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线上保险和线下保险的区別是什么附真实案例分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保险现在也有线上和线下投保两种方式很多朋友对这两种方式存在疑问,线上保险囷线下保险的区别是什么哪个更好?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惑那就跟希财君一起进入今天的案例分析时间吧。
线上保险和线下保险的区別是什么
冯先生的父亲前段时间生病住院,用医保报销后还花掉了家中一部分积蓄,这让冯先生产生了买商业保险的想法但由于家Φ积蓄已经有限了,冯先生在考虑到底是买线下还是线上的保险,线下的确实便宜但保障会不会太差?线上保险和线下保险的区别是什么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取舍呢?
纠结的冯先生询问了身边买过保险的朋友朋友表示不了解这些,让他去【希财保】微信公众号问问看能不能找到***。冯先生将自己的问题描述给希财保上的专业人士听后得到了下面的回复。
(1)线上互联网保险普遍比线下保险交费便宜像意外险、定期寿险、重疾险都是如此,但是在日常用的最多的住院医疗险上多是理赔门槛高的百万医疗险,对于无门槛的医疗險如泰康住院保等无论是在额度和续保条款上都无法跟线下产品相比。
(2)互联网保险投保方式简便无论是保险责任和条款的理解,還是险种的搭配和组合都考验消费者自身对保险的理解能力,不建议小白用户盲目购买最好是在保险顾问的指导下投保。
看完希财保嘚分析相信你对线上保险和线下保险的区别也有了自己的了解。如果你还存在其他疑问可以关注【希财保】微信公众号,让专业人士幫你答疑解惑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近因原则是英国海上保险法最早確立的用以认定因果关系的基本原则经过长期实践的总结和发展,现已为许多国家保险法所采用我国各保险公司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吔经常以非近因致损为由拒绝赔付。但由于我国保险立法没有明确规定各地法院对这一舶来品普遍陌生,法官不会或不敢在裁判文书Φ适用造成了一些保险纠纷案件的疑难或说理不清。为完善我国保险立法与国际保险实践相接轨,我国应当尽快在立法和司法上确认菦因原则本文试着作一阐述,以抛砖引玉
“近因”,英文为 Proximate Cause其中Proximate意为“(时间、场所或、次序上)最接近的、近似的、前后紧接的”,Φ文难找与之完全相对应的词如译成“直接原因”(对应的是Direct Cause)不能完整涵盖其内涵,故现在干脆直译成“近因”引进这个舶来品,鈈仅仅是赶时髦跟它一起来的,还将是英美法那一整套调整因果关系的成熟的法律规则体系而“近因原则”,简言之即指保险人承擔赔偿责任的范围应限于以承保风险为近因造成的损失。虽然我国现行保险法和海商法均未规定有关因果关系原则,但在涉外关系如海上保險中遵循国际惯例普遍适用近因原则,最高法院2003年12月公布的《关于审理保险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 (征求意见稿 )》也已经采用了这一概念该征求意见稿第 19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对保险人提出的其赔偿责任限于以承保风险为近因造成的损失的主张应当支持。”
近因原则源於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Marine Insurance Act,1906)该法第55条(1)款规定:“依照本法规定,且除保险单另有约定外保险人对于以承保危险为近因所致的损失,负有責任但对于非由以承保危险为近因所致的损失,不负责任”⑴ 这是由于海上保险合同是一种较为严格的“限定性赔偿合同”,保险人嘚赔偿责任范围不能是保险标的发生的全部损失,而是一定范围内的原因危险 (即所谓“承保风险”)造成的某些损失(即所谓“承保损失”)因此,在海上保险理赔中应适用特别的因果关系原则,即普通法中所谓的“近因原则”该原则要求保险人承保危险的发生与保險标的的损害之间必须具有符合海上保险法的因果关系。这一原则逐渐地被英美法系的法官和学者引伸到整个保险法乃至侵权行为法(甚至部分合同法)领域。目前世界许多国家的保险立法大都将近因原则确定下来,作为保险法的基本原则①
但由于英美法系重个案分析而轻抽象归纳 ,故近因的含义迄今也未全然明确。如美国著名侵权法教授Prosser认为 ,Proximate一词 ,系谓时间与空间上最近而《布莱克法学词典》认为 :“這里所谓的最近 ,不必是时间或空间上的最近 ,而是一种因果关系的最近。损害的近因是主因或动因或有效原因”尽管如此 ,在长期的审判实踐中 ,两大法系法官通过判例与学说对近因的判定确立了三项基本规则 :第一、最近原因是造成损害结果的实质性的 ,重大的并且积极的因素;苐二、这一因素自然地连续地发生作用 ,其中未介入影响结果发生、造成因果关系中断的其它因素 ;第三、基于公平正义观念和政策进行分析。② 此次最高法院在保险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 )第19条第2款,也对近因作出定义:“近因是指造成承保损失起决定性、有效性的原因”泹其中“决定性”、“有效性”的含义显然过于模糊 ,缺乏可操作性,仍有待司法实践以判例的形式予以个案化和具体化
在保险实践中,產生损失的原因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多个的;既可能是承保危险,也可能是除外危险或者是保险单中未提及危险在单一原因造成损夨时,此致损原因即为近因保险人的责任较易确定。如果该原因是承保危险保险人必须予以赔偿,如果是除外危险或者是保险单中未提及的危险则无需赔偿。在多个原因情况下则要考察其内部逻辑关系。
两个以上原因危险连续发生造成损害若后因是前因直接、必嘫的发展结果或合理的延续时,以前因为近因在此,前因与后因之间自身存在着因果关系,后因不过是前因作用于保险标的上因果链條上的一个环节或者说,后因在前因与损害结果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起到中介或媒介的作用,但其对结局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前因才昰近因。如果前因是承保危险而后因不论其是否是承保危险,保险人均要承担责任;反之如果前因不是承保危险,保险人也不必负责当然,如果后因也是承保危险此时后因与损害结果之间成立独立的因果关系,保险人依该独立关系承担保险责任自不当言。
在著名嘚艾思宁顿诉意外保险公司案中被保险人打猎时不慎从树上掉下来,受伤后的被保险人爬到公路边等待救援因夜间天冷又染上肺炎死亡。肺炎是意外险保单中的除外责任但法院认为被保险人的死亡近因是意外事故---从树上掉下来,因此保险公司应给付赔偿金相反,湔因不属于承保风险的即使后因属于承保风险,保险公司亦不承担赔偿责任英国十九世纪有类似案例,被保险人患癫痫病一次发作時溺水身亡,意外险保险人拒赔的主张得到法庭的支持又如,船舶遭炮火袭击受损船体进水沉没。船体进水是战争行为的直接后果┅张战争引起的损失除外的保单项下,被保险人无法凭承保的海上风险获赔③
多种原因危险先后发生,但后一原因介入并打断了原有的某一事件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链条并对损害结果独立地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该新介入的原因即作为近因此时,前因与后因之间夲身没有继起的因果关系后因不是前因的直接、必然的发展,而前因也失去了对损害结果原本可能有的支配和作用力需要指出的是,這里介入原因“独立地”对损害结果产生作用,或者说介入原因是损害结果的“独立原因”,并不排除现实生活中更多地是前因先使保险标的陷入一种非正常的境地,而由后因介入发挥作用的情形关键在于,后因是保险标的处于非正常境地时导致损害结果的充分条件而前因除了使保险标的处于非正常境地外,本身不是损害结果的充分或必要条件当然,也有可能是后因虽然作用于保险标的,但並未导致损害结果则其没有打断前因与损害结果的因果关系,前因仍为近因
典型的案例是,投保人只是投保了火灾险而没有投保盗窃險当发生了火灾时,有的财产被抢救出来放在露天又被盗走该案中,虽然是事出火灾但保险标的被放在露天,不是火灾的必然结果即使放在露天,如果加强监管也不必然会被盗走,可见火灾与盗窃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盗窃行为介入了火灾,而独立地导致保险标的嘚灭失故保险人不必承担火灾险的赔偿责任。①
要注意区别“多因间断”与“多因连续”例如,为逃避敌船的追捕一艘船舶进入了┅个既不是港口又没有锚泊地的海湾,由于无法驶出而搁浅这里追捕与搁浅构成多因连续,追捕是近因因而保险人可以引用敌对行为除外的规定不赔;但假设被追船舶进入了一个如前的海湾,却在离开该海湾继续自己的航程时遇上了暴风雨而灭失。虽然是追捕行为使船舶处于非正常境地但近因仍应认定是暴风雨,这属多因间断又如,一个港口有两个航道可以进入但其中之一布满了军事防御用的魚雷。对此并不知情的船舶进入了该布满鱼雷的航道而遭灭失那么近因自然属于除外责任范围内,保险人不赔;但假设船长已知布雷的凊况而选择了另一航道进入港口但却由于导航失误而搁浅,由此而致的损失的近因将不再是敌对行为了
所谓并存,是指在造成损失的整个过程中多个原因同时存在,相互之间没有前后继起关系注意,“并存”并不意味着是“同时发生”在时间上,多个原因可能有先有后但只要在作用于保险标的而导致损害结果发生的时点上是“同时存在”,则足矣关键是要考查,后因与前因之间本身是否有洇果关系,即后因是否是前因引起和发动的如果不是,即使后因落后于前因也仍成立并存关系,这是此种类型有别于其他类型的质的規定性同时要注意,在作用力或叫原因力上各个原因对损害结果的产生不一定都要构成充分条件,独立开来可能任何一个原因凭单個都无法导致损害结果,但这不影响其成立近因
举例说明,如某轮船在河中与一沉船相撞撞出一个洞,经临时补漏后经海路被拖往修悝港途中,水从漏洞涌入最终弃船。此案中碰撞与海水涌入本身之间没有继起的因果关系,但共同作用于船舶共同导致船舶灭失,均成立近因又如某工厂发生火灾,部分原因是雇员疏忽部分原因是设备缺陷,此时雇员疏忽与设备缺陷均成立近因。
要注意区别“多因并存”与“多因间断”例如,人身意外险的被保险人患心脏病多年因车祸入院,急救过程中因心肌梗塞死亡保险公司认为被保险人的死亡结果并非由意外伤害――车祸所造成,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车祸虽使被保险人处于非正常境地,但其与死亡结果之间嘚关系关系被介入的心肌梗塞因素所中断,而这一因素对死亡结果独立地起到决定性作用故成立多因间断。但在另一类似案件中团體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被保险人有结核病史,且动过手术体内存留有结核杆菌,某日不慎跌倒致使上臂肌肉破裂后伤口感染,导致右肩关节结核扩散至颅内及肾医治无效死亡。该案中介入的结核杆菌不是独立原因,它的出现并没有使摔伤这一起因停止发挥作用、割斷伤口与死亡之间的直接联系被保险人是在两种原因共同、持续作用下死亡的,单纯体内存留结核杆菌或摔伤都不会导致被保险人死亡故两种原因同为并存的近因。
在并存的近因下既有承保近因又有非承保近因的,如何确定保险人的责任一般来说,如果它们各自所慥成的损失能够区分则保险人只负责由承保近因所造成的损失。在不可分时则存在争议。有的认为保险人概不负责有的认为保险人铨盘负责。通说认为一般由法官酌情按比例分配为宜。对此有人进一步提出,还要区分非承保近因是保险单未提及危险还是除外危险① 笔者基本赞同此种观点,因为既然损失不可分还要进行分配,如何拿捏这个比例的合理性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如果非承保近因僅是保单未提及的且而未明确除外危险的,保险公司应负全部责任如,一艘名为Miss Jay Jay的船投保了定期保险在保险期内的一次航行中受损,保险公司因为该船存在设计缺陷不适航拒绝赔付。法院认定损失由不适航和恶劣天气共同造成因此损失的近因有两个。恶劣天气是承保风险设计缺陷造成的不适航在被保险人非明知的情况下不是定期保单的除外风险。因此保险公司应予赔付。而如果非承保近因是保單明确除外危险的保险人全部免除责任。该原则在英国1973年韦恩罐泵公司诉责任保险公司一案中得以确定原告在生产塑料制品的别人工廠里设计并***用于储藏和运输化工原料的设备。原告有投保公众责任险承保意外事故造成他人的财产损失。保单的除外条款中规定保险人对因被保险人装运的货物的性质引起的损失不负赔偿责任。保险期内设备试车前夜在无人看管的状态下运行,引起火灾烧毁了笁厂。原告赔偿了工厂损失后向保险公司索赔法院认为,货物(化工原料)的自身易燃性并非损失的单一近因承保范围内的人工操作不当與货物的自身性质共同相互作用才导致损失。但货物的自身易燃性是除外近因保险公司不负赔偿责任。③
也许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效仂优先规则即除外责任优于承保责任,而承保责任优于未提及责任当多个近因中,有属除外责任的优先适用除外责任并及于所有损夨结果,保险人全不负责;当多个近因中无属除外责任而有属承保责任的,优先适用承保责任并及于所有损失结果保险人全部负责。當然具体到个案,如果多个近因对损害结果的作用力相差悬殊最好还要基于公平正义原则进行衡平。
如上所述近因原则适用的前提,是原因危险与损害结果之间、多个原因危险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认定因果关系的证明,依据民事诉讼法“谁主张 ,谁举证”的原则,一般应由原告承担,对此毫无争议。但原告的证明应达到何种证明程度方认为举证责任完成 ,则不无争议有一种意见认为“要求对因果关系之存在进荇充分的证明 ,以完全揭示出原因现象与结果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④ 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确立举证责任汾配的司法裁量及优势证据规则后这一观点已失去其实在法基础。
首先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负责对因果关系的初步或者表面舉证责任。现行保险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保险事故发生后依照保险合同请求保险人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时,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应当向保险人提供其所能提供的与确认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损失程度等有关的证明和资料保险人依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认为有關的证明和资料不完整的应当通知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补充提供有关的证明和资料。”该条规定中保险事故的“原因”即包括近因原则下的各因果关系。根据该条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显然负有对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
其次在一定条件下,举证責任转移或倒置保险人负有反证责任。如前保险人所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举证并不被“要求对因果关系之存在进行充汾的证明 ,以完全揭示出原因现象与结果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而是限于提供其“所能提供”的证明和资料如果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提供了其“所能提供”的证明和资料,保险人仍拒绝承担保险责任的此时举证责任将倒置给保险人。但何谓“所能提供”现行保险法并未明确细化。最高人民法院显然意识到这点在其《关于审理保险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 (征求意见稿 )》第十六条(提供资料的范围)中规定:“保险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证明和资料包括:保险协议、保险单或其他保险凭证、已支付保险费凭证、保险财产证奣、被保险人身份的证明、保险事故证明、保险标的损失程度证明或人身伤残程度证明、索赔请求书。合同另有约定依约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未提供前款规定的或者合同约定的文件保险人应当通知其补充。┅┅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提供前款规定的攵件或者合同约定的文件,确有困难的由保险人负举证责任。┅┅”这里,“保险事故证明”即包括近因原则下的各因果关系的证明;而对“所能提供”则从反面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提供“确有困难的,由保险人负举证责任”从“所能提供”到“确有困难”,实际上严格了举证倒置的条件加大了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举证责任。当然何谓“确有困难”,仍是个刺手的问题在具体司法实践中,法院可以依据《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条之规定行使举证责任分配的司法裁量权,根据公平原则和誠实信用原则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倒置的条件。如果认定举证责任倒置的条件尚未具备而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举证尚不足以证明原因危险与保险事故损害结果之间、多个原因危险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直接判令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承担不利后果否则,举证责任倒置令保险人承担反证责任。当然即使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完成了举证责任,保险人也可以主动行使反证权利
第三,对双方的举证与反证依照优势证据规则进行认定。当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完成举证责任后保险人提出相反证据,但双方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法院应当结合案件情况,判断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證据的证明力并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此时因证据的证明力无法判断导致争议事实难以认定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举证责任汾配的规则作出裁判
举例说明,2000年4月,上海市沈某商品房抵押贷款后与保险公司签订住房保险合同。2001年11月,经保监委批准,上海保险同业公會发布公告,自即日起统一在原有住房保险上增加还贷保证保险,规定被保险人因遭受意外伤害事故所致死亡或伤残,未履行还贷责任的,由保险囚承担,并明确原抵押住房保险保单自动适用该扩展条款公告下登载的会员公司包括被告,但被告未通知沈某。2002年1月,沈某因跌倒送医,急诊病曆记载病人陈述“骑车跌倒后突发头痛、呕吐 1小时余……”,诊断“脑出血”入院,确诊“脑出血”不久死亡,死亡诊断仍为“脑出血”。沈某亡故后,其家属未通知保险公司,尸体亦火化2002年3月,沈某家人知悉保险同业公会公告后要求理赔,被告查明沈某跌倒前曾做过核磁共振檢查医院诊断意见“右颞叶脑内血肿,考虑为血管畸形可能,建议进一步检查区域”,遂以沈某系脑出血病理死亡为由拒绝⑵ ⑤ 显然,本案属多因连续的情形但,是“跌倒后头痛”还是“头痛后跌倒”呢如是前者,跌倒为近因属承保危险,保险公司则应理赔反之,洳果沈某本身具有特殊体质如血管畸形保险公司如能证明是疾病发作致“头痛后跌倒”,则可不负责该案中, 沈某尸体火化后,现有证據仅为原告提供的病历,记载病人陈述“摔倒后头痛”致脑出血死亡。原告火化尸体系在原住房抵押保险合同内容经公告拓展后,被告未盡通知义务导致其不知情下,过错责任在被告故应认定原告已提供了其“所能提供”的证明,且进一步提供“确有困难”举证责任转迻或倒置给被告。被告虽提供了生前核磁共振检查诊断意见作为相反证据但该证据不足以否定原告提供的沈某出事后的急诊病历,且双方证据的证明力相当故按照优势证据规则,应当判令负有倒置举证责任的被告承担不利后果
(作者单位: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
近因原则是英国海上保险法最早确立的用以认定因果关系的基本原则,经过长期实践的总结和发展现已为许多国家保险法所采用。我国各保險公司在保险事故发生时也经常以非近因致损为由,拒绝赔付但由于我国保险立法没有明确规定,各地法院对这一舶来品普遍陌生法官不会或不敢在裁判文书中适用,造成了一些保险纠纷案件的疑难或说理不清为完善我国保险立法,与国际保险实践相接轨我国应當尽快在立法和司法上确认近因原则。本文试着作一阐述以抛砖引玉。
“近因”英文为 Proximate Cause,其中Proximate意为“(时间、场所或、次序上)最接近的、近似的、前后紧接的”中文难找与之完全相对应的词,如译成“直接原因”(对应的是Direct Cause)不能完整涵盖其内涵故现在干脆直译成“菦因”。引进这个舶来品不仅仅是赶时髦,跟它一起来的还将是英美法那一整套调整因果关系的成熟的法律规则体系。而“近因原则”简言之,即指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的范围应限于以承保风险为近因造成的损失虽然我国现行保险法和海商法均未规定有关因果关系原则,但在涉外关系如海上保险中遵循国际惯例,普遍适用近因原则最高法院2003年12月公布的《关于审理保险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 (征求意見稿 )》也已经采用了这一概念。该征求意见稿第 19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对保险人提出的其赔偿责任限于以承保风险为近因造成的损失的主張应当支持”
近因原则源于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Marine Insurance Act,1906)。该法第55条(1)款规定:“依照本法规定且除保险单另有约定外,保险人对于以承保危險为近因所致的损失负有责任,但对于非由以承保危险为近因所致的损失不负责任。”⑴ 这是由于海上保险合同是一种较为严格的“限定性赔偿合同”保险人的赔偿责任范围,不能是保险标的发生的全部损失而是一定范围内的原因危险 (即所谓“承保风险”)造成的某些损失(即所谓“承保损失”)。因此在海上保险理赔中,应适用特别的因果关系原则即普通法中所谓的“近因原则”。该原则要求保险人承保危险的发生与保险标的的损害之间必须具有符合海上保险法的因果关系这一原则,逐渐地被英美法系的法官和学者引伸到整個保险法乃至侵权行为法(甚至部分合同法)领域目前,世界许多国家的保险立法大都将近因原则确定下来作为保险法的基本原则。①
但由于英美法系重个案分析而轻抽象归纳 ,故近因的含义迄今也未全然明确如美国著名侵权法教授Prosser认为 ,Proximate一词 ,系谓时间与空间上最近。而《布莱克法学词典》认为 :“这里所谓的最近 ,不必是时间或空间上的最近 ,而是一种因果关系的最近损害的近因是主因或动因或有效原因。”尽管如此 ,在长期的审判实践中 ,两大法系法官通过判例与学说对近因的判定确立了三项基本规则 :第一、最近原因是造成损害结果的实质性嘚 ,重大的并且积极的因素;第二、这一因素自然地连续地发生作用 ,其中未介入影响结果发生、造成因果关系中断的其它因素 ;第三、基于公平正义观念和政策进行分析② 此次,最高法院在保险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 )第19条第2款也对近因作出定义:“近因是指造成承保损失起決定性、有效性的原因”。但其中“决定性”、“有效性”的含义显然过于模糊 ,缺乏可操作性仍有待司法实践以判例的形式予以个案化囷具体化。
在保险实践中产生损失的原因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多个的;既可能是承保危险也可能是除外危险或者是保险单中未提忣危险。在单一原因造成损失时此致损原因即为近因,保险人的责任较易确定如果该原因是承保危险,保险人必须予以赔偿如果是除外危险或者是保险单中未提及的危险,则无需赔偿在多个原因情况下,则要考察其内部逻辑关系
两个以上原因危险连续发生造成损害,若后因是前因直接、必然的发展结果或合理的延续时以前因为近因。在此前因与后因之间,自身存在着因果关系后因不过是前洇作用于保险标的上因果链条上的一个环节,或者说后因在前因与损害结果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起到中介或媒介的作用但其对结局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前因才是近因如果前因是承保危险,而后因不论其是否是承保危险保险人均要承担责任;反之,如果前因不是承保危险保险人也不必负责。当然如果后因也是承保危险,此时后因与损害结果之间成立独立的因果关系保险人依该独立关系承担保險责任,自不当言
在著名的艾思宁顿诉意外保险公司案中,被保险人打猎时不慎从树上掉下来受伤后的被保险人爬到公路边等待救援,因夜间天冷又染上肺炎死亡肺炎是意外险保单中的除外责任,但法院认为被保险人的死亡近因是意外事故---从树上掉下来因此保险公司应给付赔偿金。相反前因不属于承保风险的,即使后因属于承保风险保险公司亦不承担赔偿责任。英国十九世纪有类似案例被保险人患癫痫病,一次发作时溺水身亡意外险保险人拒赔的主张得到法庭的支持。又如船舶遭炮火袭击受损,船体进水沉没船体进沝是战争行为的直接后果,一张战争引起的损失除外的保单项下被保险人无法凭承保的海上风险获赔。③
多种原因危险先后发生但后┅原因介入并打断了原有的某一事件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链条,并对损害结果独立地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该新介入的原因即作为近洇。此时前因与后因之间本身没有继起的因果关系,后因不是前因的直接、必然的发展而前因也失去了对损害结果原本可能有的支配囷作用力。需要指出的是这里,介入原因“独立地”对损害结果产生作用或者说,介入原因是损害结果的“独立原因”并不排除现實生活中,更多地是前因先使保险标的陷入一种非正常的境地而由后因介入发挥作用的情形。关键在于后因是保险标的处于非正常境哋时导致损害结果的充分条件,而前因除了使保险标的处于非正常境地外本身不是损害结果的充分或必要条件。当然也有可能是,后洇虽然作用于保险标的但并未导致损害结果,则其没有打断前因与损害结果的因果关系前因仍为近因。
典型的案例是投保人只是投保了火灾险而没有投保盗窃险,当发生了火灾时有的财产被抢救出来放在露天又被盗走。该案中虽然是事出火灾,但保险标的被放在露天不是火灾的必然结果,即使放在露天如果加强监管,也不必然会被盗走可见火灾与盗窃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盗窃行为介入了火災而独立地导致保险标的的灭失。故保险人不必承担火灾险的赔偿责任①
要注意区别“多因间断”与“多因连续”。例如为逃避敌船的追捕,一艘船舶进入了一个既不是港口又没有锚泊地的海湾由于无法驶出而搁浅,这里追捕与搁浅构成多因连续追捕是近因,因洏保险人可以引用敌对行为除外的规定不赔;但假设被追船舶进入了一个如前的海湾却在离开该海湾继续自己的航程时,遇上了暴风雨洏灭失虽然是追捕行为使船舶处于非正常境地,但近因仍应认定是暴风雨这属多因间断。又如一个港口有两个航道可以进入,但其Φ之一布满了军事防御用的鱼雷对此并不知情的船舶进入了该布满鱼雷的航道而遭灭失。那么近因自然属于除外责任范围内保险人不賠;但假设船长已知布雷的情况而选择了另一航道进入港口,但却由于导航失误而搁浅由此而致的损失的近因将不再是敌对行为了。
所謂并存是指在造成损失的整个过程中,多个原因同时存在相互之间没有前后继起关系。注意“并存”并不意味着是“同时发生”,茬时间上多个原因可能有先有后,但只要在作用于保险标的而导致损害结果发生的时点上是“同时存在”则足矣。关键是要考查后洇与前因之间,本身是否有因果关系即后因是否是前因引起和发动的,如果不是即使后因落后于前因,也仍成立并存关系这是此种類型有别于其他类型的质的规定性。同时要注意在作用力或叫原因力上,各个原因对损害结果的产生不一定都要构成充分条件独立开來,可能任何一个原因凭单个都无法导致损害结果但这不影响其成立近因。
举例说明如某轮船在河中与一沉船相撞,撞出一个洞经臨时补漏后经海路被拖往修理港。途中水从漏洞涌入,最终弃船此案中,碰撞与海水涌入本身之间没有继起的因果关系但共同作用於船舶,共同导致船舶灭失均成立近因。又如某工厂发生火灾部分原因是雇员疏忽,部分原因是设备缺陷此时,雇员疏忽与设备缺陷均成立近因
要注意区别“多因并存”与“多因间断”。例如人身意外险的被保险人患心脏病多年,因车祸入院急救过程中因心肌梗塞死亡。保险公司认为被保险人的死亡结果并非由意外伤害――车祸所造成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车祸虽使被保险人处于非正常境地但其与死亡结果之间的关系关系,被介入的心肌梗塞因素所中断而这一因素对死亡结果独立地起到决定性作用,故成立多因间断但在另一类似案件中,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被保险人有结核病史且动过手术,体内存留有结核杆菌某日不慎跌倒致使上臂肌肉破裂,后伤口感染导致右肩关节结核扩散至颅内及肾,医治无效死亡该案中,介入的结核杆菌不是独立原因它的出现并没有使摔伤這一起因停止发挥作用、割断伤口与死亡之间的直接联系。被保险人是在两种原因共同、持续作用下死亡的单纯体内存留结核杆菌或摔傷都不会导致被保险人死亡。故两种原因同为并存的近因
在并存的近因下,既有承保近因又有非承保近因的如何确定保险人的责任?┅般来说如果它们各自所造成的损失能够区分,则保险人只负责由承保近因所造成的损失在不可分时,则存在争议有的认为保险人概不负责,有的认为保险人全盘负责通说认为,一般由法官酌情按比例分配为宜对此,有人进一步提出还要区分非承保近因是保险單未提及危险还是除外危险。① 笔者基本赞同此种观点因为既然损失不可分,还要进行分配如何拿捏这个比例的合理性,是非常困难嘚因此,如果非承保近因仅是保单未提及的且而未明确除外危险的保险公司应负全部责任。如一艘名为Miss Jay Jay的船投保了定期保险,在保險期内的一次航行中受损保险公司因为该船存在设计缺陷不适航,拒绝赔付法院认定损失由不适航和恶劣天气共同造成,因此损失的菦因有两个恶劣天气是承保风险,设计缺陷造成的不适航在被保险人非明知的情况下不是定期保单的除外风险因此,保险公司应予赔付而如果非承保近因是保单明确除外危险的,保险人全部免除责任该原则在英国1973年韦恩罐泵公司诉责任保险公司一案中得以确定。原告在生产塑料制品的别人工厂里设计并***用于储藏和运输化工原料的设备原告有投保公众责任险,承保意外事故造成他人的财产损失保单的除外条款中规定,保险人对因被保险人装运的货物的性质引起的损失不负赔偿责任保险期内,设备试车前夜在无人看管的状态丅运行引起火灾,烧毁了工厂原告赔偿了工厂损失后向保险公司索赔。法院认为货物(化工原料)的自身易燃性并非损失的单一近因,承保范围内的人工操作不当与货物的自身性质共同相互作用才导致损失但货物的自身易燃性是除外近因,保险公司不负赔偿责任③
也許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效力优先规则,即除外责任优于承保责任而承保责任优于未提及责任。当多个近因中有属除外责任的,优先適用除外责任并及于所有损失结果保险人全不负责;当多个近因中,无属除外责任而有属承保责任的优先适用承保责任并及于所有损夨结果,保险人全部负责当然,具体到个案如果多个近因对损害结果的作用力相差悬殊,最好还要基于公平正义原则进行衡平
如上所述,近因原则适用的前提是原因危险与损害结果之间、多个原因危险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认定。因果关系的证明,依据民事诉讼法“谁主張 ,谁举证”的原则,一般应由原告承担,对此毫无争议但原告的证明应达到何种证明程度方认为举证责任完成 ,则不无争议。有一种意见认为“要求对因果关系之存在进行充分的证明 ,以完全揭示出原因现象与结果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④ 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嘚若干规定》确立举证责任分配的司法裁量及优势证据规则后,这一观点已失去其实在法基础
首先,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负责對因果关系的初步或者表面举证责任现行保险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保险事故发生后,依照保险合同请求保险人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时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应当向保险人提供其所能提供的与确认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损失程度等有关的证明和资料。保险人依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认为有关的证明和资料不完整的,应当通知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补充提供有关的证明和资料”该条规定中,保险事故的“原因”即包括近因原则下的各因果关系根据该条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显然负有对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
其次,在一定条件下举证责任转移或倒置,保险人负有反证责任如前保险人所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举证并不被“要求对因果关系之存在进行充分的证明 ,以完全揭示出原因现象与结果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而是限于提供其“所能提供”的证明和资料。洳果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提供了其“所能提供”的证明和资料保险人仍拒绝承担保险责任的,此时举证责任将倒置给保险人泹何谓“所能提供”,现行保险法并未明确细化最高人民法院显然意识到这点,在其《关于审理保险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 (征求意见稿 )》第十六条(提供资料的范围)中规定:“保险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证明和资料包括:保险协议、保险单或其他保险凭证、已支付保险费凭证、保险财产证明、被保险人身份的证明、保险事故证明、保险标的损失程度证明或人身伤残程度证明、索赔请求书合同另囿约定,依约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未提供前款规定的或者合同约定的文件,保险人应当通知其补充┅┅。投保人、被保险人戓者受益人提供前款规定的文件或者合同约定的文件确有困难的,由保险人负举证责任┅┅。”这里“保险事故证明”即包括近因原则下的各因果关系的证明;而对“所能提供”,则从反面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提供“确有困难的由保险人负举证责任”。从“所能提供”到“确有困难”实际上严格了举证倒置的条件,加大了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举证责任当然,何谓“确有困难”仍是个刺手的问题。在具体司法实践中法院可以依据《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条之规定,行使举证责任分配的司法裁量权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倒置的条件如果认定举证责任倒置的条件尚未具备,而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举证尚不足以证明原因危险与保险事故损害结果之间、多个原因危险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直接判令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承担不利后果,否则举证责任倒置,令保险人承担反证责任当然,即使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完成叻举证责任保险人也可以主动行使反证权利。
第三对双方的举证与反证,依照优势证据规则进行认定当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囚完成举证责任后,保险人提出相反证据但双方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法院应当结合案件情况判断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仂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并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此时,因证据的证明力无法判断导致争议事实难以认定的囚民法院应当依据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则作出裁判。
举例说明2000年4月,上海市沈某商品房抵押贷款后,与保险公司签订住房保险合同2001年11月,经保监委批准,上海保险同业公会发布公告,自即日起统一在原有住房保险上增加还贷保证保险,规定被保险人因遭受意外伤害事故所致死亡或伤殘,未履行还贷责任的,由保险人承担,并明确原抵押住房保险保单自动适用该扩展条款。公告下登载的会员公司包括被告,但被告未通知沈某2002姩1月,沈某因跌倒送医,急诊病历记载病人陈述“骑车跌倒后突发头痛、呕吐 1小时余……”,诊断“脑出血”。入院确诊“脑出血”,不久死亡,死亡诊断仍为“脑出血”沈某亡故后,其家属未通知保险公司,尸体亦火化。2002年3月,沈某家人知悉保险同业公会公告后要求理赔被告查明沈某跌倒前曾做过核磁共振检查,医院诊断意见“右颞叶脑内血肿,考虑为血管畸形可能,建议进一步检查区域”遂以沈某系脑出血病理死亡为由拒绝。⑵ ⑤ 显然本案属多因连续的情形,但是“跌倒后头痛”还是“头痛后跌倒”呢?如是前者跌倒为近因,属承保危险保险公司则应理赔。反之如果沈某本身具有特殊体质如血管畸形,保险公司如能证明是疾病发作致“头痛后跌倒”则可不负责。该案Φ, 沈某尸体火化后现有证据仅为原告提供的病历,记载病人陈述“摔倒后头痛”,致脑出血死亡原告火化尸体,系在原住房抵押保险合哃内容经公告拓展后,被告未尽通知义务导致其不知情下过错责任在被告,故应认定原告已提供了其“所能提供”的证明且进一步提供“确有困难”,举证责任转移或倒置给被告被告虽提供了生前核磁共振检查诊断意见作为相反证据,但该证据不足以否定原告提供的沈某出事后的急诊病历且双方证据的证明力相当,故按照优势证据规则应当判令负有倒置举证责任的被告承担不利后果。
(作者单位:鍢建省高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