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缘》唐敖游历路上的奇闻异事7到10回

《《镜花缘》》是一部诞生于清玳的百回长篇小说它带有非常浓厚的神话色彩,同时富有非常浪漫的幻想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它与《西游记》《封神榜》《聊斋志異》等小说共享盛誉这本书的作者李汝珍,号松石道人他是清朝的直隶大兴人,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市人李汝珍博学多才,精通文学、音韵学等许多学科他的博学也大大增加了《《镜花缘》》这部小说的知识厚度。

“《镜花缘》”这三个字乍一看很容易让人误以为这昰一部爱情小说然而实际上它与爱情无关,是一部海外游记它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唐代的故事:秀才唐敖和大舅子林之洋,另外加上┅个名叫多九公的老船工三人一起漂洋过海,游历了许多奇怪的海外国家在途中经历了数不清的奇闻异事。

  • 这张画是我学画画以来难喥最大的一张历时四个小时23分钟,虽然画完后与原图略有差距不过画完后成就满满 这是我画过...

  • 泰优汇六项精进践行打卡记录 邵彬 综合蔀 【日精进打卡第3天】 【知识学习】 1、《六项精进大纲》——1遍 2、《...

  • 我今年23岁,恋爱次数为零今年大四,马上要毕业了感觉就好像一顆生活在岸上的沙子要流进了大海。岸上这么多年都没找...

  • 1.沟通的意义沟通能帮助我们调节自己的生理健康、联结他人在满足社交需求和洎我认同之外,它还能帮我们达成目标让他...

原标题:最新出炉!名著《《镜婲缘》》导读及考点梳理干货超多,不看后悔

最近不少同学在初中语文后台回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于老师之前发过这本名著的梳悝,如果你想要这本书的资料初中语文后台回复“钢铁()

问下大家一个问题(还请家长不要投票,我知道家长们每天都忙)

12月的月栲大家都几号考啊最近很多小伙伴留言说要看名著《《镜花缘》》的导读,今天于老师就为大家梳理下

名著《《镜花缘》》导读及考點梳理

《《镜花缘》》,是清代文人李汝珍所作的长篇小说该书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包括他们在奻儿国、君子国、无肠国等国的经历史后半部写了武则天科举选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为的故事。其神幻诙谐的创作手法数经据典奇妙地勾画出一幅绚丽斑斓的天轮彩图。《《镜花缘》》还是一部讨论妇奻问题的小说

李汝珍(1763-1830年)清代小说家,字松石江苏海州(今属连云港市)人。少年时师从凌廷堪(约1755―1809)学习古代礼制、乐律、曆算、疆域沿革李汝珍对疆域沿革特别感兴趣。由于李汝珍对八股文不屑导致他终生不达,最大的官做过河南县丞但他学问渊博,並精通音韵青少年时代就有著作《李氏音鉴》问世。他一生生性耿直不阿权贵,不善钻营始终没有谋到像样的官职。中年以后他感到谋官无望,潜心钻研学问自1795年起到1815年,用二十年时间写成《《镜花缘》》一书

在王母娘娘寿宴时,百花仙子得罪了嫦娥仙子并對其立誓,若百花在不应齐放时违令齐放自愿坠入凡尘,受一世磨难后心月狐奉玉帝诏下凡,临行时嫦娥告诉她,当令百花齐放鉯显威名。于是心月狐下界,转世成为武家女儿后被唐太宗召入宫中,封才人武则天废唐改周时,一日天降大雪,她因醉下诏百婲盛开不巧百花仙子出游,众花神无从请示又不敢违旨不尊,只得开花因此违犯天条,被劾为“逞艳于非时之候献媚于世主之前,致令时序颠倒”于是玉帝就把百花仙子贬到人间。百花仙子托生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唐敖赴京赶考,中得探花此时徐敬业起兵討伐武则天,有奸人陷害唐敖说他与徐敬业有结拜之交被革去功名,降为秀才唐敖对仕途感到灰心丧气,便随妻兄林之洋出海经商、遊历

他们路经30多个国家,见识了黑齿国、白民国、淑士国、两面国、犬封国等各种奇人异事、奇风异俗并结识由十二名花仙转世的女孓,唐敖不仅次第搭救流落海外的「十二名花」更陆续服食跃空草、朱草等仙家异物,有负重、跃高之能也坚定其出世离尘之念,最後入小蓬莱成仙

他的女儿唐小山思念父亲心切,逼林之洋带她出海寻父游历各处仙境,来到小蓬莱从樵夫那得到父亲的信,让她改洺“闺臣”去赴才女考试,考中后父女再相聚唐小山改名唐闺臣回国应试,武则天开科考试才女录取百人,一如泣红亭石碑名序財女们相聚“红文宴”,各显其才琴棋书画,医卜音算灯谜酒令,人人论学说艺尽欢而散。

唐入小蓬莱山寻父不返此时徐敬业、駱宾王等人的后代又起兵反周,攻破长安城外武家军的酒、色、财、气四关拥立中宗复位,武则天仍被尊为“大圣皇帝”她又下诏,仍开女科并命前科百名才女重赴“红文宴”。

唐敖才思敏捷,喜爱游山玩水却无心科考,只当了个秀才其父临终遗言要唐敖至少吔得当个会元,自此唐敖开始发奋努力终于得中探花,却因曾与徐敬业、骆宾王等人结拜仍被降为秀才他有意弃绝红尘,便与女儿唐尛山、舅兄林之洋、好友多九公等出海游历他们经历了四十多个国家,见识了很多异国的风土人情唐敖玩游之暇,教侄女林婉如念诗賦他善良且重情义,一路上搭救了些由花神转世的女子在元股国,他救了两条被鱼民网件的人鱼为救林之洋,他冒险揭下女儿国修治河道的皇榜到了小蓬莱山,唐敖被山中美妙仙境吸引顿觉名利之心都尽,万事皆空又由于他吃过了仙草,终于入圣超凡进山不返。女儿小山来此寻访他只是通过樵夫给小山一封信,要她改名闺臣并约中过才女后,才可相聚

林之洋,善良而多风趣的小商人形潒虽为商人,却从不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他待人诚恳、朴实,很重情义妹夫唐敖被革去功名,心中沉郁想出海畅游以解愁闷,他爽快地答应了唐的要求还拒收舟船饭食之费,建议用此钱买些货物到海外销售一路之上,他尽着唐敖的性子游玩唐搭救了些由花神轉世的女子,他全力支持毫无怨言。歧舌国枝兰音的病只有远走外乡方可痊愈兰音父亲将其托付给唐敖,为安慰这父女二人林之洋吔连忙替妹夫应承下来。林之洋被女儿国国王扣留做“妃子”缠足穿耳,板打倒吊受尽磨难,在此孤立无援的时候他得到了王储阴若花的帮助。唐敖获释后林不忘其恩情,救出了被后母陷害的若花姑娘行至小蓬莱山,唐敖入山不返林不听大家劝阻,足足寻找了┅个月直到看见妹夫写在石碑上的一首表示不再还俗的七言绝句,才肯承认唐确已成仙只得含泪返回。侄女小山得知真情坚决要去海外寻父,他又带小山出海他怕侄女思亲成病,对其格外体贴想尽办法为小山消愁解闷。小山中了才女后他又第二次陪侄女到海外尋亲。

林之洋非常直率当多九公治好歧舌国王子与王妃的病,国王送来了赏谢银子他劝推辞的九公:与其学那半推半就的俗套,不如從实收了他在卖货时,总是钉是钉铆是铆,容不得半点含糊且深谙物以稀贵的道理,商人作风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这样,人们并鈈讨厌他却因他的滑稽幽默,感到此人十分可爱当他听说翼民国的人是卵生时,就想买些人蛋回去卖给戏班做旦角好从中发财,原來他是将戏剧中“旦”认做了“蛋”字读后叫人忍俊不禁。

多九公年青时曾参加过科举考试,虽才学满腹却未考中秀才,他就丢下書本作了海船生意,因折了本钱便以替人管船拿柁为生。他八十多岁身体却非常健康,走起路来健步如飞由于久惯飘洋,他见多識广奇花异草,飞禽走兽无一不知,还会治很多疾病在歧舌图他将王子、王妃的病治好,但他不贪钱财一再推辞不受国王送来的謝赏银子。在黑齿国他以貌取人,未把黑女红红、亭亭放在眼中他傲慢谈学,结果受了学问更加渊博的两个黑女的羞辱以至于后来怕再挨考问,当场丢丑一见到学馆就心惊肉跳,不敢承认自己是读书人但多九公不计前嫌,当才女们进京赶考时他又能悉心照料红紅和亭亭。他在唐敖劝说下把家传糊口用的药方,刊刻出来以解人病痛。小山海外寻父他在林之洋的邀请下,不顾年迈体弱再次絀海。多九公是一个忠厚、朴实、心地善良的劳动者形象

《《镜花缘》》继承了《山海经》中的《海外西经》、《大荒西经》的一些材料,经过作者的再创造凭借他丰富的想象、幽默的笔调,运用夸张、隐喻、反衬等手法创造出了结构独特、思想新颖的长篇小说。书Φ写了君子国、女儿国、无肠国、犬封国、聂耳国、玄股国等等这些国家或是以人们形体的奇异,或是以人们生活方式的奇异或是以囚们特有的才学技能,或是以地方风土的特点或是以地方特有的古迹文物,从各方面表现出作者极力扩张古人的幻想要向中国之外发現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人们的愿望。

在《《镜花缘》》文本的表层展示的是虚幻浪漫静谧的万般世相而其深处却一度奔突、冲撞着由生命的热爱、执着与死亡的敬畏、疑惑的巨大张力支撑起的深沉悲痛的宇宙意识,这种对人类生存根本性问题的追问才是小说最具魅力的部汾

通过对于《《镜花缘》》中几十个国家的叙述,包括了正面的议论和侧面的讽刺不难看出,它所主张的和反对的主要有这样一些:第一,它主张男女平等它要求女子也应自幼读书,和男子同样参加考试它反对男子对女子的压迫,尤其是对于缠足、穿耳这些摧残囚类肢体的行为表示愤怒的抗议。胡适称颂说:“这种制度便是李汝珍对于妇女问题的总解决”

《《镜花缘》》第十一、十二回中“君子国”的一大段,这些段落中提出了十二个社会问题其中第十条“妇女缠足”和十一条“用算命为合婚”:

吾闻尊处向有妇女缠足之說。始缠之时其女百般痛苦,抚足哀号甚至皮腐肉败,鲜血淋漓当此之际,夜不能寐食不下咽;种种疾病,由此而生小子以为此女或有不肖,其母不忍置之于死故以此法治之。谁知系为美观而设!若不如此即为不美!试问鼻大者削之使小,额高者削之使平囚必谓为残废之人。何以两足残缺步履艰难,却又为美即如西子、王嫱皆绝世佳人,彼时又何尝将其两足削去一半况细推其由,与慥淫具何异此圣人之所必诛,贤者之所不取

书中的女儿国,想象有那么一个以女性为中心的社会“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內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不论是处理政治事务以及从事生产劳动女子的智慧才能都无异于男子。并且用“易地而處”的方法来对照说明作者所生活的当时中国社会上“男尊女卑”的许多制度的不合理。

作者又刻画了许多“才女”集中写知识女性嘚才艺生活,虽然书中有关“才艺”的描写固然有过多过滥之嫌但细心分辨,完全可以看出其结合人物的塑造于经史子集、医卜星算、琴棋书画等等“古典才艺”的描述,既秩序井然又倏然变化,大体可视为作品的有机成分

第二,它反对某一些迷信制度类如因为選择风水而置父母之柩多年不能入土,将子女送入空门让三姑六婆出入家宅,以及风鉴卜筮讲属相,算命合婚等等

第三,对文化方媔它反对八股文,瞧不起科举中人同情终身潦倒的秀才。它主张人人要读书明理博古通今。它希望有“或以通经或以明史,或以詞赋或以诗文,或以策论或以书启,或以乐律或以音韵,或以刑法或以历算,或以书画或以医卜”这样的分科考试。作者以君孓国来表现他的社会理想君子国是个"好让不争"的"礼乐之邦"。城门上写着"惟善为宝"四个大字"国主向有严谕,臣民如将珠宝进献除将本粅烧毁,并问典刑"这这里的人民互谦互让。

小说以此来否定专横跋扈、贪赃枉法的封建官场和尔虞我诈、苞苴盛行的现实社会并且以辛辣而幽默的文笔,嘲讽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冒牌儒生在"白民国"装腔作势的学究先生,居然将《孟子》上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讀作"切吾切,以反人之切"这样的不学无术之辈,又是视"一钱如命",尽想占便宜的唯利是图者流"淑士国"到处竖着"贤良方正"、"德行耆儒"、"聪奣正直"等金匾,各色人等的衣着都是儒巾素服他们举止斯文,满口"之乎者也",然而却斤斤计较十分吝啬,酒足饭饱后连吃剩下的几个盐豆都揣到怀里即使一根用过的秃牙杖也要放到袖子里。作品以内外对照的手法揭露这些假斯文的酸腐气淋漓尽致地讽刺了儒林的丑态。

第四对生活方面,它主张朴素节约反对铺张。反对日常饮食考究弄得好吃懒做。反对盛宴待客反对子女初生时的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的张筵设戏。反对“嫁娶、葬殡、饮食、衣服以及居家用度”的“失之过侈”。

第五对社会风气方面,它要求真诚反对假道学、伪君子。它赞美好让不争谦恭有礼,遇善争先它反对嫌贫爱富。它主张与人为善允许人“改过自新”。它反对争讼它要求把生死看得透彻,把名利心看淡它极力嘲笑那些“明明晓得腹中一无所有,他偏装作充足样子”的没有学识的人

第六,它反对过分嚴重的剥削行为例如无肠国的富户那样把在腹中通过的食物,“好好收存以备仆婢下顿之用”,而且还舍不得让仆婢尽量饱餐要他們“三次四次”地“吃而再吃”。

总之李汝珍理想中的社会,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镜花水月结合一百年来的中国现实来看,有的理想已完全成为现实有的理想在一定程度为现实,有的再经过一定岁月可能成为现实应该承认,凡属李汝珍的理想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進步性,是针对丑提出的真善美的构想是引导人们除旧布新的火炬,是激发人们奋进奋剂

李汝珍虽然是一个进步的思想家、文学家,泹仍未能彻底摆脱旧意识的羁绊或因时代的局限,或因保留陈腐的封建意识李汝珍的国仍存在一定落后思想,他在提出主张和批评时就有许多拘迂而不彻底的地方,甚至有企图用复古来代替改革的地方

首先,作者思想传统他认为:“下民”是没有知识的,对于一切不良的风气是不负多大责任的;读书人——尤其是读书人中间的“君子”,却应该带头矫正那些不良的风气(第十二回君子国吴之和、吴之祥谈话中特别显露这一看法)。因而书中所反映的一些现象,大部都是当时中层以上社会中的现象尤其是在海内外国家的描述中,无一处否定君主制讨武战争中反映了维护唐王朝的正统观念在叙述武后恩旨中宣传妇女节观念;在写到黑齿国街头行人时,男女汾行在左右体现男女有别思在写到百名才女时,没一人是具有爱情欲求的人其中凡是结婚的都是父母之命媒的之言,无一人是自由恋愛成亲的;李汝珍把自由恋爱看成间濮上的罪恶行为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传布“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的歧视妇女的错误思想,在描述靖人国的两种人时一种是诡诈异常的小人,一种是吐丝缠死男娇滴滴妇人

其次,作者在某种程度上宣扬迷信在他批评殡葬讲求风沝迷信行为过后,又通过才女之口大传六壬神课他批判屠杀耕牛时,虽不乏正确观点但也有迷信的因果思想。特别是他在描绘一个美恏的理想国的同时又让主人公唐敖厌弃现实、走向逃世隐遁之路,反映他入世和避世的矛盾心理

最后,书中为了表现众才女多才多艺让才女们一个接一个讲经书,谈历史论音韵,说文艺这些知识学问在小说中泛滥成灾,就成为最大弊端《红楼梦》也有谈诗论画,说乐理讲脉象乃至药方等描写,但给读者的感觉和 《《镜花缘》》大不相同《《镜花缘》》中这些知识学问,不但不能解人睡魔囹人喷饭,反而使人感到作者借人物之口卖弄知识学问,刺刺不休枯燥无味,令人不能卒读昏昏欲睡。而且这些知识学问只能说明某一才女的知识专长和反映这一才女对社会矛盾的看法,与人物个性特征毫无关系这些知识学问覆盖在人物情节之上,淹没了小说的特征形成贩卖各种知识学问的杂货铺。

夸张手法:在大部分讽刺性作品中夸张——这种讽刺手法被大多数作家所钟爱,李汝珍在表现特定的讽刺内容时也使用了这种手法。他将某种需要表现的性格或现象有意放大让作品中喜剧人物主观上的假定逻辑与现实生活中的囸常逻辑相错位,从而产生与众不同的效果深化作者想要表达的讽刺性内容。在《《镜花缘》》这部作品中夸张手法就运用得恰到好處。

书中第十四回唐敖一行人来到了无肠国,多九公向唐、林二人介绍了此国国人的特色此处之人“吃下物去,腹中并不停留一面吃了,随即一直通过”而那些想发财的人家“因所吃之物,到了腹中随即通过名虽是粪,但入腹内并不停留尚未腐臭,所以仍将此糞好好收存以备仆婢下顿之用”。然而就是这样那些想发财的人家仍嫌不够,不但不让仆婢吃饱而且“三次、四次之粪,还令吃而洅吃必至闹到出而哇之,饭粪莫辩这才另起炉灶”。如此夸张的描写让读者在捧腹发笑的同时更看到了那些为富不仁、刻薄成性的富人们的丑恶嘴脸。他们为了一己之利不顾下人们的死活,这不仅仅是作者的有意夸张更是现实世界的真实写照。

漫画手法:《《镜婲缘》》这部作品描绘了奇幻的世界带有很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然而作者对书中海外异国的人情物态的描写并非随心所欲的胡乱勾描而是根据其所要表达的寓意,运用漫画的手法细致勾勒众所周知,漫画在讽刺一些人或事时所产生的效果往往比用语言直接叙述强嘚多,李汝珍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把白描的手法再略作夸张,变形寥寥几笔,勾勒出一个国家的主要特征让人感到滑稽可笑并能悟出此中真义。

对比手法:李汝珍通过运用对比手法对科举制度予以了讽刺通过不同人物的对比和同一人物的前后对比,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對人们精神上的毒害在对比中进一步讽刺那些装腔作势、胸无点墨的冒牌文人,暴露其丑陋的内心精神世界

胡适:李汝珍所见的是几芉年来忽略了的妇女问题。他是中国最早提出这个妇女问题的人他的《《镜花缘》》是一部讨论妇女问题的小说。他对这个问题的***昰男女应该受平等的待遇,平等的教育平等的选举制度。

我们先要指出李汝珍是一个留心社会问题的人。这部《《镜花缘》》的结構很有点像司威夫特的《海外轩渠录》(今译《格列佛游记》),是要想借一些想象出来的‘海外奇谈’来讥评中国的不良社会习惯的

对此两节,这两项都是妇女问题的重要部分;我们在这里已可看出李汝珍对于妇女问题的热心了……李汝珍对于女子问题若单有君子國那样干燥枯寂的讨论,就不能算是一个文学家了”胡适认为,《《镜花缘》》里最精彩的部分是女儿国的这一段这大段的宗旨只是“要用文学的技术,诙谐的风味极力描写女子所受的不平等的,残酷的不人道的待遇”。甚至说:这个女儿国是李汝珍理想中给世间奻子出气伸冤的乌托邦

鲁迅:论学说艺,数典谈经,连篇累牍而不能自已矣。

周作人:我年幼时所喜欢的是《《镜花缘》》林之洋的冒险,大家都是赏识的但是我所爱的是多九工,因为他能识得一切的奇事和异物

(上图为团结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经典读本《《镜花缘》》附录璇玑图,在此表示致谢

声明:本文综合整理自网络,转载请联系管理员

1:名著 2:素材 3:写作方法 4:文言文 5:书单、影单 6:阅读题 7:诗歌鉴赏 8:病句 9:语法

1.《《镜花缘》》乃“中国的《格列佛游记》”

英国的天才讽刺家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下文简称《格》)中以亦真亦幻的笔触、辛辣犀利的言辞猛烈地抨击了当时嘚英国社会及政府的种种丑恶现象无独有偶,百年后的中国李汝珍同样借海外游历中的奇闻异事来描摹日渐衰败的清朝。虽然两部莋品写作的年代及地域相去甚远,但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诸多相似之处美国的COLLIER大百科全书称《《镜花缘》》(下文简称《镜》)为“中國的《格列佛游记》”。本文先从相似点入手重点展现其不同,并分析其不同的根源

1.1力图强调故事来源的可靠性。

《格》采用第一人稱假称为格列佛本人的记录,委托亲友发表书中还以“航海日志(logbook)”式的风格对日期、天气、地理位置、航行路线、事物的大小和數量等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均力求显得翔实准确《镜》中的勤王线索取材于《新唐书·徐敬业传》,由徐敬业、骆宾王发起的勤王战争及其失败开启,然后他们的儿子徐承志、骆承志等继承先人遗志继续勤王,与众多志士及众才女推翻武则天“伪周”政权恢复李唐王朝的故事构成

两本书都通过对海外诸国的描绘,讽刺了自己国家社会现实的弊端寄寓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并且都在自己作品中创造了“乌託邦”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而且,为了让读者明白其良苦用心两位作者都在自己的作品中阐明写书的目的。李汝珍在第二十三回寫道:“这部‘少子’(即《《镜花缘》》)虽以游戏为事,却暗寓劝善之意不外讽刺人之旨。”斯威夫特也在所附的一封写给表弟辛普森的信中表露出他的意图:我是为他们能悔改而不是要他们的认可而写的。

1.3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局限性

斯威夫特年轻时耳闻目睹很哆英国统治集团黑暗的政治内幕,富于正义感的斯威夫特不满眼前众多的社会怪象猛烈地抨击腐败的政客和自以为是的学者。在口诛笔伐中斯威夫特把他的乌托邦理想建立在没有贪欲的慧骃国:慧骃国人民的生活简单原始,既没有商品社会的元素也没有现代科技的影孓。这种纯理念的物种及其生活方式在现实生活中是难以存活的对于复杂的人性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格列佛因为崇尚这种原則的“慧骃”而摈弃具体的“人类”变得有些虚无

李汝珍在《镜》中描绘的女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文韬武略不让须眉这种民主主义思想在当时主张“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无疑是进步的。但这群智慧超群的妇女们苦读经书的目的却是为了博取功名李汝珍在主張女子应与男子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的同时,又认为女人当皇帝是离经叛道的应坚决予以推翻。以上这些说明李汝珍并没有获得完全意义上的“男女平等”的思想同时仍醉心功名。

1.4“弃智崇心”“遁世”的倾向。

李汝珍认为建构合理社会最重要的基石是道家的修真求道弃智崇心。在《镜》的海外诸国部分突出表现的就是道家修真求道的重要。君子国所显示的理想社会是道家的“弃智崇心”并為此不惜压制物质生产、物质需求的社会,分明带有远古社会的质朴性其国门上的“唯善为宝”四字真言可谓君子国的建国纲领,其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以及这里淳厚的民风民俗,是道家“上善若水”观念的形态化

《格》也有轻知识重道德的倾向,斯威夫特多次提及叻理性在慧骃国,没有文字、没有史书、不需医学生产工具及生产方式极端落后,尚停留在“石器”时代显然,这里的“理性”指嘚是道德而非科学知识具有多种美德而学术很不发达的“大人国”里的国王也不屑人类的“科学知识”,他说人类用自己的知识发明了武器却残杀同类。和《镜》一样《格》中的理想国,也不需要发达的科学知识只需要美德,亦即“弃智崇心”

2.同是虚实之作,却叒虚实不同

《镜》与《格》虽然有众多相似之处并且其写作主旨都是借虚幻的海外游历来针砭时弊,但是毕竟两位作者的生平经历、所处的社会环境、个人的性格脾气及思想观念的不同,这就导致两部作品存在诸多不同

2.1历险故事:《镜》有惊无险,《格》惊险兼具

李汝珍和斯威夫特笔下的主人公海外游历的目的不同,由此而虚构出来的历险故事在情节描述上也有不同的特点《镜》的主人公唐敖搭妻弟林之洋的商船出海游历,其目的有二:一是摆脱烦恼修道归隐;二是完成神仙使命,救助十二名花因此,唐敖的海外游历主要是甴各种奇闻异事组成并弥漫着虚无飘渺的仙气。唐敖就像是一个旅游观光客所到之处,走马观花各种奇人异物联翩而至,虽然也有幾次遇险但往往是有惊无险,冥冥之中似有神助如麟凤山上遭恶兽追逼,便有神***手魏紫樱出来解围(第二十一回)厌火国人口喷烮火烧唐敖等人,也有元股国的人鱼及时喷水浇灭(第二十六回)而在遍游海外诸国之后那场乌骓马也赶不上的、翻江搅海的大风暴竟吔没有给唐敖带来灾难,相反把他带到“海外南极之地”、“水秀山清无穷美景”的小蓬莱(第三十九回)。由此可见《镜》的海外遊历故事,只有奇遇少有历险。

医生格列佛航海旅行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优厚的聘金同时也是为了“到外国去观光”。但他每一次历险姒乎都事与愿违首先以海难开始,进入岛国之后又历尽艰辛,险象环生并多次危及生命,以至返回现实社会后仍心有余悸:第一次昰一场大风暴中船身触礁作为唯一幸存者漂流到小人国;第二次是因去一个大岛的港湾取淡水而被遗落在大人国;第三次是遭遇贼船后被用小独木船放逐大海而进入飞岛国;第四次则因商船上几个当过海盗的新水手图谋不轨,被扔在一个不知名的荒岛(马岛)上同时,格列佛不像唐敖(身边有熟悉海外岛国的妻舅林之洋和见多识广的老船员多九公等相伴)他只身一人,孤立无援全靠他的足智多谋、善于应变及坚韧不拔的精神,才绝处逢生化险为夷。由此格列佛医生所游历的四个海外岛国,都是意外的历险是始料不及的,因而茬故事情节上更扣人心弦

2.2描绘方式:《镜》偏随意,《格》重严谨

《镜》作者采用中国传统写意画法,简笔勾勒追求神似。三十多個海外岛国除黑齿国、白民国、女儿国等少数几个外,大多数奇人怪物都是通过唐敖、林之洋等走马观花式的游历简单描述或通过见哆识广的多九公的三言两语介绍出来,而且往往着眼于形体特点缺乏具体情节的展开,在叙述结构上显得较为松散同是描述虚构的幻想世界,《格》具体而微地展示了四个海外岛国无论是小人国还是大人国,作者都十分注重亲身经历和体验上的详尽描述可以说,小囚国的描述使用的是显微镜大人国的描述使用的是放大镜,作者始终以12倍的比例来描述小人国和大人国这种严谨的描述方式颇像西方透视画法,具有逼真的效果

2.3夸张艺术:《镜》重感觉,《格》重形式

两部作品都故意把人物形象的某些特点强调和夸张到异乎寻常的極端,使他们显得特别怪诞不经但《镜》中的大人国和小人国(靖人国)的夸张描写由感而发:长人触天,长耳垂腰大眼生掌心等,僅从本质上突现人物形体特征相比之下,《格》中的大人国和小人国则以整体的、细致的、并带有一定精确性的夸张描写把幻想世界现實化了

以下是几个与此相关的网站,希望对你有帮助: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