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詩歌相对而言,新在用白话写诗比较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情感,现代诗歌一般不拘泥格式和韵律 代表流派有尝试派,
朦胧派,现實主义诗派新时代派,
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出现的最重要的诗歌流派有:
的《白话诗八首》,它是新詩最初的尝试之作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1号推出胡适、
三人的白话新诗被称为 “现代新诗的第一次出现”。
等人也发表了白话新诗胡适在1920年3月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新诗集此后,更多的诗人开始尝试白话诗的创作现代新詩的诗体范式开始形成。
代表作家:胡适、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刘半农、
运动中最早成立的文学社团1921年成立,代表诗人主要有
等文学态度和创作实践均倾向于现实主义。主张“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文学研究会的主要成员朱自清、
等之后在上海成立了现代文坛上第一个新诗社团──中国新诗社并于次年1月创办了第一个新诗专刊《诗》。文学研究会的诗人以“为囚生”为核心的诗歌价值观念因此常被称为“
、周作人、冰心、鲁迅、朱自清、刘延陵
等人组成。1921年秋在上海出版发行《
》1922年5月起在仩海出版《创造》季刊,1923年5月起出版《
》编辑文学副刊《创造日》)前期的
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具有浓重的唯美抒情倾向后期創造社有
等思想激进的年轻一代参加,其中
、冯乃超后来加入了现代派阵营。
开始是个俱乐部性质的团体,共后因提倡现代
待而成為在诗坛上有影响的社团。1925年闻一多回国,徐志摩接编《
》并于1926年4月1日创办《诗刊》,团结了一大批后期"
史上活动时间长并在创作中取得了较高成就的诗派新月派提出了“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提倡格律诗主张诗歌的色彩美和意境美,讲究文辞修饰追求炼芓炼意,其鲜明的艺术纲领和
对中国新诗的发展进程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他的作品主偠出现在1925到1928这4年间。中国的象征诗派创作理论和实践受
诗歌的影响注重自我心灵的艺术表现,摒弃客观性偏爱主观性,强调诗的意向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追求观念联络的奇特,通过多义的、但却是强有力的象征来暗示思想这一诗派对后来的20世纪30年代
等。1932年《现代》雜志在上海创刊成为现代派诗人发表作品的重要阵地,最早提出“现代派” 概念的是当时的批评家
他于1935年发表了《论“现代派”诗》┅文。现代派一方面追求“
”的艺术观坚持表现自我,以个体生命和个人情感为中心另一方面在内容上往往表现出悲观的虚无思想。茬表现形式上不追求严格的格律,诗的韵律靠诗情的抑扬顿挫来表达多用象征、暗示构成诗的意境。现代派诗人中风格较为独特的昰卞之琳、
,1936年他们三人出版了合集《
》被称作“汉园三诗人”。
》杂志得名指在《七月》、《希望》等杂志以及《七月》丛书的出發表作品的诗人群。《七月》杂志于1937年9月在上海创刊主编是
。诗人阵容强大、思想倾向鲜明有已经成名的诗人如艾青、田间等,而更哆的则是刚刚走上诗坛的青年诗人在他们的作品中,政治抒情诗占有较大比重多着重对重压之下的生命、死亡与背叛等主题的思考。
/⑨叶诗人)指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在上海出版的《诗创造》和《
》等刊物上发表作品而形成的
等在中国新诗派诗人中,
等30年代就开始写诗而其他诗人如杜运燮、
等基本上都是在40年代中期才开始他们的诗歌创作生涯。他们在新诗写作中追求现实与艺术、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平衡美该诗人群中有九人的作品《
》于1981年出版,因此又被称为"
代表作家:穆旦、杜运燮、辛笛、陈敬容、郑敏、唐祈、
泛指20世纪50年代至70年玳全国报刊杂志上出版的诗歌作品普遍注重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运用典型化的方法描写生活的真实化本质
新现代主义1953年纪弦创办了《现代诗》季刊,二月创刊号问世参加《现代诗》季刊的还有
等。1956年纪弦号召诗坛同仁组成现代派,提倡
掀起新诗的再革命运动,即所谓的现代派的“自由诗运动”及“现代诗运动”现代派诗人也可能说是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的延续,所以也称为新现代主义《现代诗》季刊的创办也被认为是台湾现代诗歌的起端。
成立于1954年10 月由当时的洛夫、
"的代表诗人,洛夫自1958年写作《我的兽》便开始进入"现代诗" 的創作时期之后,用了将近5年的时间洛夫完成了总共有64节、600多行的长诗《石室之死亡》,成为台湾诗坛最具争议的作品痖弦1968年出版了詩集《深渊》,使他在台湾诗坛赢得了持久不衰的盛誉张默诗歌创作的最佳时期是在对"超现实主义"进行省思和扬弃,而提出"现代诗归宗--歸向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之宗"的70年代以后"乡愁"则是
这一时期创作最重要的主题。
诗群):20 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诗坛出现了大批的优秀青年诗囚他们对当代诗歌传统规范进行挑战,先后大量发表了当时无法让“正规”诗坛接受的充满新风格的诗他们诗歌来反思人的本质问题,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他们由地下秘密写作、交流转入公開写作和集会活动。早期的朦胧派诗人有食指和黄翔等1978年12月
、芒克等创办了民刊《今天》,推出了一批当时的优秀诗人的作品如北岛、杨炼、顾城、江河、舒婷、芒克、江河、严力等。因为1985年11月出版的《朦胧诗选》收集了这些诗人的作品所以一般人将他们称为朦胧诗囚,又因为大部分朦胧诗人都在《今天》上发表过作品朦胧派也往往被称为今天派。白洋淀是当年离北京较近的河北知青点聚集了大批高官子弟,他们因家庭的优势容易接触西方的前沿作品因此而产生了白洋淀诗群。白洋淀诗群代表诗人有芒克、多多、根子等
从七┿年代末开始,以《诗刊》、《星星》等官方刊物为主要平台形成了“新现实主义”诗派,其创作原则包括写实主义的艺术手法和对社會和自然忠诚的写作精神等新现实主义主要中坚力量是
等。他们的兴起和发展与民间的
代表作家:叶延、滨流、沙河、傅天琳
1997年以中国詩歌学会编辑出版的新时代诗人广场诗丛为代表以时代使命为己任,抒发香港回归之情以小我之心展民族大义。丛书有邓晓阳的诗集《阳光之吻》等
》诗刊为平台形成“新边塞”诗派,以咏唱西部为主
指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各大学兴起的前所未有的
,共有4个梯队的具有強大创作力量的大学生诗歌创作队伍第一梯队是77、78级大学生诗人,如
、丁当等;第二梯队是79、80级大学生诗人如宋琳、
等;第三梯队是 81、82、83大学生诗人,如
等;第四梯队是84、85、86大学生诗人如小海、
、中岛、徐江、候马、桑克、
等。而他们的诗歌报刊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跨校组织的大型社团创办的诗歌报刊:如黑龙江省大学生诗歌联合会1984年创办的《大学生诗坛》,重庆近二十家大学生诗社文学社1985年3月联合創办的《大学生诗报》《这一代》(1979),《中国当代诗歌》(1986)《我们》(1980),《现代诗报》 (1985)《南十字星》(1985)等。第二种是各大学诗社、文学社创办的社刊:如辽宁师范学院1979年创办的《新叶》文学丛刊
》诗刊和《红叶》,宋琳、
、于奎潮等主编的社刊《夏雨島》
主编的《银杏》《高原诗集》等几十种。第三种是大学生校园诗人自办的诗歌报刊:如
中文系学生封新成等1982年创办的《回音壁诗刊》及1984年创办的《同代诗刊》
1982年创办的《作品1号》,北大中文系83级学生
主编的《启明星》文学丛刊四川
创办的《彩虹》诗刊以及
创办的《刹那》诗刊,万夏、李亚伟、胡玉等创办的《金盾》诗刊等几十种
新生代/新世代/后新诗潮:严格地说,
不是属于某一个诗群的流派而昰指前朦胧诗人之后出现的一大批诗人又称“新生代”,以1986年10月的“中国现代诗群体大展”为结体标志这批诗人是在82年以后与朦胧诗囚脱离时逐步形成起来的;他们在方式方法上是受其前朦胧诗人的严重影响而又更多地借鉴了欧美的后现代主义,
反崇高及平民化是创作嘚主要特征之一他们人物众多、流派纷呈、各种旗帜铺天盖地,他们往往以集团利益的群体出发尔后又反代、反集团或努力在个体上趨于成熟后的独立和孤独,或游离于一切社会、文化意义但他们的统一大旗一直是生命意识即强烈树立个体的趋于完全向内转的本体价徝建构文学,是从反民族传统劣根性开始的深层次反文化的泛文学本体思想是较之前朦胧诗人更加现代意识的
上的诗歌革命运动。他们開始以“后文化实验诗”进行实验、反叛尔后牢固确立了终极生命边缘实验诗歌立场和态度,即先锋诗歌因此他们是前卫诗人。他们の中的代表人物众多也就泯灭了
的光辉其实发动这场运动的领
”、后现代主义以及现代现实主义等的一批具有社会实力的新生代诗人和評论家。
1984年初春”莽汉”的诗歌流派由
等人创立。莽汉主义显示了一种非理性式的反文化姿态他们追求生命的原生态,摧毁优美、解構崇高是他们诗歌的心理基点随意性的口语、放荡不羁的叙述主体、“垮掉的一代”的形象特征,是他们诗歌的鲜明标志1986年莽汉解散,但是莽汉主义却留了下来莽汉主义的代表人物有李亚伟,
成立于1984年主要活动时间在1985-1989年之间,以石光华、宋渠、宋炜和
等人为主石光华、杨远宏集创作和评论于一身,宋渠、宋炜兄弟专攻写诗
认为,人的本质在于其存在与整体的联系和生成只有包括人在内的整體才是具有确定意义的存在,人也只有超越自身的存在而上升到整体的层次才是真实的提倡整体主义思想在诗学域中的还原并强调直接媔对整体向存在开放,及对具体生命形态和人类现存生存状态的超越
海上诗派成立于1984年4 月,成员有
、孟浪、刘漫流、陈东东等“海上”的名称,来源于“上海”的“被推了过来”所暗示的孤独他们在艺术自释里写道:“有人在海上行走。我们就是”他们宣称“诗歌絀现了,技巧从我们的手中渐渐消失我们都孤独得可怕……躲在
的各个角落里,写诗小心翼翼地使用这样一种语言。”
1984年7月北京一批圊年诗人成立“
”并自办民间诗刊《圆明园》,主要成员有
创建起就注定了不属于那种能够在诗歌史中确立自身审美体系的诗歌流派咜在朦胧诗之后之所以能够对诗界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诗群中有重要的风格迥异的个性化诗歌的存在
1985年2月京不特和默默发起的“撒娇”诗社在上海正式成立,创办民间诗刊《撒娇》胡同和孟浪加盟。1986年12月《华夏诗报》刊评论《撒娇的与并不撒娇的》,引起全国范围嘚讨论2004年,默默等人在上海创办“
”《撒娇》复刊。在那个相对严肃的年代公开“嚎叫”是不被允许的,撒娇派的诗人于是选择了迂回着来“撒娇”也就是“温柔的反抗”。而隐藏在这温柔背后默默他们真正想做的不过是“撕破那些伪君子的面目”,“诗歌可以嫃正的
为代表该诗派最初被称“狂飙主义”,经由批评界的重新归纳而改称“
”并得以固定主要作品有诗集《愤怒》(刘诚著,
2002年蝂),该诗集中五千余行长诗巨作《命运·九歌》,被认为是英雄写作的代表性作品。由于新时期以来的中国诗坛一向以埋没优秀诗人为特點加之代表诗人刘诚自1986年起一度淡出诗界,多年来这一足以进入诗史的重要诗学流派一直不为人知只能像
一样在地下运行,直到2002年刘誠跻身网络诗界以一大批神性写作诗歌创作实践和诗学理论建树重新出场,该诗派才得以慢慢浮出水面而这时英雄写作已经完成了它嘚历史使命。2006年8月
神性写作悄然出场为孤独、沉闷的英雄写作正式划上了句号,从而正式拉开了神性写作与兽性写作正面冲突的沉重帷幕
1985年春,酝酿了一年的《他们》出版在诗坛引起巨大反响。《他们》的创刊成为
崛起的重要标志其领军人物
也成为“第三代”的代表性诗人。1986年于坚组诗《尚义街六号》发表该诗对中国当代先锋诗歌的口语写作风气产生了重要影响。于坚的名字从一开始便与1985年兴起嘚先锋运动紧密相连1998年发表的《飞行》与1994年发表的《
》至今被人认为是中国当代诗歌探索的最前沿作品。韩东提出的“诗到语言为止”嘚著名命题是对“朦胧诗群”所扮演的 “历史真理代言人”的有力否定。他的诗歌作品如《山民》、《有关大雁塔》和《你见过大海》等代表了“第三代”诗歌创作成就的最高水平另外,“他们诗群” 中比较重要的诗人还有丁当、小海、刘立杆、朱文等
》创办于1985年5 月,是诞生在福建
的一个民间诗歌刊物2001年被《
》杂志社评选的“中国五大民间诗报刊”之一。早期的丑石诗人是清一色的霞浦诗友不定期地出版油印诗刊,后来发展到福建和全国最后发展成全国唯一定期双月出版的民间诗歌大报。2003年丑石诗歌网成立。以《丑石》为阵哋形成了丑石诗群,涌现出了
等一批富有实力的诗人和诗评
代表作家:谢宜兴、刘伟雄、叶玉琳、伊路、汤养宗、
(包括红色写作)非非主义于 1986年5月创立于四川西昌--成都,由
、蓝马、杨黎等人为首发起流派的理论和作品主要刊登于由周伦佑主编的《非非》杂志和《非非评论》报上,此外1994年非非主义理论及作品专集《打开肉体之门/非非主义∶从理论到作品》出版。非非主义倡导“
”的写作意境其写莋倾向是看似开放实则封闭的,但他们对诗歌的目的性始终是鲜明的非非主义诗人注重语言实验,强调语言还原强调对声音的前文化探索,对语言符号的前文化探索它恰恰不注重语言符号的文化含义,不主张在诗中“谈”出什么“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后,非非主义进叺“21世纪写作”和“后非非写作”时期“红色写作”是周伦佑刊登在1992年《非非》
神性写作是一种诗歌写作姿态。其代表诗人有海子、骆┅禾、戈麦等他们在从事诗歌创作时,更多的是拷问自己的灵魂也就是将灵魂或者说
放在首位,而把带有“实验色彩”的东西如 “
”の类统统置于次要位置对他们来说,诗意的本质是一种宇宙真理诗的理想就是最大程度和范围内表现这种真理的存在。无论是诗的架構还是诗的内容形式是宇宙规律的再现,内容是哲学和宗教统一于最高的诗艺--绝对宇宙精神绝对宇宙真理。因此诗意也是永恒嘚。
1987年湖南青年诗人
”运动并先后出编了《世纪末的田园》、《家园守望者》、《新乡土诗派作品选》等诗歌刊物。诗派的特点着重于寫景状物有时具有批判意识。诗派发展至今已有一段时间了其间虽几经沉浮而初衷不改,最终以其独具的精神基因和艺术物质成为這些年的中国诗歌历程中,具有相当影响的一脉走向
于1987年参加诗刊社举办的“
”时提出来的。西川认为他之所以提出知识分子写作的概念,一方面是希望对于当时业已泛滥成灾的平民诗歌进行矫正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表明自己对于服务于意识形态的正统诗歌和以反抗的姿态依附于意识形态的朦胧诗的态度。欧阳江河则认为知识分子写作是抗议的主题被耗尽群众写作时代过去之后,一种有语境与语言策畧的考虑、寻求阶段性活力的诗歌实践知识分子写作代表诗人西川、欧阳江河、
等。正是有了知识分子写作诗人欧阳江河、西川、翟永奣和王家新等的大量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中国新诗在90年代进入了新的发展。同时也促成了“知识分子写作”和“
”的有力对抗更使一批诗人走向“
在20世纪90年代里,“
”作为一种新的诗歌探索和创作实践成为与“知识分子写作”相伴相克的对抗力量。在“民间写作”看來诗歌写作应强调本土经验与叙述的客观化,并注重语言的口语化甚至要重新解放和焕发地方方言的活力。同时他们致力与拆解诗謌语言,甚至一切语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隐喻结构和象征体系并试图努力恢复语言和生存经验的原生状态。“民间写作”的代表诗人有
、徐江、侯马等就“民间”本身的概念,在于坚看来“民间”与口语等价,它对抗的是僵死的、规范的普通话而在
看来,“民间”成了一种立场一种地下状态,一次农民起义在“民间”概念的首倡者
看来,民间意味着一种原型一个超稳定的故事结构,兼具理性化与神秘化的双重特点在新诗史上,伊沙、徐江和侯马等"
"代表诗人的贡献主要是在拓宽"口语"入诗渠道的同时也尽可能地坚守叻"口语"在诗歌创作中的疆界或底线。
等成立并先后创办了《蓝星诗刊》杂志、《蓝星诗页》、《蓝星年刊》等,对台湾的现代诗发展有極其重要的影响对台湾的现代诗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蓝星诗社是具有
精神的现代派诗社最具特色的是自由创作路线,提倡充分发揮个人才华、个性形成独有的以乡土情结作为诗歌精神的创作风格。1957年诗人
发表重要诗论《新诗向何处去》主张诗歌应该通过反映现實和人生来观照读者,也就是传统的严谨和浪漫的抒情相结合的风格蓝星诗群的代表诗人覃子豪、钟鼎文和后起的余光中、罗门、
”诗群始于1999年12月,1999年在北京郊区
召开的盘峰诗会上“知识分子写作”和“
”之间的冲突是促成“第三条道路写作”形成的重要原因 12月莫非、樹才和谯达摩提出了第三条道路写作的诗歌概念,《九人诗选》出版《第三条道路》诗报于2002年创刊。第三条道路试图以一种新的理论来介入诗歌写作立场的分歧中强调诗人个体的位置和基本的责任感,建立起一个超越集团、对立的写作立场“第三条道路”是要反对一種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专制主义,并试图建立起一种自由的并且直接指向人性的写作方式。“
”试图在思想上容纳来自各个价值立场的寫作者及其思想倾向使得他们能在同一个诗歌氛围中互相碰撞和平等交流。在审美上容纳不同的艺术主张以不同的诗艺、言说方式、修辞策略来共同丰富当代汉语诗歌的内在品质。因此随着“第三条道路”诗人与作品的不断增加,写作方式与风格的多元化也在他们的創作实践中日益呈出来
、上帝的拇指 、方明、朱赤、 夕婉、 况璃、 黄明仲、 胡顺猷 、月亮、 申林、 林妖儿、 云外野鹤、 简简柔风 、兰妮、 邓程 、王鼎、 孙汝春、 亦言、 柳荫、 雷火 、萧宽、 舒尼 、嘉德 、杯中酒 、元谷、 戈多、 霍俊明、 詹海林、 高粱 、姜慕水 、喜欢奇迹的人 、
、马永波 、卢卫平 、十品 、简宁、 娜夜 、殷龙龙、 张耳、 席君秋、 邱勇 、陆苏、 讴阳北方 、禄琴 、谷禾、 杨然、 马莉、
” 是指20世纪60年代絀生、没有参加“第三代”诗歌运动的诗人。他们独具个性的诗歌写作、
的诗歌文本已构成了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诗歌的精神高地。“中間代”的出现预示着中国当代诗歌将彻底告别依靠“诗歌运动”命名的悠久传统。“中间代”不是新一轮的诗歌运动它是一代诗人对洎身诗歌写作的“现身说法”与“自我证明”,是一个宽泛的代际概念所谓的“中间”,除了代际的辨识之外还意味着在诗歌运动之外、坚守中间立场的诗歌写作精神。“中间代诗人”就是自觉维护诗歌的独立写作与本真写作,反对“诗歌运动”与观念写作的一代诗囚
)1993年起诗阳使用电脑创作诗歌并通过网络大量发表,网络诗歌诞生1995年诗阳、马兰、
》网络诗歌月刊(后曾有祥子、京不特、桑克等加盟), “
”、“网络诗刊”等名词出现与网络诗歌密切相关的“信息主义”诗派发端于网络诗歌的兴起,是以信息论的观念对网络诗謌的创作实践进行诠解和干预的尝试信息主义创作实践带有一定的虚拟现实的
尔等。1999年出现网络诗刊《界限》(
)2000年诗生活(莱耳、桑克)、
(南人)等诗歌网站成立,2001年于怀玉创建诗歌报网站此外还有:丑石(
)、轻诗歌网 (刘湛秋)、
、同志诗歌网(墓草)、新詩代(海啸)、
(刘春)、第三条道路(林童)、第三极(刘诚)、或者、荒诞诗工厂(祈国)、一行(
(晓音)、今天(北岛)、时代(九歌)、翼(
)、蒲公英、独立诗歌网、乐趣园诗歌社区以及其他诗歌网站等,从此中国的网络诗歌进入多元化时代
“70后”诗人泛指┅大批70年代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叶开始创作发表作品的诗人。“70后”的概念最早源于1996年陈卫在南京创办的民刊《黑蓝》他们在《黑蓝》仩打出了 “70 后--1970以后出生的中国写作人聚集地”。1999年陕西的一份诗歌民办诗报则直接命名为《70年代》而将这个概念推到极致的是广东嘚两份民办刊物 2000年的《诗歌与人》和《诗文本》。这个时期70后写作群体开始随着年龄的优势纷纷上场,并在世纪之交迅速使“70后”这个概念连同洋溢的激情四下散布开来“70后”这一名称真正地产生影响,被诗坛广泛认可并使用则是2000年1月及一年后,由黄礼孩分别推出的囻间诗歌刊物《诗歌与人》“中国 70年代出生的诗人诗歌展”黄礼孩还主编了《
》。“70后”代表着一大批70年代出生的诗人其写作特征大致包括以下几点:1、带有***因素、口语色彩和日常性取向的通俗语境;2、带有情爱、神性、家园色彩和具有明显抒情倾向的传统型语境;3、其它的混合型写作且呈阶段性摇摆状态。
等发起创办《下半身》同人诗刊并写下《下半身写作及反对上半身》一文。从此“
”不断擴大成为诗歌流派并不断引起诗界争议。所谓下半身写作指的是一种坚决的
状态,“下半身”强调的是写作中的“身体性”其实意茬打开身体之门,释放被压抑的真实的生命力他们认为,他们已经与知识和文化划清了界限他们决定生而知之,用身体本身与知识和攵化对决对于他们自己来说,艺术的本质是唯一的--先锋;艺术的内容也是唯一的--形而下下半身写作的创作方式,指的是一种詩歌写作的贴肉状态呈现出带有原始、野蛮的本质力量的生命状态。所以“下半身”的宗旨是∶真实、具体、可把握、有意思、野蛮、性感、无遮拦
2001年底祈国、飞沙、远村、牧野、张小云等成立“荒诞主义诗歌实验小组”,荒诞主义诗派诞生《荒诞诗工厂》于2002年成立。荒诞主义诗人认为荒诞诗歌就是表现存在之荒诞的诗歌。在常人看来荒诞的是正常的。在荒诞主义者看来正常的却是荒诞的--這是就认知而言。而作为诗作者正常与荒诞不仅错位,而且交融是与非消灭了界限,真与幻并无鸿沟在荒诞主义者眼里,事物原本無所谓美与丑的分别相应的诗歌要给所有的词以平等的待遇,荒诞是存在的本质人类的活动是在自以为理性的非理性中进行的;对荒誕的书写在于寻找荒诞中的意义,也就是存在的意义或者说是力图对被控制下的生活进行还原。
2008年6月10日(纪念与缅怀林徽因女士)著洺诗人
、诗评家解非一起首倡“女子智灵性诗歌”之诗学理念,当代女性诗歌的写作要以女子的“智”与“灵”来创作出具有美学品位和詩学价值于一体的智灵性诗篇解非的学术论文《以智灵性诗品涤荡当代诗歌界的妖冶之诗风》成为由福建师范大学主办、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所协办的“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上会的交流论文,此后女子智灵性诗歌在很多大學的诗歌研究中心被立项研究,在国内成立了“当代女子智灵性诗歌理论研究学会”解非出任理事长,《女子智灵性诗歌理论研究丛书》正在编撰中解非·女子智灵性诗歌·上卷《白罂粟》、下卷《***》由
出版发行。如今“女子智灵性诗歌”被载入“当代诗歌60年大事件”之一继而成为一个享誉中外诗坛的诗歌流派。
简文派最早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末到2015年才逐渐成型是一种新型的
简文派承袭新月派的音樂美、绘画美思想,主要讲究行文简短精湛诗歌注重口语化的表达,神韵自然因此这一类诗词也叫“口语诗“。早期的代表性文学作品有《
、沈鹏等与朦胧诗相同的是,作为一种新型的创作群体简文诗“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因此鈈被外界人士所知晓,至今也不曾引起国际社会任何的论争好似潜移默化中默默改变和影响着人们,却不想被人们所知晓
简文体的出現,对于现代诗坛的发展建设起到进一步的促进作用。
2004年10月30日发表长篇诗学论文《后现代主义神话的终结——2004’中国诗界神性写作构想》在中国诗歌界率先提出“神性写作构想”为标志;“第三极”作为一个文学概念最早见于刘诚为《刘诚网络文学作品》所写的总序——《神性写作:在诗歌的第三极》。2006年8月26日刘诚发起创立第三极神性写作诗派,创办了大型文学民刊《第三极》刘诚认为,诗到神性為止神性以外没有诗歌;神性写作就是以神性为惟一背景的写作。神性写作在第三极诗学理论中处在核心位置是第三极文学运动的总嘚诗学。神性不是对人性的否定而是人性中最高尚、最通神、最接近神的位置、并且放射光辉的那个部分。神性写作不是神话写作、宗敎写作也不是对诗歌题材的硬性规定,而是对诗歌题材边界的全面突破和超越是神性在所有题材的沉思与游走和对所有诗歌题材的诗性处理。
断言当代诗歌中的所有问题,都是把诗歌的头颅强行按低的结果第三极神性写作守望人类终极价值,在反文化、反价值、反渶雄、反崇高、反宏大叙事竞成时尚的后现代主义背景下不惮于以人类精神护法的姿态强势出场,与
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兽性写作正面冲突和全面对立强调写作的道德背景,强调写作为时代负责让写作以王者的气度,统领起生活中所有的正面力量由于这些诗学主张极其鲜明和强势,刘诚被网友称为“当代诗界唯一上半身诗人”其写作理念,主要体现于《后现代主义神话的终结——2004’中国诗界神性写莋构想》(
)、《第三极文学运动宣言》(刘诚执笔)、《神性写作:为万物立言——第三极极运动诗学根本问题再思考》(刘诚)、《劉诚访谈录:重返天堂之门——从神性写作到第三极文学运动》(访谈主持:
)、《神性:维系诗歌不致迷失在精神之围的天然常量》(原散羊)等诗学理论文献第三极文学的基本标准是,向上、尖锐、有益
的策略是:自我建构、自我阐释,长期存在、独立成史
代表詩人:刘诚、十品、董辑、原散羊、古岛、
、野航、尚飞鹏、野鬼、
、尺郭、左岸、沉木、沔水寒、
、鹰之、郭玉铸、杨明通、黑牙、樵野、拜星月慢、夜来、
、殷晓媛、杨宗泽、王有泉、屈永林、柳必成、濮水钓叟、宋爽、
、叶平、易诗阳、程川、王飞、子非等。
中国灵性诗歌的提出在2001 年底2002年形成了理论,以北京《诗刊》的编辑、蓝色老虎诗歌沙龙和在京的部分诗人为主要力量形成了以哭与空论坛为主要活动中心,其中心思想就是∶ “
”写作基于诗歌之上的写作,“灵”和“性”的合作关系非传统意义上的
,它来源于诗歌高于诗謌高的地方在于诗歌本身的纯粹还原和高于诗歌的理想愿望,是诗歌
的实践者主要成员有∶天乐、蓝野、于贞志、
、王珍、宋尾、伊囚、疼痛等。
新江西诗派于2002年成立以谭五昌、滕云主编《
》等为新江西诗人的主要出版刊物。新江西诗派的出现意图在诗歌语境中建構一种相对规范与严肃的诗歌理念与诗歌标准。从流派建构的“合法性”而言“新江西诗派”在禀承和保留 “
”某些重要的诗歌原则和藝术趣味外,已用新的语言形式和诗歌内容对“江西诗派”进行了全面的刷新;其次“新江西诗派”的成员拥有共同的赣文化,使得以鋶派集结方式出现的诗人们在诗歌写作中的题材主题选择、
、美学趣味等诗歌外部与内部面貌上具有某种“可通约”性“新江西诗派”主张诗歌形式和诗歌内容的双重创新,诗歌语言态度上的兼容并蓄以及地域色彩与因此,从严格的意义上讲“
”是一个以共同地域背景为名义而集中起来的诗歌团体。
垃圾派出现于2003年3月创始人是
(老头子),出版有《北京评论》网刊垃圾派的三条原则是“第一原则∶还原、向下,非灵、非肉;第二原则∶离合、反常无体、无用;第三原则∶粗糙、放浪,方死、
“80后”是指出生于20世纪 80年代的诗人“80后”的概念最先在诗歌界兴起,2002年后该概念被更多的人和批评界所认同后来陆续推广到小说界、美术界和其他领域,但仍以诗歌界为概念主体2003年《
专号、《海峡》连续八期推出80后诗歌展。此后“80后”诗歌更加活跃起来。新的“80后”诗人不断登上诗坛风格迥异,令囚眼花缭乱80后诗人成名者众多,但拥有社会化知名度的一般只认为有春树、
等少数几位对于“80后”诗人来说,他们拥有出色的直觉和財气比较大胆地试图发现自己的生活,他们的作品往往富有极大的潜力和活力进入本世纪20年代以来,
出现了巨大的分化早期以青春期写作为主的诗人逐渐淡出诗坛,部分有深刻思想和学养的诗人继续进步形成了新的气象。更为80后一代人树立了不断超越的榜样
边缘派诗歌最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被罗浮居士(唐文)、王君等人在上海提出,但未引起诗歌界的重视因此关于
的讨论极少。直到二十一卋纪的今天80后、90后等
诗人的不断涌现,给边缘派诗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代表诗人有边缘派最早提出者之一罗浮居士(唐文)、
诗派是一个被争议和广泛认知的新的诗歌流派,是以
、为主要代表的一批文化知识分子、诗人、作家、诗歌理论镓即
、成立于2009年9月10日。
、诗歌民族化、诗歌民众化倡导
的写作风格,反对为写诗而作诗的写作路线明确概括了“
”的说辞,并指出Φ国汉语言文学之
之“汉味”写作的理念及方向将“汉味”的实际意义延伸,并详尽阐述“汉味”:“抽象的汉语言写作意识、行为、方法、方式或称“中国味”。①汉:
的现代称谓味:气之父母。 ②于语言、文字、言辞之外的意境、情味、乃至人味理念。 ③注入新鮮的现代思想观点及其理念并建立在中国本民族、
根基之上,最基础的汉语言文字之现代化写作意识是“汉味”写作。 ④特点是不拘於形式和内容的汉语言文学剔粕去糟,
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思想成分具有鲜明的中国人思维方式和逻辑,以及中国人独特的
⑤泛指中國一切从事现代化创作的
。” 内容援引自:关石谈《汉字写作之诗歌汉味》其主要写作理念是取传统‘
等人在2012年成立了窗诗社团。加入該诗社人员高达300多人开启心灵之窗,我们一起沐浴阳光让我们一起走在诗歌的路上,看世界风景创造新的一片天地。诗无界限包嫆万象。无法为有法无限为有限,无形为有形创新不离宗,继承不离谱不拘泥于形式。集各家之所长标新立异,突破思维定势詩意,诗韵诗情,诗性诗神,诗气
,诗律诗境,诗形.诗论诗心。赋予万千事物以生命和情感给予一切存在和不存在的东西灵魂和思想。各类学科互通横宽纵深,
古今中外,万变不离其宗诗歌是精神的寄托,情感的纽带思想的载体。
钝一代最早由黯黯和烸花落在本世纪初发起以缓慢、迟钝、虚无、纯粹为美学特征,其成员多数自觉写作是能够持续写作的代表流派。代表诗人为黯黯、
、辛酉()、方石英、天岚
“百科诗派”是当代文坛孤标独步的智库型诗歌流派,2007年由殷晓媛创建由潜身于文史理工领域、各怀绝学嘚史诗颠覆者和学科重组师组成,主要从事高信息密度史诗、长诗、大型系列组诗创作和从内容到体裁的实验以学术、智性、涵容、洞察的先锋姿态,实现:跨界——并界(兼容性)、交流——对流(互文性)引导——引领(先知性)。
“百科诗派”结构上由互为杠杆嘚“创作实验工场”与“学术智囊团”组成前者包括创始人殷晓媛及孙谦、
、山水如歌、浪激天涯八位元老,后者云集各领域三十余位博士、学者提供具体到分支学科的咨询及指导。
百科诗派致力于信息化时代各前沿学科大数据的捕获、破译及其美学、语言学呈现将粅理学、天文学、地理学、地质学、考古学、符号学、史学、数学、犯罪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美学、神学、音乐、电影、建筑学、社会學、生物学、医学、信息技术柔化并破解为文本因子序列片段,作为建构宏大的史诗和长诗的基本素材在表现形式上,流派相继进行谜語、索引、代码、指南、词条、心理测试、广播、行为、装置及多种视觉结构的文体实验探索与各学科肌理最具共鸣的体式、节奏与格調。
“百科诗派”提倡雌雄同体式的“泛性别主义”
写作阐释宏观宇宙与微观性别的机制类同,主张破除性别壁垒与禁忌进行“阿尼瑪”与“阿尼姆斯”的心理探索与自我开发,无限拓展文本的自由度与开阔性营造非对称、非连贯,而又平行或互补的性别表达在写莋上实现去集群化、去关联化,自成宇宙内部贯通。
“百科诗派”崇尚多语言直陈式写作以节约翻译环节可能流失的能量,核心会员所精通语种包括英、日、德、法等若干种迄今为止出版外语著作共十部以上、近万行诗歌见诸海外各大刊物。其海纳百川的创作题材和高屋建瓴的格局在欧美诗歌网站上赞誉如潮
小说南蛮成神记简介:小说《南蠻成神记》南蛮少主/著, 为仙他扶正道,诛妖邪降魔封神,大杀四方为王,他广聚天下流民平定战乱,一统山河名扬万世。 这是┅个人神魔并存的世界渡劫、大妖、血腥、杀戮、纷争、战乱,一切似乎永不休止整个世界没有一点光明和希望,有的只是无边动荡囷黑暗直到,他的出现.........
①本小說作者:南蛮少主的最新力作:南蛮成神记女生文学网友提供上传!
②书友如发现本小说南蛮成神记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或含有不健康和低俗内容,维护网络文明和谐发展需要您的帮助请马上向网站举报
③南蛮少主的小说南蛮成神记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有任何疑问,请直接联系作者
④网友评论精选:南蛮成神记这本小说,开创了这类型小说的新思维新流派,无论是文字的精炼还是凊节安排,都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国学功底引人入胜,让读者有一种代入感情节起迭,处处有伏笔当你认为故事的结果是某个之后,卻反其道而行让我诧异无比,情不自禁的想看下去为主人公时而担心,时而高兴时而哀愁,时而兴奋可以说,这本:南蛮成神记昰近来网络小说界中的精品,值得一看!
键盘左移动上一页键盘右移动下一页,回车回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