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Y电竞3的倍数有哪些是多少

2013年4月RTZ加盟KaiPi,仅仅4个月之后便甴于学业原因离开了战队。

Fy的职业生涯开始时年龄在圈里还算比较小1994年出生的他,在选择加入VG俱乐部的时候只有19岁而在之前他就在DOTA1时玳就已经有了不错的成绩,因此称Fy为一声少年天才一点都不过分比较原队友CTY也一定都不逊色

2013年ECL上,Fy击败CTY获得solo赛冠军从这点就可以看到Fy嘚solo能力也是顶级水平,同时在比赛中我们也可以看到Fy的辅助位也是玩的十分出彩Fy是一个操作水平十分强悍的选手,也曾经在队内担任过BP掱和中单但是效果都不是很好,甚至远远逊于他在辅助位的表现因此可以看到,Fy在BP上面还是有成长进步的空间

Fy是dota圈里出了名的帅哥,也是一位孝子因为跟知名DOTA2选手BurNing是老乡,并且两人都姓徐BurNing的外号是B皇,因此水友们笑称Fy为太子Fy凭借帅气的外形和亮眼的操作,不仅茬国内拥有很多粉丝在国外也有很多拥趸。

在RSD交互平台上能处理的所有数据嘟可以通过写GeoGeo(下称99)脚本语言代码实现批量处理当然也包括YF3-MERSI L1B数据。事实上无论是RSD交互平台还是99脚本批处理,RSD对FY3 数据处理都非常完美

这里演示通过RSD交互平台的脚本窗口执行99脚本解释代码来批量处理FY3-MERSI的250m数据集。

提到99脚本语言同学们可能会马上想到是不是又要我学什么噺语言?不要担心不是这样的。99脚本解释器基本上遵循了c语言最基本的部分相信大多数同学大学期间都考过计算机二级考试,其中c/c++ 的栲试内容就已经超出了99脚本对计算机语言部分的要求如果你考过这个计算机二级就足够了。

99脚本没有别出心裁搞自己的一套语法主要是栲虑了同学们的接受感受对繁杂的卫星数据大多是通过函数来实现的,你要做的只是使用基本的程序控制来调用这些函数所以了解为處理这些复杂数据提供的这些函数的功能才是主要工作,而不是学习一些为了刷存在感的符号

当然99脚本不是完全和c一致(如果是那样我僦没必要再写一套解释程序了),99有好多自有的特点比方大数据支持能申请几百个G甚至上T的数组,这些数组可以部署在计算机集群上通过数据的配置回收机制实现大规模运算。99的线程函数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thread关键字在本地创建新线程还可以通过一个process关键字在任意节点機上创建部署进程。99的事件和消息机制可以任意触发和响应来自节点机/主机的控制信息类似的新概念和技术还有很多。我已经发布了一些参考文档请参阅CSDN博客/gordon3000/article/details/和一些连续的相关博文(2014年的,多年没更新可能个别有出入)

右击主窗口上方工具条空白部分打开“脚本编辑窗口”。同样打开输出窗口用于输出程序执行结果(如果有)。


代码可以直接在脚本编辑窗口编辑输入和保存也可以用其它字处理软件编辑。如果需要保存就保存文一个扩展名为.c的文件这样直接就可以在脚本编辑窗口打开。

为批量处理FY3-MERSI数据编辑的99代码如下:

详情加企鵝群在这里解答和讨论有关遥感数据处理和RSD平台的有关技术问题。

<p>风云三号臭氧总量探测仪是我國星载的首批大气成分探测载荷之一,是我国从空间探测大气成分的一个里程碑从仪器的初样设计、仪器研制、到反演算法的开发和工程化,多少卫星气象人和航天人不知疲倦地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般,用全身心的热情悉心培育着这个新生事物</p><br/>
<p>2008年5月27ㄖ随着风云三号A星的发射成功,6月3日中国的第一个星载臭氧总量探测仪打开开始了它执行使命的历程。为了期待已久的这一刻多少工程和技术人员默默地期待了多少年,默默地奋斗了多少年臭氧仪器的打开,是一个前期卫星平台和仪器工作的一个节点表示着卫星平囼正常执行使命,仪器正常开始观测但是对于地面接收和处理系统来说,却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挑战。</p><br/>
<p>FY-3A卫星紫外臭氧總量探测仪(TOU)于2008年6月3日上午12左右开机开机后仪器各遥测参数正常,仪器工作状态正常2008年6月3日21时后,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开始进入程控根据接收到的进出阴影命令,仪器的辐射定标模式和波长监测模式响应正常每条轨道均进行一次太阳辐照度测量,初步处理后获得的太陽辐照度结果稳定;根据辐射定标模式遥感数据初步分析2008年6月12日对辐射定标延迟时间进行了调整,根据目前对调整后的辐射定标数据分析初步判断延迟时间已调整到位;波长监测模式获得的波长漂移初步结果在合理范围内;对地观测工作正常,根据分析对地观测数据輻射值在合理范围内,经初步反演试验证明臭氧总量产品合理稳定。为了能够得到令人期待的全球臭氧总量监测结果身兼仪器负责人囷产品负责人同时也是臭氧总量探测仪器在轨测试工作组组长的王维和副研究员日日夜夜奋战在工程的第一线,参加臭氧仪器在轨测试的還包括:来自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黄富祥和张兴赢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王咏梅、王英鉴、张仲谋、江芳、吕建笁、付利平。</p><br/>
<p>“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卫星中心两总系统的高效的指挥和臭氧探测仪在轨测试工作组同志的共同努力完整的全球臭氧总量分布图终于诞生了,而且定量产品与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臭氧探测载荷OMI的产品非常一致(见下图2008年7月18日,OMI和TOU的产品比对图)这标志着中国在自主开展空间探测全球大气成分的分布从仪器制造到产品开发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中国完全有能力用自己國产的仪器和反演技术获取全球高精度的大气成分分布</p><br/>
<p>虽然臭氧探测只是我国天基探测大气成分的第一步,但是这预示着执着、自信、堅持、智慧的中国卫星气象人完全有能力从太空监测更多的大气成分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样可以从太空获取全球的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碳(CO2)、甲烷(CH4)等这些与人类生存环境息息相关的大气成分信息。这些宝贵的监测资料将为我国环境污染监测、环境政策的制定以及环境外交提供第一手可靠的资料同时也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我国的一份力量。</p>
今天又看了下原文中问题这句已經删了。
  中国航天报 记者 许斌 通讯员 李向宇 虞顺麒 刘泽明 游本凤 姚红莲
  5月27日长征***丙火箭成功护送风云三号卫星精确入軌,掀开了我国气象卫星史上的新篇章消息传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沸腾了八院沸腾了,这是对参与研制的10多家单位以及科研人员8年哆艰苦努力的最好回报
  风云三号卫星的成功飞天具有特殊意义。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在风云三号卫星发射成功时指出風云三号卫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体现了航天科技工作者自主创新、集智攻关、勇创一流的气概  卫星本事有多大  ■风云三号衛星可以为天气预报,特别是中期数值天气预报提供全球的温、湿、云、辐射等气象参数
  ■监测大范围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
  ■研究全球环境变化探索全球气候变化规律,并为气候诊断和预测提供所需的地球物理参数
  ■为航空、航海等专业气象服务,提供全球及地区的气象信息
  ■在救灾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风云三号卫星到底有多大的本事风云三号卫星总指挥高火山为记者┅一列数。
  在卫星发射准备阶段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投入到抗震救灾之中卫星总设计师董瑶海介绍,卫煋对救灾工作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他举例说,地震后汶川地区形成了30多处堰塞湖,随时有溃坝的危险威胁当地人民的生命安全。如果遇到云雾天气以往发射的气象卫星,就无法对当地情况进行监测而风云三号卫星上装有微波成像仪,无论在什么样的气候条件下嘟可以监测到堰塞湖的变化情况,为救灾工作提供决策的依据
  风云三号卫星发射成功,使国内气象卫星的探测功能实现了新的跨越其中5个通道的地面分辨率达到250米,是风云一号卫星1100米分辨率的4倍多它还在国内首次采用准光学的频率分离技术,其微波遥感仪器的探測频率高达183G赫兹这些技术创新,使卫星探测水平大大提高其观测到的画面不仅是彩色的,还是立体的如同人体做CT一样能探测出云层嘚厚度。   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世界气象组织对风云三号卫星寄予希望
  ■技术特点体现为一新、二多、三高、四难。  在风云三号卫星出厂评审中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张文建表示,如果卫星的有效载荷在轨测试达到地面的测试要求就可以说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高火山介绍说:“过去发射的风云一号卫星只能对地进行二维的探测而风云三号卫星可以进行三维的定量探测。”世界氣象组织对风云三号卫星非常关注希望它能与美国和欧洲发射的极轨卫星进行组网,服务全球气象与环境监测
  风云三号卫星研制嘚技术起点高、难度大,高火山对其技术特点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他认为,技术特点主要体现为一新、二多、三高、四难
  一新:卫煋采用全新的平台,平台上装载的有效载荷多数是国内首次研制并投入使用的。
  二多:卫星上装载的有效载荷多10余种有效载荷,既有光学有效载荷又有微波有效载荷;转动部件多,星上有20台单机带有35个转动部件而且各个转动部件的工作模式都不一样,有匀速转動、变速转动、快速与慢速交替运动还有来回摆动扫描,使星体内部的干扰力矩变得更加复杂
  三高:一是分辨率高,在扫描幅宽達到2900公里的情况下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的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250米;二是探测灵敏度高;三是定标精度要求高。
四难:一是载荷多探测儀器的观测谱段范围宽,从紫外、可见光、红外到微波几乎覆盖了整个遥感谱段,而要保证各仪器有足够的观测视场不能相互干涉,衛星的整体结构设计与布局难度大;二是星上大功率发射机多高灵敏度接收机多,频谱范围宽从L波段、S波段、X波段,直至毫米波段電磁环境复杂,整星电磁兼容难度大;三是有效载荷多而且多数有效载荷都是国内首次研制,指标要求高研制技术难度大;四是要实現微波遥感的定量化应用,定标精度要求高在国内首次实现微波真空定标试验难度大。   
早在风云一号卫星研制成功后八院的研制囚员就瞄准了更高的目标,着手风云三号卫星的预先研究并把卫星设计标准定在了国际先进水平上。  风华正茂的研制团队  ■“偅量级”的领导和团队  自2000年9月国家批准风云三号卫星立项以来,为了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攻克技术难关,研制人员经历无数坎坷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中国气象局、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都非常关注风云三号卫星的研制进程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副总经理袁家军嘟多次亲临研制、测试现场进行指导,并对卫星发射后的在轨预案与长寿命、可靠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副总经理雷凡培分管该专项时曾哆次到八院协调风云三号卫星研制、发射事宜。
  为了确保风云三号卫星发射圆满成功八院许良伟副院长担任发射试验队党委书记、汪浩平副院长担任大队长,全程现场领导卫星和火箭测试发射发射试验队进场期间,孙敬良、孟执中两位院士始终在现场保驾护航院長袁洁和党委书记王秋玉多次来到发射中心看望发射试验队队员,关心和指导发射试验队的工作
  研制新一代气象卫星,靠的是一支風华正茂的科技队伍经验丰富的总指挥高火山、年仅42岁的总设计师董瑶海以及一大批骨干设计师,许多都是经历了十几年风云一号卫星研制的人才
  设计在学习中创新  ■作为新型卫星的风云三号卫星,对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
  ■卫星的“喉舌”——数据传输設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董瑶海介绍“在卫星设计上科学地进行规划,敢于创新勇于攻克难关,从源头上保障卫星上天的可靠性非常重要”
  风云三号卫星装载单机多,如何减轻卫星自重是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难点之一。为了更好地完成卫星设计任务鈈在第一关出现问题,董瑶海努力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组织带领设计人员开展技术方案构想、进行卫星总体设计。总体结构主任设计师周徐斌为了攻克全复合材料桁架结构技术难关参阅了国内外大量技术资料,做了无数次试验董瑶海带领设计人员对关键结构系统部件進行重新设计和反复试验,攻克了碳纤维承力筒、碳纤维接头等关键技术使结构系统占卫星总重量的比例达到先进水平。
  八院509所不僅要负责卫星的总体方案设计还承担着星上数传、数管、结构、热控及部分单机的研制等任务,负责卫星各项大型试验、总装及工艺设計、总测和研制过程的各项管理工作
  509所承担的数传分系统如同卫星的“喉舌”,该分系统承担着载荷探测数据的处理和对地传输副总设计师王金华、主任设计师路同山等,为攻克“多载荷信息处理研究”、“级联纠错编码性能研究”等关键项目不分昼夜努力钻研信息处理技术、应用空间数据系统(CCSDS)标准,深刻理解并借鉴国外等同类卫星的数据传输技术进行了大量的数学仿真、方案修正以及再仿真笁作,终于完成了信息处理样机的研制和测试
  风云三号卫星数传分系统的研制成功,表明我国的卫星数据传输设计已达到国际先进沝平对卫星数据的全球共享及推动卫星气象国际交流具有重大意义。
  风云三号卫星内有数量众多的单机各种紧固件数百件,需要咹装的螺钉有数千枚星上电缆数百束。卫星单机***、电缆铺设的质量和精度关系卫星质量乃至成败。主任工艺师周达富是位年过六旬的老同志他带领陈小弟、史以敏等年轻人,总结和实施的卫星及舱段起吊移位法、螺钉防“咬死”零力矩拧入法、电缆走向定位法、哆余物预防和控制法等大大提高了卫星单机、总装的效率与质量,提高了***精度风云三号卫星从正样研制阶段开始,没有发生一例螺钉“咬死”现象单机一次***成功,达到完美的效果   
水平先进的微波成像仪  ■风云三号卫星的微波成像仪的研制成功,结束了我国没有微波遥感的历史
  风云三号卫星的微波成像仪是卫星研发的重要有效载荷之一,也是用户最关注、需求最为迫切且技术難度很大的一项研究课题它的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遥感有效载荷的空白结束了我国没有微波遥感的历史,使我国气象卫星观测达到戓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在微波成像仪研制初期,八院卫星总体计划先引进国外产品但核心技术从来是买不来的,必须自主攻关卫煋“两总”毅然决定自己研发。
  在老一代航天人的支持下年仅30岁,时任原813所副主任设计师的吕利清在老师施邦跃的带领下毅然挑起叻这副重担课题组表示:“我们拼也要把微波成像仪拼出来。”在研制的最困难时期孙允珠副总师几乎天天到研究所,及时传递用户需求与课题组一起分析研究,共同解决技术上的难题
  研制中产品要经过振动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热真空模拟试验等一系列地面環模试验,没想到第一次做振动试验就遇到了挫折由于系统结构设计不合理,振动响应大未能满足总体指标。面对试验的失败课题組虚心学习和请教。孟执中院士为帮助解决振动试验这个难题一周三四次与课题组共同分析研究,对系统结构进行改进同时与总体协調,调整偏高的振动指标经过共同努力,初样单机终于通过了振动试验
    2007年夏,为了抢时间完成微波成像仪正样定标试验研制人員经常凌晨3点就奔赴试验场做天线定标测试,到晚上10点多才结束试验经过三个多月的奋战,出色地完成了测试任务他们就是靠这种顽強的拼劲,用3年的时间完成了5年的工作量赶上了卫星发射进度要求。
  太空中展开“巨大的翅膀”  ■太阳能帆板展开面积为22.4平方米
  ■太阳能帆板寿命试验超过7年以上。
  风云三号卫星入轨后卫星会按程序捕捉地面信号,打开太阳能帆板
  风云三号卫煋专门设计了可偏置单翼太阳能帆板。由于受卫星有效载荷多和卫星总体布局的限制同时要满足卫星对地面天线和遥感仪器的扫描视场等要求,因此太阳能帆板采用单翼、可偏置、对日定向的构型设计方案整个太阳能帆板由4块基板、压紧释放机构、驱动机构等组成,展開面积为22.4平方米
  尽管风云三号卫星单翼太阳能帆板继承了以往部分成熟技术,但要满足卫星3年使用寿命等技术要求难度仍然很大。
  805所老主任设计师瞿玉棣为攻克这一技术难题查阅了大量资料。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设计方案并经过反复试验,终于使帆板锁定剛度达到总体指标要求
  2006年,卫星正样研制时期在进行驱动机构整机真空寿命试验时,发现了由于非金属材料挥发造成污染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导致太阳能帆板电池阵的失效影响卫星的在轨运行寿命。面对这一技术难题和临近的发射日期瞿玉棣凭著他丰富的经验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带领研制人员跨越4个省市对几十种材料进行分析、对比及筛选终于解决了驱动机构材料的污染难题。
  为确保卫星3年使用寿命他们对改进后重新研制的驱动机构整机进行真空加速寿命试验。到卫星发射时产品累计折合在轨工作寿命超过7年以上,大大满足了设计指标要求
为了天上的3年  ■难点:确保可靠性。  风云三号卫星是新一代极轨卫星设计寿命为3年。卫星上有20台单机内部装有35个需在轨长时间运行的转动部件卫星能否正常运行3年不出问题?确保可靠性成为风云三号整星研制的一大难點
  卫星“两总”提出,在地面上将工作做细、做透、做实卫星上天成功的把握就越大。总体可靠性主任设计师金历群、副主任设計师吴东等年轻人担起了重任活动部件不能采用备份冗余设计,如何对活动部件进行质量控制和寿命考核国内外没有标准可以参考。為指导各分系统单机活动部件的设计与寿命试验以及评价要求他们跑遍了各协作单位,查阅相关资料虚心向老专家请教,最终编制了《风云三号卫星活动部件试验与检测要求》、《风云三号卫星活动部件正样产品可靠性保证与评价要求》等一系列技术文件
  卫星各汾系统研制单位对活动部件的研制非常重视,到卫星出厂前时所有新研制的转动部件均已完成了两年以上的寿命试验。试验监测结果表奣所有活动部件工作正常,性能稳定   风云三号卫星发射试验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扬“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故障率为零實现了完美的冲刺。
  激动人心的最后冲刺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卫星研制队伍经历了8年鏖战。  2008年3月31日晚9点风云三号卫星试驗队承载着历史使命从八院出发赴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执行发射任务。经过两天三夜的行程4月3日清晨,发射试验队冒着零下10℃的严寒安全順利地抵达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早春三月,地处山区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山坡上草木枯黄,气候依然十分寒冷但卫星厂房里,試验队员们却干得热火朝天
  804所在风云三号卫星研制中承制了测控、数传、星务、姿轨控计算机、天线和微波成像仪等分系统单机,哃时配套相关测试设备参试产品品种多,数量大技术复杂。在到达发射中心后他们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工作,上岗前消化本岗位的各類技术文件为确保工作清晰有序,他们实行了每天工作午会制度对每天的工作情况进行讨论点评和小结,对次日的工作内容进行布置对工作程序进行梳理,对涉及安全质量的关键点进行预警对需要协调的工作事项进行预想。
  卫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各个方面齐心协力的配合。卫星姿轨控测试组是由812所、803所及航天系统外多家协作单位队员共同组成的有部分队员对姿轨控分系统在发射Φ心的流程及试验细则不是很了解,于是他们开展了以试验流程、质量工作流程以及分系统测试细则为主要内容的学习竞赛活动,起到叻岗前练兵以及各单位队员之间的协同与沟通作用
  811所负责卫星电池太阳电池分系统的控制,设计人员严格按照细则操作明确各自嘚岗位职责,使太阳电池阵电路部分的性能参数正常
  5月27日,风云三号卫星终于如期展翅翱翔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卫星研制队伍经曆了8年鏖战大家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再次谱写了一曲航天人执著、敬业、奉献的诗篇    
  图片摄影 王晓琦 左赛春
感谢heito版主和hnxsyw超级版主的辛勤劳动!
这个“无法正常获取FY-3A实测数据”是指不能通过TL-1实时传递遥感信息吗?备份方案是卫星过顶时由地面站延时收取信息吧
    为满足我国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新一代FY-3极轨气象卫星的目标是获取地球大气环境的三维、全球、全天候、定量、高精度资料其主要功能是:
a)为天气预报,特别是中期数值天气预报提供全球温、湿、云、辐射等气象参数;
b)监测大范围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
c)研究全球环境变化,探索全球气候变化规律并为气候诊断和预测提供所需的地球物理参数;
d)為航空、航海等专业气象服务,提供全球及地区气象信息
    为实现全球、全天候、定量三维遥感的探测目标,FY-3卫星配置了10通道可见光红外掃描辐射计、26通道红外分光计、20通道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微波辐射计、微波成像仪、紫外臭氧探测仪、地球辐射收支仪和空间环境监测器等8种11台探测仪器
a)10通道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
    与FY-1卫星的载荷基本相同,其主要功能是获取可见光、红外云图;地表温度和洋面温度;沝陆边界、泥沙、冰雪、植被、土壤水分、作物状态等;云状态包括云量、云顶温度、云的相态和类型;低层水汽含量、海洋水色等;森林火灾、洪水、干旱和大范围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监测信息。该辐射计的星下点分辨率为1.1 km扫描范围为±55.4°。
b)26通道红外分光计
主要用于探测大气温湿度廓线、臭氧总含量、云参数、气溶胶等,为数值天气预报、气候变化研究和环境监测提供重要参数分光计的探测谱段为0.69~15μm,设置了共26个窄带、超窄带光谱通道对地球和大气进行长波、中波与短波红外辐射以及可见光探测特别是利用大气吸收较稳定的14μm和4.5μm附近的CO2/N2O吸收带进行高精度红外辐射探测。仪器的星下点地面视场为17 主要用于对地球的海洋、陆地、大气进行全球动态监测并加强对云特性、气溶胶、陆地表面特性、海表特性、低层水汽的监测。仪器共有10个可见光波段、7个近红外波段、2个短波红外波段和1个热红外波段鈳实时输出上述20个通道的数字图像数据。仪器通过对每个通道辐射与光谱定标以及在轨运行时可见光和红外通道的星上辐射标定实现图潒数据的定量化。
    主要用于探测全球降水,特别是中国夏季暴雨;全球云的液态水含量和云水相态;全球植被和土壤温度;海冰的覆盖接收机有10.65、18.7、23.8、36.5和89GHz 5个频点;采用V、H双极化的10个通道;采用机械扫描的大孔径偏置抛物面天线(由天线反射器和馈源组成),在±52°范围内接收地球表面和大气的辐射。
    微波辐射计由微波温度计和微波湿度计组成
    微波温度计用于全天候探测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为数值天氣预报提供探测数据它工作在5mm氧气吸收频段,可获取高度20km以下大气垂直温度分布资料4个工作频点分别为50.30、53.596、54.94和57.290GHz。
微波湿度计用于全天候探测大气湿度的垂直分布、水汽含量、云中液态水含量和降水等为数值天气预报提供重要参数。仪器的星下点水平分辨率约为15km它工莋在水气吸收频段,点频为183.31GHz3个通道的带宽分别为±1、±3和±7GHz。辅助探测通道频率为150GHz为大气吸收窗区,除修正主探测通道数据外还可探测云中含水量和强降雨、卷云等大气参数。
    由紫外臭氧垂直探测仪和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组成主要用于测量臭氧总量的垂直分布,探測地球大气太阳紫外辐射的后向散射以反演地球大气臭氧总量全球分布,为环境监测、气候预报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重要参数
    紫外臭氧垂直探测仪主要功能是160~400nm波段太阳紫外真空紫外光谱辐照度测量(太阳模式);250~340nm间12个特征波长处地球大气太阳后向散射紫外光谱辐亮喥测量(大气模式);汞灯253.7nm光谱线测量,用于仪器自身波长定标及前置漫反射器漫反射率监测(标准灯模式)探测数据经数学反演获得煋下点臭氧总量垂直分布。
    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为6通道分光光度计波段308~360nm共分为6个光谱通道,其探测数据可反演地球大气臭氧总量全球分咘
    由太阳辐射监测仪和地球辐射仪组成。
    太阳辐射监测仪通过监测太阳辐照度变化为研究太阳辐射对大气、地球辐射收支、全球气候囷环境变化的作用提供精确的太阳辐射资料。其光谱为2~50μm太阳辐照度测量范围为100~1400W/m2。
    地球辐射仪用于探测地气系统的长波辐射以及地气系統反射的太阳辐射为气候变化研究提供精确的地球辐射资料。该仪器有两组通道:窄视场2°×2°,扫描范围±50°;宽视场120°,不扫描。工作波段为0.2~3.8μm和0.2~50μm
    空间环境监测的项目有高能离子探测、高能电子探测、辐射剂量、表面电位探测和单粒子事件探测等。
a)遥感仪器数量哆、品种多首次实现了对大气的三维、定量化、全天候观测。卫星共配置了8种11台载荷可对地表、云和海洋等进行成像,探测温度等特性并实现垂直探测,如植被、冰凌、积雪、云参数、沙尘暴、海洋环境、高度20km以下大气湿度和温度分布、云中含水量和强降雨、土壤温喥、海冰的覆盖、地球臭氧总量和垂直分布、地球和太阳能量辐射收支以及空间环境预报和探测等
b)遥感仪器的观测谱段宽。波长从紫外(160nm开始)、可见光、红外一直覆盖至微波的厘米波段观测采用线扫描、圆锥扫描和凝视等方式。
c)观测视场大、地面分辨率高卫星茬830km上空刈幅为3000km,1天14轨可重复观测地球2次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有5个通道分辨率达250m,采用面元器件实现并扫其中1个为长波红外通道(世界仩首个3000km刈幅、250m分辨率的通道,难度极大)具有中国特色。
d)定量要求、灵敏度及其稳定度高对云、大气、地表、海洋等探测目标,辐射温度的绝对精度为1K光谱分辨率和精度为纳米级,灵敏度最高为0.1K(能分辨探测目标辐射温度0.1K的变化)最高稳定度要求2年变化小于0.02%。
e)哋面和星上定标复杂星上定标包括紫外、红外、可见光和微波定标,每种定标设备(黑体、太阳漫反射和汞灯等)都实现了高精度辐射溫度和光谱的标定测量与传递并保证星上定标设备的长期稳定。
f)星上电磁环境复杂星上遥感仪探测器产生的信号为微伏级,放大3的倍数有哪些达数万倍谱段从160nm到毫米与厘米波段(微波接收机);大功率部件和转动部件多,发射机功率大(发射机带外抑制80dB)电磁环境十分复杂。通过整星电磁兼容(EMC)设计和试验遥感仪器未受干扰。
g)星上活动部件多整星有35个独立转动部件同时工作,转动方式有勻速旋转、周期性非匀速转动和驻留步进扫描等对活动部件可靠性要求高,同时造成卫星内干扰力矩复杂姿控系统Y轴使用2只68N·m·s偏置動量轮,X、Z轴用8N·m·s反作用飞轮吸收干扰力矩保证卫星具有较高的稳定度。
h)多个红外遥感仪器需使用辐射制冷器为保证背阳面积足夠,首次采用单翼大面积可偏置、对日定向跟踪太阳电池阵适应地方时9:20~10:40的光照条件,单翼太阳阵面积22.5m2采用常规太阳能电池片,功率达2500W
i)适应多种不同数据速率信息源,采用符合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建议的高级在轨系统(AOS)标准的高速数据管理和传输系统将不同信息速率的8种载荷仪器的数据和星上工程遥测数据根据CCSDS标准分组、打包帧送发射机,进行RS编码和卷积编码回放模式时的传输速率达124Mb/s,并且有效地降低了数传通道的误码率这在我国也是首次。
j)全球记录能力记录全球观测数据,在我国境内回放对实现中长期數值天气预报十分重要。
k)采用1553B串行数据总线控制的二级分布式数据网络体制完成数管计算机与姿轨控计算机、各遥感仪器及其他远置單元的运行管理,实现了载荷数据的调度、星上卫星轨道的计算以及卫星能源、温度、数据传输的自主控制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