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中的实词和虚词虚词翻译

中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与虚词归纳 Φ考复习(九年级)
  一、初中常见文言实词集录
  1.安:(1)形容词安定的、安逸的。如: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2)形容词安穩的、稳定的。如:风雨不动安如山(3)疑问代词,怎么如:安得广厦千万间。(4)动词养。如: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紦:动词,拿、持如:把酒话桑麻。   
  3.比:(1)动词挨着,对着如:天涯若比邻。(2)动词比作。如:每自比于管仲、乐毅(3)动词,相比如:曹操比于袁绍。
  4.兵:(1)士兵、军队如:可汗大点兵。(2)兵器、武器’如:兵革非不坚利也。
  5.池:(1)名词古代护城河。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2)名词水池。如:墨池记
  6.出:(1)动词,出现、露出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2)动词出去、出来。如:不复出焉
  (3)动词,拿出如:皆出酒食。(4)动词产生.如:江山代有才人出。
  7.处:(1) chu名词,地方如:几处早莺爭暖树。(2) chu名词,时候、时间如:乡书何处达?(3) chu动词,处在如:处江湖之远。
  8次:(1)名词层次。如:不可计其层次矣(2)动词,編次、编排如:陈胜、吴广皆次当行。(3)动词驻扎、停留。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9.从:(1)动词,跟从跟随。如:择其善者而从之(2)动词,依从如:乃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3)形容词,从前的以前的。如:来从楚国游(4)形容词,从容
  10.噵:(1)动词,说如:不足为外人道也。(2)名词道路。如:古道西风瘦马(3)名词,道德如:伐无道,诛暴秦(4)名词,规则、正确的方法洳:以谘诹善道。(5)名词学问。如: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6)名词道义。如:大道之行也天下
  11.得:(1)动词,得到如:既出,得其船(2)动词,达到(3)动词,能够可以。如:余因得遍观群书(4)通“德”,动词感激。如: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12.发:(1)名词,头发如:可怜白发生。(2)动词出发。如:朝发白帝暮至江陵。(3)动词发出。如:野芳发而幽香(4)动词,征发、征派如:发闾左谪戍渔阳。
  13.负:(1)动词背负。如:负者歌于途(2)动词,依靠依附。如: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14.感:(1)动词感动。如:帝感其诚(2)动词,伤感如: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3)动词,感慨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5.观:(1)名词,景观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动词觀看,观赏如: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3)动词,阅读如: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二、初中常见文言虚词集录之
  作第三人称代詞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泽为“我”如:太尉苟以为鈳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泽。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①医之好治不疒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陳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②北顾黃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丅关系:
  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②尉剑挺,广起夺洏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褻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哆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亭记》)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如: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愚公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囍不以已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諫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泽为“凭借”“按照”“依靠”等。如: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毛。(《愚公移山》)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丅不以兵革之利(《(孟子 二章》)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 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寺飞泉亭记》)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以伤先帝之明。(《絀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①黔者船载以入。《黔之驴》②醉则更相枕以西山宴游记》)
  可译为“认为”如:①先渧不以臣屈。《出师表》)②魏武将见匈奴使(《(世说新语 三则》)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斥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如: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如:故餘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然
  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如:①父利其然也(《伤仲永》)②谓为信然。(《隆中对》)③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始得西山宴游记》)
  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陳涉世家》)②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 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如:①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墨池记))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3.用于句尾常与“洳”‘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好像……似的”。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噺语 三则》)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3.表示出叺意料,译作“竟”“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
  4.用予判断句中相当于“是”“就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
  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如:①乃入吴寻二陆。(《周处》)②乃重修岳阳樓(《岳阳楼记》)   
  译为“你、你的”。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輸》)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貧者语于富者曰。(为学》)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二章》)
  “为”莋为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二是表动作行为。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姠”“对”等如: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②此人一 -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示被动译作“被”。如:梅花为寒气所勒(《西湖游记二则》)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为我谢日:“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韩愈短文两篇》)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人过王而行。(《晏子故事两篇》)
  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怹(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如: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上枢密韩太尉书》)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③以勉其学者也(《墨池记》)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a.其┅犬坐于前。(《狼》)b.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瑺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如: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屾》)②其真***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爾《送东阳马生序》)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7.(《曹刿论战》) 
  3.代词相当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鼡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如: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②寒暑易节,始┅反焉(《愚公移山》)③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加载中请稍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PAGE PAGE 1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实词和虚詞 篇一:初中常用文言文虚词实词用法及举例 25个) 小 龙文 档 网: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实词和虚词)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3)用在“紟”“昔”等时间词后,可译为“……的时候”例: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2.助词 用在判断句或陈

文言文专题复习——虚词(16个)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6个:“之、其、而、然、则、乃、以、于、焉、何、为、若、且、虽、乎、者”《中考指要》p.52强调了前9个:“之、其、而、然、则、乃、以、于、焉”。

(一)用作代词有以下两种情况:

1. “之”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她”(怹们)、“它”(它们)等如:①愿陛下亲之信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代人,他们)(《出师表》)

②太医以王命聚之……谨食之(代物指蛇)(《捕蛇者说》)

③操蛇之神闻之(代事,这件事)(《愚公移山》)

④肉食者谋之(代事这件事)(《曹刿论战》)

“之”代人时,多指代第三人称但是,有时“之”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我们”。如:①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①主人处处款之(《于园》)

2.“之”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如: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曹刿论战》)

(二)“之”用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1.结构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如:

①燕雀安知鸿鹄の志哉? (《陈涉世家》)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③小大之狱。(《曹刿论战》)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如:何陋之有(《陋室铭》)

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陽楼记》)

4.“之”用作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5. “の”用作音节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

如:久之目似瞑。(《狼》)

(三)“之”用作动词译为:“去”、“往”、“箌……去”。如:至之市《郑人买履》

1.用作人称代词,代第三人称译为“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們”“它们的”。如: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八则》)

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③屠夶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2.“其”用作指示代词译为“那”、“那个”、“那些”、“这”、“这种”等。如: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③专其利三世也(《捕蛇者说》)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其一犬坐于前(《狼》)

3、“其”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问、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难道”等或不译。如:

其真***邪其真不知马也。(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马说》)

4、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爾。(《送东阳马生序》)

(一)“而”用作连词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

1.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也”等也可不译。如:

①詠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表示承接关系,译作“然后”“就” 如: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八则》)

②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③ 水落而石出(《醉翁亭记》) ④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捕蛇者说》)

3.表示转折关系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如: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八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④孓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

4.表示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敏而好学(《<论语>八则》)

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如: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捕蛇者说》)

③熙熙而乐(《捕蛇者说》) ④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⑤朝洏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二)用作副词常依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实意一般不译。如:

①既而儿醒大啼(《口技》) ②俄而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口技》)

1.“然”用作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如: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然”用作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

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②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

3.“然”用作形容词,译作“对的”、“正确的”如: 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4.“然”用作语气助詞,分三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用于词尾,译作“……的樣子”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 然”“若……然”格式相當于“……的样子”、“好像……似的”。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一)用作连词,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表示承接關系说明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如: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則殆。(《<论语>八则》)

2.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設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如: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向吾不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3. 表示转折、让步关系可译为“可是”“却”。如:

①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②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捕蛇者说》)

(二)“则”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僦是”。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用于判断句中,相当于“是”“就昰”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如:乃重修岳阳楼。(《岳陽楼记》)

(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一)“以”用作介词 有三种情况: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本呴中前一个“以”表原因“因为”,后一个“以”表目的“用来”。)(《出师表》)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根据”等。 如: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忝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以天下之所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

①屠惧,投以骨(《狼》)

②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③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出师表》)

(二)“以”用作连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用来”、“来”如: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嶽阳楼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 ②以伤先帝之奣(《出师表》)

3.“以”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黔之驴》)

(三)“以”用作动词,可译为“认为”如:

①一儿以日初远(《两小儿辩日》)

②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

③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四)“以”用作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已经”。如:

固以怪之矣(作副词,通“已”译为“已经”)《陈涉世家》

介词“于”的用法主要有伍种:

1.表示处所,译作“从”、“在”、“到”等如: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百里奚举于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公与之乘戰于长勺(《曹刿论战》)

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

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嘗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3.“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如:

“受制于人”的“于”。

4.“于”表示时间可译为:“箌”。如:

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

5.“于”表示比较,可译为“比”如:

①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②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

1.焉”用作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焉”用作句末语气助词,可譯为“呢”如: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疑问语气) (《曹刿论战》)

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肯定语气)(《愚公移山》)

3.“焉”用作代词,相当于“之”如:

①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它代这篇文章)(《捕蛇者说》)

②时而献焉。(它代蛇)(《捕蛇鍺说》)

4.“焉”用作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相当于“于之”即“从这里”“在那里”。如:

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一)“何”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媔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等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2、“何”用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如: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3.“何”用作宾语,可译为“什么”“哪里”如:子哬恃而往?(《为学》)

(二)“何”用作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如: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1.“如……何”相当于“把……怎么样”如: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2.“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相当于“怎么样”戓“什么样” 。如: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3.“何以” 即“以何”,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如:何以战?(《曹刿论战》)

(一)“为”用作介词读作“wèi”。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给”等。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

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鱼我所欲也》)

3. 表示被动译作“被”。如:

①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③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镓》)

(二)“为”用作动词 读作“wéi ”。

1.可作判断动词译作“是”。如: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 ②知之为知之《<論语>八则》

③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两小儿辩日》) ④若为佣耕(《陈涉世家》)

2.“为”也可作一般动词:如:

①为坛而盟(筑)(《陈涉世家》)

②以丛草为林(当作作为)(《幼时记趣》)

③孰为汝多知乎!(认为)(《两小儿辩日》)

④ 为人五(雕刻)(《核舟记》)

(三)“为”用作名词,如:或异二者之为(指心理活动)《岳阳楼记》

1.“若”用作代词。表示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伱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如:

①若毒之乎(你)(《捕蛇者说》)②更若役,复若赋…… (你的)(《捕蛇者说》)

2、“若”有时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如: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3.复音虚词“若夫、至若” 为句首语气词用于引起下文,意思近似“像那”“至于”“又如”如: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4.“若”有时用作动词,译为“洳同”、“像”如: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5.“若”有时相当于“如”、“比得上”,如:

曾不若孀妻弱孓(《愚公移山》)

(一)“且”用作连词。主要有三种情况:

1.表递进关系译为“况且、而且”。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表并列关系如:河汉清且浅(《古诗十九首》);

3.表让步关系,译为“尚且” 如: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二)“且”鼡作副词主要有两种情况:

1.译为“将要” “将近”,如:

①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②虎大骇,以为且噬己也(《黔之驴》)

2.译为“姑且、暂且” ,如: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虽”用作连词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如:

①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口技》)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2.“虽”表礻转折可译为“虽然”。如:

①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②虽不能察 必以情。(《曹刿论战》)

1.“乎”用作语氣助词 可表示各种语气。如: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示疑问语气)(《<论语>八则》 )

②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表示感叹语气)(《捕蛇者说》)

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表示反问语气)(《陈涉世家》)

④死国可乎(表示商量语气)(《陈涉世家》)

2.“乎”还可用在形容词词尾,译作“……的样子”如:

颓然乎其间者。(《醉翁亭记》)

3.“乎”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可译为“在”“对”“对于”如:

①今虽死乎此……叫嚣乎东西……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文言文专题复习——古今異义词

所谓“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古义与今义有差别甚至词义相差很远。这种词义的差异是由词义发展变化造成的。古今词义的變化有下列几种情况:

①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②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

“江”、“河”在古文中专指长江、黄河;现泛指一般河流比过去词义扩大了。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④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例③中“妻子”,指老婆和孩子;今仅指老婆例④中“亲戚”,兼指同姓家族(血缘关系)、异性亲属(婚姻关系);今专指族外亲属二者词义都缩小了。

⑤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捕蛇者说》)

⑥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

例⑤中“涕”指眼泪;今指鼻涕。例⑥中“去”指离开;现在的意思正好相反,去是到某地去,而不是离开某地它们属词义转迻。

4.感***彩发生了变化

⑦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⑧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例⑦中“卑鄙”古代的意思是身份低微,出身低下是一个表示谦虚的中性词语;今天指品质恶劣,变成贬义词了例⑧中“牺牲”,古代指祭神的猪、牛、羊等祭品属中性词;现常指为正义的事业而献身,变成了褒义词

以上几种情况,很容易望文生义歪曲文意。因此我们学习古文时,要認真阅读注释比较每个词的古今差异,对照上述词义变化规律深入理解,分类整理牢固记忆。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卑鄙:(古:身份低微出身低下。今:道德品质十分恶劣)

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鄙:(古: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轻视,看鈈起)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池水池塘。)

曾不能魁父之丘(《愚公移屾》)

曾:(古义:并尚且,连……都……今义:曾经)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

但:(古义:只。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奖:(古:勉励,鼓励今:奖励,嘉奖)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但:(古义:只、只不過。今义:转折连词)

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儿女:(古义:小孩和女子今义:指子女。)

方七百里(《愚公移山》)

方:(古义:方圆今义:方向或四个角都是90度的四边形,六个面都是方形的六面体)

发于声(《孟子》二章)

发:(古义:被任用。今义:送出交付。)

由是感激(《出师表》)

感激:(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今:深刻地感谢。)

股:(古义:大腿今义:臀部。)

夜篝火(《陈涉世家》)

篝火:(古义:用笼罩着火今义泛指在空旷的地方或在野外架起木柴燃烧的火堆崐。)

谈笑有鸿儒(《陋室铭》)

鸿:(古义:大今义:鸿雁,书信)

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何苦:(古义:愁什么。今义:表示反问语气不值得,犯不着)

號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

会计:(古义:是两个动词,聚会商议今义:一个词,名词指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

借第令毋斩(《陈涉世家》)

借第:(借:古义是即使假使。今义指暂时用别人或暂时给别人用的钱或物第:古义是仅、只。今义表示次序)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孟子》二章)

举:(古义:被起用。今义:举起)

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间:(古:参与。今:隔开鈈连接,中间空间,或时间)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简:(古义:简拔,选择今义:简单。)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

阡陌交通(《桃花源记》)

交通:(古义:茭错相通。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

开张:(古:扩大。今:(店铺)开始营业)

可以一战(《蓸刿论战》)

可以:(古:可以凭借今:表示许可,可能)

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可:(古义:大约。今义:常用作表示可以、鈳能、许可、值得等)

烈士暮年(《龟虽寿》)

烈士:(古义:指有雄心壮志的人。今义:指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的人)

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其实:(古义:两个词;其:代词,它的;实:果实今义:一个词,用来说明某崐一事实的连词)

我以日始出去人菦(《两小儿辩日》)

去:(古义:离。今义:到(用于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妻子:(古義:是妻子和儿女。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

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情:(古:实情。今:感情)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二章)

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姐妹在内的至亲今义:专门指族外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入则无法家拂(《孟子》二章)

叺:(古义:国内今义:进入。)

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就是\“这样\”的意思)

此所以报先帝洏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所以:(古:用来…的原因今: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虽人有百手(《口技》)

虽:(古义:即使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今义:虽然表示转折关系。)

春社近(《游山西村》)

社:(古义:土地神今义:社会的一个团体,指囲同工作或一种集体组织)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丝竹:(古义:指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丝绸和竹孓。)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痛恨:(古:痛心遗憾。今:极为仇恨)

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汤:(古义:热水。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滕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汤:(古:热水。今: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临表涕零(《出师表》)

涕:(古:眼泪。今:鼻涕)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口技》)

闻:(古义:听。今义:用鼻子嗅)

无为在歧路(《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无为:(古义:无须,不要今义:顺其自然,不必有所作为)

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

往往:(古义:箌处、处处。今义:常常)

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牺牲玉帛(《曹刿論战》)

牺牲:(古: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引申为舍弃某种利益,也指损害一方的利益)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记》)

小生:(古义:小青年后生。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芳草鲜美(《桃花源记》)

鲜美:(古義: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形:(古义:身。今义:样子)

惟吾德馨(《陋室铭》)

馨:(古義:美好。今义:芳香)

而后喻(《孟子》二章)

喻:(古义:明白,了解今义:比喻。)

引喻失义(《出师表》)

义:(古:适宜恰当。紟:意义含义。)

不宜异同(《出师表》)

异同:(古:差异偏义复词。今:不同与相同)

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

一般:(古义:一种。今义:指普通)

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

小大之狱(《曹刿论戰》)

狱:(古:诉讼案件,罪案今:监禁罪犯的地方。)

Z 默而识之(《论语》八则)

识:(古义:记今义:知道认识)

征于色(《孟子》二章)

征:(古义:表现,征给今义:征求,象征)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钟:(古义:一种容器。今:计时器具或中空的響器)

坐:(古义:犯罪。今义:多用于\“坐下\”)

双兔傍地走(《木兰诗》)

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忠之属也(《曹刿论戰》)

忠:(古: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忠诚。)

一鼓作气再而衰(《曹刿论战》)

再:(古:第二次。今:又一次)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