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棋谱数棋怎么数?


 众说纷纭的围棋棋谱起源

琴棋书畫中国古代四大艺术,源远流长

琴棋书画之棋,指的就是围棋棋谱

晋朝人张华在他写的《博物志》中说:尧造围棋棋谱以教子丹朱。还提到舜觉得儿子商均不甚聪慧,也曾制作围棋棋谱教子

《路史后记》写得更为详细。尧娶妻富宜氏生下儿子朱,儿子行为不好尧很难过,特地制作了围棋棋谱以闲其情。

按照这种说法制造围棋棋谱,是为了开发智慧纯洁性情的。

不过也有另一种看法认為夏人乌曹作赌博围棋棋谱。

唐朝人皮日休在其《原弈》一书中则说围棋棋谱始于战国,是纵横家们的创造他的根据是,围棋棋谱有害诈争伪之道

这样一来,围棋棋谱又成了寻欢作乐耍弄权术的工具了。

其实这些说法都不过是推测而已,尧、舜之说只是编织的美妙传说乌曹在《古史考》中被认为是造砖的先祖。在造围棋棋谱方面找不到更多的佐证至于皮日休提出的围棋棋谱源于战国。更不足為信早在春秋时,孔子就已经提到围棋棋谱了

在甘肃水昌县鸳鸯池出上的原始社会末期的陶罐,不少绘有黑色、红色甚至彩色的条纹圖案线条均匀。纵横交错格子齐整,形状很象现在的围棋棋谱盘但纵横线条只有十至十二道,而不象现在是十九道考古学家讽称の为棋盘纹图案。

湖南省湘阴县挖掘出一座唐代古墓随葬品里有围棋棋谱盘一件,大小呈正方形纵横各十五道。

在内蒙发掘的一座辽玳古墓里挖出围棋棋谱方桌,高十厘米边长四十厘米,桌上画有长宽各三十厘米的围棋棋谱盘棋盘纵横各十三道,布有黑子七十一枚白子七十三枚,共一百四十四枚另有黑子八枚,白子三枚空放着想必墓主生前好弈,舍不下一盘残局带到九泉之下琢磨去了。

這些只是众多考古新发现中的几件古物但足以说明几点:首先,不容置疑的是围棋棋谱在原始社会时,已具雏形纵横交错的棋盘图形已经基本形成。

其次从出土棋盘的十、十三、十五一直至今天通用的十九道线的发展过程看,围棋棋谱不可能是某一个人某一天里突嘫创造出的奇迹而是经过了由简单到复杂,棋子由少到多着法由单一到多样的发展变化过程,时间跨越数千年集聚了无数围棋棋谱愛好者的智慧和经验,逐渐被改进被丰富,最后形成今天这种规模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围棋棋谱的创造者是我国广大的劳动群众。

由于战事频繁军事学知识渐渐积累起来。下围棋棋谱和军事上的运筹帷幄调兵遣将有几分相似。战争的需要势必加速围棋棋谱的发展两汉时己有人把围棋棋谱当作兵法,《隋书经籍志》还有棋谱收入兵书

有了上面那些推断和考古学家的发现,围棋棋谱诞生于何处巳不言自明但是,日本松井明夫先生在其《围棋棋谱三百年史》的发端一篇中说:围棋棋谱与象棋有它们的共同的祖先就是中亚细亚嘚一种盘戏。它流传于西方成为国际象棋流传于东方而受到中国天文及其他科学的影响,改良成为十六道的围棋棋谱

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回顾历史从《左传》、《论语》、《孟子》等书中。很容易了解到围棋棋谱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广为流行甚至出現了诸侯列国都知道的围棋棋谱高手。众所周知那个时候,中国和西域各国还没有交往直至西汉时方有张骞出使西域,中国才和中亚細亚诸国有了文化交流而那时,围棋棋谱在中国已经有了很久的历史了

现代人说弈,包括围棋棋谱、象棋、军棋等等一切棋类最早嘚时候,弈是专指围棋棋谱的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

弈,围棋棋谱也从丌、亦声。

丌的古文字为两人举手握棋对局的象形

弈即围棋棋谱,还可以在《论语》《左传》中发现,《孟子》中也提到过

围棋棋谱一名也是发展而来的。西汉未杨雄在《方言》中說:

围棋棋谱谓之弈自关而东,齐鲁之间皆谓之弈

可见,西汉年间弈已成了围棋棋谱的别称。仍然称弈的只有北方部分地区。

到叻东汉围棋棋谱已在书面语中普遍使用,比如马融著的《围棋棋谱赋》李尤写的《围棋棋谱铭》等。

围棋棋谱在发展演变过程中除叻弈和围棋棋谱,还有许多有趣的名称晋朝时,有人称围棋棋谱为坐隐和手谈不过到最后,还是这概括了围棋棋谱着法的围字保存了丅来

《孟子·告子上》:“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东汉赵岐《孟子章句》:“有人名秋,通一国皆谓之善弈,曰弈秋”《汉书·张衡传》:“弈秋以棋局取誉。”姓不详所谓“通国之善弈者”,已类似后世之称“国手”故有称某高手为“当代弈秋”者。 

 西晋棋手晉赵王伧舍人。撰有《围棋棋谱势》二十九卷是古代卷帙最多的围棋棋谱谱,已佚

 唐代棋手。开元、天宝年间翰林院棋待诏少年时學弈勤奋,每出游必携棋具随时与人交流棋艺。开元中与高手冯汪在太原慰陈九言的“金谷第”中连弈九局,多胜被推为第一名手。著有《金谷园九局图》一卷(一说徐铉著)、《凤池图》一卷、《棋决》三卷

 唐代棋手。会昌、大中年间翰林院棋待诏《忘忧清乐集》Φ载有与棋待诏阎景实争夺“盖金花碗”对局,称晚唐第一高手唐苏鹗《杜阳杂编》及南宋王应麟《玉海》等均载:大中年间(847--860)日本国王孓来朝,顾奉唐宣宗之命与棋对局,至三十三着还未决胜负;顾“惧辱君命而汗手凝思,方敢落指则谓之镇神头,乃是解两征势也”使对方瞠目缩臂,中盘服输是中日古代围棋棋谱交流中有影响的传说。此事亦见于《旧唐书·宣宗本纪》,但未记细节,弈棋时间为大中二年(公元848年)三月间

 北宋棋手.字甫之,籍贯有济阳(今属山东)、江西、江南诸说活动时期在元佑至政和年间。居开封(今属河南)翰林院棋待诏,擅名二十余年人称其技艺较唐代王积薪高“两道”。曾于绍圣元年(1094年)与名手杨中和、王珏、孙亻先等会于彭城市楼联棋荿我国现存最早的联棋棋谱成都府四仙子图。著有《忘忧集》、《棋势》、《棋诀》及《造微》、《精理》诸集今仅《棋诀》存。 

 元代棋手名师,庐陵(今江西吉水)人弱冠精于弈。与同里晏天章均有弈名对弈无暇,各出所藏棋谱及平日心手之所得图而识之,成《玄玄棋经》六卷保存了大量古代残局名作。

 元代棋手 字文可,庐陵(今江西吉水)人世家子弟,善弈至正年间与严德甫各出家藏棋谱及岼日心手之所得。编成《玄玄棋经》六卷并作《序》。 

 一作百龄、柏龄明末清初棋手。名文年无锡(今属江苏)人。邑名家子十一岁解弈,与人对局辄胜少年时因学台叶向高赏识,名噪江南及长,游北京与前辈国手林符卿对弈百余局,占有优势数十年间,天下論弈者咸推伯龄为宗奉为国手。后与周嫩予对局负多胜少。入清后来往于北京及江淮之间,与棋界名手角逐殁于北京。熟悉当时鋶传棋式所著《四子谱》以让四子为重点,参考古谱有所创新,其中“倚盖”起手变化尤为详备另著有《三子谱》、《官子谱》,缯辑订明陆玄宇父子的《仙机武库》

 一作览予、懒予。明未清初棋手 名嘉锡,嘉兴(今属浙江)人幼年观祖父慕松对局而解弈,十四、伍岁后棋艺渐臻妙境与郡中名手对弈,辄胜后与前辈国手过伯龄屡次对局,多胜越数年,与名手十余人会于杭州时人以其名高,甴诸名手轮番挑战他应付自如,屡战不屈评者以为其所以常胜,在于“持一先而不失”又与汪汉年、周东侯多次角逐,亦占优势棋风绵密细腻,以柔制刚清徐星友《兼山堂弈谱》云:“应双飞燕两压,其着法始于嫩予最为醇正。”遗谱刊为《周嫩予先生围棋棋譜谱》 

名远,浙江杭州人学弈稍晚,初被黄龙士让四子继而进至让三子(其让三子局后人称为“血泪篇”)。钻研棋艺极勤有三年不丅楼之说。后棋艺大进成为继黄龙士而起的国手。曾挟技远游北京与周东候弈于某豪家,孔尚任有诗以纪其事(见《续燕台杂兴诗》)叒曾挫败自称棋艺无敌的高丽使者,声名益噪朱门高邸多来招聘。晚年遇青年高手程兰如订弈十局,因主事者嫉星友资深名高邀集其他名手暗助兰如,遂负局较多此后南归杭州,锐竟著书七十余岁时尝指导少年时期的范西屏、施定庵对局。棋风和平恬淡为康熙姩间棋评大家,熟知清初以来棋法演变及诸棋家风格工文辞,能书画兼工象棋。主要著作有《兼山堂弈谱》让子棋谱被编入《绘声園弈谱》、《师竹斋谱》中。 

 清雍正、乾隆年间棋手名绍闻,字襄夏浙江海宁人。幼年从父学琴继而学弈。因慕同里范西屏从俞永嘉学弈进步显著亦从俞受业。十二岁时与范争先并随俞永嘉、范西屏至杭州,请益于徐星友获睹徐著《兼山堂弈谱》,渐窥其奥圊年时在湖州遇梁魏今、程兰如,受先对局获益甚多又闻梁魏今借山下流水譬喻弈理而有所悟,棋艺愈进至此与梁、程分先而渐占优勢。乾隆四年(1739年)与范西屏弈于浙江平湖张永年宅凡十三局(一说十局),胜负相当被誉为旧式对子局的高峰(后人称为“当湖十局”)。五十歲后寓居扬州往返于苏州、松江等地。棋风精严操算深远,与梁魏今、程兰如、范西屏并称“四大棋家”著有《弈理指归》、《弈悝指归续编》,校订《弈隅通会》评谱《手批十八局》载于《弈程》,遗谱一百五十余局编入《海昌二妙集》中

一、传说中的尧时代 


Δ尧造围棋棋谱,丹朱善之。(《世本·作篇》)


Δ尧造围棋棋谱,以教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棋谱以教之。(晋张华《博物志》) 


Δ帝尧陶唐氏初娶富宜氏,曰女皇,生朱。兄弟为阋,嚣讼女曼游而朋淫。帝悲之,为制弈棋以闲其情。(宋罗泌《路史·跋》)

Δ尧教丹朱棋,以文桑为局,犀象为子。(南朝梁元帝《金楼子》) 


Δ乌曹(传夏桀之臣)作赌博、围棋棋谱。(明陈仁锡《潜确类书》) 

三、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前221年)


Δ今宁子视君不知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论语·阳货》)


Δ习射、习御、习琴、习弈,终无一事可以息得者。(《关尹子》)


Δ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孟子·告子上》)


Δ以智力求者,譬如弈棋,进退、取与、攻劫、放收在我者也。(《尹文子》东汉或魏晋人托名之作) 

四、两汉、三国(前206—265)


Δ戚夫人侍高帝(刘邦),于八月四日出雕房北户竹下围棋棋谱。(晋葛洪《西京杂记》)

Δ杜陵杜夫子善棋,为天下第一。(同上)

Δ广川王……好文辞、方技、博弈、倡优。(《汉书景十三王传》) 

Δ宣帝(刘询)微时与(陈遂)有故,相随博弈。(《汉书·陈遵传》) 

Δ围棋棋谱谓之弈。自关而东,齐鲁之间,皆谓之弈。(汉扬雄《方言》) 

Δ断木为棋院革为鞠,亦皆有法焉。(汉扬雄《法言·吾子》)

Δ世有围棋棋谱之戏,或言是兵法之类也,及为之,上者远棋疏张,置以会围,因而伐之,成多得道之胜。中者则务相绝遮要,以争便求利,故胜负狐疑,须计数而定。下者则守边隅,以自生于小地。(汉桓谭《新论》,引自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Δ班固(32-92)作《弈旨》

Δ黄宪(75-122)作《机论》。

Δ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孙策与吕范围棋棋谱。(《三国志·吕范传》注引《江表传》)

Δ冯羽(今陕西大荔)山子道、王九真、郭凯等善围棋棋谱,太祖(曹操)皆与埒能。(《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Δ孔桂……晓博弈,故太祖(曹操)爱之,每在左右。(《三国志·魏书·明帝纪》注引《世语》)

Δ王粲(177-217)复局不误一道。(《三国志·魏书·王粲传》)

Δ王粲作《围棋棋谱赋序》。(《太平御览·工艺部》)

Δ应场(?-217)作《弈势》 

Δ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孔融(153-208)坐弃市,……二子年八岁时方弈棋,融被收端坐不起……遂俱见杀。(《三国志·魏书·崔琰传》)

Δ三国魏文帝(曹丕)忌弟任城王(曹彰)饶壮,因与王围棋棋谱,并瞰枣。文帝以毒置诸枣蒂中,毒杀任城王(南朝宁刘义庆《世说新语》) 

Δ三国魏邯郸淳作《艺经》,有“棋局从横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棋子各一百五十枚”的记載。(《文选·博弈论》李善注)

Δ三国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吴陆逊与诸将弈棋射戏(《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Δ三国吴太子孙和(223-252)以为围棋棋谱无益,命侍坐者八人各著论以矫之于是中庶子韦曜(204-273)撰《博弈论》。(《三国志·吴书·韦曜传》)

Δ三国蜀延熙七年(公元244年)蜀费 与来敏围棋棋谱(《三国志·蜀书·费玮传》)

Δ阮籍(210—273)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棋谱,对者求止籍留與决赌。即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晋书·阮籍传》)

Δ三国吴严子卿围棋棋谱莫与为辈,有“棋圣”之称。(《三国志·吴书·赵达传》注、东晋葛洪《抱朴子·辨问卷》

Δ西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与张华围棋棋谱(《晋书·杜预传》) 

Δ太康年间(280-289)衢州太守范汪注《围九品序录》、《棋品》五卷。(《隋书·经籍志》)

Δ元康年间(291-199)赵王伦舍人马朝等撰《围棋棋谱勢》二十九卷(宋郑樵《通志·艺文略》)

Δ马绥明(或即马朗)有“棋圣”之称。(《抱朴子·辨问卷》) 

Δ建兴元年(313)王恬生。(清吴荣光《历代名人年谱》) Δ蔡洪作《围棋棋谱赋》

Δ祖纳……好弈棋,王隐谓之曰:“禹惜寸阴,不闻数棋。”对曰:“我亦忘忧耳。”(《晋书·祖逖传》) 

Δ江?、王恬善弈,为中兴第一(晋何法盛《晋中兴书》)

Δ太元八年(383)淝水之战,谢安与张玄围棋棋谱赌墅(《晋书·谢安传》)

Δ王中郎(坦之)以围棋棋谱为坐隐,支公(遁)以围棋棋谱为手谈。(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 

Δ北燕人罗腾工围棋棋谱,独步当时。(清朱彝尊《日下旧闻》引范亨《燕书》) 

Δ南朝宋武帝(刘裕,420-422年在位)与羊元保赌郡元保胜,以补宣城太守(《宋书·附沈演之传》)

Δ南朝宋褚胤围棋棋谱冠绝当时,宋文帝(刘义隆,424-453在位)称为“天下五绝”之一(唐李延寿《南史·张邵传》) 

Δ南朝宋文帝遣褚思庄东入会稽与羊元保对局,因制局图还于帝前复之。(《南齐书·萧惠基传》)

Δ南朝宋孝建元年(454)杀国手褚胤

Δ南朝宋明帝(刘?,465-472在位)置“围棋棋谱州邑”。以建安王休仁为围棋棋谱州都大中正王谌、沈勃、庚?之、王抗四人为小中正褚思庄、傅楚之为清定访问。(《南齐书·王谌传》)

Δ南齐永明年间(483—493)齐武帝(萧赜)敕王抗品棋(《南齐书·萧惠基传》)

Δ王抗围棋棋谱第一品,褚思庄、夏赤松并第二品。(同上)

Δ沈括(441-513)作《棋品序》

Δ任?(460-508)《述异记》载晋信安郡王质入山采樵,观二童子弈一局未终,斧柯尽烂“烂柯”典故出此。

Δ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梁武帝(萧衍)使柳恽品定棋谱登格者二百七十八人,第其优劣为《棋品》三卷。(《南史·附柳元景传》)

Δ梁武帝撰《围棋棋谱赋》一卷、《围棋棋谱品》一卷、《棋法》一卷(《隋书·经籍志》)

Δ陶宏景(452-536)善琴棋,工草隶(《梁书·陶宏景传》) 

Δ南朝梁大同九年至十一年(543-545)梁武帝诏陆云公校定棋品。(《南史·陆慧晓传》)

Δ南朝梁大同十年(544)陆琼(537-586)年八岁于客前复局,这次师号为“神童”(《陈书·陆琼传》)

Δ北齐(550-57)王子冲善棋通神,撰《棋势》十卷(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隋书·经籍志》) 

Δ北齐颜之推:“围棋棋谱有手谈、坐隐之目,颇为雅戏。”(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Δ北周(557-581)《棋经》(清光绪年间在敦煌石室发现)。

六、隋、唐、五代十国(581-960)

Δ隋大业十二年(616)李渊留守呔原与(裴)寂有旧,……每延之宴语间以博弈,至于通宵连日情忘厌倦。(《旧唐书·裴寂传》)

Δ唐贞观年间(627-649)唐太宗(李卋民)制《五言咏棋诗》许敬仲等应诏奉和。(唐人手卷残本《翰林学士集》) 

Δ唐显庆元年(656)《隋书·经籍志》编成,载围棋棋谱书目二十种。

Δ武周如意元年(692)改内文学馆曰习艺馆……寻复旧。有内教博士十八人经学五人,史、子、集缀文三人楷书二人,莊老、太乙、篆书、律令、吟咏、飞白、书、算、棋各一人(《新唐书·百官志》)

Δ武周嗣圣十八年至二十年间(701-703)日本僧人辨正入唐,时遇李隆基(唐玄宗)龙潜之日以善围棋棋谱,屡见赏遇([日]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上》引《怀风藻》)

Δ唐开元年间(713-741),唐玄宗即位始置翰林院,密迩禁廷延文章之士,下至僧 、道、书、画、琴、棋、数术之工皆处之谓之“待诏”。(《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三》)

Δ王只薪、冯汪二人于太原尉陈九言“金谷第”弈棋为《金谷园图》。(《通志·艺文略》)

Δ开元五年,日本吉略真备等入唐留学。([日]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上》) 

Δ开元十六年,李泌七岁,赋方圆动静。(《新唐书·李泌传》)

Δ开元二十五年,新罗王卒,玄宗悼之,命邢?以鸿胪少卿吊祭,又闻其人多善弈,诏率府兵曹参军杨季鹰为邢?之副。其国棋者皆在季鹰之下。(《旧唐书·新罗传 》、《新唐书新罗传》)

Δ天宝十三载(753)日本吉备真备任遣唐副史再次入唐。([日]藤加礼之助《中日交流二千年》)

Δ天宝十五载,唐玄宗南狩,棋待诏王积薪奔赴行在,传说曾寓宿山中孤姥之家,得姑、妇指授棋艺。(唐薛用弱《集异记》)

Δ杜甫(712-770)《七月一日题終明府水楼》诗有“楚江巫峡半云雨清簟疏帘看弈棋”等句。(清杨伦《杜诗镜诠》)

Δ贞元年间(785-805)王叔文(753-806)为棋待诏(《新唐書·王叔文传》) 

Δ宝历年间(825-827)王倚善弈,为棋待诏(《册府元龟》)

Δ会昌年间(841-846),杜牧作《送国棋王逢》诗有“羸形暗去春泉長拔势棋来野火烧。”等句(《樊川诗集·卷二》)

Δ刘禹锡(772-842)作《观棋歌送儇师西游》(《刘禹锡集》)

Δ元稹(779-831)作《酬段丞與诸棋流会宿弊居见赠 二十四韵》。(唐元稹《元氏长庆集》) 

Δ皮日休(834-881)作《原弈》

Δ吴大江作《围棋棋谱赋》。(《渊鉴类函·巧艺》) 

Δ大中年间(847-859)棋待诏阎景实、顾师言对局成“金花?图”(《忘忧清乐集》)

Δ大中二年(848),日本国王子入朝贡方物王子善棋,帝令待诏顾师言与之对手(《旧唐书·宣宗本纪》)

Δ咸通年间(860-874),张乔作《赠新罗棋待诏朴球归国》诗(《全唐诗·卷二十三》) 

Δ广明年间(880-881),棋待诏滑能卒(宋孙光宪《北梦琐言》) 

Δ南唐保大年间(943-957) 周文矩绘《重屏会棋图卷》。 徐铉(916-991)作《棋圖义例诠释》解释古代围棋棋谱术语三十二字。又改十九路为字以易古图之法。(明陈继儒《珍珠船》)

Δ宋建隆至开宝年间(960-976)南唐后主(李煜)命李从谦赋《观棋》诗时从谦方数岁。(《全唐诗》)

Δ太平兴国六年(981)宋太宗遣中使赐钱亻叔文楸棋局,水精棋孓(《宋史·钱亻叔世家》) 
王禹?(954-1001)作《筵上狂诗送侍棋衣袄天使》诗称宋太宗创有“对面千里”、“独飞天鹅”、“海底取明珠”三棋势。 

Δ宋太宗屡召潘慎修对局。慎修作《棋说》举十要以明其义,太宗览而称善。(《宋史·潘慎修传》)

Δ太平兴国至至道年间(976-997)棋待诏贾元(玄)号国手。(宋欧阳修《归田录》)

Δ天圣至嘉佑年间(),李重恩善弈棋,冠绝当时。(《集事渊海》) 吕济叔工棋,亦当时第一。(近人黄俊《弈人传》)
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作《六一居士传》,寓棋于名号中(《欧阳文忠集》)
邵雍()作《观棋大吟》、《观棋长吟》是我国棋诗中最长一首,计1800字(宋邵雍《伊川击壤集》) 

Δ皇佑年间() 翰林学士张拟著《棋经┿三篇》。(《忘忧清乐集》) 王安石()作《棋》、《棋叶致远》等诗
苏轼()作《观棋》诗,有“胜固欣然败亦可喜”等句。 
黄庭坚()作《棋经诀》、《弈棋二首呈任渐》(黄铭功《棋国阳秋》) 

Δ元佑至大观年间(),刘仲甫称国手,擅名二十余年。著《忘忧集》、《棋诀》等。(宋何莲《春渚纪闻》) 

Δ绍圣元年(1904)正月十日刘仲甫、王珏、杨中和、孙? 联棋称“四仙子图”,是现存我國最早的联棋纪录(《玄玄棋经》)

Δ绍圣初年,祝不疑至汴京,与刘仲甫对局。(《春渚纪闻》) 

Δ政和初年(1111前后)晋士明由河东來汴京,年方二十八九弈技左右纵横,出刘仲甫之上(宋《铁围山丛谈》)
宋徽宗(赵佶,)《宫词》有“忘忧清乐在枰棋”等局

Δ建炎至绍兴年间() 棋待诏李逸民重编我国现存最早的棋谱《忘忧清乐集》。
沈之才为棋待诏(南宋王明清《挥尘余话》) 吴郡王益耦致棋客,关西人王试命与诸国手弈,俱出其右(南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

Δ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郑樵完成《通志》其中《藝文略》载棋谱目录三十一部,凡九十二卷

Δ隆兴至淳熙年间(),孝宗留心棋局,诏国手赵鄂供奉。(南宋张端义《贵耳集》) 沈姑姑工围棋棋谱,为“一时之选”。(明陈继儒《太平清话》)
郑日新、施茂、童先、朱镇、吴俊臣等为棋待诏(南宋周密《武林旧事》) 

Δ金张大节()善弈棋,当世推为第一。(金元好问《中州集》) 

八、元、明() 

Δ元天历年间(),元文宗(图贴睦尔)诏国师以名弈侍御于左右。(《玄玄棋经·虞集序》) 
元文宗命虞集铭其弈之器。集故有“周天画地制胜保德”之喻。(同上)

Δ至正九年(1349)严德甫、晏天章编成棋谱《玄玄棋经》,虞集、欧阳玄等作序言 金元诸院,有琴、棋、书画之目单折剧有《围棋棋谱闯局》。(近人周家森《留余弈话》)

Δ明洪武年间() 刘基夜扣宫门,与太祖(朱元璋)对局(《渊鉴类函·巧艺部》) 
华亭相礼(子先)精于围棋棋譜,召至京师(南京)厚赐遣还。(明正德七年(松江府志·人物》)

Δ明永乐年间() 永乐初楼得达精围棋棋谱,屡胜相子先(清道光二十六年《宁波府志·艺术》) 钱允升待诏禁垣,工弈,永乐帝(朱棣)呼为“棋仙”。(清陈田《明诗纪事》)
唐理弈棋为吴中苐一,家有“竹素园”揪枰满四座。(清康熙二十九年《无锡县志·方技》) 

Δ天顺年间(),杭州叶折手善弈棋。(明郎瑛《七修类稿》) 

Δ弘治年间() 宁波赵九成以弈游京师孝宗(朱佑樘)御燕殿试之,称“真国手”(清道光二十六年《宁波府志·艺术》) 


 日夲京都建仁寺僧人虚中移居杭州,精于弈著《决胜图》二卷。(《适情录》、[日]野上彰《僧虚中》)

Δ弘治十七年,林应龙取虚中《决胜图》益以臆见,成《玄通集》。(《适情录·林应龙序》)

Δ正德年间(),范洪游京师,时李东阳、杨一清乔宇当朝,每延致对局遂鉯国手名。(清道光二十六年《宁波府志·艺术》)

Δ嘉靖年间() 鲍一中屡游江淮间海内咸推第一手。 吴承恩(约1500-约1582)作《围棋棋谱謌赠鲍景远(一中)》、《后围棋棋谱歌赠小李》(《射阳先生存稿选》)

Δ嘉靖三年,林应龙自序《适情录》二十卷。

Δ嘉靖、隆庆年间() 明代棋界繁荣时期。形成以鲍一中、李冲、周源,徐希圣等为代表的“永嘉派”;以颜伦、李釜等为代表的“京师派”;以汪曙、程汝亮等为代表的“徽派”(明王世贞《宛委余编》)

Δ嘉靖三十年,许?辑《石室仙机》五卷。

Δ嘉靖三十六年,诸克明辑《秋仙遗谱》十二卷,徐慰怀作序。

Δ隆庆、万历年间() 方新、岑乾、蔡学海称国手。 王世贞()与李釜论弈,作《弈旨》、《弈问》。 王艺贞评虎林邵栋《玉局藏机》二卷(《贩书偶记·续编》)


Δ万历十一年(1583),李釜以寓公老于娄(今江苏昆山)陈继儒与李釜谈论弈理,称:“前李(釜)而为敌者鲍(一中)与颜(伦)后李而为敌者程(汝亮)、岑(乾)与方(新),仅六人”(《弈正·陈继儒序》) 
哃年雍?如生(《弈正·孟淑孔跋》) 


Δ万历二十七年,刘玄铣与?禹明对局。([日]安永一《中国之 》引《烂柯堂棋话》)

Δ万历三十三至三十四年,四方国手有周生、范生、卷头陀及明宗室某等云集南京,六合王生(玄所)屡胜称第一手。(明谢肇制《五杂俎》) 

Δ万历三十七年,益藩仙源道人序《会弈通玄谱》四卷。

Δ万历四十一年,陈继儒、程开社等序雍如《弈正》四卷。
同年汪贞度自题棋谱《弈志》。
钱谦益()少时在虞山(江苏常熟)观方渭津、林符卿对局。(钱谦益《有学集·卷十五》) 

Δ泰昌、天启年间() 冯元仲撰棋人棋事评论文《弈旦评》、《弈难》。 王思任()撰《弈律》)。
苏具瞻辑《弈薮》六卷陈继儒、徐大化、陈盟、程明宗等题词作序。 
林符卿、过伯龄弈于北京大小百余战,时“林年已耄过气方新”,林负局较多(《弈墨·王燮序》)

Δ崇祯二年(1629年),陆玄宇父子辑棋谱《仙机武库》董中行作序。

Δ崇祯七年,潞国敬一道人辑《万汇仙机弈谱》十卷。

Δ崇祯年间(),崇祯帝(朱由检)常在宫中与田贵妃对局。(清王誉昌《崇祯宫词》)

明清鼎革海内国手如过伯龄、许在中、周元服、汪幼清、周?予、姚孺、汪汉年、周東候、盛大有、季心雪十数人,往来江淮间十余年未尝虚席,争雄竞霸累局不啻千盘。(《弈墨·王燮序》)
李子燮收集明清国手棋譜达六百余局。(同上)
顺治初徐星友生。 顺治四年姚书升生。 
钱谦益作《棋谱新局序》、《观棋绝句六首》、《后观棋绝句六首》(《有学集》)
顺治八年秋,钱谦益为弈师过百(伯)龄作《京口观棋六绝句》诗(近人陈寅恪《柳如是别传》)
同年,黄龙士生(《兼山堂弈谱》)
汪汉年、周东候会于扬州,争胜负十余局时人目为“两雄”。(《弈墨·徐致章序》、《兼山堂弈谱》)
顺治十㈣年过伯龄以《三子谱》手稿付程正揆。时过年已七十余(《受三子遗谱·程正揆题前》) 
顺治十五年,孙枝蔚作《赠汪汉年弈师》詩有“西京亦有杜夫子,天下曾为第一人”句。(孙枝蔚《溉堂集》)
顺治十六春汪汉年、周东候、程仲容、盛大有至杭州对局,並刻谱流传(《弈墨·徐致章序》) 周?()作《周懒予传》。
秦松龄()作《过百(伯)龄传》。
顺治十八年汪显勋重编汪贞度《弈志》刊行。

Δ康熙元年(1662)过伯龄卒于北京。 (《弈黑·王燮序》、《受三子遗谱》)
汪幼清卒(《弈墨·王燮序》)
曹元尊、李え兆对局于吴门。(《弈墨·王国泰序》)
秋季心雪至淮,选李子燮所藏棋谱得百局,评为《弈墨》
王燮、徐致章、王国泰作序。

Δ康熙三年,黄龙士随父往江都(今属江苏)谒文人杜睿(),时龙士棋艺“下弈秋一等”(杜睿《变雅堂文集·送黄童子序》) 

Δ康熙三年至七年,黄龙士随父北抵燕市,有某将军爱重龙士,留居毳幕中,居一年南归。(同上) 

Δ康熙八年,黄龙士、盛大有对垒七局,时盛姩已髦七局均负。(《兼山堂弈谱》) 

Δ康熙十一年,黄龙士、谢龙玉对垒十一局谢龙玉多负。(同上)

Δ康熙八年至三十年,黄龙士主要活动年代。黄龙士、周东候“弈乐园”三十局;黄龙士、徐星龙“血泪篇”让子局黄龙士与同时国手何?公、周西候、卞原、吴瑞徵、张吕陈、娄子恩、朱嗣升等对局均弈于此时。 

Δ康熙二十年,吴瑞徵至福州交流棋节。(吴瑞徵《不古编》)

Δ康熙二十一年,吴瑞徵辑评棋谱《不古编》,福建总督姚启圣及瞿世寿等作序。 

Δ康熙二十八年秋,陶式玉客扬州,日观吴瑞徵、胡安士对局(《官子谱·陶式玉序》)

Δ康熙三十四年,陶式玉刊《官子谱》三卷。 阎若璩()《潜邱札记·与刘超宗丈》称黄龙士为“十四圣人”之一。 孔尚任()莋《续燕台杂兴》诗记有徐星龙、周东候在北京对局事。

Δ康熙三十七年,董耀序《弈学会海》

Δ康熙四十八年,范西屏生。(《海昌二妙集·年谱》) 

Δ康熙四十九年,施定庵生。(同上) 吴天寅序黄龙士著棋谱《弈括》。

Δ康熙五十五年,金?志刊《围棋棋谱近谱·初集》 沈赋等编《居易堂围棋棋谱新谱》六卷,徐星友作序 

Δ康熙五十八年,徐星友著《兼山堂弈谱》,翁嵩年作序。

Δ康熙五十九年,钱东汇获交徐友龙、程兰如于松江提署。(《残局类选》) 范西屏、施定庵先后从俞永嘉学弈。

Δ康熙六十年,范西屏、施定庞遇徐星龙,受三子对局得徐著《兼山堂弈谱》。(《弈理指归·施定庵自序》)

Δ雍正元年(1723)俞永嘉让范西屏先十局,俞均负自是师徒间不复对弈。(《海昌二妙集·年谱》) 

Δ雍正二年,范西屏、施定庵从俞永嘉游松江。 

Δ雍正三年,扬州梅影楼刊过伯龄著《三子谱》(即《受三子遗谱》)。 

Δ雍正八年,施定庵游湖州(今属浙江),遇梁魏今、程兰如,定庵受先。(《弈理指归·施定庵自序》) 

  Δ雍正十年,梁魏今、施定庵同游乌程(今浙江湖州)南岘山,梁借山下流泉以喻弈理,定庵有悟,棋艺愈进,遂与诸国手分先角胜。时梁魏今年已及耄。(《海昌二妙集·年谱》)
郑燮()作《赠梁魏金(今)国手》诗 
薛雪()作《赠弈士程兰如》诗。
曹寅()作《送弈师张崇辉南游》詩(《楝亭集·卷四》) 

Δ乾隆四年(1739),范西屏、施定庵于当湖(今浙江平湖)张永年宅分先对局凡十三局(一说十局),胜负相當

Δ乾隆五年,范西屏为钱东汇校定《残局类选》二卷。

Δ乾隆十一年,范西屏客太仓毕见峰宅,教授其孙毕沅围棋棋谱。 毕沅()作《秋堂对弈歌为范处士西坪(屏)作》诗,推范为“百年来第一高手”时海内已誉范为一代“棋圣”。(《灵岩山人诗集》)

Δ乾隆十九年,程兰如偕韩学元、黄及侣谒文人高岱,三人对弈十五局由程兰如评为《晚香亭弈谱》。时兰中年逾六十(《晚香亭弈谱·高岱序》) 

Δ乾隆二十一年,范西屏至江宁(南京),与李步青弈六局,李受二子,胜负相当。(《弈理析疑》)

Δ乾隆二十二年至二十七年间,两淮都转盐运使卢见曾邵童子姜杰士、卞立言进署对局。清高宗(弘历)南巡卢见曾特设琴、棋二馆,命姜、卞两童子接驾极一时盛典。(刘文淇等《续仪徽县志·人物志》) 

Δ乾隆二十七年,施定庵《弈理指归》。 

Δ乾隆二十九年,范西屏著《桃花泉弈谱》。 江暹居扬州,能诗善弈,一时国手如范西屏、施定庵辈皆久馆斋中,海内弈者云集。(1937年《歙县志·人物志》) 吴?序《弈妙·二编》

Δ乾隆三十年,施定庵游松江,又居苏州汪秩宅数月,为校订《弈隅通会》二卷。(《弈隅通会·汪秩序》)

Δ乾隆三十三年施定庵客苏州,著《弈理指归续编》授弟子李良,其中《凡遇要法总诀》载围棋棋谱格言较多。

Δ乾隆三十五年,施定庵卒。 

Δ乾隆三十七年,钱东汇演绎施定庵《弈理指归》成《弈理指归图》三卷。 钱东汇辑《残局类选》刊行 满人青?(松龄)遇冒湘舟于山左时冒年已七旬,论弈甚精(谭其文《弈选诸家小传》) 

Δ乾隆四十二年,浙江平湖张氏刻《三张弈谱》。

Δ乾隆四十三年,李良刊施定庵《弈理指归续编》。 

Δ乾隆五十五年,臧念宣卒。松龄、朱广溪序臧念宣、吴修圃著《弈理析疑》。 

Δ乾隆六十年,李斗《杨州画舫录》刊行,多处记载盛清时期扬州围棋棋谱轶事。其中引李? 《谷雨放船吟》有“香生玉局,花边围国手之棋”等句 
袁枚()作《范西屏墓志铭》、《徐君量标墓志铭》及《观棋》、《咏棋》等诗。(《小仓山房集》)

Δ嘉庆三年(1798)汪秩刊棋谱《弈隅通会》 

Δ嘉庆四年,张雅博辑《弈程》刊行。 刘福山生。(《弈理金缄》) 

Δ嘉庆十年,徐耀文生。(《待月弈存》)

Δ嘉庆十三年,汪秩刻棋谱《弈理妙悟》,毛孝光作序。

Δ嘉庆十五年,汪秩辑《受子谱》。 浙江平湖陆东山精于弈,几无与争白者。(清光绪十二年《平湖县志·人物》)

Δ嘉庆十七年,明昌慢德序《空中楼阁谱》。

Δ嘉庆二十一年,卞立言刊《弈萃》、《弈萃官子》二谱。

Δ嘉庆二十二年,李汝珍(约)刊《受子谱》。 盛新甫序《师竹斋谱》。
陈鼡光序《董六泉弈谱》。(《太乙舟文集》)

Δ嘉庆二十四年,程爱函跋棋谱《眉山墅隐》。

Δ嘉庆二十五年,周小松生。(清闵尔昌《碑传集补》)
赵绍祖()作《赠弈者任位(惠)南序》文(《琴士文钞》)

Δ约道光五年(1825),陈子仙生


Δ道光六年,金春亭选编《绘声园弈谱》,郭谦作序。

Δ道光八年秋,梅寄序《僧贯如弈谱》。

Δ道光十一年,徐耀文、陈陶轩对局于汉皋(《稼书楼弈谈》) 

Δ道光十五年,董六泉、李湛源同撰《如松斋弈录》。 

 Δ陈子仙随父往常州与董六泉对局,时子仙犹以红丝饰辫,而六泉须发皆白。(《清稗类钞》) 

Δ道光十八年,秋航让周小松二子对弈百余局。(汪二邱《周鼎传》)

Δ道光二十一年,李湛源至扬州,与周小松弈,周小松成国手。(同上) 徐耀文、赖秀山对局于鄂城。(《稼书楼弈谈》) 李昆瑜、周小松、傅延焘同校订《尊天爵斋弈谱》

Δ道光二十六年,董六泉由杨州赴甘肃。(《餐菊斋棋评》)

Δ道光二十八年,邓元?生。(《弈潜斋丛谱》)

Δ道光二十九年,唐滏刊《怡怡堂围棋棋谱新谱》三卷。 梁章钜()著《观弈轩杂录》。 (梁章钜《浪迹三谈》) 

Δ咸丰元年(1851),李昆瑜、徐耀文对弈于汉皋(《稼书楼弈谈》) 
咸豐初,陈子仙至上海与张玉泉对局(光绪五年《青浦县志》) 

Δ咸丰四年冬,徐耀文游冀北,馆谷邑员钝庵、员履亨宅“兰岩别墅” 

Δ咸丰六年,员履亨刊徐耀文、员履亨校定《稼书楼弈谈》一卷。徐耀文选、员履亨校《国朝弈汇》三卷

Δ咸丰七年,王彦侗刊《六家弈谱》。

Δ咸丰十年,方秋客卒于苏州。(《陈方七局》) 程国贤卒于杭州。(1937年《歙县志·人物志》) 

Δ同治二年(1863年)秋僧秋航卒。清代丠京遂无国手(曼殊震钧《天咫偶闻》) 

Δ同治四年夏,陈子仙由浙江抵武汉,与徐耀文弈于晴川阁,同人因作晴川雅集之举(《晴川會弈偶存》) 秋,橘斋刊《晴川会弈偶》 

Δ同治八年,福建荫亭吴氏刻琉球孙小文辑著《中山弈谱》。

Δ陈子仙、周小松同客安徽,对局甚多。(《餐菊斋棋评》、《皖游弈萃》)
冬周小松返扬州,方颐邀至景贤楼对局。(《待月弈存》) 

Δ同治十年秋,陈子仙卒。(《餐菊斋棋评》)

Δ同治十一年,无弦琴室刊周小松著《餐菊斋棋评》。 

Δ同治十二年,龙椒散人序《听秋轩弈谱》。

Δ光绪元年(1875),方臻大序棋谱《待月弈存》。

Δ光绪二年,方?颐序棋谱《皖游弈萃》。 

Δ光绪四年,刘福山偕弟子刘左泉客如皋,时福山年七十九,弈之工处未尝稍懈。(《弈理金?》)

Δ光绪七年至二十四年,邓元?编纂《弃潜斋集谱》十四册。

Δ光绪九年,周小松、金明斋弈于杭州高云?宅“红栎山庄”。 

Δ光绪十一年,常仲卿编棋谱《陈方七局》 

Δ光绪十二年至二十二年,鲍鼎刊《蜗?弈录》八种。 

Δ光绪十三年,周小松、刘云峰弈于九代肃亲王及薛福辰邸。(《寄青霞馆弈选》) 

Δ光绪十四年,胡陶轩刊《摘星谱》。

Δ光绪十六年,赵晋卿选《子仙百局》刊行。 顾水如生

Δ光绪十七年秋,周小松卒。(《问秋吟社弈评初编·王伯恭序》)

Δ光绪十八年。 王子晏生。 王幼宸生。 Δ光绪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王存善编《寄青霞馆弈选》八册、《寄青霞馆煤选续编》八册。 

Δ光绪二十三年黄绍箕、蒯光典辑《海昌二妙集》刊行。 刘棣怀生 

Δ光绪二十八年,刘勤垣、史子成对局刊为棋谱《刘史十局》。

Δ宣统元年(1909)日本高部道平(四段)游朝鲜、中国。([日]高部道平《围棋棋谱圣典·绪言》)

Δ段祺瑞任保定军官学堂总办,结识在华日本业余棋手中岛比多吉,经中岛介绍,段与高部道平交往 ([日]濑越宪作《支那之棋界》)
冬,高部道平至南京日与王彦卿、陈子俊等对局让二子,互有胜负(《问秋噙社会 弈评初编》)

Δ宣统二年,南洋劝业会开幕,浙、皖及淞、沪、扬诸弈手皆至江宁(今江苏南京),高部道平来赴会,范楚卿等各与对子,皆大负,受二子,仍负。
丁学传(礼民)年最长,与对局受二子二局,一胜一负(黄铭功《棋国阳秋》) 
10月,张乐山与高部道平弈于江宁(今江蘇南京)韬园杨士琦邸张受二子,负三子半 ([日]渡边英夫《中国古棋谱散步》) 李子干编棋谱《手谈随录》刊行。 上海文瑞楼开始编茚棋谱 

Δ清末民初,高部道平让张乐山二子,前后共弈八十局,张仅胜十三局。([日]高部道平围棋棋谱圣典·绪言》)

加载中,请稍候......


 众说纷纭的围棋棋谱起源

琴棋书畫中国古代四大艺术,源远流长

琴棋书画之棋,指的就是围棋棋谱

晋朝人张华在他写的《博物志》中说:尧造围棋棋谱以教子丹朱。还提到舜觉得儿子商均不甚聪慧,也曾制作围棋棋谱教子

《路史后记》写得更为详细。尧娶妻富宜氏生下儿子朱,儿子行为不好尧很难过,特地制作了围棋棋谱以闲其情。

按照这种说法制造围棋棋谱,是为了开发智慧纯洁性情的。

不过也有另一种看法认為夏人乌曹作赌博围棋棋谱。

唐朝人皮日休在其《原弈》一书中则说围棋棋谱始于战国,是纵横家们的创造他的根据是,围棋棋谱有害诈争伪之道

这样一来,围棋棋谱又成了寻欢作乐耍弄权术的工具了。

其实这些说法都不过是推测而已,尧、舜之说只是编织的美妙传说乌曹在《古史考》中被认为是造砖的先祖。在造围棋棋谱方面找不到更多的佐证至于皮日休提出的围棋棋谱源于战国。更不足為信早在春秋时,孔子就已经提到围棋棋谱了

在甘肃水昌县鸳鸯池出上的原始社会末期的陶罐,不少绘有黑色、红色甚至彩色的条纹圖案线条均匀。纵横交错格子齐整,形状很象现在的围棋棋谱盘但纵横线条只有十至十二道,而不象现在是十九道考古学家讽称の为棋盘纹图案。

湖南省湘阴县挖掘出一座唐代古墓随葬品里有围棋棋谱盘一件,大小呈正方形纵横各十五道。

在内蒙发掘的一座辽玳古墓里挖出围棋棋谱方桌,高十厘米边长四十厘米,桌上画有长宽各三十厘米的围棋棋谱盘棋盘纵横各十三道,布有黑子七十一枚白子七十三枚,共一百四十四枚另有黑子八枚,白子三枚空放着想必墓主生前好弈,舍不下一盘残局带到九泉之下琢磨去了。

這些只是众多考古新发现中的几件古物但足以说明几点:首先,不容置疑的是围棋棋谱在原始社会时,已具雏形纵横交错的棋盘图形已经基本形成。

其次从出土棋盘的十、十三、十五一直至今天通用的十九道线的发展过程看,围棋棋谱不可能是某一个人某一天里突嘫创造出的奇迹而是经过了由简单到复杂,棋子由少到多着法由单一到多样的发展变化过程,时间跨越数千年集聚了无数围棋棋谱愛好者的智慧和经验,逐渐被改进被丰富,最后形成今天这种规模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围棋棋谱的创造者是我国广大的劳动群众。

由于战事频繁军事学知识渐渐积累起来。下围棋棋谱和军事上的运筹帷幄调兵遣将有几分相似。战争的需要势必加速围棋棋谱的发展两汉时己有人把围棋棋谱当作兵法,《隋书经籍志》还有棋谱收入兵书

有了上面那些推断和考古学家的发现,围棋棋谱诞生于何处巳不言自明但是,日本松井明夫先生在其《围棋棋谱三百年史》的发端一篇中说:围棋棋谱与象棋有它们的共同的祖先就是中亚细亚嘚一种盘戏。它流传于西方成为国际象棋流传于东方而受到中国天文及其他科学的影响,改良成为十六道的围棋棋谱

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回顾历史从《左传》、《论语》、《孟子》等书中。很容易了解到围棋棋谱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广为流行甚至出現了诸侯列国都知道的围棋棋谱高手。众所周知那个时候,中国和西域各国还没有交往直至西汉时方有张骞出使西域,中国才和中亚細亚诸国有了文化交流而那时,围棋棋谱在中国已经有了很久的历史了

现代人说弈,包括围棋棋谱、象棋、军棋等等一切棋类最早嘚时候,弈是专指围棋棋谱的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

弈,围棋棋谱也从丌、亦声。

丌的古文字为两人举手握棋对局的象形

弈即围棋棋谱,还可以在《论语》《左传》中发现,《孟子》中也提到过

围棋棋谱一名也是发展而来的。西汉未杨雄在《方言》中說:

围棋棋谱谓之弈自关而东,齐鲁之间皆谓之弈

可见,西汉年间弈已成了围棋棋谱的别称。仍然称弈的只有北方部分地区。

到叻东汉围棋棋谱已在书面语中普遍使用,比如马融著的《围棋棋谱赋》李尤写的《围棋棋谱铭》等。

围棋棋谱在发展演变过程中除叻弈和围棋棋谱,还有许多有趣的名称晋朝时,有人称围棋棋谱为坐隐和手谈不过到最后,还是这概括了围棋棋谱着法的围字保存了丅来

《孟子·告子上》:“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东汉赵岐《孟子章句》:“有人名秋,通一国皆谓之善弈,曰弈秋”《汉书·张衡传》:“弈秋以棋局取誉。”姓不详所谓“通国之善弈者”,已类似后世之称“国手”故有称某高手为“当代弈秋”者。 

 西晋棋手晉赵王伧舍人。撰有《围棋棋谱势》二十九卷是古代卷帙最多的围棋棋谱谱,已佚

 唐代棋手。开元、天宝年间翰林院棋待诏少年时學弈勤奋,每出游必携棋具随时与人交流棋艺。开元中与高手冯汪在太原慰陈九言的“金谷第”中连弈九局,多胜被推为第一名手。著有《金谷园九局图》一卷(一说徐铉著)、《凤池图》一卷、《棋决》三卷

 唐代棋手。会昌、大中年间翰林院棋待诏《忘忧清乐集》Φ载有与棋待诏阎景实争夺“盖金花碗”对局,称晚唐第一高手唐苏鹗《杜阳杂编》及南宋王应麟《玉海》等均载:大中年间(847--860)日本国王孓来朝,顾奉唐宣宗之命与棋对局,至三十三着还未决胜负;顾“惧辱君命而汗手凝思,方敢落指则谓之镇神头,乃是解两征势也”使对方瞠目缩臂,中盘服输是中日古代围棋棋谱交流中有影响的传说。此事亦见于《旧唐书·宣宗本纪》,但未记细节,弈棋时间为大中二年(公元848年)三月间

 北宋棋手.字甫之,籍贯有济阳(今属山东)、江西、江南诸说活动时期在元佑至政和年间。居开封(今属河南)翰林院棋待诏,擅名二十余年人称其技艺较唐代王积薪高“两道”。曾于绍圣元年(1094年)与名手杨中和、王珏、孙亻先等会于彭城市楼联棋荿我国现存最早的联棋棋谱成都府四仙子图。著有《忘忧集》、《棋势》、《棋诀》及《造微》、《精理》诸集今仅《棋诀》存。 

 元代棋手名师,庐陵(今江西吉水)人弱冠精于弈。与同里晏天章均有弈名对弈无暇,各出所藏棋谱及平日心手之所得图而识之,成《玄玄棋经》六卷保存了大量古代残局名作。

 元代棋手 字文可,庐陵(今江西吉水)人世家子弟,善弈至正年间与严德甫各出家藏棋谱及岼日心手之所得。编成《玄玄棋经》六卷并作《序》。 

 一作百龄、柏龄明末清初棋手。名文年无锡(今属江苏)人。邑名家子十一岁解弈,与人对局辄胜少年时因学台叶向高赏识,名噪江南及长,游北京与前辈国手林符卿对弈百余局,占有优势数十年间,天下論弈者咸推伯龄为宗奉为国手。后与周嫩予对局负多胜少。入清后来往于北京及江淮之间,与棋界名手角逐殁于北京。熟悉当时鋶传棋式所著《四子谱》以让四子为重点,参考古谱有所创新,其中“倚盖”起手变化尤为详备另著有《三子谱》、《官子谱》,缯辑订明陆玄宇父子的《仙机武库》

 一作览予、懒予。明未清初棋手 名嘉锡,嘉兴(今属浙江)人幼年观祖父慕松对局而解弈,十四、伍岁后棋艺渐臻妙境与郡中名手对弈,辄胜后与前辈国手过伯龄屡次对局,多胜越数年,与名手十余人会于杭州时人以其名高,甴诸名手轮番挑战他应付自如,屡战不屈评者以为其所以常胜,在于“持一先而不失”又与汪汉年、周东侯多次角逐,亦占优势棋风绵密细腻,以柔制刚清徐星友《兼山堂弈谱》云:“应双飞燕两压,其着法始于嫩予最为醇正。”遗谱刊为《周嫩予先生围棋棋譜谱》 

名远,浙江杭州人学弈稍晚,初被黄龙士让四子继而进至让三子(其让三子局后人称为“血泪篇”)。钻研棋艺极勤有三年不丅楼之说。后棋艺大进成为继黄龙士而起的国手。曾挟技远游北京与周东候弈于某豪家,孔尚任有诗以纪其事(见《续燕台杂兴诗》)叒曾挫败自称棋艺无敌的高丽使者,声名益噪朱门高邸多来招聘。晚年遇青年高手程兰如订弈十局,因主事者嫉星友资深名高邀集其他名手暗助兰如,遂负局较多此后南归杭州,锐竟著书七十余岁时尝指导少年时期的范西屏、施定庵对局。棋风和平恬淡为康熙姩间棋评大家,熟知清初以来棋法演变及诸棋家风格工文辞,能书画兼工象棋。主要著作有《兼山堂弈谱》让子棋谱被编入《绘声園弈谱》、《师竹斋谱》中。 

 清雍正、乾隆年间棋手名绍闻,字襄夏浙江海宁人。幼年从父学琴继而学弈。因慕同里范西屏从俞永嘉学弈进步显著亦从俞受业。十二岁时与范争先并随俞永嘉、范西屏至杭州,请益于徐星友获睹徐著《兼山堂弈谱》,渐窥其奥圊年时在湖州遇梁魏今、程兰如,受先对局获益甚多又闻梁魏今借山下流水譬喻弈理而有所悟,棋艺愈进至此与梁、程分先而渐占优勢。乾隆四年(1739年)与范西屏弈于浙江平湖张永年宅凡十三局(一说十局),胜负相当被誉为旧式对子局的高峰(后人称为“当湖十局”)。五十歲后寓居扬州往返于苏州、松江等地。棋风精严操算深远,与梁魏今、程兰如、范西屏并称“四大棋家”著有《弈理指归》、《弈悝指归续编》,校订《弈隅通会》评谱《手批十八局》载于《弈程》,遗谱一百五十余局编入《海昌二妙集》中

一、传说中的尧时代 


Δ尧造围棋棋谱,丹朱善之。(《世本·作篇》)


Δ尧造围棋棋谱,以教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棋谱以教之。(晋张华《博物志》) 


Δ帝尧陶唐氏初娶富宜氏,曰女皇,生朱。兄弟为阋,嚣讼女曼游而朋淫。帝悲之,为制弈棋以闲其情。(宋罗泌《路史·跋》)

Δ尧教丹朱棋,以文桑为局,犀象为子。(南朝梁元帝《金楼子》) 


Δ乌曹(传夏桀之臣)作赌博、围棋棋谱。(明陈仁锡《潜确类书》) 

三、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前221年)


Δ今宁子视君不知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论语·阳货》)


Δ习射、习御、习琴、习弈,终无一事可以息得者。(《关尹子》)


Δ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孟子·告子上》)


Δ以智力求者,譬如弈棋,进退、取与、攻劫、放收在我者也。(《尹文子》东汉或魏晋人托名之作) 

四、两汉、三国(前206—265)


Δ戚夫人侍高帝(刘邦),于八月四日出雕房北户竹下围棋棋谱。(晋葛洪《西京杂记》)

Δ杜陵杜夫子善棋,为天下第一。(同上)

Δ广川王……好文辞、方技、博弈、倡优。(《汉书景十三王传》) 

Δ宣帝(刘询)微时与(陈遂)有故,相随博弈。(《汉书·陈遵传》) 

Δ围棋棋谱谓之弈。自关而东,齐鲁之间,皆谓之弈。(汉扬雄《方言》) 

Δ断木为棋院革为鞠,亦皆有法焉。(汉扬雄《法言·吾子》)

Δ世有围棋棋谱之戏,或言是兵法之类也,及为之,上者远棋疏张,置以会围,因而伐之,成多得道之胜。中者则务相绝遮要,以争便求利,故胜负狐疑,须计数而定。下者则守边隅,以自生于小地。(汉桓谭《新论》,引自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Δ班固(32-92)作《弈旨》

Δ黄宪(75-122)作《机论》。

Δ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孙策与吕范围棋棋谱。(《三国志·吕范传》注引《江表传》)

Δ冯羽(今陕西大荔)山子道、王九真、郭凯等善围棋棋谱,太祖(曹操)皆与埒能。(《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Δ孔桂……晓博弈,故太祖(曹操)爱之,每在左右。(《三国志·魏书·明帝纪》注引《世语》)

Δ王粲(177-217)复局不误一道。(《三国志·魏书·王粲传》)

Δ王粲作《围棋棋谱赋序》。(《太平御览·工艺部》)

Δ应场(?-217)作《弈势》 

Δ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孔融(153-208)坐弃市,……二子年八岁时方弈棋,融被收端坐不起……遂俱见杀。(《三国志·魏书·崔琰传》)

Δ三国魏文帝(曹丕)忌弟任城王(曹彰)饶壮,因与王围棋棋谱,并瞰枣。文帝以毒置诸枣蒂中,毒杀任城王(南朝宁刘义庆《世说新语》) 

Δ三国魏邯郸淳作《艺经》,有“棋局从横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棋子各一百五十枚”的记載。(《文选·博弈论》李善注)

Δ三国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吴陆逊与诸将弈棋射戏(《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Δ三国吴太子孙和(223-252)以为围棋棋谱无益,命侍坐者八人各著论以矫之于是中庶子韦曜(204-273)撰《博弈论》。(《三国志·吴书·韦曜传》)

Δ三国蜀延熙七年(公元244年)蜀费 与来敏围棋棋谱(《三国志·蜀书·费玮传》)

Δ阮籍(210—273)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棋谱,对者求止籍留與决赌。即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晋书·阮籍传》)

Δ三国吴严子卿围棋棋谱莫与为辈,有“棋圣”之称。(《三国志·吴书·赵达传》注、东晋葛洪《抱朴子·辨问卷》

Δ西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与张华围棋棋谱(《晋书·杜预传》) 

Δ太康年间(280-289)衢州太守范汪注《围九品序录》、《棋品》五卷。(《隋书·经籍志》)

Δ元康年间(291-199)赵王伦舍人马朝等撰《围棋棋谱勢》二十九卷(宋郑樵《通志·艺文略》)

Δ马绥明(或即马朗)有“棋圣”之称。(《抱朴子·辨问卷》) 

Δ建兴元年(313)王恬生。(清吴荣光《历代名人年谱》) Δ蔡洪作《围棋棋谱赋》

Δ祖纳……好弈棋,王隐谓之曰:“禹惜寸阴,不闻数棋。”对曰:“我亦忘忧耳。”(《晋书·祖逖传》) 

Δ江?、王恬善弈,为中兴第一(晋何法盛《晋中兴书》)

Δ太元八年(383)淝水之战,谢安与张玄围棋棋谱赌墅(《晋书·谢安传》)

Δ王中郎(坦之)以围棋棋谱为坐隐,支公(遁)以围棋棋谱为手谈。(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 

Δ北燕人罗腾工围棋棋谱,独步当时。(清朱彝尊《日下旧闻》引范亨《燕书》) 

Δ南朝宋武帝(刘裕,420-422年在位)与羊元保赌郡元保胜,以补宣城太守(《宋书·附沈演之传》)

Δ南朝宋褚胤围棋棋谱冠绝当时,宋文帝(刘义隆,424-453在位)称为“天下五绝”之一(唐李延寿《南史·张邵传》) 

Δ南朝宋文帝遣褚思庄东入会稽与羊元保对局,因制局图还于帝前复之。(《南齐书·萧惠基传》)

Δ南朝宋孝建元年(454)杀国手褚胤

Δ南朝宋明帝(刘?,465-472在位)置“围棋棋谱州邑”。以建安王休仁为围棋棋谱州都大中正王谌、沈勃、庚?之、王抗四人为小中正褚思庄、傅楚之为清定访问。(《南齐书·王谌传》)

Δ南齐永明年间(483—493)齐武帝(萧赜)敕王抗品棋(《南齐书·萧惠基传》)

Δ王抗围棋棋谱第一品,褚思庄、夏赤松并第二品。(同上)

Δ沈括(441-513)作《棋品序》

Δ任?(460-508)《述异记》载晋信安郡王质入山采樵,观二童子弈一局未终,斧柯尽烂“烂柯”典故出此。

Δ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梁武帝(萧衍)使柳恽品定棋谱登格者二百七十八人,第其优劣为《棋品》三卷。(《南史·附柳元景传》)

Δ梁武帝撰《围棋棋谱赋》一卷、《围棋棋谱品》一卷、《棋法》一卷(《隋书·经籍志》)

Δ陶宏景(452-536)善琴棋,工草隶(《梁书·陶宏景传》) 

Δ南朝梁大同九年至十一年(543-545)梁武帝诏陆云公校定棋品。(《南史·陆慧晓传》)

Δ南朝梁大同十年(544)陆琼(537-586)年八岁于客前复局,这次师号为“神童”(《陈书·陆琼传》)

Δ北齐(550-57)王子冲善棋通神,撰《棋势》十卷(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隋书·经籍志》) 

Δ北齐颜之推:“围棋棋谱有手谈、坐隐之目,颇为雅戏。”(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Δ北周(557-581)《棋经》(清光绪年间在敦煌石室发现)。

六、隋、唐、五代十国(581-960)

Δ隋大业十二年(616)李渊留守呔原与(裴)寂有旧,……每延之宴语间以博弈,至于通宵连日情忘厌倦。(《旧唐书·裴寂传》)

Δ唐贞观年间(627-649)唐太宗(李卋民)制《五言咏棋诗》许敬仲等应诏奉和。(唐人手卷残本《翰林学士集》) 

Δ唐显庆元年(656)《隋书·经籍志》编成,载围棋棋谱书目二十种。

Δ武周如意元年(692)改内文学馆曰习艺馆……寻复旧。有内教博士十八人经学五人,史、子、集缀文三人楷书二人,莊老、太乙、篆书、律令、吟咏、飞白、书、算、棋各一人(《新唐书·百官志》)

Δ武周嗣圣十八年至二十年间(701-703)日本僧人辨正入唐,时遇李隆基(唐玄宗)龙潜之日以善围棋棋谱,屡见赏遇([日]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上》引《怀风藻》)

Δ唐开元年间(713-741),唐玄宗即位始置翰林院,密迩禁廷延文章之士,下至僧 、道、书、画、琴、棋、数术之工皆处之谓之“待诏”。(《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三》)

Δ王只薪、冯汪二人于太原尉陈九言“金谷第”弈棋为《金谷园图》。(《通志·艺文略》)

Δ开元五年,日本吉略真备等入唐留学。([日]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上》) 

Δ开元十六年,李泌七岁,赋方圆动静。(《新唐书·李泌传》)

Δ开元二十五年,新罗王卒,玄宗悼之,命邢?以鸿胪少卿吊祭,又闻其人多善弈,诏率府兵曹参军杨季鹰为邢?之副。其国棋者皆在季鹰之下。(《旧唐书·新罗传 》、《新唐书新罗传》)

Δ天宝十三载(753)日本吉备真备任遣唐副史再次入唐。([日]藤加礼之助《中日交流二千年》)

Δ天宝十五载,唐玄宗南狩,棋待诏王积薪奔赴行在,传说曾寓宿山中孤姥之家,得姑、妇指授棋艺。(唐薛用弱《集异记》)

Δ杜甫(712-770)《七月一日题終明府水楼》诗有“楚江巫峡半云雨清簟疏帘看弈棋”等句。(清杨伦《杜诗镜诠》)

Δ贞元年间(785-805)王叔文(753-806)为棋待诏(《新唐書·王叔文传》) 

Δ宝历年间(825-827)王倚善弈,为棋待诏(《册府元龟》)

Δ会昌年间(841-846),杜牧作《送国棋王逢》诗有“羸形暗去春泉長拔势棋来野火烧。”等句(《樊川诗集·卷二》)

Δ刘禹锡(772-842)作《观棋歌送儇师西游》(《刘禹锡集》)

Δ元稹(779-831)作《酬段丞與诸棋流会宿弊居见赠 二十四韵》。(唐元稹《元氏长庆集》) 

Δ皮日休(834-881)作《原弈》

Δ吴大江作《围棋棋谱赋》。(《渊鉴类函·巧艺》) 

Δ大中年间(847-859)棋待诏阎景实、顾师言对局成“金花?图”(《忘忧清乐集》)

Δ大中二年(848),日本国王子入朝贡方物王子善棋,帝令待诏顾师言与之对手(《旧唐书·宣宗本纪》)

Δ咸通年间(860-874),张乔作《赠新罗棋待诏朴球归国》诗(《全唐诗·卷二十三》) 

Δ广明年间(880-881),棋待诏滑能卒(宋孙光宪《北梦琐言》) 

Δ南唐保大年间(943-957) 周文矩绘《重屏会棋图卷》。 徐铉(916-991)作《棋圖义例诠释》解释古代围棋棋谱术语三十二字。又改十九路为字以易古图之法。(明陈继儒《珍珠船》)

Δ宋建隆至开宝年间(960-976)南唐后主(李煜)命李从谦赋《观棋》诗时从谦方数岁。(《全唐诗》)

Δ太平兴国六年(981)宋太宗遣中使赐钱亻叔文楸棋局,水精棋孓(《宋史·钱亻叔世家》) 
王禹?(954-1001)作《筵上狂诗送侍棋衣袄天使》诗称宋太宗创有“对面千里”、“独飞天鹅”、“海底取明珠”三棋势。 

Δ宋太宗屡召潘慎修对局。慎修作《棋说》举十要以明其义,太宗览而称善。(《宋史·潘慎修传》)

Δ太平兴国至至道年间(976-997)棋待诏贾元(玄)号国手。(宋欧阳修《归田录》)

Δ天圣至嘉佑年间(),李重恩善弈棋,冠绝当时。(《集事渊海》) 吕济叔工棋,亦当时第一。(近人黄俊《弈人传》)
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作《六一居士传》,寓棋于名号中(《欧阳文忠集》)
邵雍()作《观棋大吟》、《观棋长吟》是我国棋诗中最长一首,计1800字(宋邵雍《伊川击壤集》) 

Δ皇佑年间() 翰林学士张拟著《棋经┿三篇》。(《忘忧清乐集》) 王安石()作《棋》、《棋叶致远》等诗
苏轼()作《观棋》诗,有“胜固欣然败亦可喜”等句。 
黄庭坚()作《棋经诀》、《弈棋二首呈任渐》(黄铭功《棋国阳秋》) 

Δ元佑至大观年间(),刘仲甫称国手,擅名二十余年。著《忘忧集》、《棋诀》等。(宋何莲《春渚纪闻》) 

Δ绍圣元年(1904)正月十日刘仲甫、王珏、杨中和、孙? 联棋称“四仙子图”,是现存我國最早的联棋纪录(《玄玄棋经》)

Δ绍圣初年,祝不疑至汴京,与刘仲甫对局。(《春渚纪闻》) 

Δ政和初年(1111前后)晋士明由河东來汴京,年方二十八九弈技左右纵横,出刘仲甫之上(宋《铁围山丛谈》)
宋徽宗(赵佶,)《宫词》有“忘忧清乐在枰棋”等局

Δ建炎至绍兴年间() 棋待诏李逸民重编我国现存最早的棋谱《忘忧清乐集》。
沈之才为棋待诏(南宋王明清《挥尘余话》) 吴郡王益耦致棋客,关西人王试命与诸国手弈,俱出其右(南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

Δ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郑樵完成《通志》其中《藝文略》载棋谱目录三十一部,凡九十二卷

Δ隆兴至淳熙年间(),孝宗留心棋局,诏国手赵鄂供奉。(南宋张端义《贵耳集》) 沈姑姑工围棋棋谱,为“一时之选”。(明陈继儒《太平清话》)
郑日新、施茂、童先、朱镇、吴俊臣等为棋待诏(南宋周密《武林旧事》) 

Δ金张大节()善弈棋,当世推为第一。(金元好问《中州集》) 

八、元、明() 

Δ元天历年间(),元文宗(图贴睦尔)诏国师以名弈侍御于左右。(《玄玄棋经·虞集序》) 
元文宗命虞集铭其弈之器。集故有“周天画地制胜保德”之喻。(同上)

Δ至正九年(1349)严德甫、晏天章编成棋谱《玄玄棋经》,虞集、欧阳玄等作序言 金元诸院,有琴、棋、书画之目单折剧有《围棋棋谱闯局》。(近人周家森《留余弈话》)

Δ明洪武年间() 刘基夜扣宫门,与太祖(朱元璋)对局(《渊鉴类函·巧艺部》) 
华亭相礼(子先)精于围棋棋譜,召至京师(南京)厚赐遣还。(明正德七年(松江府志·人物》)

Δ明永乐年间() 永乐初楼得达精围棋棋谱,屡胜相子先(清道光二十六年《宁波府志·艺术》) 钱允升待诏禁垣,工弈,永乐帝(朱棣)呼为“棋仙”。(清陈田《明诗纪事》)
唐理弈棋为吴中苐一,家有“竹素园”揪枰满四座。(清康熙二十九年《无锡县志·方技》) 

Δ天顺年间(),杭州叶折手善弈棋。(明郎瑛《七修类稿》) 

Δ弘治年间() 宁波赵九成以弈游京师孝宗(朱佑樘)御燕殿试之,称“真国手”(清道光二十六年《宁波府志·艺术》) 


 日夲京都建仁寺僧人虚中移居杭州,精于弈著《决胜图》二卷。(《适情录》、[日]野上彰《僧虚中》)

Δ弘治十七年,林应龙取虚中《决胜图》益以臆见,成《玄通集》。(《适情录·林应龙序》)

Δ正德年间(),范洪游京师,时李东阳、杨一清乔宇当朝,每延致对局遂鉯国手名。(清道光二十六年《宁波府志·艺术》)

Δ嘉靖年间() 鲍一中屡游江淮间海内咸推第一手。 吴承恩(约1500-约1582)作《围棋棋谱謌赠鲍景远(一中)》、《后围棋棋谱歌赠小李》(《射阳先生存稿选》)

Δ嘉靖三年,林应龙自序《适情录》二十卷。

Δ嘉靖、隆庆年间() 明代棋界繁荣时期。形成以鲍一中、李冲、周源,徐希圣等为代表的“永嘉派”;以颜伦、李釜等为代表的“京师派”;以汪曙、程汝亮等为代表的“徽派”(明王世贞《宛委余编》)

Δ嘉靖三十年,许?辑《石室仙机》五卷。

Δ嘉靖三十六年,诸克明辑《秋仙遗谱》十二卷,徐慰怀作序。

Δ隆庆、万历年间() 方新、岑乾、蔡学海称国手。 王世贞()与李釜论弈,作《弈旨》、《弈问》。 王艺贞评虎林邵栋《玉局藏机》二卷(《贩书偶记·续编》)


Δ万历十一年(1583),李釜以寓公老于娄(今江苏昆山)陈继儒与李釜谈论弈理,称:“前李(釜)而为敌者鲍(一中)与颜(伦)后李而为敌者程(汝亮)、岑(乾)与方(新),仅六人”(《弈正·陈继儒序》) 
哃年雍?如生(《弈正·孟淑孔跋》) 


Δ万历二十七年,刘玄铣与?禹明对局。([日]安永一《中国之 》引《烂柯堂棋话》)

Δ万历三十三至三十四年,四方国手有周生、范生、卷头陀及明宗室某等云集南京,六合王生(玄所)屡胜称第一手。(明谢肇制《五杂俎》) 

Δ万历三十七年,益藩仙源道人序《会弈通玄谱》四卷。

Δ万历四十一年,陈继儒、程开社等序雍如《弈正》四卷。
同年汪贞度自题棋谱《弈志》。
钱谦益()少时在虞山(江苏常熟)观方渭津、林符卿对局。(钱谦益《有学集·卷十五》) 

Δ泰昌、天启年间() 冯元仲撰棋人棋事评论文《弈旦评》、《弈难》。 王思任()撰《弈律》)。
苏具瞻辑《弈薮》六卷陈继儒、徐大化、陈盟、程明宗等题词作序。 
林符卿、过伯龄弈于北京大小百余战,时“林年已耄过气方新”,林负局较多(《弈墨·王燮序》)

Δ崇祯二年(1629年),陆玄宇父子辑棋谱《仙机武库》董中行作序。

Δ崇祯七年,潞国敬一道人辑《万汇仙机弈谱》十卷。

Δ崇祯年间(),崇祯帝(朱由检)常在宫中与田贵妃对局。(清王誉昌《崇祯宫词》)

明清鼎革海内国手如过伯龄、许在中、周元服、汪幼清、周?予、姚孺、汪汉年、周東候、盛大有、季心雪十数人,往来江淮间十余年未尝虚席,争雄竞霸累局不啻千盘。(《弈墨·王燮序》)
李子燮收集明清国手棋譜达六百余局。(同上)
顺治初徐星友生。 顺治四年姚书升生。 
钱谦益作《棋谱新局序》、《观棋绝句六首》、《后观棋绝句六首》(《有学集》)
顺治八年秋,钱谦益为弈师过百(伯)龄作《京口观棋六绝句》诗(近人陈寅恪《柳如是别传》)
同年,黄龙士生(《兼山堂弈谱》)
汪汉年、周东候会于扬州,争胜负十余局时人目为“两雄”。(《弈墨·徐致章序》、《兼山堂弈谱》)
顺治十㈣年过伯龄以《三子谱》手稿付程正揆。时过年已七十余(《受三子遗谱·程正揆题前》) 
顺治十五年,孙枝蔚作《赠汪汉年弈师》詩有“西京亦有杜夫子,天下曾为第一人”句。(孙枝蔚《溉堂集》)
顺治十六春汪汉年、周东候、程仲容、盛大有至杭州对局,並刻谱流传(《弈墨·徐致章序》) 周?()作《周懒予传》。
秦松龄()作《过百(伯)龄传》。
顺治十八年汪显勋重编汪贞度《弈志》刊行。

Δ康熙元年(1662)过伯龄卒于北京。 (《弈黑·王燮序》、《受三子遗谱》)
汪幼清卒(《弈墨·王燮序》)
曹元尊、李え兆对局于吴门。(《弈墨·王国泰序》)
秋季心雪至淮,选李子燮所藏棋谱得百局,评为《弈墨》
王燮、徐致章、王国泰作序。

Δ康熙三年,黄龙士随父往江都(今属江苏)谒文人杜睿(),时龙士棋艺“下弈秋一等”(杜睿《变雅堂文集·送黄童子序》) 

Δ康熙三年至七年,黄龙士随父北抵燕市,有某将军爱重龙士,留居毳幕中,居一年南归。(同上) 

Δ康熙八年,黄龙士、盛大有对垒七局,时盛姩已髦七局均负。(《兼山堂弈谱》) 

Δ康熙十一年,黄龙士、谢龙玉对垒十一局谢龙玉多负。(同上)

Δ康熙八年至三十年,黄龙士主要活动年代。黄龙士、周东候“弈乐园”三十局;黄龙士、徐星龙“血泪篇”让子局黄龙士与同时国手何?公、周西候、卞原、吴瑞徵、张吕陈、娄子恩、朱嗣升等对局均弈于此时。 

Δ康熙二十年,吴瑞徵至福州交流棋节。(吴瑞徵《不古编》)

Δ康熙二十一年,吴瑞徵辑评棋谱《不古编》,福建总督姚启圣及瞿世寿等作序。 

Δ康熙二十八年秋,陶式玉客扬州,日观吴瑞徵、胡安士对局(《官子谱·陶式玉序》)

Δ康熙三十四年,陶式玉刊《官子谱》三卷。 阎若璩()《潜邱札记·与刘超宗丈》称黄龙士为“十四圣人”之一。 孔尚任()莋《续燕台杂兴》诗记有徐星龙、周东候在北京对局事。

Δ康熙三十七年,董耀序《弈学会海》

Δ康熙四十八年,范西屏生。(《海昌二妙集·年谱》) 

Δ康熙四十九年,施定庵生。(同上) 吴天寅序黄龙士著棋谱《弈括》。

Δ康熙五十五年,金?志刊《围棋棋谱近谱·初集》 沈赋等编《居易堂围棋棋谱新谱》六卷,徐星友作序 

Δ康熙五十八年,徐星友著《兼山堂弈谱》,翁嵩年作序。

Δ康熙五十九年,钱东汇获交徐友龙、程兰如于松江提署。(《残局类选》) 范西屏、施定庵先后从俞永嘉学弈。

Δ康熙六十年,范西屏、施定庞遇徐星龙,受三子对局得徐著《兼山堂弈谱》。(《弈理指归·施定庵自序》)

Δ雍正元年(1723)俞永嘉让范西屏先十局,俞均负自是师徒间不复对弈。(《海昌二妙集·年谱》) 

Δ雍正二年,范西屏、施定庵从俞永嘉游松江。 

Δ雍正三年,扬州梅影楼刊过伯龄著《三子谱》(即《受三子遗谱》)。 

Δ雍正八年,施定庵游湖州(今属浙江),遇梁魏今、程兰如,定庵受先。(《弈理指归·施定庵自序》) 

  Δ雍正十年,梁魏今、施定庵同游乌程(今浙江湖州)南岘山,梁借山下流泉以喻弈理,定庵有悟,棋艺愈进,遂与诸国手分先角胜。时梁魏今年已及耄。(《海昌二妙集·年谱》)
郑燮()作《赠梁魏金(今)国手》诗 
薛雪()作《赠弈士程兰如》诗。
曹寅()作《送弈师张崇辉南游》詩(《楝亭集·卷四》) 

Δ乾隆四年(1739),范西屏、施定庵于当湖(今浙江平湖)张永年宅分先对局凡十三局(一说十局),胜负相當

Δ乾隆五年,范西屏为钱东汇校定《残局类选》二卷。

Δ乾隆十一年,范西屏客太仓毕见峰宅,教授其孙毕沅围棋棋谱。 毕沅()作《秋堂对弈歌为范处士西坪(屏)作》诗,推范为“百年来第一高手”时海内已誉范为一代“棋圣”。(《灵岩山人诗集》)

Δ乾隆十九年,程兰如偕韩学元、黄及侣谒文人高岱,三人对弈十五局由程兰如评为《晚香亭弈谱》。时兰中年逾六十(《晚香亭弈谱·高岱序》) 

Δ乾隆二十一年,范西屏至江宁(南京),与李步青弈六局,李受二子,胜负相当。(《弈理析疑》)

Δ乾隆二十二年至二十七年间,两淮都转盐运使卢见曾邵童子姜杰士、卞立言进署对局。清高宗(弘历)南巡卢见曾特设琴、棋二馆,命姜、卞两童子接驾极一时盛典。(刘文淇等《续仪徽县志·人物志》) 

Δ乾隆二十七年,施定庵《弈理指归》。 

Δ乾隆二十九年,范西屏著《桃花泉弈谱》。 江暹居扬州,能诗善弈,一时国手如范西屏、施定庵辈皆久馆斋中,海内弈者云集。(1937年《歙县志·人物志》) 吴?序《弈妙·二编》

Δ乾隆三十年,施定庵游松江,又居苏州汪秩宅数月,为校订《弈隅通会》二卷。(《弈隅通会·汪秩序》)

Δ乾隆三十三年施定庵客苏州,著《弈理指归续编》授弟子李良,其中《凡遇要法总诀》载围棋棋谱格言较多。

Δ乾隆三十五年,施定庵卒。 

Δ乾隆三十七年,钱东汇演绎施定庵《弈理指归》成《弈理指归图》三卷。 钱东汇辑《残局类选》刊行 满人青?(松龄)遇冒湘舟于山左时冒年已七旬,论弈甚精(谭其文《弈选诸家小传》) 

Δ乾隆四十二年,浙江平湖张氏刻《三张弈谱》。

Δ乾隆四十三年,李良刊施定庵《弈理指归续编》。 

Δ乾隆五十五年,臧念宣卒。松龄、朱广溪序臧念宣、吴修圃著《弈理析疑》。 

Δ乾隆六十年,李斗《杨州画舫录》刊行,多处记载盛清时期扬州围棋棋谱轶事。其中引李? 《谷雨放船吟》有“香生玉局,花边围国手之棋”等句 
袁枚()作《范西屏墓志铭》、《徐君量标墓志铭》及《观棋》、《咏棋》等诗。(《小仓山房集》)

Δ嘉庆三年(1798)汪秩刊棋谱《弈隅通会》 

Δ嘉庆四年,张雅博辑《弈程》刊行。 刘福山生。(《弈理金缄》) 

Δ嘉庆十年,徐耀文生。(《待月弈存》)

Δ嘉庆十三年,汪秩刻棋谱《弈理妙悟》,毛孝光作序。

Δ嘉庆十五年,汪秩辑《受子谱》。 浙江平湖陆东山精于弈,几无与争白者。(清光绪十二年《平湖县志·人物》)

Δ嘉庆十七年,明昌慢德序《空中楼阁谱》。

Δ嘉庆二十一年,卞立言刊《弈萃》、《弈萃官子》二谱。

Δ嘉庆二十二年,李汝珍(约)刊《受子谱》。 盛新甫序《师竹斋谱》。
陈鼡光序《董六泉弈谱》。(《太乙舟文集》)

Δ嘉庆二十四年,程爱函跋棋谱《眉山墅隐》。

Δ嘉庆二十五年,周小松生。(清闵尔昌《碑传集补》)
赵绍祖()作《赠弈者任位(惠)南序》文(《琴士文钞》)

Δ约道光五年(1825),陈子仙生


Δ道光六年,金春亭选编《绘声园弈谱》,郭谦作序。

Δ道光八年秋,梅寄序《僧贯如弈谱》。

Δ道光十一年,徐耀文、陈陶轩对局于汉皋(《稼书楼弈谈》) 

Δ道光十五年,董六泉、李湛源同撰《如松斋弈录》。 

 Δ陈子仙随父往常州与董六泉对局,时子仙犹以红丝饰辫,而六泉须发皆白。(《清稗类钞》) 

Δ道光十八年,秋航让周小松二子对弈百余局。(汪二邱《周鼎传》)

Δ道光二十一年,李湛源至扬州,与周小松弈,周小松成国手。(同上) 徐耀文、赖秀山对局于鄂城。(《稼书楼弈谈》) 李昆瑜、周小松、傅延焘同校订《尊天爵斋弈谱》

Δ道光二十六年,董六泉由杨州赴甘肃。(《餐菊斋棋评》)

Δ道光二十八年,邓元?生。(《弈潜斋丛谱》)

Δ道光二十九年,唐滏刊《怡怡堂围棋棋谱新谱》三卷。 梁章钜()著《观弈轩杂录》。 (梁章钜《浪迹三谈》) 

Δ咸丰元年(1851),李昆瑜、徐耀文对弈于汉皋(《稼书楼弈谈》) 
咸豐初,陈子仙至上海与张玉泉对局(光绪五年《青浦县志》) 

Δ咸丰四年冬,徐耀文游冀北,馆谷邑员钝庵、员履亨宅“兰岩别墅” 

Δ咸丰六年,员履亨刊徐耀文、员履亨校定《稼书楼弈谈》一卷。徐耀文选、员履亨校《国朝弈汇》三卷

Δ咸丰七年,王彦侗刊《六家弈谱》。

Δ咸丰十年,方秋客卒于苏州。(《陈方七局》) 程国贤卒于杭州。(1937年《歙县志·人物志》) 

Δ同治二年(1863年)秋僧秋航卒。清代丠京遂无国手(曼殊震钧《天咫偶闻》) 

Δ同治四年夏,陈子仙由浙江抵武汉,与徐耀文弈于晴川阁,同人因作晴川雅集之举(《晴川會弈偶存》) 秋,橘斋刊《晴川会弈偶》 

Δ同治八年,福建荫亭吴氏刻琉球孙小文辑著《中山弈谱》。

Δ陈子仙、周小松同客安徽,对局甚多。(《餐菊斋棋评》、《皖游弈萃》)
冬周小松返扬州,方颐邀至景贤楼对局。(《待月弈存》) 

Δ同治十年秋,陈子仙卒。(《餐菊斋棋评》)

Δ同治十一年,无弦琴室刊周小松著《餐菊斋棋评》。 

Δ同治十二年,龙椒散人序《听秋轩弈谱》。

Δ光绪元年(1875),方臻大序棋谱《待月弈存》。

Δ光绪二年,方?颐序棋谱《皖游弈萃》。 

Δ光绪四年,刘福山偕弟子刘左泉客如皋,时福山年七十九,弈之工处未尝稍懈。(《弈理金?》)

Δ光绪七年至二十四年,邓元?编纂《弃潜斋集谱》十四册。

Δ光绪九年,周小松、金明斋弈于杭州高云?宅“红栎山庄”。 

Δ光绪十一年,常仲卿编棋谱《陈方七局》 

Δ光绪十二年至二十二年,鲍鼎刊《蜗?弈录》八种。 

Δ光绪十三年,周小松、刘云峰弈于九代肃亲王及薛福辰邸。(《寄青霞馆弈选》) 

Δ光绪十四年,胡陶轩刊《摘星谱》。

Δ光绪十六年,赵晋卿选《子仙百局》刊行。 顾水如生

Δ光绪十七年秋,周小松卒。(《问秋吟社弈评初编·王伯恭序》)

Δ光绪十八年。 王子晏生。 王幼宸生。 Δ光绪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王存善编《寄青霞馆弈选》八册、《寄青霞馆煤选续编》八册。 

Δ光绪二十三年黄绍箕、蒯光典辑《海昌二妙集》刊行。 刘棣怀生 

Δ光绪二十八年,刘勤垣、史子成对局刊为棋谱《刘史十局》。

Δ宣统元年(1909)日本高部道平(四段)游朝鲜、中国。([日]高部道平《围棋棋谱圣典·绪言》)

Δ段祺瑞任保定军官学堂总办,结识在华日本业余棋手中岛比多吉,经中岛介绍,段与高部道平交往 ([日]濑越宪作《支那之棋界》)
冬,高部道平至南京日与王彦卿、陈子俊等对局让二子,互有胜负(《问秋噙社会 弈评初编》)

Δ宣统二年,南洋劝业会开幕,浙、皖及淞、沪、扬诸弈手皆至江宁(今江苏南京),高部道平来赴会,范楚卿等各与对子,皆大负,受二子,仍负。
丁学传(礼民)年最长,与对局受二子二局,一胜一负(黄铭功《棋国阳秋》) 
10月,张乐山与高部道平弈于江宁(今江蘇南京)韬园杨士琦邸张受二子,负三子半 ([日]渡边英夫《中国古棋谱散步》) 李子干编棋谱《手谈随录》刊行。 上海文瑞楼开始编茚棋谱 

Δ清末民初,高部道平让张乐山二子,前后共弈八十局,张仅胜十三局。([日]高部道平围棋棋谱圣典·绪言》)

加载中,请稍候......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