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企业破产案例程序?

摘要:自从国务院发文推行试点簡易注销改革以来不少破产法官和管理人都激动了一下下:既然某些税务局不肯为未结清欠税的破产企业办理注销税务登记,那我们就繞过税务局直接去工商局办理简易注销吧。 听起来是不是很有道理 一、何为简易注销? 简易注销作为一...

听起来是不是很有道理

简易紸销作为一项改革试点,迄今并没有文件对其作出定义根据有关规定的提炼,简易注销是指简化和完善企业注销流程办理简易注销时鈈再要求提供清税证明,加快企业注销办理进度

根据描述来看,适用简易注销的企业好像可以绕开税务局了

二、简易注销的适用对象

根据国务院及工商总局、税务总局相关文件,简易注销有特定的适用对象:个体工商户、未开业企业以及无债权债务企业对于试点改革哋方,办理简易注销时不再要求当事人提供清税证明但是,税务机关要加强监管及时将有关信息通告企业登记机关,企业登记机关经核实发现不适用简易程序的应终止简易注销程序,恢复注销前登记状态

破产终结申请注销的企业,是否属于无债权债务企业这里需偠厘清两个问题:第一,未结清欠税是否属于债务第二,什么叫做“无债权债务企业”对于第一个问题,公债当然也是一种债务破產受理前的历史欠税属于债务,破产期间的新生税款也属于债务如果申请注销时未结清欠税,恐怕还不能视为“无债权债务企业”对於第二个问题,不管是否还存在未结清的公债和私债根据《

》规定,破产终结企业的债权债务已经经过了法定程序的处理和安排似乎鈳以视为无债权债务了。

按照上述逻辑破产终结企业适用简易注销,对于多证合一的纳税人而言应该没有问题。不过近日工商总局囷税务总局的一个新文件,又把梦想拉回了现实

三、破产企业简易注销是否存在障碍?

2018年1月15日工商总局和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

),規定工商部门应及时将企业拟申请简易注销登记信息推送给税务部门除了“未办理过涉税事宜的纳税人”“办理过涉税事宜但没领过***、没有欠税和没有其他未办结事项的纳税人”“在公告期届满之日前已办结缴销***、结清应纳税款等清税手续的纳税人”三种情况税務部门不提出异议之外,对于仍有未办结涉税事项的企业税务部门应在公告期届满次日向工商部门提出异议。

提出异议有什么后果呢根据前述

,对于公告期内被提出异议的企业,登记机关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依法作出不予简易注销登记的决定

》中第六项为“企业在申请注銷登记前,应确保在税务机关已结清应纳税款、缴销***以及办结其他涉税事宜”;附件2《全体投资人承诺书》中包括“不存在未交清的應缴纳税款及其他未了结事务”;附件3《温馨提示》中包括“如果您已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请您及时到税务机关结清应纳税款、缴销***忣办理其他清税手续。如果您在公告期届满时未完成注销清税手续的税务机关将向企业登记机关提出异议”。

我们最后理一理破产终结企业申请简易注销的逻辑:已办结缴销***、结清应纳税款等清税手续可以直接向工商部门申请简易注销,税务部门不会提出异议;如果仍有未办结涉税事项税务部门会向工商部门提出异议,从而导致不予简易注销

四、税务部门能不能不提异议?

分析至此围观群众還能好好地吃瓜吗?可能有人提出:既然破产程序都终结了未结清欠税也是实在没有办法的事,税务部门不要提出异议不就行了

之外,我们再来温习下《

》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工商注销登记前要先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前,应当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罚款缴销***、税务登记证件和其他税务证件。

即便是多证合一了注销的逻辑还是没有改变。法律和行政法规修改之前不好期待执法部门步子迈得太大。所以不符合上述条件的,税务部门不提异议始终有风险。

但是并不是说不适用简易注销,就意味着未结清欠税的破产企业无法办理注销不适用简易注销,还有一般注销嘛!笔者一向认为对于经过法定破产清算程序裁定终结的企业,即便沒有结清欠税也应当办理注销。其一《

》第121条规定了“管理人应当自破产程序终结之日起十日内,持人民法院终结破产程序的裁定姠破产人的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其二,有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和清算资料留档应该可以排除执法风险。

关于在破产程序中是否将“未履荇生效法律文书加倍支付的迟延履行利息”确认为破产债权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均存在较大争议。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囻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以下简称《解释三》)第三条意在平息关于“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加倍支付的迟延履行利息”应否被纳入破产债权的纷争但各界对于该条款的认识仍然存在不同的理解,问题未得明确本文拟对各种观点进行浅析,就迟延履荇金的认定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加倍支付的迟延履行利息”被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囻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間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若被执行人是被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产申请的企业,便有极大可能在受理日前一至两年内出现资不抵债无力在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清偿债务的情况,因此在破产程序中债权人向管理人申报债权时通常会就法律文书确定的包含迟延履行金在内的所有金额进行申报。

为了解决是否将迟延履行利息确認为破产债权的问题早在《破产法》未颁布前,最高院就已经拟定了规定且至今未废止,即20029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作出了回应第六十一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后债务人未支付应付款项的滞纳金,包括债务人未执行生效法律文书应当加倍支付的迟延利息和劳动保险金的滞纳金”不属于破产债权但对第六十一条的理解存在两种不哃的观点,也正是这两种观点导致迟延履行利息在不同的破产案件中所处的地位截然不同

(一)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前产生的迟延履荇利息属于破产债权

第一种观点认为“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应被视为时间节点,即“破产案件受理前”债务人应当支付的迟延利息仍屬于破产债权而“破产案件受理后”发生的迟延履行利息则不属于破产债权。

南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与普兰店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借款匼同纠纷上诉案的二审法院在民事判决书中明确指出第六十一条所指的“不属于破产债权的是破产受理日之后所产生的利息或滞纳金而破产受理日之前所产生的利息或滞纳金,仍属于破产财产债权人请求确认其对该部分利息或滞纳金的权利,应予支持”

金克益、金玉媚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责任纠纷案中,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同样支持了债权人要求确认自申请强制执行之日起计算迟延履行利息的诉讼请求

贵州省普定县人民法院在黑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诉普定县鑫臻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破产债权确认纠纷案中,同样将计算至破产申请受理日为止的迟延履行利息确认为普通债权

(二)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后,迟延履行利息自始不再确认为破產债权

第二种观点将“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视作一种法律状态即一旦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产申请,债务人进入破产程序后其未支付的所有迟延履行利息,无论发生于“破产申请受理前”还是发生于“破产申请受理后”均不属于破产债权。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吴山支行、浙江新世管道股份有限公司普通破产债权确认纠纷中一审法院认为“未履行生效判决加倍支付的迟延履行利息属民事惩罰性赔偿金”并据此驳回了原告确认债权的诉讼请求。二审法院维持原判并进一步对阐明了裁判依据:破产申请的受理即产生未到期債权视为到期,附利息债权停止计息的法律效果故破产申请受理后并不会产生迟延利息,因此《解释三》第三条中债务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应当加倍支付的迟延利息应当是指破产申请受理之前已经产生的迟延利息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关于破产案件债权审核认定指引》第五十六条、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破产案件审理指南》第七章第一条均认为不应将债务人未执行生效法律文书应当加倍支付的迟延利息确认为破产债权。

笔者认为上述两种观点均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都不够全面。从《企业破产法》、《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的立法原则出于对债权人权利的保护、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司法手段保障自己的权利,笔者认为应当在实践中引入劣后债权的概念即确认迟延履行利息的金额,但其清偿顺序应劣后于普通债权下文将对笔者观点作进一步阐述。

(一)关于在破产程序中不将迟延履行利息作为普通债权的法理分析

1.在符合破产案件受理条件的情况下民事执行程序与破产程序不可兼容。

根据《企业破产法》第十九条的规定破产申请经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后,执行程序即应当中止实践中还大量存在依法执转破案件(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民诉解释》)第五百一十三条至五百一十六条对执转破进行了规定民事案件茬执行中发现符合破产案件受理条件的,应当中止执行程序并移送至被执行人(破产案件的债务人)住所地法院以上均表明破产程序作為一种公平清偿债务的特殊程序,不同于民事强制执行程序若被执行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符合破产案件的受理条件,将不能同时适用两种程序换言之,被执行人进入破产程序即意味着被执行人系客观上不具备清偿能力并非主观恶意拒绝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债务,需要通过特殊程序解决债权债务关系而非继续适用民事执行程序中加倍支付迟延履荇利息的规定。

2.迟延履行责任具有惩罚性与《企业破产法》公平清理债权债务的立法目的存在矛盾。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及《民诉解释》第五百零七条规定若被执行人未按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需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程序中计算遲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若被执行人未履行的是非金钱给付义务則无论造成损失与否,均需支付迟延履行金由此可见,只要法律文书确定债务人向债权人负有履行义务一旦其怠于向债权人履行,即便未给债权人造成实际损失同样应当承担迟延履行责任,从而起到惩罚被执行人怠于履行义务的过错行为、警示他人遵从法律及时履行義务的作用因此,与一般债务利息不同迟延履行利息的目的在于督促被执行人及时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在性质上具有惩罚性

应当明确的是,《企业破产法》第一条便规定:“为规范企业破产程序公平清理债权债务,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制定本法”债务人进入破产程序后,其全部财产将用于清偿所有债权人若将因迟延履行利息确认为破产债权Φ的普通债权,则实际是由全体债权人共同承担了该部分本应由债务人自行承担的惩罚性债权对于其他债权人显然不公平。

此外若将所有债权人所享债权进行横向比对,同样可能存在不公平的情形:未取得生效的法律文书的债权显然不能要求债务人承担迟延履行利息,而进入破产程序的债务人可能已经长期存在资不抵债的情况这部分债权通常也存在迟延履行,若确认迟延履行利息为普通债权将实質以没有通过司法程序主张权利的理由减损了这类债权人的应得利益,同样违背了《企业破产法》公平清偿债权的立法目的

(二)迟延履行利息在破产程序中应被确认为劣后债权

迟延履行利息是由债权人通过司法程序积极行使自己权利而来,同样是法律赋予债权人的合法權益不可完全将该受偿权剥夺。引入劣后债权的概念将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加倍支付的迟延履行利息确认为劣后债权,是平衡各方债權人及债务人的合法权益达到公平清偿目的的最优解决方案。我国现行《企业破产法》及相关法律中虽均未对劣后债权进行规定但最高人民法院于201834日印发的《全国法院破产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第五章第二十八条提出:“破产财产依照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嘚顺序清偿后仍有剩余的,可依次用于清偿破产受理前产生的民事惩罚性赔偿金、行政罚款、刑事罚金等惩罚性债权”因此,笔者认为该规定建立了我国劣后债权制度的基础,在债务人财产全部用于清偿普通破产债权后仍有剩余财产的,应当参照适用前述规定将剩餘财产用于清偿加倍支付的迟延履行利息。

上述观点是建立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迟延履行利息为劣后债权并完善相应制度的前提下进荇的因此,目前我司在实践中并未采取将加倍支付的迟延履行利息确认为劣后债权的做法而是依法对债权人申报的加倍支付的迟延履荇利息予以否认,理由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是于法无据除最高人民法院于201834日印发的《全国法院破产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第五章第二┿八条的规定外,我国针对劣后债权的规定少之又少且尚未列入法律之中,若要应用于实践中将涉及一系列制度问题有待完善;第二昰在破产实务中,通常情况下破产清算程序中很难做到普通债权100%清偿,重整或和解程序更多的表现为债权人意思自治若能全额清偿,債权人通常情况下也会做出一定的让步因此,在破产企业大概率不存在剩余资产可用于清偿劣后债权的情况下即便确认劣后债权也无法为债权人带来实际利益,为高效推进破产程序以加倍支付的迟延履行利息带有惩罚性质,从公平清偿债权人的角度出发依法予以否認。

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加倍支付的迟延履行利息既具惩罚性又具有合法性与正当性,因此在破产程序中处理这类债权应当在公平清償所有债权、维护所有债权人利益的前提下,兼顾个别债权人的合法权利理论上,应当将迟延履行利息劣后于普通债权清偿但是在相關制度完善之前,为了更好的保护全体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和依法高效的推进破产程序实践中应当将迟延履行利息依法予以否认。

1.  刘贵祥,迋宝道:“《关于执行程序中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人民司法》,2014年第17

2.  邱润照:“论迟延履行责任在破产程序中的适用”,《法制与经济》2019年第2期。

3.  杨博炜:“迟延履行责任在破产程序中的法律适用问题”《文囮学刊》, 2016年第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三条:“破产申请受理后,债务人欠繳款项产生的滞纳金包括债务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应当加倍支付的迟延利息和劳动保险金的滞纳金,债权人作为破产债权申报的人囻法院不予确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十九条:“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有关债务人财产的保全措施应当解除,执行程序应当中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義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荇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百零七条:“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非金钱给付义务的,无论是否已给申请执行人造成损失都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已经造成损失的双倍补偿申请执行人已经受箌的损失;没有造成损失的,迟延履行金可以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决定”

刘贵翔、王宝道:“《关于执行程序中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人民司法》2014年第17期,第30

  浅议证券公司破产清算的特別程序

  【内容摘要】由于证券公司的客户包括为数众多的公众投资者,证券公司破产对其个人财产造成的损害可能是毁灭性的,如果处置鈈当,还将造成投资者普遍丧失信心,诱发系统性风险因此,对于证券公司的破产,需要在普通破产清算程序的基础上,确立旨在保护投资者利益嘚特殊机制。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证券公司的破产清算程序与证券投资者补偿机制相结合,赋予证券投资者保护机构启动、介入和主导證券公司破产清算程序的权力

  【关键词】证券公司 破产清算 投资者保护

  2006年1月24日,大鹏证券公司被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破产,从洏在被行政关闭一年之后,最终进入司法破产清算程序。这也是自以《个人债权及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收购意见》出台和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公司成立为标志的中国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新模式确立以来,首家进入司法破产程序的证券公司这不只是一个个案,它预示着全国范围内嘚证券公司破产清算进程即将陆续展开。然而,证券公司的破产目前整体上处于“无法可依”的尴尬境地在此背景下,为了顺利实现行政处置与司法破产之间的对接,有效保护广大债权人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对专门适用于证券公司的特别破产清算程序加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盡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或条例,已是势在必行。

  一、证券投资者保护机构的介入

  法律上的破产是指债务人不能清偿全部债务时所适用嘚偿债程序及该程序终结后债务人的身份地位受限制的状态①在这个意义上,证券公司的破产清算同其他市场主体的破产清算并无本质区別。但是,由于证券公司的客户包括为数众多的个人投资者,证券公司破产对其个人财产造成的损害可能是毁灭性的如果处置不当,还可能进洏造成投资者普遍丧失信心,诱发系统性风险。因此,对于证券公司的破产,在普通破产清算程序的基础上,需要确立旨在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特殊程序和制度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将证券公司的破产清算程序与专门的证券投资者保护机制相结合,由证券投资者保护机构介入证券公司破产清算过程,实现对客户资产利益的保护。在这方面,美国的做法具有代表性

  美国《破产法》第七章(“清算”)第三节(“证券经纪人的清算”)是关于证券公司破产清算的专门规定,该节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来自1970年《证券投资者保护法》(SIPA)。SIPA实际上包括两大部分内容,一是证券投资鍺保护基金的筹集和使用,二是证券投资者保护公司(SIPC)在证券公司破产清算中的特殊地位、权利和作用其中,第二部分内容被整合进破产法的仩述章节,对该节原有的规定形成修正、补充和细化。与此同时,国会意识到破产法的某些一般性条款可能无法实现SIPA的目的,因此规定在涉及证券公司的破产清算时,它们只在与SIPA“一致”的程度上适用①因此,在与证券公司破产清算有关的方面,SIPA实际上构成破产法的特别法,同后者结合起来发挥作用。用最高法院的话来说,SIPA“创设了一种只适用于会员公司的新型清算程序,旨在确保公开交易的完成及客户财产的迅速返还”②[page]

  当SIPC认定任何会员证券公司对客户违约或者存在违约的危险,③并且该证券公司(债务

  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SIPC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客户保护令(protectivedecree):(1)资不抵债,或者将无法履行到期债务;(2)是未决程序的对象,且接管人、信托人或清算人已被指定;(3)违反1934年《证券交易法》或任何自律组织规则中有关财务责任或客户证券担保的规定;(4)无法进行为遵守财务责任或担保规则所必需的计算(SIPA§5(a)(3))。SIPC的客户保护令申请具有优先地位,即使之前存在任何未决的破产、抵押权实现或股权接管程序,或者任何重组、保存或清算会员或其财产或者强制执行对会员财产的留置权的程序,SIPC仍可提出申请(SIPA§5(a)(4))在发出保护令之前,收到申请的法院必须中止(stay)这些未决的破产程序或类似程序(SIPA§5(b)(2)(B)(i))。本来,按照破产法第362条的规定,一旦债務人自行或由债权人提起破产请求(petition),此前针对债务人或其财产的任何行政或司法程序即自动中止;换言之,破产程序具有优先地位但是,为保护投资者利益,SIPA赋予SIPC特殊地位,即使证券公司已经被提起破产诉讼,SIPC仍可通过申请客户保护令介入并主导证券公司的清算过程。破产法第742条对此给予了确认,指出第362条的规定不影响SIPC申请客户保护令;申请一旦提出,此前的所有破产程序即自动中止,除非并直至申请被法院驳回;如果破产管理人唍成了对债务人的清算,此前的破产诉讼亦告终结简言之,由SIPC确定的破产管理人主持的对客户投资者的赔偿程序具有优先于普通破产程序的效力。

  如上所述,即使是在清算程序正式开始之前,申请客户保护令这一行为本身也立即对债务人及其财产和债权人产生直接的效果申請一经提起,受理地区法院即获得对证券公司及其财产的管辖权,无论该财产是位于法院所在地域之外,是被第三人作为担保物持有,还是受制于留置权。除少数例外情形外,证券公司的财产和财务状况自申请提起之日即被冻结(SIPA§5(b)(2)(A)(i))因此,同根据破产法提起的破产请求一样,保护令申请具囿暂缓或中止任何将要或已经发生的针对债务人的司法、行政或其他诉讼,以及中止任何对债务人财产进行占有或设定利益的行为的效力(BankruptcyCode,§362(a))。同在普通破产清算程序中一样,自动中止的目的在于暂停对债务人财产的分割,以便实现有序和公平的清偿但是,鉴于证券公司破产清算的特殊性,SIPA赋予法院在维持现状(statusquo)方面的更大权限。SIPC通常会请求法院在自批准申请之日起至少21日这段期间内,中止任何人对债务人财产行使留置权、质押权或抵销权(setoff),或者对回购协议或证券合同进行结算,除非征得SIPC和破产管理人同意在普通破产清算程序中,破产法明确禁止法院中止、撤銷或以其他方式限制证券公司、金融机构或证券结算机构对证券合同(securitiescontracts,包括证券***和借贷合同等)或回购协议进行结算的合同权利,而SIPA清算程序则是一个例外(BankruptcyCode,§§555,559)。这一特殊权限使得SIPC和破产管理人能够确定作为证券合同或回购协议标的的证券是否为满足客户请求权所必需;如果是,SIPC鈳以请求破产管理人以支付价款或履行债务人合同义务的方式获得这些证券[page]

  在收到SIPC的申请后,如果债务人同意,或者法院证实债务人满足上述四个条件之一,那么法院必须发出客户保护令(SIPA§5(b)(1))。如果法院发出保护令,那么它必须按照SIPC的指示,立刻指定债务人的破产管理人及破产管悝人的代理律师(SIPA§5(b)(3)破产管理人和代理律师可以由来自同一家律师事务所的人担任。只有同债务人没有利害关系的人才可以担任破产管理囚或代理律师,而根据SIPA的规定,下列情形均被视为同债务人有利害关系:(1)是债务人的债权人(包括客户)、股东或合伙人;(2)现在或曾经是债务人任何已發行证券的承销商;(3)现在或在申请日之前两年内曾经是债务人或上述承销商的董事、合伙人、管理人员、雇员或代理律师;(4)其他表明该人同债務人或承销商有关系,或者同任何类别的债权人(包括客户)或股东具有重大相反利益的情形①

  在发出保护令和指定破产管理人后,法院必須立刻将清算程序移交给本司法辖区内对破产法下的案件具有管辖权的破产法院。在移交之后,该破产法院将获得SIPA赋予接受申请和发出保护囹的法院的所有管辖权、权力和职责(SIPA§5(b)(4))在与清算程序有关的一切方面,SIPC均被作为当事人,有权就一切问题发表意见,并被视为介入了清算程序嘚所有环节。此外,SEC可以就在任何SIPA清算程序中到场并提交通知,并可以作为一方当事人参与程序(SIPA§5(c)-(d))

  二、对某些特别事项的处理

  1对待履行证券***合同的处理

  破产管理人对债务人的待履行合同(executorycontract)有权承认(并履行)或拒绝。在根据美国破产法第七章提起的普通破产清算程序中,破产管理人应在法院发出指令之日起60日内或法院视需要规定的更短期间内承认(并履行)或拒绝债务人的待履行合同;如果在此期间内未作絀承认或拒绝的表示,则视为拒绝(BankruptcyCode,§365(d)(1))但是,在证券公司破产清算程序中,考虑到证券交易在时间方面的特殊性,对于债务人在日常经营过程中的任何待履行的证券***合同,破产管理人应在法院发出指令之日起的合理期间予以承认或拒绝,但最长不超过30日;若在此期间内未履行合同项下義务,则视为拒绝该合同(BankruptcyCode,§744)。

  2、特定客户请求权的劣后地位

  证券公司的某些客户,由于其特殊的身份或与证券公司的特殊关系,其请求權劣后于其他客户受偿根据美国破产法第747条的规定,这些客户包括:(1)内部人;①(2)拥有债务人任何类别股权证券5%以上的所有受益人,但附有固定的股息和清偿权利的不可转换股票及有限合伙人在有限合伙中的利益除外;(3)分享债务人5%以上净资产或净利润的有限合伙人;(4)通过协议或其他方式,對债务人的管理或决策施加或有权施加控制的实体。如果在产生客户请求权的交易发生之时,该客户属于上述群体,则在其他客户的请求权被唍全满足之前,破产管理人不得直接或间接对其进行全部或部分偿付显然,这一规定旨在将那些同债务人具有特殊联系、掌握更多相关信息囷资源、从而一般来说也可以更好的进行自我保护的客户同普通客户(中小投资者)区别开来,以优先保护普通客户的利益。[page]

  3、对客户帐户嘚特别处理

  客户帐户的处理是证券公司破产清算中的重要环节美国破产法第745条规定,对于某个特定客户在债务人那里以不同角色(inseparatecapacities)开立嘚多个帐户,视为不同客户分别开立的帐户。例如,如某个客户以本人、信托受托人和监护人身份分别开立帐户,则这些帐户将被作为不同客户嘚独立帐户对待这种处理方式的意义有二:其一,避免在这些帐户之间进行相互抵销,从而使某些客户受损而使另一些客户受益;其二,由于SIPC为破產证券公司的客户提供的投资者限额补偿是以客户为单位,这将使更多的投资者有机会获得补偿。基于这一思路,第745条还明确规定,如果证券公司或银行代表其自己的客户在债务人处开立有帐户,那么该证券公司或银行的每个这样的客户均被作为债务人的单独客户对待

  SIPC第101-104、200-201号規则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上述规定进行了细化:(1)客户既包括个人,也包括法人和非法人机构,因此对于公司、合伙、政府或其分支机构等以个人帐戶的形式在债务人处开立的全部帐户,合并作为一个客户帐户对待;(2)代理人或名义人为被代理人或受益所有人开立的帐户,除非另有规定,否则视為该被代理人或受益所有人的个人帐户;(3)以被继承人、其遗产执行人或管理人名义持有的帐户,合并构成一个客户帐户;(4)监护人为被监护人利益洏持有的帐户,被视为与监护人的个人帐户相独立的单独帐户;(5)公司、合伙或其他非法人组织被视为与其所有人相分离的单独客户,条件是在申請提起日该商业组织业已存在,且其存在并非专为获得或增加SIPA下的保护;(6)代表有效设立且其存在并非专为获得或增加SIPA下的补偿的信托的“合格信托帐户”(qualifyingtrustaccount),被作为区别于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个人帐户的单独客户帐户;如果不是代表上述合格信托,则被视为委托人的个人帐户;(7)对于在充分披露基础上通过其他证券商在债务人处持有帐户的人,视为债务人的客户,并给予SIPA下的保护,无论其是否在债务人处自行开立有其他帐户;但昰,通过同一个证券商在债务人处持有的全部帐户将合并构成一个客户帐户,而通过不同证券商持有的帐户则不予合并。

  三、中国证券公司目前的市场退出机制

  目前,我国关于证券公司的破产并没有明确的法律以供适用1986年《破产法(试行)》仅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并且其Φ没有任何有关证券公司乃至金融机构的专门规定。《民事诉讼法》中“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部分的规定也极为简略和概括近年来甴于频频出现证券公司违规操作导致经营状况恶化的事件,已有若干在监管部门干预下强制退出市场的案例。目前的证券公司强制退出措施Φ,有明确法律依据的只有责令关闭、停业整顿、撤销、托管、接管,此外还有吊销证券经营资格的作法[page]

  《证券法》(2005年)将证监会责令关閉作为对证券公司违法行为的一种处罚措施。第211条和219条均对责令关闭有所规定,涉及的情形包括擅自***客户证券、挪用客户证券或资金、超出业务许可范围经营证券业务等①在我国实践中,需要市场退出的证券公司往往涉及到违规经营特别是挪用客户资金,因此证监会可以适鼡《证券法》的上述条款关闭证券公司。但是,因经营不佳或资产状况恶化而需要退出市场的证券公司不一定都存在严重的违规行为;换言之,責令关闭的覆盖范围有限责令关闭导致证券公司的法人资格消失,进入清算程序。《公司法》(2005年)第181条也规定:“公司因下列原因解散:??(4)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实践中被关闭证券公司的证券业务往往出售或者托管给其他主体继续经营鞍山证券和新華证券均属此种情况(详见下文)。

  2、吊销证券经营资格

  2003年5月,珠海证券因多次违规经营被证监会宣布吊销证券经营资格在《证券法》中并没有“吊销证券经营资格”这样的措施,与之相近的是第221条的“撤销证券业务许可”和第220条的“撤销相关业务许可”。②吊销证券经營资格并不必然导致公司法人资格消失,只是该公司不能再从事证券业务经营在本例中,珠海证券的证券类资产被出售给了海南第一投资集團下属的第一证券,珠海证券也于2003年9月11日正式更名为珠海市珠证恒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营方式由金融服务变更为开发和投资。

  停业整頓在1998年《证券法》中并无规定,而是见于证监会2001年发布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该办法第35条规定:“证券公司因突发事件无法达到第33条(财务風险监管指标)规定的要求时,应在1个工作日内报告中国证监会,并说明原因和对策。中国证监会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暂停其部分证券业务直至责囹其停业整顿”如果将责令停业整顿理解为一种行政处罚的话,那么该条规定的效力就值得怀疑。根据《行政处罚法》第12条,国务院部委的荇政规章只能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如果尚未制定法律、法规,那么规章只能设萣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无论是1998年《证券法》还是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均未规定责令停业整顿,也未授权证监会制定类似规章,因此严格说来,停业整顿起初的法律依据并不充分。2005年修订《证券法》第153条规定,证券公司违法经营或者出现重大风险,严重危害证券市场秩序、損害投资者利益的,证监会可以对该证券公司采取责令停业整顿、指定其他机构托管、接管或者撤销等监管措施,才给了停业整顿一个明确的“说法”停业整顿通常伴之以对证券公司营业部的托管。这种托管很大程度上是借鉴了人民银行在处置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时所形荿的“指定托管”惯例,即由某个金融机构对被处置机构的分支机构进行托管停业整顿的可能结果有三种:第一,整顿期间证券公司经营状况恏转,证监会因此结束整顿,恢复正常经营;第二,在整顿期间发现有严重违规行为,从而责令关闭,进行清算;第三,整顿期间发现证券公司资不抵债,从洏转入破产清算程序。实践中,大连证券就属于第二种情况2002年9月7日,证监会发文要求大连证券停业整顿,并会同辽宁省及大连市政府成立停业整顿工作组。停业整顿期间,大连证券下属营业部由大通证券托管,继续经营2003年4月,大连证券被取消证券业务许可并责令关闭。[page]

  撤销是证監会在处理鞍山证券和新华证券时使用的表述方式,在1998年《证券法》、行政法规或是证监会的规章中均无规定①从其所表达的内涵看,可以視为责令关闭的另一种说法。

  2002年8月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撤销鞍山证券公司的公告,并以鞍山市人民银行为主导成立了清算组;鞍山证券公司在全国的营业部由民族证券托管2003年12月5日,证监会决定撤销存在严重违规经营问题的新华证券公司,新华证券的证券业务及所属证券营业蔀由东北证券托管,证券营业部托管后继续经营;新华证券自然人债务的合法本金及利息将依法偿付。上述两个例子是证券公司撤销(关闭)之后將其业务和营业部进行托管,也有的是在托管之后因为出现符合规定的情形而被关闭例如,2004年4月3日,鉴于云南证券公司严重违规经营,证监会指萣太平洋证券公司托管云南证券的证券营业部及相关经纪业务部门;2005年1月5日,云南证券公司清算组在《证券时报》上发布公告称,因云南证券挪鼡客户交易结算资金数额特别巨大,证监会决定取消其证券业务许可,并责令关闭。

  2005年修订《证券法》第153条将“撤销”明确规定为证监会對证券公司的处置措施之一,但对于其同“责令关闭”之间的关系并未加以说明,并且与其后条文中出现的“撤销”的内涵似乎不尽一致,值得商榷②

  5、托管或行政接管

  托管是近来证券公司危机处理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手段,其基本内涵是由受托公司组织成立的托管经营组荇使公司经营管理权,证券交易等业务正常进行;除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外所有债务停止支付,由受托公司负责进行登记、确认。比较近的一個例子是2004年9月3日,证监会

  宣布由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德恒证券、恒信证券和中富证券托管经营,由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对汉唐证券托管經营同停业整顿一样,托管起初也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直到2005年修订《证券法》第153条加以规定。但是,对于托管关系的法律性质、受托公司的哋位以及各方当事人的具体权利义务等,修订《证券法》并未作出明晰的界定同托管类似但更为严厉的是所谓的行政接管,即由政府部门对問题证券公司进行接管,并成立接管小组负责业务经营和资产清理。例如,2004年1月2日,中国证监会和深圳市政府联合宣布对南方证券实施行政接管

  总的来看,我国目前的证券公司市场退出机制比较混乱,概念的运用随意性较强,缺乏必

  要的界定,各种措施之间的关系也缺少梳理。哽大的问题在于,这些机制没有专门的破产清算程序予以配合,难以形成系统化的制度[page]

  四、证券公司破产清算特别程序亟需建立

  如仩所述,由于没有专门的证券公司破产清算法律制度,甚至也没有更宽泛意义上的金融机构破产清算法律制度,当下对于经营状况恶化的高危证券公司主要采取由监管机构主导的、以责令关闭、债权收购或登记和业务托管或转让相结合的行政性退出方式。这种方式被形象的概括为“行政破产”其基本内容和步骤是:(1)由证监会宣布对问题证券公司行政关闭或撤销;(2)对个人债权由人民银行再贷款,同时地方财政做担保,予以收购;(3)对机构债权包括银行贷款登记在册,由新设的实业公司或另一家证券公司承担,或者等待清算偿付;(4)分割业务与牌照,把问题证券公司的业务、客户及牌照分别转给其他证券公司。

  这种行政主导的退出方式主要着眼于压缩系统风险,防止危机扩散,其好处是不会对经济造成过大嘚冲击,不会形成社会动荡,当事各方也容易达成协议但是,这种退出方式是以中央银行的大量再贷款为基础的。在鞍山证券、新华证券、南方证券被陆续撤销、接管时,为弥补客户交易结算资金漏洞,中央银行分别提供了15亿、1415亿和80亿再贷款;而根据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和证监會联合发布的《个人债权及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收购意见》,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将系统性的用于补偿问题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公司的个人债權人和客户,预计用于收购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的再贷款就将达到600亿元①在当时尚未建立存款保险和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情况下,这实质上昰把证券公司对个人的负债转变成证券公司对中央银行的负债,债务风险从个人转移到中央银行身上。尽管从短期看,这有助于压缩系统风险囷保护个人投资者的资产安全,但终非治本之策在本质上,这种方式只是暂时缓解风险,不断转移与积累矛盾,而不是在化解风险。无论是行政接管还是中央银行再贷款,证券公司现有或潜在的不良资产并未得到彻底核销,它们仍需挂在账上等待偿还,所不同的只是坏账从一个帐薄转到叧一个帐薄,其后果是中央政府的财政负担越积越重,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也越积越高②从长远来看,证券公司危机中的客户资产安全不可能┅直依赖中央银行或中央财政来保障,而只能通过合理的证券公司破产清算机制和相应的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来实现。

  在一定程度上,国務院制定的《金融机构撤销条例》为证券公司破产清算机制的建立提供了蓝本该条例在现有破产程序之外确立了一套针对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行政清算程序。所谓撤销是指人民银行对经其批准设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金融机构依法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终止其经营活动,并予鉯解散在金融机构有违法违规经营、经营管理不善等情形,不予撤销将严重危害金融秩序、损害社会公众利益时,应予撤销。金融机构被撤銷时,由人民银行、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的代表和被撤销的金融机构股东的代表及有关专业人员组成清算组,清算组向人民銀行负责并报告工作在清算期间,清算组可以将清算事务委托给人民银行指定的金融机构(托管机构)办理,托管费用列入被撤销的金融机构清算费用。金融机构的清算财产首先用于支付个人储蓄存款的本金和合法利息,剩余财产用于清偿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债务[page]

  事实上,目前的證券公司退出程序,基本上是在《金融机构撤销条例》的框架下进行的。这里存在两个问题:第一《,金融机构撤销条例》明确规定只适用于人囻银行(现为银监会)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证券公司被排除在外,证监会对证券公司的关闭或撤销程序虽然可以比照或者类推,但毕竟缺乏依据,亟需正名第二,既然是“撤销”,那么这套程序只能由监管机构启动,证券公司、客户或其他债权人均无权启动,因此需要更广泛意义上的破产清算程序。金融机构破产是否及如何写入破产法,一直是新破产法制定过程中争议的焦点在起草过程中有人主张金融机构破产不写入破产法,專门立法调整;有人主张区分类别,有的写入有的不写入;还有人主张统一纳入破产法,但在是仅规定原则还是以专章具体规定特别程序的问题上仍有分歧。①在《企业破产法(草案)》2004年6月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时,采取的方式是在第163条(附则)规定:“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实施破产時,由国务院依据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实施办法”换言之,金融机构的破产在基本程序上适用破产法的规定,但在一些特殊机制上,洳监管机构批准作为前置程序,则留待国务院的实施办法解决。值得注意的是,草案使用了“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表述,而没有矗接列出证券公司个中原因,主要可能在于修订后的《商业银行法》和《保险法》已经对银行和保险公司的破产有所规定,②而证券公司的破产却未在当时《证券法》或其他法律中明确提及。③尽管如此,“等金融机构”无疑也已将证券公司涵盖在内破产法草案提交审议后,争議颇多,各种版本的“最新修订”也在坊间广为流传。截至目前《,企业破产法》仍未最终审议通过

  但是,无论是单独立法还是由国务院淛定专门实施办法,证券公司的破产清算都需要专门作出规定。鉴于证券公司破产清算制度与证券投资者补偿制度的密切联系,需要结合起来統一考虑目前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成立伊始,相关制度尚未完全成型。因此,不妨借鉴美国SIPA的作法,将投资者保护基金的筹集、管理和运用同證券公司的破产清算和财产分配统一作出规定,并赋予基金管理机构(在证监会的认可和监督下)启动、介入和主导证券公司破产清算程序的权仂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