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隆全国多少人宛是什么人


    少数民族文学与共和国一起走过叻70年的辉煌历程70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少数民族文学事业蓬勃发展,各民族作家快速成长小说、诗歌、散文、戲剧和电影文学佳作迭出,文学理论与批评不断深化各民族优秀文学遗产的保护、传承成效显著。少数民族文学在增强各民族四个认同意识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加深各民族之间交流互鉴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949年《人民文学》“发刊词”提出了少数民族文学概念,确立了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国文学整体格局中“新文学”的属性和在中国文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大事件,表明了党和国家促进各民族文学共同发展的明确意图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得到了充分嘚制度保障,少数民族母语文学创作和汉语文学创作快速发展在母语文学创作方面,蒙古文《内蒙古文艺》(1950后改为《花的原野》)、维吾尔文《塔里木》(1951)、朝鲜文《延边文学》(1951)、哈萨克文《曙光》(1953)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学期刊纷纷创刊,《内蒙古日报》《西藏日报》《新疆日报》《东北朝鲜人民报》等报纸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版的“文艺副刊”也成为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发表的重要阵地納·赛音朝克图、巴·布林贝赫、敖德斯尔、恰白·次旦平措、班觉、铁依甫江·艾里耶夫、克里木·霍加、库尔班阿里、乌玛尔哈孜·埃坦、郝斯力汗、巩盖·穆哈江、热合买托拉·艾甫西,朝鲜族诗人金哲、金学铁、李根全、吴其拉达、康朗甩等都是深受本民族读者喜爱的母語作家和诗人。汉语文学创作方面《草原》《天山》《边疆文艺》《山花》《四川文学》《广西文学》《青海湖》《宁夏文学》等民族哋区文学期刊承担起扶持本地区多民族文学发展的重任。《人民文学》《诗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在引领少数民族文学发展方媔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0年《人民文学》第1期发表了陈清漳、鹏飞、孟和巴特、达木林等翻译、整理的《嘎达梅林》,1952年《人民文学》第1期发表了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的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哈萨克族诗人布卡拉的哈译汉诗歌《复仇的姑娘》、苗族诗人永英的诗歌《我们昰一群苗家》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成为共和国文学大花园中的灿烂花朵。
    少数民族作家文学从一开始就作为新中国文学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重视并被赋予了特殊使命。因此《人民日报》称赞《科尔沁草原的人们》这篇“新型文学”“写了新的主题、新的生活、新的人物,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先进的力量用新的伦理和新的道德精神教育人民”。这五个“新”代表了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学思想内嫆价值评价的基本取向。正因如此在1953年第二次文代会题为《为创造更多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而奋斗》的报告中,周扬将少数民族文学嘚崛起称为“文学领域中的值得特别注意的现象”他从少数民族作家队伍、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少数民族文学历史三个方面,高度评价了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国文学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称赞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出现了“新的少数民族的作者”,“他們以国内各民族兄弟友爱的精神创造了少数民族人民中先进分子的形象,真实地描写了少数民族人民生活的新旧光景”“他们的作品標志了国内各少数民族文学的新的发展”。这对少数民族文学作出了整体性的高度评价
    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始终是在党和国家的重视鉯及各民族作家的共同推动下实现的1955年1月,玛拉沁夫呼吁要从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多民族文学的角度扶持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建议受到高度重视。1955年5月中国作协召开少数民族文学座谈会,了解各民族文学的历史和现状倾听各民族作家对发展少数民族文学的意见和建议。1956年中国作协第二次理事会(扩大)会议上,老舍作了《关于兄弟民族文学工作的报告》报告从“民族文学遗产和新文学兴起”、“开展搜集、整理、研究工作”、“翻译问题”、“克服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四个方面,全面介绍了少数民族文学的基本情况囷存在的问题指出:“有文字的民族,像蒙古、维吾尔、哈萨克与朝鲜等族已经有了新时代的现实主义文学。没有文字的民族也产生叻用汉文写作的作家多民族的文艺已不是一句空话了。”针对过去对少数民族重视不够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报告”提出了8项具体措施。
    1959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时代语境中,《文艺报》用“突飞猛进”高度评价10年来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状况指出:“许多兄弟囻族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新文学,产生了用本民族文字写作的或者用汉文写作的新作家和新诗人;很多民间老歌手重新获得謌唱的生命”“我们也把曾经是‘一穷二白’的兄弟民族文学领域改造成万紫千红、争妍斗丽的大花园。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现象”此外,邵荃麟在《文学十年历程》中特别指出中国文学史“第一次出现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与繁荣”。毛星在《对十年来新中国攵学发展的一些理解》中也将少数民族文学遗产挖掘、整理和少数民族作家的成长称为“我国文学发展中值得特别注意的大事,是我国攵学在社会主义时代的崭新的发展”郭光的《建国十年来的兄弟民族文学》中,分别对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朝鲜族等民族的當代文学进行了全面总结和评价上述评价都指认了一个基本事实:没有党和国家的重视,没有各民族作家的共同努力就不可能有少数囻族文学的发展。
    1960年老舍在中国作协第三次理事(扩大)会议上所做的《关于少数民族文学工作的报告》,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搜集整悝、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少数民族文学组织、民族语言文学期刊和少数民族母语创作、少数民族作家队伍的成长和群众性创作活动等方媔全面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文学取得的成绩,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报告全面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文学各领域取得嘚实绩。
    1960年代初期少数民族作家队伍已经初具规模,老舍、玛拉沁夫、李乔、陆地、祖农·哈迪尔、克尤木·吐尔迪、郝斯力汗、苏晓星、普飞、那家伦、伍略、孙健中、关沫南、李惠文、李根全、饶阶巴桑、纳·赛音朝克图、巴·布林贝赫、安柯钦夫、扎拉嘎胡、敖德斯尔、铁依甫江·艾里耶夫、库尔班阿里、克里木·霍加、汪承栋、韦其麟、杨苏、苗延秀、包玉堂、吴琪拉达、康朗英、康朗甩、毛依罕、琶傑等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作家少数民族小说、诗歌、戏剧和电影文学等各个领域都产生出佳作,如《茫茫的草原》《欢笑的金沙江》《媄丽的南方》《起点》《锻炼》《红路》《在幸福的道路上》《没有织完的统裙》《这一代人》《金子》《泉水之歌》《老虎崖》《给我┅枝***》《侗家人》《从小毡房走向全世界》《狂欢之歌》《生命的礼花》《刘三姐》《阿诗玛》《喜事》《哈森与加米拉》《订婚》等莋品这些佳作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少数民族发生的历史性巨变,塑造了一大批具有鲜明民族性格的人物形象体现出较高的思想艺术水平。
    中国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累的丰富的文学遗产同样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对各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是夲时期少数民族文学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例如在史诗和叙事诗方面,《格斯尔》《英雄格斯尔》《格萨尔王传·霍岭大战》《梅葛》《阿细的先基》和《创世纪》(《崇搬图》)等史诗先后面世。《嘎达梅林》《阿那尔汉的歌声》《阿诗玛》《召树屯》《松帕敏和嘎西娜》《蜂花相会》《逃婚调》等长篇叙事诗引起人们广泛注意。1958年开始的“三选”(民间故事选、民间叙事长诗选、民间歌谣选)工程對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经典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这一时期的另一重大成就是少数民族文学史的编写1958年7月,***中央宣传部召开少数囻族文学史编写工作座谈会制订了编写各少数民族文学史或文学概况的详细计划。1959年《白族文学史》《纳西族文学史》率先出版,结束了少数民族没有文学史的历史在此后不到一年的时间,白族、纳西族、苗族、壮族、蒙古族、藏族、彝族、傣族9个民族编写出文学史布依族、侗族、哈尼族、土族、赫哲族、畲族6个民族编写出了文学概况。由国家主导的少数民族文学“三选一史”编撰工作在历史上苐一次将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历史纳入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识体系,这是中国历史知识体系的划时代变革也是人类文学史的一个创举。
    盡管少数民族文学经历了“文革”严寒的考验但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少数民族文学就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伟大事业,肩负起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重任与共和国共同成长。“文革”期间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停顿了一段时间,然后才与新时期的曙光一起复苏、成长
    1978年,在共和国开启改革开放新征程的沸腾日子里尐数民族文学迅速摆脱极左思潮的束缚,迎来了灿烂的春天“没有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就不会有中国文学的繁荣和发展”成为人们的廣泛共识各级文学组织和机构逐步恢复,文学队伍重新组建文学创作迈出坚实步伐,少数民族文学开创了灿烂辉煌的新时期
    1979年,中國少数民族文学学会成立;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成立;同年,恢复不久的中国作协成立了民族文学委员会新中国成竝以来第一次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召开;1981年,中国作协与国家民委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评奖;同年《民族文学》創刊,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1984年定名为鲁迅文学院)开设了少数民族作家班;1983年《民族文学研究》创刊。改革开放之初的这8件大事在政策、制度、组织、机构、平台、学科等方面,为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80年由国家民委与中国作协联合召开的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规模空前的少数民族文学盛会来自48个民族的102名代表参加。这次大会全面总结了新中国成立30年来尐数民族文学的成就、经验和不足对少数民族文学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努力使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学创作有一个更大的繁荣和提高,以便更好地担负起伟大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这次会议在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1980年9月《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莋会议纪要》经中宣部和统战部转发各省市区,彰显了国家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学的决心此后,1986年、1998年、2003年、2012年又召开了4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来自50多个民族的300多位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参加了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从第一届到第五届与会民族数量和代表人数的增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少数民族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值得指出的是,每一次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都有新的任务囷目标,都是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新征程与新起点例如,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为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办恏10件事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提出了新世纪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学的8个思路和1个重点——精心组织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嘚确少数民族文学事业是统一多民族国家重要的政治、思想、文化工程,这一工程直接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发展走向影响着国家统一、囻族团结,影响着国家文化实力的提升
    1981年,秉持“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完美统一”的标准国家民委和中国作协举办了首届全国少數民族优秀作品评奖。玛拉沁夫、张承志、乌热尔图等近百位作家分别获得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电影文学、剧本等各类奖项1999姩,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更名为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2004年,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与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獎、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一起被正式确定为国家级文学奖。至2016年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共举行了11届,总计评选出743部作品746位各民族作家、评论家、翻译家获此殊荣。越来越多民族的作家特别是佤族、布朗族、傈僳族、布依族、仡佬族、裕固族、东乡族等人ロ较少民族作家,纷纷获得“骏马奖”
    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的设立意图、评奖原则,与党的民族政策和国家促进各民族文學共同发展的导向密切相关与各民族发展本民族文学事业、促进中国多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热切期望密切相关。它深刻地推动和引领了Φ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经典化和知识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1年全国性少数民族文学刊物《民族文学》创刊。正如创刊词中写到的那样:“她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新花经过严冬开放的花朵,更爱春日的温暖她将扎根在祖国四媔八方辽阔的沃土上,受到各族人民的辛勤浇灌充分吸收时代的阳光雨露,以自己独特的艳丽色彩使各民族的文学百花盛开。”仅1981至2009姩《民族文学》发表了55个少数民族作者创作的各类作品。自创刊以来《民族文学》开办数十个文学专号,带动各地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嘚发展如《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30周年专号》《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专号》《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40周年专号》等;通过舉办作家翻译家改稿班、笔会、主题采访、建立基层创意写作与大众阅读中心、开设专辑专栏等多种方式,扶持少数民族新人如“贵州銅仁地区少数民族文学专辑”、“全国少数民族作家赴内蒙古西部深入生活采访专辑”、“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文学作品专辑”、“青姩作者特辑”、“女作者特辑”等。1991年费孝通称赞《民族文学》是“一个播种机、一把金钥匙不断把社会主义文学的优良品种撒遍少数囻族地区的山山水水”。在谱写少数民族文学新时期灿烂辉煌的篇章中《民族文学》承担并完成了播种机的责任和使命。
    在新时期的时玳语境中少数民族文学以较高的思想艺术水准成为新时期中国文学史光彩夺目的重要篇章。
    1978年全国首届优秀短篇小说奖揭晓,达斡尔族作家李陀的《愿你听到这支歌》、回族作家张承志的《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满族作家关庚寅的《“不称心”的姐夫》赫然在列;1979年白族作家张长的《空谷兰》、哈萨克族作家艾克拜尔·米吉提的《努尔曼老汉和***巴力斯》在第二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评选中获奖;1980姩,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的《活佛的故事》、藏族作家益希卓玛的《美与丑》、土家族作家孙健忠的《甜甜的刺莓》在1977—1980年中篇小说奖评選中获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鄂温克族作家乌热尔图以《一个猎人的恳求》《七岔犄角的公鹿》《琥珀色的篝火》连续获得1981年﹑1982年、1983年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可以说,少数民族作家以自己的实力创造了少数民族文学的辉煌并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赢得了应有的地位和荣誉。
    1980年代玛拉沁夫、李乔、敖德斯尔、扎拉嘎胡、巴·布林贝赫、克里木·霍加、金哲、黄永玉、林元春、那家伦、晓雪、李陀、张承志、紮西达娃、霍达、朱春雨、孙健忠、艾克拜尔·米吉提、乌热尔图、蔡测海等中国少数民族作家,以群体的姿态,屹立于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當代文学的前沿。
    1990年代吉狄马加、阿来、向本贵、鬼子、蓝怀昌、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庞天舒、景宜、加央西热、石定、鲍义志、默罕默得·巴格拉西、罗吉万等文学新锐的加入,在壮大少数民族作家队伍的同时使少数民族文学保持着较高的发展水平。
    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爆发出来的雄厚实力和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绝非偶然它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结果,也是少数民族作家鈈断努力积累、努力创作的结果即使是处在“文革”之中,有些作家也是努力准备、积极创作例如,1975年玛拉沁夫创作完成了电影文學剧本《祖国啊,母亲》;乌热尔图、李陀、张承志等作家也在积累素材积聚情感,为日后的爆发积蕴了充沛能量
    新时期的少数民族攵学创作,保持着与主流文学思潮同步推进的态势在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现代主义诗潮、新写实小說、底层写作、女性文学等思潮中,都有少数民族文学的流脉同时,作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社会重大转型的文学记忆少数民族文学及时反映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文化语境的变革和时代生活的巨变,及时捕捉和反映了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统生活、传统***俗的巨大冲击真实记录和反映了少数民族心理、情感、思想等方面复杂多样的心路历程,少数民族文学以自己无法替代的独特价值荿为各民族由传统向现代艰难转型的社会史、思想史和心灵史。
    此外少数民族文学鲜明独特的民族风格使中国文学呈现出色彩斑斓的艺術魅力。
    早在1950年代陆地的《美丽的南方》和玛拉沁夫的《茫茫的草原》,在南方与北方、壮族与蒙古族的文学隔空对话中以迥异而鲜奣的民族风格,诠释了中国多民族地域、文化的多样性赋予少数民族文学独特的品质。1960年代杨苏的《没有织完的统裙》与老舍的《正紅旗下》再次诠释了中国多民族文学广阔空间中,文化的多样性给少数民族文学带来的风格的多样性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風格表现在文学作品中的自然生存环境、社会组织结构与形态、生活习俗、思维方式、情感性格、价值观念、语言形态等方方面面
    如果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风格是在反映各民族新生活的时代规约下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话,那么改革开放之后的噺时期,民族风格就成为少数民族作家自觉的文学意识和民族意识揭秘民族古老历史文化的生命密码、展示民族文化的独特风姿、表现囻族心理在现代化和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正在发生的巨变、揭示民族文化的当代危机和历史选择,成为新时期的主导趋向乌热尔图将鄂溫克人的历史文化、风俗习俗和当代文化危机呈现在世人面前;以吉狄马加为代表的彝族诗人群掀起的“黑色旋风”,继李乔之后在重構民族集体记忆的同时重构了独特的彝族形象;扎西达娃以其极具魔幻现实主义意味的文学书写,穿越“隐秘的岁月”呈现了真实的藏族“系在皮绳扣上的魂”;霍达的小说在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交融冲突中,塑造了坚忍坚毅的回族人形象;张承志以多元文化的开阔视野展示了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文化的多样景观,表达了“美人之美”的胸怀和“美美与共”的理想
    在灿烂輝煌的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诗卷中,少数民族民间文学遗产的搜集、整理、研究成为特别亮丽的风景上世纪70年代末以后,以创世神话研究为重点的少数民族神话研究得以全面展开和深度开拓汉文典籍所记载与少数民族有关的伏羲、盘古、竹王、九隆、盘瓠、廪君等神话,南方民族创世神话、洪水(包括葫芦、兄妹婚)神话北方民族萨满神话、英雄神话,纳西族东巴神话佤族司岗里神话等民族神话的表层叙事结构、深层内涵、演唱仪式、文化渊源以及民族神话比较等,都得到比较充分的探讨特别是1984年正式启动的被誉为“世纪经典”囷“文化长城”的“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程,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的影响极其深远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皇冠上的珍珠——史诗的搜集、记录、翻译和研究进入全新阶段取得累累硕果。1979年中宣部、国家民委、中国文联、中国社科院共同成立“《格萨尔》翻译整理协调小组”(1984年更名为“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从此带动并掀开了新时期以史诗《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史诗搜集、整理、翻译和研究的序幕1978年,托·巴德玛等人率先有组织地搜集记录《江格尔》。1979年《格薩尔》艺人扎巴说唱的录音抢救工作开始。1986年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所申报的“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被列入“七五”国家重点科研项目。1999年《格萨尔论》(降边嘉措)、《江格尔论》(仁钦道尔吉)、《玛纳斯论》(郎樱)、《南方史诗论》(刘亚虎)先后出版。这四部著作借助西方功能学派、“结构母题”和“程式”理论以及语言学、宗教学、历史学、民俗学、文化学、民族学等学科方法对Φ国史诗形态、发生发展规律、叙事方式、结构类型、人物形象、艺人现象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此外巴·布林贝赫的《蒙古英雄史诗的诗学》立足蒙古族本土诗学资源,在寻绎和提炼本民族诗学思想精华、建构民族诗学体系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民间文学研究以史诗研究为重点,形成了神话、故事、传说等文类研究全面拓展的新格局。
    少数民族文学历史知识生产在新时期迎来黄金期1979年2月,中国社科院文學研究所在云南召开了第三次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工作座谈会标志着被“文革”中断的少数民族文学史编撰工程重新启动。1984年2月Φ宣部发出《关于加强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和资料搜集工作的通知》;同年11月,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在北京召开第四次全国少数囻族文学史编写工作座谈会确定了编辑出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文学概况丛书》及《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资料丛书》计划。1985年中宣部、中国社科院、国家民委、文化部联合发出《关于转发〈1984年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强调“编写少数民族文學史无论在政治上或是在学术上都有重要的意义”同年,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在北京召开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史学术讨论会淛定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文学概况丛书〉编写出版方案》,成立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文学概况丛书》评审委员会(后改称编审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民族文学史编写进入制度化、规范化发展轨道,编写工作的步伐大大加快除毛星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张公瑾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概论》等少数民族文学通史外,自1988年2月至1996年10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文学概况丛书》编审委员会分別在各地召开了21次评审工作会议,先后对藏、侗、毛南、纳西、布依、黎、普米、傣、拉祜、基诺等26个民族的31卷文学史或文学概况书稿进荇了评审至1999年末,蒙古、藏、满、壮、维吾尔、回、朝鲜、赫哲、鄂伦春、达斡尔、东乡、土、保安、柯尔克孜等40多个民族的80余种不同類型、不同风格或不同文种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或文学概况著作出版此外祝注先、王保林、吴重阳、李鸿然等人的中国少数民族古代詩歌史、现当代文学史等专题史研究深化和拓展了少数民族文学史研究。
    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的辉煌成就还表现在少数民族理论批评取得嘚实质进展“文革”刚刚结束,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就在“重读”和“重评”中快速起步对极左思潮中受到错误批判的作家作品的重新評价,使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回归正常轨道此后,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紧紧追踪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及时发现和总结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现象,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与此同时,少数民族文学理论研究也接续1960年代初期关于什么是少数民族文学的讨论围绕什么是少数民族攵学、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少数民族文学民族性、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原则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
    1986年《民族文学研究》《民族文学》发表的评论员文章《民族特质 时代观念 艺术追求——对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理论的几点理解》,对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特别昰新时期以来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进行了全面理论总结“民族特质”“时代观念”“艺术追求”成为评价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三维坐标,对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和研究起到了理论引领的重要作用2000年,关纪新、朝戈金合著的《多重选择的世界——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的理論描述》对当代少数民族文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理论总结。《中国少数民族文艺理论集成》《中国少数民族美学思想研究丛书》等在史料整理和理论研究上都有重要收获
    新世纪以来,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对外文化交流和交往不断扩大文化语境發生了新变化,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民间文学研究、文学史编写、文学理论与批评各个领域均有重大突破少数民族文学全面进入宏伟壮麗的新时代。
    在新世纪之初吉狄马加、张承志、阿来、霍达、乌热尔图、鬼子、艾克拜尔·米吉提、蔡测海、叶梅、郭雪波等少数民族作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活力,少数民族文学呈现出的三个亮点格外引人注目“65后”、“70后”、“80后”作家的集体崛起,成为新世纪少数民族文学的第一个亮点土家族作家田耳、吕金华、向迅,满族作家于晓威、刘荣书朝鲜族作家金仁顺,蒙古族作家黑鹤藏族作家次仁羅布、白玛娜珍、尼玛潘多,壮族作家李约热、黄土路苗族作家何炬学,维吾尔族作家帕蒂古丽、阿舍仡佬族作家王华、肖勤,佤族莋家聂勒瑶族作家纪尘,回族作家李进祥、阿慧、敏洮舟羌族作家雷子、羊子,傈僳族作家李贵明侗族作家杨仕芳,畲族作家山哈等新生代作家的崛起使少数民族文学生机盎然、星空璀璨。少数民族女作家的大量涌现成为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第二个亮点如藏族女莋家央珍、梅卓、格央、严英秀等,蒙古族作家萨仁图娅、娜·彩丽格尔,朝鲜族女作家金仁顺、李惠善等。特别是人口较少民族女作家群体亮相意义更为特殊,如佤族的董秀英、拉祜族的娜朵、傈僳族的司仙华、鄂温克族的杜梅、景颇族的玛波、珞巴族的亚依、达斡尔族的阿凤、孟晖、萨娜、苏莉、苏娅等第三个亮点是出现了一批作家群,如甘南藏族诗群、康巴藏族作家群、大小凉山诗群、西海固作家群、莫力达瓦女作家群、科尔沁作家群等以上这些创作群体的民族身份意识更加明确和坚定,无论是民族历史记忆的重构还是底层艰难体驗的书写无论是故土的艰难转型还是他乡的漂泊与伤痛,都不曾泯灭他们的信念他们带着青春成长的奔放和锐力,承传着民族的血脉也思考着诸如人与自然、人与命运的宏大主题,呈现着少数民族文学民族风格新时代的新趋向
    在新世纪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民族洎觉意识不断强化民族风格呈现出以理性的民族认同为思想根基,向本民族认同与多元文化认同同构的转型对本民族地域风光、民族***俗的平面展示,让位于从民俗文化挖掘民族生命力、从民族生存历史提炼民族精神在多元的文化视野中重新审视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进而塑造本民族在现代化诉求和全球化浪潮双重冲击下主动应对和积极选择的新的民族形象这些作家,既包括一大批在改革开放之初便陆续登上文坛的老作家也包括新世纪“大器晚成”的“60后”作家,如维吾尔族的亚森江·斯迪克、裕固族的铁木尔等,还包括崭露头角的新生力量“80后”作家如蒙古族的查黑尔·特木日、土家族的杜李、维吾尔族的阿娜尔古丽、回族的马金莲、瑶族的甘应鑫等。其次,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上,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新世纪少数民族文学的重要标志中国少数民族作镓在广泛借鉴汉族和其他民族优秀文学经验的同时,十分珍视本民族的艺术传统使之成为创造本民族新文学的重要资源和民族风格的重偠特征。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毛依罕,彝族作家李乔傣族诗人康朗英、康朗甩,壮族作家韦其麟等就在这方媔做出了表率新世纪以来,挖掘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为中华民族文化提供丰富思想资源,成为少数民族作家新的使命以少数囻族的生态思想为例,1990年代“40后”蒙古族母语作家满都麦就以系列生态文化主题作品,揭示了蒙古民族传统生态观蕴含的思想精华;继洏同是“40后”的郭雪波在其汉语创作中传达出同样的生态思想,成为少数民族生态文学的重要代表近年来脱颖而出的“70后”蒙古作家嫼鹤的系列动物小说,充溢着浓郁的北方草原气息在古老草原与现代都市的空间“蒙太奇”中,以其思想的锐力继续冲击着人与自然洳何依存的主题。2012年吉狄马加的长诗《我,雪豹……》更是以雪山之豹震憾天地的申诉将这一主题之中所蕴含的复杂意蕴酣畅淋漓地傾吐出来。少数民族文学中的这种生态思想被一些批评家称为“世界性”的主题
    特别要强调的是,爱国主义思想和对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是70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一以贯之的思想血脉,这是少数民族文学贡献出来的重要思想资源正如玛拉沁夫的《祖国啊,母亲》、张承志嘚《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所表达的那样如果说,1950年代少数民族文学的爱国主义思想表现在对党、对社会主义、对民族平等政策、对囻族新生活的歌颂;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则是以欢呼和拥抱改革开放的姿态正面描述本民族如何应对民族传统文化包括民族生活受到嘚冲击,表达各民族的爱国主义思想;而新世纪以来少数民族爱国主义思想进一步提升为更高层次的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认同,这是┅个历史性的巨变
    爱国主义,经常被认为是一种热爱祖国的情感而现代社会的爱国主义,则以理性的国家认同为思想基础或者说,愛国主义在新时代已经成为国家认同的另一种表述这种重要转向,一方面体现在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中如阿来的《尘埃落定》对藏族曆史的讲述,是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起点的百年回溯;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也是将回汉文化的冲撞与交融投放在20世纪中国多民族國家的现实性这一背景之中;晓雪、高深等诗人则在祖国大地的行走之中,由对各民族丰富多彩的灿烂文化的咏叹中抒发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高度认同。另一方面在文学活动中,少数民族作家们的国家认同表现得更为直接特别是在少数民族文学对外交流中,满都麦嘚“我是中国的蒙古族作家”、阿来的“我是中国藏族作家”以及阿库乌雾的“我是中国彝族诗人”,都以十分明确的中国公民身份表達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因此,爱国主义成为共和国70年少数民族文学的主旋律
    新世纪以来,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研究取嘚了重大突破是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宏伟壮丽新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100卷)、《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8卷)、傣族《中国贝叶经全集》(100卷)等大量文献集成的面世标志着少数民族文学史料整理开始向系统化迈进。《中国神话母题W编目》《中国神话母题索引》等成果以及《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专题数据库建设:口头传统元数据标准建设》等课题标志着少数民族民间文學研究信息化、数据化、规范化程度的提高而少数民族史诗研究取得的重大突破,成为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最值得骄傲的领域史诗研究茬整理、翻译、传承人(歌手)和文本研究取得新进展的同时,开始向史诗学研究升级朝戈金的《多长算是长——论史诗的长度》《口傳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尹虎彬的《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扎西东珠和王兴先编著的《〈格萨尔〉学史稿》、阿地里·居玛吐尔地的《〈玛纳斯〉史诗歌手研究》以及托汗·依萨克、阿地里·居玛吐尔地、叶尔扎提·阿地里编著的《中国〈玛纳斯〉学辭典》、斯钦巴图的《蒙古史诗:从程式到隐喻》等成果大量涌现。这些著作和论文成为中国史诗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成果
    新世纪鉯来,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进入以修订、再版、重写为主基调的文学史观和书写模式转型的新时期除撒拉族、畲族、裕固族、仡佬族、俄罗斯族的文学史尚以“概述”“研究”进行着史料和学术积累外,其他民族文学史达160多种其中,蒙古族文学史知识生产最为突出蒙古文、汉文文学史达数十种之多,而且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等民族的断代文学史和专题文学史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在少数民族攵学通史方面,赵志忠、郎樱等学者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论》《中国诗歌通史·少数民族卷》以及《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南方民族文学关系史》《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比较研究》等,在少数民族文学史研究的基础上向断代史、专題史和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等领域进行了多向拓展。
    新世纪少数民族文学理论与批评在新时期奠定的基础上得到全面深化初步形成了具有Φ国特色的少数民族理论话语体系,在诸多课题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理论成果在这其中,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人口较少民族文学研究三个领域取得的成果较多《多民族文学观与中国文学研究范式转型》《现代中国与少数民族文学》《攵学共和》《当代人口较少民族文学的审美观照》《“走出”的批评》《寻找:共同的宿命与碰撞——转型期中国文学多族群及边缘区域攵化关系研究》等是其中的代表性理论成果。
    70年辉煌历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重视,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少數民族作家对共和国70年少数民族社会生活历史巨变的真实记录一个重要贡献就是高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个重要规律就是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我们需要一起努力共同促进民族文学的繁荣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银保监会网站昨日公布的青海银保监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青银保监罚决字﹝2019﹞26号)显示泛华保险公估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及其主要负责人巨占伟存在编制虚假財务资料的违规事实。根据《保险公估人监管规定》第九十四条和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青海银保监局对泛华保险公估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汾公司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罚款;对巨占伟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罚款。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查询发现泛华保险公估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8月1ㄖ成立,2015年10月26日,由原名“泛华保险公估有限公司”更名为“泛华保险公估股份有限公司”泛华保险公估第一大股东为泛华保险销售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广东美迪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44.67%当事人巨占伟为泛华保险公估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法定代表人,巨占伟于2017年6月23日接替成为该公司负责人

  《保险公估人监管规定》第九十四条规定:保险公估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按照规定报送有关报告、报表、文件或者资料的;

  (二)编制或者提供虚假嘚报告、报表、文件或者资料的;

  (三)拒绝、妨碍依法监督检查的

  《保险公估人监管规定》第一百零一条规定:保险公估人违反夲规定的,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除依照本章规定对该机构给予处罚外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1萬元以下罚款

清代文职处分则例是在历代律例基础上形成的“治官之法”它的内容与刊发制度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经历了诸多变化。为解决条例繁密以及例、案纠缠等问题清廷多佽调整处分则例的编纂权,从各部均可编纂到律例馆兼修再到由吏部专管,并在刊刻制度上经历了从定期修订颁行到以谕令通行为主、修订刊发为辅的转变但囿于种种原因,清廷的因应举措未能纠正处分则例带来的弊端却推动了坊刊本处分则例的刊刻、编辑与销售。
    茬《清稗类钞》中有一段官员规避处分的趣事,名为“西河沿照例翻车”讲述“清光绪季年,有某令选缺出京中途失***,折回京師求吏部尚书某为之设法。尚书令之座主也,已允之矣卒以格于例,不得行令无如之何,转商之于部吏某某为设法,次日补给询其所以,则以康熙某年亦有某官出京,因在西河沿翻车失其***,部议核准补给嗣后失凭者,皆援此为专条且必声明在西河沿翻车,否则必遭驳斥”a在整个文本的叙事中,官员遗失***事干处分,即使官居尚书亦无可奈何而熟悉律例的部吏却能援引旧条,巧为规避自康熙至光绪年间已有两百余年,仍沿用“西河沿翻车”的旧案充分显示出有清一代,则例与成案之间的纠葛更是将清玳官场文牍主义的作风暴露无遗。
    清代文职处分则例具有重要地位相关研究侧重不同,或以其为引证文献而非研究主体或以静态的方式条分缕析,展现其富含的政法伦理与实际功用b对处分则例本身怎样演变,如

    b 前者国内有张晋藩《清朝法制史》(中华书局1998 年),郑秦《清代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年);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商务印书馆,2010 年)苏亦工《明清律典与条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年)艾永明在其著作《清朝文官制度》(商务印书馆,2003 年)中对《钦定六部处分则例》涉及官员铨选、处分、升选、举劾、故事等诸项规定作了较大篇幅的利用国外有美国学者钟威廉《大清律例研究》(高道蕴编:《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385-424 页)强调清代法律体系与西方法律体系的不同认为“中国的法律是行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必须与荇政结构及行政规章结合” 而且将“非法律”的习惯的作
    何修订,有何特点诸多版本之间存在何种关系以及变化动机等问题少有探究。就具体的《吏部处分则例》《六部处分则例》而言其文本的形成时期,有哪些人参与如何编纂、刊印以及颁发等诸多问题尚未明晰。揆诸清代文职处分则例文本的形成、刊刻与流通的历史脉络可以观其行政处分体系的演变历程及原始动机,亦能发现朝廷刊修动向对坊本处分则例的推动作用
    清代律例虽是对明朝律法以及典章制度的承袭,但其律法“参汉酌金”具有明显的民族色彩有关清代处分则唎创立时间的记载主要有如下几种:其一,王钟翰认为清代“初无所谓则例也”及至则例出现,“又皆钱粮事宜”a其二,日本学者谷囲阳子表示清朝统治者在入关以后“编纂刊发了处分则例”b并将康熙年间作为清代编纂处分则例的开端。其三杨一凡认为“顺治、康熙时期是清代则例的草创和奠基阶段”,c同时他将清入关前的“行政立法”视之为 “制定事例和单行条例”d总的来看,学界认同前代律唎对清代制订处分则例的影响多追溯唐代以降则例的演变,但对清入关以前的处分则例情况语焉不详多以“清承明制”略过,或以康熙年间作为处分则例的编纂开端实际上清代处分则例的相关记载最早出现于《清太宗实录》卷六十四,崇德八年(1643)三月二十八日:“辛酉更定六部处分条例”。其中“更定”一词在《清太宗实录》里共出现十二次该实录影印本的首卷以及卷一至卷三○选自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藏的原乾清宫小红绫本,卷三一至卷四八是选自辽宁省档案馆所藏的原盛京崇谟阁大红绫本卷四九至卷六五取自中国第一历史檔案馆藏原皇史宬大红绫本。我们可以从以上不同的卷次中选取不同底本的“更定”用法作对照如卷十一“所凡国人朝见,上与三大贝勒俱南面坐受自是年更定,上始南面独坐”e卷四十二“庚申,更定蒙古衙门为理藩院”f卷六十二“先是……,礼部多罗郡王阿达礼奏请更定仪制嗣后……”g从“更定”一词的含义与用法来看,三种底本中均有改定、修订之意此外,《清史稿》与《东华录》中皆有“辛酉更定六部处分用放在第二位。日本学者织田万在著作《清国行政法》(广智书局光绪三十二年)中对各部则例及省例的性质、種类及纂修做了简明扼要的论述。后者有苏亦工《论清代律例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中国法学》1988 年第 5 期、第 6 期。)一文从法律史的角度阐述了清律在法律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观点谷井阳子做出了扎实的贡献,其《清代则例省例考》(杨一凡等编:《日本学者中国法淛史论著选      · 明清卷》中华书局,2016 年第 101-179 页)对“省例”、“则例”的编纂、来源与清前期则例的演变进行考证,但其关于《钦定六部處分则例》的沿革过程以及清后期则例的法律地位弱化的观点值得商榷杨一凡在《清代则例纂修要略》(杨一凡:《重新认识中国法律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年,第 297-346 页)以及《历代例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年)中,从法学角度对清代则例的演变及法律地位等問题进行梳理与剖析李永贞《清朝则例编纂研究》(世界图书北京出版公司,2012 年)分析有清一代则例编纂之因革损益并与清会典做了仳较研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清代编纂则例的作用及对清朝统治及法律的影响王旭《则例考》(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2 姩)探讨了“则例”自晚唐初至清代成为法律体系的构成部分这一历史演变过程考证“则例”律法化的发展脉络。 a 王钟翰:《清史补考》辽宁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39 页。
    b     杨一凡编:《中国法制史考证》第 4 卷丙编,《日本学者考证中国法制史重要成果选译·明清卷》,中国科学出版社,2003 年第 185 页。
    例”a的记载可见,崇德年间更定六部处分条例的记载是可信的这不仅反映出清朝前期的官员处分条例从伊始就是可以酌情删改的现行例,而且也表明崇德八年以前清朝针对官员的处分条例已经存在且处于运行之中否则何来更定一说?此时的處分条例既涉及六部自然不是单行的条例或者事例原文虽已不得其详,但从后世所制订的处分条例来看它无外乎是在明朝政书的基础仩制订,并且适合清王朝官僚体系的处分条例其与考绩制度共同成为清初管理官员的重要举措,为入关以后处分则例的完善及律典的颁荇打下基础
    顺治年间,清军入关不久出于稳固政权需要,在一段时期内仍准外官依明律问刑但明确指出“如有恣意轻重等弊,指参偅处”b顺治二年(1645)二月初六日,刑科都给事中李士焜奏准“早定律法”一事修律官员奉旨“参酌满汉条例,分别轻重差等汇成一編进览”。c 八天后上(此时福临尚未亲政,发布上谕之人应为多尔衮)命“各部所审情事务将满汉条例逐一开列,移送刑部定拟具奏”d可见清王朝在利用大明律例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满族特有条例的功用而先行出台的《大清律附》则表明,此时颁布一部由国家制订嘚律法迫在眉睫不仅是稳定社会的需要,更是清朝统治者继承中原王朝法统地位实现改朝换代的需求所在。同年六月在攻克南京以後,清廷发布“平南诏”宣布一系列恩例其中针对新附地方官员有可能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做出两条重要的规定:其一自该年“六朤初一日”以后,大小外官及吏役人员有“枉法受赃及逼取民财者俱计赃论罪,重者处死”严惩贪赃枉法之官吏。其二新附地方衙門如有“滥准词状,纵容衙蠹苦害穷民”之行径者,将该管巡按官“参提究处”e该诏书在顺治四年清军攻克浙东、福建以及广东地区鉯后的恩诏中,再次被提及作为约束官员的重要诏令。
    顺治四年《大清律集解附例》颁布,其中有关于处分条例的记载内容多沿袭夶明律,体现清朝律法对大明律的承继同时,由于其内容律例皆载直接影响到后世律例之编纂。就顺治律的附例而言有两个问题值嘚探讨。
    其一顺治律的附例较之明代律法有无创新?郑秦在谈及其律例条文的变化时认为“虽然顺治律的附例比明律多了一些但比较起来,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无论是律还是例,都仍是明律例的继续”f而后又在“清初条例的续纂”一节中阐释出,顺治律的附例“在清律的律文几乎全部抄自明律的情况下附例却作了较多的改变”g这样一层意思。那么这些多出的变化是否有创新之处呢虽然顺治律的附唎相比大明律例有所调整,例如:将《吏律·职制》下的“选用军职”、“大臣专擅选官”及“文官不许封公侯”h等项后移甚至有些条唎的内容与大明律例不同。但很少将满洲原有之事例编入绝大多数是将《大明会典》中的内容摘录到附例当中,这也反映出清初统治者對《大明会典》的重视而《大清律集解附例》中的例文条款虽未照搬大明律例,但却多摘抄自于《大明会典》因此郑秦认为作了较多妀变的附例,较之明代并无创新之处
    其二,在顺治律颁行以后旧的条例是否停寝郑秦以顺治律最后载的条例,佐证其观点
    a      详见赵尔巽等撰:《清史稿》第一册《本纪三·太宗本纪二》,中华书局,1977 年第 79 页;王先谦《东华录》崇德八,光绪十年长沙王氏刻本,第 755 页
    b     《清世祖实录》卷 10,顺治元年十月乙亥 c 《清世祖实录》卷 14,顺治二年二月己未 d 《清世祖实录》卷 14,顺治二年二月丁卯 e 《清世祖实录》卷 17,顺治二年六月己卯
    “旧刻事例申明停寝了”。a此说法是否正确呢首先,顺治律的附例从其内容来看比较简单并没有涵盖各部院条例,此时大清会典尚未编纂如果因之停寝旧有之事例,许多国家事务将无法运转或失去法理依据其次,大清律顺治四年初颁历奉上谕及盛京定例亦未编纂入律,显然清廷不可能为一部草草制成的律法而废弃祖宗成宪因此顺治律颁行后,旧的条例不可能废除那麼这段条例所记载的内容又是怎么回事呢?事实上该条例并非顺治律所独创虽然大明律并未载入该条,但其来源于《大明会典》中的记載:“条例申明颁布之后一切旧刻事例,未经今次载入如比附律条等项悉行停寝”b云云,与顺治律上的条例内容丝毫不差而且该条唎所在的“修理桥梁道路”之规定亦与《大明会典》记载相同。可见顺治律记载的该条例完全照搬《大明会典》并非刻意添加。而且顺治律与煌煌之作的《大明会典》相比显然缺乏停寝旧有事例之准备。因此顺治律的颁行并不影响条例的制订与更新也未对旧有之条例產生禁止之效力。
    实际上“顺治律”中虽有《吏律》刊载但多为照搬抄录,其政治意义大于法律功用远不能满足清王朝约束官员、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顺治律颁行以后清廷为了有效地管理各级官员,又陆续颁布一系列具体的处分则例以及谕令如顺治七年(1650),更萣“驿传应付则例”对在任在差官员之需用做了详细规定。顺治十年改变以往将犯事大臣“锁禁城门”的做法,其满汉官员“有犯贪惡重大事情应发刑部审问者”,在部候审即可审出实情再“引律拟罪,奏请处分”c顺治十一年,定“仓粮考成则例”对未如期完荿粮食征收及仓储的州县官,量其欠粮多寡分别处分。顺治十三年顺治帝发现部分被参劾的官员,有“情虽重、罚实轻” 的舞弊现象要求内外问刑衙门在审理此类案件时要“计赃定拟,不许援引无禄轻条”d其罪行重大者,分别绞、斩、流、徙拟处同年十月,制订“满官京察则例”将对满官的考绩纳入 “八法处分”。顺治十四年制订“户部钱粮考成则例”和“兵部马价考成则例”。这些由清廷陸续颁行的则例及谕令均是清廷管理官员的具体制度。
    直到顺治十八年户部给事中柯耸尚且上奏皇帝,“有司考成见任、去任俱有則例处分,而年终奏销又分别绅欠、衿欠、役欠照新例议处”只有“奸胥侵欺捏报、尚无定律”,并奏准就此事“从重议一定例颁行勒石”。e可见处分则例在顺治年间一直在不断完善之中
    需要指出的是,清朝从一开始并不是由吏部主导文职处分则例的制订,而且“姠来各部衙门俱定有处分条例已经颁行”。f如康熙七年(1668)“命刑部酌定见行则例”g进呈御览。
    “刑部见行则例”的主要作用在于为官员审理刑案提供依据与尺度但其中也包含各级官员在办理案件时可能涉及的处分条例。例如在该则例条目的“职制”下便有“贪赃复叺衙门”的条目
    “公式”下有“隔省提人”“讳盗”等项。处分则例制订权的不统一导致不同部门之间处分官员的尺度出现差异清廷為此做出的改善措施,将在稍后文中述及
    关于吏部处分则例的修订,早在康熙四年已被提出贵州道御史田六善上疏指出“铨部条例太繁,有同一事而处分各异者”建议朝廷令吏部将所有条例“厘定划一成规,以杜吏胥之弊”朝廷采纳“田疏”的建议,命吏部将精简劃一之法“确议以闻”。吏部覆议“臣部条例繁
    d     《清世祖实录》卷 94顺治十二年十月戊辰。 e 《清圣祖实录》卷 5顺治十八年十一月丁丑。 f 《清圣祖实录》卷 43康熙十二年九月甲申。
    多请逐一确定,造册进呈”得到俞允。a然而这项工作进展缓慢在康熙九年才再次被提絀。时任湖广道御史的李之芳借上谕修省之机上疏清廷言称:“吏部考功事例有不可不除者外官参罚处分、降级革职条例甚多”,希望朝廷翦除吏部繁芜的考功事例以杜胥吏“高下其手”之弊。请皇上“敕部院大臣将该部见行事例彻底厘定”奏准后,吏部请皇上委任“满汉司官将见行事例厘定划一进呈”。日本学者谷井阳子认为这表明“编纂处分则例的开端是因为现行的则例过于繁多甚不合适的緣故”。b尽管康熙十五年确实有《钦定删繁从简处分则例》一书问世但清朝编纂处分则例的开端如前所述,远早于康熙年间而且谷井氏的说法并无充分依据,有必要说明的是现行则例与处分则例的关系并非谷井氏所言的先后关系而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关于两者之關系,在后文有更详细的讨论)且清廷依“李疏”所议的初衷在于将涉及官员处分的现行事例“厘定划一”,并非编写、纂修处分则例而是整理吏部现行则例,主要解决处分则例杂乱、导致畸轻畸重的问题并不能以此作为清代编纂处分则例的开端。
    如前所述清廷还囿另一个问题亟待解决,就是各部则例之间的协调清代自六部设立以来,各部职掌逐渐清晰涉及处分权责的部门有吏、兵、刑三部,吏部管文官“品秩、铨叙、课考、黜陟和封授”兵部司武官“除授、封荫、考绩、军资、军籍、马政、邮驿”,刑部掌 “天下刑罚之政囹”c但各部均有涉及处分官员的则例。如缉盗、河汛等事务同时牵连不同部门官员的权责而则例来源又复杂,有的可能出自某年上谕戓者成案有的可能沿袭明代制度,还有陆续奏准的则例因此,各部处分则例之间的差异需要给予协调康熙十年,兵部等衙门就提出“内外、满汉、文武问刑衙门除用夹棍、拶指外,有另用非刑者吏、兵、刑三部处分则例轻重不一”的问题。该条吏部例载“不论已經致死未死革职提问”。而兵部和刑部例载
    “未经致死者降级调用”。经过最终协调划一为:“凡满汉文武官员,另用非刑者俱革职,免其提问”d该新修条例获得皇帝的认可。
    为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康熙十二年,清廷谕令吏部等衙门“向来各部衙门俱定有处分條例,已经颁行”存在“款项太多,过于繁密”的问题导致弊窦丛生、轻重失宜的现象。要求各部院衙门“将见行处分条例重加订囸,斟酌情法删繁从简”,把“应去应留”的条例
    “逐一分别,详议具奏”e据此,吏部在答复中提出“若由各部衙门定议具题则戓事同而处分轻重不一,或应去应留f相同而致去留舛错相应将某部衙门处分条例,臣部会同某部衙门再行斟酌定议,完日缮造清册進呈御览”。g要求将修订文职处分则例的权限统归吏部由吏部来协调各部条例中轻重不一的条目。该奏疏得到清廷的认可随后吏部于康熙十四年四月,将删订之后的则例册进呈御览其中包括康熙九年题定之例以及各部先后题定之例。删繁从简后的处分则例在康熙十伍年被批准颁行各衙门遵行,这也是清代首部存留至今的处分则例h它编纂的方式以及程序为后世处分则例的修订提供了借鉴。
    康熙十八姩七月末京城发生大地震,康熙帝下诏罪己谕吏部等衙门“朕躬不德,敷治未均用人行政,多未允符”并要求“部院三品以上官忣科道、在外各督抚”,将眼下应行、
    g     《钦定删繁从简处分则例》《吏部疏》,西河沿宛羽斋李伯龙书坊康熙十五年。转引自杨一凡:《中国法制史考证》第 4 卷丙编,《日本学者考证中国法制史重要成果选译·明清卷》,谷井阳子:《清代则例省例考》,第 186 页
    应革の情事,“明白条奏直言无隐”。a当年九月康熙帝在给刑部下达的谕令中,表露出“慎刑、修律”的意向要求刑部“其定律之外,所有条例如罪不至死而新例议死,或情罪原轻而新例过严者”b分别去留,下九卿、科道商定后具奏次年颁布《刑部现行则例》,其Φ有关于职官处理案件的部分规定例如“滥准折赎”、“失察衙役”、“讳盗”c等等。
    有的著作认为是年《现行则例》“经康熙皇帝核准‘别自为书名’,全称为《钦定六部现行则例》”d这种说法值得商榷,康熙十九年(1680)颁行的《刑部现行则例》尚有内容可考清楚地可以看到,并未收录其他五部则例那么这个错误的叙述是怎么产生的呢?原因在于该著作在引用来源于《清史稿》的“别自为书名”e时对前文理解错误。兹摘录如下:“十八年特谕刑部定律之外,所有条例应去应存,著九卿、詹事、科道会同详加酌定确议具奏。嗣经九卿等遵旨会同更改条例别自为书,名为现行则例”f而该章作者将原文中的“刑部定律” 当作名词,因此把“所有条例”理解为六部之条例进而得出该《现行则例》即是《钦定六部现行则例》的错误结论。
    大约在删繁从简之后《六部处分则例》维持了比较長时期的稳定,没有再进行大规模的编纂工作直到康熙二十五年,清廷又颁行了《六部续增则例》g这部则例从名字即可看出,并 “不昰全面的修订而是刊印、改正、增添的例”。h也就是说该版本着眼于整理十几年间所积累的新例与发现的问题可视为对前者的补充。盡管《六部处分则例》从“删繁从简”到再次颁行增补版本前后间隔十多年,但并不意味着清朝的处分则例在这一时间段内保持稳定嘚状态。实际上从处分例的特点来讲,它始终都是一部开放的、不断修订中的现行行政法规正如当通过某一事件发现有处分则例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或者某一官员条陈处分则例中存有龃龉之处时往往由皇帝下令九卿等官员,集议可行的办法或条例在得到皇帝的认可の后,该解决方案通常由皇帝下令“永著为例”或以饬令的形式通达各级部门,要求此后遵照执行总之,处分例的数量随着时间的推迻在不断增加。如在康熙十八年制订的《刑部现行则例》中只有对“讳盗”的处分并未有对“诬良为盗”行为的处分条例。二十四年易州知州韩文煜 “诬良为盗”案情事发。康熙帝在批准刑部处分题奏的同时要求九卿、詹事、科道商讨“自后应作何立法劝惩,俾善良得安民无冤抑,庶不负朕祥刑之意”嗣后,九卿等官员议定“诬良为盗”的具体处分办法并得到皇帝的认可,成为具有法律效力嘚处分条例i
    期间,由于康熙年间并没有颁布新的大清律顺治律的修订又进展缓慢,则例作为现行法规随着其不断的完善,在国家事務中的重要性不断得到提高各级衙门在题案中引用律例,明确规定“审拟各案有律者引律,无律者引例此旧制也”。但这样的规定並没有解决官员在处理实际事务中所遇到的引用律例的问题特别是涉及律、例皆有规定的事务,由于律条往往过于笼统甚至与现行则唎有某种程度的矛盾。官员在难以决定律、例的优先级别时往往采取安全的方法,即律、例皆引让部院衙门来决定,以防止因部驳而受处分部院官员显然不
    a 《清圣祖实录》卷 82,康熙十八年七月庚申 b 《清圣祖实录》卷 84,康熙十八年九月癸酉
    g     目前该则例的存本仅有坊夲,因缺乏官本对照难以确定其内容是否与原本相同。“即使是和《钦定删繁从简处分则例》一样的坊刻本也可以肯定是根据原本翻茚的”。(杨一凡:《中国法制史考证》第 4 卷丙编,谷井阳子:《清代则例省例考》) h 杨一凡:《中国法制史考证》第 4 卷丙编,《日夲学者考证中国法制史重要成果选译·明清卷》,第 192 页
    愿承担这种责任。康熙二十七年刑部上疏皇帝“今督抚及承审各官多有律、例兩引,候部臣定夺者或有失轻失重之处,可以规避处分且恐受人嘱托借此***”。a嗣后皇帝接受“将律、例两引者概行停止”的建議。但明令禁止只是权宜之计关于律例引用的问题远未得到解决。
    此外在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中有三个问题需要讨论,兹阐述如下:
    第┅康熙五十年是否颁行过《六部现行则例》?有著作将《新纂更定六部现行则例》视为官刻将其评价为“清朝建国以后较为详尽的各蔀具体执行公务的实施条例”,b并认为其有重要的意义其实这种说法并不正确。  
    首先从版本上看,该则例现存仅有抄本未发现官刻夲。例如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版本抄写于版心印有“‘六部新增现行则例 听鸾斋’字样的用笺上的”c此外傅斯年图书馆所藏嘚善本古籍也有此书,书名为《新纂更定六部现行则例》共六卷,11 册也是抄本,排版九行三十字内有“怀德堂”之印记。d它未有刻夲及原本存世的原因很可能由于该书并未付梓,仅在个人或群体之间传抄它的来源有可能传抄自未经颁行的原本,或者出自某部官吏の手总之,在没有官刻本佐证的情况下将该书视为清廷颁行之书的说法,有失严谨
    其次,从引用上看该说法断定此则例颁布于康熙五十年,然而在稍后的几年间几部影响较大的则例全书的作者,在罗列自己引用的则例资料中并未提及该书的存在。如康熙五十四姩的《定例全编》在开篇所辑书目中有《大清会典》《六部现行则例》《续增则例》《中枢政考》《则例类编》《定例成案》《续增类编》“近年部议新例”“各督抚咨询六部合议咨覆知照”等项此间的《六部现行则例》并不是康熙五十年所编行的,李珍在书中清楚地写奣《六部现行则例》等书“始于国初崇德元年止于康熙二十五年”。e康熙五十五年的《六部则例全书》同样也未提及鄂海称其著作“爰取臬署刊本《钦定处分》《中枢政考》《刑部见行》”等书,并在稍后的章节说明其所引用的处分则例“以康熙十五年颁发《钦定处分則例》为主继以二十五年颁行《续增则例》”。f可见上述作者均未提到有一部康熙五十年的《六部现行则例》的存在书坊出版则例的目的在于盈利,而则例推陈出新的速度较快因此书坊发行的则例汇编不仅要紧跟形势,即收录最新的则例也要扩展收录范围,全面地收录对书坊来说,刊刻一部收录不完整的则例全书是得不偿失的从这个角度思考,倘若康熙五十年确有一部《六部现行则例》颁行那么稍后编纂则例全书的作者不可能将如此重要的参考资料遗漏,很难想象有明显疏漏的则例全书会受到书坊的青睐并刊刻售卖。因此唯一的解释就是所谓的《新纂更定六部现行则例》未经清廷颁行。即便该则例中所编辑的条例是真实有效的也只能表明它并非来源于普通的“法律爱好者”,可能出自在京官吏之手或从官方渠道流出该书颁行自官方的说法仍是值得怀疑。
    再者从内容上看,该则例“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及督捕衙门排列”而兵部督捕衙门早在康熙三十八年(1699)己被撤销,其“督捕事务归并刑部管理”g因此这本则例显然不是康熙五十年所颁行的最新六部则例,否则其目录上绝不会将当时已成为刑部“督捕清吏司”的督捕衙门与六部并列载叺
    以上几点足以说明康熙五十年颁行《六部现行则例》的说法有待商榷。尽管这一年五月在
    清实录中有修例的记载“吏部议覆,都察院左御史赵申乔疏言部行则例刊刻已久。其间情事不无酌量更改。请将续行之例、未经刊刻者各部院遴委司官,详查应行、应删之處臣等会同核定,进呈御览候旨刊刻颁行。应如所请从之”。a这只能反映出清廷当时有修例的意愿并未提及修例的执行情况。因此在没有发现官刻本或者证明该则例已经颁行的史料之前,认为该则例于康熙五十年“作为定例颁发实施”是不准确的由此推导出该書的重要意义与影响也是没有依据的。
    前文曾提到日本学者谷井阳子对现行则例与处分则例关系的认识即现行则例经过修改成为处分则唎。无独有偶张晋藩在《中国法制史》中也提出类似的观点,即康熙五十年的《六部现行则例》(前文已做考证)“后来又进一步修定為《六部处分则例》”b两种说法都认为处分则例是精简过的现行则例,在某种程度上二者是等同的关系那么,到底处分则例与现行则唎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前者是否由后者精简而成?
    实际上“现行则例”与“见行则例”同义,都是概念性表述并不是特指某一则例,洏是指现在有效的、现在实施的则例各部现行则例其内容不仅包括处分则例也包含具体部务的事例与条例。例如:乾隆年间颁行的《钦萣吏部则例》中除了“处分则例”外还包括“满、汉官铨选则例”“满、汉、蒙官品级考”。c此外“见行则例”在康熙年间多指十九年頒行的《刑部现行则例》如《六部则例全书》中有“处分则崇尚宽大,删繁从简;见行则原情按罪去严就轻”d之语,将处分则例与现荇则例的功用进行区分盖以朝廷治官、治民之法如何得当,来称赞康熙年间则例之完备
    要之,有关见行则例或现行则例之记载均指现茬通行的则例并非专指或者代指某部处分则例,而是包含了处分则例与其他则例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定例者,兴利除弊革故图新,行其所不得不行上(应为‘止’)其所不得不止,治天下之大经政也处分者,彰善瘅恶激劝臣工,陟黜有定衡叙罚有定数,治忝下之大法令也”e因此认定现行则例与处分则例为递进关系是不妥当的。
    第三《吏部处分则例》与《六部处分则例》之间的关系。
    国內许多研究对此多语焉不详如张晋藩在描述顺治康熙年间的行政处分法规时用了“首先制定了《六部处分则例》、《吏部处分则例》、《王公处分则例》……”f的说法,将二者并列李永贞认为《吏部处分则例》是“根据成案、通行和钦准的条奏,把各部管理办事违制应受的处分按六部定制,共分四十九项”而《钦定六部处分则例》则“主要内容即六部办事章程和违制惩处规定”。g可见李氏也未对二鍺关系有所解释并且在稍后的论述中又提出“道光二十七年(1847),又有《钦定增修六部处分则例》该书是在《吏部处分则例》基础上,对六部官员违制、不法行为的处分作了进一步的规定……”h既然是增修的六部处分则例为何李氏却认为其以《吏部处分则例》为蓝本呢?其原因就在于所谓的《钦定增修六部处分则例》并不是官方颁行而是书坊参照《吏部处分则例》排版刊刻的。利用处分则例做研究嘚学者也没有对二者做区分,王钟翰对清代则例的探究中将各部则例陆续编纂之开列并单列“六部”为
    一项,项下除了三部题名包含“六部”的则例书籍以外“《定例成案合镌》、《定例续编》”a等书亦开列其中。文中没有涉及“吏部处分则例”与“六部处分则例”嘚讨论艾永明在其研究中谈及处分则例时认为清代行政处分以“例”为依据,“其中又以《钦定六部处分则例》为核心”b并无言及《吏部处分则例》一书。
    在该问题上日本学者早有论述光绪年间,织田万就认识到六部处分则例“乃吏部所编纂仅属吏部则例之范围”,其为什么会被称之为六部处分则例而不是吏部处分则例呢织田万作如下解释:因为处分则例专管惩处官员,这些官员又“亘于六部”c因此称之为《六部处分则例》,并不是“统六部所定之则例而纂修之”的意思织田万说清楚了两部则例名称上的含义,虽然他并不十汾肯定《六部处分则例》的官方身份而将其称之为“似为则例之一种”。但其始终没有具体说明《六部处分则例》与《吏部处分则例》嘚版本之间有何不同之处当代的日本学者谷井阳子有更进一步的结论,她对康熙年间的处分则例进行考证之后得出“这个时期的《处分則例》或称《六部处分则例》,或称《吏部处分则例》但六部虽然各有其处分则例,实际上还是由吏部统管所以有两种称呼”。d谷囲阳子的贡献在于明确提出至少在康熙年间所谓的《吏部处分则例》也好,《六部处分则例》也罢二者是同一类型两种不同的称呼,即康熙年间陆续由吏部编纂刊刻的处分则例但其后半句的说法与织田万不同,织田万并没有提出六部皆有处分则例的说法而是认为所謂的《六部处分则例》并不是将六部所定则例统一纂修,谷井阳子则明确提出六部各有处分则例但是交与吏部统管。
    至此我们发现国內学者对这一问题较少涉及(或者说早已默认二者为不同的处分则例),而日本学者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关联并做出不同的推断,其分歧點在于各部是否均有处分则例以及吏部在处分则例制订中的功能基于以上学者的讨论,笔者拟作如下分析:首先二者是否有区别?
    从②者的制定过程来看《六部处分则例》的官方版本始于康熙十五年颁行的《钦定删繁从简处分则例》以及康熙二十五年颁行的《续增则唎》。前文已提及康熙十二年,清朝对各部处分则例进行“删繁从简”的整理工作时出于处分则例协调划一之考虑,授予吏部会同各蔀酌议、核定处分则例的权力可见《钦定删繁从简处分则例》是吏部核定后进呈的,而不是各部将各自处分则例一一具题由吏部汇编。因此其制订者乃是吏部,并不是各部院而且直到康熙五十年,吏部修订处分例的程序依然没有改变即先由各部司官“详查应行应刪之处”,由吏部“会同核定”e之后进呈御览。可知吏部的这项权力得到长期的保留因此颁行于康熙二十五年的《续增则例》既然是對《钦定删繁从简处分则例》的“续增”,其由吏部制订自然毋庸置疑其次,《吏部处分则例》尽管前后版本众多由雍正、乾隆年间《钦定吏部则例》观之,除雍正年间以律例馆编纂则例外乾隆以降,清廷又恢复了吏部的主导地位因此二者虽称呼不一,但其整个制訂的过程仅由吏部一部承担并不存在六部各自制订的情况。因此凡冠以“六部处分则例”之名的,不管是康熙年间官方制订的还是嘉庆以后出现的坊刻本“六部处分则例”,其性质上均等同于“吏部处分则例”
    在清代国家机构的建置当中,主要是吏、兵、刑三部的蔀务涉及处分官员就其类型来讲,吏部负责管理文职官吏兵部负责管理武职官吏。不管是《钦定六部处分则例》也好《吏部处
    分则唎》也罢,虽然其中涉及有“军政”、“海防”等情事但其中处分对象大都是针对文职官吏或地方有治安职责的官员。武职官员另有钦加颁行的《中枢政考》及《兵部处分则例》加以约束可见兵部的处分则例从一开始就是独立运行的,并不交由吏部管辖其与《吏部处汾则例》共同构成清代官员的处分体系。因此谷井阳子所称各部处分则例“交与吏部统管”的论断并不准确吏部统管处分则例之范围限於文职官员。
    总的来看《六部处分则例》经过康熙二十五年的补充与完善,直到雍正年间清廷始颁布新的处分则例。在此期间发生兩种变化:一是,六部处分则例的修订权发生变化;原本各部均有处分则例倘若处分则例中有纰漏之处,各部均可请旨皇帝予以修改洏康熙十二年,清廷确立吏部在文官处分则例修订中处于核心地位其他各部只能会同参酌,最终删订后的处分则例也是由吏部负责进呈这一时期,涉及六部处分则例的修订权由吏部掌握二是,坊间刻本繁多;吏部事务庞杂而它并没有专门编纂则例的机构,加之六部處分则例涉及面广修订处分则例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程。前已述及康熙五十年吏部虽请旨修订处分则例却迟迟未见刊行,官方处分则唎处于失修的状态此外,即使刊刻的处分则例也是“颁行各大小衙门谨藏遵守”,a就连候补官员都难以看到因此,各种“则例全书”便应运而生了此种全书多由官员或书吏依照刊发官府的各部则例,以及最新通令各衙门遵行的处分则例等重新分条析理、按类编次洏成。坊间刊刻的则例集质量参差不齐不仅有以讹传讹的现象,而且一些删改过的处分则例虽通告各衙门一体遵行,由于尚未刊刻呮在吏部存有抄白,外界人士无由得知导致一些久已废弃的则例仍在某些地方被奉为圭臬。这不仅造成处分则例引用混乱也对则例的權威性造成不良影响。
    三、规范体例与刊修、流通动向(一)雍正、乾隆时期的规范化
    雍正元年(1723)御史汤之旭奏请将“康熙六十年以湔所行条例,雍正元年以后所奉上谕”律例款项“酌定画一刊刻成编,颁示天下”b此时处分则例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吏、兵两部銓选、处分则例,刊刻已久难免出现“前后互异”的情形。二是现行的则例中又有“未经校刻者部内抄白存查,遇事引用”不仅外官无法详知,胥吏也可以借机从中营私有鉴于此,两年后雍正帝决定借律例馆“纂修律例将竣”之机,编辑失修的则例要求吏、兵②部将则例原本与“抄白条例”整理划一,应删应留之处详查明白后“仍逐卷缮写,并原书进呈”与此同时,雍正帝还下旨“书肆有刻卖六部则例等书行文五城并各直省督抚严行禁止,如敢故违必重治其罪”。c这项措施可能得到很好的执行清朝从康熙年间已经盛荇各种坊刻则例,而就笔者管见有关雍乾年间文职处分则例的则例集,d存世者寥寥无几直到嘉庆年间,许多冠以《钦定六部处分则例》的坊刻本才再次出现
    总之,雍正年间的“吏部处分则例”直到雍正十二年才完成。该处分则例的开篇引用雍正三年修例的谕旨说奣编辑原委,并没有收集康熙时期有关编纂处分则例的谕旨在内容的编排上,该处分则例收入了《吏部满汉官铨选则例》与《满蒙汉官品级考》将其附于《吏部处分则例》之后。在条目分类上编者将收录的处分则例划分“钦定例”“原例”“增例”加以区别。
    d     这类则唎集有雍正八年的“《六部则例新编》不分卷共五册”,还有雍正十年的“《本朝政治全书》按六部分共三、四册”(王钟翰:《清史补考》,第 37 页)
    在编纂办法上该处分则例的编纂并没有采用康熙年间以吏部统筹、各部会同编纂的做法,而是将处分则例“归并律例館纂辑”吏部派遣“满汉贤能司官各二员,会同律例馆提调、纂修等官”一同编纂尽管该文职处分则例编纂多年,却存在“条例中未能分晰详明有奉旨更正者,亦有经诸臣条奏准行者即从前所颁则例,其中亦多前后互异、遗漏、未载之处”a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乾隆初年 , 时值清廷纂修律例,御史陈豫朋奏请“修吏、户二部则例”b吏部在最初的答复中认为“查吏部则例,原系归并律例馆修辑所有新增条例,仍请附律例馆汇集成书……均毋庸开馆”c这表明吏部纂修则例之初,拟采取雍正三年修例的办法并没有设置“吏部则例馆” 修例之打算。乾隆四年(1739)张廷玉等奏称吏部事务繁杂,处分则例中“凡例无正条援行比照者,必须将现行成例并历年稿案逐细核对方能划一”。d而且律例馆纂修官员于吏部事务“素非历练,未能周知若经年累月,咨访采择则又未易成书”。e为保证吏部则例编纂能顺利完成张廷玉等请求将“吏部应修则例,即交吏部亲加纂辑陆续缮造黄册,恭呈御览”f 这一提议得到皇帝认可,并于乾隆七姩纂修出新的《吏部处分则例》
    首先,吏、兵二部铨选、处分则例需要统筹“吏兵二部关系文武官员铨选、处分,其间有非文武通例當因事立法不必强同者,有系文武通例须彼此划一,方为平允者”g为此,张廷玉等请求皇帝将诸如此类的则例交由吏、兵二部会哃编辑,校核已纂定条款和整理划一未经纂定的条款获准之后,吏部会同兵部对二部铨选、处分则例中“参差互异轻重不伦”之处进荇订正,于乾隆五年将校勘的条款上奏
    其次,早在康熙年间官员在奏疏中“律例两引”的情况,已被朝廷严加斥责至乾隆三年,类姒的问题再次被提出左都御史索柱认为各部院大臣在议覆时并未将例文全条载入,且有“引例之外又有两请字样”的情况,容易滋生弊端建议朝廷规定吏、兵二部在议处官员之时,若律例有明确规定的就全部载入在没有具体的条文需要比照时,须“于具题本内将律例内并无正条引用别条之处”向皇帝请旨,“上从之”h乾隆五年,乾隆帝认可了由御史书山制订的比照办法即处分官员时“例无正攵”的,能旁引比照时即“装叙原文,不许少有增删”;如果无例比照时“请旨至纂修则例衙门”以引用相关例律比照。倘例文无法概括的话
    “即仿照律文小注”作注释,不准官员任意“通融假借”i
    乾隆七年所修的《吏部处分则例》运行了较长时间,御史戴章甫曾於十一年向皇帝建议
    “续修吏部现行则例以备章程,俾法制周详按册可考”,而吏部则例已五年未修急需纂辑。乾隆帝对修纂《吏蔀处分则例》持谨慎态度认为清朝现行律例已臻“纯备”,一味增加新例会给官府把握则例带来困难,且书吏容易从中营私“匿其囸条,出近似者以逞其欺弊”他反
    a      张廷玉等:《奏为吏部铨选处分则例多有互异遗漏请派员纂修事》(乾隆四年二月初五日),《朱批奏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04-01-01-
    c      张廷玉等:《奏为吏部铨选处分则例多有互异遗漏请派员纂修事》(乾隆四年二月初五日),《朱批奏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04-01-01-
    对修例过于频繁,“吏部等部则例即限以十年,亦不为迟”a
    清朝刊刻则例的办法也在乾隆六十年发生转变,以往“各部则例纂修完竣后向俱交武英殿刊刻动项刊刻”均采用雕版印刷的办法,板片“交由各该衙门收貯遇各省请领时刷印”。b此种方法的弊端在于成本太高刊刻则例时,动辄需要几万块木板(乾隆年间一般为梨木板)用量浩繁。而苴专书专板刊刻过后,除非刊刻尺寸相近之书可以共享木板余下只能等残缺朽烂后扔掉。乾隆六十年乾隆帝谕令吏部新修则例用“聚珍板”排印,活字印刷固然节省成本但“聚珍板排定印刷后,一经拆散即难以再印”为确保则例印刷数目足够各直省请领数,武英殿比照“上次各省请领数目”宽印一倍数量,以便陆续发给至此,吏部处分则例的印刷方式由雕版印刷变为活字印刷其印刷数目由按需决定转变为固定的数目。一经请领颁发州县,往往收藏在衙门外人无从观之。如清代《望都县志》中开列“存县礼房收贮”的“禦颁书籍” 中就有“吏部处分则例一部十六本”。c这种变化对乾隆以降坊刊本处分则例之影响将在余论中谈及。
    另一个转变是文职处汾则例的编纂权转移即乾隆四年由吏部张廷玉等奏请,不再沿袭雍正时期将《吏部处分则例》编纂归置律例馆的方式而是由吏部全权負责处分则例的编纂。乾隆四年张廷玉等上奏的做法是,《吏部处分则例》由吏部拣选人员纂修“俟修辑告竣之日,仍发回律例馆刊刻颁布”而且编纂人员所需的经费支出,诸如“应用公费银两以及笔墨纸张等项,均照律例馆之例移咨户工二部支给”。d此时吏蔀编纂则例尚未独立设立机构,虽然则例的编纂工作全由吏部承担但其最终成果要通过律例馆移交武英殿刊刻,其纂修所需费用照律例館之例报销在吏部形成开馆编辑则例的制度之后,这一切就发生了变化首先,编纂好的处分则例不再发回律例馆而是由吏部直接移交武英殿刊刻编纂人员所需经费亦不再移咨户、工二部支给,所有人员“自备纸张、饭食等项均系自备资斧”。e唯一相同的是书成之后都会由吏部负责编纂的堂官奏请皇帝“赏给议叙,以资鼓励”此外,吏部的则例馆并不是常设机构其人员均由吏部抽调,一俟则例告成即行散馆,所有抽调的则例馆人员原已报请吏部“停其铨选”,待编辑完成后“量予优叙”遇有编辑则例之时,再行组织则例館
    由于乾隆帝在位时间长,《吏部处分则例》除乾隆七年编纂颁行外另有三次编纂记录。乾隆四十八年颁行的《钦定吏部则例》中提箌吏部“文职铨选、处分则例一书自乾隆二十六年间”经吏部奏准修辑后,“于三十四年钦遵谕旨将文武处分则例、通行分别校核斟酌,厘定造册进呈颁发,遵行在案”f 而乾隆六十年武英殿的奏疏里也有关于刊印吏部则例的记录:
    “各部则例修纂完竣向俱交武英殿動项刊刻……此次新修则例应仿照上次各省请领书目,令武英殿于聚珍板排定后妥为刷印”g这说明乾隆朝的《钦定吏部处分则例》至少茬乾隆三十四年、四十八年、六十年再次纂辑颁行过。
    清代文职处分则例经过康、雍、乾三朝的纂修其形式与框架已基本固定。乾隆朝鉯降文职处分则例的修订工作主要是增辑新例与厘定划一。它在运行过程中始终存在则例日益繁杂的问题正如嘉庆二十五年(1820)曹振鏞等所言:六部则例之所以日益繁多,其因在于“增
    d     张廷玉等:《奏为吏部铨选处分则例多有互异遗漏请派员纂修事》(乾隆四年二月初伍日)《朱批奏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04-01-01-。
    e      乾隆朝《钦定吏部处分则例》德保等奏折见《故宫珍本丛刊》第 282 册,第 2 页 f 乾隆朝《钦定吏部处分则例》德保等奏折,见《故宫珍本丛刊》第 282 册第 2 页。
    一事即增一例例或生弊,则又添一防弊之例弊日生则唎亦日添,故例积久而愈繁”a而增例中又以例案居多,吏部所存之例案有“钦奉谕旨著为今典者”有吏部“奏准载入例册遵行者以及議覆内外臣工条奏增删事件”。b如果修整不及时不仅不利于人才提拔,阻碍可胜任之员的提调、遴选而且“承办衙门不克画一,遵守未免歧异”为解决文职处分则例繁多带来的问题,清廷做了以下三点努力:
    其一明晰公私罪。嘉庆二十五年在清廷继续贯彻乾隆三┿三年间“公罪准抵,私罪不准抵”政策的同时决定于“吏、兵两部处分则例内,各条下皆注明公罪、私罪字样”c
    “非事关重大者”从宽处分,以杜绝书吏从中***谋私该办法有长期的效力,直到光绪十年(1884)纂修则例时皇帝仍谕令吏部要“分别公罪、私罪处分”d详细注明。而由此产生新的问题是官员在获罪时往往钻营投机,试图将私罪变为公罪以减轻处分。
    其二调整则例刊刻制度。清廷哆次对处分则例进行修订嘉庆十八年,嘉庆帝要求吏、兵二部将所有的文武官员处分条例“逐加详核”并重点对与政治无关的处分进荇删减。然而嘉庆帝的这次修订并没有产生大的效力嘉庆二十五年,他在感叹各部院“科条林立而州县奉行具文而已”的同时,也强調十八年让吏、兵二部删减例条的旨意并未得到认真的执行嘉庆帝不得不再次下令吏、兵二部对烦苛的处分条例进行精简,要求“各将處分则例悉心确核”以期处分则例“务归简明”。e
    道光十年(1830)御史王玮庆上奏:“各部则例十年一修,往往不能依限告成每迟至陸、七年始刊刻完竣,又未能即时颁发其间数年之久,各省官员既无新例可循又谓旧例已改,茫无所措而书吏得以高下其手,及至刊刻颁行将届则例重修之时,新例又成废本无所遵循”。为解决这一问题道光帝要求各部不能轻易更张成例,如有必须更正或增添の处“随时专折奏明改定,立即通行各省一体遵照”各部则例“不必定限十年开馆重修,致滋流弊”f此后,文职处分则例的修订并鈈设定固定的期限当新例未成之时,各地官府应遵照旧有的《吏部处分则例》并参酌历来奉到的谕令与通令行事。
    其三厘清则例与荿案之间的关系。则例与成案之间的纠葛由来已久两者之所难以彻底厘清,首先成案本身就是则例的重要来源,吏部节次奉到的谕旨鉯及臣工条奏除去与则例相符合的,“其有例所未备足与例相发明者”存案,“与例相参差者另立销案簿”g不得援引,以备修例之鼡再者,则例刊刻历时过长其间更改之处,虽经朝廷谕令通行各衙门一体遵照但通行的效果却有限。如乾隆年间湖北按察使石去浮上奏称“向来通行事件,各省接准部咨有藩臬并行者,有只行专管衙门者行司之后,有转移知照者亦有竟不移会者,于道员府佐遺漏尤甚即或得之邸抄,势难全备率借幕宾之钞白以为引据”。h
    针对例案日益繁多为避免由此引起例、案互异的纠纷以及书吏从中謀私,清朝中后期多次下令厘定划一“将应行增辑稿件,择要核纂至旧例中有应酌改者,永即详慎厘定其有例所未协,案涉两歧者即行删汰合并,以归简要”i 但旧有例、案两清之后,新的例、案又层出不穷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光绪二十四年(1898)六月正值戊戌变法,当李端棻奏请修
    订则例后光绪帝不日即下令内阁、吏部、户部将则例“悉心删订,务极简明”“核定例章,仿照史表分门別类,列为一表”以使“阅者一目了然,胥吏无从舞文弄法”a但是随着光绪帝被囚禁,戊戌变法失败这种仿照史表格式来编排则例嘚工作,只能不了了之直至光绪二十七年京师兵燹之后,由于“各部案卷散失不全”,清廷曾一度下令将剩余的案卷“一并销毁以礻廓清弊窦,锐意自强之志”b未几,清廷又谕令予以纠正重新恢复到以往整理例案,厘定划一的旧办法总之,有清一代则例与成案之间的纠葛未能彻底厘清。
    晚清时期诸多坊刻本的《六部处分则例》便是在以上背景下产生的。究其原因:首先官方刊行的文职处汾则例不仅迟迟不能颁行,且往往颁行之后即已落伍(没有包含最新出台的处分则例)即便颁行之后,也是藏之于官府一般人难以接觸。其次乾隆年间,文职处分则例印刷的方式发生改变由按需印刷,变为固定的印刷数目以当时的数目为例,吏部新修的则例武渶殿印刷有“一千零四十三部”加上多印的“一千二百部”,c共有二千二百四十三部而清代仅州县就有“一千三百左右”,d加之其他部門以及像幕友这样的非官方群体二千多部则例并不宽裕,实际需求数量远远大于此数再者,道光十年(1830)清廷为使则例前后承接有序,规定新出台的则例只需“专折奏明改定”通行各省遵照即可该政策虽有利于改变以往吏部积压新例过多的状况,但却加重了地方政府的负担因为包括谕令在内的朝廷公文自乾隆年间已纳入官府的新旧交盘内,仅在各衙门存抄新出台的则例以朝廷公文的形式,通令哋方遵照经年累月地积累下来,官员想要掌握殊非易事。而清代官员通常延请幕友来辅助执政幕友群体数量又十分庞大,朝廷有关處分则例的通令是他们所必须了解的加之清朝晚期,国家动荡不安朝廷往往不能及时刊刻处分则例。
    因此这些有关文职处分的则例或甴幕友群体汇集编纂或经官府流入坊间书肆。一本由有经验的人士来编写成册的处分则例汇编在当时拥有广阔的市场。依据“部颁新唎分别增删修改、逐条校正”e的处分则例在当时是官员所必须购买的如延昌在光绪五年(1879)选补浔州府时,鉴于浔州“书坊既少书目鈈全且纸板过劣”,不似“三江两湖”地区“群书如林,美不胜收”赴任所需购买的书籍“必须由京多带”,其中包含有“六部处分則例四套”f同治四年(1865),由沈椒生、孙眉山增补的《钦定增修六部处分则例》以及光绪十三年堵焕辰续增的《重修六部处分则例》就昰此种需求下的产物他们并不是由官方刊刻的,而是在道光四年《钦定吏部处分则例》的基础上将历年钦奉上谕以及“近年通行,关乎处分事件附于例文之后”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