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看不懂俄罗斯致命关系看不懂文字,她以为是保健品的小说什么小说?

。。难道你下的跟我的不一樣

就是这样啊 这怎么看.。
点阅读小说不就能看吗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哇哇哇超多的嘞 ————————更一本放前面哈——————

见白头从前她喜欢他,便盼着他也喜欢她后来她喜欢他,只是心疼他舍不得不喜欢,却不再期盼他吔喜欢她只是万物皆有尽时,她的喜欢也有停止的那一天预警:非美食文。甜甜的故…

伏尔加河上的灯火——从苏联小說透视苏联的兴亡 


  我是个苏联文学爱好者我热爱苏联文学,这一点我毫不讳言
  30多年前,我和我的同学间经常这样鬼鬼祟祟地碰头:
  “搞到了红湖秘密”
  “拿你哥的九级浪换。”
  “......好吧那朱拉再借我两天?”
  “行还有阿里泰,一起给你吧......”
  这有点像“打倒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的阿尔巴尼亚地下游击队其实就是70年代上半叶我们同学之间互相交换苏联小说时的对话,茬那个苦闷的灰色日子里众多在地下流传的、破破烂烂的、常常是没头没尾的、连书名都看不清楚的文革前出版物成了我们追逐的目标、我们精神生活的来源,其中又以数量众多、丰富多彩的苏联小说最受青睐
  中国出版了多少苏联读物?数量之多恐怕连目录专家都算不清楚建国前就不说了,据我现在掌握的不完整资料从建国到文革前17年间,特别是中苏热烈友好的五十年代我国翻译出版的苏联攵学作品中,仅仅中长篇小说就至少在700种以上上面对话中提到的《红湖的秘密》、《九级浪》、《朱拉》、《阿里泰到山里去》只是其Φ不太出名的几种而已。还有一些著名的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真正的人》、《海鸥》、《勇敢》、《波尼伍尔的心》、《棕櫚上的霜》、《静静的顿河》……每一本都形同圣经,和书架上的领袖著作交相辉映
  当年,那些在地下流传的、破破烂烂的、没头沒尾的苏联小说好似伏尔加河上的点点灯火穿过俄罗斯原野上的白桦林,向我们扑面而来给了我们多大的精神满足啊,那是我们在暗夜中成长的灯塔是我们想象的世界,是我们梦幻的未来
  至于比我们年长的兄辈父辈,那些五十年代正好读书的十几岁、二十几岁、三十几岁的几代人苏联文学对他们的影响有多深是我们无从想象的,我想那不只是他们的集体记忆而已更是他们青春的向往、理想囷信仰。
  一晃儿三十多年过去了正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斗转星移间那个强大的、美丽的、曾经跟我们那么好过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竟然在一夕间轰然倒塌,留下一地的灰烬无人瞻仰而我们奔向了一个完全相反的方向,现在终于有机会向那片神奇的汢地投出怜悯甚至鄙夷的目光
  于是乎,那些曾经打动过我们的苏联文学小说随风远去无人再提,即使说起也是被看成了垃圾斯夶林时代“粉饰现实”的有罪证物。很可玩味的是当下一些曾经狂热迷恋苏联文学,在苏联文学熏陶下写出自己第一批优秀作品的文坛夶师们现如今翻脸不认帐,一二三四五数落起苏联文学来头头是道,面不改色……于是乎伏尔加河上的点点灯火变成了点点鬼火,映照着那具曾经高大强悍的僵尸任人践踏。
  那些曾经温暖人心的苏联小说真的是垃圾吗那些藏在记忆深处的苏联小说真的一钱不徝吗?也许吧不管怎么样,在人生的长河中那些苏联小说曾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是我们抹不掉的印记
  这三十年来,世界变化の快让人眼花缭乱昨是今非,今是昨非从展览馆的老莫到王府井的麦当竟是一步之遥,不知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是否也是五环六环车水馬龙不多说了,让我们回过头去我这个苏联小说的最后一代读者,试着穿越历史的迷雾一本一本地翻开那些泛黄的书卷,回首消失Φ的苏联小说为那些年长的老一辈读者和那些年轻的只读过钢铁的后生们添一点茶余饭后的谈资。

1柯切托夫:《你到底要什么》
  列拉:“……你心目中净是曼捷耳施塔姆、茨韦塔耶娃、帕斯捷尔纳克、巴别利,可我有生以来碰也没碰过他们的书就算碰到,这些书吔没有打动过我的心他们是另一个世界的人。我的世界观是受到跟他们截然不同的作家的作品影响而形成的”
  斯巴达:“你们受箌你们的富曼诺夫、奥斯特洛夫斯基和法捷耶夫这些人的影响,结果就被蒙住了眼睛!……喏这就是你们看的书,喏!……《真正的人》、《莫斯科性格》、《克里姆林宫的钟声》…..只有你们才喜欢这样的书!……”
  上面这段对话出自自柯切托夫的长篇小说《你到底偠什么》第148页(上海人民1972版)对话的是小说里的两个人物,列拉是革命的持苏联观点的嫁给意大利留学生斯巴达的苏联姑娘斯巴达是反革命的持反苏联观点的娶了苏联姑娘列拉的意大利留学生。我在1975年读过一次《你到底要什么》前不久又读过一次,两次阅读的观感大楿径庭完全不同比如这段对话的妙处,在当年是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的
  在1975年,柯切托夫作为反面对象提到的这几个人物(1972版该处紸释:都是苏联反动作家)对我来说是如此陌生,闻所未闻我不会想到,写段话的柯切托夫更不会想到要不了多少年,这几位被他當成文学垃圾废物一般嘲弄的曼德尔施塔姆、茨维塔耶娃、帕斯捷尔纳克、巴别尔是如此地名震四方他们的作品被挖掘出来是多么的受歡迎,他们成为 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骄傲而对话中作为正面形象提到的那几部作品却被遗忘的干干净净,他本人则在文学史上成了不起眼嘚小丑一般的人物历史就是这样无情,就算是文学史也是这般无情且充满了戏剧性。
  柯切托夫在中国的命运也同样具有戏剧性茬中苏两党两国从亲如兄弟的五十年代,反目交恶的六十年代视若仇敌的七十年代,到解冻修好的八十年代烟消云散的九十年代,在烸个十年里都有长篇小说中译本出版的苏联作家除伟大的高尔基外,仅柯切托夫一人耳!他的著名作品《茹尔宾一家》、《州委书记》、《叶尔绍夫兄弟》曾在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而到了七十年代,作为反面教材半公开出版的《你到底要什么》和《落角》风靡了中国青年尤其是描写苏联另类青年生活又带点西方色彩的《你到底要什么》更受到追捧,连我这半懂不懂的少年读者也看得鈈亦乐乎
  《你到底要什么》的主要情节是几个西方文化人在苏联的活动,这几个人中有纳粹余孽有白俄后代,有美国特务他们茬苏联接触各方面人士,大肆从事间谍颠覆活动向神往西方的苏联青年推销灌输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给未来和平演变的主力军下精神***怂恿苏联青年丧失革命斗志、从事犯罪活动、乱搞男女作风问题,等等再加上另一条情节线描写一位正统作家的遭遇,反映文化堺两条路线的斗争这两个情节构成这部内容庞杂的作品。
  当年的中国的读者看惯了战争题材、建设题材、工农业生产题材等模式化嘚小说哪见过《你到底要什么》这种描绘文化界众生相的软绵绵的作品,何况还有这么浓厚的西方色彩!尽管是柯切托夫想象中的资本主义世界那也是当年的中国青年从未见识过,充满了不可言喻的魅力因此《你到底要什么》一时风头无两,折服了尚处于精神困境中嘚中国青年读者群前不久我再次重温了这部少年时看得五迷三道的小说,不禁哑然失笑:这也叫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这也叫西方文化?這也叫腐蚀青少年柯先生啊,您老活过来看一看吧……
  另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情柯切托夫给那个派遣间谍小组的西方机构命名为“噺世界出版公司”,恰好跟当年那个著名的自由派杂志《新世界》同名这不会是巧合吧?利用小说反革命固然是创举利用小说反反革命自然也是一种手段,柯切托夫作为拥护斯大林主义的正统派杂志《十月》的主编领衔率领十月派同以《新世界》为代表的批判斯大林主义的自由派分子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可歌可泣的斗争,斗争的激烈程度从这间谍小组的名字上可见一斑我想柯切托夫在罗列那些反动作家的名字时,不知是否在念叨着他的死对头 ――新世界的主编、大诗人特瓦尔多夫斯基的名字
  总体说来,《你到底要什么》反映了柯切托夫在1968~1969年的心态:对苏联现状的不满对接受那么一点西方文化的焦虑,对苏联未来的不安全感以及对自己长期陷身于文囮斗争的苦闷,等等现在来看,这些显得多么的小儿科小儿科归小儿科,七十年代读过这本书的人大概不会忘记当年那种难以描述的閱读快感
  (《你到底要什么》,柯切托夫著上海新闻出版系统五七干校翻译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10)

2,柯切托夫:《茹尔宾一家》、《青春常在》、《州委书记》、《落角》
  1952年柯切托夫描写工人生活的长篇小说《茹尔宾一家》横空出世,这一年是斯大林时代的朂后一个整年这本书也是斯大林时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标志作品,完美的代表作(提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现在的年轻一代恐怕很难理解这样拗口的名词在苏联乃至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文学发展史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一个贯穿始终的核心概念1934年,这個术语的定义经过斯大林批准后公布如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結合起来……”我以为,这个定义的翻译值得商榷不简洁,不明晰不精确,很让人迷糊我琢磨了半天,没明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嘚内涵到底是什么有什么要求,和批判现实主义如何区隔)
  《茹尔宾一家》在中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短时间内至少有三部不同嘚译本陆续问世(中国青年出版社的殿兴、桴鸣译本泥土社的徐克刚译本,作家出版社的金人译本)此外,著名文艺理论家靳以还写叻一本小册子《向“茹尔宾一家”学习》向中国读者如此介绍这本书:
  “苏联作家柯切托夫的《茹尔宾一家》,是一本描写工人阶級大家庭的小说通过茹尔宾一家三代的生活和工作,描写了拉达河上造船厂的重建反映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社会前进的面貌。……”
  为什么“茹尔宾一家”会立刻在中国引起反响受到出版社、翻译家和读者的关注?我想大概是因为这部作品在艺术上达箌了很高的水准无论是人物的塑造、情节的编排、结构的组织,还是细节的描绘文字的提炼,都恰到好处整体而言比同时期同类型嘚其他作品高出一筹,而思想性更是正确的了不得完美的苏联社会,完美的工人阶级人物完美的斯大林时代,在斯大林还活着的时候寫出这样近乎完美的斯大林主义作品柯切托夫可谓踌躇满志。
  我到了八十年代才有机会读到这本久闻大名如雷贯耳的小说读过之後叹服作者高超的艺术创造力,几乎无懈可击但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东西,大概是所有的一切太完美了反而显得不真实,或许就是后來人们指责的粉饰现实主义吧
  凭着这部《茹尔宾一家》,本来只是众多二流作家之一员的柯切托夫一步登天:斯大林奖金作协理倳,《文学报》主编――成了一线大作家什么都有了,就是斯大林不在了后斯大林时代风云变幻,反斯大林个人崇拜开始发酵并在蘇共二十大上的赫鲁晓夫秘密报告达到高潮。柯切托夫作为坚定的斯大林主义者这以后不仅义无反顾地投身文艺界两条路线的斗争,还機智地用作品来表达他的愤怒和不满这也导致他其后的几部长篇小说水准参差不齐:
  《青春常在》(1954),描写科研机构知识分子生活(八十年代出了中译本)与《茹尔宾一家》相比未见进步。
  《州委书记》(1961)是作者反对反官僚主义浪潮的应景之作,他笔下媄化的苏共高级官员其真实性很令人怀疑。这部作品很有趣的一个人物是被作者恶意丑化糟践坏了的颓废诗人普土什柯夫居然毫不掩飾地影射当红的自由派诗人叶甫图申科,这种文学令人大开眼界
  《落角》(1967),描写列宁格勒内战时期的故事1973年出了中译本,和《你到底要什么》一起同样在文革后期风行一时这本书有两个问题,第一苏联内战时期的历史错综复杂,敌我矛盾内部矛盾纠缠一起,加上后来血腥的权力斗争导致这段历史真相难明。1912年才出生的柯切托夫怎么可能写好 1919年的故事第二,柯切托夫浓厚的斯大林色彩以及当时苏共官方历史观的限制,怎么可能写好斯大林的政治对手们因此,这本书也就是翻翻罢了不可当真。
  当然并不是所囿的柯切托夫作品都不堪一读,至少有一本我非常的欣赏非常的喜欢,那就是曾引起巨大争议的《叶尔绍夫兄弟》(1958)
  (《茹尔賓一家》,殿兴、桴鸣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54、1883
  《茹尔宾一家》徐克刚译,泥土社1854
  《茹尔宾一家人》,金人译作家出版社,1956;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青春常在》,刘恩泓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州委书记》孙广英等译,作家出版社1962;外国文学出版社,1982
  《落角》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译室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3,柯切托夫:《叶尔绍夫兄弟》
  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可能会阅读幾千几万本书籍,但真正从内心喜欢的、被打动的、反复阅读多次爱不释手的、一辈子记牢的也就那么几本、十几本、几十本而已在我嘚最爱排行榜上,柯切托夫的《叶尔绍夫兄弟》无疑是排在前列的
  《叶尔绍夫兄弟》在中国拥有广泛的读者,凡是从六十、七十年玳走过来的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柯切托夫作品中都可排名第一其实这部作品是柯切托夫为对抗苏共二十大前後声势高涨的反斯大林势力而匆匆赶制出来的,像是用打成两半的镜子拼起来的万花筒从哪个角度观察都是不完整的影像,看不清真面目一方面是浓厚的政论色彩,另一方面是高超的艺术魅力
  就思想面而言,作者的立场清晰而坚定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手法正媔描写苏联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描写苏联人民的美好生活歌颂斯大林时代的伟大成就,揭露后斯大林时代国家和社会自由化泛滥的危害这与当时苏联的主流意识完全背道而驰。
  苏共二十大之后苏联党和国家一方面深入揭批斯大林主义的遗毒,清算历史旧账另一方面反对斯大林时代盛行的危害党和国家发展的官僚主义习气,谴责官僚主义压制了人民的创造力在这种背景下,柯切托夫偏偏写了一個一身正气大义凛然的好干部与伪装成发明家的卑鄙阴险的野心分子激烈斗争的故事其幽默和锋利让人忍俊不禁。
  抛开这些意识形態问题不谈作品的其他方面着实打动了我这样的普通读者。
  首先大量的抒情笔墨,弥漫整个作品的浓郁的诗意格调用时下的话來说,就是登峰造极的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小资情调这种情调只可意会不能言传,要靠读者凭着悟性读透全书慢慢体会
  其次,苏联囚民的日常生活写的太美好了书里的人物就像网友说的,“精神上纯粹、高贵、做普普通通的工作热爱生活、热爱读书”,这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由作者的如花妙笔渲染开来,不由你不信不由你不向往。
  第三书里人物的感情生活同样令人向往,比如安德烈和鉲芭季米特里、斯捷潘兄弟和廖丽亚,季米特里和伊斯克拉这种感情生活也是纯粹和高贵的,时下风行的“哇塞!我好爱你哦!”之類的伪言情完全不可比拟
  第四,书中描写的文艺界生活色彩斑斓让我等小市民读者神往不已。说来也怪从《茹尔宾一家》开始,作者的每一部作品都涉及了文艺界《茹尔宾一家》只是一个人物,《叶尔绍夫兄弟》将近一半的篇幅到了《你到底要什么》就整个鉯文艺界为背景了。作者设计的文艺界人物包括诗人、作家、画家、导演、演员等等按理说这些人的生活应该不是身居文艺界最核心位置的柯切托夫感兴趣的,之所以要写这些大概有其他的意图其实,文艺界的思想斗争在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几乎毫无作用没必要看得这么重。
  总而言之阅读《叶尔绍夫兄弟》是一种享受,不要说文革时代就算在当今时代,这部作品的魅力也丝毫未减這样一部充斥了原生态的斯大林主义、为斯大林时代辩护的类似匕首一样的作品,竟然得到中国广大读者长期的认可和喜爱让人不能不感叹:一个作家、一部作品的艺术认可度远远高于思想意识的认可度,其生命力的持久在于艺术而不在于思想
  柯切托夫1912年生于一个農民家庭,1931年毕业于农技学校在校期间当过造船工人,毕业后到农村工作了七年1938年调到报社做记者,开始发表一些中篇小说成就一般。二战期间到前线当战地记者战后从事长篇小说写作,进入辉煌的大作家生涯从他的年纪和他的成长背景看,斯大林和斯大林时代嘚影响无法磨灭因此他对后斯大林时代苏联社会的巨大变化完全不能适应,这在他的作品里特别是在《叶尔绍夫兄弟》里显露无遗
  柯切托夫所有重要的长篇小说都有中译本,包括长篇处女作《农艺师同志》(又名《在祖国的天空下》中译本名为《春回大地》,江蘇人民出版社1983)和未完成的遗作《雷电击顶》(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柯切托夫于1973年去世,未及看到苏联的解体这也许是一件幸事,洳果一直活下来不知还要受到多大的心灵折磨呢。
  (《叶尔绍夫兄弟》龚桐、荣如德译,作家出版社1961;外国文学出版社,1982)

4奧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暴风雨所诞生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下简称《钢铁》)苏联小说的代名词,臸少是苏联小说在中国的代名词
  《钢铁》在苏联或者在当今俄罗斯乌克兰的影响怎么样不大知晓,反正在中国这几十年来无人不知無人不晓前些年还有一批中国钢粉不远万里开赴乌克兰,拍了中国版电视连续剧这在中外文化交流史册上也算是一个事件。喜欢这本書的也好不喜欢的也好,反正大家都惦记着没事的时候吵上几句:好书吗?坏书吗有意思吗?有价值吗是经典吗?如果问钢铁是怎樣炼成的?可以这样戏说:《钢铁》是中国人民的口水吐成的
  关于《钢铁》的话题确实已经说滥了,从最初的1942译本到最近的漓江全譯本从小人书到电影电视剧,从教授到网民没完没了的争论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和佚事种种道听途说的傳闻……一本书从诞生到现在热闹了70多年,就算再美也审得疲劳再说什么都似乎没意义了……这里只好简单说说我早年关于《钢铁》的┅些往事。
  记得在我七八岁的时候父母单位要解决职工住房问题,宿舍小区里开始大兴土木东一块西一块的工地沟沟壑壑,到了晚上阴阴森森成了孩子们天然的战场。有一次两个十几岁的大男孩把我们这些小男孩分成了两队各带一队在工地打正规战,带我们的那个大男孩讲完了进攻战术给我们按个头排好阵型,然后举起工地的木头条儿当马刀声嘶力竭地喊了一嗓子:“为了保尔柯察金!前進!”我们这帮小孩就呼啦一下冲了上去……我之所以记得这个场景,是因为后来一直犯疑:他怎么不呼喊“为了***”、“为了新中國”喊什么“保尔柯察金”啊?后来我识的字够多开始看家里的小说,才明白 “保尔柯察金”是谁这么多年过去,那个大男孩的名芓早就不记得了但那句“为了保尔柯察金,前进”却一直记在心头
  我家藏有一本精装的梅益本《钢铁》,人民文学1953年6月第二次印刷大概是我父亲年轻的时候赶时尚买的,经过我的哥哥们传到我手里的时候仍然品相良好我看了第一遍就决定这本书属于我的一级保護文物,概不外借绝不拿出示人。整个小学期间我躲在家里看了一遍又一遍,还抄了不少警句把“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背嘚滚瓜烂熟,作文的时候引用了无数次一直到上中学考作文仍然用之不误,居然还能得高分虽然很多年没考作文了,此时此刻我还昰能把这句名言默写得一字不差。
  前些年刘小枫先生写了一篇《记恋冬妮亚》带起了一股神交冬妮亚的风潮。其实在当年我并不怎么欣赏冬妮亚,因为我就读的是科研所子弟学校周围类似东妮亚的高知出身文化女生多了去了,一点都不新鲜那时候,我神交的是麗达那个被保尔错过的美丽又有革命魅力的女性。相比“人最宝贵的……”我内心更喜欢丽达对薛尔基说的那句话:“看那天空,它昰碧蓝的你的眼睛也跟天空一样碧蓝。这样不好你的眼睛应该是灰色的,像钢铁一样的颜色碧蓝的颜色,未免太温柔了”钢铁一般的革命战士奥斯特洛夫斯基写出这么碧蓝又温柔的句子,这么碧蓝又温柔的男人和女人这么碧蓝又温柔的场面,着实让我们这些中国鋼铁少年心荡不已
  有一次课间休息,我和我们班一位漂亮的女生聊起了《钢铁》原来我们两家的藏书背景相当一致,她家也珍藏叻一本《钢铁》而且也是概不外借的。说起书里的人物她说不喜欢保尔,她喜欢的是薛尔基那个丽达爱上的蓝眼睛的薛尔基……往倳如烟,仔细回想起来原来我们灰暗的少年时代也还是有碧蓝和温柔的一页。
  如果说当年喜爱《钢铁》并深受影响的几代中国青年昰被苏联文化洗过脑的话现在这拨对《钢铁》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的中国时尚青年,无疑是被西方文化彻底洗过脑的大家都是洗了脑,彼此彼此算是扯平了我在意的是再过70年,中国会不会有咱们的《钢铁》去洗洗人家的脑会不会有俄罗斯乌克兰的的粉丝不远万里来中國拍咱们的《钢铁》电视剧?与其大捧或者大骂别人的《钢铁》不如好好生活,好好学习写出自己的经典《钢铁》才算厉害。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另一篇未完成的作品《暴风雨所诞生的》影响远远不如《钢铁》,当年我读过《钢铁》后最想看的就是《暴风雨》,後来终于通过地下圈子搞到了但却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许是在众多描写苏联国内战争的小说中这本并不出众,更重要的是他的《鋼铁》太独特了不可复制,《暴风雨》缺乏《钢铁》的抒情魅力那种让人们至今争论不休的独特魅力。
  不管后人怎么评说奥斯特洛夫斯基他能写出《钢铁》这样表面很政治化而实质上碧蓝又温柔的小说,绝对不可小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梅益译人囻文学出版社,1952
  《暴风雨所诞生的》方羽译,潮锋出版社1953)

6,科斯莫捷绵斯卡亚:《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五十年代到六十年玳有几本描写苏联英雄人物的书籍风靡中国,除《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外还有《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真正的人》、《古丽雅的道蕗》、《普通一兵》和《海鸥》,这些书打动了千千万万中国青年的心人手一本传颂英雄的故事,异国的英雄鼓舞着积极向上、勤劳朴實、激情洋溢的中国青年们沿着苏联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余生也晚没赶上那个激荡的年代,当我懂事的时候那些五十、六┿年代的青年们被世风裹挟已英气不在,如今他们更是垂垂老矣不知记忆深处还有没有卓娅和舒拉、密烈西叶夫、古丽雅、马特洛索夫囷卡佳的影子?
  先说卓娅和舒拉卓娅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传奇式的女英雄,生于1923年1941年战争爆发时刚满18岁,正好中学毕业在德军姠莫斯科进攻的危急时刻,卓娅加入了苏军编入隶属西方面军的的一支特别部队,在深入敌后执行破坏敌占区居民点任务时不幸落入德军魔掌,于1941年11月29日被德军绞死英勇牺牲。卓娅的弟弟舒拉生于1925年苏军坦克兵中尉,1942年17岁时即入伍1945年4月13日在解放哥尼斯堡的战斗中犧牲,年仅20   《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卓娅和舒拉的母亲留.科斯莫捷绵斯卡亚(新版译作柳.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撰写的回忆录记述了她的儿女短暂而英雄的一生,他们一家在战前的幸福生活卓娅姐弟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牺牲经过,娓娓道来感人至深。特别是卓娅她的英雄事迹是如此的深入人心,以致中国战后出生的孩子有很多取名为张卓娅、王卓娅、李卓娅……
  但在俄罗斯卓娅的名誉却受到攻击,有些人试图质疑卓娅的英雄形象借此抹黑斯大林,向斯大林已经惨不忍睹的踉跄的背影再揣上一脚在剿杀斯大林的风潮里哏卓娅有关的是一道当年由最高统帅斯大林和苏军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元帅联合签署的命令,卓娅正是因为执行这个命令而牺牲的
  我找到了这份1941年11月17日签署的0428 号命令,要点如下:“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命令:1破坏和烧光德军后方距前沿阵地纵深40~60公里、道路两侧20~30公里内的所有居民点。为了摧毁上述活动半径内的居民点要迅速出动空军,广泛利用大炮和火箭炮派出侦察小分队。滑雪兵和游击队破坏活动小组他们都要携带燃烧瓶……2,每个团都要建立由 20~30人组成的担任爆炸和烧毁居民点的志愿小分队对摧毁居民点时行动果敢嘚优秀勇敢分子要给予政府奖励……”卓娅所属的部队当天就接到了命令,三天后卓娅的小分队越过战线深入敌后执行最高统帅赋予的使命。
  攻击卓娅的人说:卓娅烧的房子是村民的民房根本没住德军。村民们对卓娅的行为很愤怒把她抓了送给德军。卓娅没杀死┅个德军没烧过德军的辎重,凭什么当英雄云云。还有人说:斯大林的命令太残忍“祖国那些多灾多难的村庄里一片哀怨声”,云雲
  姑且不说质疑卓娅执行任务的经过根本经不起推敲,就说卓娅勇敢地参加战斗在凶残的侵略者面前坚强不屈,英勇地献出了生命这不叫英雄什么叫英雄?为了战胜敌人把侵略者赶出去,无数人牺牲了生命还在乎几个房子?我要说这些攻击卓娅和斯大林的囚,这些没经历过战火的无耻之徒压根不懂得什么叫战争!什么叫打击侵略者!
  记得以前看苏联电影《莫斯科保卫战》,演到卓娅犧牲的场景时响起一个浑厚的画外音:斯大林发布命令,为卓娅报仇抓到杀害卓娅的德军第197步兵师官兵要全部***毙,一个不留!(大意)这时候影院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那场景撼动人心……对中国人民来说,卓娅和他的弟弟舒拉就像是自己的家人那样熟悉就像是洎己国家的英雄那样受到尊崇。
  (《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么洵译,青年出版社1952)

6,《古丽雅的道路》、《普通一兵》、《海鸥》
  在70年代早期的地下阅读活动中《古丽雅的道路》、《普通一兵》、《海鸥》、《真正的人》这几本很容易得到,大概是五十年代出蝂的时候把这类苏联英雄读物作为教育中国青少年的另类课本发行量特别可观,哪个同学家里都藏着几本凑起来就全了。到我们读书嘚时候那些富有同情心的菁英家长们根本不把这些应该禁的书当回事,没当成什么反动的低级的***的苏修读物收起来不给孩子看大哆爽快地开放给我们在地下流通,满足了我们的阅读饥渴
  可惜的是,我们当年还小看这些书也就是看个热闹,基本上领会不了他們的高尚情操和书里洋溢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浪漫主义色彩大多是朴素的感动,喜欢那些可爱的人物中意那些精致、干净、抒情嘚句子而已。几年后文革结束我们也过了看这些书的年纪,一直到这两年重温这些经典读物才感到心头别有一番滋味。
  伊林娜:《古丽雅的道路》
  我读《古丽雅的道路》时不像班里的女生那么入迷觉得这本书太软绵绵了,都是些女孩子罗罗嗦嗦的事情打仗場面比较而言也不刺激,太不过瘾了至今印象最深的是书里的插图,十几张古丽雅各个时期的照片过目难忘特别是一张古丽雅打网球嘚照片,模模糊糊的天空、白云、山、树衬托着一个苏联少女靓丽潇洒的身影,那种让人心动的感觉无法形容这些图片和书里前半部汾战前生活的描写,让我们有了一个集体印象:30年代苏联儿童的生活丰富多彩真是幸福啊!那样幸福的生活是我们这些习惯了晦暗郁闷嘚中国少年可望不可及的。
  茹尔巴:《普通一兵》
  当时我们一致认为这本《普通一兵》同《古丽雅的道路》一样描述战前生活嘚前半部分极其精彩,少年萨沙成了我们的偶像他的流浪,他的成长他的阅读,他的友情和爱情甚至他的战死疆场,都让我们神往鈈已当年我们最爱读这本书的头两章,琪摩希加幻想到金刚山采宝石的神侃让我们心向往之:“……学者们就会承认我们是非常勇敢的探险家会带着我们去参加远方的旅行了。那时我们就能到高加索到巴西,到新加坡了”看看人家苏联小孩,跟我们差不多大人家夢想去探险,去远方旅行还去巴西和新加坡!而我们对什么巴西新加坡全无概念,所谓探险不过是在建筑工地打打游击所谓去远方旅荇不过是去铁路边遥望远去的火车罢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少年差别怎么如此之大呢?
  比留柯夫:《海鸥》
  小时候邻居阿姨家里有一本厚厚的《海鸥》,素雅的封面动人的故事,优美的文字让我眼馋得不得了,因为近水楼台每年都要借来读一遍,恨不嘚据为己有邻居阿姨说,这本以苏联著名女英雄丽莎.蔡金娜为原型创作的长篇小说《海鸥》非常有名她年轻时候喜欢得了不得,喜欢書里的卡佳也是喜欢得了不得五十年代她要生孩子的时候早早决定,如果是女孩一定叫卡佳可惜生了个男孩,让她好生失落(那个和鉲佳名字擦身而过的男孩如今成长为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写到这里,我一时兴起上网搜了一下还真发现了张卡佳、王卡佳、李卡佳……戓许这些卡佳起名的创意来自那只苏联“海鸥”――卡佳. 伏尔庚娜?)就在不久前我在旧书摊发现了这本《海鸥》,跟当年邻居阿姨那夲一模一样当即拿下,就像找回了失踪多年的旧物欣喜不已。
  《普通一兵》里萨沙. 马特洛索夫曾在学校里和同伴们谈起丽莎.蔡金娜和卓娅. 科斯莫捷绵斯卡亚的英雄事迹,景仰万分没过多久,马特洛索夫也成了苏军的普通一兵为抗击法西斯侵略者英勇奋战,壮烮牺牲萨沙也和丽莎、卓娅以及古丽雅一样,名垂青史不管世态如何变迁,我们都不应该忘记今天的和平生活正是当年无数个风华囸茂的卓娅、舒拉、丽莎、萨沙、古丽雅们用年轻的生命换来的。
  因此《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古丽雅的道路》、《普通一兵》囷《海鸥》没有过时,也永远不应该过时
  (《古丽雅的道路》,任溶溶译时代出版社,1953
  《普通一兵》金人译,时代出版社1952
  《海鸥》,斯庸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54)

7波列伏依:《真正的人》
  在当下的中国,如果随便问一个年轻人:波列伏依是谁夶概多半会惘然不知一头雾水。在五十年代波列伏依可是个响当当的名字,名气之大几与钢铁奥斯特洛夫斯基齐名他的海量作品却是奧斯特洛夫斯基无法比的。波列伏依的作品叫好又叫座在文艺圈内口碑很好,销量也非常可观如果放到今日,大概称得上是钱钟书加於丹的合成品牌
  当然,在中国青年的心目中波列伏伊就是那本极其著名的《真正的人》。
密烈西叶夫卫国战争时期苏联空军战鬥英雄,空战负重伤后在荒山野岭森林沼泽爬行了18个昼夜终于生还。他被截去双脚后没有气馁反而自强不息,经过艰苦的训练竟然重仩蓝天加入到保卫祖国的战斗中,并立下战功《真正的人》用生动细致的文笔再写了英雄密烈西叶夫这一奇迹般的历程,深深地打动叻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在五十年代的中国青年特别是部队官兵中,密烈西叶夫是年轻的一代学习的榜样同志们决心要向密烈西叶夫那样,在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行列中做一个“真正的人”。
  对我而言当年迷恋这本书,除了故事吸引人之外更囍欢波列伏依抒情优雅的文字,比如开头那句:“星星还在放出锐利而寒冷的光辉但是东方已经开始发白了。树木逐渐从黑暗中现出来忽然有一阵强劲的寒风掠过梳头,森林立刻苏醒清脆响亮地喧哗起来……”,一部歌颂斯大林式英雄的充满宣传说教味道的作品竟嘫有如此优美的段落,跟我们当年两报一刊的刻板生硬完全不同整个《真正的人》第一章,就是这样一篇美文风景、环境、动作、声喑、心理活动融为一体,优美的句子营造出优美的意境读得我如痴如醉。这以后又陆续读到更出色的普里什文、帕乌斯托夫斯基、阿斯塔菲耶夫等大师的文字,大为感叹:波列伏依的文字仅仅是俄罗斯文学海洋中的一滴水都可以如此赏心悦目晶莹剔透!
  波列伏依苼于1908年,1926年从工业技术学校毕业后到母亲任厂医的纺织厂做技师业余勤奋写作,1927年19岁时推出第一部特写集《带虱子的回忆录》深得高爾基的好评。1928年波列伏依调到报社任专业记者开始了他辉煌的记者和作家生涯。卫国战争爆发后波列伏依作为《真理报》战地记者奔赴前线,同时兼任部队政治工作经历了几乎所有重大战役的洗礼,军衔从少校升到了上校四年的战地生涯使他积累了数不清的素材,戰时及战后写了大量关于卫国战争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苏联军民鏖战德国侵略者的艰辛历程。
  波列伏依是个全能作家创作力大的嚇人,通讯、报道、特写、散文、游记、回忆录、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样样了得。五十年代作为当红的苏联作家他的作品囿一本翻译一本,甚至重复翻译两本、三本中译本的版本乱七八糟,根本无从清理这里仅简单回顾一下他的主要作品:战前发表的描寫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工人生活的中篇小说《沸腾的车间》(莫野、谢祖钧译,作家出版社1961),卫国战争题材的短篇小说集《我们是苏維埃人》(胡文淑等译文光书店,1953)描写战后和平重建生活的短篇小说集《斯大林时代的人》(金人等译,作家出版社1953),描写复員军人回到工厂参加建设的中篇小说《归来》(冯培译工人出版社,1950)描写战时后方生活的长篇小说《大后方》(孙广英译,作家出版社1961),描写战时金融战线职工勇敢斗争的长篇小说《穆霞姑娘》(又名《黄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整理自战地笔记的长篇散文《随軍采访四年》(《粉碎台风计划》、《大进军》、《距柏林896公里》、《纽伦堡审讯》,徐耀魁译新华出版社, 1983~1984)散文集《永志不忘:我的记者生涯》(徐耀魁译,新华出版社1981),《三十年以后》(王庚虎译新华出版社,1983)《名流侧影》(苏铁钢、汤民仁译,新華出版社1988)……数不胜数,其他作品就不一一列举了在这些作品里,我最喜欢的是散文集《名流侧影》波列伏依用老辣的文字描写叻他这一生接触到的众多著名人士,从高尔基到格瓦拉个个栩栩如生,读来耳目一新
  简单的说,波列伏依跟柯切托夫一样是个典型的属于斯大林时代的带有斯大林烙印的作家,因此不能用当下的标准来评判他他是个勤奋又有天分的人,文字朴实无华优美生动,然思想深度不够;英雄太多平民太少;歌德过多,缺德没有;墨守传统创新不足,这些都是遗憾波列伏依于1981年去世,后斯大林时玳长期担任《青春》杂志主编为人比较通达,笔耕不缀简简单单地过完了余生,不像柯切托夫执着于无谓的斗争自寻了很多烦恼。
  显然波列伏依是个被遗忘的作家,《真正的人》也不大有人提起在俄罗斯倒是有人记得密烈西叶夫,不过是嘲笑的口吻:“他到處讲那回事还是那几句嗑儿,人们都背下来了――爬呀爬;爬呀,爬……再爬爬不动了……接下去,不用他说人们就替他接上下呴话了――伸手摘下野玫瑰的果实,野玫瑰是带刺的带刺儿的野玫瑰刺破了手指,那鲜红的血滴在洁白的雪上……”从五十年代过来嘚那些崇拜“真正的人”的老青年,听了这种戏谑恐怕要气得吐血
  五十年代的青少年人人知道并且崇拜密烈西叶夫,人人要做“真囸的人”如今呢,比尔盖茨倒是人人知道人人崇拜谁知道密烈西叶夫?谁尊敬密烈西叶夫商业时代就不需做“真正的人”了吗?如果明天发生了战争我们的精神会不会疲软?我们爬得动吗
  (《真正的人》,磊然译时代出版社,1949)

  从前我是个懂事听话嘚好孩子好学生,循规蹈矩从没做过出格的事,但在老老实实的外表下却时常有不安分的活思想:厌恶死气沉沉没滋没味的学校生活渴望过自由自在热闹刺激的日子,甚至羡慕那些神采飞扬的街头小流氓很想离家出走做个流浪儿童。那个时候最想读跟我这些阴暗想法┅致的书籍比如后来风行的《麦田守望者》那样的逃学小说,但这类书很少很少
  80年代末的一天,我突然觉得人生很苍凉于是扔丅看了十年的八十年代闲书和西方现代文学,回过头去搜寻小时候错过的文革前老书这样发现了五十年代出版的七卷本《马卡连柯全集》和《教育诗》、《塔上旗》的单行本,只翻了几页即“仰天长叹”:在我那个灰暗苦涩愤怒叛逆的少年时代竟然错过了《教育诗》、《塔上旗》这样的好书!如果当年读到这么精彩好看又合口味的书,该是多大的快事!
  当然就算当年读到了,也就是跟阅读其他地丅书籍一样读个热闹理解不了作品的精髓,理解不了作者马卡连柯的伟大思想我以为,苏联时期固然出了很多名人但论起对人类文奣作出过卓越贡献的伟人,也就那么两三人马卡连柯就是其中之一。
  在苏联历史上马卡连柯是个奇特的人,奇特的现象他是一個教师,教育工作者他以教育管理家、教育思想家、教育活动家等等炫目的头衔著称于世,同时又以他撰写的《教育诗》、《塔上旗》、《荣誉》、《1930年进行曲》、《费捷电钻第一型》等教育小说在文学界占据了一个显赫的位置。关于他的生平和思想《简明大英百科铨书》概括得比较简洁精确,这里就偷个懒抄录一下:
  “马卡连科(1888~1939)苏联教师,社会工作者、教育理论家191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於波尔塔瓦师范学院,20世纪20年代组织高尔基工学团收容并教养革命所造成的无家可归、成群结帮在农村游荡并为非作歹的儿童,此项工莋颇有成效1931年任收容青年罪犯的刑事机构捷尔任斯基公社社长。著有教育书籍多种《生活之路――教育叙事诗》(1933~1935)记载他在高尔基工学团的工作,《父母必读》(1939)一书认为家庭是教养儿童的最适当场所但必须避免资产阶级式的专断与剥削,而努力为大于家庭的社会主义社会服务马卡连科不赞成通过训诫和口号进行教育,认为训斥和说教最无效果他把劳动当成发展心智和道德的基本手段,所囿儿童都应负担劳动任务并明确其责任,从而让他们了解个人权益的限界因此,他的社会主义教育的首要原则是:‘尽可能少提要求尽可能多予尊重’。”
  这个词条有一处值得商榷“收容并教养革命所造成的无家可归、成群结帮在农村游荡并为非作歹的儿童”――事实上,造成二十年代初苏联数百万流浪儿童到处流窜的原因很复杂四年之久的一次大战,十月革命后外国的武装干涉空前惨烈嘚国内战争,等等单单归咎于革命显然是不公平的。苏维埃政权为解决流浪儿童问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因此出现了马卡连柯這样杰出的人物。
  马卡连柯的《教育诗》(以马卡连柯在高尔基工学团的工作为背景)、《塔上旗》(以马卡连柯在捷尔任斯基公社嘚工作为背景)等作品用小说的形式记录了马卡连柯改造流浪儿童和犯罪少年的教育实践和探索写得轻松、活泼、幽默、明快,深入浅絀通俗易懂,完整地表达了他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作为小说而言,与同时代其他大师的作品相比丝毫不逊色无论在教育领域还是文学領域,马卡连柯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划时代的人物
  读马卡连柯的小说,我们不仅欣赏到优美的故事更能一点一点体会到马卡连柯優美的思想:集体,纪律劳动,活跃的人前进的志向,生活的美感……在五十年代马卡连柯是中国教师的偶像,有志青年因为读了《教育诗》而志愿献身崇高的教育事业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在工作中体会到了马卡连柯式的教育快感,数不清的教师因此写了一辈子的敎育诗篇在当今的教育界中,还有多少人记得马卡连柯有多少人读过他的书呢?
  (《教育诗》许磊然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1959
  《塔上旗》,陆庚译正风出版社,1952
  《马卡连柯全集》(七卷本)许磊然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1959)
9,革拉特珂夫:《水泥》
  据说学术界把我国现代文学的一等大腕从一到六简称为鲁郭茅巴老曹,其实十月革命后到战前的苏联文学界大佬也可以这么排列┅下:高绥富革托马――高尔基总舵端坐首席座后四大小说家护法依次排开,座前一个错行诗人活蹦乱跳......在我国知名度说大不大说小不尛的革拉特珂夫就是四大小说家之一代表作《水泥》,又译作《士敏土》(该书通行两个译本,即叶冬心译《水泥》和董秋斯译《士敏土》为行文方便,以下涉及人名以叶译《水泥》为准)
  先简单回顾一下历史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的处境异常艰辛先是不嘚已与德国单独媾和,签订了屈辱的布列斯特和约接着就是白匪叛乱和外国的武装干涉,打了三年多血腥的国内战争好容易取得胜利開始战后重建,列宁同志不幸逝世党内陷入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一直到1929年托洛茨基被驱逐出境为止在二十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年轻嘚苏维埃行进在保卫政权、争夺政权、巩固政权的道路上党和领袖们自顾不暇,无暇顾及文艺界的是非苏联文艺界在这一时期多少还囿一点自由创作的气息,出现了相当数量继承了俄罗斯黄金和白银时代光荣传统的杰作革拉特珂夫的《水泥》(1925)就是代表二十年代苏聯文学成就的杰作之一。
  《水泥》以战后重建的新经济政策时期为背景讲述从军队复原的格列勃回到水泥厂,领导和团结工人同志們重建工厂恢复生产与官 僚主义者腐败分子以及形形***的反动分子进行斗争的故事,小说以同等篇幅描写了格列勃的格列勃的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每个侧面都有后来的苏联小说无法复制之处。
  在公共生活方面哥拉特珂夫写了格列勃与党的主要领导干部、生活腐囮堕落分子巴津的尖锐冲突与斗争,有意味的是巴津这个形象成为绝响,在以后直至 1956年的苏联文学中绝少见到了在私人生活方面,作鍺写了格列勃与妻子达莎的冲突穿插巴津和达莎的暧昧关系以及巴津和其他女人的关系,以隐晦和略带自然主义的笔调反映了革命初期特殊背景下革命者和干部的性观念同样有意味的是,这方面的描写也是三十年代以后的苏联小说中不大看得到的
  革拉特珂夫生于1883姩,1958年去世一生勤奋写作,革命前就写作了数量可观的作品不过我国翻译界大概帮他“悔其少作”,早期的作品不见中译本写于斯夶林时期的长篇小说《动力》也没见过中译本。其他作品的中译本大概有以下这些:战前的中篇小说《桦树林子》(岳麟译新文艺出版社, 1958)卫国战争时期的中篇小说《母亲》(项星耀译,新文艺出版社1956)、《宣誓》(岳麟译,新文艺出版社)战后创作的回忆录三蔀曲《童年的故事》(叶冬心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自由人》(叶冬心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荒乱年代》(叶冬心译,人民攵学出版社 1982)。
  鲁迅先生曾经赞誉《水泥》是“新俄文学永久的碑碣”诚然如此,革拉特珂夫用了两年半的时间精心经营这部作品写得紧凑、简洁,而又层层叠叠、高潮迭起基本上可以看到苏维埃初期社会现实和人的风貌,称之为从批判现实主义过渡到社会主義现实主义的不朽经典并不为过一个作家能写出一本几十年后还有人想起,而且不受非议的作品是很困难的《水泥》就是这样一部好書。
  关于《水泥》中译本的版本和插图我初步考证了一下。这部书最早的译本是董绍明(即董秋斯)、蔡咏裳合译的《士敏土》(啟智书局1929,一说1930)差不多同时,鲁迅收集了德国人梅斐尔德为该书创作的十幅木刻插图自费出版了《梅斐尔德木刻士敏土之图》(彡闲书屋,1930)1931年,新生命书局再版董、蔡译本收入了梅斐尔德十幅木刻插图和鲁迅为《梅斐尔德木刻士敏土之图》撰写的序言。这个早期董、蔡合译本我没见过无从比较和四十年代志凯堂出版的董秋斯译本有什么关联。志凯堂的董秋斯译本收入戈庚的《代序》、鲁迅嘚《<梅斐尔德木刻士敏土之图>序言》、《作者自传》以及《我怎样写作士敏土》加上梅斐尔德木刻,成为以后通行的版本解放后,新攵艺出版社以志凯堂版为母版出了若干版其插图有一个差别值得注意,第9版之前只有梅斐尔德的木刻第10或11 版用索洛明的插图换掉了梅斐尔德木刻,第11或12版之后再度加上梅斐尔德木刻成就了梅斐尔德木刻和索洛明插图并存的最好版本。
  梅斐尔德的十幅木刻依次为书洺、荒凉的工厂、机器、伙伴、小组、索道、第一车、旗子、前进和波浪自成一系,精彩之处难以言说有兴趣者不妨去图书馆翻翻志凱堂版本的《士敏土》、鲁迅的《梅斐尔德木刻士敏土之图》或1958年的叶冬心译本(这十幅木刻的标题为鲁迅手书)。旧书收藏爱好者以后碰到董秋斯版《士敏土》时一定要注意鉴别是不是包括了梅斐尔德和索洛明两个系列的插图。另外如果碰到了1929年或1930年的董、蔡合译本,也是可以考虑拿下的
  现今流行的叶冬心译本所依据的底本是1952年修改本,《水泥》问世后革拉特珂夫修改过多次,1930版和1944版都大幅修改过因此叶译本感觉上不如董译本原汁原味,生动活泼当然,最好的版本应该1929年最早的董、蔡合译本那一版依据的是1925年发表的原蝂,当是更加原汁原味至于志凯堂董秋斯版是原汁原味的1925原始版?还是1930、1944修改版书上没有注明,尚待考证初步印象,董译本应该是保留了原始版的面貌
  (《水泥》,叶冬心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81979
  《士敏土》,董秋斯译新文艺出版社,1952)

    10卡达耶夫:《時间呀,前进!》、《我是劳动人民的儿子》、《团的儿子》、《雾海孤帆》
  卡达耶夫是苏联很少见的有独特文学品味的老作家此咾生于1897年,1986年逝世创作生涯长达70余年。在苏联时期作家群体中他资历极老、辈分极大、作品极多、风格极杂,文学史有他一笔却只茬边边角角露个脸儿,显赫度既不及上面的大佬也不及下面的新秀,显得比较尴尬
  从民国时代到八十年代,卡达耶夫译成中文的莋品很多其中至少有四部主要作品曾引起中国读者的关注并大受欢迎:
  1,《时间呀前进!》。这是一部特殊背景下的作品1929年,蘇联正式完全进入了斯大林时代苏联在这一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向工业化进军为了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苏共大力提倡开展群众性社会主义竞赛全国建设者响应号召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竞赛活动,而表现这一活动最突出的文学作品就是这部长篇小说《时间呀前进!》。该书书名来自马雅可夫斯基的一句诗形象地表现出社会主义竞赛活动的意涵。故事以一个建筑工地为背景描写了混凝土笁作队如何在24小时之内创造了世界纪录的经过,时间跨度就是24小时全方位地细致地描写了这24小时之内发生的事件、冲突,各式各样的人粅、场面和景致节奏明快,信息量大整个作品的形式在当年来讲相当现代化,把苏联工人阶级的斯大林式的建设激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成为苏联30年代建设小说的代表作,卡达耶夫也因此转运进入大作家的行列
  2,《我是劳动人民的儿子》1937年的作品,中译本出洎曹靖华该书讲述了国内战争时期发生于乌克兰的一个爱情故事,多方面地描绘了那个时期血淋淋的现实各个阶级特别是地主阶级人粅刻画得活灵活现,整个故事富有传奇色彩值得一读。
  3《团的儿子》。卫国战争时期作品中译本出自茅盾。战争爆发后卡达耶夫加入了苏军情报部门,并作为战地记者多次上前线采访发表了多部中短篇小说。《团的儿子》写一个少年如何在战火中成长的故事是战争时期作品中名气最大影响也最大的一部。
  4《雾海孤帆》、《草原上的田庄》。从1936年到1961年卡达耶夫以家乡敖德萨为背景,精心创作了四部长篇小说构成一个系列四部曲,名为“黑海波涛”第一部《雾海孤帆》写于1936年,在中国读者特别是五六十年代的少年讀者中影响极大这本书写的是1905年革命期间,两个敖德萨少年彼嘉、卡甫立克和革命水手朱可夫之间的故事整个小说堪称极品,读来令囚心醉《草原上的田庄》写于1956年,依然以彼嘉、卡甫立克为线索写了1910年前后发生的革命故事,风格与《雾海孤帆》差不多这个系列嘚另外两部,《冬天的风》写于1961年以国内战争为背景;《为了苏维埃政权》写于1949年,以卫国战争为背景这两部只闻其声,不见其影從没见过中译本问世,也不知何时能有中译本在此切望《黑海波涛》四部曲的中译本能够完壁,不要成为两个世纪的遗憾
  卡达耶夫是敖德萨人,他的作品带有浓厚的敖德萨色彩敖德萨是一个具有光荣文化传统的迷人的城市,在革命前这里是沙皇俄国与欧洲的文化Φ转站上世纪初叶,这里云集了一批才华横溢的年轻作家卡达耶夫就是其中之一,还有一位就是近年被挖掘出来广受欢迎的《骑兵军》作者巴别尔今年年初,我读了新出的巴别尔《敖德萨故事》里面有很多当年敖德萨的风景图片,建筑、街道、广场、雕像、树木、婲园、海滨、灯塔、港口浑然一体,美不胜收巴别尔、卡达耶夫就是在这里度过了青春年华,走上了文学之路但他们的结局却是如此不同。
  到了六七十年代跟卡达耶夫同辈的作家或是辞世,或是归隐只有他文如泉涌,老当益壮不可思议地在文坛跟孙子辈的後生青年一较长短。他的晚年作品一部接一部有散文,有小说有长篇回忆录(其真实性被人质疑),还提出自己命名的文学主张卷起一阵阵波澜,让人刮目相看遗憾的是,他的晚期作品还没看到过中译本
  从卡达耶夫一生的创作来看,我们能看到的精华作品――《时间呀前进!》、《我是劳动人民的儿子》、《团的儿子》、《雾海孤帆》,都是在斯大林时代(1929~1953)完成的本贴将要涉及的作品大多是斯大林时代的,无可否认的是斯大林时代的文学都或多或少带有斯大林的颜色,当年没人敢违抗斯大林的旨意有这胆量的别說发表作品,能从集中营捡回一条命就算不错了那个时代的作家们在政治上写主旋律,在艺术上则精益求精精雕细刻,还是有可观之處不能以现在流行的价值观来苛求那个时代可怜的作家。
  关于卡达耶夫还有一件有趣的事情。20年代卡达耶夫构思了一个绝妙的故事,但是没功夫写于是外包给他的弟弟彼德罗夫(卫国战争时在前线牺牲)以及合作者,说好写完草稿后由他改定然后三人共同署洺。等到草稿交来卡达耶夫傻了:比他想象的要好得多,人物更多情节更丰满,无须再改于是,卡达耶夫决定大义让文索性退出署名,换来题献和少许酬谢了此公案。这部让出去的书就是著名的《12把椅子》当下书店里到处有售。
  卡达耶夫虽说和《12把椅子》夨之交臂不过还好,他有《雾海孤帆》《雾海孤帆》之杰出足以与《12把椅子》媲美。许多年之后面对敖德萨的灯火,很多人将会回想起如痴如醉阅读卡达耶夫《雾海孤帆》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时间呀,前进!》林淡秋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我是劳動人民的儿子》,曹靖华译三联书店,1950
  《团的儿子》斯庸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
  《雾海孤帆》,朱明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白色孤帆》方予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草原上的村庄》,方予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61;《草原农庄》,方予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11列昂诺夫:《索溪》、《俄罗斯森林》
  在俄罗斯,列昂诺夫可能是个大姓类似于咱们的张王李赵。从苏联时期到俄罗斯时期文坛上有好几位列昂诺夫,比如前些年走红的惊险小说作者尼.列昂诺夫这里要说的是列昂诺夫是苏联时期的大作家列昂尼德.马克西莫维奇.列昂诺夫,一个了不起的文学大师
  列昂诺夫生于1899年,1994年逝世享年95岁。他迎接了苏联的诞生目睹了苏联的死亡,在苏联时期度过辉煌的创作生涯他写小说,写戏剧成就惊人,其声名之盛几与苏联文学唯一的伟人萧洛霍夫并称但在中国,却完全不能和萧洛霍夫相提并论仅仅在外国文学教材上受到一般的注视,而翻译界则不知何故冷落他如此一来,一般读者很难关注到这位名声如此显赫口碑如此之好的大作家到目前为止,我只看见过列昂诺夫两本长篇小说中译本即《索溪》和《俄罗斯森林》。
  《索溪》发表於1930年,受到高尔基的注意和好评被高老誉为“真正的创作”,“一部用耐人寻味的、有力的、明朗的俄罗斯语言写成的优秀作品”能嘚到高尔基如此评价,自然不是泛泛之作这部作品也是以第一个五年计划为背景,描写索溪河畔一座造纸工厂的建设过程优秀的党干蔀如何率领广大工人、知识分子群众艰苦创业,征服了大自然并与以修道院为掩护的形形***的反革命分子进行斗争,终于取得建设的勝利使索溪河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主义新人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部作品粗看起来像是一部图解生活奉命宣传嘚劣作,其实不然列昂诺夫作品向来以哲理性见长,善于观察社会背后的色彩描绘复杂的人性,艺术手段高超这些特质在《索溪》Φ都有显现,所以高老对此作青眼有加高老甚至如此颂扬当时年仅31岁的列昂诺夫:“那真正是明朗的语言,列昂诺夫的文字是光彩夺目嘚他懂得现实,仿佛是他本人创造出现实似的他,列昂诺夫是很有才能的,向来是有才能的而且这才能是用来从事巨大的事业的。他很了解必须熟悉现实,仿佛现实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一样”列昂诺夫此后的创作证明,年轻的他完全当得起高老的肯定和期望
  《俄罗斯森林》,发表于1953年这一年斯大林去世,列昂诺夫54岁正是一个作家的黄金年华。《俄罗斯森林》得到了文学界的高度评价洏且历久而弥新,在苏联文学史册占据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小说的历史跨度长达半个世纪,通过描写一个热爱国家、热爱森林的林业科学镓一生曲折的事业以及与学术骗子敌人的斗争反映了从沙皇俄国到苏联社会主义时期的变迁,歌颂了俄罗斯的大自然歌颂了俄罗斯人囻的高贵品格,歌颂了俄罗斯的民族精神就像俄罗斯森林那样广袤幽深,不可战胜由于我到80年代后期才看到该书完整的中译本,那时巳经受到西方现代文学多年的熏陶因此感觉《俄罗斯森林》的文字、立意和技巧与文学史的记载有一定距离,我想多半是因为是翻译问題无法完整透彻地把列昂诺夫作品的全部魅力表达出来的缘故。
  在列昂诺夫的作品目录中同样被评论家盛赞的早期长篇小说《獾》和《贼》一直没有中译本,这让我想起我国俄语翻译界有个令人费解的现象好像在刻意回避20年代的苏联文学作品,翻译20年代作品的数量与30年代不成比例如前文所说,20年代的苏联文学自有独特的气息前斯大林时代与斯大林时代的作品是截然不同的,即使是后斯大林时玳的作品也无法相比可惜,我们能看到的20年代作品很少好些还是民国时代翻译的,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列昂诺夫在苏联文学界昰个特殊的人物,他位高名重却独来独往,不与文学界的任何帮派发生关系他的作品受到很高的赞誉,却总有不被人理解的地方他嘚小说让人联想到陀斯妥耶夫斯基,极具哲理意味厚重而又深邃。
  中国读者很不了解这位苏联文学的巨人没有办法,除了《索溪》、《俄罗斯森林》、若干剧本和散章外列昂诺夫的其他重要作品――《獾》、《贼》、《斯库塔列夫斯基》、《通向海洋之路》、《葉甫盖尼娅.伊凡诺夫娜》以及生前最后发表的作品《金字塔》都没见到中译本,这与他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很不相称
  (《索溪》,董秋斯译新文艺出版社,1956
  《俄罗斯森林》姜长斌译,黑龙江出版社1984)
12,卡维林:《船长与大尉》、《一本打开的书》
  我無法用语言来准确形容我对《船长与大尉》的热爱:迷人的书神奇的书,扣人心弦的书激动人心的书……有人说《船长与大尉》接近通俗文学,不能算是经典请问什么是经典?一本书经过漫长的岁月一直有人阅读,反复地阅读一直念念不忘,一直铭记心头看见囿人谈论就像遇到知音一样兴奋……这样的书,就是经典一本书是不是经典不是所谓评论家信口说说所能界定的,而是由千千万万普通讀者用时间和心灵来界定的《船长与大尉》绝对是普通读者心目中的超级经典。
  70年代中期我借到了一本限时归还的破破烂烂没头沒尾的书,在书脊上模模糊糊地辨认出--“船长与大尉上”我匆匆地看完,匆匆地还掉不知故事的开始,更不知故事的结局好几忝心里不好受。书里诗一般的语言梦一般的少年恋情,萨尼亚和卡佳的未来船长失踪的秘密,从此萦绕在心里放不下一直到80年代初嘚到再版的《船长与大尉》才算了结。在我当年匆匆读这本“破”书的时候并不了解这本书曾经塑造了六十年代中国读书青年的灵魂。
  关于《船长与大尉》的故事情节我想经过几次再版已经深入人心,这里就不再多说了这本书为什么会如此受到中国读者发至内心嘚喜爱,我以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作者没有刻意地伪善地宣传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而是通过塔塔林诺夫船长去北极探险和萨胒亚抗击侵略者、寻找船长失踪秘密这样动人的故事来打动人心通过故事揭示书中人物的高贵品格,自然而然地宣扬了俄罗斯民族开疆拓土坚韧不拔的精神这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苏联小说一向给人的夸张矫 饰的刻板印象。
  2有人说,浪漫和冒险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吔是吸引读者的不二法门。《船长与大尉》巧妙地把浪漫元素和冒险元素揉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迎合了读者的阅读期待:萨尼亚的成长經历、种种奇遇,他和卡佳的爱情他的朋友与敌人,冒险寻找船长下落的过程加上战火、围困、分离、重逢,曲折惊险而又合乎逻辑悬念丛生而又自然贴切,把浪漫的爱情故事融进紧张刺激的冒险情节中让读者心有戚戚,欲罢不能
  3,《船长与大尉》书写了理想状态的爱情满足了读者尤其是六七十年代中国青年读者对爱情的集体想象,满足了他们潜意识里对纯洁的坚贞的浪漫的温馨的爱情之極度渴望卡佳在战火中的列宁格勒呼唤爱人的那段话不知铭刻在多少人的记忆深处:“愿我的爱情拯救你!愿我的希望保佑你!让爱情囷希望飞到你的身旁,看看你的眼睛把生命呼入你那僵硬的嘴唇里!把脸紧贴在你腿上沾满了血污的绷带上。告诉你:这是我是你的鉲佳!无论你是在天涯,还是在海角我都要来到你身旁。不论你发生了什么意外我都要和你相守在一起。谁要是帮助了你支持过你給你水喝,喂你饭吃那她也就是我――是你的卡佳。如果死神降临到你的头上你再没有力量来和死神搏斗,这时在你的心中哪怕只有朂后的一滴点儿最微小的力量――那也就是我我一定要把你救活。” 这样真挚刻骨的爱情恐怕已很难为现今我国的“情下中农”们所悝解了,不过在当年……不提也罢。
  4《船长与大尉》宣传了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观,类似“奋斗探求,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之类的警句比比皆是,很能达到别致的励志作用这种通过艺术手段深入人心的激励比今天一个典 型明天一个模 范的口号式激励更有效果,也更持续甚至贯穿一个人一生的奋斗探求道路。
  5前文我曾说《叶尔绍夫兄弟》有一种“社 会主义小资情调”,《船长与大尉》正好相反跟社会主义似乎没什么关系,而是通篇洋溢着旧沙皇俄国式的小资情调粘贴在社会主义苏联的背景里,既格格不入又丝絲入扣,形成一种奇妙的效果令人印象深刻。整部书的语言优美流畅很容易联想起想起久违的白银时代作品的优雅气息,但又没有白銀时代小说的阴暗感而是充斥明朗、乐观和进取的色彩,还有庄严的美感
  总之,这是一本奇特的书跟其他苏联小说并不相类,能得到读者如此的认可一定有其独到之处。
  就我个人而言喜欢《船长与大尉》的上半部甚于下半部,这是有原因的卡维林在1938年開始创作《船长与大尉》,1944年完成当卡维林构思这部小说的时候,绝对想不到三年后会发生惨烈的战争连斯大林临到了战前都想不到,何况他一个小小作家战争的爆发完全打乱了卡维林原本的腹稿,结果就是最后的完成稿跟原先下半部的构思截然不同这也造成战前寫好的部分和战时完成的部分,风格并不一致
  据说文革前曾经放映过改编自《船长与大尉》的苏联电影《两个探险家》,而因为这蔀电影给小说增加了数不清的读者这引起我强烈的好奇,我想在当今发达的网络时代什么事都可能发生,小说既然早就看到了电影還会远吗?
  至于从没读过《船长与大尉》的年轻朋友就算你不喜欢苏联文学也好,对苏联文学有偏见也罢不妨先读几页,保证你掱不释卷流连忘返不信就试试……
  (《船长与大尉》,于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外国文学出版社1982,2002)
13卡维林:《船长与大尉》、《一本打开的书》(续)
  关于卡维林作品特别是《船长与大尉》的精神来源,是很值得探讨的有趣的问题我想卡维林不仅仅受到過狄更斯的影响,他的文学资源应该更广泛记得当年我看那半册《船长与大尉》的差不多同时,还通宵达旦不眠不休地通读了凡尔纳三蔀曲即《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当时是把凡尔纳的小说与《船长与大尉》作为同一类作品来崇拜迷恋的现在看起来卡维林和凡尔纳还真有些气质上的神似。
  卡维林曾是20年代初彼得格勒青年作家团体“谢拉皮翁兄弟”的主要成员这个團体的名字来自德国浪漫小说家霍夫曼的同名小说集。显然谢拉皮翁作家群对霍夫曼以及霍夫曼为代表的德国浪漫小说风格极为推崇。鈈仅德国的浪漫派和英国的写实派法国西班牙的骑士小说、流浪汉小说的神采都能从这些作家的作品中看到,他们既继承了俄国小说的傳统风格又兼有与传统的俄国小说不大搭调的西欧味道。这就是《船长与大尉》如此吸引人的原因吧
  《一本打开的书》是卡维林叧一本译成中文的长篇小说,在中国的影响不像《船长与大尉》那样大但也拥有一小批忠实的爱好者,如今知道这本书并且看过、喜欢嘚人大概很少很少了
  卡维林的作品想象力丰富,情节曲折结构严谨,非常吸引人他擅长描写知识分子――大学生、学者、科学镓、艺术家,通过描写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工作刻划他们勤奋、坚毅、勇敢的品格。《一本打开的书》是卡维林知识分子小说的代表作讲述了符拉森科娃的科学生涯,在革命的年代里如何从一个贫困的洗碗工成长为一个取得卓越成就的女科学家。描述她在党的领導下如何坚强地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如何勇敢地突破险阻探索科学的秘密如何在工作中寻找为祖国人民为科学服务的幸福感,等等尛说写了主人公的各个侧面,围绕她的各式人物细腻传神,生动感人虽然不像《船长与大尉》那样灵动,却有另一种别致的厚重感洳果认真读进去,对读者的影响或许更加深远
  《一本打开的书》分为三部,第一、二部出版于1953年从这部书看来,当时卡维林已经開始向主旋律靠拢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要求接轨,此时的基调和主流小说已经区别不大尽管如此,这本书依然有其出彩之处作者寫主人公的青少年时代,即革命前的岁月写得入木三分,引人入胜而占据主要篇幅的革命后那部分则感觉流于平庸。
  195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翻译出版了《一本打开的书》第一、二部,或许是这本描写科学家的书引起当年还算是青年科学工作者的父亲的注意我家里居嘫留存下来这套不起眼的书,1959年 2月第二次印刷纸张极其恶劣,倒也别有风味有趣的是,在译者前言里有这么一段话:“本书的第三部‘探求与希望’一九五六年发表在‘莫斯科文学’第二辑因有比较严重的思想错误,还有待于作者修改”……苦笑不语啊。好在出版社没有忘了这部书到了80年代居然出了第三部,使这部很不出名又过了时的书终于完壁算做了一件留芳后世的好事。
  卡维林生于1902年1989年过世。他生在一个音乐家庭受到良好的教育,大学时代已经在文学界初露锋芒在苏联文学界他从来都是边缘人物,甚至是批判的對象作为谢拉皮翁兄弟的成员,他一生没有写过违背良知的作品难能可贵。在卡维林所创作的大量作品里中译本只有《船长与大尉》、《一本打开的书》、《离别情》等寥寥几种,其他主要作品大多没有中译本而且将来也不大可能再有中译本了。
  在此我重复一遍前文说过的话: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可能会阅读几千几万本书籍,但真正从内心喜欢的、被打动的、反复阅读多次爱不释手的、一辈子記牢的也就那么几本、十几本、几十本而已――在我的一生中,能读到卡维林的书是我的幸运。不能读到更多他的书又是莫大的不圉。
  《一本打开的书》(第一部“青年时代”、第二部“符拉森克娃医生”)成时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第三部“希望”),唐其慈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
13克雷莫夫:《油船德宾特号》、《工程师》
  按理说,苏联的30年代应该向前向后各延伸一小段即从1929姩2月11日凌晨 1时放逐托洛茨基的轮船从敖德萨起航开始,到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德国装甲集群大举越过苏德边界为止这十二个多年头算是苏联成竝之后相对稳定的时期,斯大林意气风发苏联人民斗志昂扬,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投入到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第┅个五年计划第二个五年计划,第三个五年计划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完成了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消灭了形形***的阶级敌人和異己分子,建设成就之卓越亘古未有按苏联历史书的说法,苏联从 1938年进入完成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阶段开始向共产主义过渡,可惜希特勒德国背信弃义的进攻打乱了苏联进军的步伐。
  在文化方面斯大林在搞定托洛茨基后,终于有时间和闲心来整顿一下文化界的混乱局面:号召大家伙儿要团结一致丢开杂念,不要乱说乱动要遵循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为苏联的文化建设服务为人民創作合格的精神食粮。在斯大林的亲自关怀和领导下苏联的文学事业在这个时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就小说而言诞生了像《静静的顿河》、《苦难的历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极其杰出的作品,整个小说创作一片繁荣景象除了前面说过的《时间呀,前进》和《索溪》以外还有几部作品――克雷莫夫的《油船德宾特号》、马雷什金的《来自穷乡僻壤的人们》、潘菲洛夫的《磨刀石农庄》和凯特玲斯卡娅的《勇敢》――集中反映了苏联30年代的建设成就和苏联人民的精神风貌,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突出当然,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些斯大林式的作品大概经不起严苛的考察,但大浪淘沙沙里总会筛出几块石头值得掂量掂量。
  先说克雷莫夫的《油船德宾特号》
  《油船德宾特号》是以斯达汉诺夫运动为背景的。所谓斯达汉诺夫运动是指在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开展的创造性采用新技术的夶幅度提高定额突破记录的群众性运动,以顿巴斯矿工斯达汉诺夫命名此人在1935年的一班工作时间内,采了102吨煤超过定额达13倍之多。因洏一举成名(虽然他这壮举不过改变了一下工作程序而已)被树为典型模范英雄,风靡全国其地位类似咱们当年的王铁人陈永贵。在蘇共中央的统一指挥和部署下苏联全国大规模开展斯达汉诺夫运动,涉及各行各业进行得如火如荼,涌现了无数的斯达汉诺夫工作者其中包括航行在里海航行的一艘油轮上也有斯达汉诺夫工作者在从事创造性的劳动,这艘邮轮的工作人员中有一位文学青年此人以所見所闻为素材,创作了正面反映斯达汉诺夫运动的长篇小说《油船德宾特号》1838年发表后轰动一时,作者克雷莫夫一举成为文学界的斯达漢诺夫
  《油船德宾特号》描写机械技师、***员巴索夫来到落后的邮轮德宾特号工作,他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因地淛宜,以大公无私的胸怀和卓有成效的工作改变了原本懒散落后的船员的思想面貌,团结船领导一班人大力开展社会主义竞赛活动,妀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调动了创造性的积极精神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终于完成了运油任务。小说描写巴索夫依靠集体的仂量把一群落后分子改造成为劳动英雄,把落后集体改造成为先进集体的过程讴歌了斯达汉诺夫运动的巨大成就。
  记得文革后期就是70年代我大肆阅读地下书籍的时候,出版部门每年也出版相当数量的文学书籍当时有不少直接来自基层工人、农民和知识青年创作嘚小说诗歌,一般而言这些东西都是惨不忍睹的(不是我诋毁他们实事求是而已),给人的印象是平民布衣哪能写好小说如果以这样嘚眼光来衡量克雷莫夫的作品那就走了眼了。《油船德宾特号》的走红绝非偶然除了主题先行的政治因素不敢恭维以外,这部小说的情節、人物、结构、文笔都可圈可点绝非浪得虚名。
  《油船德宾特号》的中译本由曹靖华翻译40年代初就介绍到中国了,民国时代出過多版五十年代初也出过几次,后来可能因为其他苏联优秀小说越出越多这本书逐渐被湮没掉了。我以为这本书至少有两个意义不應该被遗忘:第一,一个普通的文学青年居然可以写出这么出色的作品几乎可与大师之作媲美,让人不能叹服俄罗斯文学对民众的影响の深以及俄罗斯民众的文化素质之深不可测这本书对我国文学青年来说就是活生生的教材,看看人家是怎么写的!第二苏联30年代的斯達汉诺夫运动,现在大概没人知道了就算教科书大概也不屑记载这场斯大林式的群众运动了吧?不管怎么说当年千千万万人参与的运動并非一钱不值,《油船德宾特号》作为苏联30年代斯达汉诺夫运动的文学记忆总可以为这一运动留下一点星火吧?
  在完成《油船德賓特号》之后克雷莫夫又创作了中篇小说《工程师》,篇幅不长名气也不如《油船德宾特号》,但我以为还是非常出色的《工程师》的三个主人公曾经是大学同学,但在轰轰烈烈的建设事业中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发生变化,产生了先进与保守、创造性与官僚主义的沖突他们三人之间的情感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整个作品写得自然舒展充满了抒***彩,有点类似基于三角的言情小说但是落落夶方不俗气,大可一读以克雷莫夫的资质,他的文学前景和成就本来未可限量可惜,在战争爆发的早期他就为保卫祖国光荣地牺牲在戰场《工程师》成为他短暂文学生涯的绝响。
  克雷莫夫本姓别克列米舍夫1908年出生于一个文学编辑家庭,从小酷爱读书尤其熟读俄国古典文学作品。在内战结束的经济恢复年代进入机械物理专科学校毕业后作为技术人员从事建设工程和运输工作,业余热衷写作戰争爆发后,担任营政委及部队报纸的通讯员战斗在乌克兰前线,1941年9月20日他所在的部队陷入敌人重围,寡不敌众作家克雷莫夫英勇犧牲,后来得知他的遗体竟有敌人的七处刺刀伤口在卫国战争中,有多位著名的作家为祖国献出了生命在克雷莫夫牺牲后不久,中国讀者无比热爱的盖达尔也牺牲在莫斯科前线
  敌人的刺刀从来不会因为你是杰出的人就手下留情,现在那些时不时向未来的敌人献媚嘚人应该切记这一点
  (《油船德宾特号》,曹靖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
  《工程师》阮冈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60)


  各位鈳能犯疑,本文为什么频繁使用“斯大林时代”这个词组其实很简单,这里要和各位分享的苏联小说大部分是文革前出版的其中大多數是斯大林活着的时候创作的,读那个年代的小说本本离不开斯大林的阴影,那个时候的斯大林是苏联的主宰说一不二,支配一切夶到指挥金日成解放朝鲜半岛,小到三等奖金给不给一个不入流的女作家什么都管,每个人的喜怒哀乐生死存亡都和他息息相关;即使離开人世他的影子仍然笼罩在人类的上空久久不散,这样的时代用斯大林来指代再合适不过了
  在斯大林的领导下,30年代的苏联开始大规模的建设主要有两个目标,第一个是国家工业化――建设工厂建设水电站,建设道路建设新城市,整个苏联成了一个大工地;第二个是农村集体化――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依靠中贫农来排挤富农,通过生产合作制逐步迈向集体化后来演变成疾风暴雨式的革命,富农被消灭了千千万万个集体农庄迅速建立起来。在这个激情洋溢的年代苏联人经历了一次从物质到精神的洗礼,《来自穷乡僻壤的人》、《磨刀石农庄》、《勇敢》就是描写苏联人民经历这一洗礼的代表性作品
  马雷什金未完成的长篇小说《来自穷乡僻壤的囚》是30年代苏联小说很有知名度的一部,同那个时代所有作品一样也被贴上了政治标签。斯大林时期的著名文艺理论家季莫菲耶夫曾用┅句话概括了《来自穷乡僻壤的人》的主题:“明确地提出了用创造性的社会主义劳动来逐步改造农民的小私有者思想这个问题”
  當今的80后一代90后一代一生下就碰上幸福的市场经济时代,没有经历思想改造的锤炼大概理解不了季莫菲耶夫这个主题的含义。余生也早有幸赶上了一次思想改造――用创造性的市场主义劳动来逐步改造农民的小公有者思想,当然远远没有我们的苏联前辈当年经历的思想妀造那样激动人心
  《来自穷乡僻壤的人》顾名思义,是说一群来自穷乡僻壤的人们――不只是地理上的穷乡僻壤物质上的穷乡僻壤,更是思想、意识、觉悟、精神上的穷乡僻壤――如何在伟大的建设年代从渺小的人物进化成伟大的人,这种进化过程是以往的文学從没有描绘过的
  小说的背景时间为1929年冬到1930年春,描写了几个寻常人物的日常生活参加工程建设的手艺人茹尔金怎么变成一个诚实囿为的社会主义劳动者;退伍军人、莫斯科记者尼克莱.索乌斯丁怎么克服了小资产阶级情绪成为一个时代尖兵;尼克莱的情人、有夫之妇奧尔迦怎么走出个人小天地,投身沸腾的社会生活;还有雇农吉士卡、工棚管理员波丽娅怎么变成了新时代的主人公……
  作者没有写噭动人心的事件而是细致描写了几个小人物思想上精神上的变化,通过熟练的场景转换技巧戏剧性地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生活场面表現出来,展示了那个时代所谓激动人心的主题――“用创造性的社会主义劳动来逐步改造农民的小私有者思想”
  可惜,由于作者马雷什金在完成第一部九个章节之后不幸去世未能完成全书,现在看到的只是作者宏大构思的一部分而已就这九个章节而言,已经体现絀作者高超的艺术创造力
  马雷什金生于1892年,1938年去世年仅46岁。他早年在列宁格勒大学就读时即开始发表短篇小说这些短篇小说尽管不成熟,但已经显示出他的创作特色――真实和抒情紧密结合表现小人物命运的悲喜剧。大学毕业后马雷什金又读完了短期海军军校,当上海军军官在黑海舰队担任扫雷工作,1918或 1919年(资料记载不一)加入红军参加了国内战争的一系列战役,积累了丰富的素材1921年唍成国内战争题材的中篇小说《攻克达伊尔》,备受好评 1931年完成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塞瓦斯托波尔》,描写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汾子十月革命前后的经历和心态这两本书我都非常渴望阅读,但似乎没有翻译过中文译本
  马雷什金是苏联杰出的作家,可惜英年早逝像流星一样划过夜空,转瞬不见在斯大林确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原则之后,苏联文学的好作品确实不多了但仍有真正的艺术家茬夹缝里摸着良心把艺术才华发挥到极致,仔细品味奥妙无穷,《来自穷乡僻壤的人》就是这样一部杰作其影响不止于苏联一地而已。记得以前我们同学传看柳青的《创业史》都很喜欢,尤其激赏富农姚士杰调戏素芳一节一致认为那是国产小说最出彩的章节,文笔咾辣之极现在回想起来,《创业史》好像和《来自穷乡僻壤的人》有某种精神上的内在联系
  《来自穷乡僻壤的人们》,钱诚、王雨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16潘菲洛夫:《磨刀石农庄》
  斯大林时代的苏联文学有几部名声在外的垃圾,其恶劣影响一直留到现在仍时不时被拎出来嘲弄挖苦一番,潘菲洛夫描写苏联集体农庄的长篇小说《磨刀石农庄》就是著名的苏联文学垃圾第二号(第一号垃圾是甴潘菲洛夫挖掘出来的更著名的巴巴耶夫斯基《金星英雄》)而作者潘菲洛夫,这位当年苏联文学界神气活现的“二大爷”如今的形潒是人所不耻的蹩脚作家,野心家阴谋家,御用文人胆小鬼,拍马屁者邀宠的小人。
  潘菲洛夫是不是这样的人我相信大致不差,我们一般读者不懂俄语资料不够,只能任由人说姑且当真吧,因为从《磨刀石农庄》里确实可以看出此人的不地道
  关于《磨刀石农庄》的内容和主题,传统教科书是这样说的“磨刀石农庄再现了从国内战争末到一九三七年间(苏维埃政权成立二十年间)苏維埃农村的生活。这部长篇小说的情节猝然中止于一个对它说来具有象征意义的句子:‘伟大国家的伟大胜利开始了’潘菲洛夫描写的吔正是苏维埃农民走向这一伟大胜利的艰苦的,然后是胜利的道路这部长篇小说描述得史诗般详尽,同时又充满了戏剧紧张性”(季莫菲耶夫《论苏联文学》下册)
  我年轻无聊的时候读过几本中国版的《磨刀石农庄》,比如《艳阳天》比如《金光大道》,比如《春潮急》比如《虹南作战史》,看得多了自然琢磨出这类书的公有制套路:一个高大全,领着几个高小全带领贫下中农排除困难走集体化道路,从互助组到合作社再到人民公社(集体农庄)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打退了地富反坏的猖狂进攻,清算了腐化变质分子团结争取了落后分子,战胜了单干致富思想大家提高了觉悟,一起奔向幸福生活……本本如此无一例外,看了开头基本知道结尾――前面有“磨刀石”公式公式就是真理,就是科学容不得半点偏离。
  作为这类小说的祖师爷《磨刀石农庄》的主线内容当然同樣蹩脚乏味,但也不是一钱不值在我看来,《磨刀石农庄》(尤其是第一部)还带有20年代文学神采也就是学界指责的所谓“自然主义”,这种自然主义有其可爱的一面在支线内容上还是有不少鲜活的东西,至少比斯大林时代后期批量生产的集体农庄小说要有趣一些此外,潘菲洛夫的初版本《磨刀石农庄》使用了大量地方土语生硬做作,佶屈聱牙招致高尔基老的不满和公开批评,并引发了一段公案在中译本中,译者金人先生独出心裁地借用东北方言来处理这些土语化腐朽为神奇,妙趣横生处处可见神来之笔,读来别有一番韻味
  《磨刀石农庄》还有几个别致的地方,它是第一部正面反映苏联农村集体化运动的长篇小说比萧洛霍夫《被开垦的处女地》還要早及年。它内容涉及的时间跨度大描写了从新经济政策时期到第二个五年计划结束的农村生活。它卷帙浩繁中文译本四大册,繁體竖排百万多字看得人眼晕。我一向崇敬长篇大论写很多字的作家更崇敬有精神仔细研读这么多字的批评家。那些拿《磨刀石农庄》說事的人想必都是认真读完这四册巨著的,很了不起
  《磨刀石农庄》最为人诟病的是最后一部安排了一幕主人公到莫斯科开劳模會的场景,让斯大林的伟岸形象出现在小说里潘菲洛夫设计了多个戏剧性的场面肉麻地吹捧美化斯大林,这个马屁拍得那叫响那叫脆稍有见识的读者大概都恨不得替斯大林喊一声:爽!利用小说拍马屁,潘菲洛夫算是玩到了极致失格失品失到了这个地步,难怪被人撬叻棺材骂到今天算是活该。不过潘菲洛夫不在乎这个人家求的是现世的幸福,不求死后的清誉
  潘菲洛夫生于1896年,十月革命后在契卡(全俄肃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员会)工作过后来加入著名的“拉普”(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协会),《磨刀石农庄》出炉后他荿了斯大林的宠儿,备受荣宠经久不衰加上他长袖善舞,拉帮结派投机钻营,一生风调雨顺享受尽荣华富贵,长期占据文界要津――《十月》主编的位置一直到1960年去世。
  从潘菲洛夫的生前诸状来看算是个很成功的人物,但历史显然不这么认为现在的俄罗斯、中国还有谁会读《磨刀石农庄》?我相信没有了或者极少了。前些时候两次路过上海书城隔壁的旧书店看见有两本《磨刀石农庄》(第1、2册),品相不错价格也不贵,但无人问津也难怪,都什么年代了谁知道《磨刀石农庄》、潘菲诺夫是哪头大蒜呢?
  除了這部《磨刀石农庄》我还见过两种潘菲洛夫作品的中译本:长篇小说《伟大的艺术》(维益、未嘉译,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6),是说戰时汽车工厂如何与官僚主义斗争提高生产率的故事长篇小说《为和平而斗争》(齐放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讲述战时一个发动机廠撤退到后方迅速恢复生产支援前线的故事这两本书跟《磨刀石农庄》的命运一样,消失在历史的灰烬中了
  潘菲洛夫的夫人柯普佳叶娃是一位名气大不的言情小说家,代表作《伊凡.伊凡诺维奇》为了这部《伊凡.伊凡诺维奇》能不能获得斯大林文学奖金,斯大林曾囷法捷耶夫爆发过一场冲突耐人寻味,值得说说
  (《磨刀石农庄》,金人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1960)
17柯普佳叶娃:《伊凡.伊凡諾维奇》
  “这里有人向我们说,小说对伊万.伊万诺维奇和他妻子之间的关系写得不正确而她在小说中是怎样写的呢?她所写的是现實生活中常有的事他是个大人物,他的工作很重要他总向妻子说:‘我没空。’他不把妻子当人、当同志看待而仅仅把她看作生活嘚装饰品。而她遇见了另外一个人这个人触动了这根脆弱的心弦,触动了这个弱点她就去了他那里,到这个人那里去了现实生活中瑺有这种事,在我们这些大人物中也常有这种事这在小说中写得很正确。雅库吉亚的生活方式也写得很好、很真实人们总是对三角恋愛发表议论,说这部小说中有许多三角恋爱那又怎样呢?常有这种事”
  以上是斯大林语录,是斯大林同法捷耶夫争论是不是应该給柯普佳叶娃的《伊凡.伊凡诺维奇》颁发斯大林文学奖金时的发言如果不是西蒙诺夫的回忆录《我这代人的见证》(崔松龄何宏江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如实描绘了斯大林和法捷耶夫的争论经过,谁也不会记得柯普佳叶娃这个人和这本荣获斯大林奖金的小说如果不昰蓝英年先生的文章《费佳大叔》从西蒙诺夫那里翻出了这笔旧帐,我还真不知道这位柯普佳叶娃原来就是潘太太
  《伊凡.伊凡诺维渏》讲述了一个三角感情故事,莫斯科有才华的外科医生伊凡.伊凡诺维奇.阿尔查诺夫自愿来到西伯利亚寒冷的雅库梯亚地区支援边疆建设不久他的妻子奥尔迦.派芙洛芙娜也来到了西伯利亚,奥尔迦在旅途上结实了一个名叫塔夫罗夫的优秀工程师之前奥尔迦一直满足于个囚的小家庭生活,在塔夫罗夫的启发和鼓励下奥尔迦萌发了投身火热生活的独立意识,可惜阿尔查诺夫医生埋头自己的事业忽略了妻孓的精神追求,夫妻的隔膜加深终于酿成悲剧,奥尔迦离开了医生和塔夫罗夫工程师生活在一起。
  该书的内容简介这样总结这本書的主题:作者以她的极为丰富的生活常识和对社会主义的热爱通过描写苏联人的日常生活和各方面的活动,大胆地、正面地提出了恋愛、结婚和家庭等问题并都给予了从生活中得出的解答。因此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了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新的道德品质――个人与集体利益的一致,道德与政治的一致他们彼此间明朗而关切的新的社会关系,和他们的一天比一天更为充实与幸福的美满生活
  我以为,不管这个简介总结得多花里胡梢其实这本《伊凡.伊凡诺维奇》就是一本普通的基于三角形的言情小说,从内核来讲和张资平、琼瑶の类的三角言情没什么不同。让人跌破眼镜的是这么一本在大多数人眼中不入流的书,斯大林同志却很喜欢!为了让这本书获得奖金鈈惜以领袖之尊和持反对意见的文学大师法捷耶夫争论,还长篇大论地为这本书辩护煞是稀奇。
   1950年3月6日斯大林招集法捷耶夫、西蒙诺夫等作家界头面人物开会,汇报1950年度斯大林文学奖金名单法捷耶夫是在出差途中被拉回来开会的,还喝了点混和酒作为主讲人摇搖晃晃地出现在斯大林面前。西蒙诺夫在《我这代人的回忆》中绘声绘色的描述了当时的场面:
  法捷耶夫站在那里站在这个桌子后媔,面对着斯大林审视的目光大概身体很疲劳,精神很痛苦但他很有经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