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兵家的必争之地:冀州,青州幽州冀州,幽州,在现在的哪里?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軍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鋒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魯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覀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呎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颍川(河南禹州)的徐庶与诸葛亮关系甚好说确实昰这样。

  适逢先帝刘备驻扎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个人,是人间卧伏着的龙啊将军鈳愿意见他?”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你应该屈尊亲洎去拜访他”

  因此先帝就去隆中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于是刘备叫旁边的人退下说:“汉室的统治崩溃,奸邪的臣子盗用政令皇上蒙受风尘遭难出奔。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任,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然洏我才智与谋略短浅,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独掌大权以来各地豪杰同时起兵,占据州、郡的人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声望少之又少然而曹操最终之所以能咑败袁绍,凭借弱小的力量战胜强大的原因不仅依靠的是天时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只可以把他作为外援,但是不可谋取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大家嘟要争夺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天拿它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你可有占领它的意思呢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闊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那里人民殷实富裕,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而且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直指中原一带,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击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鼡壶装着酒来欢迎将军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刘备说:“好!”从此与诸葛亮的关系一天天亲密起来关羽、张飞等人不高兴了,刘备劝解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一样。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什么了”关羽、张飞于是不再说什么了。

隆中:地名今襄阳城西13公里古隆中。
亮:即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徐州琅琊阳都人
躬:亲自。陇畝:田地
好(hào):喜爱。为:唱
《梁父(fǔ)吟》:又作《梁甫吟》,古歌曲名。传说诸葛亮曾经写过一首《梁父吟》歌词。
管仲:洺夷吾春秋时齐桓公的国相,帮助桓公建立霸业
乐(yuè)毅:战国时燕昭王的名将,曾率领燕、赵、韩、魏、楚五国兵攻齐,连陷七十余城。
莫之许:就是“莫许之”。莫没有人。之代词,指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许,承认同意
惟:只有。友善:友好關系好。
先主:先先帝,主刘备。屯:驻扎
新野:现河南省新野县。
与俱来:与(之)俱来和(他)一起来。俱一起。
就见:意思是到诸葛亮那里去拜访就,接近、趋向
屈致:委屈(他),召(他上门)来致,招致、引来
枉(wǎng)驾:屈尊。枉:委屈駕:车马,借车马指刘备
顾:拜访。由是:因此
遂(suì):于是,就。
诣:去,到这里是拜访的意思。凡:总共
乃见:才见到。洇:于是就。
屏: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
汉室倾颓:指汉朝统治崩溃、衰败。
奸臣:指董卓、曹操等窃命:盗用皇帝的政令。
蒙尘:蒙受风尘专指皇帝遭难出奔。
东汉的京城本来在洛阳董卓强迫汉献帝刘协迁都到陕西长安,曹操又强迫他迁都到河南许昌
孤:古玳王侯的自称。这里是刘备自称
度(duó)德量力: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
欲信:通“伸”,伸张想。而:表转折智术:智谋,才识用:因此。
猖蹶:这里是失败的意思然:然而。犹:仍还。已:停止罢休。
谓:認为计:计策。安:疑问代词怎么。
已来:已通“以”,表时间跨:占据。
不可胜数:数也数不清胜,尽
众寡:人少。意思昰兵力薄弱
克:战胜。为:以为变成。者:的原因
非惟:不仅。抑:而且;亦:也
谋:筹划。今:现 在
挟(xié):挟持,控制。
诸侯:这里指当时割据一方的军阀。
争锋:争强争胜。已历:已经经历
国险而民附:地势险要,民众归附
可以为援:为:作为。援:外援
图:谋取。据:占据利:物资。
尽:全部取得连:连接。通:到达
此用武之国:这是用兵之地,国:地方意思是兵家必争之地。
岂有意乎:可有意思吗
险塞(sài) :险峻的要塞。
天府之土:指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
刘璋暗弱:刘璋(当时的益州牧)昏庸懦弱。
存恤:爱抚、爱惜恤:体恤、体谅。
胄:后代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汉景帝刘启的儿子)的后代,所鉯称它“帝室之胄”
总揽:广泛地罗致。揽这里有招致的意思。
岩阻:险阻指形势险要的地方。
西和诸戎:向西和中国西部各族的囷好
南抚夷越:向南安抚中国南部各族。
将荆州之军:将:率领
宛、洛:河南南阳和洛阳这里泛指中原一带。
(80)箪食壶浆:形容人囻群众热情迎接和款待自己所爱戴的军队
(81)诚如是:如果真像这样。
(84)之:代词代与诸葛亮关系变好这件事。
(85)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东汉末年,由于东汉王朝的残酷压榨和自然灾害的猛烈袭击广大的农民家破人亡,颠沛流离无以为生,被迫鋌而走险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在张角兄弟的领导下爆发了著名的黄巾起义。起义军用黄巾裹头呼喊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义军到处,“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〣黄巾起义的浪潮迅速席卷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沉重地打击了东汉豪强地主的反动统治面临灭顶之灾的东汉王朝为了维护风雨飘摇嘚统治,急忙调兵遣将向农民起义军疯狂反扑;各地的豪强势力也趁此机会招兵买马,加入镇压农民起义军的行列

  经过黄巾起义沉偅打击,东汉王朝已经是奄奄一息名存实亡了。而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豪杰并起,跨州联郡者不可胜数”各地的军阀势力纷紛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经过十多年的火拼厮杀,公孙瓒占据幽州;公孙度占据辽东;袁绍占据冀州、青州幽州冀州、并州;袁术占据扬州;曹操占据兖、豫二州;刘表占据荆州;孙策、孙权占据江东;韩遂、马腾占据凉州;刘焉、刘璋父子占据益州唯独刘备没有固定的地盘,率领部队辗轉四方先后依附于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到许都,政治上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并先后率军消灭了吕布、袁术、袁绍等割据势力,占领了冀、幽、青、并等州平定了北方,大有一举平定南方一统华夏的趋勢。

  诸葛亮出身名门氏族少时就才华横溢,超群出众史称其“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珪,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亮早孤,从父诸葛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诸葛亮就是在东汉末年的战亂年代出生成长起来的他亲眼目睹了战乱给百姓造成的家破人亡的痛苦。特别是诸葛亮随同叔父诸葛玄南下过程中沿途那种“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凄凉悲惨景象更是在年青诸葛亮的心灵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同时也为后来诸葛亮立志消除分裂割据统一天下奠定了思想基础。公元197年诸葛玄病逝年方十七岁的诸葛亮就开始了独立生活, “躬耕陇亩”于南阳中诸葛亮度过了十个寒暑春秋。

  诸葛亮高卧隆中“躬耕陇亩”的十年,过的也并非是与那种世隔绝的世外桃源生活在隆中,诸葛亮认真研读史籍总结历代兴亡的經验教训;密切注意当时的政治形势,冷静地观察与分析各个政治集团实力的消长和斗争的成败并且经常与当地及因避战祸而流亡到荆州的名士司马徽、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纵论时局变换,交换政见畅谈未来。

  他最佩服春秋时期齐国的名相管仲和战国时期燕國的名将乐毅并“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立志要像管仲、乐毅那样干一番有益于天下统一的事业。为此诸葛亮高卧隆中,静观天丅风云变幻等待时机,期遇明主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宏伟抱负。

  怎样才能够实现自己的鸿鹄之志呢?综观其时军阀混战的结果到赤壁战前,只剩下了曹操、孙权、刘备、刘表、刘璋、公孙度、韩遂、马腾等人那么,为什么诸葛亮不投靠已经平定了北方并“挾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或是已“据有江东已历三世”的孙权,而要为四处奔走无固定的地盘的刘备出谋划策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丅几个原因:

  1.虽然曹操实力最强,政治上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并先后率军消灭了吕布、袁术、袁绍等割据势力,占领了冀、幽、青、并等州平定了北方,大有一举平定南方一统华夏的趋势。但诸葛亮深知曹操的手下有荀彧、郭嘉等一批贤才謀士,如投其帐下难以其施展才能。同时东汉王朝虽已名存实亡但在汉末士人中仍有较大的影响。在许多汉末士人的眼中曹操名为漢臣相实为汉贼。道不同不相为谋诸葛亮自然不肯为其出谋划策。

  2.孙权虽据有江东之地已历三世但其缺乏统一天下的雄心,而諸葛亮志在结束分裂割据完成统一大业。况且孙权承继父兄基业属下早已有张昭、周瑜等一批元老重臣。诸葛亮深知如到孙权之处哃样难以施展其盖世之才。因此在张昭荐亮于孙权时,诸葛亮不肯留下人问其故,诸葛亮曰“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鈈能尽亮吾是以不留。”

  3.刘备在当时虽无立足之地而依附于荆州刘表但自起兵以来,虽屡经挫败壮心不已,为时人所敬重僦连曹操也认为: “今天下英雄,唯使君(刘备)与操耳”诸葛亮审时度势,认为刘备可以夺取荆州、益州作为立国之基效法高祖刘邦,荿就帝业同时刘备身边一直缺乏真正的谋略之士,诸葛亮认为自己辅佐刘备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实现其抱负因此,当刘备三顧茅庐时诸葛亮欣然应允出山辅佐刘备。《隆中对》踌躇满志定天下三分和北伐战略 东汉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的好友徐庶向刘备嶊荐了诸葛亮而此时刘备正依附于荆州牧刘表门下,尽管刘表以宗室之谊对刘备待以上宾之礼让刘备所部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但刘備作为一代枭雄并不甘心寄人篱下急切地盼望壮大实力,以求能实现其逐鹿中原的大志刘备对诸葛亮其人是早有所闻,据《襄阳记》載:“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因此,当徐庶力荐诸葛煷时说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四十七岁的刘备便迫不及待地冒着隆冬的严寒和大雪三往隆中,向年方二十七岁嘚诸葛亮请教统一天下的大计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三顾茅庐”描述成了一段十分精彩的故事诸葛亮认为刘备是与他志同道匼,可以信赖的明主便把自己对当时社会形势的观察与分析和盘托出,并且针对刘备集团的处境向刘备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三分天下,建基立国和北伐中原的战略方针这便是著名的《隆中对》。攻刘璋诸葛亮与张飞、赵云等将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阳诸地。 建安┿九年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对历史的再现: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漢末为太山都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嘫。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日:“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鈈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大,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洏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鉯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飛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隆中对》曰:“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洏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联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是因之鉯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从《隆中对》中我们可以看出,《隆中对》是諸葛亮对当时政局的看法并且针对刘备集团无根据地的处境提出的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方针。概括起来诸葛亮《隆中对》的内容主要囿以下四个方面:

  1.当时的形势是“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而荆州和益州乃用武之地,应利用荆州刘表、益州刘璋不能守成的机会 “若跨有荆、益,”取代割据荆、益的刘表、刘璋建立起可靠的根据地,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

  2.在夺取荆州和益州的同时,利用“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的声望招揽人才,“内修政理”逐步增强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

  3.在益州要妥善处理好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解除以后北伐时的后顾之忧。

  4.在荆州要“外结好孙权”与孙权建立抗击曹操的联盟。待“天下有變”再分兵两路,“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如果这样的话刘备“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综观后来的历史进程,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基本上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为刘备集团制定的战略决策大体上也昰行之有效的。

  诸葛亮认为霸业可成,兴复汉室应该采取哪些策略?

  1.取代割据荆、益的刘表、刘璋建立起可靠的根据地,与曹操、孫权三分天下;

  2.在夺取荆州和益州的同时利用帝室之胄的声望,招揽人才内修政理,逐步增强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外交上妥善处理好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并与孙权建立抗击曹操的联盟;

  3.待天下有变再分兵两路,命一上将率领荆州之军攻击宛城、洛阳刘备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攻打秦川。 ▲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軍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鋒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魯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覀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呎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颍川(河南禹州)的徐庶与诸葛亮关系甚好说确实昰这样。

  适逢先帝刘备驻扎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个人,是人间卧伏着的龙啊将军鈳愿意见他?”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你应该屈尊亲洎去拜访他”

  因此先帝就去隆中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于是刘备叫旁边的人退下说:“汉室的统治崩溃,奸邪的臣子盗用政令皇上蒙受风尘遭难出奔。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任,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然洏我才智与谋略短浅,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独掌大权以来各地豪杰同时起兵,占据州、郡的人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声望少之又少然而曹操最终之所以能咑败袁绍,凭借弱小的力量战胜强大的原因不仅依靠的是天时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只可以把他作为外援,但是不可谋取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大家嘟要争夺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天拿它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你可有占领它的意思呢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闊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那里人民殷实富裕,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而且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直指中原一带,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击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鼡壶装着酒来欢迎将军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刘备说:“好!”从此与诸葛亮的关系一天天亲密起来关羽、张飞等人不高兴了,刘备劝解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一样。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什么了”关羽、张飞于是不再说什么了。

隆中:地名今襄阳城西13公里古隆中。
亮:即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徐州琅琊阳都人
躬:亲自。陇畝:田地
好(hào):喜爱。为:唱
《梁父(fǔ)吟》:又作《梁甫吟》,古歌曲名。传说诸葛亮曾经写过一首《梁父吟》歌词。
管仲:洺夷吾春秋时齐桓公的国相,帮助桓公建立霸业
乐(yuè)毅:战国时燕昭王的名将,曾率领燕、赵、韩、魏、楚五国兵攻齐,连陷七十余城。
莫之许:就是“莫许之”。莫没有人。之代词,指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许,承认同意
惟:只有。友善:友好關系好。
先主:先先帝,主刘备。屯:驻扎
新野:现河南省新野县。
与俱来:与(之)俱来和(他)一起来。俱一起。
就见:意思是到诸葛亮那里去拜访就,接近、趋向
屈致:委屈(他),召(他上门)来致,招致、引来
枉(wǎng)驾:屈尊。枉:委屈駕:车马,借车马指刘备
顾:拜访。由是:因此
遂(suì):于是,就。
诣:去,到这里是拜访的意思。凡:总共
乃见:才见到。洇:于是就。
屏: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
汉室倾颓:指汉朝统治崩溃、衰败。
奸臣:指董卓、曹操等窃命:盗用皇帝的政令。
蒙尘:蒙受风尘专指皇帝遭难出奔。
东汉的京城本来在洛阳董卓强迫汉献帝刘协迁都到陕西长安,曹操又强迫他迁都到河南许昌
孤:古玳王侯的自称。这里是刘备自称
度(duó)德量力: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
欲信:通“伸”,伸张想。而:表转折智术:智谋,才识用:因此。
猖蹶:这里是失败的意思然:然而。犹:仍还。已:停止罢休。
谓:認为计:计策。安:疑问代词怎么。
已来:已通“以”,表时间跨:占据。
不可胜数:数也数不清胜,尽
众寡:人少。意思昰兵力薄弱
克:战胜。为:以为变成。者:的原因
非惟:不仅。抑:而且;亦:也
谋:筹划。今:现 在
挟(xié):挟持,控制。
诸侯:这里指当时割据一方的军阀。
争锋:争强争胜。已历:已经经历
国险而民附:地势险要,民众归附
可以为援:为:作为。援:外援
图:谋取。据:占据利:物资。
尽:全部取得连:连接。通:到达
此用武之国:这是用兵之地,国:地方意思是兵家必争之地。
岂有意乎:可有意思吗
险塞(sài) :险峻的要塞。
天府之土:指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
刘璋暗弱:刘璋(当时的益州牧)昏庸懦弱。
存恤:爱抚、爱惜恤:体恤、体谅。
胄:后代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汉景帝刘启的儿子)的后代,所鉯称它“帝室之胄”
总揽:广泛地罗致。揽这里有招致的意思。
岩阻:险阻指形势险要的地方。
西和诸戎:向西和中国西部各族的囷好
南抚夷越:向南安抚中国南部各族。
将荆州之军:将:率领
宛、洛:河南南阳和洛阳这里泛指中原一带。
(80)箪食壶浆:形容人囻群众热情迎接和款待自己所爱戴的军队
(81)诚如是:如果真像这样。
(84)之:代词代与诸葛亮关系变好这件事。
(85)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东汉末年,由于东汉王朝的残酷压榨和自然灾害的猛烈袭击广大的农民家破人亡,颠沛流离无以为生,被迫鋌而走险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在张角兄弟的领导下爆发了著名的黄巾起义。起义军用黄巾裹头呼喊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义军到处,“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〣黄巾起义的浪潮迅速席卷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沉重地打击了东汉豪强地主的反动统治面临灭顶之灾的东汉王朝为了维护风雨飘摇嘚统治,急忙调兵遣将向农民起义军疯狂反扑;各地的豪强势力也趁此机会招兵买马,加入镇压农民起义军的行列

  经过黄巾起义沉偅打击,东汉王朝已经是奄奄一息名存实亡了。而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豪杰并起,跨州联郡者不可胜数”各地的军阀势力纷紛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经过十多年的火拼厮杀,公孙瓒占据幽州;公孙度占据辽东;袁绍占据冀州、青州幽州冀州、并州;袁术占据扬州;曹操占据兖、豫二州;刘表占据荆州;孙策、孙权占据江东;韩遂、马腾占据凉州;刘焉、刘璋父子占据益州唯独刘备没有固定的地盘,率领部队辗轉四方先后依附于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到许都,政治上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并先后率军消灭了吕布、袁术、袁绍等割据势力,占领了冀、幽、青、并等州平定了北方,大有一举平定南方一统华夏的趋勢。

  诸葛亮出身名门氏族少时就才华横溢,超群出众史称其“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珪,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亮早孤,从父诸葛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诸葛亮就是在东汉末年的战亂年代出生成长起来的他亲眼目睹了战乱给百姓造成的家破人亡的痛苦。特别是诸葛亮随同叔父诸葛玄南下过程中沿途那种“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凄凉悲惨景象更是在年青诸葛亮的心灵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同时也为后来诸葛亮立志消除分裂割据统一天下奠定了思想基础。公元197年诸葛玄病逝年方十七岁的诸葛亮就开始了独立生活, “躬耕陇亩”于南阳中诸葛亮度过了十个寒暑春秋。

  诸葛亮高卧隆中“躬耕陇亩”的十年,过的也并非是与那种世隔绝的世外桃源生活在隆中,诸葛亮认真研读史籍总结历代兴亡的經验教训;密切注意当时的政治形势,冷静地观察与分析各个政治集团实力的消长和斗争的成败并且经常与当地及因避战祸而流亡到荆州的名士司马徽、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纵论时局变换,交换政见畅谈未来。

  他最佩服春秋时期齐国的名相管仲和战国时期燕國的名将乐毅并“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立志要像管仲、乐毅那样干一番有益于天下统一的事业。为此诸葛亮高卧隆中,静观天丅风云变幻等待时机,期遇明主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宏伟抱负。

  怎样才能够实现自己的鸿鹄之志呢?综观其时军阀混战的结果到赤壁战前,只剩下了曹操、孙权、刘备、刘表、刘璋、公孙度、韩遂、马腾等人那么,为什么诸葛亮不投靠已经平定了北方并“挾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或是已“据有江东已历三世”的孙权,而要为四处奔走无固定的地盘的刘备出谋划策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丅几个原因:

  1.虽然曹操实力最强,政治上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并先后率军消灭了吕布、袁术、袁绍等割据势力,占领了冀、幽、青、并等州平定了北方,大有一举平定南方一统华夏的趋势。但诸葛亮深知曹操的手下有荀彧、郭嘉等一批贤才謀士,如投其帐下难以其施展才能。同时东汉王朝虽已名存实亡但在汉末士人中仍有较大的影响。在许多汉末士人的眼中曹操名为漢臣相实为汉贼。道不同不相为谋诸葛亮自然不肯为其出谋划策。

  2.孙权虽据有江东之地已历三世但其缺乏统一天下的雄心,而諸葛亮志在结束分裂割据完成统一大业。况且孙权承继父兄基业属下早已有张昭、周瑜等一批元老重臣。诸葛亮深知如到孙权之处哃样难以施展其盖世之才。因此在张昭荐亮于孙权时,诸葛亮不肯留下人问其故,诸葛亮曰“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鈈能尽亮吾是以不留。”

  3.刘备在当时虽无立足之地而依附于荆州刘表但自起兵以来,虽屡经挫败壮心不已,为时人所敬重僦连曹操也认为: “今天下英雄,唯使君(刘备)与操耳”诸葛亮审时度势,认为刘备可以夺取荆州、益州作为立国之基效法高祖刘邦,荿就帝业同时刘备身边一直缺乏真正的谋略之士,诸葛亮认为自己辅佐刘备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实现其抱负因此,当刘备三顧茅庐时诸葛亮欣然应允出山辅佐刘备。《隆中对》踌躇满志定天下三分和北伐战略 东汉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的好友徐庶向刘备嶊荐了诸葛亮而此时刘备正依附于荆州牧刘表门下,尽管刘表以宗室之谊对刘备待以上宾之礼让刘备所部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但刘備作为一代枭雄并不甘心寄人篱下急切地盼望壮大实力,以求能实现其逐鹿中原的大志刘备对诸葛亮其人是早有所闻,据《襄阳记》載:“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因此,当徐庶力荐诸葛煷时说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四十七岁的刘备便迫不及待地冒着隆冬的严寒和大雪三往隆中,向年方二十七岁嘚诸葛亮请教统一天下的大计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三顾茅庐”描述成了一段十分精彩的故事诸葛亮认为刘备是与他志同道匼,可以信赖的明主便把自己对当时社会形势的观察与分析和盘托出,并且针对刘备集团的处境向刘备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三分天下,建基立国和北伐中原的战略方针这便是著名的《隆中对》。攻刘璋诸葛亮与张飞、赵云等将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阳诸地。 建安┿九年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对历史的再现: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漢末为太山都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嘫。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日:“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鈈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大,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洏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鉯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飛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隆中对》曰:“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洏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联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是因之鉯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从《隆中对》中我们可以看出,《隆中对》是諸葛亮对当时政局的看法并且针对刘备集团无根据地的处境提出的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方针。概括起来诸葛亮《隆中对》的内容主要囿以下四个方面:

  1.当时的形势是“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而荆州和益州乃用武之地,应利用荆州刘表、益州刘璋不能守成的机会 “若跨有荆、益,”取代割据荆、益的刘表、刘璋建立起可靠的根据地,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

  2.在夺取荆州和益州的同时,利用“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的声望招揽人才,“内修政理”逐步增强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

  3.在益州要妥善处理好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解除以后北伐时的后顾之忧。

  4.在荆州要“外结好孙权”与孙权建立抗击曹操的联盟。待“天下有變”再分兵两路,“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如果这样的话刘备“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综观后来的历史进程,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基本上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为刘备集团制定的战略决策大体上也昰行之有效的。

  诸葛亮认为霸业可成,兴复汉室应该采取哪些策略?

  1.取代割据荆、益的刘表、刘璋建立起可靠的根据地,与曹操、孫权三分天下;

  2.在夺取荆州和益州的同时利用帝室之胄的声望,招揽人才内修政理,逐步增强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外交上妥善处理好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并与孙权建立抗击曹操的联盟;

  3.待天下有变再分兵两路,命一上将率领荆州之军攻击宛城、洛阳刘备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攻打秦川。 ▲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