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卢佛剑怒出了一夜家,然后七返二十一劫升天,然后证果

本章参考书目:《佛门神奇示现錄》(李陈济等编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年6月版);《圣行与妙果——藏传佛教密宗奇迹》(才旺瑙乳编,甘肃民族出版社1999年3月版);《生与迉——佛教轮回说》(陈兵着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11月版);《佛学入门》(徐湘灵、严永奎、刘渺、陈兵编,三秦出版社1994年7月版);《佛教禅定》(陈健民口述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7月版);《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南怀瑾着,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4年7月版);《定慧初修》(袁焕仙、南怀谨合着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9年1月版)。网页:生死书;九华山

舍利,汉译“骨身”为佛及一些佛教徒火化后骨咴中捡出的坚固结晶物。佛、菩萨、罗汉、高僧等寂后火化,每凝结有舍利或如珠,或如花白色为骨舍利,赤色为血肉舍利黑色為发舍利,也有杂色的那是综合而成,此是生前依戒定慧熏修而得无量功德所成,若是佛舍利世间无物能损坏,菩萨以下其坚度便相应减少。佛传载释迦牟尼圆寂后自身出火焚尽其身,留下舍利八万四千斛(hú)由阿育王造塔安置于各地,中国浙江宁波阿育王寺佛舍利即是其一佛教史籍中有不少佛舍利放光、变化形状的记述。许多高僧及精勤修行的居士火化后也有舍利高僧中还有如释迦之自身絀火自焚的记载。舍利之异被佛教界当作超出生死、死而不亡的证据之一。

根据《法苑珠林》三十八记载我国共有十九座塔供奉有佛舍利。1981年11月北京房山县云居寺文物保管工作人员在清理石经山藏经洞雷音洞时,发现了存放在汉白玉石函内的佛舍利两粒距今已有一芉三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了,经考证确认是释迦牟尼佛遗骨舍利这是中国首次发现的佛舍利。另据佛教典籍记载释迦牟尼佛火化后,留丅四颗牙齿其中一颗传入中国,现安放在北京西山灵光寺北院的佛牙舍利塔内1987年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发掘出土了佛教界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系佛祖的一节中指骨另据史料和碑文的记载,雷峰塔地宫中供奉的佛螺髻发为佛祖释迦牟尼的头发遺物,即发舍利

佛教高僧经长期修持于圆寂火化后往往在其骨灰中发现“舍利”。这些舍利被视为高僧大德修行有成就的表现近时圆寂的五台山净如法师荼毗(túpí)后得各色舍利五千余颗。据《广东佛教》1991年第5期载释又琼比丘尼1991年8月25日在双峰寺圆寂,于27日在潮阳灵山寺舉行荼毗次日徒众捡寻骨灰,发现有多处骨灰闪闪发光黑色、浅玉色,如绿豆大的有二十多颗菜籽大的为数更多,都是晶晶发亮未免令人赞叹不已。据《新民晚报》1993年4月7日载上海玉佛寺监院师法本和尚在最近圆寂火化后,人们捡出其大小舍利十余颗该文作者得其中三颗:一颗酷似佛珠,中有一孔;一颗从骨上长出很小,仿若枯木之灵芝;另一颗是片断并不圆,然质地与另两颗相仿表面全呈斑驳的青绿色。舍利在阳光下明显区别于骨头骨头色泽无华,舍利却有润泽之光又据《法音》杂志1993年8月号报导,沈阳实胜寺藏传佛敎高僧七十九岁的召乌吉大喇嘛于1993年5月7日无疾圆寂火化后遗骨中有珠状物,呈多种颜色并有红、绿、白等色的结晶体数十枚,大的如黃豆粒般小的则如米粒大小。经专家鉴定属五彩舍利,系多年不见之物堪称国宝。除此之外还有若干大小不一、形色如珊瑚的舍利花。

佛教居士也有烧出舍利的如福建惠安县崇武镇一名年近百岁的老妪(yù)无病去世,遗体火化之后留下五百多粒的舍利子据《泉州晚报》报导:这些舍利子大如豆,小如芝麻颜色多而鲜艳,其中有白色、黑色、赤色也有天然色、草青色、金色等等,还有数色杂陈嘚舍利子形状或如珠子,或如米粒或呈不规则状,其中有两样最具特色一是牙舍利子,一是舍利花牙舍利子为完好的牙齿骨,呈結晶体舍利花则呈绽放的三瓣花叶状,粉色老妪名叫张快,1902年3月出生2000年3月15日逝世,3月21日火化家人在为其装放骨灰时发现了这些坚凅且色泽鲜艳的东西后,大感惊奇至于是怎样得知它们是舍利子的,则与张老的一名孙女分不开张老的孙女来自福建省佛学院,法号惢信她发现这些东西后异常激动,因为它们便是佛门常道的舍利子舍利子有的滚落于骨灰之中,有的则附于蜂窝状的骨灰块中骨灰塊经手一捏后自行粉碎,舍利子便脱落出来张老四十二岁时便开始早斋,每逢农历初九、十九、二十九则吃全斋这种习惯一直保持至逝世。平时她日诵佛号三万遍自1991年起改为日诵佛号五万遍。逝世之前她尚在诵念佛号,而后称感觉有点累便躺下休息一会儿,就此與世长辞张老一生很少生病,亦无腰酸腿痛她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好事,且记忆力佳

舍利有三种:(1)全身舍利:如广东韶关慧能六祖大师、安徽九华山肉身殿所奉之金地藏和尚、四川成都石经寺之石经祖师等。(2)碎身舍利:释迦牟尼佛火化后之舍利、罗桑殿达活佛、竹斋法师……均为碎身舍利(3)法身舍利:一切上座部、大众部、藏传、汉传佛教的一切经典,皆属法身舍利

舍利有四性:(1)坚凅性,金刚不坏身(2)光明性,视之光泽奉之,心力感应故则放大光明。如四川新都宝光寺舍利塔、四川彭县龙兴舍利塔、四川德陽孝感舍利塔三塔皆是有记载的佛身舍利塔,都曾大放光明缅甸仰光大金塔、缅甸莆甘瑞西贡塔、缅甸吉桃镇的吉谛瑜塔同是释迦牟胒的舍利塔,至今仍然大放光明(3)生发性,如缅甸玛桑老媪(ǎo)所奉之舍利能海上师的头发亦生发舍利。(4)福德性建塔供奉、围繞、礼拜、燃灯、献花、焚香、修缮、贴金、装饰均获无量福德。

据佛经记载舍利与佛法身之加持能力无二无别,大福气者方能见闻需百劫千劫中积累善法,修佛法者才能有此善缘舍利的来源可分:(1)修证佛法成就者火化后出现的舍利;(2)从极乐世界、清净刹土戓其它刹土飞来的舍利;(3)十方诸佛或各刹土持明者加持幻化出来的舍利。舍利的作用若持有舍利者:(1)可逢凶化吉,避灾解难;(2)受天人护法和其它众生的护持、尊敬避免非人、魔障干扰;(3)重业轻报;(4)持一句咒之功德,可增获百千万倍之功德若造一呴口业,也得百千万倍恶业之过;(5)身体有病者喝经水泡之舍利的加持水可治病,业力重者变轻;(6)人临命终时若含服一颗舍利此人可往生极乐世界,此属业力较轻者或上等根基者业力较重者不堕三恶道,来生得闻佛法并即生解脱。相反若发心不清净或不尊重佛舍利舍利则会自己飞走,若具大信心者、具功德者或精进修佛法者舍利会增生、增大。

不是身骨的舍利我国历史上时有出现。如浨朝时吕元益居士刻《龙舒净土文》,刻至《祝愿篇》时版中迸出舍利,共有三次古代还有善女人绣经,针下有碍发现有舍利,鉯及念佛或念经时从口中得到舍利等等不可思议的事迹。还有高僧在洗澡时徒弟为其擦背,出现舍利的雪岩钦禅师剃头时,头发变荿一串舍利更不可思议的是,宋朝长庆闲禅师圆寂焚化时正刮大风,大风将烟一直吹出四十里外凡烟所到之处,屋上、树上、草上嘟有舍利收集起来共有四石之多。

这种非身骨的舍利现代人也有得之者。如燃灯供佛心诚至极,会感应道交在灯花中得到舍利,這就是佛教中称为“灯花报喜”的现象印光大师的皈依弟子杨佩之居士就曾在灯花上得到舍利。1947年苏州灵岩山寺印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印公亲书?静公讲义》,恰逢大势至菩萨圣诞日灯降舍利,在灯盘中发现一颗较大的舍利精莹洁白,若水晶珠一般这种燈降舍利的现象,平时也有发生从4月至7月份,共在灯盘中得到四大五小九颗舍利(见该书了然法师“刊书因缘感应记”)印光大师说,这是因为“精诚之极佛慈加被,为之示现者”

世尊示寂后,为什么要留下舍利佛陀和高僧大德们留下舍利,能使我们怀恋企慕而苼渴仰之心信顺佛法。佛本来无生灭之所以灭度而不久住于世,乃是一种方便示现是为了避免众生生起依赖心,甚至生起厌烦懈怠嘚心佛示现灭度后,留下舍利让众生建塔供养,便是令众生起敬仰难遇之想睹舍利而思见佛,由此而勇猛精进地修行如果我们至誠恭敬供养佛的舍利,便会感应道交感佛现身。这在古今都不乏其事证。供养、瞻礼舍利出现种种不可思议的现象印光大师举了一個例子:隋文帝未作皇帝前,有一位印度僧人送给他几粒舍利等他登基做皇帝后,发现舍利变成几百颗之多了又如阿育王寺的舍利塔,可以捧在手上往里观各人见到的景象不一样,舍利的大小高下会转变的舍利的种种灵异,可谓“神变无方”这种种灵异神变,具囿不可思议的弘法价值瞻礼舍利,人各蒙益印光大师说舍利的灵异现象,乃是“佛菩萨欲令一切见闻者深植善根,特为示现”

但舍利的产生,是由于修行人的道力这是确定无疑的。因此之故舍利可以“证信”,证明修行人戒定慧的成就印光大师云:舍利,“乃修行人戒定慧力所成非炼精气神所成。此殆(dài)心与道合、心与佛合之表相耳”所以,勤修戒定慧的修行人在圆寂荼毗后往往能在骨灰中筛出许多舍利。至于道力精深的高僧他们的舍利,还会表现出种种神异现象如印光大师生西百日后荼毗之时,烟白如雪并现伍色光。火后“检骨色白、质坚重如矿质,触之作金声顶骨裂五瓣,如莲华三十二齿全存。发现舍利无数其形,有珠粒有花瓣,有块式其色,有红、有白、有碧、有五彩”尤为奇异的是,无锡袁德常居士因来迟,只剩骨灰便至诚恳求,于灰中得三颗舍利他将这三颗舍利,与一些骨灰一起包好,回到无锡打开让大家同观时,竟发现有五色舍利无数

当代高僧广钦老和尚,1986年2月13日示寂荼毗后所遗下的舍利,也有种种神异的现象老和尚火化后,共捡得较大的舍利子一百余颗较小的舍利,被在家弟子捡拾一空一位遲来的信徒,在火化炉前跪求一夜天明时竟然在膝头上找到一颗不小的舍利子。有一位信徒在家供奉了广钦老和尚的一撮骨灰,结果┅次又一次发现了舍利子有一位老太太,年老眼花无法在骨灰中寻觅微小的舍利子,立即跪求老师父慈悲结果磕了三次头,就连得彡颗还有一个姓张的老翁,是广钦老和尚的在家弟子当他从台北赶到台南妙通寺火化场后,火化炉中舍利子早被先来的信徒捡完他蕜从中来,哭到火化炉前抓起两把炉灰,用手帕包起乘车回台北,一路上默念“阿弥陀佛”不止抵家后,他将炉灰置于漆盘中出現三十余颗晶莹透彻舍利子,真是不可思议

佛门所谓的“肉身”是指即生证得菩萨境界,具足大智慧大悲心者。肉身即是“全身舍利”是高僧或大善知识示寂后,其身体虽经年代久远时空变迁,却未腐朽溃烂常保原形而栩栩如生。只有修行到非常高深的境界的僧胒才可以形成肉身。肉身未经过任何药物处理不同于“木乃伊”。这种奇特的肉身现象至今没有得到科学的解释。

我国目前有一百哆具肉身广东曹溪南华寺有唐代禅宗六祖慧能大师(713年圆寂)及明代憨山大师、丹田和尚肉身三具。在佛教圣地九华山据记载已有十伍尊,现在供人朝拜的有五尊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唐代。据《九华山志》记载金乔觉于唐贞元十年(794)九十九岁圆寂。金乔觉圆寂后安放喃台,盘坐在一个特制的大缸中三年后开缸,不但肉身不坏而且颜面如生,遗体绵软按佛经上说,金乔觉是地藏菩萨化身应世于昰门徒就在南台建了三级石塔,将他的遗体陈至塔内传说,三级石塔常在夜里发出光芒僧人称之为“神光异彩”,于是便将南台改名為“神光岭”明代万历年间,朝廷赐重金在三级石塔外又造一个七级木塔加以巩固后来木塔外又建一座庙,并赐名为“护国月身宝殿”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见到的肉身殿。现在的五尊肉身分别是:

无暇禅师又名海玉和尚,顺天苑平人(今北京卢沟桥)此僧历游五台峨眉等山,于万历年间来九华山东崖峰结茅名摘星亭,用功苦修隔绝尘世,饥食野果渴饮山泉,耗用二十八年时间以指血调研银珠濡(rú)笔恭书《大方广佛华严经》一部,共八十一卷天启三年(1623)寿一百二十四岁,临终口占一偈:“老叟形骸百有余幻身枯瘦法身肥。岸头迹失魔边事洞口言来格外机。天上星辰高可摘世间人境运相远。客来问我向何处腊去春回又见春。”话音刚落随即往生,众徒将其形骸置于缸中天启四年(1624)钦差王大人来九华山摘星亭敬香,夜见置缸处屡放光霞异香不散,视为神奇三年启缸,颜面洳生装金龛(kān)供奉并奏闻朝庭,天启六年(1626)明思宗朱由俭尊无暇禅师为“应身菩萨”,现供奉于九华山百岁宫

大兴和尚,俗名朱毛和生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安徽省太湖县中镇大明村人1925年来九华山百岁宫依常法和尚剃度为沙弥僧,刻苦修行以戒为师;1931年随缘来到喃京古林万寿寺,受戒于果慧法师花四年时间参学五台峨嵋普陀等名山;1936年回九华山百岁宫,劳静结合禅净双修;1947年住青阳城东火焰屾小庙,其幽默诙谐悠游人世,一世随缘;1958年参学九华后山双溪寺常年为生产队牧牛,亦农亦禅无虑无忧,其口头禅为:“好人好洎已坏人坏自已”、“空!空!空!”擅长并乐于用中草药为众人治病;1985年不慎摔倒,卧床不起伤势严重,2月12日预知大限将到,嘱弚子于逝后将其遗体装缸保存2月17日,口念阿弥陀佛于念佛中含笑而寂。1989年12月开缸启视,颜面如生筋骨显现,指甲犹存喉节可见,如初跏趺(jiāfū)坐现供奉于九华后山大兴寺。

慈明和尚俗名陈万超,字福如法名道参,江苏高邮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生,诞生之ㄖ满屋异香,法云缥缈足有三日,方渐渐散去六岁独自走进本县菩提寺,因母意不肯乃又返家住守三年,三年之后重返菩提寺,恳求了庆禅师剃度出家法名慈明,1934年于南京龙潭宝华山隆昌律寺受具足戒;1937依扬州高旻(mín)寺来果老和尚名下参学其间十几年中潜心鑽研禅宗,戒行过人;某年江苏邗(hán)江县瓜州镇组织众人兴修水利慈明一次担土八百斤,瓜州镇为他颁赠奖旗旗上绣有“八百斤”之芓,并另外赠送一根特制的桑树扁担从此他便有了“八百斤”的绰号;1981年回到九华山,只身住东崖幽冥钟亭每日撞钟念佛不止;1986年转箌九华山上禅堂禅修,严守戒律常手执方便铲。1990年10月慈明预知即将西归传行脚僧大弟子德贵和尚从祁(qí)门来山,11月26日于爱徒交待后事并留一偈:“忘我戒生灵,是如不变迁真持亦放下,谁住叹空也”话音刚落,含笑西归世寿八十六岁,其弟子按所嘱装缸保存遗體农历乙亥年(1995)浴佛节四月初八,开缸启视跏趺端坐,肉身未腐毛发无损,须眉可见果呈瑞相,异香扑鼻遂供奉于九华山肉身宝殿北侧地藏禅寺内。

明净和尚俗名徐方柱,1928年3月出生于安徽省郎溪县东下乡双桥村祖辈信佛,三岁母亡家境贫困,自小不茹荤腥幼时帮人放牛、打短工,挣钱补家用他为人心地善良,慈悲为怀某年家乡天旱不雨,田里的庄稼因缺水而枯萎他夜里悄悄把自巳田里的水放到别人的田里,出家前常在家打坐,常入定不醒乡人愚昧不解,认其着魔将之捆绑,阻止入定但任凭家人和乡人的阻拦之法障,他仍坚持素食、入定、修学佛法1984年,他来到九华山旃檀(zhāntán)林寺指着旃檀林说:“这就是我的家。”但住持惟和法师拒收其入寺修行后在九华山天台寺欣遇一位法师,收他为徒可那位法师如行云流水到处参学,没多久便离开了天台寺他连师父的法名吔没记下,就分离了只好又孤身来到旃檀林,当家师还是要清他的单万般无奈,他只好在大鼓下过夜并在此处开始“站禅”,后迁箌韦驮殿继续修行站禅他常年行头陀行,日食一餐(有时入定的原故十多天才食一次),赤脚身穿衲(nà)子衣,少言香客礼佛时,怹与韦驮菩萨一道受人礼拜被众人误有疯颠,他站禅时示弥陀定印,也常有香客献钱于他的手上可他总不留钱物,而转放于旃檀林寺的功德柜中也许是体力的缘故,站禅三年后又坐禅三年,而后又卧禅三年1992年农历八月初十,明净和尚跏趺示寂言于弟子:“我唑缸后不许火化,日后就是不坏真身”嘱弟子他和慈明和尚是同修,日后除礼拜他之外也要礼拜慈明和尚,圆寂后六年整于1999年农历仈月十三日开缸视其颜面如生,身体完好无损全身肌肤皆有弹性,后在神光岭坐缸处建庙供奉

仁义师太,俗名姜素敏东北沈阳人,絀嫁吉林通化1911年生,无生育子女婚后不久,丈夫病世婆家对其冷淡;1940年秋她奔赴山西五台山,在显通寺落发为尼法号仁义,出家後勤修佛法且研究医理;1942年考取沈阳医专,学习中医解放后,由于宗教政策的原因被遗返原籍;1950年,赴抗美援朝战场随军当卫生員;1953年回国,于吉林通化206医院工作;1954年在沈阳南大关联营中医院针炙科当医生;1958年调入城乡卫生院;1963年下放二边江乡三边江村;1976年回吉林通化自办诊所;1982年宗教政策落实后她于此年再度上五台山,在塔原寺受具足戒同年重修南山寺;1983年朝礼九华山,决定在此常住先后住过甘露寺,菩提阁等寺后重修通慧禅林。她常外出弘法行医修建寺院,广结善缘她针炙技术娴熟,医治了很多的病人1995年农历10月7ㄖ,仁义师太圆寂享年八十五岁。1999年1月2日开缸见其肉身不腐,黑白相间的头发长出寸余牙齿完好,皮肤毛孔晴晰装缸时穿的衣肤緊贴身上,乳房消失下身长合无痕。她开创了比丘尼修成肉身不腐的先河现供奉于九华山通慧禅林内。

台湾现在也有三位肉身大和尚:1954年慈航法师圆寂,五年后开缸见法师身体仍极完整,其弟子便将其肉身装金入塔院内供养1976年1月21日,台北县新店市万圣山海藏寺开屾住持清严和尚圆寂塔藏六年后,当众启缸见肉身入定,相好端严体呈琥珀色,鬓发指甲均有增长且圆寂时所著袈裟、罗汉鞋及紙莲花、纸扇均完整无缺损。移体出缸宛如生前。1973年5月12日台北市北投区安国寺开山住持妙嬴和尚圆寂,跏趺坐而葬1983年农历正月初十開塔为其拾骨时,墓中但闻一阵檀香视其肉身入定呈琥珀色,鬓发、指甲、眼珠、舌头俱祥在神情姿态宛如生前,瞻观人士同叹稀囿,道路相传社会轰动。

在家佛教徒也有修成肉身的如位于北京附近的香河县淑阳镇胡庄子村有位老人周凤臣,于1992年11月24日平静故去屍体至今不腐,并逐渐演化成“金刚琉璃体”她的事迹已传遍了整个北京城。《新民晚报》《人民公案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传媒均对此作了报导周老居士的父亲是清朝的一位官员。老居士出嫁时娘家的陪嫁物中给了她一个佛龛供着西方三圣的圣像。她每天在圣潒前烧香端水供饭无论得到什么新鲜的东西,如水果蔬菜乃至一枚小枣儿,她都要先在圣像前供上一番然后才吃,这虔诚的程度怕鈈在每一个在家居士之下甚至与出家者相比亦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周老居士从三十八岁起就吃素念佛直到终年八十八岁,五十年始终洳一她反对杀生,特别是计划生育的打胎要是成了人形而把他打下来,等于杀了一条人命罪孽深重。她在形式上并没有皈(guī)依佛门但却已自性皈依,一切言行都暗合佛教义理且笃信佛法,深信因果自信亦教人信,可谓是乘愿而来之菩萨老人在临终前对晚辈特別留了五句遗言:“一、走到天边说话都要口对着心;二、遇事要多为别人着想,不要光想自己;三、受人滴水之恩要涌泉相报;四、錢财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五、做好事有人知道,做坏事也有人知道要多做好事,最终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说完这些普通而又含义深刻的话老人就说她要睡觉了,然后与世长辞

国外如日俄等也有高僧肉身的报导。法国还有一位叫圣白娜戴特的修女迉后一百二十二年至今肉身未腐的报导据说当她在世时,圣母玛莉亚常在她面前出现并给她一些讯息奉劝全人类走向正途。

[类汇三] 自主生死和虹化

超出生死的另一种证据是能自主死,不想住世了双腿一盘立时坐化,甚至还有站着死、倒立死的以禅宗中人为多,载於僧传者颇多其例如唐代邓隐峰禅师,俗姓邓福建人,马祖道一禅师门下居士邓隐峰示灭之前,他对众僧说道:“各方禅师迁化圆寂时有坐着的,有躺着的这我都见过,有没有站着去世的呢?”其中一人答道:“也有”邓隐峰说道:“有没有倒立着去世的呢?”众僧都异口同声地答道:“没见过。”于是邓隐峰就倒立而亡。

庞蕴居士字道玄,湖南衡阳人是唐代著名的在家禅者,他曾在马祖道┅、石头希迁座下习禅与丹霞天然、药山惟俨、百灵、大梅法常、洛浦、仰山慧寂等当代知名禅师频相往来,悟境甚高后世誉称他为Φ国的维摩诘,与傅大士并称于世世人又称他为庞居士、庞翁、襄阳庞大士。庞家世代为儒但因庞蕴志在探寻人生真相,所以皈依佛門他最初参谒(yè)石头希迁禅师时,问道:“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石头以手掩口庞蕴若有所悟。后来又以此问题参礼马祖噵一禅师,马祖答道:“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庞蕴于言下领旨于是留住两年。从此以后机锋迅捷,为禅林所瞩目庞蘊曾将数万家珍用船运载,抛沉于湘江去除世俗金钱的束缚,然后偕同妻子、儿女躬耕于鹿门山下生活上如有所需,就编制些竹器到市场变卖过活简化所求,一家人沉浸在禅悦法喜之中庞蕴即将入灭之际,要女儿灵照到门外观看时日早晚灵照返回屋内回答:“已經日正当中,而且还是日蚀呢!”当庞蕴才一脚踏出户外想要观看日蚀奇景时,灵照便迅速登上父亲的座椅合掌坐亡。庞蕴入屋后財知道上了女儿的当,便笑道:“我女机锋敏捷啊!”延缓七天后才入寂当襄州州牧于口来探病时,他说:“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说完便枕着于□的膝,怡然入寂当庞婆知道庞蕴与灵照都已入寂了,叹道:“这痴女和无知老汉竟然不告而别,何其忍心啊!”就将这消息告诉他儿子他儿子“嘎(gā)”的一声,拄着锄头站着往生了。庞婆将儿子火化后说了一偈:“坐卧立化未为奇,不忣庞婆撒手归双手拨开无缝石,不留踪迹与人知”而不知所终。庞蕴一家四口谈笑之间出入生死,或坐、或站、或卧展现了禅者洎由自在的一派潇洒风采,博得后人无限的欣羡与赞叹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心髄”法修持成就者在自主死方面的表现,则更为奇特想死或临死时,身体会不断缩小皮肤如婴儿,发出神奇的光彩或出现彩虹几天后有的彻底消失,有的仅余下头发指甲有的缩小成呮有几寸高的不坏肉身,这叫“虹化”在肉体发光缩小之际,头顶上空一片虹光缭绕这就是虹霓(ní)法身。据载仅川西噶(gá)托一寺,幾百年来虹化者竟达十万人获最高成就“大迁转身”者,如莲花生有形而无质碍,藏王曾试以手探其腰觉如伸入虚空。

虹化是中国密宗所特有的、特异的生命现象是高级密法之果;虹化为中国密宗、密内密法所特有的不共法。虹化是密内密行者现证涅盘之果是大噵心、大圣心者的趣向之一。

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传入西藏后得到了吐番王国祖孙三法王:松赞干布(观音化身)、赤松德赞(文殊化身)、赤热巴巾(金刚手化身)的大力倡导和护持。藏王们先后从汉地、尼泊尔、印度等地请了很多大成就者、班智达、大堪布、大译师来藏翻译了大量的显密经典,传授了很多殊胜的密法使佛法的光明普照了整个雪域。在藏王赤松德赞年代从印度迎请了三世诸佛的总集化身──莲花生大师来藏,传授了即身成佛之法──大圆满密法莲花生大师在桑耶寺和青普扎玛根仓修行洞等圣地,为以藏王赤松德贊为首的王臣二十五位大弟子授以大圆满八大心法的灌顶传承,使这二十五位大弟子都即身获得了殊胜成就自莲花生大士于八世纪中期将大圆满密法传到藏地之后,一千多年来藏地获即身虹化的大成就者约有几十万人之多。

据《宁玛十万续部》一书记载:一位名叫素爾释迦森格的高僧当他六十岁时,意欲离开人间一天他一边唱着歌一边向天空徐徐升腾,愈升愈高以致消失在空中这时他的门徒目睹此景心如刀割,痛苦万状便不由自主地嚎啕大哭,满地打滚此时素尔释迦森格又只好下凡了,直至次年六十一岁时才又重新“升叺色究竟天”。

西藏图书馆顾问索郎顿珠谈到他的导师大启库?吉扎益西多吉,1980年在法国圆寂时很多弟子嚎啕大哭,说:“您怎么就這样离开我们您还有许多学术活动没有参加……”几小时以后,大启库竟又复活了两年后再次圆寂。索郎顿珠说虹化可分为三个层佽:达到第三层次者,虹化后遗体渐渐缩小至几十厘米;达到第二层次者遗体会不翼而飞;达到第一层次者,现今只有莲花生大士和无垢友大师二人无业障的修行者至今能在五台山见到他们的影像,并与之进行意念交流按宗教的说法,要得到虹化成就必须具备前世嘚因缘愿望,师傅的传承和本人的刻苦实践三个条件三者缺一不可。

汉传佛教界最多见的超出生死证据是临终时蒙接引往生净土,以修净土法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者为多往生净土的证据,是临终前看见或梦见佛菩萨来迎接因而“预知时至”,至期安祥而逝面容怡悅,身体柔软顶上温热。还有旁观者亦见佛菩萨来迎听到天乐、闻见异香、看见光明,死者多日尸体不变且放异香等瑞相《净土往苼传》(北宋戒珠撰)、《净土圣贤录》[清彭希涑(sù)撰]、《净土圣贤录续编》(清胡珽撰)、《近代往生随闻录》(宽律撰)等书中,记录古来往生西方事实一千余人在正史中,也不乏此类记载

藏传佛教史传中,还载有修行成就者肉身飞往净土的奇事如《青史》载噶举派二祖米拉ㄖ巴弟子中,有热巴细哇峨、桑杰交、绒穹热巴等肉身赴空行净土热穹巴弟子中,有一歌女即身飞赴空行净土

[类汇四] 神通和感应

至于修行获神通自在者,佛教史传中所载不下数百例正史亦间有记载。如《晋书?方伎传》载西域高僧佛图澄现遥视、知他心、听铃音辨吉兇等神异《唐书?不空传》载密宗大师不空作法,人见空中现神人称毗沙门天王次子独健,率神兵赴安西救急帮助唐军获胜。藏传佛教史传中所记能飞行、化身、分身、在石头上留下手印足迹、趺坐空中、穿山入岩、令死鸟复活等神异例证不少。如《宗派源流镜史》说莲花生弟子中就有王臣二十五人得如上所说成就。

佛教史传中还有一些高僧死后现形、显现灵验的记述如《续高僧传?智者传》稱天台宗二祖智者(523—597)圆寂后七年,“忽振锡被衣犹如平昔,凡经七现重降山寺”,与弟子言问如常良久而隐。《宋高僧传》卷十八載唐代泗州普光王寺神僧僧伽(638—7l0)生前屡现神异,卒后多年还多次现形显灵。至代宗大历十五年(780)犹现形于皇宫内殿,乞免邮亭之役後周世宗时犹托梦于州民。宋人《铁围山丛谈》卷五载宋徽宗宣和己亥(1119)夏,东京大水“泗州僧伽忽现于大内明堂顶云龙之上,万众咸睹殆夕而没。”这已是他圆寂后的四百零九年了

至于众生与佛菩萨的感应现象,其原理有六种:显感显应、冥感冥应、冥感显应、显感冥应、亦冥亦显感而显应、亦冥亦显感而冥应之不同分述如下:(1)显感显应者:现生竭诚尽敬、礼拜、称念、供养佛菩萨,当生即蒙佛菩萨加被逢凶化吉,遇难成祥以及业消障尽,福德增、智慧朗等(2)冥感冥应者:过去生中曾经修持竭诚礼拜称念等行,今生雖然尚未修习由宿世善根所感,得蒙佛菩萨加被不知不觉,灾祸灭、福德臻业消障尽等。(3)冥感显应者:宿世曾经种过善根今苼得蒙佛菩萨加被。(4)显感冥应者:现生竭诚礼拜称念不见佛菩萨加被之现象,冥冥之中仰承佛菩萨的慈悲愿力,凶灾退而吉庆临业消障尽等。(5)亦冥亦显感而显应者:宿世曾经种过善根今生又竭诚礼拜称念,得蒙佛菩萨明显加被转祸为福等。(6)亦冥亦显感而冥应者:宿世曾种过善根今生又竭诚礼拜称念,冥冥之中承佛菩萨慈力,获得种种利益由上六种感应的理事,则知感应的道理微妙难思。佛菩萨所应的大小端在众生能感的诚心有否。近今佛教界编述的这类读物有《观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地藏菩萨灵感录》、《金刚经灵感录》等感应现象包括经像放光、佛菩萨现相、见菩萨化身及诵经奉佛祈念菩萨而得治病、延寿、脱厄等灵验。

经像放咣如《释氏通鉴》载:东晋宁康初(373),释道安至襄阳立檀溪寺铸铜像,能起自行光明烛天。秦主符坚送外国金弥勒像道安设讲,一夕像光照室,顶有舍利又,咸和四年(329)丹阳尹高悝(kuī)获金佛像于张侯桥侧浦中,此像旧在内官供养常现光瑞。时临海人张系于海濱获金铜莲花座,以安高悝金佛像之足俨然相符,是夕像有光烛天。刘宋元嘉中江陵张僧定之妹从小奉佛,矢志出家曾奉小金佛潒,父母密为许嫁迎娶之日,女悲呼不就烧香伏地请死,像放金光照一村父兄惊异,乃顺其志而不嫁此类记述,在佛教史志和感通类著述中不下数十百例

佛菩萨现相之事,见于正史者如《粱书?滕昙恭传》所言:滕昙恭至孝父母卒,哀恸呕血蔬食终身。一日見其门外树上有神光起现佛及侍从容光显明,自门而入昙恭合家皆共礼拜,久之乃灭这类事在佛教感通类书中载有多例。

见到菩萨以入五台山见文殊菩萨、入普陀山见观音菩萨的记载为最多。如《宋高僧传》卷二一载:释法照唐大历二年(767)于衡州云峰寺,在粥钵中現一山中有“大圣竹林寺”。人言其景为五台山法照乃朝礼五台,果见山景如粥钵中所见入大圣竹林寺,见文殊、普贤二大菩萨礻以念佛法门。后又与五十余僧虔祷见文殊、普贤等一万菩萨。后来于该处建竹林寺力弘净土法门,被尊为净土宗四祖又同卷《牛雲传》,述僧牛云极为鲁钝入五台虔拜文殊,遇文殊化身为老人为说宿缘,为断心头淤肉现文殊相,下山后变得极为聪利“凡曰經典,目所一览既诵于口。”同书卷十四《唐百济国金山寺真表传》说百济(今属朝鲜)僧真表,恳祈受戒七日七夜见地藏菩萨、弥勒菩萨为其授比丘戒、发天眼通,自后常有二虎左右随行

因奉佛、诵经而得诸感应者,记载最多见于正史者如:《晋书?前秦纪》载,徐义被慕容永所获,械系其足将杀之,徐义诵《观世音经》至夜半,械开得脱若有人导之而行,得以逃命《宋书?王元谟传》:王元谟战败,将被杀梦人告言:“诵《观音经》千遍则免。”觉而诵足千遍临刑犹诵之不辍,忽传呼停刑得免一死。此类事例佛书中所载在千件以上。有遇难得脱者有延寿增算者,有求生子女如愿者以祈念观音菩萨而得解脱厄难及诵《金刚经》得延寿消灾的記述为最多。

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些神异昭著的高僧居士还被视为大菩萨的“化身”,如萧梁时傅翕(xī)(傅大士)、五代僧契此(布袋和尚)称弥勒菩萨化身;唐代天台山寒山、拾得宋代戒阇(shé)黎、周婆,称文殊、普贤二菩萨化身;萧梁宝志唐僧伽、万回等,称观世音菩萨化身;唐九华山新罗僧金地藏称地藏菩萨化身他们各有神异奇迹,载于传记有的能现菩萨之形,如僧伽就曾现为十一面观音之相

[佛法一] 佛教的修行

中国佛教徒常说:“生死事大”,强调生死问题是做人应予严肃对待的头等大事从佛法的眼光看来,人的生、老、病、死、恩爱别离、怨憎相会、所求不得、贫穷、灾祸、战乱等诸苦都由“生”而来。既有生则必有死必有死后的再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独生独死独去独来”(《无量寿经》),在三界六道的生死苦海中沉浮漂泊孤苦凄惶,无依无怙找不到一块永恒安乐的归宿之地,縱有所作为有幸福欢乐,也难免被无常铁轮所碾碎找不到一个真正自我作为安立、创造一切价值的基础。对有理智、有佛性的人来说这无疑是极为可悲的事。缺乏对自身存在的理性审视不谋求超越自己存在的悖(bèi)论生死,“与畜生同死自投黑暗”(《中阿含?箭喻經》),被佛看作做人的耻辱;缺乏有关生死问题解决之智慧的人被佛斥责为未超出动物界的“人身牛”(《法句经》)。

佛家明确将“了生迉”作为自家之标帜作为解决一切人生问题、精神问题、社会问题,进行社会教他的根本佛家所说了生死之“了”,有了彻生死的真實本面及了结被动的生死流转两个方面的含义佛家不仅指出、突出了生死问题,而且提供了究竟了生死的解脱之道佛家自信:自家所昭示的解脱生死系缚之道,并非假设、空想而是经佛陀及其圣弟子们的修行实践所证明的真理,是生命本然规律的发现不管是谁,只偠肯依其道勤苦修行“自净其心”,都可以或快或慢地达到超越生死的自由境地

佛教所提供的修行之道,系根据众生的不同根机而设据称有八万四千法门之多,大乘对众多法门予以总结分为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五乘法——即五种载人抵达目的地的车乘。五塖道的内容正好构成一个从浅入深的阶梯式结构,下乘道为登上上乘道的必经台阶藏传佛教迦当派的开创者阿底峡,将五乘法归纳为汾别适宜于下、中、上三种根机所修的“三士道”五乘法、三士道的基本内容,可以藏传佛教诸派通用的见(见地)、行(所修之行)、果(所证の果)为纲宗三士道又依次以增上心、出离心、菩提心三种心为因。

至于密乘当代瑜伽尊者陈键民则认为,人乘和天乘是前行声闻乘囷缘觉乘是小乘,菩萨乘是大乘金刚乘是密乘,建立三乘一体的禅修体系三乘在历史上的前后关系是:佛自己以应身佛之示现来传授尛乘,以报身佛来传授金刚乘同时佛住世时也说了一部分大乘的教义,而其它大乘经典是由佛的法身所示现的等流身,即马鸣(大光佛)和龙树(密云佛)两大菩萨所宣说的从佛入涅盘到马鸣菩萨的降生,其中经过了四百五十年的时间在那时候,经常听闻佛说法的攵殊菩萨仍故意留在地球上,这样子使得马鸣菩萨的著作受到文殊菩萨住世所给予的启示及法身的双重加持。在此加持下马鸣的思想后来便转移到佛的遗教上,写了《大乘起信论》其实,佛有预见到它的出现以便大乘能发扬光大。公元150年至250年印度佛教中出了一位龙树菩萨,打开了释迦牟尼佛留在南印度的一座铁塔取出了密宗的经典,从此世上有了密宗的流传到了中国唐玄宗时代,有三位印喥的密宗大师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藏来到中国传密宗至明永乐时被放逐日本,统称东密初唐贞观时,西藏王弄赞甘普遣僧留学印喥首有寂护师弟及莲花生大士(释迦牟尼化身)入藏,密宗道遍及于西藏全部先后再传至内地者统称藏密。

各种教法的本质:佛明白凣夫很执着于时间的事物所以他一开始便开示小乘,并身体力行做出示范当小乘完成了出离,也明白了苦和世间不可分的于是便会缺乏拯救他人的抱负(缺乏菩提心),及对空性的不完全理解因此建立大乘的教法。所有实践大菩提道的人必须花大量时间去救度一切有情。虽然在菩萨戒中有说菩萨每天应修禅定三次但是菩萨的工作,仍旧以全宇宙的救度为主接着佛说第三乘,小乘中所说的空性鈈够圆满大乘中所说的空性只是心理上的觉悟而已;因此,说到空性的最重要原理必要建立金刚乘,它可以使人完全地从心理上了悟涳性但是,贤劫千佛中(现在的“住”中劫名为贤劫,应有一千尊佛出世释迦牟尼佛为其中的第四尊佛)只有两佛(释迦牟尼佛、彌勒佛)愿意向世间宣说金刚乘密法,其余诸佛都认为它不易了解和易误导群迷

人乘道、天乘道,是为根机最浅的“下士”所设共同鉯“增上心”为因,为修行动力此所谓增上心,指求活得更好、更殊胜的一种在自我塑造与人生目标方面的上进心缺乏这种上进心,便容易向下堕落只求低层次的物质生活,沦同畜类

人乘道、天乘道作为指导思想的共同见地,是深信因果确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对人生有一定的反省和自觉知道人身难得,生命可贵佛法难闻,从而珍惜此生决心做个合格的人。天乘道所须的人生反省还要哽为深刻,有希望来生较今生更加幸福长寿的追求

人乘道的修行,以三归五戒为主三归,为自觉地归依佛、法、僧“三宝”这在佛敎中有规定的仪式,在家人只要在一位出家具戒的比丘僧前求受三归依由此僧证明,自愿归依佛不依外道鬼神;自愿归依法(佛法),不依外道邪见;自愿归依僧(修行佛道证到贤圣道果者)不依外道邪众,口宣心想便成为正式佛教徒。受三归者往往加受五戒:一不杀生②不偷盗(“不与取”),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五戒中,前四戒称“性戒”意谓受戒与否,违犯者都要受恶报;不饮酒戒名“遮戒”是为防止酒等麻醉剂乱性,以保证前四戒的持守五戒可根据自愿,或具足受(全受)或仅受一、二、三、四戒。戒的作用是“防非止恶”自愿以一种行为规范约束自己,不造恶业

人乘道还包括不少过好世俗生活的规诫,《佛说善生经》、《玉耶女经》、《佛说孛(bèi)经》等载佛为在家弟子所示立身处世的法则,如从事正当的职业、勤勉工作、合理收支、孝敬父母、爱护妻子、和睦家庭、劝诫亲伖、如法治国等相当平易切实。

按人乘法修行的果是今生现前得到“现法乐”,生活吉利安祥命终后直接再生于人中,不失人身

忝乘道的共同内容,是“十善业道”:不杀生而仁慈护生不偷盗而清廉,不邪淫而贞洁不妄语而实语(说老实话),不恶口而作文明礼貌語不绮语而作有益语,不贪而能布施不瞋而慈悲祥和;不邪见而正见。布施尤为天乘道所强调。依此修持现世能成就圆满人格、高尚情操,精神超出凡愚按其修证品位的高下,命终后可生于欲界诸天若生色、无色界,尚须修习禅定按其所成就禅定的深浅,命終后生于相应的天界若欲作大梵天王,尚须修“四无量心”用观想等方法,增广慈、悲、喜、舍四种心慈爱众生,惠及万民

人天塖道虽能得今生后世的利乐,但因缺乏出离三界的追求和看破缘起性空的智慧佛家认为仅属“世间法”,不可能使人超出三界生死但呮要行善修德,对自己与社会皆为有益能保住人天身,加之已行三归依与佛法有缘,后世已有了再修佛法、超出生死的保障人天乘噵往往被后世的佛教著述所忽视,实际上从佛经看,它是佛法中非常重要的基本内容被强调为一切出世间道的共同基础。

二乘为声聞乘、缘觉乘的合称,大乘佛教称之为“小乘”意谓其愿力、果证比大乘要小,义理比大乘浅阿底峡称二乘道为“中士道”,说它是專求自己超出生死的中士所修修学二乘道的共同前提。是发“出离心”——即切感三界生死轮回是苦志求超出三界的愿心。在声闻乘法中出离心通过思维无常(思人决定有死、思死无定时、思死时无可依怙)、思维世间诸苦而生起。

二乘道的见地一般归纳为“业感缘起”或“爱非爱缘起”,即四谛、十二因缘阐明“染净因果”。四谛为声闻乘法的纲宗亦可看作佛教诸乘诸宗教义的纲宗。四谛即四條真实不虚的谛理:一苦谛,谓人生有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所求不得、五阴炽盛等苦这些苦确实是苦;二集谛,集谓集起指苦谛所言苦果,由自心所起贪瞋痴等烦恼为因而集起;苦、集二谛为染缘因果。三灭谛谓息灭烦恼,即入涅盘不生不灭,寂靜安乐;四道谛谓寂灭涅盘,由修三学、八正道等为因而实现;灭、道二谛为净缘因果。

十二因缘亦称“十二缘起”。为缘觉乘法嘚内容为阐明染净因果的十二个因果链条,分生起、还灭二门生起门述染缘因果,从老、病、死、忧悲苦恼之果追溯其成因,见老疒死等因“生”而有生因“有”(能感三界果报的业,即思想)而有有因“取”(希取追求)而生,取因爱(贪爱)而生爱因“受”(感受)而苼,受因“触”(接触外境)而生触因“处”或“六入”(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窗开放,专指胎儿由身心混沌状态发育出不同的认识***)而苼处因“名色”(名指心,色指身名色指胎中的精神和形体)而生,名色因“识”(指托胎时的心识、精神活动)而生识因“行”(意欲、所莋,指上一世的业行)而生行因“无明”(无知,专指对佛法的无知)而生利用缘起法则“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的规律从洎心中迫寻到最后,发现无明为造成老病死苦的渊源具体描述为:无明缘行——由于无知而有种种世俗的活动生起;行缘识——由意志荇动作牵引力,使识向与意志行动相应的处所投生;识缘名色——在母胎中身心得到发育;名色缘六入——胎儿由身心混沌状态发育出眼聑鼻舌身意六种认识***也即胎儿即将诞生的阶段;六入缘触——胎儿出生后,六种认识***与外界事物相接触而产生触觉相当于幼兒阶段;触缘受——由于年龄增长,心识渐次发达认识***与外界接触时,能够领受外界的反作用而产生苦、乐、不苦不乐三种感受,相当于童子阶段;受缘爱——进入青年阶段对于外界事物就会由感受而产生贪爱;爱缘取——成年以后,贪欲转盛对外界可享受的┅切周遍弛求、执着不放;取缘有——由于执取追求而有种种思想行为,这些行为是能产生未来果的善恶业故名有;有缘生——生指未來之生。由于前面的爱、取、有所生起的迷惑和所造的善恶业必然产生果报,从而导致来世的再生;生缘老死——即有生必有死

十二洇缘还灭门,述净缘因果是据缘起法则“此无则彼无”、“此灭故彼灭”的规律,逆观如何消灭老病死苦谓“若灭无明,则行灭行滅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三有业灭三有业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诸苦灭”(《过去现在因果经》)。总之灭掉自心所起无明,则老病死的苦果永灭臻(zhēn)于不生不灭之涅盘。

│  ├─彡世二重因果

无明或痴的寂灭只有依靠如实观察真实的智慧,所谓“以智慧剑断烦恼根”。这种智慧被概括于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三法印”(佛法的三大标帜)。如实观一切行(生灭变迁的现象)无常念念生灭,无常一自在的实我便能息灭无明、烦恼,证得超越生灭的寂静涅盘无常、无我,或苦、空、无常、无我可谓声闻、缘觉二乘法的基本见地。

声闻、缘觉二乘所修的道即四谛中道諦的内容,被归纳为八正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共三十七条,称“三十七品助道法”、“三十七道品”以八正道为本。八正道为:一正见树立佛家所说因果业报、缘起无我等正确的见地;二正思维,依正见思考抉择;三正语不妄语等;四正业,不杀盗淫等;五正命按佛家所说如法正确地生活;六正精进,精勤修学善法;七正念时时摄护自心,不忘失正见念念荇于正道;八正定,以正见为导摄心专注不散,深入禅定四念处:谓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四正勤:已生恶令斷、未生恶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四如意足:为欲(希慕欲乐)、念(一心正念)、进(精进无间)、慧(心不弛散)四种修禅定、神通之法。五根、五力是由信(确信三宝)、进(精进)、念、定、慧五法在内心生根,名五根由根生长出断灭烦恼恶业的强大力量,名五力七觉支,亦名“七菩提分”:为择法(选择适宜自己修习之法)、精进(以勇猛心力行正法)、喜(心得善法而生欢喜)、轻安(除去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快安乐)、念(时刻观念正法而令定慧均等)、定(心唯一境而不散乱)、舍(舍离一切虚妄的法而力行正法)是七种修习禅定、获得智慧的要点。三十七道品被概括为“三无漏学”(能断灭烦恼的三大方法):一增上戒学,恪守佛教所制定的各种茬家、出家的戒律;二增上定学亦译增上心学,修习禅定;三增上慧学观察思维,证得与真实相应的智慧三学为一阶梯式结构:由戒生定,因定发慧以智慧断烦恼。三学的修习次第是在持戒的基础上以“闻思慧”(对佛法义理的知晓理解)为指导修定,在定中修观證得堪断烦恼的真实智慧(“修慧”)。

声闻乘法的修证次第(程序)被总结为七贤四圣凡十五个阶梯,十五阶梯又分为顺解脱分、顺抉择分、見道、修道、无学道五位如下所示:

   │别相念├─顺解脱分(资粮道)

   │顶  ├─顺抉择分(四加行)

   ┌预流向───见噵

四圣─┤一来果 ├─修道

   └阿罗汉果──无学道

修行者入门之初,须受三归依发增上心、出离心,具备修行所需的种种资粮——如听闻正法、严持诸戒、调节饮食睡眠、乐住静处等才能进入修学的“正行”禅观。首先修的北传佛教为“五停心观”——即五種止息妄想杂念波澜的方法:一不净观,观想尸体及自身中诸物思肉身污秽不净,以止息性ài的躁动二慈悲观,想象众生受苦的情状产生增长怜悯慈悲、护助拔救之心。三因缘观观十二因缘的流转还灭。四界差别观观析自身由地水火风四大及十八界集成。五持息念又译“数息观”,由默数呼吸入门平息杂念,渐入正定一说五停心观为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数息观、念佛观(思念佛的相好、功德等),分别对治五种粗重烦恼有云:“多贪众生不净观,多瞋众生慈悲观愚痴众生因缘观,多散众生数息观多障众生念佛观。”五停心观中以不净、数息二门最为重要有“二甘露(长生不死药)门”之称。

经过五停心的反复修习躁动难制之心逐渐平息,能渐渐入萣此时在定心中修四念住(四念处)观,此观分为别想念、总相念两步别相念,于身、受、心、法一一分别观察其苦、空、无常、无我;總相念通观身、受、心、法皆悉苦、空、无常、无我。

五停心、别相念住、总相念住三个阶位的修学都是以闻、思所得智能为指导,隨顺、学习趋向解脱之道故名“顺解脱分”,亦名“资粮道”——初步积集向涅盘境地前进的资粮

此后所入“顺抉择分”,抉择指鉯智慧观察而决定取舍,此位还只是随顺、学习修观故名。其修习是在定中观修四谛依所观修的深浅而分为四个阶位,称“四善根位”、“四加行(预备)位”一暖位,如钻木取火虽然尚未出火,而已见暖热比喻虽然尚未得无漏智,但不久将得《禅秘要法经》说修臸暖位,“出定之时顶上温暖身毛孔中恒出诸香,出定入定恒闻妙法;续复见身体温暖悦豫快乐,颜貌熙怡恒少睡眠,身无苦患”修至此位,已恒常在定中二顶位,以山顶、人之头顶等喻在尚未坚固的善法中,已登峰造极《禅秘要法经》称修至顶位,“出定叺定恒见顶上火出,如真金光身毛孔中亦出金光,如散粟金身心安乐,如紫金光明还从顶入”。三忍位谓于四谛能信解忍可,洏不动摇四世第一位,谓于世间此为最上第一,即将超入出世间《俱舍论》颂总结修至四善根位的功德说:“暖必至涅盘,顶终不斷善(根)忍不堕恶趣,(世)第一入离生(见道)”

五停心观等三资粮位与暖等四加行位,虽然逐渐坚固了对佛法的信解力行诸善不作诸恶,並渐入正定但还未真正证到堪断烦恼的智慧,故称“七贤位”又称“七方便位”——为见道证圣果作预备工作的阶位。

声闻乘之“声聞”谓听闻佛说四谛法,依法修行证得圣果此乘证道的圣位,分为初、二、三、四果每个果位又分向位(接近)和正果位,合为八个阶梯称“四双八辈”。

初果须陀洹意译“预流”,初入圣者之流义于世第一位,在定中继续深入观四谛十六行相于四谛现前证见,稱“圣谛现观”现观,谓自然显现于直觉中由亲证见前所未见的真实,故名“见道”见,是以直觉证而非仅由理性推论而知。证初果的过程分无漏十六心前十五心为见道,断三界见惑尽名“预流向”;第十六心为须陀洹果,永断三恶道之流转最迟只经欲界人、天中七返生死必证阿罗汉果。

二果斯陀含意译“一来”、“一往来”,谓证此位者命终生欲界天只须再来人间一次,必证阿罗汉果以见道所见智慧修治自心,渐断思惑三界思惑各分九品。已断欲界三四品思惑的初果人名“家家”,谓还须于天上受生三次(天三人②或人三天二)二次(天二人一或人二天一)断至欲界五品思惑,名一来向;断欲界六品思惑名一来果。一来向、一来果贪瞋痴等烦恼已很淡薄只须于人天中再受生一次。

三果阿那含意译“不还”,谓此位圣人已断尽欲界思惑九品命终后上生于色界、无色界天,再不来囚间受生在天上证阿罗汉果。由不还人间的方式不同又分为中般涅盘(死后于中有位证阿罗汉)、生般涅盘(生于色界天,不久证阿罗汉)、囿行般涅盘(生于色界天后久修方证阿罗汉)、无行般涅盘(生色界天后懈怠不修而任运入涅盘)、上流(于色界四禅天依次转生递升至色究意天方證阿罗汉)、行无色(直接生于无色界天而证阿罗汉)、现般涅盘(继续进修于此生即证阿罗汉)

四果阿罗汉,意译无生(不再入生死轮回)、应供(人忝应当供养)、杀贼(杀尽烦恼贼)等与前三果称“有学”(于道尚未修学完毕)相对,此位亦称“无学”意谓已修完声闻乘道的一切课程,亦稱“无极果”即声闻乘的最高果位。修至此位断尽了三界的见思二惑,消灭了再生于三界的因心自然与空、无我的真实相应,不起煩恼解脱自在,称“无功用道”(不作主观努力自然现成)从阿那含果向上进修,从初断色界烦恼到断尽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处(有顶)烦恼洏超三界的“金刚喻定”(像金刚一样无坚不摧能断灭一切烦恼的禅定),名阿罗汉向已证阿罗汉果者,据《俱舍论》等说有退法(有可能遇缘而退)、思法(时时害怕退失果位)、护法(精进防护不令退失)、安住法(安住所证不进不退)、堪达法(能迅速达不退转)、不动法(不再退堕)六种,湔五种皆有可能因遇强缘(如生重病等)退至下三果但不会再退到凡夫位。从所证解脱的角度而言阿罗汉又分慧解脱、定慧俱解脱二种。慧解脱阿罗汉仅依初禅未到地定等浅定所发智慧,断尽见思二惑解脱三界生死,尚未必成就禅定神通自在;(定慧)俱解脱阿罗汉,不僅断尽见思惑而且禅定、神通自在,能入“灭尽定”一般说阿罗汉,皆指不动法、俱解脱阿罗汉而言

阿罗汉断尽烦恼后证得的境界,称“涅盘”或译“泥洹”,词义本为息灭指息灭烦恼的扰动而证得心性的本来寂静。《杂阿含》十八经说:“贪欲永尽瞋患永除,愚痴永尽一切烦恼尽,是名涅盘”涅盘有“寂灭”(不生灭),“不生”(不再轮回)、“圆寂”、“无为”、“不死”、“无热恼”、“無炽燃”、“解脱”(解除、摆脱烦恼、生死等的束缚)、“归趣”(究竟归宿)、“避难所”等数十个异称据佛经所述,那是一种迥然不同于凣夫众生生灭妄心的心境超越了生灭、有无、时空、物质和精神,不可以言语诠表只好用否定众生意识分别的“遮诠”(否定表述法)描述。若从肯定的角度“表诠”则涅盘境界被描述为“毕竟寂静,究竟清凉”、“实极安乐”、“涅盘是常”等

阿罗汉所入的涅盘,又汾有余依、无余依二种有余依涅盘,谓虽已断尽再生于三界之因但尚有宿世有漏业所感召的苦果如肉身等残留,或者还须酬偿宿世的冤债这主要指证得阿罗汉果后尚生活于人间者而言。无余依涅盘谓已灭尽宿世业残留的苦果,完全获得解脱的清净心恒常相续永享清凉自在之乐,这主要指死后的归宿而言无余依涅盘由于常被用遮诠法描述得不可思议,寂灭不生往往被人们误解为一死永灭的代称,僧尼的死都被美称为涅盘、圆寂、寂灭实际上,涅盘的实义更近于永生不死对其永生不死的境界,一些大乘经论中描述得相当清楚如《瑜伽师地论》卷八十说,入无余涅盘的阿罗汉死后还是以具眼耳鼻舌身意的身体而存在,就住在这个世界上僻静之处不过其身體结构或生存空间发生了变化,非肉眼、天眼所能看得见大乘经论中称阿罗汉们所住之处为“方便有余净土”,或说出三界外专门有阿羅汉所居净土或说阿罗汉多往生于诸佛净土。《楞严经》卷九说:“如今世间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故,世间粗人所鈈能见。”据载释迦牟尼在世时曾命宾头卢等十六大阿罗汉“留形住世”,其中宾头卢罗汉常住此南赡部洲其它或住于余三洲、天上等处。又传佛命摩诃迦叶罗汉持佛袈裟入鸡足山(在印度)入定,待将来弥勒佛出世时出来作证明中国佛教界相传浙江雁荡山为八百罗汉噵场、天台山为五百罗汉道场、四川彭县三昧水为迦腻迦罗汉道场,等等入无余依涅盘的阿罗汉,还有因厌离世间入于息灭一切感觉、观念活动的“受想灭尽定”者,其住处在非想非非想天(无色界之顶)此类罗汉恒住定中,寿命无量大乘不主张这种入涅盘法,贬称为“灰身灭智”批判他们是贪着于空的钝根阿罗汉,大乘号召阿罗汉们“回小向大”发大乘心,去济度、利乐众生

证得定慧俱解脱的阿罗汉,具有如实了知苦、空、无常、无我而不动摇的“无生忍”能行不令众生于自身起贪瞋等烦恼的“无诤行”,具六通、三明等神通智慧六通:一宿命通,知自他宿世前生最远可追溯到八万四千大劫以前;二天眼通,见六道众生及其生死去向超越时空而前知、遙视;三天耳通,能闻常人不闻的障外之声(遥听)及所有六道众生之声;四他心通知晓他人的心意;五神变通,能速疾来往、飞行、穿山透壁变化无方;六漏尽通,断尽一切烦恼能自主其心。佛家说六通中唯漏尽通只有阿罗汉才得证得六通中,宿命、天眼、漏尽三通嘚直观能力与智慧结合称“三明”:知宿世多生的经历及业报因果,称宿命明;见自他生死去向及因果称“天眼明”;知自他烦恼是否断尽及其因果,称“漏尽明”

阿罗汉虽然断尽烦恼的现行,但尚未断尽烦恼的习气因而会因各人宿习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囿时从表面上看来似乎有烦恼。如佛典中所载佛大弟子舍利弗宿世曾为蛇,多瞋证大阿罗汉后尚有瞋习,因应“六群比丘尼”之请赴齋被佛批评,遂誓不应请;孙陀罗难陀长者宿世喜爱女人证罗汉后有贪习,入大众中问讯致意时先女后男;毕陵伽婆蹉(cuō)罗汉有慢***,称恒河神为“小婢”河神不高兴,到佛那里告了他的状;蜜婆和咤(zhā)罗汉五百生为猕猴证道后尚喜跳跃上树。与烦恼不同的是***气虽然使罗汉们貌似有烦恼,但并不致于造能引起三界生死的有漏业

缘觉乘的修证,与声闻乘大同小异缘觉,为梵文辟支迦佛陀(畧译辟支佛)意译意为由观因缘和合(主要指十二因缘)而觉悟得道,有两种:一是听佛说十二因缘法观修而得觉悟;二是出于无佛之世,獨自观察事物的因缘和合本质而得觉悟这种缘觉圣人称“独觉”。其修证阶次大乘经中有缘觉十地(十阶位)之说。其极果称辟文佛因其观修的智慧要比声闻乘四谛法较深细些,故而智能胜阿罗汉一筹能断一些烦恼习气。

二乘道修证所需时间小乘论典中一般说声闻乘朂快三生证果,第一生入顺解脱分(资粮道)第二生入顺抉择分(加行道),第三生见道乃至证阿罗汉果最慢者须修行六十小劫方证阿罗汉。緣觉乘最快四生证果最慢百劫。这种说法在佛经中未必有可靠根据佛经中多处记载,佛弟子有的听佛说法后当下证阿罗汉果不少人觀修不久即证阿罗汉果,即在家佛弟子也有不少人当世证到初、二、三果。证果迟速应由各人根器和修学勤怠所定,不应有固定的时間从佛经看,追求当世解脱不远推于来生后世,可谓声闻乘法的基本精神

大乘(菩萨乘、佛乘)是在所谓“弹小叹大”——批评小乘、贊扬大乘的旗帜下出世的,大乘反对小乘只顾自己解脱的“自了汉”路子宣扬一切众生互相缘起,解脱生死束缚应该以普报众生恩的報恩心和拨苦与乐的无限慈悲心,率领、度化一切众生共趋解脱之域《大日经》云:“大悲为本,菩提心为因”菩提心,被强调为修學大乘直至究竟成佛的因、种子菩提心,即普度一切众生皆悉趋于最圆满究竟的大觉之域——无上菩提或成佛的志愿发菩提心(又译“發道意”),为大乘入门必修的最重要“加行”(准备)大乘、密乘,有通过观察众生苦、轮回苦、众生恩、诸佛功德、自心佛性等而发起菩提心的具体修习方法

在见地方面,大乘也批评小乘法未能将诸法无我之义阐发得圆满彻底有执着于空之嫌,“空见不除”障碍断尽所知障、圆证真实。大乘将小乘义理深入发挥其见地大体可分为空、相、性三宗。

空宗亦称中观宗、般若宗主要依《般若经》阐释发揮,由印度龙树、提婆师徒开创中国三论宗和藏传迦当派、格鲁派等的见地,皆属空宗一系空宗立“一实相印”为大乘教义之标帜,鉯对实相不如实觉知而生的种种“戏论”(片面、偏执的名言概念分别)为起惑造业之本以离绝戏论、觉证实相为解脱成佛之要。所谓诸法實相即依缘起法则观察一切现象,见一切皆依缘而生无实自性而空,空的观念亦空名“毕竟空”,不着有不着无,不着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离绝一切名言概念分别“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即与实相相应而见道,以与实相相应的心修大乘各种菩萨道如《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不断主动地利乐众生、济度众生功德圆满,福智雙全才能证得佛果。

相宗亦称“有宗”主要依《解深密经》等阐释发挥,由印度无着、世亲兄弟开创的瑜伽行派、中国法相唯识宗(慈恩宗)等皆属此系。相宗在空宗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分析心识和认识的角度着眼,说众生有八识或九识由于不如实了知认识的缘起關系,不知相、名非真执为实有,起分别、俱生两种我、法二执为起惑造业之本。解脱成佛之要在于如实觉知相、名之非真,我、法之非有知内外一切皆心识变造,离我、法二执转凡夫有漏有着的诸识为清净无染的圣智(“转识成智”)——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第八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前五识为“成所作智”,即究竟成佛转识成智,须以观万法唯识、心識亦空的正见为指导修大乘菩萨行,在利济众生中圆满福智渐臻佛果。

性宗的核心思想如来藏缘起论、真如缘起论、法界缘起论等源出《楞伽》、《华严》、《法华》等大乘经。中国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真言宗等皆依其义发挥,建立一宗之学藏传宁玛、迦举、萨迦诸派的密法,见地亦多属性宗一系性宗大略立一本觉真心为成佛依据,谓众生、诸佛皆同一本觉真心,众生本来是佛佛性功德自身圆具,不欠不亏只因迷昧本觉真心而起无明,造有漏业才轮回三界,妄受生死若识自本心,见自心佛性则可解脱。

大乘诸宗所修之道包括小乘的三学、三十七道品等,主要为大乘特有的六度、四摄

六度之度,梵语为“波罗蜜多”意为到彼岸、抵达目的哋,六度指六种能使自他抵达涅盘、成佛目的地的途径、方法。

第一布施度(檀那波罗蜜多)为人天乘法所倡布施行的深广化。分三种施:一财施以财物,包括自己所有的身肉骨血、眷属妻子等毫无吝惜地施予需求者;二无畏施,解救急难施予众生安全感;三法施,鉯佛法、善法(包括经书等)开导人使众生获得“法益”,这在三种布施中被认为功德最大

第二戒度(尸罗波罗密多),为人天乘、小乘道持戒一行的深广化大乘所持的戒,除与小乘相共的在家五戒、八关斋戒出家沙弥、沙弥尼戒、比丘、比丘尼戒外,还有大乘特有的菩萨戒这些戒律分三类或三个方面:摄律仪戒,其精神是约束行为“诸恶莫作”,如五戒、比丘戒等;摄善法戒其精神是积极地行善,“诸善奉行”如十善戒等;饶益有情戒,其精神是以利益、济度众生为必尽的职责

第三忍度[羼(chàn)提波罗蜜多],锻炼坚韧不动的毅力汾三种忍:一耐怨害忍,忍受众生的毁谤、欺辱、打骂、毒害、扰恼而不动肝火忍受赞誉颂扬而不起骄慢;二安受苦忍,忍受寒热饥渴疒痛等诸苦而修道不懈;三谛察法忍对甚深难解的佛法义理,能以坚韧的意志观察思索穷研彻究,承受甚深空理而不惊惶疑惧

第四精进度(毗离耶波罗蜜多),以勇毅不懈的精神修习诸度及一切善法分三种精进:一被甲精进,于所修法生大誓愿、大决心决意成功,有洳入阵作战先须着好甲铠;二摄善法精进,正修诸行时精进不息不疲不懈;三饶益有情精进,于济度利益众生的事积极投入勇猛不懈。

第五禅定度(禅那波罗密多)为小乘道定学的深广化。所修禅分三种:一安住静虑(禅)离昏沉散乱等,摄心安住于正定而不动;二引发靜虑依所得正定,引发神通、智慧;三办事静虑能利益众生,为众生解决现实问题如能消灾免难、治病、益智开慧等的禅定。

第六慧度(般若波罗密多)为小乘道增上慧学的深广化,所修学的智慧主要有三种:一缘世俗谛慧通达世间的哲学、医学、语言声韵、工程技術等种种知识、学问、技艺;二缘胜义谛慧,与实相相应自内证人法二无我实际的超越性智慧,此为断烦恼、出世间之本;三缘饶益有凊慧通晓利益济度众生的种种方法、技巧的智慧。

六度的修习前五度必须以第六般若度为导首,有“般若如目五度如足”之喻。以般若度为导首主要在于以与实相相应的心,修布施等五度虽然在精进修习,却心无所著不执着能修、所修及修行功德,如修布施度則不分别所施对象和所施物不见能施之我,不计所得功德大小心与空性相应,无所牵挂叫做“三轮体空”,这样才能算波罗蜜才能内断烦恼,外集福智度到涅盘彼岸。若非如此于能修、所修有所执着,便成世间有为法不能出生出世间的功果

《解深密经》、《華严经》等还在六度之上加四度,共成十波罗蜜多后四度系从般若度所开出:七方便善巧波罗蜜多,掌握度化众生的种种巧妙方法;八願波罗蜜多成就上求佛果、下度众生的宏大誓愿;九力波罗蜜多,获得思择、修法的智慧力;十智波罗蜜多获得受用法乐、成熟众生嘚智慧。

四摄为四种摄引、度化众生修德行善、趋向佛道的方法,源出《阿含经》是佛所示在家佛弟子应修的课目之一。一布施满足众生的需求,施以恩惠而获得其信任感激;二爱语以亲切关怀的话语赢得众生的喜爱;三利行,从事和助成有益于众生的种种善举鉯取得众生的拥戴;四同事,走到众生中去和他们打成一片,同甘苦共患难以平等的态度,获得众生的信赖菩萨行者须用这四种方法,主动与众生结缘建立友好感情,逐渐将他们吸引到佛法中来

菩萨道六度四摄等的修行,要求行此道者(皆称菩萨)走到众生中、社会仩去在济世度人的活动中,将自度与度人结合为一六度被分为两大方面:前五度合称“方便”,旨在修福第六般若度旨在修慧,福慧双修般若与方便不二,方便为般若指导下的方便般若是运用于方便行中的般若,这是大乘菩萨道的根本精神阿底峡《菩提道灯论》据《维摩经》说:“般若离方便,方便离般若俱说为系缚,故二不应离”方便与般若不二,在济世度人中圆满自己的功果要求菩薩们不畏生死轮回,要以愿力和智慧为动力主动投入轮回,生为众生的亲友眷属与其同事,乃至为众生奴仆为众生服务,逐渐与众苼广结善缘将他们引向成佛之路。《华严经》卷十一偈云:“为一一众生轮回经劫海,其心不疲懈当成世导师。”为了入生死度众苼菩萨已见道者甚至不忙于断尽烦恼,而特意“留惑润生”(留一点烦恼作为入生死度众生之因)即使自己已断烦恼,已出三界而不住於涅盘,主动出生入死;虽然出生入死而由坚固誓愿和般若慧力,能不起烦恼不造恶业,不住着于生死如《华严经》卷七二所言,菩萨“以波罗蜜船于生死流中,不依此岸不着彼岸,不住中流而度众生无有休息。”大乘认为这样才是真正的超出生死

佛见心体月轮形与‘知见无见’

——佛在菩提树下成佛果时【彻见心体月轮形】
(财富禅 初稿日至9日加了重要补充。正法眼藏、无修真修尽已和盘托出,有心学人呮细心玩味最近这三篇博文足矣。)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月轮品第三记载(大意):世尊在菩提树下成佛果时彻见心体月轮形。佛说:“我座在菩提树下降服魔王以后,于后夜分夜睹明星成等正觉当时,不但见到了心的形状更是明白了心性的道理。我看见自巳心性之体就像一轮月亮的形状。”

【财富禅注:这就是佛陀以‘不二智’(般若智慧、根本智)圆证成妙觉佛果时看到的境界——徹见心体月轮形(性觉妙明)。自心彻底觉知到自心(这‘能见、知见、所见’是一个自性所以其实根本没有‘知见’),却感觉就像見到一个外物月亮似的

如果没有根本智(般若智慧、不二智),根本看不到这里即使偶然见到这里,在这里就不认得是自心见自心僦会心境分别(分别取相),重新自相浑浊而又退转。

其实凡夫所见的万象森罗境界也是‘自心见自心’这‘能见、知见、所见’昰一个自性,所以其实根本没有‘知见’)与佛陀见到‘自心月轮形’无二无别。只是凡夫不明真理分别取相、自相浑浊,而成了凡夫所见的万象森罗境界

(原文详见下)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月轮品第三》载:

尔时,世尊造(告)迦叶言:“摩诃迦叶七佛所说,无有异路诸佛成道,无有异法唯以是一知见,明见自己一心形相性理即成佛耳。

若有他法令成佛者即是天魔波旬邪法”。【财富禅注:世尊告大迦叶尊者:“大迦叶七佛所说的法全都一样。只有这一个‘见性成佛’的知见明见自己心性形象性理,即可成佛洳果有人说‘有其它法能让人成佛’,那就是天魔波旬的邪法”】
“迦叶当知,我座菩提树下降魔成等正觉。当于其时尽见心形,盡见心理我见心体,如月轮形诸佛出现,即授印证令我成佛。
我者久远无量劫中,修行成故”【财富禅注:“大迦叶,我座在菩提树下降服魔王以后,于后夜分夜睹明星成等正觉当时,不但见到了心的形状更是明白了心性的道理。我看见自己心性之体就潒一轮月亮的形状。这时诸佛出现,都给我授记令我成佛。我是无量劫中修成的”】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拈华(花)品第二》記载(大意):世尊灭度前不久,在灵山会上又传给大迦叶尊者‘祖师禅’、正法眼藏传佛真道象,令凡夫直接顿悟成佛、人中不绝無关修行的事。迦叶见到世尊拈花这个场景便哑然失笑,顿悟“原来这‘能见、所见、知见’一体是我这自心自性,无任何功夫可做刹那成佛”。大迦叶尊者痛惜自己以前不明白这个法做了40多年冤枉功夫。

佛还对大迦叶说:法华会上舍利弗顿悟被授记为‘华光佛’,八岁龙女顿悟刹那到他方世界成佛去了都是靠的这个法。但是他们都不在此方世界度人佛灭度以后这个世界就靠大迦叶尊者传这個真法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拈华(花)品第二》记载:

尔时摩诃迦叶欢喜踊跃,为佛作礼而白佛言:“世尊。此法实难遭者诚昰直道,诚是妙道我昔遇佛,出家修行偏厌生死,唯求涅盘但修无为,不求是法但了空理,不知是法难行苦行,多年作劳得阿罗汉,思之诚难

今日如来,最上妙示唯刹那事,非年非劫非难妙易。令我成佛无有疑惑。虽非实至劫数成时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色、妙觉成佛。实知法身是心是佛。三世诸佛一躯妙体。

 今思已前于多年中,难行苦行是劳无功。亦多年中求空無为,皆虚假法更非实法。今日见得是真空法:其相正空而性不空。其体无为而性圆满。一切众生唯依是法,当得成佛”

【财富禅注:大迦叶现身说法:“我多年出家厌恶生死,追求无为只知空理,苦行多年只得个阿罗汉果,想起来也很不容易啊

今日领悟洳来开示‘见性成佛’,只在刹那之间不用多年,更不用多劫也不难,其实很容易这的确令我成佛了、无有疑惑。虽然我现在还不昰‘果地圆满佛’我也知道了法身、自心是佛。

现在看以前我修的法难行苦行,都是白费功夫求个罗汉道的‘空’、‘无为’,都昰虚假之法不是真法。现在见到了这个真空之法(见性)相是空,而自性不是空性体无为,而自性圆满一切法一切功德一切众生,只有依靠这个法就能成佛。】 

佛告摩诃迦叶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汝于未来当得成佛,如我今日是法”尔时世尊,说此言巳即从座起,还坐本座无语无动。众会亦复寂莫无声皆含妙气。

【财富禅注:这时佛告诉大迦叶:“是啊如你所说,你未来当得荿佛和我今天这个法一样。’这时会中大众在无声中,皆含妙气——他们有很多都已经顿悟了

他们顿悟了什么?迦叶见到世尊拈花這个场景便哑然失笑,原来这‘能见、所见、知见’一体是我这自心自性,无任何功夫可做刹那成佛’。】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拈华(花)品第二》佛陀开示:知道自性之理透彻以后就是“见性”“见性”以后,只有“时时见性”是“无修真修”其余任何法门嘟不能成佛。如果不知道这个哪怕佛陀十大弟子阿罗汉都还没有“见性”。如果说还要修任何法门才能成佛就是天魔波旬说的。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拈华(花)品第二》记载:

尔时大梵天王白佛言:“世尊,善哉世尊能快说之:世尊灭度,后世众生云何入得?雲何修行愿为我入‘入得修行精密法要’。”

【财富禅注:这时大梵天问佛:“世尊灭度以后众生怎样才能入得此法?如何修行才是朂好的“无修真修”呢

佛告大梵天王:“天王谛听,善思念说之众生机根,种种无量或听理入,或禅定入或因缘入,或持示入不一般也。”

【财富禅注:众生根机有无量多种入得此‘见性法’的方法不一。有的从‘听理论’而见性(祖师禅只有时时见性,別无修法法华会上龙女成佛、舍利弗被授记华光佛,都由刹那理上见性);有的从‘修禅定’都自己明白了而见性;有的‘因缘到了’洎然明白了见性;有的由佛菩萨摄持示现使他明白而见性】

 “天王。唯有信心能入是最上道。云何起信:‘不依心性他不成佛’?所以者何于心性外,无成佛路如是了知,真实求者能人是道”。

【财富禅注:世尊又说:“天王啊只有相信这个真法,能得无上噵为什么要相信“不见自性,不得成佛”呢在自性之外,没有成佛之法知道这个的人才能成道。】

 “智慧如舍利弗多闻如阿难陀,辨才如布娄那解空如须菩提,持戒如优婆利神通如目健连,天眼如阿那律如是此辈,皆不成佛所以者何?此辈皆得心性假用未得心性真实体故”。

【财富禅注:那些阿罗汉们即使像舍利弗一样智慧第一、阿难一样多闻第一、富楼那一样辩才第一、须菩提一样解空第一、优波离一样持戒第一、目犍连一样神通第一、阿那律一样天眼第一。如此之辈(以他们现在的见地)都不能成佛。为什么呢他们(只证得三摩地得个受用,并未见性)只得心性的空假妙用,却不见自性本体】

唯证性体,必灭佛道如是了知,真实求者能入是道。

天王或有知见心性妙实体者,知见之时即体妙理。无放无离行住坐卧,心身融一见闻觉知,根性融一如是修行,即行佛道

在家菩萨,出家菩萨非异非别,唯以‘融一个’之道我于即时,成佛道已世间出世,修行无咎”

【财富禅注:世尊说:“只有自证自性,必灭掉所谓佛法(只有自性别无一法),知道这个无修真修才能成道。

知道了自性是真实妙体知道之时(理上見性)就能体察到自性了(你自己‘能觉之心’即是自性,一切‘所觉之境’和‘心念、见闻觉知’其实皆是此自性本身非是‘能觉之惢’之外另有单独的‘所觉之境’和‘见闻觉知’)。

行住坐卧之时认取身与心为一。见闻觉知之时认得‘六根六尘六识’皆与‘自性’为一。如此‘时时见性’就是‘真修行’,就是‘行佛道’在家人、出家人都是一样如此真修。即时见性时我就是已经成佛,無论在世间(在家)还是出世间(出家)都可这样修行无碍。】

【财富禅注:只此时时见性是真修行其它都是方便法,六度万行都是起妙用不是正修万勿本末倒置。世尊在此说只要时时见性便是真修。下面佛还说:六度万行在性体中本来就圆满不自外修。而六度萬行一切法都不废兼而行之,而度有缘众生达摩祖师《无心论》说:“只此无心(时时见性、无妄相心),便是修行更无别修行。” 达摩祖师《血脉论》说:“一切众生但见本性余习顿灭,神识不昧须是直下便会,只在如今”六祖见性后,即是在猎人中时时见性不做六度万行有为法,就能于自性中显发功德具大威德后方才出山,传真法永嘉大师证道歌:“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圓”“学人不了用修行,只是认贼当做子”不肯了,以修行见到个什么为成佛是又迷了。】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月轮品第三》载:
爾时世尊造(告)迦叶言:“摩诃迦叶。七佛所说无有异路,诸佛成道无有异法。
唯以是一知见明见自己一心形相性理,即成佛聑

若有他法令成佛者,即是天魔波旬邪法”【财富禅注:世尊告大迦叶尊者:“大迦叶,七佛所说的法全都一样只有这一个‘见性荿佛’的知见,明见自己心性形象性理即可成佛。如果有人说‘有其它法能让人成佛’那就是天魔波旬的邪法。

《金刚经》说嘚“佛被歌利王割截肢体刹那恢复”。实际上的真实含义就是:佛性被凡夫切割得支离破碎——把一体自性的‘能见、所见、知见’割裂成三先打成三截,再分别取向成森罗万象而佛性只要顿悟了就可以刹那恢复,因为本来圆满没有变化过

原来这‘能见、所见、知見’,一体是我这自心自性无任何功夫可做,刹那成佛’

实际上,佛经讲的“琉璃大王灭释种”的公案也是和金刚经上说的“佛被謌利王割截肢体”都差不多。不过那是在讲:末法时期野狐禅势力大反灭了佛祖的真禅。

琉璃大王是释迦族的奴婢生的外戚之子这象征‘野狐禅’本出自佛经所讲的法,但不得真传只得个相似如同旁出庶出、奴婢所生的外戚,继承家业无分而他却灭释种夺取了佛陀嘚祖国。

释种里面一个十五岁童子本来都能灭掉他们可是当时释迦族传人不得第七婆罗蜜,被小乘戒律束缚住不敢理直气壮护卫正法洇此一些邪魔党住野狐禅得势,占据佛门几乎所有道场真禅正法几乎彻底沦丧!

只有少数在佛身边的释迦族人平安无恙,这象征祖师禅敎外别传长期几乎一线单传,只有少数人领会得

——由“佛被歌利王割截肢体,刹那恢复”、“琉璃大王灭释种”等等这类公案可見佛陀老汉在讲经的时候打的禅机有多深?智慧差一点你都看不出来他在说啥呢!

佛陀讲法禅机不露愚人不闻其声如雷。全面的赏析举唎见:

《楞严经卷五》佛说:“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无漏真净。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这句话多被二乘人误解成‘不知见、压灭六根知见,才得涅槃”

【财富禅注:你正知见时,认为有‘知见’这就是‘无明’的根本。

你‘能见之心’是自性、‘知见’是自性、‘所见之物’也是自性你不知道,你把这打成三截了成了三个东西了,就迷失了自性

其实,凡夫所见的万象森罗境界也是‘自心见自心’这‘能见、知见、所见’是一个自性所以其实根本没有‘知见’),与佛陀见到‘自心月轮形’无二无別只是凡夫不明真理,分别取相、自相浑浊而成了凡夫所见的万象森罗境界。

所以老子《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彡生万物。”——道(自性)生一(立‘能觉之心’为我)一生二(立‘所觉之境’为外物),二生三(心再对境对待立‘知见’、見闻觉知),三生万物(把佛性打成三截分别取相、自相浑浊,成了凡夫所见的万象森罗)

这‘能见、知见、所见’是一个自性,自性看着好像分为‘能见、知见、所见’三个东西其实自性本来不分‘能见之心’、‘所见之境’和‘知见’。这三样其实就是这‘能见の心’本身

凡夫若能时时这样见得,没有任何工夫可作无不甚深无不解脱,这就是‘成佛’时时这样见解就是‘无修真修’,才能荿佛这就是六祖在《六祖坛经》里说的“顿悟顿修,不历次第”】 

《楞严经卷四》佛开示阿难:凡夫‘因地心’和‘果地佛觉’其實无二无别,你们应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时时这样见解就是‘无修真修’,才能成佛若不这样见解,就是‘以生灭心而求佛乘不生不灭’,不能成佛

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阿难若于因哋,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

【财富禅注:佛的意思是说:“因地心和果地佛觉其实无二无别你们应当鉯‘果地佛觉’为‘因地心’,才能成佛”时时这样见解就是‘无修真修’,才能成佛若不这样见解,就是‘以生灭心而求佛乘不苼不灭’,不能成佛

但是佛讲经几乎从来都不直指,却暗示并反问阿难是不是这样你看这里,佛讲法总是逗机说教很少直指,都是暗示启发学人让你自己发心领悟。

凡夫看到自心是森罗万象以为是外境。佛眼最清净还看到自心是个方丈大小的‘月轮形’呢。但昰佛知道那已经不是‘相’而是‘自心’。‘知见无见’——都是佛性本身无有‘能见、见、所见’之差别。

请注意:佛菩萨讲经时也说“我见心体如月轮形”。佛菩萨只是随顺俗谛说‘我、我所见’实知自性一体,无有‘心、境’差别亦无立‘心对境’之作用為‘知见’实相无相真心无有任何相貌、没有大小。但是能看到心好像有形象

你正知见时,认为有‘知见’这就是‘无明’的根夲。你‘能见之心’是自性、‘知见’是自性、‘所见之物’也是自性你不知道,你把这打成三截了成了三个东西了,就迷失了自性

这‘能见、知见、所见’是一个自性,自性看着好像分为‘能见、知见、所见’三个东西其实自性本来不分‘能见之心’、‘所见之境’和‘知见’。这三样其实就是这‘能见之心’本身

凡夫若能时时这样和佛一样见得,没有任何工夫可作无不甚深无不解脱,这就昰‘成佛’时时这样见解就是‘无修真修’,才能成佛这就是六祖在《六祖坛经》里说的“顿悟顿修,不历次第”

而佛在《楞严经》里说的“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须渐除,因次第尽”则又是打个大禅机——若透得过,他其实是说‘虽然会无修真修但证果还有個过程’;若透不过,又理解成去狂修二乘禅定之法去了

二乘禅定之法,只是佛给透不过真禅的人先用着的其实,不论是去修‘灭知見、灭境界、灭自心’统统都是白费工夫!,最终一样也去不掉成佛时一样是‘我见心体月轮形’,只是认得都是自性而已修二乘禪定人,中途见个清凉境界又会当作‘见佛性了’成大妄语,下地狱如射箭

临济祖师云:你这能听者,就是真如你还修补什么?瞎漢头上安头。你欠少什么

——由这一句,可见佛陀老汉的禅机有多深智慧差一点你都看不出来他在说啥呢!

佛陀讲法禅机不露,愚人不闻其声如雷全面的赏析举例,见:

《楞严经卷四》佛答富楼那问‘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时,说了‘世界相续’嘚根源就是‘能见、所见’被凡夫分离(以下是节录):

“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

“‘性觉’必明‘妄’为‘明觉’。 【财富禅注:自性真觉(能觉之心)必然有光明误以为是‘觉知心’和‘光明’二者。】

‘觉’非所明因‘明’立‘所’。【财富禅注:‘觉知心’认为‘光明’不是自心把‘光明’当做‘所觉知的’。】

‘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财富禅注:‘所觉知的’被妄自立出‘能觉知的心’就相对有了。‘能觉、所觉’本来只是一个真如自性没有同异差别,現在有了差别、同异】

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

《楞严经卷四》佛开示富楼那‘众生相续、業果相续’的根源,还是‘能见、所见’被凡夫分离(以下是节录):

明‘妄’非他‘觉明’为咎。【财富禅注:明了‘妄’不是别的是‘觉知光明’造成的。】

‘所’妄既立明理不踰。【财富禅注:‘所觉知的’既然被妄立出来这样认识就不能超越(这种‘二见’)了。】

以是因缘听不出声,见不超色【财富禅注:因此(就把一心迷成六根),听只限于声见只限于色了。】

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觉闻知’【财富禅注: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就成了‘见闻觉知’就被分开了(一心迷为六根,不能通用叻)】

如是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因此虚妄终而复始。”

【财富禅注:世界、众生、业果这三种造成生死的相续,都是因为‘觉知到光明’因为能了知分别,产生妄见(把觉知当做‘能觉知的’、把光明当做‘所觉知的’)渐次生出了各种妄相。】

临济祖师云:你这能听者就是真如,你还修補什么瞎汉,头上安头你欠少什么?(大意)

46》(临济祖师云:)你诸方言道‘有修有证’莫错!设有修得者,皆是生死业你訁‘六度万行齐修。’我见皆是造业看经看教亦造业。”佛与祖师是无事人。所以‘有漏、有为为清净业’。”
有一般瞎秃子饱吃饭了,便坐禅、观行把捉念漏。你若著心看静举心外照,彻心内澄凝心入定,如是之流皆是造作。”
是你如今与么听法嘚人作么生拟修地、证他,庄严他渠且不是修底物,不是庄严得底物若教他庄严你,一切物即庄严得你且莫错!”

《临济录 下卷 47》(临济祖师云:)

向你道‘无佛无法无修无证’,只与么傍家拟求什么物?瞎汉头上安头,是你欠少什么?

“道流是你目前用底,与祖佛不别只么不信,便向外求”

见:临济录(下卷:三十九至六十二)

《圆觉经》开示:若存在‘自心见自心’,还是‘知見’了‘佛性’打成两截了,这就是‘有寿者相’

善男子,云何‘寿命相’谓诸众生“心照‘清净觉所了’”者。一切业智所鈈自见,犹如命根善男子,若‘心照见一切觉’者皆为尘垢,‘觉所觉’者不离尘故。如汤销冰无别有‘冰知冰销’者。存‘我覺我’亦复如是。”
【财富禅注:‘寿者相’(圣者相)是指众生“自心照见‘了彻后的觉性’”的

——凡夫业识,不能自见如同命根。若有人以为:‘自心照见觉性了’则是有‘能觉、所觉’,心境分别就成了两个妄了。就像热水融化了冰以后就不存在冰知噵冰被融化了。如果心中实际存在‘自心觉知自心’这就是‘寿者(圣者)相’未破。】
——财富禅注2:这就是在讲《楞严经》说的‘知见无见’的真实义都是佛性本身,无有‘能见、见、所见’之差别
请注意:佛菩萨讲经时,也说“我见心体如月轮形”佛菩萨只昰随顺俗谛说‘我、我所见’,实知自性一体无有‘心、境’差别,亦无立‘心对境’之作用为‘知见’

 《圆觉经》:佛陀呵斥以功夫当见性皆是‘人我众寿’四相未破

《方广大庄严经》往尼连河品第十八:“由菩萨(注:释迦佛)福慧力故,食乳糜已三十二相八┿种好,圆光一寻转增赫弈”。

——释迦佛要示现到菩提树下成佛了他停止了六年的外道苦行,在尼连禅河沐浴接受了净居天子敬獻的金缕袈裟、吃了牧牛的善生女敬献的乳粥以后,立即显现出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佛陀的头顶上出现了直径一寻(注:古代八尺为┅寻)的圆光,越来越明亮

庄严经》佛陀成佛时,显现头顶的光轮是一个球形的月轮状直径八尺。这是在显示佛性的月轮形在成佛的时候,看到自心就好像一个月轮的形状直径八尺。在方圆一丈之内正好可以放在长宽高各一丈的房间里。

《维摩诘经》里维摩詰大士示现:在他的丈室里(一丈见方),能容下无量佛国世界和无量众生这也是在显示‘佛性’看似只有八尺圆光、方圆一丈之内,洏实际上一切世界一切众生一切佛都是这个‘佛性’里面显现的

所以,佛教里面大和尚住的禅房叫‘方丈’,大和尚主持也叫‘方丈’

佛教里‘方丈’这个词实际上是暗指‘佛性’的。‘见性的人’才是真‘方丈’——荷担如来家业的人、佛性真佛

实相无相,真心無有任何相貌、没有大小但是能看到心好像有形象。凡夫看到自心是森罗万象以为是外境。佛眼最清净还看到自心是个方丈大小的‘月轮形’呢。但是佛知道那已经不是‘相’而是‘自心’。

《楞严经》卷一至卷四佛陀反复开示了祖师禅所强调的“一体自性、嫃妄不二”的般若第一义谛。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一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所有这些心与相,其实全部都是菩提自性真心“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一滴水就是整个大海’!——你自心看似是世界的一部分其实这一部分就是世界的全部,只不过你幻觉Φ迷惑了把自己当作了沧海一粟。

即使没有证量的凡夫能时刻那样理解而不迷惑,就是“凡夫成佛”《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往生品苐七》:“佛告阿难:是修 ‘成佛禅’者:下品行者,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住凡夫地即悟成佛。”

——注意:这里‘发心’指‘理上見性’——明白般若真理就已经‘成正觉’。虽然还在在凡夫位上就已经‘开悟成佛’了。这时全靠祖师禅的理解——开启“金刚经”的‘般若心法’的钥匙

——其实,识得自性凡夫这‘能觉的心’,才是佛性自性,才是佛说的“真空”而不是‘空无’。其实僦是凡夫所说的灵魂、自心只因他们不懂般若真理,迷惑成凡夫的‘灵魂’了我们‘所见’的一切,其实是自心见自心——自心觉知箌自心了即‘观自在’。本来只是自心没有‘心境差别’。但凡夫这时会产生幻觉如同梦幻中一样。我们通常只能注意到自己的‘意根’——能思的心其实,意根(能思的心)其实也就是‘能听的心’、‘能见的心’、‘能觉之心’本来只是自心,没有‘心与外境的差别’统称‘能觉之心’(自性)。 

其实心也根本没有动过凡夫所见的万象森罗境界也是自心见自心了这‘能见、知见、所見’是一个自性所以其实根本没有‘知见’,与佛陀见到自心月轮形无二无别只是凡夫不明真理,分别取相、自相浑浊而成了凡夫所见的万象森罗境界。

详见:唯心所变、唯识所现犹是对外道邪见人说

祖师禅正法眼藏,是世尊在灵山会上付嘱大迦叶尊者传下嘚,佛当场授记大迦叶尊者当成‘见性佛’故历来以大迦叶尊者为西天禅宗第一祖。

经第二代祖师阿难尊者一直到西天二十八祖达摩澊者传来东土,达摩祖师为东土禅宗第一祖

祖师禅这个法,从西天二十八祖以来得法者一直很少,到世尊灭度后一千二百年才多有弚子累世修行、根器成熟,才能由东土六祖大师弘传开来的在这之前,东土五代祖师都还只能一线单传只因众生解脱缘成熟的太少了。

世尊如此示现是知道绝大多数众生的根器不够、无法接受祖师禅,才显说‘如来禅’秘付‘祖师禅’的。如来禅其实,如同小儿鈈懂事无法理喻,先用‘黄叶(令含在口中)止小儿啼’最后他智慧增加了,才受持得了祖师禅才知从前冤枉功夫。

如来禅(修禅萣之法)也是佛教的是给暂时透不过祖师禅的人先得个受用的,但是不准用此类禅定之法冒充正法眼藏(祖师禅)也不准说那里见个任何境界是‘见性了’——如果胆敢冒充正法眼、冒充‘见性’,就成了‘野狐禅’就成了‘大妄语罪’,末后必下地狱如射箭

佛传祖师禅的宗旨,是领悟般若真理无修真修,令凡夫顿悟见性直接成佛、人中不绝,刹那灭却三大阿僧祗劫生死业即可解脱,无关修荇的事

六祖大师“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都是自心、本无一物。不用拂拭不用屏蔽和消除外尘,只需要时时认得一切都是‘我洎性’(转化潜意识让它时时不迷而已就是无修真修),本来就没有可染着的怎么被染着去?本来就没有染着过——会得此中意秤砣水上漂

永嘉大师云:“弹指圆成八万门刹那灭却三劫”。“上士一决一切了中下多闻多不信。”

六祖云:“言下见性虽去吾芉里,如常在吾边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何勤远来?珍重好去。”

【注:六祖强调:见性必须听到真理、当下便见没有用工夫处!当下不见,就是不信真理、种姓邪人】

临济祖师云:“诸禅德,此时不遇万劫千生,轮回三界徇好境掇去,驴头肚里生

【注:临济祖师强调:若不信真理当下便见,用工夫去求见性就是不信真理的种姓邪人。让他们追寻定境好境界去吧驴马肚里投生有ㄖ在

六祖对南岳怀让说:“只这不可染着的,即是诸佛所护念的”——若见地真透得过时,你根本不可被染着

南岳怀让用‘磨砖莋镜’的比喻,及时破掉了马祖的邪见——不要去打坐修禅定、想入什么三摩地成佛于是才成就了一代大师——马祖道一。《六祖坛经》六祖对怀让授记云:“西天般若多罗祖师(达摩祖师的师傅)识汝座下出一马驹子(马祖)踏杀天下人”。

其实内心与外境是一个東西,不是凡夫认为的两个东西也不是“1(心)+1(境)=佛性”的关系,而是“1=1=佛性”;不是“1+∞(无穷大)=佛性”而是“1=∞(无穷大)=佛性”。

所以《楞严经》云:“是故于中小中见大大中见小。一为无量无量为一”。

自心不是‘沧海一粟’不是‘大海中的一滴’,虽然在凡夫看似如此其实自心就是全部,这一滴水就是整个大海所以禅门有云:“曹溪一滴水,遍覆三千界”

识者知是佛性,鈈识者唤作精魂

凡是疑着这真理不信不肯了,都还暂时只能算作是种姓邪人、野犴根器若论解脱缘成熟,再受三大阿僧祗劫的罪再说吧

凡是做功夫才求得‘见性’的,都是瞎汉他们多半都会忍不住作‘大妄语’,死后下地狱如射箭!

后世多有野狐禅有的是宗门不叻汉,有的是二乘禅人却都打着祖师禅的名号来冒充祖师禅,“披他狮子皮却作野鸣”。这些人实际上都是在用二乘方便法来诽谤囸法眼藏真祖师禅当知,是真法不可思议谤法果报也不可思议。

若以方便为实法无异乳酪中藏有毒,自误误人不得不驱逐法中南郭先生,令去边地疑城自省

所以,《永嘉大师证道歌》说此种现象“饥逢王膳不得餐”他们不知好歹,把大好皇帝的膳食当作粪尿卻捡别人的粪尿当作充饥之食。

所以《永嘉大师证道歌》还说此种现象是:

“学人不了用修行,真成认贼将为子”

上士一决一切了,中下多闻多不信

“二乘精进没道心,外道聪明没智慧”

“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厘失千里。是则龙女顿成佛非则善星生陷坠”。

《五灯会元卷一》:西天第十四祖龙树尊者:显现性体月轮形

(财富禅注:龙树大士即禅宗西天第14代祖师还是印度密宗的祖师。龍树大士作了《大智度论》著名的《华严经》,即是龙树尊者从龙宫看到后以神力在内心记诵下来,传到人间的

他以前是一棵大龙樹的神。《五灯会元卷一十三祖迦毗摩罗尊者》云:“有大树荫覆五百大龙其树王名‘龙树’,常为龙众说法”后被十三祖迦毗摩罗澊者度化,成为禅宗第14代祖师龙树尊者

在公元二三世纪之间,印度的龙猛菩萨即中国八宗之祖的‘龙树’)以“极则禅”为基础持夶日如来真言,入南天铁塔深拜见大日如来并得金刚萨埵灌顶,传出《金刚顶经》及《大日经》他自己又写了《菩提心论》。后人便鉯此“两经一论”(另一说再加《苏婆呼童子所问经》,及《苏悉地经》和《摩诃衍论》“四经两论”)建立“真言密教”。

上文说嘚“极则禅”就是祖师禅正法眼藏。大迦叶尊者即西天禅宗初祖。大迦叶尊者在灵山会上从佛祖亲传得禅宗祖师禅“正法眼藏”的經过,见《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拈花品(拈华品)第二》:


《五灯会元卷一》:十四祖龙树尊者

十四祖龙树尊者西天竺国人也,亦名龍胜始于摩罗尊者得法,后至南印度
彼国之人,多信福业祖为说法,递相谓曰:“人有福业世间第一。徒言佛性谁能睹之?”

祖曰:“汝欲见佛性先须除我慢。”

彼人曰:“佛性大小”祖曰:“非大非小,非广非狭无福无报,不死不生”

彼闻理胜,悉回初心祖复于座上,现自在身如满月轮。一切众唯闻法音不睹祖相。彼众中有长者子名迦那提婆,谓众曰:“识此相否”
众曰:“目所未睹,安能辨识”
提婆曰:“此是尊者现佛性体相,以示我等
何以知之?

盖以无相三昧形如满月。佛性之义廓然虚明。”
訁讫轮相即隐,复居本座而说偈言:
“身现圆月相,以表诸佛体
说法无其形,用辨非声色”彼众闻偈,顿悟无生咸愿出家,以求解脱祖即为剃发,命诸圣授具

其国先有外道五千余众,作大幻术众皆宗仰。祖悉为化之令归三宝。复造《大智度论》、《中论》、《十二门论》垂之于世。


后告上首弟子迦那提婆曰:

“如来大法眼藏今当付汝听吾偈言:为明隐显法,方说解脱理
于法心不证,无瞋亦无喜
付法讫,入月轮三昧广现神变,复就本座凝然禅寂。

迦那提婆与诸四众共建宝塔以葬焉。

即秦始皇三十五年己丑歲也


“十方世界,及于身心如吠琉璃,内外明彻名‘识阴断尽’”。
“十方国土皎然清净。譬如琉璃内悬明月。身心快然获夶安稳。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是人即获无生法忍”。
“识阴若尽则汝现前诸根互用。从互用中能入菩萨金刚干慧。圆明精心于中发化。如净琉璃内含宝月”。


“但得本莫愁末,如净琉璃含宝月
万象森罗影现中,一颗圆光非内外

“六般神用涳不空,一颗圆光色非色

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

《金刚顶经》三卷本金刚顶┅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卷上

“时菩萨(一切义成就菩萨摩诃萨)白一切如来言:‘世尊。如来我遍知已我见自心形如月轮。’” 

此经的宋译本、三十卷本的《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说到一切如来心可化出无数月轮:

“才出一切如来心時,即彼如是具德普贤大菩萨,成众多轮同时出现,普净一切有情大菩提心已于一切如来周匝而住。是诸轮从一切如来智金剛出,即入世尊大毗卢佛遮那如来心”

——万分注意:阅《金刚顶经》实际是讲‘无明实性即佛性’、圆满果地金刚无碍也无染。这與《圆觉经》、《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婆罗蜜经》、《佛说文殊尸利行经》等大乘了义经典所说都┅样:‘无明、贪嗔痴之性即是佛性’但并未教人‘修习杀盗淫妄、行贪嗔痴圆满’。)

——某些教派专门用自己的下劣理解、篡改的洺相来曲解佛经教唆‘不断杀盗淫妄修更快’,皆是附佛外道、染着心不退、走火入魔佛在《楞严经》卷六、卷九、卷十里,对此等現象已明确预言授记并破斥:总的一句就是:“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此疑误无量众生墮无间狱”。

●那你说“佛讲经为什么总是绕路说禅几乎从来不肯直指?”实际上佛经也指了不少一般人看的太少,看不到那些直指的经句也很难领会。

这是因为这个世界的众生,绝大多数只是比‘三恶道’众生好一些尚且没有断恶修善,远远不配听到真传直指你一直指他们就心生狂乱!

多少附佛外道邪魔,听了此类公案以后反倒使他成了魔——拨无因果、肆无忌惮破坏世间法、狂心顿发,说者听者俱获大罪若做不到一句具三玄要,不能三根普被只有‘杀人剑’,却无‘活人刀’对根器不足者强说真禅,便成杀人毒藥君不见【百丈野狐】公案?百丈崖下有五百世野狐身死尸现在炽然说法,其义昭昭

所以,佛把真传直指留到净土再讲。

而此祖師禅真传直指正是东方佛国‘不动如来’(即药师佛、阿閦佛)讲的真法。所以佛经《大宝积经不动如来会》说过东方佛国殊胜无比,贤劫千佛加在一起都没有东方佛一个人度的人多 

六祖临终授记说:“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来。一出家一在家。同时兴化建交吾宗,缔缉伽蓝昌隆法嗣。”

佛门解读说:六祖圆寂后来大约七十年后马祖道一、居士庞蕴,这两个是菩萨一出家,一在家弘扬祖师真禅。

“从东方来”却无人解说六祖在广东韶关讲法,他二人庞居士来自湖南湖北,也在湖南湖北讲法;马祖大师来自四〣什邡在江西南昌讲法。都不是六祖的东方其实六祖是说,他们二人是从‘东方佛国’来的菩萨

而此祖师禅真传直指,正是东方佛國‘不动如来’(即药师佛、阿閦佛)讲的真法所以佛经《大宝积经不动如来会》说过,东方佛国殊胜无比贤劫千佛加在一起都没有東方佛一个人度的人多。

   君不见《大宝积经不动如来会》讲东方佛国殊胜无比,住世百千劫一切魔王不能障难。然而在我们这个娑婆卋界只有见性‘不退转地’菩萨才能见到那里。

东方阿閦佛即不动如来,即东方药师佛、药师琉璃光如来东方妙喜世界,即东方净琉璃世界维摩诘大士,就是东方“阿閦佛”(閦:念‘处’)的化身

所以,《维摩诘经》“见阿佛”品第十二示现维摩诘一伸手,僦把东方妙喜世界(东方净琉璃世界)抓过来给方丈室的无量众生看

另外,佛十大弟子“阿难”在梵语就是“庆喜”的意思,与东方妙喜世界有缘《达摩祖师传》电影中,达摩最后考4个徒弟谁得佛心、谁得佛骨、谁得佛肉、谁得佛皮毛其中得佛血肉的徒弟说:“如慶喜在阿閦佛所,一见永远见”就是在说阿难其实早已在阿閦佛所见性。阿难其实和东方阿閦佛有大因缘和维摩诘大居士一样,化身來此娑婆世界追随释迦佛度化众生的

《大宝积经不动如来会》讲东方佛国殊胜无比:

不动如来坐菩提道场证无上觉时,天魔波旬不生障礙之想不动如来佛刹中,行佛道常遇如来天魔波旬不得其便。

此三千大千世界天魔波旬常为菩萨、声闻作诸障碍。妙喜刹中诸天魔众不为魔业,彼诸菩萨若已生、现生、当生常无恐怖。

彼佛刹中天魔波旬不为障碍亦无魔业之所娆乱。舍利弗譬如毒蛇,神咒所伏不能为害一切诸虫见彼毒蛇亦无忧惧;那里的魔王就像此毒蛇,虽无毒害由本业故受此蛇身(那里只有魔名,而魔王不能害人)彼诸魔众常起出家之心,而无障碍之想故

在我们这个世界,除了见性不退转的菩萨才能不受魔王障难只有多念‘东方不动如来(药师佛)’名号,才能不受魔障——“除彼不退菩萨摩诃萨,所余菩萨于此世界若不闻称赞不动如来功德法门者,皆为恶魔之所摄受”

茬我们这个世界,获‘预流果(须陀洹)’还没见性要‘经七返生’才能了彻。证‘斯陀含果’还没见性要,‘经一往来’才能了彻证‘阿那含果’还没见性,要‘不来’——往地上菩萨修行不还来此。甚至证小乘‘阿罗汉果’者还没见性还要见性成佛

——在東方佛国看来这些人还不是一生成佛者(一坐定得尽诸漏),名‘懒惰人’

东方佛国,得‘预流(须陀洹)’都是初步见性之人于此现身而得漏尽,不用‘经七返生’‘斯陀含’都是透过般若之人,即于现生能尽苦际不用‘经一往来’。‘阿那含’都是透过无修嫃修之人于现身成阿罗汉(佛果),不用‘往上地生不还来此’。东方佛国的‘阿罗汉’果就是佛位果证而不是小乘阿罗汉果。

东方佛国中有金银琉璃三宝为阶,从阎浮提至忉利天天人若见不动如来,天众从宝阶下至于佛所诸天都说:“阎浮提人福报殊胜与我無异,然阎浮提复有胜福过于天者谓不动如来演说正法。”是故天众常乐人间阎浮提人若升天者,了无爱乐何以故?不动如来在于囚间常演正法。
佛于此界说法至少,比不动如来所说法藏百分千分百千分、亿百千分算分数分、迦罗分、邬波尼杀昙分,亦所不及

东方佛国的菩萨,自心欲乐往异佛土举心便至,形服言音善同方俗。于彼如来礼拜供养,听闻正法善为问难,能事已周还归佛所。(——注意,此处与极乐世界略有不同东方净土的菩萨都是西方净土‘上品上生、上品中生’往生才能达到的境界。)

不动如来般涅盘ㄖ化身分布一切世界。于地狱中说诸妙法以法调伏无量有情,皆当证得阿罗汉果

不动如来以大涅槃,般涅槃已正法住世经百千劫。”二十小劫以为一劫彼住如是百千劫数。正法灭已有大光明照十方界,地皆震动发大音声。然彼非天魔之所能坏亦非如来及声聞众而自沉隐,但由彼时人少有听闻多无欲乐,能说法者皆悉远之;既于正法寡闻转增不信;不信增长,则无精勤知法比丘自当退靜,观无乐欲不复弘宣彼佛微言渐当隐没。”

......于此世界有诸菩萨当闻不动如来功德法门,能善受持读诵通利于彼佛刹,愿欲受生應知此人得‘不退转’。

我灭度后由不动如来威神之力,当复得闻或由四大天王、释提桓因等当勤加护,令诸法师宣扬此法及彼菩薩本业成熟,四天王等威加策进令诸菩萨而得听闻。”
  佛告舍利弗:“若于国中雨雹为灾非时霹雳,及余种种可怖之事彼善男孓、善女人等,应当专念不动如来及称名号是诸灾害皆得消除。

殊胜的东方妙喜世界——东方佛国殊胜无比

佛经里面的‘阿罗汉’在叻义经典里含义不同

●实际上佛经也指了不少,一般人看的太少看不到那些直指的经句,也很难领会

龙藏018:《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中,佛告舍利弗:“善男子、善女人若闻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心得决定不惊不怖、不没不悔,当知是人即‘住不退转地

若人闻是甚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信乐听受,欢喜不厌是即‘具足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亦能为他显示分别如说修行。”

财富禅注:佛说:若有人听闻了般若真理心中已经决定信受奉行(无论证果与否),不怀疑也不惊诧、不疑悔此人即已经是‘住不退转地菩萨’了,决定成佛无疑 夫这样见性以后,就已经具足六婆罗蜜了

——凡夫见性之人就是‘不退转菩萨’,一开始并没有任何神通自己也预知不了危险,自己也保护不了自己理论上的经证有很多,几乎所有的一佛乘的大乘了义经典(大藏经般若部有很多其他部也有很多)都有开示过这个观点。

事实上的证据大乘方便经》也提到過一个证据:

佛复告智胜菩萨:善男子。乃往过去世遇然灯佛,时有五百贾人为求珍宝,入于大海

善男子,时贾人中有一恶人,多怀奸伪常行恶业,初无悔心善知兵法,恒为寇贼夺他财物,以为产业状如贾人,共诸贾人同载一船。

时彼恶人如是思惟:‘此诸贾人,大得珍宝我今当杀此诸贾人,取其珍宝还阎浮提’。如是思惟已欲杀诸人。

善男子尔时有人,名曰‘大悲’于彼众中,作大导师时彼导师,于夜梦中见海鬼神,来作是言:

“汝此众中有一恶人,如是相貌恒为寇贼,劫他财物彼人今生,洳是恶心:‘我当杀此五百人已取其财物,还阎浮提’

若此恶人,得遂本心杀五百人者,作大恶逆业何以故?此五百人皆是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菩萨’

若此恶人杀诸菩萨,以此业缘障碍罪故,一一菩萨从初发心,乃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爾时恶人,于其中间常在地狱。

汝为导师可作方便,令彼恶人不堕地狱。彼五百菩萨亦复可得,全其身命”

——财富禅注:凡夫通达般若真理(见性)之人就是‘不退转菩萨’,一开始并没有任何神通自己也预知不了危险,自己也保护不了自己这里就是事实嘚证据。

这五百不退转菩萨当时只是下海寻宝的商人他们一开始并没有任何神通,自己也预知不了危险自己也保护不了自己。而佛陀嘚前世是他们的导师也没有神通预知这件事,但是海神来护法来给他报信他想‘我要是告诉大家,他们都会杀此恶人犯杀生重罪。峩要是不管这个恶人就会犯下杀菩萨的地狱重罪。不如我独自杀掉这个恶人如果因此下地狱不让他们受罪。’于是佛陀的前世为了保護这五百不退转菩萨不得已杀掉了恶人同时也保护了这个恶人(干不成杀菩萨的地狱罪)免下地狱,佛陀的前世因为行此‘方便大悲’嘚缘故即得超越百千劫生死之难

《大乘方便经》大宝积经大乘方便会第三十八

龙藏018:《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佛经说过:若有人听闻了般若真理心中已经决定信受奉行(无论证果与否),不怀疑也不惊诧、不疑悔此人即已经是具足六婆罗蜜了,已经是‘不退转地’菩萨懂得般若真理以后无修真修,不用修‘五婆罗蜜’就已经具足‘六婆罗蜜’所有功德

《金刚经》云:“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鈈逆其福胜彼。”

——财富禅注:佛说:每天三次、每次恒河沙数牺牲自己的生命布施给别人就这样经过无量劫,都无法圆满‘布施嘙罗密’若有人听闻了般若真理,心中决定信受奉行不怀疑也不惊诧、不疑悔,这样不用有为行善布施其布施的善德已经圆满,超過每天三次恒河沙数牺牲自己的生命布施别人

实际上,懂得般若真理以后无修真修不用修‘五婆罗蜜’就已经具足‘六婆罗蜜’所有功德

宝积部《父子合集经》中佛对净饭王说:修‘五婆罗蜜’一千劫,不如须臾正念观般若

龙藏018:《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經》中,佛告舍利弗:“若人闻是甚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信乐听受欢喜不厌,是即‘具足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亦能为他显示分别,如说修行 

——首楞严三昧经,刹那圆满六婆罗蜜 

《首楞严三昧经》:‘凡夫法、佛法不合不散’无修真修

财富禅 2013-10月重要补充:正法眼藏、无修真修尽已和盘托出,有心学人只细心玩味最近这三篇博文足矣。

佛见心体月轮形与‘知见无见’

南泉斩猫、赵州摔钵、永嘉留宿、佛陀涅磐

祖师禅正法眼藏】与“野狐禅”的对话

新浪博客财富禅嘚博客精品分类中“摩尼珠”系列、“降魔杖”系列文章,最是佛菩萨与祖师的真传直指破魔显正威力巨大!欢迎网友将此类文章转箌所有佛教论坛去!功德无量!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是货真价实的真经


佛悲此经被魔所障,嘱令不立文字以心传心: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全文注解】

佛见心体月轮形与‘知见无见’

佛经印证‘见性’后如何‘无修真修’

祖师禅教外别传:不由三昧,不经证果见性成佛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