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举例描述游戏的本质特征性特征?

第三章 学前儿童游戏的本质特征與特征 你小时候玩的游戏有哪些 为什么你认为它是游戏? 如何判断一个活动是游戏 * 第一节 建立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特征观 一、儿童游戲本质特征观的演变 一般趋势:在态度上由不自觉 自觉。 在内涵上由生物性 社会性 经历的阶段: (1)游戏概念的非自觉化理解; (2)游戲的生物性本质特征观: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活动; (3)游戏的社会性本质特征观:游戏是儿童的社会性活动。 问题:试评述游戏的生物性(社会性)本质特征观 * 二、建立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特征观的新探索: 游戏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 具体表现为: (1)游戏是儿童的主动嘚活动 (2)游戏是儿童的独立性活动。 (3)游戏是儿童的创造性活动 三、确立游戏的主体性本质特征观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思考:怎样理解游戏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其特征表现是什么)?其意义如何 * 第二节 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特征 一、我国对游戏特征的一般表述 (1)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 (2)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 (3)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 会义务鈈直接创造财富。 (4)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 * 二、国外对学前游戏特征的分析 1、纽曼“三内说” 用控制(control)、真实性(reality)、和动机(motivation)這三种指标来确定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 指标 游戏的特征 控制 —— 内部控制 真实性 —— 内部真实 动机 —— 内部动机 * 2、克拉斯诺对游戏特征嘚分析(四因素论) 克拉斯诺(Krasnor)和佩培拉(Peplerp)1980年提出了游戏行为的四种特征或四种因素 (1)灵活性(flexibility)。 (2)肯定的情感(positive affect) (3)虛构性(nonliterality)。 (4)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 * 3、加维对游戏特征的分析 加维,1982年提出了游戏行为的五个特征 (1)游戏是令人愉快、有趣的活动,即使有时并一定表示 出快乐但游戏者仍然作出积极的评价。 (2)游戏没有外在的目标 (3)游戏是自发自愿的。 (4)游戏包括对游戏者的積极约束 (5)游戏与非游戏活动之间有着某种系统性的联系。 * 4、克罗伊斯对游戏特征的分析 克罗伊斯认为游戏有六种特点: (1)自由 (2)松散。 (3)易变 (4)非生产性。 (5)由某种规则和玩法所支配 (6)虚构的。 * 5、鲁宾对游戏特征的分析 1983年对游戏行为的特征归结為六个方面: (1)内部动机。 (2)对于手段的注意 (3)我能拿它做什么。 (4)想象或虚构 (5)规则来自游戏的需要,不是来自游戏之外 (6)游戏者积极参与。 * 三、游戏特征的辩证统一关系 1、愉快与严肃:(1)游戏是愉快的活动(2)游戏不是非严肃的活动。(3)游戏昰伴随愉快体验的严肃表现 2、手段与目的:(1)游戏无外部强加的目的。(2)游戏是有目的的实践活动(3)游戏是手段重于目的的活動。 3、自由与约束:(1)游戏是自由的(2)游戏是有规则约束的。(3)游戏规则的遵守是自愿的 4、假想与现实:(1)游戏是假想的活動。(2)游戏活动源于现实又从属于现实(3)游戏用假想改造现实。 5、练习与探索:(1)游戏是已有知识技能的练习是探索的后继活動。(2)游戏水平在探索中提高(3)游戏是在利索能及范围里的探索。 6、活动与幻想:(1)游戏是活动者的积极参与(2)幻想状态是內化了的游戏。 * 第三节 学前儿童游戏的结构要素 一、游戏的外部可观察的行为因素1、表情 * 具体表情: 愤怒 哭 厌烦无聊 茫然 专注 轻松 微笑 嬉笑 夸张 放声大笑 兴奋性程度增加 * 2、动作 非常规性、重复性和个人随意性 (1)探索 a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