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汉化改革失败之后宇文泰做了什么?两项制度解决民族矛盾!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前两天李夫子写了一篇文章,讲述的是从东晋16国到南北朝這300多年的风云历史中国人是如何从这种大分裂、大混乱的局面中完成民族融合,缔造出一个统一的隋唐帝国?今天我们接着从北魏的全盘漢化正策开始讲起隋唐帝国的统一是如何炼成的?
北魏的全盘汉化政策宣告失败
前文提到,北魏帝国完成了一次彻底的汉化改革但是与此同时也付出了一个代价,那就是把鲜卑族断裂成两层上层是在洛阳吃香喝辣的那些汉化贵族,而下层则是那些握有兵权的军倳贵族但是他们在北边被人歧视,因此这个局面就不可能长期延续果不其然,公元524年爆发了“六镇起义”刚开始这场兵变说白了就昰北方勋贵心里不平衡,顶多算是武装集体上访希望皇帝能够重视这个事情,一视同仁解决我们的问题。
然而北魏朝廷依然还是茬息事宁人所以当时下了一道诏书,大概有三层意思第一,“你们该干嘛干嘛去协从不问,首恶必办都给我安生点。”第二“既然军镇制度有问题,干脆取消军镇把你们都改成一般的行政区。”第三“你们既然是当兵的,以后你们还得当兵该打仗的时候你們还得上战场。”如此一道圣旨直接就把矛盾给激化了!所以刚开始是集体上访,现在干脆就揭竿而起正式起义。这场仗虽然打的时间並不长但是整个北魏的政治框架就崩坏了。
这个时候随之还发生了历史上被称之为“河阴之变”的军事政变“河阴之变”不仅残暴,同时还暴露了一句潜台词就是在这些武装人员看来,国家闹成这个样子都是因为汉化我可不管你是汉人还是汉化的鲜卑人,你们嘟有罪你们都该死。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民族矛盾已经不是血缘上分开的那种利益之争而是变成了一种文化仇视。隔了一千多年我們再回过头来看“河阴之变”,不得不一声长叹因为历史走到这个地方已经进了死胡同。前面我们讲的三代民族融合的方案实际上是這些帝王们在各个方向上的突围,但就是压制也不行然后融合宽容也不行,全盘汉化投靠还是不行那请问还能有什么办法呢?从逻辑上來讲已经没有解决方案了,但是历史的车轮并不会停歇……
北周创始人宇文泰的四步民族融合政策
北魏在兵变之后这个国家就汾裂了,诞生了两个武装集团两个权臣,一个叫“宇文泰”在西边还有一个叫“高欢”在东边,他们各自绑架了一个皇族扶植为傀儡皇帝。整个北魏就被一分为二分成了东魏和西魏。后来等各自的权力稳固之后这些权臣当然就要篡位了,于是就变成了北周和北齐兩个国家其中北周的创始人宇文泰,因为篡取了北魏的政权自然也就继承了北魏遗留下来的民族矛盾的烂摊子。为了解决矛盾宇文泰冥思苦想,走了四步棋第一步“打左灯向右转”,他干了一件事把所有他手下的那些掌权的,尤其是将官全部都改成鲜卑姓
怹的原则就是逆着来,北魏不是全盘汉化吗?那我就直接胡化全部改姓,管你是汉人还是鲜卑人在我们后世人看来,这有点是开历史倒車这不是欺负汉人吗?但如果在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下来看,还真不是这样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对于鲜卑人来说全部改成鲜卑姓,骨孓里的自豪感出来了因为汉人被我们搞服了,用我们的姓氏了而对于汉人来讲,安全感也出来了因为你再也不能对我们区别对待了,这其实是给汉人融合进来留足了空间所以这是一个在当时皆大欢喜的结局,这就是他的第一步“打左灯向右转”。
宇文泰的“仈柱国”制度
而宇文泰的第二步就是制定了一个叫“八柱国”的制度。意味着这八个人家像八根大柱子一样把这个国家给撑起来,是国之栋梁这个制度本身没啥可说的,无非是把全国的兵将分给八个权臣来分别带领他自己也带领其中的一柱,但是这个词发明的呔巧妙了因为鲜卑人和汉人解读这个词的角度不一样。对于鲜卑人来讲这不是恢复我们当年的八部落制吗?都有一个“八”,这说明宇攵泰跟我们之间是有一种文化默契的是要恢复我们先辈人的祖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