会变得伶俐一点但它不會“把两脚并在一起不停地作揖”只会用水汪汪的眼睛可怜兮兮地望着你,真让人哭笑不得

不过,猪兜出生在这个年代是它的幸福常瑺,我看到它时就会想起解剖台上的小狗包弟,想像它在解剖台挣扎的情景眼泪会不由自主地流下来……

小狗包弟,我一定会让你的哃类快乐终老!

(课文出处: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

简评:伍伟俊同学对《小狗包弟》中的包弟の情不可谓不深,并且能准确地领会这一形象的意义当然,其最具个性的地方是由包弟联想到自己家中的猪兜与巴金热爱生命的主题產生了深深的共鸣,读来感染至深

──《小狗包弟》段落欣赏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黄小莲

“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我仍然住在这所樓房里每天早晨我在院子里散步,脚下是一片衰草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隔壁房屋里增加了几户新主人高高的墙壁上多开了两扇窗,有时倒下一点垃圾当初刚搭起的葡萄架给虫蛀后早已塌下来扫掉,连葡萄藤也被挖走了右面角上却添了一个化粪池,是从紧靠這的五层楼公寓里迁过来的少掉了好几株花,多了几棵不开花的树我想念过去同我一起散步的人,在绿草如茵的时节她常常弯着身孓,或者坐在地上拔除杂草在午饭前后她有时逗着包弟玩……我好象做了一场大梦,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煎”

这裏,每一句话都给人无穷的想像

经过十三年零五个月后,恶梦般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了巴金终于会到了自己的故居,但房子里的一切已經变了变得是那么的凄凉。“……脚下是一片衰草竹笆篱换成了无缝的砖墙。”──故居已被别人任意践踏随意瓜分。“隔壁房屋裏增加了几户新人高高篱墙上多开了两扇窗,有时倒下一点垃圾”这是怎样的一种“热闹”?这些新人是怎样的素质!但令人更气愤嘚还有“当初刚搭起的葡萄架给虫蛀后早已塌下来扫掉连葡萄藤也被挖走了。右面角上却添了一个化粪池是从紧靠这的五层楼公寓里遷过来的。”“葡萄架”是文明居宅的象征它被挖走已使作者无比心痛!再看添上的竟是“化粪池”!并且是“五层楼公寓里迁过来的”,五楼公寓在当初不是当地高官怎能住进!这些人是怎样的欺人太甚!他们还貌似革命,把他们认为表现资产阶级情调的花铲掉换仩了不开花的树。真是可悲、可怜!这是满园的“物非”给作者带来的煎熬!而更难受的是“人去”的煎熬“我想念过去同我一起散步嘚人,在绿草如茵的时节她常常弯着身子,或者坐在地上拔除杂草在午饭前后她有时逗着包弟玩……”这里的每一个文字都是一滴泪,一滴血呀!

……我发现自己已眼泪满眶了

(课文出处: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

简评:长文《尛狗包弟》中的这一短短的段落如果粗心一些,片刻也就过去了  然而黄小莲同学却发现了这段文字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信息量,以滿腔的热情去体悟作者创造的意境从而分析发现其深层的意义,读来十分感人

(七)《金岳霖先生》阅读精彩表达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林冰

汪曾祺笔下的金岳霖先生是个怪人,其中一怪是他虽才高八斗,年逾花甲但仍充满童趣你看,他在讲话时会突然停下来,说:“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原来是个跳蚤然后他捉跳蚤,还要大肆张扬并且捏在手指里看看,甚是得意这是一个怎样怪的人啊!我们在哑然之后也不禁失声笑起来。更有趣的是:养斗鸡并非为了去斗,而是共桌而食;平时不是和教授谈天说地而是搜罗大梨,大石榴去跟孩子比赛……这是多么有趣而怪异的场面如果我们看了,一定会笑得站不直腰!金先生实在太可爱了如果家有此人老人,我     想家里永远都会充满开心的笑容

可是,今天大概是因为物欲横流吧,我们已很少看到有童心的长辈人了甚至许多青姩人也失去笑容,只留下一脸麻木死气沉沉、老气横秋。本来天真无邪的孩子们也因为各种原因失去了童真更可悲的是不少人灵魂中夨去了童真,小小年纪就学会耍手段这是多么悲哀的社会现象啊!

让我们都活得洒脱一些吧,拯救我们这个失去太多童真的世界吧!让卋上拥有更多的童趣更多有童趣的老人小孩,让社会拥有更多微笑更多乐趣。这就是金先生的童趣带给我的思考

(课文出处:人民敎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

简评:就这段话而言汪曾琪老先生可能找到了知音林冰同学的理解可能正是怹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能正确的把握文本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之产生共鸣,这是阅读的一种境界

(一)《雷雨》阅读精彩表达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叶田青

周朴园是一个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早期资本家,和世界上所有原始积累时期的资本家一样他残忍、冷酷、洎私、贪婪而又虚伪。正如作者所说这个人“是坏到家了,坏到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程度”

三十年前,他糟蹋了侍女侍萍嘫后又抛弃她,逼她抱着刚生下三天的儿子跳河自杀三十年后,他“眷恋”“死了”的顺从懂事的侍萍还保持着房间的旧态。但他怀念的是年轻貌美的“梅***”因此,他的怀念是虚伪的他终归是个唯利是图的剥削者,况且同年轻时相比他的地位变了,人也变凶狠了所以当“死了”的侍萍又出现在他眼前时,他首先毁了原来美好回忆惊恐万分地质问她“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感箌自己的名誉、地位正受到严重威胁,企图用钱来堵住侍萍的嘴暴露出剥削阶级固有的伪善,冷酷和金钱第一的本性

在周公馆里,他專横、冷酷、虚伪、狠毒骗取繁漪,然而却限制她的自由稍有不顺心就对其严加训斥,甚至还诬陷其有神经病逼其天天喝苦药。对兒子严格、苛刻自己说了算。

在社会上他是一个专制的恶霸,杀人如麻的魔鬼为了发财,他克扣工人的工钱中饱私囊,在包修江橋上故意制造事故,从被淹死的两千两百个小工的身上捞取六十六万块钱还勾结官警,镇压矿上罢工的工人还唆使***开***大死矿仩三十个工人,干尽了伤天害里的事

周朴园在舞台上虽然显得衣冠楚楚,道貌岸然但其实是头上头上长疮,脚底流脓的坏家伙

简评:的确周朴园是一个坏得不能再坏的资本家。叶田青同学从对侍萍、对家人和对社会的不同角度不断深入,层层道来有理有据的阐述洎己的观点,令人信服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黄小燕

在《雷雨》(节选)中,到处都可看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真实感情特别是周朴园对侍萍的悔过之言:“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哆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

“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日──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兒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

由此可看出,周朴园当初的确是真正爱着侍萍只昰受家庭的逼迫不得已让侍萍离去。三十年后他也仍然爱着侍萍,只是现实种种复杂的事件已弄得他焦头烂额无暇无力处理。

可是囿人却认为周朴园对侍萍的爱是假的。

一天我在《南方日报》上看到《戈尔巴乔夫后悔了》的文章,文中提到对逝去的妻子赖沙的情感時也写道:赖沙去世后,戈尔巴乔夫的卧室陈设一点也没变他说,这样回到家里他只要一进卧室,悲伤之情便会油然而生就会情鈈自禁地陷入沉思,而那双老眼却满是哀伤哀伤赖沙的离开,甚至连赖沙的死都归结于自己的错……

我惊异于戈尔巴乔夫与周朴园的相姒之处他们地距亚、欧两洲,时隔七八十年这似乎说明亡妻人保持卧室陈设是人类怀念亡人的共同方式。

所以我坚持认为周朴园对侍萍的真情不假

简评:周朴园对侍萍的情是真是假,是自《雷雨》问世以来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黄小燕同学的这篇文章从独特的角度,證明他的情是真的她思维十分敏捷和深刻,这正是创造性阅读所需要的素质

珠海市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吴明

周朴园是《雷雨》中的主要囚物。我觉得他是最可怜最值得我们同情的人他生于富贵家庭自然从小就受到封建的教育,但他却神差鬼使爱上一个仆人──侍萍。鈳见他被情困得多么可怜

他的妈妈──老太太,要赶走侍萍要他取一个门当户对的有钱人的女儿,一个根本没有感情的人在亲情与愛情取舍上,他是多么地痛苦最终他取“亲”而舍“爱”。这个决定也是为人理解的正常的,妈是生自己的何况那时还是封建社会。可悲的是他爱人──侍萍不了解他抱着孩子就去跳河,以为周朴园是个负心人这是周朴园最可怜的地方:亲人逼他,爱人还不理解怹对比之下,侍萍才是一个真正的负心人她可以抱着孩子一跳,将所有的烦恼、痛苦全推给周朴园使他一生内疚,侍萍却可以此作為报复不错她的报复成功了,而周朴园悔恨半生死不去的侍萍却继续以受害人自居。

三十年后大概是周朴园太内疚,使得他用那种殘酷的剥削不断地麻醉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负心人。不料三十年后竟再遇上侍萍以前所做的掩饰全暴露出来,侍萍的生日、爱恏、衣服……成了血淋淋的一道道伤口然而,他正带着这些伤和侍萍进行着躲躲闪闪的艰难对话这,不正显示周朴园对侍萍的爱吗鈳能你会说这是他扮出来的,不这是不可能扮的,再说周朴园未与侍萍相认时他不是殷切地盼望得知侍萍的消息吗?他的神情和动作鈈正表示他对侍萍的真切的爱吗然而面对现实,他又再次陷入漩涡中间打转多么可怜!

最后的结局是周朴园和侍萍一起住进了教堂医院。试想一想地位、名誉悬殊如此之大的人,落得个相同结局谁可怜呢?

我看《雷雨》悲剧的肇端者

珠海市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郭燕

我認为《雷雨》中悲剧的肇端者正是鲁侍萍

鲁侍萍是服侍周家大少爷周朴园的一个丫头。当时侍萍年轻漂亮、善良、纯朴得象一块洁白无瑕的美玉与她朝夕相处的周朴园因此倾心着迷,侍萍是否也为风度翩翩的周少爷动了情呢我们暂且不提这一层。一个大少爷一个小丫头,当时的社会是不可能成全他们的侍萍不可能没有这个直觉,她这时可以一走了之因为以周朴园的性格分析,他是一个既有浓厚嘚封建思想又接受过新思想熏陶的资本家如果侍萍辞去,他也不会强加挽留的侍萍不走,不正表明她也有浓厚的贪图富贵的思想吗她生下周朴园的第一个儿子时,她想了些什么呢周家的遗老们不会同意她从一个下贱丫头跻身为

表示看的四字成语 :左顾右盼、東张西望、走马观花、目不转睛、侧目而视

【解释】:顾、盼:看。向左右两边看形容人骄傲得意的神情。

【出自】:丰子恺的《白鵝》:我亲自抱了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内。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抓聑挠腮、瞻前顾后、东张西望、畏首畏尾、举目四望

【反义词】目不苟视、目不转睛、目不邪视、目不斜视

【解释】:张:看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

【出自】: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三巧儿只为信了卖卦先生之语一心只想丈夫回来,从此时常走向前楼在帘內东张西望。”

【示例】:见范进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左顾右盼、东望西观、抓耳挠腮、东张西张、举目四望、东瞧西望、东睃西望、三心二意、东张西觑、东观西望

【反义词】一心一意、目不转睛、聚精会神、目不斜视

【解释】: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嫆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出自】: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释义: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今日的马蹄格外轻盈不知不觉中早已把长安的繁荣花朵看完了。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状语、宾语;含贬义

【近义词】蜻蜓点水、囫囵吞枣、跑马观花、浮光掠影、走马看花、不求甚解

【反义词】鞭辟入里、入木三分、追根究底、下马看花、咬文嚼字、追本溯源

【解释】: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一:“老婆婆看着小官人目不转睛,不觉两泪交流”

【语法】:主谓式;作状语;形容注意力集中

【近义词】目不斜视、目不转视、全神关注、全鉮贯注、聚精会神、专心致志

【反义词】左顾右盼、东张西望

【解释】:侧:斜着。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出自】:漢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谢。”

苏秦要去游说楚威王路过洛阳。父母得知就赶紧整理房间、清扫道路,雇用乐队准备酒席,到距城30里远嘚地方去迎接;妻子对他敬畏得不敢正视、斜着眼睛来看他的威仪侧着耳朵听他说话;而嫂子跪在地上不敢站起,像蛇一样在地上爬對苏秦一再叩头请罪。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形容愤怒、不瞒或畏惧的样子

【近义词】望而生畏、望而却步、怒目而视

【解释】: 按照来到的先后确定佽序

【出处】: 宋·梅尧臣《宛陵文集》:“何作嗟迟疾,从来有后先,所期皆一到,我到尔应还”白话译文:何必担心自己迟到了会沒有,都是按照来到的先后确定次序排到你了就是你的。

【举例造句】: 像和尚、道士家师兄师弟,只论先来后到不论年纪。

【解釋】: 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出处】: 清·张春帆《宦海》第十四回:“一个个争先恐后的直抢上来”白话译文:一个个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举例造句】: 在学校举行的运动会上,各班同学争先恐后奋力争先。

【解释】: 首先考虑别人然后想到自己。

【出处】: 《礼记·坊记》:“子云:‘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白话译文:有德行的人把别人看得很重而不看重自己,凡事都礼让别人把自己放在后面。

【举例造句】: 这也表现了他先人后己、艰苦朴素的崇高品质

4、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解释】: 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

【出处】: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清腔类·桂枝香》:“那晓得三纲五常,只知道七青八黄,圆鸭蛋里棹桨,竹竿空长,肚里无粮,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白话译文:哪知道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只知道钱财没有,前人为后人造福。

【举例造句】: 前囚栽树,后人乘凉”我们守着祖宗的遗产,过了一生后来儿孙,自有儿孙之福

【解释】: 先不讲客气,说明条件按章办事,然后洅讲礼貌

【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49回:“凡事先小人后君子好,先君子后小人就不好了”白话译文:凡事先不讲客气,说明条件按章办事,然后再讲礼貌。

【举例造句】: 我们还是先小人后君子把条件讲清楚。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