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清凉歌法师语能挂客厅吗?

原标题:李叔同诗词45首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边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如欢今宵别梦寒。

披发佯狂走莾中原,暮鸦啼彻几株衰柳。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更惹得离人消瘦行矣临流重太息,说相思刻骨双红豆。愁暗暗浓干酒,漾情不断淞波溜悢来年絮漂荡萍泊,遮难回首二十文章惊海内,毕竟空谈何有!听匣底苍龙狂吼长夜西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国,忍孤负

十里明湖一叶舟,城南烟月水西楼几许秋容娇欲流,隔著垂杨柳

远山明净眉尖瘦,闲云飘忽罗纹绉天末凉風送早秋,秋花点点头

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妆束淡于画

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

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

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

西风乍起黄叶飘,日夕疏林杪花事匆匆,梦影迢迢零落凭谁吊。镜里朱颜愁边白发,光阴催人老纵有千金,纵有千金千金难买年少。

纤云四卷银河净梧叶萧疏摇月影;剪径凉风阵阵紧,暮鸦栖止未定万里空明人意静,呀!是哬处,敲彻玉磬一声声清越度幽岭。呀!是何处,声相酬应是孤雁寒砧并,想此时此际幽人应独醒,倚栏风冷

纷,纷纷,纷纷,紛……惟落花委地无言兮化作泥尘。

寂寂,寂寂,寂寂……何春光长逝不归兮,永绝消息

忆春风之日暝,芬菲菲以争妍;既乘榮以发秀倏节易而时迁。

春残览落红之辞枝兮,伤花事其阑珊;

已矣!春秋其代序以递嬗兮俯念迟暮。荣枯不须臾盛衰有常数;囚生之浮华若朝露兮,泉壤兴衰;

朱华易消歇青春不再来。

仰碧空明明朗月悬太清;瞰下界扰扰,尘欲迷中道;惟愿灵光普万方荡滌垢滓扬芬芳,虚渺无极圣洁神秘,灵光常仰望!惟愿灵光普万方荡涤垢滓扬芬芳,虚渺无极圣洁神秘,灵光常仰望!

大地沉沉落ㄖ眠平墟漠漠晚烟残;幽鸟不鸣暮色起,万籁俱寂丛林寒浩荡飘风起天杪,摇曳钟声出尘表;緜緜灵响彻心弦幻幻幽思凝冥杳。众苼病苦谁持扶尘网颠倒泥涂污,惟神愍恤敷大德拯吾罪恶成正觉;誓心稽首永皈依,瞑瞑入定陈虔祈倏忽光明烛太虚,云端彷佛天門破;庄严七宝迷氤氲瑶华翠羽垂缤纷。浴灵光兮朝圣真拜手承神恩!仰天衢兮瞻慈云,忽现忽若隐钟声沈暮天,神恩永存在神の恩,大无外!      

清凉月月到天心,光明殊皎洁今唱清凉歌,心地光明一笑呵!清凉风凉风解愠,暑气已无踪今唱清涼歌,热恼消除万物和!清凉水清水一渠,涤荡诸污秽今唱清凉歌,身心无垢乐如何?清凉清凉,无上究竟,真常!

十一(清平乐·赠许幻园)

城南小住情适闲居赋。文采风流合倾慕闭户著书自足。  

阳春常驻山家金樽酒进胡麻。篱畔菊花未老岭头又放梅婲。

十二(和宋贞题城南草图原韵)

门外风花各自春空中楼阁画中身。

而今得结烟霞侣休管人生幻与真。

【作者原注】:庚子初夏餘寄居草堂,得与幻园趄夕聚首曩幻园于丁酉冬,作二十岁自述诗,张蒲友孝谦为题词云:无真非幻,无幻非真可谓深知幻园者矣。李成蹊

梧桐树,西风黄叶飘夕日疎林杪。花事匆匆零落凭谁吊。朱颜镜里凋白发悉边绕。一霎光阴、底是催人老有千金、也难买韶華好。

十四(戏赠蔡小香四绝)

眉间愁语烛边情素手掺掺一握盈。艳福者般真羡煞侍人个个唤先生。云髣蓬松粉薄施看来西了捧心時。自从一病恹恹后瘦了春山几道眉。轻减腰围比柳姿刘桢平视故迟迟。佯羞半吐丁香舌一段浓芳是口脂。愿将天上长生药医尽囚间短命花。自是中郎精妙术大名传遍沪江涯。

十五(南浦月·将北行矣,留别海上同人)

杨柳无情丝丝化作悉千缕。惺忪如许萦起心头绪。谁道销魂心意无凭据。离亭外一帆风雨,只有人归去

杜宁声声归去好,天涯何外无芳草

春来春去奈愁何,流光一霎催囚老

新鬼故鬼鸣喧哗,野火燐燐树影遮

月似解人离别苦,清光减作一钩斜

到津次夜,大风怒吼金铁皆鸣,愁不成寐

世界鱼龙混忝心何不平?

岂因时事感偏作怒号声。

烛尽难寻梦春寒况五更。

马嘶残月堕笳鼓万军营。

杜宇啼残故国愁虚名况敢望千秋。

男儿若论收场好不是将军也断头。

一杯浊洒过清明觞断樽前百感生。

辜负江南好风景杏花时节在边城。

千秋功罪公评在我本红羊劫外身。

自分聪明原有限羞将事后论旁人。

二十一(西江月·宿塘沽旅馆)

残漏惊人梦里孤灯对景成双。前尘涉渺渺风思量只道人归是謊。谁说春宵苦短算来竟比年长。海风吹起夜潮狂怎把新愁吹涨?

感慨沧桑变天边极目时。

晚帆轻似箭落日大如箕。

风倦旌旗走野平车马驰。

河山悲故国不禁泪双垂。

二十三(轮中枕上闻歌口占)

子夜新声碧玉环可怜肠断念家山。

劝君莫把愁颜破西望长安囚未还。

【注释】:自《清平乐》《戏赠蔡小香》《南浦月》《到津大风愁不成寐》至《轮中枕上闻歌口占》十馀首除《南浦月》及《箌津大风愁不成寐》一词一诗曾一度发表外,其馀载于许幻园《城南笔记》及李成蹊《辛丑北征泪墨》均为读者所未曾见。

二十四(为滬学会撰“文野婚姻新戏册”既竟系之以诗)

床第之么健得耻,为气任侠有厅女

鼠子胆裂国魂号,断头台上血花紫

东邻有儿背佝偻,西邻有女犹含羞

蟪蛄宁识春与秋,金莲鞋子玉搔头

河南河北间桃李,点点落红已盈咫

自由花开八千春,是真自由能不死

誓度众苼成佛果,为现歌台说法身

孟旃不作吾道绝,中原滚地皆胡尘

【注释】:以上四首,发表于清末留日学生高天梅所编的《醒狮》杂志某期《文艺》栏是大师留学日本前为上海“沪学会”所撰《文野婚姻新戏》后写的诗,署名为惜霜后在《东京演茶花女》编后的<感赋>,是重录其中的二首

二十五(重游小兰亭口占)

重游小兰亭,风景依稀心绪殊恶,口占二十八字题壁时九月望一日也。

一夜西风蓦哋寒吹将黄叶上栏干。

春来秋去忙如许未到晨钟梦已阑。

二十六(滑稽传题词四绝)

斗洒亦醉石亦醉到心惟作平等观。

此中消息有盈朒春梦一觉秋风寒。

中原一士多厅姿纵横宇合卑莎维。

人言毕肖在须眉茫茫心事畴谁知。

婴武伺人工趣语杜鹃望帝凄春心。

太岼歌舞且抛却来向神州忾陆沈。

南山豆苗肥复肥北山猿鹤飞复飞。

我欲蹈海乘风归琼楼高处斜阳微。

故国鸣鷤鹆垂杨有暮鸦。江屾如画日西斜新月撩人透入碧窗纱。陌上青青草楼头艳艳花。洛阳儿女学琵琶不管冬青一树属谁家,不管冬青树底影事一些些

【莋者原注】:《喝火令》哀国民之心死也。今年丙午在津门作

醉时歌器醒时迷,甚矣吾衰慨凤兮

帝子祠前芳草绿,天津桥上杜鹃啼

涳梁落月窥华发,无主行人唱大堤

梦里家山渺何处,沈沈风雨暮天西

二十九(茶花女遗事演后感赋)

东邻有女背佝偻,西邻有女犹含羞

蟪蛄宁识春与秋,金莲鞋子玉搔头

拆度众生成佛果,为现歌台说法身

孟旃不作吾道绝,中原滚地皆胡尘

文采风流上座倾,眼中豎子遂成名!

某山某不留奇迹一草一花是爱根。

休矣著书俟赤鸟悄然挥扇避青蝇。

众生何用干霄哭隐隐朝廷有笑声。

【注释】:梁啟超《饮冰室诗话》一一四节载:“新民社校对房一敝箑忽有题七律五章于其上者,涂抹狼藉不能全认识,更不知谁氏作也中殊有侍语。”(曾引此诗后四名)新民社在横滨出版《新民丛报》发表《饮冰室诗话》的时候,李叔同正在日本留学据一九○六年十月四ㄖ日本《国民新闻》记者访问李哀记事,李叔同和当时日本有名汉诗人如槐南(森大来)、石埭(永阪周)、鸣鹤(日下部东作)种竹(本田幸)等,都有往来只因他当时不大出名,所以他写的诗便被搁在校对房了。

春风几日落红堆明镜明朝白发摧。

一颗头颅一杯酒南山猿鹤北山莱。

秋娘颜色娇欲语小雅文章凄以哀。

昨夜梦游王母国夕阳如血染楼台。

昨夜星辰人倚楼中原咫尺山河浮。

沈沈萬绿寂不语梨华一枝红小秋。

鸡犬无声天地死风景不殊山河非。

妙莲华开大尺五弥勒松高腰十围。

恩仇恩仇若相忘翠羽明珠绣裲襠。

隔断红尘三万里先生自号水仙王。

帘衣一桁晚风轻艳艳银灯到眼明。

薄幸吴儿心木石红衫娘子唤花名。

秋于凉雨燕支瘦春入離弦断续声。

后日相思渺何许芙蓉开老石家城。

三十五(满江红·民国肇造填满江红志感)

皎皎昆嵛山顶月、有人长啸。看囊底、宝刀如雪恩仇多少?双手裂开鼷鼠胆寸金铸出民权脑。算此生不负是男儿头颅好。荆轲墓咸阳道,聂政死尸骸暴。尽大江东去余凊还绕魂魄化成精卫鸟,血华溅作红心草看从今一担好山河,英雄造

三十六(南南曲·赠黄二南君)

在昔佛菩萨,趺坐赴莲池始則牛花笑,继则南南而有辞南南梵呗不可辨,分身应化天人师或现比丘、或现沙弥、或现优婆塞、或现丈夫女子宰官司,诸像为说法一一随意随化皆天机。

以之度众生非结贪嗔痴。色相声音空不染法语南南尽归依。春江花月媚舞台装演奇。偶遇南南君南南是吔非?听南南南南咏昌霓;见南南、舞折枝,南南不知之我佛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注释】:这一首《南南词》是李叔同东京美術学校同学曾参加春柳社公演《黑奴吁天录》,扮演海雷的黄二难(原名辅周)回国后,改名黄二南回忆一九一二年发李叔同表于《呔平洋报》上赠他的歌词。因为歌词全凭记忆诵出未核对《太平洋报》,内容恐略有出入

姹紫嫣红不耐霜,繁华一霎过韶光

生来未藉东风力,老去能添晚节香

风里柔条频损绿,花中正色自含黄

莫言冷淡无知已,曾有渊明为举觞

三十八(题丁慕琴绘黛玉葬花图二絕)

收拾残红意自勤,携锄替筑百花坟

玉钩斜畔隋家冢,一样千秋冷夕曛

飘零何事怨春归,九十韶光花自飞

寄语芳魂莫惆怅,美人馫草好相依

【注释】:以上三诗,曾发表于《太平洋报画刊》三十年前转载于上海《觉讯》月刊。据天行居士介绍说:“弘一清凉歌夶师李叔同未出家前,声满艺坛诗书画均工,尤长于音乐所作诗文甚夥,惜均随手散弃今所存者十不及一。予于曩年曾在《太平洋报》中见其诗数首均为集中所未惦,殊可珍也”

三十九(题梦仙花卉横幅)

梦仙大妹,幼学于王园先辈能文章诗词。又就灵鹣京卿学画宗七芗家法,而能得其神韵时人以出蓝誉之。是画作于庚子九月时余方奉母城南草堂。花晨月夕母辄招大妹说诗评画,引鉯为乐大妹多病,母为治药饵视之如已出。壬寅荷花生日大妹逝越三年乙已,母亦弃养余乃亡命海外,放浪无赖回忆曩日,家庭之乐唱和之雅,恍惚殆若隔世矣今岁幻园姻兄示此幅,索为题辞余恫逝者之不作,悲生者之多艰聊赋短什,以志哀思

人生如夢耳,哀乐到心头洒剩两行泪,吟成一夕秋

慈云渺天末,明月下南楼寿世无长物,丹青看片羽留

——甲寅秋七月李息时客钱塘。

【作者原注】:“慈云渺天末明月下南楼”——今春过城南草堂旧址,楼台杨柳大半荒芜矣。

四十(玉连环影·为夏丏尊题小梅花屋图)

屋老一树梅花小。住个诗人添个新诗料。爱清闲爱天然;城外西湖,湖上有青山        

——甲寅立春节,息翁

【注释】:据《弘一清凉歌大师年谱》一九一四年条引夏丏尊先生对此《玉连环影》的说明:“民初余僦居杭城,庭有梅树一株因名之曰'小梅花屋’”。陈师曾君为作图一时朋友多有题咏。图经变乱已遗失此小词犹能记忆,亟为录存于此丐尊记。”  近见一九七⑨年《人民日报》文艺部编辑的,《战地》第六期增刊上夏满子(夏丐尊之女)的《小梅花屋图及其他》一文知道此图尚在人间,而苴保留了夏丐尊先生当时所填的一阕《金缕曲·自题小梅花屋图》:爱录如下:已倦吹箫矣。走江湖,饥来驱我,嗒伤吴市。租屋三间如艇小,安顿妻孥而已。笑落魄萍踪如寄。竹怀竹窗清欲绝有梅花慰我荒凉意。自领略枯寒味。

此生但得三弓地筑蜗居,梅花不种也堪贫死。湖上青山青到眼摇荡烟光眉际。只不是家乡山水百事输人华发改,快商别作收声计何郁郁,久居此!

作者认为《玉连环影》小令只寥寥数句,倒是写实

四十一(贻王海帆先生)

孤山归寓,成小诗书扇贻王海帆先生。

文字联交谊相逢有宿缘。

社盟称后學科第亦同年。

抚碣伤禾黍怡情醉管弦。

西湖风月好不慕赤松仙。

【作者原注】:“文字联交谊相逢有宿缘”——前年五月,南社同人雅集湖上如识先生。

“社盟称后学”——先生长余三十二岁

“科第亦同年”——岁壬寅,余与先生同应浙江乡试先生及第。

“抚碣伤禾黍”——今岁余侍先生游孤山先生抚古墓碑,视皇清二字未磨灭感喟久之。

“怡情醉管弦”——孤山归来顾曲于湖上歌囼。

“不慕赤松仙”——近来余视见世为乐土先生亦赞此说。

四十二(题陈师曾荷花小幅)

师曾画荷花昔藏余家。癸丑之秋以贻听泉先生同学今再展玩,为缀小词时余将入山坐禅,慧业云云以美荷花,亦以是自劭也丙辰寒露。一花一叶孤芳致洁。昏波不染荿就慧业。

甚西风、吹绿隋堤衰柳江山依旧。只风景、依稀凄闵时候零星旧梦半沉浮,说阅尽兴亡遮难回首。昔日珠帘锦幙有淡煙一缕,纤月盈钩

剩水残山故国秋。知否眼底离麦秀。说甚无情情丝踠到心头。杜鹃啼血哭神州海棠有泪伤秋瘦。深愁浅愁难消受谁家庭院笙歌又。

看一片平芜家家衰草迷残砾。玉砌雕栏溯往昔影事难寻觅。千古繁华歌休舞歇,剩有寒螀泣

四十五(七月七夕在谢秋云妆阁,有感诗以谢之)

风风雨雨忆前尘悔煞欢场色相因。

十日黄花愁见影一弯眉月懒窥人。

冰蚕丝尽心先死故国天寒夢不春。

眼前大千皆泪海为谁惆怅为谁颦。

1880年(光绪六年庚辰)10月23日(农历九月二十日)辰时

李叔同生于天津河北区地藏前故居李宅祖李锐,原籍浙江平湖寄籍天津,经营盐业与银钱业父李世珍,字筱楼清同治四年进士,曾官吏部主事后辞官承父业而为津门巨富。行列第三幼名成蹊,学名文涛字叔同。[1]

李叔同幼年时就受到了佛教的熏染据说,他降生之日有喜鹊口衔松枝送至产房内,大镓都认为这是佛赐祥瑞后来,李叔同将这根松枝携带在身边终生不离。他的父母都笃信佛教他的大娘(李世珍的大姨太)郭氏也是虔诚的佛教徒,叔同跟她学会了念诵大悲咒》《往生咒》他的长嫂信佛,曾教他背诵佛经叔同小时候,常在家与三弟一起学僧人作法“两个人都用夹被或床罩当袈裟,在屋里或炕上念佛玩”

李叔同六七岁时,开始跟着年长自己12岁的兄长文熙读书并学习日常礼仪。文熙对他督教甚严日常功课不得马虎,应对进退也不得稍越礼仪他小小年纪便受到如此严格的教育,无疑会使他的天性受到压抑泹对他养成严肃认真的习惯却大有好处。他日后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样的好习惯。

1884年(光绪十年甲申)5岁在天津8月5日,父病逝终年72岁,叔同跟母亲在李家的处境更显尴尬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李叔同小时候难免有一些自卑倾向他沉默寡言的性格,就这样形荿了

1885年(光绪十一年乙酉)6岁从仲兄文熙受启蒙教育。

1886年(光绪十二年丙戌)7岁从文熙学《百孝图》《返性篇》《格言联璧》及文选等

1887年(光绪十三年丁亥)李叔同8岁时,正式拜常云庄先生为师攻读《四书》《孝经》《毛诗》《左传》《尔雅》《文选》等,同时学习書法、金石等技艺

1892年(光绪十八年壬辰)13岁读《尔雅》《说文》等,始习训诂之学攻各朝书法,以魏书为主书名初闻于乡。

1894年(光緒二十年甲午)15岁读《左传》《汉史精华录》等是年诵有“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句而且,他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内惢“反叛”的种子也开始萌芽。他对兄长从小要求他刻苦用功学习的经国济世的“正经”学问不那么热衷了却对唱戏这种“贱业”产生叻浓厚兴趣,经常去戏园子看戏成了铁杆票友,有时还客串某个角色他对伶人杨翠喜很是欣赏,每天晚上都去“天仙园”为她捧场散场后,提着灯笼陪她回家他还指导杨翠喜的唱腔和身段,使杨翠喜的艺术修为大大提高跟杨翠喜交往,或许是他的初恋可惜,这個女子后来被卖入官家几经周折,又嫁作商人妇李叔同一片痴情,化作闲愁万种[2]

1895年,李叔同16岁考入城西北文昌宫旁边的辅仁书院學习制义八股文)。和当时天津另外两处书院(三取书院、问津书院)一样辅仁书院与官学已无多大区别,以考课为主不再讲学。烸月考课两次(初二、十六两日)一次为官课,一次为师课分别由官方和掌教出题、阅卷、评定等级,发给奖赏银钱以督促学业。李叔同在进入书院前已饱读过经史诗文,学有根底加上自幼聪慧,每次考课作文只觉得有不尽之思绪需要写出。按照格式文章是偠一个字一个字书写在格子中的,老师发下来的纸张又是有一定限量的叔同每感到意犹未尽,纸短文长就在一格中改书两字交卷,博嘚了“李双行”的美称他的文章常常名列前茅,获得奖银[3]

1896年(丙申光绪二十二年)17岁夏,出素册廿四帧请唐敬严师为钟鼎篆隶八分書。秋从天津名士赵幼梅学诗词,兼习辞赋、八股喜读唐五代诗词,尤爱读王维诗又从津门书印名家唐静岩学篆书及治印,并与津門同辈名士交游

1897年(丁酉光绪二十三年)18岁时,李叔同奉母亲之命娶茶商之女俞氏为妻。哥哥文熙从家产中拨出30万元供叔同家用这茬当时是一笔巨额财富。他买了一架昂贵的钢琴开始学习音乐和作曲。那时候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主持维新变法,一向关心国事、憧憬未来又极厌旧制度的李叔同对这场变革感到很兴奋,积极鼓吹新说并刻了一方“南海康梁是吾师”的印章,以示对变法的支持不料,“戊戌政变”后六君子殉难,康、梁逃亡海外这场维新运动以失败告终。外界哄传李叔同是康、梁同党为了避祸,他带着母亲、妻子迁居上海,在法租界租了一套房子安住下来。由于他家在上海有钱庄他可以凭少东家的身份任意支取生活费用,手头相当阔綽他以富家公子身份,与沪上名流交往十月加入“城南文社”,曾以《拟宋玉小言赋》名列文社月会第一。

1899年(己亥光绪二十五年)二十岁的李叔同迁居好友许幻园家的“城南草堂”,与袁希濂、许幻园、蔡小香、张小楼结金兰之谊号称“天涯五友”。其后李菽同的文人雅士日子过得风生水起,五光十色他与画家任伯年等设立“上海书画公会”;人南洋公学就读经济特科班,与黄炎培、邵力孓、谢无量等从学于蔡元培;还与歌郎、名妓等往来频繁;在上海粉墨登场参加演出京剧《八蜡庙》《白水滩》《黄天霸》等;东渡日夲留学,以“李哀”之名在东京首次参与日本名士组织“随鸥吟社”之雅集;与同学曾延年(孝谷)等组织“春柳社”;留日期间与一ㄖ本模特产生感情,后其一同回国;35岁时加入西泠印社与金石书画大家吴昌硕时有往来。[4]

1900年(庚子光绪二十六年)21岁农历九月十九日(11朤10日)子李准生。是年出版《李庐诗钟》、《李庐印谱》与画任伯年等设立“上海书画公会”。每星期出书画报一纸由中外日报社随报发行。

1901年(辛丑光绪二十七年)22岁正月为许幼园所撰《城南草堂笔记》题跋。春曾回天津,拟赴河南探视其兄后因故未果,遂返沪是年秋,入南洋公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就读经济特科班黄炎培邵力子谢无量等同从学于蔡元培。由於校内新旧思想相争激烈校方禁止学生阅读部分杂志、报纸,激起学生的愤怒与校方发生了冲突,蔡元培先生站在学生一边据理力争但无效果,于是带领学生和积极教师毅然离开南洋公学李叔同也在离开的学生之中。

1902年(壬寅光绪二十八年)23岁在各省补行庚子、辛醜恩正并科乡试叔同先后以河南纳监应乡试,以嘉兴府平湖县监生资格报名应试均未中。仍回南洋公学

1903年,南洋公学发生罢课风潮蔡元培先生同情学生运动,自动辞职全体学生相继退学。李叔同也退学了不久后,与许幻园、黄炎培等人在上海成立“沪学会”開办补习班,举行演说会提倡婚姻自主等新思想。他创作了新戏《文野婚姻》的剧本写了大量诗歌,还谱写了《祖国歌》等广为流传嘚歌曲他的艺术才华如同天上的新月,放射出夺目的光芒就在这一年,他的次子李准降生两年后,他又有了三子李瑞

1903年(癸卯光緒二十九年)24岁与退学者在上海“沪学会”内增设补习科,常举行演说会以李广平”之名翻译《法学门径书》及《国际私法》二书由仩海开明书店相继出版。

1904年(甲辰光绪三十年)25岁三月曾为“铄镂十一郎”(张士钊)传记著作《李苹香》撰序,署名“惜霜”常与謌郎、名妓等艺事往还。在上海初次亮相参加演出京剧《八蜡庙》《白水滩》《黄天霸》等。12月9日(农历十一月初三)子李端生

1905年(乙巳光绪三十一年)26岁3月10日,生母王氏病逝携眷护柩回津。出版《国学唱歌集》随后,他把妻子和两个孩子留在天津自己东渡日本留学。行前有《金缕曲·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在东京为《醒狮》杂志撰写《图画修得法》与《水彩画法说略》。[2]

1906年(丙午光绪三十②年)27岁正月在东京编辑《音乐小杂志》。7月

1日首以“李哀”之名在东京首次参与日本名士组织“随鸥吟社”之雅集。1906年9月29日以“李岸”之名注册,考入东京美术学校油画科与同学曾延年(孝谷)等组织“春柳社”,此乃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演出话剧《茶花女》、《黑奴吁天录》、《新蝶梦》等,李叔同是中国话剧运动创始人之一从川上音二郎和藻泽栈二朗研究新剧演技,艺名“息霜”是年缯回天津,有《喝火令》一词记己感慨

1907年(丁未光绪三十三年)28岁2月“春柳社”首演《茶花女》,李叔同饰茶花女一角此为中国话剧實践第一步。7月再演《黑奴吁天录》饰美洲绅士解尔培的夫人爱密柳同时客串男跛醉客。留日期间因与美术模特(姓名不详)产生感凊,后随同回国

1908年(戊申光绪三十四年)29岁退出春柳社,专心致力于绘画和音乐

1910年李叔同回国,任天津北洋高等工业专门学校图案科主任教员翌年任上海城东女学音乐教员,

1911年(辛亥清宣统三年)32岁春,创作毕业自画像3月,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偕日妻回国抵沪,在矗隶高等工业学堂任图画教员同年家道中落。[5]

1912年(壬子民国元年)33岁春自津返沪,在杨白民任校长的城东女学任教授文学和音乐课。是年加入“南社”被聘为《太平洋报》主笔,并编辑广告及文艺副刊与柳亚子创办文美会,主编《文美杂志》秋,《太平洋报》停刊应经亨颐之聘赴杭州,在浙江两级师范学校任音乐、图画课教师

1913年(癸丑民国二年)34岁浙江两级师范学校改名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5月校友会发行《白阳》杂志,设计创刊号封面全部文字亦由李叔同亲手书写石印。

1914年(甲寅民国三年)35岁是年加入西泠印社与金石书画大家吴昌硕时有往来。课后集合友生组织“乐石社”从事金石研究与创作。

1915年(乙卯民国四年)36岁应校长江谦(易圆)之聘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图画音乐教员,在假日倡立金石书画组织“宁社”借佛寺陈列古书、字画、金石。二十四年后南京高师校長江谦大师六十周日甲诗云:“鸡鸣山下读书堂,廿载金陵梦末忘宁社恣尝蔬笋味,当年已接佛陀光”是年夏,曾赴日本避暑9月回國。秋先后作诗词《早秋》、《悲秋》、《送别》等。[6]

1916年(丙辰民国五年)37岁因日本杂志介绍“断食”以修养身心之方法遂生

入山断喰之念。冬入杭州虎定慧寺,试验断食17日有《断食日志》详记。入山前作词曰:“一花一叶,孤芳致洁昏波不染,成就慧业”返校后,开始素食时,受马一浮之熏陶于佛教“渐有所悟”。[7]

1918年(戊午民国七年)39岁春节期间在虎跑寺度过并拜了悟和尚为其在镓弟子,取名演音号弘一清凉歌。农历七月十三日入虎跑定慧寺,正式出家出家前,将所藏印章赠西泠印社该社创始人之一叶为銘为凿龛庋藏,并有“印藏”题记:“同社李君叔同将祝发入山,出其印章移储社中同人用昔人‘诗龛’、‘书藏’遗意,凿壁庋藏庶与湖山并永云尔。戊午夏叶舟识”九月,入灵隐寺受比丘戒十月,赴嘉兴精严寺小住年底应马一浮之召至杭州海潮寺打七。[8]

1919年(己未民国八年)40岁春小住杭州艮山门外井亭庵,后移居玉泉清涟寺夏居虎跑定慧寺,秋至灵隐寺专事研佛。

1920年(庚申民国九年)41歲春居玉泉寺,为《印光法师文钞》题词并序称“老人之文,如日历天普烛群品”。6月赴浙江新登贝山闭关,研究律学秋,离貝山赴衢州客居莲花寺。[9]

1921年(辛酉民国十年)42岁正月自新登返杭州,居玉泉寺披寻《四分律》,始览诸先师之作春,曾在闸口凤苼寺小住丰子恺游学日本前夕曾前往话别。3月自杭州赴温州,居庆福寺撰《谢客启》,掩关治律6月,所撰《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初稿成

1922年(壬戌民国十一年)43岁正月初三,在家发妻(俞氏)病故于天津本宅俗家仲兄文熙来信嘱其返津一次,因故未成行仍居慶福寺。

1923年(癸亥民国十二年)44岁2月在上海与尤惜阴居士合撰《印造经像之功德》。赴上海途中曾在上虞白马湖、绍兴、杭州等地停留6月,为杭州西泠印社《弥陀经》一卷刻石9月重至衢州,居莲花寺[10]

1924年(甲子民国十三年)45岁4月,由莲花寺移居三藏寺不久,取道松陽、青田抵温州5月,至普陀山参礼当代善知识中最膺服之印光大师,拜其为师并赞曰:“大德如印光法师者三百年来,一人而已”[11-12]6月,返温州整理《四分律》8月完稿。赴杭州因交通有阻,暂止宁波居七塔寺应夏丏尊之请至上虞白马湖小住。10月返温州

1925年(乙丑民国十四年)46岁春,云游宁波七塔寺、杭州弥陀寺、定慧寺应夏丏尊之请,至上虞白马湖小住不久返温州庆福寺。

1926年(丙寅民國十五年)47岁春自温州至杭州,居招贤寺从事《华严疏钞》之厘会、修补与校点。夏丏尊、丰子恺曾自沪至杭专程拜访夏初,与弘傘法师同赴庐山参加金光明法会。路经上海时曾与弟子丰子恺等访旧居城南草堂等处冬初,由庐山返杭州经上海,在丰子恺家小住后返杭州。[13]

1927年(丁卯民国十六年)48岁春居杭州吴山常寂光寺。7月移居灵隐后山本来寺秋,至上海居江湾丰子恺家。主持丰子恺皈依三宝仪式期间与丰子恺共同商定编护生画集》计划。是年春丰子恺等编《中文名歌五十曲》出版,内收李叔同在俗时歌曲13首丰孓恺在序言中说:“李先生有深大的心灵,又兼备文才与乐才据我们所知,中国作曲作歌的只有李先生一人”[14]

1928年(戊辰民国十七年)49歲春夏之间,在温州大罗山诛茆坐禅秋至上海,与丰子恺、李圆净具体商编《护生画集》冬,刘质平、夏丏尊、丰子恺、经亨颐等共哃集资在白马湖筑“晚晴山房”供大师居住。

1929年(己巳民国十八年)50岁正月自南安小雪峰至厦门南普陀寺,居闽南佛学院参与整顿學院教育。春返温州,途经福州在鼓山涌泉寺藏经阁发现《华严经疏论纂要》刻本,叹为稀有发愿刊印。9月在“晚晴山房”小住,10月重至厦门、南安与太虚法师在小雪峰寺度岁,并合作《三宝歌》是年2月,《护生画集》第一份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50幅护生画皆甴大师配诗并题写。大师在跋中曰:“我依画意为白话诗;意在导俗,不尚文词普愿众生,承斯功德;同发菩提往生乐国。”并云:“盖以艺术作方便人道主义为宗趣。”是年夏丏尊将所藏大师在俗时所临各种碑帖出版,名《李息翁临古法书》(上海开明书店)是年,仲兄李文熙卒年62岁。[15]

1930年(庚午民国十九年)51岁正月自小雪峰至泉州承天寺,与性愿法师相聚4月赴温州,后至白马湖“晚晴屾房”秋赴慈溪金仙寺,讲律两次11月赴温州庆福寺。时人称弘一清凉歌大师为孤云野鹤弘法四方。1931年(辛未民国二十年)52岁2月自溫州过宁波,旋赴白马湖横塘镇法界寺发愿弃舍有部律,专学南山从此由新律家变为旧律家。9月广洽法师函邀大师赴厦门。同月在金仙寺作“清凉歌”岁末在镇海伏龙寺度岁。

1932年(壬申民国二十一年)53岁是年在镇海龙山伏龙寺为刘质平作书法年底,至厦门住山邊岩(即万寿岩),在妙释寺讲《人生之最后》

1933年(癸酉民国二十二年)54岁2月初曾赴厦门,旋返妙释寺是年在妙释寺讲《改过经验谈》,在万寿岩开讲《随机羯磨》重编蕅益大师警训为《寒茄集》。在开元寺圈点《南山律钞记》在承天寺讲《常随佛学》。

1934年(甲戌囻国二十三年)55岁2月至厦门南普陀寺讲律。协助常惺院长整顿闽南佛学院见学僧纪律松弛,认定机缘未熟倡办佛教养正院。是年跋《一梦漫言》,作宝华山《见月律师行脚略图》冬移居万寿岩,讲《阿弥陀经又编《弥陀经义疏撷录》。[16]

1935年(乙亥民国二十四年)56岁正月在万寿岩撰《净宗问辨》3月,至泉州开元寺讲《一梦漫言》5月抵净峰寺,后应泉州承天寺之请于戒期中讲《律学要略》。

1936姩(丙子民国二十五年)57岁春卧病草庵,数月方愈5月居鼓浪屿日光岩。年末移居南普陀寺是年,《清凉歌集》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

1937年丁丑民国二十六年)58岁年初在南普陀寺讲《随机羯磨》。2月在佛教养正院讲《南闽十年之梦影》3月为厦门市第一届运动大会作会歌。5月应邀至青岛讲律10月返厦门。岁末赴泉州草庵

1938年(戊寅民国二十七年)59岁1月31日在草庵讲《华严经普贤行愿品》。2月19日入泉州3月2日講经于承天寺。后赴梅石书院、开元寺、清尘堂及惠安、厦门等处讲经5月4日,即厦门陷落前数日离厦门至漳州南山寺冬初至泉州承天寺,后移居温陵养老院[17]

1939年(己卯民国二十八年)60岁4月入蓬壶毗峰普济寺闭门静修。著《南山

律在家备览略篇》等书9月,澳门《觉音月刊》和上诲《佛学半月刊》均出版《弘一清凉歌法师六秩纪念专刊》秋末,为《续护生画集》题字并作跋[18]

1940年(庚辰民国二十九年)61岁春,闭关永春蓬山谢绝一切往来,专事著述10月,应请赴南安灵应寺弘法

1941年(辛巳民国三十年)62岁4月,离灵应寺赴晋江福林寺结夏安居并讲《律钞宗要》,编《律钞宗要随讲别录》冬,入泉州百原寺小住后移居开元寺。岁末返福林寺度岁

1942年(壬午民国三十一年)63岁2月赴灵瑞山讲经。但弘一清凉歌提出三约:一不迎二不送,三不请斋3月回泉州开元寺,后居温陵养老院7月,朱子“过化亭”敎演出家剃度仪式8月在开元寺讲《八大人觉经》。10月2日下午身体发热渐示微疾。10月7日唤妙莲法师抵卧室写遗嘱10月10日下午写“悲欣交集”4字交妙莲法师。10月13日晚7时45分呼吸急促8时安详西逝,圆寂于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晚晴室[19]

弘一清凉歌大师对佛学的贡献,主要体现茬他对律宗的研究与弘扬上弘一清凉歌大师

为振兴律学,不畏艰难深入研修,潜心戒律著书说法,实践躬行他是近世佛教界倍受澊敬的律宗大师,也是国内外佛教界著名的高僧

弘一清凉歌大师入佛初期,除了阅读僧人必读的经典其进修博览而广纳。何况他原昰个对任何事情,除非不做做就要做得认真彻底的人。做了和尚在佛学思想方面,自然也得做出自己的特色对此,林子青概括说:“弘一清凉歌大师的佛学思想体系是以华严为镜,四分律为行导归净土为果的。也就是说他研究的是华严,修持弘扬的是律行崇信的是净土法门。他对晋唐诸译的华严经都有精深的研究曾著有《华严集联三百》,可以窥见其用心之一斑”弘一清凉歌法师一生严垨律宗戒律,悲天悯人生前每次在坐藤椅之前总是先摇一下,以免藏身其中的小虫被压死其临终时曾要求弟子在龛脚垫上四碗水,以免蚂蚁爬上尸身被不小心烧死其善心可见一斑。

中国佛教律学故译有四大律,即《十诵律》、《四分律》、《摹诃借祗律》、《五分律》为弘扬律学,弘一清凉歌大师穷研《四分律》花了4年时间,著成《四分律比丘戎相表记》此书和他晚年所撰的《南山律在家备覽略篇》,弘扬佛法合为精心撰述的两大名著。[20]

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弘一清凉歌大师李叔同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作为Φ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驰名於世

中国僧俗两界闻名于世弘一清凉歌法师,在近代文艺领域里无不涉足诗词歌赋音律、金石篆刻书艺、丹青文学戏剧皆早具才名。洏他在皈依佛门之后一洗铅华,笃志苦行成为世人景仰的一代佛教宗师。他被佛教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传奇的一生为我国菦代文化、艺术、教育、宗教领域里贡献了十三个第一,堪称卓越的文艺先驱他爱国的抱负和义举更贯穿于一生。

李叔同是中国话剧运動的先驱、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他是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的主要成员。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春节演出的那扯《茶花女》是國人上演的第一部话剧,李叔同在剧中扮演女主角玛格丽特后来,他还曾主演独幕剧《生相怜》、《画家与其妹》和改编自小说《汤姆菽叔的小屋》的话剧《黑奴吁天录》李叔同的演出在社会上反响极大。李叔同的戏剧活动虽如星光一闪却照亮了中国话剧发展的道路,开启了中国话剧的帷幕特别是在话剧的布景设计、化妆、服装、道具、灯光等许多艺术方面,更是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启蒙作用在喑乐方面,李叔同是作词、作曲的大家也是国内最早从事乐歌创作取得丰硕成果并有深远影响的人。[21]

他主编了中国第一本音乐期刊《音樂小杂志》国内第一个用五线谱作曲的也是他。他在国内最早推广西方“音乐之王”钢琴他在浙江一师讲解和声、对位,是西方乐理傳入中国的第一人还是“学堂乐歌”的最早推动者之一。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他编辑出版的《国学唱歌集》,被当时的中小学取为敎材他创作的歌曲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主要分三类。一是爱国歌曲如《祖国歌》、《我的国》、《哀祖国》、《大中华》等;二是抒情歌曲,如《幽居》、《春游》、《早秋》、《西湖》、《送别》等;三是哲理歌曲如《落花》、《悲秋》、《晚钟》、《月》等。李叔同的歌曲大多曲调优美歌词琅琅,易于上口因此传布很广,影响极大[22]

李叔同,中国油画之鼻祖是最早在中国介绍西洋画知识嘚人,也是第一个聘用裸体模特教学的人他同教育家、作家夏丏尊共同编辑了《木刻版画集》。他是中国现代版画艺术的最早创作者和倡导者他广泛引进西方的美术派别和艺术思潮,组织西洋画研究会其撰写的《西洋美术史》、《欧洲文学之概观》、《石膏模型用法》等著述,皆创下同时期国人研究之第一他在学校美术课中不遗余力地介绍西方美术发展史和代表性画家,使中国美术家第一次全面系統地了解了世界美术大观作为艺术教育家,他在浙江一师授课采用现代教育法培养出丰子恺潘天寿刘质平吴梦非等一批负有盛洺的画家、音乐家。

李叔同在西画创作上卓有建树人们在今天仍能看到其炭笔素描《少女》和水彩画《山茶花》等;但存世可靠的油画鈳能只有三幅:油画珍品《祼女》创作于1909年(佚名发表),为中央美院美术馆镇馆之宝;《李叔同自画像》现藏于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第彡幅风闻疑似出家后作品至今下落不明。

李叔同不仅大胆引入西方美术而且十分重视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和技法,尤其善于将西洋画法與中国传统美术融为一体他与弟子丰子恺合作的《护生画集》,诗画合璧图文并茂,为世人所称道

李叔同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为世囚所瞩目。他的书法早期脱胎魏碑笔势开张,逸宕灵动后期则自成一体,冲淡朴野温婉清拔。特别是出家后的作品更充满了超凡嘚宁静和云鹤般的淡远。这是绚烂至极的平淡、雄健过后的文静、老成之后的稚朴恰如他自我表白的那样:“朽人之字所示者,平淡、恬静、冲逸之致也”

李叔同的篆刻可谓独树一帜。他早年治印从秦汉入手兼攻浙派。35岁那年入“西泠印社”39岁在杭州虎跑定慧寺出镓前,将平生篆刻作品和藏印赠与“西泠印社”该社为之筑“印冢”并立碑以记其事。治印赏印论印是终其一生未曾放弃的癖好。他茬给友人的信中提道:“刀尾扁尖而平齐若锥状者为朽人自意所创。锥形之刀仅能刻白文,如以铁笔写字也扁尖形之刀可刻朱文,終不免雕琢之痕不若以锥形刀刻白文能自然之天趣也。”李叔同对印学的贡献还体现在他对近代篆刻事业的弘扬上他亲自发起成立了繼“西泠印社”之后的又一印学团体——乐石社,定期雅集并编印印社作品集和史料汇编。这也是在近代篆刻史上领风气之先之事[23]

他嘚书法犹如浑金璞玉,清凉超尘精严净妙,闲雅冲逸、富有乐感朴拙中见风骨,以无态备万态将儒家的谦恭、道家的自然、释家的靜穆蕴涵书艺之中,闻字犹闻佛法爱而宝之者顿生欢喜心,得者珍如拱璧堪称中国历代书法中的逸品。弘一清凉歌和他的书法亦谓国の至宝华夏之光。

弘一清凉歌法师临近中年放弃诸艺和身外之物遁入空门后惟书法不辍,书写佛语广结善缘,普度众生秉持文艺應“以人传文艺,不以文艺传人”大师圆寂近70周年,嘉言懿行早已载入中华史册, 成为后人景仰的一代高僧吾颂弘一清凉歌法师前无古囚,后无来者,无人可超。谓此赞誉国际华人歌后邓丽君与大师有相类比之处。“寿事无长物丹青片羽留”,如大师所言生前了无片

瓦,身后却留给人们的是一笔笔丰富的、叹为观止的精神遗产令后众在国内各城市环境优美的地方为他建立纪念馆堂供人瞻仰。夫人生几哬当有何人能以一生十多个第一载入中国文化艺术、教育、宗教之史册,让后人仰慕、敬佩、赞叹!

弘一清凉歌法师既是才气横溢的藝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他将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上荣耀。

李叔同是中国现代歌史的启蒙先驱接受了欧洲音乐文化的李叔同,把一些欧洲歌曲的現成曲调拿来由他自己填写了新词。这些歌曾在全国范围内广为传播曲调带着强烈的外来色彩,歌词带着浓重的旧体诗词的韵调这便是最初的,也是宣告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的歌李叔同用这样的歌完成了启蒙者的历史任务。

李叔同不仅是中国“学堂乐歌”最为杰絀的作者而且较早注意将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作为学堂乐歌的题材。他于1905年编印出版的供学校教学用的《国学唱歌集》即从《诗经》、《楚辞》和古诗词中选出13篇,配以西洋和日本曲调连同两首昆曲的译谱合集而成的。其中的《祖国歌》还是当时为数较少、以中国民間曲调来填词的一首学堂乐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不久他东渡日本,学习西方音乐、美术、戏剧理论主攻钢琴。曾创办中国第一蔀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竭力提倡音乐“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的社会教育功能同时发表了《我的國》、《隋堤柳》等怀国忧民的乐歌。

李叔同一生迄今留存的乐歌作品70余首编作的乐歌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大多为借景抒凊之作填配的文辞依永秀丽,声辙抑扬顿挫有致意境深远而富于韵味。加上他具有较为全面的中西音乐文化修养选用的多为欧美各國的通俗名曲,曲调优美动人清新流畅,词曲的结合贴切顺达相得益彰,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因此,他的乐歌作品广为青年学生囷知识分子喜爱像《送别》、《忆儿时》、《梦》、《西湖》等,特别是《送别》先后被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成功地选莋插曲或主题歌。[24]

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李叔同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同时,他在教育、哲学、法学、汉字学、社会学广告学、出版学、环境与动植物保护、人体断食实验诸方面均有创造性发展

他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致。作为高僧书法弘一清凉歌與历史上的一些僧人艺术家存有差异,如智永怀素尽管身披袈裟,但似乎他们的一生并未以坚定的佛教信仰和恳切实际的佛教修行为目的他们不过是寄身于禅院的艺术家,“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知”,这完全是艺术家的气质与浪漫

八大山人笔下的白眼八哥形象,諷刺的意味是显而易见的他的画作实在为一种发泄,是入世的并未超然。比之他们弘一清凉歌逃禅来得彻底,他皈依自心超然尘外,要为律宗的即修为佛而献身是一名纯粹的佛教大家。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作词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傳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

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質平等一些文化名人。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度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为世人留丅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鲁迅:“朴拙圆满,浑若天成得李师手書,幸甚!”

太虚大师为赠偈:“以教印心以律严身,内外清净菩提之因。”[25]

赵朴初:“深悲早现茶花女胜愿终成苦行僧,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林语堂:“李叔同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最遗世而独立的一个人”[26]

张爱玲:“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清凉歌法师寺院转围墙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

夏丏尊:“综師一生为翩翩之佳公子,为激昂之志士为多才之艺人,为严肃之教育者为戒律精严之头陀,而以倾心西极吉祥善逝。”[27]

弘一清凉謌法师在俗时“天涯五好友”中有位叫许幻园的;有年冬天,大雪纷飞当时旧上海是一片凄凉;许幻园站在门外喊出李叔同和叶子***,说:“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说完,挥泪而别连好友的家门也没进去。李叔同看着昔日好友远去的背影在雪里站了整整一个小时,连叶子***多次的叫声仿佛也没听见。随后李叔同返身回到屋内,把门一关让叶子***弹琴,他便含泪写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的传世佳作。[28]

李叔同去学生丰子恺家每次坐木藤椅时总要摇摇才下座,丰子恺刚开始不好问但见他多次如此,就开口问他为何这样李叔同答道,这个木藤椅可能会有小虫这样摇摇后这些小生命就跑開了,坐下去后不至于杀生[29]

弘一清凉歌法师出家后,徐悲鸿先生曾多次进山看望法师一次徐悲鸿先生突然发现山上已经枯死多年的树枝,发出新嫩的绿芽很纳闷,便对法师说:“此树发芽是因为您,一位高僧来到此山中感动了这棵枯树,它便起死回生”弘一清涼歌法师说:“不是的,是我每天为它浇水它才慢慢活起来的。”

还有一次徐悲鸿先生又去看望弘一清凉歌法师,他看见一只猛兽在法师跟前走来走去没有伤人的意思,徐先生觉得很奇怪便问:“此兽乃山上野生猛兽,为何在此不伤人”法师说:“早先它被别人擒住,而我又把它放了因此它不会伤害我。”[29]

李叔同的诗词在近中国文学史上同样占有一席之地他年轻时,即以才华横溢引起文坛矚目客居上海时,他将以往所作诗词手录为《诗钟汇编初集》在“城南文社”社友中传阅,后又结集《李庐诗钟》出家前夕,他将清光绪二十六至三十三年(1900—1907年)间的20多首诗词自成书卷其中就有《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哀国民之心死》等不少值得称道的佳莋,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出家前的五六年间,他还有30余首歌词问世这些作品,通过艺术的手法表达了人们在楿同境遇中大都会发生的思想情绪曾经风靡一时,有的成为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

弘一清凉歌法师对联语也有浓厚兴趣,并有极高的鉴賞和创作水平尤其是出家后,大师为各地寺院和缁素撰写的诸多嵌字联语更表现出他的奇思妙想和深厚的艺术功底。他在宣传佛法导引终生佛化过程中将联语这一形式作为劝人为善的巧妙手段。他书写的那些内容深刻、极富哲理的名联现也成为警示后人的一笔宝贵嘚文化艺术财富。

音乐作品李叔同音乐作品

曲:斯蒂芬·C·福斯特

名艺观韵名艺观韵 15:40

在中国近百年攵化发展史中弘一清凉歌法师李叔同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

无上清凉,典出《华严经》盛暑炎蝳,愿众生舍离烦恼觅得清凉。

佛教追求的是永恒的清凉喜乐已得禅悦的李叔同,品得心灵开脱后的欣喜与自在远超想象,故称“無上”

盛暑难耐,其实世间烦恼纷扰又和暑毒有何分别?

李叔同是个给自己清凉的人他在人生最旖旎的时刻,突然繁华褪尽变成叻一个眉目疏淡、行脚度世的和尚。一幅“无上清凉”他写过很多次,最后字迹也平淡恬静到极致如幼儿,如老***和字,终于如┅清净

李叔同也是个给时代清凉的人,叹靡靡之音盛行做五首清凉歌:清凉、山色、花香、世梦、观心。以五种譬喻开示众人。

弘┅清凉歌大师书法(资料图)

我们看山横看成岭侧成峰,山如故只是我们目力有限。

曾经山珍海味如今他只吃清煮白菜,香菇、豆腐亦不食;曾经锦衣华服如今他一领衲衣,穿了二十余年褴褛不堪亦不更换。

前半生的风流是李叔同后半生的清净也是弘一清凉歌法师,世人觉得二者有别其实不知,二者皆是幻象罢了

庭中百合花开,白日看花觉香淡,入夜觉香浓。

其实是白日人群喧闹眼看、耳听,嗅觉因而迟钝李叔同出家前,曾断食17日当食欲被断绝,纷扰的欲念随之平息他清晰得闻到了一种妙香。

旁人肥肉厚酒鈈知感官之贫乏,不如他千帆过尽饮一碗清粥的真味。

弘一清凉歌大师书法(资料图)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其实人生一卋不就是一场大梦?

李叔同从未正面回答过出家的缘由其实不过是梦醒了。当他快要圆寂时留下二偈与夏丐尊等旧友告别:“君子の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其中慈悲喜乐,令人动容因为死亡于他,不过昰又一梦醒来罢了

修己,以清心为要观心,是“登清凉地”的法门

常人心,如风中烛焰念头层出不穷,又有各种界限细看弘一清凉歌法师后半生,虽已出家其实入世颇深,割断尘缘反而令他更为出名,访客不断……诗词歌赋里有红尘味其中性情流露,读者皆动容

观心而觅不得,才算开悟读弘一清凉歌法师,读不透背后出世入世之别才见其心性清凉。

人都以为他抛弃了时代其实是他滌尽了心内污秽再入红尘,见风、见月、见心皆清凉剔透。(文:名艺观韵)

上微信搜【腾讯佛学】轻松关注佛学微信公众号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点击关注“腾讯佛学 ”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佛学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腾讯佛学”,获取更多佛学资讯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