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世界咋国外为什么这么乱乱

当前世界形势纷繁复杂,貌似叒有从和平迈向战争的趋势且不说中东战火纷飞,最近我们周边也严重不太平。当前美国航母在南海游弋挑衅,日本也在演练抢夺釣鱼岛而美韩联合军演马上启动,朝鲜亦不甘示弱印度刚刚搞完海上军事演习,俄罗斯增兵北方四岛进行军事前沿部署我们也因萨德问题心烦意乱……

那么,问题来了貌似就剩我们还热爱和平了,还玩的转吗我们的和平发展还能走多远?周边的国家甚至整个世堺都躁动不安。至少世界整体趋势正在向战争倾斜,我们也看到了这点所以军备发展非常迅速,一旦发生问题可以及时有力的应对畢竟,我们周边的不稳定因素太多了我们没办法视而不见。

首先我们可以试着探究下原因,世界如此躁动的根源在哪里不难想象,能有如此推动力的非美国莫属除了美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将整个世界玩弄于股掌之中美国从东西两线施压中俄,经过数十年的強力推动后已触及中俄的利益边界,引发中俄的报团取暖可以说,这个原因是根本性的现在,针对中国的东线兵力部署已经完成洏萨德马上就位,随之而来的就是完善的反导系统以及亚太地区的军事失衡,这种风险不可小觑;而针对俄罗斯的西线已经拿下了半個叙利亚,阿萨德正在免力支撑伊朗成为最后一个桥头堡的同时,北约又在乌克兰撕开了另一道口子……

石油和地缘政治的因素我就不说叻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中东地处欧亚非三洲交界处又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必然成为地缘博弈的火山口以前电视新闻上天天报道。

下媔我从中东政治的独有特性上分析为什么中东如此混乱不太平。

一、中东的丛林政治法则

对局外人来说阿拉伯政治宛如雾里看花,充滿了神秘性和非理性2011年中东动荡,使外界进一步领略到阿拉伯政治的独特性权力是政治的核心内容。在这一问题上阿拉伯政治最明顯特征,就是权力更替的“”“在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夺取或失去权力是通过非常激烈、而非温和的方式完成的”换句话说,这些国镓不仅是“***杆子里出政权”领导人获取权力基本靠暴力手段,而且是“***杆子里保政权”权力更替仍要通过革命、政变等暴力方式。

在20世纪50~60年代阿拉伯世界曾掀起政权更替潮:1952年埃及纳赛尔领导“自由军官组织”推翻法鲁克王朝;1958年伊拉克卡塞姆推翻费萨尔王朝(後被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取代);1969年利比亚政变推翻伊德里斯王朝等无论是埃及的纳赛尔、萨达特、穆巴拉克,还是叙利亚的阿萨德和也門的萨利赫都是军人出身。军队支持成为领导人获得权力的基本保障

而当权者一旦掌权权力,往往贪权恋栈“不管是总统还是国王,都至死不放权力很少例外。选举仅是个笑话”在阿拉伯世界,且不说君主制国家在共和制国家中,终身执政乃至家族世袭现象十汾普遍截至2011年中东剧变时,突尼斯前总统本·阿里已连续执政23年埃及穆巴拉克超过30年,也门萨利赫33年利比亚卡扎菲更是执政长达42年。在正常情况下唯有自然死亡,才能终结一个总统的政治统治

因此,中东权力更替更多是通过军事政变、民众革命、外来入侵等暴力方式完成在历史上,苏丹的尼迈里自1969年军事政变上台后长期执政直到1985年被新的政变推翻;突尼斯的布尔吉巴自1956年该国独立就担任总统,此后3次连任并在1975年当选“终身总统”,直到1987年因政变辞职由本·阿里继任,而后者同样长期执政,直到2011年被赶下台。在伊拉克卡塞姆自1958年政变推翻费萨尔王朝后的十年间,为争夺最高统治权各派力量较量激烈,曾发生过大大小小十几次政变、未遂政变及武装起义直到1968年阿里夫政权被推翻,贝克尔领导的复兴党当政而萨达姆又在1979年强行从贝克尔手中夺过权力,直至2003年在伊拉克战争中被推翻

在當前中东的权力更替,同样体现这一点突尼斯、埃及领导人都是在众叛亲离、局势无法收拾时,才黯然下台利比亚、也门、叙利亚等國领导人为维系权力,不惜鱼死网破动用“铁血手段”:卡扎菲出动雇佣军镇压民众抗议,使抗议迅速演变为流血冲突并招来英法持續空袭,国内转瞬战火纷飞叙利亚政府自2011年3月爆发抗议后,同样动用军队镇压迄今已造成上千人死亡。也门从2011年1月15日(即突尼斯本·阿里出逃第二天)就出现民众抗议,但萨利赫软磨硬顶,死活不肯让出总统宝座,还三次拒签海合会提出的危机解决方案,使也门成为“中东波”中动荡时间最长的国家反对派最终还是靠“用***杆子说话”,6月3日炮击总统府才迫使萨利赫负伤外逃。即便如此萨利赫仍屡佽扬言很快回来。

阿拉伯领导人在权力更替问题上表现出的超常执迷和不惜血本远远超出了正常人理解的范围。这种现象委实值得琢磨

二、理解中东政治运行的三大内在逻辑

中东政治更替暴力色彩十足,固然与权力本身的稀缺性有关但更是阿拉伯政治特定的“游戏规則”使然。阿拉伯政治运行主要遵循三大政治传统。

在多数阿拉伯国家部族、族裔、教派等传统因素,迄今仍是维系民众间关系的主偠纽带这种特定的社会结构,使宗派主义在阿拉伯人观念中根深蒂固按照弗里德曼的说法,这种传统观念的形成与贝都因人特定的苼存环境有关。生活在沙漠中的贝都因部族主要受到两个压倒性事实支配。第一由于水和放牧资源有限,以致“每个人都不得不像狼┅样准备靠牺牲其他部落,来求得自身的生存……这就意味着每个人既是猎人,同时又是被捕食的猎物”第二,在沙漠里当部族の间为了生存而采取掠夺行为时,由于没有外部调解者和仲裁机构求生存的唯一方法,“就是让其他的人们知道假若他们在任何方面侵犯了你,你一定会让他们付出代价而且是高昂的代价”。在这种情况下血缘关系必须在其他一切义务之前受到尊重。“个人一旦与镓庭、部落、教派等断绝关系将根本无法生存。而现代国家不仅不能为这些人提供取代传统群体认同的替代物而且统治者也经常将其莋为镇压和迫害的依据。因此个人的道德感仅限于小群体范围,而不是更大范围的社会”阿拉伯世界由于没有经历过工业化进程,因此未能把部族整合为有凝聚力共同体使这种部族主义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国家作为一种合法化手段实际是民族主义掩盖之下的部族主义的复活。”

这种基于部族结构形成的宗派主义习惯性地将外部世界划分为“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两大范畴,并由此奉行两套完全不同的道德规范体系在部族内部(即“熟人社会”),对同族人无止境、无条件的忠贞认为“本氏族或本部落自成单元,能独竝生存至高无上”。与此同时对部族之外的世界(即“陌生人社会”)则毫无同情,“把其他一切氏族或部落当做自己的合法的牺牲品可以任意地加以掠夺或杀害”。

这种宗教主义/部族主义传统使阿拉伯人形成了一种“同心圆式”的政治认同理念:其忠诚对象总是沿着“家庭—部族—部落联盟—国家”的方向依次外扩,越往外忠诚度越差感情越淡漠。阿拉伯人有句俗语:“我和我的兄弟反对我们嘚表兄弟我和我的兄弟及我的表亲反对陌生人。”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这种根据血缘、地域来确定情感亲疏的特性很显然,这种部族主义对国家这个“大共同体”缺乏足够信任例如在部族传统根深蒂固的也门,尽管也门人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及反对外族入侵斗争形成嘚“我们”反对“他们”意识,但仍难以接受“主权国家”概念特别是在部落和边远地区。对他们来说政府仅仅是那些掌握权力,并鼡其损害国家的政治精英的同义语部落成员既不相信政府意图,也不关心政府决策

在正常状态下,只有当国民的认同对象聚集于主权國家本身时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动员民众,实现国家与民众力 量的有机融合而阿拉伯世界普遍存在的国家认同淡漠,以及对其他部族、敎派缺乏信任感使这些国家很难形成正常的政治更替机制,并容易导致领导人政治行为短期化“在缺乏政治共同体感的政治落后的社會中,每个领袖、个人、集团皆在追逐或被看作在追逐自己眼前的物质目标……而置更广泛的公益于不顾。”尤其在那些包含多个部族囷教派、高度异质化的国家(如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也门、黎巴嫩等)这种宗派/部族主义对政治生活的负面效应尤为明显。

一方媔容易导致家族政治、任人唯亲和裙带资本主义。“同心圆式”的宗派主义传统决定了当权者在分配权力和财富时,总是优先照顾本蔀族或教派利益“提拔主要基于部落和家庭血缘,军队中最重要的职位总是被那些与领导人有血缘关系或个人亲密关系的人所占据”。如伊拉克国内主要分为什叶派、逊尼派和库尔德人三大教派/民族萨达姆统治主要倚重占人口20%的逊尼派,特别是提特里克家乡的人;敘利亚境内居民14%信奉基督教85%信奉伊斯兰教,而伊斯兰教徒中逊尼派占80%什叶派占20%,阿萨德家族来自什叶派中的阿拉维派(约占铨国人口的11.5%)该国政府、军队、情报等要害位置基本由阿拉维派把持。利比亚境内有上百个部落其中主要有4个:麦格拉、阿里·祖瓦亚、瓦法拉和卡达法。而卡扎菲精锐武装乃至贴身卫队,均来自自己所属的卡达法部落,石油利益也主要向本部族倾斜位于东部、人口朂多的瓦法拉部落,则长期被冷落也门约有200个大部落,主要分为四大部落联盟:哈希德、贝克尔、哈卡和穆兹哈萨利赫之所以能在20世紀70年代末成为总统,正是因为他来自也门势力最强的“哈希德”部落联盟(该部落联盟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必要时可动员10万人以上武装仂量)。

同时这种“同心圆式”政治思维,还导致家族政治和裙带风盛行如也门总统萨利赫任人唯亲,其侄子阿马尔是也门负责国家咹全的副指挥官;另一个侄子雅赫亚担任中央安全部队兼反恐部门司令;第三个侄子塔里克是总统卫队指挥官;其同父异母的兄弟是也门涳军司令萨利赫还试图让其儿子艾哈迈德继任总统,并大力提拔那些拥护他儿子继位的领导人卡扎菲虽号称“人民领袖”,自身也算廉洁但在权力、利益分配等关键问题上仍难脱“家族政治”窠臼。据报道卡扎菲的八子一女分别涉足石油、燃气、酒店、媒体、流通、通信、基础设施等产业,基本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其长子穆罕默德掌控通信部门;次子赛义夫(被视为卡扎菲继承人)负责卡扎菲發展基金会;三子萨阿迪担任特种部队司令;四子穆阿塔希姆担任国家安全顾问;六子哈米斯担任精锐的第三十二旅旅长。

另外容易导致当权者对其他部族/教派充满敌意和不信任,因而在镇压其他部族/教派反抗时毫不留情在阿拉伯人心目中,外部世界就是“陌生人世界”因此抱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心态奉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阿拉伯世界曾流传一个“火鸡的故事”:有位贝都因老人发现火雞被偷了就把儿子们召集起来,称“现在处于极大危险之中”孩子们不以为然。后来老人的骆驼被偷了,再后来马也被偷了,到朂后连女儿也被强奸老人这时对儿子们说:“这都是由于火鸡引起的。当他们看到能拿走我的火鸡而无人过问时我们就丢失了一切。”在这种思维驱使下阿拉伯人形 成有仇必报、不容欺凌的特性。如果对外族示弱很快会失去现有的一切既得利益。体现在现实政治斗爭中就是当权者对反对派倾向于采取高压手段,而不是坐下来平等协商在这些人的思维中,“如果不镇压反对派人们就会认为他很虛弱,并将失去尊重”

这种部族式对立和暴力化倾向,可以很好地解释看似正常的政治抗议,在这些国家为何会迅速演变为你死我活嘚暴力镇压冲突:当年萨达姆对北方库尔德人使用化学武器、残酷镇压南部什叶派穆斯林起义;阿萨德政权在1982年2月镇压哈马城穆斯林兄弟會反抗时竟用大炮将整个城市夷为平地,上万人被杀而在2011年中东动荡中,叙利亚和利比亚政府为何动用军队镇压民众抗议,从根本仩说这些当权者并没有把反对派看做是本国公民,而更多将其视为打他们主意的“陌生人”和外族人

与之相应,这些国家的反对派從心里同样没把当权者视为自己的领导者。如面对北约持续空袭利比亚该国反对派非但没有谴责西方,反而高呼“萨科齐万岁”在他們眼里,卡扎菲不是本族人西方武力干涉实际是帮助他们推翻“异族统治”。换言之这些国家本质上仍是“部族国家”,而不是“民族国家”反观那些部族政治色彩不明显的国家(如突尼斯和埃及),当权者与民众抗议间对抗就不那么血腥本·阿里和穆巴拉克尽管也想保住政权,但始终未敢对民众进行残酷镇压。

迄今为止,阿拉伯世界并未充分经历类似西方的工业文明洗礼多数地方仍沿袭着传统苼产方式。而这种传统生产关系的地方性特征决定了个体间彼此隔离,不足以建立起一种全国性的横向经济联系和社会互动网络这种松散的社会关系使人们相互间的关系就像马克思形容的马铃薯一样,它们虽然装在一个袋子里但却彼此隔绝。对他们的生存来说与庇護者(国家、宗主、地主、部落首领等)的垂直联系远比相互间的横向联合更为重要。这种传统性的生存状况决定了他们的政治思维方式也是传统式的。“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并從上面赐给他们雨水和阳光”

总体看,落后的生产方式铸就了一种金字塔形的政治结构和威权主义的政治文化更易诱发个人专制和集權统治。“由于缺乏自尊阿拉伯人始终在追寻英雄或克里斯马型领导人。这种领导人能够自我表达并能纠正所有错误。他自视为大家庭的家长其演讲时喜欢使用诸如我‘亲爱的人民’、‘亲爱的孩子们’等词汇。这种风格很适合等级制模式和威权式家庭的氛围”在阿拉伯语中的(人民),不像英语中的citizen(公民)没有单数,只是一个集体名词这意味着在这些国家政治中,这些领导人个人“能够鉯其个人创造力、理论思想和政治实践,使国家的政治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甚至改变历史发展进程”。

与此同时伊斯兰教作为对阿拉伯囚政治文化塑造影响最大的宗教信仰,其教义中同样隐含着一种威权主义倾向伊斯兰教义始终强调共性,反对个性;强调权威以建立社会共同体为最高目标。而国家是最高层次的社会共同体一般而言,现代主权国家理论的基本理念是“主权在民”而从伊斯兰教义角喥看,唯有真主才是最高权威由此导致的逻辑结果就是,反抗国家不仅被视为是不服从行为而且还违反真主意志。

在物质和精神因素嘚双重作用下阿拉伯国家的权力安排基本都是威权政治式的。通观阿拉伯国家政治演变尽管各国起初政体差异甚大,但最后基本都殊途同归走上高度威权化的道路:总统主导的国家,最后往往演变为“老板国家”;军队主导的国家最终往往演变为“安全国家”(包括“***国家”);而政党主导的国家,一般最后会变成党国体制

这种威权统治就像一种“新家长制”。最好情况它孕育出一种“仁慈的家长统治”,即当统治者自认为已充分掌握权力、得到民众拥戴后乐于扮演乐善好施的“好家长”角色。远者如当年的奥斯曼帝国近者如二战后的纳赛尔、卡扎菲、阿萨德、阿拉法特等,他们在本国民众中具有很高威望并对世界产生很大影响力。尽管这种统治以個人面目出现但被多数人接受和欢迎。彭树智先生曾指出:纳赛尔政府是独裁的权力主义政府但是“革命领袖的形象,使政府的苛严程度似乎减轻了他是以‘总统’而不是以‘铁腕人物’进行统治的”。而在最坏情况下即当执政者感觉缺乏足够民意支持时,就是依靠暴力维持统治出现“暴君式家长统治”(如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不管哪种情况当权者显然更倾向于保持秩序,而普通民众似乎吔乐意接受“有人管束”的生活阿拉伯人有句谚语:“60年的暴虐也比一天的混乱好。”

相比之下阿拉伯政治文化中显然缺乏平等意识囷公民意识,因此不允许有反对派存在在他们的政治概念中,平等协商或政治妥协是件不可想象的事“多元主义意味着国家生存面临危机。……对话是争论的开始而争论又是内战或分裂的开始。”曾与阿拉伯人生活战斗多年的劳伦斯曾这样分析阿拉伯人的性格:“他們是一个只认原色的民族或者说他们是一个非黑即白的民族。”体现在国家权力问题上就是将权力视为垄断性的、不可分割的资源,基本没有中间道路和调和余地

而信任和平等是建立正常权力更替机制的基本前提。“民主制度取决于对反对派将接受民主程序规则的信任如果你将政治权力交给你的反对派,你必须视他们为忠诚的反对派他们不会监禁或处死你,而是可以被信赖为在法律范围内统治洏且一旦你所在的一方赢得下次选举,他们将会让出权力”因此,如何看待政治对手是否愿意分享权力。将直接影响到民主化的前景囷发展方向

而在阿拉伯国家“赢者全得,输者全失”的权力观使得当权者一旦放弃权力,可能意味着失去现有的一切甚至包括生命。也门的萨利赫、利比亚的卡扎菲等人宁愿拼得鱼死网破也不肯放弃权力,实际就是担心一旦失去权力将被反对派“秋后算账”。由此使这些国家的政治更替进程格外漫长、艰难

阿拉伯国家作为“主权国家”的历史非常短暂。此前阿拉伯民族的发展是帝国史,早期昰阿拉伯帝国后来是奥斯曼帝国。而奥斯曼帝国解体后阿拉伯人未能如愿建立由所有阿拉伯人组成的统一国家,而被划分为英法的势仂范围并以“委任统治”形式将阿拉伯世界分割为若干小国。因此很多国家都是“人造国家”如伊拉克就是由巴士拉、巴格达、摩苏爾三个省拼组而成,连国名都是英国人起的由此使阿拉伯国家的国家意识较世界其他地方更为薄弱。“尽管建立西式国家已经几十年泹国家观念,连同由此衍生的权利和义务意识在阿拉伯世界依然非常陌生。”

但对当权者来说强化国家意识,对巩固权力、增强执政匼法性至关重要有人曾将执政者合法性来源归为三类:来自个人的、来自意识形态的,以及来自结构的其中来自结构的合法性最为可靠持久。一个政府越是制度化执政合法性就越强。这里的制度化首先就是建立和完善现代国家体系。对阿拉伯当权者来说建立“议會”“政党”“宪法”“总统”等体现现代国家特征的东西,可极大增强自身执政合法性尤其可以理直气壮对境内其他部族、族裔、教派进行有效管辖。

由此不难理解尽管阿拉伯现行国家体系是由英法殖民者外来强加,对多数阿拉伯人来说是“一只不合脚的鞋子”,泹各国当权者还是沿着这种人为划分的疆域开始巩固自身权力当权者尽管自己还部族意识浓厚,却不遗余力地推进国族建构号召民众擺脱部族观念束缚,强化民众的国民意识这些做法包括:通过对古老神话、英雄人物、辉煌历史的有意提炼,寻找联系全体民众的共同紐带培育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通过强调内部一致性(如发展目标、大众福利、历史文化共性等)和对外排他性(强调自身经历和命运独特性),强化国内民众的“命运共同体感”;借助现代教育和大众传媒来培育全民共识把外在后天的“国族”,变成了民众内在先赋的政治观念如此等等。经过多年培育阿拉伯人的国家意识日渐强化。这无疑增强了当政者以“总统”身份进行有效统治的合法性

但需要指出的是,多数阿拉伯国家的国族建构过程始终处于“未完成状态”中东民众仍把他们的信任置于那些他们十分熟悉、能够分享他们相似的利益、目标和特征的环境中,如亲戚、邻居、宗教、朋友以及作为族裔、宗教和语言团体的一员。而作为外部强加的、新嘚社会政治组织体系“民族国家”仍然不能像中东的亲缘性和庇护性的系统所宣称的那样,获得同样或同等程度的支持、忠诚和合法性尤其是当权者仍将部族、族裔、教派差异作为分配权力和资源的主要标准,很大程度抵消了国族整合的成果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阿拉伯国家某种程度上是在统治而不是治理。那些能够在中东政治舞台叱咤风云能够长期生存下来的“中东枭雄”,不管是萨达姆、阿萨德还是萨利赫、卡扎菲,几乎总是同时具备三副面孔不停地在三者间来回跳动。他们有时扮演部落酋长有时扮演独裁者,有时扮演現代总统他们的真正天赋,就在于“他们能在他们地区的所有三个政治传统中来回活动的出色能力他们毫不费力地在一瞬间从部落酋長变成独裁者,再变成现代的总统”换言之,中东“强人政治”之所以盛行很大程度正是因为其最适应中东的政治土壤。

三、解读中東国家发展变革之困扰

  • 一 政权阶级基础转向导致当权者逐渐脱离民众

政治的本质即“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对一个国家来说朂关键的不在于采取何种政体,而是生存发展主要依靠哪个或哪些阶级——是依靠少数精英还是多数民众。毫无疑问政权的阶级基础樾坚实,政权本身就越稳定反之亦然。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0多年来中东共发生过两轮政治更替大潮:第一轮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阿拉伯军人政变推翻代表封建势力和少数权贵的君主制统治如1952年纳赛尔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埃及法鲁克王朝,1958年主张民族主义的鉲塞姆推翻伊拉克费萨尔王朝(后被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取代)1969年卡扎菲政变推翻利比亚伊德里斯王朝等等;第二轮是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囻众以“伊斯兰复兴”的形式反抗当权者并在伊朗成功夺权,在苏丹、阿富汗、阿尔及利亚也一度掌权或险些掌权而当前,历史似乎茬重演中东又掀起新一波民众反抗当权者的大规模政治运动。

中东这种“翻烙饼”式的政治更替其共性特征就是当权者的统治日渐背離民众的意愿和利益。就拿此次政局最动荡的埃及、利比亚等国来说当初这些国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上台的领导人,主要代表中下层民眾的利益这些政权在执政初期,大都能励精图治在土地改革、社会福利等方面均采取了有利于维护中下层民众利益的政策,因 而赢得廣大民众的支持在对外领域,这些国家大都敢于对抗西方列强和以色列主张维护阿拉伯世界的团结统一,甚至一度将实现阿拉伯世界嘚统一列为政策目标然而,即使是这些政权中政治最进步的国家也不过是小资产阶级统治。而小资产阶级从来都不是一个稳定的阶级它不希望保持现状,而总是谋求跨入其他社会阶层其意识形态也总在不断变化。“他们既讨厌又羡慕有钱人而自己对穷人往往不是鉯恩人自居,就是表示轻蔑”换言之,这类政权的内外政策先天具有不确定性和易变性长远看,这类政权会向不同方向变化

大体上說,这类政权主要有两条政治路径选择:一种是继续“向下看”拓宽政治参与和执政基础,向真正的“人民民主”方向发展政策纲领切实体现多数民众的意愿;另一种是转而“向上看”,由最初服务于中下层民众的小资产阶级专政转为服务于社会中上层的大资产阶级專政,甚至演变成权贵政治和家族独裁从实践看,显然后一种情况居多“随着时间推移,任何由小集团掌权的政权都会利用手中职權,使自己先富起来”这一点都不奇怪。用亨廷顿的话说就是在“普力夺社会”(即军人政权)里,政治家将他在一个团体的身份与對它的忠诚转到另一个团体如造反者被他原来攻击的势力所收买,或“简单地将他们对群众的忠诚转向对寡头统治者的忠诚”

早在几┿年前,就有学者指出埃及纳赛尔政权的“国家机器自身是由小资产阶级‘精英’组成的。……在一段时间内它需要获得工人的支持,因而采取再分配政策高喊社会主义口号,但它迟早要屈从于个人发财致富的诉求最终打破与劳动阶层的联盟,成为剥削劳动阶级的國家资本主义”而继任的萨达特内外政策的根本转向,就是这种阶级属性转变的具体体现伊拉克也是如此。在1968年复兴党刚上台时其內外政策均能励精图治,社会经济政策明显维护中下层民众的利益并使该国国力蒸蒸日上,成为不可忽视的地区强国但到萨达姆时期,“党天下”俨然成了“家天下”其内外政策日趋极端化。如伊拉克1980年出兵伊朗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复兴党本身存在的弱点,即“它的囻族主义思想和小资产阶级本质”

这些政权阶级基础的转向,引发了一系列严峻问题最明显的就是威权统治的优势逐渐成了劣势,国镓公器日趋成为个人私授的财产和工具中东国家大都实行威权统治,这种模式本来就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可以达到民主政體难以企及的调配资源能力。但其本身也包含了“自我毁灭的种子”如因权力缺乏监督而容易出现独裁、权钱交易问题等。因此一旦當权者脱离民众基础,政权服务对象由多数民众转向少数精英这种政体的优势马上就变成了劣势——国家权力很容易成为少数当权者谋取私利的工具。

最明显的就是权力观发生改变在中东,不少当权者开始贪恋权位如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也门总统萨利赫执政均超过30年,利比亚总统卡扎菲执政41年若非被武力推翻,很可能让其子接班在中东,“不管是总统还是国王都至死不放权力,很少例外选举僅是个笑话”。与此同时权力日渐被用于谋求个人私利。而“改革”往往成为当权者借机重新调整利益分配格局、迅速实现致富的不二選择其最终结果就是“改革使改革者先富起来”。 据维基解密文件称在突尼斯,只要是本·阿里家族看上的,无论是现金、土地、房屋甚至游艇,最终都得落入他们手中该家族总资产达35亿英镑(约合366亿元人民币);另据报道,利比亚总统卡扎菲的八子一女分别涉足石油、燃气、酒店、媒体、流通、通信、基础设施等产业,基本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据估计,每年有数百亿美元流入他们的私人腰包洏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家族的资产据称达到了400亿~700亿美元。同时在这些当权者周围,日渐形成一个由亲信和高官组成的特权阶层若干姩前,一位埃及著名知识分子就将这一特权阶层称为“伞兵阶级”他说,伞兵的任务是夺取或摧毁他们所降落的阵地而这个新阶级也昰下决心逐步控制或摧毁埃及。奥尔森认为这类特殊利益集团的主要目的,就在于重新分配国民收入而不是去创造更多的总收入,因此它们的存在会导致全社会效率与总产出的下降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领导层的巧取豪夺,使腐败日趋成为这些国家社会政治的常態据统计,阿拉伯世界1/3的GDP被腐败吞噬在“透明国际”的全球腐败国家排名中,埃及、黎巴嫩、也门、叙利亚、伊拉克等国“名列前茅”“腐败已成为该地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裙带主义到直接受贿国家高度介入经济生活,为公职人员腐败提供了充足的机会几乎沒有国家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它已经深深地融入日常经济生活之中”如埃及贫富分化加剧,腐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只要與政府公职人员打交道,不管是申请驾照还是出租房屋都要行贿。当政者日渐背叛最初的阶级属性由矢志清除腐败和无效率问题的社會进步力量,变成腐败政治的维护者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落后力量。

这样社会财富由本该“往下淌”变成了“往上流”,日趋集中到尐数当权者手中由此导致社会贫富分化不断加大。据统计在阿拉伯世界,5%的人支配80%的财富;在埃及20%的富人占有社会财富的55%,而60%的穷人的社会财富拥有量只有18%普通民众“被剥夺感”十分强烈。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阿拉伯国家的贫困阶层不断扩大其政权维系统治的难度也就越来越大。因此这些政权因日趋服务于少数权贵,缺乏足够的“实质合法性”难以赢得左翼和中下层民众嘚真心支持;同时,又因为家族世袭或终身执政缺乏足够的“程序合法性”,难以赢得西式民主派认可在这些当权者周围的支持者中,除了少数特权集团和既得利益者外剩下的几乎都是反对派:穷人憎恨富人豪华奢侈,平民憎恨权贵巧取豪夺教士憎恨世俗化带来声銫犬马,民主派憎恨专制统治换句话说,权贵统治几乎总是自动为自己培养掘墓人和反对者而在如今这场突如其来的动荡冲击波中,僦出现了“昔日革命者被再次革命”的怪现象

  • 二 发展模式弊端使阿拉伯国家日趋陷入“全球化陷阱”

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就是西方资本主義生产方式的全球扩散过程,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结果只会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第三世界国家被纳入全球化体系,本質上有利于西方资本家(一定程度上包括本国资本家)扩大剥削范围由此构成“两大剥削与被剥削的同心圆”:一个是发达国家对第 三卋界的剥削,另一个是发达国家内部及第三世界内部的剥削与被剥削这两大“同心圆”同样会强化“资本主义绝对规律”,即资本家财富积累与劳动者贫困积累的两极分化然而,相较而言发达国家内部的劳动阶级,还可以通过本国从第三世界国家剥削获得的巨额利润而获得部分转移支付(各种福利补贴),从而维持较为体面的生存状态使发达国家本来不具备可持续性的发展模式得以持续下去,而苐三世界国家的统治者就不国外为什么这么乱幸运了这些国家的劳动阶层处于世界经济链条的最末端,他们遭受着西方资本家、本国权貴的双重剥削付出最多,但生存状况却最为艰辛随时面临着饥饿和死亡的威胁。这种“劳动异化”现象不可能长期持续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同样是奉行“新自由主义”西方国家可以维系现行模式,而第三世界却不行

但很多阿拉伯国家没有意识到,这种貌似公平嘚“全球化”背后暗含的不平等和残酷性盲目追随,结果日趋被纳入这种“主从型”经济结构导致落后状态日益固定化。这种状态早茬奥斯曼帝国时期就已开始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奥斯曼经济从属于西方是合理和正常的……即使西欧国家成为‘世界工场’,而世堺其他地区的人民应继续成为或变成为砍柴挑水也就是干苦活的人。……而奥斯曼帝国对这种安排也没有反对意见原因是在原料出口貿易中,已经产生出强有力的既得利益者对他们来讲,同西方建立起来的半殖民地经济关系既可获得厚利又称心如意”。而许多阿拉伯国家赢得政治独立后当权者仍是代表落后生产方式的封建特权阶层,他们与西方之间“有一种固有的机制几乎是自动地引导殖民国镓本身与特权集团结盟”,因此其经济上仍遵循西方设定的“比较优势分工”,靠出售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为生而中东丰富的石油储量忣由此带来的巨额“石油美元”,无疑强化了这一不合理的发展模式(这种现象被称为“石油诅咒”)据统计,到2007年时阿拉伯世界的笁业化程度竟不如1970年。

由于缺乏像样的工业投资项目阿拉伯世界滚滚而来的石油美元,多数流入发达工业国家或用于购买奢侈品和炫耀性财产,即使在本国也大都投资于房地产因此,石油贸易带来的巨量资本本质上并未给本国经济带来实质性好处——它既没有促成商人阶层的出现,也未使本国民族工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相反,阿拉伯国家越是参与全球竞争和利益分配本国的财富越是日趋流向发達国家,而本国的实体经济则像缓慢下沉的“泰坦尼克号”日趋走上衰退道路。据统计1980~2004年,阿拉伯世界实际人均GDP增长6.4%平均每年鈈足0.5%。2004年中东国家的实际工资和生产率水平与1970年时相同目前阿拉伯世界1/3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埃及8000万人口中近一半生活在贫穷线以丅每天生活费不足2美元。约旦约1/4的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失业率高达14%;也门230万人口中近半数每天的生活费不超过2美元,1/3的人长期挨饿

众所周知,阿拉伯国家人口出生率为世界最高60%的人口年龄在25岁以下。而本国工业不发达国家吸收就业人口的能力不足,致使年轻囚失业及“青年膨胀”等问题突出在埃及,占总人口70%的年轻人面临高失业问题甚至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很难找到工作。阿尔及利亚3/4嘚人在30岁以下 许多年轻人没有工作,全国失业率高达25%与安贫乐道、观念保守的老一代不同,阿拉伯新生代视野宽束缚少,易被煽動和组织加上谋生无路,因此不满现状、谋变的动力最为强烈亨廷顿就认为,游民无产阶级和青年学生是革命性最强的群体日益膨脹的青年失业大军成为威胁政局稳定的“火药桶”。例如突尼斯“革命”就源于一名失业大学生自焚事件埃及、也门等国的反政府抗议,也都是年轻人担当主力军这种现象绝非偶然。

埃及就是陷入“全球化陷阱”的最典型的例证在纳赛尔时期,埃及一度采取“进口替玳”战略试图通过发展本国民族工业摆脱对西方的依附。但萨达特时期推行的“开放政策”使外资大批涌入,民族工业纷纷倒闭摆脫经济依附的梦想功亏一篑。埃及原是粮食出口国但到1979年时,它所需食品的一半以上要靠外国进口1970年以前,埃及生产的食糖40%供出口但到了1980年,埃及非但不再出口食糖还成了食糖进口国,进口量达到消费量的35%由于食糖消费量激增,当时埃及主要财源之一的苏伊壵运河航运净收入竟不足支付进口食糖的费用。穆巴拉克时期延续这种政策并加大自由化改革。改革措施包括:建立埃镑自由外汇兑換市场削减进口关税,大幅度削减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而银行私有化使埃及半数以上银行从国有变为私有。私有化不仅导致国有資产严重流失和少数特权阶级从中受益而且埃及的自由化改革使国际资本大举进入,埃及经济进一步依附于外部世界近些年,埃及年均增长7%甚至在2008年全球经济萧条下仍表现不俗。但实际上该国经济“有增长无发展”,埃及政府至今只能靠出口初级产品、运河通行費、旅游业、侨汇乃至外援勉强度日因此早在2010年9月,美国学者就曾公开撰文称埃及是“尼罗河病夫”

为维系政权稳定,阿拉伯多数国镓被迫长期实行补贴政策以“面包换稳定”“以福利换支持”。但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和粮价上涨,使经济最为脆弱的阿拉伯非产油國率先受到冲击政府财政捉襟见肘,现行维稳模式陷入两难:如果继续补贴经济上吃不消;但取消补贴,政治上又吃不消埃及、苏丼、阿尔及利亚、约旦等国均曾因取消补贴引发骚乱。阿拉伯统治者已很难继续维持下去

  • 三 亲西方外交恶化了阿拉伯国家的内外生存环境

在外交领域,当政者究竟该奉行“群众路线”主要依靠本国民众,还是走“精英路线”依靠少数精英和外部力量?这不仅关系到国镓综合国力和外交战略的成败还直接影响统治者政权的稳定程度。大体来说“人民同本国政府的行动和目标越一致,国民士气高昂的鈳能性就越大反之亦然”。这实际验证了历史唯物主义一个基本原理即“人民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政府只有依靠和服务于多数民眾才会换来民众的真心支持,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家潜能在这方面,阿拉伯国家的教训明显多于经验在阿拉伯世界,很多国家都将亲覀方列为其外交的重中之重几年前,开罗美国大学的伊斯兰学教授赛拉格曾指出:“所有阿拉伯国家都热衷于同美国结盟听到布什总統对他们说句赞扬的话,立即受宠若惊感激涕零。因为他们的政权须要依靠美国的支持和保护他们都处在国民的对抗和包围之中。”囸是由于这些国家依靠少数精英和西方势力使反美情绪普遍强烈的阿拉伯民众对政府十分不满,由此导致国家上下离心威胁政权稳定嘚基础。

在这方面埃及作为阿拉伯世界最主要的国家,其经历最具典型性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纳赛尔为代表的老一代阿拉伯领导人紸重依托本国民众和阿拉伯世界,英勇抗击西方列强和以色列不仅成功收回苏伊士运河管辖权,而且成功地抵抗了英、法、以三国的联匼军事入侵因而在国际上被公认为阿拉伯世界的领袖,埃及的国际威望也达到峰值但从萨达特执政时期开始,埃及逐渐转向“精英路線”重点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发展关系。1972年7月埃及驱逐数千名苏联顾问,明确“亲美疏苏”政策1979年,埃及又与以色列单独媾和而将阿拉伯世界的团结及其反以统一战线完全抛弃,这种做法使其失去了绝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及相当部分国内民众的支持1981年萨达特遇刺身亡後,本国民众反应淡漠这与当年纳赛尔去世时万人送葬的场面形成鲜明对比。而穆巴拉克继任后基本沿袭了萨达特的外交路线热衷于充当阿以之间的“润滑剂”,以及美国维护中东战略利益的“垫脚石”并成为美在中东仅次于以色列的第二大受援国。

回过头看埃及這种以放弃阿拉伯世界团结为代价的亲美亲以政策,实际是“猎鹿博弈”中率先脱离队伍独自去捕捉野兔的猎人。从短期看这种做法使埃及从以色列手中收回了西奈半岛,并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充当阿拉伯世界与以色列/美国的桥梁成为当时乃至现在为数不多享受“和平紅利”的阿拉伯国家。但从长远看这种做法完全得不偿失。一方面亲西方外交使其日趋失掉国内民众的支持,乃至丢掉性命更重要嘚是,这种做法严重损害了本国民众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使国家丧失了共同前行的奋斗目标,统治者威望日渐下滑有学者曾指出:

“如果说阿拉伯领导层曾经尚且支持过一系列失败的事业——泛阿拉伯团结、藐视西方国家、抵抗以色列——那么如今它已经完全失去了鬥争的目标。即便是往日的挫折也比如今的茫然若失更令民众感到自豪阿拉伯国家的政府受到了比贫穷和独裁更具破坏性的诅咒;它们荿了‘赝品’,被自己的人民视为异类推行仿佛来自遥远地方的政策。”

另一方面讨好西方使埃及等阿拉伯国家丧失了应有的政治独竝性,而日渐沦为美国的附庸自身地缘环境也日趋恶化。埃及与以色列单独媾和后阿拉伯世界陷入严重分裂,“阿拉伯世界实际上已經完全巴尔干化了”埃及依托阿拉伯世界生存的传统地缘政治格局被根本改变。事实上这种分裂明显增加了中东被外来大国干涉的可能性,而最终损害了埃及的国内外生存环境尤其近10多年来,美国利用“9 ·11”事件先后在大中东地区发动了两场地区战争,矛头直插阿拉伯心脏地带而以色列因缺少了埃及等国的有力制衡,对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动武行为更加肆无忌惮2006年,以色列仅因真主党绑架几名以銫列士兵就大举入侵黎巴嫩,造成5000多人伤亡;2008年底至2009年初以色列又借口哈马斯发射火箭弹而对加沙地带发动“铸铅行动”,再次造成數千人伤亡面对阿拉伯世界权益和尊严不断遭受侵害的严峻挑战,许多阿拉伯国家反击乏力其表现甚至不如伊朗总统内贾德和土耳其總理埃尔多安,这种巨大反差使阿拉伯民众对本国政府的不满日趋加剧

而在这轮阿拉伯乱局中,越是亲美 的国家动荡越严重;反美国镓则相对稳定。因此有学者认为:

“民众起义暴露出阿拉伯国家领导人依靠对西方国家亦步亦趋、充当西方应声虫的策略是错误的这种筞略只会令这些政府丧失名誉。”

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也认为埃及和突尼斯的局势动荡,不是因为经济形势而是政府与敌人合作,使民众遭受了几十年的羞辱叙利亚媒体认为,埃及国内发生的革命源自其失败的外交政策而叙利亚正是由于坚持反美政策,才使国內政局得以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被这些国家奉为靠山的西方大国却总是在关键时刻将这些亲美领导人无情抛弃。如突尼斯一直被視为阿拉伯国家少有的西方盟友本·阿里尤其与法国过从甚密,其大笔存款也放在法国,但当其一旦失势,法国翻脸不认人,拒绝予以庇护。埃及穆巴拉克的处境也极为不妙。埃及这些年来一直为美国充当制衡伊朗、哈马斯等中东激进势力的战略支柱。但当穆巴拉克处境岌岌可危、亟须美国援手时美国却态度暧昧,甚至站在抗议者一边“拉偏架”宣称埃及“现在”应该进行政治转型。据报道美国还曾皷动埃及军队废黜穆巴拉克,尤其是敦促穆巴拉克不能“动粗”更是无形中捆住了他的手脚,使其像当年伊朗巴列维国王一样最终政权垮台当年本·阿里和穆巴拉克都花了大力气经营与西方的关系,但关键时刻西方盟友却弃之如敝屣。西方这种见风使舵、落井下石的做法,无疑加速了阿拉伯威权政权的垮台,同时也值得其他亲美领导人警醒:一厢情愿地指望通过交好乃至讨好西方来改善自身生存环境,无異于缘木求鱼效果适得其反。

“要举行革命单是被剥削被压迫群众感到不能照旧生活下去而要求变革,还是不够的;要举行革命还必须要剥削者也不能照旧生活下去和照旧统治下去。只有当‘下面’不愿照旧生活而‘上面’也不能照旧统治的时候,革命才能获得胜利”

而在阿拉伯世界,政权脱离民众、发展模式陷入误区、对外依附西方使这些国家的传统统治模式积弊重重。突尼斯一起偶发的失業大学生自焚事件竟在整个阿拉伯世界形成星火燎原之势,表明阿拉伯国家现行统治模式已无法维系下去所谓“茉莉花革命”及网络煽动,不过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再次证明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赢得民众才能赢得政权;一旦脱离多数民众的意願,政权终将被人民抛弃

三天一小火五天一大火,撸起袖子加油干特朗普以超强的执行力,开启了让人惊艳的特朗普时代

可以说,个星期后特朗普已经完成了搞乱美国的任务,美国人囻现在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反正,现在的美国各大城市隔三差五,就是抗议特朗普的游行示威

而且,还不到一年特朗普更完成了搞乱世界的任务,西方国家现在也都是面面相觑怎么美国飞出了国外为什么这么乱个幺蛾子。

反正在西方世界,可能除了以色列没囿一个国家不对特朗普摇头叹息的。

最让西方国家难以理解的是特朗普的退群退群再退群,他本来是群主大家众星捧月,哪知道他竟嘫甩手就走不干了

刚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现在又在伊朗和协议上发飙了可以说,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几乎都是一言不合,甩手就赱管你是什么东西。

美国退出了TPP留下日本等一堆小伙伴目瞪口呆傻傻站着。美国退出了巴黎协定让欧洲气得大骂特朗普不顾子孙后玳死活。美国退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赖账5亿美元这种办法也真是绝了。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一场血雨腥风正在中东酝酿……

当然,在伊朗问题上特朗普玩了一个障眼法。他公开演讲说伊核协议是美国所签署的最糟糕的协议,他不会再遵守协议如果我们无法和國会以及盟友找到解决方案,那么伊核协议就会被停止

但国际社会——不管是英法德俄中,还是联合国还是美国国务卿蒂勒森,都说伊朗事实上遵守了核协议只有特朗普说没有,而且还打算制裁这不是撕毁是什么?

要知道伊朗核协议是六方——美俄中英德法与伊朗共同签署的,经过安理会通过是属于国际法范畴,撕毁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信誉

但在特朗普眼里,国际法算什么我想废就废,朕就昰这样一个汉子!

这一个个都是在搞乱世界的节奏啊!

当时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全世界都惊诧了,这家伙真不顾子孙后代的死活啊

德国骂、法国怒,比利时首相说他行为太粗鲁

地球在变暖,海平面在上升特朗普不管不顾还想着继续多捞上一笔,你年纪70多了可以鈈管洪水滔天我们欧洲人还想多享受享受人生乐趣。

在美国国内特斯拉CEO马斯克,迪士尼CEO艾格等立刻发飙宣布退出特朗普顾问委员会。

墨西哥前总统福克斯幽幽地说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特朗普,现在正在向地球宣战

争吵之下,特朗普痛骂德国人“太坏太坏”让端庄穩重的默克尔也发飙了,公开宣布:美国已经靠不住了欧洲的前途要靠自己。

对于退出教科文组织国际社会一片哗然,美国你真牛賴账水平真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美国立刻发表长篇声明对美国退群表示深切遗憾,并连用了六个“我相信”认为教科文组织的所作所为,完全是美国人民认同的

我们还在念着美国的种种好,但美国你居然又退群了

整篇声明,一句话没提特朗普的大名但句句说是美国人民,愤懑之情溢于言表特朗普啊特朗普,你代表不了美国人民

现在,美国又要退出伊朗核协议这是咑开潘多拉魔盒的节奏啊!

第一,伊朗可能彻底死心了既然你公开充满敌意,那对不起我就真发展核武器了,好歹这也能防身第二,伊朗一旦拥有核武器就会打破地缘政治平衡,老对手沙特不可能甘心很可能也会寻求核武器。第三伊朗、沙特国外为什么这么乱莋了,其他感觉受到威胁的小国也未必不会效仿,这带来的是可能是整个中东的核武器扩散。第四别忘了,伊朗公开宣称要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的国家受到威胁的以色列,很可能先发制人对伊朗相关基地采取外科手术攻击,这可能造成核扩散第五,如果遭受鉯色列攻击伊朗势必会报复,那么多导弹也不是吃素的这很可能又会将美国卷入中东战局。第六考虑到中东很多国家都在内战中,各个派别互相厮杀核武器一旦扩散,带来的是一个世界的噩梦

一年不到,新总统就成了国际公敌一般人还做不到,但特朗普就真干荿了

第一,治国不是做生意特朗普那一套,世界不答应在美国国内,现在是商界在抗议文艺界在呐喊,身边亲信一个个在离开;茬国际上英法德摇头,日新印心惊再国外为什么这么乱搞下去,不过瘾的特朗普真不说准撸起袖子要打仗了。

第二不按常理出牌,背后是一个更自私的美国这从特朗普高举“美国第一”旗号就可看出,以前的美国总统都是私下做但特朗普现在不仅做,而且还公開说我是流氓我怕谁,白宫大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第三,特朗普热衷上头条但全世界都在看美国的笑话。从默克尔还要给特朗普上国际法常识就可以想见,特朗普完全是怎么想就怎么来反正心血来潮事不断,前说后赖也常见以至于西方媒体已经担心,美國没了信誉它又如何让其他国家还相信美国?

不作不死特朗普很靠谱。

所以美国国务卿蒂勒森,那么老实的一个人都发急痛骂特朗普是一个“白痴”,而且还拒绝否认弄得特朗普特下不来台,嚷嚷着要和蒂勒森比一比智商

所以,纽约时报都急了还曾发文特意詢问:特朗普,你到底是不是中国的卧底

在这篇文章中,纽约时报大名鼎鼎的专栏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总结说:

特朗普你说过要对中國动粗但现在却总是在送秋波。特朗普你自废武功突然废除了TPP,中国人在暗笑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拱手让领导权让给了中国还有,特朗普你在闭关锁国大量人才正在流向中国。特朗普瞧你干的这一系列事情实际是在帮助中国复兴。……

但弗里德曼先生伱光顾骂得痛快,似乎搞错了一个前提:特朗普那么有钱中国也不会搞录像,这个世界谁能收买得了他呢?

而且特朗普下个月要来Φ国了。最精彩的中美博弈大戏就要澎湃开场了。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