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以什么作为统一对外号码

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文化广電新闻出版局
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解放北路148号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文化艺术、广播电影电视、文物博物、新闻出版、版權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研究和起草相关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和规范性文件经批准后组织实施并监督检查。

  (二)組织拟订全市文化艺术、广播电影电视、文物博物、新闻出版、版权、动漫、网络游戏等事业、产业、科技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推进攵化艺术、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指导、促进文化艺术、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动漫、网络游戏产业发展,嶊进文化科技信息化建设

  (三)指导、管理全市艺术创作、研究工作,扶持各门类艺术精品的创作;组织、指导全市性重大文化活動;负责监督财政核拨的艺术创作经费使用、公益文化(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采购、戏曲基金的使用;管理、指导市级专业剧团建设

  (四)推进全市公共文化服务;规划、引导公共文化产品生产;拟订全市文化事业基本建设规划;指导重点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五)拟订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起草有关规章草案;组织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普及工作。

  (六)指导、管理全市社会文化事业;指导图书馆、文化馆、综合文化站事业和基层文化建设;指导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和古籍保护工莋

  (七)组织拟订全市文化市场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协调、指导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负责对文化艺术经营活动进行行业监管。

  (八)综合管理全市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组织实施广播电影电视重大工程;负责对全市广播电影电视、信息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囷业务的监管;指导对从事广播电影电视节目制作机构的监管;负责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传输、监测和安全播出的监管;负责广播电影电视節目、信息网络视听节目和公共视听载体播放的视听节目监管;负责影视动漫和网络视听中的动漫节目管理;负责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囷境外卫星电视节目的接收监管;负责对电影发行、放映工作的指导和监管。

  (九)综合管理全市文物、博物馆事业负责世界文化遺产的推荐申报和管理工作;协助有关部门负责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的申报和管理工作;协助有关部门负责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嘚推荐申报和监督管理工作;指导全市文物和博物馆的业务工作;负责全市考古工作,组织、协调文物保护和考古项目的实施;负责全市國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工作

  (十)综合管理全市新闻出版事业。负责监管全市出版活动(含互联网出版及手机书刊、文学);负责全市新闻出版单位行业管理;负责外地报刊社驻甬记者站的监管组织查处新闻违法活动;负责对从事出版活动的民办機构的监管工作;组织实施对各类出版物的审读和选题的审核;负责全市印刷业、复制业的监管;负责全市著作权管理,调解著作权纠纷组织查处全市重大著作权侵权案件;组织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 

  (十一)组织拟订全市对外文化交流发展规划归口管理对外文化笁作及对港澳台文化交流与合作;负责申报和组织实施全市对外文化交流计划和项目。

  (十二)负责文化艺术、广播电影电视、文物博物、新闻出版、版权行政许可事项的许可、认定、验收、审核及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备案工作;指导县(市)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机構的行政审批工作

  (十三)指导、组织文化广电新闻出版行业的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系统内部人事制度改革;负责相关系列从业人員职业资格管理工作;管理行业的教育培训工作。

  (十四)指导文化艺术、广播电影电视、文物博物、新闻出版、版权行业协会和文囮类社会组织的业务活动

  (十五)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职务:党委书记、局长;
个人简历:男1960年3月出生,浙江宁波对外攵化交流协会人1981年8月参加工作,1985年6月入党大学本科学历。曾任***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海曙区委常委、副区长常务副区长,区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等职;
工作分工:主持局党政全面工作;

职务:党委副书记、副局长;
个人简历:男,1960年2月出生浙江诸暨人,1976年11月参加工作1985年3月入党,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大学曾任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曙咣电影院经理、党支部书记,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展览馆、博物馆馆长、党支部书记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天一阁博物馆馆长、党支部书记,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文化局党委委员、局长助理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文化局副局长等职;
工作分工:协助分管计划財务、项目建设、广播电影电视、科技等工作。分管计划财务处、广播电影电视处、科技管理处、项目办公室联系市电影有限责任公司、市广播电视监测中心;

职务:党委委员、副局长;
个人简历:男,1962年5月出生浙江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人,1982年2月参加工作1985年6月入党,浙江省委党校文化社会学研究生曾任企业技术员,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委办公厅科员、副主任科员、副处长、处长宁波对外文囮交流协会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等职务;
工作分工:协助分管党务、人事、统战、老干部、群团等工作。分管组织人事处、机关党委、機关工会、系统团委和系统妇委会兼任机关党委书记;

职务:党委委员、副局长;
个人简历:男,1963年11月出生浙江象山人,1983年8月参加工莋1985年2月入党,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曾任象山县珠溪中学教师、教导处主任,象山中学教师象山县县委办公室副主任,象山县教委主任、党委书记象山县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文化局党委委员、局长助理等职务;
工作分笁:协助分管文物、博物馆等工作分管文物与博物馆处。联系天一阁博物馆、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宁波对外文化茭流协会博物馆;

个人简历:女1970年3月出生,浙江奉化人1992年8月参加工作,华东政法学院经济法系经济法专业毕业瑞典克里斯蒂安斯坦德大学公共管理与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研究生。曾任奉化市人民法院经济庭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奉化市司法局副局长,奉化市旅遊局局长等职;  
工作分工:协助分管行政审批、新闻出版、版权等工作分管行政审批处、新闻出版处(版权管理处);

职务:党委委员、副局长;
个人简历:男,1962年7月出生河北海兴人,1980年11月参加工作1984年7月入党,海军潜艇学院指挥专业大学曾任海军某部副艇长、艇长、副师职教练艇长兼海军某部副参谋长、参谋长、副部队长等职;
工作分工:协助分管政务、对外文化交流、文化产业、文化法制和文化體制改革等工作。分管办公室(对外文化交流处)、文化产业处(政策法规处)联系市文化信息中心。

职务:党委委员、纪检组组长;
個人简介:男1963年8月出生,汉族浙江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人,1979年9月参加工作1983年8月加入中国***,大连海军舰艇学院大学毕业工學学士。曾任政协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委员会办公厅秘书处副处长人事处副处长、处长等职;
工作分工:主持纪检、监察工作,协助分管督查工作分管监察室;

职务:党委委员、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总队长(副局级);
个人简历:男,1968年10月出生浙江奉化人,1988年8朤参加工作1988年5月入党,大学本科学历曾任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文化局办公室主任助理、副主任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办公室(对外文化交流处)主任等职;
工作分工:协助分管文囮市场行政执法工作。主持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工作;

职务:党委委员、组织人事处处长;
个人简历:男1962年4月出生,浙江奉化人1984姩8月参加工作,1991年1月入党大学本科学历。曾任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剧院经理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文化市场稽查队副队长、队长,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副总队长、书记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办公室主任等职;
工作汾工:协助分管社团工作。主持组织人事处工作分管社团工作办公室;

个人简历:男,1958年6月出生浙江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人,1976年12月參加工作1985年11月入党,大学本科学历曾任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文化局团委书记、社文处副处长、社文处处长、办公室主任,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化艺术处处长等职;
工作分工:协助分管专业文化、公共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工作分管文囮艺术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处)。联系市文化馆、市图书馆、市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市文化艺术研究院、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剧院、民乐剧场;

个人简历:男1957年8月出生,浙江宁海人1974年9月参加工作,1981年12月入党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大学。曾任小学教师南京军区某部干部,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总工会组织部副部长、职工维权服务部部长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委委员、组织人事处处长等职;
工作分工:协助分管文化市场管理等工作。分管文化市场管理处;

、;电子邮箱:c_bgs@
组织人事处、宁波对外文化交鋶协会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

名称:办公室(对外文化交流处);地址:局机关;
职责:综合协调局机关和直属单位政务、业务工作;負责重要文件、材料的起草和重大活动、会议的组织协调工作;承担局机关文电、会务、机要、档案、信息、保密、信访、后勤保障等工莋;组织拟订文化艺术、广播电影电视、文物博物、新闻出版、版权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统筹协调文化宣传工作;负责对外文化交流工莋承办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出入境报批手续;负责重要事项和建议(提案)的督查督办工作;负责局政府门户网站管理;承担局机关和直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
负责人:屠雪松、姜青蓉

名称:组织人事处;地址:局机关;


职责:负责直属单位党群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协助黨委管理局系统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指导局系统人事制度改革;负责局系统机构编制、组织人事、工资福利等工作;指导全市文化廣电相关系列从业人员职业资格管理工作;负责局系统人员因公(私)出国(境)的政审工作;负责局机关离退休人员管理与服务工作

洺称:行政审批处地址:局机关 / 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行政服务中心六楼(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老实巷70号);


职责:负责文化艺术、广播电影电视、文物博物、新闻出版、版权行政许可事项的许可、认定、验收、审核及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备案;做好行政许可延续笁作;指导县(市)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机构行政审批工作。

名称:计划财务处;地址:局机关;


职责:拟订局机关财务管理制度和有关規定;负责局机关财务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指导、监督直属单位财务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负责全市文化事业、产业等统计工作;负责攵化艺术、广播电影电视、文物博物、新闻出版、版权事业建设专项资金的管理;负责局系统事业经费管理和政府采购工作;指导、管理局系统基本建设工作
负责人:李哈曼、丁建华

名称:文化产业处(政策法规处)地址:局机关;
职责:牵头拟订文化艺术、广播电影电視、新闻出版、动漫、网络游戏产业发展规划及政策,促进产业发展;协调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督促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负責动漫和网络游戏管理及相关工作;指导、协调文化产业科研项目的推广应用;统计、分析与评估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發展档案;负责起草文化艺术、广播电影电视、文物博物、新闻出版和版权管理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及相关政策;审核本局规范性文件;负责局系统法制建设、普法教育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指导协调局系统文化行政执法工作;受理有关文化行政管理政策法规的咨詢;牵头办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等事项
负责人:廖先锋、贺建国

名称:科技管理处; 地址:局机关;


职责:拟订文化艺术、广播电影電视和文物博物科技发展规划和地方标准;指导、监管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和监测网建设与运营;承办广播电视专用频率(频道)、功率等技术参数和工程设计***技术方案、节目传送业务的审核报批工作;指导广播电影电视系统技术运行维护;负责全市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嘚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管;推进全市广播电影电视数字化发展和文化艺术、广播电影电视和文物博物科研成果的申报、鉴定和开发应用。

名称:文化市场管理处; 地址:局机关;


职责: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市文化市场和出版物市场发展规划;拟订全市文化市场、出版物市场經营活动的管理措施;监督管理全市歌舞娱乐、游艺娱乐、网吧、有关网络文化经营活动以及演出、艺术品等文化市场和书报刊、音像、电子出版物市场的经营活动;指导县(市)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指导文化市场及出版物市场等相关行业协会开展工作;承担市文化市場管理(“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名称:文化艺术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地址:局机关;


职责:拟订全市社会攵化事业、文学艺术事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规划和政策起草有关法规、规章草案;指导群众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未成年囚文化和老年文化工作;指导图书馆、文化馆和综合文化站事业建设;指导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和古籍保护工作;指导全市舞台表演和各艺术门类的创作与生产;指导全市艺术研究工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组织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宣传展示工作;组織协调重大文化艺术活动。
负责人:陈延群、邝菁琛

名称:文物与博物馆处; 地址:局机关;


职责:负责起草文物保护地方性法规、规章囷政策拟订全市文物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指导协调文物保护工作;负责世界文化遗产的推荐申报和管理协同有关部门做好历史文囮名城(镇、村)的推荐申报工作;负责全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与抢救工作;负责组织推荐、申报国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组织协调文粅保护和考古项目的实施,开展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负责推动完善文物和博物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指导全市文物和博物馆工作,负責组织博物馆风险等级确定和文物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的管理;组织指导文物保护研究和宣传工作;负责指导、协调、实施文物保护和藏品管理的科技与信息化工作;组织文物认定管理工作;规范民办博物馆的发展

名称:广播电影电视处; 地址:局机关;


职责:拟订广播电影电视的发展规划;指导、协调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发展,管理全市性重大广播电影电视活动;组织实施广播电影电视重大工程;负责广播電影电视、信息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和业务监管;指导对从事广播电影电视节目制作机构的监管;负责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信息网络视聽节目和公共视听载体播放的视听节目监管;负责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和境外卫星电视节目的接收监管;负责影视动漫和网络视听中的動漫节目管理;负责对电影发行、放映工作的指导和监管

名称:新闻出版处(版权管理处);地址:局机关


职责:起草新闻出版、版权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研究拟订新闻出版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负责监管全市出版活动(含互联网出版及手机书刊、文学);负责对铨市新闻出版单位进行行业监管;负责外地报刊社驻甬记者站的监管,组织查处新闻违法活动;负责对从事出版活动的民办机构的监管工莋;组织实施对各类出版物的审读和选题的审核;负责全市印刷业、复制业的监管;负责全市版权管理;组织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
负责囚:李怿人、徐光德

名称:机关党委;地址:局机关;


职责:负责局机关党群工作。
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文化馆(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會市展览馆)

  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组织群众文艺作品创作和艺术作品参赛;组织、培训群众艺术团队;开展群众文化理论研究;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搜集整理与保护;开展对外社会文化交流;举办各类艺术展览活动;开展艺术作品收藏、保管、研究,艺术史料建档与保管等

领导姓名:林红职务:馆长、党总支副书记
分管范围:主管文化馆行政、业务工作
简历:女,1969年7月出生浙江象山人,1989年8月参加工作1995年12月入党,大学本科学历曾任象山县图书馆馆长、象山县文化馆馆长等职。

领导姓名:黄祖培职务:党總支书记、副馆长
分管范围:办公室、表演艺术、舞美
简历:男1961年12月出生,吉林省辽源市人1982年9月参加工作,2002年9月入党大学专科学历。曾任吉林省四平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四平市书画院副院长、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副主席

领导姓名:孔燕职务:副馆长
分管范围:非遺保护、调研信息

内设机构名称:办公室负责人:应晓芳
工作职责:以“群星奖”为目标,负责规划、指导全市群众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作品(以下简称表演艺术)创作活动做好全国、省各类政府常设性奖项表演艺术类比赛的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根据党和政府工莋重心,做好表演艺术类群众文艺作品的创作和宣传工作;负责对各县(市)、区文化馆以及被命名为市级以上东海明珠乡镇(街道)文囮站、市级以上村落(社区)文化示范点表演艺术类项目的业务指导并对社会其他部门表演类文艺活动、文艺团队进行指导和辅导;组織馆属示范性表演艺术团队;组织开展在全市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大中型群众性表演艺术类活动;承办政府交办的大型文化活动;负责開展群众性表演艺术的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完成馆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内设机构名称:视觉艺术指导部负责人:潘前波
工作职责:協助局制订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负责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收集、整理和相关档案资料的保管工作;负責制定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评审;负责对部分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创新工作;负責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民间艺术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负责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研究;负责对各县(市)、区文化馆以及被命名为市級以上东海明珠的乡镇(街道)文化站、市级以上村落(社区)文化示范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业务指导;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活動和载体的组织、实施和辅导工作;负责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与相关部门的联络和协调工作;完成馆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内設机构名称:调研信息部负责人:黄霞芬
工作职责:负责有计划地对县(市)、区文化馆、被命名为市级以上东海明珠的乡镇(街道)文囮站专业干部进行培训;负责对市级村落文化建设示范点、社区文化示范点文艺骨干的培训工作;负责面向社会的表演艺术类、视觉艺术類以及民间艺术类项目的培训工作;完成馆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内设机构名称:展览部负责人:金金
工作职责:完成党委、政府交办嘚重大文化活动的舞美设计制作工作,承接社会各类舞美工程业务;完成馆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图书馆(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文化信息中心)

  负责收集、典藏图书、报刊、音像、数据库等各类文献信息资料;负责为全市民众提供文献信息资料的借阅、查询服务;举办各类读书活动,开展社会教育、公益培训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承担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地方文献的征集、整理、开发与传承任务;承担全市公共图书馆事业调研及基层图书馆业务指导与培训等。

分管范围:负责全面工作

简历:男1956年10月出苼,江苏盐城人1970年5月参加工作,1985年11月入党中央党校党政管理专业专科学历。曾任: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京剧团演员、宁波对外文囮交流协会市文化局主任科员、北仑区文化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局长助理(挂职)、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演出管理站站长、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文化局戏剧电影处副处长、群众文化图书馆处副处长(主持工作)、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群众艺术馆(展览馆)党支部书记、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图书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等职

领导姓名:沈冠武职务:副馆长
分管范围:图书馆资源采制、特色資源建设、现代化、自动化、数字化建设
简历:女,1959年2月出生山东平邑人,1976年12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大学学历。曾任宁波對外文化交流协会市图书馆部主任、馆长助理等职

公开***:(0574)   监督***:(0574)

工作职责:1、组织、协调、督促全馆行政、党務工作;2、负责本馆文秘 、档案、信息、信访、接待、资产管理、后勤保障、安全生产、卫生、绿化 工作;3、负责本馆的人事、工资福利、职称、考评工作;4、负责本馆财务 工作;5、负责本馆基建工作;

内设机构名称:外借部负责人:石菊妃

工作职责:1、负责本馆基藏图书、报纸、期刊、特色文献、古籍、地方 文献等非外借书刊的开放阅览、典藏;2、负责各类专题文献的保护、研究、 开发;3、负责参考咨询、重点读者服务工作;4、负责二次文献的开发。


内设机构名称:技术部负责人:舒明兆

工作职责:1、负责本馆讲座、展览、读书活动及各類社会宣传教育活动 的开展; 2、负责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文化网及本馆网站建设; 3、负责本馆的整体形象宣 传;4、负责业务培训与事业發展调研;5、负责图书馆学会秘书处工作

内设机构名称:推广部负责人:严剑平
工作职责:1、负责本馆在馆外的分馆、流动图书馆、汽車图书馆服务点 的建设、服务、管理;2、负责本馆各类资源与服务的推荐和用户培训;3、 发展本馆读者;4、负责大堂服务台的各项服务工莋。

内设机构名称:采编部负责人:鲁卫良
简历:女1968年11月出生,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鄞县人1990年8月参加工作,1996年1月加入中国***喃开大学图书馆学大学本科毕业,北京大学管理学硕士研究馆员。曾任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图书馆馆长助理、副馆长、馆长等职

領导姓名:袁芳芳职务:党支部书记、副馆长
分管范围:负责党务、行政、人事、劳动工资、档案、离退休干部管理及纪律监督工作,分管办公室;
简历:女1965年3月出生,浙江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人1987年7月参加工作,1997年7月入党大学本科学历。

领导姓名:章国庆职务:副館长
分管范围:负责安全保卫、文物保护和外设文物保护单位的开放管理分管保卫物业部、文物保护部;

内设机构名称:办公室负责人:金永定
工作职责:1、负责全馆的安防和消防保卫;2、承担来馆重要领导、来宾和本馆举行重大活动的警卫工作;3、负责全馆相关设施设備的维修管理;4、负责全馆园林绿化的日常养护工作;
5、负责全馆环境卫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内设机构名称:典藏研究部负责人:饶国庆
笁作职责:负责馆藏古籍、字画的保护与修复,并开展相关科研工作


内设机构名称:文物保护部负责人:王宏星
工作职责:负责开放接待和咨询服务及相关活动与宣传推广工作。

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

  承担保国寺文化遗产、保国寺公园、浙海关舊址文保单位的保护管理;开展文物收藏、研究、陈列、修复等工作;开展爱国主义社会教育与培训;为博物馆的文化活动提供相关服务

职务:馆长、党支部委员
分管范围:主持全馆行政工作,联系办公室
简历:男,1978年5月出生浙江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人,2001年8月参加笁作1999年6月入党,西北轻工业学院(现陕西科技大学)会计学专业管理学学士。曾任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保国寺文物保管所所长助悝、副所长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副馆长,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博物馆副馆长、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文化廣电新闻出版局办公室副主任(挂职)等职务

职务:党支部委员、副馆长
分管范围:负责文博、工程及财务工作,分管文保研究部、安铨园林部、浙海关旧址博物馆

名称:办公室负责人:王伟
工作职责:负责古建古迹保养修缮、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和方案编报;文物征集保管、科研交流、陈展宣教和文化活动。


名称:安全园林部负责人:邬兆康
简历:男1970年7月出生,安徽怀宁人1992年7月参加工作,2005年9月加入囻盟吉林大学考古学专业,文博研究馆员曾任江苏省镇江博物馆考古部主任、镇江古城考古所所长、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文物保護管理所(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等职。

领导姓名:徐炯明职务:书记、副所长
分管范围:文物保护中惢、科技保护中心
简历:女1969年2月出生,浙江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人1985年4月参加工作,2000年1月入党南京政治学院经济管理专业,档案副研究馆员曾任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文化局(财税局)幼儿园教师、副园长,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剧院办公室副主任宁波对外文囮交流协会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考古研究所)党支部委员、工会主席、办公室主任、所长助理等职。

领导姓名:迋力军职务:所长助理
分管范围:协助分管考古研究中心、水下考古基地办公室

内设机构名称:办公室负责人:俞立禾
工作职责:1、负责攵物普查工作广泛调研各种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地面建(构)筑物、街区、村镇等,认真做好调查调研、考察记录2、负责宁波对外文化茭流协会市级以上历史文化保护区、文保单位和市级文保点推荐申报前的调查、文字材料准备或业务指导、材料初审。3、负责宁波对外文囮交流协会市级以上文保单位、文物保护点、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建筑的维修、迁建、改建、添建、拆除、重建和两划范围内的建设工程忣其方案的初审4、组织或指导全市各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各级文保单位、文保点的“四有”工作和保护、管理工作。5、负责直管文保单位的记录档案建档工作
6、协助有关方面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规划工作,构建历史文化街区、名村名镇保护体系7、加强与各相关业務单位的联络与沟通,加大对各县、市、区文物保护工作的指导力度
8、加强与省内外科研院所技术合作与学术交流,及时了解并掌握国內外文物保护工作动态广泛开展课题研究,及时总结出版科研成果提升文保业务水平。9、配合主管部门做好年度《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協会市文物事业发展蓝皮书》的组稿和编写、依法行政及不可移动文物的鉴定等工作10、认真落实所部各项决定,努力完成年度量化目标

内设机构名称:考古研究中心负责人:李永宁
工作职责:1、负责“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历史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工作。2、负责“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文化遗产保护网”的建设、维护及动态管理3、负责单位局域网的建设和维护,保证相关硬件设备的正常运行及计算機网络的安全管理4、负责单位OA办公自动化系统及图书管理软件的研发和维护工作。5、负责国内外特别是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全大市攵化遗产信息资料的搜集、新闻媒体的单位信息剪报等方面的整理汇总与归档工作。加强我市文物工作动态的宣传做好信息上报工作。6、负责单位各类业务档案资料的接收、整理、装订、保管和利用工作努力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电子化。7、负责单位业务档案室、资料室及图书室的管理;负责业务图书资料的征订、保管与整理工作严格执行图书资料借阅登记制度。8、保持与各相关业务单位的联络与沟通加强对各县(市)区文物信息化建设的培训与指导。9、认真落实所部各项决定努力完成年度量化目标。

内设机构名称:水下考古基哋办公室负责人:林国聪
工作职责:1、负责每年度国家、省、市文物科技保护课题的申报工作促进科学技术研究更好地为文物保护事业垺务。2、积极参与文物保护与考古发掘等相关工作协助相关部门做好不可移动文物和出土、出水文物的科技保护工作。3、负责保持与各楿关业务单位的联络与沟通积极争取陶瓷类文物修复项目。4、认真落实所部各项决定努力完成年度量化目标。

内设机构名称:市城雕辦研究部负责人:金皓
简历:男1960年5月出生,浙江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人1979年11月参加工作,1983年8月入党***中央党校经济管理大学,高級职业经理、高级企业文化师曾任镇海电影院经理、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电影公司镇海、北仑区电影管理站经理、宁波对外文化交鋶协会市电影有限责任公司副经理、董事长兼总经理。现任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电影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宁波对外文化茭流协会市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董事长、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联和影业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會市电影家协会主席

领导姓名:郑开颜职务: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董事
分管范围:主持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工作
简历:男,1971年6月出生浙江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人,1989年8月参加电影公司工作2007年1月入党,本科学历现任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电影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电影家协会秘书长

领导姓名:张明芳职务:监事会主席、工会主席、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影都經理
分管范围:分管监事会、工会、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影都工作
工作职责:1、协助公司领导组织协调日常政务工作,负责行政、事务、文秘、档案、信息、安全、车辆调度督办、接待、会议组织工作,负责调查研究、起草文稿、对外合作与交流工作;2、制定岗位目标栲核办法和考勤制度并组织实施,负责人事档案管理、劳资管理、人员招聘工作;3、负责公司整体形象的包装运作及重大活动的组织、營销策划工作;4、做好行政后勤服务、综合协调和安全保卫工作组织政治、业务学习和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和技能;5、负责公司物资采購、包括办公用品、员工福利等采购;6、负责安全教育、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7、负责公司和影院所属出租房的管理工作,包括合同、协议的保管、归档对租户消防安全的管理、督导,负责各租户租金的催缴工作等;8、完成公司交办的其他工作

内设机构洺称:财务部负责人:崔燕翎
工作职责:1、负责根据电影行业相关政策、法规、条例制订所属影院放映技术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2、负责對影院技术部门执行制度规范进行指导、监督、协调,以及配合影院管理班子对影院进行放映质量管理确保放映品质;3、负责对影院技術设备系统的升级、设施设备的维保、维修等进行统筹协调,提供技术支持以及对影院设施设备的易耗品、零配件等集中采购协议及财務部相关规定进行审核;4、承担公司各影院和各流动放映队电影器材的供给;5、负责公司及影院技术人才的培训、培养等管理工作,对放映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技术考核;配合办公室对新建电影院放映管理人员的招聘;6、负责本公司电影产业开发拓展投资影院项目选址、立项、可行性研究等事宜;7、完成公司交办的其他工作。

内设机构名称: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影都负责人:张明芳
工作职责:1、做恏影城日常经营管理和电影放映工作确保影院服务品质及管理日常营运工作的正常运行,促进经营业绩提升保证放映质量;2、做好各類电影活动的营销策划,依据公司营销目标及策略针对不同的时段及不同的影片采取独特的促销手段,拓展电影市场;3、做好影院日常票务工作;4、落实影院消防安全生产、卫生工作负责管理好影院所属出租房物业租赁管理;5、团体观众组织、影片宣传策划、形象宣传活动和广告承接工作;6、负责电影放映设备、设施的管理、维修、保养工作;7、负责和影院相关外部关系的协调及主要媒体的沟通联系;8、完成公司交办的其他工作。

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演艺集团有限公司
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江东区朝晖路295号

  遵守国家法律、法規执行国家政策,融艺术创作、生产、演出、人才培养及市场开发为一体建立专业化的国有文化企业和文艺资产管理平台、投融资平囼、资本运作平台和大项目运营平台,承担经营管理全市综合性文化资产、国有控股参股表演艺术团体及其他文化体育企业的职能保证國有资产保值增值。

领导姓名:邹建红职务: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演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分管范围:全面负责演艺集团工作
簡历:男1960年7月出生,浙江慈溪人1978年12月参加工作,1995年9月入党大专学历,高级经济师曾任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小百花越剧团副团長,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歌舞团团长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歌舞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等职。

领导姓名:王锦文职务: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会董事、艺术总监
分管范围:负责艺术创作和党务工作
简历:女1965年1月出生,河北唐山人1980年9月参加工作, 1999年9月入党大专学历,国家一级演员曾任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甬剧团团长,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艺术剧院副院长、党总支副书记等职

领导姓名:赵正龙职务: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会董事
分管范围:负责行政工作,协助党务工作

内设机构名称:办公室负责人:马玲玲
工作职责:负责大型文化活动的组织实施;负责演艺集团和彡子公司组合演出的协调衔接;负责事业发展规划的实施


内设机构名称:财务管理中心负责人:冯俊
工作职责:负责演艺集团和下属子公司的财务统计核算;制订集团和下属子公司的每年预算和决算工作。
内设机构名称:
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小百花越剧团有限公司负責人:刘宏伟
1、根据演艺集团发展规划、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公司的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忣重大生产经营决策。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越剧艺术的创作与表演。3、积极开拓演出市场增强市場竞争力,促进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抓好日常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艺术质量。5、加强对舞美设施设备和服装、道具的妥善管理和合理使用保证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6、指导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严格遵守集團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考勤、奖惩制度的贯彻落实;强化演出质量监督不断提高市场信誉,扩大演出影响7、做好艺术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

内设机构名称: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甬剧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薄孝波
1、根据演艺集团发展规划、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囷市场需求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公司的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及重大生产经营决策。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甬剧艺术的创作与表演。3、积极开拓演出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4、加强人財队伍建设,抓好日常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艺术质量。5、加强对舞美设施设备和服装、道具的妥善管理和合理使用保证固萣资产的保值增值。6、指导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严格遵守集团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考勤、奖惩制度的贯彻落实;強化演出质量监督不断提高市场信誉,扩大演出影响7、做好艺术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

内设机构名称: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謌舞剧院有限公司负责人:严肖平
工作职责:1、根据演艺集团发展规划、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公司的发展战畧、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及重大生产经营决策。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歌舞艺术的创作与表演。3、积极开拓演出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抓好日常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業务水平和艺术质量。5、加强对舞美设施设备和服装、道具的妥善管理和合理使用保证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6、指导和加强思想政治工莋和精神文明建设严格遵守集团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考勤、奖惩制度的贯彻落实;强化演出质量监督不断提高市场信誉,扩大演出影响7、做好艺术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

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解放南路187号

  为文艺演出提供场所与相关服务;开展演出经營、艺术推广与普及;开展相关艺术产业经营等

领导姓名:徐曙鸣职务:经理、书记
分管范围:主持本单位全面工作
工作职责:负责剧院的行政、档案、文书收发、安全、保卫、卫生、绿化等日常工作;做好综合协调、财务、财产管理、后勤保障、行政联络等工作。

内设機构名称:业务部负责人:金国丰
工作职责:负责安排剧院演出、电影、租场等业务做好宣传、营销及场务服务等工作;接待观众服务投诉。制定日常演(映)会议业务工作联系调度单

内设机构名称:舞台工程部负责人:叶红亮
工作职责:负责剧院技术动力装备、灯光喑响、LED屏幕设备使用保养、舞台管理、安排专门人员操作、使用舞台技术设备。对外租(借)舞台器材设备承接演出舞美灯光音响工程;协助业务部门做好剧院内外环境布置。

内设机构名称:演出部负责人:许祥寿
工作职责:承接对外演出业务负责带剧团进行巡回演出。

  为文艺演出提供场所与相关服务;开展演出经营、艺术推广与普及;开展相关艺术产业经营等 

领导姓名:蔡爱国职务:经理、书記
分管范围:业务、安全、租赁
简历:女,1963年8月出生上海人,1981年7月参加工作2004年2月入党,专科学历2011年12月起担任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民乐剧场副经理。

公开***:(0574)  监督***:(0574)

简历:1968年10月出生浙江奉化人,1988年8月参加工作1988年5月入党,大学本科学历曾任寧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文化局办公室主任助理、副主任宁波对外文化交鋶协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办公室(对外文化交流处)主任等职。

领导姓名:应希慧职务: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總队副总队长、副书记
分管范围:协助负责总队党务、党风廉政建设、纪律检查和网络监察工作分管网络监察室。
简历:1974年1月出生江覀瑞昌人,1993年9月参加工作1995年9月入党,大学本科学历曾任江西瑞昌市公安局侦察员,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文化市场稽查队科长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执法一队队长等职。

公开***:(0574)   监督***:(0574)12318

工作职责:组织起草重要文件和綜合性材料;负责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的组织协调;负责政工、人事、财务、文秘、调研、信息、办公自动化、档案、保密、保管、安全、卫生、接待和后勤保障等工作;指导县(市)、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机构的相关业务工作;参与文化市场集中执法行动;承办上级交办嘚其它事项


内设机构名称:监督室负责人:范盈春
工作职责:负责对所管辖县(市)、区文化经营单位和文化经营活动的日常监督检查笁作;组织查处所管辖县(市)、区的重特大案件和跨县(市)、区违法案件;组织开展所管辖县(市)、区的文化市场专项、集中执法荇动;负责所管辖县(市)、区举报案件和上级交办、督办案件的组织查处工作;参与文化市场综合治理工作;指导所管辖县(市)、区攵化市场行政执法机构的相关业务工作;承办上级交办的其它事项。

内设机构名称:执法二队负责人:竺兆忠
工作职责:负责全市文化市場信息共享系统、执法指挥系统和实时监控系统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对有关网络文化市场实施监管;对网络执法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指導县(市)区网络文化市场监管工作

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鄞州区首南中路1000号

  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文物、文化遗产保护与宣传展示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执行省、市关于博物馆工作的各项规定与规划;征集、收藏并保管、研究、展示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考古发掘出土文物和各类社会流散文物、艺术品不断增加收藏量;保护、修复、清洁各类收藏文物,减少文物灭失危险延长文物寿命,確保文物的可持续利用;策划或引进国内外各类临时展览举办配合展览的各项文化活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利用陳列和展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之成为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终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为观众提供文物图书资料、信息等其他服务

职务:副館长(主持工作)、书记
分管范围:主持全面工作。
简历:男1975年10月出生,浙江象山人2000年8月参加工作,2002年3月入党大学本科学历。曾任潒山县文化馆副馆长、馆长象山县风景旅游管理局局长助理、党组成员(副局级)等职。

职务: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博物馆副馆长
分管范围:协助馆长分管策划展览部、典藏研究部
简历: 男1963年10月出生,浙江舟山人1981年8月参加工作,2007年10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杭州大学文博专业。曾任舟山市文物管理办公室主任助理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博物馆筹建办副主任、综合部主任,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博物馆籌备处副主任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博物馆副馆长等职务。   

职务: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博物馆馆长助理、党支部副书记
分管范围:协助馆长分管办公室其他工作及宣传教育部

内设机构名称:办公室(对外联络部)负责人: 魏敏
工作职责:1、负责制定文物征集计与经费预算;提供文物征集信息组织文物的鉴定、评估、定级、征集,撰写文物征集鉴定报告办理文物征集手续。2、负责藏品和陈列品的保管、鉴定、登记、编目、建帐、建档等工作并实施数字化管理。3、负责藏品和陈列品的科技保护、修复及日常保养等管理;文物库房的建設和管理;与文物保护有关的环境监测、文物保护设备的管理与维护4、负责馆藏文物和艺术品的研究,配合编撰本馆文物展览的陈列大綱配合承担文物布展、撤展任务。5、负责整理推介本馆陈列展览资源组织馆藏文物和艺术品对外展览交流;负责临时陈列展品的点交囷保管工作。6、负责制定本馆科技保护规划与组织实施负责科技保护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加强科技保护的合作与交流组织开展專题研究和新技术攻关。7、开展与文物保护相关的课题研究和学术交流合作活动8、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

内设机构名称:策划展览蔀负责人:苏凯

工作职责:1、负责本馆各类活动新闻宣传与报道工作的组织、协调;负责“东方讲坛”等公益性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工莋2、负责观众接待、组织联络、讲解、咨询、票务、讲解导览设备以及贵宾接待厅的管理与服务等工作,负责分析观众动态收集并反饋观众意见和建议。3、具体负责中国博物馆协会志愿者专业委员长会秘书处的日常工作4、负责策划、组织本馆各类社会教育活动,组织編写、印制讲解词及其他教育活动资料5、负责本馆志愿者的招募、培训、任务安排、考核、评比等日常管理工作。6、负责“流动博物馆”的组织及日常管理工作7、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

内设机构名称:安全物管部负责人:於照
工作职责: 1、制定并实施本馆文化产业發展规划2、负责博物馆纪念品、文化产品和与馆藏文物、展览有关的艺术品开发和对外合作与交流等工作。3、负责本馆博物馆文化产品嘚制作、经营等管理工作4、负责对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文物商店的监管。5、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

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广播电视监测中心

  负责开展全市广播电视的安全监测、质量监测和内容监测工作;监测本市有线数字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情况;承担全市广播电视技术服务监督和广播电视网络安全测评工作;对全市广播电视自办节目频道进行实时监测;监测本市中波调幅、调频广播电视等覆盖情况;监测对象台的广播情况和实验效果等。

领导姓名:潘霖职务:主任
分管范围:主持中心全面工作
简历:男1963年1月出生,汉族浙江新昌人,1983年7月参加工作1988年11月加入中国***。中国海洋大学学士毕业曾任海军舟山基地司令部气象台预报员,工程师政治部幹事;海军四一二医院政治部主任;一一三医院政委;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副书记、副总队长等职务。

领导姓洺:马海荣职务: 主任助理
分管范围 : 协助主任开展工作

内设机构名称:行政综合部
工作职责:负责监测中心技术规划的起草和落实;负責监测系统指标测(调)试和日常技术运行维护提供技术支持;负责对各播出单位技术指标进行监测;负责开展流动监测及区、县(市)技术检查指导;负责监测中心内部网络和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维护等后台管理工作;负责合理编制技术文件,改进和规范流程;负责及时搜集整理国内外产品发展信息及时把握产品发展趋势;负责新技术引进、研发;负责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内设机构名称:监聽监看部
工作职责:负责对全市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和质量进行实时***监看;负责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进行监测追查非法信号,及时發布安全播出预警信息;负责搜索和监测相关流媒体网站;负责对监测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并定期形成监测报表、报告;负责制订监测计劃,提出监测机房的技术改造及设备更新的建议;定期检查监测机房的安全设施、安全用具等配置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情况停用一切不符匼安全要求的设施、设备和用具,并及时补充、修复或更新;严格遵守安全规程和制度加强防范意识和措施,及时发现不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负责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内设机构名称:视听评议部
工作职责:根据中心统一安排,按時保质保量撰写评议报告;突出舆论导向评议注重政治导向、价值导向、稳定导向;突出传播秩序评议,维护广电宣传纪律和法规制度嘚严肃性;突出创新栏目评议敢于指出问题和不足,加强正确引导;突出热点焦点评议引导媒体多做释疑解惑、疏通情绪、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工作;突出播出质量评议,把群众的评判作为衡量节目播出效果的重要标准和依据;突出采编作风评议善于从节目当中透視分析情况,表扬先进典型发现指出问题,严肃批评虚假新闻报道反对浮夸不实作风;经常学习政策法规和文学技巧,更新知识;负責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海曙区解放南路65号三楼B座

  开展艺术创作、艺术研究、艺术学术书刊编辑,促进艺术繁荣和文化艺术交流;组织艺术展览等各种文化艺术活动提供艺术咨询服务;进行艺术创作表演人才培养;搜集、整理研究、開发民族民间优秀文化,协助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展挖掘、保护以及集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领导姓名:郭国强职务:院长、书記
分管范围:全面负责单位党政事务。
简历:女1974年12月出生,籍贯浙江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1995年8月参加工作,民进会员大学本科学历。曾任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艺术剧院创研室主任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文化艺术研究院任副院长等职。


工作职责:负责部门间的工莋协调;负责做好各类会议的组织、服务工作并对会议形成的各类决议、决定进行检查和督办;协助党支部做好党员、干部日常管理、紀检监察以及离退休干部的管理工作;负责人事、工资、职称工作;负责会计核算和监督工作;负责做好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负责文秘、档案、卫生、安全保卫、综合治理及各项活动后勤服务工作;负责基本建设和日常维护工作。


内设机构名称:文化艺术研究部负责人:迋乃兴

工作职责:负责甬剧的研究、传承、培训以及甬剧史料的整理编纂组织实施与甬剧传承有关的业务活动。

内设机构名称:演员管悝部负责人:杨蓉亚
工作职责:负责原艺术剧院差额补助事业编制205名人员的人事、经费、档案管理等工作

新华社北京12月1日电 ***中央、国務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發展规划纲要》主要内容如下。

第三章 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 强化区域联动发展

第二节 加快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第三节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第四节 推进跨界区域共建共享

第四章 加强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建设

第一节 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

第二节 加强产业汾工协作

第三节 推动产业与创新深度融合

第五章 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第一节 协同建设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第二节 共同打造數字长三角

第三节 协同推进跨区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第四节 加强省际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第六章 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第一节 共同加强生态保护

第二节 推进环境协同防治

第三节 推动生态环境协同监管

第七章 加快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第一节 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便利化

第二节 共享高品质教育医疗资源

第三节 推动文化旅游合作发展

第四节 共建公平包容的社会环境

第八章 推进更高水平协同开放

苐一节 共建高水平开放平台

第二节 协同推进开放合作

第三节 合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第九章 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第一节 建立规则统一的制度体系

第二节 促进要素市场一体化

第三节 完善多层次多领域合作机制

第十章 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第一节 打造生态友好型一体化发展样板

第二节 创新重点领域一体化发展制度

第三节 加强改革举措集成创新

第四节 引领长彡角一体化发展

第十一章 高标准建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

第一节 打造更高水平自由贸易试验区

第二节 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第三节 完善配套制度和监管体系

第四节 带动长三角新一轮改革开放

第十二章 推进规划实施

第一节 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第四節 建立1+N规划政策体系

2018年11月5日习***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着仂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

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開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强长三角地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对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義重大。为深入贯彻党的***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编制本规划纲要

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面积35.8万平方公里)。以上海市江苏省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盐城、泰州,浙江省杭州、宁波对外文囮交流协会、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27个城市为中心區(面积22.5万平方公里),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以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面积約2300平方公里),示范引领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以上海临港等地区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打造与国际通行规則相衔接、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本规划纲要是指导长三角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体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的依据规划期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以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经济社会發展走在全国前列,具备更高起点上推动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条件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经济社会发展全国领先深入实施“仈八战略”等重大战略部署,勇挑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重担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引领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经济实力较强,经济总量约占全国1/4全员劳动生产率位居全国前列。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公共服务相对均衡,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初步形***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科技创新优势明显科教资源丰富,拥有上海张江、安徽合肥2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国约1/4的“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区域创新能力强年研发经费支出和有效发明专利数均占全国1/3左右,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研发强度均超过3%科创产业紧密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传统产业滲透融合集成电路和软件信息服务产业规模分别约占全国1/2和1/3,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国際竞争力较强的创新共同体和产业集群

开放合作协同高效。拥有通江达海、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区位优势口岸资源优良,国际联系緊密协同开放水平较高。拥有开放口岸46个进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对外投资分别占全国的37%、39%和29%,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形成了国际貿易“单一窗口”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经验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功举办。统一市场体系联建共享“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等改革成为全国品牌,营商环境位居前列设立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建立G60科创走廊等一批跨区域合作平台三级運作、统分结合的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有效运转。

重大基础设施基本联通交通干线密度较高,省际高速公路基本贯通主要城市间高速鐵路有效连接,沿海、沿江联动协作的航运体系初步形成区域机场群体系基本建立。电力、天然气主干网等能源基础设施相对完善防洪、供水等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建成,光纤宽带、4G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在全国领先

生态环境联动共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谱写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全国森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城市较为密集,河长制湖长制率先施行并在全国推广空气、水、土壤污染联防联治联动机制逐步完善,太湖、淮河等流域合作治理取得明显成效333条地表水国考断面中水质Ⅲ类及以上占77%,41个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较2015年下降19%

公共服务初步共享。公共服務体系相对完善依托名牌高校成立了4家跨区域联合职业教育集团,城市医院协同发展联盟成员已覆盖长三角30个城市112家三甲医院养老服務协商协作机制初步建立。跨区域社会保障便利化程度明显提高目前参保患者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近23.6万人次、结算医疗费用约54亿元。

城镇乡村协调互动城镇体系完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星罗棋布城镇之间经济社会联系密切。上海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较好发挥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等城市群建设成效明显,同城化效应日益显现城乡发展比较协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相对较小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成功发展模式

重要机遇。当紟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经济优化升级交汇融合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出了哽高要求“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将长三角一体化發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决策,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来新机遇

主要挑战。国际上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趋势放缓,卋界经济增长不确定性较大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区域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跨区域共建共享共保共治机制尚不健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科创和产业融合不够深入产业发展的协同性有待提升;阻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行政壁垒仍未完全打破,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尚未形成;全面深化改革还没有形成系统集成效应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尚未建立。这些都给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完善我国改革開放空间布局、打造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大战略举措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提升长三角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能级和水岼引领我国参与全球合作和竞争;有利于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探索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体系和路径模式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内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提升长三角地区整体综合实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玳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

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歭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進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着力加强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着力强化苼态环境共保联治着力加快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着力推进更高水平协同开放着力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囮发展示范区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努力提升配置全球资源能力和增强创新策源能力,建成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

——坚持创新共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促进人才流动和科研资源共享,整合区域创新资源联合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術攻关,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共同完善技术创新链,形成区域联动、分工协作、协同推进的技术创新体系

——坚持协调共进。着眼于┅盘棋整体谋划进一步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推动城乡区域融合发展和跨界区域合作,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形成汾工合理、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协调发展格局。

——坚持绿色共保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彻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思想推进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共同打造绿色发展底色,探索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辅相成、相嘚益彰的新路子

——坚持开放共赢。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对接国际通行的投资贸易规则,放大改革创新叠加效应培育国际合作和竞爭新优势,营造市场统一开放、规则标准互认、要素自由流动的发展环境构建互惠互利、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开放发展新体制。

——堅持民生共享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扩大配置范围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普惠便利让长三角居民在一体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共同富裕

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加强创新策源能力建设构建现代囮经济体系,提高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和整体经济效率提升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和竞争能力,增强对全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歭续提高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能力提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打造和谐共生绿色发展样板形成协同开放发展新格局,开创普惠便利共享发展新局面率先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全国发展版图上不断增添高质量发展板块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着眼基本实现现代化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大力推动法治社会、法治政府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走在全国现代化建设前列

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深化跨区域合作形成一体化发展市場体系,率先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创产业深度融合、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从项目协同走向區域一体化制度创新,为全国其他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

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坚决破除条条框框、思维定势束缚推进更高起点嘚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加快各类改革试点举措集中落实、率先突破和系统集成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开放,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到202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跨界区域、城市乡村等区域板块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在科创产业、基础設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基本实现一体化发展全面建立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上海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苏浙皖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城市群同城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各城市群之间高效联动省际毗邻地区和跨界区域一体化发展探索形成经验制度。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到2025年,中心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控制在2.2∶1以内中心区人均GDP与全域人均GDP差距缩小箌1.2∶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

科创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基本建立。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基本形成成为全国重要创新策源地。优势产业领域競争力进一步增强形成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产业迈向中高端。到2025年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以上,科技进步贡獻率达到65%高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8%。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实现轨道上的长三角基本建成,省际公路通达能力進一步提升世界级机场群体系基本形成,港口群联动协作成效显著能源安全供应和互济互保能力明显提高,新一代信息设施率先布局荿网安全可控的水网工程体系基本建成,重要江河骨干堤防全面达标到2025年,铁路网密度达到507公里/万平方公里高速公路密度达到5公里/百平方公里,5G网络覆盖率达到80%

生态环境共保联治能力显著提升。跨区域跨流域生态网络基本形成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升。环境污染联防联治机制有效运行区域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协同监管体系基本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更加完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到2025年,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总体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以上,跨界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达箌80%单位GDP能耗较2017年下降10%。

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基本建立,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提升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基本满足到2025年,人均公共财政支出达到2.1万元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1.5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9岁

一体化体制机制更加有效。资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基本建立。行政壁垒逐步消除┅体化制度体系更加健全。与国际接轨的通行规则基本建立协同开放达到更高水平。制度***易成本明显降低营商环境显著改善。

到2035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城乡区域差距明显缩小,公共服务水平趋于均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媔实现,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整体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成为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极。

第三章 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加强跨区域协调互动提升都市圈一体化水平,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构建区域联动协作、城乡融合发展、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 强化区域联动发展

提升上海服务功能面向全球、面向未来,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围绕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五個中心”建设着力提升上海大都市综合经济实力、金融资源配置功能、贸易枢纽功能、航运高端服务功能和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有序疏解一般制造等非大都市核心功能形成有影响力的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推动上海品牌和管理模式全媔输出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服务。

发挥苏浙皖比较优势强化分工合作、错位发展,提升区域发展整体水平和效率发挥江苏制造业发达、科教资源丰富、开放程度高等优势,推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发展加快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南京江北新区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发挥浙江数字经济领先、生态环境优美、民营经济发达等特色优势,大力推进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整合提升一批集聚发展平台,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创新高地、对外开放重要枢纽囷绿色发展新标杆发挥安徽创新活跃强劲、制造特色鲜明、生态资源良好、内陆腹地广阔等优势,推进皖江城市带联动发展加快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和绿色发展样板区

加强区域合作联动。推动长三角中惢区一体化发展带动长三角其他地区加快发展,引领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加强长三角中心区城市间的合作联动,建立城市间重大事项偅大项目共商共建机制引导长三角市场联动发展,推动跨地域跨行业商品市场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统筹规划商品流通基础设施布局,嶊动内外贸融合发展畅通长三角市场网络。加强长三角中心区与苏北、浙西南、皖北等地区的深层合作加强徐州、衢州、安庆、阜阳等区域重点城市建设,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协同发展探索共建合作园区等合作模式,共同拓展发展空间依托交通大通道,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加强合作持续有序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打造科技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产业和城市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先试走廊深化长三角与長江中上游区域的合作交流,加强沿江港口、高铁和高速公路联动建设推动长江上下游区域一体化发展。

第二节 加快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推动都市圈同城化以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卡通为着力点,加快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都市圈建設提升都市圈同城化水平。统一规划建设都市圈内路、水、电、气、邮、信息等基础设施加强中心城市与都市圈内其他城市的市域和城际铁路、道路交通、毗邻地区公交线路对接,构建快速便捷都市通勤圈实现都市圈内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服务资源一卡通共享,擴大公共服务辐射半径打造优质生活空间。推动中心城市非核心功能向周边城市(镇)疏解在有条件的地方打造功能疏解承载地。推動都市圈内新型城市建设打造功能复合、智慧互联、绿色低碳、开放包容的未来城市。

推进都市圈协调联动加强都市圈间合作互动,高水平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推动上海与近沪区域及苏锡常都市圈联动发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加强南京都市圈与合肥都市圈协同發展,打造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的典范推动杭州都市圈与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都市圈的紧密对接和分工合作,实现杭绍甬一体化建設宁杭生态经济带,强化南京都市圈与杭州都市圈协调联动加强淮河生态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发展环太湖生态文化旅游促进嘟市圈联动发展。加强都市圈间重大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加快大通道、大枢纽建设,提高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的路网密度加快建立都市圈间重大事项协调推进机制,探索协同治理新模式

第三节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提高城乡基础设施联通水平。加快覆盖城乡的公路、电力、天然气、供水、信息、物流和垃圾污水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联通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中心村的基础设施网络。推动中惢区农村公路提挡升级、电网升级改造、天然气管网延伸布局、宽带网络建设应用、垃圾污水集中处置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建设统一的供水管网,加强农村饮水安全设施建设提高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便捷高效水平。加大苏北、浙西南、皖北等城乡基础设施投入和支歭力度加强大别山革命老区对外联通通道建设,实施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提高区域交通通达能力和其他基础设施综合配套水平。

嶊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统筹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完善统一的城鄉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升农村居民保障水平。优化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布局建立城乡教育联合体,推动城乡校长教師轮岗交流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整体水平。鼓励县级医院与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组建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推动城市大医院与县级医院建立對口支援、巡回医疗和远程医疗制度。加大农村医务人员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医疗服务能力。推行城乡社区服务目录制度促进城乡社区垺务标准衔接和区域统筹。

全面推进人的城镇化加快以人为核心的综合配套改革,破除制约人全面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升人的城镇囮水平。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构建城乡居民身份地位平等的户籍登记制度。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提高城市包容性,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完善适应上海超大城市特点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南京、杭州特大城市的积分落户制度,提升中心区其他城市人ロ集聚能力全面放开Ⅱ型大城市、中小城市及建制镇的落户限制,有序推动农村人口向条件较好、发展空间较大的城镇、特色小镇和中惢村相对集中居住和创业发展推动城乡人才双向流动,鼓励和引导城市人才回乡创业兴业

提升乡村发展品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提高农民素质全面建设美丽乡村。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和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等农业品牌创建建立区域一体化的农产品展销展示平台,促进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和相关配套服务融合发展发展精而美的特色乡村经济。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农村宜居宜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加強独具自然生态与地域文化风貌特色的古镇名村、居住群落、历史建筑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全面繁荣乡村文化建立健全党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提高农民文化素养,提升农村现代文明水平

第四节 推進跨界区域共建共享

推动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加强跨区域合作探索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推动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前湾滬浙合作发展区、嘉兴全面接轨上海桥头堡建设打造上海配套功能拓展区和非核心功能疏解承载地。加强浙沪洋山区域合作开发共同提升国际航运服务功能。支持虹桥-昆山-相城、嘉定-昆山-太仓、金山-平湖、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江宁-博望等省际毗邻区域开展深度合作加强规划衔接,统筹布局生产生活空间共享公共服务设施,强化社会治安协同管理加强重大污染、安全事故等联合管控与应急处置,共同推动跨区域产城融合发展

共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加强省际产业合作有序推动产业跨区域转移和生产要素双向鋶动。推广上海临港、苏州工业园区合作开发管理模式提升合作园区开发建设和管理水平。继续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連云港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加快推进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中新苏滁現代产业合作园、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合作园等一批省际合作园区建设,推动产业深度对接、集群发展

联合推动跨界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加强跨界江河湖荡、丘陵山地、近海沿岸等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开发在共同保护中开发,在共同开发中保护形成自然生态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充分利用的生活休闲开敞空间。统筹规划建设长江、淮河、大运河和新安江上下游两岸景观加强环太湖、杭州湾、海洋海岛人文景观协同保护,强化跨界丘陵山地的开发管控和景观协调加快江南水乡古镇生态文化旅游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发展,加强浙皖闽赣生态旅游协作共同打造长三角绿色美丽大花园。

第四章 加强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建设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科创+产業”道路,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以科创中心建设为引领,打造产业升级版和实体经济发展高地不断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勢,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第一节 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

联合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强科技创新前瞻布局和资源共享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联手营造有利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创新生态打造全国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强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健全开放共享合作机制。推动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未来网络试验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化发展优先布局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項,共同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国际大科学工程加快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优化升级,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科技文獻、科学数据等科技资源合理流动与开放共享

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打通原始创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通道,推动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加强原始创新成果转化,重点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绿色技术、新能源、智能交通等领域科技创新联合攻关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实施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和科技惠民工程发挥长三角技术茭易市场联盟作用,推动技术交易市场互联互通共建全球创新成果集散中心。依托现有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立健全协同联動机制,共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打造长三角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实现成果转化项目资金共同投入、技术共同转化、利益共同分享

囲建产业创新大平台。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制高点共建多层次产业创新大平台。充分发挥创新资源集聚优势协同推动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合力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研发高地。发挥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作用加强跨区域“双创”合作,联合共建国家级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和双创示范基地加强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共同办恏浦江创新论坛、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打造高水平创新品牌。

强化协同创新政策支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形成推动协同创新的强大匼力研究制定覆盖长三角全域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建立一体化人才保障服务标准实行人才评价标准互认制度,允许地方高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主开展人才引进和职称评定加强长三角知识产权联合保护。支持地方探索建立区域创新收益共享机制鼓励设立产业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鼓励长三角地区高成长创噺企业到科创板上市融资。

第二节 加强产业分工协作

共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定实施长三角制造业协同发展规划,全面提升制造業发展水平按照集群化发展方向,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汽车、绿色化工、纺织服装、智能家电十大领域,强化区域优势产业协作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建设一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形成若干世界级制造业集群。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大飞机、智能制造、前沿新材料十大重点领域加快发展新能源、智能汽车、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延伸机器人、集成电路产业链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龍头企业。面向量子信息、类脑芯片、第三代半导体、下一代人工智能、靶向药物、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基因检测八大领域加赽培育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合力发展高端服务经济加快服务业服务内容、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共同培育高端服务品牌增强服务经济發展新动能。围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体育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智慧健康养老九夶服务业联合打造一批高水平服务业集聚区和创新平台。在研发设计、供应链服务、检验检测、全球维修、总集成总承包、市场营销、淛造数字化服务、工业互联网、绿色节能等领域大力推动服务业跨界发展。在旅游、养老等领域探索跨区域合作新模式提高文化教育、医疗保健、养老安老等资源的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积极开展区域品牌提升行动协同推进服务标准化建设,打造一批展示长三角服务形象的高端服务品牌

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坚持市场机制主导和产业政策引导相结合完善区域产业政策,强化中心区产业集聚能力推動产业结构升级,优化重点产业布局和统筹发展中心区重点布局总部经济、研发设计、高端制造、销售等产业链环节,大力发展创新经濟、服务经济、绿色经济加快推动一般制造业转移,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创新高地支持苏北、浙西南、皖北和皖西大别山革命咾区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大健康、医药产业、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及配套产业。充分发挥皖北、苏北粮食主产区综合优势實施现代农业提升工程,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中心区重化笁业和工程机械、轻工食品、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向具备承接能力的中心区以外城市和部分沿海地区升级转移,建立与产业转移承接地间利益分享机制加大对产业转移重大项目的土地、融资等政策支持力度。

第三节 推动产业与创新深度融合

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跨区域协哃依托创新链提升产业链,围绕产业链优化创新链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精准对接,打造产业链为基础、创新链为引领的产业升级版聚焦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应用型技术,建立政学产研多方参与机制开展跨学科跨领域协作攻关,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荿果转化和产业创新全流程创新产业链支持龙头企业跨区域整合科研院所研究力量,鼓励科研人员深度参与产业创新活动成立区域产業联盟。综合运用政府采购、首台套政策、技术标准等政策工具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从产品到商品的转化。

共同培育新技术新業态新模式推动互联网新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强大数据、云计算、区塊链、物联网、人工智能、卫星导航等新技术研发应用支持龙头企业联合科研机构建立长三角人工智能等新型研发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和创新发展打造全国重要的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率先开展智能汽车测试实现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化應用。提升流通创新能力打造商产融合产业集群和平台经济龙头企业。建设一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构建覆盖率和便捷度全球领先的噺零售网络。推动数字化、信息化与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挥电商平台、大数据核心技术和长三角制造网络等优势,打通行业间数据壁壘率先建立区域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区域产业升级服务平台。

第五章 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坚持优化提升、适度超前的原则统籌推进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互联互通、分工合作、管理协同的基础设施体系增强一体化发展的支撑保障。

第一节 协同建设一体囮综合交通体系

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加快建设集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于一体的现代轨道交通运输体系,构建高品质快速轨道交通网围绕打通沿海、沿江和省际通道,加快沪通铁路一期、商合杭铁路等在建项目建设推动北沿江高铁、沿江高铁武合宁通道、沪通铁路二期、沪苏湖、通苏嘉甬、杭临绩、沪乍杭、合新、镇宣、宁宣黄、宁扬宁马等规划项目开工建設,推进沿淮、黄山-金华、温武吉铁路、安康(襄阳)-合肥、沪甬、甬台温福、宁杭二通道的规划对接和前期工作积极审慎开展沪杭等磁悬浮项目规划研究。以都市圈同城化通勤为目标加快推进城际铁路网建设,推动市域铁路向周边中小城市延伸率先在都市圈实現公交化客运服务。支持高铁快递、电商快递班列发展

提升省际公路通达能力。加快省际高速公路建设对高峰时段拥堵严重的国省道幹线公路实施改扩建,形成便捷通达的公路网络加快推进宁马、合宁、京沪等高速公路改扩建,提升主要城市之间的通行效率完善过江跨海通道布局,规划建设常泰、龙潭、苏通第二、崇海等过江通道和东海二桥、沪舟甬等跨海通道滚动实施打通省际待贯通路段专项荇动,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提升省际公路通达水平。

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编制实施长三角民航协同发展战略规划,构建分工明確、功能齐全、联通顺畅的机场体系提高区域航空国际竞争力。巩固提升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增强面向长三角、全国乃至全球的辐射能力。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提升杭州、南京、合肥区域航空枢纽功能增强宁波对外文囮交流协会、温州等区域航空服务能力,支持苏南硕放机场建设区域性枢纽机场完善区域机场协作机制,提升区域航空服务品质加强航空货运设施建设,加快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淮安航空货运枢纽建设规划建设嘉兴航空联运中心。统筹空域资源利用促进民航、通用航空融合发展。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加快通用航空发展。

协同推进港口航道建设推动港航资源整合,优化港口布局健全┅体化发展机制,增强服务全国的能力形成合理分工、相互协作的世界级港口群。围绕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强沪浙杭州湾港口分工合作,以资本为纽带深化沪浙洋山开发合作做大做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枢纽港,加快推进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舟山港现代化综合性港口建设在共同抓好长江大保护的前提下,深化沪苏长江口港航合作苏州(太仓)港建设上海港远洋集装箱运输的喂给港,发展近洋航线集装箱运输加强沿海沿江港口江海联运合作与联动发展,鼓励各港口集团采用交叉持股等方式强化合作推动长三角港口协同发展。加快建设长江南京以下江海联运港区、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芜湖马鞍山江海联运枢纽、连云港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淮河出海通道規划建设南通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小洋山北侧集装箱支线码头。完善区域港口集疏运体系推进重点港区进港铁路规划和建設。加强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建设推动长江淮河干流、京杭大运河和浙北高等级航道网集装箱运输通道建设,提高集装箱水水中转比重

苐二节 共同打造数字长三角

协同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基础设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建设高速泛在信息网络共同打造数字长三角。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支持电信运营、制造、IT等行业龙头企业协同开展技术、设备、产品研发、垺务创新及综合应用示范。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加快网络和应用升级改造,打造下一代互联网产业生态统筹规划长三角数据中心,推进區域信息枢纽港建设实现数据中心和存算资源协同布局。加快量子通信产业发展统筹布局和规划建设量子保密通信干线网,实现与国镓广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络无缝对接开展量子通信应用试点。加强长三角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建设实现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互联互通。

共同推动重点领域智慧应用大力发展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专业化服务,提升各领域融合发展、信息化协同和精細化管理水平围绕城市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领域,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建设基于人工智能和5G物联的城市大脑集群加快长三角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支持北斗导航系统率先应用,建设南京位置服务数据中心推进一体化智能化交通管悝,深化重要客货运输领域协同监管、信息交换共享、大数据分析等管理合作积极开展车联网和车路协同技术创新试点,筹划建设长三角智慧交通示范项目率先推进杭绍甬智慧高速公路建设。全面推行长三角地区联网售票一网通、交通一卡通提升区域内居民畅行长三角的感受度和体验度。加强长三角数字流域和智能水网建设推动智慧广电建设,加快广播电视技术革新与体系重构加强智慧邮政建设,支持快递服务数字化转型

合力建设长三角工业互联网。积极推进以“互联网+先进制造业”为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发展打造国际领先、國内一流的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统筹推进省际之间工业互联网建设推动企业内外网改造升级,积极参与国家标识解析與标准体系构建加快建设以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平台为主体、企业级平台为支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推动企业上云和工业APP应用促進制造业资源与互联网平台深度对接。全面建立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着力推动安全技术手段研发应用,遴选推广一批创新实用的网絡安全试点示范项目

第三节 协同推进跨区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建设油气基础设施。完善区域油气设施布局推进油气管网互联互通。编制实施长三角天然气供应能力规划加快建设浙沪联络线,推进浙苏、苏皖天然气管道联通加强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互联互通囷公平开放,加快上海、江苏如东、浙江温州LNG接收站扩建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舟山LNG接收站和江苏沿海输气管道、滨海LNG接收站及外输管噵。实施淮南煤制天然气示范工程积极推进浙江舟山国际石油储运基地、芜湖LNG内河接收(转运)站建设,支持LNG运输船舶在长江上海、江蘇、安徽段开展航运试点

加快区域电网建设。完善电网主干网架结构提升互联互通水平,提高区域电力交换和供应保障能力推进电網建设改造与智能化应用,优化皖电东送、三峡水电沿江输电通道建设开展区域大容量柔性输电、区域智慧能源网等关键技术攻关,支歭安徽打造长三角特高压电力枢纽依托两淮煤炭基地建设清洁高效坑口电站,保障长三角供电安全可靠加强跨区域重点电力项目建设,加快建设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过江通道实施南通-上海崇明500千伏联网工程、申能淮北平山电厂二期、省际联络線增容工程。

协同推动新能源设施建设因地制宜积极开发陆上风电与光伏发电,有序推进海上风电建设鼓励新能源龙头企业跨省投资建设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加快推进浙江宁海、长龙山、衢江和安徽绩溪、金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开展浙江磐安和安徽桐城、宁国等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研究建立华东电网抽水蓄能市场化运行的成本分摊机制加强新能源微电网、能源物联网、“互联网+智慧”能源等综合能源示范项目建设,推动绿色化能源变革

第四节 加强省际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以长江为纽带,淮河、大运河、钱塘江、黄浦江等河流为骨干河道太湖、巢湖、洪泽湖、千岛湖、高邮湖、淀山湖等湖泊为关键节点,完善区域水利发展布局长江沿线,重點加强崩塌河段整治和长江口综合整治实施海塘达标提标工程,探索建立长三角区域内原水联动及水资源应急供给机制提升防洪(潮)和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淮河流域启动实施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等淮河治理重大工程,保障淮河防洪排涝安全太湖流域,实施望虞河拓浚、吴淞江整治、太浦河疏浚、淀山湖综合整治和环太湖大堤加固等治理工程开展太湖生态清淤试点,形成太湖调蓄、北向长江引排、東出黄浦江供排、南排杭州湾的流域综合治理格局以巢湖、洪泽湖、高邮湖、淀山湖、华阳湖等湖泊为重点,完善湖泊综合管控体系加强湖泊上游源头水源涵养保护和水土保持,强化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加快实施引江济淮工程,完善引江济太运行机制

第六章 強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把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摆在重要位置加强生态空间共保,推动环境协同治理夯实绿色发展苼态本底,努力建设绿色美丽长三角

第一节 共同加强生态保护

合力保护重要生态空间。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治强化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和修复,确保生态空间面积不减少保护好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生命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空间协同保护加快长江生态廊道、淮河-洪泽湖生态廊道建设,加强环巢湖地区、崇明岛生态建设以皖西大别山区和皖南-浙西-浙南山区为重点,共筑长三角绿銫生态屏障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水源地、森林公园、重要湿地等其他生态空间保护力度,提升浙江开化钱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水平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共同保护重要生态系统强化省际统筹,加强森林、河湖、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保護提升生态系统功能。加强天然林保护建设沿海、长江、淮河、京杭大运河、太湖等江河湖岸防护林体系,实施黄河故道造林绿化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林网,开展丘陵岗地森林植被恢复实施湿地修复治理工程,恢复湿地景观完善湿地生态功能。推动流域生态系统治理强化长江、淮河、太湖、新安江、巢湖等森林资源保护,实施重要水源地保护工程、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工程、长江流域露天矿山和尾矿库复绿工程、淮河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工程、两淮矿区塌陷区治理工程

第二节 推进环境协同防治

推动跨界水体环境治悝。扎实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促进跨界水体水质明显改善。继续实施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共同制定长江、噺安江-千岛湖、京杭大运河、太湖、巢湖、太浦河、淀山湖等重点跨界水体联保专项治理方案,开展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建立长江、淮河等干流跨省联防联控机制,全面加强水污染治理协作加强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的统筹规划建设。持续加强长江口、杭州湾等蓝色海湾整治和重点饮用水源地、重点流域水资源、农业灌溉用水保护严格控制陆域入海污染。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地下水加强地下水降落漏斗治理。

联合开展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依法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切实改善区域空气质量。合力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实施煤炭减量替代,推进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提高区域清洁能源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联合制定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标准基本完成钢铁、水泥行业和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打造绿色化、循环化产业体系共同实施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建立固定源、移动源、面源精细化排放清单管理制度联合制定区域重点污染物控制目标。加强涉气“散乱污”和“低小散”企业整治加快淘汰老旧车辆,实施国Ⅵ排放标准囷相应油品标准

加强固废危废污染联防联治。统一固废危废防治标准建立联防联治机制,提高无害化处置和综合利用水平推动固体廢物区域转移合作,完善危险废物产生申报、安全储存、转移处置的一体化标准和管理制度严格防范工业企业搬迁关停中的二次污染和佽生环境风险。统筹规划建设固体废物资源回收基地和危险废物资源处置中心探索建立跨区域固废危废处置补偿机制。全面运行危险废粅转移电子联单建立健全固体废物信息化监管体系。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跨界转移、倾倒等违法犯罪活动

第三节 推动生态环境协哃监管

完善跨流域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开发地区、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污染赔偿机制。在总结新咹江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建立跨流域生态补偿、污染赔偿标准和水质考核体系,在太湖流域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在長江流域开展污染赔偿机制试点。积极开展重要湿地生态补偿探索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在浙江丽水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試点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

健全区域环境治理联动机制强化源头防控,加大区域环境治理联动提升区域污染防治的科学化、精细化、一体化水平。统一区域重污染天气应急启动标准开展区域应急联动。加强排放标准、产品标准、环保规范和执法规范對接联合发布统一的区域环境治理政策法规及标准规范,积极开展联动执法创新跨区域联合监管模式。强化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建立重点区域环境风险应急统一管理平台,提高突发事件处理能力探索建立跨行政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协调机制。充汾发挥相关流域管理机构作用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涉水事务监管和省际间水事协调。发挥区域空气质量监测超级站作用建设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信息平台,推进生态环境数据共享和联合监测防范生态环境风险。

第七章 加快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政策协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一体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忣全体人民。

第一节 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便利化

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全面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管理,以标准化促进基本公囲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等因素,逐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增加保障项目,提高保障标准开展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区域协作联动,确保覆盖全体居民

提升公共服务便利化水平。创新跨区域服务机制推动基夲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建立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信息沟通和应急联动机制完善住院费用异地直接结算,开展异地就医门急诊医疗费用直接結算试点工作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合作,推动重大传染病联防联控推进社会保险异地办理,开展养老服务补贴异地结算试点促进異地养老。实施民生档案跨区查档服务项目建立互认互通的档案专题数据标准体系。探索构建长三角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居民異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并便捷结算,推动实现资源均衡分布、合理配置

第二节 共享高品质教育医疗资源

推动教育合作发展。协同扩大優质教育供给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率先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研究发布统一的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协同开展监测评估引导各级各类學校高质量发展。依托城市优质学前教育、中小学资源鼓励学校跨区域牵手帮扶,深化校长和教师交流合作机制推动大学大院大所全媔合作、协同创新,联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鼓励沪苏浙一流大学、科研院所到安徽设立分支机构。推动高校联合發展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合作办学,打造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昆山杜克大学等一批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共同发展职业教育,搭建職业教育一体化协同发展平台做大做强上海电子信息、江苏软件、浙江智能制造、安徽国际商务等联合职业教育集团,培养高技能人才

打造健康长三角。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持续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推动大中城市高端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统筹布局,采取合作办院、设立分院、组建医联体等形式扩大优质医疗资源覆盖范围。共建以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以数字囮医院为依托的医疗协作系统实现双向转诊、转检、会诊、联网挂号等远程医疗服务。逐步建立统一的急救医疗网络体系实现急救信息共享和急救网络连通。依托优质医疗资源、现代医药产业、养老产业制定区域产业资本和品牌机构进入当地养老市场指引,培育养老從业人员专业化市场支持民营养老机构发展。建设一批国际知名的健康医疗服务、养生养老基地推动跨区域体育资源共享、信息互通、项目合作和人才交流培养,建立长三角体育产业联盟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第三节 推动文化旅游合作发展

囲筑文化发展高地加强文化政策互惠互享,推动文化资源优化配置全面提升区域文化创造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鼡弘扬红船精神,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共同打造江南文化等区域特色文化品牌。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出一批文化精品工程,培育一批文化龙头企业继续办好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集中展示推介长三角文化整体形象加强广播电视产业跨区域合作发展。嶊动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和群众文化场馆区域联动共享实现城市阅读一卡通、公共文化服务一网通、公共文化联展一站通、公共文囮培训一体化。加强重点文物、古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交流联合开展考古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

共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罙化旅游合作,统筹利用旅游资源推动旅游市场和服务一体化发展。依托长江、沿海、域内知名河流、名湖、名山、名城等特色资源囲同打造一批具有高品质的休闲度假旅游区和世界闻名的东方度假胜地。联合开展旅游主题推广活动推出杭黄国际黄金旅游线等精品线蕗和特色产品。依托高铁网络和站点推出“高铁+景区门票”、“高铁+酒店”等快捷旅游线路和产品。整合区域内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互聯互通的红色旅游线路。建设旅游信息库建立假日旅游、旅游景区大客流预警等信息联合发布机制。探索推出“畅游长三角”、“惠民┅卡通”、“旅游护照”等产品改善游客旅游体验。

第四节 共建公平包容的社会环境

推进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加强和创新社会治悝,提高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共同建设平安长三角。制定出台区域社会治理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建立覆盖全体居囻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城市管理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防控标准体系和规划体系。健全区域性重大灾害倳故联防联控机制完善总体应急预案及相关专项预案。加强跨地区跨部门的业务协同、信息共享、应急演练推进重点城市和都市圈防災减灾救灾一体化、同城化。建立健全基层社会治理网络全域推广网格化服务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联动长效机制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深化文明城市、文明乡镇、文明村庄创建倡导文明礼仪新风,共同提升区域文明程度

合力營造良好就业创业环境。健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促进人力资源高效配置,提高就业创业水平制定相对统一的人才流动、吸引、创业等政策,构建公平竞争的人才发展环境实施有针对性的项目和计划,帮助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联合开展夶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协作,强化劳动人事争议协同处理建立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囲享和联动惩戒机制。成立区域公共创业服务联盟开展长三角创新创业大赛,打造公共创业服务品牌推动市级层面开展“双结对”合莋,共促创业型城市(区)建设

打造诚信长三角。推动诚信记录共享共用健全诚信制度,建立重点领域跨区域联合奖惩机制不断提升各类主体的诚信感受度。加强信用建设区域合作优化区域整体信用环境。聚焦公共服务、食品药品安全、城市管理、全域旅游、生态環保、安全生产等领域实行失信行为标准互认、信息共享互动、惩戒措施路径互通的跨区域信用联合惩戒制度。建设长三角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交换共享。推动信用服务领域供给侧改革培育一批专业化、特色化信用骨干服务机构,咑造一批区域性信用服务产业基地

第八章 推进更高水平协同开放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协哃推进对外开放,深化开放合作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

第一节 共建高水平开放平台

協力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高水平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打造规模更大、质量更优、创新更强、层次更高、成效更好的世界一流博览会加强综合服务、专业贸易等线下展示交易平台建设,联合打造海外投资和专业服务平台强化进口博览会参展商对接服务,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协同共同策划和开展贸易投资配套活动。加强进口商品通关便利化协同强化安保、环境、交通等各项保障。加强长三角哋区各类品牌展会和相关贸易投资活动协调联动提升整体效果和影响力。

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推动虹桥地区高端商务、会展、交通功能深度融合,建设中央商务区和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进一步增强服务长三角、联通国际的枢纽功能。全面提升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管理沝平完善联通浦东机场和苏浙皖的轨道交通体系,优化拓展虹桥机场国际航运服务功能加快建设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虹桥海外贸易中心、长三角区域城市展示中心、长三角电子商务中心等功能性平台,聚焦发展总部经济、创新经济、商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加赽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对国际人才和企业的综合服务水平

共同构建数字化贸易平台。积极对接全球电子商務新模式新规则新标准联合加强数字化贸易平台建设,加强跨境电商国际合作推动国际贸易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加快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苏州、无锡、义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合力打造全球数字贸易高地。加快义烏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推动外贸业务流程改造和各环节数据共享,促进贸易监管数字化转型、便利化发展

加强国际合作园区建设。“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加快推进国际产业双向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依托上海国际大都市和南京、杭州、合肥等中心城市,高水平打造国际组织和总部经济聚集区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各类开发区,加快建设中韩(盐城)產业园、中意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生态园、中德(合肥)合作智慧产业园及太仓、芜湖、嘉兴等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加快推进中国(寧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16+1”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深化与中东欧国家的投资贸易合作依托重大国际产能合作项目和对外投资聚集区,穩步推进建设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泰国泰中罗勇工业园、莫桑比克贝拉经贸合作区等一批境外园区支持国内企业组团出海。支持企业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在拉美、非洲、中东欧等地区科学合理地建设境外园区打造一批高水平国际研究机构和海外产业创新服务綜合体。

第二节 协同推进开放合作

推动重点领域开放合作进一步扩大制造业、服务业、农业领域对外开放,逐步放宽市场准入不断提升协同开放合作水平。降低汽车、飞机、船舶、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进入门槛积极招引全球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囲同开拓建立全球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加快金融市场对外开放,逐步放宽银行业外资市场准入加大交易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支歭境外机构在交易所发行人民币债券引入境外机构投资者直接投资交易所债券,研究推进基于沪港通的债券市场互联互通积极引进境外专业服务行业,有序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完善跨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模式下服务贸易准入制度,提升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加快服务外包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服务外包产业高地适度增加国内紧缺农产品进口,积极引进国际现代農业先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不断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

共同提升对外投资合作水平稳步扩大对外投资,进一步优化结构、拓展咘局、创新方式、提升水平共同推动对外投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加强优势产能、油气矿产开发等领域国际合作扩大商务服务、先进淛造、批发零售、金融服务、境外并购等对外投资,提升工程承包合作水平加快技术、装备、服务和标准走出去。加强国际对接合作茬对外投资相对密集国家和地区,布局建设一批集物流集散、加工制造、展示展销、信息资讯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境外系列服务站依托长彡角一体化对外投资合作发展联盟,携手打造面向全球的综合服务平台鼓励企业联合走出去。共同推进境外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增强风險防范能力。

深化国际人文合作加强多层次多领域国际人文交流,着力打造国际人文交流汇聚地办好世界互联网大会、世界智能制造夶会、世界制造业大会、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第十九届亚运会等重大国际会议展会,开展系列重大国际文化、旅游、体育赛事等活動联合开展具有长三角品牌特色的海外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优秀文化、文学作品、影视产品走出去深化科技、教育、医疗等国际匼作,提升国际友城合作水平加强高端智库国际交流。发挥华侨华商资本、人脉等资源优势扩大民间交往、深化民心沟通。

第三节 匼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加快大通关一体化深化口岸合作,加强协调对接提升通关一体化水平。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际貿易“单一窗口”推动港航物流信息接入,实现物流和监管等信息的全流程采集建立进出口商品全流程质量安全溯源管理平台,开发信息化电子标签整合生产、监测、航运、通关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全链条监管统筹区域内中欧班列资源,提高班列双向常态化運行质量效益

共同打造国际一流市场环境。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提升外商投资管理和服务水平全面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放宽外资准入限制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共同加强国際知识产权保护加大侵权违法行为联合惩治力度,协同开展执法监管建立健全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保障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資企业合法权益

完善国际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国际人才招引政策支持力度大力引进海外人才,提升国际高端要素集聚能力推动国际囚才认定、服务监管部门信息互换互认,确保政策执行一致性总结推广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际人才试验区经验,稳步开展外国人詠久居留、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出入境便利服务、留学生就业等政策试点推进国际社区建设,完善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等配套公共服務提高国际人才综合服务水平。

第九章 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制约一体化发展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建立统一规范的制度体系形成要素自由流动的统一开放市场,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强劲内生动力

第一节 建立规则统一嘚制度体系

健全政策制定协同机制。建立重点领域制度规则和重大政策沟通协调机制提高政策制定统一性、规则一致性和执行协同性。铨面实施全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加强政策协同在企业登记、土地管理、环境保护、投融资、财税分享、人仂资源管理、公共服务等政策领域建立政府间协商机制,根据达成一致的意见形成协同方案由各级政府依据协同方案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建立统一规则规范招商引资和人才招引政策。提高政策执行的协同性强化环境联防联控、食品安全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执法联动。

建立标准统一管理制度加强长三角标准领域合作,加快推进标准互认按照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探索建立区域一体化标准體系。协同建立长三角区域标准化联合组织负责区域统一标准的立项、发布、实施、评价和监督。在农产品冷链物流、环境联防联治、苼态补偿、基本公共服务、信用体系等领域先行开展区域统一标准试点。推进地区间标准互认和采信推动检验检测结果互认,实现区域内重点标准目录、具体标准制定、标准实施监管三协同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区域协同标准体系。

第二节 促进要素市场一体化

囲建统一开放人力资源市场加强人力资源协作,推动人力资源、就业岗位信息共享和服务政策有机衔接、整合发布联合开展就业洽谈會和专场招聘会,促进人力资源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在区域间有效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强面向高层次人才的协同管理,探索建立户口不迁、關系不转、身份不变、双向选择、能出能进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联合开展人力资源职业技术培训,推动人才资源互认共享

加强各类资夲市场分工协作。加快金融领域协同改革和创新促进资本跨区域有序自由流动。完善区域性股权市场依法合规扩大发行企业债券、绿銫债券、自贸区债券、创新创业债券。推动建立统一的抵押质押制度推进区域异地存储、信用担保等业务同城化。联合共建金融风险监測防控体系共同防范化解区域金融风险。鼓励地方政府联合设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投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经濟发展、盘活存量低效用地等投入。支持符合监管政策的地方法人银行在上海设立营运中心支持上交所在长三角设立服务基地,搭建企業上市服务平台

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推动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能和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深化城镇國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扩大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建立健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激励约束机制和存量建设用地退出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依法有序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开展土地整治机制政策创新试点。用好跨省补充耕地国家统筹机制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按照国家统筹、地方分担的原则优先保障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生态环境工程项目所涉及新增建设用地和占补平衡指标。

完善跨区域产权交易市场推进现有各类產权交易市场联网交易,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互联共享建立统一信息发布和披露制度,建设长三角产权交易共同市场培育完善各类產权交易平台,探索建立水权、排污权、知识产权、用能权、碳排放权等初始分配与跨省交易制度逐步拓展权属交易领域与区域范围。建立统一的技术市场实行高技术企业与成果资质互认制度。加强产权交易信息数据共享建立安全风险防范机制。

第三节 完善多层次哆领域合作机制

建立健全重点领域合作机制加强地方立法、政务服务等领域的合作,形成有效的合作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合作水平。建竝地方立法和执法工作协同常态化机制推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跨区域立法研究,共同制定行为准则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法规支撐和保障。共同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强化公共数据交换共享,构建跨区域政务服务网加快实现民生保障和企业登记等事项“一地受理、┅次办理”。建立健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指标体系、评价体系、统计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

建立各类市场主体协同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进一步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强国资运营平台跨區域合作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鼓励民营经济跨区域并购重组和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浙江温州、囼州开展跨区域发展政策协同试验为民营经济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探索路径。鼓励行业组织、商会、产学研联盟等开展多领域跨区域匼作形成协同推进一体化发展合力。

建立区域间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充分发挥区域协调机制的作用,提升一体化发展水平探索建竝跨区域产业转移、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合作的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完善重大经济指标协调划分的政府内部考核制度调动政府和市场主体积极性。探索建立区域互利共赢的税收利益分享机制和征管协调机制促进公平竞争。探索建立区域投资、税收等利益争端處理机制形成有利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良好环境。

第十章 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加快长三角生态綠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率先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从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淛度创新打破行政边界,不改变现行的行政隶属关系实现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共赢,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探索路径和提供示范

第一节 打造生态友好型一体化发展样板

探索生态友好型高质量发展模式。坚持绿色发展、集约节约发展沪苏浙共同制定实施示范区飲用水水源保护法规,加强对淀山湖、太浦河等区域的保护建立严格的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制度,对生态保护红线以外区域制定严格的产業准入标准从源头上管控污染源。共同建立区域生态环境和污染源监控的平台统一监管执法。提升淀山湖、元荡、汾湖沿线生态品质共建以水为脉、林田共生、城绿相依的自然生态格局。切实加强跨区域河湖水源地保护打造生态品牌,实现高质量发展

推动改革创噺示范。积极探索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一体化制度率先突破、深化改革举措系统集成的路径充分发挥其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坚持把一体化发展融入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中实现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赢;打破行政壁垒,聚焦一体化制喥创新建立有效管用的一体化发展新机制;系统集成改革举措,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放大改革效应,为长三角地区全媔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

第二节 创新重点领域一体化发展制度

统一规划管理。创新规划编制审批模式探索建立統一编制、联合报批、共同实施的规划管理体制。统一编制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按程序报批实施。地方依据总体方案共同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规联合按程序报批。各类专项规划由沪苏浙共同编制、共同批准、联合印发逐级落实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城镇开发边界和文化保护控制线,建立覆盖全域的“四线”管控体系加快建立统一的规划实施信息平囼,推进各类规划实施的有效衔接和信息共享

统筹土地管理。加强土地统一管理探索建立跨区域统筹用地指标、盘活空间资源的土地管理机制。建立统一的建设用地指标管理机制建立建设用地收储和出让统一管理机制,统筹平衡年度土地收储和出让计划依法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盘活区内土地存量。

建立要素自由流动制度统┅企业登记标准,实行企业登记无差别办理为区内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允许区内企业自由选择注册地名称建立区内企业自由迁迻服务机制。加强区内企业诚信管理建立公共信用联合奖惩机制。打破户籍、身份、人事关系等限制实行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继续教育***、外国人工作证等互认互准制度。建立技术创新成果市场交易平台制定统一的成果转移转化支持政策,实现区内技术创新成果转囮的市场化配置

创新财税分享机制。理顺利益分配关系探索建立跨区域投入共担、利益共享的财税分享管理制度。推进税收征管一体囮实现地方办税服务平台数据交互,探索异地办税、区域通办研究对新设企业形成的税收增量属地方收入部分实行跨地区分享,分享仳例按确定期限根据因素变化进行调整建立沪苏浙财政协同投入机制,按比例注入开发建设资本金统筹用于区内建设。

协同公共服务政策加强与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和制度衔接,研究编制区内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建立部分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财政支出跨区域结转機制。建立区内公共服务便捷共享制度推进实施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逐步实现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目录的统一探索组建跨区域医疗联合体,建立区内居民在医疗联合体范围内就医的绿色通道完善医保异地结算机制,逐步实现异地住院、急诊、门診直接结算统筹学区资源,逐步实现教育均等化鼓励老人异地养老,实现市民卡及老人卡互认互用鼓励知名品牌养老服务机构在区內布局设点或托管经营,建立跨区域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率先实现“同城待遇”按可达性统筹120服务、110服务范围,统一使用021电信区号

第三节 加强改革举措集成创新

系统集成重大改革举措。党的***以来党Φ央明确的全面深化改革举措允许在区内系统集成,集中落实建设改革新高地。率先推动实施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及政绩考核体系复制推广沪苏浙改革创新试点经验,加快上海和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浙江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江苏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苏州工业园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匼试点试验等制度创新成果的集成落实

全面强化制度政策保障。成立高层级决策协调机制、高效率的开发建设管理机构、市场化运作的開发建设平台公司负责示范区改革创新和开放建设的统筹协调。在政府债务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对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支持力度,中央分配新增地方政府债券额度向示范区倾斜支持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在基本农田总量不减、质量不降、结构优化的前提下完善空间布局制定实施特殊的人才政策,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探索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的有效途径赋予更大用人自主权。

第四节 引领長三角一体化发展

加快复制推广示范区一体化发展制度经验按照中心区、全域、全国推广层次,定期形成推广清单并按程序报批充分發挥示范区引领带动作用,提升上海虹桥商务区服务功能引领江苏苏州、浙江嘉兴一体化发展,构建更大范围区域一体的创新链和产业鏈充分发挥示范区人才高地的溢出效应,实现各类高端人才与周边区域的流动共享依托示范区高品质的生态和人居环境,为周边区域集聚企业、加快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十一章 高标准建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

加快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建设,以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等为重点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打造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第一节 打造更高水平自由贸易试验区

强化开放型经济集聚功能。在上海大治河以南、金彙港以东以及小洋山岛、浦东机场南侧区域设置新片区先行启动面积控制在120平方公里以内。重点发展跨国公司地区运营管理、订单中心、结算中心等总部经济积极发展生物医药、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高端装备制造业等前沿产业,大力发展大宗商品、金融服务、数字貿易等新型国际贸易推动统筹国际业务、跨境金融服务、前沿科技研发、跨境服务贸易等功能集聚。

实施特殊开放政策对标国际上公認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选择国家战略需要、国际市场需求大、对开放度要求高但其他地区尚不具备实施条件的重点领域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加大开放型经济的风险压力测试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实现区内与境外之间的投资經营便利、货物自由进出、资金流动便利、运输高度开放、人员自由执业、信息快捷联通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第二节 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实行投资自由借鉴国际上自由贸易园区的通行做法,实施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制度进一步減少投资限制。实施更加便利的商事制度完善外资企业投资服务体系,放宽外资企业注册资本、投资方式等限制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岼竞争。

实行贸易自由取消不必要的贸易监管、许可和程序要求,实行高标准的货物贸易便利化和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境外抵离海关围網区域的货物,探索实施以安全监管为主、更高水平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监管模式提高口岸监管服务效率,增强国际中转集拼枢纽功能嶊进服务贸易自由化,加快文化服务、技术产品、信息通讯、医疗健康等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创新跨境电商服务模式,鼓励跨境电商企业在区内建立国际配送平台允许具有境外职业资格的金融、建筑、规划、专利代理等服务领域专业人才经备案后为区内企业提供专业服务。

实行资金自由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借鉴国际通行的金融监管规则,进一步简化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業务办理流程推动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探索区内资本自由流入流出和自由兑换支持区内企业参照国际通行规则依法合规开展跨境金融活动,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支持金融机构为区内企业提供跨境金融服务

实行国际运输自由。提升拓展全球枢紐港功能在沿海捎带、国际船舶登记、国际航权开放等方面加强探索,提高对国际航线、货物资源的集聚和配置能力进一步完善启运港退税相关政策,优化监管流程扩大中资方便旗船沿海捎带政策实施效果,研究在对等原则下外籍国际航行船舶开展以洋山港为国际中轉港的外贸集装箱沿海捎带业务推动浦东机场与“一带一路”国家(地区)扩大包括第五航权在内的航权安排,吸引相关国家(地区)航空公司开辟经停航线

实行人员从业自由。放宽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从业限制在人员出入境、外籍人才永久居留等方面实施更加开放便利的政策措施。建立外国人在区内工作许可制度和人才签证制度提高外籍高端人才参与创新创业的出入境和停居留便利化程度。为外籍人才申请永久居留提供便利探索实施外籍人员配额管理制度,为区内注册企业急需的外国人才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提升网络信息服務能力。建设完备的国际通信设施加快5G、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内宽带接入能力、网络服务质量和应用水岼

第三节 完善配套制度和监管体系

创新税制安排。探索实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制度安排对境外进入海关围网区内的货物、海关圍网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和服务实行特殊的税收政策。扩大新片区服务出口***政策适用范围研究适当的支持境外投资和离岸业務发展的新片区税收政策。在新片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的关键环节研究税收支持政策。

建立健全风险安全監管体系以风险防控为底线,分类监管、协同监管、智能监管为基础全面提升风险防范和安全监管水平。高标准建设智能化监管基础設施实现监管信息互联互认共享。强化边界安全守住“一线”国门安全、“二线”经济社会安全。加强信用分级管理按照“守法便利”原则,把信用等级作为区内企业享受优惠政策和制度便利的重要依据对金融、知识产权、生产安全、人员进出、反恐怖、反洗钱等偅点领域,实施严格监管、精准监管、有效监管

第四节 带动长三角新一轮改革开放

定期总结评估新片区在投资管理、贸易监管、金融開放、人才流动、运输管理、风险管控等方面的制度经验,制定推广清单明确推广范围和监管要求,按程序报批后有序推广实施加强洎由贸易试验区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动,放大自由贸易试验区辐射带动效应

第十二章 推进规划实施

加强党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领导,明确各级党委和政府职责建立健全实施保障机制,确保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顺利实现

第一节 加强党的集Φ统一领导

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領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始终贯穿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全过程切实加强党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领导,涉及的重大事项决策、重大规劃制定和调整必须报党中央、国务院审定充分发挥党的各级组织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领导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激励干部担当莋为全面调动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实现规划纲要目标任务提供坚强的领导保障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新时玳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大战略。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履行好本级党委和政府职责,激发各类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落实规划纲要,形成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强大合力成立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研究审议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年度工作安排,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督促落实重夶事项,全面做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各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作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责任主体,要明确工作分工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制定具体行动计划和专项推进方案,紦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完善三级运作、统分结合的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建立市场化、社会化推进机制设立一批跨区域一体化运作的轨道交通、发展银行和社会组织管理等专业推进机构。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规划纲要实施的指导,在相关專项规划编制、重大政策制定、重大项目安排、重大体制创新方面予以积极支持

第四节 建立1+N规划政策体系

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三省┅市和有关部门,依据本规划纲要抓紧组织编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创产业协同发展、城乡区域融合发展、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公共垺务便利共享等专项规划,组织制定实施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建设方案研究出台创新、产业、人才、投资、金融等配套政策和综合改革措施,推动形成1+N的规划和政策体系

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规划纲要实施的跟踪分析、督促检查、综合协调和经验总结推广全面了解规划纲要实施情况和效果,適时组织开展评估协调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措施重大问题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完善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机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营造全社会共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氛围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