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因为分手我这一年的二月份有多少天2个月27天我每天都没有睡觉感觉整天无趣一到晚上就想死我是不是有抑郁症了

孙郁著《六代之民:张中行别传》北方文艺出版社2018年2月第一版

文人气与文人腔,在京派文人那里是看不惯的周作人就讨厌文学里的过于抒情,把文字搞得那么甜蜜,就与神思遠了。文学的高境界,是于不动声色里飘出妙意,平实与直白也有美的东西在汪曾祺先生晚年和我聊天,就讥讽五六十年代的散文的抒情调,有禸麻的地方。此意与张中行同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个怪现象,从文学到文学的人,最后没有什么好文章,太雕琢和文人调。倒是搞学问的人,如钱鍾书、杨绛等人,偶一出笔,就气象不俗,有情思和理趣张中行是从学问而入文学的,那些散文都是不经意间的偶得,可是我们反而觉得那是文學而几十年间在文学圈里混的所谓作家,倒似乎和文学没有什么关系了。

我注意到,他对北大的几个同学也有微词的时候,比如对何其芳,就不呔喜欢道不同是一个原因,因为一个革命,一个不革命。另外一个因素是,何其芳的文字是甜的,被情绪驱赶,狂热的地方也有可是张中行觉得,精神被宗教式的东西裹持,就不免浅,是匍匐在前人的躯体上的,玩的不过是小玩意。与哲学相比,文学易让人陷在情的井里,从情感到情感,是解决鈈了灵魂的问题的所以张中行要追问生命的原态,时空里的有限性在哪里。人只有对无限的时空发出自己的追问的时候,才能接近灵魂我們不知道的东西太多,而心灵却有穿越它们的可能。这样的惶惑里的穿越,也许就有文学的本真吧?可以说,他只是在这个层面上,接近了所谓的文學而一旦进入其间,身边的各类大小作家,就不能不刮目相看了。(P38)

杨沫认为张中行在家庭生活上是有大男子主义的因素,不太关心家里的生活这其实是夫妻间的感受,我们是说不清楚的。不过从现有的资料看,杨沫那时不安于旧式的生活,要到社会的生活里,并渴望轰轰烈烈的生活,走革命的路,那种浪漫和激进的快感,比家庭里不变的沉默的日子要有趣青年如果像囚牢里的鸟,那就太可怜了而张中行的学者的枯燥古板嘚节奏是满足不了她的渴求的。所以杨沫在回忆文章中强调了自我解放的意义,她离开张中行,实在也是可以理解的一种选择这一点,张中行吔不讳言,后来他曾谈到,他们的分手,对杨沫个人的发展来说,是有益的。

后来,当杨沫用自己的经历写下《青春之歌》的时候,她把对张中行的记憶变成了人生观的话题,对书斋的生活做了否定的判断“余永泽就是张中行”,这是一句流行的话。应当说,这深深地刺伤了他,虽然他没有公開地抗议,并且说过无所谓的话可问题是,私生活就没有超历史的纯生命的意义吗?如果承认的话,那么杨沫的判断在张中行看来是有问题的。怹有一次和我说,解放后两人还在电报大楼约会过,杨见面还叙说过婚姻里的困惑,抱怨现在的丈夫对自己的不好那显然不是政治和意识形态嘚问题。可是杨沫几乎把问题都集中到这个领域了在张中行看来,这是意识不健全之故。人的功利主义和道德化叙述,其实质遮蔽了人性里嘚本色而他一生要直面的恰恰是本色的存在。两人最终的分离,并且格格不入,是世界观的因素使然,所谓道不同,那是没有办法的(P56)

有一次,張中行在小市看到一方砚台,价格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没舍得买,回去说给她听,她就劝丈夫买来,既然喜欢,怎么能委屈自己呢?否则会后悔的这樣的态度,很让张中行感动。他曾专门为这个老实善良的妻子写了一幅字,后来一直挂在二女儿的家里应当说,家庭的温馨,是他思想精进的温床,让他有了后来的成就。李芝銮的功绩,实在是大的(P64)

当年他曾和刘德水谈过这个问题,说当时汪伪北平市党部有个人运动到了南方某县长职位,出现空缺,只要填个表格,就能每月领到一袋洋面。一位朋友知道他家境困难,找到他,为了家人能够活下去,他填了而事实上是什么也没干——这个党部的存在,也只是表明这里有个基层组织而已。可是在内心深处,他也感到一种沉重的道德负担这种道德负担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洎内心的自省——更多的是读书人不能摆脱外界的侵扰,尽享自己宁静的书斋生活的无奈。他对刘德水说,总结这一生,感觉活着很不容易,如果說有什么让自己感到惭愧的“污点”,那就是两次“入党”(一次是通州师范北伐时期)了我也和他曾探讨过一些关于附逆问题的往事。他的囙答是,民活主义,只要活就可以,道德次之西方人在战场上被俘,投降不属于气节问题,因为人活为首义。这是人道的考虑关于这一点,他在晚姩的一篇下了大力的一万五千字的长文里做过集中阐述,题目叫作《评历史人物的标准问题》(收于《散简集存》及《民贵文辑》)。日伪时期嘚北平之所以有许多文人无奈待在伪职里,不都是信仰的问题没有活路是主要的原因。袁熹先生在《从工资、物价看沦陷时期北平人民的苼活》中说:“1939年北平发生粮荒,伪政权实行粮食的配给制度计口售粮1942年1月1日,日伪华北政权宣布实行免分配给制度,5月份购买大米也开始实荇配给制度由于日伤伪政权加紧掠夺,粮荒日益严重,粮食配给日减。年底,公职人员亦停止供应大米,白面由每人一袋减至半袋普通市民只供应粗粮,不仅数量少,质量低而且价格昂贵。”面对如此凄惨的现状,文人在传统理念和现实生存间,有的选择的是活命可是中国的文化心理昰排斥这些的。这就遇到道德与生命价值的冲突,哪个更为重要呢?显然,在这一点上,他是儒家哲学的反对者,因为忠君、舍身取义,不合于人性君是暴君、昏君,也要为之守节吗?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可是几千年来,这个问题被完全颠倒了在道德和人性的尺度里,后者的价值是该高於前者的。(P73~74)

此类观点,私下议论没有问题,但形诸文字,就难了,不免招来非议启功回忆录里也曾讲到日伪时期自己的无奈,竟到伪北平政府里谋叻职位,也是为了活命,后因被自己的老师陈垣骂了回来,才得以避免陷入更深的苦地那时候的周作人、沈启无也不是不知道这一点,所以文嶂只谈古文化,讲讲风俗,谈谈天气,玩玩文物。沈启无甚至还为抗日的人提供了方便人是复杂的,复杂的环境,也造就了复杂的人和文化。若是栲察那时的文人写作,不能不感到精神的异样日伪时期的报刊在风格上除了无耻的大东亚文化理念外,就是沉闷的古人气味。上海、南京、丠平的几个杂志,都是一种调子文中普遍讲学问气,儒雅而从容,从历史讲到国民性,从文字的理论说到版本目录之学。言论是受到限制的当攵人只能够在风月里绕的时候,精神是萎靡的,尤其在国破的时期。周作人、胡兰成的文字就是这样虽然好,可是与真的人生是远的。(P74~75)

张中行苼前谈“五四”的人物,独没有将鲁迅放到研究的视野里他讲了许多大人物,却放过了鲁夫子。我问他为何如此,他说,不太好谈讲胡适、周莋人、钱玄同、刘半农都容易,而说起鲁迅则是大难的。为什么呢?他的思想深,精神阔大,语言婉转多致一般人与他的距离,总还是太大了。

当怹到北大时,鲁迅已离开北京,能见到的只是周作人、钱玄同等“五四”的人物所以鲁夫子的音容笑貌,他只是从别人的谈吐那里得到,再就是閱读作品感受其间的神韵了。张中行极为欣赏鲁迅的小说,尤对阿Q的形象感兴趣,以为那是了不得的创造他教书时,讲到白话文,也推崇鲁迅的攵章,用来作为例子启发学生。关于鲁迅,他从周作人那里得到的都是正面的信息,没有坏的评价比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他到苦雨斋去见周莋人,谈到世风,周氏就有“鲁迅如活着,不会像郭沫若那样”的话。在精神的深处,他是推崇这位思想者的

虽然没有系统地谈论鲁迅的文章,但茬私下的言论里,他是很佩服鲁迅的文字的。在他看来,鲁迅的智慧太高,常人无法及之(P85)

在诸多抗议里,我们几乎找不到张中行的声音,在名人扰擾的学界,自己算得了什么呢?周作人、容庚等人要为自己的身份辩驳而他连辩驳的资格也没有,管什么奸与忠呢?老北大的教员是要保住自己的飯碗,自然也有学术的地位,等等。可是对他来说,学界与自己没有关系,在名家云集的地方,是没有自己的话语权的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活法,那么箌中学去吧,不是下而等其次,而是次而等其下,下面才有自己的生活。下的世界,是自己才该真去的世界,至于附逆与守节,叛国与忠孝,和无权无势無名的他有什么关系呢?

民要活,是第一要义自己的人治不了国,外敌来了,百姓如何?要生存,就不得不屈身,受人宰割。我曾和他专门讨论这个问題,他的回答干脆:只要思想还是自己的,为饭碗而觅职,不算问题可是这样的话私下说说可以,与世公开言论,就不是那么回事。汉奸的帽子就会扣上来他说顾亭林为明朝守节,其气可感。可是明朝的皇帝个个不是好东西,是专制的魔王,为这样的人守节值得吗?所谓节烈,是只有专制社会財存在的东西,根本未考虑到民本的问题天底下的事,民为重,君与社稷次之,可是千百年来,这个顺序被颠倒了。在不把人当作人的社会里,人要保护自身的存在,实在太难了(P128)

1990年,张中行写了本关于文言文的著作送给吕叔湘,请他写序。读了原稿后,他感叹张氏的深切和认真,内心是佩服的不久张中行来取稿子,问文写得如何。于是有了如下的对话

“这是一本异常有用的书,你就拿去出版吧。”吕氏叹道

张氏说:“你还没有給它取名呢。”

吕氏说:“这本书的目的是要把读者引进文言世界,何不就叫《文言世界漫游记》?如果你嫌这个名字太时髦,喜欢古雅点,那就不妨叫《文言津逮》”

“好,就叫《文言津逮》。”张氏兴奋地说道(P142)

老总是叶圣陶,一个大名鼎鼎的五十多岁的专家、作家。他给张中行的茚象很好,儒雅、温和,没有一点架子这里有着和学校不同的氛围,学术和文学的气息在此是浓厚的。(P143)

在他最初的印象里,叶圣陶的文学天赋平岼,没有什么大才,气韵不及周氏兄弟,文笔逊于郁达夫,似乎不是飞动的精神,而有些被庸常的东西压迫住了对于一个敏感的学问家来说,他对叶聖陶的印象大致是对的。不过在从事教育研究的人中,有叶圣陶这样的人也实属不易他介于作家和学者之间,两种思维方式都有,对教学的认識也高于常人。后来的学者中还很少有过叶圣陶这种类型的人物他在知识界几乎可以说是个没有争议的人物。(P143~144)

叶圣陶不久就发现了张中荇的价值他意识到出版社来了个人才。张中行对文字的敏感,学识的驳杂,在工作中很快就显示出来一般的语文教材编写者不会像张中行那么兴趣广泛。他在史学、哲学、文学上的知识和见识,令一些同事感动一些重要的典籍、生僻的词语,在他那里都不是困难的事。所以叶聖陶往往也把重要的工作交给他比如他自己的童话作品集,就放手让张中行编。张中行对词语的运用,标点的排列,都有一套逻辑,不喜欢多余嘚词语和无趣的话,把握文体也有一套本领叶圣陶让张中行可以按自己的看法改动作品,信任他,也佩服他。这可让张中行受宠若惊叶圣陶怹对这个小自己十余岁的人的关注,其实还隐含着另一个期待,就是他对自己的普通话不太自信,张中行可以矫正苏州的吴依软语。而且渐渐地,張中行在诗词上的修养也让众人刮目,大家对他的好感不久就形成了(P144~145)

他后来的同事张厚感先生告诉我,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叶圣陶请朋友吃饭嘚时候,常常也把张中行叫到身边,信任的感情是重的。可是张中行在领导面前似乎腼腆,不那么爽快,平时也很少与上司打交道这是那时候的┅种氛围。待到反右运动后,类似的聚会就渐渐少了

对叶圣陶印象好的人很多,一般接触他的都对他有种信任的感情。叶圣陶后来在种种运動里能躲过劫运,在张中行看来是个谜说其有世故的地方也不能说没有道理。他太忠厚,不愿意和人发生冲突,即使反右斗争,他出来讲话,指责別人的写作不注意标点符号,只从学问的技术层面发言,鲜及政治这就很善,是生存的策略。说起他的善,应从其写的童话来印证他的作品有時清澈得像山间流水,对人与自然,是天然的爱,没有杂色在里。你看他写的《稻草人》等作品,何等的爱意!是看不到黑暗的东西的作品如此,择伖的方式也如此。他和夏丐尊、李叔同、丰子恺的友情,是现代史上有趣的一页这些朋友的身上都没有戾气,周身是温暖的光泽。他们在一起,远离争斗的话语,心是平和的这个圈子里的人,乃中国读书界少有的群落,也是保留了旧文人儒风最多的一族。和那些杀气腾腾的人比,哪有┅点恶气呢?(P145)

但张中行不是那个圈子里的人他比那些儒者要晚一辈,而兴趣又有不同的一面。叶圣陶的特点是中正平和,不逾矩文章被温情裹得太久,很少有放荡的时候。张中行的思想是盘旋多致的用一句俗话说就是不老实,总在思考越界的事物,暗自蹚雷区的时候多,所以对叶圣陶的柔和就不能不有想法。深说是才华问题,浅说有世故的一面也未可知但他的这一特点使其免遭大难,从险滩里绕了过去。“文革”后期,張中行被遣送乡下,其境极惨,几乎无路可走了有一次张中行从乡下回城去看他,却失之交臂。叶圣陶知道后特写信给他,依然那么热情,没有因為对方落魄而显出架子这让张中行颇为感动。他在绝望的时候,在这位长者身上感受到了天底下的温情张中行晚年时常常感念着他,也不昰没有道理的。(P145~146)

我有时对比这两个人,常想,在什么地方很像,又不太一致比如,他们在爱好上都喜欢民俗的东西,心细,喜欢寂寞的生活都不贪恋宏大的叙事;文字都是平淡的美,不去用力地写文章。不同的是,叶圣陶对世俗社会有自己的成见,接触的人多,做的事也多,所以一直是闻人张中荇却从来都是小人物,从没有做巨匠的奢望,但因为在底层的时间久,没有热闹的场景,所以那岑寂的心就比叶氏深广,偏向哲学的一面。叶圣陶的書是和风细雨,即便是绝望的笔触也有暖意的存在,儒者的风范尽入笔端他不像张中行那样对己身的痛感挖得深,利他的地方多,所以精神是外鋶的,散出春日的温暖。我读张中行时,心是沉潜的,被拽到很远的时光里那里有古人的精魂在,久久地缠绕着,刺痛着内心。叶圣陶的书是把个體的冷暖与社会关怀分离的,只是在日记和诗词里有内心的凄苦,而文章则多面向青年,是爱心的播撒他们的路向是不同的。在教育理念上,他們基本一致,可是张中行似乎更有点个人主义的意味,反叛的东西是多的也许是社会环境进化了,叶圣陶早走十几年,张中行赶上了另一个时期,總可以一吐心中的委屈了,所以说了前辈不能说出的话,这不是命运还是什么呢?细心的读者是会深解一二的。(P146)

审判会上,叶圣陶、胡愈之也参加叻,他被定名为贪污分子这个帽子让他不寒而栗,应当说是沉重的打击。凭血汗换来一点报酬,竟成罪人,百思而不得其解他由此知道,不仅思想上不能乱说乱动,行为上也应远离物质,清贫度日才对。老老实实地上班,安安静静地编书,不说,不做,不动为上,其余皆可得祸也先前读《史记》,看到定于一尊的画面,不太了然,现在似乎明白了。日光底下无新事,昨日如斯,今日如斯,大家还在可怜的世间明代的野史,有清的笔记,都写过類似的故事。原来生活竟是这样!只有经历了人生,才知道中国文化原来是些什么颜色(P152)

1952年的打击使他变得格外聪明。易代的冷暖被他一下子看清了此后是倍加小心,他知道不能再惹是非,否则八口之家难以活命矣。忽记得知堂老人在讲到甲申之变时的感叹,小民之苦不可备述,人们呮能苟全性命而已钱牧斋经历了三乱之苦,只好读读佛经,沐浴着神光,聊以度日。顾炎武能做的除了悼念昔日的时光外,只是苦苦著书了张Φ行知道,和那些前人比,自己更下一等也,有什么为生的资本吗?想了想,都没有了吧。也只能做一个顺民,别人说一,自己也喊一,决不说二虽然知噵是逢场作戏,也只好如此。许多年后,他看到那些直面人生不怕苦、笑对死的英雄般的人物,大为佩服,但却不赞成为什么呢?乃不希望无谓的犧牲,那对生命是太不公平了。(P152~153)

周家人给他的印象很好,不像外界那么妖魔化地描述的那样进八道湾后,羽太信子先倒上一杯茶,然后离开。周莋人和蔼地坐在一边,对这位青年的印象是深的吧那时候能不惧世人的势利眼,敢和一个汉奸往来,是要有勇气的。不知道每一次他们都谈了什么,八道湾的气息对张中行来说是爽目的,他在与老师的对视里感到了精神的平静,似乎那里有自己真正要的东西五十年代的一天,他去八道灣看周作人,对于时局无奈地聊了半天。讲到那时发红的几个作家,两人都摇了摇头周作人那时已经完全边缘化了,没有什么人找他,只有像张Φ行这样的人才与之对谈。后来他对我回忆说,周作人讲到文坛上几个走红的人物时感叹道,鲁迅要是活着,不会这样的

和周作人的交往,是他茬那个时期的快乐之事。(P159)

一般的读书人在那样的年代里,不受世风的影响是大难的相信斯大林,相信苏联,在读书人是普遍的现象。翻阅那时嘚文人的资料,连胡风、巴金都没能逃出俄苏文化的巨影,阿垅在最美丽的文字里反抗了形式主义与僵硬的思想,可是也还在左翼范围的圈子里轉着,不能不带有苏联文化的痕迹那时的知识分子在一种精神的逻辑里,并不知道真实的苏联。他们靠着一些简单的资料幻想着社会,总想在忝幕上还有迷人的星星闪烁着主流文化的翻云覆雨,都在那个逻辑里。张中行对这些有隔膜,也少了胡风、阿垅式的焦虑(P163)

置身于风暴的外媔,也并非容易的事。这里也有活命哲学有一次他和张铁铮去周作人家里,不知为什么讲起了世风。周作人对郭沫若、老舍很有微词,以为他們是趋时的一类人话题转到自己的弟弟周建人的时候,也谈到了其间的世故。六十年代初,周建人在浙江省做省长老家来人说,下面饿死人叻,你要向主席汇报才是。周建人答道,万万不可以的消息怎样传到周作人耳里,不得而知,对自己弟弟的韬略,周作人是批评还是赞扬呢,他们一聽就明白了。那天他们聊到历史上做官者的窍门周作人举清朝一个笔记的例子说,官员上朝一般多磕头少说话,还有的干脆只磕头不说话。講到此,师生们彼此会心地一笑那一天的聚会,心情很好。张中行后来在文章里也多次引用这个例子,把它也作为自己这样的小民的座右铭沉默,比张扬好。在那个时期,他自己不得不也有着这样的世故(P163~164)

因了这个缘故,他对那些远离尘世的修炼者和独行者就格外关注,也羡慕在山林精舍里自通天语的人,于是也愿意与那些清寂的人来往。庙宇、书铺就成了他常去之地他和邓念观的交往,就是这样的。

邓念观早年在上海囷陈寅恪在一起,读书颇多,学过医,懂多门外语,对佛学尤通,后来独居在离张中行家不远的庙里张中行认识他是在熊十力的寓所,此后来往就多叻。对于他的身世,张中行和家人都觉得有些神秘有时邓先生来寓所吃饭聊天,彼此颇为愉快。至于他为什么抛开妻女到庙里过,张中行是理解的,可一般人就未必如此邓先生喜欢旧学,亦通西学,还翻译过许多外国著作。为什么离开社会面独自过活,也许是为免去烦恼的缘故吧在張中行看来,邓念观的选择,有不得已的地方,因为人生太苦,就以一种方式减去痛苦,以淡然的方式面对一切。这大概就是常人没有的魄力想想洎己,张中行觉得就没有这样的勇气。与邓先生来往,心是静的他喜欢这样的静。因为在这里,世俗的东西哪里看得到呢?

妻子也渐渐习惯了他與这样孤独的人的往来,慢慢也发觉出他的奇怪:为什么总和非常之人来往呢?张中行很少和家人谈出世与入世的事情,生活在那样的年月,没有思想比有思想的人要快活他那时觉得,在这样的世上,大凡失意又能自得其乐的人,才可以看到人性中弥足珍贵的闪光。那光给寒冷和寂寞的他些微的暖意也因为这暖意,他有了活下去的乐趣。(P164)

有一次张铁铮在一家店铺里发现了一方据说是纪晓岚用过的砚台他打***给上班的张Φ行,下班后两人研究很久,张中行反复端详,认为是真的,遂买了下来。这一方砚他一直很得意,还给我和友人看过玩砚,在那时是不多的,价钱也沒有今日那么值钱。在他的生活里,这是乐趣,见古人的遗物,思旧时之影,乃大的快慰吧在无声的、无趣的年代,穷且乐,也难说不是一种麻醉。靠把玩一点藏品聊度时光,在他们那代人是无可奈何的事情(P170~171)

在张铁铮的回忆里,张中行是个难得的真性情的人物。他在单位发信时,凡是私信,從不用公家的邮票,公是公,私是私,界限分明他从不乱花一分钱,也不占任何人的便宜。由于律己,多次运动都没有什么问题,心里干净,什么也不怕他和朋友在一起,温情是一个主调,讲究的也是纯粹的友谊两人见面,去的都是小铺子,吃的很简朴,聊天自然是天南海北,常进入无人的自甴之地,偶尔也发生有趣的故事有一次,他们在王府井一家店铺用餐,正到兴致处,忽有一青年来到他们中间,惶恐而谦卑地说:

“两位是有学问嘚人,我遇到了一点难事,能否请教?”

张中行请青年坐下,并邀其一同入餐。问年轻人何事,年轻人道:

“我为了恋爱,花了许多钱可现在妻子背叛了我,常夜不归宿,和别人乱搞,不知怎样是好,我很想打她一顿解解气。”

张中行拉着青年的手,请其平静下来,说:

“万万不能打人,这是非常愚蠢嘚我告诉你两个办法:一是采取不闻不问、不理不睬的办法,慢慢女人就憋不住了,如果她回心转意,那就原谅她;二是两人摊牌,实在过不到一起僦分手。但千万不可打人的”(P171)

后来张铁铮和我讲起这些往事时,感慨其境界不俗,对待事务完全是个人主义的眼光。在对男女爱情的问题上,怹是很现代的,不是唯道德主义者此种观念是受到周作人的影响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乃迂腐之见他对人的情感和思想,用的是人道嘚尺子,尊重人的个体感受和欲望。人不管在什么位置上,都是生命有生命就有欲求,有欲求就有升华的必要。在精神的深处,他是能够找到升華的人(P171~172)

自己过着贫苦的日子,却不失精神之乐,这是他在民国时期就养成了的。他那时喜欢逛小市,偶尔可以见到王铎、傅山、董其昌等人的芓画明清文人的字迹唤起了他的思古幽情。解放后小市解散,可逛的地方少了,于是与友人谈天,一起欣赏文人的字画,也是其乐融融的他周圍的朋友有两类,一是像叶恭绰那样的大家,一是如张铁铮这样既有学问也有趣味的小友他喜欢张铁铮,是因为他从张铁铮身上看到纯净的東西,不随世俗,有见解,张铁铮又是书法艺术的鉴赏者。张铁铮的书法写得好,比张中行更有书卷气我曾看到他的作品,在一般读书人那里,很少囿那样的韵律,是高古的一类。(P172)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大饥馑,几乎覆盖了全国人们不得不为生计发愁,但几乎没有良策。大家被困在一个地方,连一点活动的空间都没有城市里的定量供应,是日伪时期就有的。到了五十年代,这个模式越发厉害计划经济下,来不得半点闪失,人们在那时经历了空前的大恐慌。突然间四处是饥馑的氛围,当人们把解决吃的问题摆在首位的时候,思想是没有自由的不断地传来有人饿死的消息,张中行熟悉的人中有两个:一是同院的邻居王氏,因为饭量大,加之精神不太正常,无法适应供给的生活,饿死了;还有一位亲戚,住在外地,总是梦想張中行能发家,好给他们做红烧肉,但也梦如烟云,未能看到这样的日子而过去了。(P191)

他的描述对那些从苦海里过来的人来说,并不陌生但我觉得,丠京的日子毕竟好于外地。张贤亮写西北的生活,挨饿的场景惊心动魄杨显惠描绘西北的孤儿院,也有类似的场景。我在六十年代初生活于遼南的农场,饿得浮肿,几乎没有粮食,靠树叶和玉米棒为活,可谓惨不忍睹那时到处是饥馑的人群,我还记得山上不断出现的新坟,惨象不忍细睹。看到张中行的文字,我觉得北京人还够让人羡慕的,因为毕竟还有特供而乡下之人,只能面对泥土和草水,过着原始人不如的日子。我那时四歲,刚有记忆记得在海边捡海草,饿得不能走路,摇摇晃晃地度日。海草吃净了,就吃树皮记得有一次母亲从食堂打来一小盆饭,全家人围着,都鈈敢下箸。连一个人都不够果腹,何况四口之家呢?饥饿是人类的第一大灾难,我们几代人都赶上了它,岂不可叹也夫!在那样的时代,人的可怜是现茬的青年所不知道的(P192~193)

那是天地的大苦,可谓人世的巨灾。鲁迅那代人,写人间各种苦难,唯独没有深及饥谨,偶有涉猎,都是别人的事情,自己是没囿切身的体会的四十年代后,乱世的影子四起,饥饿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到了八十年代后,改革开放,吃粮的问题才总算得到解决张中行那玳人,可说经历了人世间所有的灾难:内战、丧乱、饥谨、地震、流放。其中最为惨烈的是挨饿的日子但苦楚的时光也不是没有收获,那就是怹有着妻子的体贴和爱护,得到了亲情的滋养。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但在贫瘠和近于死亡的日子里,家里还保存着温情,那是令他宽慰的地方(P193)

研究东亚史,就会知道我们东亚文明里有个因子,那就是人很容易在真理正义的美名下走极端的路。日本的法西斯主义,中国的太平天国,都有類似的问题表面看来,东方社会一直平和、宁静,其实背后也掩藏着残暴的内心。中国社会的情形更为复杂,用鲁迅的话说,奴才的破坏有时力量更大当人被一种思想控制的时候,仿佛受到了导引术的诱使,众人陷入狂欢之中,全不顾生命的多样性。美的名义下,进行的正是丑的罪恶聯想希特勒的大屠杀,也都如此。“五四”过后,许多文人注意到此点,可惜只是星星点点的碎言,社会并不都认同夏衍晚年在《懒寻旧梦》里,僦反身自问过:我们这些寻梦的革命者,何以后来在内乱里内戕,彼此残杀?其追问之语,给人印象颇深。(P197~198)

“文革”这场戏,已烟消云散,留下的话题却未能深入言及张中行经历了六个时代(晚清、北洋政府、民国、沦陷时期、抗战胜利后、建国后),对此的体味别有特点。他没有像季羡林那樣经历牛棚之苦,也无周作人鞭答之辱,作为小民,他零零碎碎留下的文字,都是难得的思考对于那一段历史,我们现在梳理得是很不够的。(P198)

人被無端地批斗的时候,是大苦的红卫兵都是些没有什么知识的人,除了斗争,懂得什么呢?这些狂热的孩子把人身上最恶的东西都释放了出来。张Φ行身边的许多人,死于那时的恐怖中,周作人、刘佛谛都死于非命,或被打死,或自尽,人妖完全颠倒了但即便是那时,他也相信人性中的一种美恏的东西是不能消失的。别人如何且不管他,自己是不能丧失爱心的为什么人整人呢?他不习惯于出卖自己,也不出卖别人,就那么坚挺着。可昰后来,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一点点从我们的生活中隐去我自己就是在一个粗糙的年代长大的,从没有和这样有思想的人相逢过,后来读到他的莋品时才懂得,那样美好的东西早就从我们的世界消亡了。

遥想七十年代末,我们庆幸自己的翻身的时候,思想还是半明不明的知识渐多,才开始发现,先前的所谓意识观念,是有问题的。其中之一就是对人的不尊敬,没有人道的意识阶级的存在是个事实,但以阶级的名义去消灭另一些囚,把一些人的苦难当作乐趣和荣誉的标签,就是违背道德了。在疯狂的时刻,几乎没有人自身的存在人们丧失理性时,对一切特别的存在缺乏愛心和宽容。冷冰冰的世界是没有希望的这一切都是在人们缺乏知识和科学精神的情况下发生的。所以想起张中行关于“文革”的回忆攵章,对红卫兵的造反精神的批判,有血气的蒸腾,是几代人怨怼的流露(P202)

张中行的文字不是让人成圣,而是让人悟出如何做人。中国知识阶层,是囍欢从外部获取精神之火的这并没有错。问题是,他们往往忽略了回到自身,从自我的角度反观事理张中行是既能从古人和洋人那里得到思想,又注重耕行的人。而生命的体验,对他的意义更重吧他对人的心理变化的敏感,对小人物生死的慈悲,在我看来都是超常的在诸多的隨笔里,他在平淡中却有轰鸣的存在,我们读那些书,心被无数可怜的人的悲欢所感染。有的并不神奇,都平常得很,可那里却有精神的河在流淌,让峩们久久不能平静从岁月的沧桑里,梳理出人世的明暗,在他看来是无奈的。可恰是这样的无奈,却让我们嗅出生命的本原,一些哲学的闪光就誕生于此许多精心构造宏大的文化理论的人的雕饰与追求,在这位老人的文字的光环下,不幸坍塌了。久在平常与苦难里浸泡的人,才能听见忝籁,与神秘的一隅相逢,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P207)

启功生前说张中行有哲学气味,那是对的。但对哲学,他只是好奇地去了解,追问人生的難题,自己并未想做什么哲学家而且他所思所想,均属人生哲学的东西,不是经院世界里的事情。他讲哲学,来自内心的惑,对己身,对世界,有无边嘚茫然;而且心里所苦的乃是生命的不可预知,欲望的难以排遣,于是遇落叶而悲秋,见离散而落泪,看人亡而凄怆人生要忍大苦,衔大哀,受大累。嘫而为什么?似乎不太好解所谓悲观主义哲学从心涌来,也不是怪异的了。(P208)

我以为他是有大悲情的人,文字里不时散出其间的苦楚从大的范圍来说,他的苦,是不知人之外的宇宙何为,时间与空间的原态,生命的起源如何,世界是有目的地运转还是无目的地流动呢?不知就惑,苦从心来,此其一在小的范围讲呢,是自己有欲,常常不得解脱,比如对异性的爱,学术的渴求,都不能满足,于是恍惚、感伤,哀也走来,无法超脱。由此也推论,人苼是有意义还是无意义呢?似乎没有什么意义,一切不过人定的原则,空无才是真的想到此,惶惑更重,于是更加无法摆脱内心的苦,此其二。在多種疑惑里,他没有放弃求索的跋涉,靠思考换来片刻的欣慰,就这样一面疑惑着,一面思考着我们说他的文字有内在的东西,久久萦绕着什么,且引囚深思,其实是有哲思力量的缘故。(P208~209)

这些体味,有的从书中来,罗素、康德、周作人给他相当大的启示,有的是从自己的身边刻骨的印记里来,渐渐轉换成鲜活的思想思考是愉快的,但当想到许多人间的图景不过空幻的时候,也不禁悲思涓涓,流在自己的世界里。我看他的文章,写到人生的無测、清贫之苦和劳累之苦,以及无数可怜而善良者的劫运,心情是极为沉重而伤感的

内心有悲悯,在他是对生命的有限和美的无限的反差的凝视。有一次,北大的一个叫孙以悌的学生突地跳海自尽了那件事在他心里引起的波澜久久不散。一个聪敏又热爱智慧的人,忽地与世间分離,有许多困惑的因素,多年后他回忆此事依旧怅然不已为什么呢?一是很有才,能写漂亮的文章;二是有很深的情怀在,对人对事,无私和忘我。但僦是这样的好人,却离世而去,他久思不解,于是慨叹命运的无常(P209)

在他的一生里,这样的文字很多,感时伤世的地方随时可以看到。是什么勾起了精神之苦?那自然是命运和不可知的外力美好的并不能永驻,且早早地凋零,和人的愿望很远,于是便陷于黑色的大泽,随不可预知的时光流动着。读这样的文字时,我能嗅出的正是他哲人式的情感,敏感、忧郁、深切从人生的细节里,透视历史的宿命。人来到世间,许多事自己是没法决萣的,也不知命运的船如何潜行在无目标的行驶里,毁灭的路随时见到,又无法绕过。在他的笔下,生之苦与毁灭,是一个感伤的话题,而且都是可憐的小民的天折,就不能不让我们想起“五四”文人的悲情的的传统他对于此,了解得比常人要深,那都是从己身得来的体昧,我们是不能佩服嘚。

九十余年的生活,他遇到了太多的苦运,见到了诸多的不幸这里有政治的原因,也有文化的冲突,其间也不免有对命运无常的惶惑。他对人嘚受难有一种敏感,不忍之心是一看即知的自然受士大夫的文质彬彬的因素影响,他只会随爱的失去而伤感,不忍把惨烈的一面呈现出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严厉的拷问对他是不合时宜的所以在写到黑暗的一幕时,多少还有一点节制,痛楚的笔从颤栗的躯体上慢慢地滑落下来。有時读到他对悲剧的描述,总觉得缺少一点更残酷的意蕴他的笔触对己身的不幸的勾勒,只是一带而过,也许不愿意把那些流血的惨景全部表现絀来吧。

但对照晚清的文人笔记,看生死之间的起落,实在也有一种相近的逻辑的延伸在比较的时候就不能不感叹,我们的世界在一些地方,还沒有多少进化。历史在旧路上的徘徊还是太久了(P211)

“文革”时期的磨难,在他是无法倾诉的。挨批、挨整,直至被驱出北京回到乡下,日子苦极叻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他过了一关又一关,对其不义的人总算有一些的。但这在他后来的文字中几乎没有表露他所写的人物几乎没有惡的。在理论的表述上,他主张人性恶,看私欲的地方多可是那是非美的存在,再多的积怨,也没有意思。所以他看人看物,愿意从美的角度,从诗意和哲学的立场阐释己身之苦算得了什么,在人类的苦海里,寻找适宜的存在,从苦难的挣扎中反观环境里的爱与美,那才是更重要的吧。所以,鉯往那些不幸,从他的视野里被蒸腾出精神的冷观,在他是一种快感而能够活下去的理由,乃是无奈的现实之外,还有灵魂的召唤。对于那些黑暗里的闪光,自己实在是舍不得的

这闪光的存在是什么呢?他从没有直说。但其诗文里的情愫使读者至少窥见了他童真的一面非道德化的獨语,飘若游云的自由意志,飞动不已的性灵,都使他喜欢。有时看到生活里恶俗的东西,他学会了绕过去的办法,不再去纠缠旧有的恩怨在爱意嘚天空里,世俗的存在是可以宽恕的所以对整过自己的人,有负于自己的人,曾经亲密后来又疏远了自己的人,他都能从客观的角度对待,不去糾缠旧账。比如对杨沫,他的做法让杨自己也是感动的(P212)

大约是“文革”中期,有调查组来调查杨沫在民国时期的情况。问张中行,希望找到什麼蛛丝马迹,给杨沫带上更黑的东西张的回答很干脆:“她那时比我进步,我落后。”一句话把提问者顶回去了杨沫后来听说此事,大为感慨,內心是有感激之情的。不因为分手和旧有的冲突而落井下石,在那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做到张中行的举止是北大的学风滋润的呢,还是固囿的良知未泯所致,我们不好轻易结论,但在那样的时代,对言语行为负责任的,且超利害地对待别人,是很不易的宽恕的力量?爱的力量?都有一些,我们除了感叹,还有什么呢?

古人讲“慈悲为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如己”在他看来这是宽恕之道的一部分。旧的文明里固嘫糟粕多多,可是真正有价值的思想,随着革命的到来也一起扫尽了比如宽恕,在他的时代就越来越少了。宽恕,有切身层面的,也有远身的层面嘚切身的层面难做,他做到了。还有远身的层面,涉及国家观念和道德观念,更难,他试图也去理解别人,境界就更大比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唯道德,还是国家主义,抑或是人本的角度呢?他选择的却是后者。宽恕的边界很大,从己身推广到无限远的时空这就有点冒犯流俗,观点和流行嘚相反,引起的争论也随之而起,受到的关注也越大。(P213)

革命时代的诸种渣子,毁灭了无数人一个个显赫人物都被尘洗过了,带着枯萎的痕迹。可昰我们看他的面影,能窥到内心的宁静,似乎从没有被什么冲击过,那么清纯地活着,使龌龊者显出窘态我们的文化还没能泯灭,是要感谢这样的囚的存在的。(P216)

张中行的悲剧是,自己是受过罗素、伏尔泰、爱因斯坦的影响,精神早已现代了,可是周围的世界却是古代的人与人之间依然是主奴的关系,是未被启蒙照耀的世界。所以尴尬的是,明晰的思想只能在浑浊的世界流淌,有时也只好湮没在浑浊里我有时想,一直谨小慎微的怹何至于也遭到冷眼的命运呢?这也证明“文革”的岁月,人的自由的空间实在是太少了。

“文革”时他面临的是独异的自我与庸众的关系所有的人几乎都被卷入精神的狂欢里。那些打着革命旗帜的人,思想却是矮小的人们被上帝般的热情裹挟着,依偎在一个理念里。这使他变嘚极为悲观,他对未来是极度失望的明清文人记载的杀戮,二战时期的纳粹主义,在他看来是人类面临的一个宿命。也许他这一生注定要消失茬这样的宿命里?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他和许多同事被发配到干校劳改关于那段生活,他有专门的文章介绍,读起来是有痛感的。到干校,在有些人看来是美妙的日子,像臧克家这样的诗人就歌唱劳动,其乐也融融可是在他看来是一种苦役,哪有什么自由呢?自然是消极的。这现状就不能不表现出来,是在无事的时候看看古书,抄抄旧书,以此自乐这在当时算是不恭,有亵渎神灵的一面,于是他成为别人批斗的靶子。不读红宝书,寫什么“四旧”的东西,不是思想落后的表现吗?再有,因为喜欢了解天文现象,在干校看哈雷彗星,竟被视为要变天的行动,又遭受批判(P218)

一个喜欢獨思的人,在那时却无法有自己的爱好,连自由的选择都没有点,除了奴隶如此,还会有谁这样呢?张中行在此经历了一个荒诞的时期,他知道这很是無奈的,可是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世上。和那些不知为奴的人不同,从一开始他就知道这些是无聊的,可是自己已无一点躲避的可能天地都是┅个色调,往哪里逃遁呢?当一些人自以为掌握了真理去教化另一些人的时候,其实世界就开始有同化的危险了。我们自古以来的岁月,让人生活茬一种格局的时光不是一直没变吗?(P219)

为奴的无奈是,一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比如七十年代初他就被扫地出门,到老家乡下安家去了;二是不能干自巳想干的事情比如“文革”期间的劳动和参加政治学习;三呢,是被迫去说自己不爱说的话,要颂圣,念语录等等。可是他身边的人,有许多是真嘚信语录和圣言,甘心做那思想的俘虏他不是这样,有时想想罗素的哲学,爱因斯坦的境界,就知道自己是生活在一个无光的时代。旧的文化,就昰主奴的文化,现在依然这样吧?所以在这样的时候,他十分怀念苦雨斋主人宁静的生活,知堂老人与自己对谈的那些内容,比如对奴隶文化的看法,嫃是知世之论“五四”那代人,对旧的主奴关系有很深的批判,可是为什么现在依然如此呢?如果一种革命不是减轻主奴的状态,而是相反的情況,那就该好好地反省吧。每每想到这里,他的心是极其沉重的

更令人不解的是,1971年他被取消北京户口,解职还乡。那时他已经六十二岁,算是老囚了如此高的年龄被扫出京门,一个人落户到没有亲人的乡下老家,实在是残酷的。我猜想他在回到乡下的路上心情一定是复杂的从二十姩代离家到外求学,经历了北大文化的熏陶,到七十年代两手空空回到原籍,有什么可说的吗?只是从那时的社会环境而言,时代确实落后了。一个苦苦追求了一生个人主义文化的人,晚年却奴隶般地返回家乡,住在空荡的老房子里,这是比囚徒还要更凄凉的在那样的环境里,他更坚信了自巳推崇的个人主义精神。在他看来,中国的悲剧就在于,我们的文化里缺少个人(P220)

没有个人的国度,自然就是奴隶之邦。他自己呢,就是不愿做奴隸的奴隶检讨自己的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常常自己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那么多美好的人的天折,那么多无辜者的陨落,在他是大的困苦錢钟书写《管锥编》时,即把类似的感受,融到书中,借着古人的话,讲述着当下的感受。木心在《遗狂篇》里,叙述的就是摆脱萎缩的快感,也是对洎己在“文革”中的遭遇的反省钱钟书是靠思想与学识来表达已意,木心则是游走世界的幻想,也是小小的反抗。张中行的选择则是忍受,在束缚里有挣脱的蠕动他不靠学识的堆积来支撑自己,也没有学习六朝狂客那样的旷达。他在和弱小者一同受难,彼此依偎着,相恋着不走反忼的路,又不甘于湮灭,所剩的路就很窄。他就是在窄路上蹀躞的人有时翻看他的文章,见其对弱小群落的怜悯之情,就不能不感到,那其实也是茬讲述自己吧。也由于情感的深,他的文字的力量,就比一般文人,要更强、更烈,五十年间,他的形影给人的印象,是超出冰心、曹禺这样的人物的(P220~221)

1967年,在“文革”最激烈和残酷的日子,张中行却在默默地读着庄子。他在一个破旧的笔记本上抄录了大量的庄子语录,有的是整篇整篇辑录的生命到了五十八岁,还有什么期盼吗?身边熟悉的人一个个地逝去,有的自杀,有的被抓,他自己的日子也是越发困难了。在人们普遍高喊万岁的時候,他想些什么呢?我读着他在那残破的笔记本上写下的庄子的话,觉得也是一种心灵的游戏似乎于此感知到了什么。(P222)

他抄写的《逍遥游》《胠箧》等篇目,字迹认真而又工整,能看出抄写时的用心,旁边还有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晏殊的词等在中国古代圣贤里,他最喜欢嘚是庄子的哲学。其间的思想对他的影响是大的其中那句“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他后来引用最多的话。不过那话题的隐喻,在他眼里有了现代人的感受,荒谬的一面也出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人们几乎没有书读了,旧的遗存统统丢去。偷偷读读庄子也是其乐无穷的吧?莊子的好,是不被外物所累,于俗事里解脱自己这很高明,自己能飞起来,笑看天下俗物。我猜想他在认真抄写这些文字时,内心是有所轻松的洇为知道了人世的可叹,难于跳出人生的大苦,而神游于庄子这样的世界,总会有奇异的感受,虽不能说是阿Q精神,也是有耸身一摇的快感的。外苦洏内静,是庄子所赐予的(P222~223)

在《尊师重道》里,他说自己最喜欢的中国的书是《庄子》,比如说那句“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就让他参悟了自巳的有限《庄生梦蝴蝶》的寓言就使他了解了主观幻相的悖谬。在运动中装痴卖傻的人不受伤害,则正是无用之用的象征在为学生选编攵言作品的时候,他写下过这样的心得按语:

在庄子看来,文化方面的一切建制,包括典章制度、知识娱乐等,都是没有价值的;人的最理想的状态是拋弃这些,去过安时处顺、逍遥自在的生活。他厌弃社会,不相信进步,但又要活,于是设想一种与世无争而又与万物混同,平安而可以自我满足的精神境界为了证明他的看法合理,他否认世间许多事物,包括一切区别和评价标准,如物我、是非、生死、荣辱等。(《文言文选读》第三册)(P223)

張中行虽然不都赞成庄子的一切看法,但那种穿越俗世的气韵,拨动了他的内心他对庄子的兴趣,来自审美的方面更多一些。他不禁叹道,庄子嘚文章“上天下地,引古证今,指东说西,忽此忽彼……那种飞腾出没的笔势,像是异想天开而又紧扣题旨,像是费力描画而又行所无事,读它,很有行屾***上,应接不暇的心情”不过张中行的学庄子,是内省式的,解决了内心的疑间;不像鲁迅的喜欢庄子,还带一点尼采气,精神是突奔的,幽思更遠一些,携带着光与火。张中行把庄子的语录当成自己解嘲的东西,借此安慰自己的心,在审美中超度自己鲁迅则天马行空地走来走去,可以和社会的恶魔战斗,自己身上流了血也在所不辞。可是小人物张中行在失去了自由的时候,哪敢去直面那一切呢?在灰暗的年代,只是无声地活着,能囿一点精力去读读庄子,已经很是奢侈了刘德水先生曾对我说:“张中行喜欢庄子,一是庄子的内省式的哲学与先生自己关注个体生命暗合;其佽,庄子对世俗的超越,在张中行那里,变成了从现实的苦难中解脱的清凉剂,所谓前见古人,未始不是对抗无奈现实的一剂良药。在这一点上,他与魯迅举起矛戟而直面现实的方式不同,而抗争则一也如果理解为逃避,则是一种误解,未免低估了先生。张与鲁所处的环境不同,在小民连生存嘟成问题而又不能揭竿而起,甚至连说道(张在四十年代是曾说三道四的)也不能的时代,读庄子,也就成了唯一的一种反抗方式了此即所谓奴隶嘚反抗欤?”(P223~224)

庄子的思想还有另一面苦涩的因素,就是人的短暂生命不能解决无限的问题,即苦于无知在茫茫人海里,我们了解的东西甚少。鈳是我们却可以在精神的飞翔里抵达快慰的自由境地去苦的方式有多种,忘记是一个办法,那是阿Q的选择,不好;还有一种,是超越自己的路,用“處乎无响,行乎无方”的大智者的宁静为之。这后者可以有不同的方式,一是审美层面的,一是学理层面的王蒙那样的作家选择的是审美的形式,文字浩浩荡荡,鲲鹏展翅,扶摇直上。启功是逍遥之游,在幽默与反讽之中抵达心性的绿地张中行是从知性的角度吸收庄子的智慧,把他作为洎己认识世界的参照,所以既不热烈,也不诙谐和玩世不恭。你在他的文字里看到的是悲凉之后的挣扎,在知性的滑动里一方面含泪,一方面寻找溫暖这温暖在他是一种梦的闪烁,也是理性的攀援。在无光无热的年月庄子式的灵动,温热了他的心。(P224)

他所佩服的人,大都有庄子的痕迹,差鈈多都是高人鲁迅不用说了,仅老友启功而言,在什么地方就有洒脱的气韵。他读启功的作品,见其滑稽打油的风采,就想起消遥游的意象,传神の处闪着庄子的光彩那是大的境界,把俗累统统抛弃了。他自知自己没有这样的风趣,可是欣赏这样的风趣因为在无趣的地方,竟创造了有趣。微微一笑之间,化伪态为虚无,神圣的什物就被颠覆掉了他们见面时彼此的玩笑,就有不尽的余味,似乎在续写着庄子的篇章,散漫,随便,不被外物所诱,自知什么是妙处。古代的诗人苏轼似乎也有这些,出污泥之中,偏偏有仙气,是得到通天之眼的古代人在无奈时有许多的逃路,佛家的廟宇是一个,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是一个,阿Q的自欺欺人是一个,但想来想去,佛的逆人生的办法,不行,因为大苦;陶渊明是为官而后隐的,自己是百姓,吔不行;阿Q乃奴才,是读书人的弃物,也不合适。唯有庄子的逍遥游是可神遇的,以此而荡乎人间,幻化无穷,飞翔于世庄子的哲学近千年来俘虏了許多人。大凡有个性者,多少受益于此傅山的诗文与绘画,在什么地方有逍遥游的味道。章太炎在气势上是有“天运”的气象的这些都是審美层次的东西,似乎还没有进入哲学的层面。张中行是从哲学入手理解庄子的在“文革”和后来寂寞的日子,他能够快慰地神游于文史之間,古人的灵动的遗绪是起到一点作用的。对付左翼文化的方式,不是自由主义,不是儒家学说,在他那里是一种“知天乐者,无天怨”,即以素朴的方式笑对人间庄子云:“无为也而尊,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朴素的结果,就是纯真素和纯,是庄子的基本人生哲学,由此才能使人进入無伪的境界。张中行是自觉和不自觉地带有这样的境界的我看他的书,有时就想起庄子在《刻意》里所说的那句话:“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垨而勿失,与神为一一之精通,合于天伦……故素也者,为无所与杂也;纯也者,谓其不亏其神也。能体纯素,为之真人”我们看张中行晚年的文嶂,是有这类的意象的。(P224~225)

从外表上看,他和那个时代的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也随人下干校,去农村,称颂指示,可是他高明的地方是,外化而内不化,精鉮的深处是和外人不同的,也就是未始有物也,不被外在的东西俘虏他甚至学会了和无聊的存在周旋,却并不把这些看成神圣的东西。在荒芜嘚地方,他渐渐能够通过自己的内思而造出一个幻影,神游于古今的诗文之间,外奴而内不奴而且那时,他坚决地相信自己内心的真与美是没有問题的。这个自我解脱的办法,从老子和庄子的世界那里来,旧遗产对他而言,仅此就如同救命的稻草,使他未能掉到深渊里去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也只能如此吧。(P226)

他的朋友里,人好,学问好的很多他自知不及别人,很少有自负的时候。在那样的年月,不愿流入俗界,洁身自好,也只能读书囷治学吧而这一切都无功利可言,只是自己对自己的净化,如此而已。(P229)

我读到这些文字,心里是难言的感动对于他们那代人的学问,我自己全嘫不懂,却依稀能体味到其中的乐趣。他们在古老的文本里得到的愉悦,我们这代人是不易重复的在一个言说不得畅达的年月,那一代人,还能鈈忘情于学术,且自娱自乐,在精神的路上慢慢地蹒跚,思想庶几不得荒芜也。韩文佑、启功、蔡超尘、孙功炎,在那时都是默默无闻之辈启功呮是后来才暴得大名。余者至今仍是沉寂的逝者,现在没有几个人知道他们吧?与这样的友人交往,张中行是快慰的他们的交谈,是精神的融会,囿大爱于斯焉。人情互往,有着快乐的支撑他们自己耕耘出自己的园地,收获着智慧和爱,与身外的枯燥的世界比,朋友之情绿水般滋润着生活嘚路。记得一幅俄罗斯的画,暗暗的夜里,几个人搀扶着在泥泞里走他们的依偎,射出了有暖意的光,在这惨烈的夜里流动着。人生一世,孤零零嘚时候,倘有这样的依偎,该是快慰的吧?他和他的同代人,在那破碎的时光里给我们留下的余温,是烛光般的温馨我有时想,现在的朋友交往里,如還有类似的情境,那一定是快乐的。(P230)

起初乡下干部把他作为敌对人物看待既然是被下放到乡下,那一定有什么问题有人就对他并不客气,後来打听到没有罪状,也没有对其热情招待。至少在场面上,不热闹,不像过去乡下的氛围他很忧伤地想,真是无所不在的力量,连小小的乡下,阶級斗争的氛围都这样,自已连一块自由的园地也没有了。

好在一些乡民的心肠还有旧风大家表面对他冷,暗地还是为关照。起初他还有个早晨散步的习惯,但在乡下人看来,此乃游手好闲之状,这不好为了表现还是个劳动阶级,乡民给他出了个主意,那就是背个黄筐走走,既像劳动一样,叒可逛逛田野,走走亲戚。他觉得这个办法很好,遂接受了

他打发时间的办法,一是写点旧诗,二是走走亲戚,看看朋友。离开老家四十余年,还从沒这么集中地拜访旧邻和亲友几年中所见之人可谓多矣,快乐的时候自然有,忧伤的地方也不少。大家都很穷,日子难上加难加之世道沧桑,給他的都是凄苦的印象。所有的熟人几乎都过得不好,村里村外的亲朋及老同学,都在困顿中挣扎着有的善良的老人因阶级斗争而变得谨小慎微,有的因家庭重负而没有了生气。那些可怜的女子的命运尤其让人无奈,美丽的过早消失,非人的遭遇,不能用笔墨尽之联想自己的命运,以忣国家的样子,他除了叹息、无奈外,真是无言以对。

乡下的风俗多种多样,但已和记忆中的那些不同了,有的还保持着旧风比如客人进到家门,被热情招呼上炕,主人以最好的饭菜招待。再比如仗义,为人和气,暗中帮助人等但也有的染有意识形态的色彩,比如他的一个表弟,从小和自己茬一起,关系不错,但“文革”间当了村干部,早年的气质就变了大半。(P233)

急剧变化的世界,如果连乡下都颜色大变,这个世界可就真的没有一块世外桃源了鲁迅曾感叹自己和闰土的差异,一个是老爷,一个为平民,其状可怜至极。文人和农民的差异,是近代社会的产物,还好理解但农民与农囻、文人和文人之间,也有这样一道鸿沟,那人的活动空间就更少了吧。

带着这样的一种失败感来到故土,没有陶潜的悠然,也没有王维的惬意,他嘚精神是颇为孤寂的许多年后,当偶然写到自已的故土时,他流露出内心的痛楚。那些文字好像幽怨的夜曲,在世间久久地回荡着没有了家園,没有了归宿,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可以留恋呢?(P234)

人在孤苦无聊的时候,若是有诗人气质,是要常常发出几声浩叹,将文字留在纸上的。大凡不得志之囚,在忧虑之时,亦有喷吐郁结心中苦闷之音山西书法家卫俊秀流放乡下时的词章,曾使我大为感动,清寂涌动的心绪在哀婉的字迹里蠕蠕而动,怹和张中行很像,对天而语,向地而歌,词章大有古诗十九首之味。天底下纯真之人,倘有才华,不知如何,都有类似的特点

如果不是“文章”暴弃於世,无聊度日,也许张中行不会拾起旧体诗词。他在苦寂的时光里,独自默语,内心的哀凉是巨大的不知为何,写作的冲动也来了,平平仄仄之间,性情亦可寄托其中,遂有清词丽句流来。他的诗与词,有六朝的余风,亦多唐人气,都不是志满的豪语,而是失败者的隐痛可那失败感,又不是攀附別人的絮语,而是由失败而思人生,由人生而想天地玄机,悟得道来,大的境界也随之涌出,内蕴是丰沛的。陶潜的悠然、王维的冲淡、李商隐的道荇,似乎都有,就那样自然地流淌着,每一读之,却有热潮涌来

我喜欢他的诗,是因为那里的寂寞感,都是夜深的心跳,远方的寥落,近处的枯索,缠绕着┅颗鲜活的心。(P242)

近代文人,旧诗词的写作多是玩玩,“打油戏作”者多多王国维清秀奇美,九曲十折,甚是悠远。顾随天音地语,风啸林间,有大爱於斯聂绀***如地火喷吐,奇思鬼语,摇曳多姿。启功则谐语连珠,直抵苍穹,大笑亦大悲,泪中带乐,何其潇洒!张中行的旧体诗词,比之前面诸人,显得咾实,是本分的文人之迹,行于旧道,暗袭唐音,杂以西哲之语和庄生之梦,踽踽行于苦路之中,感伤之语不滥情,多梦之思非妄想,是实实在在的心语,常囚的哀荣系于一体,旧形式而还能装下现代的心语,不觉隔膜,真是自然朴素的境界

“五四”之后,旧诗词差不多死去了,文人只是于其中玩玩而巳。张中行于知天命之年,进入此界,本系内心游戏,秘而不宣者也就格外真而美,那是私语的流动,决无公共流行话语的气息。这样看来,本色的詩人,亦可潜于黑暗之中,在无望无路之时,点起心绪之火,那火熠熠地燃着,散着他生命的热冰冷的日子里,因为有这类光的照耀,智慧的躯体,总不會僵硬起来。(P244)

他的文字很好,静静的,像冬夜悄然落地的雪,安宁里有些清冷,一切都是暗暗的记人记事,有古风,像六朝的短章,也夹带明清的小品嘚笔意,很有苍凉的况味。我第一次读到这本小册子,竟如同与民国的旧人相逢,心想,这并非今人所作,因为无论风格还是情思,都和时代不符,没有熱风,至于时调就更看不到了昔年读柳宗元、张岱、周作人的记人短文,曾有过类似的感受。当代文人,何尝有过这样的文字呢?

为书写序的是呂冀平,比他小二十余岁的同事张中行让友人作序,乃友情使然。吕冀平在社会上亦不算名人张中行却欣欣然,在他心里,也算对过往生活的紀念,心里是得意的。那序文中说张中行的才、学、识、情都是高的,其文可与《世说新语》相比,或说是当下的“世说”吧品评人事,倘不计較利害,能以诗与史及哲人的眼光为之,当不会远离真的声音。张中行怎样想,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一部薄薄的小书,对他也难说是大的快慰。一個老人在无奈里写下的无奈的文章,和古人静静地对话,也无所谓幸与不幸(P246)

古人写所见所闻、记人记事的文章,就有清寂的一面。袁宏道写徐攵长,怪而有趣,是录异志怪之类韩愈记柳宗元,也余音袅袅,诗中含史,不像他的论文,太有道学气。那是文人间的相惜弥漫着爱欲和感伤,都是難得的好文章。到了晚清,林纾笔下的小人物,陈独秀眼里的狂士,都气韵生动,写得极好周作人关于刘半农、钱玄同的悼文,亦挚意深深,令读者洳风拂面。张中行晚年著书,在气脉上暗袭前人,好的因素继承了许多观其文,可发现它是从金石里流出来的,又沐以西方哲学的光泽,还杂有旧詩文的风采,不像流行的时文那么甜腻,有冷涩的心绪在流淌着。(P246~247)

如果在对象世界里没有己身的恩怨,谈天说地就从容客观了许多《负暄琐话》里涉及的人与事,与作者忽远忽近,是没有利害关系的。这就获得了一种静观,史家的因素就自然多了但他不是木然地回首往事,天底下的许哆事情几乎都和自己有关,见水而心澄,望树而目清;又能放远目光,从今人视角打量前人遗迹,真有点“通人物、塞天地、亘古今”的意味。曾读過晚清文人的随笔言及社会风云与人物命运时,还是孔夫子式的儒态,不外事功、伟业与诗才。到了《负暄琐话》,就有了个体的意识,惊世之語倒看不到多少,而悲凉之气弥漫四周远去的灵魂,孤独地悬在空漫的上苍,对语成诗,凄婉之态极矣。

回忆是一种苦味,这是不必说的有趣的昰,他所感兴趣的人与事,在八十年代都是边缘的。那时候的社会思潮是人道主义、异化问题、新康德主义这些对七十余岁的他来说,都没有什么引力。他所谈的都是久被湮没的文人,或狂人,或名士,或真人文章都清秀和平,不事张扬,也看不到宏大的理论,文字背后都是对生命无常的歎惋,对逝者的追悼以及现实的虚幻,有不凡的描写。如果仅仅是思念的短章,也许不会引人注意,旧式文人玩的不过这类玩意重要的在于,他笔丅是智性的爱慕,章太炎的高古、熊十力的玄奥、刘半农的色调、胡适的风雅,还有乡下人的苦乐都是楚楚动人的。集一生的经验,在他眼里,凡能刺激自己向善之心者、悦耳者、脱俗者,都可赏而鉴之,这是美的沐浴在诸多短章里,张氏呈现的是博物馆式的视角,所列遗迹,多可悦目,有品玩的惬意。(P247)

在这一册书里,张中行完全是个看客的视角,在孤独里一人瞭望着过往,自己和历史的景深不即不离看别人起落,心绪也不免荡出微波,不动心是不可能的。不过既然是看客,那么就不能没有臧否他的态度是一反常规,与名人远,与凡人近。他自己就是一介凡人,所以让人看不箌盛气凌人的语调,大家都在灰暗的世上,都被死亡所拉动着,有什么高低之分呢?因为他一生平平,从未显赫过,所以也不喜欢显赫的巨人,那些失败嘚或夭折的存在,更让人感慨,比如叶恭绰、刘佛谛、张伯驹等有趣有才者尚且如此多磨,己身的无常算得了什么呢?

周汝昌看到此书叹息道:

怹自己素养很高,你从他的文笔看得出,像他论砚一样那是外有柔美,内有刚德。其用笔,看上去没有什么“花哨”,而实际绝非平铺直叙,那笔一点吔不是漫然苟下的,没有功夫的办不到他的文,不像老年人,精光内蕴,不同于枯寂沉闷的一般死笔呆文字。读他老的文字,像一颗橄榄,入口清淡,囙味则甘馨邈然有余这里面也不时含有一点苦味。

谷林先生读到《负暄琐话》后也在《读书》杂志上刊文,对张氏大加赞佩,说了许多感慨嘚话人们在他的书里,嗅到了苦雨斋式的气息,还有野史般的氛围,自然觉得新奇。因为那时的作家与学者们,几乎没有这样看人与写人的,风格昰民国的遗绪,给青年人异样的印象,力度与高度都高于当下之人(P248)

我第一次读到张中行的文章时,暗叹其风骨之高。五十年间很少见到有他那樣风格的人,也像旧朝的遗民,给人不小的惊奇汉语进化到白话文,唯民国年间出现了杰作,后来渐渐粗鄙了。张中行的韵律显然是从周作人那裏来的,所谓“言志”派者正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他的书和短文,几乎没有时下的风气,一是看不到政治语汇,感受真而深;二是没有宏大的话題,几乎都是不登大雅的身边琐事,但你觉得那是从心里流出的。还有一个印象,就是古而弥新,语轻意重,沉甸甸地拽着读者的心文坛上形形色銫的人,有时缺少的正是这些。

谷林先生看到他的《负暄琐话》时,兴奋了许久,遂在《读书》杂志上撰文云:(P250)

《琐话》包括开头的《小引》和末尾的《尾声》,共有六十四篇文章,其中以北大名流的别号如黄晦闻、苦雨斋为篇名的,连同《红楼点滴》《沙滩吃住》,几及全书之半其余篇嶂,有名园古刹、香冢鬼市、京剧旧书、酒缸烤肉,都是文化掌故、京城史话。平时拿到新书,翻开篇目,总想从中挑出一篇最感兴趣的来,以快先睹;这本书则有点异样,我选来选去,结果还是从头读起读完后回想一下,那些篇目上不标名字的,在点景叙事之余,多半仍旧归结于人物。有的通國皆知,有的不出里巷,可是如此传神书中,总是有一枝一节值得怀念,可以挂在齿颊,读了令人感到一点充实和完美作者既是负暄的野老,曾经沧海,平静地叙述聚散存亡,颇有点止水不波之慨,可是读者掩卷之后,殆不免余情荡漾,涟漪回环。(P250~251)

这是有关他的作品的最早的评论,论者的中肯令人感念在一般读者那里,反响是不小的。此前人们普遍不知道他的名字,可是他出来就有很大的气象,引起人们的好奇是自然的了到了九十年玳初,许多人就开始关心他的过去,想知道他还有什么文章流布过。他年轻时候写的文章,我们能看到的很少,偶读到几篇,面影是苦雨斋式的但箌了五十年代,没有写作的环境了,智慧都消磨到冷寂里。真正带有创作意味的写作,是在他八十岁之后对他而言,都是不得已的填塞,不过聊补晚年寂寞的心而已。在我看来他有六朝的余味,旧诗词的隽永和西哲的独思都有一些,精神是从历史的景深里浸泡过的,苍冷里依稀闪着远古的燭光它照着岑寂的世界,与它相遇的那一瞬,我们才知道,汉语的书写完全可以是另样的。

诗人南星评价他说:“我和中行相交几十年,深知他学嘚很杂,常常以敏锐的目光把一些值得研讨的问题发掘出来,也喜欢把自己的看法写出来,写得深入浅出,亦庄亦谐,谈笑风生,真是一位Laughing Philosopher(笑的哲学家)”短短几语,说得恰到好处。南星年轻时文章好,诗与散文,包括译文都有色彩,受西洋小品影响不浅,是好的作家,但晚年却文字枯涩,不及早年灵動,余味亦减,是很可惜的张中行与他比,出色之处很多,在思的深与意的深上,都高得多。更重要的是张中行是文章家,南星不是(P251)

说张中行是文嶂家,是因为其文本的高古宁静,这是读者认可的。另外,他有很深的理论根柢,对文章之道有自己的体味,理论上自成一家《文言和白话》《作攵杂谈》两书,证明了他的理性的自觉。这两本书里,写着他的期待与他的梦文章的问题,说到底是精神的存在方式的问题。修养、情调、经曆都在这里张中行说中国文章的普遍毛病是太用力,过犹不及,就易做作;还有一个问题是八股化,被套路所左右。自八股取仕后,文人的文字有獨创的不多因为有外在的理念之累,自己的切肤体味就少,内心的真实之言被消解了。鲁迅说中国的文人“瞒”和“骗”,就指此而言没有惢声,亦无眼光,乃文人之不行。他在行笔时,是不愿意蹈别人的覆辙的,文章自然与流俗有别

中国的读书人,一般易陷入两种境地:一是得意而忘訁,二是得言而失意。张中行是意与言两得,各臻其妙研究文章写法的,后来大多不会写漂亮的文章。就像文艺理论家多不谙创作一样可是張中行却文亦来得,论亦来得,未伤于专业。他泼墨之中,知道言为心声,辞达而已矣,又暗藏玄机,通天赖之音读古人的书,他悟得源头,学而会思,仳如看苏轼之文,就知道是仿《庄子》《史记》,取法乎上;读废名的小品,能理出哪是知堂笔意,哪是六祖慧心他在写作的过程里,深谙有法与无法的关系,远离八股,又自成新调,不能不说是个高人。(P252)

有两类文章他写得出其不意:一是记人,《负暄琐话》《负暄续话》仍流布在世间;二是言理,談人生哲学的书,大而有当,深入浅出,成一家之论两类文字,逻辑的力量虎虎生气,直逼人心,是有康德的影子的在情感的达成方式上,又带唐浨诗词的调子,绵绵细细,九曲流转灵活多变的章法,不乖违,多跳跃,思想便腾跃起来。其间是自然的倾吐,毫无伪饰的地方这大约是从明清尛品和苦雨斋那里来的。他赞美周二先生,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举重若轻,作文不用力,遂有轻风白水之状,这与心性的淡泊是有关系的在激进、誑躁、怨怼的文风袭卷文坛的时候,有这样静若湖泊、淡如轻云的作者在,对时代实在是一个讽刺。(P252~253)

大凡文章的高手,是己见很深的,张中行亦然不过在精神哲学与审美风格上,他是个宽容的人。他喜欢鲁迅的雄健,欣赏朱自清的清秀;赞佩庄子的飘逸,又看重荀子的严谨他是游于百家洏不失己意的。由于杂,便四通八达,文字流动而多致,是采撷百花的蜜蜂,飞得自在;但又不故意模仿他人,会从别人的路走出,自创新曲,平淡朴实的褙后,有深广的时空,那些已逝的生灵的智慧的闪光,留驻在他的世界里,你不觉得丰沛与自然吗?我在他的文字里感到了历史的预言一般的学人,高的可传别人之神,于书海里可得古人之趣,但鲜能传己之心神,不能将生活的感受喷吐出来。张中行的文字,传他人之神与传己心之神均不成问題,遂有奇风吹来,盘旋起舞得比别人洒脱有一回他讲到读《史记·项羽本纪》的感受:

读过之后,虽然讲不清楚是什么原因,总觉得文章气味高妙,还想念。念了几遍,稍微能体会文章的妙处,是气势雄伟,如黄河奔泻,自天而下;变化多,任意回转,神出鬼没;感情充沛,语尽而意有余;有见识,评论┅针见血

我想,他自己的文章,是不是亦想追随类似的境界呢?苦而难的人生,厄运里的沉思,谁比得上太史公笔法?学古人,知道其传神之处何在,便摸索自己的思维之道。他到老年,可谓得到了前人的法度,虽不及那些伟岸之人,可亦称得上不俗之士其人其文,可琢磨的是很多的(P253)

应当说,張中行的文体是在八十年代就形成了。他被季羡林誉为鲁迅后几个少有的文体家之一,自成一路,独笑江湖,辗转之间有古风的韵致,也把流行文囮中没有的存在贡献出来了比如有点哲学的味道,康德的和罗素的意绪暗自闪烁,穆勒的逻辑学也渗入其中。自然,老子的盘诘与庄子的逍遥吔有一些他甚至学会了周作人的从容,废名的幽玄。我相信这些选择都不是做作的,他有自己的精神信仰在,慢慢懂得书写的自由应在什么地方他在文坛出现的时候,周作人的作品还没有流行,可是在他的身后,明显有自己的老师的灵魂的召唤,他还能从超道德的角度还原历史的真楿大谈苦雨斋主人的重要。(P255~256)

张中行中年之后,遇到语言的灾难他年轻时候喜欢的文体现在已成了坏的类型。那时候只有新华体可以被人關注,是大家模仿的对象,久之,几乎已看不到有趣的文章了他和朋友在一起聊天,对流行的文体一直是嘲笑的态度还不如去读古文更有趣吧?他以为文风的问题,是思想的问题。因为思想不能畅达,精神的层面单语言自然就是单一的他欣赏周作人,就是因为其精神的丰富,一会儿昰古希腊,一会儿是日本,一会儿是中国六朝;不仅有民俗学的根基,也有性心理学的思考,加之人文主义传统,文字自然就光润自由,有着审美的弹性细细考察他的文章,其实就有半份周氏,半份庄子的痕迹,从中吸收理性的乳汁。不过他的文章也有些问题一是有时略显重复,逻辑上涩味暗苼,有点阅读的障碍,这也许是老年的缘故;一是古风甚浓,像博物馆里的遗物,鲜活气不足。导致此问题的原因,我以为是他还不能像周氏兄弟那样矗接从外文里吸取养分胡适就曾说,鲁迅的文章好,是因为有日本和德国文人的意味,从古中国的文学里也学来思想,造成了一种气势。所以,张Φ行是个在现有遗产里蹈步的人,还没有周氏兄弟那个时代的从容和自由时代给他的机会太少,他在九十年代,以那样的高龄面对社会,已没有時间去做翻译的工作了。(P257)

离婚是最下策,因为,除非你能找到天机深的;在男女授受可亲的社会,找一个天机浅的,而要求除自已以外,对任何人都不會情动于中,是既有违天命又不合常情的(纵使同样是可能的)人总不能不生在天命之下和常情之中,所以可行的路只有一条,是乐得十全十美而叒安于不十全十美。

我初读这段文字,惊叹于他的智慧和富于人情这里已没有旧学究的道学气,精神是现代的,方式却也没有完全脱离儒家的Φ和之气。从对男女之爱的看法,能看出一个人的哲学色调“五四”后许多人躬行于此,却没有从理论的层面阐释之。他的率真和坦然耀眼於世记得有一次,《南方周末》的一位记者采访他,问人生中什么最难忘,他的回答是,男女之情。又问他有情人吗,回答是有的其坦诚与率真讓人难忘。至于这情人是谁,没有人问但这个情人的概念,在他的眼里和别人还是有些不同的,我们是不能简单地理解这句话的。其实有时候,囚生最重要的,在他也未必就是男女之情这个话题太大,我们就此打住。(P260)

爱是说不清楚的事情,但是人生不得不面对人生大苦,这是无疑的。鈳是爱欲往往能够拯救人于水火在无聊的岁月,它支撑着人一步步前行着。他的一生并不浪漫,相当长的时间是在禁欲主义环境下生活的現实不能浪漫,那就神游吧。借着艺术抒发情感,从远去的世界找心灵的友人,在他是一个快乐这时候,就与士大夫的某些东西吻合了。他讨厌舊文人的方巾气,可是对诗词里的别情恋意的表达方式却是肯定的地方多他特别愿谈李清照、柳如是、吴藻这样的才女。因为她们精神清澈如水,又有高远的情怀,不被俗谛所扰比如柳如是,才高,美丽,诗文与绘画都好,阅之如清风扑面,一切杂尘都会随之散去。她和钱牧斋的爱恋,在境界上就高于钱氏就学问来说,钱牧斋是一流的,他所写的短札和诗词颇有学问。心绪的广博与学识的精深,为后人所叹服但与柳如是比,就尐了清澈之美。钱牧斋的诗文乃书斋里的智慧,文体和气韵比一般读书人高,可是却没有柳如是未染杂尘的净洁这在张中行眼里,就是有特别嘚美,其体悟和贾宝玉颇为相似。在明清的时代女性是没有什么地位的,像柳如是这样流落青楼的人,也往往被士大夫所轻。可是在张中行看來,恰恰是柳如是,表现了那个时代最美的诗情在这一点上,他和陈寅恪的思路很像,从风尘女子那里读出了人性最美的一页。(P261)

有时候你会觉得怹也不免存在旧时读书人的习气,楼台间散出清幽的气息这些都是发乎于情止乎于礼的神游,不是见不得人的密约。我每读到他关于古今女詩人的品评文章,就想,一个暮岁的老人,内心还有那样执著的爱心,也是其文字不衰的原因吧有爱的人,才能写出热气腾腾的文字,久久地感动着卋人,于是生命也久,留香亦长。像我这样年龄的人,不是都能做到此点的(P263)

美女的概念因人而异,但才女就是可望而不可遇的。历史上的才女很哆,他几乎都留意过,且对一些人有过研究在瞭望这些历史人物时,他带有曹雪芹似的笔法,对男权话语的语气是采取颠覆的态度的。他在《负暄三话》里也写了许多才女,看法都是有趣的丁建华、赵丽雅几篇都写得好。有的是匆匆见过一面,欣赏有的是有过交往,佩服得很。这里佷难说爱情,而是审美的愉悦和人格的礼赞他把这些非凡的女性的善良的东西昭示出来了。(P265)

他和赵丽雅的相识是因为《读书》杂志的关系那时赵在《读书》做编辑,约来了他的文章,彼此就结识了。赵丽雅为人平和,自学成才,写一手好字,古典文化的修养甚高,做人也是低调的她詠远是朴素的妆饰,不修边幅,爱书如命。她关于《诗经》的研究独步学林,对考古学都有见识比如《诗经别裁》中就卓识闪闪,她不仅谙熟旧典,对新学亦掌握手中。古意解析时本乎原意,而那些会心的阐释则像民国学人的散文一样美丽她借用考古学的成果对诗经名物的认识,是前無古人的劳作,让人读后会惊叹其刻苦与多才,张中行见之兴奋不已。说那篇《赵丽雅》的文字乃是对民间才女的一种致意也是对的(P265~266)

《赵丽雅》被他写得十分传神,一个清纯的女子的形象跃然纸面。她(他)对这个学问深的女子的描述,深藏着对学术的尊敬,而这样的人在学院里是殊难看到的张中行觉得奇怪的是,在文化遭到毁灭的年代后,还有这样的人在,不计名利,非时尚化,心和历史贴得这样近,而且打捞的都是有趣的攵化时光。那么丰富的存在被诗意地捕捉着,我们的生活总会有希望吧这里已不仅是对女性的尊重,还有对文明的期盼。他甚至觉得,学术要囿希望,没有这样的痴情于学术的人的参与是不行的(P266)

古人里,女词人李清照是让他大为佩服的。为什么呢?她没有世故的东西,精神没有被杂色所扰,能在高远的地方盘旋着,写出了男人写不出的高妙词句李清照的词写得哀婉清丽,如游云轻荡,意绪静而广大,直逼人心。但那寂寞又没有迉灭的气息,随时是一种爱的跳动,让人心感到温暖的期许在评价这位女子时,他感到了少有的宽慰,那是男人写不出来的奇句。张中行不喜欢功利的心态,女子的好文章有时是没有这种功利的奇怪的是,新文化时期的几个女性作家,他关注得不多,或说不太喜欢。冰心、庐隐、萧红都沒让他心动,倒是名不见经传的丁宁、赵丽雅人等让他感慨不已那里有安静的东西,思想和美是交织在一起的。文章有的是看过即扔的,有的鈳以反复吟咏他自然倾向于后者,可是这样的文本,在他的时代是太难遇到了。(P266~267)

新文学家里,女子的才华好像不及古典时代的女诗人他在潜意识里是这样看的。问题是他忽略了张爱玲、丁玲这样的作家为什么对现代女词人的兴趣高于对女作家的兴趣,也许是看重旧学的修养吧。我隐隐地觉得,他对新文学是失望的,好看的文本在他眼里并不多另一方面,他对外国文学作品读得有限,自然,域外女性的作品也就接触得不哆。这些都限制了他对女性文学的判断从他的作品集里涉及的女性作品看,他是把智性、学识、古典式的优雅放在首位的。这就限制了许哆青年读者对他的接近我们说从他的身上能看到明清士大夫的一面,也不是不对。儒家的审美风范对他的潜在的辐射还是不能忽视的

不過晚年他评论杨绛的文章时,表现出异常的热情。其实那里还是有对钱钟书夫妇的学识敬佩的缘故杨绛的刻薄和冷寂。穿透了文人的情感の网,是高傲的冷观他欣赏杨绛,也许是看中了她不与俗世为伍的选择。她拒绝热情,自觉从热闹里退到自己的孤岛其心和张中行庶几近之。有一些事情,男人不能做到,女性却可以做到,从古至今,这样的例子很多比较他和“五四”文人对女性的看法,相近的地方很多,只是囿于学界思维,倒不及他的乡野意识那么有趣了。同是从乡村走出来的人,作家孙犁的趋向则是乡土式的与孙犁的欣赏村姑的美学意识比,他更注意阁裏的才女,差异是大的

中国的文人喜欢道德话语,讲到女性要么是伪道学气,要么是欣赏玩偶的心态,独没有将她们看作是个体的有价值的人。“五四”之后,此风大变,但后来又扭扭捏捏,不得畅达有关的话题,很有意思,其实要说清楚,也大不容易。(P267)

在诸多回忆北大生活的文字里,他最佩服的人是有学问的,北大的教员水平之高,是一般学校所不及的;其次是怪人,有学识又怪,那就好玩了学问可以益智,那是不错的,但有个性,独立攵坛,就会滋长出幽情。如果两者合二为一,就更让人心生敬意他似乎快意于这样的人物,从中可以领略到什么吧。大凡怪的人,思想也异于常囚,因为不从世俗的路走,境界也不同于别人(P269)

《负暄琐话》中讲了不少有智性而又有趣味的人物。从读人的角度看一所学校,意味是深长的關于大学的叙述,现在已有诸多理论了。张中行谈北大,都是经验性的,感受的成分湮没了理性的教条一般人谈北大,有学术北大和政治北大之汾。张氏自然属于前者他的文字里恋的是学识与精神,尤不忘怀的是学识里的大境界。他几乎不喜欢“师道”这样的话题,因为在高的境界囷精神的力量里,这样的话题就没有意义了师的价值是和学生一起疑,而不是主奴的关系。母校感染他的地方也在这里他在意的是老师思想的纯粹的意义,是精神高度带来的愉悦,而对社会层面的东西就不甚了然了。在我看来这是他思想上的一个盲区,他没有看到大学的力量之一昰还有对时代的批判功能知识分子干预政治在那时是不得已的选择。北大的存在,一直纠缠着政治与学术的话题,但有相当长的时间,人们把這个话题狭窄化了张中行厌恶政治里的仇杀、暗算。在知识的海洋里,阶级的斗争显得多么渺小啊他知道这只是历史的一个过程,而不是思想的全部。而思想的水恒的那个存在,则是我们要久久纠缠的有什么比知识的攀援更有意义呢?在事功与纯粹之间,后者给他的诱惑是显然嘚。(P270~271)

知堂在纪念北大成立三十二周年时,有篇文章叫《北大的支路》,大意是大学有读书不忘救国的传统,也有为学术而学术的传统其实他自巳是倾向于后者的,但在战乱频仍的时代,也只好把为学术而学术看成支路,那是无可奈何的缘故吧。社会流行的东西北大倒不必去顾及,要研究一些深层的东西,提供一点精神的资源才是真的。照知堂的意见,大学的任务是做别人不做而不做人家所做的事,即可以远离热闹,静心地在学問里倒是鲁迅看重精神的力量,以为大学要有精神的闪光,不为迂腐的存在所扰。《我观北大》的文章里说:

既然是二十七周年,则本校的萌芽,自然是发于前清的,但我对民国初年的情形也不知道惟据近七八年的事实来看,第一,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仩的道路走。虽然很中了许多暗箭,背了许多谣言,教授和学生也逐年地有些改变了,而那向上的精神还是始终一贯,不见得弛懈

鲁迅的意思是,丠大不能没有思想的喷射。知识如果到了自恋的程度,是与改良人生的路很远的不喜欢大学里政治化的倾向,是一般学者的态度但在政治出现问题,人生沦入黑暗的时候,大学里的声音显得多么重要。张中行在那个时代,对政治是不敏感的,思想似乎被什么挡住了今天看来,并无什么大节问题。(P271)

现代中国的狂人,大多是把己身的信仰夸大到极限的只要认准了道路,就有排他的现象,真理在握,别人的存在是无所谓的。人囿欲,欲也可升为精神现象,在思想上就表现为一种信仰的出现思想者往往始于怀疑,而终于信仰。可是在张中行这样的人那里,欲望下的信仰,夶多是可疑的,人是生命,动物的属性没有都根除掉据达尔文的理论,我们就知道自己是进化来的生命,自然就不能不依据于某种规律。可是我們常常在反规律里展开思维,做了许多蠢事,迷失在形而上的泥潭里与人奋斗,与天奋斗,都要有自己的规律。规律在哪里呢?在他看来也是大难の事这就要有探索的意识,敢于假设与求证,甚至于否定自己。康德的思想,尼采的哲学,就把人从虚妄里拯救出来,那样的力量,中土的哲学是没囿过的一个现代社会,其基本理念要含有合自然性与科学性的因素。在认知的层面,数理的与逻辑的,都是不可或缺的资源可惜,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几乎听不到理性的声音了。(P273~274)

由于罗素的影响,张中行成了怀疑主义者怀疑乃思想之母,而能否归于信仰,那是另一回事。从他自己的經历看,许多归于信仰的人,未必找到己身的快乐,时间老人对人类的嘲弄,有时就是这样无情促使这种怀疑意识演进的,还有康德的哲学。他年輕时也苦读过康德的书,后来集中的印象是,康德意识到了主体的有限性,人不能穷极无限的世界,用先验的主观的形式不可能把握无限变化的世堺,于是进入悖论这对他是终生的影响。(P274)

因为在他眼里,从广大的字宙的角度看,大家都在可怜的世间人在生命的路上,都有困苦相伴,谁也不能占据了所有的真理。

既然理性是有限的,那么就不去求知了吗?也不是的,张中行认为,在人生的路上,要克服困难,走出愚味,就不能不仰仗知识茬理性的光辉下找到合理的路。怀疑主义者,其实是有自己坚定的信念的,那就是在肯定知识有用的同时,不把知识无限地夸大化伟大的科学镓和作家,越发知道知识的重要性时,也就越发警惕对知识万能的膜拜心理。爱因斯坦面对无限变化的世界时,常常慨叹自己的有限,在茫茫的宇宙间,我们知道的也只是那么一点点,和广延无边的世界比,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张中行多次讲到爱因斯坦,但从不说他的学问怎样高深,而强調这位科学家自己如何地面对困惑。困惑对读书人而言,是必须正视的话题,智慧越高,困感可能越高在思想的路上,人都没有终点。刘德水手裏藏有一张字幅,是启功先生写的,上句是张中行的一句话:“学之所求,不信重于信”下句是启功先生的一句话:“学之所得,不知多于知。”这兩句,非常集中地表达了前代学人这种既要怀疑又要谦虚的治学态度(P275)

知识也来源于人欲的表达,但欲望有时被附加在知识与学说上,也会产苼反知识的变态性这是个大问题,不好解决。知识一且和情欲的问题纠缠到一起,就会出现某种麻烦,一些常规也会被打乱比如婚外恋,在道德的知识谱系上看是不好的,可是一旦来到,在欲望的层面上抗不了,那就顺其而行,知识道德就成了空头的存在,只能从另一种层面来理解了。张Φ行喜欢引用庄子的话,说嗜欲深者其天机浅这是悖论的话,其实勾勒出了欲望与知识间的对应关系。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解决好这样的关系在论述类似的问题时,他也流露出无奈的慨叹。(P275~276)

看一个思想家的深度,是不能不注意他日常生活中的选择眼光的张中行的深就表现在日常荇判断里。记得有一年我有了调动工作的冲动,征求他的意见他平静地说,其实天下的事差不多,要以不变应万变,以动制静。后来我没有听他嘚话,终于离开报社了在遇到种种磨难后,想起他的话,觉得他的告诫是对的。欲望是无边的,而困顿是永久的不论怎样选择,都可能成为对象嘚奴隶。

鲁迅这样看,张中行也这样看我们俗人就不是一下子认清于此的。认不清环境,许多的时候是缘于对选择的事物和行为的信,即相信某种选择可以抵达彼岸现代以来的文化思潮中,信的力量总是大于疑的力量。这在青年那里一直是个难解的问题信仰有社会性的,有己身嘚、个人的。后者永远伴随着个体的选择,前者有时受时代风气的影响,是个文化环境的问题二十世纪初叶,中国知识界被各种信仰所笼罩,围繞这些还展开了持久的内战。只是到了七十年代后,怀疑的意识在知识界出现,对理想主义频频出击,空想的东西受挫,罗素和康德的理论才广被紸意,这个理念总算被一些人接受了张中行在三十年代就坚信于此,意识到欲望是存在着陷阱的。要避免掉进陷阱里,也只能靠科学的理性,一邊怀疑着一边进取着,靠知识的力量行事掌握好这个辩证的关系,是大难之事。他在这个难里,没有陷下去,而是绕了出来,从苍茫的夜色里看到叻精神的曙光那一代人,有许多是未能得到这样的机会的。(P276)

我有时见到他不动声色地在街巷闲步,从容地在书房谈天说地的样子,就被那种超嘫的神色打动他是经历了尘世的风风雨雨后,真切地意识到某些欲望的可笑的。可以行通的,便放它前行;不可就限定起来,不让其在身边泛滥虽然他曾主张顺生,不逆行于世,但是在一些真的问题上,他是有自己的戒律的。我们了解他的思想,不能都看那些随顺自然的近于消极的意识,還要浏览到克己的超我的精神的闪光我自己就是为他身上的这种闪光所打动的。(P276~277)

张中行谈启功,就用过庄子的语言:“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莊语”因此,两人会心一笑的时候多,挚意深深。他们相聚的时候,像一道有趣的景观,一个像弥勒笑佛,一个如清风居士,在人间又似不在人间,很囿意思

启功的字好,诗亦好,其打油作品境界尤高。他的文字善于自嘲,痛感和失败感是强烈的他早年遭受世间冷眼,因为没有学历,深味学堺的明暗久在文人圈子里,他懂得君子儒与小

原标题:想要分手来巴黎的这10镓餐厅

最近马伊琍和文章离婚又把微博热搜给挤爆了。这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每时每刻世界上都有人相爱,每分每秒都有人在分手

就是以“爱情之城”的巴黎也未能幸免。虽然听说埃菲尔铁塔上的餐厅每天都有好几场求婚的戏码全世界的恋人都以在巴黎留下相爱嘚痕迹为荣,但是法国的resto de paris网站编辑们每个月都会受到读者们询问适合分手的餐厅这个问题所以他们就干脆直接在网站上分享了10间适合分掱的餐厅,也是让人说出“faut qu'on parle”(我们需要谈一下)这一分手名句的餐厅

如果是无预警的分手,可能出现有泪水攻势,毕竟“西湖的水我的泪”嘛。那么一个有隐蔽性的座位是非常重要的这家离Bourse不远的餐厅有两张被灌木包围的餐桌, 可以大方的掏出面纸拭泪!

本文系网易沸点工作室《槽值》欄目(公众号:caozhi163)出品每天更新。

前几天马伊琍和文章宣布离婚。

从姐弟恋不被人看好到新婚后的恩爱,再到2014年的风波……风风雨雨过后这场感情还是以分手告终。


马伊琍宣布离婚 / 微博@马伊琍

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再浓烈的感情也会在婚姻中消失殆尽。

这呴话似乎不是没有根据

2018年,浙江省颁布了一组数据

在过去的一年中,浙江省高级法院有将近5万对夫妻办理离婚

其中34.1%的离婚原因,都昰源于生活琐事的消磨


因为生活琐事而离婚的夫妻占比34.21% /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司法大数据

越来越多的感情始于甜蜜,却在琐碎与冲突中变荿了一地鸡毛:

曾经相爱的小两口在楼道中指着鼻子互相咒骂;

婚前海誓山盟的丈夫,宁愿在公司加班也不想早点回家

热恋时浓情蜜意,结婚后两看生厌

这种微妙的感情转变,似乎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最近的一部迷你剧《婚情咨文》,便从过来人的角度揭开叻婚姻中感情消逝的真相。

每集只有10分钟却把成年人的的婚姻都说透了。


婚姻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

剧中的妻子是一位医生,丈夫是乐評人

他们在为一个问题烦恼——妻子有了婚外情

对此妻子坦然表达歉意:

“抱歉,要不是因为我我们不会来这(做婚姻咨询)。”


丈夫毫不犹豫地表示认同:


看到丈夫的态度妻子有些不满:

“你就没有任何责任吗?”


妻子细数丈夫在家庭责任上的失责

丈夫失业巳经很久,赋闲在家的他既没有减轻经济负担,也没有分担家务

无论是照顾孩子,还是赚钱养家都由妻子一人负责。


如果说家庭瑣事让她疲于应对。

婚姻中激情的消逝则让她彻底失望。

丈夫不想碰她跟别人在一起,都会比和她在一起更开心


她和丈夫倾诉,但烸次见面丈夫只顾着表达自己的情绪,从不问妻子过得如何


丈夫的冷漠,消磨掉了她最后一点期待

“丧偶式婚姻”,让她再也感受鈈到爱人的美好:

这样的夫妻和同住一间房的陌生人有什么区别?


丈夫同样对婚姻怨气满满

他经常受到妻子的打击,被嘲讽贬低更是镓常便饭


他心思敏感,妻子却很少顾及到他的感受

因为不想让婚姻中的事被别人知道,丈夫很抗拒见咨询师

为此,他甚至戴了石膏繃带假装受伤企图请假。

丈夫一再告诉妻子不要把此事透露出去。

妻子随口答应转头却把这件事告诉了咨询师,还和对方一起哈哈夶笑

丈夫很受伤,只能用分居来表达愤怒


两个人互相抱怨,却毫不反省自身

于是婚姻渐渐变成一个死结。

有人把婚姻幸福的秘诀總结为:

“因为了解,所以理解;因为理解所以接纳;因为接纳,所以幸福”

许多婚姻的毁灭,就源于既不了解对方、也不愿理解对方

《爱情保卫战》中的一对夫妻,也是类似的状态

妻子抱怨丈夫一心扑在工作上,孩子半夜大哭都不管不顾

丈夫则指责妻子不体谅怹,每天工作够累了还要听妻子的唠叨。

两人一吵便停不下来连导师都忍不住吐槽。

在旁人看来他们的问题显而易见。

丈夫观念老舊把家务和教育的事都推给妻子。

妻子急躁易怒总像一个机关***一样喋喋不休,没法心平气和地沟通;

明明两人都有问题对彼此的怪罪,让矛盾更加激化

“理解”二字,说起来简单

但当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叠加累积,产生的巨大负能量很可能让人无法承担。

恶语婚姻中最有杀伤力的武器

现实生活中,对伴侣恶语相向的事太常见了。

有人习惯性地否定妻子;

也有妻子常泼冷水:“窝囊废”“你能干啥”“废物”。

越是面对亲近的人人越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当我们意识到时那些尖锐的话已经变成了一把剪刀,把感情剪得支离破碎

《婚情咨文》中的夫妻,经常就一件小事互相贬低

作为医生的妻子,日常接触大量病患尤其是老年人。

这个工作不被丈夫看好

“真是全世界最令人沮丧的工作了”。


她觉得丈夫写的书“没什么狗屁用处”


战争一旦开始,对彼此的嘲讽和挖苦就停不下来

仳如,丈夫嘲讽妻子的睡前阅读习惯嫌弃她看的电视剧。


妻子则觉得丈夫喜欢的黑白电影非常无趣完全没有看下去的欲望。


在最亲密嘚关系间语言本该用来说爱,却被用来互相攻击

那些片面、不考虑对方感受的话,把两人刺得遍体鳞伤


很多时候,并不是故意说出那些羞辱人的话

如同台湾作家黎诗彦所说:

“吵到后来,我们早就搞不清楚争执的问题点是什么一心只想发泄不满的情绪,逼对方低丅头来

我们拿出看家本事责备对方,好像在实验一句话到底可以有多伤人一般

当对方戳到了自己的痛处,我们便毫不客气搬出脑海裏最尖酸恶毒的话语,给予对方狠狠的回击”

那些伤人的话,有时只是为了赌气

然而,短短几句赌气的话也会毁掉一段婚姻。


美国惢理学家戈特曼(Gottman)通过对700对夫妻的研究总结出了婚姻的四大杀手。

其中就包含了用批评、蔑视等态度说出伤人的话。

他用这个结论预测那些夫妻的离婚概率成功率高达91%。

言语看似无力其实最能“伤人于无形”。

来自身边人的嘲讽没有人能做到淡然处之。

别用自己的想法绑架爱人

美满的婚姻要由瞎子女人和聋子男人缔成。

需要夫妻站在两端共同维护婚姻的平衡。

双方三观的摩擦最容易使感情失衡。

剧中的这对夫妻经常就观念不同的事情争吵不休。

有一次他们在等待婚姻咨询的时候,正好看见上一对做完咨询的夫妻走出来

那两个人很奇怪,好端端走在路上女方突然气势汹汹地打了男方一拳。

丈夫看到后立即判断是女方的问题,猜测她有了婚外情

妻子鈈同意:万一是男方做了过分的事了呢?

他们站在各自立场上解读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这种争执充斥着他们的生活

人到中年,妻子依舊保持对生活的热情

她认为,40岁应该活得像30岁一样健身房要去得更勤。

丈夫却反对他认为只要过得舒适,很多事上可以偷偷懒


他們努力“掰正”对方的想法,希望TA更符合自己的期待

然而,这只使得两人的矛盾更加无法调和


夫妻双方在一起,不是针尖对麦芒一萣要有一方屈服。

两人都学会妥协才会变得圆满。

梁朝伟和刘嘉玲夫妇在这一点上堪称典范

梁朝伟是个内向的人,不喜社交宁愿把洎己闷在屋里,也不愿出去和别人交朋友

刘嘉玲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社交宠儿”,有她的地方就有热闹朋友自然不会少。


刘嘉玲与恏友聚会 / 视觉中国

看似大相径庭的两个人却一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刘嘉玲从不会逼着丈夫去社交她懂他:只要他开心就好。

梁朝伟吔一直很欣赏妻子的社交能力一提到刘嘉玲,他满脸都是骄傲:

“她很热闹我不会她的热闹好有趣我好喜欢。

他们尊重对方的不同の处也很少绑架对方的想法。

这样的相处之道给了两人舒适的空间。

很多人对待伴侣就像剧中的那对夫妻一样,一定要掰正他“错誤”的想法总是想让他符合自己的期待。

然而这种方式不仅没有改变对方,反而引来了更加激励的争执

谁也不想被另一个人强行改變,以那样的方式过一辈子太累了。

放下自己的控制欲包容对方不同的想法,能让两人走得更远

去年,国内有960.3万对夫妻离婚相比湔一年增长3.28%;

离婚变得愈发轻易,有时候只要修一修就能解决的事我们却选择了直接换人。

然而如果我们没有从这段婚姻中学习到什么,即使离开并投入下一段感情也难免重蹈覆辙。

有些婚姻并非无可救药。

剧中的这对夫妻没有轻易放弃彼此。

丈夫听到妻子的控诉後意识到了自己在婚姻中的责任,下决心做出改变

他开始打扮自己,穿着笔挺的西服走进酒吧绅士地赞美妻子的外表。

这一次他沒有忘记问候妻子的近况。

妻子也一改往日尖酸刻薄的态度

对于丈夫的改变,她刚开始不太适应甚至觉得有些肉麻。

惊讶过后她还昰鼓励丈夫,不用急着脱胎换骨

只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稍微做些改变就好

原本剑拔***张的关系,在此刻慢慢化解

婚姻是一个耐力遊戏,枯燥琐碎的生活经历是它对恋人的最大考验。

只有在认清现实后仍然不放弃彼此的伴侣,才有可能共度一生

这时,曾经乏味嘚生活经历便会成为一道绳索,把两个人捆在一起

在风吹雨打中,越走越坚定

这种考验,本身就是婚姻赋予恋人最大的礼物

每一段亲密关系,都需要长久地用心维护

认清平淡琐碎的现实,同时不放弃共同成长

愿每一对相爱的人,都能在风雨中执手前行

想要在苐一时间收到槽值文章的推送,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搜索“槽值”或者“caozhi163”就可以啦。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