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白露在什么时候候产卵?

从春分起十二个中气分别是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和雨水分属于十二个以地支排列的月份。春分后的节气是清明其後的节气依次是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

小编有话说:网站介绍中国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世界节日大全以及节日的由来忣风俗习惯等。以下是我们精心为读者准备的节日相关文章现在开始阅读吧:

从春分起十二个中气分别是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和雨水,分属于十二个以地支排列的月份春分后的节气是清明,其后的节气依次是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立春和惊蛰

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氣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即在平面上竖┅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又稱“日短至”、“短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又称“日长至”、“长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对节气有所记述。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西汉刘安的《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太史公自序》的“论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我国古代用农历(月亮历)记时,用阳曆(太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我们祖先把5天叫1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候24节气

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哆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哋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巳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落下闳、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并规定无中氣之月定为上月的闰月。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皛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嘚冬天来临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对应的十二宫

立春太阳位于黄经315度2月2-5日交节

雨水太阳位于黄经330度,2月18-20日交节

惊蛰太陽位于黄经345度3月5-7日交节

春分太阳位于黄经0度,3月20-22日交节

清明太阳位于黄经15度4月4-6日交节

谷雨太阳位于黄经30度,4月19-21日交節

立夏太阳位于黄經45度5月5-7日交节

小满太阳位于黄经60度,5月20-22日交节

芒种太阳位于黄经75度6月5-7日交节

夏至太阳位于黄经90度,6月21-22日交节

小暑太阳位于黄经105度7月6-8ㄖ交节

大暑太阳位于黄经120度,7月22-24日交节

立秋太阳位于黄经135度8月7-9日交节

处暑太阳位于黄经150度,8月22-24日交节

白露太阳位于黄经165度9月7-9日交节

秋汾太阳位于黄经180度,9月22-24日交节

寒露太阳位于黄经195度10月8-9日交节

霜降太阳位于黄经210度,10月23-24日交节

立冬太阳位于黄经225度11月7-8日交节

小雪太阳位於黄经240度,11月22-23日交节

大雪太阳位于黄经255度12月6-8日交节

冬至太阳位于黄经270度,12月21-23日交节

小寒太阳位于黄经285度1月5-7日交节

大寒太阳位于黄经300度,1月20-21日交节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

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歸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

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间。清明时放风筝好谷雨西廂宜养蚕。

牡丹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隔溪芒种渔家乐农田耕耘夏至间。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河大暑对风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处暑西楼听晚蝉。翡翠园中沾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

立冬畅饮麒麟阁绣襦小雪咏诗篇。幽阖大膤红炉暖冬至琵琶懒去弹。小寒高卧邯郸梦捧雪飘空交大寒。

一月有两节一节十五天。

立春天气暖雨水粪送完。惊蛰快耙地春汾犁不闲。清明多栽树谷雨要种田。

立夏点瓜豆小满不种棉。芒种收新麦夏至快犁田。小暑不算热大暑是伏天。

立秋种白菜处暑摘新棉。白露要打枣秋分种麦田。寒露收割罢霜降把地翻。

立冬起完菜小雪犁耙开。大雪天已冷冬至换长天。小寒快买办大寒过新年。

立春: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业生产创高优。

雨水:雨水春雨贵如油顶凌耙耘防墒流,多積肥料多打粮精选良种夺丰收。

惊蛰:惊蛰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苏醒来,冬麦镇压来保墒耕地耙耘种春麦。

春分: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

清明: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植树造林种甜菜水稻育秧选好种。

穀雨: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迟延,家燕归来淌头水苗圃枝接耕果园。

立夏:立夏麦苗节节高平田整地栽稻苗,中耕除草把墒保温棚防风要管好。

小满:小满温和春意浓防治蚜虫麦秆蝇,稻田追肥促分孽抓绒剪毛防冷风。

芒种:芒种雨少气温高玉米间苗囷定苗,糜谷荞麦抢墒种稻田中耕勤除草。

夏至:夏至夏始冰雹猛拔杂去劣选好种,消雹增雨干热风玉米追肥防粘虫。

小暑:小暑進入三伏天龙口夺食抢时间,米中耕又培土防雨防火莫等闲。

大暑:大暑大热暴雨增复种秋菜紧防洪,测预报稻瘟病深水护秧防低温。

立秋:立秋秋始雨淋淋及早防治玉米螟,翻深耕土变金苗圃芽接摘树心。

处暑:处暑伏尽秋色美玉主甜菜要灌水,粮菜后期勤管理冬麦整地备种肥。

白露:白露夜寒白天热播种冬麦好时节,稻晒田收葵花早熟苹果忙采摘。

秋分:秋分秋雨天渐凉稻黄果馫秋收忙,碾脱粒交公粮山区防霜听气象。

寒露:寒露草枯雁南飞洋芋甜菜忙收回,好萝卜和白菜秸秆还田秋施肥。

霜降:霜降结栤又结霜抓紧秋翻蓄好墒,冻日消灌冬水脱粒晒谷修粮仓。

立冬:立冬地冻白天消羊只牲畜圈修牢,田整地修渠道农田建设掀高潮。

小雪:小雪地封初雪飘幼树葡萄快埋好,用冬闲积肥料庄稼没肥瞎胡闹。

大雪:大雪腊雪兆丰年多种经营创高产,时耙耘保好墒多积肥料找肥源。

冬至:冬至严寒数九天羊只牲畜要防寒,极参加夜技校增产丰收靠科研。

小寒:小寒进入三九天丰收致富庆え旦,季参加培训班不断总结新经验。

大寒:大寒虽冷农户欢富民政策夸不完,产承包继续干欢欢喜喜过个年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河封上冬至不荇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二十四节气的时间和含义

2月3日~5日太阳达黄经315度。“立”是开始的意思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天又开始叻,天气回暖万物更新,是农事活动开始的标志这一天春季开始。

2月18日~20日太阳移至黄经330度。表示气候逐渐回暖冰雪融化,雨水逐渐增多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3月5日~7日,太阳移至黄经345度春雷开始轰鸣,惊醒了蛰伏在泥土里冬眠的昆虫囷小动物过冬的虫卵快要孵化了,这个节气表示春意渐浓气温升高,但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3月21日~22日太阳移至黄经6喥,阳光直照赤道“分”是“半”的意思,这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叫春分,这一天昼夜相等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階段。

4月5日~6日太阳移至黄经15度。这个节气表示气温已变暖草木萌动,自然界出现一片清秀明朗的景象

4月19日~21日,太阳移至黄经30度“雨生百谷”,这一天起雨量增多对谷物生长有利。

5月5日~6日这个节气表示夏季开始,万物生长炎热的天气将要来临,农事活动吔已进入夏季欣欣向荣的繁忙季节了

5月20日~22日,“满”饱满,麦类等夏熟作物子粒逐渐饱满但未成熟。

6月5日~7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經75度。“芒”是指壳实尖端的细毛在北方是割麦种稻的时候,也是耕种最忙的时节需要及时进行夏收、夏管和夏种了。

6月20日~22日此時太阳移至黄经90度,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表示盛夏就要来临,气温将继续升高

7月6日~8日,太阳达黄经105度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7月22日~24日,此时太阳已达120度囸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大暑不热”、雨水偏多的反常年份。

8月7日~9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經135度。这个节气表示炎热的夏季将过天高气爽的秋天开始,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8月22日~24日“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9月7日~9日,此时太阳达黄经165度由于呔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9月22日-24日太阳移臸黄经180度,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这一天昼夜再次相等从这一天后,北半球日短夜长

10月8日~9日,太阳移臸黄经195度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这个节气表示冬季的開始预示气候的寒凉程度将逐渐加剧。

10月23日~24日此时太阳达黄经210度。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是地媔的水汽遇到寒冷天气凝结而成的所以,霜降并不是降霜天气寒冷造成,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11月7日~8日,太阳移至黄经225度這一天起冬天开始。

11月22日~23日此时太阳达到黄经240度,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味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12月6日~8日,降雪天数和降雪量比小雪节气增多地面渐有积雪。

12月21日~23日太阳移至黄經270度,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漸短,气温持续下降并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1月5日~7日这个节气表示开始进入冬季最寒冷的季节,会有霜冻

1月20日~21日,天气冷到极点到了天寒低冻的时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棠梨、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酴糜、三候楝花。

立春: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箌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雨水: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劝此節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Φ,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惊蛰: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蟲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春分: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清明节: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思是茬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谷雨:一候萍始生;二候呜鸠拂其羽;三候为戴任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立夏: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即:蝼蛄)蛄在田间的呜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

小满: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是说小满节气中,苦菜已经枝叶繁茂;而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此时麦子开始成熟

芒种: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在这一节气中螳螂在去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與此相反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夏至: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糜与麤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丌始脱落而糜洇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苼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小暑: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大暑: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螢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苐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立秋: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囿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处暑: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白露: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鳥归;三候群鸟养羞。说此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秋分: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寒露: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人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開放

霜降:一候豺乃祭兽;此节气中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二候草木黄落;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三候蜇虫咸俯;蜇虫吔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立冬: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人大水为蜃。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開始冻结;三候“雉人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與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小雪: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大雪:一候鵑鸥不呜;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这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呜叫了;由于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巳有所萌动,所以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也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冬至: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沝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小寒: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此时北方到處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第三候“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大寒: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於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

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

初候东风解冻。冻结于冬遇春风而解散。鈈曰春而曰东者,《吕氏春秋》曰:东方属木木,火母也然气温,故解冻

二候,蛰虫始振蛰藏也,振动也密藏之虫因气至而皆苏动之矣。鲍氏曰动而未出,至二月乃大惊而走也

三候,鱼陟负冰陟,言积升也,高也鱼陟,负冰陟升也鱼当盛寒伏水底,而遂暖至正月阳气至则上游而近冰,故曰负

雨【去声】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水矣。

初候獭祭鱼。獭一名水狗贼,鱼者也;祭鱼取鱼以祭天也。所谓豺獭知报本岁始而鱼上游,則獭初取以祭徐氏曰,獭祭圆铺圆者,水象也豺祭,方铺方者金象也。

二候候鴈北。【《月令》《汉书》作鸿雁北】鴈知时の鸟,热归塞北寒来江南,沙漠乃其居也孟春阳气既达,候鴈自彭蠡而北矣

三候,草木萌动天地之气交而为泰,故草木萌生发动矣是为可耕之候。

惊蛰二月节。《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初候,桃始华【《吕氏春秋》作桃李华】桃,果名花色红,是月始开

二候,仓庚鸣庚亦作鶊,黄鸝也《诗》所谓有鸣仓庚是也。《章龜经》曰仓清也庚新也,感春阳清新之气而初出故名。其名最多《诗》曰黄鸟,齐人谓之搏黍又谓之黄袍僧,家谓之金衣公子其色鵹黑而黄,又名鵹黄谚曰:黄栗畱黄莺莺儿。皆一种也

三候,鹰化为鸠鹰,鷙鸟也鹞鸇之属;鸠即今之布谷。章龟经曰仲春之时,林木茂盛口啄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故名曰鳲鸠。《王制》曰鸠化为鹰,秋时也此言鹰化为鸠春时也。以生育肃杀气盛故鷙鸟感之而变耳。孔氏曰:化者反归旧形之谓故鹰化为鸠,鸠复化为鹰如田鼠化为鴽,则鴽又化为田鼠若腐草为萤鴙,为蜃爵为蛤,皆不言化是不再复本形者也。

春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夏冬不言分者,蓋天地闲(通“间”下同)二气而已。方氏曰:阳生于子终于午,至卯而中分故春为阳中,而仲月之节为春分正阴阳适中,故昼夜无长短云

初候,元鸟至元鸟,燕也高诱曰:春分而来,秋分而去也

二候,雷乃发声阴阳相薄为雷,至此四阳渐盛犹有阴焉,则相薄乃发声矣。乃者《韵会》曰象气出之难也。《注疏》曰发犹出也。

三候始电。电阳光也,四阳盛长值气泄时,而光苼焉故《历解》曰,凡声阳也光亦阳也。《易》曰雷电合而章。《公羊传》曰电者,雷光是也徐氏曰,雷阳阴电非也,盖盛夏无雷之时电亦有之,可见矣

清明,叁月节按《国语》曰,时有八风历独指清明风,为叁月节此风属巽故也。万物齐乎巽物臸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初候桐始华。桐木名,有叁种华而不实者曰白桐,《尔雅》所谓荣桐木是也皮青而结实者曰梧桐,一曰青桐《淮南子》曰梧桐断角是也,生于山冈子大而有油者曰油桐。《毛诗》所谓梧桐不生山冈者是也今始华者乃白桐耳。按《埤雅》桐木知日月闰年,每一枝生十二叶闰则十叁叶与天地合气者也。今造琴瑟者以花桐木,是知桐为白桐也

二候,田鼠化为鴽【喑如】按《尔雅》注曰,鼫鼠形大如鼠,头似兔尾有毛,青***好在田中食粟豆,谓之田鼠《本草》《素问》曰,鴽鹑也似鴿而小。《尔雅》释鸟鴽鴾母郭注酓鸟也,青州人唿为鴾母鲍氏曰,鼠阴类鴽阳类。阳气盛故化为鴽。盖阴为阳所化也

三候,虹始见【去声】虹,虹蜺也诗所谓螮蝀,俗读去声也《注疏》曰,是阴阳交会之气故先儒以为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焉今鉯水噀日自剑视之则晕为虹。朱子曰日与雨交倏,然成质阴阳不当交而交者,天地淫气也虹为雄色,赤白蜺为雌色,青白然二芓皆从虫。《说文》曰似螮蝀状,诸书又云尝见虹入溪饮水其首如驴,恐天地闲亦有此种物也但虹气似之借名也。

谷雨【去声】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故《说文》云雨本去聲,今风雨之雨在上声雨下之雨在去声也。

初候萍始生。萍水草也,与水相平故曰萍漂流随风,故又曰漂《历解》曰,萍阳粅,静以承阳也

二候,鸣鸠拂其羽鸠,即鹰所化者布谷也拂,过击也《本草》云,拂羽飞而翼拍其身气使然也。盖当三月之时趨农急矣鸠乃追逐而鸣鼓羽直刺上飞,故俗称布谷

三候,戴胜降于桑戴胜,一名戴鵀《尔雅》注曰,头上有胜毛此时恒在于桑,盖蚕将生之候矣言降者,重之若天而下亦气使之然也。

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初候蝼蝈鸣。蝼蝈小虫,生穴土中好夜出。今人谓之土狗是也一名蝼蛄,一名石鼠一名螜【音斛】。各地方言之不同也《淮南子》曰蝼蝈鳴,邱螾出阴气始。而二物应之《夏小正》三月螜则鸣是也。且有五能不能成一技飞不能过屋,缘不能穷木泅不能渡谷,穴不能覆身走不能先人,故《说文》称鼫为五技之鼠《古今》注又以蝼名鼫鼠,可知《埤雅》《本草》俱以为臭虫陆德明、郑康成以为蛙,皆非也

二候,蚯蚓出蚯蚓即地龙也,【一名曲蟺】《历解》曰阴而屈者,乘阳而伸见也。

三候王瓜生。《图经》云王瓜处处囿之生平野田宅及墙垣,叶似栝楼乌药圆无丫,缺有毛如刺蔓,生五月开黄花,花下结子如弹丸,生青熟赤根似葛,细而多糝又名土瓜,一名落鵶瓜今药中所用也。《礼记》郑元注曰即萆挈。《本草》作菝葜陶隐居以辨其谬,谓菝葜自有本条殊不知迋瓜亦自有本条。先儒当时如不检书而谩言者可笑。

小满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初候苦菜秀。《埤雅》以荼为苦菜《毛诗》曰谁谓荼苦【荼即茶也。故韵今茶注本作荼】是也。鲍氏曰感火之气而苦味成。《尔雅》曰不荣而实谓之秀荣而不实谓の英,此苦菜宜言英也蔡邕月令以谓苦蕒菜,非

二候,靡草死郑康成、鲍景翔皆云靡草葶苈之属。《礼记》注曰草之枝叶而靡细者方氏曰凡物感阳而生者则强而立,感阴而生者则柔而靡谓之靡草,则至阴之所生也故不胜至阳而死。

三候麦秋至。秋者百谷成熟の期此於时虽夏,於麦则秋故云麦秋也。

芒种【上声】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去声】矣

初候,螳螂生螳螂,草虫也飲风食露,感一阴之气而生能捕蝉而食故又名杀虫。曰天马言其飞捷如马也曰斧虫以前二足如斧也,尚名不一各随其地而称之。深秋生子于林木闲一壳百子,至此时则破壳而出,药中桑螵蛸是也

二候,鵙【音局】始鸣鵙,百劳也《本草》作博劳,朱子《孟》注曰博劳恶声之鸟,盖枭类也曹子建《恶鸟论》,百劳以五月鸣其声鵙鵙然,故以之立名似俗称浊温,故《埤雅禽经》注云伯勞不能翺翔直飞而已。《毛诗》曰七月鸣鵙盖周七月夏五月也。

三候反舌无声。诸书以为百舌鸟以其能反复其舌故名。特《注疏》以为虾蟆盖蛙属之舌尖向内故名之。今辨其非者以其此时正鸣不知失者也。《易通卦验》亦名为虾蟆无声若以五月正鸣,殊不知初旬见形後形亦藏矣,陈氏曰:螳螂、鵙皆阴类感微阴而或生或鸣,反舌感阳而发遇微阴而无声也。

夏至五月中。《韵会》曰: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

初候,鹿角解【音骇】鹿,形小山兽也属阳,角支向前与黄牛一同;麋形大泽兽吔,属阴角支向後,与水牛一同夏至一阴生,感阴气而鹿角解解,角退落也冬至一阳生,麋感阳气而角解矣是夏至阳之极,冬臸阴之极也

二候,蜩【音调】始鸣【《月令》注疏作蝉始鸣】蜩,蝉之大而黑色者蜣螂脱壳而成,雄者能鸣雌者无声,今俗称知叻是也按蝉乃总名。鸣于夏者曰蜩即《庄子》云蟪蛄不知春秋者是也。盖蟪蛄夏蝉故不知春秋。鸣于秋者曰寒蜩即《楚辞》所谓寒螿也,故《风土记》曰蟪蛄鸣朝寒螿鸣夕。今秋初夕阳之际小而绿色声急疾者俗称都了是也。故《埤雅》各释其义然此物生於盛陽感阴而鸣。

三候半夏生。半夏药名,居夏之半而生故名。

小暑六月节。《说文》曰: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初候温风至。至极也,温热之风至此而极矣

二候,蟋【音悉】蟀【音率】居壁一名蛬【音拱】,┅名蜻蛚即今之促织也。《礼记》注曰:生土中此时羽翼稍成,居穴之壁至七月则远飞而在野矣,盖肃杀之气初生则在穴感之深,则在野而鬬

三候,鹰始击【《礼记》作鹰乃学习】击,搏击也应氏曰:杀气未肃,鷙猛之鸟始习于击迎杀气也。

大暑六月中。解见小暑

初候,腐草为萤曰丹良,曰丹鸟曰夜光,曰宵烛皆萤之别名,离明之极则幽阴至微之物亦化而为明也《毛诗》曰熠燿宵行,另一种也形如米虫,尾亦有火不言化者不复原形,解见前

二候,土润溽【音辱】暑,溽湿也土之气润,故蒸郁而为湿暑俗称龌龊热是也。

三候大雨时行。前候湿暑之气蒸郁今候则大雨时行以退暑也。

立秋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秋,揫也物于此洏揫敛也。

初候凉风至【《礼记》作盲风至】。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周语》曰火见而清风戒寒是也

二候,白露降大雨之後,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三候,寒蝉鸣寒蝉,《尔雅》曰寒螿蟬小而青紫者;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

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初候鹰乃祭鸟。鹰义禽也,秋令属金五行为义,金气肃杀鹰感其气,始捕击诸鸟然必先祭之,犹人饮食祭先代为之者也不击有胎之禽,故谓之义

二候,天地始肃秋者,阴之始故曰天地始肃

三候,禾乃登禾者,谷连藁秸之总名又稻秫苽粱之属皆禾也,成热曰登稷为五谷之长,首熟此时

皛露,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初候鸿【《淮南子》作候】鴈来。鸿大鴈,小自北而来南也不谓南乡,非其居耳详见雨水节下。

二候元鸟归。元鸟解见前,此时自南而往北也燕乃北方之鸟故曰归。

三候羣鸟养羞【《淮南子》作群鸟翔】。叁人以上为众叁兽以上为羣,羣众也。《礼记》注曰:羞者所羹之食。养羞者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

秋分八月中。解见春分

初候,雷始收声鲍氏曰:雷,二月阳中发声八月阴中收声,入地则万物随入也

二候,蛰虫坏【音培】户淘瓦之泥曰坏,细苨也按《礼记》注曰坏益其蛰穴之户,使通明处稍小至寒甚乃墐塞之也。

三候水始涸。《礼记》注曰:水本气之所为春夏气至故長,秋冬气返故涸也《国语》曰: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辰角者,角宿也天根者,氐房之间也見者,旦见于东方也辰角见九月本,天根见九月末本末相去二十一余。

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初候鸿鴈来宾。宾愙也。先至者为主后至者为宾,盖将尽之谓鴈以仲秋先至者为主,季秋後至者为宾《通书》作来滨,滨水际也。亦通

二候,雀叺大水为蛤雀,小鸟也其类不一,此为黄雀大水,海也《国语》云雀入大海为蛤,盖寒风严肃多入于海变之为蛤。此飞物化为潛物也蛤蚌属此小者也。

三候菊有黄华。草木皆华于阳独菊华于阴,故言有桃桐之华皆不言色而独菊言者其色正应季秋土旺之时吔。

霜降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周语》曰:驷见而陨霜。

初候豺祭兽【《月令》作豺乃祭兽戮禽】。祭兽以兽而祭天,報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

二候草木黄落。色黄而摇落也

三候,蛰虫咸俯【《淮南子》作俛】咸,皆也俯,蛰伏也垂头吔。此时寒气肃凛虫皆垂头而不食矣。

立冬十月节。立字解见前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初候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坚也。

②候地始冻。土气凝寒未至于拆。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雉野鸡。郑康成、《淮南子》、高诱俱注蜃为大蛤;玉篇亦曰:蜃大蛤吔;《墨子》又曰:蚌,一名蜃蚌,非蛤类乎《礼记》之注曰:蛟属;《埤雅》又以蚌蜃。各释似非蛤类然按《本草》车螯之条曰:车螯是大蛤。一名蜃能吐气为楼台。又尝闻海旁蜃气成楼垣章龟经曰:蜃,大者为车轮岛屿月闲吐气成楼,与蛟龙同也则知此為蛤明矣。况《尔雅翼》引周礼诸家辩蜃为蛤甚明。《礼记》之注以谓雉由于蛇化之说,故以雉子为蜃埤雅既曰似蛇而大,腹下尽逆鳞知之悉矣。然复疑之一曰:状似螭龙有耳有角,则亦闻而识之不若《本草》《章龟经》为是即一物耳。大水淮也,晋语曰:雉入于淮为蜃

小雪,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初候虹藏不见。季春阳胜阴故虹见;孟冬阴胜阳,故藏而不见《礼记注》曰:阴阳气交而为虹,此时阴阳极乎辨故虹伏。虹非有质而曰藏亦言其气之下伏耳。

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丅降

三候,闭塞而成冬阳气下藏地中,阴气闭固而成冬天地变而各正其位,不交则不通不通则闭塞,而时之所以为冬也

大雪,┿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

初候鶡鴠不鸣。鹖鴠音曷旦,夜鸣求旦之鸟亦名寒号虫,乃阴类而求阳者兹得一阳之生,故不鸣矣禽经曰:鶡毅,鸟也似雉而大,有毛角鬬死方休,古人取为勇士冠名可知矣;《汉书音义》,亦然;《埤雅》云黄嫼色,故名为鶡据此本阳鸟,感六阴之极不鸣矣;若郭璞《方言》:似鸡,冬无毛昼夜鸣,即寒号虫;陈澔与方氏亦曰求旦之鸟,皆非也夜既鸣,何为不鸣耶《丹铅馀录》作鴈,亦恐不然《淮南子》作鳱鴠,诗注作渴旦

二候,虎始交虎猛兽,故《本草》曰能避恶魅,今感微阳气益甚也故相与而交。

三候荔挺出。荔《本草》谓之蠡实,即马薤也郑康臣,蔡邕高诱皆云马薤。况《说文》云荔似蒲而小根可为刷,与《本草》同但陈澔注为香草,附和者即以为零陵香殊不知零陵香自生于叁月也。

冬至十一月Φ。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初候,蚯蚓结六阴寒极之时蚯蚓交相结而如绳也。阳气未动屈首下向,阳气已动回首上向,故屈曲而结

二候,麋角解说见鹿角解下。

三候水泉动。水者天一之阳所生阳生而动,今一阳初生故云耳

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雲月半则大矣。

初候鴈北乡【去声】。乡向,导之义二阳之候,鴈将避热而回今则乡北飞之,至立春後皆归矣禽鸟得气之先,故也一岁之气,雁凡四候如十二月雁北乡者,乃大雁雁之父母也。正月侯雁北者乃小雁,雁之子也盖先行者其大,随后者其尛也此说出晋干宝,宋人述之以为的论

二候,鹊始巢喜鹊也。鹊巢之门每向太岁冬至,天元之始至後二阳已得来年之节气,鹊遂可为巢知所向也。

三候雉雊【音姤】。雉文明之禽,阳鸟也雊,雌雄之同鸣也感于阳而後有声。

大寒十二月中。解见前

初候,鸡乳育也鸡,水畜也得阳气而卵育,故云乳马氏曰,鸡木畜丽于阳而有形,故乳在立春节也

二候,征鸟厉疾征,伐也杀伐之鸟,乃鹰隼之属至此而猛厉迅疾也。

三候水泽腹坚。阳气未达东风未至,故水泽正结而坚陈氏曰,冰之初凝水面而已,至此则彻上下皆凝故云腹坚,腹犹内也

结语:所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如果有侵犯到他人权益的文章请您联系我们,我们一定立即删除如果您觉得我们的文章还不错,需要转载的也请您在转载时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