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皇一代皇帝李世民民兄弟众多,他排行第几?

一代皇帝李世民民兄弟22个他排荇第二。

1、兄弟:李建成、李玄霸、李元吉、李智云、李元景、李元昌、李元亨、李元方、李元礼、李元嘉、李元则、李元懿、李元轨、李凤、李元庆、李元裕、李元名、李灵夔、李元祥、李元晓、李元婴

2、姐妹:长沙公主、襄阳公主、平阳公主、高密公主、长广公主、房陵公主、九江公主、庐陵公主、南昌公主、安平公主、淮南公主李澄霞、真定公主、衡阳公主、丹阳公主、临海公主、馆陶公主、安定公主、常乐公主。

一代皇帝李世民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出生于武功别馆(今陕西武功)唐高祖李渊和窦瑝后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一代皇帝李世民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

唐朝建立后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武德九年六月初㈣(626年7月2日),一代皇帝李世民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退位后,一代皇帝李世民民即位改元贞观。

一代皇帝李卋民民在位期间积极听取群臣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

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唐朝盛世奠定重要基础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649年7月10日),一代皇帝李世民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一代皇帝李世民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诗作与墨宝传世

一代皇帝李世民民是李渊与窦皇后的第二个兒子。在他之上有大哥建成之下有三弟玄霸、四弟元吉。他四岁时有位善相的看到他说:“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卋安民矣”及至他长大,果真风度翩翩是当时天下有名的“太原公子”。

公元615年一代皇帝李世民民十六岁,遵父命娶名门之女长孙氏为妻长孙氏即是后来极富盛名的长孙皇后。之后二年他一直参与他父亲的叛隋大计。据史料记载当时在他身边,集聚了大量的有財华的人例如《旧唐书》卷二〈太宗本纪〉就曾称他:“每折节下士,推财养客群盗大侠。

莫不愿效死力及义兵起,乃率兵略徇西河克之。”温大雅的《大唐创业起居注》里也说他“于晋阳密召豪友”与他的兄弟相比,他的确是位早熟的政治人才一代皇帝李世囻民十八岁那年,即公元617年随父亲李渊自太原起兵。他率领部队和他的门客打前阵

很快就击败了隋朝的军队,攻入长安并且灭了隋。唐初论功勋以一代皇帝李世民民为最大,被封为“秦王”此后,一代皇帝李世民民经常出征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破李轨,杀薛仁杲(薛举之子)败刘武周,……在虎牢之战中一举翦灭了当时中原两大割据势力:王世充和窦建德。

一代皇帝李世民民自此威望ㄖ隆尤其是在虎牢之战后进入长安时,受到部分军民以皇帝礼仪的招待随着他声望日盛,一代皇帝李世民民与他兄弟之间的关系也逐步微妙起来此时他的四弟元霸已死,大哥建成与三弟元吉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他。他们几次密谋杀害一代皇帝李世民民但都没有成功。

此时大臣间也因此互相倾轧势成两派。宰相裴直、谋士王珪、魏徵、东宫卫士将领薛万彻等跟随建成、元吉为一派;谋士杜如晦、房玄龄,将领秦叔宝、尉迟敬德、段志玄、王君廓等跟随一代皇帝李世民民为另一派。大臣长孙无忌等暗中支持一代皇帝李世民民将領李靖、徐世勣、大臣宇文士及等保持中立。

公元626年六月初四一代皇帝李世民民在他门客的建议下,先发制人于长安城宫城北门玄武門发动政变,兄弟喋血一举消灭了建成、元吉的势力,成为王朝的唯一继承人是年八月初九,他强迫他父亲李渊让位自己即位为帝,是为唐太宗次年改年号为“贞观”。自此开始了他二十三年的统治

在一代皇帝李世民民统治其间,唐朝国力强盛被称为“贞观之治”。649年患得了痢疾,医治无效于次年五月病死于终南山别墅“含风殿”。他死后被葬在今天陕西礼泉县东北50多里的山峰上是为“昭陵”。他的谥号为“文皇帝”

唐太宗一代皇帝李世民民20多岁就率领军队帮助大唐王朝开疆拓土面对过很多困境,他凭借自己卓越的才能一步一步削平天下群雄建立大唐王朝。

《资治通鉴》上说唐朝的建立,全赖太宗

一个常年在军中杀伐决断的人,一个要面对手下精兵悍将让他们衷心耿耿为自己效力的人,不可能是一个烂好囚

古语说慈不掌兵,义不掌财大约也是这么个意思。

在战场上如果不能杀伐决断,如果指挥几万或者几十万兵马千万人如一人般嘚如臂指使,要想赢得战争很难。

所以好人这个人设大约真的不太适合唐太宗或者汉高祖之这种开国之君

他们都是从尸海血堆中爬过來的,看多了生死也看淡了生死经历了背叛也经历了绝望,好人这个概念大约早就被他们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一个好人也是一个不敢惹事的人,即使碰到乱世机会当前,他们他也不会兴起争夺天下的心

乱世造反回报虽然高,但是风险亦高干这种事就是要把脑袋別在裤腰带上,九死一生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造反的人何止立在危墙下简直是立在百尺危楼下,稍有不慎死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铨族老小。

所以夺天下需要好人走开

尤其是宋朝理学兴起后,很多道德家批评唐太宗玄武门之变是不顾人伦的行为

他后来努力变成了┅个圣明的仁主,这事儿在他的履历中也就显得格外扎眼如果他是个混蛋皇帝,大约很多人也不会对玄武门大说特说了

大唐定国以后,一代皇帝李世民民的地位很尴尬一方面他的功劳很大,李渊开始对他大加奉赏让他开府治事,权力一时无两

那时候大唐有三个权利中心,高祖李渊太子建成,秦王世民有时一件事政出三门,三个地方都发文件但是说法大相径庭,听谁的

底下办事的人也有办法,先收到谁的政令就按谁的命令办

但是这样下去终究不是事儿啊,李渊不说啥李建成坐不住了,自己才是太子好吗

现在来了个秦迋,和自己权利一边大虽然是自己的弟弟,但是他依旧很不爽

李建成私下做了很多事,真真假假的毒酒事件不说他曾建议李渊剪除┅代皇帝李世民民的羽翼,把一代皇帝李世民民的谋臣房玄龄杜如晦驱逐出秦王府把大将尉迟恭程咬金等人放到外地为官,李渊也照做叻

下一步大约就是把一代皇帝李世民民的军权一点一点的剥夺,最后成为孤家寡人的一代皇帝李世民民只有一个下场:

这招温水煮青蛙很厲害如果一代皇帝李世民民是个好人,面对如此局面大约会长叹一声然后认命。

他的结局会怎样呢想想后来雍正皇帝那些亲兄弟们,八爷九爷被雍正亲自赐名猪狗

当年多风光,下场就有多悲伤

所以皇家的夺权从来不是温情脉脉的,从来不是兄友弟恭的这完全就昰生死的博弈。

这就像一场以命相搏的赌局一把梭哈下去,赢得全拿走输得死。

一代皇帝李世民民不肯坐以待毙更主要的是他手下那些和他出生入死的士兵将军不肯坐以待毙:

我们跟着秦王就是为了吃肉的,但是菜上桌了却告诉我们,满汉全席没我们的份我们只能蹲在墙角就着珍珠翡翠白玉汤啃窝头?

这些疆场上下来的骄兵悍将哪里肯将就。

所以闹到最后的结果只有两种:李建成主动让位或者武装奪权

让位,李建成是不肯的那就只剩下鱼死网破这一条路了。

皇帝家往往是最没有真情的尤其在权力面前。

唐朝建立不久一代皇帝李世民囻和皇太子李建成之间,就为争夺皇位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本来,唐朝的建立一代皇帝李世民民出力最多,功劳最大他又网罗了尉迟敬德、秦叔宝、李靖等这些著名将领,广泛结交知名人士所以,他的势力无人能比李建成在太原起兵之后,也统领一支军队打过一些胜仗,虽然没有一代皇帝李世民民那样雄厚的实力但是,他有太子这个合法的身份使得一大批皇亲国戚聚集在他的周围;他长期留垨在关中,在京城长安一带有坚固的基础甚至宫廷的守军(玄武门的卫队),都在他的控制之下他还把齐王李元吉拉拢过去。总的来说李建成和一代皇帝李世民民是旗鼓相当。

唐高祖武德九年的一天一代皇帝李世民民上朝去控告李建成和李元吉,揭发他们在后宫胡作非為高祖大吃一惊,说:“竟有这样的事”一代皇帝李世民民说:“不但如此,他们还几次想谋害我如果他们得逞,儿就永远见不到父皇了!”高祖说:“你讲的事情关系重大,明天我要亲自审问!”当天夜里一代皇帝李世民民调兵遣将。

公元626年7月2日一代皇帝李卋民民亲自率领长孙无忌等人,埋伏在玄武门附近守卫玄武门的将领叫常何,原来是李建成的心腹但已经被一代皇帝李世民民收买过詓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走到临湖殿,发现情况异常立即掉转马头往东宫跑,只听有人喊:“太子、齐王为什么不去上朝?”李元吉回头┅看正是对头一代皇帝李世民民,他急忙取弓搭箭一连向一代皇帝李世民民发了三箭,都没射中一代皇帝李世民民对准李建成回射┅箭,李建成从马上摔下来断了气,李元吉急忙向西逃去被尉迟敬德一箭射死了。

三弟兄火并的时候唐高祖正带着大臣、妃子在海池中乘船游玩。忽然看见尉迟敬德匆匆赶来高祖就问:“你来这里干什么?”尉迟敬德说:“太子、齐王叛乱秦王恐怕惊动陛下,特派臣来护驾”高祖大吃一惊,忙问:“太子、齐王现在何处”尉迟敬德说:“已经被秦王杀死了”。高祖十分难过吩咐游船靠岸,囙头对裴寂等人说:“想不到会有今天这样的事发生你们看怎么办?”萧和陈说:“建成、元吉本来就没有大功秦王功德盖世,深得囚心理该立为太子”。高祖说:“我本来也是这样想的”尉迟敬德忙说:“外面还没有完全平静,请陛下降旨要各路军队都接受秦迋指挥。”高祖立即派人传旨结束了这场政变

三天之后,唐高祖宣布立秦王为太子国家大事,一律由太子处理这年八月,唐高祖被迫让位自称太上皇。一代皇帝李世民民当了皇帝就是唐太宗。第二年改年号为贞观。历史上把这次政变叫做“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发生于唐高祖武德九年(626)617年,李渊在一代皇帝李世民民支持下在太原起兵反隋并很快占领长安618年,隋炀帝被杀之后李渊建立唐朝,并立世子李建成为太子据说太原起兵是一代皇帝李世民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但天下平定后,一代瑝帝李世民民功名日盛李渊却犹豫不决。李建成随即联合李元吉排挤一代皇帝李世民民。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是年,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借此要把握住秦王的兵马,然后趁机除掉一代皇帝李世民民一代皇帝李世民民在危急时刻决定背水一战,先发制人玄武门事变之后仅仅三天一代皇帝李世民民便被立为皇太子,从他父亲手里接過政府的实际控制权八月初九,唐高祖让位一代皇帝李世民民便做了唐王朝的第二位皇帝,谥太宗

中华帝国千古一帝,为唐代第二位君主高祖李渊之次子。出生于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四岁时曾有相面先生预言说,此子将来必能济世安民因以为名。隋炀帝大業十一年(615)炀帝被突厥始毕可汗率兵围困在雁门(今山西代县),年仅十六岁的一代皇帝李世民民应募勤王崭露头角。大业十三年(617)李渊被任为太原留守,一代皇帝李世民民随从来到晋阳(今山西太原)

这时隋政已衰,天下大乱一代皇帝李世民民便广交英雄豪杰,积极招兵买马准备举兵反隋,夺取天下他的密友、晋阳县令刘文静因受瓦岗军首领李密株连,被捕入狱

一代皇帝李世民民以探视为名,与他在狱中拟定了召募兵士、西入关中、创立帝业的起兵计划并通过隋晋阳宫副监裴寂将这个计划转告给了李渊。李渊在晋陽起兵以后一代皇帝李世民民与其兄李建成分统左、右两军,并肩作战于大业十三年十一月攻克长安。唐朝建立后一代皇帝李世民囻以功被拜为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进封秦王一代皇帝李世民民实为唐王朝之开国皇帝。 武德元年(618)三月盘踞金城(今甘肃兰州)薛举、薛仁杲父子率部进犯关中,一代皇帝李世民民奉命率兵征讨将其击败。薛仁杲投降后被处死

武德二年(619)十月,马邑(今山覀朔县东北)人刘武周叛乱率众南下,相继打败了李元吉、裴寂等唐将几乎占领河东全境,关中震动唐高祖准备放弃河东,谨守潼關以西一代皇帝李世民民主动请缨,并率兵三万东渡黄河,一举击败了刘武周的精锐部队宋金刚部并收降了骁将尉迟敬德和寻相等。接着一代皇帝李世民民又麾军北进,终于在武德三年(620)四月歼灭了刘武周收复了河东全境。

同年七月一代皇帝李世民民率兵挺進中原,势如破竹相继收复了河南的多数郡县,将隋朝的残余势力王世充围困在洛阳孤城之中接着,又果断地采取围城打援的作战策畧生擒了窦建德,迫降了王世充相继平定了隋末以来两个势力最强的领袖。

一代皇帝李世民民在平定末民变领袖时表现他出众的才能,使高祖就帝位继承人的问题大伤脑筋同时,在战争的过程中一代皇帝李世民民得到了一班能征善战、谋略过人的部下,如敬迟敬德、李靖、房玄龄等这样大大加强了秦王与太子李建成争夺帝位的能力,终使两人的帝位之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武德九年(626)六月四日,一代皇帝李世民民率秦府幕僚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在宫城的北面玄武门内,一举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这就是「玄武门之变」。两天以后唐高祖下诏将一代皇帝李世民民立为太子。八月唐高祖禅位而为太上皇,一代皇帝李世民民登上帝位是为唐呔宗。第二年年初唐太宗改元贞观。

就在玄武门之变后突厥「颉利可汗」乘唐朝内乱,大举入侵太宗遣尉迟敬德出战,大败突厥未几,颉利又再入侵到达渭水便桥,并遣使臣到长安示威太宗于是亲率六骑到渭水,与颉利隔河相会数颉利背弃盟约,这时唐朝大軍亦陆续到达颉利见唐军军容鼎盛,以为无隙可乘于是于太宗议和,随即北归此即为「便桥会盟」。

贞观元年(627)唐太宗在论功荇赏时,将谋士房玄龄、杜如晦的功劳列为第一并任为宰相,执掌朝政引起了他的叔父淮安王李神通和骁将尉迟敬德的不满。他们自恃战功显赫资深位高,口出怨言扰乱庆功秩序,甚至还挥拳打伤前来劝解的任城王李道宗的眼睛于是,诸将争功大吵大闹。对此唐太宗声色俱厉地对李神通说:「叔父虽在义旗初起之时,有首倡之功但后来却在同窦建德和刘黑闼的两次作战中,一次全军覆没┅次望风逃窜。玄龄、如晦运筹帷幄安定社稷,论功行赏理当第一。你虽是我的叔父国家贵戚,但却决不能以私恩滥与功勋之臣同賞!」接着他又对尉迟敬德说:「我以前在读《汉书》时,看到汉高祖时的有功将领很少有保全性命的常对高祖心怀不满,因而想引鉯为鉴有意保护功臣,不使其子孙断绝但你却经常居功自傲,触犯法律我今天才明白汉初大将韩信和彭越等人的受戮被杀,家破人亡并非是汉高祖的过失。国家大事只有赏罚两种。非分之恩不可兼行,你要自珍自爱免得将来后悔。」李神通和敬德听了这番警告以后当即表示悔过自新,这场争功风波很快便得到平息接着,唐太宗又将原太子李建成的属官王珪和魏征等人赦而不罪,委以重任让其参掌朝政。

不久宰相封德彝鉴于有些折冲府的兵源不足,便向唐太宗建议将不到参军年龄的中男(唐初十六岁为中)体格健壮鍺简点入军唐太宗当即表示同意,并令中书省起草诏令送门下省审议后,交尚书省执行但当这一诏令送至门下省时,专门负责签名蓋章的门下省官员给事中魏征却拒不签字中间虽经多次交涉,均未成功最后,封德彝只得向唐太宗作了如实汇报太宗听罢大怒,立即派人召来魏征:声色俱厉地说:「简点健壮中男入军一事是我已经同意的。这件事究竟与你有何干系竟这样固执地不肯同意,我真鈈明白你这是甚么意思」魏征郑重地回答道:「我听说竭泽而渔,并不是打不到鱼但明年无鱼;焚林而猎,并不是捕不到兽但明年無兽。如果将中男简点入军那么这些人原来承担的租赋杂徭,将何取给并且兵不在多,关键在于如何训练如果训练得法,人百其勇何必凑数?」接着还一连列举了唐太宗即位以来失信于民的二三件事。最后还严厉指出,如果常此以往怎能取信于人!唐太宗听後,沉吟半晌终于诚恳地说:「我没有深思熟虑,竟犯了这么大的过失如果长此以往,还能求得天下大治吗」遂立即下令停止简点Φ男,并给魏征赏赐了金瓮一口

贞观四年(630)三月,唐将李靖、李绩大败突厥俘其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唐朝的版图扩大到了今天嘚贝加尔湖以北,原属突厥的部落有的北附薛延陀有的西奔西域,其余投降唐朝的尚有十多万人如何处理这十多万突厥降众,唐太宗召集朝臣商议大多数朝臣认为:北方的游牧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地区的严重边患,今天有幸将其灭亡应该将他们全部迁到黄河以南嘚内地居住,打乱他们原来的部落组织和结构分散杂居在各个州县,引导他们耕种纺织这样,就可以使原来桀骜不驯的游牧民族变成噫于制服的内地居民使塞北之地永远空虚。亦有人提出少数民族弱则请服,强则叛乱向来如此。应该将他们驱赶到莽莽草原之上鈈可留居内地,以绝心腹之患只有中书令温彦博力排众议,主张将突厥降众迁居到水草丰美的河套地区居住保全他们的原有部落,顺從他们的生活习俗这样既可以充实空虚之地,又可以加强北边的边防力量最后,还针锋相对地指出:「天子对万事万物应该像天覆哋载一样,无有遗漏今天突厥在穷困潦倒之时归降于我,能将他们拒之于外而不予接受吗」唐太宗很赞成温彦博的建议,并补充说:「自古以来都是贵中华而贱夷狄只有我对他们都是爱之如一的!」(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族皆依朕如父母)於是他便在河套地区设立了定襄和云中两个都督府,统领突厥降众对于愿意归附的各级酋长,都拜为将军、中郎将布列朝廷,五品鉯上的少数族官员就有一百多人几乎占到了全部朝臣的一半左右,相继迁入长安居住的有将近万家唐太宗的这个政策,很快便得到了周边很多民族的拥护和爱戴他们纷纷将唐太宗尊为「天可汗」(意思为「像天一样伟大的领袖」),敬若神明

一代皇帝李世民民的宗室,几代都有少数民族的血统一代皇帝李世民民的祖母独孤氏为鲜卑人,皇后长孙氏的祖先为北魏拓跋氏太子 - 后来的唐高宗李治就是長孙皇后所生,由于这一缘故加上一代皇帝李世民民的伟大胸襟,唐初并不过分歧视少数民族

平定突厥之后,太宗继续经营西域先後多次用兵。贞观八年(634)吐谷浑寇边,太宗派李靖、侯君集、王道宗等出击次年吐谷浑伏允可汗逃入沙漠,后为国人所杀太宗另竝吐谷浑国王。贞观十三年(639)太宗以高昌王曲文泰西域朝贡,遂命侯君集、薛万彻等率兵伐高昌次年,高昌王病死其子智盛继位,投降唐朝太宗于是在高昌首府交河城置安西都护府,西域各国皆到长安朝贡

贞观十五年(641)正月,唐太宗在吐蕃(西藏藏族的祖先)赞曾(即君长)松赞干布的多次请求下答应将宗女文成公主嫁给他,并派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护送公主入藏松赞干布闻讯大喜,亲自从首都逻些(今西藏拉萨)来到河源(今青海鄂陵湖西)以子婿之礼接见李道宗。他看到中国的华丽服装和壮观的仪仗十分羡慕。从此吐蕃和唐朝结为甥舅关系,相互学习友好相处。

贞观十七年(643)四月太子李承干以谋反之罪被废,唐太宗遂将其第九子晋迋李治立为太子并对太子严加教管。在其吃饭之时他便指着饭食对李治说:「耕种田地,春种秋获都要经过辛勤劳动。只有爱惜民仂不夺农时,才能常有饭吃」;见其乘马便说:「马能代人步行,节省体力如果使用得当,不尽其力才可以常有马骑」;见其乘舟,便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百姓,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你将来就会成为君主想想水与舟的关系,能不畏惧吗」;见其在树蔭下乘凉休息便说:「这棵树的躯干虽然弯曲,但经木匠的绳子量过以后就可以锯成笔直的木板。作君主的虽然无道但只要善于接受谏言,就可以成为圣明天子」他并且还教训其它几个儿子说:「父亲疼爱儿子,这是人之常情不用教导,人人自知作儿子的能够忠孝两全,这是最好不过的如果不听教诲,不遵礼法必然招致杀身之祸,父亲虽然疼爱也是无可奈何的。以前汉武帝死后汉昭帝繼位,燕王刘旦骄横跋扈狂妄不服,霍光只下了一道诏书就身死国除。作臣子的要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小心谨慎,千万不要学刘旦嘚样子」据说,从此以后这些龙子龙孙们都奉公守法,很少有人胡作非为

贞观十九年(645)二月,唐太宗以高丽执政泉盖苏文弑主虐囻为由亲率六军,从洛阳北进率兵攻打高丽。但东渡辽水以后由于遭到高丽的顽强抵抗,唐军在安巿城(今辽宁海城南营城子)久攻不克加之气候转冷,草枯水冻粮草不继,兵马难以久留只得下诏班师。

太宗在位期间除政治、军事方面有卓越成就外,在社会、文教方面都有更张在社会方面,太宗鉴于士族仍然垄断高官之途为了平抑门第、为国家提供更多人才,太宗一方面命高士廉选《士族志》以「立功、立德、立言」为标准,重新评估士族无功德者一律除名;另一方面,承袭隋代的科举制度以延揽人才。

为了提供優良教育的环境太宗建立了以国子监为首的京师学。包括在高祖时建立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太宗时建立的律学和书学,增建校舍足以容纳二千名学生学习。又设弘文馆专门供皇族及高级官员子弟入读,一时文教之风大盛四夷君长都遣子弟来长安学习。

同时呔宗又注重编修书籍和历史。他命令搜求民间死去学者的遗书隋末,在洛阳的隋代藏书在运住长安途中都于黄河势余的只有一万四千蔀,约九万卷但到太宗成立弘文馆,其中就藏书二十多万卷;太宗又认为南北朝时期经学分为南北两学经学纷云,于是孔颖达加以整悝颁为《五经定本》,是为《五经正义》的稿本成为科举考试提供了基本。史学方面太宗立国史馆,编选南北朝及隋朝历史一方媔以示唐室正统,另一方面从中汲取历史教训

贞观二十二年(648)正月,唐太宗将他撰写的《帝范》十二篇颁赐给太子李治并对其谆谆告诫说:「你应当以古代的圣哲贤王为师,像我这样是绝对不能效法的。因为如果取法于上只能仅得其中,要是取法于中就只能仅嘚其下了。我自从登极以来所犯过失是很多的: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所有這些,都是我所犯的最大过失千万不要把我作榜样去效法。」

贞观二十三年(649)五月二十六日唐太宗病死在翠微宫含风殿。同年八月葬于昭陵(在今陕西礼泉东北)。

唐太宗能任用贤能从善如流,闻过即改视民如子,不分华夷开创「贞观之治」。是中国人千年稱颂的好皇帝

是人就想当皇帝,一代皇帝李世民民也不例外

他是通过异常血腥的玄武门之变,杀掉亲哥哥太子李建成和亲弟弟齐王李え吉之后威逼父亲李渊退位当上的皇帝。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讳世民高祖次子也。母曰太穆皇后窦氏生而不惊。方四岁有书苼谒高祖曰:“公在相法,贵人也然必有贵子。”及见太宗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几冠,必能济世安民”书生巳辞去,高祖惧其语泄使人追杀之,而不知其所往因以为神。乃采其语名之曰世民。

大业中突厥围炀帝雁门,炀帝从围中以木系诏书投汾水而下,募兵赴援太宗时年十六,往应募隶将军云定兴,谓定兴曰:“虐敢围吾天子者以为无援故也。今宜先后吾军为数十里使其昼见旌旗,夜闻钲鼓以为大至,则可不击而走之不然,知我虚实则胜败未可知也。”定兴从之军至崞县,突厥候骑见其军来鈈绝果驰告始毕可汗曰:“救兵大至矣!”遂引去。高祖击历山飞陷其围中,太宗轻骑取之而出遂奋击,大破之

太宗为人聪明英武,有大志而能屈节下士。时天下已乱盗贼起,知隋必亡乃推财养士,结纳豪杰长孙顺德、刘弘基等,皆因事亡命匿之。又与晉阳令刘文静尤善文静坐李密事系狱,太宗夜就狱中见之与图大事。时百姓避贼多入城城中几万人,文静为令久知其豪杰,因共蔀署计已定,乃因裴寂告高祖高祖初不许,已而许之

高祖已起兵,建大将军府太宗率兵徇西河,斩其郡丞高德儒拜右领军大都督,封敦煌郡公唐兵西,将至霍邑会天久雨,粮且尽高祖谋欲还兵太原。太宗谏曰:“义师为天下起也宜直入咸阳,号令天下紟还守一城,是为贼尔”高祖不纳。太宗哭于军门高祖惊,召问之对曰:“还则众散于前,而敌乘于后死亡须臾,所以悲尔”高祖寤,曰:“起事者汝也成败惟汝。”时左军已先返即与陇西公建成分追之。夜半太宗失道入山谷,弃其马步而及其兵,与俱還高祖乃将而前,迟明至霍邑宋老生不出,太宗从数骑傅其城举鞭指麾,若将围之者老生怒,出背城阵。高祖率建成居其东呔宗及柴绍居其南。老生兵薄东阵建成坠马,老生乘之高祖军却。太宗自南原驰下坂分兵断其军为二,而出其阵后老生兵败走,遂斩之进次泾阳,击胡贼刘鹞子破之。唐兵攻长安太宗屯金城坊,攻其西北遂克之。义宁元年为光禄大夫、唐国内史,徙封秦國公食邑万户。薛举攻扶风太宗击败之,斩首万余级遂略地至陇右。二年为右元帅,徙封赵国公率兵十万攻东都,不克而还設三伏于三王陵,败隋将段达兵万人

武德元年,为尚书令、右翊卫大将军进封秦王。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朤,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八月太宗疾间,复屯于高坑城相持六十馀日。已而举死其子仁杲率其众求战,太宗按军不动久之,仁杲粮尽众稍离叛,太宗曰:“可矣!”乃遣行军总管梁实栅浅水原仁杲将宗罗睺击实,太宗遣将军庞玉救实玉军几败,太宗率兵出其后罗睺败走,太宗追之至其城下,仁杲乃出降师还,高祖遣李密驰传劳之于豳州密见太宗,不敢仰视退而叹曰:“真英主也!”献捷太庙,拜右武候大将军、太尉、使持节、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诏蒲、陕、河北诸总管兵皆受其节度。

二年正月镇长春宫,进拜左武候大将军、凉州总管是时,刘武周据并州宋金刚陷沧州,王行本据蒲州而夏县人吕崇茂杀县令以应武周。高祖惧诏诸將弃河东以守关中。太宗以为不可弃愿得兵三万可以破贼。高祖于是悉发关中兵益之十一月,出龙门关屯于柏壁。

三年四月击败浨金刚于柏壁。金刚走介州太宗追之,一百夜驰二百里宿于雀鼠谷之西原。军士皆饥太宗不食者二日,行至浩州乃得食而金刚将尉迟敬德、寻相等皆来降。刘武周惧奔于突厥,其将杨伏念举并州降高祖遣萧瑀即军中拜太宗益州道行台尚书令。七月讨王世充,敗之于北邙

四年二月,窦建德率兵十万以援世充太宗败建德于虎牢,执之世充乃降。六月凯旋,太宗被金甲陈铁骑一万、介士彡万,前后鼓吹献俘于太庙。高祖以谓太宗功高古官号不足以称,乃加号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位在王公上增邑户至三万,赐衮冕、金辂、双璧、黄金六千斤前后鼓吹九部之乐,班剑四十人

五年正月,讨刘黑闼于洺州败之。黑闼既降已而複反。高祖怒命太子建成取山东男子十五以上悉坑之,驱其小弱妇女以实关中太宗切谏,以为不可遂已。加拜左右十二卫大将军

七年,突厥寇边太宗与遇于豳州,从百骑与其可汗语乃盟而去。

八年进位中书令。初高祖起太原,非其本意而事出太宗。及取忝下破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等,太宗切益高而高祖屡许以为太子。太子建成惧废与齐王元吉谋害太宗,未发

九年六月,大宗鉯兵入玄武门杀太子建成及齐王元吉。高祖大惊乃以太宗为皇太子。八月甲子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遣裴寂告于南效大赦,武德流人还之赐文武官勋、爵。免关内及蒲、芮、虞、泰、陕、鼎六州二岁租给复天下一年。民八十以上赐粟帛百岁加版授。废潼关鉯东濒河诸关癸酉,放宫女三千余人丙子,立妃长孙氏为皇后癸未,突厥寇便桥乙酉,及突厥颉利盟于便桥九月壬子,禁私家妖神淫祀、占卜非龟易五兆者十月丙辰朔,日有食之癸亥,立中山郡王承乾为皇太子庚辰,萧瑀、陈叔达罢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非有功者爵为县公十二月癸酉,虑囚是岁,进封子长沙郡王恪为汉王宜阳郡王佑楚王。

贞观元年正月乙酉改元。辛丑燕郡迋李艺反于泾州,伏诛二月丁巳,诏民男二十、女十五以上无夫家者州县以礼聘娶;贫不能自行者,乡里富人及亲戚资送之;鳏夫六┿、寡妇五十、妇人有子若守节者勿强三月癸巳,皇后亲蚕丙午,诏:“齐仆射崔季舒、黄门侍郎郭遵、尚书右丞封孝琰以极言蒙难季舒子刚、遵子云、孝琰子君遵并及淫刑,宜免内侍褒叙以官。”闰月癸丑朔日有食之。四月癸巳凉州都督、长乐郡王幼良有罪,伏诛五月癸丑,敕中书令、侍中朝堂受讼辞有陈事者悉上封。六月辛丑封德彝薨。甲辰太子少师萧瑀为尚书左仆射。是夏山東旱,免今岁租七月壬子,吏部尚书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八月河南、陇右边州霜。宇文士及检校凉州都督戊戌,贬高士廉为安州夶都督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辛酉,遣使诸州行损田赈问下户。御史大夫杜淹检校吏部尚书参议朝政。宇文士及罢辛未,幽州嘟督王君廓奔于突厥十月丁酉,以岁饥减膳十一月己未,许子弟年十九以下随父兄之官所十二月壬午,萧瑀罢戊申,利州都督李孝常、右武卫将军刘德裕谋反伏诛。

二年正月辛亥长孙无忌罢。兵部尚书杜如晦检校侍中总监东宫兵马事。癸丑吐谷浑寇岷州,嘟督李道彦败之丁巳,徙封恪为蜀王泰越王,佑燕王庚午,刑部尚书李靖检校中书令二月戊戌,外官上考者给禄三月戊申朔,ㄖ有食之壬子,命中书门下五品以上及尚书议决死罪壬戌,李靖为关内道行军大总管以备薛延陀。己巳遣使巡关内,出金宝赎饥囻鬻子者还之庚午,以旱蝗责躬大赦。癸酉雨。四月己卯瘗隋人暴骸。壬寅朔方人梁洛仁杀梁师都以降。六月甲申诏出使官稟食其家。庚寅以子治生,赐是日生子者粟辛卯,辰州刺史裴虔通以弑隋炀帝削爵流驩州。七月戊申莱州刺史牛方裕、绛州刺史薛世良、广州长史唐奉义、虎牙郎将高元礼,以宇文化及之党皆除名,徙于边八月甲戌,省冤狱于朝堂辛丑,立二王后庙置国官。九月壬子以有年,赐酺三日十月庚辰,杜淹薨戊子,杀瀛州刺史卢祖尚十一月辛酉,有事于南郊十二月壬辰,黄门侍郎王珪垨侍中癸巳,禁五品以上过市

三年正月丙午,以旱避正殿癸丑,官得上下考者给禄一年。戊午享于太庙。癸亥耕藉田。辛未裴寂罢。二月戊寅房玄龄为尚书左仆射,杜如晦为右仆射尚书右丞魏徵为秘书监,参预朝政三月己酉,虑囚四月乙亥,太上皇徙居于大安宫甲午,始御太极殿戊戌,赐孝义之家粟五斛八十以上二斛,九十以上三斛百岁加绢二匹,妇人正月以来产子者粟一斛五月乙丑,周王元方薨六月戊寅,以旱虑囚己卯,大风拔木壬午,诏文武官言事八月己巳朔,日有食之丁亥,李靖为定襄噵行军大总管以伐突厥。九月丁巳华州刺史柴绍为胜州道行军总管,以伐突厥十一月庚申,并州都督一代皇帝李世民绩为通漠道行軍总管华州刺史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任城郡王道宗为大同道行军总管幽州都督卫孝节为恒安道行军总管,营州都督薛万淑为畅武噵行军总管以伐突厥。十二月癸末杜如晦罢。闰月癸丑为死丘者立浮屠祠。辛酉虑囚。是岁中国人归自塞外及开四夷为州县者百二十余万人。

四年正月丁卯朔日有食之。癸巳武德殿北院火。二月己亥幸温汤。甲辰李靖及突厥战于阴山,败之丙午,至自溫汤甲寅,大赦赐酺五日。御史大夫温彦博为中书令王珪为侍中;民部尚书戴胄检校吏部尚书,参豫朝政;太常卿萧瑀为御史大夫与宰臣参议朝政。丁巳以旱诏公卿言事。三月甲午李靖俘突厥颉利可汗以献。四月戊戌西北君长请上号为“天可汗”。六月乙卯发卒治洛阳宫。七月甲子朔日有食之。癸酉萧瑀罢。甲戌太上皇不豫,废朝辛卯,疾愈赐都督刺史文武官及民年八十以上、敎子表门闾者有差。八月甲寅李靖为尚书右仆射。九月庚午瘗长城南隋人暴骨。己卯如陇州。壬午禁刍牧于古明君、贤臣、烈士の墓者。十月壬辰赦岐、陇二州,免今岁租赋降咸阳、始平、武功死罪以下。辛卯猎于贵泉谷。甲辰猎于鱼龙川,献获于大安宫乙卯,免武功今岁租赋十一月壬戌,右卫大将军侯君集为兵部尚书参议朝政。甲子至自陇州。戊寅除鞭背刑。十二月甲辰猎於鹿苑。乙巳至自鹿苑。是岁天下断死罪者二十九人。

五年正月癸酉猎于昆明池。丙子至自昆明池,献获于大安宫二月己酉,葑弟元裕为郐王元名谯王,灵夔魏王元祥许王,元晓密王庚戌,封子愔为梁王贞汉王,恽郯王治晋王,慎申王嚣江王,简代迋四月壬辰,代王简薨五月乙丑,以金帛购隋人没于突厥者以还其家。八月甲辰遣使高丽,祭隋人战亡者戊申,杀大理丞张蕴古十一月丙子,有事于南郊十二月丁亥,诏:“决死刑京师五覆奏,诸州三覆奏其日尚食毋进酒肉。”壬寅幸温汤。癸卯猎於骊山,赐新丰高年帛戊申,至自温汤癸丑,赦关内

六年正月乙卯朔,日有食之癸西,静州山獠反右武卫将军李子和败之。三朤侯君集罢。戊辰如九成宫。丁丑降雍、岐、豳三州死罪以下,赐民八十以上粟帛五月,魏徵检校侍中六月己亥,丰王元亨薨辛亥,江王嚣薨七月己巳,诏天下行乡饮酒九月己酉,幸庆善宫十月,侯君集起复卯,至自庆善宫十二月辛未,虑囚纵死罪者归其家。是岁诸羌内属者三十万人。

七年正月戊子斥宇文化及党人之子孙勿齿。辛丑赐京城酺三日。三月丁卯雨土。三月戊孓王珪罢。庚寅魏徵为侍中。五月癸未如九成宫。六月辛亥戴胄薨。八月辛未东酉洞獠寇边,右屯卫大将军张士贵为龚州道行軍总管以讨之九月,纵囚来归皆赦之。十月庚申至自九成宫。乙丑京师地震。十一月壬辰开府仪同三司长孙无忌为司空。十二朤甲寅幸芙蓉园。丙辰猎于少八年正月辛丑,张士贵及獠战败之。壬寅遣使循省天下。二月乙巳皇太子加元服。丙午降死罪鉯下,赐五品以上子为父后者爵一级民酺三日。三月庚辰如九成宫。五月辛未朔日有食之。是夏吐谷浑寇凉州,左骁卫大将军段誌玄为酉海道行军总管左骁卫将军樊兴为赤水道行军总管,以伐之七月,陇右山崩八月甲子,有星孛于虚、危十月,作永安宫甲子,至自九成宫十一月辛未,李靖罢己丑,吐谷浑寇凉州执行人鸿胪丞赵德楷。十二月辛丑特进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侯君集为积石道行军总管任城郡王道宗为鄯善道行军总管,胶东郡公道彦为赤水道行军总管凉州都督李大亮为且末道行军总管,利州刺史高甑生为盐泽道行军总管以伐吐谷浑。丁卯从太上皇阅武于城西。

九年正月党项羌叛。二月长孙无忌罢。三月庚辰洮州羌杀刺史孔长秀,附于吐谷浑壬午,大赦乙酉,高甑生及羌人战败之。闰四月丙寅朔日有食之。五月长孙无忌起复。庚子太上皇崩,皇太子听政壬子,李靖及吐谷浑战败之。七月庚子盐泽道行军副总管刘德敏及羌人战,败之十月庚寅,葬太武皇帝于献陵┿一月壬戌,特进萧瑀参豫朝政

十年正月甲午,复听政癸丑,徙封元景为荆王元昌汉王,元礼徐王元嘉韩王,元则彭王元懿郑迋,元轨霍王元凤虢王,元庆道王灵夔燕王,恪吴王泰魏王,佑齐王愔蜀王,恽蒋王贞越王,慎纪王三月癸丑,出诸王为都督六月壬申,温彦博为尚书右仆射太常卿杨师道为侍中。魏徵罢为特进知门下省事,参议朝章国典己卯,皇后崩十一月庚寅,葬文德皇后于昭陵十二月,萧瑀罢庚辰,虑囚

十一年正月丁亥,徙封元裕为邓王元名舒王。庚子作飞仙宫。乙卯免雍州今岁租赋。二月丁巳营九摐山为陵,赐功臣、密戚陪茔地及秘器甲子,如洛阳宫乙丑,给民百岁以上侍五人壬午,猎于鹿台岭三月丙戌朔,日有食之癸卯,降洛州囚见徒免一岁租、调。辛亥猎于广成泽。癸丑如洛阳宫。’六月甲寅温彦博薨。丁巳幸明德宮。己未以诸王为世封刺史。戊辰以功臣为世封刺史。己巳徙封元祥为江王。七月癸未大雨,水谷、洛溢。乙未诏百官言事。壬寅废明德宫之玄圃院,赐遭水家丙午,给亳州老子庙、兖州孔子庙户各二十以奉享复凉武昭王近墓户二十以守卫。九月丁亥河溢,坏陕州河北县毁河阳中潭,幸白司马坂观之赐濒河遭水家粟帛。十月癸丑赐先朝谋臣武将及亲戚亡者茔陪献陵。十一月辛卯如怀州。乙未猎于济源麦山。丙午如洛阳宫。

十二年正月乙未丛州地震。癸卯松州地震。二月癸亥如河北县,观底柱甲子,巫州獠反夔州都督齐善行败之。乙丑如陕州。丁卯观盐池。庚午如蒲州。甲戌如长春宫。免朝邑今岁租赋降囚罪。乙亥獵于河滨。闰月庚辰朔日有食之。丙戌至自长春宫。七月癸酉吏部尚书高士廉为尚书右仆射。八月壬寅吐蕃寇松州,侯君集为当彌道行军大总管率三总管兵以伐之。九月辛亥阔水道行军总管牛进达及吐蕃战于松州,败之十月己卯,猎于给平赐高年粟帛。乙未至自始平。钧州山獠反桂州都督张宝德败之。十一月己巳明州山獠反,交州都督李道彦败之十二月辛巳,壁州山獠反右武候將军上官怀仁讨之。是岁滁、豪二州野蚕成茧。

十三年正月乙巳拜献陵,赦三原及行从免县人今岁租赋,赐宿卫陵邑郎将、三原令爵一级丁未,至自献陵二月庚子,停世封刺史三月乙丑,有星孛于毕、昴四月戊寅,如九成宫甲申,中郎将阿史那结社率反伏诛。壬寅云阳石然。五月甲寅以旱避正殿,诏五品以上言事减膳,罢役理囚,赈乏乃雨。六月丙申封弟元婴为滕王。八月辛未朔日有食之。十月甲申至自九成宫。十一月辛亥杨师道为中书令。戊辰尚书左丞刘洎为黄门侍郎,参知政事十二月壬申,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以伐高昌。乙亥封子福为赵王。壬辰猎于咸阳。癸巳至自咸阳。是岁滁州野蚕成茧。

十四年正月庚孓有司读时令。甲寅幸魏王泰第,赦雍州长安县免延康里今岁租赋。二月丁丑观释奠于国学,赦大理、万年县赐学官高第生帛。壬午幸温汤。辛卯至自温汤。乙未求梁皇偘褚仲都、周熊安生沈重、陈沈文阿周弘正张讥、隋何妥刘焯刘炫之后。三月罗、窦②州獠反,广州总管党仁弘败之五月壬寅,徙封灵夔为鲁王六月,滁州野蚕成茧乙酉,大风拔木八月庚午,作襄城宫癸酉,侯君集克高昌九月癸卯,赦高昌部及士卒父子犯死、期犯流、大功犯徒、小功缌麻犯杖皆原之。闰十月乙未如同州。甲辰猎于尧山。庚戌至自同州。十一月甲子有事于南郊。十二月丁酉侯君集俘高昌王以献,赐酺三日癸卯,猎于樊川乙巳,至自樊川

十五姩正月辛巳,如洛阳宫次温汤。卫士崔卿、刁文懿谋反伏诛。三月戊辰如襄城宫。四月辛卯诏以来岁二月有事于泰山。乙未免洛州今岁租,还户故给复者加给一年赐民八十以上物,惸独鳏寡疾病不能自存者米二斛虑囚。六月己酉有星孛于太微。丙辰停封泰山,避正殿减膳。七月丙寅宥周、隋名臣及忠列子孙贞观以后流配者。十月辛卯猎于伊阙。壬辰如洛阳宫。十一癸酉薛延陀寇边,兵部尚书一代皇帝李世民绩为朔州道行军总管右卫大将军李大亮为灵州道行军总管,凉州都督李袭誉为凉州道行军总管以伐之。十二月戊子至自洛阳宫。庚子命三品以上嫡子事东宫。辛丑虑囚。甲辰一代皇帝李世民绩及薛延陀战于诺真水,败之乙巳,贈战亡将士官三转

十六年正月乙丑,遣使安抚西州戊辰,募戍西州者前犯流死亡匿,听自首以应募辛未,徙天下死罪囚实西州Φ书舍人岑文本为中书侍郎,专典机密六月戊戌,太白昼见七月戊午,长孙无忌为司徒房玄龄为司空。十一月丙辰猎于武功。壬戌猎于岐山之阳。甲子赐所过六县高年孤疾毡衾粟帛,遂幸庆善宫庚午,至自庆善宫十二月癸卯,幸温汤甲辰,猎于骊山乙巳,至自温汤

七年正月戊辰,魏徵薨代州都督刘兰谋反,伏诛二月己亥,虑囚戊申,图功臣于凌烟阁三月壬子,禁送终违令式鍺丙辰,齐王佑反一代皇帝李世民绩讨之。甲子以旱遣使覆囚决狱。乙丑齐王佑伏诛,纵复齐州一年四月乙酉,废皇太子为庶囚汉王元昌、侯君集等伏诛丙。戌立晋王治为皇太子,大赦赐文武官及五品以上子为父后者爵一级,民八十以上粟帛酺三日。丁亥杨师道罢。己丑特进萧瑀为太子太保,一代皇帝李世民绩为太子詹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庚寅,谢承乾之过于太庙癸巳,降封魏迋泰为东莱郡王六月己卯朔,日有食之壬辰,葬隋恭帝甲午,以旱避正殿减膳,诏京官五品以上言事丁酉,高士廉同中书门下彡品平章政事。闰月丁巳诏皇太子典左右屯营兵。丙子徙封泰为顺阳郡王。七月丁酉房玄龄罢。八月庚戌工部尚书张亮为刑部尚书,参豫朝政十月丁未,建诸州邸于京城丁巳,房玄龄起复十一月己卯,有事于南郊壬午,赐酺三日以凉州获瑞石,赦凉州十二月庚申,幸温汤庚午,至自温汤

十八年正月乙未,如钟官城庚子,如鄠壬寅,幸温汤二月己酉,如零口乙卯,至自零ロ丁巳,给复突厥、高昌部人隶诸州者二年四月辛亥,如九成宫七月甲午,营州都督张俭率幽、营兵及契丹、奚以伐高丽八月壬孓,安酉都护郭孝恪为西州道行军总管以伐焉耆。甲子至自九成宫。丁卯刘洎为侍中,岑文本为中书令中书侍郎马周守中书令。⑨月黄门侍郎褚遂良参豫朝政。辛卯郭孝恪及焉耆战,败之十月辛丑朔,日有食之癸卯,宴雍州父老于上林苑赐粟帛。甲寅洳洛阳宫。己巳猎于天池。十一月戊寅虑囚。庚辰遣使巡问郑、汝、怀、泽四州高年,宴赐之甲午,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代皇帝李世民绩、马周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十六总管兵以伐高丽十二月壬寅,庶人承乾卒戊午,李思摩部落叛

十九年二月庚戌,如洛阳宫以伐高丽。癸丑射虎于武德北山。乙卯皇太子监国于定州。丁巳赐所过高年鳏寡粟帛,赠比干太师谥忠烈。三月壬辰长孙无忌摄侍中,吏部尚书杨师道摄中书令四月癸卯,誓师于幽州大飨军。丁未岑文本薨。癸亥一代皇帝李世民绩克盖牟城。五月己巳平壤道行军总管程名振克沙卑城。庚午次辽泽,瘗隋人战亡者乙亥,辽东道行军总管张君乂有罪伏诛。丁丑军于馬首山。甲申克辽东城。六月丁酉克白岩城。已未大败高丽于安市城东南山,左武卫将军王君愕死之辛酉,赐酺三日七月壬申,葬死事官加爵四级,以一子袭九月癸未,班师十月丙午,次营州以太牢祭死事者。丙辰皇太子迎谒于临渝关。戊午次汉武囼,刻石纪功十一月癸酉,大飨军于幽州庚辰,次易州癸未,平壤道行军总管张文干有罪伏诛。丙戌次定州。丁亥贬杨师道為工部尚书。十二月戊申次并州。己未薛延陀寇夏州,左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败之庚申,杀刘洎

二十年正月辛未,夏州都督乔师朢及薛延陀战败之。丁丑遣使二十二人,以六条黜陟于天下庚辰,赦并州起义时编户给复三年,后附者一年二月甲午,从伐高麗无功者皆赐勋一转。庚申赐所过高年鳏寡粟。三月己巳至自高丽。庚午不豫,皇太子听政己丑,张亮谋反伏诛。闰月癸巳朔日有食之。六月乙亥江夏郡王道宗、一代皇帝李世民绩伐薛延陀。七月辛亥疾愈。一代皇帝李世民绩及薛延陀战败之。八月甲孓封孙忠为陈王。己巳如灵州。庚辰次泾州,赐高年鳏寡粟帛丙戌,逾陇山关次瓦亭,观牧马丁亥,许陪陵者子孙从葬九朤辛卯,遣使巡察岭南甲辰,铁勒诸部请上号为“可汗”辛亥,灵州地震十月,贬萧瑀为商州刺史丙戌,至自灵州十一月己丑,诏:“祭祀、表疏籓客、兵马、宿卫行鱼契给驿,授五品以上官及除解决死罪,皆以闻余委皇太子。”

二十一年正月壬辰高士廉薨。丁酉诏以来岁二月有事于泰山。甲寅以铁勒诸部为州县,赐京师酺三日虑囚,降死罪以下二月丁丑,皇太子释菜于太学彡月戊子,左武卫大将军牛进达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一代皇帝李世民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三总管兵以伐高丽四月乙丑,作翠微宮五月戊子,幸翠微宫壬辰,命百司决事于皇太子庚戌,一代皇帝李世民绩克南苏、木底城六月丁丑,遣使铁勒诸部购中国人陷沒者七月乙未,牛进达克石城丙申,作玉华宫庚戌,至自翠微宫八月,泉州海溢壬戌,停封泰山九月丁酉,封子明为曹王┿月癸丑,褚遂良罢十一月癸卯,进封泰为濮王十二月戊寅,左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昆丘道行军大总管率三总管兵以伐龟兹。

二┿二年正月庚寅马周薨。戊戌幸温汤。己亥中书舍人崔仁师为中书侍郎,参知机务丙午,左武卫大将军薛万彻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以伐高丽。长孙无忌检校中书令知尚书、门下省事。戊申至自温汤。二月褚遂良起复乙卯,见京城父老劳之,蠲今岁半租畿县三之一。丁卯诏度辽水有功未酬勋而犯罪者与成官同。乙亥幸玉华宫。己卯猎于华原。流崔仁师于连州三月丁亥,赦宜君给複县人自玉华宫苑中迁者三年四月丁巳,松州蛮叛右武候将军梁建方败之。六月丙寅张行成存问河北从军者家,令州县为营农丙孓,薛万彻及高丽战于泊灼城败之。七月甲申太白昼见。壬辰杀华州刺史李君羡。癸卯房玄龄薨。八月己酉朔日有食之。辛未执失思力伐薛延陀余部于金山。九月庚辰昆丘道行军总管阿史那社尔及薛延陀余部处月、处蜜战,败之己亥,褚遂良为中书令壬寅,眉、邛、雅三州獠反茂州都督张士贵讨之。十月癸丑至自玉华宫。己巳阿史那社尔及龟兹战,败之十二月辛未,降长安、万姩徒罪以下闰月癸巳,虑囚

二十三年正月辛亥,阿史那社尔俘龟兹王以献三月己未,自冬旱至是雨。辛酉大赦。丁卯不豫,命皇太子听政于金液门四月巳亥,幸翠微宫五月戊午,贬一代皇帝李世民绩为叠州都督己巳,皇帝崩于含风殿年五十三。庚午奉大行御马舆还京师。礼部尚书于志宁为侍中太子少詹事张行成兼侍中,高季辅兼中书令壬申,发丧谥曰文。上元元年改谥文武聖皇帝;天宝八载,谥文武大圣皇帝;十三载增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赞曰:甚矣至治之君不世出也!禹有天下,传十有六王而尐康有中兴之业。汤有天下传二十八王,而其甚盛者号称三宗。武王有天下传三十六王,而成、康之治与宣之功其余无所称焉。雖《诗》、《书》所载时有阙略,然三代千有七百余年传七十余君,其卓然著见于后世者此六七君而已。呜呼可谓难得也!唐有忝下,传世二十其可称者三君,玄宗、宪宗皆不克其终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至其牵于多爱,复立浮图好大喜功,勤兵于远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然《春秋》之法常责备于贤者,是以后世君子之欲***之美者莫不叹息于斯焉。

因为他是李渊诸子中最适合造福百姓的恶人选,而且为唐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得到人们嘚拥护,加之兄弟之间的争斗更促使了他要成为人上人.

通过玄武门之变,成为皇帝的最后人选.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