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场整肃与清代吏治研究吏治和科场整肃与清代吏治研究纲纪什么区别

【摘要】清代,科场舞弊案层出不窮,在科考前考官与士子交通舞弊,关节条子盛行,致使科场舞弊不断发生,科场大案要案接连出现为科场整肃与清代吏治研究科场、整顿吏治,清代尤其是清前期采取严厉措施惩治舞弊的考官士子,进而科场整肃与清代吏治研究科场,使科场秩序有所好转,同时也使吏治廉洁。本文拟以戊午科场案为中心,从整顿吏治的角度以及把此案置于清代整个科场案中两个方面来探讨清代科场案

致使科场舞弊不断发生 , 科场大案要案接连出现。为科场整肃与清代吏治研究科场、整顿吏治 , 清代尤其是清前期采取严厉措施惩治舞弊的考官士子 , 进而科场整肃与清代吏治研究科场 , 使科场秩序有所好转 , 同时也使吏治廉洁本文拟以戊午科场案为中心 , 从整顿吏治的角度以及把此案置于清代整个科场案中两个方面来探讨清代科场案。 【关键词 】吏治 ; 戊午科场案 ; 清代 ; 咸丰帝 【中图分类号 】K2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205作者简介 : 韩军强 (1981—) 四川师范大學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研究生 (四川成都 , 邮编 : 626001) 咸丰八年 (1858年 ) 顺天乡试科场案 , 是清代最大的科场案狱之一。因按干支纪元 , 该年为戊午年 , 顺天乡试貢院亦称 “北闱 ” , 故此案亦谓之 “戊午科场案 ”或 “戊午北闱之狱 ”然以往论者有的多侧重于对案情的叙述 , [1 ]有的论者认为此案系咸丰帝┅人决断 , 侧重于咸丰帝一人在此案中的作用 , [2 ]还有论者认为肃顺在此案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 偏重于肃顺一人在此案中的作用。[3 ]笔者认为 , 这些論者没有站在整顿吏治的角度来论述此案 , 也没有把此案置于清代整个科场案中进行考察 为此 , 本文拟借助相关文献资料从上述两个方面来探析此案。 一、清代吏治与科场舞弊 吏治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 , 它关系着民心向背 , 吏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家兴亡 , 因此中国古代历届政府都┿分重视 , 经常整顿吏治 , 以使国家朝良性发展 , 为求达到万世一系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到清代 , 虽已呈现出衰落迹象 , 但清代统治阶级为了国家繁榮昌盛 , 实行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 使清王朝达到了鼎盛时期 ———康乾盛世。在盛世期间 , 清王朝吏治可谓廉洁 , 然而经过一百余年的太平盛世后 , 清王朝开始逐渐衰落 , 尤其是乾隆中期以后 , 特别是嘉道以来 , 整个清王朝可谓腐朽不堪 , 尤其是吏治问题 , 官吏贪污腐化 , 因循守旧虽然乾嘉道三朝皇帝采取措施力图挽救逐渐衰落的王朝命运 , 尤其是道光皇帝曾欲整顿吏治 , 却遭到大臣们的一致反对 , 道光帝无奈只好作罢。在这种氛围下 , 官场陋习和社会不良风气也会蔓延到科场中 自隋唐开科取士以来 , 科场舞弊时有发生 , 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 至明清时期 , 尤其是清代科场舞弊愈益严重 , 而且舞弊手段众多。仅拿舞弊的多发地和重灾区 ———乡试来讲 , 其舞弊手段共有 12 33 种[4 ]在清代 , 造成士子们铤而走险、敢违科场条例的原因是 : 第一、科举制发展到清代 , 整个社会对它产生了空前的狂热 , 士子们为追逐名利 , 寒窗苦读 , 失败了再考 , 一直考到 70岁、80岁以至 90 岁以上 , 至死不悔。[5 ]然而一旦考中 , 可谓名利双收 , 在地方上也有一定的声望 ; 第二、科举制在清代虽已走向衰落 , 但它对读书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也是极其深刻的“读书做官 ”已被读书人奉为 座右铭 , “金榜题名 ”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目标 , 而家

【摘要】:清代吏治腐败特别是貪污之风蔓延的主要原因,从法律视界看,源于在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对侵盗、贪污犯罪适用于"完赃减等免罪例"该项法律的制定及实施盡管有特殊的时代背景,但无异为侵贪犯罪提供了"免死牌",因而也成为贪污盛行的催化剂,是清朝中衰的重要法律诱因。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歭PDF格式


清代吏治探微ISBN:9,作者:唐瑞裕著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进行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