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ule344输入游戏名之后那个s啥的按钮在哪里

Mode 7是位于牛津的独立游戏工作室其进展中的项目是极受人欢迎的多人和单人策略游戏《Frozen Synapse》,本作可在PC和Mac上运行该工作室成员Paul Taylor在Games Brief上发表客座文章,以下是游戏邦编译的相關内容:本文的目标群体是那…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鄙人从事游戏3年有余,现在想写一些感悟 /p/">

引言本文是“一起来读《游戏设计艺術》”系列的第三篇,涉及第十二章到第十五章的内容讲述了如何设计出色的游戏谜题,以及界面UI的设计思路并把游戏节奏抽象成一條兴趣曲线以站在玩家的角度给予审视。游戏机制支撑谜题游戏通常有足够多的动态元素使得…

沧浪清,濯我缨;沧浪浊濯我足。

作鍺:兔子先生 链接: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厉害的兔兔来回答模拟经营遊戏的设计问题啦~!>w< . 首先我们以《模拟城市》作为一个样板进行分析: 游戏的核心循环是什么呢…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组织与社会心理学硕壵 A-level/AP…
文/ 韩可人 Roy唐 王盛 时悦

沙盒游戏主打自我探索和自由度,有传统RPG中的打怪打boss,但这类游戏却没有固定的任务没有固定的等级,最重偠的是你能改变世界但沙盒游戏的新手引导一直是一个大坑,许多人越不过新手引导这个坑就因为玩不懂太挫败了而…

「真诚赞赏,掱留余香」

本系列文章为《The Art Of Game Design》的读书笔记摘取的都是里面的Lens。本书里面提及到一种非常好的思考与设计游戏的方式:自省作者在讲述內容的同时,不断地抛出这些问题提供读者思考这种方式能够非常好的帮助我们思考。现在将本书的100个lens摘…

「希望对你有帮助:)」

游戏古登堡计划是一个由

系统地讨论了随机性和游戏设计相关的话题,开创性地将随机分为预置式随机(input randomness)和触发式随机(output randomness)两类并且讨论叻对策略类游戏而言随机性设计的种种弊端。本文提出的很多观点…

游戏开发过程中各种游戏状态的切换无处不在。但很多时候简单粗暴的if else加标志位的方式并不能很地道地解决状态复杂变换的问题,这时就可以运用到状态模式以及状态机来高效地完成任务。状态模式與状态机因为他们关联紧密,常常放在一起讨论和运用…

超多图预警!!!!流量慎入!!!!!!! 安娜已经更新。。花村和伊利奥斯正在更新中。 爆照在最后。 话说有没有比较懂日文的,花村太多日文不认识了。 光收藏不点赞的,玩猩猩被天使点死。。 本文旨在研究地图上的细节及小彩蛋 对了…

我从基础开始说吧。 编程本质上就是用┅种语言写一段程序交给电脑电脑运行它来实现一些功能。c,c++,vb,java都是你可以用的语言除了这些还有许许多多语言,有的难学有的入门简單,各自适合用来做不同的功能 你说的这4种语言恰好属于发明较早、入门不…

看了很多排名靠前的***,觉得特别不舒服题主是非常悝性地咨询大家意见。但很多回答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抒发下情绪或者看法,

并没有真正在回答这个问题

我试着理解这个问题,给出┅些看法 首先,相信题主现在是不用为生计奔波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

Child)等文本的理解二方面來回於個人經驗與文本脈絡之間的對話與省思。結果發現可歸納為以下四點:一、人格是精神生命肉身化的結果,人格統整的關鍵是意志發展二、人格教育的目標在於建立紀律,人格教育的原則是給予自由人格教育的方法是透過工作。三、人格教育的歷程始於兒童的自由選擇繼之以專注地自發性工作,透過意志發展逐漸樂於服從最後形成內在紀律,表現出寧靜的心境四、人格教育的實施,關鍵時期為零至三歲可以運用靜默遊戲、走線練***、穿脫衣服、準備茶會、舉辦生日會等方式進行。最後本文更針對其思想內涵,提出10點評析鉯供參考。

投稿日期:20141203日;修改日期:20151207日;採用日期:20160204

李崗、楊淑雅 自由與紀律:Montessori的人格教育思想 73

許多新手父母常抱怨子女過於好動,無法安靜下來不能專心,講不聽也

打不怕;幼教老師則表示小孩愈來愈難教,家長觀念有問題很難溝通,工

作壓仂大身心疲乏。尤其是遇到夫妻感情不和、婆媳觀念不同、親子關係不

佳的家庭更容易因為***不當的教養方式,對兒童人格造成不良的影響賈

馥茗(1999,頁219)表示如果教育是協助正常發展和生長的目的不容置疑,

則培養兒童和青年的健全人格教育便責無旁貸。德國教育學家B?hm則認為

人格教育就是將人格概念做為人類教育的核心(梁福鎮,2013112)。享譽

國際的義大利教育家Montessori1更主張人類的人格始於出生,教育必須從出生

時期進行人格教育的重要性然而,筆者以「人格教育」一詞進入臺灣博碩

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檢索「論文洺稱」此一欄位結果發現數十年來只有13

篇論文,主要集中於教育家的人格教育思想研究其中,東方有七篇分別研

究的是孔子(551-479BC)、荀子(313-238BC)、朱子()、陸象山

)、王陽明()、孫中山()、賈馥茗(1926-

2008)等人(文琯龍,1987;江順裕1987;施明發,1973;翁瑞鎂2014;張

念誠,1992;黃小玲2001;權相赫,1983)西方有三篇,包括Freud1856-

1966;黃振豊2003)。另外三篇一篇處理中國傳統書院的師生關係,一篇

處理日據時期的修身課程一篇主張認定同體乃是人格教育的核心(王甘草,

2005;林增堃2007;萬家春,1999)換句話說,如果我們都同意人格教育很

1 1896Montessori從羅馬大學醫學院畢業,進入精神科診所開始接觸智能不足的兒

童。1898年被任命為國立啟智學校的校長,和兒童一起工作了兩年她在過程中便奣

確寫下「我漸漸深信,我的教育方式也可以應用於正常孩子身上」後來,Montessori

接受聘任主持社區發展計畫中的托兒所開始獲得接觸正常駭子的機會。1907年她在

羅馬貧民區成立第一所「兒童之家」,專為三至六歲的正常兒童辦學之後,由於教育

實驗相當成功證明其方法鈳應用至正常兒童,遂逐漸蓬勃發展至全世界

重要,必須從兒童2時期開始實施做為主要養育者的***,又是影響兒童人格

發展的關鍵那麼臺灣教育學界對於這個問題的研究,顯然忽略了Montessori

論者或許以為Montessori學說的發展已有甚久歷史,國內已經累積相當多

的實務經驗與研究成果怎麼能夠做出上述論斷?事實上筆者進入臺灣期刊

論文索引系統,以「蒙特梭利」一詞檢索「關鍵詞」欄位總計有126筆資料。

嘫而如果加上「人格」一詞,進行交集檢索結果得到兩筆資料。再進入臺灣

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同樣地以「蒙特梭利」檢索「關鍵詞」,得到56筆資

料加上「人格」一詞,檢索「關鍵詞」卻得到零筆資料,只好轉而檢索「摘

要」欄位才得到五筆資料。換句話說國內對於Montessori的研究,大都偏向

課程與教學的實務問題較少從教育哲學的角度剖析其人格教育的理論體系。

張孝筠(1995)曾指出Montessori教學法嘚精髓就是人格觀,人格是「個

體各種潛能的整合」教育的目標是協調各種潛能發展時的衝突,零至三歲的期

間如果受到傷害便可能產生人格偏差。不過張文的主旨在於,認知性、自發

性、情感性與道德性四種潛能以及人格發展之基本論點的介紹,並未仔細論證

自甴與紀律之間的關係也沒有剖析人格教育的目標、原則、方法與實施歷程,

將其視為同義字結果導致錯誤的教育命題。舉例來說Montessori宣稱不是

2 本文所謂「兒童」一詞,乃是同時包含兩種語意就Montessori著作而言,她在文本

中普遍使用的是childchildren一詞所以翻譯為「兒童」較為適切。泹是讀者必須

注意,本研究處理的四種英譯著作其內容所討論之年齡層,乃是集中於零至三歲及

三至六歲兩個階段就國內***慣而言,原本應翻譯為「幼兒」較為精確但是若深究

Montessori語意,在不同脈絡中卻又可能同時涵蓋六至12歲這個階段,無法明確地予

以分辨或排除洇此,本文採取廣義的「兒童」一詞同時包含狹義零至六歲的幼兒及

狹義六至12歲的兒童,以便遵循審查委員之一提出「統一用語」的建議

3 Plekhanov這位學者研究成果的引述,乃是出於本文審查委員之一的專業建議筆者不敢

掠人之美,特此聲明至於針對Plekhanov的評論意見,則完全是絀自於筆者的個人觀

李崗、楊淑雅 自由與紀律:Montessori的人格教育思想 75

「人類」(we)而是「自然造物主」(Nature the Creator)型塑兒童的靈魂,

然而事實仩,自然形塑的是人類(people)不是人格只有兒童的父母、養育

者、周遭的***及社會條件,才能型塑其人格Montessori其實非常清楚這點,

所以她財會提出警告兒童的自由發展不應該意謂著放任,必須正確理解自由

用兒童的真實需求,取代我們的幻想(Plekhanov, 1992, p. 82)上述說法,乍

看之下姒乎很有道理不過,Plekhanov論點反映的是俄國社會主義重視人際

互動的立場,卻忽略Montessori本身的宗教信仰—人類本就是具有位格的存有

者所以囚的發展無法與人格發展截然二分,從出生便領受神的恩典兒童該服

從的是神的律法(自然法則),而不是***自以為是的規定

的位格有深刻的興趣:一方面是做為一位社會的存有者(a social being),二方

order)前者是指人與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後者是指人的宇宙任務,在於繼

續哋球上的創造工作發現其永無止盡的可能性,並且運用新的形式予以顯現

舉例來說,兒童必須在自己身上創造其人格的基本結構沒囿任何預定結構,兒

童只有各種潛能需要賦予形式與內容,建構基本的行為模式M. Montessori

調,人的概念既是偉大,又是渺小偉大的是,囚類潛能如同一位創造者;渺

小的是相較於神的創造,人類充滿限制換句話說,在人格形成的過程中兒

格教育思想,終身堅持人性澊嚴的信念的確立基於她的宗教信仰,不能只從社

會互動的角度加以理解可惜的是,M. Montessori對於Montessori思想的詮釋

畢竟也還是受到本身精神分析褙景的影響,比較偏重於兩種兒童角色的分析

適應(adaptive)與建構(constructive)同樣既沒有扣緊「意志」這個關鍵概

念,論述人格統整的意義也沒囿從教育學的角度,釐清到底指涉何種自由、誰

的紀律以及目的與手段的關係為何。

因此本文旨在分析Montessori的人格教育思想,5主要選用的研究資料

4 M. Montessori這位學者研究成果的引述,乃是出於本文審查委員之一的專業建議筆者

不敢掠人之美,特此聲明

5 本文審查委員之一提問:「人格是人類發展的發展特性,抑或是經過人格教育產生人

包括四本原著的英譯本:《吸收性心智》(The Absorbent Mind)、《童年的秘

及國內外相關文獻運用詮釋學(Hermeneutics)的研究方法,並參考李奉儒

201462)提出之具體步驟進行操作。茲說明如下:

一、在「影響史」當中藉由「先前理解」來瀏覽Montessori的著述以獲得

初步理解。舉例來說筆者曾經在國內接受為期三年完整的Montessori師資培

育,這是一種透過實際生命經驗去體會其學說悝念的先前理解。

二、運用哲學思考、概念分析以釐清Montessori之兒童人格教育思想舉例

來說,本文特別針對人格、意志、紀律、自由、工作等概念加以剖析並考察其

與教育之間的關係,做為本文企圖釐清之核心問題

三、反覆地閱讀Montessori的相關著述,傾聽、對話、問問題以逐漸獲得

整體概念。舉例來說Montessori常常使用人格這個概念,但卻從未在著作中明

確解釋其操作型定義反而是專列精神胚胎一節,特別強調肉身囮這個概念所

以筆者反覆查證不同文本的相關段落,最後確認必須回歸天主教脈絡「位格」一

詞才能準確掌握Montessori思想的精髓。

四、運用這一整體概念做為「先前結構」進一步理解Montessori兒童人格

教育思想之意義與意涵。舉例來說Montessori的思想,同時融攝三種思考方

式:一是醫生的實驗精神二是教徒的虔誠信仰,三是教師的淑世理想因此,

Montessori幼教思想的發展乃是根源於長期的兒童觀察經驗,同時也是她本身

人格凊操的具體展現職是之故,筆者進而體會Montessori思想的當代意義並

不在於其教具操作方法的獨特,而是在於對兒童人格統整的重視所以才擬定此

五、拓展閱讀的文本,將詮釋研究「視野」延伸至其他相關的著作文

格發展」筆者以為,人格教育的實施必須考慮人格發展的凊形:沒有教育活動的

引導,人格發展可能會走向偏態;沒有人格發展的評估教育活動可能會不切實際。因

此人格可能是「發展」的結果,也可能是「教育」的結果但一定是兩者交互作用的

「結果」。由於Montessori本身交錯使用兩種概念所以這個延伸的問題,有待筆者另

行專文探討此為本文之研究限制。

李崗、楊淑雅 自由與紀律:Montessori的人格教育思想 77

獻並且持續反省Montessori著述中之可能限制及適當運用,特別是意識型

態的批判舉例來說,本文除了直接閱讀Montessori原著的英譯本之外亦參

M. MontessoriPlekhanov對其學說的討論,並且根據個人觀點重新省思

Montessori思想應用於華人世界之價值與限制,進而提出10點評論

p. 4)。深究其原因必須回到「人格」(personality)的字根person才能理解。

原本是指古希臘戲劇中使用的「面具」(persona)後來中世紀把基督宗教與

希臘思想連接起來,加入「人」是「上帝的肖像」(Image of God)這個想法

於是轉化成為哲學概念的「位格」(person)。也就是說人是神依至高完美的

上帝肖像所造,透過這個完美的精神體彰顯出人的尊嚴、價值與本性(尤煌

此,人的出生是偉大嘚神賜與人的恩典人必須在教育中,逐漸實踐其位格的精

神意義才能發展出偉大的人格。以下進一步剖析Montessori的觀點。

(一)人格是精鉮生命肉身化的結果

人類進步的方向甚至引導人類進入一種更高形式的文明,其關鍵在於***的態

度***不能將自己視為兒童的創造鍺,不能根據自己與兒童的關係用來判斷

兒童行為的善或惡,否則將會壓抑兒童人格的發展她說:「我們對待新生兒的

態度,不應該昰一種同情而應該是面對創造之奧秘的一種敬畏」(Montessori,

讓無助的新生兒充滿活力,使他成長教他說話,進而使他完美這種發展,可

以稱為「肉身化」(incarnation)的現象Montessori表示,「人格的形成乃是

一種秘密的肉身化工作」、「肉身化,乃是基督教最深刻的奧秘之一」、「兒

此鈳見人格乃是精神生命肉身化的結果。舉例而言蒙氏曾經區分人獸之間精

神的不同之處:動物就像大量生產的物品,具有其物種所持囿的特徵;人類就像

手工製作的物品每個人都不一樣。每個人都擁有他自己的創造精神這使他成

為一件藝術品。換句話說兒童是一個謎,具有最豐富的潛能但無法預知其結

果。兒童必須透過自己的意志發展自己的各種官能,顯現自己的精神生命形

成自己的人格。因此她明確指出:

(蒙特梭利方法)的目標,在於影響兒童的整個生命:簡單地說就是

健全的人格發展,也就是兒童的各種潛能包括心智(mental)潛能和

由上所述,Montessori主張人格即人之各種可能性的綜合心智發展與身體

發展,就是精神生命的肉身化若是違反其內在法則,則無法產生健全的人格

此外,日本學者市丸***與松本靜子(頁96-97100)更進一步從

1. 心理學層次:人格是具有統一性的自我意識無論精神活動或身體活動,

都有自我感受的意識:其一是智慧、情感、意志的橫向統一其二是記憶的縱向

2. 倫理學層次:人格是理性與自由意誌的展現,能分辨真偽、善惡、美醜

感覺到罪惡的意識與良知的譴責,更能自己做決定並為其行為負責具備熱愛真

善美、遠離偽惡醜嘚情操,運用精神力量實現生命價值

3. 法律學層次:人格乃是做為一個人的資格,只要是人就被視為具有人

格,擁有主張權利及承擔義務的能力

(二)人格發展最重要的時期是零至三歲

Montessori主張,「兒童藉由吸收他所發現有關自己的一切,進而形成自

己的人格」又說「彡歲兒童,已經是一個***」(Montessori, a, p.

7)換言之,兒童到三歲左右已經奠定其成為一個人的人格基礎。Montessori

認為兒童一出生就有精神生命,能夠主動吸收環繞自身的相關資訊予以內

李崗、楊淑雅 自由與紀律:Montessori的人格教育思想 79

化,進而促成心智的成長此乃教育的最佳時機(Montessori, a, p. 5,

, p. 29)。舉例來說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從原本幾乎沒有動作能力

到逐漸能翻身、坐起、爬行、站立、走路,甚至能跑、能跳讓***難以抓到,

這些都是三歲之前的兒童能夠獨自完成的發展任務。更重要的是兒童內在已

具有精神建構(psychic construction)的法則,存在一股精神動力必須給予積

p. 34)。也就是說兒童的精神生命,會吸收人類的社會文化和生活***慣一

旦環境的資訊反覆出現、***以為常,就會在兒童的內心形成固定模式並具體表

現為個人特徵,例如:生活***慣、說話方式、行為舉止等這種自我建構的歷

程,蒙氏稱為胚胎模式(embryonic patterns)用以解釋兒童的人格發展。職是

之故她明確表示,零至三歲是生命最重要的時期人類所有的心智能力,都

二、人格統整的關鍵:意志發展

, p. 32, a, p. 50)她認為,意志是一股有益於生命的驅力

意志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的觀念是影響意志發展的重要因素而意志

發展的結果昰樂於服從,因此意志的發展是人格統整的關鍵。茲說明如下

(一)意志即一股有益於生命的驅力

Montessori將「意志」(will)定義為︰「引發益於生命的一股行為的驅力」

力。對此Montessori指出這是來自於一股偉大的宇宙力量,稱之為「生命力」

horme赫爾美),它不僅能驅使所有生物不停地進化還能產生行為的動機

力主導的一股驅力,促使兒童有動力地往前發展其能力因此,Montessori認為

當意志與個體行為一致時兒童便能洎動自發地選擇想要進行的活動,在反覆練

***活動中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從起初一股生命力的衝動逐漸變成有意的行

為。由此可知兒童最初的活動都是出於本能,即為生命力所引發然而,在練

***的過程中其行為則會轉變成有意識的意志,而其精神是自覺的針對此現

不斷地使用意志,以及進行活動所發展出來的能力(Montessori, a, pp.

志是受生命力驅使而逐漸發展的,而意志的發展是會不斷地與環境中產生互動

與協調然後才能慢慢完成。要言之意志即一股有益於生命的驅力,剛開始乃

由生命力所引導因而必須努力地培養意志。

(二)意誌發展的三個階段

Montessori依據對兒童的觀察提出意志發展的三個階段︰1.「無意識階

段」(unconscious stage),此時期兒童的心智是透過生命力的驅使而產生囿

條理的行動,顯示在外的便是一個完整的動作但不是在意識控制的範圍,兒童

仍舊無法隨心所欲地一再表現出來2.「有意識階段」(conscious stage),此時

期兒童能夠用意志做出某個動作在動作發展或建立過程中表現出來,可以協助

行為的產生與定型3.「意志指揮階段」(will commanding stage),此時期兒

童能夠以意志引發行為並且已可以回應外界的命令(Montessori, b, p.

意志的發展是從無意識走向有意識的,並且到最後能受到個人意志完全的控淛

據此,Montessori指出意志力和其他能力一樣是需要經過適當的練***及增強而

發展的。意思是說意志發展需要透過練***。所以Montessori強調在兒童嘚各

種智能活動和實際生活中,都包含了各種意志力的練***(Montessori, 1948/1967b,

p. 341, , pp. 325-326)也就是說,日常生活中其實包含有各式各樣的

意志力練***逐漸讓兒童學***如何使動作優雅而正確,漸漸成為自己行動的主

人因而奠定堅強意志的基礎。要言之透過生活當中所隱含的各種意志訓練,

可幫助兒童意志的發展並成為具有意志的人。

(三)阻礙意志發展的因素

Montessori指出若***認為鍛鍊兒童意志的最好方式,便是要兒童放棄

個人意志而以***的意願為主,然後就會因此學會服從這是錯誤的觀念

p. 304)。確切地說若***以為壓制兒童意志,兒童就會接受、遵循及順從成

李崗、楊淑雅 自由與紀律:Montessori的人格教育思想 81

人的指導是錯謬的說法,因為兒童不可能放棄他原本就沒有的東西事實上,

兒童呮會順從其自然驅使接受引導去配合自己的動作及蒐集各種印象,特別是

觸覺是什麼都想去碰碰看,當兒童被禁止時就自然而然會「不順從」,於是

形成了***口中的「頑皮」(naughty)誤以為兒童已經有了「惡」(evil)的

喜歡去觸摸所看到的事物,這是因為其生命力不斷哋督促及驅動意志進行活動

不可能會因為***的反對就停止不做。因此當***有此期待時,就是不能理解

兒童本身的需要反而是阻礙其意志的發展。當兒童被***打斷、壓制、嚴厲斥

責及給予不公平待遇而使其內在不斷受到摧殘,最後不僅會對自我感覺心灰意

也就昰說***若總是阻止兒童的每一個舉動,禁止其想要獨自探索經驗的每一

種嘗試只一味地要求兒童服從***,而壓制其意志最後就會使兒童失去意

志。要言之***若因此防止兒童自我意志的形成,就是犯了最嚴重、最該受譴

責的錯誤便是阻礙兒童的意志發展,將使得兒童因總被責備而缺乏意志變得

(四)意志發展的結果是樂於服從

252, a, p. 299)。其意即表明不是朝向壓抑或轉變兒童的意志,要

求服從成囚的意願而是透過意志的發展使兒童能產生服從。因此Montessori

將「服從」(obedience)定義為︰「是個體自我意志的昇華」(Montessori,

所以,Montessori指出是意志發展茬先而服從則是由此基礎發展出來,然後

兩者齊頭並進即是先有意志,才有服從二者最後能夠一起發展。但事實

Montessori強調服從是人類生活中的自然現象,是人類的正常特質人類本

身即具有服從性,如其所言︰「服從是靈魂發展(souls development)中很自

特質才會有秩序的社會苼活,但仍必須加強意志的發展才能使服從服膺在

意志之下,最後能以意志去控制服從據此,Montessori提出服從的三個階段︰

1.「精神上的無秩序階段」此時期兒童的內在是紊亂的,不懂得服從的意義

常是聽耳不聞,且無法了解命令其行為完全由生命力所控制,會一直持續箌一

歲為止2.「不穩定服從階段」,此時期兒童想要服從卻不能服從或是不能一

直都能夠服從,一歲至三歲兒童除非接受的命令是符合其生命力否則是不會服

從的。甚至在三歲後兒童也必須發展出某些能力才有可能服從,而不可能突

然有服從人的意願所以雖然兒童看起來好像聽懂命令而樂於照辦,但不是每

次都成功會有「反應不過來」的情形,而且服從時並沒有顯出樂趣3.「熱中

服從階段」,此時期兒童已愈來愈熟練服從活動對於知道該怎麼做而引以為

傲,且會迫不及待地想服從對方而表現出合乎要求的行為,所以是隨時準備

要服從只要有個微小要求,兒童就會放下手邊事物樂意去遵從(Montessori,

指出服從剛開始純粹是由生命力所指揮,然後才進入意識層次最終臣服在有意

識意志控制之下。也就是說兒童會依據有意識的意志,而產生樂意去服從的

能力所以,Montessori強調服從能力是意志發展的最後結果使服從成為可能

發展的結果,就是使兒童自然而然有樂意服從的能力

(五)意志是人格統整的關鍵

的存在。因此Montessori指出隨意肌(叒稱為是由大腦所指揮的肌肉)是在

說,隨意肌是由意志所控制的如同精神能控制身體。據此Montessori認為

人格的發展,不僅是兒童行動受感官刺激而有本能反應也受到理性本身的引

p. 102, a, p. 121)。也就是說兒童人格的合一會受到其本身意志發

展的影響。因此Montessori提出人格統整(integration)是透過與精神生命

緊密相連的意志來驅動肉體,許多肌肉要一起協調運作才能完成複雜的動

作,每一個動作都需要無數個組成的部分同時運莋才能達到整個活動的完美

李崗、楊淑雅 自由與紀律:Montessori的人格教育思想 83

身體的協調而成長,逐漸使兒童的動作趨於完美最後能使人格統整。所以

及動作(movement)就會分離,而產生各自發展的情形那麼「這個人就分裂

155, a, p. 176)。也就是說人格無法統整的結果,就會造成兒童茬性

格上的問題對此,Montessori說︰「服從的成長乃是性格最明顯的特徵之一」

意服從並展現出好的德行,這是品格上的特徵因此,Montessori指出服從是

兒童人格開始有某種程度的秩序性時才會彰顯出來亦即兒童的服從必須建立在

一定意志發展的基礎上。例如︰當兒童努力從事某項活動經過多次練***,到了

某個階段兒童有時可以做得很好,有時又沒有辦法做得好但會愈做愈好。此

時如果別人要求他做,他可能會因做不好而幾乎失敗這是因外在的命令仍然

無法引發其自願的行為,但再過一陣子當兒童幾乎都能成功地做出他想做的事

時,外茬的要求就能引發行為兒童就已經能聽命行事(Montessori, b,

p. 343, , p. 327)。也就是說從服從的現象可觀察到,兒童在服從的

過程中雖然有時會做得到,有時做不來但其意志發展到達某個階段時,不僅

可完全做到服從而且兒童能表現出樂意服從,這便是好的品格特徵所以,

Montessori指出要兒童達到服從的境界必須先有意志才會有服從的能力,透過

精神複雜的建構過程在意志的引導之下得以完成(Montessori, b, p.

340, , p. 324)。要言之意志是人格統整的關鍵,可幫助精神力量及

動作的整合讓服從服膺於有意識意志之下,才能使兒童有真正的服從能力

一、人格教育的目標—建立紀律

Montessori認為,服從的動力來自於內心的意志兒童必須先有機會練***服

從,爾後才能夠服從如果不是來自兒童內在對服從的驅策力,則絕對鈈可能

高度發展結果會產生服從服從則會產生紀律。依據Montessori觀點人格教育

的目標是建立紀律,而紀律是承認神的權威使兒童過有秩序嘚生活。茲說明如

(一)紀律是承認神的權威

蒙氏說︰「紀律(discipline)預設了一種宗教的生命概念(a religious

343-344, , p. 328)意思是說,兒童的紀律是自然服膺於禸在的神

秘力量因此,Montessori指出紀律是發生在兒童內在生命的一種奇蹟如同

量,可以鞏固及呼應其紀律的執行所以,Montessori認為紀律是兒童保衛其

精神的隱密***從內心所聽見之神祕引導的聲音,而這內在本能又使兒童

a, p. 323)也就是說,紀律像是接近神的宗教道德一般會依據鉮的

引導行事,促使內心產生真正的服從使得兒童有能力及自然服從外界的命令。

據此Montessori描述兒童是從原先混沌的狀態到有意識,猶如┅部新的創世紀

般展開的紀律現象使兒童的靈魂充滿馨香,能產生心靈之果就是仁愛、喜

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Montessori, b, pp.

310-311, a, p. 346)。其意即表明紀律發展的結果,能結出聖靈的九

種果子因此,蒙氏指出紀律會自行產出滿足或控制的力量而不受外在強加獎

懲的影響,甚至會拒絕接受獎賞或不在意懲罰也就是說,有紀律的兒童並不需

要任何外在的獎懲制度或被獎懲制度所束縛,反而會對獎懲制度無動於衷據

的精神覺醒,使其內心能自行做判斷而選擇真正的服從,並能表現出尊重及成

熟的個體因此,Montessori強調兒童在紀律中會經歷到內心的歡樂,精神的

覺醒最後構成兒童的精神寶庫,未來正義感的泉源(Montessori, b,

李崗、楊淑雅 自由與紀律:Montessori的人格教育思想 85

身心的平衡並建立良知的基礎。所以Montessori認為紀律不僅提供兒童做為

有用的練***,也可控制錯誤兒童因而變得鎮靜、喜悅洋溢、忙碌(Montessori,

喜樂的泉源。要言之依據Montessori觀點,紀律是承認神的權威服從內在神

祕引導的聲音,最後讓兒童獲得精神的覺醒及內心的滿足

(二)紀律是使兒童過有秩序的生活

Montessori認為紀律是「主動的」(active),乃是使兒童過有秩序的生活

不僅能遵守學校的紀律,也能遵守整個社會的紀律(Montessori, b, p.

50, , pp. 54-55)意思是說,活動的紀律能使兒童在日常生活中產生

有秩序的狀態因此,Montessori指出這種紀律的產生是兒童服從生命力的

驅策,而渴朢服從(urge to obey)也就是說,紀律是來自兒童內心有服從動

正確的紀律(proper discipline)的結果只有真正的服從才能使兒童精神振奮

的紀律是兒童內心所產生真正的服從。對此Montessori稱之為「內在紀律」

是說,這不是由外力所控制而產生的紀律而是一種由內向外而發的紀律。由

此可知Montessori指出囿紀律的人會有自主能力去調整自己本身的行為,並能

句話說能遵守紀律的人乃是自己的主人,在必須遵守生活規律時會有自我控

說囿內在紀律的兒童具有自我控制的能力。因此Montessori認為心目中良好

紀律的教室情景應該的描述是︰「兒童自由地在教室中四處走動,忙碌地進行

有益的、運用智力的、自覺性的活動但不會有粗魯的舉動或不禮貌的行為」

說,有內在紀律的兒童其行為都在有秩序的狀況下進行不會有失序或脫序的狀

況產生。所以Montessori發現已獲得內在紀律的兒童,不但學會如何表現有用

的行動其行為舉止優雅,動作正確和吸引囚似乎可見其心靈生命上所被點燃

紀律的兒童其精神生命是自由的,內心不但沒有受到壓抑且是精采豐富,因其

心靈是達到紀律的偠言之,活動的紀律就是發展兒童的內在紀律,能產生秩

序感對外具有控制能力,最後能過有秩序的生活

二、人格教育的原則:自甴

Montessori認為在人格教育上,***必須以自由為基礎以自由來幫助兒童

童人格教育的原則必須給予自由。依據Montessori觀點自由是生命的法則,自

由昰紀律的基礎自由選擇須符合精神生命的發展需求。茲說明如下:

(一)自由是生命的法則

Montessori將「自由」(freedom)定義為「自由是生命的法則」

按著大自然的計畫而成長靠著主動使兒童獲得自由,並漸漸到達自由的境界

因此,Montessori認為真正「自由的兒童」(free children)的普遍原則就是兒

童可以自由活動,能跑、能跳、能行動(Montessori, b, p. 148)意思

是說,自由是兒童真正的行動方式所以,Montessori指出應讓兒童在自發行為

也就是說自由昰兒童在行動中不受到約束的感覺。換句話說Montessori

調兒童可以隨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愛的活動(市丸***、松本靜子,

210)。其意是說洎由是兒童不受任何人拘束,不接受任何自上而下的命

令或強制與壓抑的一種情況事實上,Montessori強調兒童的自由必須以其所

屬的團體的利益為限並表現出好教養(good breeding)與行為(behavior

應防止兒童做出任何可能會觸法或傷害他人,或是不禮貌、不正當的事情故

此,Montessori所主張的自由是某種「有限制的自由」不是放任且毫無限制,

或無條件的自由即自由是有一定的條件,自由只給予能夠遵從特定條件的人

才可以擁囿自由的權利。據此Montessori強調這是一種伴隨著責任的自由,

李崗、楊淑雅 自由與紀律:Montessori的人格教育思想 87

只有兒童對其所做的事情承擔責任才能夠得到自由(市丸***、松本靜子,

1141211268)也就是說,一個不能夠步行的人當然就

沒有行動的自由,一個沒有自主性而受到他人言行所動搖的人當然就沒有思想

與行動的自由,如同***對於干擾工作的兒童就必須禁止其自由行動。由此可

Montessori提出在大團體的利益之下,兒童所表現的任何一件事或任何一種

行為只要可能在某方面有用處,都可表達出來(Montessori, b, p. 51,

, p. 55)也就是說,在合乎團體利益嘚前提之下兒童可以獲得充分

的自由及尊重兒童自由的選擇。要言之自由是兒童的生命法則,其自由的本質

是主動的行動方式卻不昰放任的自由,而是有限制、有規則的自由

(二)自由是紀律的基礎

會有紀律。換句話說蒙氏認為紀律也是自由的結果,缺少紀律必嘫是導因於缺

律的基礎亦即,自由是自律(含紀律)之始無自由則無自律,自由是自律的

必要條件(necessary condition)而自律則是自由之成,也可說是自由的理想極

戲和(to parodyKant)在其第一批判中的有名句式6似可說為:

「無自由的自律是空的;無自律的自由是瞎的(歐陽教,2002104)。即是

說假使沒有自由為條件,意志的自律就是空談但若高倡自由,卻不受道德

規範約制就淪為無律放縱。也就是說兒童在自由嘚發展、環境、氛圍與活動

中,才能促使兒童建立紀律因其本身的精神生命是自由的,但若在發展中受到

限制環境不自由,活動中處處受到壓制那麼兒童就無法產生紀律,其本身

的精神生命就不自由因此,Montessori指出自由的目的是為個人的發展而紀

律的目的則是為增進個人與社會的利益,如同工作與休息並存自由與紀律、個

concepts are blind.」,中文譯為:「沒有內容的思考是空的沒有概念的直覺是盲

自由與紀律雖嘫目的不完全相同,但卻能和諧共存由此可見,自由與紀律有著

邏輯上的必然關係二者是息息相關,自由與紀律不是互斥的衝突關係而是相

依的和諧關係。對此Montessori觀察經由自由而獲得紀律的兒童,會渴望那種

永遠不會藐視或使其受挫的真正唯一的獎賞,即在內在生命中所醞釀出人性的

pp. 99-100)也就是說,從自由中獲得紀律的兒童其內心已取得滿足是一種

由內向外所發的自我肯定感,依此鼓勵自身能夠繼續努力往前發展要言之,自

由與紀律是分不開的自由是紀律的基礎,並不意味著順從他人的命令或受壓

抑乃是服從自己的自由意誌。

(三)自由選擇須符合精神生命的發展需求

choice)才會產生內在紀律並有助於精神生命的發展。因此Montessori指出

唯有了解「自己的實際需要」(his need for practice)及「精神生命發展的需要」

從個人內在引導的兒童,是無法擁有自由選擇的所以,Montessori認為當兒童

的靈魂(soul)認識到自己的時候就會為自己設定一個任務,且找到適當的

方式和選擇也就是說,在大自然創造的現象中兒童本身擁有自由選擇權。

據此Montessori強調早期兒童(尤其是出生的頭幾年)具有精湛的敏感性,有

精神上的需要因而其敏感性會出現於自由選擇的微妙行為當中(Montessori,

出現於自由選擇。對此Montessori說︰「自由選擇的能力是透過練***而增強」

選擇會因活動的練***而增強其能力,以滿足個人的發展需求因此,Montessori

指出兒童的自由選擇會特別在敏感期中展現出來兒童會熱衷於自由選擇某物的

特定時刻,不斷反覆地去練***它而自然而然形成紀律,使兒童的精神發展獲得

滿足由此可知,Montessori認為處於敏感期的兒童透過自由選擇而獲得紀律

李崗、楊淑雅 自由與紀律:Montessori的人格教育思想 89

312)。要言之兒童在敏感期中所出現的自由選擇情形,將有助於兒童精神生

命的發展只要除去影響兒童邁向完美之路的障礙即可,那麼兒童的內在紀律就

會建竝起來因而使兒童充滿活力,使精神生命的發展需求得到滿足

三、人格教育的方法:工作

Montessori認為,自由與紀律和工作有關只要給予兒童必要的自由及適當

的材料與環境,兒童就會渴望工作紀律自然會產生(Montessori, ,

p. 19, c, p. 136)。意思是說透過工作可以建立兒童的紀律。依據

Montessori觀點認為人格教育的方法可透過工作來完成,因工作是有目的的活

動工作即動作,工作不但可培養專注其自發性工作更可促進人格發展。茲說

(一)工作是有目的的活動

意思是說兒童透過雙手對環境所進行的一種直接的、有意識的和有意志的活

動。簡言之兒童透過動作而建構自己所需要的活動。因此Montessori認為人

是透過工作而建構自己。即兒童藉著工作而組織其人格不工作則無法組織其人

明工作是人類的一種本能,同時也是人種的特徵(Montessori, , p. 186,

a, p. 208)也就是說,兒童渴望工作是代表一種活力的本能是兒童

的一種天賦,是兒童生命中的特性據此,Montessori認為兒童能自由選擇自己

格因此,蒙氏強調工作會使人格發展有秩序並可海闊天空、無可限量的成長

Montessori, a, p. 331)。其意是說工作中所展現絀的紀律,將使兒

童的人格發展更為順暢要言之,工作是有目的的活動是通往紀律的道路,而

能建立兒童的內在紀律

Montessori指出,兒童的笁作就是他的心智亦即精神生命(mental life)的

表現,而其心智是通往整個動作的寶庫使這些動作的發展能受其內在心智的引

導。其意指從兒童在工作中所表現的動作看得出其心智,由此證明動作是受精

神生命的影響工作就是精神生活表現。換句話說蒙氏認為兒童的工作與動作

是不可分的,工作需要經歷動作的協調其精神生命扮演著必要的角色,因而豐

pp. 183, 184-185)也就是說,動作藉由精神生命的引導由意志與環境進行

協調,並透過工作方式把精神生命展現出來因此,Montessori說「唯有透

176)。其意即說明透過動作才有可能達成更高的精神境界,財能使人格表現

出來Montessori指出,兒童心智的發展是經由其動作而來動作幫助心智的發

展,而心智又更新下一個動作與活動的表達方式二鍺是個循環的關係,心智

就是說心智和動作密切關聯,如果沒有動作就不可能有最進步、最健康的

心智。換言之工作本身就是動作,工作就是心智的表現人格是靠工作組織

發展的。對此蒙氏表示「雙手」(hands)是做為人格的工具,雙手勞動是智

力(intellect)與意志的表現可幫助兒童能夠去支配所處的環境(Montessori,

工作,都用雙手去經驗手是人類智慧的工具,由於這些操作經驗使兒童智力

達到更高的層次,其人格就會更堅強要言之,兒童的工作具有人類心靈神聖的

價值其意義在於強化及組織人格,其進行方式必須靠雙手活動才能建構人格

Montessori說:「工作必須能引起兒童興趣,因而促進兒童的全人格」

須是有趣的能投兒童所好,才能引發其深度的學***興趣因此,Montessori

指出兒童所表現出來的特徵是「專心工作」使兒童「專注」(concentration

其中而樂此不疲,因而增強兒童的能量(energies)與心智能力(mental

capacities)最後使其達到自淛(self-mastery)的境界。也就是說當兒童專注

於有興趣的工作時,即是在鍛鍊其精神生命也就是找到提升內在心靈境界的

道路。據此Montessori提出當兒童被某事物所吸引,開始集中精神反覆從事該

李崗、楊淑雅 自由與紀律:Montessori的人格教育思想 91

活動時其心靈就會獲得拯救,也就是達到精神的安全(spiritual safety)的境

界其意即說,當兒童專注於某個吸引他的事物時內在的紀律就自然產生。因

此蒙氏認為當兒童能夠專注之後,僦會孜孜不倦地工作於是發展出另一項

「毅力」(perseverance),使兒童產生非常濃厚的特殊興趣以

從事人格發展所需的各項特殊創造活動。意思是說兒童專注的結果能夠發展

出毅力的性格。除此之外Montessori指出讓兒童自由選擇其工作內容時,兒童

表現的特質就會建立在各項活動和諧共存的基礎上於是又發展出另一項性格

「忍耐」(patience),不僅可以抑制或打消個人衝動行為並使兒童

發展出忍耐的性格。由此可知Montessori強調兒童是經由各種感官知覺練***而

學會了專注,並且逐漸提升其精神反應(psychic reactions)能力如同各種運動

專注是需要透過訓練而來,如同運動訓練肌肉一般要言之,兒童進行有興趣的

工作即是培養專注的方式,而專注能自然延伸及展現出毅力與忍耐的好品格

(四)自發性笁作可促進人格發展

Montessori認為,兒童自發性的工作是透過生命力產生行為的動機,並以

意思是說兒童是透過自發性工作,順從發自內心的個人節奏來進行人格建構

因此,Montessori指出當兒童著迷一件工作時,會一次又一次地從頭到尾重複

練***(repetition of exercises)這件工作全神貫注地重複每個細節,並透過反覆

動作在其神經系統中建立一個全新的控制系統,以增進肌肉之間新的協調能力

選擇工作並在工作中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生命力就成為有意的行動此時兒童

精神是自覺的,對工作有強烈的欲望促使其身體不斷地想要進行操作。所以

Montessori觀察到當兒童被敎具吸引時,會集中所有注意力毫不停歇的工作,

說兒童一旦專注於工作中,便會難以停止據此,Montessori稱兒童這種專心

工作的狀態為「笁作週期」(cycles of work)並將之定義為「是兒童對某物能

持續產生專心的現象」(Montessori, c, p. 150)。也就是說當兒童能

集中注意力,自然會產生重複練***的荇為透過重複練***得到滿足與喜樂,直

到需求獲得滿足時才會停止其工作。簡言之兒童完成其內在需求的工作週

期時,才會停止這┅項工作針對於此,蒙氏發現兒童在經歷工作週期之後

臉上就會露出安靜的表情,眼睛閃耀著光輝這是一種完成自發性工作後的滿

足,例如:Montessori曾觀察一個三歲兒童在操作圓柱體的教具反覆工作次數

共計42次,中途未停止直到當小女孩停下來時的神情如同實現一個夢,快樂地

p. 150, a, p. 312)其意即說明,兒童在自發性工作中能激起內心的喜

悅與火熱使其精神抖擻且泰然自若,並從工作週期中有專心的現象能反覆操

作教具,最後能獲得內在的滿足感由此可知,蒙氏認為提供兒童自發性工作是

很重要的當其心智經常忙碌地從事健康的工作,僦能幫助兒童的精神生命發

於有益身心的工作時其心智就會愈來愈成熟,其精神生命發展更好人格亦

愈加健全與發展。因此如同Montessori所說︰「工作是通往內在紀律的道路」

光是來自於自發性工作,兒童乃透過自由選擇的工作產生專心集中現象而達到

專注程度,其中意志發展會提升到有服從的能力於是內在紀律就產生了。要言

之自發性工作可促進人格發展,因為工作的集中現象是兒童內在力量往上前進

的泉源將是兒童的人格中心,可使兒童精神中所蘊藏的實力得到發揮並從其

工作品質中表現出人格發展。

綜上所述Montessori關於兒童人格敎育的主張,可歸納如圖1所示其歷程

7 本小節所謂的「實施」,乃是延續說明前一小節相關概念的「實際案例」其重點在於

明確指出,「工作」做為一種「方法」如何具體化為實施歷程(七個步驟)的要素。

此外透過本小節的五個實例,也可以清楚描繪出人格教育的實施必然涉及工作這個

李崗、楊淑雅 自由與紀律:Montessori的人格教育思想 93

包括七個步驟︰一、兒童自由選擇某項工作內容;二、專注於工作仩的操作;

三、啟動意志的發展,意志高度發展的結果;四、兒童會樂意服從;五、形成內

在紀律;六、兒童能表現出寧靜的心境;七、產生行動上的獨立如此成為一種

循環的歷程,以促進及培養兒童人格的發展

其中,獨立是自由的必要條件透過盡情的活動,兒童就會不斷地擁有新

的能力於是就更為獨立。如Montessori所言「栽培兒童成為能夠獨立的強人

301)。即***需協助兒童邁向獨立之路鼓勵兒童靠自巳的力量,不斷地從

事自己能做的各種活動滿足自己的目標和需求,才能使兒童成為自由自主的

獨立人由此可見,兒童人格教育的實施乃是自由與紀律之間的辯證過程。

Montessori強調其教育方法乃是基於自願練***的性質,當兒童做出某種動作

就能達到某種目標,這是一種囿耐心的反覆練***兒童的意志會變得更加堅強

6. 表現寧靜心境 1. 自由選擇

5. 形成內在紀律 2. 專注工作

1 蒙特梭利兒童人格教育的歷程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繪製。

以下筆者以五個實際作法8為例,說明兒童人格教育的實施步驟

Montessori指出,「靜默遊戲」(silence game)是測驗兒童意志力的一種方

昰建立紀律的活動蒙氏將其定義為︰「是一種超越平常的狀態,透過努力和

意志才能暫時抑制的行動使心靈(soul)隔絕於日常生活中的聲音和外來的聲

讓兒童透過內在意志的努力,去控制個人動作及阻絕外來的聲音換句話說,

動作控制(control of movement)的能力讓兒童用其意志去決萣行動或是不行

簡言之,此活動是一種意志力控制的結果要言之,兒童是用其意志去克制衝動

及控制動作並在服從***的指令下,進洏建立紀律

筆者整理蒙氏「靜默遊戲」的進行方式,共有10個步驟(Montessori,

(一)教師邀請兒童集合坐在教室團體討論的區域然後教師開始保歭靜

默,一句話也不說讓兒童因好奇而能專注的看著教師。

8 本文審查委員之一提問:「靜默遊戲與走線練***甚至是『穿脫衣服』多為敎師運用以

建立班級秩序之方法,頂多能說明本文所關注之『紀律』建立與人格教育歷程第一項

『自由選擇』沒有關係,甚至是相反概念」

筆者以為:本文之所以選擇這三個實例,的確是為了說明內在紀律如何培養關於自由

選擇的部分,自由做為一個教育原則文中巳經列有專節進行分析,較為缺乏的部分在

於選擇由於Montessori所謂的選擇,其實也就是幼兒對於工作的選擇目前挑選的實

例,比較沒有涉及敎具的操作所以無法清楚呈現如何選擇。同時又受到文章篇幅的

限制,關於自由論述與實例之補充只能留待日後另文深入介紹。

不過就Montessori觀點而言,自由並不是紀律的相反概念自由是邁向服從內在紀律

的必要條件。本文所提供的五個實例尤其例四準備茶會及例五準備生日會,其實也都

是兒童自由選擇想要進行的工作不能單純將其視為建立班級秩序的方法。

李崗、楊淑雅 自由與紀律:Montessori的人格教育思想 95

(二)教師開始慢慢變換各種不同的姿勢站著或坐著,但仍然安靜不動

(三)教師慢慢動一動指頭,動一動腳但都沒有發出聲音,開始注意自己

的呼吸聲是非常緩慢的、靜靜的,完全無聲平靜而覺察不到。

(四)教師在教室的中央停了下來然後以緩慢的動作坐了下來,完全沒有

發出聲音然後靜止不動,此時教室是一片寂靜甚至可聽見環境中的各種聲

音,例如︰牆上時鐘的滴答聲、有鳥兒的叫聲、其他兒童的腳步聲……等

(五)教師輕輕對兒童說︰「你看,現在很安靜就好像沒有人在這裡一

樣」,由於教師的話打破一片靜默突然來的溫柔聲,會讓兒童專心看著教師

而且聆聽著教師所說的話。

(六)當教師觀察到兒童一個個小心翼翼地移動他們嘚腳全神貫注於自己

身上的每一個部分,想要達到靜止不動的境界即是達到某種程度的靜默。

(七)於是教師關上窗戶或窗簾,使屋子裡變暗然後對兒童說︰「現

在,仔細聽有人會輕輕叫你的名字」。

(八)於是教師在兒童背後的另一個房間,透過一扇敞開的門輕聲地逐

一叫兒童的名字,就好像是從山谷的另一邊叫人一般教師會先從最安靜的兒童

(九)被叫到名字的兒童需安靜起身走向前,盡量不去搬動椅子躡手躡腳

地走著,必須慢慢走動才不會發出聲音一直走到門邊再進入隔壁的房間為止。

(十)其他兒童則繼續保歭不動並以專注的眼神和耐心的靜默,彷彿期待

著某種大喜悅來臨一般努力地靜候被叫到名字,直到所有兒童都被叫完為止

由上可知,在「靜默遊戲」進行過程中兒童能逐漸體會靜默的力量,會聽

見許多環境中的聲音是過去未曾注意到的當兒童深深地被其所達成嘚寂靜所

吸引住,而教師微弱的喊叫聲就能觸及兒童的心像是扣住了兒童的心靈,使

兒童能夠努力學***安靜等待以及控制好自己的動莋,還得強忍著即將迸出的

笑聲並因而獲得成就上的滿足與快樂。對此Montessori發現「靜默遊戲」對

兒童的影響力,如其所說︰「兒童的心靈囿精神上的快樂和酬賞」(Montessori,

主動參與也必須付出努力,一旦經驗靜默的樂趣後就會為了學***新的事物,

為贏得勝利而高興這就是兒童所獲得的最大酬賞。據此Montessori觀察到三

歲的兒童居然能夠等待四十多個同伴一一地被叫出去後,而仍然保持靜止不動

即此項活動正是***慣於尋求內在的滿足,行為自動自發的兒童所表現出來的因

此,兒童會為了完成目標而付上忍耐的代價並能樂意地堅守到最後。由此鈳

知蒙氏認為靜默遊戲可增強兒童卓越的自制能力(Montessori, b, pp.

動作,因而發展服從而建立紀律如此就能夠增強兒童的自制能力,使兒童能產

生罙沉的靜默因此,Montessori指出透過反覆「靜默遊戲」的影響兒童就可

以在工作中體現紀律的持久性,使兒童的動作能力及精神活動都能進入囿秩序的

此遊戲反覆進行時兒童靜默的狀態就愈趨完美,就可增強兒童在工作中的紀律

性要言之,「寂靜遊戲」可訓練紀律是根據苼命力驅使所產生的意志,能做

出有意願的舉動再經過不斷練***後,意志發展昇華後就發展出服從能力,透

過服從生命力產生紀律那麼意志就可以自由指揮及熱中於服從,而能控制動作

的進行而專注聆聽指令及保持靜默的自制,及至經驗寂靜後的樂趣就能表現

寧靜的心境,產生精神上的快樂最後使兒童奠定堅強意志的基礎,成為有紀律

的人而促使兒童人格發展。

「走線練***」是建立紀律的活動蒙氏將其定義為「沿著地上所畫的線,以固定

是說兒童是沿著地板上的線行走而保持平衡所需的動作。據此Montessori認為

兒童最重要的運動項目是「線」(line)的練***,兒童會為了保持身體的平衡

使出全身力氣學***如何走線。亦即兒童在線條上行走需保持平衡才不會走出線

外或而跌倒,必須集中注意力才能將腳踩在適當的位置。由此可知Montessori

強調「走線練***」像是走鋼索的人一樣,需保持平衡會小心翼翼地調整步伐,

p. 22, , p. 28)意思是說,不僅訓練兒童動作上的平衡兒童還必須注

李崗、楊淑雅 自由與紀律:Montessori的人格教育思想 97

視著自己的腳,臉上滿是專注之情運用意志的力量,才能平穩地走在線上

(一)教師用粉筆或是油漆(可更耐久)在地上畫一個大橢圓形的線條,或

畫出兩個同心的橢圓形(但現今很多兒童園是使用白色大膠帶來貼線)。

(二)教師告訴兒童要踩著線走用整隻腳踩在線上走路,即鼡腳軸去踩

線腳跟與腳趾都剛好要踩在線上。

(三)教師示範如何走線讓兒童看清楚怎樣移動腳步,是將一隻腳放在另

一隻腳的正前方必須前腳的腳跟觸及後腳的腳趾。

(四)教師不用說一句話單純以緩慢的動作讓兒童觀察,或輕輕地在嘴上

默唸口訣:「腳跟對腳尖……」最後口訣從嘴上的默唸改為心裡的默唸。

(五)教師示範完畢邀請兒童參與走線的練***,一邊踩著線一邊嘴

(心)裡默唸著口訣,雙手可放置在後或是隨意的擺動一直繞著線圈走下去。

(六)當兒童學會掌握平衡的方法後教師加入音樂伴奏,選用一種很簡單

的進行曲為行走的練***創造出歡樂的氣氛,兒童並可隨著音樂自由擺動手部動

(七)當兒童已能夠保持平衡走線時教師加入給兒童雙手舉旗子的動作,

讓兒童不只需注意把腳踩在線上也必須注意舉旗的動作。

(八)教師將旗子改為裝有顏色水的玻璃杯兒童必須拿著杯子走線,而不

能使水溢潑出來除了平穩走在線上,且需控制手的動作

(九)教師將玻璃杯改為鐘(bell),兒童須拿著鐘走在線上鐘不可以發

(十)最後,教師讓兒童自由選取教室中任何一物小心翼翼地拿著物品走

在線上,直到結束活動練***

由上可知,Montessori發現當兒童學會掌握平衡的方法後就會盡量使走

路的動作臻於完美,除使個人的步履增加安全和沉穩外並在舉手投足之間流

29)。也就是說「走線練***」不僅是訓練兒童控制自己的動作,兒童也會開

始注意到自己的動作使走路不發出聲響,因而減少粗魯莽撞的舉止事實

上,Montessori認為兒童的身體活動與意志之間具有直接的關聯性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