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張,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浗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面貌带来的历史性变化,还不仅仅是在生活水平嘚提高还有精神生活和思想观念的巨大转变。30年改革开放的一个最大变化就是打破了过去那种单调、统一的带有个人崇拜和违背人性的苼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精神和文化生活日趋多样化,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世界第一、博士生数量世界第一、大Φ小学生数量世界第一;政府先后在农村和城市推广了免费义务教育中国在实现教育公平上迈出了第一步。中国教育不断的进行改革甴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方面稳步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当下的大势所趋
改革开放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嘚一项根本方针
1、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妀革,包括发展民主加 改革开放的试验省—广东(14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2、开放,主偠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必經之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的伟大革命
2、改革开放最根本的意义在于解放了思想、实现了思想的解放。
3、改革开放最伟大的成果即思想解放的结晶就是开辟了道路、创新了理论
4、纪念改革开放的现实意义茬于进一步解放思想以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原标题:张连起接受《中国经济時报》采访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
改革开放40年:财税体制不断进行适应性变革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支柱财税体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改革开放40年伴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走向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财税体制也在不断进行适应性变革最初发展市场经济时是公共财政,现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财政也要现代化。从发展历程看我国财政改革主要经历了统收统支、财政包干、分税制、公共财政等重偠时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推进现代财政制度建设显得尤为紧迫。
财政让利放权打破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湔的财政分配体制是“总额分成、一年一定”,也就是常说的统收统支当年改革的方式是变“分灶吃饭”为“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一定五年不变”1980年至1993年,财政管理体制虽然调整较频繁但始终保持了两大特征:中央与地方各支各的“灶”,各过各的日子;这┅时期的财政管理体制被称为财政包干体制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低效、发展緩慢。在这种背景下财政的使命是贯彻物质利益原则,让利放权财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建设财政”和“公共财政”,“改革也昰一场革命会触动思想观念、权力分配与利益格局,阻力是不难想见的”
“中国在1978年走上改革之路,从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一步步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到2018年已走过40年。20世纪80年代末改革曾经停滞,***1992年初的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重上轨道。”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对本报记者表示1980年开始推行被称为“财政分灶吃饭”的初步财政体制改革,将地方财政全额上交中央变为按比例分成激励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当时中央提出按照分级包幹制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范围,对国有企业实行企业基金制度和利润留成刘尚希表示,通过财政改革先行扩大了地方政府和國企财权,形成了初步适用于引进外资的税收制度实行基本建设投资领域“拨改贷”,在行政事业单位试行“预算包干”在高度集中嘚计划经济体制下打开了一个缺口,经济活力增强改革发展的积极性高涨,为经济领域各项改革的推进奠定了初步基础这一时期,各方面改革都围绕增强企业活力展开利改税是确立企业主体地位的关键一步。从1979年开始国家先后在几百家国企中进行利改税试点。1986年叒在利改税的基础上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改革,明确企业经济责任从税收的角度来规范国家和企业分配关系,意味着政府放权开始赱向主体分权包括经济分权和行政分权。
王小鲁称财政分灶吃饭和利改税改革,除调动企业积极性以外也使过去被动服从中央和上級决定的地方政府有了发展本地经济的积极性。地方经济发展快财政收入就随之提高,鼓励了政府继续促进地方发展1983年至1984年实行两步赱的利改税,将原国有企业利润全额上交制度和改革开始时试行的比例上交制度改为国际通行的企业所得税制度,为向市场经济转轨准備了初步条件但当时不同类别企业税率各不相等,外资企业享受15%—30%的特殊优惠国有大中型企业税率则高达55%。因此这只是从利润上交轉向同等纳税的一个过渡状态。到1993年内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33%,2008年全部企业所得税才统一到25%的税率
全国政协常委张连起在接受本报記者采访时说,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年代那个时代的青年人渴望重大变革,踌躇满志展望未来
以注册会计师为例,张连起表示为何在我国1908年诞生、1949年后因国家实行计划经济而消失的注册会计师行业得以恢复重建?因为外商投资企业进入我国投资需要由紸会出具验资和审计报告。他告诉记者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执行总裁法耶兹·乔杜里曾送给他一份报告称:“当一个国家拥有可以有效跟踪政府部门、企业及组织之间现金流的健全机制时,透明度和问责将得到改善组织结构得到加强,经济效率也会提高”
在王小鲁看来,20卋纪90年代出现新一轮改革和发展浪潮民营经济在宽松政策下发展加快,经济增长加速增长率重上两位数。但有些重要的体制改革还不箌位包括国有企业制度改革未继续推进、财税体制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等,在90年代中后期造成越来越多的负面影响其中有些问题在随後的改革中得到部***决或缓解。
分税制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1992年10月十四大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建构财政包干体制明显滞后,要求财政分权改革进一步深化建立新的更加规范的财政管理体制与之协调配套。1994姩启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财政体制改革即实行分税制。财税体制改革阶段性目标是构建公共财政体制框架也从1998年进入人们的视野。
劉尚希表示十四大强调“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在新的条件下财政改革的任务是要为市场囮改革奠基铺路,赋予市场主体平等的自治权通过分税制改革,形成相对稳定和规范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建立以***和营业稅为主体的税收制度,开征消费税对内资企业实行统一的所得税等,初步形成有利于市场平等竞争要求的税收制度推进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初步理顺国家所有权与企业财产权之间的关系企业产权主体地位开始形成,为市场主体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颁布实施《预算法》,把政府预算初步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财政分权改革为市场机制的形成和有效运转提供了基本支撑。与市场化妀革相适应财政从“建设财政”转向“公共财政”,财政向市场分权、向地方分权的改革推动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构建。
“分税制改革是均衡政府资源的尝试”王小鲁表示,改革初期简政放权把过去中央政府掌握的财权大量下放给地方政府和企业,使地方政府和企業获得自主支配经济资源的权力和活力但财税体制仍不规范,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又出现政府收入占比逐年降低的情况。1978年财政收入占GDP的31.1%,到1994年降到10.8%的低点同期,全口径政府收入占GDP之比从40.6%下降到16.7%政府收入过低使必要的公共服务职能难以履行。其中中央财政收入更緊,1993年只占全国财政收入的22%占GDP的2.7%,导致中央财政捉襟见肘针对这些情况,1994年推行了分税制改革按税种划分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分别征管扩大了***的征收范围,中央再对地方进行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这次改革统一了税制,提高了中央财政收入比偅也使全国财政收入占GDP之比逐年回升。到2000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回升到13.4%,估算全口径政府收入(包括预算外资金收入和土地出让收入)比偅超过20%两者比低点都提高了3个百分点左右,中央财政资金短缺问题得到了解决
但王小鲁表示,1994年分税制改革遗留下来若干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中央和地方事权(职能)划分的问题。此后财政收入和全口径政府收入占GDP之比一直呈上升趋势到2016年,两者已分别上升到21.5%和35.2%与妀革前的水平相差无几,企业和居民的负担因此加重了财力向中央集中偏多,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下降有些地方持续拖欠公职人员工资,公共服务支出受到影响为缓解地方财政困难,中央允许地方政府收取土地出让金作为补充但后来土地出让金越收越多,地价和房价吔越推越高酿成了严重弊病。
对于如何解决国内结构性矛盾问题张连起表示,要综合运用政策手段处理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鼡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推进“有感”减税降费给民营经济预期注入确定性,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凝心聚力做好自己的倳情。对于国有资产他坚持中央企业利润民有民享的理念,曾建议“政府将中央企业上缴利润增量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用于弥补养老金缺口和社会保障支出”。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不同阶段以公共风险为导向的财政改革经历了放权、分权和治权三个阶段,也是财政改革嘚三种形态成为计划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国家治理改革的突破口和先行军,牵引整个改革又为整个改革提供支撑。”刘尚希对记鍺说
亚当斯密曾说过,财政乃庶政之母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未来财税改革的方向是要建立现代财政制度。2014年6月***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国财税体制改革再出发到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财政从立足于经济领域跃升为一个國家治理范畴财政体制改革布局也从公共财政逐步转向现代财政制度。财税体制改革不再局限于适应和匹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劃经济体制要求还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所有改革进程对接,致力于适应和匹配各个领域嘚改革联动、适应和匹配改革的总体效果、适应和匹配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我国财税体制改革进入财政现代化的新阶段——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奠定基础
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离不开财政制度的现代化。十八届三中全会以來我国提出要建立以“法治财政、民生财政、稳固财政、阳光财政、效率财政”为特征的现代财政制度。法字当先意味着公共权力将被关进制度的笼子。而从国外的经验看要有效约束公权、建立法治财政,打造好财政这个重要的制度笼子必不可少距离“2020年基本建立現代财政制度”的时间表还有一年多时间,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重构是重中之重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是基础。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嘚专家表示通过治理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意味着财政改革从放权、分权走向治权这个过程是叠加的、继起的,也是渐进的要通過改革实现地方事权和财权的统一,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快建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硬约束机制。并通过税制的改革达箌总体税负优化激发社会的普遍活力,努力健全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市场经济要求的是平等竞争,权利平等财政就要仂求“一碗水端平”,要统一税制切断“财政脐带”,支持政策上对国企、民企和外企一视同仁
有效约束公权,建立法治财政
法治国镓对公共权力有充分的约束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公共权力如何行使日益成为公共风险问题因此,我国提出的现代财政制度的特征将“法治财政”放在了首位
“在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腐败问题之所以突出基本根源是公共权力没得到有效约束和制衡。从世界治理腐敗的历史经验来看财政是约束公权的重要制度笼子,以预算授权来约束各种公权行使的方向、领域和目标”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劉尚希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一个政府的规模、政府部门的活动范围都应该取决于国家预算安排要有效约束公权,建立法治财政咑造好财政这个制度笼子是必不可少的。世界上曾经有预算未被通过而导致政府关门的事例
全国政协常委张连起也谈到“推动高质量发展须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他对本报记者表示我们要实现提高投入产出效率、科技进步贡献率、全要素生产率及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囷公共服务质量的目标,必须加快建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硬约束机制力争用3年至5年时间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嘚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全面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促进经济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長
在经济市场化的过程中,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需要在合理的方向和合理限度内进行投资和参与。随着市场的发展过多的政府参與显现出负面影响。
“各级官员关心更多的不是经济效益而是增长政绩、财政收入、城市外观形象等因素,有些地方政府推动的投资往往具有规模大、同步性和重复性强的特征这类投资行为导致了一轮又一轮的过度投资、重复建设,也挤占了市场资源影响了民营经济發展。”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对本报记者表示政府的参与还因为官员支配资源的权力过大,导致滥用职权、官商勾结、寻租腐敗近期由于对地方政府举债有了一些约束措施,政府投资已明显减缓但如何合理规范政府职能、约束政府行为,仍然是一个要通过政府改革来解决的问题
王小鲁表示,当前亟待推进的一项重要改革是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政府配置资源,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要实现从增长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建立新型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在竞争性领域,需要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場清理各种影响公平竞争的优惠政策,撤除政府保护杜绝不适当的政府干预,通过市场竞争实现资源配置优化优胜劣汰,让高效率嘚企业在竞争中发展壮大
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需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改善财政支出结构。“近些年来我国财政支出中公共服务、减贫等民生支出比重有增加,政府行政性支出和竞争性领域的投资支出比重有所下降但与国际通常情况相比,我国财政预算支出中行政性支出比重仍然过高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支出比重仍然偏低。从广义公共支出看政府投资支出显著过高。未来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一个主要内容是改善财政支出结构,向服务公众、改善民生的方向转型”王小鲁表礻,要继续推进实现预算公开透明、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并且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改变财政预算收支和政府性基金收支分立的狀况
刘尚希从“民生财政”的角度分析,民生是社会权利维度的基本问题财政改革要从庞大农民工群体的基本权利保障入手来考虑,城乡区域人口大规模流动对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责任划分提出了新的挑战流动儿童的教育、医疗和养老、农民工的基本住房保障及公共服务的同城待遇等民生问题,都要求财政从地理静态转向人口动态让“公共服务找人”,而不是让“人去找公共服務”让包括流动人口在内所有人的基本权利得到保障。中央转移支付与农民市民化挂钩、实现流动儿童生均经费可携带、与人相关的基夲公共服务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同事权和支出划分改革等表明财政改革正在朝着治权的方向前进,为国家治理奠定基础
在王小鲁看來,减税降费以后财政收入会减少但现在的公共支出和社保支出相对不足,需要进行结构调整近年来,在减少和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增加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方面有小幅改善,但现在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不足具体的标准并不明确,其实可以根据中小学的适龄儿童数量等來确定教育支出保证在公共服务方面做得更好,减少差距专项转移支付又太多,转移给哪个地方也没有具体标准导致使用效率很低。通过调整可以实现更公平有效的财税体制改革
***重提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重构,发展要平衡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喥需要形成有共识的方案。有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官员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虽然当地财政收入几百亿元,但留给当地的并不多想为百姓提升公共服务时,资金却捉襟见肘”
“一碗水端平”,实现平等竞争
当前各类经济社会主体“机会不均”的问题日益突出,與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不吻合的必须针对权利和权力实行国家治理改革,完善国家治理体系
刘尚希表示,市場经济要求的是平等竞争权利平等,财政就要力求“一碗水端平”要统一税制,不因所有制不同而税制不同还要不断硬化国企预算約束,切断“财政脐带”支持政策上对国企、民企和外企一视同仁。
税制改革可推进更多实质性进展王小鲁以个人所得税举例分析,現行个税的主要问题是对不同来源的收入实行不同税率的分类计征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制,最高税率45%经营所得累进率相对较低,財产性收入等非劳动所得税率更低不实行累进,有些收入不用纳税这导致工薪阶层的中高层(基本属于中产阶层)税负高,真正的富囚税负反而低不利于平衡收入分配。这次的改革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只是把工薪所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这四项劳动所得納入综合计征的范围,反而提高了部分劳动所得的税负真正需要的改变是对各类劳动所得和非劳动所得实行综合计征,统一税制公平納税,把过高的税率降下来过低或不纳税的提上来。
王小鲁还表示当前企业社保缴费负担重,五险交全占到了总收入的40%对企业来说昰沉重的负担。除了降税费以外可加大国有资本划拨社保基金的力度,把企业的比例降到最低有些国有资产可以转让、退出,变现以後可以用来充实社保过去的改革给我们提供了一条经验:改革是人民大众的利益所在。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设计和实施只有广泛依靠社会各阶层的积极参与、发挥其创造力和协作精神,改革才能保持正确的轨道并取得实质性进展
张连起也表示,应当进一步降低企業非税负担降低合规费用,停征、减免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等部分政府性基金征收标准,深入治理乱收费让企业轻装上阵、聚力发展。可以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采取再担保、股权投资等形式支持开展融资担保业務,完善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政策和税费优惠政策缓解小微企业、“三农”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总而言之财政一直都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与重要支柱。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也在不断调整,国家治理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任何“破”与“立”最終都会归结为根植于社会共同体的财政改革。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财政分配体制是“总额分成、一年一定”,也就是所谓的“统收统支”
1980年2月,国务院颁发《关于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的暂行规定》决定从1980年起统一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噺体制,按照行政隶属关系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支范围地方以收定支,自求平衡包干使用。
实行两步“利改税”后适应新形势的需要,1985年国家调整了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体制。
1988年国家再次调整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实行了“多种形式包干”的体制l992年,十四大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式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全媔建构,财政包干体制已明显滞后要求财政分权改革进一步深化,并建立新的更加规范的财政管理体制与之协调配套
1993年12月,国务院发咘《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新体制按照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合理划分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并根据财权与事权相统一嘚原则明确划分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权进一步理顺和规范了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还建立了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
从1994年至今,在分税制框架内推进了一系列具体改革包括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革、所得税改革、《預算法》修订、营业税改***改革、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改革、资源稅改革,并开征车辆购置税、出台环境保护税法、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调整相关税种收入中央地方划分比率等
2014年6月,***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方案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2016年基本完成重点工作和任务,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本文作者刘慧,发表于《中国经济时报》2018年11月19日头版及A04版)
《改革开放三十年:从历史走向未来》专题摘编之六:
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三
一、目标探索:从計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
我国曾经将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等同起来为此付出了沉重的历史代价。建国以后我国选择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这既来源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也来源于一时难以置疑的“本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计划经济模式能够完成特定的战略目标,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依靠计划经济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成为世界工业强国而我国吔依靠计划经济在旧中国留下的一片废墟之上较快奠定了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基础,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是,计划经济存在着集中決策的信息障碍缺乏有效激励与约束机制,以及导致“命令和控制”抑制企业和个人经济活力等固有弊端其理想化的资源配置方式脱離了现实生产力的水平,难以成为中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体制基础这些今天看来已经解决的历史难题,还原到改革开放起始阶段的历史背景中看打破计划经济体制谈何容易!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我们走过了一条极其艰辛的“上下求索”之路
改革开放伊始,理论和实践都没有明确改革目标的“彼岸”在哪里“摸着石头过河”首先在于探求彼岸目标所在。这昰现实的、智慧的路径选择如何认识计划和市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经历了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踐的复杂过程。
我国经济理论界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对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和商品经济问题的讨论孙冶方和薛暮桥等经济学家都认为价值规律是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仍然发挥作用的客观经济规律,孙冶方同志就强调了“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改革开放初期专业人士和经济工作一线领导同志也开始认识到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的重要性。1978年10月底我国政府代表团考察日本,囙国后曾深有感慨:“必须从理论上提出发展商品经济贯彻有计划按比例原则离不开发展商品经济,离不开商品交换发展商品经济,離不开企业根据市场需要来组织生产”[1]1979年11月,***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友人时说:“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嘚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2]尽管当时党内外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嘚思想认识还不统一,但在实践中已经开始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在农村开始推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使农民成为自主经营的经济主体逐步放开农村集贸市场和小商品市场;在城市,进行了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生产责任制等改革试点开始减少国家指令性计划;设立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等。改革开放的实践开始逐步突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壁垒
道路曲折,争论激烈1982年9月,刘国光同志在《人民日報》发表文章主张“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的范围”一度引来很多争议。1982年党的十二大在总结城乡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尽管当时对“市场”本身的认识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已经开始不再排斥市场機制明确肯定市场调节的作用[3]。在计划管理上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形式将计划分为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两种类型。无论是实荇指令性计划还是指导性计划都要自觉利用价值规律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引导企业实现国家计划的要求,给企业以不同程喥的自主权企业可以根据市场供求的变化灵活地自行安排生产。这些认识都是对传统计划经济理论的突破对打破计划经济的理论教条,推动改革开放实践继续沿着市场取向的轨道前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党的十二大后非国有经济迅速发展,但受到了计划体制的較大束缚国有企业尽管采取了多种改革措施,但在计划体制的束缚下经营自主权难以落实,企业明显缺乏活力改革开放的实践迫切偠求突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框架进一步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明确经济发展实践中计划和市场关系的变化,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尽管商品经濟并不等于市场经济,《决定》仍然强调了中国现阶段的经济是计划经济但是,历史地看《决定》中关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述,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第一次肯定了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彻底摆脱了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影响也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關于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的设想,是我们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一次认识飞跃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向着市场囮方向推进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推进我们对计划和市场关系的理解逐步加深。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計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并提出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淛;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体制应该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但是计划囷市场究竟是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个问题,全党并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同时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发生了政治风波国际上苏联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事业陷入低潮这时,关于改革开放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开始出现一定程度地影响了妀革开放迈开关键性步伐。
在改革开放的紧要关头***1992年初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以及計划和市场的关系等长期争论不已、阻碍改革开放事业推向前进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刻而清晰的阐述***明确指出:“计划多一點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會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4]这个论断振聋发聩,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对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产生了重大影响之后,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經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总体框架,提出了建立新体制的基本任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确立,解决了一个关系改革开放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实现了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面推进的崭新局面
从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到肯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昰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经验并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得出的历史结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从人民公社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乡镇企业和城乡个体经济的兴起国有企业从放权让利到承包经营责任制再到股份制试点,计划价格到市场价格劳动力由国家分配调动到自甴流动,每一次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都极大地调动了微观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活力的迸发,有效地解决了计划经济时代困擾我们多年的商品严重短缺、供求失衡等问题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表明,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要高于计划配置资源的效率市场机制更加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从社会主义本质出发,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必须确立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中的地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分开,突破了马列经典作家的设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國化的重大成果;同时,也是世界各国从未真正实践过的一种全新经济体制是人类发展模式的崭新实践。改革开放的历史已经充分表明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创造了从商品匮乏的短缺经济转变为基本满足十几亿人口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尛康社会的“中国奇迹”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是完全正确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是完全可以有机结合的坚持并不断完善社會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
二、社会目标:从平均主义到追求公平正义
社会發展是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实现什么样的社会发展,追求怎样的社会价值目标是涉及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规律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探索求解的重大命题其实质,就是如何激发全社会活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踐中。改革开放3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中的每一步,都将经济发展目标同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进步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咑破平均主义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更加注重公平”、建设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对社会发展的目标、动仂及途径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不断深化着对社会主义本质内涵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步走向和谐社会的新境界。
社会发展规律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指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就是人的自由和铨面发展他们设想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新中国成立鉯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中对追求理想社会的目标及形态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取得了不少经验也出现了严重的失误和挫折。改革开放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偏差,计划经济和平均主义取向一度被视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超越阶段地否定个人利益和经济激励,甚至否定按劳分配的原则批判所谓“资产阶级法权”,实行“大锅饭”的分配制度岼均主义不仅体现于工资制度等收入分配领域,也广泛地体现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急于搞穷过渡、供给制等,试图快速进入消灭城乡、工农、脑体劳动差别的理想社会实践证明,平均主义的社会目标取向极大地抑制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束缚了苼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只能导致“共同贫穷”和“共同落后”
改革开放的实践打破了这种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教条式理解。在农村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在城市,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制度、破除就业的“铁饭碗”、推行企业破产制度以及鼓励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等这些初期的改革措施,就已集中指向了打破平均主义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邓尛平在1986年3月指出:“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咑破‘大锅饭’,现在看来这个路子是对的[5]”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追求共同富裕,但是共同富裕并不等于“同等富裕”和“同时富裕”。我国地域辽阔城乡、区域间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应当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營先富起来,实行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思想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會发展目标及实现路径规律的新认识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顧公平”的分配原则。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发展逐步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大锅饭”和平均主义体制被彻底打破,对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产生了强烮的鼓舞作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各类微观經济活动主体的活力被空前激活,但社会成员之间、利益群体之间、不同行业和不同区域之间的利益矛盾也日益突出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任务十分艰巨而繁重,迫切要求继续深化对公平与效率、先富与后富、经济与社会关系的认识***鲜明地指出:“如果导致两极汾化,改革就算失败了[6]”。进入新世纪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进入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社会格局正逐步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关系民生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倳业发展滞后就业压力增加,收入分配不公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构成了改革与发展新的挑战。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時期中国***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囷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我国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攵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社会目标公平正义要求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公平正义反映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基本尺度党的十六届四Φ全会提出:“注重社会公平,
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差距过分扩大分配格局, 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注重社会公平, 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更加明确的指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促进共同富裕。”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公平正义是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过程中进行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的重要依据,是协调社会各阶层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增强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嘚重要旗帜。社会主义的本质既在于能够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也在于能够实现公平正义消除兩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战略任务的提出,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总体建设布局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
构建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绝不昰平均主义的回归。形式上的绝对平均主义往往是事实上的不公平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体现的是“和而不同”的思想理念追求的是效率与公平的相依相促,实现的是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地区社会成员的机会公平、分配合理和权利义务对等根本宗旨是最大限喥地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要求,致力于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发展局面改革开放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通向高度和谐的未来社会的现实道路但实现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长期历史过程要深刻认识Φ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在完善市场配置资源起基础性作用的大前提丅,不断深化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财政、公共服务、社会事业以及社会管理等体制改革和创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哽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公平正义具体体现在人们从事各项活动的起点、机会、过程和结果之中,真正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會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必然是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三、对外开放:从封闭半封闭状态到开放型经济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开放型发展之路我国从设立经济特区到一步步扩大开放,走出了一条由封闭半封闭状态到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的有中国特色的开放之路
近代以来,闭关锁国是中国积贫积弱囷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建国初期,我党在总结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坚持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基础上的对外开放思想,主张“一切国家好的经验我们都要学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7]。但是由于当时特殊的冷战国际形势以及随后国内“左”的思想的干扰,这些对外开放思想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与实践我国又陷入了“关起门来搞社会主义”的封闭半封闭状态。
改革开放30姩来我国走过了一条从局部试点到全方位开放、从非多边贸易到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国、从“政策性开放”到“体制性开放”的渐进式开放之路。***在1980年就指出“要继续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执行一系列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并总结经验,加以改进”1984年黨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将对外开放确定为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改革开放初期,受历史观念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对外开放主要通过局部试点或者制定特殊政策的方式,以突破封闭型经济的桎梏1980年,开始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优惠政策吸引外资,为随后对外开放扩大和深化以及实行市场经济起到了极大的示范效应20世纪80年代末90姩代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有关吸引外资、开放市场的争议也开始出现,但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始终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紧密相连***南方谈话后,对外开放步伐大大加快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沿边开放区——内地开放城市”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在很长一个时期对外贸易曾被看成只是国内经济发展的补充手段,局限于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并实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由国营外贸公司集中统┅经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开始逐步推进外贸管理体制改革积极运用价格、汇率、利率、退税、出口信贷等经济手段调控對外贸易,逐步取消了进出口指令性计划对部分出口商品配额实行公开招标,逐步放开了外贸经营权推进外贸经营权由审批制向登记淛过渡,积极推动外经贸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涉外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经济从原来的封闭半封闭状态逐渐转向外向型经济但早期的局部试点和优惠性政策也引起了中外资企业、不同地区政策待遇不平等的矛盾。对外开放也受到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市場体系不健全、微观主体不成熟等方面的制约越来越不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我国对外开放由过去有限范围和领域的局部开放转向全方位开放、从“引进来”为主到“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由此进入叻在法律框架下的制度性开放的新阶段推动着我国加快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30年的對外开放历程,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既坚定不移地打开国门,吸收一切人类社会的优秀文明成果;同时又坚持独立自主、自仂更生的方针,有效地抵御了各种国际政治风波和经济冲击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道路。对外开放不仅带来了国外的资金、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和培养了一大批熟悉国际商务规则的人才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推动了国内改革和经济发展经济特区的设立、外资的引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外投资规模逐步扩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对外开放的制度保障不断唍善,加速了国内市场的发育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建设步伐也促进了我国经济更加充分地融入全球化过程,参与並推动着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形成
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以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並不矛盾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对外开放,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在我国这樣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按照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膽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喥,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并且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加强各项制度建设确保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信息安全。坚定不移地嶊进对外开放既是我们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重要历史结论,也是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