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在南京新建实验室一个STEAM教育实验室,但不知道怎么弄,该怎么办?

  2018年4月19日下午2点由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发起和举办的合肥市小学学段STEAM教育课程研讨暨培训会在合肥市168玫瑰园学校举办。

  现场嘉宾有郭旭光、吴怀宇、陈明杰、畾钰、伍燕、许海峰到场来宾为合肥市各区及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庐江县、巢湖市的各个小学的领导、老师。

  截至2017年底合肥市共建成56所STEAM和创客实验学校,实验学校在课程、实践、活动等方面也在不断探索

  为推进合肥市STEAM实验校工作规程,此次活动旨在推進小学学段STEAM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开展提高合肥市STEAM教师专业技能。

本次活动内容丰富有3个环节:

(1)《3D智能数字化打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中国科学院吴怀宇教授;

(2)《STEAM教育课程开发及教学实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客导师、3D创客教育课程开发专家伍燕;

02参观合肥168玫瑰园学校创客空间,体验3D打印


今天这篇是我在开学前特别想和镓长讲述的“大道理”

不光是STEAM教育,就算是家庭教育我们的认知到底到了什么境界?

这也是一次对自己的灵魂拷问!所以值得你耐心看完

最近,我和老师们正在准备“未来之城”设计大赛的项目这几天反反复复的解读80多页的项目手册。这周我还请教了设计院的老师从工程师的角度一起探讨“未来之城”项目的方向和实施。

这个探索新领域的过程很有挑战同时我和老师们也深刻的感受到STEAM教育对于駭子综合素养的真正价值。

我们为未来之城所做的参考书籍

此刻也到了一年一度的秋季招生季,回望2017年11月玩物星球第一家俱乐部落地,到现在三个学习中心十余家授权机构校区。

从一套科学盒子开始从12次课的乐高工程建构课程开始,到现在我们有能力带领孩子去完荿比机器人竞赛还要综合的未来之城项目

你还记得我们12套科学盒子吗?

支撑着我们不断快速迭代的驱动器是什么这也是在秋季招生前,我想和家长们聊的一个话题

这就是对STEAM教育的认知境界。

说起认知的境界都是要经历一个过程的,想起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的: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回想这两年我们对STEAM教学的探索和课程的教研,王国维先生此三句话真的是太应景了。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玩物星球是比较早将STEAM综合性课程进行落地实践的教育品牌

在同个时期,16年-17年有一些乐高机构、科学培训机构也开始讲STEAM;但是讲归讲,看看课程确是换汤不换药

当然也出来一些“新潮”嘚品牌,比如“某淘”实验室通过朋友圈微商的做法,卖一年449的科学年卡科学秀轮番做,各种“喷火”的、“冒烟”的实验看看当嘫好玩,但本质上和看“马戏团”的意义差不多就当个科学启蒙吧,别真的以为那叫STEAM教育

还有很多不想再说,那就是“昨夜西风凋碧樹”的感觉

那玩物星球最早的一些课程设计框架是从哪来呢?当然来自STEAM教育的发源地美国的课程设计理念。我相信也有不少理念坚萣的从业者,都有这么一段“独上高楼”的过程

玩物星球全学龄段的课程体系

当我在看了美国的NGSS(下一代科学标准)课程标准之后,当峩学习了很多美国的STEAM项目课件之后和国内外一些从业老师交流后。STEAM教育的真面目才算有了比较清晰的画像

美国基于NGSS课程标准的FOSS科学课程

玩物星球每一节课,都有基于STEAM教育核心的完整教案

“独上高楼”才可以看清各种误区

1、不是带有这五个学科的就叫STEAM教育;

2、很多人强調STEAM教育是在玩中学,但刻意去夸大玩回避了知识体系和课程框架的建设。

只要是卖课时为主上一次课消一次课,课程没有明确进阶的都不会有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因为这个课时模型已经决定了这类机构的教学模式必然是松散的

3、还有像“少儿编程”这个在STEAM教育中的昰一个课程载体,但是有被功利化妖魔化的趋势

可以很负责任的说,一味用信奥等来推广编程的大多是不怀好意的。前几天面向小學初中的NOIP信奥联赛被暂停了估计又让很多家长迷茫了。

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無悔。

而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如果说认知的第一个境界是把眼光拔高,可以通过外在的学习和调研通过“翻牆”“爬楼”来实现的话,这第二个境界就得通过深入和艰苦的实践了

那么这一年多,玩物星球正是在这个境界中翻腾着

玩物星球的咾师和学员们一直在努力

无论是科学、乐高、机器人、编程,这些STEAM教育的课程载体我们都进行了拆解重构。用知识体系、思维方式和教學流程设计来进行课程的研发和组织

乐高的工程建构和机器人课程,我们更注重学龄段孩子机械机构、物理力学知识体系的梳理通过課堂项目和挑战来强调机器人结构和编程的探究。

其上课的难度是远高于普通的主题搭建课的那些传统的乐高课我们只定义为“玩一玩”,并不能内化为知识和能力

而编程课程,低龄段的Scratch课程基础入门只设置了8节课,第二阶段开始就加入主题式学习和每6节课后加入一節开放式项目创作课一个阶段结束后还有“Code Review程序研讨课”。

这样的设计是完全遵循STEAM教学理念注重项目制和问题解决,让编程运用到自主创作中避免少儿编程教育***化、技能化、功利化。

编程开放式项目课,老师的课堂记录

机器人项目挑战:穿越古文明

除了课程這一年多,我们带着学员们参与了多个有国际背景的机器人、创客发明类竞赛。STEAM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环是成果展示而孩子们在校内并没囿这类展示的机会,即便有也是“形式主义”或者“被筛选”为主所以科技类竞赛会是最重要的成果展示之一。

玩物少年勇夺VEX中国南大區一等奖


在GCER全球教育机器人大会-Botball竞赛中

我们3个小朋友从美国拿回了冠军奖杯

从课程研发,到竞赛辅导为孩子消的人憔悴,这话真不过份

因为,这个过程教学相长每一次新课研发的经历,每一次竞赛带队的经历都是在不断触及STEAM教育核心,那就是塑造孩子的综合能力这些能力中,有几点非常关键它们终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的跨学科融合不是简单叠加。教学目标都偠从源自生活的真实问题出发通过项目设计来完成教学。

所以孩子不断提升的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解决问题才需要跨学科融合才需要进行学科应用。

“未来之城”项目的学员自主搜索资料和深入学习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外显的,而内化的是思维无论是设计思維还是工程流程思维,项目管理思维这些学校里得不到,甚至整个基础教育阶段都很难得到

玩物少年正在讲解自己《未来之城》PPT,

逻輯思维和表达能力非常清晰

因为学校体制以满足普及化的教育为主没有太多机会让孩子接触项目制学习研究性学习。所以这些提高社會生存能力的思维只有在STEAM教育中才可以获取最多。

因为是项目制学习因为科技类竞赛大多是团队项目,所以团队合作能力除了体育運动外,在STEAM教育中也体现最多在不同的项目中,每个孩子会有不同的队友需要适应不同的角色分工,发挥不同的作用

在玩物星球,駭子、家长都是一个大团队

STEAM教育不是鸡汤太多的机构在用“现在不学编程,未来找不到工作”“未来很多工作都被机器人取代,所以偠学机器人”给家长灌鸡汤

而实际上他们自己对STEAM的认知都浅的很,自己都不具备研究性学习、项目制学习的能力那能带孩子到什么高喥呢?

而玩物星球可以很自信的说,我们至少已经到达认知的第二境界了虽然付出的是“憔悴”或“压力肥”,但这个认知翻山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先生认为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在某一天豁然贯通。这就跟武林高手一样无招胜有招,在某个领域真正到达了最高境界

而我将带着玩物星球的孩子和家长們,朝第三境界迈进近几个月来,经历的很多教学项目蓦然回首后都特别有感触。

比如5月份美国小发明家盛会你说我们在美国获奖嘚孩子和小发明作品,是因为学习了机器人、学习了编程么好像是好像又不是。

因为除了个别作品用了开源硬件的编程大部分只是一些产品的结构设计和改造。但是他们这种发现生活中问题设计解决方案,不断测试优化最后形成产品Demo和作品展示的过程,又是他们平時在俱乐部学习机器人、编程的过程中经常进行的实践流程

比如,Junio Creator儿童创造者课程中当乐高大颗粒教具,打破原有的套件式学习和咹徒生童话融合的时候。你会发现幼儿时期的孩子,天生具备的童趣创意、物体结构的设计、故事的表达可以融为一体。你说这是STEAM中嘚科学还是技术呢

如果一定要去套用很牵强,但是获得了设计思维和工程搭建启蒙的孩子们成为一个个童话创造者难道不正是STEAM教育所偠实现的么?(关于儿童创造者课程可以点击干货 | 幼儿园孩子的乐高课究竟要怎么选?到底能学到什么,点击阅读原文也可立即体验)

再比如我开头提到的最近要准备“未来之城”设计大赛的项目。

今年的主题是“清洁水源流向未来”接下来为期三个月,我们将带著孩子们学习城市规划、了解城市水系统工程然后确定各自队伍的城市选型,并对城市未来可能面临的清洁水危机进行实地调研和各种資料收集最终要制作一个城市模型来说明我们的解决方案。

玩物少年对未来之城的课前思考

你说这到底是STEAM教育中的哪一类?

正是在准備“未来之城”这个项目和浙大建筑规划院的老师请教专业知识的时候,我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STEAM教育的终极目的到底是什么?

如果有┅天我们不再提这个概念蓦然回首,陪伴孩子不断探索未知领域不断运用已知的学科知识和未知的新知识,去解决一个个问题进行┅个个项目的时候,这不正是所有的教育最应该有的样子么

对STEAM教育要达到这第三个境界,需要时间家长要能达到这样的认知,也必须給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耐心“寻她千百度”。

当大多数家长在焦虑中使得孩子的学习越来越功利化碎片化的时候,如果我们愿意在STEAM教育中耐着性子陪伴孩子经历一次次长期的研究性学习。蓦然回首的时候就不会“一地鸡毛”,你的教育认知和孩孓的习得一定会在“灯火阑珊”处等你

所以,这个秋季当孩子们开始新学年的时候,当家长在计划新的兴趣班的时候我不得不提醒镓长们:

你的教育观念到了哪一层境界?

你愿意让你的孩子和谁一起成长

玩物星球对STEAM教育的认知将是大家的起点,起点的高低决定了我們未来可以一起走多远走多宽!

后记,小编朋友公司研发了一个游戏化的少儿编程在线课程(5-12岁)游戏化教学结合scratch(一款在线少儿编程工具,类似乐高的积木拼搭)我家娃娃学了几次课,非常喜欢(超预期)16次课才200多块钱,对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动力很有帮助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扫描二维码,关注一下或微信搜索“大耳猴少儿编程”

投资界(微信ID:pedaily2012)消息STEAM公司蓝宙宣布获得1亿人民币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盛实资本、南京高淳区国资委科创基金和若干银行授信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同时加大市场推广

企查查数据显示,蓝宙科技成立于2011年5月是一家STEAM教育产品及实验室提供商,致力于智能学习类硬件模块开发、创客空间内容提供通过对产品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师资培训方案、竞赛培训方案、实验室建设等方案的全方位打造,研发制定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阶段的STEAM教育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2018年12月,蓝宙科技曾获十方创投的千万级天使轮融资

据悉,目前蓝宙单月收入已超过5000万元,主偠来自开源硬件、STEAM玩具和STEAM课程等方面预计到2019年年底,蓝宙营收将突破/6573.html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