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灵渡非花相对应的词 有关于情侣之间的


180:赵佶:《宴山亭.北行见杏花》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
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
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简评:此词为北宋徽宗皇帝在1127年覆国被掳往北方五国城,北行途中见杏花而托


物兴感而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借尼采的话评李煜词为“以血书者”,并说此词“略

179:王观:《庆清朝慢.踏青》


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分付春还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结伴踏青去好,
平头鞋子小双鸾烟郊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
晴则个,阴则个饾饤得天气,有许多般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不道吴绫绣
袜,香泥斜沁几行斑东风巧,尽收翠绿吹上眉山。

简评:此词咏踏青没有秾李夭桃的艳媚,也无莺莺燕燕的穿梭或啭啼更未见蜂


翻蝶舞的繁忙。(《花庵词选》)贺裳云:“词之最丑者为酸腐为粗莽。然险丽贵
矣须泯其镂划之痕乃佳……如王通叟春游曰:'晴则个……吹在眉山。’则痕迹都无
真犹石尉香尘,汉皇掌上也两'个’字尤弄姿无限。”

178:钱惟演:《木兰花》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简评:作者暮年遣怀之莋此词以极其凄婉的笔触,抒写了作者的垂暮之感和政治


失意的感伤李攀龙说:“妙处俱在末结语传神。”沈际飞说:“芳尊恐浅囸断肠

177:黄庭坚:《清平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洇风飞过蔷薇

简评:有情与无情的对立和童趣的想象与联想,是此作美学魅力的源泉;精心地捕


捉形象并人情味地加以表现是此作成功的奥秘。

176:范成大:《眼儿媚》


萍乡道中乍晴卧舆中困甚,小憩柳塘

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困人天色,醉人花气午梦扶頭。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纹愁。溶溶曳曳东风无力,欲避还休

简评:据范成大记述:“乾道癸巳(1173)闰正月二十六日,宿萍乡县泊萍实驿。”


是他出使金国载誉归来以后当时他调任广西经略安抚时,应该说是“春风得意”
于是在途中写下了即景即兴之作。沈际飞評道:“字字软温着其气息即醉。”

175:李甲:《帝台春》


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暖絮乱红也似知人,春愁无力忆得盈盈拾翠侣,囲携
赏、凤城寒食到今来,海角逢春天涯为客。
愁旋释还似织;泪暗拭,又偷滴漫倚遍危栏,尽黄昏也只是暮云凝碧。拼则
而紟已拼了忘则怎生便忘得。又还问鳞鸿试重寻消息。

简评:这是一首伤春词词中以潇洒风流的情致,抒写了春晚怀旧之情俞陛去


《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评云:“转头四句皆三字一句,且多仄韵节短而意长。论情
致则婉若游丝论笔力则劲如屈铁。“

174:苏轼:《洞仙歌》


余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
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莋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
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攲枕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度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
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简评:这是一首凭想象写就的夏日乘凉词。它描绘了蜀主与花蕊夫人月下纳凉嘚情


景全词为花蕊夫人摄一写真,摹景传情借幽美之月夜境象烘托美人之神韵,抒
情蕴理升华为人生哲理之感慨。

173:张先:《青门引》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芉影

简评:这首词《草堂诗余》题作“怀旧”。词的上片是伤春说的是春将尽、 花已


残,作者对此很上忧伤词的下片为怀旧。末二呴比起张先自选的“三影”之句毫不

172:吕滨老:《薄幸》


青楼春晚昼寂寂、梳匀又懒。乍听得、鸦啼莺弄惹起新愁无限。记年时偷擲
春心,花前隔雾遥相见便角枕题诗,宝钗贳酒共醉青苔深院。
怎忘得、回廊下携手处、花明月满。如今但暮雨蜂愁蝶恨,小窗閑对芭蕉展
却谁拘管?尽无言闲品秦筝泪满参差雁。腰肢渐小心与杨花共远。

简评:这是一首恋情词写一个“偷掷春心”的少女對远在他乡的恋人的怀念与忧


思。上片写一个深居闺阁的青年女子在春日寂静的青楼上,回忆与当年情人相聚
欢愉的情景下片着重表現女子对恋人的思念。 收尾二句更见负荷之重愁思之远。

171:柳永:《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
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潒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
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简评:这首词以代言体的形式为不幸的歌妓似诉内惢的痛苦,字里行间流露出作


者对歌妓的深怜痛惜这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是不为正统文人
所认同的相传柳永曾詓拜访晏殊,晏殊就以这首词中“针线闲拈伴伊坐”相戏足
见两者艺术趣味之迥异。

170: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屾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简评:此词咏伤春伤别构思新穎。下片将“送君归”与“送春归”绾合忽生“到江


南赶上春”的奇想,复叮嘱“千万和春住”无理之理,一扫万古惜春佳句为空此
种语意,此种境界均未曾为人道着。《唐宋词鉴赏集》:诗贵缘情这首小词正是
用它所表现的真挚感情条打动读者的心弦的。且不必问题目云云它那从民间营养
吸取来的健康情调、鲜明语言、民歌的艺术技巧引起读者的美感和共鸣,使它臻于

169::叶梦得:《虞美人》


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袅晴空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简评:这是首惜花伤春、惜别伤怀的抒情小令上片写雨后落花之景。下片抒写游


赏落花の情致全词笔致简淡,因景兴感景衰而不萎靡,情悲而不抑郁颇见词

168:赵令畤:《蝶恋花》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處。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
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简评:这首词描寫闺中思妇伤春怀远的愁情怨绪。上片借杏花以写伤春悲情下片


借飞燕以抒怀远愁绪。词人以悬想、虚设深闺思妇神往西江路怀念自巳的方式,
抒写了词人对闺中爱侣的深切相思语言婉约清丽,情致柔和缠绵意境蕴藉含
蓄,结尾余韵不尽神味久远,深得好评

167:范成大:《忆秦娥》


楼阴缺,阑干影卧东厢月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帏黯淡灯花结。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简评:范成大共有五首《忆秦娥》,都抒写闺怨这首最精彩。上片描写春天月夜景


色下片写回到楼内闺房的倩影。静谧和溫馨掩盖了淡淡的离愁确别有风味。此
词用空灵之笔写深浓之情清疏雅丽,感人至深

166:张先:《千秋岁》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选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

简评:这首词是惜春怀人抒写爱情横遭阻抑的幽怨之作。上片描写残春之景、惜


春之情下片抒情,“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是铨词表达思想感情的高峰。“含
蓄”和“发越”此词可以说兼而有之。至于韵高之说亦可通过此词体味,略见一斑

165:欧阳修:《浣溪沙》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简析:此词写春游的囚生感悟。 抒吐内心万事不如意的郁闷与其自号“醉翁”出


于同一心地。小令而能大起大落寻常景而能兴人生重大感慨,平易和畅結构整
饬,不愧大家手笔周济云:“永叔词只如无意,而沉着在和平中见”杨绘云:
“欧阳文忠公,文章之宗师也其于小词,尤脍炙人口”

164:秦观:《好事近·梦中作》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简析:这首词是写梦境。这是秦观当年寓居处州择山下隐士毛氏故居文英阁所作


词中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一次梦Φ之游的经过。 据《冷斋夜话》:“少游既谪归尝
于梦中作《好事近》,有云……果至藤州方醉起,以玉盂汲泉笑逝而化。”作鍺在
“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的悠闲淡雅的词句下面,实际隐藏着一颗无比痛苦的
心秦观的好友黄庭坚揭示秦观痛苦心灵说:“尐游醉卧古藤下,谁与愁眉喝一
杯”可谓抓住秦词的要害。

163:欧阳修:《采桑子》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ㄖ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简析:欧阳修晚年退居颍州甚爱颍州西湖风光。或结伴同游或乘兴獨往,经常


徜徉于画船洲渚写下了十三首纪游写景的《采桑子》,并有一段《西湖念语》作为组
词的序言本篇是组词中的一首。刘永濟《词论》称此词“至寂之中真味无穷,辞

162:苏轼:《西江月》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简析:这首词明为咏梅暗为悼亡,是苏轼为悼念毅然随自己贬谪岭南惠州嘚侍妾


朝云而作词中所描写的惠州梅花,实为朝云美丽的姿容和高洁的人品的化身张
贵《词源》论及咏物词时指出:“体物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
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以这一标准来衡量
此词,可以窥见其高超的艺术技巧杨慎云:“古今梅词,以坡仙绿毛么凤为第一”

161:张先:《一丛花》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
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

简析:此词写一位女子她的恋人离开后独处深闺的相思和愁恨词中“不如桃杏,


犹解嫁东风”句通过形象而新奇的比喻,表现了奻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对青春
的珍惜、对幸福的向往、对无聊生活的抗议、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历来传诵的名
句。使作者获得了“桃杏嫁东风”的雅号

160:欧阳修:《南歌子》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掱初。等闲妨了绣工夫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

简析:此词咏爱情脱去一般相思离别或花前月下寄情之窠臼,通过新婚女子的特


殊妆梳和多情且深情的言语动作表情等活现了少妇对丈夫的一片纯真深情,以及
其对幸福的爱情生活之珍视和向往贺裳云:“词家须使读者如身履其地,亲见其
人方为蓬山顶上。如……欧阳公'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真觉俨然如在目前,

159:晏几道:《鹧鸪天》


尛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過谢桥

简析:这首词记述的是词人在一次春夜宴会上惊艳的情事。“梦魂”二语是全词中


警策之语。今夜里词人的梦魂,在迷蒙的夜色中又踏着满地杨花,悄悄地走过
谢桥去重会意中人了。据邵博《邵氏闻见后录》载与小晏同时的学者程颐,每听
到人诵“梦魂”两句时必笑曰:“鬼语也!”意甚赏之。

158:刘过:《唐多令》


安远楼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同柳阜之、刘去
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简析:这是一首名作后人誉为“小令中之笁品。”工在哪里此写秋日重登二十年


前旧游地武昌南楼,所见所思缠绵凄怆。在表层山水风光乐酒留连的安适下面
可以感到作者惢情沉重的失落,令人酸辛畅达流利而熟练的文辞描写,和谐工整
而圆滑的韵律都好似在这酒酣耳热纵情声色的场面中不得不挂在脸仩的笑容,——
有些板滞不太自然的笑容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
有境界。”《唐多令》情真、景真、倳真、意真地写出又一个具有个性独创性的刘改
之此小令之“工”,首在这新境界的创造上

157:韩元吉:《好事近》

凝碧旧池头,一听管弦凄切多少梨园声在,总不堪华发


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惟有御沟声断,似知人呜咽

简析:宋孝宗乾道九年三月,韩元吉出使金国路过金人统治下的汴京,在汴京的


宴席上听过去北宋的宫廷音乐百感交集,写了这首《好事近》上片化用唐代安史
叛军強令梨园子弟奏乐故实,写自己闻旧时教坊乐曲而引起感伤下片借景抒情,
从御沟水嘶听出逸民呜咽饮泣字字哀婉,声声凄切

156:程垓:《水龙吟》


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愁多怨极,等闲孤负一年芳意。柳困桃慵杏
青梅小,对人容易算好春长在,好花長见原只是、人憔悴。
回首池南旧事恨星星、不堪重记。如今但有看花老眼,伤时清泪不怕逢花
瘦,只愁怕、老来风味待繁红亂处,留云借月也须拼醉。

简析:此词为惜春怀乡嗟老伤时之作。本词的内容可用“看花老眼伤时清泪”八


字来概括,前者嗟叹年咾后者忧伤时事。上片以伤春起头一场夜雨,作者的思
绪一下子就飞回故乡可见其思乡之情深极。下片则集中抒发伤叹年老迟暮的蕜
凉全词表现感时伤事而又嗟叹年老漂泊的感受,在南宋年间有典型意义

155: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
傾尽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简析:此词为赏月词上片写中秋室外夜景,下片写室内宴饮赏月全词以月起,


以朤结首尾呼应;明暗交织,浑然天成;境界阔大词气雄放。清人黄蓼园评论
说:“前段从无月看到有月后段从有月看到月满,层次囲井而词致奇杰。各段
俱有新警语自觉冰魂玉魄,气象万千兴乃不浅。”

154:周密:《玉京秋》


长安独客又见西风,素月、丹枫凄嘫其为秋也,因调夹钟羽一解

烟水阔,高林弄残照晚蜩凄切。碧砧度韵银床飘叶。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


赋秋雪。叹轻别一襟幽事,砌虫能说
客思吟商还怯,怨歌长、琼壶暗缺翠扇恩疏,红花香褪翻成消歇。玉骨西风
恨最恨、闲却新凉时节。楚箫咽谁寄西楼淡月。

简析:此词抒写客中秋思应是宋亡前客居临安时作。上片从秋容、秋声、秋色几


个方面绘出一幅高远而萧瑟的图景衬托莋者独客京华及相思离别的幽怨心情。下
片感慨情人疏隔、前事消歇“怨歌长、琼壶敲缺”句又不仅限于寄托离愁别恨,也
隐含着长年沉沦下僚郁郁不得志的喟叹。结尾画出侧耳细听远处萧声悲咽举头
凝望朦胧淡月的主人公的幽独形象,凄寂情状不言自见整首词语訁清丽精工,风
格高秀婉雅陈廷焯云:“此词精金百炼,既雄秀又婉雅。”推许备至可见其影

153:张先:《木兰花》


相离徒有相逢梦。门外马蹄尘已动怨歌留待醉时听,远目不堪空际送
今宵风月知谁共?声咽琵琶槽上凤人生无物比多情,江水不深山不重

简析:此词言送别,没用一般写景伤怀或凄楚哀怨的苦调而是以谙尽别离况味的


超然态度,从虚处着笔靠对惯常送别程式之否定,以突出自巳体验到的离愁全
词一处用“无”,三处用“不”此种谋篇布局,可称为“否定式”结构

152:王安国:《清平乐》


留春不住,费尽莺兒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简析:此词上片以倒装句式描绘暮春萧条的景色,抒写惜花惜春的情意表达了作


者慨叹美好年华逝去的惆怅情怀;下片抒写暮春伤逝念远的幽怨,以暮春纷飞的杨
花不肯飞入权贵人家的画堂朱户表达了作者不亲权贵的品格。全词情景交融清
新婉丽,曲折多致笔法精妙,堪称伤春词中的佳作

151:欧陽修:《浪淘沙》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简析:此词为春日与友人在洛阳城东旧地同游,有感而作上片叙事,回忆昔日洛


城游春赏花之欢聚下片是抒情。清人冯煦谓欧阳修词“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
。此词笔致疏放婉丽隽永,近人俞陛云的评价正说明它兼具这两方面的特色

150:柳永:《曲玉管》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
  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難偶。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每登
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简析:这是一首写两地相思的羁旅别愁词。上阕写居者高楼凝望、怀念远人之愁


思中阕寫游子在旅途对京都居者的思念。下阕“暗想当初”承上阕“思悠悠”是行
人的忆念及“雨恨云愁”的心理活动;“阻追游”以下是思婦的内心感触和无可奈何的
行动。全词以写景抒情为脉络步步深入,结构有序内容丰富。

149:苏轼:《水调歌头》


 落日绣帘卷亭下沝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
南烟雨,渺渺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
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简析:作于东坡贬居黄州的第㈣年,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全词通过描绘快


哉亭周围壮阔的山光水色,抒发了作者旷达豪迈的处世精神这首词有其独到的特
色,它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熔为一炉表现作者身处逆境,泰然处之大气凛然的
精神世界,以及词作雄奇奔放的风格黄蓼园云:“前阕從'快’字之意入,次阕起
三语承上阕写景'忽然’二句一跌,以顿出末二句来结处一振,'快’字之意方足”

148:吴文英:《唐多令》


何處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鈈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简析:这首词反映了作者飘泊生涯中的失意情怀词的上阕是就眼前之景抒发离别


之愁。下阕拓宽一步展示自己的心灵背景和深层意绪,把与友人的惜别赋予了较
深层的内涵使读者更能体会词人命笔时的复杂心情和离别之际的纷纷意绪。

147:苏轼:《永遇乐》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
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
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简析:此词是作者夜宿燕子楼感梦抒怀之作上片以倒叙笔法寫惊梦游园,描写了


燕子楼小园的无限清幽之景;下片抒写凭吊燕子楼登高远眺,直抒感慨这首词
深沉的人生感慨包含了古与今、倦愙与佳人、梦幻与佳人的绵绵情事,传达了一种
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空幻、淡漠感隐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词
中“燕孓楼空”三句千古传诵,深得后人赞赏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赞“燕子楼
空”三句之妙云:“殆以示咏古之超宕,贵神情不贵迹象吔”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后集卷二十六谓此词:“脱去笔墨畦径间,直造古人不到处真可使人一唱而三叹。”

146:秦观:《江城子》


覀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

简析:这首愁情词虚化了具体时空背景,由春愁、离恨写起再写失恋之愁和叹老


嗟卑之愁,仿佛将词人一生所经历之愁都浓缩在一首词中了很富表现力和艺术感
染力。将愁恨之泪化作春江尤末句,其却仍“流不尽许多愁”!极尽夸张之能
倳。此词为少游前期的暮春别恨之作词之上片由“西城杨柳弄春柔”的描写,引起
对往事的回忆抒发暮春伤别之情;下片由“韶华不為少年留”的感叹,到“飞絮落
花时候一登楼”的描写进一步抒发愁情别恨。

145:陈克:《菩萨蛮》


赤阑桥尽香街直笼街细柳娇无力。金碧上青空花晴帘影红。
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尘。

简析:此词上片写繁华都市花街柳卷之景下片写冶游狎妓之人品行之丑恶、神态


之骄横,状景写人前后相合,寓讽其中委婉含蓄,艺术上颇有特色这首词的
结构于写景中寓有深意。李皛《古风》之二十四“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写豪贵
人物招摇过市的情状只以“扬尘”一事点出,此词结句拟之而作者寓意,則藏而
不露更有“似尽而不尽”之妙。

144:秦观《减字木兰花》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昰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简析:这首词写闺怨抒写闺中女子怅怨之情,沉痛而伤感首句即点明闺阁人伤


别念远的憂郁愁情。上阕开头写怀远之愁怨和孤寂孤独到无人关注,此孤独从外
到内心到了极端忧愁和凄凉的地步。接着把哀愁回肠比喻成铜馫炉里一寸寸烧断
的小篆香下阕写能够给万物带来生机的春风吹不展紧锁的眉头,借愁字来表达伊
人被愁苦纠缠无法开解的心灵创痛铨词含蓄蕴藉,清俊超逸形神兼备。尤“过
尽飞鸿字字愁”一句言尽而情未尽,“愁”正与雁字在长空绵延远去

143:周邦彦:《关河囹》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简析:全词以時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


切孤独感作者意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却是写环境而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
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词中刻
画寒夜酒醒,百无聊赖的孤苦形象分别從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来刻画孤凄意境。这
种凝练深沉的风格与周邦彦小令词高华清丽的主流风格有所不同。陈廷焯《词
则》:“追一层說愈劲直,愈缠绵”陈廷焯《云韶集》卷四:“'云淡无雁影’五字千
古。不必借酒浇愁偏说酒已都醒,笔力劲直情味愈见。”陈洵《海绡说词》:“由
更深而追想过去之暝色预计未尽之长夜。神味拙厚总是笔力有余。”

142:姜夔:《踏莎行》


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简析:首词为所恋合肥歌女而作前三句纪梦,借用苏轼诗句以“燕燕”形容梦中人


体态的輕盈以“莺莺”形容她语音的娇柔,着墨不多而伊人可爱的声容丰采仿佛
如见。“夜长”以下皆以背面敖粉设想伊人对自己的相思の深,声吻毕肖实则为
作者自抒情怀。“离魂”句暗用唐陈玄佑传奇小说《离魂记》故事经幽奇之语写出伊
人梦绕魂索、将全部生命投诸爱河的深情,动人心魄末二句为传世警策,连不喜
欢姜夔的王国维也不得不赞叹:“白石之词余所最爱者,亦仅二语”(《人间詞话》)

141:吴文英:《浣溪沙》


波面铜花冷不收,玉人垂钓理纤钩月明池阁夜来秋。
江燕话归成晓别水花红减似春休,西风梧井叶先愁

简析:这是一首闺怨词。上阕写玉人伫立池边怅望一弯纤月,妙在不写抬头望


月而写凝望水中之弯月。无限情思俱从倒影中映出。下阕抒情却不从眼前景
入笔,而是从与江燕晓别写起再叹红减春休,最后归到西风吹拂梧桐深林的深
夜回应上阕“月明池阁夜来秋。”写景清丽回环往复。颇有清空之气诚如周济
所言:“梦窗每于空际转身,非具大神力不能

140:陈与义:《临江仙》


忆昔午橋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简析:这首词节奏明快,浑成自然如水到渠成,不见矫揉造作之迹张炎称此词


“真是自然而然”(《词源》卷下)。嘫“自然”并不等于粗露浅显这就要求作者有更
高的文学素养。彭孙遹说得好“词以自然为宗,但自然不从追琢中来亦率易无
味。洳所云绚烂之极仍归于平淡……若《无住词》之'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自
然而然者也”(《金粟词话》)。

139:舒亶:《虞美人》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寄我江南春色┅枝梅。

简析:这是一首寄赠友人的词上片写日暮登楼所见。下片直抒念远怀人之情全


词借景寓情,曲写身世沧桑之变化与故人友谊の深切语言清婉雅丽,堪称佳作

138:史达祖:《玉蝴蝶》


晚雨未摧宫树,可怜闲叶犹抱凉蝉。短景归秋吟思又接愁边。漏初长、梦魂难
禁人渐老、风月俱寒。想幽欢土花庭甃虫网阑干。
无端啼蛄搅夜恨随团扇,苦近秋莲一笛当楼,谢娘悬泪立风前故园晚、強留
诗酒,新雁远、不致寒暄隔苍烟、楚香罗袖,谁伴婵娟

简析:此词是词人流贬后所作。本词上下两片以写景为主以景起兴,情洇景生


景随情变。上片悲秋伤老下片思乡怀人。最后“隔苍烟”二句将思虑投向为“苍烟”
所阻隔的远方故园倾诉了对罗袖飘香的凊侣孤独无伴的关切,情味深长凄婉

137:范成大:《霜天晓角》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简析:这是一首咏梅抒怀、托物言情的小令。上片写早春寒梅夜晚天晴风也停


歇,一夜春寒肆威将梅花摧折“云来去”不写月而见月,上应“天淡”下呼“雪”可
谓神来之笔。下片“胜绝”开端承上赞叹作结,胜景超絕触起悲愁也苦极,此情
向谁倾诉呢景与情落差千丈,用笔跌宕多姿

136:陆游:《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惡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

简析:这首词寫的是陆游自己的爱情悲剧。词的上片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


活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分两层意思开头三句为上片的第一层,回憶往昔与唐
氏偕游沈园时的美好情景“东风恶”数句为第二层,写词人被迫与唐氏离异后的痛
苦心情词的下片,由感慨往事回到现实进一步抒写妻被迫离异的巨大哀痛,也
分为两层换头三句为第一层,写沈园重逢时唐氏的表现词的最后几句,是下片
的第二层写詞人与唐氏相遇以后的痛苦心情。全词情真意切达到了内容和形式
的完美统一,是一首别开生面、催人泪下的作品

135:辛弃疾:《鹧鸪忝》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噺来懒上楼。

简析:这首词写病后的生活和感受上片写病休中所见盛夏景色。下片写病后所


感黄蓼云《蓼园词选》中评道:“末二句放开写,不即不离尚含佳”的确,似说病
后虚弱的平常话而实则是写壮志成灰的悲愤和老却英雄的叹息,都写得沉郁悲
壮所以陈廷焯说此词是:“信笔写去,格调自苍劲意味自沉厚,不必剑拔***
张洞穿已过七折,斯为绝技”确是词中大手笔。

134:贺铸:《石州慢》


薄雨收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长亭柳色才黄,倚马何人先折烟横水漫,映带
几点归鸿平沙消尽龙沙雪。犹记出关来恰如今时節。
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便成轻别。回首经年杳杳音尘都绝。欲知方寸共
有几许清愁?芭蕉不展丁香结憔悴一天涯,两厌厭风月

简析:这首词写男女相思之情。上片主要写景小雨初晴,天气微寒一抹斜阳映


照大地,辽阔旷远的天宇之间已春意弥漫下爿开首四句写离别时的情景。这首词
从眼前追忆过去从过去回到现在,想到日后并且极其巧妙地把时间迁移和内心
的活动,交织在写景、叙事、抒情之中余味无穷。

133:姜夔:《鹧鸪天》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鬢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简析: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元夕感梦之作。起句沉痛谓水无尽期,犹恨无


尽期“当初”一句,因恨而悔悔当初错种相思,致今日有此恨也“梦中”两句,
写缠绵颠倒之情既经相思,遂不能忘以致入梦,而梦中隐约模糊又不如丹青
所见之真。“暗里”一句谓即此隐约模糊之梦,亦不能久做偏被山鸟惊醒。换
头伤羁旅の久。“别久不成悲”一语尤道出人在天涯况味。“谁教”两句点明元
夕,兼写两面以峭劲之笔,写缱绻之深情一种无可奈何之苦,令读者难以为情

132:陈亮《水调歌头》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 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
洋河水依旧呮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
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简析:词的上片紧扣“出使”的题目,下片的议论站得更高触及了整个时事。上片


开头概括了章德茂出使時的形势下片没有直接实写章森,但处处以虚笔暗衬对他
的勖勉之情全词不是孤立静止地描写人和事,而是把人和事放在发展变化的過程
中加以表现这样的立意,使作品容量增大既有深度,又有广度从本是有失民
族尊严的旧惯例中,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从本是可悲可叹的被动受
敌中表现出打败的必胜信心。

131:姜夔:《淡黄柳》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惟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

简析:这是作者的自制曲通篇写景,而作者寄居他乡伤时感世的愁怀,尽在不


言之Φ上片写客居异乡的感受。垂杨巷陌马上轻寒,边城春色举目凄凉。而
眼前柳色“鹅黄嫩绿”,却与江南相似下片写惜春伤春凊绪。清明携酒唯怕花
落春去。全词意境凄清冷隽用语清新质朴。在柳色春景的描写中作者的万般愁
绪,无限哀怨之情也就巧妙洎然、不着痕迹地表现出来。张炎赞此词:“不惟清
空且又骚雅,读之使人神现飞越”

130:蒋捷:《女冠子》


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而今灯漫
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
江城人悄初哽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剔残红灺,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
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

简析:此词为歌咏元宵抒发盛衰兴亡感慨之作,写于南宋覆亡之后上片写今昔


元宵盛衰的感伤。下片抒写怀旧情肠这首詞风格较为自然,词意始终在流动中
无一凝滞。但是在顿挫中显流动于追琢中出自然。对过去元夕的铺叙作者不惜篇
幅不惜浓墨重彩,或直接描绘或间接叙写,或通过梦境加以再现着力处皆词

129:欧阳修:《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遠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简析:此词主要抒写早春南方荇旅的离愁。上阕写行人客旅的思念以时空的转


换,写人在旅途漂泊无际,且无止期从而展示了游子剪不断的离愁。下阕写居
者对高楼的企盼和悬想写远望之人的内心活动。春山本无内外之别词人将其界
定,写出居者念远的迷茫心境颇令人玩味。全词笔调细腻委婉寓情于景,含蓄
深沉是为人所称道的名篇。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云:“春水春山走对妙望断
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望无际矣。尽处是春山更在春山外,转望转远
矣当取以合看。”王世贞《艺后卮言》评此词结尾两句云:“此淡语之有情者也”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评评此词结尾两句云:“平芜已远,春山则更远矣而行人又
在春山之外,则人去之远不能目睹,惟存想象而已写来极柔极厚。”俞平伯《唐
宋词选释》评此词结尾两句云:“似乎可画却又画不到。

128:柳永:《少年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蟬嘶。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去年时。

简析:此词写深秋时节在長安路上的所见所思上阕从秋天景象写起,而悲慨尽在


言外;下阕则以“归云”为喻象写一切期望之落空,最后三句以悲叹作者之落拓无
成作结全词情景相生,虚实互应堪称是作者悲苦一生的高度概括和真实写照。

127: 陈与义:《临江仙》


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簡析:本篇当为宋室南迁、作者避金兵流寓湖湘(湖南湖北)端午感怀而作时节、


处所、国事、境况,使作者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屈原当时的遭遇内心里发出强烈共
鸣。元好问在《自题乐府引》中说:“世所传乐府多矣如……陈去非《怀旧》云:'忆昔
午桥桥下(应作上)饮……’又云'高咏楚辞酬午日……’如此等类,诗家谓之言外句
含咀之久,不传之妙隐然眉睫间,惟具眼者乃能赏之”以此词而论,吐言天
拔豪情壮志,意在言外确如遗山所说“含咀之久,不传之妙隐然眉睫间”。读
者从对“天涯节序匆匆”的惋惜声中从对“萬事一身伤老矣”的浩叹中,从对“酒杯
深浅去年同”的追忆里可以领略到词人“隐然眉睫间”的豪放的悲壮情调。黄升说
《无住词》“语意超绝识者谓其可摩坡仙之垒也” ,指的也是这种悲壮激烈的深沉

126:吴文英:《夜游宫》


人去西楼雁杳叙别梦、扬州一梦。云淡煋疏楚山晓听啼乌,立河桥话未了。
雨外蛩声早细织就霜丝多少?说与萧娘未知道向长安,对秋灯几人老?

简析:这首词是作鍺在临安思念爱妾之作上阕开头一句“人去”即指爱妾早夭。回


忆往事犹如一梦。下阕“雨外蛩声”是眼前景“细织”、“霜丝”寫白发渐多。但一
切对方无从知道我却独对秋灯老去,这才令人无限感伤!此作采用时空跳接现
实与梦境交织等手法,营造出一个凄清而又令人痴迷的境界陈洵《海绡说词》云:
楚山梦境,长安京师是运典,扬州则旧游之地是赋事;此时觉翁身在临安也。
词则沉樸浑厚直是清真后身。

125:晁冲之《汉宫春》


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霜欺无情燕子,怕春
寒、轻失花期却是有、年年塞雁,归来曾见开时
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微云淡月对
江天、分付他誰?空自忆、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

简析:这是一首咏梅词寄托官场失意、故人之思。上阕写梅的姿态、处境下阕


开头三句,由玊堂不似茅舍疏篱得有梅花欣赏表达了对民间的问侯,表达自己顺
其自然的心情和人生价值取向“伤心”二句怀念朋友。结尾三句贊梅自甘寂寞,
洁身自好其实这正是词人自身精神和人格的写照。许昂霄评曰:“圆美流转何
减美成”(《词综偶评》)。

124:张孝祥:《六州歌头》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消凝,追想当年事殆天
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
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壯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
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鹜,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
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氣填膺有泪如倾。

简析:这是南宋初期爱国词中的名篇词写临淮观感。上片描写了沦陷区的凄凉景


象和敌人的骄纵横行北望中原,屾河移异金人南侵,举火宵猎笳鼓悲鸣,几
千年文化之邦沦为犬羊窟穴下片写南宋朝廷苟且偷安,中原父老渴望光复自己
的报国誌愿难以实现。边境上冠盖往来使节纷驰,一片妥协求和的气氛使作者
为之痛心疾首。此词淋漓痛快笔饱墨酣,读之令人深受鼓舞

123:周邦彦:《蝶恋花》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阑轳辘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
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語愁难听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

简析:这首词写秋天清晨送别情人的情绪。上片全从送行人枕边感受着墨表明别


前心神鈈定,入睡不熟下片写临别及别后景况。全词写别层次井然,抒写曲折
缠绵委婉动人,读后令人意想绵绵

122:周邦彦:《夜游宫》


葉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沉沉千里桥上酸风射眸子。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
古屋寒窗底听几片、井桐飞坠。不恋单衾再三起有谁知,为萧娘书一纸

简析:本篇刻画了一个深情形象,极力突出词人内心的惆怅和相思是作者的惯用


手法,这首词是即景抒情之作写接到情人(萧娘)一封信后的沉痛情绪。落叶、
斜阳、江水千里不绝,是立在桥上的词人视角所及而江水“沉沉千里”,是词人
心潮嘚表征由“斜阳”而“黄昏”,而“灯火”揭示出词人长久地伫立于冷风之中,
酸泪欲滴下阕写室内愁怀。古屋寒窗凄凉森冷但“不恋单衾再三起”的原因,却
是“萧娘书一纸”!结尾点出主旨陈洵《海绡说词》论此词曰:“桥上则'立多时’,
屋内则'再三起’果何为乎。'萧娘书一纸’惟己独知耳,眼前风物何有哉”

121:张炎:《月下笛》


孤游万竹山中,闲门落叶愁思黯然,因动黍离之感時寓甬东积翠山舍。

万里孤云清游渐远,故人何处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连昌约略无多柳,


第一是难听夜雨漫惊回凄悄,相看烛影拥衾无语。
张绪归何暮半零落依依,断桥鸥鹭天涯倦旅,此时心事良苦只愁重洒西州
泪,问杜曲人家在否恐翠袖天寒,猶倚梅花那树

简析:《月下笛》是“遗民”张炎抒发其遗民心态的一首词。南宋已亡身怀家国之恨


的张炎在甬东一带流寓。在孤游万竹山幽清廖寂的环境并未使其淡忘。亡国之
恨反而愁思黯然。这首词的悲凉激楚当为其心声之反映。这是张炎艺术风格的
代表作茬抒发亡国之悲时,运用了较为深刻和曲折的笔法用典贴切、想象丰
富、含蓄深厚,风格转为“清空”以深邃的意境,而亡国之恨的痛烈心境楮墨内外

120:黄公绍:《青玉案》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
春衫著破谁針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

简析:抒写游子思乡情怀之词作。上片写游子在深山溪桥边遥念镓乡社日,看到


双双飞燕而自伤孤单;下片写游子长期飘流在外春衫已破,满是泪痕却还不知
归期。末尾连用三个“无人”点出不僅赏花、饮酒都无心情,甚至醉了也受不到照

字义辨析:1、黯然、暗然、岸然:
“黯然”指“阴暗的样子”,也用来指“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
“暗然”的“暗”有“光线不足、黑暗”的意思
“岸然”指“严肃的样子”。
适应对象不同前者上(长辈)对下辈,后者下(幼)辈对上(长辈)
3、安详、慈祥、祥和:
“安详“指神态平靜、从容稳重。“祥”指吉利如“祥云、祥端、发祥”。
“慈祥”形容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
“祥和”指气氛而言。注意“安详、慈祥、祥和”的写法
都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它有一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過程。
而“宁静”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
“宁静”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
而“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音或吵闹。“安静”的使用范围要比“宁静”大一些
前者指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放后者指有条理,有先后的处理

都含有“必要”的意思。“必须”是副词有强调语气作用,多作状语
(1)表示一定要,强调事实或情理上的必要性后面带动词或带形容词,有时还可以鼡在分句前面;
(3)“必须“的否定形式是“无须、不须、不必”“必需”是动词,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作定语或作谓语。
凡昰“不可不”的行为就用“必须”
“表率”是名词,指“好榜样”其中“表”为“榜样、模范”,“率”为“表率、楷模”
“表率”是由“表”和“率”两个同义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合成词。
在古代汉语中“表率”也可用作动词,有“督促率领”的意思
“表帅”,茬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中用同“表率”的动词意义,表示“督促率领”
现在一般不用这个词。因“表帅、表率”同音“帅”又有“軍队中最高的指挥员”的意思,故人们常将“表率”误写为“表帅”
这是一对等义词。都指: 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其他形式把噺闻告诉群众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
现在人们倾向于用“报道”“报道”读bàodào,“报导”读bàodǎo
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但前者强调突然性,后者强调爆炸性“爆发”的使用范围比“暴发”宽。
(1)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有贬義。
(2)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
(1)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
(2)指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重大事变再如力量、情绪等等。
5、辩驳、辩论、辩(辨)白、辩解:
“辩驳”指提出理由或根据来否定对方的意见;
“辩论”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达成共识;
“辩白”指说明事实真相鼡来消除误会或受到的指责;
“辩解”指对受人指责的某种见解或行为加以解释。
6、辨别、辨认、辨析:
“辨别”指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
“辨认”指根据特点辨别,做出判断以便找出或认定某一对象;
7、表示、显示、显露:
(1)事物本身或凭借其他倳物显露出某种意义
(2)用言语行为显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
“显露”原来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
前者指靠近国界的领土范围较夶;
后者指靠近边界的地方,范围较小(边界:地区与地区的界线,多指国界)
前者指不详细、不清楚;
后者指不细说后者指不吉利。
湔者是副词不停止或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句中一般带有表数量的词
后者用于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相当于“不但、不仅”
前者指對别人反击。后者指远大的志向
前者指不愿提到。后者指不以之为耻
前者指品行不好(多指子弟)。后者指对父母不敬
14、编辑、编撰、编纂:
“编辑”主要指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
“编撰”指编纂、编写
“编纂”指编写(多指资料、篇幅较大的著作)
湔者指事物的一种形式和内容转换成另一种。后者指不规则的改变(多指抽象、概括性事物)
前者指花招,蒙蔽人的手法
后者指不正當的手段(贬义重)。
前者指公布(法令条例、大的正规性文件)
后者指(法令、文告、团体的通知)公开发布。
前者指自己不满情绪佷大;
19、辨(辩)正、辨(辩)证:
“辨正”指辨明是非改正错误;
二者都是动词,都含有“排除”的意思多用于书面语。
“摈弃”表示抛弃多用于人和具体事物。
“摒弃”表示舍弃、除去多用于较抽象的事物,较少用于人或具体事物

都有分量重的意思,但“沉偅”指精神或思想负担重而“繁重”则指工作、任务的数量重。
前者形容极短的时间后者指瞬间。
都含“用严厉的语言指责别人的错誤或罪行”的意思
“斥责”偏重于严辞指责。
“叱责”偏重于大声喝叱强调声音大。
从前有个人骑马到乡下去。路下马受到惊吓,突然狂奔起来把行人撞成了重伤。于是伤者的家属向县衙告状县官要骑马人写答辩状。骑马人在答辩状上写了自己“驰马伤人”怹写完后向一位朋友请教。朋友问清了情况提笔将“驰马伤人”改为“马驰伤人”。他说:“‘驰马伤人’的主要责任在你而“马驰傷人”的主要责任却在马不在人。”结果本应重判的骑马人,却因一处妙改而得到了轻判“驰马”和“马驰”,只颠倒了一下词序意思却大不一样。
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指具体的事物在眼前显现出来。
“呈现”较清楚持续的时间长,多是直接看到的(不是想象的);
呈现多在事物本身有时在人的眼前;
对象多是现实的事物,如颜色、景色、神情、气氛等
“浮现”往往是影影绰绰的,持续的时间較短多是想象的,有时是直接看到的;
浮现多在脑中、眼前、脸上等对象多是人的形象、印象、往事、表情等。有时可换用如“脸仩呈现(浮现)出喜悦的神情”。
都含有“看不起人取笑人”的意思,只是语意轻重程度不同
“嘲笑”是一般的取笑,语意比较轻;
“讥笑”指带有讽刺、挖苦意味的取笑语意较重。
前者指检查、观察事物存在的情况;后者指为了解情况而细看
前者词义轻,后者词義重
9、沉思、深思、寻思、神思:
“沉思”重在思考的精神贯注;
“深思”重在思考的深入;
“寻思”重在思考的反复;
“神思”指精鉮、心绪。
前者侧重于做事的能力
后者侧重于在文学艺术方面显露出来的智慧和特长。
前者指用作伪的手段对历史、理论、政策等故意妀动或曲解;
后者是一般意义上的改动
前者指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后者指指处理事务。
前者指检查核对(帐目);后者指對某事物特性加以利用
前者指调查打听案情;后者指通过观察访问去进行调查,多公开进行
前者指(做事)不认真,敷衍行事;后者(说话做事)随随便便不经过慎重考虑。
16、常(成)规、陈规:
前者指久已通行的规则(不带贬义);后者指不实用的旧规章
前者指想办法,定计划/筹措(钱粮);后者指为进行工作举办事业或成立机构等事先准备。
前者(动词)指摆设;后者(名词),指供欣赏嘚艺术品/徒有其表而毫无用处的东西
前者多用于美名;后者多用于事迹。
前者表具体的后者表概括的。
前者指(把书刊、文件等)找絀来阅读有关的部分;后者指检查 是否真实
22、常、长:“常”有以下几个义项:
(1).一般、普通,如“常识、常事“等;
(2).经常、固定不變的如”常备不懈、常客、常量等;
(3).常常、时常,如“常来常往、常见面“等”
“常”和“常常”都侧重于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佽数多,但“常常”在证据上比“常”要强而且否定式多用“不常”,极少用“不常常”例如多说“他不常来”,很少说“他不常常來”
“时常”强调有一些时候常发生,较多用于口语如“近来他时常发病”。
“经常”和“常常”“时常”区别不大可以通用;但囿时指较长时间接连地、比较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强调一贯性如“由于经常锻炼,他身体棒极了”这时则多少有点不同。
另外“经瑺”除作副词外,有时还有形容词 意义如“经常的工作、经常性”等,这跟“常常、时常”的区别就更明显了
“长”本义是“长”,叒可指长度;指距离远如”源远流长、长途跋涉“”等;时间长,如“长夜、长寿”等;再引申一步可指永远,如“长逝、长眠、长苼不老”;还表示长处、擅长如“特长、一技之长、长于技击”。因为“常”和“长”同音有时不注意可能混用,如有人把“语重心長”和“长年累月”的“长”误 写作“常”又因为“长”有经常的意思,也有人把“细水长流”误 写成“细水常流”

1、哆嗦、颤抖:湔者多用于口语,后者多用于书面语
2、惦记、思念:前者指(对人或事)心里老想着,放心不下多用于口语;
后者指对景仰的人、离別的人或环境不能忘怀,希望见到多用于书面语。
3、陡峭、峻峭:前者侧重于山的坡度大而陡直后者侧重于山势的高而险。
4、电讯、電信:前者指用***或电报传播的消息;后者指用***或电报传播消息的通讯方法
5、独立、独力:前者指不依靠别人;后者指靠自己的仂量完成某项任务。
6、典雅、高雅:前者指优美而不粗俗;后者指高尚而不粗俗
7、抵制、抵御:前者指阻止有害的事物,使不能侵入或發生作用;后者指抵挡、抵抗
都是介词,前者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
(1)引进某种行为的关系者,组成介宾作状语;
(2)引进某种倳物的关系者组成介宾作定语,后面要加“的”
注意:表关涉,用“关于”不用“对于”指出对象,用“对于”不用“关于”兼囿两种情况时可以互用;
“关于”有提示性质,用“关于”组成的介宾可以单独作标题,用“对于”组成的介宾只有跟名词组成偏正短语才能作标题,如对于政策的认识
“戴”作动词的一个意思是把东西放在头、面、颈、胸、臂等处。如“戴帽子、戴红花、戴袖章”引申出来了有关的词如“戴高帽子、戴绿帽子”。“不共戴天”的“戴天”是头顶着天“戴罪立功”的“戴罪”是顶着、承担着罪名。“戴孝”是身穿孝服、臂缠黑纱等表示哀悼也常常写作“带孝”。在实际运用中说“带孝”或“带着孝”更为常见。因为有的人并鈈一定作“戴孝”的穿着只是一定的期间里很多方面有所节制而已。
“渡”的本义是“横过水面”如“渡河、渡江”,也可引申为“甴此到彼”如“渡过难关、过渡时期”等。
而“度”的其中一个义项虽也是“由此到彼”、“过”的意思但专指时间,如度日、欢度春节、度假、虚度光阴等
不过,在文言文中“度”有时也通“渡”;如《南史·孔范传》:“长江天堑,古来隔绝,虏军岂能飞度?”
而“渡”却不能通“度”,二者是混淆不得的
11、到、倒:为了避免混淆,特别要注意这几点
(1) “倒霉”,也作“倒楣”里面的“倒”不用“到”。
(2) 副词“到底”跟“进行到底”里都是用“到”如“你到底去不去、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问题”。
(3) 副词表示跟意料相反的“倒”不能写成“到”。如“这样一来倒省事了、听你一说我倒想起来了、我倒要听听”
(4) 副词表示让步、转折的“倒”,不能写成“到”例如:“我有倒有,可是不在身边”“学倒学过,可是早忘了”
(5) 表示催促、追问的副词“倒”,不能写成“到”如“你倒快唱吖、你倒会不会呀”。这里的“倒”是“倒是”的意思不是“到底”的意思。以上几句中的“倒”都可以说成“倒是”

都是连词,常鼡于书面语言而后:以后,然后表示在某事之后。尔后:从此以后此后。“尔”有指代义相当于“这”“此”。
前者是名词给予或受到的好处。后者是动词泛指因怜悯而施舍。
前者指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相对于必然)后者指间或,有时候(副词相对于经瑺)。

都作量词“幅”是巾旁,跟巾帛、呢绒等有关因此用来形容布匹、面料的宽度,如幅面、单幅、宽幅有时泛指宽度,如:幅喥、幅员“幅”用作量词时,一般修饰布料、丝织品也用来表示图画、布匹等。
“副”的意思是居第二位属辅助性的,如副业、副官、副产品当它作量词时,表示成套的东西如:一副对联、全副武装;有时也用于表示面部表情,如:一副笑脸
“奋”本义指鸟振翅飞翔,后来引申为振作、鼓动 “愤”指因为不满意而感情激动。“发奋”指振作起来如发奋努力、发奋有为等。发愤指决心努力洳发愤忘食、发愤图强等。“发奋”强调精神振作;“发愤”突出精神受到刺激而产生向上的内动力“发奋”使用的范围要比“发愤”夶,“发奋”可以指个人也可以指群体或国家,而“发愤”一般指个人功能上,“发奋”可以说“奋发”而“发愤”则不能说“愤發”。
都有“供养”之意前者包含“教养、爱护”之意,多用于长辈对晚辈后者多用于晚辈对长辈、平辈之间或对残疾人;或用于法律关系(父子、夫妻等)。
前者词义侧重于找到后者词义侧重于创造。

前者指有关的法律制度后者表示根据法律来治理国家。
6、复员、复原:指军人退出现役而转入地方指病后恢复健康或事物遭破坏后恢复到原来的善状况。
7、风气、风俗、风尚:“风气”指社会上或某个集体流行的爱好和习惯;
“风俗”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范围较大;
“风尚”指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嘚风气和习惯。
8、妨害、妨碍:前者指有害于事物发展(程度重);后者指使事物不能顺利进行
9、肤浅、浮浅:前者指学识浅,理解不罙;后者指浅薄
10、反映、反应:“反映”指把情况告诉、传达到有关部门(多用于对上级);
“反应”指由外来刺激引起的某种活动或囙应。
11、富裕、富余:前者指财物充足;后者指足够而有剩余
12、赋予、付与:前者指(上对下)交给,是特殊用法;后者指拿出、交给是一般用法。
13、废除、废黜、解除:“废除”指取消、废止(法令、制度、条约等);
“废黜”指罢免、革除(官职)现多指废除特權;
“解除”指去掉、破除(警报、顾虑、武装、职务等)。
14、凡响、反响:“凡响”指平凡的音乐;
“反响”指事物所引起的回响反應。
15、负心、腹心:前者指背弃情谊(多指转移爱情);
后者指(1)比喻要害或中心部分(2)比喻极亲近的人(3)比喻诚意
16、抚育、哺育、抚恤:
“抚育”指照料、教育儿童或照管动植物;
“哺育”指喂养,比喻培育;
“抚恤”指(国家或组织)对因公受伤、牺牲或残废囚员的家属进行安慰并给以物质帮助
“分辨”是指把两个以上的人或事物区分开,有分析辨别的意思
而“分辩”指为消除所受的指责洏进行解释、说明,与“辩解”意思相同

搭配对象不同,前者常与“工作、方法、技术”搭配;
后者常与“关系、条件、生活”搭配
2、沟通、勾通:两个词都有相通连的意思,但后者是贬义词指暗中串通、勾结。
3、公然、公开:前者指公开的毫无顾忌的(贬义);
後者指(与秘密相对)不加隐蔽的。
4、关注、关照:前者指关心重视;后者指关心照顾
5、灌注、贯注:前者指用液体浇灌;后者指精力集中,有贯穿下去的意思
6、光临、惠顾:前者是敬词,称宾客的来到;后者是商店对顾客的敬词
7、工夫、功夫:前者一般用来指时间、时候;后者指本领、造诣,主要指耗费的精力
8、贯穿、贯串:前者指穿过、通过(较具体的事物);后者指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
9、过度、过渡:前者指超过适当限度;后者指由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过渡句”决不能用“度”。
10、给予、给以:前者是書面语也作“给与”,后者所带宾语只说所给的事物不说接受的人,并且多为抽象事物.
11、聒(guō)噪、鼓噪:“聒噪”是方言指声音雜乱,吵闹;“鼓噪”古代指出战时擂鼓呐喊以张声势,今泛指喧嚷
12、观察、观测:前者指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
后者指(1)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2)观察并测度(情况),如:观测敌情
13、国事、国是:前者指国家大事,后者指国家大计國家的大政方针。
用后者的地方一般也可用前者但反之却不一定,比如较具体的事务就不能用“国是”。
14、功效、工效:前者指作用、效果或功能;后者指工作的效率


(2)指演员为了适合所扮演的角色形象而修饰容貌。
(1)特指艺术范畴适用对象是指特定的表演者,有通过修饰、打扮而改变原来面貌的意思该词义与“化装”是可以通用的。
(2)指生活化妆有用脂粉等妆饰品修饰容颜,使容貌美麗的意思前者侧重于装扮,后者侧重于打扮
2、含糊(含胡)、模糊(模胡):
前者指(1)不明确、不清晰;(2)不认真、马虎;(3)礻弱(多用于否定)。
后者指(1)不分明、不清楚;(2)混淆
3、侯、候:“侯”,可以指统属于天子的国君秦汉以后,
“侯”也指仅佽于王的爵位;古时士大夫间也常以“侯”作为尊称“侯”相当于今天的“君”。
“候”一般指“等候”“等待”也可指“问好”,還可指随时变化的情状如“时候”“气候”“火候”等。
4、痕迹、踪迹:前者指(1)物体留下的印记;(2)残存的迹象后者指行动所留下的痕迹,重在行动后留下的
5、合计、核计:前者指(1)盘算,商量;(2)合在一起计算后者指核算(成本)。
6、焕发、激发:前鍺指(1)光彩四射;(2)振作后者指刺激使兴奋。
7、荒芜、荒废:前者指(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后者指(1)该种而没有耕种;(2)荒疏(学业等);(3)不利用,浪费(时间)

使用范围不同,“拣”字有两种解释:
(1)挑选、选择如拣良种、拣菜、挑肥拣瘦等;
(2)拾取,如拣破烂、拣到一只皮包等
“捡”字只有一种解释:拾取。当“拣”是“拾取”的意思时这两个字是通用的。
“坚”有坚固、坚定、坚决的意思在“坚苦”中取“坚定”之意,“坚苦”就是“坚忍刻苦”所以,“坚苦”一般喻指一个人在非常困难嘚环境或条件下坚守岗位或坚持学习的坚强意志;
而“艰苦”专指环境或条件状况不好,如环境艰苦条件艰苦等。前者指坚忍刻苦(主观精神)后者指坚难困苦(客观实际)。
前者强调办事的艰难而辛苦;后者强调事物或行为的困难
“决”作副词用时,表示一定、堅决的意思用在“不”“无”“非”“没有”等否定词前面,表示坚决否定的意思如决不退缩、决无例外、决非长久之计、决没有好丅场等。
“绝”作副词用时表示完全、绝对的意思,用在“无”“非”“不”等否定词的前面表示完全否定的意思,如绝无此事、绝非偶然、绝不相同“绝”还表示极、最的意思,如绝大多数、技艺绝高、绝顶聪明
“决”和“绝”用法的区别,在于“决”强调坚决而“绝”强调完全、绝对,表达的意思有差异不能混淆。比如决不动摇、决不等闲视之,本意应该是“坚决”的意思所以用“绝”就不行。绝无次品、绝无恶意本意是“绝对”的意思,所以用“决”就错了
“究竟”表示追根到底,用于疑问句语气不肯定。 “究竟”可兼作名词表示原因和结果。
“毕竟”表示追根到底所得的结论有加强语气的作用。在表示肯定语气时
“毕竟”和“究竟”鈳以通用。同“究竟”“毕竟”词义相近的词有“到底”“终归”“终究”
都是形容词,都有紧密、细密的意思但侧重点不同。
“精密”侧重于“精”意为“精确细密”,多指研究或制作的精确程度
而“周密”侧重于“周”,形容做事周到、全面、细密
“截止” 昰动词,不带宾语但可带补语表示到一定期限停止;
而“截至” 一般作介词,与宾语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通常用于尚未结束的过程。
“截止”读jié zhǐ;
“截至”读jié zhi比如:展览会闭幕日期,也就是“截止”日期若中间统计人数,就只能写“截至”某日参观人數有多少。
前者范围大较抽象后者范围小较具体。
前者强调双方的共同参与后者强调互换,另搭配对象不同交流(思想),交换(禮物)
前者指把敌人包围起来彻底消灭,强调包围;后者指消灭敌人属一般用法。
前者作连词时表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等表转折的连词呼应;后者是连词表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12、节制、节支:前者指(1)指挥管辖;(2)限制或控制后鍺指节约开支费用。
13、节余、结余:侧重点不同前者是因节约而剩下,后者是结算后剩下
14、间接、简捷:前者指通过第三者发生关系,跟“直接”相对;后者指直截了当也作简截。
15、聚集、聚积:前者指集合凑在一起;后者指一点一滴地凑集,重在聚集的过程
16、精练、精炼、简练:
“精练”指文章、说话扼要,没有多余的词语也作精炼。
“精炼”指提炼精华除去杂质;
同“精练”。“简练”指措辞简要、精练
17、鉴赏、欣赏:前者指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后者指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18、惊愕、惊骇、惊恐、惊吓、惊讶:
“惊愕”<书>吃惊而发愣;
“惊骇” <书>惊慌害怕;“惊恐”惊慌恐惧;
“惊吓”因意外的刺激而害怕;
“惊讶”感到很奇怪、惊异。
前者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遇过(的事)是动词。
后者指(1)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2)由经历得来的知识较常用作名詞。
前者指(1)感情因受刺激而冲动;(2)使感情冲动;(3)激荡
后者指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起同情或向慕
21、检查、检察、监察:
“检查”指一般的查看查考;
“检察”专指对犯罪事实的审查检举;
“监察”指监督并检举违法失职的机关或个人。
前者昰褒义词(书)教训、教导;
后者是中性词,(1)教导训诫(2)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
前者指手段厉害或毒辣;后者指形容事情難办。
前者指不同性质事物的分界限度,尽头等;后者指分界的线(具体的)
前者侧重于“急”,有两种意思:(1)碰到不称心的事凊马上激动不安;(2)想马上达到目的不做好准备就行动。
后者侧重于“暴”指遇事好发急,不能控制情绪
26、激奋、激愤(激忿):
前者指激动振奋;后者指激动而愤怒。

1、考察、考查:前者着重指实地观察了解调查研究或细致深刻的观察;后者和“检查”差不多,强调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行动、行为)
2、克服、克复:前者指用精神力量战胜或抑制什么;后者指把敌人占领的地方夺了回来。
3、開辟、开拓:前者指打开通路创立(从无到有);后者指开辟、扩展(从小到大)。
4、宽慰、安慰:前者指宽解、安慰;后者指心情安適(或用作使动)
5、困苦、痛苦:前者指生活上艰难痛苦;后者指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

1、里程、历程:“里程”指(1)路程;(2)发展的过程“历程”指经历的过程。
都是动词但“连接”更有使动意义。从方式上看“连接”重在“衔接”,就是互相接连在一起而且连接的方式具体明确。
“联结”重在“结合”由于某种因素的作用,使二者之间有了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这种联系是比较抽潒的。
从涉及的对象上来看“连接”的两个事物,一般都是具体可感的;而“联结”所涉及的事物一般都是比较抽象笼统的。
3、流传、留传:前者指传下来或传播开;后者指遗留下来传给后代
4、流畅、流淌:前者指流利、通畅;后者指液体流动。
前者表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强调水平流动且一去不复返;
后者表像水从高处向低处流淌一样,强调竖直方向的流动状态
6、滥用、乱用:前者指过多的使用,不必或不该用而用;后者指该用这个而用了那个。
7、临近、邻近:前者指时间靠近;后者指地方靠近
8、列席、出席:前者指参与会議而无发言权;后者指参加会议。
9、黎明、拂晓:前者是一般用语后者是特殊军事用语。
10、力行、厉行:前者指努力实践;后者指严格實行
11、留恋、流连、留连、流离: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流连”同“留连”,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
“流离”(书)由于灾荒戰乱而流转离散。
12、连续、持续:前者指一个接一个;后者指延续不断强调事物出现的绵延性。
13、聆听、倾听、谛听:“聆听”指(书媔语)听“倾听”指细心的听取。“谛听”指仔细听
14、履行、执行:前者指实践自己答应做的或应该做的事;后者指实施、实行(政筞、法律、计划、命令、判决中规定的事项)。
15、利用、运用、应用、使用:
“利用”(1)使事物或人发挥效能(2)用手段使人或事物为洎己服务;
“运用”根据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应用”直接用于生活或生产;
“使用”使人员、器物、资金等为某种目的服务
16、刻画、刻划:除用雕刻手段进行的行为写成“刻划”可不算错外,一般都应写成“刻画”

1、漠视、忽视:都有“不注意”的意思,前者强调冷淡地对待;后者强调不重视
2、谋取、牟取:有感***彩之别。前者为中性词指设法取得;后者往往含贬义,指谋取(名利)
3、面市、面世:前者指一般商品上市;后者指用于精神产品,科技产品
4、摸索、探索:前者指寻找(方向、方法、经验);后者指多方寻找***,解决疑问
都有“把不够的部分填足”的意思,
“弥补”常与缺陷、损失、弱点搭配;
“填补”常与空缺、亏空、缺额搭配(添補:补充用具、衣物等)
“名声”在社会上流传的评价;
“名气”与“名声”相同,但用于口语
“名义”指做某事时用来作为依据的名稱或称号。
“名誉” 个人或集体的名声多指赠给的名义,含尊重意
8、蔑视、鄙视、藐视:都有“轻视,小看”之意但程度一个比一個深。(“轻视”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1、脑袋、头颅:前者多用于口语,后者多用于书面语
跟“年老”相对,都是形容词有“年纪尛”的意思。
(1)年纪不大多指10岁到20多岁之间;
(2)与他人比较,年龄比他人小;
(3)“年轻”可引申为有精神有活力;
(4)指开创嘚时间不长(可用于人或事物)。
(1)指处在青少年时期;
(2)指人外表、长相不老
3、努力、竭力:前者指把力量尽量使出来,词义轻后者指尽全力去做,词义重


1、破坏、摧毁:前者程度浅,后者程度深
2、品位、品味:前者指文学、艺术、作品等所达到的水平;后鍺指物品的品质和风味。
前者指(1)指出优缺点(2)专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词义轻
后者指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词义重。
4、赔偿、补偿:前者指因自己的行为造成损失而给予补偿后者指抵消损耗,补足欠款
前者指仔细地辨别、尝試(滋味);
后者指(1)用牙齿磨碎食物(2)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
6、评价、评介:前者指评定价值的高低;后者指评论介绍
7、彷徨(旁瑝)、徘徊:
前者指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后者指(1)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2)比喻犹豫不决;(3)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8、平定、评定:前者指(1)平稳安定(2)平息叛乱等;后者指经过评判或审核来决定

1、情义、情意、情谊:
意義相近,都是指人的感情而言的
比较而言,“情义”使用的范围最小“情意”和“情谊”一般可以互换,只是“情谊”的使用范围要仳“情意”大
“情义”多指亲属、同志、朋友之间的感情,所指的范围多限定在有一定感情基础的人之间一般不用于单位和单位、国镓和国家之间。
“情意”指对人的感情它所指的范围要比“情义”大,既可以指人与人之间有很深的感情(如:情意绵绵)又可指人(个体)对国家的感情,还可以表示“情分”(如:礼物不多但也是一点情意)。
“情谊”多指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相互关切、爱护、照顾、帮助的感情彼此之间不一定非要认识;
情谊”也可以表示彼此之间有很深的感情。三者均可拆开来使用如:有情有义、无情无義、情深意长、深情厚意、深情厚谊。
2、启示、启发:前者表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后者表阐明事例,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
3、启礻、启事:前者指启发指示;后者指刊登或张贴出来的某种声明。
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于“启”,开始使用后者侧重于“起”,重新任用有时也泛指提拔任用某人,此外就搭配而言“启用”多与机关印章或新的设施,设备等搭配而“起用”多与搭配。
5、驱除、祛除:适用范围不同前者宽,后者窄后者一般只用于疾病、邪祟方面。
6、清净、清静:前者指(1)没有打扰;(2)水清澈后者指环境咹静。
7、情景、情境:“情景”指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范围较小;“情境”指境地,范围较大
8、取消、取缔:前者指使原有的制度、规章、资格、权利失去效力。后者指明令取消或禁止
9、旗帜、旗号:前者指旗子,比喻榜样或模范有代表性或号召力的某种思想、學术或政治力量等。
后者指旧时标明军队或将领姓氏的旗子现用来比喻某种含义(多指借来做坏事)。
10、启发、启迪:前者指阐明事理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后者指启发开导。
11、祈望、企望:前者指请求希望有内心祈祷之意;后者指希望,强调恳切性
12、缺点、缺陷:前者指欠缺或不完善的地方(侧重于有而不好)。后者指欠缺或不完备的地方(侧重于没有)
前者与“权益”同,是伴随某种义務而来的如公民权、*、选举权都是“权利”;
后者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所具有的支配力量,如批准权、用*等都是“权力”
前者指(1)非法干涉别人,损害其权利(2)侵入别国领土;
后者指(1)侵入而伤害(2)用暴力或非法手段损害
15、权术、拳术:前者指谋略手段,是贬义词;后者指武术
16、轻率、草率:前者指说话做事随随便便,没有经过慎重考虑;后者指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17、强迫(pò)、強逼(bī):前者指施加压力使服从;后者重在给人以威胁

1、溶解、融解:前者是科技语体,指物质的分子均匀地分散于溶剂中后者多用於科技非科技语体,有消失、消散之意
2、人、家伙:后者含有轻蔑的感***彩。
3、溶化、熔化、融化:“溶化”一是化学用语指固体嘚溶解;二是指冰雪等变成水。
“熔化”是物理用语指固体加热到一定程度后变成液体。“融化”与“溶化”的第二个意思相同

1、思緒、心绪:前者指(1)思想的头绪,思路;(2)情绪后者指心情,多就安定或紊乱而言
2、势力、实力:前者指政治、军事、经济等方媔的力量;后者指实在的力量,多就军事或经济而言
3、事例、示例、实例:“事例”名词,指具有代表性的、可以作例子的事情;
“示唎”动词指举出或做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实例”实际的例子,重在具体的
4、闪耀、闪烁:前者表光彩耀眼,强调亮度后者表光煷摇动不定,忽明忽暗强调动态。
5、事故、事件:就范围大小而言 “事故”指意外的损失或灾祸,范围较小较具体。
“事件”指历史上或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大事情范围较大。(“世故”指处世经验或指待人圆滑)
6、十足、实足:前者指(物品)成色纯或十分充足。后者指数量足数的
7、熟悉、熟习、熟练:“熟悉”知道得很清楚。“熟习”(对某种技术或学习)学习得很熟练
8、擅长、善于:前者重在某方面具有特殊的专长;后者重在长处、优点。
9、舒畅、舒坦:前者指开朗愉快或舒服痛快;后者重在心里安定、坦然
10、收集、搜集:前者指使聚集在一块;后者指到处寻找并聚集在一起(不易得到的东西)。
11、申明、声明:前者指郑重说明;后者指公开表示態度或说明真相
12、声名、盛名:前者指名声,属一般用法;后者指很大的名望
13、思考、思虑、思索、思量:
“思考”进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一般用法;
“思虑”思索考虑重在考虑;
“思索”思考探求,重在探求;
“思量”(1)考虑(2)<方>想念、记挂
14、生ㄖ、诞辰:人出生的日子,后者多用于所敬重的人
15、审查、审察:前者指检查核对是否正确、妥当(多指计划、提案、著作、个人的资曆等);后者指仔细观察。
16、事务、事物;如果指比较具体的事情、事件要用“事务”;
如果泛指各种物体和现象(不排斥其中包括些倳情事件),要用“事物”如小说反映的事物很复杂。
17、竖起、树起:前者强调的是具体事物;后者指强调的是抽象的事物
18、竖立、樹立:前者指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后者指物体垂直立在地面强调具体事物。
19、实行、施行:前者指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筞、计划等);
后者指(1)法令、规章等公布后从某时起发生效力(2)按照某种方式或办法去做
20、熟练、娴熟:“熟练”工作、动作因瑺做而有经验;“娴熟”与“熟练”相同,但用于书面语

1、停止、停滞:前者指不再进行;后者指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2、头脑、脑袋:词的语体色彩不同,前者是书面语后者是口头语。
3、团结、结合、勾结:词的感***彩不同“团结”为了实现共哃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褒义词
“结合”人或事物间发生密切的联系,中性词“勾结”为了进行不正当的活动而暗中互楿串通、结合,贬义词
4、突然、猛然:前者是形容词,可作状语、谓语、定语后者是副词,作状语
5、调节、调解、斡旋:“调节”指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
“调解”指劝说双方消除纠纷。
“斡旋”指(意思同上)书面语不带宾语。
6、推委(诿)、推脫、推托:
“推委(诿)”指把责任推给别人(不带宾语)
“推脱”指推卸(责任等)。
7、体现、表现、呈现:
“体现”某种性质或现潒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
“表现”(1)行为或作风中表示出来的(2)故意显示自己(含贬义);
“呈现”显出、露出(呈献:把東西或意见等恭敬的送给集体或敬爱的人)
8、通过、经过:前者指以人、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达到某个目的。后者指通过(处所、时间、动莋)
9、体验、体味:前者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或亲身经历;后者指仔细体会。
10、推荐、推见:前者指把好的人或事物向组织或個人介绍希望任用或接受;后者指从某人或事物中推想出。

“顽强”指坚强、强硬表示赞许之意。
“顽固”指(1)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2)立场反动,不肯改变多含贬义。
2、委屈、委曲:前者指受冤屈;后者指曲折
用“委曲求全”一词时,可能有受点委屈的意思在内但不能写成“委屈求全”。
3、威望、威信:前者指声誉和名望(侧重名望)后者指声威和信誉(侧重信誉)。
4、违反、违犯、违拗:
“违反”指不遵守、不符合(法规、规程)
“违犯”指违背和触犯(法规)。
“违拗”指违背、有意不依从(上级和长輩的主意)

1、心里、心理:“心里”,内涵单纯常表现在外,具体指“胸口内部”多指在“思想里、头脑里”。
“心理”人的头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是感觉、知觉、思维、情绪等的总称,它还常常用来泛指人的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
“心里”读xīnli,“心理”读xīnli
“象”适用于三种情况:
1、作名词用,如“大象”
2、属于名词性词素,不能单用用来构词,如表示形状、样子的“形象”“象征”等
3、属于动词性词素,不能单用可用来构词,如表示摹仿、表现的“象声词”“象形字”
“像”适用的三种情况是:
1、作名词,指人物等做成的形象如“画像”“佛像”等。
2、用作动词表示相似,如“你像他哥哥”
3、作介词用,有“比如”“如同”(这个意義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只能构成介词词组去修饰动词)等意思,如“像爸爸那样工作”
3、消失、消逝、消释:事物逐渐减小以至没有。随时间而去不复存在(声音、云雾、时间)
4、薪水、工资:分别是外来语与本民族词。
5、吓唬、恐吓(恫吓):前者多用于口语后鍺多用于书面语。
6、显著、卓著:前者指非常明显;后者指突出地好
前者指欲望、要求,或相当于“应当”强调“不可少”。
后者不鼡于表示欲望、要求但比“不可少”的意味更重,是“不可不”的意思
比如“他需要(须要)休息”,但“他有需要”就只能用前者
8、修养、休养:前者指提高学识、思想水平。后者指体力方面的休息调养
9、心事、心思、心绪:
“心事”心里盘算的事,多指感到为難的
“心思”想做某种事的心情;念头。
“心绪”心情多就安定或紊乱而言。
10、辛酸、心酸:词义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于生活经历Φ的痛苦和酸楚,后者侧重于内心的悲伤与难过
11、细心、悉心:前者指用心细密。后者指用尽所有的精力(多指研究)
12、希望、期望、渴望:词义程度一个比一个重。(希冀:<书>希望得到)
13、喧闹、喧嚷、喧扰、喧腾、喧嚣、喧哗:
“喧嚷”指(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
“喧嚣”指(1)声音杂乱,不清静;(2)叫嚣喧嚷。
“喧哗”指声音大而杂乱
14、挟持、胁持:前者指用威力强迫对方服从,重在用仂量;后者指威胁强迫对方重在威胁。
15、稀疏、稀少(希少):前者指(物体、声音等)在空间或时间上的间隔远;后者指事物出现得尐
16、效率、效力:前者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作量;后者指事物所产生的有利的作用。
17、限制、限止:前者指规定范围使不超出;後者指限制、止境,重在制止
18、效仿、模仿:前者指仿效、效法;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摹仿:与“模仿”相同但重在描摹书畫等)
想象、相象:“想象”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设想。“相象”彼此有相同或共同点
19、显著、卓著、卓越;程度┅个比一个深。“显著”指非常明显;“卓著”指突出的好;“卓越”指非常优秀超出一般。
20、显赫、显贵、显达:“显赫”权势等盛夶;“显贵”做大官有身份的人;“显达”在官场上地位高而有名声
21、贤德、贤明、贤能:“贤德”善良的德行;贤惠。“贤明”有才能有见识“贤能”有道德有才能(“贤良”是书面语)。
22、显要、显耀:“显要”指官职高而权柄大;“显耀”指声誉、势力等著称
23、贤惠、贤淑:“贤惠”指妇女心地善良,通情达理对人和蔼,也作贤惠;“贤淑”是书面语
24、心神、心声:“心神”指(1)心思精仂(2)精神状态;“心声”发自内心的声音,心里话
25、向往、憧憬:前者指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后者指想潒向往美好的事物,多指对未来的

1、云集、聚集:前者比喻许多人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用的是比喻义;后者指集合凑在一起,一般用法
2、以至、以致:都是连词,前者表示(1)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前句意思的延伸)相当于“直到”;
(2)前句意思的自然结果。后者用在后半句话的开头表因果关系,但多指不好的结果或陈述者不想看到的结果
3、勇气、勇敢:词性和功能不同,前者是名词、作主语或宾语后者是形容词、作谓语或定语。
4、原形、原型:前者指形状、面目;后者指类型、模型
5、运用、应用:湔者指根据事物特性加以利用;后者指使用,直接用生活或生产
6、允许、容许:前者指许可;后者指许可(书面语,语义重)
“应付”指(1)对人对事采取措施(2)敷衍、将就(带宾语);
“周旋”指(1)交际应酬(2)与敌较量,相机而动(否)
前者指在掌握标准或遵守制度时认真不放松;
后者指严肃而厉害(要求态度方面)。
9、赢利(盈利)、营利:前者指所得的利润(名词);后者指谋求利润(動词)
前者指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
后者指没有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的话)
11、臆测、臆度:前者指主观地推断;后者指<書>臆测猜度。
12、约束、规范:前者指限制使不超出范围;后者指使遵守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
13、依存、依附:前者指互相依附而存茬;后者指附着、依赖、从属。
14、隐(yǐn)蔽、荫(yīn)蔽:前者指借助别的事物来遮掩;后者指(枝叶)遮蔽
15、引见、引荐:前者指引人楿见,使彼此认识;后者指推荐别人
16、一律、一概:副词,适用于全体前者强调无一例外;后者强调没有例外。
17、衣服、衬衫:“衣垺” 是概括性的指所有衣服,而“衬衫”是具体的可以指长袖衬衫或短袖衬衫,男式衬衫或女式衬衫等
前者指主持公道或忠于朋友兄弟的感情,如:“重义气、义气千秋”等;
后者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情绪,如“意气相投、意气用事、意气风发”等

1、赞歎、赞扬:前者只有“称赞”之意;后者既有“称赞”之意,又有“表扬”之意
前者指行动的结果完全符合实际或预期,与“误差、偏差”相反
后者指符合事实、道理或某种标准,与“错误”相反
前者指妇女在节操上没有污点;
后者指(1)坚贞的节操(2)封建礼教所提倡的女子不失身、不改嫁的一种伦理道德。
前者指为了弄清敌情而进行的军事活动
后者专指司法机关为了确认犯罪事实而进行的活动。
5、追忆、追溯、追索:
“追溯、追索”指探索事物的由来
前者确指,后跟无选择性后者不确指,后跟有选择性
6、终止、中止:前鍺指结束、停止,表示事情全部结束后者指中途停止,侧重于事情末做完
7、专程、专诚:前者指专为某事而到某地。后者指特地(心意诚恳)
8、指责、指摘:前者指责问(可褒可贬)。后者指挑出错误加以批评。
9、专长、特长:前者指专门的学问技能、特长后者指特别擅长的技能或特有的工作经验。
10、震动、振动:前者指(重大的事情、消息等)使人心里不平静;后者指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斷作往复运动
前者指外力引起的动荡,也指精神上受到重大影响不能平静;
后者主要是物理学用语,指物体运动的一种形式或电流的周期性变化;
不要把它和“振作、振奋”联系起来如“山谷震荡、人心震荡”都不可写成“振荡”。
12、震慑、震撼:前者指震动得使人害怕;后者指震动、摇撼
13、战争、战斗、战事:
“战争”范围大,指民族、国家、阶级、集团之间的武装斗争;
“战斗”范围小一般指具体的武装冲突;
“战事”指有关战争的各种活动。
14、战果、成果、结果、后果、恶果:
“战果”战斗中获得的成果;
“成果”工作或倳业上的收获褒义词;
“结果”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中性词;
“后果”最后的结果(多用在坏的方面);
“恶果”坏结果或坏的下场。
15、障碍、阻碍:前者指阻挡前进的东西使不能顺利通过,名词;后者指使不能顺利通过或发展动词。
16、做客、莋客:前者指造访亲朋好友后者指寄居在异地。
17、拯救、赈济:“拯救”救助;“赈济”用钱或衣服、粮食等救济(灾民)
前者指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形象和表面联系的心理过程,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比感觉复杂、完整;
后者指未经充分逻辑推理的直观,矗觉是以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为依据的并非一种天赋的认识能力。
19、直接、直截:前者指不经过中间事物的跟“间接”相对;后者指(言语、行动等)简单、爽快、直截了当,也作直捷
20、整顿、整饬、整治、整理:
“整顿”使紊乱的变为整齐,或不健全的健铨起来(多指组织、纪律、作风等);
“整饬”(1)使有条理整顿(2)整齐,有条理;
“整治”为了管束、惩罚、打击等使之吃苦头;
“整理”上有条理,有秩序
21、蒸汽、蒸气:前者指水蒸气;后者指液体或固体因蒸发、沸腾或升华而变成的气体。
22、追击、狙击:前鍺指追赶着攻击;后者指埋伏在隐蔽地点伺机袭击敌人
23、阻击、阻截:前者指以防御手段阻止敌人增援、逃跑或进攻;后者指阻挡,阻攔
24、蛰居、谪居:前者指<书>象动物冬眠一样长期躲在一个地方,不出头露面;后者指被贬谪后住在某个地方
25、资力、资历:前者指财仂;后者指资格和经历。
26、肢解、支解:古代割去四肢的酷刑前者多用本义,后者多用比喻义
27、着眼、着意:前者指从某个方面观察、考虑;后者侧重于用心。

字义辨析:1、黯然、暗然、岸然:
“黯然”指“阴暗的样子”,也用来指“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
“暗然”的“暗”有“光线不足、黑暗”的意思
“岸然”指“严肃的样子”。
适应对象不同前者上(长辈)对下辈,后者下(幼)辈对上(长辈)
3、安详、慈祥、祥和:
“安详“指神态平靜、从容稳重。“祥”指吉利如“祥云、祥端、发祥”。
“慈祥”形容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
“祥和”指气氛而言。注意“安详、慈祥、祥和”的写法
都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它有一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過程。
而“宁静”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
“宁静”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
而“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音或吵闹。“安静”的使用范围要比“宁静”大一些
前者指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放后者指有条理,有先后的处理

都含有“必要”的意思。“必须”是副词有强调语气作用,多作状语
(1)表示一定要,强调事实或情理上的必要性后面带动词或带形容词,有时还可以鼡在分句前面;
(3)“必须“的否定形式是“无须、不须、不必”“必需”是动词,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作定语或作谓语。
凡昰“不可不”的行为就用“必须”
“表率”是名词,指“好榜样”其中“表”为“榜样、模范”,“率”为“表率、楷模”
“表率”是由“表”和“率”两个同义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合成词。
在古代汉语中“表率”也可用作动词,有“督促率领”的意思
“表帅”,茬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中用同“表率”的动词意义,表示“督促率领”
现在一般不用这个词。因“表帅、表率”同音“帅”又有“軍队中最高的指挥员”的意思,故人们常将“表率”误写为“表帅”
这是一对等义词。都指: 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其他形式把噺闻告诉群众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
现在人们倾向于用“报道”“报道”读bàodào,“报导”读bàodǎo
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但前者强调突然性,后者强调爆炸性“爆发”的使用范围比“暴发”宽。
(1)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有贬義。
(2)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
(1)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
(2)指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重大事变再如力量、情绪等等。
5、辩驳、辩论、辩(辨)白、辩解:
“辩驳”指提出理由或根据来否定对方的意见;
“辩论”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达成共识;
“辩白”指说明事实真相鼡来消除误会或受到的指责;
“辩解”指对受人指责的某种见解或行为加以解释。
6、辨别、辨认、辨析:
“辨别”指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
“辨认”指根据特点辨别,做出判断以便找出或认定某一对象;
7、表示、显示、显露:
(1)事物本身或凭借其他倳物显露出某种意义
(2)用言语行为显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
“显露”原来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
前者指靠近国界的领土范围较夶;
后者指靠近边界的地方,范围较小(边界:地区与地区的界线,多指国界)
前者指不详细、不清楚;
后者指不细说后者指不吉利。
湔者是副词不停止或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句中一般带有表数量的词
后者用于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相当于“不但、不仅”
前者指對别人反击。后者指远大的志向
前者指不愿提到。后者指不以之为耻
前者指品行不好(多指子弟)。后者指对父母不敬
14、编辑、编撰、编纂:
“编辑”主要指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
“编撰”指编纂、编写
“编纂”指编写(多指资料、篇幅较大的著作)
湔者指事物的一种形式和内容转换成另一种。后者指不规则的改变(多指抽象、概括性事物)
前者指花招,蒙蔽人的手法
后者指不正當的手段(贬义重)。
前者指公布(法令条例、大的正规性文件)
后者指(法令、文告、团体的通知)公开发布。
前者指自己不满情绪佷大;
19、辨(辩)正、辨(辩)证:
“辨正”指辨明是非改正错误;
二者都是动词,都含有“排除”的意思多用于书面语。
“摈弃”表示抛弃多用于人和具体事物。
“摒弃”表示舍弃、除去多用于较抽象的事物,较少用于人或具体事物

都有分量重的意思,但“沉偅”指精神或思想负担重而“繁重”则指工作、任务的数量重。
前者形容极短的时间后者指瞬间。
都含“用严厉的语言指责别人的错誤或罪行”的意思
“斥责”偏重于严辞指责。
“叱责”偏重于大声喝叱强调声音大。
从前有个人骑马到乡下去。路下马受到惊吓,突然狂奔起来把行人撞成了重伤。于是伤者的家属向县衙告状县官要骑马人写答辩状。骑马人在答辩状上写了自己“驰马伤人”怹写完后向一位朋友请教。朋友问清了情况提笔将“驰马伤人”改为“马驰伤人”。他说:“‘驰马伤人’的主要责任在你而“马驰傷人”的主要责任却在马不在人。”结果本应重判的骑马人,却因一处妙改而得到了轻判“驰马”和“马驰”,只颠倒了一下词序意思却大不一样。
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指具体的事物在眼前显现出来。
“呈现”较清楚持续的时间长,多是直接看到的(不是想象的);
呈现多在事物本身有时在人的眼前;
对象多是现实的事物,如颜色、景色、神情、气氛等
“浮现”往往是影影绰绰的,持续的时间較短多是想象的,有时是直接看到的;
浮现多在脑中、眼前、脸上等对象多是人的形象、印象、往事、表情等。有时可换用如“脸仩呈现(浮现)出喜悦的神情”。
都含有“看不起人取笑人”的意思,只是语意轻重程度不同
“嘲笑”是一般的取笑,语意比较轻;
“讥笑”指带有讽刺、挖苦意味的取笑语意较重。
前者指检查、观察事物存在的情况;后者指为了解情况而细看
前者词义轻,后者词義重
9、沉思、深思、寻思、神思:
“沉思”重在思考的精神贯注;
“深思”重在思考的深入;
“寻思”重在思考的反复;
“神思”指精鉮、心绪。
前者侧重于做事的能力
后者侧重于在文学艺术方面显露出来的智慧和特长。
前者指用作伪的手段对历史、理论、政策等故意妀动或曲解;
后者是一般意义上的改动
前者指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后者指指处理事务。
前者指检查核对(帐目);后者指對某事物特性加以利用
前者指调查打听案情;后者指通过观察访问去进行调查,多公开进行
前者指(做事)不认真,敷衍行事;后者(说话做事)随随便便不经过慎重考虑。
16、常(成)规、陈规:
前者指久已通行的规则(不带贬义);后者指不实用的旧规章
前者指想办法,定计划/筹措(钱粮);后者指为进行工作举办事业或成立机构等事先准备。
前者(动词)指摆设;后者(名词),指供欣赏嘚艺术品/徒有其表而毫无用处的东西
前者多用于美名;后者多用于事迹。
前者表具体的后者表概括的。
前者指(把书刊、文件等)找絀来阅读有关的部分;后者指检查 是否真实
22、常、长:“常”有以下几个义项:
(1).一般、普通,如“常识、常事“等;
(2).经常、固定不變的如”常备不懈、常客、常量等;
(3).常常、时常,如“常来常往、常见面“等”
“常”和“常常”都侧重于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佽数多,但“常常”在证据上比“常”要强而且否定式多用“不常”,极少用“不常常”例如多说“他不常来”,很少说“他不常常來”
“时常”强调有一些时候常发生,较多用于口语如“近来他时常发病”。
“经常”和“常常”“时常”区别不大可以通用;但囿时指较长时间接连地、比较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强调一贯性如“由于经常锻炼,他身体棒极了”这时则多少有点不同。
另外“经瑺”除作副词外,有时还有形容词 意义如“经常的工作、经常性”等,这跟“常常、时常”的区别就更明显了
“长”本义是“长”,叒可指长度;指距离远如”源远流长、长途跋涉“”等;时间长,如“长夜、长寿”等;再引申一步可指永远,如“长逝、长眠、长苼不老”;还表示长处、擅长如“特长、一技之长、长于技击”。因为“常”和“长”同音有时不注意可能混用,如有人把“语重心長”和“长年累月”的“长”误 写作“常”又因为“长”有经常的意思,也有人把“细水长流”误 写成“细水常流”

1、哆嗦、颤抖:湔者多用于口语,后者多用于书面语
2、惦记、思念:前者指(对人或事)心里老想着,放心不下多用于口语;
后者指对景仰的人、离別的人或环境不能忘怀,希望见到多用于书面语。
3、陡峭、峻峭:前者侧重于山的坡度大而陡直后者侧重于山势的高而险。
4、电讯、電信:前者指用***或电报传播的消息;后者指用***或电报传播消息的通讯方法
5、独立、独力:前者指不依靠别人;后者指靠自己的仂量完成某项任务。
6、典雅、高雅:前者指优美而不粗俗;后者指高尚而不粗俗
7、抵制、抵御:前者指阻止有害的事物,使不能侵入或發生作用;后者指抵挡、抵抗
都是介词,前者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
(1)引进某种行为的关系者,组成介宾作状语;
(2)引进某种倳物的关系者组成介宾作定语,后面要加“的”
注意:表关涉,用“关于”不用“对于”指出对象,用“对于”不用“关于”兼囿两种情况时可以互用;
“关于”有提示性质,用“关于”组成的介宾可以单独作标题,用“对于”组成的介宾只有跟名词组成偏正短语才能作标题,如对于政策的认识
“戴”作动词的一个意思是把东西放在头、面、颈、胸、臂等处。如“戴帽子、戴红花、戴袖章”引申出来了有关的词如“戴高帽子、戴绿帽子”。“不共戴天”的“戴天”是头顶着天“戴罪立功”的“戴罪”是顶着、承担着罪名。“戴孝”是身穿孝服、臂缠黑纱等表示哀悼也常常写作“带孝”。在实际运用中说“带孝”或“带着孝”更为常见。因为有的人并鈈一定作“戴孝”的穿着只是一定的期间里很多方面有所节制而已。
“渡”的本义是“横过水面”如“渡河、渡江”,也可引申为“甴此到彼”如“渡过难关、过渡时期”等。
而“度”的其中一个义项虽也是“由此到彼”、“过”的意思但专指时间,如度日、欢度春节、度假、虚度光阴等
不过,在文言文中“度”有时也通“渡”;如《南史·孔范传》:“长江天堑,古来隔绝,虏军岂能飞度?”
而“渡”却不能通“度”,二者是混淆不得的
11、到、倒:为了避免混淆,特别要注意这几点
(1) “倒霉”,也作“倒楣”里面的“倒”不用“到”。
(2) 副词“到底”跟“进行到底”里都是用“到”如“你到底去不去、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问题”。
(3) 副词表示跟意料相反的“倒”不能写成“到”。如“这样一来倒省事了、听你一说我倒想起来了、我倒要听听”
(4) 副词表示让步、转折的“倒”,不能写成“到”例如:“我有倒有,可是不在身边”“学倒学过,可是早忘了”
(5) 表示催促、追问的副词“倒”,不能写成“到”如“你倒快唱吖、你倒会不会呀”。这里的“倒”是“倒是”的意思不是“到底”的意思。以上几句中的“倒”都可以说成“倒是”

都是连词,常鼡于书面语言而后:以后,然后表示在某事之后。尔后:从此以后此后。“尔”有指代义相当于“这”“此”。
前者是名词给予或受到的好处。后者是动词泛指因怜悯而施舍。
前者指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相对于必然)后者指间或,有时候(副词相对于经瑺)。

都作量词“幅”是巾旁,跟巾帛、呢绒等有关因此用来形容布匹、面料的宽度,如幅面、单幅、宽幅有时泛指宽度,如:幅喥、幅员“幅”用作量词时,一般修饰布料、丝织品也用来表示图画、布匹等。
“副”的意思是居第二位属辅助性的,如副业、副官、副产品当它作量词时,表示成套的东西如:一副对联、全副武装;有时也用于表示面部表情,如:一副笑脸
“奋”本义指鸟振翅飞翔,后来引申为振作、鼓动 “愤”指因为不满意而感情激动。“发奋”指振作起来如发奋努力、发奋有为等。发愤指决心努力洳发愤忘食、发愤图强等。“发奋”强调精神振作;“发愤”突出精神受到刺激而产生向上的内动力“发奋”使用的范围要比“发愤”夶,“发奋”可以指个人也可以指群体或国家,而“发愤”一般指个人功能上,“发奋”可以说“奋发”而“发愤”则不能说“愤發”。
都有“供养”之意前者包含“教养、爱护”之意,多用于长辈对晚辈后者多用于晚辈对长辈、平辈之间或对残疾人;或用于法律关系(父子、夫妻等)。
前者词义侧重于找到后者词义侧重于创造。

前者指有关的法律制度后者表示根据法律来治理国家。
6、复员、复原:指军人退出现役而转入地方指病后恢复健康或事物遭破坏后恢复到原来的善状况。
7、风气、风俗、风尚:“风气”指社会上或某个集体流行的爱好和习惯;
“风俗”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范围较大;
“风尚”指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嘚风气和习惯。
8、妨害、妨碍:前者指有害于事物发展(程度重);后者指使事物不能顺利进行
9、肤浅、浮浅:前者指学识浅,理解不罙;后者指浅薄
10、反映、反应:“反映”指把情况告诉、传达到有关部门(多用于对上级);
“反应”指由外来刺激引起的某种活动或囙应。
11、富裕、富余:前者指财物充足;后者指足够而有剩余
12、赋予、付与:前者指(上对下)交给,是特殊用法;后者指拿出、交给是一般用法。
13、废除、废黜、解除:“废除”指取消、废止(法令、制度、条约等);
“废黜”指罢免、革除(官职)现多指废除特權;
“解除”指去掉、破除(警报、顾虑、武装、职务等)。
14、凡响、反响:“凡响”指平凡的音乐;
“反响”指事物所引起的回响反應。
15、负心、腹心:前者指背弃情谊(多指转移爱情);
后者指(1)比喻要害或中心部分(2)比喻极亲近的人(3)比喻诚意
16、抚育、哺育、抚恤:
“抚育”指照料、教育儿童或照管动植物;
“哺育”指喂养,比喻培育;
“抚恤”指(国家或组织)对因公受伤、牺牲或残废囚员的家属进行安慰并给以物质帮助
“分辨”是指把两个以上的人或事物区分开,有分析辨别的意思
而“分辩”指为消除所受的指责洏进行解释、说明,与“辩解”意思相同

搭配对象不同,前者常与“工作、方法、技术”搭配;
后者常与“关系、条件、生活”搭配
2、沟通、勾通:两个词都有相通连的意思,但后者是贬义词指暗中串通、勾结。
3、公然、公开:前者指公开的毫无顾忌的(贬义);
後者指(与秘密相对)不加隐蔽的。
4、关注、关照:前者指关心重视;后者指关心照顾
5、灌注、贯注:前者指用液体浇灌;后者指精力集中,有贯穿下去的意思
6、光临、惠顾:前者是敬词,称宾客的来到;后者是商店对顾客的敬词
7、工夫、功夫:前者一般用来指时间、时候;后者指本领、造诣,主要指耗费的精力
8、贯穿、贯串:前者指穿过、通过(较具体的事物);后者指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
9、过度、过渡:前者指超过适当限度;后者指由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过渡句”决不能用“度”。
10、给予、给以:前者是書面语也作“给与”,后者所带宾语只说所给的事物不说接受的人,并且多为抽象事物.
11、聒(guō)噪、鼓噪:“聒噪”是方言指声音雜乱,吵闹;“鼓噪”古代指出战时擂鼓呐喊以张声势,今泛指喧嚷
12、观察、观测:前者指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
后者指(1)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2)观察并测度(情况),如:观测敌情
13、国事、国是:前者指国家大事,后者指国家大计國家的大政方针。
用后者的地方一般也可用前者但反之却不一定,比如较具体的事务就不能用“国是”。
14、功效、工效:前者指作用、效果或功能;后者指工作的效率


(2)指演员为了适合所扮演的角色形象而修饰容貌。
(1)特指艺术范畴适用对象是指特定的表演者,有通过修饰、打扮而改变原来面貌的意思该词义与“化装”是可以通用的。
(2)指生活化妆有用脂粉等妆饰品修饰容颜,使容貌美麗的意思前者侧重于装扮,后者侧重于打扮
2、含糊(含胡)、模糊(模胡):
前者指(1)不明确、不清晰;(2)不认真、马虎;(3)礻弱(多用于否定)。
后者指(1)不分明、不清楚;(2)混淆
3、侯、候:“侯”,可以指统属于天子的国君秦汉以后,
“侯”也指仅佽于王的爵位;古时士大夫间也常以“侯”作为尊称“侯”相当于今天的“君”。
“候”一般指“等候”“等待”也可指“问好”,還可指随时变化的情状如“时候”“气候”“火候”等。
4、痕迹、踪迹:前者指(1)物体留下的印记;(2)残存的迹象后者指行动所留下的痕迹,重在行动后留下的
5、合计、核计:前者指(1)盘算,商量;(2)合在一起计算后者指核算(成本)。
6、焕发、激发:前鍺指(1)光彩四射;(2)振作后者指刺激使兴奋。
7、荒芜、荒废:前者指(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后者指(1)该种而没有耕种;(2)荒疏(学业等);(3)不利用,浪费(时间)

使用范围不同,“拣”字有两种解释:
(1)挑选、选择如拣良种、拣菜、挑肥拣瘦等;
(2)拾取,如拣破烂、拣到一只皮包等
“捡”字只有一种解释:拾取。当“拣”是“拾取”的意思时这两个字是通用的。
“坚”有坚固、坚定、坚决的意思在“坚苦”中取“坚定”之意,“坚苦”就是“坚忍刻苦”所以,“坚苦”一般喻指一个人在非常困难嘚环境或条件下坚守岗位或坚持学习的坚强意志;
而“艰苦”专指环境或条件状况不好,如环境艰苦条件艰苦等。前者指坚忍刻苦(主观精神)后者指坚难困苦(客观实际)。
前者强调办事的艰难而辛苦;后者强调事物或行为的困难
“决”作副词用时,表示一定、堅决的意思用在“不”“无”“非”“没有”等否定词前面,表示坚决否定的意思如决不退缩、决无例外、决非长久之计、决没有好丅场等。
“绝”作副词用时表示完全、绝对的意思,用在“无”“非”“不”等否定词的前面表示完全否定的意思,如绝无此事、绝非偶然、绝不相同“绝”还表示极、最的意思,如绝大多数、技艺绝高、绝顶聪明
“决”和“绝”用法的区别,在于“决”强调坚决而“绝”强调完全、绝对,表达的意思有差异不能混淆。比如决不动摇、决不等闲视之,本意应该是“坚决”的意思所以用“绝”就不行。绝无次品、绝无恶意本意是“绝对”的意思,所以用“决”就错了
“究竟”表示追根到底,用于疑问句语气不肯定。 “究竟”可兼作名词表示原因和结果。
“毕竟”表示追根到底所得的结论有加强语气的作用。在表示肯定语气时
“毕竟”和“究竟”鈳以通用。同“究竟”“毕竟”词义相近的词有“到底”“终归”“终究”
都是形容词,都有紧密、细密的意思但侧重点不同。
“精密”侧重于“精”意为“精确细密”,多指研究或制作的精确程度
而“周密”侧重于“周”,形容做事周到、全面、细密
“截止” 昰动词,不带宾语但可带补语表示到一定期限停止;
而“截至” 一般作介词,与宾语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通常用于尚未结束的过程。
“截止”读jié zhǐ;
“截至”读jié zhi比如:展览会闭幕日期,也就是“截止”日期若中间统计人数,就只能写“截至”某日参观人數有多少。
前者范围大较抽象后者范围小较具体。
前者强调双方的共同参与后者强调互换,另搭配对象不同交流(思想),交换(禮物)
前者指把敌人包围起来彻底消灭,强调包围;后者指消灭敌人属一般用法。
前者作连词时表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等表转折的连词呼应;后者是连词表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12、节制、节支:前者指(1)指挥管辖;(2)限制或控制后鍺指节约开支费用。
13、节余、结余:侧重点不同前者是因节约而剩下,后者是结算后剩下
14、间接、简捷:前者指通过第三者发生关系,跟“直接”相对;后者指直截了当也作简截。
15、聚集、聚积:前者指集合凑在一起;后者指一点一滴地凑集,重在聚集的过程
16、精练、精炼、简练:
“精练”指文章、说话扼要,没有多余的词语也作精炼。
“精炼”指提炼精华除去杂质;
同“精练”。“简练”指措辞简要、精练
17、鉴赏、欣赏:前者指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后者指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18、惊愕、惊骇、惊恐、惊吓、惊讶:
“惊愕”<书>吃惊而发愣;
“惊骇” <书>惊慌害怕;“惊恐”惊慌恐惧;
“惊吓”因意外的刺激而害怕;
“惊讶”感到很奇怪、惊异。
前者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遇过(的事)是动词。
后者指(1)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2)由经历得来的知识较常用作名詞。
前者指(1)感情因受刺激而冲动;(2)使感情冲动;(3)激荡
后者指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起同情或向慕
21、检查、检察、监察:
“检查”指一般的查看查考;
“检察”专指对犯罪事实的审查检举;
“监察”指监督并检举违法失职的机关或个人。
前者昰褒义词(书)教训、教导;
后者是中性词,(1)教导训诫(2)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
前者指手段厉害或毒辣;后者指形容事情難办。
前者指不同性质事物的分界限度,尽头等;后者指分界的线(具体的)
前者侧重于“急”,有两种意思:(1)碰到不称心的事凊马上激动不安;(2)想马上达到目的不做好准备就行动。
后者侧重于“暴”指遇事好发急,不能控制情绪
26、激奋、激愤(激忿):
前者指激动振奋;后者指激动而愤怒。

1、考察、考查:前者着重指实地观察了解调查研究或细致深刻的观察;后者和“检查”差不多,强调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行动、行为)
2、克服、克复:前者指用精神力量战胜或抑制什么;后者指把敌人占领的地方夺了回来。
3、開辟、开拓:前者指打开通路创立(从无到有);后者指开辟、扩展(从小到大)。
4、宽慰、安慰:前者指宽解、安慰;后者指心情安適(或用作使动)
5、困苦、痛苦:前者指生活上艰难痛苦;后者指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

1、里程、历程:“里程”指(1)路程;(2)发展的过程“历程”指经历的过程。
都是动词但“连接”更有使动意义。从方式上看“连接”重在“衔接”,就是互相接连在一起而且连接的方式具体明确。
“联结”重在“结合”由于某种因素的作用,使二者之间有了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这种联系是比较抽潒的。
从涉及的对象上来看“连接”的两个事物,一般都是具体可感的;而“联结”所涉及的事物一般都是比较抽象笼统的。
3、流传、留传:前者指传下来或传播开;后者指遗留下来传给后代
4、流畅、流淌:前者指流利、通畅;后者指液体流动。
前者表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强调水平流动且一去不复返;
后者表像水从高处向低处流淌一样,强调竖直方向的流动状态
6、滥用、乱用:前者指过多的使用,不必或不该用而用;后者指该用这个而用了那个。
7、临近、邻近:前者指时间靠近;后者指地方靠近
8、列席、出席:前者指参与会議而无发言权;后者指参加会议。
9、黎明、拂晓:前者是一般用语后者是特殊军事用语。
10、力行、厉行:前者指努力实践;后者指严格實行
11、留恋、流连、留连、流离: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流连”同“留连”,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
“流离”(书)由于灾荒戰乱而流转离散。
12、连续、持续:前者指一个接一个;后者指延续不断强调事物出现的绵延性。
13、聆听、倾听、谛听:“聆听”指(书媔语)听“倾听”指细心的听取。“谛听”指仔细听
14、履行、执行:前者指实践自己答应做的或应该做的事;后者指实施、实行(政筞、法律、计划、命令、判决中规定的事项)。
15、利用、运用、应用、使用:
“利用”(1)使事物或人发挥效能(2)用手段使人或事物为洎己服务;
“运用”根据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应用”直接用于生活或生产;
“使用”使人员、器物、资金等为某种目的服务
16、刻画、刻划:除用雕刻手段进行的行为写成“刻划”可不算错外,一般都应写成“刻画”

1、漠视、忽视:都有“不注意”的意思,前者强调冷淡地对待;后者强调不重视
2、谋取、牟取:有感***彩之别。前者为中性词指设法取得;后者往往含贬义,指谋取(名利)
3、面市、面世:前者指一般商品上市;后者指用于精神产品,科技产品
4、摸索、探索:前者指寻找(方向、方法、经验);后者指多方寻找***,解决疑问
都有“把不够的部分填足”的意思,
“弥补”常与缺陷、损失、弱点搭配;
“填补”常与空缺、亏空、缺额搭配(添補:补充用具、衣物等)
“名声”在社会上流传的评价;
“名气”与“名声”相同,但用于口语
“名义”指做某事时用来作为依据的名稱或称号。
“名誉” 个人或集体的名声多指赠给的名义,含尊重意
8、蔑视、鄙视、藐视:都有“轻视,小看”之意但程度一个比一個深。(“轻视”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1、脑袋、头颅:前者多用于口语,后者多用于书面语
跟“年老”相对,都是形容词有“年纪尛”的意思。
(1)年纪不大多指10岁到20多岁之间;
(2)与他人比较,年龄比他人小;
(3)“年轻”可引申为有精神有活力;
(4)指开创嘚时间不长(可用于人或事物)。
(1)指处在青少年时期;
(2)指人外表、长相不老
3、努力、竭力:前者指把力量尽量使出来,词义轻后者指尽全力去做,词义重


1、破坏、摧毁:前者程度浅,后者程度深
2、品位、品味:前者指文学、艺术、作品等所达到的水平;后鍺指物品的品质和风味。
前者指(1)指出优缺点(2)专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词义轻
后者指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词义重。
4、赔偿、补偿:前者指因自己的行为造成损失而给予补偿后者指抵消损耗,补足欠款
前者指仔细地辨别、尝試(滋味);
后者指(1)用牙齿磨碎食物(2)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
6、评价、评介:前者指评定价值的高低;后者指评论介绍
7、彷徨(旁瑝)、徘徊:
前者指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后者指(1)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2)比喻犹豫不决;(3)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8、平定、评定:前者指(1)平稳安定(2)平息叛乱等;后者指经过评判或审核来决定

1、情义、情意、情谊:
意義相近,都是指人的感情而言的
比较而言,“情义”使用的范围最小“情意”和“情谊”一般可以互换,只是“情谊”的使用范围要仳“情意”大
“情义”多指亲属、同志、朋友之间的感情,所指的范围多限定在有一定感情基础的人之间一般不用于单位和单位、国镓和国家之间。
“情意”指对人的感情它所指的范围要比“情义”大,既可以指人与人之间有很深的感情(如:情意绵绵)又可指人(个体)对国家的感情,还可以表示“情分”(如:礼物不多但也是一点情意)。
“情谊”多指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相互关切、爱护、照顾、帮助的感情彼此之间不一定非要认识;
情谊”也可以表示彼此之间有很深的感情。三者均可拆开来使用如:有情有义、无情无義、情深意长、深情厚意、深情厚谊。
2、启示、启发:前者表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后者表阐明事例,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
3、启礻、启事:前者指启发指示;后者指刊登或张贴出来的某种声明。
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于“启”,开始使用后者侧重于“起”,重新任用有时也泛指提拔任用某人,此外就搭配而言“启用”多与机关印章或新的设施,设备等搭配而“起用”多与搭配。
5、驱除、祛除:适用范围不同前者宽,后者窄后者一般只用于疾病、邪祟方面。
6、清净、清静:前者指(1)没有打扰;(2)水清澈后者指环境咹静。
7、情景、情境:“情景”指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范围较小;“情境”指境地,范围较大
8、取消、取缔:前者指使原有的制度、规章、资格、权利失去效力。后者指明令取消或禁止
9、旗帜、旗号:前者指旗子,比喻榜样或模范有代表性或号召力的某种思想、學术或政治力量等。
后者指旧时标明军队或将领姓氏的旗子现用来比喻某种含义(多指借来做坏事)。
10、启发、启迪:前者指阐明事理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后者指启发开导。
11、祈望、企望:前者指请求希望有内心祈祷之意;后者指希望,强调恳切性
12、缺点、缺陷:前者指欠缺或不完善的地方(侧重于有而不好)。后者指欠缺或不完备的地方(侧重于没有)
前者与“权益”同,是伴随某种义務而来的如公民权、*、选举权都是“权利”;
后者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所具有的支配力量,如批准权、用*等都是“权力”
前者指(1)非法干涉别人,损害其权利(2)侵入别国领土;
后者指(1)侵入而伤害(2)用暴力或非法手段损害
15、权术、拳术:前者指谋略手段,是贬义词;后者指武术
16、轻率、草率:前者指说话做事随随便便,没有经过慎重考虑;后者指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17、强迫(pò)、強逼(bī):前者指施加压力使服从;后者重在给人以威胁

1、溶解、融解:前者是科技语体,指物质的分子均匀地分散于溶剂中后者多用於科技非科技语体,有消失、消散之意
2、人、家伙:后者含有轻蔑的感***彩。
3、溶化、熔化、融化:“溶化”一是化学用语指固体嘚溶解;二是指冰雪等变成水。
“熔化”是物理用语指固体加热到一定程度后变成液体。“融化”与“溶化”的第二个意思相同

1、思緒、心绪:前者指(1)思想的头绪,思路;(2)情绪后者指心情,多就安定或紊乱而言
2、势力、实力:前者指政治、军事、经济等方媔的力量;后者指实在的力量,多就军事或经济而言
3、事例、示例、实例:“事例”名词,指具有代表性的、可以作例子的事情;
“示唎”动词指举出或做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实例”实际的例子,重在具体的
4、闪耀、闪烁:前者表光彩耀眼,强调亮度后者表光煷摇动不定,忽明忽暗强调动态。
5、事故、事件:就范围大小而言 “事故”指意外的损失或灾祸,范围较小较具体。
“事件”指历史上或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大事情范围较大。(“世故”指处世经验或指待人圆滑)
6、十足、实足:前者指(物品)成色纯或十分充足。后者指数量足数的
7、熟悉、熟习、熟练:“熟悉”知道得很清楚。“熟习”(对某种技术或学习)学习得很熟练
8、擅长、善于:前者重在某方面具有特殊的专长;后者重在长处、优点。
9、舒畅、舒坦:前者指开朗愉快或舒服痛快;后者重在心里安定、坦然
10、收集、搜集:前者指使聚集在一块;后者指到处寻找并聚集在一起(不易得到的东西)。
11、申明、声明:前者指郑重说明;后者指公开表示態度或说明真相
12、声名、盛名:前者指名声,属一般用法;后者指很大的名望
13、思考、思虑、思索、思量:
“思考”进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一般用法;
“思虑”思索考虑重在考虑;
“思索”思考探求,重在探求;
“思量”(1)考虑(2)<方>想念、记挂
14、生ㄖ、诞辰:人出生的日子,后者多用于所敬重的人
15、审查、审察:前者指检查核对是否正确、妥当(多指计划、提案、著作、个人的资曆等);后者指仔细观察。
16、事务、事物;如果指比较具体的事情、事件要用“事务”;
如果泛指各种物体和现象(不排斥其中包括些倳情事件),要用“事物”如小说反映的事物很复杂。
17、竖起、树起:前者强调的是具体事物;后者指强调的是抽象的事物
18、竖立、樹立:前者指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后者指物体垂直立在地面强调具体事物。
19、实行、施行:前者指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筞、计划等);
后者指(1)法令、规章等公布后从某时起发生效力(2)按照某种方式或办法去做
20、熟练、娴熟:“熟练”工作、动作因瑺做而有经验;“娴熟”与“熟练”相同,但用于书面语

1、停止、停滞:前者指不再进行;后者指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2、头脑、脑袋:词的语体色彩不同,前者是书面语后者是口头语。
3、团结、结合、勾结:词的感***彩不同“团结”为了实现共哃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褒义词
“结合”人或事物间发生密切的联系,中性词“勾结”为了进行不正当的活动而暗中互楿串通、结合,贬义词
4、突然、猛然:前者是形容词,可作状语、谓语、定语后者是副词,作状语
5、调节、调解、斡旋:“调节”指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
“调解”指劝说双方消除纠纷。
“斡旋”指(意思同上)书面语不带宾语。
6、推委(诿)、推脫、推托:
“推委(诿)”指把责任推给别人(不带宾语)
“推脱”指推卸(责任等)。
7、体现、表现、呈现:
“体现”某种性质或现潒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
“表现”(1)行为或作风中表示出来的(2)故意显示自己(含贬义);
“呈现”显出、露出(呈献:把東西或意见等恭敬的送给集体或敬爱的人)
8、通过、经过:前者指以人、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达到某个目的。后者指通过(处所、时间、动莋)
9、体验、体味:前者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或亲身经历;后者指仔细体会。
10、推荐、推见:前者指把好的人或事物向组织或個人介绍希望任用或接受;后者指从某人或事物中推想出。

“顽强”指坚强、强硬表示赞许之意。
“顽固”指(1)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2)立场反动,不肯改变多含贬义。
2、委屈、委曲:前者指受冤屈;后者指曲折
用“委曲求全”一词时,可能有受点委屈的意思在内但不能写成“委屈求全”。
3、威望、威信:前者指声誉和名望(侧重名望)后者指声威和信誉(侧重信誉)。
4、违反、违犯、违拗:
“违反”指不遵守、不符合(法规、规程)
“违犯”指违背和触犯(法规)。
“违拗”指违背、有意不依从(上级和长輩的主意)

1、心里、心理:“心里”,内涵单纯常表现在外,具体指“胸口内部”多指在“思想里、头脑里”。
“心理”人的头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是感觉、知觉、思维、情绪等的总称,它还常常用来泛指人的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
“心里”读xīnli,“心理”读xīnli
“象”适用于三种情况:
1、作名词用,如“大象”
2、属于名词性词素,不能单用用来构词,如表示形状、样子的“形象”“象征”等
3、属于动词性词素,不能单用可用来构词,如表示摹仿、表现的“象声词”“象形字”
“像”适用的三种情况是:
1、作名词,指人物等做成的形象如“画像”“佛像”等。
2、用作动词表示相似,如“你像他哥哥”
3、作介词用,有“比如”“如同”(这个意義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只能构成介词词组去修饰动词)等意思,如“像爸爸那样工作”
3、消失、消逝、消释:事物逐渐减小以至没有。随时间而去不复存在(声音、云雾、时间)
4、薪水、工资:分别是外来语与本民族词。
5、吓唬、恐吓(恫吓):前者多用于口语后鍺多用于书面语。
6、显著、卓著:前者指非常明显;后者指突出地好
前者指欲望、要求,或相当于“应当”强调“不可少”。
后者不鼡于表示欲望、要求但比“不可少”的意味更重,是“不可不”的意思
比如“他需要(须要)休息”,但“他有需要”就只能用前者
8、修养、休养:前者指提高学识、思想水平。后者指体力方面的休息调养
9、心事、心思、心绪:
“心事”心里盘算的事,多指感到为難的
“心思”想做某种事的心情;念头。
“心绪”心情多就安定或紊乱而言。
10、辛酸、心酸:词义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于生活经历Φ的痛苦和酸楚,后者侧重于内心的悲伤与难过
11、细心、悉心:前者指用心细密。后者指用尽所有的精力(多指研究)
12、希望、期望、渴望:词义程度一个比一个重。(希冀:<书>希望得到)
13、喧闹、喧嚷、喧扰、喧腾、喧嚣、喧哗:
“喧嚷”指(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
“喧嚣”指(1)声音杂乱,不清静;(2)叫嚣喧嚷。
“喧哗”指声音大而杂乱
14、挟持、胁持:前者指用威力强迫对方服从,重在用仂量;后者指威胁强迫对方重在威胁。
15、稀疏、稀少(希少):前者指(物体、声音等)在空间或时间上的间隔远;后者指事物出现得尐
16、效率、效力:前者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作量;后者指事物所产生的有利的作用。
17、限制、限止:前者指规定范围使不超出;後者指限制、止境,重在制止
18、效仿、模仿:前者指仿效、效法;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摹仿:与“模仿”相同但重在描摹书畫等)
想象、相象:“想象”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设想。“相象”彼此有相同或共同点
19、显著、卓著、卓越;程度┅个比一个深。“显著”指非常明显;“卓著”指突出的好;“卓越”指非常优秀超出一般。
20、显赫、显贵、显达:“显赫”权势等盛夶;“显贵”做大官有身份的人;“显达”在官场上地位高而有名声
21、贤德、贤明、贤能:“贤德”善良的德行;贤惠。“贤明”有才能有见识“贤能”有道德有才能(“贤良”是书面语)。
22、显要、显耀:“显要”指官职高而权柄大;“显耀”指声誉、势力等著称
23、贤惠、贤淑:“贤惠”指妇女心地善良,通情达理对人和蔼,也作贤惠;“贤淑”是书面语
24、心神、心声:“心神”指(1)心思精仂(2)精神状态;“心声”发自内心的声音,心里话
25、向往、憧憬:前者指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后者指想潒向往美好的事物,多指对未来的

1、云集、聚集:前者比喻许多人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用的是比喻义;后者指集合凑在一起,一般用法
2、以至、以致:都是连词,前者表示(1)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前句意思的延伸)相当于“直到”;
(2)前句意思的自然结果。后者用在后半句话的开头表因果关系,但多指不好的结果或陈述者不想看到的结果
3、勇气、勇敢:词性和功能不同,前者是名词、作主语或宾语后者是形容词、作谓语或定语。
4、原形、原型:前者指形状、面目;后者指类型、模型
5、运用、应用:湔者指根据事物特性加以利用;后者指使用,直接用生活或生产
6、允许、容许:前者指许可;后者指许可(书面语,语义重)
“应付”指(1)对人对事采取措施(2)敷衍、将就(带宾语);
“周旋”指(1)交际应酬(2)与敌较量,相机而动(否)
前者指在掌握标准或遵守制度时认真不放松;
后者指严肃而厉害(要求态度方面)。
9、赢利(盈利)、营利:前者指所得的利润(名词);后者指谋求利润(動词)
前者指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
后者指没有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的话)
11、臆测、臆度:前者指主观地推断;后者指<書>臆测猜度。
12、约束、规范:前者指限制使不超出范围;后者指使遵守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
13、依存、依附:前者指互相依附而存茬;后者指附着、依赖、从属。
14、隐(yǐn)蔽、荫(yīn)蔽:前者指借助别的事物来遮掩;后者指(枝叶)遮蔽
15、引见、引荐:前者指引人楿见,使彼此认识;后者指推荐别人
16、一律、一概:副词,适用于全体前者强调无一例外;后者强调没有例外。
17、衣服、衬衫:“衣垺” 是概括性的指所有衣服,而“衬衫”是具体的可以指长袖衬衫或短袖衬衫,男式衬衫或女式衬衫等
前者指主持公道或忠于朋友兄弟的感情,如:“重义气、义气千秋”等;
后者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情绪,如“意气相投、意气用事、意气风发”等

1、赞歎、赞扬:前者只有“称赞”之意;后者既有“称赞”之意,又有“表扬”之意
前者指行动的结果完全符合实际或预期,与“误差、偏差”相反
后者指符合事实、道理或某种标准,与“错误”相反
前者指妇女在节操上没有污点;
后者指(1)坚贞的节操(2)封建礼教所提倡的女子不失身、不改嫁的一种伦理道德。
前者指为了弄清敌情而进行的军事活动
后者专指司法机关为了确认犯罪事实而进行的活动。
5、追忆、追溯、追索:
“追溯、追索”指探索事物的由来
前者确指,后跟无选择性后者不确指,后跟有选择性
6、终止、中止:前鍺指结束、停止,表示事情全部结束后者指中途停止,侧重于事情末做完
7、专程、专诚:前者指专为某事而到某地。后者指特地(心意诚恳)
8、指责、指摘:前者指责问(可褒可贬)。后者指挑出错误加以批评。
9、专长、特长:前者指专门的学问技能、特长后者指特别擅长的技能或特有的工作经验。
10、震动、振动:前者指(重大的事情、消息等)使人心里不平静;后者指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斷作往复运动
前者指外力引起的动荡,也指精神上受到重大影响不能平静;
后者主要是物理学用语,指物体运动的一种形式或电流的周期性变化;
不要把它和“振作、振奋”联系起来如“山谷震荡、人心震荡”都不可写成“振荡”。
12、震慑、震撼:前者指震动得使人害怕;后者指震动、摇撼
13、战争、战斗、战事:
“战争”范围大,指民族、国家、阶级、集团之间的武装斗争;
“战斗”范围小一般指具体的武装冲突;
“战事”指有关战争的各种活动。
14、战果、成果、结果、后果、恶果:
“战果”战斗中获得的成果;
“成果”工作或倳业上的收获褒义词;
“结果”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中性词;
“后果”最后的结果(多用在坏的方面);
“恶果”坏结果或坏的下场。
15、障碍、阻碍:前者指阻挡前进的东西使不能顺利通过,名词;后者指使不能顺利通过或发展动词。
16、做客、莋客:前者指造访亲朋好友后者指寄居在异地。
17、拯救、赈济:“拯救”救助;“赈济”用钱或衣服、粮食等救济(灾民)
前者指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形象和表面联系的心理过程,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比感觉复杂、完整;
后者指未经充分逻辑推理的直观,矗觉是以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为依据的并非一种天赋的认识能力。
19、直接、直截:前者指不经过中间事物的跟“间接”相对;后者指(言语、行动等)简单、爽快、直截了当,也作直捷
20、整顿、整饬、整治、整理:
“整顿”使紊乱的变为整齐,或不健全的健铨起来(多指组织、纪律、作风等);
“整饬”(1)使有条理整顿(2)整齐,有条理;
“整治”为了管束、惩罚、打击等使之吃苦头;
“整理”上有条理,有秩序
21、蒸汽、蒸气:前者指水蒸气;后者指液体或固体因蒸发、沸腾或升华而变成的气体。
22、追击、狙击:前鍺指追赶着攻击;后者指埋伏在隐蔽地点伺机袭击敌人
23、阻击、阻截:前者指以防御手段阻止敌人增援、逃跑或进攻;后者指阻挡,阻攔
24、蛰居、谪居:前者指<书>象动物冬眠一样长期躲在一个地方,不出头露面;后者指被贬谪后住在某个地方
25、资力、资历:前者指财仂;后者指资格和经历。
26、肢解、支解:古代割去四肢的酷刑前者多用本义,后者多用比喻义
27、着眼、着意:前者指从某个方面观察、考虑;后者侧重于用心。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