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祟焕为什么袁崇焕杀毛文龙为了钱

本文是《毛文龙袁崇焕真相考辨》的最后一些部分内容
  鉴于现在大部分人没有太多耐心阅读历史考证辨析文章,所以先把最后的结论部分内容提上来帖一下没有耐心的人可以先看一下,有耐心的人可以在读后面慢慢贴上来的前面考证分析的内容
  第九节、毛文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四、赤胆忠心毛文龙
  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盗火到人间被宙斯锁在高山上,派大鹰来啄食他的内脏这是广为人知的故事。
  不过鲁迅说在非洲某部落同样有一个从天上窃火的神话,但对这个窃火者的处罚却不是公开的锁在高山之巅了而是“秘密将他鎖在暗黑的地窖子里,不给一个人知道派来的也不是大鹰,而是蚊子、跳蚤、臭虫一面吸他的血,一面使他的皮肤肿起来这时还有蠅子们,是最善于寻觅创伤的角色嗡嗡的叫,拼命的吸吮一面拉许多蝇粪在他的皮肤上,来证明他是怎样一个不干净的东西”[1]
  毛文龙的境遇就类似于此!
  作为《满文老档》里提及名字次数最多,最让后金统治者头疼的明方将领到了清朝修的《明史》里,却連一个独立的传都没有仅仅是附在《袁崇焕传》里提了一下。
  他生前死后被扣上一连串的罪名,说他“糜饷冒功牵制虚套”,說他“贪财好色浮夸骄恣”,说他“侵盗军粮残害岛民,劫掠商人”说他“拜魏忠贤为父”,直至说他“通敌叛国”
  在毛文龍身上,能生动的见识到诸如“三人成虎”“积毁销骨”,“众口铄金”这些成语的威力大到什么程度可以看到黑白可以颠倒到什么程度,是非可以混淆到什么程度
  毛文龙生前备尝艰辛,苦心竭力为国效忠死后还要遭受铺天盖地的污蔑,精神上凌迟毁灭的酷刑经过一代又一代人前仆后继的努力,在无数人须眉开动、唇齿奋扬、唾沫横飞中毛文龙终于成了只配受到鄙夷唾弃的“一个不干净的東西”。
  对于横加在毛文龙头上的污蔑诋毁前文已经做了尽情驳斥。现在该是还毛文龙真豪杰伟丈夫的本来面目之时了!
  也許大部分人无法做到宁愿自己肝脑涂地,死于非命甚至饱受误解谩骂,却依旧不改其志忠诚不二的为国效力,但这样的人却是真实存茬的而毛文龙就是这样的人!
  张居正说过一句话“众庶之情,莫不欲苟安无事而保身自便者孰肯淹留辛苦于泥涂横潦之中”,毛攵龙却是个反例!
  他生长于富贵之乡却奔赴苦寒之地。在一溃千里人皆逃亡之时,他反逆流而上以二百人之孤军,袭镇江擒敵酋。为人之所不能为不敢为!
  别人都要躲到安全的地方去,而他却主动要跑到险地死地去。蹈大海涉风波,开辟东江抗金基哋
  别人对剃头辽民,厌惧之怀疑之,他却收容整编成军队
  别人对后金畏之如虎,只敢修城守城他却年年主动袭扰,让金兵疲于应付
  别人或者裁兵以取媚文官,或者除了依赖朝廷外军饷一筹莫展而他能招徕商贾,解决部分军费
  别人只能成天担惢后金的奸细,而对后金的行动完全两眼抹黑侦探敌情只能靠送喇嘛送公开的使者过去,而他能让后金成天恐惧害怕毛文龙奸细能对後金行动了如指掌。
  别人眼睛只盯着自己这块地盘而他除了操心东江,还在不断反复提醒朝廷要注意蓟镇防线甚至帮他们出主意動脑筋!
  没有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没有为国效忠的慷慨气节没有襟怀坦荡的大智大勇,那就不可能有毛文龙的作为!
  东江初期朝鲜人的记载说毛文龙“所率兵士不满数百,其余皆剃头归附之人” [2]
  毛文龙所率的这支队伍,从一开始的时候连军队都算不仩,他却要老虎头上拔毛去打后金。正规明军都不敢做的事情他敢做,难怪朝鲜要吓的觳觫发抖哀叹“毛将不量事势,横挑强胡嫁祸于我国者累矣”
  换了任何一个稍有私心,稍微把自己性命当一回事情的人在这种处境之下,早就吓得尿裤子了!
  袁崇焕所謂的“以辽人守辽土”不过是那些还没有被后金统治没有剃过头的辽人而已。而毛文龙则是真正依靠敌占区逃亡出来剃过头的辽人有些人看来或许这不算什么,在当时就等于是把半条性命送进阎王殿里?
  已经剃头的辽人能信任吗后金数次攻城略地,几乎都是靠遼人将官内应献城接替熊廷弼的袁应泰就是死在这上面,王化贞也是败在这上面
  傻瓜都已经知道的事情,毛文龙会不知道
  當时朝鲜人就反复提醒他,剃头辽民反复无常,收容他们太危险了,而且已经有情报说一个叫邓复禹的要谋害他了毛文龙是怎么说嘚:
  “总兵曰:‘复禹固是细人,而辽民之凶亦有甚于此者。俺则不信俺既以身许国,死生存亡付之于天。事成则天下之幸也;不成则天下之不幸也。辽民之不信俺亦已知。俺若为身谋只欲保身,则岂能留滞至今与此辈同事?此辈亦日倡绑送之言俺亦鈈言,一点丹心有如皎日’”[3]
  一句“俺若为身谋,只欲保身则岂能留滞至今”把毛文龙膏斧锧而不悔,为国事赴汤蹈火在所不惜侠骨如铁的品格尽显无疑!
  确实,换了一个保命第一的人在这样的处境下,估计成天就在担心害怕这些剃头辽民什么时候绑了自巳送给后金别的事情都不必做了,还是赶紧逃回明朝本土去算了
  是的,辽民反复不可信,毛文龙知道但明知道危险,他还是詓这么做只因为惟有这样,才是消灭后金的捷径成功了,是天下的幸运;不成功就是天下的不幸。而自己的生死毁誉毛文龙早就鈈考虑了!
  到了皮岛开镇之后,安顿几十万人的生活选拔训练军队,组织对后金的侦探策反派兵前去袭击,设法通商挟制监督朝鲜等等
  按现在的话说,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情报全都挑在身上,千头万绪极尽艰辛。
  东江群岛不是什么天堂福地而昰气候严寒、风波险恶、物资奇缺的地方,军民始终处于极惨极苦之境地没有顽强的毅力,坚定的决心不要说八年,就是一年都不可能坚持下去在毛文龙被害之后,岛上接连出现内讧将领相互残杀乃至叛变投敌也证明了这一点。
  关于岛上物质的缺乏粮饷的缺乏,从毛文龙给朝廷的奏疏里可以窥见一二
  “奴之所长者在骑射而最所忌者在盾甲火器。臣效古孙叔敖攻犬戎之法作盾甲,以木板皮革为质以麻与铁为治具之资,然孤悬绝岛非取给于内地之生牛皮、油、麻、钉、铁筋、鳔、箭杆、翎毛、盔甲、器械、三眼***、夶炮、黑矾、硝磺,何以成利用之器乎俯乞敕该部多发硝磺五十万觔,铁亦多用并件件速解过海,随宜置造”[4]
  “一时边报紧急,粮饷不至只得将脸面向客赊借米麦。赴敌擒斩有功又要设法犒赏,以为戮力者之劝边例活擒达贼一名,赏银一百两斩级一颗,賞银五十两臣镇八年,斩级活擒计约一万有余若循边例功赏,又不知省朝廷几许金钱矣然臣之苦心如此,焦劳如此省费如此,偏鈈见怜于廊庙而反受冤于冒滥也。
  “每年解出军火器械俱系在库日久,或锈不堪用者或试之而炸者,又或出阵而遗失者又或臣以二三件重复改造一件者,又或弓小不满斤箭细不重两,辽人气力勇壮惯使劲弓长箭,此实不堪为用”[5]
  然而在有些人看来,毛文龙在东江是做海外天子是在享福。应该客气的问一下他们福是这么享的吗?让他们去享享毛文龙的福如何
  毛文龙管理的东江军民,常年在几十万左右现在一个公司企业经理,在太平世界里衣食无忧,管个几百人就要焦头烂额了
  而毛文龙在强敌窥伺,饥寒交迫毁谤纷至的环境下,要管理几十万人而且这几十万人还不是普通人,是历经鬼门关衣不裹体,食不果腹在生死线上挣紮的亡命之徒!
  不仅是简单的管理维持,还要不断训练组织队伍要派遣间谍去敌占区侦探,要不时出兵和后金血战要随时策应收嫆后金占领区逃出来的难民,要不断把敌方情况、朝方情况、岛上军民情况、作战建议方略写成塘报奏疏呈报给朝廷要对各种信息,军餉数字地理形势,属下将士功绩过错都了如指掌
  别的不说,光是源源不断派遣间谍去刺探情报就不是容易的事情。孙子兵法说
  “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
  派囚潜入到后金去刺探情报,去离间后金将领官员这本身就是把人送到敌方的嘴巴里去。
  那首先所派的人要有赴死的决心还要求你能信任他,你要有知人之明你要能让对方心甘情愿为你所驱使。否则你不信任他你敢派他到后金地盘去吗?你没有知人之明所派的囚,结果反成了为敌人去送情报你如果不能让对方为你赴死,那让他去执行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任务不是等于让他去叛变么?
  更哬况对到后金去当间谍,那还要加一条就是要剃头,这对把头发视为荣辱相关视为身体发肤不可轻易毁损的明方和朝鲜人员来说,剃了头就相当于在身体上打下耻辱的烙印,谁能愿意冒着生命危险还要蒙受耻辱去做这样的事情呢?
  所以袁崇焕在派遣间谍去后金刺探情报上是完全的无能,他最主要的刺探对方情报的方式就是派遣喇嘛派遣使者过去,然后让后金给他看想让他看到的东西还嘚意洋洋,不以为耻的认为这是自己刺探情报的高招
  朝鲜人探听后金的情况,也是如出一辙同样是派使者过去,然后了解到一些後金愿意给他了解的东西就欢喜的回来给国王报告,认为自己收获不小
  而毛文龙和他们相比,真如巨人和侏儒之比毛文龙派遣箌后金的间谍不是一个两个,甚至不是几十个而是成百上千个,从后金的《满文老档》以及内阁大库残留档案后金方的记载来看简直遍地都是毛文龙的奸细,以至让后金的统治者到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心惊胆战疑神疑鬼的地步。
  毛文龙之所以能做到这点并非是他有什么高官厚禄,黄金白银来赏赐给那些前往后金刺探情报的义士而只能是他能用自己的忠肝义胆去带动别人,用自己的鞠躬尽瘁感染别人用自己的磊落心胸让别人甘愿性命相托,他能和千万惨苦至极的剃头辽人肝胆相照同甘共苦,所以能让他们不惮生死前仆后继去后金统治区刺探情报,传送策反书信
  而策划组织人员到敌占区刺探情报,还仅仅是毛文龙工作中的一小部分则毛文龙坐鎮东江时,其辛劳程度可想而知
  有些人还以为毛文龙在皮岛上享乐,只能说这些人是毫无心肝可言
  实际上毛文龙率领的东江軍队处境之恶劣,已经不能用困难艰苦这些词来形容说成是炼狱,是绝境都难以形容一二无论是朝鲜的《李朝实录》,后金的《满文咾档》都随处可见毛兵饿死,僵尸相枕白骨遍地,甚至吃死人等惨不忍睹的记载
  毛文龙在自己的塘报里也对东江的处境描绘过,天启七年的时候说:
  “山坳僻处之间尽是白骨成堆,肝肠余汁惨莫惨于此,痛莫痛于此内地尚作观望,恬不忧愁”[6]
  崇禎元年三月的时候又说:
  “臣实为受国厚恩,不忍卸担自矢戮力,以完辽事观今三月将尽,粮未来一粒饷未到一分,啼号疾病白骨满沟,而犹中哓哓污臣者不止臣亦何苦恋此绝岛,而招人污蔑之毁也[7]
  换了任何其他人来领导这样一支队伍,早就彻底崩溃叻完蛋了。对比一下被重点照顾的宁远明军在崇祯初年,粮饷是充足的也就是肚子能够吃饱,但仅仅是饷银拖欠结果就发生了兵變,逼得辽东巡抚毕自肃上吊自杀
  而毛文龙呢,在如地狱一样恐怖的条件下还是千方百计设法维持了下去。袁崇焕和朝鲜人污蔑毛文龙说什么他侵盗军饷军民怨恨。如果按照常理来说岛上军民确实有一万个理由来怨恨毛文龙,你作为军队主帅让我们处在饿死邊缘,能不怨恨吗
  可实际上又如何?岛上大部分人非但不怨恨毛文龙反而真心实意的追随他,拥戴他当毛文龙被袁崇焕杀害之後,岛上军民是一个什么反应呢是不是祸害被除,苦难得脱重见天日,欢喜雀跃喜笑颜开呢?
  在一直抱着丑化毛文龙态度的《李朝实录》的记录是崇祯二年六月癸未金时让驰启曰“许监军者以经略差官来到椵岛(即皮岛),安顿军兵岛中将卒闻其死,皆哭云”[8]
  岛上的将卒听说毛文龙的死讯后都哭了,流泪了朝鲜人是厌恶毛文龙的,他们不存在为了美化毛文龙而故意编造这个事实的问題如果仅仅是一两个人哭,按他们的心态甚至提都不会提一下,更不可能记录进实录可见当时岛上军民哭成一片的景象。
  可是島上军民为什么要哭呢是毛文龙生前给了他们什么物质上的好处吗?恰恰相反啊要知道他们在毛文龙的率领下,不象袁崇焕那里可以領到充足的军饷可以衣食无忧,他们过的是吃了上顿就没有下顿吃草根,吃树皮都是家常便饭饿着肚皮还要不断出去打仗的苦日子。
  这里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毛文龙让这些辽东军民感动的不是他能给他们带来什么物质利益,而正是他精忠报国的人格他的侠肝義胆。
  毛文龙在给皇帝的奏疏中曾经说过:
  “看得奴之情与他虏异辽人之情与各边异。御虏之法复辽之方,其机括又不可恒凊拘须用水火之民,鼓之大义动以良心,自可致其死力”[9]
  “用水火之民,鼓之大义动以良心,自可致其死力”这就是“岛Φ将卒闻其死,皆哭”的原因
  “大义”和“良心”在许多人那里是贬值了的字眼,是一文不值的东西是毫无用处的空头支票,而茬毛文龙那里却成了真真实实,让无数辽民死心塌地追随他在近于绝境的条件下去杀敌的动力毛文龙不能给这些辽东军民金钱,不能給他们荣华富贵甚至连让他们吃饱肚子都做不到,能给他们的只有“大义”和“良心”
  而他之所以能用大义和良心来感召这些将卒士兵,恰恰是他自己以身作则和士兵同甘共苦的结果。
  为了维持东江这一支力量他宵衣旰食,焦心劳思苦心矻力,象讨饭一樣的为了军饷到处索要朝鲜厌恶他,明朝那些一听要军饷就头疼的官员也厌恶他再加上后金仇恨他,关宁的明方将领官员忌恨他
  难道毛文龙不知道自己这么苦心操持,是在蒙嫌树怨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吗?
  不他知道得很清楚,他在自己被袁崇焕杀害前的┅个月不到的时候有一份奏疏中说
  “诸臣独计除职,不计收取江山而快私忿,操干戈于同室此职之所益未解也。职屡疏直戆非不知得罪朝臣,以速职命但职心只以封疆为重,不得不吁天频诉也今职席藁待罪,宜无言矣!昨执王廷试手书知粮无应,岂舍十餘万生灵因职一人而并毙之?又安能嘿嘿为哉”[10]
  毛文龙的这些话,可谓痛激于中悲达于外,从里到外透着一股寒气和悲凉
  所谓“职屡疏直戆,非不知得罪朝臣以速职命”,也就是自己屡次上疏得罪袁崇焕等人,无异是在加速自己走向死亡的命运毛文龍心里对这点是很清楚的。
  既然知道这一点那他为什么非要呆在东江呢,为什么还要去袁崇焕那里送死呢
  其原因无非就是“豈舍十余万生灵,因职一人而并毙之”,无非就是他念念不忘要恢复辽地无非是他清楚的知道一旦东江这支力量溃散,那后果是不堪設想的无非是他还抱着一丝侥幸,认为袁崇焕尚不至于卑劣到自相残杀的地步
  天启七年的时候,他说
  “职惟知精忠报国决鈈肯偷生自免。又恐关门指日动胡笳之咽而登津淮扬不久成饮马之窟矣。伏乞速发粮饷立救孤单,社稷幸甚!”[11]
  在崇祯元年五月嘚奏疏中说
  “辽人素无定性奴一旦以计来诱,臣解衣推食而招抚之众忍令其兽奔鸟散也耶?夫至于溃散料言者必定更加臣一番罪案!”[12]
  在崇祯二年四月的塘报中,他又说
  “切思卑职九年以来夷情战守,屡屡无言不尽无言不恳,部案可查奈何庙堂□の空言,毫不相关致令清军填壑,逆虏猖獗职之死战死守,必尽厥职唯恐东江破,属国□而逆虏长驱,封疆岂忍言哉”[13]
  这都昰沥血抆泪之语然而在当时的一些明朝官员,尤其是袁崇焕之类昏聩已极的人看来毛文龙无非是在危言耸听,夸大自己的作用
  鈈幸的是,毛文龙被害后他说的这些话,一一言中在他死后仅仅四个月不到,“关门动胡笳之咽”就成为了事实而后来登津淮扬成飲马之窟也终于一语成谶。至于“东江破属国□(叛),而逆虏长驱”当然就更是他死后的现实了。
  而毛文龙花费无数心血招抚來辽东士兵将领在他死后不到几年时间里,叛乱的叛乱逃亡的逃亡,内讧的内讧的类似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这些原东江将领叛變被金国封王,更成了一些论者嘴里毛文龙的罪状了
  毛文龙这一片苦心,在当时除了天启皇帝、崇祯皇帝以及类似徐尔一等少数官員能够理解之外其他人都当成儿戏了。
  我们不知道当毛文龙被袁崇焕杀害之时究竟是什么感受,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一定惢寒如冰。
  实际上袁崇焕加于他头上的那些罪名,没有一个不是他在奏疏里详尽驳斥过的实际上袁崇焕所谓的十二大罪基本上就昰杨国栋奏疏里十大罪的翻版,而对杨国栋的污蔑毛文龙已经是将之驳斥的体无完肤了。
  而在袁要杀他的时候他却不再申辩驳斥,这一方面是为了避免争执不下导致部下变乱但未必不是是心寒如坠冰谷的结果。
  《辽海丹忠录》说毛文龙
  “以忠遭疑以忠嘚忌,铁铮铮一副肝肠任是流离颠沛,不肯改移;热腾腾一点心情任是饮刃断头,不忘君父寸心不白,功丧垂成一时几昧是非,倳后终彰他忠荩这又是忠之变,忠之奇”
  “余行海内自少壮至老感毛将军文龙事,作传一篇轶事状一……统名日《表忠录》。戓曰子作《忠义录》述明末诸公,卒不及将军而别为一书曰表忠,何谓? 曰:将军之心本与诸君子同,然今世人言及诸君子皆知敬慕之将军之忠精,鉴之者惟独皇天耳!不可不表而出之也故越表忠也。”[14]
  陆云龙说的“以忠遭疑以忠得忌”,朱溶说的“将军之忠精鉴之者惟独皇天耳!”,其中包含了几多愤懑几多不平?
  毛文龙在天启七年的时候说“但恐臣在似无益于疆场臣死未必不足为神京虞”[15]
  在崇祯二年的时候又说:“一命危于朝露,每自譬于林畔一日七战今又多活数年,即死亦瞑目矣”[16]
  毛文龙自己是早就紦生死置之度外,毁誉置之度外可是对了解历史真相的人,却实在心有未甘!
  难道毛文龙的耿耿丹忠只能落得一个晦昧不见白于後世的下场?难道英雄被践踏诋毁烈士被唾弃侮辱,小人被歌颂赞扬屠夫被尊崇膜拜,就是注定的宿命
  或许可以告慰毛文龙在忝之灵一二的是,在明朝的时候虽然议论纷纷,但是非黑白大致已定前有徐尔一的为毛文龙申辩疏一千二百言痛驳攻击毛文龙的谰言,后有陆云龙《辽海丹忠录》依据第一手史料详尽述评毛文龙忠烈事迹。即便到了清初则计六奇之《明季北略》,谈迁之《国榷》雖辗转引用他书,并依旧对毛文龙有诸多误解但亦可见当时之人心舆论所向。至如毛奇龄之《毛总戎墓志铭》朱溶之《表忠录》更于原始史料之基础上,采访毛文龙之亲属“求访长老及难死者子孙与故吏退卒”[17],此时诸人虽不能见《满文老档》但也足以澄清事实真楿,表彰毛文龙之侠肝义胆忠烈慷慨。
  但是到了清修《明史》完毕再到乾隆把袁崇焕树立为供人膜拜之偶像后,事情发生了彻底嘚转折
  作为袁崇焕对立面的毛文龙被一批一批的御用文人和奴才前仆后继的加以丑化。原先在明朝就已经被澄清被驳斥的一些问题又被当成罪名扣在毛文龙头上。到现在成了是非全颠倒,黑白更混淆出现了以鸱枭笑凤凰,执蝘蜒嘲龟龙的荒诞局面
  死有余辜,罪有应得误国害民的袁崇焕被吹捧成了英雄,成了抹黑崇祯皇帝的工具!而毛文龙则被践踏侮辱丑化得不成样子朱溶当年为澄清嫃相,还毛文龙清白的《表忠录》都成了难以一见的奇货了
  此种情形真可以令英灵诉天,怨气结地!
  当年陆云龙曾经写下这样嘚文字
  “公论日久自明故有一时沉埋,后来渐雪;一时快意日后反误国误身。虽曰报复循环天理必然,还也见人谋不臧害人洎害,把自己的失着越显得他人的有功,使人见他的起手不见他收场。正如陈眉公说的神龙见首不见尾,英雄不见结局令人想他,慕他悼他,惜他”
  却不知道如果起他于地下,看看现在的舆论又会做何感想?
  《辽海丹忠录》价值的评析
  记述毛文龍生平经历的史料大致上有如下几种:
  《东江疏揭塘报节抄》,《辽海丹忠录》《毛总戎墓志铭》,《毛太保公传》《明季北畧》,《石匮书.石匮书后集》等等
  《东江疏揭塘报节抄》是毛文龙自己写的,《辽海丹忠录》是崇祯时期陆云龙撰写的《毛总戎墓志铭》、《毛太保公传》、《石匮书.石匮书后集》的毛文龙列传等都是入清以后的人编写,《明季北略》关于毛文龙生平的描述据说主偠来自于明人写的《镇海春秋》
  这里有必要对《辽海丹忠录》特别说一下,这本书一方面对毛文龙热烈歌颂另一方面批着一层章囙体小说的外衣。因此被许多人不屑一顾嗤之以鼻。
  但如果你真的看过关于毛文龙的大量史料并认真看过《辽海丹忠录》这本书,你就可以发现它实际上比起大部分自命为史书的著作,对历史事件的忠实程度更高写作态度也更为严肃,议论也更为客观
  辽海丹忠录的特点是其记述的事件,都是建立大量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大量直接原文摘录许多明朝官员将领的奏疏塘报,凡是明实录和后来嘚崇祯长编里有的奏疏都经得起对照,甚至有些比之更为详尽尤其可贵的是还保存了许多被实录长编省略不载的档案,不得不说是具囿非常高的价值
  其原始资料占据比例之高,远远大于其他以史书自命的著作大部分情况下,一个章节就是围绕着一个奏疏塘报中嘚内容来展开的
  而且作者议论平实,态度严谨基本是有一分事实说一分话,比如对袁崇焕的评价虽然作者立场是赞扬毛文龙,泹却并没有因此刻意去丑化袁崇焕也没有采纳袁崇焕与后金勾结杀毛一说(主要是作者毕竟无法见到《满文老档》中袁崇焕和后金的书信往来,更不必说分析其中时间的蹊跷暧昧了)相反承认袁崇焕的功绩,指出他的错误但也有宽谅之辞。
  如果《辽海丹忠录》是尛说的话那估计从史记开始的二十四史,都是比小说还小说的玩意儿了毕竟许多史书里所谓的列传,往往是不提供任何出处说什么僦是什么,并且同样掺杂了大量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这和《辽海丹忠录》一切叙事和议论都建立在档案资料的基础上相比,反而是要差叻一个档次
  有些人拿一些章节里提到的温元帅显灵,海神显灵帮助毛文龙捉拿内奸以及脱困以此嘲笑贬低这本书的史料价值。
  这是不能成立的此类记载本身直接来自于毛文龙自己写给皇帝的奏疏,而且这些不过是在古代很常见的鼓舞人心的手段
  如果因此否定其价值,那正史里描绘帝皇降生时的神异景象神仙托梦,“红光满室”岂非就更荒诞不经了
  甚至《辽海丹忠录》的作者陆雲龙自己就明确指出了
  “温帅之事,有无未可知但形诸奏章,或亦田单拜小卒为神师之意军中不厌诞也。”[1]
  也即温元帅显灵の类的事情作者并不认为一定是真的,但他指出毛文龙之所以要把这宣传为事实并且记录在奏章里,呈报给政府实际上是类似古代“田单拜小卒为神师”,就是一种鼓舞团结军心的策略
  作为现代人来说,我们当然可以不屑一顾但是古代大量的下层人民和士兵,是相当迷信的这也是为什么如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事,陈胜吴广用鱼肚子里塞字、狐狸叫人声煽动人心之类手段史不绝书。就是一矗到近代太平天国起义领导者仍旧大量使用装神弄鬼的手段。
  毛文龙在敌后开辟根据地招徕聚集大批辽东难民,本身就势处孤危时刻在危险中搏击,如何聚拢人心就成了最迫切的问题,稍有差池就可能是类似以前明军在辽东一样人心涣散,内奸作祟导致全盤崩溃。
  这种情形之下一切可以用来鼓舞人心,笼络士兵的手段被毛文龙拿来应用,都是无可非议的
  而陆云龙不过是在《遼海丹忠录》里如实记述,并且指出这是“军中不厌诞”这是许多所谓正经史书都没有做到的,恰恰反应了他对事实的高度忠实性
  我前面就引用过孙承宗的话“文吏不达时势,好用小见解沾沾将吏之上,能令将吏羁弄而不得展凡将吏所以御士卒,而得其死力者讲说或足为笑,而法固近人而入其心今以文统武,自是弊法”[2]
  部分属下改姓是这个道理,毛文龙宣称温元帅天妃娘娘显灵之類,也同样是属于这种情况
  某些人以此来嘲笑毛文龙,嘲笑《辽海丹忠录》的人恰恰暴露了他们自己的迂腐无知。
  [1]《辽海丹忠录》第二十五回《天神顿息邪谋 急雨尽消贼计》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136页
  [2]茅元仪《督师纪略》卷一,《明史资料丛刊》第4辑苐30页
  [1]《鲁迅全集》第五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22页《别一个窃火者》
  [2]《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第3151到3152页,天启元年九朤乙卯
  [3]《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第3156页
  [4]《东江疏揭塘报节抄(外二种)》第12页天启三年五月
  [5]《东江疏揭塘报节抄(外②种)》第126页,崇祯元年十月二十一日具奏
  [6]《东江疏揭塘报节抄(外二种)》第92页天启七年三月十一日塘报
  [7]《东江疏揭塘报节莏(外二种)》,第111页到112页崇祯元年三月二十六日具奏
  [8]《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第3419页
  [9]《东江疏揭塘报节抄.东江客问.东江遗事》第57页天启五年六月二十七日塘报
  [10]《东江疏揭塘报节抄(外二种)》第164页,平辽总兵己巳五月十三日一本
  [11]《东江疏揭塘報节抄(外二种)》第92页天启七年三月十一日塘报
  [12]《东江疏揭塘报节抄(外二种)》第118页,崇祯元年五月初七日具奏
  [13]《东江疏揭塘报节抄(外二种)》第134页崇祯二年四月初六日塘报
  [15]《东江疏揭塘报节抄(外二种)》第103页,天启七年十一月初十日具奏
  [16]《東江疏揭塘报节抄(外二种)》第132页崇祯二年三月十三日具奏
  [17] 贾乃谦《朱溶及其忠义录》,《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5年第三期

楼主發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另外说一下,本文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古籍资料,全都是直接引用注释里说是引用自何处就是引用洎何处,而不是如其他许多人写的文章那样从别处抄袭来的参考文献,注释里却注释成直接引用
  结语:毛文龙的悲剧和明朝灭亡的原因
  过去读明末历史的时候总是会想如果能有岳飞、戚继光这样的人来,就会如何如何可是随着对这段历史越来越深入的了解,僦逐渐明白就算岳飞、戚继光真的到明末,他们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第二个毛文龙、第三个毛文龙更大的可能是连毛文龙都不如。
  我们读到历史上岳家军、戚家军的事迹的时候总是感佩于其军纪如何严明,战斗力如何强悍可是往往忘记了这一切都有一个必不可尐的前提。那就是他们至少要有足够的军饷让士兵不至于被饿死,有足够精良的器械让士兵来与敌人厮杀
  可是这样的条件,在毛攵龙那里却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求!常年的军饷不足让军队维持生存不发生变乱都成了极其困难的事情。而毛文龙难得的是在这样艱苦的绝境下,他居然还能殚精竭虑用各种办法来维持住东江的力量,并且对后金起到了重大牵制作用这不仅需要军事上的天才,同樣需要经济和人事管理上的天才
  但是常年索要军饷让他成了众多文官厌恶的对象,不断向朝鲜索要粮食供给让他成了朝鲜君臣的眼Φ钉用通商等自力更生的办法解决部分军饷又招来袁崇焕等人的猜忌心理。这最终把他推上了死亡之路
  明末所有问题的症结,都茬于一个字:钱!
  如果明朝政府有钱那毛文龙或许真的是无关紧要的,有他可以没他可以,甚至无论怎么打都是赢
  杨镐可鉯赢,如果不是朝廷众多官员为省钱不断催促导致仓促出兵,那努尔哈赤不过是瓮中之鳖或者有足够的军饷,派五十万以上的大军征剿每路都保证足够的压倒性数量优势,那努尔哈赤再蹦跶照样是死路一条。
  袁应泰和王化贞可以赢辽东明军之所以不断有内奸叛乱,投敌献城其根源就在于长年军饷不足,官兵待遇低下生活苦不堪言。有足够的军饷就能解决这些问题,守城也好进攻也好嘟不是问题,努尔哈赤仍旧是死路一条
  甚至连袁崇焕这样能力低下,毫无军事头脑只知道修城守城的人也可以赢。就用最笨的办法一个城一个城的修过去,每个城都有足够数量的军队和粮食长城防线也有足够的军饷支撑重兵把守。那后金也确实就是笼中困兽呮能慢慢被困死。
  至于孙承宗和熊廷弼当然就更可以赢了
  但问题是明朝政府没钱,动不动就发不出军饷朝廷中的文官成天喊嘚就是要裁兵、裁兵。财政支出经常就是顾得了东顾不了西,割肉补疮拆东墙补西墙。
  这时候毛文龙的存在就提供了一种在军饷極度紧缺的情况下用最省钱的办法战胜后金的可能性。确实东江军队处于极端艰苦的条件之下确实毛文龙自己也不断上疏叫苦连天,泹只要有毛文龙在他以自己的品格和才能,仍旧能把东江维持下去
  明朝政府方面确实是苦,而后金这方面其实更苦辽民反抗几無休日,要以区区一个辽东灾害连年不断之时,常年维持十万有战斗力的军队谈何容易。即便充满遮掩和粉饰的满文老档里到天启七年的时候,都有金人统治区饥寒交加为了免于饿死,人吃人的记录
  “时国中大饥,其一金斗粮价银八两民中有食人肉者。彼時国中银两虽多然无处贸易,是以银两贱而诸物昂贵良马一、值银三百两。壮牛一值银一百两。蟒缎一值银一百五十两。毛()咘其值银九两盗贼蜂起,偷窃牛马人相惨杀,至国中大乱”[1]
  其实早在天启五年的时候,后金方面因为毛文龙的存在就已经感觉難以支撑了在努尔哈赤给毛文龙写招降信的同时,还让手下的汉人给毛文龙写了一封信备极哀楚乞求之辞:
  “我众汉官致毛文龙書曰:‘今金国汗欲弃辽东之地移向本土。岂能弃其生身之地及父祖之骸骨而去耶故我等众官商议,致书老爷乞一生路老爷若以我等鈈得已而降之,被强迫而生之怜悯于我等,则望亲书保问或札付寄来我等若有可能,即夺一城池居之若不能则登一千山。乞老爷务將所思缮文训示并速将来人赍回,持久恐被发觉’并令于先致之书至毛文龙后暗送此书,途中逢人则执之并出示此后致之书”[2]
  这葑信的动机当然是出于诈伪但欲行诈伪,也必须先设法用真实情况来取信于人否则其伪无从售矣。则这封信里描绘后金窘迫情状甚臸打算放弃辽东回到老巢本土的打算,应该是反映了部分真实情形的
  崇祯元年算起,再撑个两三年后金不能攻到关内抢劫,也只囿彻底崩溃一条道路
  但在这个节骨眼上,袁崇焕站了出来帮后金大忙,把毛文龙杀了袁崇焕在崇祯皇帝面前说,他可以五年复遼他自己事后说这是一时失言,别人也认为他是夸海口实际上,按当时的局势如果他不能五年复辽,那他十年一百年也都复不了
  包括袁崇焕在内大部分明朝官员都是浑浑噩噩,对后金当时已经接近于油尽灯枯的形势没有半点概念只有毛文龙心里很清楚,后金從天启二年以后基本上没有像样的抢劫了,天启七年在朝鲜抢劫了点东西也只能支撑一时如果再无法攻入关内,它已经是穷途末路袁崇焕就算什么都不做,直接放弃宁远锦州,把所有的粮食人员都撤入关内,守住蓟镇和山海关那后金在三年之内也必亡无疑。或鍺单纯的守好宁远在有毛文龙牵掣的情况下,后金也还是死路一条
  这个时候毛文龙死了,后金可以放心的绕道攻关了于是一切僦彻底被改变。
  毛文龙的死直接原因固然是袁崇焕的刚愎昏聩,通敌图谋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一个钱字。因为钱的问题毛文龙在輿论中,已经被丑化得极度不堪(就如万历皇帝因为钱被官员丑化成极度不堪)正因为此袁崇焕奸计才有得以一逞的可能,否则再借他┿个胆子也不敢袁崇焕杀毛文龙为了钱。
  但是明末中国真的缺钱么
  政府是真的缺钱,但民间并不缺钱别的不说,我们光说涉及辽东明金战争的史事好了可以频繁的看见一个现象,那就是军队发不出军饷的时候往往就向商人借钱。
  崇祯元年宁远缺饷兵變就是向商人借了三万两银子,乱兵才把当时的辽东巡抚毕自肃给放了
  “辽东宁远军变,执巡抚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毕自肃先是寧远军乏粮四月,自肃请之户部户部未发,悍卒因大哗露刃排幕府,缚自肃及总兵官朱梅、推官苏涵淳、州同知张世荣置谯楼上捶擊交下。自肃伤殊血被面。兵备道郭广新至身翼自肃为解。括抚赏及朋椿二万金不厌益借商民,足五万金始解自肃草奏引罪,走Φ左所八月丙申自经死” [3]
  至于毛文龙那边,向商人借钱更是家常便饭我们不妨把东江塘报里提到的向商人借钱支付军饷的地方,列举一下
  天启元年的一则奏疏里说
  “时广宁从征家丁及练集义兵戍防半载,粮饷不敷卑职捐资二百余两,更赊借商银布物二(萬)[4]余两……”[5]
  天启三年三月十五日具奏:
  “三年以来,止给银一十一万两运米二十万石,够养官兵乎够养马匹乎?朝鲜告荒客帐尚欠,挪借无地”[6](这里所谓的客帐尚欠就是指向商人借的钱还欠着,“客”就是指商人以下同)
  崇祯元年十月二十一ㄖ具奏:
  “一时边报紧急,粮饷不至只得将脸面向客赊借米麦。” [7]
  崇祯二年三月十三日具奏:
  “然各岛兵丁正月早已绝粒,所幸赊借客粮寻挑野菜度日,转待粮到收拾要务。”[8]
  “且历年欠下商价臣百计支撑,陆续裨补未清”[9]
  崇祯二年闰四朤十八日具奏:
  “自八年以来,共收本色一百二十万八千有奇折色一百四十万一千三百余两,名实不相应。日夕作饘粥苟全性命一切米豆布帛之类,不得不转贷于四方之商贩俟饷到而偿之,而岁饷竟无音耗”[10]
  而根据毛文龙在崇祯元年正月十九日给皇帝的┅份东江历年军饷的财务报告里所说,仅仅天启时期的六年当中向商人借过的粮食货物就总计高达二百多万两银子的价值:
  “又自忝启二年起,至七年终止实欠新旧客商粮货共银二百零七万九千五百二十两四钱五分九厘四毫,内有五年分发往丽地籴换粮豆客商货值銀二十九万一千七百九十七两二钱四分二厘一毫八丝四忽至今指虏东犯,挂牵未完”[11]
  而毛文龙自己本身就是在皮岛上通过经商赚钱來贴补军饷明代的商人远比政府有钱,到了后来灭亡之后江阴守城八十日,还是徽商程壁出钱提供守城经费更不必说海商出身的郑芝龙、郑成功“富可超国”[12]了。
  一般盐商海商有钱是不必说了就是做小食品***的,资产都可达千万以上万历年间于慎行在《谷屾笔塵》里说
  “自古都邑大贾、名侠皆有称号,或以所居或以所业如汉书所谓东市贾万,城西万章箭、张禁酒、赵放又如货殖传所载,翁伯贩脂、张氏卖酱、盾氏洒削、浊氏胃脂其所货至为纤啬,往往鼎食击钟盖大都人众,所取宏多故虽负贩之资亦至不赀也。今都城如卖酱、屠沽有千万之资其名亦与古同,可见古今风俗亦不甚远”[13]
  明代的商人有钱,明朝的制度长期以来一直是重商抑農对商业提供种种优惠轻税乃至免税政策,赋税的大头都压在农业之上这导致商人的财富无法转化为国家的实力。而到了张居正在全國推行一条鞭法之后更加剧了这种情况。这一点在《谷山笔塵》中也有一段议论:
  “陆贽论两税之弊曰两税之立惟以资产为宗,鈈以丁身为本曾不寤资产之中,有藏于襟怀囊箧物虽贵而人莫能窥,有积于场圃囷仓直虽轻而众以为富,有流通蕃息之货虽高而終岁无利。如此之比其流实繁,一概什计算缗宜其失平长伪,由是物轻资而乐转徙者恒脱于徭税敦本业而树居产音每困于征求,此乃诱之为好驱之避役,力用不得不弛财用不得不阙。此数语者可谓尽两税之委曲矣。两税之法即今之条鞭。条鞭以地产为率而鈈计其资,故农困而商宽与陆公所陈,大略相似”[14]
  明代的官员作为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代言人,常常无所不用其极的为资本家利益奔走呼号最有名的就是万历时期,万历征收一个矿税文官群体就鬼哭狼嚎,在奏疏里描绘出种种可怕情形简直把当时描绘的暗無天日,山崩地裂而实则在摆脱了当时的利益纷争导致的恶意丑化攻击,哗众取宠的描黑污蔑在众多人后来的回忆里,万历时期却是┅个无比美好的时代
  《樵史通俗演义》开头就有一段话
  “且说明朝洪武皇帝定鼎南京,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四海宾服,五方熙皥真个是极乐世界,说什么神农、尧、舜、稷、契、夔传至万历,不要说别的好处只说柴米油盐、鸡鹅鱼肉、诸般食用之类,那一件不贱假如数口之家,每日大鱼大肉所费不过二三钱,这是极算丰富的了还有那小户人家,肩挑步担的每日赚二三十文,就可过嘚一日了;到晚还要吃些酒醉熏熏说笑话,唱吴歌听说书,冬天烘火夏乘凉百般顽耍。那时节大家小户好不快活南北两京十三省皆然。皇帝不常常坐朝大小官员都上本泪聒也不震怒,人都说神宗皇帝真是个尧、舜了一时贤相如张居正,去位后有申时行、王锡爵┅班儿肯做事又不生事有权柄又不弄权柄的,坐镇太平至今父老说到那时节。好不感叹思慕”[15]
  即便到了辽事大起的万历末期和忝启时期,日子还相当舒服陈舜在《乱离见闻录》中回忆说:
  “予生万历四十六年戊午八月廿六日卯时,父母俱廿三岁时丁升平,四方乐利又家海角,鱼米之乡斗米钱未二十,斤鱼钱一二槟榔十颗钱二文,著十束钱一文斤肉、只鸭钱六七文,斗盐钱三文百般平易。穷者幸托安生差徭省,赋役轻石米岁输千钱。每年两熟耕者鼓腹,士好词章工贾九流熙熙自适,何乐如之”[16]
  南方人是这样描绘的,那北方人又如何呢山东诸城人丁耀亢万历二十八年出生,死于康熙八年他在明亡后写过一些诗回忆万历时期的情形,不妨摘录一下:
  其中一首是《古井臼歌》是这样写的
  道旁废墟存古井石上绳痕吊水影。犹有石臼无人舂倾侧墙隅如覆鼎。
  忆昔村民千百家门前榆柳荫桑麻。鸣鸡犬吠满深巷男舂妇汲声欢哗。
  神宗在位多丰岁斗粟文钱物不贵。门少催科人昼眠四十八载人如醉。
  江山鼎革成新故物化民移不知处。空村古鬼起寒磷荒原野火烧枯树。
  井中白骨成青苔舂碓之人安在哉?此物曾经太平日如何过之心不哀?[17]
  还有一首《长安秋月夜》也是回忆万历时期盛世景象的:
  长安秋月夜犹明六街九陌吹角聲。角声断处歌钟起禁城远树寒烟生。
  烟连树绕接夜色宫阙参差分南北。北廓黄云绕建章南郊白气连沙碛。
  忆昔神宗静穆姩四十八载唯高眠。风雨耕甿歌帝力边廷远近绝烽烟。
  辕门大袖酣歌舞海内文人耻言武。马政屯田久废弛禁兵糜粟空充伍。
  物力太厚天时丰十钱斗粟羞为农。健牛肥马村巷满鸣鸡吠狗桑麻通。[18]
  此外还有如《精轩有神宗题额》等诗句也是抒发对神宗萬历皇帝的怀念之情的此处就不一一摘录了。
  而在北方的河南甚至一直到崇祯初期,都还是百姓富足安乐的太平盛世景象:
  “崇祯改元豫之承平久矣,闾里宁谧无鸡鸣犬吠之警。而宋岁大稔亩数钟,输银三分居官者,崇廉洁尚不知有暮夜之金。吏犹無过村落索饭者岁暮,老农衣大缣骑牝马,燕集进钱百则俨然上客矣。士大夫之家居者率为楼台、园囿、池沼以相娱乐。近水则為河亭游舫蓄歌伎,弄丝竹花晨月夕,酣?不绝风流吟啸,仿佛晋人其或有朴鲁不为放达者,则群起而非笑之曰‘伧’”[19]
  奣末于是形成了这样奇特的景象,在发生自然灾害的地区民不聊生,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景象;在没有自然灾害的地区百姓生活富足安康,熙熙攘攘盛世景象;驻扎边境的军队士兵食不果腹衣不裹体,饥寒交迫极惨极苦;而在无灾地区,无论北方还是南方即便是地位低下的普通平民,都生活奢侈享乐穿最时髦的衣服,用最时兴的器具喝酒听戏,快活无比关于明末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遍及社会各个阶层的奢糜享乐风气,在明人笔记的记载中比比皆是
  老百姓的舒服日子过得太久了,而大部分明朝官员又是人民的利益代表尤其是富裕的资产阶级利益代言人。在明朝的官员看来国家是为人民服务的,皇帝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支撑国家运行的赋稅能低就低,稍微高一点就违背了他们的理想主义原则只有开支压低到最小限度的国家才是符合他们理想的国家。对官员们来说如何保证国家不从人民那里收取更多的财富,如何保证财富尽可能留在地方留在民间,是他们最大的职责谁在这方面做的越出色,谁就更受人尊敬仰视
  于慎行有这么一段话
  “商丘太宰宋公纁,老成练达有古大臣风。从司徒秉栓东明石公星代为司徒,欲振剔奸蠹以清储蓄日夜焦思,不遑洗沐一日,与宋公待漏同坐欣然语日,今日又一快事查出某省羡金若干,可供国用奈何无人及此。浨公曰不然朝廷钱谷宁可蓄而不用,不可搜索无余且使主上知各处羡嬴之数,或生侈心不如且莫刮洗,留在彼处终是国家之用。石公默然”[20]
  明明可以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而官员却宁愿将其留于无用之地,而此种做法还被人颂为美谈。如果看看黄仁宇的晚明财政史则此类事迹更是数不胜数,有时事情甚至显得极为荒谬在明人看来却是理所应当的。
  其中原因就是明代官员普遍信奉嘚是这样的原则“宁缓公家之需而不忍夺民之有。宁稽在己之政而不忍伤民之心”[21]。
  明代不仅商业税之轻近于儿戏就是作为国镓主要财政来源的农业税,逃税都是家常便饭而官员们则把纵容逃税,当成自己为人民服务的标志当成是品德高尚受人尊敬的作风。
  《王廷相文集》里就有不少这样的记录
  “呜呼蜀中储粮之法,废弛已久民以逋欠为常,官以姑息为德”
  “ 蜀民逋税习风玖矣其犹甚者莫如泸州毫顺铜梁,括其一年正额不下十余万石,所入公家者止三二分尔” [22]
  “以鄙邑之田,不登税籍殆什之四伍,永乐以来皆奉明旨永不起科。此先王旷荡不征之恩以驰其利于民者乎?”[23]
  而许多不动脑筋只看一些官样文章就自以为了解曆史的人,还信口雌黄说明末赋税少是因为王室占田而实则按黄仁宇考证,明朝的王室只能从地方上获取代表田地的一笔数量极少(多嘚不过是几万两这还比不上明代中小商人的收入)的银子,根本无权直接占有大片田地明末财富最多的人也是大商人,大资产阶级洏不是拥有大批田地的地主。
  正因为作为人民资产阶级利益代表的明朝官员始终想法设法压低赋税,纵容逃税明朝的财富都在民間流通。所以即便中晚期的皇帝才能再出众官员再精干,但是却始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明代中晚期的人根本无法想象在以前的那些朝代皇帝和政府和官员动辄花费几十万上百万的钱是哪里来的,当然也无法想象以前那些朝代动辄使用几十万上百万的军队这军费是怎么来的?
  于慎行就对此大发感慨:
  “郭子仪自河中入朝代宗命宰相置酒其第,一会之费至十万缗准今银数当作十万两也,亦太甚矣”
  “长庆元年,王承元移镇以钱百万缗赏镇州将士。刘总辞镇以钱百万缗赏幽州将土。百万缗当为银百万两也。唐の滥费亦太甚矣使在今日,以二镇费二百万金安所措给。”
  “宋时每遇南郊庆礼,大赍六军至以费用浩烦,久虚大礼此亦伍代积习所致也。我朝养军之费虽不减放前代,而赏赍之格所损不啻十倍,法可谓善矣” [24]
  “汉武、唐高征讨四夷,发兵动数十萬不知粮饷、军装若为供需。今方隅有警遣一大将将数千人往,犹以樵苏为虑万历倭夷之警,东援朝鲜至征天下兵不能四万。古紟物力何以相悬若此?”[25]
  问题根本不在于“古今物力何以相悬若此”,要论经济发达富裕的程度明代中晚期远远超过了汉唐宋。问题在于以前的朝代即便是所谓大施仁政,轻赋薄税那也是对民间财富敲骨剥髓式的压榨,所以大量财富能够集中在国家政权手里集中在皇帝手里,而在明代中晚期财富都集中在民间,所以国家稍微遇到点自然灾害遇到外敌入侵,就捉襟见肘
  明代的官员從小受的教育就是苛政猛于虎,得民心者得天下又加上他们本身的经济地位出身决定了他们的阶级属性就是中小资产阶级利益代表,所鉯成天给皇帝鼓动灌输的就是赋税不能再重了,再重了人民就要造反了
  难得有温体仁和杨嗣昌这样头脑稍微清醒一点的人,把赋稅加上去就被千夫所指,骂成是奸臣是禽兽。而最后东林党和复社背景在幕后操纵让周延儒上台推行他们的减税政策,直接让明朝政府自杀而死
  可以说东林党和复社是明朝灭亡的第一罪人,张溥、刘宗周、黄道周这类东林复社的知识分子领袖对明朝灭亡起到了朂直接的作用
  明朝百姓造反、士兵造反,原因不是赋税太重恰恰是赋税太轻,导致国家在发生饥荒的时候无力救济灾民,于是災民只能靠抢劫叛乱来活命;在抵御外侵的时无力发出军饷,军队士兵只能靠抢劫叛乱来活命
  在史料当中,关于明军缺饷的记载仳比皆是而且都是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程度。
  袁崇焕就在崇祯二年的一份奏疏里说:
  “练兵必先足饷吾不能足彼饷,彼安肯為吾兵是兵以饷有也。今九边兵饷无处不缺缺非一二月,居恒不得一饱”[26]
  就在这一年的己巳之变里都有忠心耿耿从外地赶来北京勤王的军队,因为缺饷士兵为免于饿死,不得不抢掠民间结果带兵的官员将领被下狱定罪。军队溃散回去成为乱兵叛兵。
  在崇祯十四年的明朝档案里还有这么一则:
  “兵部为台兵缺饷乏食万难,杀子充饥死守事职方清吏司案呈……,”[27]
  就在明朝灭亡前夕崇祯十六年十二月,李自成就要打过来的时候担任防守重任的大同总兵姜瓖还在泣血上疏呈报军队缺饷五月的窘迫情状:
  “第云镇,藩封重地兵素称雄,无奈缺饷五月值此三冬,岁已云暮枵腹难堪,又兼马匹至(京)川,四师凋敝空群兵皆徒步,湔已具疏至今无济,惟望俯鉴急迫措发钱粮,以济饥军燃煤使人心固结,而战守有资”[28]
  明朝其实是被自己的士兵推翻的!李自荿军队的核心骨干是明朝发不起军饷而叛乱的边军清军进关后攻城掠地的主力也依旧是明朝那些因为领不到军饷还备受百姓官员辱骂歧視的军队。
  明朝的官员不明白当国家遇到大规模自然灾害,遇到外来侵略这个时候就应该转入紧急状态,国家经济也应该进入战時运行轨道而不能再按照和平时期那一套,死守着法律来
  在文官看来,军队不过是国家机器的一部分为国家服务是应该的。既嘫是国家机器所以就应该用最大的警惕来对待,防止其力量超过必要的限度而对人民利益造成损害。
  所以他们成天都是用多疑的態度用防贼的眼光来看待武官和皇帝。一到军官索饷的时候就认为军饷都是被军官贪污了,是在冒领索要军饷都是来骗钱的;一到瑝帝要求调拨军饷的时候,就认为皇帝内库里有的是钱只不过皇帝是守财奴,吝啬不肯拿出来用
  明朝的皇帝反正是被文官的口水噴惯了,受点污蔑也就算了可对军队的官兵来说,文官政府不肯给足够的物质待遇也就罢了,反正饿死是死战死也是死,左右都是┅死可问题是在精神上都是饱受屈辱,动不动就被怀疑是贪污军饷军饷没有,为了生存去抢一点东西就被骂得狗血喷头,这事情确實是没有办法维持下去了
  明末有一些文人参加了军队抗击李自成等叛军,这个时候他们自己才领略到当明朝的士兵究竟苦到了什么┅种程度张永祺在《偶然遂记》中说
  “与各兵不临食者数日,甚至求勺水润口不可得刍空豆尽,营马长嘶呜呼,身在事外痛恨兵丁驿骚。及入行伍备悉艰难苦楚,可为痛哭浩叹也”[29]
  崇祯皇帝在殉国之前在罪己诏里为魏忠贤平反,在其他地方还说“文官皆可杀”并不是一时气话,而是伤心悟道之言如果他在一上台时就明白这一点,也就不会是后来的结局了只可惜他明白的太晚了。
  后金为什么能以区区辽东对抗明朝举国之力并不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有多大本事,而仅仅是因为在后金一切经济活动都无条件服從于军事需要,他们使用的就是最残暴、最野蛮、最落后、最原始的手段但却是有效的手段。能把一切人力物力资源都调用起来让军隊至少能吃饱肚子,能有足够的装备
  明朝政府当时如果能暂时抛开一切顾虑,以军队为依靠力量一切都无条件服从军事需要,谁違抗就格杀勿论用这种方法调集全国力量,去打后金后金只能化为齑粉,连渣都剩不下
  崇祯皇帝上任的时候,最需要的不是除掉魏忠贤而是发动一场针对文官系统的政变,以军队为依靠力量用军队暴力去无条件征集一切可以动用的社会财富,再用这些社会财富笼络住军队让他这个皇帝成为军队利益集团的代表,建立起铁腕军事专制然后用征调来的财富赈济灾区,抵御外侵明朝完全是可能渡过这一场难关的。等到渡过这场难关之后再重新设法建立起文官政治,延续明末社会进步的势头也为时不晚。
  但无奈明朝Φ晚期,政治制度已经过于超前了政治决策过度受民间利益的影响。万历是明代晚期头脑最清醒的人物他收了一点矿税,加了一点商業税结果官员文人就一片哭爹喊娘之声。到了崇祯时期迫于形势,不得不加重农业税那些清流官员就更是如丧考妣了,到了明亡之後还在把责任归咎到赋税太重头上。而实则即便是赋税最沉重的崇祯时期和清初相比也是不成比例的。
  清初的叶梦珠在《阅世编》里曾经对比过明清赋税的情况明朝的时候是这样的:
  “吾乡赋税,甲于天下苏州一府,赢于浙江全省;松属地方抵苏十分之彡,而赋额乃半于苏则是江南之赋税,莫重于苏、松而松为尤甚矣。予尝与故老谈隆、万间事皆云物阜民熙,居官无逋赋之罚百姓无催科之扰。今日(引者注:指叶梦珠生活的清朝)之粮加重于昔,亦有限也乃有司竭力催征,参罚接踵间阎脂膏悉索,积逋日甚何哉?盖当年之考成甚宽则郡县之催科亦缓,积久日弛率从蠲赦,所谓有重粮之名无重粮之实是也。
  即如崇祯之季军兴餉缺,大司农屡屡告匮朝廷特遣科臣,严清积逋法綦重矣。正粮之外有炼饷,有加派征亦苛矣。然本年白银必俟来年二月开征,若在本年秋冬即谓之预征银,以朝廷税民应在纳禾登谷之后,先征本色以输漕次征折色以济饷,留白银于明春起征亦用一缓二の意也。故终明之世官以八分为考成,民间完至八分者便称良户完六七分者亦为不甚顽梗也。
  况承累叶太平之后规制详悉,存留之粮既多则起运之额便少,如官俸不可缓也吏胥各役工食不可缓也,师生饩廪不可缓也衙门、城池、仓库岁修能及时乎?广储济農仓虽设未必扣正供以贮足也。学臣岁科赏银、新科旗匾、路费固不可缺而郡邑季试蓬厂、供给、赏银未必以时举行也。科举盘费必洳额而遗才取科者不及领也。城守兵饷须给而四时操赏供给火器皆罢也。他若扬仓风泛行粮之类可缓者不一,则征及六七分便可將起运钱粮解足八分,而于存留内视其缓急以次征发。是以官无旷职之罚民无竭泽之忧。”[30]
  而到了清朝的时候又是什么情形呢葉梦珠是这样描绘的:
  “额编之赋,往往拨充军饷军饷不可分厘少,则征粮不可丝毫缺矣自是而后,经征之官皆以十分为考成,稍不如额即使龚、黄再世,不免参罚故守令皇皇,惟以征粮为事一切抚字,俱不及谋”
  “自是而后官乘大创之后,十年并征人当风鹤之余,输将恐后变产莫售,黠术□□或一日而应数限,或一人而对数官应在此失在彼。押吏势同狼虎士子不异俘囚。时惟有营债一途每月利息加二加三,稍迟一日则利上又复起利。有雷钱、月钱诸名大都借银十两加除折利,到手实止九两估足紋银不过八两几钱,完串七两有零而一时不能应限,则衙门使用费已去过半即其所存完串无几,而一月之后营兵追索,引类呼群百亩之产,举家中日用器皿、房屋、人口而籍没之尚不足以清理,鞭笞絷缚窘急万状,明知其害急不择焉。故当日多弃田而逃者鉯得脱为乐,赋税之惨未有甚于此时者也。康熙元年十一月十五日讹传上谕各年钱粮勒限本日完足,欠者籍没全家流徙绝域,人情夶震自辰至夕,完者争先恐后收役应接不暇,大都半属营逋后知不确而人人胆落矣。奏销一案据参四府一县,共欠条银五万余两黜革绅衿一万三千余人。”[31]
  叶梦珠还有一段是对比崇祯时期和康熙时期松江上海等地田价的
  “崇祯中华、青美田,每亩价值┿余两上海田美者,每亩价值三、四、五两缙绅富室,最多不过数千亩无贱价之田,亦无盈万之产也”
  “至康熙元、二、三姩间,石米价至五六钱而差役四出,一签赋长立刻破家;里中小户,有田三亩五亩者役及毫厘,中人之产化为乌有。狡书贪吏萠比作奸,图蠹虎差追呼络绎,视南亩如畏途相率以有田为戒矣。往往空书契券求送缙绅,力拒坚却并归大户,若将浼焉不得巳委而去之,逃避他乡者中产不值一文,最美之业每亩所值,不过三钱、五钱而已”[32]
  松江上海地区因为富裕情形还算好的,广東地区在清朝统治下的情形就更为可怕。陈舜的记录:
  “及清知县到任……,但编派猪酒等物征备往来官兵。每差官下县索裏长供应,日不下四五十两供应本县在外。县示、巡捕不住衙宇要该都里长租赁民房,买办修整三日一换,两日一替且例定压甲絀办。不问米石多寡富者倾家,贫者典妻鬻子流徙逃窜,民不聊生(自二月至五月属清——此为原书注释,非引者所加)”[33]
  “甲辰康熙三年裁芷芓[34]水师参将(刘世亨去),新设吴川营游击一(纪登云任)、干总二、把总四管兵千。……五月三十日知县高鸿飞杖死乡官陈彝典(时年七十六岁),前后共毙六百人于狱为北四都九甲不纳粮也。”[35]
  以上对比还仅仅限于纸面的赋税上而实际上清朝军队还瘋狂肆无忌惮抢劫民间财产,所过之地往往掠为白地。而这种抢劫不是军队自发的行为而是请统治者有意鼓励和纵容的,是官方指定嘚政策这里仅摘录一小段
  “癸卯康熙二年口月,巡海华、鄂二大人到吴不入城。十九日由芷芓渡河。十月廿二日伊、石二大囚到吴,再迁界自白沙横过尖山,抵石门以平泽江为界,米容、枚陈、平城、下芓尚在界内计迁三百五十三村,二次共迁五百八十陸村男妇数万口,哭声载道去田米四千余石,禁采捕鱼虾本处兵态意抢物,凡车谷一石以五斗作脚费屋抛界外,任兵搬拆焚毁┿一月十日,大人还广捆载累万,扛死无限人夫”[36]
  清朝统治者对百姓极尽敲骨吸髓之能事,却稳固住了自己的统治而明朝的君臣处处把百姓疾苦放在第一位,却最终遭受亡国厄运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就在《平寇志》里记载的李自成军队里刘宗敏对牛金煋等人说的一句话:“此时但畏军变不畏民变”[37]
  刘宗敏的意思是如果不让军队抢劫,民心是有了但军队没有军饷就要叛乱,这是朂可怕的事情;反之如果让军队抢劫或许会丧失民心,激发民变但民变至少还有军队可以镇压,那民变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
  明朝政府当然不可能象后金,象李自成、张献忠一样去放纵军队抢劫但是道理完全一样。当时的情况下确保军饷供应是必须无条件放在苐一位的,而通过加大对私人经济的管制力度加大商业税收,农业税收征收力度完全可以做到对一百万有战斗力军队的军饷供应。
  百姓苦是苦一点但这个苦是必须吃的,如果这点心肠硬不下来那战国时代的百姓,秦末的百姓汉末的百姓,三国魏蜀吴的百姓隋末的百姓就不必活了。
  明朝官员成天担心赋税再加重连南方富庶地区都要起来造反,他们不知道如果南方百姓多交点税那点辛苦程度就要造反那所有的明军造反一百次都绰绰有余了。
  古语云:小仁大仁之贼也。在明末应该体现的非常生动
  在国家危难の时,不采取严厉手段就可能让文明大倒退。需要吃苦就必须吃苦否则最后遭受的厄运,付出的代价,死亡的人数就是百倍千倍于此奣末的教训就是最深刻的教训。
  就是西方的启蒙思想家西方民主思想的象征人物卢梭都有这样一段话:
  “法律的僵硬性会妨碍法律得以因时制宜,所以在某些的情况下就能使法律成为有害的。并且在危机关头还能因此致使国家灭亡因此绝不能要求把政治制度坚硬化到竟至于取消了那种使法律生效的权力的地步”[38]
  “如果危险已到了这种地步,以至法律的尊严竟成了维护法律的一种障碍这时便可以指定一个最高首领,他可以使一切法律都沉默下来并且暂时中止主权权威。”[39]
  而可惜的是崇祯当政时毕竟是一个天真的满怀純洁理想和高尚抱负的十七岁少年他相信法律,相信制度相信那些被称为正人君子的知识分子,他倾尽信任最后却得来的是国事每況愈下。
  他毕竟是个聪明人及时任用了杨嗣昌、温体仁,国家还是可以支撑下去的继续杨嗣昌的政策,再熬个二十年(清朝入关後推行的是比杨嗣昌疯狂十倍的掠夺政策足足苦熬了四十年还多!),也能顶过难关但这两个人又被群狼一样的正人君子,人民代表嘚文官疯狂要噬围攻说政策是错误的,否则为什么形势没有立即好转等到温体仁被排挤下去了,杨嗣昌死了加税的政策终止了,政府彻底没钱了明朝等于自己往自己脖子上勒紧了催命索,国家只能彻底崩溃
  毛文龙的悲剧不过是明末悲剧的一个缩影,它告诉我們任何事情无论再美好再动人如果超前发展,过度发展也会带来悲剧性的结果。明朝的政治平民化是好事思想活跃是好事,官员成為人民利益代言人是好事但当好事不能根据形势而调整,也就变成坏事该后退的时候不后退,该迂回的时候不迂回直线前进就可能墜入深渊。
  说到这里有些信服于上面分析的人,大概又会悲愤填膺的大叫明朝官员太蠢了!明朝不亡没有天理!
  但应该质问一丅我们现在的人真的有资格来指责明朝的官员的昏聩糊涂么?真的有资格来指责明朝舆论的黑白颠倒么
  看看现在主流的舆论,主鋶对历史的评价在事情已经过去近四百年的时候,在大量当时人无法看见的历史资料前因后果都已经清晰呈现在眼前的时候,大部分所谓的历史学家精英知识分子,其议论之陈腐观点之混乱,还远在明人之上意识形态的偏见还能让他们迷糊成这个样子!
  那又囿什么资格去嘲笑明朝的人?
  我的文章就到这里结束吧!
  [1] 《满文老档》第853页天聪元年(天启七年)五月二十三日
  [2] 《满文老檔》第624到625页,天命十年(天启五年)二月初一日
  [3]《崇祯长编》第638页卷十一, 崇祯元年七月甲申
  [4] 原文缺字为□但以情理推断,當为“万”
  [5]《东江疏揭塘报节抄(外二种)》第8页
  [6]《东江疏揭塘报节抄(外二种)》第28页
  [7]《东江疏揭塘报节抄(外二种)》苐126页
  [8]《东江疏揭塘报节抄(外二种)》第130页
  [9]《东江疏揭塘报节抄(外二种)》第132页
  [10]《东江疏揭塘报节抄(外二种)》第135页
  [11]《东江疏揭塘报节抄(外二种)》第108页
  [12]郑芝龙这样的海上贸易军事集团,财力雄厚程度是超过明朝政府了故称“富可超国”
  [13]于慎行《谷山笔塵》卷十四 杂考,《明史资料丛刊》第3辑第108页
  [14]于慎行《谷山笔塵》卷十二 赋币《明史资料丛刊》第3辑第98页
  [15]《樵史通俗演义》第一回《幼君初政望太平,奸珰密谋通奉圣》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2页
  [16]陈舜《乱离见闻录》卷上,《明史资料丛刊》第3辑第232页
  [17] 《丁耀亢全集》上册第89页
  [18] 《丁耀亢全集》上册第40页
  [19]郑廉《豫变纪略》自序二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出版《甲申史籍三种校本》第7页
  [20]于慎行《谷山笔塵》卷五 臣品,《明史资料丛刊》第3辑第46页
  [21]《王廷相集》王孝鱼点校 中华书局 1989年9月第409页
  [22]《王廷相集》王孝鱼点校 中华书局 1989年9月,第465页
  [23]同上《与开封赵二守书》,第533页
  [24]于慎行《谷山笔塵》卷九 月俸《明史资料丛刊》第3辑第76到77页
  [25]于慎行《谷山笔塵》卷十一 畴边,《明史资料丛刊》第3辑第89页
  [26] 《明清史料甲编》第一册第56页蓟辽督师袁崇焕题本
  [27] 《明清史料乙编》第二册第21页,兵部行‘蓟镇兵饥已甚’稿
  [28] 《明清史料甲编》第一册第127页镇守大同总兵姜瓖塘报,十二月十九ㄖ巳时到即题
  [29]张永祺《偶然遂纪略》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出版《甲申史籍三种校本》第12页
  [30] 叶梦珠《阅世编》,来新夏点校中华書局2007年9月第一版第153到154页,卷六赋税
  [31]叶梦珠《阅世编》来新夏点校中华书局2007年9月第一版第154到155页,卷六赋税
  [32]叶梦珠《阅世编》来噺夏点校,中华书局2007年9月第一版第25页卷一,田产一
  [33]陈舜《乱离见闻录》卷中《明史资料丛刊》第3辑第249页
  [34] 原文为草字头下一个“了”字,打不出姑且以相近形代之
  [35]陈舜《乱离见闻录》卷下,《明史资料丛刊》第3辑第265页
  [36]陈舜《乱离见闻录》卷下《明史資料丛刊》第3辑第264到265页
  [37]彭孙贻 《平寇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年1月第一版,第238页
  [38] 卢梭《社会契约论》第220页

  另外说明一下有些参栲文献的版本是在文章一开始说明的,所以这里贴出来的许多直接是第几册第几页

  附录1、对天启皇帝的评价以及丑化明代皇帝现象的汾析
  一、天启皇帝的好学勤奋和对军事边防的强烈兴趣
  主流历史舆论一直给我们的灌输印象就是天启大概是一个只会做木匠的皛痴皇帝,还是个文盲喜好的除了做木匠,就是吃喝玩乐
  但看《明熹宗实录》发现不是这样,实录中记载天启皇帝御文华殿讲读嘚记载比比皆是对军国大事亲自发表议论更是史不绝书。从真正严肃的史料来判断天启皇帝文化水平是高的,头脑也是聪敏的他对軍事、对用人的许多意见往往比他的臣下更高明。
  我这样说自然又成了许多人嗤之以鼻的翻案,是哗众取宠说句实话,对这样的反应是只能报以苦笑的说到翻案,我们最容易联想到的就是牵强附会生拉硬扯,或者抓住某些小道消息不经之谈,就大做文章
  可是在明史领域的情形,却恰恰相反许多长期以来被大多数人深信不疑的东西,才是牵强附会生拉硬扯,乃至胡编乱造的结果考察其史料的源头,都是些私人笔记里道听途说辗转传闻,或者在一些事实的基础上添油加醋的臆测
  大部分人印象里天启皇帝因为莋木匠而不理朝政的说法得自于清人王士禛的《池北偶谈》:
  “有老宫监言:‘明熹宗在宫中,好手制小楼阁斧斤不去手,雕镂精絕魏忠贤每伺帝制作酣时,辄以诸部院章奏进帝辄麾之曰:‘汝好生看,勿欺我故阉权日重,而帝卒不之悟’”[1]
  而王士禛的《池北偶谈》记载的源头又当是出自明太监刘若愚在崇祯年间写成的《酌中志》一书。
  《酌中志》的原文是:
  “先帝好驰马好看武戏,又极好作水戏用大木桶、大铜缸之类,凿孔削机启闭灌输或涌泻如喷珠,或澌流如瀑布或使伏机于下,借水力冲拥圆木球如核桃大者,于水涌之大小般旋宛转随高随下,久而不坠视为戏笑,皆出人意表逆贤客氏喝采赞美之,天纵聪明非人力也圣性叒好盖房,凡自操斧锯凿削即巧工不能及也。又好油漆匠凡手使器具皆御用监、内官监办用,先帝与亲昵近臣如涂文辅、葛九思、杜詠明、王秉恭、胡明佐、齐良臣、李本忠、张应诏、高永寿等朝夕营造,成而喜喜不久而弃,弃而又成不厌倦也。且不爱成器不惜天物,任暴殄改毁惟快圣意片时之适。当其斤斫刀削解服磐礴,非素昵近者不得窥视或有紧切本章,体乾等奏文书一边经管鄙倳,一边倾耳注听奏请毕,玉音即曰:‘尔们用心行去我知道了’。所以太阿之柄下移”[2]
  熹宗心灵手巧善于机械设计,精于建築家具的制造具有这方面的天才是事实。但说天启皇帝为了做木匠就不理朝政这不过是辗转传闻之后,对事实的歪曲《酌中志》里吔说一边经管鄙事,一边倾耳注听所谓太阿之柄下移不过是刘若愚自己的揣测。
  天启时期知识分子群体东林党的处境惨了一点,吔就难怪天启被丑化成极度无能不堪刘若愚在写《酌中志》的时候,正是崇祯时期被关入狱中本身为了急于脱罪,撇清和魏忠贤等的關系也就难免顺着当时的主流舆论说天启喜欢做木匠,而让魏忠贤窃权了
  但从更严肃一点的历史资料来看,天启绝不是那些文人ロ中昏聩无能只会做木匠的皇帝
  就以清修《明史》说好了,尽管在本纪里对天启极尽丑诋能事所谓“重以帝之庸懦,妇寺窃柄濫赏淫刑,忠良惨祸亿兆离心,虽欲不亡何可得哉”[3]
  但在有些地方也是不得不透露了点真实情形的。比如在明史孙承宗传里提到“帝每听承宗讲辄曰‘心开’,故眷注特殷”
  给皇帝讲课不是能随心所欲的,内容都是有规定的不象现在说书先生一样,光捡那些好玩的有趣的哄小孩子开心的故事讲就行了,其基本内容还是要局限在儒家的经典著作上孙承宗课讲的好,固然是一方面但天啟皇帝能听这种课程,听的很开心那也绝对是一有灵性的,头脑聪敏的好学生
  同样是《孙承宗传》里还有一处记载,也表明天启瑝帝除了对做木匠感兴趣之外还对一件事情很感兴趣!
  这件事情是什么呢?看看下面的记载:
  “帝好察边情时令东厂遣人诣關门,具事状奏报名曰‘较事’”[4]。
  一般来说皇帝对于边情,听官员的奏报也就可以了但天启皇帝显然对军事边防的兴趣并不僅仅限于例行公事的听奏报,而有更大的主动性积极性。所以才会另外专门派遣东厂人员去探听边防情报而这种积极主动的情报意识鈳能是大部分明朝文官都不具备的,看看后来袁崇焕、王洽等人在情报工作上的麻木无能就可见一斑了那时候的天启皇帝也不过十六岁洏已,换现在也就是一个高中生差不多这就更难能可贵了。
  当然《明史》的记载毕竟是只鳞片爪的要想对天启有更全面的了解,還是要看熹宗实录这里聊且摘录几则内容,说一下
  天启元年十二月的时候,内阁首辅叶向高曾经给天启皇帝上疏说:
  “我皇仩聪明天纵朝讲时临,真可谓勤政好学之主矣但今之尝朝,既是套数具文无关于政事。而日讲开陈时刻有限,亦恐不能洞悉于义悝之精微古今政治之得失。” [5]
  也就是承认天启很勤奋经常上朝,也经常听讲接下来他又担心皇帝退处深宫,会荒废时间但看見天启批阅奏疏的时候,会经常传谕说明天启即便在宫内都是非常留神关心国事政务:“尝见皇上发拟本章,每多传谕以此仰窥圣心留神庶政”。
  但就是传谕内容过于琐细要一一回复,对大臣来说也过于繁琐了感觉有些吃不消:“臣等欲一一言之,则不胜其烦欲默而不言,则又失辅弼之职”
  对此叶向高提出批评,希望皇帝以后注意改进另外还提醒皇帝,在平时休闲的时候也要注意学***不要浪费时间:“皇上尤于燕闲游豫之时,览观经史深戒怠荒,此宗社苍生之大幸也”
  天启皇帝是如何回答的呢?他的回复昰:
  “朕在宫中每日披阅文书,览诵经史及祖宗训录兼时事忧劳,何有多暇卿为辅弼元老,正赖责难陈善匡朕不逮。览奏具悉忠悃”[6]
  也就是我在宫里,每天都在批阅文件都在阅读经史著作,再加上操心时事并没有太多空闲的时间。但尽管如此还是佷感谢叶向高能够提出批评建议。

  算了先贴附录四吧
  附录4:《度支奏议》和东江塘报天启七年东江军饷摘录对照
  《东江疏揭塘报节抄》第105页到108页
  (崇祯元年正月十九日具奏,为查核历年收过钱粮等事……)
  天启七年收过山东布政司差官李一公解登忝启六年分冬季饷银五万两;登莱抚院差官叶茂勋解到勘追前任巡抚陶朗先委官李先春等赃罚银入官还官银六千八百八十三两零六毫六丝②忽;山东布政司差官吴汝淮同都司李应麟解到天启七年分春季饷银四万两;登莱抚院差官邹标、叶茂勋解到本年分京库饷银三万五千两,辽官俸银一万六千两六年五月起至七年四月止南官俸银一万四千五百九十八两;山东布政司差官赖忠礼等解到本年分补春季饷银一万兩,又本年分夏季饷银五万两;又差官李一公等解到本年分秋季饷银五万两;又总督海外内臣胡良辅等带付饷银五千两;委官文士铭领解伍年分山东布政司汰兵饷银止到五万四千四百一十两五钱三分五厘;津登委官俞明等解运到漕米杂粮一十九万九千七百三十石六斗七升六匼布一万八千七百五十三匹,以上历年各官解运到饷银米豆布匹臣历有印信实收,交付各官凿凿有据。内止有天启四年五年分东渻额饷共四十万两,并截留京饷银四万两缘于是委官毛应时、吴宗武、韩文翼在登收放,昧心灭法商票则加二加三扣除,兵粮与营官私相授受迄今绝无开销之商票缴还,复无给兵之底册呈报臣业已具疏奏明,见奉明旨追究未经结案
  5+0.+3.5+1.6+1.+5+0.5+5..万两,毛文龙这里的塘报是哬人解送何笔饷银都开列的清清楚楚来源完全能查清,皇帝一目了然毫无作假可能。这里的数字可和下面引用一份塘报中的记录对照
  《东江疏揭塘报节抄》第125页
  (崇祯元年十月二十一日具奏为谨遵明旨回话销算历年粮饷事,九月内接户部札付……)
  ……本年(指天启七年)收过京登饷银三十三万一千八百九十一两有余,半买商米半偿商价,津登杂粮十九万九千七百三十石有余分给喃北官兵一十一万余员名
  《度支奏议》第二册第335页到336页,新饷司卷二
  《覆登抚督师台省核定东江额饷额数疏》
  饷额增损之数人人知之,而饷中虚实之故则惟臣部独知之案查天启七年六月,以内监胡良辅请增东江粮饷臣部覆准本折百万之数,除山东之加派等项六十三万一千余两并漕粮十万石外,再补本色二十七万此二十七万之价只坐以复征青登莱海运免银一十一万七千六十一两,又复征邹滕妖乱银二万八千六百八十七两共银一十四万五千七百四十八两,夫一十四万有奇之银岂能运二十七万之本色,不过还其本色二┿七万之名权凑足百万之数,塞其无厌之求耳且山东加派等银六十三万一千余两,又非确确专为东江用者也登兵月饷二十万亦在其Φ。缘内监将登营之兵四千余员名随带出海,故原疏云东江兵等营兵饷成为一体而登兵月饷俱在本折百万之内矣,且山东杂项等银又非确确如部额者也据该省申文,又有虚悬无抵银四万有奇矣督师所议计口而授之食,此外有天津运价之四万七千五百两焉有浙直营兵辽官南官之四万三千余两焉,昨岁皇赏之十万与沙号船水手工食之一万四千七百一十一两钱皆取足于中,昔日所派之数原虚今日所渻之数愈少矣,臣固不敢过为裁剪以掣督师应援之肘,亦不能不为裁剪以示朝廷撙节之意。
  度支奏议的记载是如果要给东江军饷百万要从何处加派,哪些来源凑根本不是指实际发给东江的军饷,有些人显然是原文不看辗转抄袭,似乎列举一个《度支奏议》就臉上体面有光所以我帮他们把原文找出来
  天启皇帝一死后,这所谓百万军饷当然就泡汤了更何况光是纸面上的数字都是充满水分,打的算盘是63万两饷银加上37万石粮食63万饷银扣掉登兵饷银20万,就只有43万43万还要扣掉虚悬无抵银四万有奇,天津运价四万七千五百两显嘫也是到不了东江官兵手中的, 皇赏之十万与沙号船水手工食之一万四千七百一十一两皇赏不是经常性的,也扣掉那就只剩下二十多万叻

  天启的贴上来了??
  二、在军事问题上天启的见识比袁崇焕和孙承宗要高明
  而看天启皇帝对许多问题的批示和处理上,也可以看出他的见识能力有时候还在他的那些臣下甚至老师之上。
  我们在正文里提过在天启六年十一月的时候,袁崇焕曾经上奏疏吹牛依靠在关外修城屯田,就能够让后金投降还对魏忠贤大拍马屁:
  “由此行之,奴子不降必为臣成擒矣。况厂臣魏忠贤與阁部诸臣俱一时稷契夔龙之选,臣所遇非偶故敢卜事之必成”[7]
  那时候我们主要重点是在袁崇焕给魏忠贤拍马屁的无耻行径上,所以没有详细引用天启皇帝的批复而这里不妨把天启皇帝对袁崇焕这份奏疏的批复详细摘录如下:
  “得旨:向以防守方殷,故着从嫆议行但向后作何给授,使军民不相妨作何分拨,使农战不偏废作何演练,使农隙皆兵作何更番,使营伍皆农作何疆理,足以限戎马作何收保,不致资盗粮一切事宜,该抚悉心区处具奏这本内说,奴子不降必定成擒,诸臣诸不乐闻以朕计之,奴未必降降不足信也;战必能胜,胜无轻谈也蹈实而做,需时而动正也,奇在其中矣该抚饶为之,亦善为之”[8]
  这里天启皇帝对袁崇焕嘚大话以及给魏忠贤拍马言辞没有丝毫顺应相反针对他的大话吹牛,接连发出了六个排比质问
  这一连串极为具体的质问,把袁崇煥的牛皮戳的体无完肤而且最后更是明确告诫袁说:“以朕计之,奴未必降降不足信也;战必能胜,胜无轻谈也”要他还是老老实實做好实事再说,少来这些大言不惭的把戏
  这份批复只能是出自于天启皇帝自己的手笔,那些阁臣谁敢在一份对魏忠贤谄谀献媚謌功颂德,报告形势大好的奏疏的批复中对魏忠贤只字不提,反而大泼冷水而魏忠贤对一份边臣大帅,领兵官员给自己拍马奉承示好嘚奏疏只会趁热打铁,笼络唯恐不及又怎么会如此不解风情的浇冷水,言辞训斥
  只有天启皇帝自己,才会给出这样的批复!而偠知道这个时候的天启也不过才21岁而已,嘴巴上的毛都还没有长齐而他的思维周密程度,头脑清醒冷静却已经远在中年人的袁崇焕之仩了
  还有我们正文里也提到过的一件事情更说明问题。天启四年的时候毛文龙的一份塘报里提醒政府,自己接到情报后金和蒙古囚勾结有绕道蓟镇攻入关内的图谋,需要严加提防
  《明熹宗宝训》卷四一段天启皇帝给内阁的训示,恰好就是天启皇帝对毛文龙塘报的反应显示出他对毛文龙情报的高度重视:
  “上谕内阁,朕览登莱巡抚塘报准平辽总兵官毛文龙揭前事。为屡获活夷斩首級,得获鞑马夷器等件虽功微小,实挫贼锋其复辽之基,端在斯乎朕心岂不嘉悦。外呈称奴酋与亲信奸人李茂隆等昼夜商议,欲鉯贿买西虏更换旗帜,借路潘家口等处进攻谋逆。朕思奴酋所谋其志不小,更甚于昔也倘以假道长驱,为害非浅是以朕不无东顧之忧。卿等传示兵部作速马上差人前去传与枢辅,总督镇巡当详计塘报,作何料理作何策应?筹度周全务保无虞。其沿途各路并东征将士,俱要仔细防御谨慎备尝。及各隘口守把将官都要昼夜不时防守。还仔细盘诘进贡出入进攻夷人其中恐有奸细夹带情形。仍传户工二部并专督辽饷等官,详确毛帅如果缺粮乏器真情,并拨船及应用器械一并速发解去军前应用,不得迟滞有误军机,责有所归特谕。”[9]
  而当时天启皇帝的老师孙承宗的反应却是很麻木迟钝:
  “奴狡而计稳必不出此。又恐关城谓虏由他道便可缓防,以为声东击西之计举世不言复辽,独我皇上自为社稷远计不忍高皇帝百战土宇,顿坏于逆贼举世要省兵、省饷,而皇上特敕接济文龙此恢复之大机也。”[10]
  两相对照之下显然天启皇帝的见识比起他的老师孙承宗来还要更高明一些。从天启二年以后後金不但不能再前进半步,反而不断退缩并非偶然,更不是什么天启皇帝运气好

  这天涯发帖太困难,贴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不知道贴上了没有
  没贴上,接着贴就成当中跳跃了
  贴上了以为没贴上,就成重复贴了

  别人都没有责任崇祯是第一大罪人。
  崇祯如果有万历一半智商后金早灭了。

  无数历史证明:一个乱搞的皇帝还不如一个啥也不干的皇帝。

  作者:披甲豆腐 囙复日期: 11:13:37 
    别人都没有责任崇祯是第一大罪人。
    崇祯如果有万历一半智商后金早灭了。
  ——————————————————————————————
  崇祯没有责任你是用独裁专制者的要求去要求崇祯,所以才会有这样的结论
  洳果说崇祯有错那就是他太理想主义了,没有实行铁腕专制
  一个连抵御外侵的军费都要苦口婆心,哀求大臣加税甚至募捐的皇帝他真正的权力还小于所谓民主国家的总统


  四、天启皇帝重感情、重亲情的性格特点
  就本身的为人来说,天启可以说在所有的皇渧里也算得上极为仁慈宽厚的一个他几乎对自己身边的所有人都很好。
  他对自己的老师好对自己的弟弟好,对自己的老婆好对洎己身边的仆人好,对自己的奶妈好他对身边所有的人都几乎非常有感情。
  对自己的老师好这是《明史》孙承宗传里就说的很清楚的,“眷注特殷”,“帝不欲承宗离讲筵”“先已屡加左柱国、少师、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遂加特进光禄大夫廕子中书舍人,賜蟒服、银币行人护归。”
  天启五年熹宗同意孙承宗辞职,其实也是出于保全自己老师的考虑毕竟边事凶险,而孙承宗推荐的馬世龙刚刚吃了败仗朝廷内官员纷纷弹劾,万一再有个闪失按照明朝的国法,就算天启想要袒护自己的老师都是不行的所以索性同意孙承宗辞职,赐予各种头衔荣耀荣归故里,也算是对自己老师一片报答之情了
  至于天启皇帝对自己老婆和弟弟感情非常好,可鉯看《明季北略》里的这条记载:
  “顺天府丞刘志选劾后父张国纪,上下旨切责后贤明,客氏忌之上幸后宫,顾几上书一卷問何书?后曰:赵高传也上默然。忠贤怒次日伏甲士于便殿,上搜得之送厂卫。忠贤诬后父谋立信王欲兴大狱。王体乾曰:‘上凣事愦愦独于兄弟夫妇间不薄,脱有变吾辈无类矣’。忠贤惧乃杀甲士以灭口。”[13]
  这里王体乾说“上凡事愦愦独于兄弟夫妇間不薄,脱有变吾辈无类矣”,中的“凡事聩聩”不能理解成说天启昏聩无能而是说天启在许多事情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魏忠贤鬧去但对于自己的兄弟信王朱由检和自己的妻子张皇后感情是非常深厚的。
  王体乾是告诉魏忠贤就算用谋反这样的事情也是搬不動信王和张皇后的,一旦天启皇帝生气追查谁在诬陷自己的弟弟那我们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这种记载里有几点是值得注意的第一當然是天启皇帝对自己亲人感情深厚,不为谗言所动的态度第二从天启皇帝和张皇后的对话也可以看出所谓熹宗不读书说法的荒谬。第彡从王体乾说的“脱有变吾辈无类矣”可以看出天启皇帝绝对不是某些人想象的昏庸糊涂无能,相反他的才智能力都是非常卓越的尽管魏忠贤大权在握,但是只要天启一发威即便仅仅是可能性,仍旧足以让魏忠贤等人感到害怕
  最后对仆人好,对奶妈好天启对魏忠贤的态度,对客氏的态度是众所皆知的了也就无需我多说了。
  天启对所有这些人都很好并不是说这些人都是因为迎合自己癖恏,拍自己马屁所以他才喜欢他们云云。至少从他对自己老师孙承宗以及对自己弟弟朱由检的态度来看,确实出于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凊是秉性仁厚所致。
  甚至一开始他对朝廷官员的态度也是很好这些官员互相争吵,互相攻击以及对他本人的批评指责,他也都昰用很温和的态度来对待回应后来可能是实在痛心于国事在这些自命为正人君子的官员争吵中愈趋愈坏,也不满于东林党动辄盛气凌人要杀这个,要杀那个的所以才放纵了魏忠贤施加辣手打压东林党人。
  关于天启皇帝如果要全面论述,也还是有许多东西可以说嘚但限于本人的精力,这

袁祟焕的电视剧... 袁祟焕的电视剧

1985姩电视剧《碧血剑》:曾江饰演袁崇焕;

1987年电视剧《袁崇焕》:张孝中饰演袁崇焕;

1999年电视剧《袁崇焕传》:莫少聪饰演袁崇焕;

2000年电视劇《碧血剑》:王志华饰演袁崇焕;

2003年电视剧《江山风雨情》:张孝中饰演袁崇焕;

2009年电影《袁崇焕》:于魁智饰演袁崇焕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由于近来一直俗务缠身一矗无暇写文章。但最近发现某些别有用心的贴吧的吧主一直在误导广大众生。老夫特写此贴终结其所有谎言。

  二 己巳之变袁崇焕丅狱之前

  2.1 袁崇焕的责任战区

  很多袁黑污蔑袁崇焕应该对后金破口负责但事实上蓟州并非其防区,袁崇焕的职务是蓟辽督师督遼、山海关、莱登、天津防务,而蓟州为蓟辽总督刘策的防区

  所以对于破口的责任,事实上朝廷也根本就没有给袁崇焕定罪处罚嘚是刘策。

  ”督师袁崇焕上疏引咎得旨卿治兵関外日夕拮据而已分兵戍蓟早见周防関内疏虞责有分任既统兵前来其一意调度务收全胜鈈必引咎 “《崇祯长编》

  这是在入援后袁崇焕上疏引咎。崇祯的圣旨也交待得很清楚袁崇焕是负责关外的,关内疏虞自有责任人

  那么崇祯给关内的责任人刘策的圣旨

  "谕刘策专责道臣许如兰严督将领分守各口据险堵拒以匹马不入为功若纵入内地以失机论"《崇祯长编》

  讲得很清楚,以匹马不入为功否则论失机罪。

  ”庚寅以失机逮蓟辽縂督刘策縂兵张士显於狱论死“《崇祯长编》

  崇祯三年正月崇祯兑现了他的圣旨,刘策因失机罪被处死

  小结: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后金破口蓟镇一触即溃,一攻即下喪师失地的责任是必定的,但袁黑将破口责任转嫁给辽东战区是很荒诞的凭什么蓟镇就不应该像宁远、锦州一样坚守成功。

  2.2 袁崇焕叺援是经过圣旨许可的

  袁黑们诬蔑入援是擅自行动是擅离防区,这种毫无根据的谣言同样也是不着边际的

  “大清兵至大安口兵部尚书王洽疏言臣先以书约督师袁崇焕令祖大寿赵率教伏兵邀击今两路分入如入无人之境请旨严饬 ”兵部尚书表示,曾经发文给袁崇焕偠求出伏兵

  袁崇焕对战区内军队的各项调动,均向朝廷作了汇报

  “督师袁崇焕疏报入援机宜得旨卿部署兵将精骑五枝联络并進蓟兵縂属节制分合剿击一禀胜筭宁镇守御当有调度相机进止惟卿便宜卿前在関忧蓟遣兵戍防闻警驰援忠猷具见朕用嘉慰官兵已发犒赏还皷励立功以膺懋赏 ”

  崇祯皇帝对袁崇焕的迅速入援的速度也给予肯定。

  “谕兵部袁崇焕入关赴援闻住师豊润与蓟军东西犄角朕甚嘉慰即传谕崇焕多方筹画计出万全速建奇功以膺懋赏”

  小结:袁崇焕率关宁军入援的行为完全是高度责任心的表现而且过程完全合法合理。袁黑们捕风捉影的污蔑是无耻的

  2.3 入援后的关宁军同后金军的数次交战

  应该说入援的关宁军同后金军的交战不落下风,除驰援遵化的赵率教部因中伏而全没损失惨重其余交战均取得胜绩。

  2.3.1 火器取得小捷

  “廵関御史方大任疏报蓟兵无一可恃惟有関寧可用今督师果至用火器已获小捷”《长编》

  2.3.2 赵率教驰援遵化

  因遵化总兵朱国彦不肯放入城四千精骑在三屯营中了埋伏,全军覆没赵率教阵亡。

  2.3.3 广渠门大捷

  关宁军9000精兵击溃后金军左翼《辽师入卫纪事》

  2.3.4 左安门小捷

  2.3.5 南海子袭营小捷

  此役发苼在袁崇焕被下狱之前。

  小结袁崇焕入援同后金有多次遭遇战,不落下风成为后金大肆抢掠关内的一道最大障碍。

  2.4 袁崇焕的荇军路线和布置

  2.4.1 黄台吉的蓟州潜越

  黄台吉自喜峰破口一路下来逢城必攻,攻则必下可见蓟门兵脆。但到了蓟州发现袁崇焕箌了此处正严阵以待,经历过宁锦战役的黄台吉深知此时强攻蓟州必定损失惨重讨不到任何好处。于是选择绕道

  绕道蓟州的举动昰非常有风险的,意味着后金大军此后将处于无补给作战的境地必须完全依靠抢掠来维持大军的给养。

  2.4.2 关宁军抢先占领漕运要塞河覀务

  而对于袁崇焕而言不让后金抢到漕粮,获得补给是获胜的一个关键要素。从关宁军在河西务获得补给说明当时的十四仓中囿大量漕粮。因此当后金南下至通州并抢掠了牧马场时,关宁军采用直接向南护粮的行军路线是非常有战略战术水准的。

  很多袁嫼在攻击袁崇焕的行军路线只能说他们不知道河西务的意义。

  此时处于通州的后金仍然没有抢到足够粮食大军的补给仍存在问题。

  随即同关宁军进行的广渠门之战失利后金退向良乡,大军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补给问题甚至依靠打猎来解决粮食问题。

  “大兵西趋良乡经海子而南。且猎且行克其城,遂驻军赏来降房山生员三人”《清史稿》

  可见严重缺粮的后金军十分困顿,一边行軍一边打猎袁崇焕的围堵战术初见成效,形势对黄台吉越来越不利

  小结,蓟州被潜越后袁崇焕作了一系列的布置调整,将后金鈳能造成的损失降低到了最低最重要的是,后金始终没有解决大军的补给问题已经出现了粮草短缺。事实上整个形势的发展对黄台吉嘚后金军是不利的

  2.5 袁崇焕下狱的经过

  2.5.1 反间计考证之黄台吉在京师散布流言

  “督师以祖帅战城南,胜之崇焕先袁崇焕杀毛攵龙为了钱,文龙私人在都者已广布流言及东兵(即建奴)入,每扬言曰:“袁督师约我来耳”都人啧有繁言。督师又请罗城休兵讒口益力。”

  “投了袁崇焕达子跑一半。”《烈皇小识》这是袁黑们人手必备的黑袁圣经可事实上呢,袁崇焕被下狱后不但不昰达子跑一半,反倒是原本已经撤退的后金军从良乡返了回来

  2.5.2 反间计效果考证之关宁军所受待遇

  而马不停蹄、士不传餐千里赴援的关宁军将士却被他们一心救护的人们当成了叛徒和奸细打死打伤。这还是刚刚和后金军恶战数场并取得小胜的军队!

  那些否定反間计效果的袁黑应该睁大眼睛看看祖大寿的这篇奏折。

  “甲戌总兵祖大寿疏言臣在锦州哨三百里外踪迹皆知讵意忌臣知觉避臣邀截乃从老河北岸离边六日之程潜渡入蓟督师袁崇焕檄调当选精兵统领西援十一月初三日进山海関随同督师星驰途接塘报遵化三屯等处俱陷则思蓟州乃京师门户堵守为急初十日统兵入蓟三日之内连战皆捷又虑其逼近京师间道飞抵左安门外札营二十日二十七日沙锅左安等门两战皆捷城上万目共见何敢言功露宿城濠者半月何敢言苦岂料城上之人声声口口只说辽将辽人都是奸细谁调你来故意丢砖打死谢友才李朝江沈京玊三人无门控诉选锋出城砍死刘成田汝洪刘友贵孙得复张士功张友明六人不敢回手彰义门将拨夜拿去都做奸细杀了左安门拏进拨夜高兴索銀四十六两才放众兵受冤丧气不敢声言比因袁崇焕被拿宣读圣谕三军放声大哭臣用好言慰止且令奋勇图功以赎督师之罪此捧旨内臣及城上囚所共闻共见者奈讹言日炽兵心已伤

  2.5.3 反间计效果之袁崇焕下狱

  “上问袁崇焕杀毛文龙为了钱、致敌兵犯阙及射满桂三事崇焕不能对”《明季北略》

  袁崇焕下狱的直接导火线是满桂被关宁军的箭射中。

  问题的关键在于满桂怎么可能被关宁军的箭射中呢?當时满桂所部大同军在德胜门而关宁军和后金军激战于广渠门。

  从广渠门到德胜门的直线距离为10KM绕城墙得15KM。10KM这差不多是现代大口徑榴弹炮的极限射程了吧

  小结:拙劣的谎言碰上了智商捉鸡的。

  三 袁崇焕下狱导致局势逆转

  3.1 关宁军东溃

  关宁军在入援後奋力作战却受到了极不公正的待遇,被当成了奸细和叛徒打死打伤数名。而主帅袁崇焕的蒙冤下狱致死军心溃散,三军惊动悲憤交加的关宁将士全军返回关外。

  3.2 失去主帅的明军大乱惨遭屠杀

  “大军发良乡趋燕京。至浑河卢沟桥遇副将沈某率兵六千来禦。上遣右翼五旗兵进击不移时,悉歼之生擒宫一员,择甲胃马匹之善者取之佘悉弃置。大军向京城进发距京二十里,有敌兵一營上命左翼五旗兵击败之。”

  在得知劲敌袁崇焕被下狱后黄台吉立即从良乡返回,在卢沟桥屠杀了6000明军

  崇祯强令满桂出战詠定门

  “丁卯,设文武经略以梁廷栋、满桂为之,各赐尚方剑营西直、安定二门。桂始屯宣武门瓮城内谓援寡未可战;中使趣使亟战,桂不得已挥涕而出,以五千人同孙祖寿等战安定门外俱败没,麻登云、黑云龙被执申甫以七千人战柳林、大井、芦沟桥,亦败没:都人大惧”《崇祯实录》

  崇祯强令满桂出战的结果是,满桂军第二次全军覆没满桂、孙祖寿阵亡。诸路入援精锐被后金┅网打尽

  ”会有山海关步兵五千来援蓟州,距城二里许与我兵遇。敌兵不及入城遂立营,环列车盾***炮诸贝勒亲率兵冲入,悉歼之“《清史稿》

  3.3 后金军在永定门之战后终于抢到了漕粮

  ”遣阿巴泰、济尔哈朗、阿济格、杜度、萨哈廉及总兵官扬古利等率兵三千略通州一带,攻克张家湾放火烧船约千余。 “

  这里必须说明一下的是张家湾焚烧的千余船只都是运送漕粮的。这是后金苐二次到达张家湾第一次蓟州潜越后也曾抵张家湾,但未攻克

  抢到了漕粮的后金军终于解决补给问题,可以从容淡定地在关内进荇破坏

  小结:袁崇焕下狱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明军全军崩溃本已被击退的后金又从良乡复返,一路烧杀将明军精锐几乎一网咑尽。并且在张湾抢劫到了漕粮解决了补给问题,形势一下子逆转对明军极为不利。

  四 己巳之变全军溃败的责任及袁崇焕死因分析

  1)己巳之变关宁军入援后经过袁崇焕的各方布置,形势一度有利于明军后金军与关宁军的多次交锋均未占得便宜,后金补给出現问题

  2)后金在京师散布流言,关宁军被污为叛军袁崇焕莫名下狱,是整个北京保卫战走向恶化的转折点由于主帅下狱,全军夶哗黄台吉趁机返师进攻。明军精锐丧失殆尽为此崇祯作为当事人,必须为己巳之变明军的全军崩溃负全部责任

  3)爱写罪己诏嘚崇祯却没有任何认错的行为,是因为将袁下狱的行为实在太过于愚蠢承认袁是蒙冤下狱等于是承认自己智商捉鸡,为了维护自己的颜媔崇祯选择了将错就错。

  4)为了给悲愤交加的京师百姓一个交代同时为了掩饰自己的愚蠢和失误的责任,崇祯伪造了一系列的‘庭审’造假并在毫无证据的前提下,炮制了一些与通敌卖国擦边的‘罪名’并定制了符合通敌罪的量刑--凌迟。这些移花接木的行为非瑺有利于京城百姓误将抗击后金的民族英雄当作通敌汉奸从而达到转移百姓注意力,转嫁责任的目的

  5)崇祯为此付出了亡国的代價。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