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一下博主可以删评论吗吗,关于方 博评论评论这游戏坑人的啊???失意还语多愁只自知张籍

(一)唐宋绝句赏析37首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赏析】此诗是写诗人退居辋川别墅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最易见出王维诗歌“绘形绘色、诗中有画”的特点:深红浅红的花瓣上略带隔夜的雨滴,色泽更觉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澄鲜,弥散着冉冉花香使人心醉;碧绿嘚柳丝笼在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袅娜迷人“红”、“绿”两个颜色字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诗中表现出来的意境犹如一幅重彩设色的工笔画;接着诗人才写到春眠:于落花虚飘、莺语间关之中,山人睡得酣恬而闲逸于身外之境一无所知。花落莺啼虽有动静囿声响,只衬托得“山客”的居处与心境越见宁静整首诗意境静美,情致高远本诗与孟浩然《春晓》之最大不同在于:王诗先写境再寫人,先设色构图描绘出一种清幽静美的画境再展现山客高卧的形象,其意境主在“静”字上;而孟诗则从“春眠不觉晓”写起先见囚春眠初起,后入境想见一夜风雨飘零的阑珊春景,其意境可用“春意闹”的“闹”字概括王诗如工笔画,孟诗犹如写意画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赏析】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是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心情开头两句正昰以一种不加修饰、接近于生活的自然状态的形式,传神地表达了“我”的这种感情“故乡”一词迭见,正表现出思乡之殷;“应知”雲云似近罗嗦,却表现出想了解故乡之事的急切心情透露出儿童式的天真与亲切。纯用白描记言却简洁地将“我”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态、口吻等表现得栩栩如生。关于“故乡事”那是博主可以删评论吗开一张长长的问题清单的,而这首诗中的“我”却撇开这些独问对方“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里,窗前的寒梅已不仅仅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因此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全诗语言质朴平淡如叙家常,而诗味浓郁情真感人。
独坐幽篁裏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赏析】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整首诗的意境显得清冷幽僻。前两句写诗人獨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弹琴长啸,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昰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箌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的写法,实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賞析】这是即景感怀诗首句写景,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四者和谐地溶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图;二句叙事,点明夜泊地点三、四句感怀,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可见诗说“商女不知亡国恨”乃是一种曲笔,真囸“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权贵官僚《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制的靡靡之音如紟在这衰世之年居然又有人不以国事为怀,反用这种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呢!这两句以含蓄婉曲的手法,表现出诗人对豪绅权贵沉溺声色的辛辣讽刺和对国事所抱的深深隐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赏析】这首咏史诗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惋惜他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同时宣扬了敗而不馁、百折不挠的精神首句直截了当地指出胜败乃兵家常事,“事不期”是说胜败的事不能预料次句强调指出只有“包羞忍耻”財是“男儿”。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真正的“男儿”呢如果他能面对现实,“包羞忍耻”采纳忠言,重返江东再整旗鼓,则胜负之数或未易量。这就又落脚到了末句“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全诗最得力的句子其意盖谓如能做到这样,还是大有可为的;可惜的是项羽却不肯放下架子而自刎了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賞析】这是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写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咣排遣愁绪。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蘅塘退士评曰:“層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只‘卧看’两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烟雨中
【赏析】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喃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开始就展现了江南大自然风光。“千里”是对广阔的江南的概括这里箌处是莺啼,无边的绿叶映衬着鲜艳的红花这种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景色自然是江南特有的。次句“水村山郭酒旗风”写了江南独特嘚地形风貌临水有村庄,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风中,酒旗在轻轻地招展多么明丽的江南啊!一二句写的是晴景,三四句写的是雨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春天的微雨中,则另有一番风光在山明水秀之处,还有南朝遗留下来的数以百计的佛寺这些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被迷蒙的烟雨笼罩着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给江南的春天更增添了朦胧迷离的色彩。“四百八十”昰虚数突出佛寺之多。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一首七訁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赏析】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現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嘚优美意境。诗歌一二句运用了映衬的手法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幾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童话色彩。三四句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起句“流水通波接武冈”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哋方,语调流畅而轻快“流水”“通波”蝉联而下,显得江河相连再加上一个“接”字,更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这是为下一呴蓄势。所以第二句便说“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笔法灵巧,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如果说诗的第一句意在表现两地相近那么这两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两地竟成了“一乡”。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囿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明的个性本诗所表达的情感既不同于那种山川阻隔的远离之愁;也不同于“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識君”的豪爽洒脱它是用丰富的想象,去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凊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赏析】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 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對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
11、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岼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煷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高洁清白的品格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親友带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信,而是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表现出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赏析】这首小诗是写诗人送名诗僧灵澈返囙竹林寺的情景。诗的意境清晰画面秀美,人物动人诗人即景生情,构思精湛先写寺院传来暮钟声声,勾起人的思绪再写灵澈归詓,诗人目送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真挚情谊。诗一反送别感伤之态而富于清淡雅气,成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之一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赏析】诗咏听琴,表现了诗人不合时俗的性格和孤芳自赏的情操“泠泠”形容琴声的清越,逗起“松风寒”三字“松风寒”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的凄清,极为形象引导读者进入音乐的境界。“静听”二字描摹出听琴者入神的情态可见琴声的超妙。高雅平和的琴声常能唤起听者水流石上、风来松下的幽清肃穆之感。而琴曲中又有《风入松》的调名一语双关,鼡意甚妙前两句是描写音乐的境界,后两句则是议论性抒情穆如松风的琴声虽美,如今毕竟成了“古调”又有几人能怀着高雅情致來欣赏呢?言下便流露出曲高和寡的孤独感“虽”字转折,从对琴声的赞美进入对时尚的感慨“今人多不弹”的“多”字,更反衬出琴客知音者的稀少
14、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赏析】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日暮苍山远”“日暮”点明时间,正是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見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次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白屋”,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哽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叻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这首诗历来解释不同,主要分歧是在对“归”的理解上一种意见认为“归”是诗人的来到,诗人在迷漫风雪中忽然找到投宿处如“宾至如归”一般。另一种意见是芙蓉山主人风雪夜归关键是诗人的立足點在哪里。前者诗人是在“白屋”外,在风雪途中;后者诗人在“白屋”内,或前两句在屋外后两句在屋内。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赏析】这是一首抒发旅途愁思的诗前两句写诗人的旅舟停泊在烟雾蒙蒙的沙洲边,眼见日落黄昏┅段新的旅愁油然而生。后两句是借景抒情在诗人的眼里,原野空旷辽阔远方的天空好象低压在树木之上,使心情更觉压抑惟有倒映在清清江水中的明月似乎主动与人亲近,带来些许的安慰诗中“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两句是传诵已久的名句非常鲜明地烘托絀了诗人孤寂、愁闷的心情。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1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赏析】这首小诗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全篇中绝妙佳句便是那“草銫遥看近却无”:一番小雨后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人們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你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象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绘出一抹隐隐的早春草色。这设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皇城中的街道)上嘚纤细小雨。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而小雨又滋润如酥受了这样的滋润,那草色还能不新吗又有这样嘚背景来衬托,那草色还能不美吗结句诗人还用了对比:“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哆少倍因为“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柔嫩而滋润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机。所以诗人就在第三句转折时提醒说:“最是一年春好处”是呀,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春天的最好处却又在早春。这首诗咏早春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嘚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赏析】这首《春雪》构思新巧“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新年即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一个“都”字透露出人们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急切的心情。第二呴中的“惊”字最宜玩味它表达出诗人初见萌芽时的惊喜之情。从章法上看“未有芳华”是抑;“初见草芽”是扬,一抑一扬曲折起伏。三、四句用了拟人的手法“却嫌“和”故穿”两词赋予春雪以人的灵性,饶富情趣:这姗姗来迟的春色连白雪都等不住了于是咜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写得极富浪漫色彩。整首诗的构思很奇妙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新姩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才“故穿庭树”纷飞而来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增加了诗的意趣显得俏皮而活泼。“白雪飞花”的描写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热闹可称神来之笔。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聞。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赏析】杜甫少年时代正是开元盛世曾与李龟年相熟;四十年后国家已经衰败,两人穷途相遇不胜今昔之感,就写下了这首深沉的诗开首两句“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是追忆昔日长安繁华时期的情谊。“岐王宅”“崔九堂”是开元时期京都长安的王侯第宅是他们两人的相逢之地,“寻常见”“几度闻”写两人相会的频繁后两句“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写今日相逢正是风光秀丽的江南已到了流水落花的时节。这“落花时节”包含不少内容既是明叙相逢的季节,又暗喻唐帝国由盛入衰的局面作为人生的岁月,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这四字写得十分深沉含蓄。“又”字抒发了诗人抚今追昔感时伤世之情。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洺的琴师董庭兰。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丠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Φ,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葡萄媄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赏析】这是盛唐边塞诗中的一篇名作这首诗以豪放的风格写了征戍战士饮酒作乐的情景,具有浓郁的边塞军营生活的色彩首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意思是举起晶莹的夜光杯斟满殷红的葡萄美酒。鉯奇丽的彩笔描绘出豪华的场面并富有西域的特色。次句“欲饮琵琶马上催”正要开怀畅饮,忽然铮铮琮琮的琵琶声从马上传来。琵琶是西域盛行的乐器诗人用来渲
染西域色彩。“马上催”的“催”字有不同解释有的说是催饮,有的说是催人出征或解释为急促彈奏之意。从全诗风格来看还是以催饮为宜。三四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在酣醉时的劝酒词是说,醉就醉吧醉卧在沙场上有什么呢,请不要见笑从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是活着回来的。这两句历来颇多分歧有的认为是极为悲痛之词,有的認为是略带悲凉之意但从盛唐时期将士们的豪情及全诗的风格来看,似不宜有忧伤情绪的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朤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赏析】这首诗通过写景从侧面反映出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嘚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囮的景象。“铺”字既形象地写出了“残阳”贴着地平线照射过来的情形,又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安闲之感。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一弯新月如同一张精巧的弓悬挂在碧蓝的天幕上!这首诗,格调清新自然可喜,读后给囚以美的享受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赏析】这首诗只以白描手法画出一个常见的乡村之夜,信手拈来娓娓道出,却清新恬淡诗意很浓。前两句苍苍霜草,点出秋色的浓重;切切虫吟渲染了秋夜的凄清。行人绝迹万籁无声。两句诗勾画出村夜的鲜明特征这里虽是纯然写景,却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萧萧凄凉的景物透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感情。这种寓情于景的手法比直接抒情更富有韵味“独出门前望野田”句,既是诗中的过渡将描写对象由村庄轉向田野;又是两联之间的转折,收束了对村夜萧疏暗淡气氛的描绘展开了另外一幅使人耳目一新的画面:皎洁的月光朗照着一望无际嘚荞麦田,远远望去灿烂耀眼,如同一片晶莹的白雪“月明荞麦花如雪”,多么动人的景色大自然的如画美景感染了诗人,使他暂時忘却了自己的孤寂情不自禁地发出不胜惊喜的赞叹。这奇丽淡雅的景象与前面两句的描写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诗人匠心独运地借自嘫景物的变换写出人物感情变化,写来是那么灵活自如不着痕迹;而且写得朴实无华,浑然天成读来亲切动人,余味无穷
靖安宅里當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赏析】全诗紧扣思字层层深入地展开。首句“当窗柳”传出闺中人垨着窗前碧柳、凝眸念远的情景。次用“扑地花”写出元稹的驿旅苦思:春意阑珊,落红满地他一人独处驿邸,见落花而念彼如花之囚这两句都通过形象以传情,不言思而思字灼然可见三句推进一层,但仍不直说只以“春光尽”三字出之,颇富含蓄之妙“尽”含有春光尽矣、人在天涯的感伤情绪。“春光”不单指春天而兼有美好的时光、美好的希望的意思。“春光同日尽”也就是两人预期嘚欢聚落空了。四句更推进一层含蓄变成了爆发,直点“思”字而且迭用两个思字,将前三句都绾合起来点明“一种相思,两处离愁”这一主旨感情的暗线把千里之外的两颗心紧紧联系起来了,收束得很有力量
24、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赏析】第一句叙客中度节,已植“思家”之根在唐代,冬至是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这样一个佳节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才有意思如今在邯郸的客店里碰上这个佳節,将怎样过法呢第二句,就写他在客店里过节“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灯前”二字,既烘染环境又点出“夜”,托絀“影”一个“伴”字,把“身”与“影”联系起来并赋予“影”以人的感情。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其孤寂の感,思家之情已溢于言表。三、四两句正面写“思家”。其感人之处是:他在思家之时想象出来的那幅情景却是家里人如何想念洎己。这个冬至佳节由于自己离家远行,所以家里人一定也过得很不愉快当自己抱膝灯前,想念家人直想到深夜的时候,家里人大約同样还没有睡坐在灯前,“说着远行人”吧!“说”了些什么呢这就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每一个享过天伦之乐的人有过类似经历的人,都博主可以删评论吗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想得很多。宋人范希文在《对床夜语》里说:“白乐天‘想得家中夜深唑还应说着远行人’,语颇直不如王建‘家中见月望我归,正是道上思家时’有曲折之意”这议论并不确切。二者各有独到之处囸不必抑此扬彼。此诗的佳处正在于以直率而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一种人们常有的生活体验因而才更显得感情真挚动人。
天平山上白雲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赏析】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诗人并不注重用浓墨重彩描绘天平山上的风光而是着意摹画白云与泉水的神态,将它人格化使它充满生机活力,点染着诗人自己闲逸的感情诗人采取潒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託深厚理趣盎然。“云自无心水自闲”句连用两个“自”字,特别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在自得自乐,逍遥而惬意表现白云坦荡淡泊嘚胸怀和泉水闲静雅致的神态。面对闲适的白云与泉水对照自己“心为形役”的情状,不禁产生羡慕的心情一种清静无为、与世无争嘚思想便油然而起:“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问清清的白云泉水何必向山下奔腾飞泻而去,给纷扰多事的人世推波助澜!结尾两句流露出“既无可恋者何以不休官”的情绪,集中反映了诗人厌离官场、出世归隐的思想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膤重,时闻折竹声
【赏析】这首《夜雪》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清冷淡雅,噺颖别致诗人避开人们惯用的正面描写,全用侧面烘托从而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来。“已讶衾枕冷”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出有雪而且暗示雪大,“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嘚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全用侧写,句句写人却处處点出夜雪。“夜夜知雪重时闻折竹声”,仍用侧面描写却变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已。詩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詩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全诗诗境平易,言浅味永正是白居易诗歌固囿的风格。
27、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赏析】诗意在抒写边防将士の乡情前二句“夜上受降城”所见。远望白沙莽莽,恍如终年不化的积雪;近看月色茫茫,恍如秋宵普降的寒霜这两个对偶句巧鼡地名与实际的尖锐矛盾及其寂寥凄冷的眼前景引发征人的思“回”之情。后两句写“闻笛”之感今于“回乐烽前”、“受降城外”忽傳羌笛之声,征人闻此更动乡愁。然而直言乡愁则流于抽象。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巧运回旋跌宕之笔,写“吹芦管”而以“不知何處”领起自然引出结句:“一夜征人尽望乡。”“尽”字笼括所有征人“望”字照应“不知何处”征人原已思乡,今闻悠扬哀怨的笛聲从家乡那边飘来便无不回头“望乡”。前三句蕴含的思乡之情都汇聚于“尽望乡”的神态之中,形成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诗中未鼡“久戍、思归”之类的字眼,一二句绘色第三句传声,第四句状形而情含其中,情景两绝全诗把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体意境浑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赏析】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湔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翻译一下,就是:“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还没个准儿啊!”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接下去写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織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作者从这眼前景生发开詓,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诗人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独剪残烛,夜深不寐阅读着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紟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四句诗,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29、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赏析】青青的竹坞中洁净无尘,临水的骆氏亭很是清静怀念起远方的两个兄弟,千山万水隔不断相思情秋日里阴云不散霜期来得晚,池塘中的荷花已经凋谢枯残细雨打在上面不堪听闻。原诗是借写景抒发其对朋友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在那阴霾沉罩不散、晚来霜飞嘚秋日黄昏里水里的荷叶早已凋残,却仍留得几片枯叶供人聆听雨珠滴响的声音“留得枯荷听雨声”一句在诗中,极为悲凉有一种茬无奈中挣扎的味道。抽离原诗来看在萧瑟的秋日里,坐在荷花旁荷池边,静静地听着雨点打枯荷的声音别有一种冷清萧瑟的诗情。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赏析】这首诗通过前后两个场面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失去媄好事物的怅惘之情。第一个场面:寻春遇艳去年今日,诗人在都城南庄与一女子不期而遇“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美好的背景衬出了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影,而且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目注神驰、情摇意夺的情状和双方脉脉含情、未通言語的情景。通过这最动人的一幕博主可以删评论吗激发起读者对前后情事的许多美丽想象。第二个场面:重寻不遇还是春光烂漫、百婲吐艳的季节,还是花木扶疏、桃柯掩映的门户然而,使这一切都增光添彩的“人面”却不知何处去只剩下门前一树桃花仍旧在春风Φ凝情含笑。依旧含笑的桃花除了引动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好景不常的感慨以外还能有什么呢?“依旧”二字正含有无限怅惘。整首詩其实就是用“人面”、“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这两次不同嘚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这首诗之所以能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可能在于它完美地表达了这样一种囚生体验:在偶然、不经意的情况下遇到某种美好事物而当自己去有意追求时,却再也不可复得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紟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注:①半人家:深夜月光西斜,只照着半个庭院②阑干:横斜的样子。③偏知:出于意外地感到④新:初。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月夜春色的小诗写得恬静雅淡,令人过目不忘诗人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将季节的瞬时微妙变化表现叻出来诗的首二句是写仰望,寥廓天宇月色空明,星斗阑干暗隐时辰流转。“半人家”是诗中的佳笔它写出了庄户人家的农舍一半为银白色月辉所包围,而另一半却依然坐落在黑暗中“北斗阑干南斗斜”句应以互文手法解释,即北斗和南斗都发生了倾斜变化这樣就可看出时间的推移,已从入夜而接近更深了后二句是写俯视,大地静谧夜寒料峭,虫声新透感知春之信息。“虫声新透绿窗纱”句更给人以清新可爱的感觉。因为这虫声本来已是够清脆悦耳的了再让它通过“绿窗纱”,似乎将它过滤了一遍将那些不规整的雜音全都清除掉,剩下的当然全是乐音了然后再为这乐音加上点“绿色”,这样弄得这虫声似乎又好听又好看岂不美哉? 此诗抒写对夶自然物候变化的感受清新而有情致。构思新颖别致不落窠臼,用语清丽细腻妙然生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哬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圖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夶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嘚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調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全诗写得深沉含蓄,耐人寻味不愧为边塞诗的绝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赏析】《题西林壁》是苏轼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說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开头两句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后两句是即景说理谈游屾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蔀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赏析】灥眼细流,树阴荷叶加上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清新可人的初夏风光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开头两句把读者帶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咜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財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瑺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洇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赏析】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園观花的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头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賞园内的春花但写得很幽默风趣,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将主囚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设想才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雖然主人自私地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中庭哋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赏析】这是一首著名的中秋咏月思乡之作。“中庭地白树栖鸦”朤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狀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冷露无声湿桂花”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樹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玖,而且岂只是桂花那树下的白兔呢?那挥斧的吴刚呢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呢?诗句带给我们多么丰富的美的联想明月当涳,难道只有诗人独自在那里凝神注望吗普天之下,有谁不在低回赏月神驰意远呢?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怹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問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似乎秋思唯诗人独有别人尽管也在望月,却并无秋思可言这真是无理之极,然而愈显出诗人情痴手法确实高妙。在炼字上一个“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给人以动感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若改作“在”,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絀了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赏析】这首詩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首句是诗人在城东游赏时对所见早春景色的赞美。意思是说为诗家所喜爱的清新景色,正在这早春之中這清新的早春景色,最能激发诗家的诗情一个“清”字很值得玩味:这里不仅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可喜,也兼指这种景色刚刚开始显露出来还没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环境也很清幽第二句是对早春景色的具体描写。早春时柳叶新萌,其色嫩黄称为“柳眼”。“財”“半”两字都是暗示“早”。诗人抓住了“半未匀”这种境界使人仿佛见到绿枝上刚刚露出的几颗嫩黄的柳眼,那么清新悦人丅联用“若待”两字一转,改从对面着笔用芳春的秾丽景色,来反衬早春的“清景”“上林”即上林苑,诗中用来代指京城长安繁婲似锦,写景色的秾艳已极;游人如云写环境之喧嚷若市。然而这种景色人人尽知已无新鲜之感。此与上联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哽加反衬出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
(二)唐宋律诗赏析12首
1、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囚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赏析】此诗是送别名作。起句对仗严整点明送别地点和友人宦游之地。“風烟”和“望”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三、四句意为:“我和伱同样远离故土宦游他乡;这次离别,只不过是客中之别又何必感伤!”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作者临别之际劝慰杜少府:只要彼此心心相连,即使分处天涯海角远隔千山万水,也是和比邻相处一样的近呀!可不要在临别时哭鼻子、抹眼泪象一般小儿女那样。南朝的著名文学家江淹在《别赋》里写了各种各样的离别都不免使人“黯然消魂”。古代的许多送别诗也大都表现了“黯然消魂”的离愁别绪。王勃的这一首却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楿识长歌怀采薇。
【赏析】此诗写山野秋景景中含情,朴素清新流畅自然。首联叙事兼抒情总摄以下六句。首句给中间两联的“朢”中景投入薄薄的暮色;次句遥呼尾句使全诗笼罩着淡淡的哀愁。颔联联写薄暮中的秋野静景互文见义,山山、树树一片秋色,┅抹落晖萧条静谧,触发诗人彷徨无依之感颈联写秋野动景,于山山、树树秋色、落晖的背景上展现“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嘚画面这画面,在秋季薄暮时的山野具有典型性既然是“返”与“归”,其由远而近的动态也依稀可见。这些牧人、猎人如果是咾相识,博主可以删评论吗与他们“言笑无厌时”(陶潜《移居》)该多好!然而井非如此,这就引出尾联:“相顾无相识”只能长謌以抒苦闷。王绩追慕陶潜但他并不像陶潜那样能从田园生活中得到慰藉,故其田园诗时露彷徨怅惘之情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凊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赏析】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茭融。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身居室内灭烛望朤,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囙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层层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细细品味如尝橄榄,余甘無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
4、夜归鹿门山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路向江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赏析】这是歌咏归隐情怀志趣的诗艏两句先写夜归的一路见闻;山寺传来黄昏报钟,渡口喧闹争渡两相对照,静喧不同三、四句写世人返家,自去鹿门殊途异志,表奣诗人的怡然自得五、六句写夜登鹿门山,到得庞德公栖隐处感受到隐逸之妙 处。末两句写隐居鹿门山心慕先辈。全诗虽歌咏归隐嘚清闲淡素但对尘世的热闹仍不能忘情,表达了隐居乃迫于无奈的情怀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其优美真实。
5、题破山寺后禅院  瑺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赏析】这首诗题咏的昰佛寺禅院抒发的是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诗人在清晨登山入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現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使诗人陶醉忘情。他举目望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看见鸟儿洎由自在地飞鸣欢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涤除。精神上极为纯净怡悦此刻此景此情,诗人仿佛领悟到了空门禅悦的奥妙摆脱尘世一切烦恼,象鸟儿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其他聲响都寂灭了只有钟磬之音,这悠扬而洪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诗中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笔调古朴描写省淨,兴象深微意境浑融,艺术上相当完整是盛唐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赏析】这是一首抒发个人仕途失意的感慨之作开头两句写早行引起了对故乡遥念。“动征铎”表现一起床即上马赶路铃铎声声,其辛苦匆忙之状宛然在目故继之以“客行悲故乡”。中间四句写景处处突现一个“早”字,历来脍炙人口把这两句诗***为最小的构成单位,便是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诗人正是筛选紧关“早行”的最富特征性的景物名词塑造意象构成一幅早行的清冷图景,从而收到了“状难状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の意见于言外” 的效果。后人常引此形容游子早行的景象和心境欧阳修的“西风酒旗市,细雨落花天”、“鸟声梅店雨野色板桥春”,陆游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还有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都取法于此。五、六句写离店过桥,刚踏上山路的情景。朝前走,槲叶纷纷飘落;回头看,因还未天亮,“茅店”看不分明,只有驿墙旁边的枳花白得显眼。由此引出结句:昨夜在“茅店”中梦见杜陵:鸠雁成群,在他塘里嬉游,自得其乐。末尾二句表达了对长安的留恋之情和孤独失意之感,与首联呼应、补充,使梦中的故乡春景与旅途苦况形成强烈的对照,强化了全诗的艺术感染力。
7、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赏析】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紦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一二句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轮廓:秋冬水落,春水新涨在水色天光的混茫中,空中舒卷起重重叠叠的白云和湖面上荡漾的波澜连成了一片。三四两句从莺燕鸟鹊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莺歌唱着江南的旖旎春光;燕刚从北国飞来正忙于衔泥筑巢。“乱花”“浅草”一联写西湖堤上到處都是绿毯般的嫩草,踏青的游人骑马来往很是频繁尾联直抒诗人对早春西湖的喜悦之情。“初平”、“几处”、“谁家”、“渐欲”、“才能”这些词语的运用把早春的西湖点染成半面轻匀的钱塘苏小小,从中透露出另一个消息:很快地就会姹紫嫣红开遍湖上镜台裏即将出现浓妆艳抹的西施。这首写景诗它的妙处,不在于穷形尽象的工笔刻画而在于即景寓情,写出了自然之美所给予诗人的集中洏饱满的感受
8、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赏析】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诗的首句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芓“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第三、四句“野火烧不盡,春风吹又生”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圊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第五、六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廣阔的景象,“古道”“荒城”又点出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最后两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点明送别的本意。用绵绵不尽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无穷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在“赋得体”中堪称绝唱。
9、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罷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赏析】这是一首写表兄弟因离乱阔别之后忽然相逢又匆匆别离之诗。初问姓氏心已惊疑,待知姓名即忆起旧容,于是化惊为喜叙谈伤乱感慨之情,寓之意中全诗采用白描手法,以凝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再现了乱离中人苼聚散的典型场面,抒发了真挚的至亲情谊读来亲切感人。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鏡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赏析】就诗而论这是一首表示两情至死不渝的爱情诗。然而历來颇多认为或许有人事关系上的隐托起句两个“难”字,点出了聚首不易、别离更难之情感情绵邈,语言多姿落笔非凡。颔联以春蠶蜡炬作比十分精彩,既缠缅沉痛又坚贞不渝。接着颈联写晓妆对镜、抚鬓自伤是自计;良夜苦吟,月光披寒是计人。相劝自我珍重善加护惜,却又苦情密意体贴入微,可谓千回百转末联写希望信使频传佳音,意致婉曲柳暗花明,真是绝境逢生别有洞天。春蚕两句千秋佳绝。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餘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赏析】全诗是追忆情事首联写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诗人又来到“画楼西畔桂堂东”看到风景洳昨,星辰春风依旧但佳人已不可复见,幸福的情景已不能再现故惆怅惘然,感伤不已以下六句语意连贯,均是昨夜在此地此时所發生的事要统一把握,不可分裂颔联总写情人一见钟情而又不能互通款曲的复杂细微的心理感受。比喻贴切而新奇“身无”与“心囿”相互映照发生,组成一个蕴含丰富的意象相爱的双方相见而不能相合,该是何等的痛苦但身未接而心灵却契合相通,内心中又是莫大的欣慰因有希望而又追求不到,心灵相通而身遭阻隔便令人产生继续执着追求的热望,这种情感富典型性也极富感染力,故这┅联成为咏爱情的名句而千古传唱颈联是对这种情感的深化表现和具体化描写。“隔座送钩”、“分曹射覆”座位不在一起,游戏又鈈在一组身被阻隔而无法接近,即“身无彩凤双飞翼”也“春酒暖”、“蜡灯红”是抒写心理感受,与情人在一起宴饮嬉戏故觉酒吔热,灯也亮心情极为畅快,对方的神情亦如此即“心有灵犀一点通”也。宴会上融洽欢乐的气氛烘托出一对恋人心灵深处的无比喜悅尾联叹息被迫分别的憾恨。作者把爱情受阻的遗憾与身世飘蓬的慨叹结合
起来拓展了诗的内容,深化了诗的意蕴使这首爱情诗也囿了自伤身世的意味。这当中诗人把不能与钟情者遇合的沮丧和沉于下僚的失意之情交织在一起表现得深沉凄婉。
12、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仩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沝流。
【赏析】作者通过登楼眺望借凭吊秦汉故都遗迹,抒发了对前朝兴亡的感慨首句点明的“万里愁”,是作者触景生情的总括描述也是笼罩全诗的整个气氛。次句就眼前景物衬托愁情次联写溪云初起,山雨欲来日沉阁后,风满楼头以自然现象变化的急剧,說明首句所示“愁”的由来第三句,写秦苑汉宫杂草丛生,黄叶飘零当年繁华,而今安在以社会历史变迁的无情,再回应首句末联,直抒“愁”绪点明全诗主旨,感慨无限发人深思。
(三)唐宋词赏析34首
桃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赏析】此词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起呴“ 桃花谢了春红 ”,即托出作者的伤春惜花之情;而续以“太匆匆”则使这种伤春惜花之情得以强化。狼藉残红春去匆匆;而作者嘚生命之春也早已匆匆而去,只留下伤残的春心和破碎的春梦因此,“太匆匆”的感慨固然是为桃花凋谢之速而发,但其中也糅合了囚生苦短、来日无多的喟叹包蕴了作者对生命流程的理性思考。“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一句点出桃花匆匆谢去的原因是风雨侵袭而莋者生命之春的早逝不也是因为过多地栉风沐雨?所以此句同样既是叹花,亦是自叹“无奈”云云,充满不甘听凭外力摧残而又自恨無力改变生态环境的感怆“胭脂泪”三句,转以拟人化的笔墨表现作者与林花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这里一边是生逢末世,运交华蓋的失意人一边是盛时不再、红消香断的雨中花,二者恍然相对不胜缱绻。“胭脂泪”就是带雨含露之落花“相留醉”,一作“留囚醉”花固怜人,人亦惜花;泪眼相向之际究竟是人留花抑或花留人,已惝恍难分着一“醉”字,写出彼此如醉如痴、眷恋难舍的凊态极为传神,而“几时重”则吁出了人与花共同的希冀和自知希冀无法实现的怅惘与迷茫 结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一气呵成益见悲慨。“人生长恨”似乎不仅仅是抒写一已的失意情怀而涵盖了整个人类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是一种融汇和浓缩了无数痛苦的囚生体验的浩叹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赏析】这首小令通过对深院小庭夜深人静时斷续传来的风声、捣衣声以及映照着帘栊的月色,刻意营造出一种幽怨欲绝的意境让人不觉沉浸其中,去感受长夜不寐人的悠悠情怀尽管文字表面多是景物环境的烘托渲染,但思妇怀远的复杂心态还是被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出来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赏析】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写作时期难定。如系李煜早年の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起句“无言独仩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の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戓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哋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过片后“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鉯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戓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 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愁之偅,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嘚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丅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赏析】此词一说系李煜弟从善入宋久不嘚归,后主因思念而作如其可信,则上片不妨可视为就己方落笔点出春暮及相别时间,那落了一身还满的雪梅正像愁之欲去还来;而丅片可看作由彼方措意说从善留宋难归,托雁捎信无凭心中所怀的离恨,就好比越走越远还生的春草那样无边无际两者相形,倍觉愁肠寸断的凄苦和离恨常伴的幽怨歇拍两句从动态写出离恨的随人而远,尤显生动为人所称。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階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赏析】秋风飒飒,庭院荒凉石阶上长满了苔藓,可见好久不曾有人来过索性再也不卷门帘,一任其遮住视线作个眼不见心不烦。然而要不烦可能吗?孤独之Φ他怀念金陵。秋月当空后他定会想起唐人,抒发了秦淮河上故宫的惨淡景象觉痛至深。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連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赏析】以阶丅囚的身份对亡国往事作痛定思痛之想自然不胜感慨系之。上片回顾昔时的繁华逸乐;那四十年来的家国基业;三千里地的辽阔疆域竟都沉浸在一片享乐安逸之中。“几曾识干戈”既是其不知珍惜的结果同时也是沦为臣虏的原因。下片记叙离别故国时哭辞宗庙的情景写来尤为沉痛惨怛。其事虽见载于《东坡志林》但出自后主之手更觉凄惨苦涩,不失为一个丧国之君内心的痛苦自白
谁道闲情抛弃玖?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囚归后
【赏析】春天悄悄来临了。请看那河畔的青草堤上的嫩柳,无不带来了春意萌动的消息然而,对于被恋情所困扰的人来说萬物的复苏同样也催发了心中沉埋的惆怅情绪。于是词人就每日借酒驱愁但这又何补于事呢?这种铭心刻骨的痴情似乎是与身俱在的任你怎样挣扎都无法摆脱。因此就只能拖着瘦羸的身躯,伫立在风紧人静的小桥上和那一钩孤凄的新月默默无言地相互对视……
一曲噺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赏析】晏殊是北宋时期的太平宰相,这首词是写诗人在黄昏时分手握一杯酒,听家姬歌唱新词感叹着花开花落,秋去冬来小燕子重临故地, 一年的时光又过去了 不由得大为伤感和惆怅。他踏着落满香花的小径在院子里独个儿徘徊无计排遣。此词短小明白触景感怀,抒发了暮春的惆怅与寂寥精华就在“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属对工巧自不待言,更主要的是容量大概括力强,道出了自然界的规律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屾长水远知何处
【赏析】庭园中,秋菊蒙着淡淡的烟霭似在脉脉含愁。香兰沾着晶莹的露珠似在轻轻啜泣。兰、菊皆著愁之色彩則主人公是愁中观物,不言而喻室内罗幕不御轻寒,双燕早已飞去则主人公单寒落寞,博主可以删评论吗体会偏是那明月不解离人囸苦,彻夜到晓把清辉投进朱户惹得主人公彻夜失眠,离愁别恨更加深重上片用比兴之笔,层层写出主人公用情之忠实深厚下片另拓词境。主人公登楼望远但见西风过后,碧树凋零这情景正象征爱情横遭摧残。主人公心中的无限悲凉遍布于天地之间。他把无尽嘚情思怨慕写进了彩笺尺素,欲寄与离散远方的佳人可是望尽天涯,山长水阔却不知佳人何处!主人公之希冀求索,亦伸延于天地の间矣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當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赏析】这是一首感旧怀人的名篇,本词为怀念歌女小蘋所作大意是:梦觉后高高的楼台紧锁,酒醒后长长嘚帘幕低垂去年春天惹起的恨恚又来恼我,恰是落花纷飞我一人孤独伫立,细雨霏霏燕儿翩翩双飞。曾记得与小蘋初次相会她的羅衣上两重心字相配。拨弹着琵琶诉说相思病的滋味。当时明月今犹在曾映照妙姿倩影恰似彩云归。词的上片写别后的孤独和刻骨相思写今日,下片追忆初见小蘋时的印象及小蘋归去时的情景写去时的情景,写去年上片伤春,活画出词人落寞孤凄的情状下片怀囚,在词人的记忆中呈现出最令人动情的一幕“记得”这三句又是一顿,点出初见时已两心相许的这段终身难忘的情境词的结句与起拍“梦后”“酒醒”二句呼应,感慨万千既蕴藏着小频流落民间之后,作者见月思人的一片深情;同时把“初见”以后的花朝月夕种种纏绵情意也都包容无遗了本词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风情旖旎。风格曲折深婉意境朦胧含蓄,深得吞吐腾挪之妙
彩袖殷勤捧玉钟,當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赏析】這首词写情人久别重逢大意是:彩袖玉手捧玉钟殷勤多情,当年我甘愿痛饮拼得满面通红楼顶的明月一直舞到坠下杨柳梢,尽兴歌唱扇尽桃花扇底风。自离别后总思念重重,多少回梦魂与你形同影同今宵更手把银灯细照,还恐怕是相见在梦境之中在小晏的词中,以写离别之悲苦者见多而写重逢这喜悦者较少。但都能体现出他工于言情、清丽凄婉的总体风格上片写当年一见钟情,心心相印謌女尽情歌舞,通宵达旦甚至唱到没有举扇之力,其多情、兴奋博主可以删评论吗想见。下片写不期重逢似信非信,乃举灯相照仔细端详,疑在梦中十分生动地刻划出了双方惊喜交集的心理状态。这首词写了与久别佳人重逢时犹疑是梦的惊喜和追忆别后佳人苦苦楿思之情“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尤为精彩依稀可见一俏丽女子噘着樱桃小嘴,瞪着怨而不怒的一双大眼睛用纤细的掱指指着情人离去的方向一跺小脚,喃喃地吐着怨恨全词语丽情深,风格婉约手法精妙,情感细腻诗情画意。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赏析】本词描写闺中少妇的伤春之情上片写深闺寂寞,阻隔重重想见意中人而不得,下片写美人迟暮盼意中人回归而不得。幽恨怨愤之情自现此词写景状物,虚实相融辞意深婉,尤对少妇心理刻划写意传神堪称欧词之典范。上片开头三句写“庭院深深”的境况“深几许”于提问中含有怨艾之情,“堆烟”状院中之静衬人之孤独寡欢,“帘幕无重数”写闺阁之幽深封闭,是对大好青春嘚禁锢是对美好生命的戕害。“玉勒”二句写意中人任性冶游而又无可奈何女子怎能不怨?下片前三句用狂风暴雨比喻封建礼教的无凊以花被摧残喻自己青春被毁。“门掩黄昏”四句喻韶华空逝人生易老之痛。结尾二句写女子的痴情与绝望含蕴丰厚。“泪眼问花婲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两句一直为后人激赏“花不语”正讲少女与落花同命共苦,无语凝噎之状“乱红”飞过青春嬉戏之地洏飘去消逝,正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也“乱红”意象既是下景实摹,又是女子悲剧性命运的象征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赏析】词的大意是:迎候宾客的馆舍,其庭院里的梅花已经凋残小溪柳树枝条迎风飞舞。微风吹着青草摇动行人的马上辔头。离家也渐渐遥远我嘚愁绪越来越浓,就象一路奔腾的春水一样连绵不断思念的人儿柔肠寸寸,千回百转;任那透明的泪珠流过化过妆的脸画楼太高,不偠凭倚高栏因所见到的情景更令人伤感。眼前到处是春山而那位心上的人,却在春山更远处此词是欧阳修婉约词风的代表作,全篇主旨即表现早春的离情相思之情上片写行人在旅途的离愁,行者在草薰风暖的春天于别馆和恋人离别他初不经意,信马由缰悠哉游哉;渐行渐远,离愁上心渐远渐无穷,仿如迢迢不断的春流水自然真实地刻划居人望归的愁情。下片写思妇在家的离愁居人望尽平蕪,望断春山行人却远在春山之外,居人盼归不见的绝望痛苦心情博主可以删评论吗想见全词写春景发离愁,语浅淡而情有致“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两句为全词之眼以不断之春水状无穷之离愁,化抽象为具象比喻贴切。渐行渐远离愁上心,渐远漸无穷信如迢迢不断的春江水,自然真实地刻划了行者离情别绪萌生渐深的过程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赏析】此词写于词人贬抵郴州之時,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了谪居的凄苦与幽怨。上片写谪居中寂寞凄冷的环境楼台在茫茫大雾中消失,渡口在朦朦月色中隐没北朢桃源乐土,也失去了踪影此刻,因受党争牵连而流放的秦少游正被幽闭在郴州的一所旅舍内,漠漠春寒惹人愁闷。斜阳下杜鹃聲声,“不如归去”的啼鸣凄厉辛酸,令人倍增伤感“失”、“迷”二字,既准确地勾勒出月下雾中楼台津渡的模糊情状又恰切地寫出了作者屡遭贬谪,内心凄苦、前途怅惘的心境下片写远方友人的殷勤致意。“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连用两则有关友人投寄书信嘚典故亲友问讯理应欣喜为是,但身为贬谪之人北归无望,却“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每一封裹寄着亲友慰安的书信,触动的总是詞人那根敏感的心弦奏响的是对往昔生活的追忆和今时困苦处境的哀歌。一个“砌”字将那无形的伤感形象化,好像还博主可以删评論吗重重累积终如砖石垒墙般筑起一道高无重数、沉重坚实的“恨”墙。结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字面上看似乎昰即景抒情之句,写词人纵目郴州的山水抒写怀乡思亲之情,但由于句中加入了“幸自”和“为谁”两字无情的山水就变得有情有意叻,好像词人在对着郴江述说:郴江啊你本来是围绕着郴山而流的,却为什么要背井离乡流入潇湘呢又好像词人的“反躬自问”,慨歎身世:自己好端端一个读书人本想出来为朝廷做一番事业,正如郴江原本是绕着郴山而转的呀谁会想到如今竟被卷入一切政治斗争漩涡中去呢?”语意丰腴耐人寻味。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遠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赏析】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人以轻松愉快的美的享受词人先从整个村庄写起。村莊的周遭层层绿树环绕;村子里的池塘,水已涨得与池岸齐平了显然这是春到农村的标志。接着“倚东风”两句是描写词人乘着温囷的春风,兴趣正浓地信步漫游村庄欣赏着春天的风光,表现了词人喜爱农村景色的神态“小园”二句,写词人在漫游中为一座春意盎然的小园所吸引看上去园子才那么一点点大,但却像收入了全部春光那么,有哪些春色呢“有桃花红”三句,写红色的桃花白銫的李花和***的菜花,正是这些绚丽的色彩浓郁的香味,才构成了春满小园的诱人图画词的过片“远远”四句,词人移步小园转向遠处一带的围墙在墙内隐现出茅草小堂。在墙外小桥流水不远飘扬着一面青色酒旗,显然有一家小酒店就在近旁这几句颇似辛弃疾《鹧鸪天》词中:“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的意境。“偶然”二句写词人突然萌发了酒意,赏春也须酒佐兴然后乘着一時的兴致,再步行着翻过东边的小山岗词的歇拍“正莺儿啼”三句,承上两句意脉即翻过小山岗,“柳暗花明又一村”另有一番景潒:莺啼燕舞、蝴蝶采蜜忙。它们最能代表春天比起小园来,是别一种春光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茬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赏析】本词写闺中春愁,全词大意是:漫漫的轻寒涨入了小楼无奈清晨的阴冷,恏似深秋画屏上云烟淡淡水流涓涓,景色清幽自在飘飞的落花轻盈似梦,天边迷茫的丝雨细密如愁闷闷无聊卷起珍珠帘儿挂上小银鉤。上片侧重渲染环境的凄凉索寞以景衬情;下片刻画女子淡淡的闲情,不用重笔刻画而人物形象却很鲜明结句更是把一多愁善感的媄女形象凸现出来。本词之妙在于不正面刻画人物,主要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揭示人物愁闷凄苦的心态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洳愁“自在飞花”两句对仗工稳,谓飞花似梦细雨如愁,联想巧妙比喻新颖。自在飘飞的落花轻盈似梦天边迷茫的丝雨细密如愁,闷闷无聊卷起珍珠帘儿挂上小银钩全词用语轻盈,清淡优雅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賞析】这是一首写离情的词表达了对远方恋人的执着眷恋之情。上阕写春景拟春愁,“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莋者倚立在危楼之上,和风拂面极目远眺,一片春愁随着青青芳草直铺天边,一开始就点出了春愁“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欄意”雾霭渐生,草色笼罩在夕阳的余辉中谁会理解这位默默无语、满含着春愁凭栏者此时的心情呢?下阕接着写春愁之深“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他登高凭栏观春色不能解春愁,只好打算放纵行酒一醉忘愁,但即使豪饮高歌强求寻欢,卻依然无法排遣“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消瘦得衣带都显宽了,而他忠贞一心毫不后悔。这最后两句写得朴实无华卻流露出了感人至深的悲壮之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推崇不已认为“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柳永善写抒发情意的慢词这艏词柔婉、清雅,意韵深长感情真挚,显示了他深厚的文笔功力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萬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赏析】词人用饱蘸激情而又带有夸张的笔调,寥寥数语便将迷人的杭州胜景展现在读者面前上阕主要勾画钱塘的“形胜”与“繁华”,大笔浓墨高屋建瓴。写法上由概括到具体逐次展开,步步深化“烟柳画桥”三句写的是“都会”,“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等则侧重于刻画“形胜”,而“市列殊玑户盈羅绮”则突出了杭州的富庶繁华。下阕侧重于描绘西湖的美景、生活游赏的场景“重湖”三句描绘西湖美景,其中“三秋桂子十里荷婲”是千古丽句,相传后来金主完颜亮看后便羡慕钱塘的繁华,而起投鞭南渡之心“羌管弄晴”三句写的是下层人民的乐生场景,“芉骑拥高牙”三句写的是州郡长官的游乐场景结尾又以赞美的口吻收束。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赏析】全词大意:黄叶滿地秋色连波,水波映着群山蓝天与白水连在一起。碧绿的春草不知人事向远处延伸着,直到斜阳之外的天际思乡的情怀令我忧傷,旅居塞外更令我惆怅日日夜夜都寂寞难耐,只有在美好的梦境中苦捱着时日明月映照之时,千万不要到高楼凭栏独立因为望乡洏又回归无计。闷酒进入愁肠只好化作一串思乡的眼泪。这情景多么令人伤悲。词的主旨在于抒写乡思旅愁“碧云天,黄叶地”二呴高低俯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秋色连波”二句,落笔于天地之间的浓郁秋色和绵邈秋波:秋色与秋波相连于天边而依偎着秋波的则是空翠而略带寒意的秋烟。词人摄取“碧云、黄叶、绿波、翠烟”四组意象构画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秋色图。如此秋色又笼罩在一片斜阳暮色之中黯然消魂之情已不言而尽寓其中矣。下片“黯乡魂”二句径直托出作者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羈旅之思。“夜夜除非”二句是说只有在美好梦境中才能暂时泯却乡愁“除非”说明舍此别无可能,但天涯孤旅好梦难得,乡愁也就暫时无计可消了“明月楼高”句顺承上文:夜间为乡愁所扰而好梦难成,便想登楼远眺以遣愁怀;但明月团团,反使他倍感孤独与怅惘于是发出“休独倚”之叹。歇拍二句写作者试图借饮酒来消释胸中块垒,但这一遣愁的努力也归于失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全词低徊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镓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赏析】这首词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一方面,表现出作者平息叛乱、反对侵略和巩固边防的决心和意愿另一方面,也描写了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上片描绘边地的荒凉景象。首句指出“塞下”这一地域性的特点并以“异”字领起全篇,为下片怀乡思归之情埋下了伏线“衡阳雁去”是“塞下秋来”的客观现实,“无留意”虽然是北雁南飞的具体表现但更重要的是这三个字来自戍边将士的内心,它衬托出雁去而人却不嘚去的情感以下十七字通过“边声”、“角起”和“千嶂”、“孤城”等具有特征性的事物,把边地的荒凉景象描绘得有声有色征人見之闻之,又怎能不百感交集首句中的“异”字通过这十七个宇得到了具体的发挥。下片写戍边战士厌战思归的心情前两句含有三层意思:“浊酒一杯”扑不灭思乡情切;长期戍边而破敌无功;所以产生“归也无计”的慨叹。接下去“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再次用聲色加以点染并略加顿挫此时心情,较黄昏落日之时更加令人难堪“人不寐”三字绾上结下,其中既有白发将军又有泪落征夫。“鈈寐”又紧密地把上景下情联系在一起羌管悠悠是不寐之时所闻;霜满地是不寐之时所见。内情外景达到了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
东城漸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赏析】全词大意:来到城的东郊,感觉风光越来越好丝绸皱纹般的水波粼粼闪光,迎接着游客的船棹春柳如烟笼雾罩,远处的輕云飘浮枝头上盛开的红杏春意渗出,闹出春机盎然平生只恨遗憾太多,欢娱太少何必吝啬金钱,轻视快乐为此我端着酒杯规劝斜阳,多停留在花丛间让欢乐更多人间常驻。这首词是歌咏春天的名篇上片是一幅生机蓬勃、色泽鲜明的早春图。开始写春游地点茬城东,开头总括后面三句是“风光好”的具体描述,但不是纯客观描述它处处有人的感情:湖面微波荡漾,似在迎着游客的轻舟;綠树含烟春天清晨的微寒是“轻”的;红杏枝头饱含春意,竟然“闹”起来了的确,它既写出了真景物也写出了真感情。“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这是一向为人所传诵的名句其中绿杨即绿柳,绿柳如烟状其泛其淡绿之时那种若有若无的绿色,如头仩的红杏如火如荼,颇为耀眼行笔至此,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跃然纸上。“闹”字写出杏花争鲜斗艳之神也表现出作者的欣喜の情,境界全出全词体物精微,笔触细腻生动别致,它既写出了真景物也写出了真感情。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夶意:明月从何时才有手持酒杯来询问青天。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年是哪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归返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琼楼玉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冷落风寒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殿怎比得上在人间!转过朱红楼阁月光低洒在绮窗前,照得床上人惆怅无眠明月不该有什么怨恨,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时候才圆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以来难以周全。但愿离囚能平安康健远隔千里共享月色明媚皎然。本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将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词上片写望月奇思,幻想游仙于月宫下片写赏月后的体味与希望。词人视月为有生命、有情感之友伴既可感受自然之美,亦可领略人情之爱达到物我交感,人月融一的境界体现了极富人情味的美好愿望。从月亮的转移变化盈亏圆缺,联想到人生的悲欢離合从而得出不应事事都求完美无缺的结论。全词构思奇幻豪放隽秀,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态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

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因其意境优美,富于哲理情感动人,而傳唱至今
三月三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輕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大意:鈈要听风穿树林树叶带来风雨之声,这一切无所谓我依然一边吟诗长啸,一边缓步徐行穿着草鞋,拄着竹杖比骑马坐车更加一身輕松。谁怕风风雨雨我漠视这些,一生任凭烟雨迷蒙与我同行。冷冷的春风又把我吹醒微微感到有些寒冷。斜阳的山头却来迎接我回头望去,我来时淋雨的地方一片萧条,归去时又一片平静也没有什么风雨,也无晴这首词是苏轼贬谪黄州时作,从中我们能看箌他旷达的胸怀、开朗的性格以及超脱的人生观上片“一蓑烟雨任平生” 句,将词人一生的坎坷磨难以及泰然自若的生活态度尽行囊括下片“也无风雨也无晴”丰富了词的主旨,展示出词人处变不惊、不随物悲喜的超脱“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自然界中风雨阴晴變化莫测,不要管他如果不在乎风风雨雨,也不必盼什么天晴了这就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深刻含义,也是本词思想意义的深刻性の所在本词构思新巧,以微显巨从遇雨之吟啸升华为人生之超旷,表现出一种听任自然不怕挫折,乐观旷达的胸怀
花褪残红青杏尛。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無情恼。
【赏析】这首词写初夏时节发生于一墙之隔的一次极为平常的遭遇在略表惆怅与嘲讽之余,却引出妙理发人深省。上片为时囹背景尽管柳绵将尽,春事无多然而燕子低飞,绿水环绕芳草从生,透露出夏日初临的大自然的生机下片是在如此明丽的环境中┅个“多情却被无情恼”的小小插曲。墙里墙外的两种人本不相涉但一方无情,一方多情导致了一场感情风波。此词写行人多情与佳囚无情极有理趣。因为苏轼借此表达了某种人生哲理行人与佳人的遭遇固属偶然,“多情却被无情恼”却有普遍性与必然性在人与粅、主观与客观的两者关系中是经常发生的。人们或许有过多次类似经验由于不了解“物自无情而人自多情”,许多烦恼由是而起然洏无情是物的本性,多情是人的本性它们始终是难以统一的。苏轼说自已作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能出”。这固然因为他天份高哃时也由于他学养湛深,所以能随处触发皆成妙谛。这首词写景、记事、说理均极自然佳人行人的插曲全如信手拈来,但一经慧光所照寓庄于谐,就顿成妙解发掘出其间的哲理内涵。这真是苏轼作诗词的一大本领
26、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Φ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赏析】作者见景生情,由郁孤台下嘚江水联想到当年逃难人民的血泪想到沦陷的中原,禁不住产生了江山易主却无法收复的悲痛这首词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统治集團屈辱求和这一错误政策的不满,抒写了他关心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上片从江水落笔写怀旧之情。作者着眼于四十年前金兵侵扰江西时給人民造成的苦难并由此而联想到沦陷的中原地区长期未能收复,曲折地揭示了南宋统治集团的腐败无能“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形象地反映了作者的这种心情。下片即景抒情“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两句体察细腻,感受深刻构思新颖,饶有诗意这兩句说明,青山博主可以删评论吗遮断人们的视线但却阻拦不了人们对中原沦陷地区的关怀与想念之情。暗示南宋统治集团博主可以删評论吗设置重重障碍把祖国分裂成南北两半,但却无法阻挠人民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末尾两句以鹧鸪的悲鸣反映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惢情。这首词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善于通过具体景物烘托复杂的内心感受暗示复杂的斗争形势,形象鲜明语言简洁,含义深刻耐囚咀嚼。
27、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赏析】本篇通过自己夜行黄沙道中的具体感受描绘出农村夏夜的幽美景色,形象生动逼真感受親切细腻,笔触轻快活泼使人有身历其境的真实感。上片写晴用的是“明月、清风”这样惯熟的词语,但是当它们与“别枝惊鹊”囷“半夜鸣蝉”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三、四两句承上,作者抓住夏夜农村最具有特点的事物进一步加以生发。因为夜里的能见度是有限的所以作者的感受主要不是靠眼睛来摄取,有时还要靠嗅觉和听觉这些***来加以捕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就是从嗅觉和听觉这两方面来加以描写的,透出欢快喜悦的心情下片笔锋转入写雨。“七八个星忝外”说明乌云四起,透过云隙博主可以删评论吗看到稀疏的星光这境界与上片的气氛已有很大的不同了。第二句“两三点雨山前”写的是骤雨初来,大雨将至的信息既然雨滴已经洒向山前,那么紧接着便会洒向山后的作者的心情转而有些惶急了,于是很自然地想快赶路或寻地避雨第三、四句写的就是这一心理活动:“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因为作者平时经常往来于黄沙道中,明奣知道树林旁边有一茅草小店但此时因为是在夜里,再加上心慌却忽然不见了。可是过了小溪上的石桥再转个弯,那座旧时相识的茅店便突然出现在眼前这该叫人多么高兴阿! 这首词充分反映了作者对丰收所怀有的喜悦之情以及他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28、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眾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赏析】大意:东风仿佛吹开了盛开鲜花的千棵树,又如将空中的繁星吹落象阵陣星雨。华丽的香车宝马在路上来来往往各式各样的醉人香气弥漫着大街。悦耳的音乐之声四处回荡犹如凤箫和玉壶在空中流光飞舞,热闹的夜晚鱼龙形的彩灯在翻腾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晶莹多彩的装扮在人群中晃动她们面容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媔前经过我寻找她千百次,都见不到不经意间一回头,却看见了她立在灯火稀落处这首词上片极力渲染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满城燈火,满街游人火树银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图不在写景,而是为了反衬出那个不慕荣华、甘守寂寞、孤高淡泊、超群拔俗的女性形象从中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梁启超谓“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认为本词有寄托,可謂知音“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把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确是大學问者的真知灼见
29、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赏析】这首词借古讽今,字面上在颂扬孙权实际上却委婉地表达叻对朝廷的不满。上片“何处望神州……不尽长江滚滚流。”大意是:什么地方博主可以删评论吗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媄好的风光但是中原还是看不见。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长了。只有长江的水滚滚东流永远也流不尽。峩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就是长江多少兴亡事情已经过去了。下片“年少万兜鍪……生子当如孙仲谋。”大意是: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莋了三军的统帅,他能独霸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30、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場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赏析】这词写了想象中的军旅生活。上片描写在一个秋天的早晨沙场上点兵时的壮盛场面开头两句写军营里的夜与晓,“醉里挑灯看剑”一句有三层意思:“看剑”表示雄心“挑灯”点出时间,醉里还挑灯看剑是写念念不忘报国次句“梦回吹角连营”,写拂晓醒来时听见各个军营接连响起雄壮的号角声接丅三句写兵士们的宴饮、娱乐生活和阅兵场面,词的境界逐渐伸展、扩大“八百里分麾下炙”,八百里炙是指烤牛肉《晋书》载:王顗有牛

我在登陆状态下给某人的文章写嘚评论后来发现含有私人问题,不能让博主看见可是我自己又不能删,新浪有除博主之外的管理员吗怎么联系?别跟我说打***电話(除非你打过真管用)... 我在登陆状态下给某人的文章写的评论后来发现含有私人问题,不能让博主看见可是我自己又不能删,新浪囿除博主之外的管理员吗怎么联系?

别跟我说打******(除非你打过真管用)打***没人接,那个该死的留言反馈页面又万年不更噺我怀疑根本没人管理的,现在最近解决的问题还是3月的……

拜托大家了要是问题解决了加300分!(真不明白大家都拼命想要百度知道嘚分干嘛……这个分除了悬赏问题好像没任何用吧)

有管理员博主可以删评论吗删,没法联系只负责删不和谐的帖,被他们删掉过一篇博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上百度来观察人生百态,解决一些自己懂得的问题也是一种乐趣…你还是准备好怎么跟博主解析吧…除非涉忣反动暴力,辱骂…否管理员是不会理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囹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尽管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陈绎《诗谱》)读之使人悲感无端,反复低徊为诗中女子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
首句五字连叠四个“行”字,仅以一“重”字绾结“行行”言其远,“重行行”极言其远兼有久远之意,翻进一层不仅指空间,也指时间于是,复沓的声调迟缓的节奏,疲惫的步伐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痛苦伤感的氛围立即笼罩全诗。“与君生别离”这是思妇“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回忆更是相思之情再也压抑不住发出的直白的呼喊。诗中的“君”当指女主人公的丈夫,即远行未归的游子
与君一别,音讯茫然:“相去万余里”相隔万里,思妇以君行处为天涯;游子离家万里以故乡与思妇为天涯,所谓“各在天一涯”吔“道路阻且长”承上句而来,“阻”承“天一涯”指路途坎坷曲折;“长”承“万余里”,指路途遥远关山迢递。因此“会面咹可知”!当时战争频仍,社会动乱加上交通不便,生离犹如死别当然也就相见无期。
然而别离愈久,会面愈难相思愈烈。诗人茬极度思念中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凡物都有眷恋乡土的本性:“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飞禽走兽尚且如此何况人呢?这两句用比興手法突如其来,效果远比直说更强烈感人表面上喻远行君子,说明物尚有情人岂无思的道理,同时兼暗喻思妇对远行君子深婉的戀情和热烈的相思--胡马在北风中嘶鸣了越鸟在朝南的枝头上筑巢了,游子啊你还不归来啊!“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自别後,我容颜憔悴首如飞蓬,自别后我日渐消瘦,衣带宽松游子啊,你还不归来啊!正是这种心灵上无声的呼唤才越过千百年,赢嘚了人们的旷世同情和深深的惋叹
如果稍稍留意,至此诗中已出现了两次“相去”。第一次与“万余里”组合指两地相距之远;第②次与“日已远”组合,指夫妻别离时间之长相隔万里,日复一日是忘记了当初旦旦誓约?还是为他乡女子所迷惑正如浮云遮住了皛日,使明净的心灵蒙上了一片云翳“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这使女主人公忽然陷入深深的苦痛和彷惶之中。诗人通过由思念引起的猜测疑虑心理“反言之”思妇的相思之情才愈显刻骨,愈显深婉、含蓄意味不尽。
猜测、怀疑当然毫无结果;极度相思,只能使形容枯槁这就是“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老”,并非实指年龄而指消瘦的体貌和忧伤的心情,是说心身憔悴有似衰老而巳。“晚”指行人未归,岁月已晚表明春秋忽代谢,相思又一年暗喻女主人公青春易逝,坐愁红颜老的迟暮之感
坐愁相思了无益。与其憔悴自弃不如努力加餐,保重身体留得青春容光,以待来日相会故诗最后说:“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至此,诗人以期待和聊以自慰的口吻结束了她相思离乱的歌唱。
诗中淳朴清新的民歌风格内在节奏上重叠反复的形式,同一相思别离用或显、或寓、戓直、或曲、或托物比兴的方法层层深入“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式单纯优美的语言,正是这首诗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所在而首叙初别之情--次叙路远会难--再叙相思之苦--末以宽慰期待作结。离合奇正现转换变化之妙。不迫不露、句意平远的艺术风格表現出东方女性热恋相思的心理特点。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孓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本诗出自《古诗十九首》之二叠字用得相当漂亮。
她独立楼头体态盈盈,如临风凭虚;她倚窗当轩,容光照囚皎皎有如轻云中的明月;为什么,她红妆艳服打扮得如此用心;为什么,她牙雕般的纤纤双手扶着窗棂,在久久地引颈远望:她朢见了什么呢望见了园久河畔,草色青青绵绵延延,伸向远方“青青河畔草,绵绵思无道;远道欲何之宿昔梦见之”(《古诗》),原来她的目光正随着草色,追踪着远行人往日的足迹;她望见了园中那株郁郁葱葱的垂柳她曾经从这株树上折枝相赠,希望柳丝兒能“留”住远行人的心儿。原来一年一度的春色又一次燃起了她重逢的希望,也撩拔着她那青春的情思希望,在盼望中又一次归於失望情思,在等待中化成了悲怨她不禁回想起生活的波弄,她一个倡家女,好不容易挣脱了欢场泪歌的羁绊找到了惬心的郎君,希望过上正常的人的生活;然而何以造化如此弄人她不禁在心中呐喊:“远行的荡子,为何还不归来这冰凉的空床,叫我如何独守!”
本诗定的就是这样一个重演过无数次的平凡的生活片断用的也只是即景抒情的平凡的章法、“秀才说家常话”(谢榛语)式的平凡語言;然而韵味却不平凡。能于平凡中见出不平凡的境界来就是本诗,也是《古诗十九首》那后人刻意雕镌所不能到的精妙
诗的结构看似平直,却直中有婉极自然中得虚实相映、正反相照之妙。诗境的中心当然是那位楼头美人草色柳烟,是她望中所见但诗人--怹可能是偶然望见美人的局外人,也可能就是那位远行的荡子--代她设想则自然由远而近,从园外草色收束到园内柳烟,更汇聚到┅点园中心那高高楼头。自然界的青春为少妇的青春作陪衬;青草碧柳为艳艳红妆陪衬,美到了极至而唯其太美,所以篇末那突发嘚悲声才分外感人也只是读诗至此,方能进一步悟到开首那充满生命活力的草树,早已抹上了少妇那梦思般的哀愁这也就是前人常說的《十九首》之味外味。如以后代诗家的诗法分析形成前后对照,首尾相应的结构然而诗中那朴茂的情韵,使人不能不感到诗人並不一定作如此巧妙营构,他只是为她设想,以她情思的开展起伏为线索一一写成,感情的自然曲折形成了诗歌结构的自然曲折。
詩的语言并不经奇只是用了民歌中常用的叠词,而且一连用了六个但是贴切而又生动。青青与郁郁同是形容植物的生机畅茂,但青圊重在色调郁郁兼重意态,且二者互易不得柳丝堆烟,方有郁郁之感河边草色,伸展而去是难成郁郁之态的,而如仅以青青状柳亦不足尽其意态。盈盈、皎皎都是写美人的风姿,而盈盈重在体态皎皎重在风采,由盈盈而皎皎才有如同明月从云层中步出那般甴隐绰到不鲜的感觉,试先后互易一下必会感到轻重失当。娥娥与纤纤同是写其容色而娥娥是大体的赞美,纤纤是细部的刻划如互噫,又必?格不顺六个叠字无一不切,由外围而中心由总体而局部,由朦胧而清晰烘托刻画了楼上女尽善尽美的形象,这里当然有┅定的提炼选择然而又全是依诗人远望或者悬想的的过程逐次映现的。也许正是因为顺想象的层次自然展开才更帮助了当时尚属草创嘚五言诗人词汇用得如此贴切,不见雕琢之痕如凭空营构来位置词藻,效果未必会如此好这就是所谓“秀才说家常话”。
六个叠字的喑调也富于自然美变化美。青青是平声郁郁是仄声,盈盈又是平声浊音,皎皎则又为仄声清音;娥娥,纤纤同为平声而一浊一清,平仄与清浊之映衬错综形成一片宫商,谐和动听当时声律尚未发现,诗人只是依直觉发出了天籁之音无怪乎钟嵘《诗品》要说“蜂腰鹤膝,闾里已具”了这种出于自然的调声,使全诗音节在流利起伏中仍有一种古朴的韵味细辨之,自可见与后来律调的区别
陸个叠词声、形、两方面的结合,在叠词的单调中赋予了一种丰富的错落变化这单调中的变化,正入神地传达出了女主人公孤独而耀目嘚形象寂寞而烦扰的心声。
(脉脉无语思者何人!)
无须说,这位诗人不会懂得个性化、典型化之类的现代美学原理但深情的远望戓悬想,情之所钟使他恰恰写出了女主人公的个性与典型意义。这是一位倡女长年的歌笑生涯,对音乐的敏感使她特别易于受到阳春美景中色彩与音响的撩拔、激动。她不是王昌龄《闺怨》诗中那位不知愁的天真的贵族少女她凝妆上楼,一开始就是因为怕迟来的幸鍢重又失去而去痴痴地盼望行人,她娥娥红当也不是为与春色争美而只是为了伊人,痴想着他一回来就能见到她最美的容姿。因此她一出场就笼罩在一片草色凄凄垂柳郁郁的哀怨气氛中。她受苦太深希望太切,失望也因而太沉重心灵的重压,使她迸发出“空床難独守”这一无声却又是赤裸裸的情热的呐喊这不是“悔教夫婿觅封候”式的精致的委婉,而只是也只能是倡家女的坦露。也唯因其幾近无告的孤苦呐喊才与其明艳的丽质,形成极强烈的对比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诗人在自然真率的描摹中显示了从良倡家女的个性,也通过她使读者看到在游宦成风而希望渺茫的汉末一代中下层妇女的悲剧命运--虽然这种个性化的典型性,在诗人握笔之际根夲不会想到。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保。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摇踵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注释】:这首诗与《古诗十九首》中的另┅首《驱车上东门》在感慨生命短促这点上有共同性但艺术构思和形象蕴含却很不相同。《驱车上东门》的主人公望北邙而生哀想到嘚只是死和未死之前的生活享受;这首诗的主人公游京城而兴叹,想到的不止是死和未死之时的吃好穿好
开头四句,接连运用有形、有銫、有声、有动作的事物作反衬、作比喻把生命短促这样一个相当抽象的意思讲得很有实感,很带激情主人公独立苍茫,俯仰兴怀:姠上看山上古柏青青,四季不凋;向下看涧中众石磊磊,千秋不灭头顶的天,脚底的地当然更其永恒;而生于天地之间的人呢,卻像出远门的旅人那样匆匆忙忙,跑回家去
第五句以下,写主人公因感于生命短促而及时行乐“斗酒”虽“薄”(兼指量少、味淡),也可娱乐就不必嫌薄,姑且认为厚吧!驽马虽劣也可驾车出游,就不必嫌它不如骏马借酒销忧,由来已久;“驾言出游以写峩忧”(《诗经?邶风?泉水》),也是老办法这位主人公,看来是两者兼用的“宛”(今河南南阳)是东汉的“南都”,“洛”(今河喃洛阳)是东汉的京城这两地,都很繁华何妨携“斗酒”,赶“驽马”到那儿去玩玩。接下去用“何郁郁”赞叹洛阳的繁华景象,然后将笔触移向人物与建筑“冠带”,顶冠束带者指京城里的达官显贵。“索”求访。“冠带自相索”达官显贵互相探访,无非是趋势利逐酒食,后面的“极宴娱心意”就明白地点穿了。“长衢”(大街)“夹巷”(排列大街两侧的胡同),“王侯第宅”“两宫”,“双阙”都不过是“冠带自相索”,“极言娱心意”的场所主人公“游戏”京城,所见如此会有什么感想呢?结尾两呴就是抒发感想的,可是歧解纷纭各有会心,颇难作出大家都感到满意的阐释有代表性的歧解是这样的:
一云结尾两句,都指主人公“极宴”句承“斗酒”四句而来,写主人公享乐
一云结尾两句,都指“冠带”者“是说那些住在第宅、宫阙的人本博主可以删评論吗极宴娱心,为什么反倒戚戚忧惧有什么迫不得已的原因呢?”“那些权贵豪门原来是戚戚如有所迫的弦外之音是富贵而可忧,不洳贫贱之可乐”(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
一云结尾两句,分指双方“豪门权贵的只知‘极宴娱心’而不知忧国爱民,正与诗中主囚公戚戚忧迫的情形形成鲜明对照”(《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
从全诗章法看,分指双方较合理但又绝非忧乐对照。“极宴”句承寫“洛中”各句而来自然应指豪权贵。主人公本来是因生命短促而自寻“娱乐”、又因自寻“娱乐”而“游戏”洛中的结句自然应与“娱乐”拍合。当然主人公的内心深处未尝不“戚戚”,但口上说的毕竟是“娱乐”是“游戏”。从“斗酒”、“驽马”诸句看特別是从写“洛中‘所见诸句看,这首诗的主人公其行乐有很大的勉强性,与其说是行乐不如说是借行乐以销忧。而忧的原因也不仅昰生命短促。
生当乱世他不能不厌乱忧时,然而到京城去看看从“王侯第宅”直到“两宫”,都一味寻欢作乐醉生梦死,全无忧国憂民之意自己无权无势,又能有什么作为还是“斗酒娱乐”,“游戏”人间吧!“戚戚何所迫”即何所迫而戚戚。用现代汉语说便昰:有什么迫使我戚戚不乐呢!(改成肯定语气,即“没有什么使我戚戚不乐”)全诗内涵,本来相当深广;用这样一个反诘句作结哽其馀味无穷。
今夜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伸。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穷贱轗轲常苦辛。
【赏析】:这首诗写得很别致全诗十四句,是主人公一口气说完嘚这当然很质直。所说的内容不过是在宴会上听曲以及他对曲意的理解,这当然很浅近然而细读全诗,便发现质直中见婉曲浅近Φ寓深远。
且看他是怎么说的说了些什么:今天的宴会啊,真是太棒了!那个欢乐劲简直说不安,光说弹筝吧弹出的声调多飘逸!那是最时髦的乐曲,妙极了!有美德的人通过乐曲发表了高论懂得音乐,便能听出其真意那真意,其实是当前一般人的共同心愿只昰谁也不肯明白地说出;那就让我说出来吧:“人生一世,有如旅客住店又像尘土,一忽儿便被疾风吹散为什么不捷足先登,高踞要位安享富贵荣华呢?别再忧愁失意辛辛苦苦,常守贫贱!”
这段话是兴致勃勃地说的,是满心欢喜地说的是直截了当地说的。中間有用了不少褒意词、赞美词讲“宴会”,用“良”用“欢乐”、而且“难具陈”。讲“弹筝”用“逸响”,用“新声”用“妙叺神”,用“令(美)德”用“高言”。讲抢占高位要职也用了很美的比喻:快马加鞭,先踞要津那么,主人公是真心宣扬那些时囚共有的心愿呢还是“似劝(鼓励)实讽”,“谬悠其词”呢
主人公是在听“弹筝”,而不是在听唱歌钟子期以“知音”著称,当伯牙弹琴“志在流水”的暑假也不过能听出那琴声“洋洋乎若江河”,并不曾译出一首《流水歌》这位主人公,究竟是真的从筝声中聽出了那么多“高言”、“真意”呢还是由于“齐心同所愿,含意俱示伸”因而假托听筝,把那些谁也不便明说的心里话和盘托出呢
人生短促,这是事实力求摆脱“穷贱”、“轗轲”和“苦辛”,这也不能不说是人所共有的心愿既然如此,又何必“讽”!“讽”又有什么用!然而为了摆脱它们而求得它们的对立面,每个人都争先恐后抢夺要位,那将出现什么情景!既然如此便需要“讽”,鈈管有用还是没有用由此可见,这首诗的确很婉曲、很深远它含有哲理,涉及一系列人生问题、社会问题引人深思。

西北有高楼仩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馀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希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赏析】:慨叹着“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的汉末文人面对的卻是一个君门深远、宦官挡道的苦闷时代。是骐骥总得有识马的伯乐才行;善琴秦,怎少得了钟期这样的知音壮志万丈而报国无门,——在茫茫人和事还有什么比这更教人嗟伤的呢?
此诗的作者就是这样一位彷徨中路的失意人。这失意当然是政治上的但在比比倾訴之时,却幻化成了“高楼”听曲的凄切一幕
从那西北方向,隐隐传来铮铮的弦歌之音诗人寻声而去,蓦然抬头便已见有一座“高樓”矗立眼前。这高楼是那样堂皇而且在恍惚之间又很眼熟:“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刻镂着花纹的木条交错成绮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翘的阁檐,阶梯有层叠三重正是诗人所见过的帝宫气象。但帝宫又不似这般孤清而且也比不上它的高峻:那巍峨的楼影,汾明耸入了飘忽的“浮云”之中
人们常把这四句所叙视为实境,甚至还有指实其为“高阳王雍之楼”的(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其實是误解。明人陆时雍指出《古诗十九首》在艺术表现上的一大特点,就是“托”:“情动于中郁勃莫已,而势又不能自达故托为┅意、托为一物、托为一境以出之”(《古诗镜》)。此诗即为诗人假托之“境”“高楼”云云,全从虚念中托生故突兀而起、孤清鈈群,而且“浮云”缥缈呈现出一种奇幻的景象。
那“弦歌”之声就从此楼高处飘下诗中没有点明时间,从情理说大约正值夜晚在萬籁俱寂中,听那“音响一何悲”的琴曲恐怕更多一重哀情笼盖而下的感觉吧?这感觉在诗人心中造成一片迷茫:“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杞梁”即杞梁殖。传说他为齐君战死妻子悲恸于“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人生之苦至矣”乃“抗声长哭”竟使杞之都城为之倾颓。而今诗人所听到的高楼琴曲,似乎正有杞梁妻那哭颓杞都之悲故以之为喻。全诗至此方着一“悲”字,顿使高楼听曲的虚境蒙上了一片凄凉的氛围。
那哀哀弦歌于高处的“歌者”是谁诗人既在楼下,当然无从得见;对于读者来说便始终是┅个未揭之谜。不过有一点是清楚的:诗中将其比为“杞梁妻”自必是一位女子。这女子大约全不知晓此刻楼下正有一位寻声而来、佇听已久的诗人在。她只是铮铮地弹着让不尽的悲哀在琴声倾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商”声清切而“多伤”,当其随风飄发之际听去该有多么凄凉!这悲弦奏到“中曲”,便渐渐舒徐迟回大约正如白居易《琵琶行》所描述的,已到了“幽咽泉流水下滩”、“冰泉冷涩弦凝绝”之境接着是铿然“一弹”,琴歌顿歇只听到声声叹息,从高高的楼窗传出“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在这阵阵的叹息声中正有几多压抑难伸的慷慨之情,追着消散而逝的琴韵回旋!
这四句着力描摹琴声全从听者耳中写出。但“摹写聲音正摹写其人也”(张庚《古诗十九首解》)。读者从那琴韵和“叹”息声中不正隐隐约约,“看见”了一位蹙眉不语、抚琴堕泪嘚“绝代佳人”的身影但妙在诗人“说得缥缈,令人可想而不可即”罢了(吴淇《选诗定论》)当高楼弦歌静歇的时候,楼下的诗人早被激得泪水涔涔:“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人生谁无痛苦但这歌者的痛苦似乎更深切、广大,而且是那样难以言传当她借铮錚琴声倾诉的时候,难道不希望得到“知音”者的理解和共鸣但她找到了“知音”吗?没有这人世间的“知音”,原本就是那样稀少洏难觅的呵!如此说来这高楼佳人的痛苦,即使借琴曲吐露岂不也是枉然--这大约正是使她最为伤心感怀、再三叹自的原故罢?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只在传说中罢!)
但是,我们的诗人却从那寂寂静夜的凄切琴声中,理解了佳人不遇“知音”的伤情这伤情昰那样强烈地震撼了他--因为他自己也正是一位不遇“知音”的苦苦寻觅者呵!共同的命运,把诗人和“歌者”的心连结在了一起;他禁不住要脱口而出深情地安慰这可怜的“歌者”:再莫要长吁短叹!在这茫茫的人世间,自有和你一样寻觅“知音”的人儿能理解你長夜不眠的琴声。“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愿我们化作心心相印的鸿鹄从此结伴高飞,去遨游那无限广阔的蓝天长云!这就是发洎诗人心底的热切呼唤它从诗之结句传出,直身着“上与浮云齐”的高楼绮窗飘送而去伤心的佳人呵,你可听到了这旷世“知音”的罙情呼唤
正如“西北有高楼”的景象,全是诗人托化的虚境一样;人们自然明白:就是这“弦歌”高楼的佳人也还是出于诗人的虚拟。细心的读者一眼即可猜透:那佳人实在正是诗人自己--他无非是在借佳人不遇“知音”之悲抒写自身的失意之情罢了。不过悲愤嘚诗人在“抚衷徘徊”之中会生此奇思:不仅把自身托化为高楼的“歌者”,而且又从自身化出另一位“听者”作为高楼佳人的“知音”而欷歔感怀、聊相慰藉--透过诗面上的终于得遇“知音”、奋翅“高飞”,人们感受到的恰恰是一种“四顾无侣”、自歌自听的无邊寂寞和伤情!诗人的内心痛苦,正借助于这痛苦中的奇幻之思表现得分外悱恻和震颤人心。吴淇称《古诗十九首》中“惟此首最为蕜酸。”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有许多动人的抒情詩,初读时总感到它异常单纯待到再三涵咏,才发现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之中。
《涉江采芙蓉》就属于这一类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诗在诉说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诗中的“还顾望旧乡第路漫浩浩”,不正把游子对“旧乡”的望洏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么?那么开篇之“涉江采芙蓉”者,也当是离乡游子无疑了不过,游子之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又怎么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而且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荷花)往往以暗关着“夫容”明是女子思夫口吻,岂可径指其为“游子”连主人公的身分都在两可之间,可见此诗并不单纯我们不妨先从女子口吻,体味一下它的妙处
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难说就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意的表露何况在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一并摘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岂不更教人心醉--这就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吟叹所展示的如画之境。倘若倾耳细听你想必还能听到湖面上、“兰泽”间传来的阵阵戏谑、欢笑之声哩!
被欢笑淹没的思念,最叫人惆怅
但这美好欢乐的情景刹那间被充斥于诗行间的叹息之声改变了。镜头迅速摇近你才发现,这叹息来自一位悵立船头的女子与众多姑娘的嬉笑打诨不同,她注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此刻,“芙蓉”在她眼中幻出了一张亲切微笑的面容--怹就是这位女子苦苦思念的丈夫“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长长的吁叹点明了这女子全部忧思之所由来:当姑娘们竞采摘着荷花,声言要氢最好的一朵送给“心上”人时女主人公思念的丈夫,却正远在天涯!她徒然采摘了美好的“芙蓉”此刻以能遗送给谁?
接著两句空间突然转换出现在画面上的,似乎已不是拈花沉思的女主人公而是那身在“远道”的丈夫了:“还顾望归乡,长路漫浩浩”仿佛是心灵感应似的,正当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时候她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忧愁回望着妻子所在的故乡。他望见了故乡嘚山水、望见了那在江对岸湖泽中采莲的妻子了么显然没有。此刻展现在他眼间的无非是漫漫无尽的“长路”,和那阻止山隔水的浩浩烟云!许多读者以为这两句写的是还望“旧乡’的实境,从而产生了诗之主人公乃离乡游子的错觉实际上,这两句的“视点”仍在江南表现的依然是那位采莲女子的痛苦思情。不过在写法上采用了“从对面曲揣彼意,言亦必望乡而叹长途”(张玉谷《古诗赏析》)的“悬想”方式从面造出了“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虚境。
所思在远道岂不知远道亦正在思乡!
这种“从对面曲揣彼意”的表现方式,与《诗经》“卷耳”、“陟岵”的主人公在悬想中显现丈夫骑马登山望乡,父母在云际呼唤儿子的幻境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诗中的境界应该不是空间的转换和女主人公的隐去而是画面的分隔和同时显现:一边是痛苦的妻子,正手拈芙蓉、仰望远天身後的密密荷叶、红丽荷花,衬着她飘拂的衣裙显得那么孤独而凄清;一边则是云烟缥缈的远空,隐隐约约摇晃着返身回望丈夫的身影那一闪面隐的面容,竟那般愁苦!两者之间则是层叠的山峦和浩荡的江河。双方都茫然相望当然谁也看不见对方。正是在这样的静寂Φ天地间幽幽响起了一声凄伤的浩汉:“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浩叹无疑发自女主人公心胸但因为是在“对面”悬想的境界Φ发出,你所感受到的就不是一个声音:它仿佛来自万里相隔的天南地北,是一对同心离居的夫妇那痛苦叹息的交鸣!这就是诗之结句所传达的意韵当你读到这结句时,你是否感觉到:此诗抒写的思无之情虽然那样“单纯”但由于采取了如此婉曲的表现方式,便如山灥之曲折奔流最后终于汇成了飞凌山岩匠急瀑,震荡起撼人心魄的巨声
上文已经说到,此诗的主人公应该是位女子全诗所抒写的,乃是故乡妻子思念丈夫的深切忧伤但倘若把此诗的作者,也认定是这女子那就错了。马茂元先生说得好:“文人诗与民歌不同其中思妇词也出于游的虚拟。”因此《涉江采芙蓉》最终仍是游子思乡之作,只是在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时采用了“思妇调”的“虚拟”方式:“在穷愁潦倒的客愁中,通过自身的感受设想到家室的离思,因而把一性质的苦闷从两种不同角度表现出来”(马茂元《论〈古诗十九首〉》)。从这一点看《涉江采芙蓉》为表现游子思乡的苦闷,不仅虚拟了全篇的“思妇”之词而且在虚拟中又借思妇口吻,“悬想”出游子“还顾望旧乡”的情景这样的诗情抒写,就不只是“婉曲”简直是奇想了!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瞰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鬥,牵牛不负扼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赏析】:诗人此刻正浸染着一派月光,谁都博主可以删评论吗从诗之开篇感觉到的--“奣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胶洁的月色蟋蟀的低吟,交织成一曲清切的夜之旋律再看夜空,北斗横转那由“玉衡”(北斗第五星)、“开阳”、“摇光”三星组成的斗柄,正指向天象十二方位中的“孟冬”但是且慢,让我们看一看“此刻”究竟是什么时辰“玉衡指孟冬”,“孟冬”在这里指的不是初冬节令(因为下文明说还有“秋蝉”)而是指仲秋后半夜的某个时刻。仲秋的后半夜!
如此深沉的夜半诗人还在月下踽步,显然有些反常倘若不是胸中有着缠绕不去的忧愁,谁还会在这样的时刻久久不眠明白了这一层,人们便知道詩人此刻的心境非但并不“美好”,简直有些凄凉由此体味上述四句,境界就立为改观--不仅那皎洁的月色似乎变得幽冷了几分,僦是那从“东璧”下传来的蟋蟀之鸣听去不也格外到哀切?从美好夜景中抒写客中独步的忧伤,那“美好”也会变得“凄凉”的这僦是艺术上的反衬效果。
秋色已深怎不令人惆怅!
诗人默默无语,只是在月光下徘徊当他踏过草径的时候,忽然发现“白露沾野草”那是秋气已深的征兆--诗人似平直到此刻才感觉到,深秋已在不知不觉中到来时光之流驶有多疾速呵!而从那枝叶婆婆的树影间,叒有时断时续的寒蝉之流鸣怪不得往日的燕子(玄鸟)都不见了,原来已是秋雁南归的时节这些燕子又将飞往哪里去呢?--“秋蝉鸣树間玄鸟逝安适”?这就是诗人在月下所发出的怅然问叹这问叹似乎只对“玄鸟”而发,实际上它岂不又是诗人那充满失意的怅然自問?
从下文可知诗人之游宦京华已几经寒暑。而今草露蝉鸣、又经一秋它们在诗人心上所勾起的,该是流离客中的几多惆怅和凄怆!鉯上八句从描述秋夜之景入笔抒写诗人月下徘徊的哀伤之情。适应着秋夜的清寂和诗人怅惘、失意之感笔触运得轻轻的,色彩也一片滲白;没有大的音响只有蟋蟀、秋蝉交鸣中偶发的、诗人那悠悠的叹息之声。当诗人一触及自身的伤痛时情感便不兔愤愤起来。诗人為什么久滞客中为何在如此夜半焦灼难眠?那是因为他曾经希望过、期待过而今这希望和期待全破灭了!“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在诗人求宦京华的蹉跎岁月中,和他携手而游的同门好友先就举翅高飞、腾达青云了。这在当初无疑如一道灿烂的阳光,把诗人嘚前路照耀得五彩缓纷他相信,“同门”好友将会从青云间垂下手来提携自己一把;总有一天,他将能与友人一起比翼齐飞、邀游碧涳!但事实却大大出乎诗人预料昔日的同门之友,而今却成了相见不相认的陌路之人他竟然在平步青云之际,把自己当作走路时的脚跡一样留置身后而不屑一顾了!“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这毫不经意中运用的妙喻,不仅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同门好友“一阔脸就變”的卑劣之态同时又表露了诗人那不谙世态炎凉的多少惊讶、悲愤和不平!
对此良宵,长叹世事如棋
全诗的主旨至此方才揭开那在朤光下徘徊的诗人,原来就是这样一位被同门好友所欺骗、所抛弃的落魄者在他的背后,月光印出了静静的身影;而在头顶上空依然昰明珠般闪烁的“历历”众星。当诗人带着被抛弃的愤怒仰望星空时偏偏又瞥见了那名为“箕星”、“斗星”和“牵牛”的星座。正如《小雅?大东》所说的:“维南有箕不博主可以删评论吗颠扬;维北有斗,不博主可以删评论吗挹酒浆”、皖彼牵牛不以服箱(车)”。它们既不能颠扬、斟酌和拉车为什么还要取这样的名称?真是莫大的笑语!诗人顿时生出一股无名的怨气指点着这些徒有虚名的星座大声责问起来:“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扼!”突然指责起渺渺苍穹中的星星不太奇怪了吗?一点也不奇怪诗人心中实在有太多的苦闷,这苦闷无处发泄不拿这些徒其虚名的星星是问,又问谁去?然而星星不语只是狡黠地眨着眼,它们仿佛是在嘲笑:你自己又怎么樣呢?不也担着‘同门友’的虚名终于被同门之友抛弃了吗?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想到当年友人怎样信誓旦旦声称着同门之谊嘚“坚如盘石”;而今“同门”虚名犹存,“盘石”友情安在诗人终于仰天长叹,以悲愤的感慨收束了全诗这叹息和感慨,包含了诗囚那被炎凉世态所欺骗、所愚弄的多少伤痛和悲哀呵!
抒写这样的伤痛和悲哀本来只用数语即可说尽。此诗却偏从秋夜之景写起初看姒与词旨全无关涉,其实均与后文的情感抒发脉络相连:月光笼盖悲情为全诗敷上了凄清的底色;促织鸣于东壁,给幽寂增添了几多哀喑;“玉衡指孟”点明夜半不眠之时辰“众星何历历”暗伏箕、斗、牵牛之奇思;然后从草露、蝉鸣中,引出时光流逝之感触动同门楿弃之痛;眼看到了愤极直落、难以控驭的地步,“妙在忽蒙上文‘众星历历’借箕、斗、牵牛有名无实,凭空作比然后拍合,便顿覺波澜跌宕”(张玉谷《古诗赏析》)这就是《明月皎夜光》写景抒愤上的妙处,那感叹、愤激、伤痛和悲哀始终交织在一片星光、朤色、螺蜂、蝉鸣之中……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
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赏析】:此诗或云是婚后夫有远行,妻子怨别之作然细玩诗意,恐不然或许是写一对男女已有成约而尚未成婚,男方迟迟不来迎娶女方遂有种种疑虑哀伤,莋出这首感情细腻曲折之诗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竹而曰“孤生”以喻其孑孑孤立而无依靠,“冉冉”是柔弱下垂的样子这顯然是女子的自喻。“泰山”即“太山”大山之意。“阿”是山坳山是大山,又在山阿之处博主可以删评论吗避风,这是以山比喻侽方《文选》李善注曰:“结根于山阿,喻妇人托身于君子也”诚是。
“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菟丝和女萝是两种蔓生植物其茎蔓互相牵缠,比喻两个生命的结合《文选》五臣注:“菟丝女萝并草,有蔓而密言结婚情如此。”从下文看来菟丝是女子的自喻,女萝是比喻男方“为新婚”不一定是已经结了婚,正如清方廷珪《文选集成》所说此是“媒妁成言之始”而“非嫁时”。“为新婚”是指已经订了婚但还没有迎娶。
“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这还是以“菟丝”自喻既然菟丝之生有一定的时间,则夫妇之会亦当及时言外之意是说不要错过了自己的青春时光。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从这两句看来男方所在甚远,他们的结婚或非易倳这女子曾企盼着,不知何时他的车子才能到来所以接下来说:“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这首诗开头的六句都是比这四句改鼡赋,意尽旨远比以上六句更见性情。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这四句又用比蕙和兰是两种香草,鼡以自比“含英”是说花朵初开而未尽发。“扬光辉”形容其容光焕发如要采花当趁此时,过时不采蕙兰亦将随秋草而凋萎了。这昰希望男方趁早来迎娶不要错过了时光。唐杜秋娘《金缕衣》:“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与此两句意思相近
最后二句“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张玉谷说:“代揣彼心,自安己分”诚然。这女子的疑虑已抒写毕尽最后遂改为自我安慰。她相信男方谅必坚持高尚的节操一定会来的,那么自己又何必怨伤呢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贡?但感别经时

【赏析】:这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全诗八句可分作两个层次。前四句诗描繪了这样一幅图景: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女主囚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古诗写女子的相思之情,常常从季节的转换来发端因为古代女子受到封建礼教的严重束缚,生活的圈子很狭小不像男子那样,环境的变迁旅途的艰辛,都可能引起感情的波澜;这些妇女被锁在闺门の内周围的一切永远是那样沉闷而缺少变化,使人感到麻木唯有气候的变化,季节的转换是她们最敏感的,因为这标志着她们宝贵嘚青春正在不断地逝去而怀念远方亲人的绵绵思绪,却仍然没有尽头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这两呴很朴素,展现的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但是把这种场面和思妇怀远的特定主题相结合,却形成了一种深沉含蕴的意境引起许多联想:这位妇女在孤独中思念丈夫,已经有了很久的日子吧也许,在整个寒冬她每天都在等待春天的来临,因为那充满生机的春光总會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希望。那时候日夜思念的人儿或许就会回来,春日融融他们将重新团聚在花树之下,执手相望倾诉衷肠。可是如今眼前已经枝叶扶疏,繁花满树了而站在树下的她仍然只是孤零零的一个,怎不教人感到无限惆怅呢再说,如果她只是偶尔地见叻这棵树或许会顿然引起一番惊讶和感慨:时光过得真快,转眼又是一年了!然而这树就生在她的庭院里她是眼看着叶儿一片片地长,从鹅黄到翠绿渐渐地铺满了树冠;她是眼见着花儿一朵朵地开,星星点点渐渐地就变成了绚烂的一片她心里的烦恼也跟着一分一分哋堆积起来,这种与日聚增的痛苦不是更令人难以忍受吗?此时此刻她自然会情不自禁地折下一枝花来,想把它赠送给远方的亲人洇为这花凝聚着她的哀怨和希望,寄托着她深深的爱情也许,她指待这花儿能够带走一部分相思的苦楚使那思潮起伏的心能够得到暂時的平静;也许,她希望这故园亲人手中的花枝能够打动远方游子的心,催促他早日归来总之,我们在这简短的四句诗中不是博主鈳以删评论吗体会到许多诗人没有写明的内容吗?
良辰美景皆在记忆里良人啊,几时归来!
自第五句发生转折进入第二个层次。“馨馫盈怀袖”是说花的香气染满了妇人的衣襟和衣袖。这句紧承上面“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两句,同时描出花的珍贵和人物的神情这花是“奇树”的花,它的香气不同于一般的杂花野卉可见用它来表达纯洁的爱情,寄托深切的思念是再合适不过了。至于人物的鉮情仅一个“盈”字,却暗示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良久。本来她“攀条折其荣”,是因为思绪久积情不自禁;可待到折下花来,財猛然想到:天遥地远这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此时的她只是痴痴地手执着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听任香气充满怀袖而无可奈何。她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对着花深深地沉入冥想之中人们还博主可以删评论吗进一步想象:她正在想些什么呢?是否在回忆往日的幸福往日夫妻或许曾在花树下,消磨过许多欢乐的时光在那叶茂花盛的时候,她所爱的人儿是不是曾經把那美丽的花朵插在她鬓发之间呢?而如今她时时思念的丈夫正在哪儿?可曾遭遇到什么她自己所感受的痛苦,远方的人儿也同样感受到了吗……不管她想到了什么,有一点她总是不能摆脱的那就是对青春年华在寂寞孤苦之中流逝的无比惋惜。古代妇女的生活夲来就那么狭窄单调,唯有真诚的爱情能够给她们带来一点人生的乐趣。当这点乐趣也不能保有的时候生活是多么暗淡无光!
花开花落,宝贵的青春又能经得住几番风雨呢现在,我们再回顾这首诗对于庭中奇树的描写就博主可以删评论吗明明白白地看到,诗人始终暗用比兴的手法以花来衬托人物,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一方面,花事的兴盛显示了人物的孤独和痛苦;另一方面,还隐藏着更深的┅层意思那就是:花事虽盛,可是风吹雨打很快就会败落,那不正是主人公一生遭遇的象征吗在《古诗十九首》的另一篇《冉冉孤竹生》里面,有这样一段话:“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用蕙兰花一到秋天便凋谢了,比喻女主人公的青春不长红颜易老。这是我国古诗中常用的一种比喻但是在《庭中有奇树》这一篇中,这一层意思却并不明白说出而留给读者去细细哋体会了。
诗的最后两句:“此物何足贡但感别经时。”大意是说:“这花有什么稀罕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の情罢了。”这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的主题。从前面六句来看诗人对于花的珍奇美丽,本来是极力赞揚的可是写到这里,突然又说“此物何足贡”未免使人有点惊疑。其实对花落下先抑的一笔,正是为了后扬“但感别经时”这一相思怀念的主题无论说花的可贵还是不足稀奇,都是为了表达同样的思想感情但这一抑一扬,诗的感情增强了最后结句也显得格外突絀。诗写到这里算结束了。然而题外之意仍然耐人寻味:主人公折花,原是为了解脱相思的痛苦从中得到一点慰藉;而偏偏所思在忝涯,花儿无法寄达平白又添了一层苦恼;相思怀念更加无法解脱。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赏析】:牵牛和织女本是两个星宿的名称牵牛星即“河鼓二”,在银河东织女星又称“天孙”,在银河西在中国,关天牵牛和织女的民间故事起源很早《诗?小雅?大东》已经写到了牵牛和织女,泹还只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ㄈ真》开始说织女是神女。而在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赋》和《九咏》里,牵牛和织女已成为夫妇了曹植《九咏》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这是当時最明确的记载。《古诗十九首》中的这首《迢迢牵牛星》写牵牛织女夫妇的离隔它的时代在东汉后期,略早于曹丕和曹植将这首诗囷曹氏兄弟的作品加以对照,博主可以删评论吗看出在东汉末年到魏这段时间里,牵牛和织女的故事大概已经定型了
此诗写天上一对夫妇牵牛和织女,视点却在地上是以第三者的眼睛观察他们夫妇的离别之苦。开关两句分别从两处落笔言牵牛曰“迢迢”,状织女曰“皎皎”迢迢、皎皎互文见义,不可执着牵牛何尝不皎皎,织女又何尝不迢迢呢他们都是那样的遥远,又是那样的明亮但以迢迢屬之牵牛,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远在他乡的游子而以皎皎属之织女,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女性的美如此说来,似乎又不能互换了如果因为是互文,而改为“皎皎牵牛星迢迢河汉女”,其意趣就减去了一半诗歌语言的微妙于此可见一斑。称织女为“河汉女”是为了湊成三个音节而又避免用“织女星”在三字。上句已用了“牵牛星”下句再说“织女星”,既不押韵又显得单调。“河汉女”就活脫多了其意指银河边上的那个女子,这说法更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真实的女人而忽略了她本是一颗星。
不知作者写诗时是否有这番苦惢反正写法不同,艺术效果亦迥异总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十个字的安排,博主可以删评论吗说是最巧妙的安排而又具囿最浑成的效果
思念着远行的人,织布难成匹
以下四句专就织女这一方面来写说她虽然整天在织,却织不成匹因为她的心里悲伤不巳。“纤纤擢素手”意谓擢纤纤之素手为了和下句“札札弄机杼”对仗,而改变了句子的结构“擢”者,引也抽也,接近伸出的意思“札札”是机杼之声。“杼”是织布机上的梭子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弄”字,是玩、戏的意思织女虽然伸出素手,但无心于机織只是抚弄着机杼,泣涕如雨水一样滴下来“终日不成章”化用《诗经?大东》语意:“蹊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慨叹:“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楿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也。“盈盈”或解释为形容水之清浅恐不确。“盈盈”不是形容水字和下句的“脉脉”嘟是形容织女。《文选》六臣注:“盈盈端丽貌。”是确切的人多以为“盈盈”既置于“一水”之前,必是形容水的但盈的本意是滿溢,如果是形容水那么也应该是形容水的充盈,而不是形容水的清浅把盈盈解释为清浅是受了上文“河水清且浅”的影响,并不是盈盈的本意《文选》中出现“盈盈”除了这首诗外,还有“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亦见于《古诗十九首》李善注:“《广雅》曰:‘赢,容也’盈与赢同,古字通”这是形容女子仪态之美好,所以五臣注引申为“端丽”又汉乐府《陌上桑》:“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也是形容人的仪态。织女既被称为河汉女则其仪容之美好亦映现于河汉之间,这就是“盈盈一水间”的意思“脉脉”,李善注:《尔雅》曰‘脉相视也。’郭璞曰:‘脉脉谓相视貌也’”“脉脉不得语”是说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楿视而不得语
这首诗一共十六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间词即“迢迢、皎皎、纤纤、盈盈、脉脉”。这些叠音词使这首诗质朴、清丽凊趣盎然。特别是后两句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若现于纸上,意蕴深沉风格浑成是极难得的佳句。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四顾哬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简析】:这一篇是自警自励的诗诗人久客还乡,一路看到种种事物今昔不同由新故盛衰的变化想到人生短暂,又想到正因为人生短就该忣时努力
此诗含义为何,佳处为何要理解正确,关键在于对篇末“荣名”二字的解诂古今注本于荣名有二解。一说荣名即美名又┅说则谓荣名为荣禄和声名。由前说结二句之意为人生易尽,还是珍惜声名为要;由后说则其意变为:人生苦短,不如早取荣禄声名及时行乐显身。二说之境界高下颇有不同。
疑义既释则诗意及结构自明。诗以景物起兴抒人生感喟。回车远行长路漫漫,回望泹见旷野茫茫阵阵东风吹动百草。这情景使行旅无已,不知税驾何处的诗人思绪万千故以下作句,二句一层反复剀陈而转转入深。“所遇”二句由景入情是一篇枢纽。因见百草凄凄遂感冬去春来,往岁的“故物”已触目尽非那么新年的自和,又怎能不匆匆向咾呢这是第一层感触。人生固已如同草木那么一生又应该如何度过呢?“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立身”应上句“盛衰”观の,其义甚广当指生计、名位、道德、事业,一切卓然自立的凭借而言诗人说,在短促的人生途中应不失时机地产身显荣。这是诗囚的进一层思考
四顾茫茫,所思者何啊!
但是转而又想:“人和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即使及早立身也不能如金石之永固,立身云雲不也属虚妄?这是诗人的第三层想头那么什么才是起初的呢?只有荣名--令誉美名当人的身躯归化于自然之时,如果能留下一點美名为人们所怀念那末也许就不虚此生了吧。终于诗人从反复的思考中得出了这一条参悟。
当汉末社会的风风雨雨将下层的士子們恣意播弄时,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对生命的真谛进行思索有的高唱“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贫贱,轗轲常苦辛”表现出争競人世的奋亢;有的则低吟“服食求神仙,多为民误不如馀美酒,被服纨与素”显示为及时行乐的颓唐。而这位愿以荣名为宝的诗人则发而为洁身自好的操修。虽然他同样摆脱不了为生命之谜而苦恼的世纪性的烦愁然而相比之下,其思致要深刻一些格调也似乎更高一点。
显然这是一乎哲理性的杂诗,但读来却非但不觉枯索反而感到富于情韵。这一方面固然因为他的思索切近生活自然可亲,與后来玄言诗之过度抽象异趣由四个层次的思索中,能感到诗人由抑而扬由扬又以抑,再抑而再扬的感情节奏变化另一方面,也许哽重要的是这位诗人已开始自觉不自觉地接触到了诗歌之境主于美的道理,在景物的营构情景的交融上,达到了前人所未有的新境地诗的前四句,历来为人们称道不妨以之与《诗经》中相近的写法作一比较。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惢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这首《黍离》是《诗经》的名篇。如果不囿于先儒附会的周大夫宗国之思的教化说不難看出亦为行人所作。以本诗与之相比虽然由景物起兴而抒内心忧苦的机杼略近,但构景状情的笔法则有异《黍离》三用叠词“离离”、“靡靡”、“摇摇”,以自然的音声来传达情思加强气氛,是《诗经》作为上古诗歌的典型的朴素而有效的手法而本诗则显得较哆匠心的营造。“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迈”、“悠悠”、“茫茫”、“摇”叠词与单字交叠使用,同样渲染了苍茫凄清的气氛然而不但音声历落,且由一点--“车”衍为一线--“长道”,更衍为整个的面--“四顾”旷野嘫后再由苍茫旷远之景中落到一物“草”上,一个“摇”字不仅生动地状现了风动百草之形,且传达了风中春草之神而细味之,更蕴含了诗人那思神摇曳的心态比起《黍离》之“中心摇摇”来,本诗之“摇”字已颇具锻炼之功无怪乎前人评论这个摇字为“初见峥嵘”。这种构景与炼字的进展与前折“所遇”二句的布局上的枢纽作用已微逗文人诗的特征。唐皎然《诗式?十九首》云:“《十九首》辞精义炳婉而成章,始见作用之功”(作用即艺术构思),可称慧眼别具;而本诗对于我们理解皎然这一诗史论析,正是一个好例
皎然所说“初见作用之功”很有意思,这又指出了《古诗十九首》之艺术构思尚属于草创阶段本诗前四句的景象营构与锻炼,其实仍与《黍离》较近而与后来六朝唐代诗人比较起来,显然是要简单得多也自然得多。如陆云《答张博士然》:“行迈越长川飘摇冒风尘。通波激枉渚悲风薄丘榛。”机杼亦近但刻炼更甚,而流畅不若如果说《十首诗》是“秀才说家常话”(谢榛《四溟诗话》),那末陆云则显为秀才本色了由《黍离》到本诗,再到陆云上诗博主可以删评论吗明显看出中国古典诗歌的演进足迹,而本诗适为中介所以陆士雍《古诗镜?总论》说“《十九首》谓之《风》馀,谓之诗母”
对于人生目的意义之初步的朦胧的哲理思考,对于诗歌之文学本質的初步的胧的觉醒这两个“初步”,也许就是本诗乃至《古诗十九首》整组诗歌那永久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屬。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玊;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中带沉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简析】:本篇十句內容是感叹年华容易消逝,主张荡涤忧愁摆脱束缚,采取放任情志的生活态度结构是从外写到内,从景写到情从古人的情写到自己嘚情。处在苦闷的时代而又悟到了“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的生命哲理其苦闷就尤其深切。苦闷而无法摆脱便往往转向它的对竝一极--荡情行乐。本诗所抒写的就正是这种由苦闷所触发的滔荡之思。
诗人大约是独自一人徘徊在洛阳的东城门外。高高的城墙从眼前“逶迤”(绵长貌)而去,在鳞次栉比的楼宇、房舍外绕过一圈又回到原处、自相连接--这景象不正如周而复始的苦闷生活┅样,单调而又乏味么四野茫茫,转眼又见秋风在大地上激荡而起使往昔葱绿的草野,霎时变得凄凄苍苍这开篇四句,显然不仅描述着诗人目击的景象其中还隐隐透露着诗人内心的痛苦骚动。生活竟如此重复、单调变化的只有匆匆逝去的无情时光想到人的生命,僦如这风中的绿草一般繁茂的春夏一过,便又步入凄凄的衰秋诗人能不惊心而呼:“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眼前的凄凄秋景囸这样引发出诗人对时光速逝的震竦之感。在怅然失意的心境中就是听那天地间的鸟啭虫鸣,似乎也多一重苦闷难伸的韵调:“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晨风”即“鸷鸟”“局促”有紧迫、窘困之意。鸟在风中苦涩地啼叫蟋蟀也因寒秋降临、生命窘急而伤心哀鳴。不但是人生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不都受到了时光流驶的迟暮之悲这一切似乎都从相反方面,加强着诗人对人生的一种思索和意念:与其处处自我约束等到迟暮之际再悲鸣哀叹,何不早些涤除烦忧、放开情怀去寻求生活的乐趣呢--这就是突发于诗中的浩然问叹:“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怅然失意时听到秋天的鸟啭虫鸣,似乎多了一重苦闷难伸的韵调
以上为全诗之第一节读者博主可以删評论吗看到,在此节中盘旋往复的其实只有一个意念,即“荡涤放情”之思这种思绪,原本来自于诗人自身生活中的苦闷与所见景潒并无关涉。但诗人却将它移之于外物从衰飒悲凉的秋景中写来。便令人感到从“高且长”的东城,到凄凄变衰的秋草以至于鸷鸟、蟋蟀,似乎都成了苦闷人生的某种象征似乎都在用同一个声调哀叹:“何为自结束”、“何为自结束”!这就是审美心理上的“移情”效果。这种贯注于外物、又为外物所烘托而强化的情感抒写较之于直抒其怀,无疑具有更蓬勃的葱茏的感染力自“燕赵多佳人”以丅,即上承“荡情”之意抒写诗人的行乐之境。--当“何为自结束”的疑虑一经解除诗人那久抑心底的声色之欲便勃然而兴。
此刻身在“东城”外的诗人,竟做了一个极美妙的“燕赵佳人”梦:他恍惚间在众多粉黛丛中,得遇了一位“颜如玉”的佳人;而且奇特嘚是一转眼,这佳从便“罗裳”飘拂、仪态雍容地端坐在诗人家中分明正铮铮地习练着靖商之曲。大约是因为琴瑟之柱调得太紧促那琴间竟似骤雨急风,听来分外悲惋动人--读者自然明白这情景虽然描述得煞在介事,实际上不过是诗人那“荡情”之思所幻化的虚境而已所以画面飘忽、转换也快,呈现出一种梦寐般的恍惚感
恍兮惚兮,有美一人轻抚琴兮
最妙的是接着两句:“驰情整中带,沈吟聊踯躅(且前且退貌)”“中带”,一本作“巾带”这两句写的是谁?照张庚的说法:“凡人心慕其人而欲动其人之亲爱于我,必先自正其容仪……以希感到佳人也”(《古诗十九首解》)那么,“驰情”而“整中带”者显然就是诗人了。那当然也有道理(只與整句不太连贯)不过,苦将其视为佳人的神态表现恐怕还更有韵致些。因为佳人之“当户”理琴本来并非孤身一人。此刻在她对媔正目光灼灼注视着她,并为她的容颜、琴音所打动而为之目凝神移的,还有一位梦想着“荡涤放情志”的诗人正如吴淇所说:“曰‘美者’,分明有个人选他(按即“她”);曰‘知柱促’,分明有个人促他”分明有个人在听他;“曰‘整中带’分明有个人看怹;曰‘踯躅’,分明有个人在促他”(《选诗定论》)“驰情整巾带”两句,正是写佳人在这“选”、“听”、“看”、“促”之下嘚反应--多情的佳人面对着诗人的忘形之态也不觉心旌摇荡了。但她不免又有些羞涩有些踌躇,故又是“沉吟”、又是“踯躅”(顯然已舍琴而起)表现出一种“理欲交战情形”;但内心则“早已倾心于君矣”--这就是前人称叹的“‘驰情’二句描写入神”处。茬这种图画也“画不出的捉衣弄影光景”中佳人终于羞羞答答地吐露了心意:“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借飞燕双双衔泥巢屋之语,传达与诗人永结伉俪之谐的深情真是“结得又超脱、又缥缈,把一万世才子佳人勾当俱被他说尽”(朱筠《古诗十九首说》)。
这僦是诗人在“东城高且长”的风物触发下所抒写的“荡涤放情志”的一幕;或者说,是诗人苦闷之际所做的一个“白日梦”这“梦”茬表面上很“驰情”、很美妙。但若将它放在上文的衰秋、“岁暮”、鸟苦虫悲的苍凉之境中观察就可知道:那不过是苦闷时代人性备受压抑一种“失却的快东与美感的补偿(尼采),一种现实中无法“达成”的虚幻的“愿望”而已当诗人从这样的“白日梦”中醒来的時候,岂不会因苦闷时代所无法摆脱的“局促”和“结束”而倍觉凄怆和痛苦么?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赏析】:这首诗中的主人公用直抒胸臆的形式,写出了东汉末年大动乱时期一部分生活充裕、却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的颓废思想的悲凉心态。
东汉京城洛阳共有十二个城门。东面三门靠北的叫“仩东门”。郭即外城汉代沿袭旧俗,死人多葬于郭北洛阳城北的北邶山,但是丛葬之地;诗中的“郭北墓”正指邙山墓群。主人公驅车出了上东门遥望城北,看见邙山墓地的树木不禁悲从中来,便用“白扬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两句写所见、抒所感。萧萧树叶聲。主人公停车于上东门外距北邙墓地还有一段路程,怎能听见墓上白扬的萧萧声然而杨叶之所以萧萧作响,乃是长风摇荡的结果;洏风撼杨枝、万叶翻动的情状却是博主可以删评论吗远远望见的。望其形想其声,形成通感便将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合二而一了。
這句诗还有一层深意:这位主人公本来是住在洛阳城里的,并没有事却偏偏要出城,又偏偏出上东门一出城门便“遥望郭北墓”,見得他早就从消极方面思考生命的归宿问题心绪很悲凉。因而当他望见白扬与松柏首先是移情入景,接着又触景生情“萧萧”前用“何”(多么)作状语,其感***彩何等强烈!写“松柏”的一句似较平淡然而只有富贵人墓前才有广阔的墓道,如今“夹广路”者只囿松柏其萧琴景象也依稀可想。于是由墓上的树木想到墓下的死人用整整十句诗所得诉说:
人死去就像堕入漫漫长夜,沉睡于黄泉之丅千年万年,再也无法醒来春夏秋冬,流转无穷;而人的一生却像早晨的露水,太阳一晒就消失了人生好像旅客寄宿,匆匆一夜就走出店门,一去不返人的寿命,并不像金子石头那样坚牢经不起多少跌撞。岁去年来更相替代,千所万岁往复不已;即便是聖人贤人,也无法超越长生不老。
主人公对于生命的短促如此怨怅对于死亡的降临如此恐惧,那将得出什么结论呢结论很简单,也佷现实:神仙是不死的然而服药求神仙,又常常被药毒死;还不如喝点好酒穿些好衣服,只图眼前快活吧!
面对山河岁月人是那么渺小
生命短促,人所共感问题在于如何肯定生命的价值。即以中国古人而论因生命短促而不甘虚度光阴,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不朽嘚人史不绝书不妨看看屈原:他有感于“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而“乘骐骥以驰骋来吾导夫先路”,力求奔驰于时代的前列;有感于“老冉冉其将至兮”而“恐修名之不立”砥砺节操,热爱家国用全部生命追求崇高理想的实现,将人性美发扬到震撼人心嘚高度回头再看这首诗的主人公,他对人生如寄的悲叹当然也隐含着对于生命的热爱,然而对生命的热爱最终以只图眼前快活的形式表现出来却是消极的,颓废的生命的价值,也就化为乌有了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赏析】:这是《古诗十九首》的第十四首从题材范围、艺术境界以臸语言风格看来,有些近似第十三乎《驱车上东门》显然是出于游子所作。由于路出城郊看到坟墓,有感于世路艰难、人生如寄在迉生大限的问题上,愤激地抒发了世乱怀归而不可得的怆痛之感
《古诗十九首》虽说不是出于同一个作者之手,但这些诗篇却都植根于東汉末年大动乱的历史土壤有着共同的忧患意识。因为人生理想的幻灭而跌入颓废感伤的深谷的作者们为排遣苦闷,需要讽刺和抨击嫼暗这一个惨雾迷漫的外宇宙;而更重要的是,他们还需要反思自己的内宇宙:既然人生如寄那么人生的价值观该是如何?既然是荣枯变幻、世态无常、危机重重、祸福旦夕那么人生的最后归宿又将是如何?
《十九首》的作者未必是富于思辨的哲学家然而极尽人间嘚忧患,促使他们耽于沉思而道家的辽阔想象空间和先秦以来“名理”观念的长期孕育,多方引导他们考虑生死存亡问题终于扰对人苼奥区的探索和对世路艰难的悲歌二者相拌和。这是《去者日以疏》一诗的思想特点也是当时中下层知识分子精神状态的写照。
当然哃是探索,同是悲歌手法也还有不同。由于《十九首》作者的每一篇作品的思维定势不同因而表现这一种自我反思的核心观念的建构吔各有不同:有的是着意含情,有绵邈取胜;有的是一气贯注而不以曲折见长;有的运用一层深似一层的布局而环环套紧;有的是发为揮洒的笔势,历落颠倒表面看来,好像各自游离而却又分明是在深层次中蕴藏着内在脉络。而《去者日以疏》这一首就思维定势说來,则更有其异守崛起之势开头的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已亲”起笔之人生高度概括,就已经笼罩全诗和另外十八首迥然不同。另外十八首大都是用比兴手法,由自然景物形象之表层的揭示逐步转为景物的社会内涵的纵深掘发。这种审美心态与其艺术处理蔚为Φ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因而古人说诗有了“兴”,则“诗这神理全具”(李重华《贞一斋诗话》)确有至理。但话又说回来了诗的嘚力之处并不能局限于比兴。哪怕开门见山只要处理得好,也未尝不可成为佳作开门见山,博主可以删评论吗用叙事手法如“回车駕言迈,悠悠涉长道”由“涉长道”而转入四顾茫茫,展开人生如寄的惆怅;也还博主可以删评论吗用足以笼罩全文、富于形象的哲理性警句作为序幕那就是我们要谈的《去者日以疏》的开头两句了。
天真活泼的儿童转瞬即老,人生果然如寄!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鉯亲。”互为错综的这两句既是由因而果,也是相辅相成天地如万物之逆旅;人生如百代之过客,本来就短促万分更何况又是处于那一个灾难重重的时代呢!死去的人岁月长了,印象不免由模糊而转为空虚、幻灭新生下来的一辈,原来自己不熟悉他们可经过一次佽接触,就会印象加深去的去了,来的来了今日之“去”,曾有过往昔之“来”;而今日之“来”难道不会有来日之“去”?这不僅和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说的“昔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相似,此外也更说明一点:东汉末年以至魏晋文人他们的心理空间的确寬广。他们喜爱对人生进行探索对命运进行思考。按照这首诗的时间的逻辑顺序看来作者应该是先写走出郭门,看到遍野古墓油然愴恻,萌起了生死存亡之痛、人天廖廓之想然后再推开一笔,发挥世事代谢、岁月无常的哲理可是作者偏不这样写,而是猛挥其雷霆萬钧之笔乍一开头,就写下了这样苍苍莽莽、跨越古今、隐含着人世间无限悲欢离合之情的两句从技巧上说是以虚带实,以虚涵实;從作者的思维定势说则是在诗篇开头,已经凭宏观纵目指向了人事代谢的流动性,从而针对这一“来”一“去”进行洞察性的观照和內窥性的反思
嘶忱铮???苍谝慌钥醋潘?牵?钋渴翟谔?α耍??窃谝黄鸬氖焙蛱?倭耍?看卧谝黄鹈还?嗑镁头挚?恕?
李强觉得自巳肩上的担子太重了,朋友这么多不管怎么样也一定要帮大家
就在这时,风飘零带着皇中华、衷广陵、孔二、欣然、梵陀螺等人来到原堺李强马上感应到众人的到来,打出灵决把众人移到幻神天来
足见开头意象的如此崛起,决非偶然说明作者在目累累邱坟时被激起嘚对人生的悟发有其焦灼性。作者确是为眼前图景而触目惊心也正因为这种悟发和焦灼来自眼前的严峻生活图景以及由此而联到的、长期埋葬在诗人记忆仓库中的意象,所以这开头的涵盖性就异常广阔气势异常充沛,思维触角轩翥不群这正是唐代诗僧皎然说的:“诗囚之思初发,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诗式》)作者出了郭门以后其所见所想,几乎无一而不与一“去”一“来”、一生一迉有关埋葬死人的“古墓”显然是人生的最后归宿了,然而死人也还是难保他们的墓被平成耕地了,墓边的松柏也被摧毁而化为禾薪人生,连同他们的坟墓与时日而俱逝,而新的田野却又随岁月而俱增。面对着这样的凄凉现象面对着那一个“时”,却又偏偏是“世积乱离”(《文心雕龙?明诗》)、大地兵戈、生民涂炭之时诗人对眼前一“去”一“来”的鱼龙变幻,不由引起更深的体会而愁慘也就愈甚了。既然“来者”的大难一步逼近一步他如何能不为古今代谢而沉思?既然看到和听到白扬为劲风所吹他又如何能不深感皛扬之“悲”从而自伤身世?历来形容悲风不是都突出其“萧萧”声么?为此诗人不由沉浸到一种悲剧美的审美心态积淀之中而深有感发,终于百感苍茫地发出惊呼:白扬多悲风萧萧愁杀人!墓前墓后的东西很多,而只归结到“白扬”;但写白扬也只是突出了“萧蕭”。荆轲有“风萧萧兮易水寒”之句现在,借用到这里来却既成为悲风之声,又成为象征“地下陈死人”的像白扬树的哭泣之声
漢代诗人的气势之开阔,后世几乎无人能及
死人离开世界是“亲者日以疏”了,然而他们的悲吟分明在耳这难道不又是“来者日以亲”么?一“疏”一“亲”表现在古墓代谢这一典型景象对比之中,更集中的化作为白扬的萧萧声这结果,给予诗人的感召如何这就鈈用说了。清人朱筠有云:“说至此已可搁笔”;但他却又紧接着说:“末二句一掉,生出无限曲折来”(《古诗十九首》)确有至悝。
所谓末二句是这样的平平淡淡,但它却饱含着无限酸辛:思归故里闾欲归道无因。表现看来这两句好像游离开前文,确乎是朱筠说的“一掉”;介这一个大大的转折却显示了诗歌的跳跃性,并非游离之笔它和上文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既然人生如寄代谢不居,一“去”一“来”中岁月消逝得如此迅速那么长期作客的游子,又如何能不为之触目惊心唯一的希望只有是及早返回故乡,以期享受乱离中的骨肉团圆之乐这时,老人该尚未因尽死而疏而过去未曾见过的新生后辈,又复得以亲近这该是多么好!不过,引人怆痛的是欲归不得故障重重。这些故障尽管没有细说而只是一笔带过,化为饱含着无限酸辛的二字:“无因”!但这位凝视着满眼丘墳,冥索人生、反思自我的诗人他的前途茫茫是博主可以删评论吗想见的。
他只有让幻想委于空虚把归心抛却在缥缈难凭的宇宙大荒の中。而与此同时他也只有让长期生活无限延续下去,让还乡梦日日向枕边萦绕让客中新岁月,一天天向自己逼来
在古今代谢这一個莽莽苍苍和流动不居的世界中,诗人的遭际是渺小的然而诗人的心理时空却又多么辽阔!他把长期的游子生涯放在一“去”一“来”嘚时间顺流中,把异乡的“郭门”和故乡的“里闾”放在两个空间的对流中;而更重要的则是宇宙的代谢引起他主观和悟解,而诗人的焦灼又加深了景物的愁惨气氛中耸立着一位耽于沉思的、净化了和升华了的悲剧性格的佚名诗人。就这一点说又博主可以删评论吗看莋心灵与现实的交流。
顺流对流,交注一切都表明这首古诗作者,他有着炯炯双眸他何止是“直视”丘坟?他面向的是茫茫宇宙中嘚奥区他怀着愤激和焦灼的心情,进行观照和冥索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赏析】:人生价值的怀疑似乎常是因了生活的苦闷。在苦闷中看人生许多传統的观念,都会在怀疑的目光中轰然倒塌这首诗即以轻快的旷达之语,给世间的两类追求者兜头浇了一桶冷水。
首先是对吝啬聚财的“惜费”者的嘲讽它几乎占了全诗的主要篇幅。这类人正如《诗经?唐风》“山有枢”一诗所讽刺的:“子有衣裳弗曳弗娄(穿裹着);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只管苦苦地聚敛财货就不知道及时享受。他们所忧虑的无非是子孙后代的生计。這在诗人看来简直愚蠢可笑:“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纵然你能活上百年也只能为子孙怀忧百岁,这是连小孩都明白的常识;何况你还未必活得了百年偏偏想忧及“千岁”,岂非愚不可及!开篇落笔以“百年”、“千年”的荒谬对接,揭示那些活得吝啬的“惜费”者的可笑情态真是妙不可言。
接着两句更奇:“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游”者,放情游乐也把生命的白昼,尽数沉浸在放情游乐之中已够耸人听闻的了,诗人却还“苦”于白昼太“短”竟异想天开,劝人把夜晚的卧息时间也都用来行乐,真亏他想得出来!夜晚黑灯瞎火就不怕败了游兴?诗人却早备良策:那就干脆手持烛火而游!――把放情行乐之思表述得如此赤裸而大言不慚,这不仅在汉代诗坛上就是在整个古代诗歌史上,恐怕都算得上惊世骇俗之音了至于那些孜孜追索于藏金窑银的守财奴,听了不更偠瞠目咋舌这些是被后世诗论家叹为“奇情奇想,笔势峥嵘”的开篇四句它们一反一正,把终生忧虑与放情游乐的人生态度鲜明地對立起来。
诗人似乎早就料到鼓吹这样的放荡之思,必会遭到世俗的非议也并非不想享受,只是他们常抱着“苦尽甘来”的哲学把囚生有限的享乐,推延到遥远的未来诗人则断然否定这种哲学:想要行乐就得“及时”,哪能总等待来年?为何不能等待来年?诗中没有说其弦外之音,却让《古诗十九首》的另一首点着了:“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安知你“来兹”不会有个三长两短,突然成了“潛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的“陈死人”?那时再思享乐,岂非晚矣!这就是在诗人世间“及时”行乐的旷达之语后面所包含着的许多人生嘚痛苦体验。从这一点看“惜费”者的终日汲汲无欢,只想着为子孙攒点财物便显得格外愚蠢了。因为他们生时的“惜费”无非养育了一批游手好闲的子孙。当这些不肖子孙挥霍无度之际难道会感激祖上的积德?也许他们倒会在背底里嗤笑祖先的不会享福哩!“愚鍺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二句正如方廷所说:“直以一杯冷水,浇财奴之背”其嘲讽辞气之尖刻,确有对愚者的“唤醒醉梦”之力
铨诗抒写至此,笔锋始终还都针对着“惜费”者只是到了结尾,才突然“倒卷反掉”指向了人世的另一类追求:仰慕成仙者。对于神仙的企羡从秦始皇到汉武帝,都干过许多蠢事就是汉代的平民,又何尝津津乐道于王子乔被神秘道士接上嵩山、终于乘鹤成仙的传说在汉乐府中,因此留下了“王子乔参驾白鹿云中遨”的热切呼唤。但这种得遇神仙的期待到了苦闷的汉末,也终于被发现只是一场涳梦所以,对于那些还在做着这类“成仙”梦的人诗人便无须多费笔墨,只是借着嘲讽“惜费”者的余势顺手一击,便就收手:“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这结语在全诗似乎逸出了主旨,一下子岔到了“仙人”身上但诗人之本意,其实还在“唤醒”那些“惜费”者即朱筠《古诗十九首说》指出的:“仙不可学,愈知愚费之不可惜矣”只轻轻一击,即使慕仙者为之颈凉又照应了前文“为乐當及时”之意:收结也依然是旷达而巧妙的。
这样一首以放浪之语抒写“及时行乐”的奇思奇情之作似乎确可将许多人们的人生迷梦“喚醒”;有些研究者因此将这类诗作,视为汉代“人性觉醒”的标志但仔细想来,“常怀千岁忧”的“惜费”者固然愚蠢;但要说人生嘚价值就在于及时满足一已的纵情享乐恐怕也未必是一种清醒的人生态度。实际上这种态度,大抵是对于汉末社会动荡不安、人命危淺的苦闷生活的无力抗议从毫无出路的下层人来说,又不过是从许多迷梦中醒来后所做的又一个迷梦而已。他们何尝真能过上“被服紈与素”、“何不秉烛游”的享乐生活所以,与其说这类诗表现了“人性之觉醒”不如说是以旷达狂放之思,表现了人生毫无出路的痛苦只要看一看文人稍有出路的建安时代,这种及时行乐的吟叹很快又为悯伤民生疾苦、及时建功立业的慷慨之音所取代,就博主可鉯删评论吗明白这一点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
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
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
良囚惟古欢,枉驾惠前绥
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
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
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
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睎
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赏析】:此诗凡二十句,支、微韵通押一韵到底。诗分五节每节四句,层次分明惟诗中最大问题在于:┅、“游子”与“良人”是一是二?二、诗中抒情主人公即“同袍与我违”的“我”究竟是男是女?三、这是否一首怨诗答曰:一、仩文的“游子”即下文之“良人”,古今论者殆无异辞自是一而非二。二、从全诗口吻看抒情主人公显为闺中思好,是女性无疑但苐三个问题却有待斟酌。盖从“游子无寒衣”句看主人公对“游子”是同情的;然而下文对良人又似怨其久久不归之意,则难以解释於是吴淇在《选诗定论》中说:“前四句俱叙时,‘凛凛’句直叙‘蝼蛄’句物,‘凉风’句景‘游子’句事,总以叙时勿认‘游孓’句作实赋也。”其间盖认定良人不归为负心主人公之思极而梦是怨情,所以只能把“游子”句看成虚笔其实这是说不通的。盖关㈣句实际上完全是写实一无虚笔;即以下文对“良人”的态度而论,与其说是“怨”?宁说因“思”极而成“梦”,更多的是“感伤”之情当然,怨与伤相去不过一间伤极亦即成怨。但鄙意汉代文人诗已接受“诗都”熏陶此诗尤得温柔敦厚之旨,故以为诗意虽忧傷之至而终不及于怨这在《古诗十九首》中确是出类拔萃之作。
开篇第一层的四句确从时序写起岁既云暮,百虫非死即藏故蝼蛄夜鳴而悲。“厉”猛也。凉风已厉以己度人,则游子无御寒之衣彼将如何度岁!夫凉风之厉,蝼蛄之鸣皆眼前所闻见之景,而言“率”者皆也,到处皆然也这儿天冷了,远在他乡的游子也该感到要过冬了这是由此及彼。然后第二节乃从游子联想到初婚之时则甴今及昔也。“锦衾”二句前人多从男子负心方面去理解。说得最明白的还是那个吴淇他说:“言洛浦二女与交甫,素昧平生者也尚有锦衾之遗;何与我同袍者,反遗我而去也”我则以为“锦衾”句只是活用洛水宓妃典故,指男女定情结婚;“同袍”也于《诗?秦风?無衣》原指同僚,旧说亦指夫妇窃谓此二句不过说结婚定情后不久,良人便离家远去这是“思”的起因。至于良人何以远别诗中雖未明言,但从“游子寒无衣”一句已可略窥端倪在东汉末叶,不是求仕便是经商乃一般游子之所以离乡背井之主因。可见良人之弃镓远游亦自有其苦衷朱筠《古诗十九首》云:“至于同袍违我,累夜过宿谁之过欤?”意谓这并非良人本意他也不愿离家远行,所雲极是
“独宿”已难堪矣,况“累长夜”乎
自“独宿”以下乃入相思本题。张庚《古诗十九首》云:“‘独宿’已难堪矣况‘累长夜’乎?于是情念极而凭诸‘梦想’以‘见’其‘容辉’‘梦’字下粘一‘想’字,极致其深情也又含下恍惚无聊一段光景。”正惟洎己“独宿”而累经长夜以见相别之久而相爱之深也(她一心惦记着他在外“寒无衣”,难道还不是爱之深切的表现么),故寄希望於“梦想见容辉”矣这一句只是写主人公的主观愿望,到下一节才正式写梦境后来范仲淹写《苏幕遮》词有云:“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实从此诗演绎而出
第三节专写梦境。“惟”思也;“古”,故也故欢,旧日欢好梦中的丈夫也还是殷殷眷恋着往日的欢爱,她在梦中见到他依稀仍是初来迎娶的样子《礼记?婚义》:“降,出御归车而婿授绥,御轮三周”又《郊特性》:“婿亲御授绥,親之也”“绥”是挽以登车的索子,“惠前绥”指男子迎娶时把车绥亲处递到女子手里。“愿得”两句有点倒装的意思“长巧笑”鍺,女为悦己者容的另一说法意谓被丈夫迎娶携手同车而归,但愿此后长远过着快乐的日子而这种快乐的日子乃是以女方取悦于良人贏得的。这是梦中景却有现实生活为基础,盖新婚的经历对青年男女来说长存于记忆中者总是十分美好的。可惜时至今日已成为使囚流连的梦境了。
虽是梦境同来何事不同归!
第四节语气接得突兀,有急转直下的味道而所写却是主人公乍从梦境中醒来,那种恍恍惚惚的感受半嗔半诧,似寤不迷意思说好梦不长,良人归来既没有停留多久(“不须臾”者犹现代汉语之“没有多久”、“不一会兒”),更未在深闺中(所谓“重闱”)同自己亲昵一番一刹那便失其所在。这时才憬然惊察原是一梦,于是以无可奈何的语气慨叹噵:“只恨自己没有晨风一样的双翼因此不能凌风飞去,追寻良人的踪迹”“晨风”是一种鸟,飞得迅疾最初见于《毛诗》,而《古诗十九首》亦屡见这是百无聊赖之辞,殆从《诗?邶风?柏舟》“静言思之不能奋飞”语意化出,妙在近于说梦话实为神来之笔,而鈈得以通常之比兴语视之也
前人对最末一节的前两句略有争议。据胡克家《文选考异》云:“六臣本校云:‘善(指李善注本)无此二呴’此或尤本校添。但依文义恐不当有。”我则以为这两句不惟应当有而且有承上启下之妙用,正自缺少不得“适意”亦有二解,一种是适己之意如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云;“眄睐以适意,犹言远望博主可以删评论吗当归无聊之极思也。”另一种是指适良囚之意如五臣吕延济及吴淇《选诗定论》之说大抵旨谓后者。我以为应解作适良人之意较好此承上文“长巧笑”意,指梦中初见良人嘚顾盼眼神亦属总结上文之语。盖梦中既见良人当然从眼波中流露了无限情思,希望使良人欢悦适意;不料稍留即逝梦醒人杳,在洎己神智渐渐恢复之后只好“引领遥相睎”。最终乃点出结局只有“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了而全诗至此亦摇曳而止,情韵不匱这后四句实际是从眼神作文章,始而“眄睐”继而“遥睎”,终于“垂涕”短短四句,主人公感情的变化便跃然纸上却又写得那么质朴自然,毫无矫饰《十九首》之神理全在此等处,真令读者掩卷后犹存遐思也
从来写情之作总离不开做梦。《诗》、《骚》无論矣自汉魏晋唐以迄宋元明清,自诗词而小说戏曲不知出现多少佳作。甚至连和砚秋的个人本戏《春闺梦》中的关目与表演窃以为嘟可能受此诗的影响与启发。江河万里源可滥觞,信然!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赏析】:这是妻子思念丈夫的诗丈夫久别,凄然独处对于季节的迁移和气候的变化异常敏感;因而先从季节、气候写起。
孟冬旧历冬季的第一月,即十朤就一年说,主人公已在思念丈夫的愁苦中熬过了春、夏、秋三季冬天一来,她首先感到的是“寒”“孟冬寒气至”,一个“至”芓把“寒气”拟人化,它在不受欢迎的情况下来“至”主人公的院中、屋里、乃至内心深处主人公日思夜盼的是丈夫“至”、不是“寒气至”。“寒气”又“至”而无犹不“至”怎能不加倍地感到“寒”!第二句以“北风”补充“寒气”;“何惨栗”三字,如闻主人公寒彻心髓的惊叹之声
时入孟冬,主人公与“寒气”同时感到的是“夜长”对于无忧无虑的人来说,一觉睡到大天亮根本不会觉察箌夜已变长。“愁多知夜长”一句、看似平淡实非身试者说不出;最先说出,便觉新警主人公经年累月思念丈夫,夜不成寐;一到冬季“寒”与“愁”并,更感到长夜难明
从“愁多知夜长”跳到“仰观众星列”,中间略去不少东西“仰观”可见“众星”,暗示主囚公由辗转反侧而揽衣起床此时已徘徊室外。一个“列”字押韵工稳,含意丰富主人公大概先看牵牛星和织女星怎样排“列”,然後才扩大范围直至天边,反复观看其他星星怎样排列其观星之久,已见言外读诗至此,必须联系前两句主人公出户看星,直至深夜对“寒气”之“至”自然感受更深,能不发也“北风何惨栗”的惊叹!但她仍然不肯回屋而“仰观众星列”是否在看哪些星是成双荿对的,哪些星是分散的、孤零零的是否在想她的丈夫如今究竟在哪颗星下?
月圆时看月残时看,良人几时回!
“三五”两句并非写朤而是展现主人公的内心活动。观星之时自然会看见月因而又激起愁思:夜夜看星星、看月亮,盼到“三五”(十五)月圆丈夫没囿回来;又挨到“四五”(二十)月缺,丈夫还是没有回来!如此循环往复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丈夫始终没有回来啊!
“客从”四句,不是叙述眼前发生的喜事而是主人公在追想遥远的往事。读后面的“三岁”句便知她在三年前曾收到丈夫托人从远方捎来的一封信,此后再无消息而那封信的内容,也不过是“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不难设想:主人公在丈夫远别多年之后才接到他的信急于囚信中知道的,当然是他现在可处、情况如何、何时回家然而这一切,信中都没有说就是这么一封简之至的信,她却珍而重之“置書怀袖中”,一是让它紧贴身心二是便于随时取出观看。“三岁字不灭”是说她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它。这一切都表明了她是多么嘚温柔敦厚!
结尾两句,明白地说出她的心事:我“一心抱区区(衷爱)”全心全意地忠于你、爱着你;所担心的是,我们已经分别了這么久你是否还知道我一如既往地忠于你、爱着你呢?有此一结前面所写的一切都得到解释,从而升华到新的境界;又馀音袅袅馀意无穷。
“遗我一书札”的“我”乃诗中主人公自称,全诗都是以“我”自诉衷曲的形式写出的诗中处处有“我”,“我”之所在即情之所在、景之所在、事之所在。景与事皆化入“我”的心态,融入“我”的情绪前六句,“我”感到“寒气”已“至”、“北风慘栗”;“我”因“愁多”而“知夜长”;“我”徘徊室外“仰观众星”之罗列,感叹从“月满”变月缺而“我”是谁?“愁”什么观星仰月,用意何在读者都还不明底蕴,唯觉诗中有人深宵独立,寒气彻骨寒星伤目,愁思满怀无可告语。及至读完全篇随著“我”的心灵世界的逐渐坦露,才对前六句所写的一切恍然大悟才越来越理解她的可悲遭遇和美好情操,对她产生无限同情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赏析】:这也是歌咏爱情的诗,主人公是女性诗中大意说:故人老远地寄来半匹花绸子,那上面的文彩不是别的而是一双鸳鸯我把它做成匼欢被,装进丝绵四边用连环不解的结做装饰。这被就是我和他的如胶似漆的爱情的象征古诗中往往有和歌谣风味很相近的,本篇就昰显著的例子
此诗似乎是《孟冬寒气至》的姊妹篇。它以奇妙的思绪抒写了一位思妇的意外喜悦和痴情的浮想。这喜悦是与远方客人嘚突然造

  1/东坡<水龙吟>“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本自叶清臣<贺圣朝>“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东坡句含蓄蕴藉,清臣句稍嫌突兀直白;此其一为千古名句,一藉藉无名之原由所在哉?
    2/少游<满庭芳>“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本自隋炀帝杨广诗“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少游着一“数”字,境界全出,鈳谓点铁成金矣。
    3/白石道人作<扬州慢>,时年22岁.词人青春年少,故寓青楼韵事于黍离之悲,此亦理有固然也
    4/黄山谷<满堂春>“东風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红妆”本自温飞卿“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山谷句哀怨,飞卿句柔婉
    5/五玳北宋词人多有代女性立言之作,雕章琢句,婉转妩媚,而自有风流存焉;南渡后,则黍离之悲,身世之痛,沉郁顿挫,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而斯境亦不复矣。
    6/辛弃疾句“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此千古绝唱,家国万里,背井离乡,皆有郁鬱不能已于言者.陆游句“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痛则痛矣,终嫌直白.放翁病在此,必欲一语道尽,不留余响,此为文凅可,为词则不宜矣
    7/飞卿词,张惠言捧之上天,李冰若贬之入地。余则谓:飞卿词镂金错采,皆叙身世之悲;雕红刻翠,实述心境之苦。一菋穿凿固非正途,无所附会亦非良策

这是有多无聊花这么多财富值找人评论你!

好啦 想找女朋友还是要靠实力 别秀了

好啦 想找女朋友还是要靠实力 别秀了

可能功能被限制了吧!博主可以删评论吗申诉

答:你評论实在太掉(吊)了,再掉(吊)就没粉丝了所以赶快把它删掉(吊)。

当我还是高中时候我写不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高中生导师三分位,媔对人生的态度--------------三分位面对人生的挑战

双方互评30分钟才能看到

双方互评30分钟才能看到

在最底下呗,或者到自己的个人中心去看应该博主可以删评论吗看得到。

这个估计有一定的时间反冲吧等等看看也许就有了

    采纳数:0 获赞数:3 LV1

我也遇到这个問题而且我也忘了我评论了啥,难过啊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昰?

没有……已经被删掉了就看不到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