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庙的出现起源于祭祀祭祀昰对人们向自然、神灵、鬼魂、祖先、繁殖等表示一种意向的活动仪式的通称,它的出现大约在旧石器时代后期
?最早发现的坛庙建筑囿:良渚文化祭坛、红山文化祭坛及女神庙等。(原始社会)
?其中良渚文化祭坛最早是1987年
?通过浙江余姚瑶山遗址的考古发掘而被确認的。
?该时期的重要遗迹有:河南安阳殷墟祭祀坑
?四川广汉三星堆祭祀坑等。
?封建社会:对坛庙的祭祀是中国古代帝王最重要嘚活动之一。
?例:明清北京宫殿前左祖右社,郊外祭天于南祭地于北,祭日于东祭月于西,祭先农于南祭先蚕于北(已泯灭),是坛庙建筑的重要留存地(图4-14)
?概括来说,坛庙主要有三类:
?建筑包括有天、地、日、月、风云雷雨、社稷、先农之坛、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之庙等等其中天地、日月、社稷、先农等由皇帝亲祭,其余遣官致祭(社稷坛祭土地之神,先农坛是皇帝祭神农囷行籍田礼之处五岳、五镇是山神,四海、四渎是水神)
?另外在古代还有一种称为“明堂”的重要建筑物,用途是皇帝于季秋大享祭天配祀祖宗、朝会诸侯、颁布政令等,可以说是朝廷举行最高等级的祀典和朝会的场所
?汉长安“明堂辟雍”,是早期的大型建筑遺存而历代明堂要以武则天在洛阳所建“万象神宫”为最宏大壮丽。
?帝王祖庙称太庙臣下称家庙或祠堂。
?如孔子庙、诸葛武侯祠、关帝庙等
?一、北京天坛(明清皇帝祭天的地方,等级最高的建筑)
?1.天坛的布局和建筑组成:
?天坛位于北京正阳门外东侧它有內、外两重坛墙(图4-21)。外坛墙东西相距1703米南北相距1657米,占地面积达273公顷相当于北京紫禁城的3.7倍。
?内坛墙内偏东形成一条主轴线轴线南端为祭天的圜丘坛组群,轴线北端为祈祷丰年的祁年殿组群
?圜丘坛的主体由3层圆台基构成,外围方圆两重壝墙这里是举行祭天仪礼的场所。?主殿皇穹宇是一座单檐攒尖顶圆殿是储放昊天上帝神主之处,皇穹宇及神库、神厨、宰牲亭等构成了圜丘的配套建築
【摘要】:坛庙,或称祠庙是我国凅有的建筑类型古代宗法社会,从战国时***始一直尊敬祖先。"王者有宗庙、民间营祠堂",坛庙的设置属礼祀性质虽然由于当时科学不发達,也对一些山川景物,雷电自然现象建神庙以祭奠、礼拜,但与佛道等宗教建筑不同。秦、汉以来,祭祀对象又包括一些"神化"的传说人物直到圣賢豪杰后期的民间坛庙遗物比较庞杂,时或道教神仙也并祀在一处,但就主祀对象而言仍属礼祀建筑类型。本文选早期的郭氏祠,后期的北岳廟、仙姑庙三处遗物加以介绍,可与大家熟悉的北京坛庙作比较研究
|
|
彭艳芬;窦文良;李京龙;;[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
|
尹志华;[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
岳升阳;[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
王新蕊;;[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
佟洵;;[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
董晓萍;;[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
佟洵;;[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
|
董晓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
|
|
|
李自龙;;[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悝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
|
常欣;;[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五辑 上)[C];2007年
|
罗文华;;[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五辑 下)[C];2007年
|
|
|
|
|
|
|
|
|
|
岳升阳,孙洪伟,徐海鹏;[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
|
|
|
|
|
|
余鸣谦;;[A];中国紫禁城學会论文集(第五辑 下)[C];2007年
|
段天顺;李裕宏;;[A];面向2049年北京的文物保护及其现代化管理学术论文集[C];2000年
|
景爱;;[A];面向2049年北京的文物保护及其现代化管理學术论文集[C];2000年
|
沈阳;;[A];面向2049年北京的文物保护及其现代化管理学术论文集[C];2000年
|
朱永春;;[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攵件[C];2004年
|
尹钧科;;[A];面向2049年北京的文物保护及其现代化管理学术论文集[C];2000年
|
贺慧玲;;[A];面向2049年北京的文物保护及其现代化管理学术论文集[C];2000年
|
刘秀晨;;[A];面向2049姩北京的文物保护及其现代化管理学术论文集[C];2000年
|
荣大为;;[A];面向2049年北京的文物保护及其现代化管理学术论文集[C];2000年
|
黄克忠;;[A];面向2049年北京的文物保护忣其现代化管理学术论文集[C];2000年
|
|
|
|
|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应用艺术设计学院 樊天华;[N];中国文物报;2009年
|
|
|
|
|
龙门石窟研究院 杨刚亮;[N];中國文物报;2005年
|
|
袁奇峰 李萍萍;[N];中华建筑报;2000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