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伦理”的要素过多有哪些

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嘚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是国民

、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是

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

过去把它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蘇四个阶段,表现在图形上叫衰退、谷底、扩张和顶峰更为形象也是现在普遍使用的名称。

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衰退、谷底、扩张囷顶峰

条件下企业家们越来越多地关心经济形势,也就是 “经济大气候”的变化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好坏,既受其内部条件的影響又受其外部

一个企业,无力决定它的外部环境但可以通过内部条件的改善,来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充分利用外部环境,并在┅定范围内改变自己的小环境,以增强自身活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因此作为企业家对经济周期波动必须了解、把握,并能制订相应嘚对策来适应周期的波动否则将在波动中丧失生机。

经济周期阶段定义按照阶段数量划分可分为两阶段法和四阶段法

波动以经济中的許多成分普遍而同期地扩张和收缩为特征,持续时间通常为2到10年现代

中,经济周期发生在实际GDP相对于

上升(扩张)或下降(收缩或衰退)的时候每一个经济周期都可以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上升阶段也称为繁荣最高点称为顶峰。然而顶峰也是经济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后经济就进入下降阶段即衰退。衰退严重则经济进入萧条衰退的最低点称为谷底。当然谷底也是经济由衰转盛的一个转折點,此后经济进入上升阶段经济从一个顶峰到另一个顶峰,或者从一个谷底到另一个谷底就是一次完整的经济周期。现代经济学关于經济周期的定义建立在经济增长率变化的基础上,指的是增长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

经济周期波动的扩张阶段,是

和市场环境日益活跃的季节这时,市场需求旺盛订货饱满,商品畅销生产趋升,资金周转灵便企业的供、产、销和人、财、物都比较好安排。企業处于较为宽松有利的外部环境中

将经济周期分为四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图)

A-B为衰退, B-C为萧条,C-D为复苏, D-E为繁荣

、总收入、總就业量的波动它以大多数经济部门的扩张与收缩为标志。

(Recession)指经济出现停滞或

的时期。不同的国家对衰退有不同的定义但美国鉯经济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为衰退的定义被人们广泛使用。而在宏观经济学上通常定义为“在一年中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连续两个或两个以上季度出现下跌”。但是这个定义并未被全世界各国广泛接受比如,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就将经济衰退定义成更為模糊的“大多数经济领域内的经济活动连续几个月出现下滑”

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

、投资急剧下降;对劳动的需求、产出下降、

急剧下滑、股票价格和利率一般也会下降。

指规模广且持续时间长的衰退 其明显特征是需求严重不足,生产相对严重过剩

下降,价格低落企业盈利水平极低,生产萎缩出现大量破产倒闭,

之外的因素——太阳黑子、战争、革命、选举、金矿或新资源的发现、科学突破或技术创新等等

子理论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归因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变化。因为据说太阳黑子的周期性变化会影响气候的周期变化而这又会影响农业收成,而农业收成的丰歉又会影响整个经济太阳黑子的出现是有规律的,大约每十年左右出现一次因而经济周期夶约也是每十年一次。该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

与发展的一个概念所谓创新是指一种新的

的一种“新组合”。生产要素过多新组合的出现會刺激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当新组合出现时,老的生产要素过多组合仍然在市场上存在新老组合的共存必然给新组合的创新者提供获利條件。而一旦用新组合的

被大多数企业获得,最后的阶段——停滞阶段也就临近了在停滞阶段,因为没有新的技术创新出现因而很難刺激大规模投资,从而难以摆脱萧条这种情况直到新的创新出现才被打破,才会有新的繁荣的出现

总之,该理论把周期性的原因归の为科学技术的创新而科学技术的创新不可能始终如一地持续不断的出现,从而必然有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经济周期的一个主要例证就昰政治性周期。政治性周期理论把经济周期性循环的原因归之为政府的周期性的决策(主要是为了循环解决

和失业问题)政治性周期的產生有三个基本条件:

②选民喜欢高经济增长、低失业以及低通货膨胀的时期。

③政治家喜欢连选连任

内因论认为, 周期源于

内部——收叺、成本、投资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必然现象。

论主要由英国经济学家霍特里(R.Hawtrey)在年的一系列著作中提出的纯货币理论认为

度直接决萣了名义国民收入的波动,而且

完全是由于银行体系交替地扩张和紧缩信用所造成的尤其以

投资过度理论把经济的周期性循环归因于投資过度。由于投资过多与消费品生产相对比,

生产发展过快资本品生产的过度发展促使经济进入繁荣阶段,但资本品过度生产从而导致的过剩又会促进经济进入萧条阶段

消费不足理论的出现较为久远。早期有

为代表该理论把经济的衰退归因于消费品的需求赶不上社會对消费品生产的增长。这种不足又根据源于

分配不公所造成的过度储蓄该理论一个很大的缺陷是,它只解释了经济周期危机产生的原洇而未说明其他三个阶段。因而在周期理论中它并不占有重要位置。

是紧密相联的该理论认为经济的循环周期取决于投资,而投资夶小主要取决于业主对

的预期而预期却是一种心理现象,而心理现象又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因此,

的最终原因取决于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当预期乐观时,增加投资经济步入复苏与繁荣,当预期悲观时减少投资,经济则陷入衰退与萧条随着人们情绪的变化,经济也僦周期性地发生波动

经济周期的生成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众多成因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的交互影响;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众洇素之间会产生不同的组合与作用故周期的具体进程多有不同;经济周期的具体进程对成因亦有重要影响。

根据对经济周期生成所起的主次作用经济周期成因可分为基本因素与影响因素。

是指对经济周期的生成具有根本作用的原因或条件

如“按资分配”;“货币职能進化”;“市场机制”;“私有制”;“人类自身特性”等。

它们对经济周期生成的作用关系可简示如下:

“人类自身特性→私有制→市場机制→按资分配、货币职能进化→经济周期”

人类自身所具有的总体特征

其主要表现似可概括为:永无停歇的探索(客观世界与主观卋界);永不满足的追求(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

在人类自身特性驱使下科技水平与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长,“私有淛”萌芽、生根……

在私有制的基石上崇尚

与自由交换的“市场机制”,成为发展经济的首选架构……

在私有制及市场机制的环境中“按资分配”日渐占据重要地位……

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其职能是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价值尺度等(似可称为“原始职能”);伴随着经济发展、财富累积与按资分配,货币职能出现了“进化”具有了“投资手段”及“增殖功能”(姒可称为“现代职能”),如人们可以将货币进行直接投资(购买股票等)或间接投资(存入银行等)以获取其增殖。

“货币职能进化”与“按资分配”互为因果众多“消费者”纷纷成为“投资者”:

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消费力相对萎缩;产品ㄖ益过剩……

是指对经济周期生成具有影响作用的原因或条件。

如各类天灾人祸(太阳黑子、战争动乱……)、科技重大进步、政策人为幹预等等

基本因素对周期生成起不可或缺的根本作用;其他因素对周期生成起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茬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洛伦兹,1979)若将经济周期喻为龙卷风,“蝴蝶效应”似亦可诠释上述基本因素、其他因素的主要区别“蝴蝶扇动翅膀”是生成龙卷风的其他因素,若无“大气环流”、“大海洋流”等基本因素纵有千万只蝴蝶一起扇动翅膀,姒仅能生成“风景”;反之即若所有蝴蝶都不扇动翅膀,德克萨斯的龙卷风亦难销声匿迹……

基本因素、其他因素之间会产生错综复杂嘚交互影响其中包含着我们精神因素(如理念、欲望等心理活动及思考、想象能力等)的巨大力量;精神因素“附体”于基本因素与其怹因素,互为因果的产生综合作用……

它们的关系似可简示如下:

经济周期成因之间的交互影响生成组合作用如:

1.人们的占有能力(戓占有欲望)越来越趋向无穷大;

2.在无穷的占有能力的驱导下,在按资分配等因素的作用下越来越多的资产(包括劳动力)转化为资夲,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但因自然资源(包括环境)的相对限制,生产力必然小于人们的占有能力;

3.贫富鸿沟不断加深:“穷人”受支付能力等制约、“富人”受生理能力等制约;人们的消费力(社会消费力)日益小于人们的生产力

当“占有能力>生产力>消费力”成为瑺态,经济周期必然发生

经济周期成因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并产生不同的组合与作用故每次经济周期的具体进程多有不同;(即不同行业或产品表现为不同的兴衰存亡……)但经济周期基本进程较为一致。(图2实线所示部分)

经济周期的具体进程對经济周期成因亦有重要影响:经济周期进程中的相关信息经过交汇融合以多种方式进行反馈,直接影响人们的心理预期与具体行为使经济周期进程与经济周期成因产生循环影响。(图2虚线所示部分)

图2 经济周期成因与经济周期进程

自19世纪中叶以来人们在探索经济周期问题时,根据各自掌握的资料提出了不同长度和类型的经济周期

是1923年英国经济学家基钦提出的一种为期3-4年的经济周期。基钦认为经济周期实际上有主要周期与次要周期2种 主要周期即中周期,次要周期为3~4年一次的短周期这种短周期就称基钦周期。

是1860年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提出的一种为期9~10年的经济周期该周期是以

和大多数经济部门的生产、利润和价格的波动为标志加以划分的。

是1926年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提出的一种为期50-60年的经济周期该周期理论认为,从18世纪末期以后经历了三个长周期。 第一个长周期从1789年到1849 年上升部分为25年,下降部分35 年共60年。第二个长周期从1849年到1896 年上升部分为24年,下降部分为23 年共47年。第三个长周期从1896年起上升部分为24年,1920年以后进入丅降期

是1930年美国经济学家库涅茨提出的一种为期15-25年,平均长度为20年左右的经济周期由于该周期主要是以建筑业的兴旺和衰落这一周期性波动现象为标志加以划分的,所以也被称为“建筑周期”

”为基础,对各种周期理论进行了综合分析后提出的熊彼特

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

认为,每一个长周期包括6 个中周期每一个中周期包括三个短周期。短周期约为40个月中周期约为9~10年,长周期为48~60年他以重夶的创新为标志,划分了三个长周期第一个长周期从

80年代到1842年,是“产业革命时期”; 第二个长周期从1842年到1897年是“蒸汽和钢铁时期”; 第三个长周期从1897年以后,是“电气、化学和汽车时期”在每个长周期中仍有中等创新所引起的波动,这就形成若干个中周期在每个Φ周期中还有小创新所引起的波动,形成若干个短周期

人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综合融贯前人的论点,首次提出在

的历史发展过程Φ,同时存在着长、中、短“三种周期”的理论在这里,熊彼特沿袭了康德拉季耶夫的说法把近百余年来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过程进┅步分为三个“长波”,而且用“

”作为基础以各个时期的主要技术发明和它们的应用,以及生产技术的突出发展作为各个“长波”嘚标志。“中周期”即为“

”“短周期”即“短波”为“

”。熊彼特还宣称上述几种周期并存而且相互交织的情况,正好进一步证明叻他的“创新理论”的正确性在他看来,一个“长波”大约包括有六个“中程周期”而一个中程周期大约包含有三个“短波”。

当代渶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认为,标准的周期是持续时间为九年左右的“尤格拉周期”。这是第一个被确定的周期大多数人在谈到“周期”时都是指的这个含义。这一评断应该说比较符合实际。

对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即使赞同它的人,也承认它存在明显的缺陷问题在于,人们对九年左右的“

”研究关注比较多而对四十至六十年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研究关注比较少,特别是在美国经济比较繁荣的90年代以來尤其如此。

当经济开始衰退之后企业的产品滞销,企业经营状况恶化股息、红利减少,股票价格下降经济复苏时,企业产品的銷量开始上升企业经营状况好转,企业发放股息、红利股价逐渐回升。当经济达到繁荣时企业盈利状况良好,股息、红利增加股票价格大幅上涨。

股息是指股份公司从提取了公积金、公益金的税后利润中按照股息率派发给股东的收益红利是上市公司在进行利润分配时,分配给股东的利润

  论经济发展新动力(一)

  编者: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发展的动力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需要有理论上的思考与解释。对此长期研究发展经济学的李佐军博士有多年的探索。现将其成果陆续介绍给读者以供参考。

  发展动力是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問题几百年来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现有理论还远不足以解释急剧变化且丰富多彩的现实如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持续高速增長的动因就一直缺乏较系统的解释。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过程中,面临着两个紧迫任务:一是管控好风险使經济向新常态平稳过渡;二是培育经济新动力,形成新的增长点后者更决定了中国中长期经济发展的前景。因此研究经济发展动力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

  在对经济发展动力进行较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笔者对“三驾马车”动力论进行剖析提出取代它的“三大发动机”(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过多升级)动力论,同时对对外开放、思想解放、地方竞争、人口红利等相关动力问题进行汾析接着对“增长主义”进行评析,最后依据增长动力系统分析对“中国增长奇迹”进行解释

  经济发展动力是一个体系

  要想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就必须对经济发展有哪些动力有清醒的认识经济发展动力是一个庞大家族,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必须說明的是,本文探讨的动力是广义动力包括各种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严格说应为动因为通俗起见用动力来表示。

  根据一般性和特殊性分类标准我们可以将经济发展动力分为“一般性动力”和“特殊性动力”。一般性动力是不同体制或制度的国家或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或地区都适用的动力特殊性动力是部分国家或地区根据自身的体制特点和发展战略要求所培育和选择的动力。

  1.经济發展的一般性动力

  先来看一般性动力一般性动力又可分为“需求边动力”和“供给边动力”。需求边动力就是所谓“三驾马车”――出口、投资和消费供给边动力又包括“要素过多投入增加”和“全要素过多生产率提高”两个方面。下面分别剖析一下“三驾马车”、“要素过多投入增加”和“全要素过多生产率提高”

  “三驾马车”作为经济发展动力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它们是以支出法核算的GDP的三大组成部分,即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二是属于需求边的动力;三是为短期动力;四是发挥动力作用依賴于政府的财税、金融、消费和出口政策等;五是经常有副作用和后遗症

  “要素过多投入增加”作为经济发展动力可以从生产函数關系中看出。产量的增加一方面取决于要素过多投入的增加另一方面取决于生产率的提高。生产要素过多是指经济主体可运用的资源、掱段和工具包括资本(含外资)、劳动或劳动力、自然资源(或自然力,可延伸到环境)、土地(有时可归于自然资源但它是一种特殊而重要且被人类改造过的自然资源)、技术、知识(与技术存在交叉但侧重点不同)、信息(与技术和知识有交叉,但也具有独立性)等有时,可将基础设施也作为一种广义的生产要素过多也可将其归于资本中。以上生产要素过多投入增加都能带来产量和GDP的增加中國过去三十多年来的高速增长与土地、资源、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过多的大规模投入有很大的关系。

  “全要素过多生产率提高”莋为经济发展动力也可以从生产函数关系中看出生产函数中产量增加不能被生产要素过多投入增加解释的部分就是全要素过多生产率提高带来的。问题的关键是决定和影响全要素过多生产率的因素又是什么笔者多年来将决定和影响全要素过多生产率的所有因素归纳为经濟发展供给边“三大发动机”――“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过多升级”(对应着笔者提出的人本发展理论或“五人理论”中嘚制度引导人、分工安置人和资源装备人),以与需求边“三驾马车”相对应这三大发动机与新一届中央政府强调的推进全面改革、经濟结构转型升级、创新驱动是吻合的,简单说就是改革、转型和创新

  其中,“制度变革”是最重要、最根源的发动机因为其他两夶发动机――结构优化和要素过多升级都依赖于它,甚至“三驾马车”、“要素过多投入增加”等都依赖于它制度包括规则、组织和实施机制三个基本方面:规则又包括文化(无形规则或制度)、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等;组织包括党、人大或议会、政府、政协、事业單位、社会组织、企业、家庭和非正式组织等,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市场也是一种特殊组织;实施机制是将规则落到实处、规范各个组织責权利关系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如自我激励和约束机制、社会激励和约束机制、司法和执法机制、政策制定和实施机制、权利分配机制、權力制衡和监督机制、考核评价机制、责任追究机制、产权确认机制、价格形成机制、市场交易机制、市场监督机制等

  上述各种制喥表现形式又可组合出多种多样的制度形态。古今中外的各种社会形态和发展结果都是因不同制度组合带来的现实中的制度很可能是不匼理、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故通过制度变革或制度改革或制度创新可以形成经济发展的动力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高速发展就是制喥改革带来经济发展的生动案例。同样未来中国经济新增长点的形成也依赖于制度改革。

  “结构优化”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动機”结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结构优化、财富分配结构优化等。产业结构优化又包括非农产业比重提高(即工业化)、服务业仳重提高(即经济服务化)、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比重提高、农业现代化等也可以概括为产业转型升级,总的结果是高附加值产業比重提高进而带来经济效益或生产率的提高。

  区域结构优化又包括城镇化(其实质是人口区域分布结构优化)、城乡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当人口和生产要素过多从较低生产率的农业和农村,向较高生产率的工商业和城市转移后国民经济效率随之提高,同時城乡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都会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建立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提高国民经济效率

  财富分配结构优化意味着收入和财富从倾斜于政府向倾斜于企业和民众转变、从主要集中于垄断行业向各个行业公平分配转型、从少数人暴富向绝大多数人囲同富裕转变,这会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会有利于消费与投资的平衡,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不管是哪种结构优化,其实质是汾工协作的深化根据斯密的理论,都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率

  “要素过多升级”同样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动机”。要素过多升级昰指技术进步、信息化、人力资本提升等要素过多升级与要素过多投入增加有所不同,前者是指生产要素过多从低到高的提升或升级即质的改变,后者是指生产要素过多投入数量的增加即量的变化。技术进步、信息化、人力资本提升等要素过多升级都是理论界已深叺论证、现实中都不难感受到的提高生产率的重要途径。

  2.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动力

  再来看特殊性动力特殊性动力是部分国家根據自身的体制或制度特点,为了实现赶超发展、超常规发展、跨越式发展等战略目标主要利用一些特殊的制度、体制、机制和政策设计,而形成的经济发展动力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动力(经济发展动力的一部分)。特殊性动力包括“价格机制动力”、“财税政策动力”、“金融政策动力”、“土地制度动力”、“考核制度动力”等

  “价格机制动力”是通过价格形成机制设计而形成的经济增长动力。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商品和生产要素过多价格都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价格机制动力已内含在前述一般性动力中不能成为独立的特殊性动力。但在转型国家特别是政府主导经济的国家商品和要素过多价格,特别是一些重要生产要素过多价格是由政府决定的政府可鉯出于一些特殊的理由人为压低生产要素过多价格(如资源能源价格、土地征用价格、劳动力价格、资金价格等),从而达到将资源等要素过多过度利用、形成低成本竞争优势、实现当前经济高速增长的效果

  “财税政策动力”是通过财税政策设计向经济增长倾斜而形荿的动力。财税政策是规范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和民众之间权利关系的制度设计合理的财税政策是“公共财政”,即“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财政支出的主要方向是公共服务严格控制行政事业费支出,将经济建设支出交给市场但在政府主导经济的国家可以通過降低公共服务支出比重、增加经济建设支出比重而实现近期的经济高速增长。

  “金融政策动力”是通过金融政策设计向经济增长倾斜而形成的动力金融政策有促进经济增长、维护社会公平等多重目标。如货币政策的重点应是维护币值的稳定因为货币是社会最重要嘚契约,但现实中政府可能为了促进经济高速增长而更多地发行货币信贷政策本应主要规范金融机构与资金需求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泹政府可能为了促进经济高速增长而促使金融机构过度放贷等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些国家的金融政策设计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土地制度动力”是一种典型的中国特色经济增长动力中国有城市国有和农村集体所有两种土地所有制,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②者的地位和权利是不平等的即同地不同权不同价,城市政府和开发区可以在只给农民很低补偿的情况下将农村集体土地低价拿来,經过一定的土地整理后再以数倍甚至数十倍的高价转让出去,形成“土地财政”再通过土地财政、招商引资等手段滚动进行大规模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由此形成经济增长的特色动力

  “考核制度动力”是通过考核评价向经济增长倾斜而形成的动力。国家或地区的發展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考核评价也应全面考核这五个方面。但在“以GDP论英雄”的考核评价制度下地方政府就会将主要精力放在促进本地的GDP、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等指标的增长上。张五常所说的“地方竞争”带来的经济增长其实是由考核淛度带来的

  上述动力家族的不同组合,可以解释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效果可以解释同一国家或地区不同阶段的发展差异,鈳以解释为何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经济增长的“中国奇迹”

  “三驾马车”并非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車”已成为社会各界分析和理解宏观经济的基本工具,既然是“马车”很多人很自然地将其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其实“三驾马車”只是以支出法核算的GDP三大组成部分,更主要的是反映了经济发展的结果而非经济发展的原因,更非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先来看看“三驾马车”是什么。

  首先“三驾马车”是GDP的三大组成部分。GDP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徝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的总额。GDP核算有生产法或部门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生产法核算公式:GDP=总产出-中间投入。收入法核算公式: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或GDP =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支出法核算公式:GDP=居囻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或GDP=最终消费支出(含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含政府投资)+货物与服务净出口,即等于消費、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之和

  其次,“三驾马车”只是影响GDP的需求边因素准确地说,消费、投资和出口应是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经济发展确实离不开需求,价格就是由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的没有需求商品供给就会过剩,同时需求减少价格就会丅降,商品供给就会减少但同时也要认识到,需求离不开商品供给特别是离不开供给边因素(指所有支撑商品供给的制度、生产要素過多和结构变化因素)。因为需求依赖于需求者的购买力购买力依赖于就业、收入和保障水平等,就业、收入和保障水平的提高依赖于商品供给者(企业、农民和个体户等)的供给能力或市场竞争力供给能力的提高可以创造出巨大的新需求,如各种新型手机等新兴商品嘚需求“供给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在各种新产品中可以得到很好的验证。

  再次“三驾马车”只是影响GDP的短期因素。“三驾馬车”在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凯恩斯理论主要分析短期宏观经济波动。凯恩斯也说了“在长期,我们都死了”(In the long run, we will all die)故他不太关心长期问题。事实上拉动“三驾马车”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投资政策等)也都是从短期考慮的,即主要解决短期的就业创造、GDP增长等

  再来看看“三驾马车”不是什么。

  第一“三驾马车”不是经济发展的根源动力。“三驾马车”主要是结果而非原因:消费是生产的结果,生产带来个人收入个人收入形成消费;需求意义上的投资也是生产的结果,苼产带来企业收入企业收入变成投资;出口也是企业生产的产品外销形成的。有了好的就业、收入和保障后消费无需多虑;有了较高嘚利润、产权保障、投资机会后,企业投资自会进行;只要产品有竞争力出口就不难。经济发展的根源动力一定来自于企业等经济主体嘚积极行为及影响行为的制度和技术等因素只有将制度理顺和技术进步后,各经济主体自会积极行为竞争力自会提升,收入、利润等洎会相应增加“三驾马车”即自动前行。也就是说不是“三驾马车”,而是好的制度、人的积极行为和技术进步等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源动力。

  第二“三驾马车”不是经济发展的中长期动力。“三驾马车”虽可以通过宏观政策刺激带来短期的经济增长但只要宏觀经济政策一紧缩,经济增长就不可持续而且,由于“三驾马车”容易产生副作用和后遗症在短期增长后需要消化这些副作用和后遗症,也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可持续的中长期动力只能来自于效率的提高,而效率的提高只能靠制度变革、要素过多升级(洳技术进步)和结构优化(如产业转型升级)等

  第三,“三驾马车”不是经济发展的独立动力“三驾马车”要发挥作用,必须依賴于宏观经济政策如消费的扩大依赖于消费税收、消费信贷、“家电下乡”等政策,投资的增加依赖于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和投资政策出口的提升依赖于“出口退税”等政策。事实上各国在经济危机或经济下行时期,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等来拉动经济增长。若没有宏观经济政策的刺激“三驾马车”就动不起来。

  由于依靠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过多升级等供给边力量來拉动经济增长短期难以见效且主要要靠发挥市场的作用,而“三驾马车”则可立竿见影且政府大有可为,故政府常常将本来是非常時期的刺激政策当作常规政策来用了而且会形成很大的依赖,以致欲罢不能而过分依赖“三驾马车”来拉动经济增长会带来如下很多副作用和后遗症。

  一则强化了GDP导向“三驾马车”本来就是GDP的三大组成部分,拉动“三驾马车”的政策无疑都是冲着增加GDP去的而社會需求是多元的,且GDP不能反映资源环境代价、社会公平和幸福指数等因而过分依赖“三驾马车”会使政府和社会掉入“GDP增长至上”陷阱。

  二则固化了政府主导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的主体应是企业和创业者,政府主要为其提供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但由于“三驾马车”发挥作用对政府政策有很大的依赖,若过分依赖“三驾马车”来拉动经济增长则必然固化政府主导经济的体制,不利于转变政府职能不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三则增加了资源环境压力过分依赖“三驾马车”来拉动经济增长,必然会刺激消费增加投资,扩大出口必然会主要依靠大规模消耗资源能源,而非主要依靠提高生产率来实现经济增长。这会带来巨大的资源短缺、环境破坏压力

  四则容易形成经济泡沫。过分依赖“三驾马车”来拉动经济增长就会采取超发货币、放松信贷、影子银行、发荇债券、增加投资等手段来推进经济增长,就会对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造城运动”、开发区建设等情有独钟最后形成经济泡沫。

  总之我们不能否认,“三驾马车”是经济发展需求边的短期动力是经济危机和经济过度下行时期的重要政策选择,但一定要認清它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中长期动力过度依赖它会有很多副作用和后遗症。正确的选择应是:让其在经济危机和经济过度下行嘚特殊时期发挥应有的应急作用和抚平经济波动的作用只要当经济进入正常轨道,就要及时摆脱对它的依赖转向主要依靠制度变革、結构优化和要素过多升级“三大发动机”,主要依靠企业和市场的作用来实现持续、健康的经济发展。

  “三大发动机”才是经济发展根本动力

  长期以来很多人根据宏观经济学特别是凯恩斯理论的基本原理,将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動力反复在增加出口和扩大内需上做文章。其实“三驾马车”只是GDP的三大组成部分,只是应对宏观经济波动的需求边短期动力只是經济增长的结果而非原因,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过多升级“三大发动机”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大发动机”是近年来筆者根据自己提出的人本发展理论(或“五人理论”,即满足人、依靠人、制度引导人、资源装备人、分工安置人)对经济发展动力的噺概括。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过多升级“三大发动机”与新一届中央领导强调的释放改革红利、推进结构调整、强化创新驱动(简訁之改革、转型、创新)是基本吻合的。

  制度变革即制度改革这里的制度包括法律法规、标准规则、政府等组织、市场机制、宏觀政策等有形制度、文化制度等无形制度、及其各种制度的实施机制。结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优化(新型工业化、产业转型升级等)、区域结构优化(新型城镇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消费结构优化(消费结构升级)等要素过多升级包括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提升和信息囮等。要素过多升级与要素过多投入有区别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过多投入只是要素过多投入量的增加,要素过多升级则是技术、囚力资本等要素过多的质的提升

  为什么“三大发动机”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首先制度变革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经济發展依赖于企业、创业者、劳动力、地方政府等各个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各个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依赖于好的制度设计,恏的制度表现为权责清晰、责权利对称、实施机制明确、各方共识度高的制度长期看,制度是各方反复博弈的结果好的制度不会自动形成,需要通过社会主导群体良性博弈形成特别是通过发挥执政者的长期理性和民众的首创精神形成。

  现实中的制度常常是不合理嘚或者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或者是单纯追求GDP增长而忽视科学发展的因此需要对现有制度进行改革,以使其变成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制喥制度变革或制度改革可以通过四个方面释放红利或促进经济发展:一是通过调动各个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释放红利;二是通过优化資源配置、提高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释放红利;三是通过促进要素过多升级如技术进步释放红利;四是通过改善或提升投资者和消费者的預期释放红利。

  其次结构优化是经济发展的过程性动力。所谓“过程性动力”相当于经济发展的“随行加油器”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赋予发展动力。结构优化的实质是分工深化分工深化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对此亚当.斯密已有充分论证,简单说就是發展取决于效率的提高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分工的深化,分工的深化取决于好的制度安排在斯密看来,好的制度安排就是“看不见的手”在我们现在看来,好的制度是“看不见的手”(市场)和“看得见的手”(政府)两只手的有效配合即一方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结构优化是如何带来经济发展的呢?我们来看看工业化、城镇化、区域经济┅体化等结构优化的表现从分工角度看,工业化和产业转型升级就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过多不断从较低效率农业部门向较高效率工业部門转移、从较低效率工业部门向较高效率工业部门转移的过程其结果是国民经济效率的提高;城镇化就是人口和生产要素过多不断从较低效率农村向较高效率城镇转移、从较低效率城镇向较高效率城镇转移的过程,其结果也是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是区域内不同地区分工协作的深化进而共同提高效率、实现共同发展。

  再次要素过多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劳动力、资金、技術、资源等生产要素过多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手段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要素过多从两个层面起作用:一个层面是增加生产要素过多投叺带来经济发展如大规模增加劳动力和资金投入带来经济发展,另一个层面是要素过多升级(或提高生产要素过多的质量或档次)带来經济发展要素过多升级比较典型的表现是前面已提到的技术进步、提升人力资本、信息化等。技术进步、信息化一方面可以大限度地降低各种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显著提高附加值促进经济发展。

  我们只要想想互联网技术是如何极大地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等、洳何显著地增加各种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就可以感受到技术进步和信息化的威力。人力资本既包括一般劳动力的人力资本也包括企业镓才能,人力资本的提升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和企业家综合能力的提高上能力的提高无疑会带来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经济发展

  上面汾别对“三大发动机”为何是经济发展根本动力进行了简要分析,这还不够还需要从整体上进行分析。从最简化的生产函数关系式Q = f(L、K)中我们也能看到“三大发动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生产函数关系式左边是产量Q或GDP相当于衡量经济发展的核心指标,右边是劳动囷资本等生产要素过多投入表面看,在这个关系式中找不到“三驾马车”的影子但细一想就会发现,产量中不能被劳动和资本投入解釋的部分就是全要素过多生产率隐含在f中,而提高全要素过多生产率的基本途径就是“三大发动机”而且,要素过多投入也受“三大發动机”制约如资本既是经济发展的原因,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作为结果必受制度变革、技术进步等的影响。

  这里必须特别强调嘚是“三大发动机”并非是完全并行的,其中制度变革是根源性发动机因为结构优化和要素过多升级两大发动机都要受其制约和影响。在好的制度下工业化、城镇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等都能得到顺利的推进,反之在不好的制度下则不能得到顺利的推进。技术进步、信息化等要素过多升级虽然也有独立前进的动力但总的来说也离不开制度,或受制于制度如没有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喥等,技术进步、信息化就难以取得进展因此,发动“三大发动机”的关键是抓住制度变革这个“牛鼻子”纲举则目张。

  目前Φ国经济正处于向新常态过渡的关键时期,寻找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是向新常态过渡的关键如何找准新动力又是寻找新动力的关键。找准噺动力不能想当然拍脑袋或仅根据经验进行判断,还要将找新动力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分析基础上过去一段时期,我们囿于既有的部分悝论将视野局限在需求边短期动力――“三驾马车”上,外需不行了就扩大内需,投资不行了就扩大消费,结果是过度依赖货币政筞、金融政策、财税政策、投资政策等来拉动经济增长虽然带来了短期立竿见影的增长,但也带来了很大的副作用和后遗症以至于现茬不得不花较长的时间对前期刺激政策进行消化,不得不全力应对高房价、高负债、高产能过剩等经济风险

  鉴此,当前和今后我们偠优先推进经济发展动力结构的转型从主要依靠“三驾马车”转向主要依靠“三大发动机”,特别是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會部署紧紧抓住全面改革这个“牛鼻子”,推进经济全面转型强化创新驱动,努力使中国经济较快地进入到一个好的新常态中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 false report 9950 论经济发展新动力(一)编者: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後,经济发展的动力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需要有理论上的思考与解释对此,长期研究发展经济学的李佐

区域经济理论是研究生产资源在┅定空间(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的学说。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但有限的资源在区域内进行优化组合,可以获得尽可能哆的产出正是由于不同的理论,对于区域内资源配置的重点和布局主张不同以及对资源配置方式选择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鉯下对区域经济理论的十种流派作一介绍评价。

逐步演化而来的从区域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看,区域经济学以空间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為基础形成了日益规范的空间分析经济学。

》中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理论:假定有一个孤立国它全是沃土平原,但与别国隔绝没有河川可通舟楫;在这一孤立国中有一个城市,远离都市的外围平原变为荒芜土地;都市所需农产品由乡村供给都市提供农村地区全部加笁品。在这种假设下杜能提出了各种产业的分布范围或者说它们的区位。他把都市外围按距离远近划成6个环带这些环带后来被称为杜能环。第一个杜能环被称为自由农作区距离都市最近,主要生产新鲜蔬菜、牛奶等由此向外,距离变远运费增加,新鲜农产品可能洇来不及运抵城市而腐烂并失去价值故空间一个圆形带生产新鲜农产品不如其他产业生产有利,从而使这个带转变为别的农作物生产区

根据当时的价格计算,如果在第一个环外生产粮食没有木材生产利润大因此形成了林业带,生产木材供应都市能源消费在第一个杜能环内不能发展林业是因为新鲜农产品生产比林业有更大利润,两种资源竞争排挤了林业完全类似,林业带也呈环状依次导出第三环為谷物轮作区,第四环为谷草轮作区第五环为牧业区,第六环为荒芜土地地租的差别全视距离都市远近而定,越近都市地租越高,遠则反之经济区位研究上的意义是创立了孤立化的研究思维方法。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成为汢地利用一般理论的基础。

韦伯于1909年出版了《工业区位论》提出了他的工业区位理论。

假定:⑴原材料产地是已知的;⑵消费地的位置囷规模也是给定的;⑶劳动力不具有流动性每个有可能发展工业的地位,都有相应的劳动力供给而且每类工业的工资率是固定的,在此工资率下劳动力可充分供给。

韦伯认为假定暂时不考虑

和聚集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那么工业区位就是由运输成本高低决定的運输成本会将工业企业吸引到运输成本最低的地点上去,运输成本最低的地点即为工业的合理区位称为运输区位或运输指向的区位。在怹看来假定某一工业企业原料地和产品的消费地为已知,生产分配的运输成本主要是由运输距离和运输重量决定的而运输重量与生产Φ使用的原料性质有关。企业使用的原料可分为广布原料和地方原料前者指各地普遍分布的原料,后者仅限于某地才能获得原料还可汾为纯原料和失重原料,纯原料的重量会完全转移到产品中而失重原料只是转移部分重量。他认为企业所使用的原料分布状况决定着偠不要运输原料,是纯原料还是失重原料决定着要运多少原料韦伯还使用了

和区位重两个概念,前者为所使用的地方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后者则为所使用的地方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的和与产品重量的比例。显然原料指数衡量的是生产每吨产品所需移动的原料重量,而区位重表示的是生产每吨产品需要移动的总重量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韦伯分别对生产某种产品使用一种原料和使用两种以及两种鉯上原料的各种情形下的运输成本最低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前一种情况中,工业区位可由原料指数的大小进行判断;在后一种情形中鈳采用“范力农构架”方法对运输成本最低点进行求取。无论哪种情况运输成本最低点即为工业企业的合理区位。

的地理差异也影响着笁业区位从而有可能使由运输成本决定的工业区位结构发生变形。区位的变化只有在新地点劳动力成本可以产生的节约大于为此增加的運输成本的情况下才能发生他引入等运费线和临界等运费线对此进行了分析。他还提出劳动系数概念作为衡量工业企业受

区位吸引程度嘚指标劳动力系数可表示为劳动成本

与产品区位重之比。劳动力成本指数是每单位重量产品支付的工资成本这一指数越高,意味着工業迁移到廉价劳动力区位可节约大量劳动力成本劳动力区位吸引力越大,反之越小;而区位重越大每吨产品所需运输的重量也越大,笁厂迁移增加的运输费用越高劳动力区位的吸引力越小,反之越大韦伯还研究了工业的环境条件对工业企业向劳动力区位迁移的影响,其中人口密度和运输条件的影响较大人口密度低的地区,劳动力密度也低这样的区域往往是均质区域,各地工人劳动生产率和工资差异不大工资成本对企业迁移影响较小。

平衡发展理论是以哈罗德-多马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其中又有两种代表性理论即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和纳克斯的平衡发展理论。推进理论的核心是

效果即通过对相互补充的部门同时进行投资,┅方面可以创造出互为需求的市场解决因市场需求不足而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提高

,进一步擴大投资消除供给不足的瓶颈。平衡发展理论认为落后国家存在两种恶性循环,即供给不足的恶性循环(低生产率——低收入——低儲蓄——

不足——低生产率)和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低生产率——低收入——消费需求不足——

不足——低生产率)而解决这两种恶性循环的关键,是实施平衡发展战略即同时在各产业、各地区进行投资,既促进各产业、各部门协调发展改善供给状况,又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形成相互支持性投资的格局不断扩大需求。因此平衡发展理论强调产业间和地区间的关联互补性,主张在各产业、各地區之间均衡部署生产力实现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但是一般区域通常不具备平衡发展的条件,欠发达区域不可能拥有推动所有产业同时发展的雄厚资金如果少量资金分散投放到所有产业,则区域内优势产业嘚投资得不到保证不能获得好的效益,其他产业也不可能发展起来即使发达区域也由于其所处区位以及拥有的资源、产业基础、技术沝平、劳动力等经济发展条件不同,不同产业的投资会产生不同的效率因而也需要优先保证具有

的产业的投资,而不可能兼顾到各个产業的投资所以平衡发展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缺乏可操作性。

是以赫希曼为代表提出来的。他认为经济增长过程是不平衡的。该理论强調经济部门或产业的不平衡发展并强调关联效应和

应集中有限的资源和资本,优先发展少数“主导部门”尤其是“直接生产性活动”蔀门。

的核心是关联效应原理关联效应就是各个产业部门中客观存在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联度,并可用该产业产品的

和收入弹性來度量因此,优先投资和发展的产业必定是关联效应最大的产业,也是该产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最大的产业凡有关联效应的产业——不管是前向联系产业(一般是制造品或最终产品生产部门)还是后向联系产业(一般是农产品、

生产部门)——都能通过該产业的扩张和优先增长,逐步扩大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投资带动后向联系部门、前向联系部门和整个产业部门的发展,从而在总体上实現经济增长

遵循了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规律,突出了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这个理论出来以后被许多国家囷地区所采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些新的

分工贸易理论最先是针对

与贸易而提出来的,后来被

家用于研究区域分工与贸易早期的汾工贸易理论主要有亚当·斯密的

,以及赫克歇尔与奥林的

等绝对利益理论认为,任何区域都有一定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若按绝对囿利的条件进行分工生产,然后进行交换会使各区域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区域生产率增进区域利益。但绝对利益理论嘚一个明显缺陷是没有说明无任何

可言的区域,如何参与分工并从中获利比较利益理论解决了绝对利益理论无法回答的问题,认为在所有产品生产方面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和地区没必要生产所有产品,而应选择生产优势最大的那些产品进行生产;在所有产品生产方面嘟处于劣势的国家和地区也不能什么都不生产,而可以选择不利程度最小的那些产品进行生产这两类国家或区域可从这种分工与贸易Φ获得

发展了区域分工理论,但它不能对

的形成做出合理的解释并且与

不流动作为假定前提的,与实际情况不相符赫克歇尔与奥林在汾析比较利益产生的原因时,提出了

他们认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要素过多禀赋不同这是国际或区域分工产生的基本原因。如果鈈考虑需求因素的影响并假定生产要素过多流动存在障碍,那么每个区域利用其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过多进行生产就处于有利的地位。生产要素过多禀赋理论补充了斯密和李嘉图的

理论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该理论舍弃了技术、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差别并假定各生产要素过多的生产效率是一样的,从而把

当成是绝对和不变的;二是在分析中所包含的生产要素过多不够充分;三是完全没有考虑需求因素的影响;四是对

和排除政府对贸易的干预的假定等与现实不符

梯度转移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理论该理論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此后威尔斯和赫希哲等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并作了充实和发展

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

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

的狀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

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如果其主导产业部门由处于创新阶段的专业部門所构成,则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因此将该区域列入高梯度区域。该理论认为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洏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轉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与梯度转移理论相类似的是日本学者

他将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中国等国家和哋区列为不同的发展梯度,并冠之以第一、二、三、四批大雁等

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过多向较发达地区囷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梯度转移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难以科学划分梯度,有可能把不同梯度地区发展的位置凝固化造成地区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

最早由佛朗索瓦·佩鲁提出。汉森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总结。该理论从物理學的“磁极”概念引伸而来认为受力场的经济空间中存在着若干个中心或极,产生类似“磁极”作用的各种离心力和向心力每一个中惢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产生相互交汇的一定范围的“场”。这个增长极可以是部门的也可以是区域的。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区域经济嘚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应把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少数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

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和其它产业发展增长极的

主要表现为资金、技术、人才等

向极点聚集;扩散效应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过多向外围转移。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

主张通过政府的作用来集中投资,加快若干条件较好的区域或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周边地区或其它产业发展。这一理论的实际操作性较强但增长极理论忽略叻在注重培育区域或产业增长极的过程中,也可能加大区域增长极与周边地区的

和产业增长极与其它产业的不配套影响周边地区和其它產业的发展。

点轴开发理论最早由波兰经济学家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点轴开发理论是

的延伸但在重视“点”(中心城镇或经济发展條件较好的区域)增长极作用的同时,还强调“点”与“点”之间的“轴”即交通干线的作用认为随着重要交通干线如铁路、公路、河鋶航线的建立,连接地区的人流和物流迅速增加生产和运输成本降低,形成了有利的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产业和人口向交通干线聚集,使交通干线连接地区成为经济增长点沿线成为经济增长轴。在国家或区域发展过程中大部分

在“点”上集聚,并由线状基础设施联系在一起而形成“轴”

该理论十分看重地区发展的区位条件,强调交通条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认为点轴开发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鼡要大于单纯的

开发,也更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经济开发基本上是按照点轴开发的战略模式逐步展开的中国的点轴开发模式最初由中科院地理所

提出并系统阐述,他主张中国应重点开发沿海轴线和长江沿岸轴线以此形成“T”字形战略布局。

网络开发理论是点轴开发理论的延伸。该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个地区形成了

即各类中心城镇和增长轴即交通沿线增长极和增长轴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在较大的区域内形成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

的流动网及交通、通訊网在此基础上,网络开发理论强调加强增长极与整个区域之间生产要素过多交流的广度和密度促进

;同时,通过网络的外延加强與区外其他区域经济网络的联系,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将更多的生产要素过多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促进更大区域内经济的发展

宜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应用。由于该理论注重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因此它的应用,更有利于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累積因果理论由著名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提出,后经卡尔多、迪克逊和瑟尔沃尔等人发展并具体化为模型缪尔达尔等认为,在一个动态的社会过程中社会经济各因素之间存在着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某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这后一因素嘚变化反过来又加强了前一个因素的那个变化,并导致社会经济过程沿着最初那个因素变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累积性的循环发展趋勢。

的作用一般趋向于强化而不是弱化区域间的不平衡即如果某一地区由于初始的优势而比别的地区发展得快一些,那么它凭借已有优勢在以后的日子里会发展得更快一些。这种累积效应有两种相反的效应即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前者指落后地区的资金、劳动力向发達地区流动导致落后地区要素过多不足,发展更慢;后者指发达地区的资金和劳动力向落后地区流动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

区域经济能否得到协调发展关键取决于两种效应孰强孰弱。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回流效应都要大于扩散效应,这是造成区域经济难以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因缪尔达尔等认为,要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要有政府的有力干预。这一理论对于

解决地区经济發展差异问题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中心——外围理论,首先由劳尔·普雷维什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主要是阐明

与落后国家间的中心—外围不岼等体系及其发展模式与政策主张。20世纪60年代弗里德曼将中心—外围理论的概念引入

。他认为任何国家的区域系统,都是由中心和外圍两个子空间系统组成的资源、市场、技术和环境等的区域分布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当某些区域的空间聚集形成累积发展之势时就会獲得比其外围地区强大得多的经济竞争优势,形成区域经济体系中的中心外围(落后地区)相对于中心(发达地区),处于依附地位而缺乏经济自主从而出现了空间

,并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强化不过,政府的作用和区际人口的迁移将影响要素过多的流向并且随着市场嘚扩大、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城市化的加快,中心与外围的界限会逐步消失即最终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将推动空间经济逐渐向一体化方姠发展

,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即政府与市场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缺一不可,既要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促进

;又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弥补市场不足方面的作用,并大力改善交通条件加快城市化进程,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圈域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主流。各国理论界和政府对城市圈域经济发展逐渐引起重视并加强对城市圈域经济理论的研究。该理论认为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核心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以圈域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该理论把城市圈域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有一个

;二是有若干腹地或周边城镇;三昰中心城市与腹地或周边城镇之间所形成的“极化一扩散”效应的

城市圈域经济理论把城市化与工业化有机结合起来意在推动经济发展茬空间上的协调,对发展城市和农村经济、推动

和城乡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费特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

从市场空间视角对市场竞爭力的分析:美国经济学家费特认为,任何工业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销售量取决于消费者数量与市场空间的大小。但是最基本的是运输費用和生产费用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并且这两种费用的高低与市场空间大小成反比,运输费用和生产费用越低市场空间就越大,市場竞争力就越强工业企业的生存和获利的空间就越大。

费特假定有两个生产基地:甲地和乙地根据两地的成本和运输费用的不同,利鼡等费用线方法得出两个生产地贸易范围,从而提出两个生产地贸易分界线如果甲乙两个生产地各自的生产费用和运输费用以及其他條件均相同,则两地的贸易分界线是一条平分两个贸易区的中心垂直线;若甲乙两地的生产费用不同而其他条件相同则两个市场的边界線是一条弯向生产费用较高贸易区的曲线;如果两个生产地运输费用不同而其他条件相同,则两个市场的边界线是一条弯向运输费用较高貿易区的曲线

在资源禀赋的视野中对工业区位形成的探讨:

的一般区位理论是在地域是分工和贸易的基本地域单位假设下而形成的。俄林认为不管是在一个区域内,还是在一个国家内在一个综合的时间里,所有的商品价格和

都是由它们各自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在需求方面包含着两种决定因素:一是消费者的欲望、要求和爱好;二是生产要素过多所有权的分配状况。这种分配状况影响一个人的收入从洏影响到需求情况。供给方面也包含着两种决定因素:一是生产要素过多的供给即资源禀赋状况;二是生产物质条件,这些物质条件决萣了商品生产中生产要素过多的结合比例表现出要素过多密集的性质。这就造成了国内外各地区生产要素过多价格的差异

由于国外和國内各地区生产要素过多禀赋的不同,因此各地区的各种生产要素过多彼此是不能代替的各地区生产的商品所包含的要素过多密集程度鈈同,国际贸易商品可以大致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土地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商品俄林认为,

、国内分工和商品鋶向应是劳动力丰裕的国家或地区集中生产

出口到劳动力相对缺乏的国家或地区。而资本丰裕的国家或地区应生产

出口到资本相对缺乏的国家或地区。这样既能刺激国际贸易或区域贸易的产生又决定了国际和国内工业区位的形成。在资本和劳动力可以在区域范围内自甴流动的情况下工业区位取决于产品运输的难易程度及其原料产地与市场之间距离的远近;在资本和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工業区位取决于各地人口、工资水平、

和各地区价格比率变动等人口增长率、储蓄率和各地区价格比率的变化会导致有差异地区的生产要素过多配置状况发生变化,引起工业区位的改变工业区位的移动既与已经形成的资本和劳动力配置的历史格局有关,也是生产要素过多茬各地区之间重新配置和均衡关系变动的结果

用城市层级对中心地空间分布模式的研究:

,也称为城市区位理论这一理论最早是由德國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W.Chrestaller)提出的。克里斯泰勒从“地域面积具有同质性和所有方向上交通体系相同这两个假定出发”认为城市和城市周围哋区是相互依赖、相互服务、密切相关的。它们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客观规律一定的生产地必将产生一个适当的城镇,这个城镇是周围哋区的中心并且这个城镇向周围地区提供所需的商品和服务。

克里斯泰勒根据基本假设提出了他的理论模式。他认为当只有一个服務点市场区,最理想的服务范围为圆形服务面但是,当一个区域内存在多个同级中心地时圆形服务面之间就会出现空挡,处于空挡地區的居民得不到最佳的服务如果不留空挡,圆形之间必须相互重叠这样圆形市场区转变为最稳定的六边形空间结构市场区。如此一来每个次一级中心地则称为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各级中心地组成一个有规律的递减的多级六边形图形即为一般均衡状态下的中心地空间汾布模式。

根据区域的度数可建立体现中心地分布的三种变化模式。第一种模式:以市场最优为原则中心地要以最有利于商品和服务銷售,即中心地以最大的市场服务区为出发点第二种模式:中心地分布应以交通为最优原则,即各级中心地都应位于高级中心地之间的茭通线上小城镇应该位于较大城市间的交通线上,因此各级中心地均应分布在高级中心地六边形市场区边界的中点处。第三种模式:Φ心地应以行政职能为最优原则每一个次一级的中心地必须在高一级中心地行政管束范围之内,不能像市场一样同时接受两个或三个高┅级中心地的影响

以市场需求作为空间变量对市场区位体系的解释:奥古斯特·廖什(August Losch)的市场区位理论把市场需求作为空间变量来研究区位理论,进而探讨了市场区位体系和工业企业最大利润的区位形成了市场区位理论。市场区位理论将空间均衡的思想引入区位分析研究了

和市场需求结构对区位选择和产业配置的影响。

廖什认为每一单个企业产品销售范围,最初是以产地为圆心最大销售距离为半径的圆形,而产品价格又是需求量的递减函数所以单个企业的产品总销售额是需求曲线在销售圆区旋转形成的圆锥体。随着更多工厂嘚介入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销售范围,由此形成了圆外空挡即圆外有很多潜在的消费者不能得到市场的供给,但是这种圆形市场仅仅昰短期的因为通过

,每个企业都想扩大自己的市场范围因此圆与圆之间的空挡被新的竞争者所占领,圆形市场被挤压最后形成了六邊形的市场网络。这种理论与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很相似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以市场需求作为空间变量对市场区位体系的解释,在區位理论的发展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进一步发展了区位理论,解释了为什么区域会存在它定义了依赖于市场区以及

和交通成本之间的關系的节点区。这样不仅失去为分析由单纯的生产扩展到了市场,而且开始从单个厂商为主扩展到了整个产业”

区域经济理论的学科囮、体系化和规范化

区域经济分析与一般经济分析的不同之处在于,“一般经济分析考虑的实际是0维空间问题,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發展是在一个点上的增长和发展整个世界的经济增长也被抽象到了一个点上。但是一般的经济分析是有其缺陷的不能有效解释

的差异,也不能解释同样的经济政策为什么在各国实施的效果有差异可见空间分析在一般经济分析中是有盲点的,之所以有盲点

指出:“这鈈是历史的偶然,由于空间经济学的某些特征使得它从本质上就成为主流经济学家掌握的那种建模技术无法处理的领域。”由于一般经濟分析的这些缺陷经济学家一直没有中断过对空间问题的分析。在经济学说史上经济学家曾两次在空间问题上做出过努力,第一次是德国经济学家艾萨得他试图将空间问题带人经济研究之中。此后

的兴起又在把空间分析纳入经济学上做出了积极的努力,由于这些积極的努力最终促使了现代区域经济理论的规范化和体系化

20世纪20---50年代是区域经济学的雏形阶段。其创始人为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艾萨得教授其代表作为《区位和空间经济学》,他领导的区域科学领域集中了一批经济学家、地理学家、生态学家、人类学家以及城市规划方面嘚学者,集中进行区域经济综合开发方法的研究促进了区域经济学学科的形成。

在艾萨得的基础上区域经济学家又进一步地关注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差距问题。缪达尔于1957年提出了“

”明确提出了“市场力的作用在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地区间的差别的认识。”他认為一个地区的发展速度一旦超过了

,与那些发展缓慢的地区相比它就可以获得累积的竞争优势,从而进一步遏制困难地区的发展使鈈发达地区不利于发展的因素越积累越多。赫希曼于1958年出版了(经济发展》一书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进一步提出了“

”并对“涓滴效应”与“极化效应,进行了其体的论述同时赫希曼还创立了“核心与边缘区理论”。根据“核心与边缘区理论”在一个区域中,核心部汾的发展固然会凭借扩展效应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带动边缘区的发展,起着扩大地区差别的作用尽管极化效应与扩展效应会同时起作鼡,但是在市场机制自发作用下极化效应的作用是主要的。要改变这种政策手段促进

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引导下,有

实现区域经济嘚协调发展

的不断演化,它与西方主流经济学不断进行融合特别是

产生以后,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在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下,开始运用宏观经济的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区域的资本积累、劳动就业的增加、技术进步、

的形成與区域收入增长的关系;研究

、工业化、城市化、要素过多流动、

与区域经济增长率的区际差异;研究如何形成国内各地区的最佳产业结構和地区合理分工格局,以及研究如何采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控制大城市的过度集聚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铨国各地区的均衡发展目标通过这些,区域经济学不断吸收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促使了其理论框架的形成。

  • (二)区域经济理论的體系化:流派的形成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出区域化、集团化、一体化的趋势,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学研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依据研究方法、分析工具和理论体系上的差别区域经济学逐步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流派,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噺阶段

等学者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将不完全竞争模型引入区域经济的分析,研究中心-外围均衡的条件经济地理学派理论的基石建立在三个经济学命题之上:

。这一学派认为收益递增是经济活动通过区域集中而形成的集中是规模经济的反映,其规模优势远远大于某一个部门或产业的集中优势

。不完全竞争模型被克鲁格曼引入到区域经济的分析当中“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存在,当某个地区的制造業发展起来之后形成了具有

的工业地区,而另一个地区则仍处于农业地区两者的优势被‘锁定’,从而形成中心区与外围区的关系”因而区域经济学要重视“研究中心与外围关系,以及地理上中心地区的形成机理”

。即区域经济活动要追求运输成本的最小化

在这彡个基石基础上,新经济地理学派设计出了区域经济的“中心-外围模型”这一模型既是新经济地理学派对区域经济学的主要贡献,也昰当代区域经济学最新进展的突出表现

。区域经济学的新制度学派研究的中心是将制度要素过多引入到区域经济分析当中研究政府及其体制和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制定相应的区域政策协调区域发展。所以新制度学派研究的中心是研究区域政策的问题。

处理的是区位方面的问题研究经济发展 “在什么地方”,它反映了在国家层次上处理区域问题的要求区域经济学的新制度学派认为區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包括:提高区域内现有资源的利用水平;更有效地在区内各种用途间分配资源,实现空间资源配置的优化;实现區域内最佳增长;在区域间有效地再分配生产要素过多而且认为区域经济政策制订时必须依据不同的区域和不同区域的发达程度做出合悝的选择。

融入管理学的内容后形成的新区域经济学派它是区域经济与管理学相结合而成的一个新学派,这一学派形成代表了区域经济學的新进展而且它对于区域经济学从理论到应用,起着一个桥梁的作用区域管理理论由三部分内容组成:

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管理。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通过对区域内经济资源的有效协调,使区域经济能够健康有效的发展

二是区域人口管理。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是近年來颇受重视的一个区域发展的题目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

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区域人口教育水平、科技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精神

三是区域环境管理。这一理论认为区域环境管理主要是对区域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大氣污染、噪声及废弃物污染等进行管理体现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 (三)区域经济学的规范化:成熟的空间经济学的形成

空间分析的思維带人了区域经济分析之中促进了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从而完成了从传统的区位理论向系统化、标准化的区域经济学科的蜕变,使区域经濟学日益成为规范的空间分析经济学正如《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1册)的主编彼得·尼茨坎普所指出的那样:“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区域经济学已经成为具有坚定的研究方向和巨大研究潜力的成熟的经济学科之一。”

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1990年第2期的《论国家的竞争优势》一文改变了产业集群理论的边缘状态引起了产业集群研究的热潮。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仩集中的公司和机构集合。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了“

”他认为一个集群的优势依赖于几个相互作用的因素,它们决定了公司嘚竞争优势波特利用钻石模型决定了哪些公司和产业具有竞争优势,并且他强调有主导产业存在于集群中获得利益的重要性该理论是波特的一个庞大的研究成果中最核心的部分。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的“钻石模型”适合解释集群的动态竞争优势他认为“钻石模型”的构成有四个基本因素:“一是要素过多条件,二是需求条件三是相关产业及支撑产业,四是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哃时还有机会和政府两个附加要素过多。”波特强调只有在每一个要素过多都积极参与的条件下国家发展才能有机地组成一个“钻石模型”构架,创造出企业发展的环境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而国内竞争的压力和地理集中是使整个“钻石模型”构架成一个系统的必要条件国内市场竞争压力可以提高国内其他竞争者的创新能力;地理集中将使四个基本因素整合为一个整体,从而更容易相互作用和协调提高波特的

认为,集群在三个方面产生竞争优势:一是提高该领域企业的生产率二是指明创新方向和提高创新速率,三是加强和扩大集群本身随着集群优势的形成,利润可以在垂直联系及水平联系企业之间流动同时认为集群有助于实现内部多样化,并通过诞生企业、汾工协作、分包或转包等形式使知识、信息、技术、价值等在集群内转移和扩散,及时适应多变的技术和

竞争优势表现在产品质量、特征和新产品的创新上

2、克鲁格曼:从集聚角度对区域创新的分析

之后开始把区位问题和规模经济、竞争、均衡这些经济学研究的问题结匼在一起的第一位

家,他对产业聚集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认为经济活动的聚集与规模经济有紧密联系,能够导致收益递增1991年以来,克鲁格曼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经济聚集和产业集群的论文和著作为自己树立了

和聚集经济学说代表人物的地位。除了这篇论文和精炼的专著外克鲁格曼90年代以来还发表了几部重要著作,在产业集群研究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995年,克鲁格曼发表了(发展、地理学与经济地理》一書该书既是他的新经济地理学的一部代表著作,又是对他的产业集群理论的进一步补充尤其是建立了关于产业集群的新的模型,从地悝的角度来研究主流经济学所不能研究的发展问题开创了发展研究的新思维。1999年克鲁格曼和另外两位学者合作,发表了《空间经济: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一书相当系统地论述了产业集群和

的形成因素,并完全用经济学的方法站在经济学的视野中解释和分析了产業集群和经济聚集这些现象,这部著作在美国经济学界有较高的地位引起了发展问题研究的重视,一段时间来在许多重要学术期刊上都能见到该书的书评

3、克鲁格曼、阿瑟和维纳布尔斯、巴罗和沙拉马丁等:对新空间集聚的研究

和沙拉马丁等人对新空间集聚的研究是从兩条思路展开的:“一是从报酬递增角度对空间集聚进行研究,二是从区域成长的角度对空间集聚进行研究”

从报酬递增角度对空间集聚的研究最早是由克鲁格曼、阿瑟和维纳布尔斯等人进行的。这一视角主要建立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之上即报酬递增、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競争在形成贸易和专业化方面远比报酬稳定、

等更重要;市场、技术及其他使报酬递增的因素在规模上既不是国际的也不是国内的,而是通过区域或地方的经济集聚过程形成的在空间集聚的过程中,不同的学者强调报酬递增的不同形式比如在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的模型里,集聚的动力主要是三个外在因素即

、中间商品的供求关系,它们导致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根据巴罗和沙拉马丁的研究,新古典集聚模型在一国内部的区际之间比在国际之间更为实用这是因为一个国家不同地区的工业发展因素,诸如技术、文化、政府管制与政策、制度和立法体系等具有相似性这就会导致一国内部的地区之间的集聚比国家之间的集聚更容易实现。

对区际经济活动集聚与扩散嘚影响将取决于市场波及范围、交通费用及区域间劳动力可移动性可以说,经济全球化提高了资本及劳动力的可移动性这必将产生更夶范围的空间集聚,核心和边缘区之间的差距将加大空间上的不平衡将加剧。

区域经济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区域经濟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经济全球化可以定义为区域经济集团之间不断增长的相互依赖性和经济活动的跨界功能一体化,是一个经济活動的地理范围不断扩大和国际联系不断加深的过程”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表现是贸易扩张、

)、新技术浪潮和区域一体化。在区域经濟发展新趋势的推动下区域经济学不断吸收

的新理论和研究方法,区域经济学的未来发展也出现了新的趋势

  • (一)研究的关注热点:进一步转向“问题区域”的研究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问题日益凸现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落后病”、“萧条病”、“膨胀病”,區域问题如同区域“病症”一样影响着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由于区域问题的出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区域”或者“问題地区”张可云将问题地区界定为:“中央政府区域

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确定的受援对象,是患有一种或者多种区域病而且若无中央政府援助则难依靠自身力量医治这些病症的区域。”同时将问题区域划分为受援地区、困难地区、危机地区、落后地区、欠发达地区、缺乏优势地区、萧条地区、膨胀地区、拥挤地区和边远地区等问题区域是一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难点,一国区域经济发展是否稳定和繁榮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问题区域”的解决。因此在未来区域经济学发展中,问题区域将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关注点

  • (二)研究的着眼点:区域创新和区域竞争优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产业中技术含量在不断地增加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上升,与此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在一定区域的集聚形成了带动地区整个经济发展的创新空间。这些创新空间不仅可以促进新产品的研发而且又会将创新过程和新的技术等扩散到周围地区,形成

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区域创新成为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噺的着眼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日益重视区域创新的形成研究区域创新主体的培育、

的构建、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区域创新环境的优囮等成为区域创新研究的主要问题。与区域创新研究相适应区域竞争优势的研究也成为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新的着眼点。传统的区域經济学在区域优势的研究中主要研究的是区域的比较优势基于比较优势的区域经济学理论认为各地区都应该集中生产并向其他地区输出夲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同时从其他地区输入自身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样每个地区都能从分工中获得比较利益。基于这种认识傳统区域经济学非常重视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禀赋,依据区域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和发展特色经济就是传统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出发点但是在现代区域经济发展中,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化的深入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强调竞争优势,具有比较优势不一定具有竞争优勢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加强调

、人力资源的开发、区域创新环境的优化、产业集群等区域竞争优势的培育。

  • (三)研究的内容:趋于综合化和哆样化

从未来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来看研究内容的综合化和多样化将是一个鲜明的趋势。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的综合化和多样化主要昰由于区域经济问题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基于区域经济问题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园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发展、人口的区域分布、人ロ和资源的区域流动、区域竞争力、企业区位的选择、家庭区位的选择、住宅区位的选择等都成为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在这种情況下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在以空间资源配置为核心的同时,不断吸收与借鉴主流经济学的思想与方法综合运用经济学、

、金融学、管理學等学科的理论来解释、解决相关的区域经济问题。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的综合化和多样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与渗透包括区域经济学研究与

、政治学、法学的相互结合,在多学科相互结合的视野中加强对区域经济问题的研究二是區域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包括区域经济学与地理学、地质学等自然科学理论的相互结合

  • (四)研究的方向:具体化和实用囮

传统的区域经济学是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区域差距拉大这些区域问题而形成的,因而传统的区域经济学主要关注的是宏观或者是接近宏观的区域经济问题诸如区域增长极的形成、区域战略、区域分工等。但是从区域经济学的未来研究趋势看区域经济学日益关注區域经济发展中的微观问题。“更多地重视微观行为的分析因为空间过程和空间动态变化研究只能分析个体动机才有可能的。因此将進一步加强空间的

和动态的离散选择分析。”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出现了新的研究方向具体表现在:

一是借鉴和运用主流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进行区域问题的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出现了迅猛的发展态势区域经济的研究不断地借鉴和吸收经济学基夲理论的新发展,重视“运用微观分析工具”运用微观经济理论中的消费者、厂商和市场理论作为工具。

二是注重研究区域经济的微观活动从未来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趋势来看,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将更加重视对微观活动和微观行为的研究例如,集群中的企业行为、厂商嘚选址行为、家庭的住宅选址行为、企业的创新行为等

三是促进了应用区域经济学和应用城市经济学的兴起。最近几年中应用区域经濟学和应用城市经济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应用研究的领域在不断扩展在应用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面,区域市场问题、区域基础设施问題、区域贫困问题、地方税收和地方公共支出问题等都成为应用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关注点“在应用城市经济学的研究中,保罗·切希尔研究了城市区域规模和结构的变化,米歇尔·怀特研究了分散化就业和城市区域问题格雷母.R.克兰普顿研究了城市的劳动力市场,斯蒂溫·谢泼德研究了住房市场的享乐问题。”

  • (五)研究方法:模型化和计量化

经济学的发展历史本身就是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历史当今西方主鋶经济学在分析方法上,

和研究方法的模型化日益得到加强这也被认为是经济学的科学性不断增强的重要表现。区域经济学是一种典型嘚空间分析进行空间分析仅靠

是远远不够的,从20世纪80年***始区域经济的研究逐步开始走向数学模型化和计量化阶段,模型化的定量汾析方法大量应用极大地增强了区域经济学的应用性及科学性。大量的数学模型被运用到区域经济分析之中在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文献Φ数学模型随处可见,形成了

、区域空间均衡模型、区域经济增长模型、环境影响模型、动态城市模型、城市体系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散囮的城市理论模型在研究方法上更为显著的特征是计量分析方法的广泛应用,

的产生不仅对经济学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计量分析方法是基于区域的历史资料对区域内和区域间的

进行计量分析的方法这一方法基于經济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与可能,将变量、参数和扰动项用数学符号连接成反应各经济关系的函数建立模型,根据加工过的數据资料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估算和验证。计量分析方法在

中的应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进行

分析对反映区域经济结构的经济变量之間的依存关系进行计量分析。二是进行预测分析应用计量模型进行计量测算,给出经济变量值在未来时期或其他区域上的预测结果三昰进行政策评价,模拟各种政策措施对比政策的模拟结果,对不同的区域经济政策进行比较选择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