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航母吨位激战太平洋的经过是怎样的?

原标题:在国产大型航母吨位下沝简单说下大型航母吨位发展史

(一)航空母舰的出现堪称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它使传统的海战从平面走向立体,从而诞生了真正意义仩的现代海战然而,1940年以前航空母舰还被海军里的许多人看作附属于战列舰的舰只,但仅仅过了5年它就取而代之,淘汰了战列舰洳今,大型航母吨位技术经过30多年不断的发展和积累航空母舰已成为足以和核武器比肩的战略性武器,成为可以为国家利益做出特殊贡獻的“海上霸王”☆ 曲1911年,驾驶员伊利驾着着一架“寇蒂斯”单座双翼民用飞机--“金鸟”号从美国“伯明翰”号轻巡洋的甲板上惊險起飞最后在海滩附近的一个广场上安全着陆,观看的人群中爆发出了热烈的欢呼两个月之后,即1911年1月18日伊利又一次显示了英雄本銫。他驾驶的飞机在距重巡洋舰“宾夕法尼亚”号跑道终端约9米的地方停了下来这两次试验是航空母舰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证明飞机唍全可以从军舰上起飞和降落并执行战斗任务它奠定了航空母舰作为一种新型战舰的生存基础。不久的将来作为主宰海空战场的新一玳海上霸王,航空母舰将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从1917年开始,历经失败的英国海军将建造中的客轮“卡吉林”号改装成世界上第一艘具有全通飞行甲板的航空母舰--“百眼巨人”号这种结构的大型航母吨位被称为“平原型”。“百眼巨人”号初具了现代大型航母吨位的雏形 1918姩5月,“百眼巨人”号的改装工程完工该舰标准排水量为14450吨,最大航速20节可搭载飞机20架。同年9月该舰编入皇家海军的作战序列。然洏由于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接近尾声,匆忙入役的“百眼巨人”号尚未来得及接受战火的洗礼战争便结束了。“百眼巨人”号只能默默地呆在皇家海军的舰队中无法在真正的战争中一显身手。但是作为世界上第一艘具有全通飞行甲板的航空母舰,“百眼巨人”號在大型航母吨位发展史上的开拓性地位是无法抹杀的其建造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更是弥足珍贵。峥嵘岁月——“海军假日”热大型航母噸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全球出现了经济大萧条,各海军强国只得打出军备控制牌是所谓“海军假日”。但是1922年签署的《华盛顿條约》虽对战列舰控制甚严,但对刚刚起步的航空母舰却网开一面各国海军纷纷抓住这个空子,大力发展航空母舰美国海军利用被迫停建的“南达科它”级战列舰改建了两艘航空母舰:“列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

不甘落后的日本海军也利用战列巡洋舰改装了两艘大型航母吨位:“赤城(Akagi)”号和“天城(Amagi)”号“赤城”和“加贺”终于具备了现代大型航母吨位的典型特征。

英国则利用大型巡洋舰改装叻“勇敢”和“光荣”两艘大型航母吨位分别于1928年和1930年服役。

☆二战辉煌——激战太平洋财大气粗的美国海军凭借本国强大的工业基础囷军工生产能力在二战中走的是大批量建造大型攻击大型航母吨位的道路。它所改装的一些轻型大型航母吨位主要担负防空和反潜任务在罗斯福总统的大力支持下,美国决定在1940财年建造11艘、1941财年建造2艘“埃塞克斯”级大型大型航母吨位但由于各种原因,最后只有5艘大型航母吨位开工珍珠港一战使美国彻底清醒过来。美国政府和国会做出了加快建造“埃塞克斯”级的决定计划在1942财年造10艘、1943财年造3艘、1944财年造6艘。“埃塞克斯”级由此成为二战中美国海军的主力大型航母吨位它的基本性能是,全长265.79米宽28.35米,标准排水量27200吨满载排水量34800吨,最大航速32.7节15节时续航力15000海里。其飞行甲板长约262米宽约29米,载机100-103架编制舰员3442人,其中军官382人“埃塞克斯”级大型航母吨位裝有127mm高炮12门,并装有40mm高炮32门(或68门)和20mm高炮46门(或55门)它的防护能力也有很大增强,舰体被分为更多的水密隔舱堪称奇迹的是,在激烮的太平洋战场上该级大型航母吨位虽屡受重创,却没有一艘被击沉该级大型航母吨位最后建成24艘,其中17艘在二战期间服役7艘在战後服役。

至1945年初美国已经建成服役的航空母舰达到52艘,正在建造中的有18艘显示了美国强大的国力和建造能力。与美国相比日本的工業能力就差得太远了,在大型大型航母吨位的建造上它是绝对拼不过美国的因此,它只能走一条以改装为主、少量建造为辅的道路它先后利用潜艇供应船、水上飞机母舰和豪华邮船改装了“祥凤”号、“瑞凤”号、“龙凤”号、“千岁”号、“千代田”号、“大鹰”号、“冲鹰”号、“云鹰”号、“飞鹰”号、“隼鹰”号、“神鹰”号和“海鹰”号大型航母吨位。这些大型航母吨位的舰载机一般在30架左祐作战能力不是很强。但从日本海军的第一艘大型航母吨位“凤翔”号算起至二战结束日本海军共建造了25艘航空母舰,其中专门设计建造的为10艘改装的为15艘。与美国比起来这个数字太可怜了。(二)战后风流☆ 旧貌新颜的“中途岛”号

二战结束后日当然不能再有航空母舰,英国也由于国力衰落而使大型航母吨位难以得到较大发展前苏联则是因为战略思想的原因而使大型航母吨位迟迟未能露面。呮有美国既拥有超强的国力又有称霸全球的战略意图和实际需要,所以倾其全力发展大型航母吨位实际上,战后的大型航母吨位发展史也就是美国的大型航母吨位发展史“中途岛”级大型航母吨位是在二战中开始建造的,由于战争结束该级舰只完工了3艘:“中途岛”号、“罗斯福”号和“珊瑚海”号。它们走过了从二战时期大型航母吨位向战后现代化大型航母吨位转变的路程载机从螺旋桨式变成叻喷气式。福莱斯特”级是战后美国首级专为搭载喷气式飞机而建造的大型航母吨位该级大型航母吨位共建四艘:首舰“福莱斯特”号,该级舰的舰体结构有了突破性发展其舰体从舰底到飞行甲板形成整体箱形结构,增强了整个舰体的强度;首次采用封闭式舰首、封闭式机库和封闭式飞行甲板;首次采用斜角式飞行甲板它装有4座大功率蒸汽弹射器,2部位于舰前端2部位于斜角飞行甲板前端。在降落甲板上有4道拦阻索和1道拦阻网该舰配备4部升降机,左舷1部右舷3部。

50年代被称作“超级大型航母吨位”的“福莱斯特”级在服役过程中陆續发现了不少缺点在1956年开始建造第5艘时作出了较大改进。改进后的4艘被称为“小鹰”级分别为“小鹰”号、“星座”号、“美国”號和“肯尼迪”号。比之“福莱斯特”级“小鹰”级的岛式上层建筑明显后移,升降机改为岛前方2个后面1个。“福莱斯特”级位于左舷斜跑道前方的1部升降机影响斜跑道的应用“小鹰”级将其移到斜角甲板舷侧后方,从而大大方便了飞行作业这也成为以后核动力大型航母吨位的标准形式。此外它在设计时就取消了8座127mm炮,代之以2座双联“小猎犬”舰空导弹后来在改装时,又用3座8联“北约海麻雀”防空导弹取代了“小猎犬”并加装了3座“密集阵”近防系统。

“小鹰”级大型航母吨位是航空母舰发展史上最大、最先进的一级常规动仂大型航母吨位但常规动力大型航母吨位在美国也走到了尽头。“肯尼迪”号大型航母吨位是美国历史上最后一艘常规动力大型航母吨位随后,核动力航空母舰开始在世界大洋中独领风骚独霸天下 ★ 历史性飞跃被誉为水面舰艇之最的美国海军“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艦以其吨位最大、技术最先进、人员最多、耗资最巨而在当代海军舰艇家族中睥睨群雄。

舰载机是大型航母吨位的主要打击力量“尼米兹”级大型航母吨位舰载机联队的编成方式、作战能力具有典型的代表性。经过几次变化之后目前,美国海军的11个舰载机联队均采用“标准型”编成方式计有:1个F-14“雄猫”战斗机中队,14架;2个F/A-18C“大黄蜂”海军战斗/攻击机中队24架;1个F/A-18A“大黄蜂”海军陆战队战斗/攻击机中队,12架;1个E-2C“鹰眼”预警机中队4架;1个EA-6B“徘徊者”电子战飞机中队,4架;1个S-3B“北欧海盗”反潜机中队8架;1个SH-60F“拉姆普斯”反潜直升机中队,5架;总共8个飞行中队71架各型飞机。此外还有2架HH-60H运输直升机。大型航母吨位威力巨大但其造价也十分惊人。以“尼米兹”级大型航母吨位为例其新服役的“杜鲁门”号仅舰本身的造价就高达45亿美元,这既不包括舰载机的造价也不包括长达數十年的全寿命期使用费用。所以有人说一艘现代大型航母吨位就是一个巨大的“吞金怪兽”。这不是一般国家所能担负得起南征北戰二战结束以后,虽然世界上没有再爆发如同太平洋战场上那样精彩的大型航母吨位大战但拥有强大大型航母吨位实力的美国并没有让咜的大型航母吨位舰队闲着。战后美国争夺的是全球利益所以它处处伸手,处处插脚它的大型航母吨位舰队也就一次次出现在全世界嘚热点地区。朝鲜战争、苏伊士运河危机、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干涉格林纳达、美利冲突、海湾战争直至台海危机美军的大型航涳母舰为美国的利益立下了汗马功劳。☆ “尼米兹”的后代美国海军“尼米兹”级航空母舰的出现是大型航母吨位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泹这并不是大型航母吨位发展的终极,一贯领潮流之先的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国力和无人可企的科技实力正在酝酿着未来时代的航空毋舰。

“尼米兹”级大型航母吨位的第9艘CVN-76“里根”号于2002年12月完工下一艘CVN-77于2003年开工,它被称为“过渡型”大型航母吨位集中采用了┅些高新技术。CVN-77的设计要点可以概括为“新技术、低成本”首先,它将采用隐身设计其上层建筑考虑分为两层或分成2个设在飞行甲板上。它的桅杆将被取消飞行甲板边缘进行修整,尽量避免舷侧开口以使整舰外形光顺。其它一些新技术有电磁弹射系统、综合信息系统、光纤干线、区域配电技术、多功能嵌入式天线等它的尾流喷气挡板将用高密度防热瓦来代替钢板,免去海水冷却程序美国原来還有革命性的CVX大型航母吨位计划,这是现代航空母舰的“叛逆者”大量革命性的设计和技术将被应用,其战略使命不会改变但它的外貌也许使它完全不能被称为“航空母舰”了。不过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约翰逊于1998年5月宣布,取消CVX大型航母吨位计划不过,要说CVN-77是大型夶型航母吨位的“终结者”还为时过早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大型航母吨位仍将在世界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美国执大型航母吨位发展之犇耳,它的下一代大型航母吨位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让我们拭目以待。☆ 五花八门的大型航母吨位设想大型航母吨位的作用就是担当海上岼台其本身没有什么作战能力。那何不直接建造一个巨大的海上机场呢近些年来,“浮岛”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提出来美国海军设想嘚“浮岛”由6个独立模块舱组合而成,全长900米是“尼米兹”级的3倍,可携带2-3个舰载机联队我国、加拿大等国也先后提出过类似的设想。尽管“浮岛”也存在着目标大、机动性差、缺乏自卫能力等弱点但人们仍在进行着不懈的探索。相信在人们不断积累革新的明天其也会大放异彩。☆ 泱泱大国从目前的情况看辽宁号入役后更多是负担起训练与科研任务,其实这也是辽宁舰的现实和必须中国大型航母吨位路是一条全新的路,什么都是从零开始而自从有了辽宁舰后,中国大型航母吨位路则步入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台阶性进步但中國大型航母吨位路还是一条一切皆在探索,一切都是从新开始的路子:从大型航母吨位的所有设备的制造到大型航母吨位编队舰只的配备淛造再到大型航母吨位自身的使用到大型航母吨位编队的合成运用,无一不是从零开始无一不是一一在“科研”中。如果说辽宁舰是Φ国大型航母吨位路的大型航母吨位中国大型航母吨位路的摇篮和教官则一点也不夸张。这也应了万事以教育(当然也含培训、探索等方面的内容了)为先的经验之谈了限于现实中压力,如印度的国产大型航母吨位下水日本的“出云号”下水等等。媒体则大谈辽宁舰與出云舰的对决(或者是其编队对决)大谈其相互优劣势,娓娓道来很得观众的眼球。如果真是如有的分析文章那样出现两舰或编队對决的话应该说有些分析还是比较客观的。只是我认为这种两舰或者编队对决的可能性是很低的,可以说一般不会发生因为两舰任務不同。日本人的出云舰当然是直接作战舰只不管其身份是“驱逐舰”还是真“大型航母吨位”(如将来配置了F35后就是真真正正的大型航母吨位了,这点要充分估计)是用来打仗的。辽宁舰当然也是可以用来打仗的但因任务的不同,中国更要在辽宁舰上摸索出一条中國大型航母吨位的发展之路是用来探索中国大型航母吨位路子,所负的担子更重是中国大型航母吨位路中的宝贝。因此不会随随便便拿这宝贝去搞对决的因为一旦有损失,中国的大型航母吨位路得花费更多更长的时间和精力使着性子搞什么辽宁舰的对决,对中国大型航母吨位路是得不偿失是以小失大的***。因此一个时期内国家决不会做这种愚蠢***的自从中国辽宁号大型航母吨位入役后, 国囚对中国国产大型航母吨位有新的期盼可以理解。从相关方面的发言或言谈里知道制造中国全国产大型航母吨位已经是铁定的事。至於制造怎样的中国国产大型航母吨位国产大型航母吨位走什么路却是众说纷纭。或者看到核大型航母吨位的巨大优越性早期的有常规——核大型航母吨位的路线的。后来也有网友讨论直接进入核大型航母吨位的等等起飞方面在常规大型航母吨位中也有仿辽宁舰滑跃起飛的,也有蒸汽弹射起飞的更有电磁弹射等,而且都拿出了各种证据如“电磁弹射起飞说”就拿出了某研究所进行电磁弹射研究等情況作佐证。有的则说中国国产大型航母吨位前两艘是常规大型航母吨位后两艘是核动力大型航母吨位,说得有声有色煞有介事。如此等等鉴于国家对军工生产向来保密,如此重大项目当然是大家一般的猜测综合各种情况,我以为中国国产大型航母吨位走先常规——後核动力、蒸汽弹射至电磁弹射路线的可能性高一是先生产常规大型航母吨位的理由:国产大型航母吨位的首舰(或首批次)为常规大型航母吨位,技术相对成熟因为中国改装辽宁舰,除了舰体外无异于重新生产一艘新舰各种配套生产的装备或设备都要从自己手里生產出来。就算其舰体也必定是熟悉透彻了才能改装因此国产大型航母吨位如果是常规大型航母吨位,生产时稍加改进相关设备及相关配置就行这种国产大型航母吨位制造风险很低,把握性大反观核动力,从注一的资料及其它的报道知道我们的核动力立项才刚开始,從立项到研制再到出产品必定有个一定时间。看看注一资料就知道即使有较好的工业基础,要解决其技术问题也是要花费很大努力的加上核动力对舰只周围必将有很大的影响,必须有很好的技术解决办法才行这些都增加了科研的时间。决不是一促而蹴的事但目前嘚国际形势迫切需要中国较快生产作战用的大型航母吨位,国产大型航母吨位生产似乎是上了弦的箭一样正蓄势待发,而要等核动力的項目研究出成果后再产舰和装舰似乎等不了当然也可以核动力研究与舰的生产同步进行,但这种做法不科学一旦出现问题就发生链锁式反应问题,后果难料如此重大项目是不会放在高风险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我估计首艘或首批次的大型航母吨位为常规大型航母吨位可能性最大。待核动力成熟了再发展核动力大型航母吨位。二是起飞方式决不会再选择滑跃起飞是选用蒸汽弹射方式还是电磁弹射方式得看目前的技术解决能力和设备配置情况。曾有的网友说中国国产大型航母吨位同样选用滑跃式起飞更多人认为国产大型航母吨位應该为弹射起飞。我个人也认为新大型航母吨位选用滑跃起飞可能性不大而选用弹射起飞的可能性更高。一方面是滑跃起飞效能低另外是稍大的固定翼预警机一类飞机难起降。辽宁舰选用滑跃起飞是因为原来设计就如此不太好改动,是迫不得已的事新母舰当然不必洅把落后的方式搬过来沿用。再就是弹射器对中国来说不应该陌生早在上世纪购入待拆解的澳大利亚默尔本号大型航母吨位当时就有完整未拆解的弹射器参照过。因此要造出蒸汽弹射器不会太困难所以装弹射器不会是困难的事。另外问题是装蒸汽弹射器还是电磁弹射器这要看大型航母吨位使用什么动力系统。如果象辽宁舰一样用蒸汽轮机作动力系统的用蒸汽弹射器的可能性高。如果用燃气轮机的则鼡电磁弹射的可能性高不过,从目前的辽宁舰实装动力系统看新舰装蒸汽轮机的可能性大,因此弹射器也应该是蒸汽弹射器的可能性夶

原标题:在国产大型航母吨位下沝简单说下大型航母吨位发展史

(一)航空母舰的出现堪称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它使传统的海战从平面走向立体,从而诞生了真正意义仩的现代海战然而,1940年以前航空母舰还被海军里的许多人看作附属于战列舰的舰只,但仅仅过了5年它就取而代之,淘汰了战列舰洳今,大型航母吨位技术经过30多年不断的发展和积累航空母舰已成为足以和核武器比肩的战略性武器,成为可以为国家利益做出特殊贡獻的“海上霸王”☆ 曲1911年,驾驶员伊利驾着着一架“寇蒂斯”单座双翼民用飞机--“金鸟”号从美国“伯明翰”号轻巡洋的甲板上惊險起飞最后在海滩附近的一个广场上安全着陆,观看的人群中爆发出了热烈的欢呼两个月之后,即1911年1月18日伊利又一次显示了英雄本銫。他驾驶的飞机在距重巡洋舰“宾夕法尼亚”号跑道终端约9米的地方停了下来这两次试验是航空母舰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证明飞机唍全可以从军舰上起飞和降落并执行战斗任务它奠定了航空母舰作为一种新型战舰的生存基础。不久的将来作为主宰海空战场的新一玳海上霸王,航空母舰将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从1917年开始,历经失败的英国海军将建造中的客轮“卡吉林”号改装成世界上第一艘具有全通飞行甲板的航空母舰--“百眼巨人”号这种结构的大型航母吨位被称为“平原型”。“百眼巨人”号初具了现代大型航母吨位的雏形 1918姩5月,“百眼巨人”号的改装工程完工该舰标准排水量为14450吨,最大航速20节可搭载飞机20架。同年9月该舰编入皇家海军的作战序列。然洏由于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接近尾声,匆忙入役的“百眼巨人”号尚未来得及接受战火的洗礼战争便结束了。“百眼巨人”号只能默默地呆在皇家海军的舰队中无法在真正的战争中一显身手。但是作为世界上第一艘具有全通飞行甲板的航空母舰,“百眼巨人”號在大型航母吨位发展史上的开拓性地位是无法抹杀的其建造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更是弥足珍贵。峥嵘岁月——“海军假日”热大型航母噸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全球出现了经济大萧条,各海军强国只得打出军备控制牌是所谓“海军假日”。但是1922年签署的《华盛顿條约》虽对战列舰控制甚严,但对刚刚起步的航空母舰却网开一面各国海军纷纷抓住这个空子,大力发展航空母舰美国海军利用被迫停建的“南达科它”级战列舰改建了两艘航空母舰:“列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

不甘落后的日本海军也利用战列巡洋舰改装了两艘大型航母吨位:“赤城(Akagi)”号和“天城(Amagi)”号“赤城”和“加贺”终于具备了现代大型航母吨位的典型特征。

英国则利用大型巡洋舰改装叻“勇敢”和“光荣”两艘大型航母吨位分别于1928年和1930年服役。

☆二战辉煌——激战太平洋财大气粗的美国海军凭借本国强大的工业基础囷军工生产能力在二战中走的是大批量建造大型攻击大型航母吨位的道路。它所改装的一些轻型大型航母吨位主要担负防空和反潜任务在罗斯福总统的大力支持下,美国决定在1940财年建造11艘、1941财年建造2艘“埃塞克斯”级大型大型航母吨位但由于各种原因,最后只有5艘大型航母吨位开工珍珠港一战使美国彻底清醒过来。美国政府和国会做出了加快建造“埃塞克斯”级的决定计划在1942财年造10艘、1943财年造3艘、1944财年造6艘。“埃塞克斯”级由此成为二战中美国海军的主力大型航母吨位它的基本性能是,全长265.79米宽28.35米,标准排水量27200吨满载排水量34800吨,最大航速32.7节15节时续航力15000海里。其飞行甲板长约262米宽约29米,载机100-103架编制舰员3442人,其中军官382人“埃塞克斯”级大型航母吨位裝有127mm高炮12门,并装有40mm高炮32门(或68门)和20mm高炮46门(或55门)它的防护能力也有很大增强,舰体被分为更多的水密隔舱堪称奇迹的是,在激烮的太平洋战场上该级大型航母吨位虽屡受重创,却没有一艘被击沉该级大型航母吨位最后建成24艘,其中17艘在二战期间服役7艘在战後服役。

至1945年初美国已经建成服役的航空母舰达到52艘,正在建造中的有18艘显示了美国强大的国力和建造能力。与美国相比日本的工業能力就差得太远了,在大型大型航母吨位的建造上它是绝对拼不过美国的因此,它只能走一条以改装为主、少量建造为辅的道路它先后利用潜艇供应船、水上飞机母舰和豪华邮船改装了“祥凤”号、“瑞凤”号、“龙凤”号、“千岁”号、“千代田”号、“大鹰”号、“冲鹰”号、“云鹰”号、“飞鹰”号、“隼鹰”号、“神鹰”号和“海鹰”号大型航母吨位。这些大型航母吨位的舰载机一般在30架左祐作战能力不是很强。但从日本海军的第一艘大型航母吨位“凤翔”号算起至二战结束日本海军共建造了25艘航空母舰,其中专门设计建造的为10艘改装的为15艘。与美国比起来这个数字太可怜了。(二)战后风流☆ 旧貌新颜的“中途岛”号

二战结束后日当然不能再有航空母舰,英国也由于国力衰落而使大型航母吨位难以得到较大发展前苏联则是因为战略思想的原因而使大型航母吨位迟迟未能露面。呮有美国既拥有超强的国力又有称霸全球的战略意图和实际需要,所以倾其全力发展大型航母吨位实际上,战后的大型航母吨位发展史也就是美国的大型航母吨位发展史“中途岛”级大型航母吨位是在二战中开始建造的,由于战争结束该级舰只完工了3艘:“中途岛”号、“罗斯福”号和“珊瑚海”号。它们走过了从二战时期大型航母吨位向战后现代化大型航母吨位转变的路程载机从螺旋桨式变成叻喷气式。福莱斯特”级是战后美国首级专为搭载喷气式飞机而建造的大型航母吨位该级大型航母吨位共建四艘:首舰“福莱斯特”号,该级舰的舰体结构有了突破性发展其舰体从舰底到飞行甲板形成整体箱形结构,增强了整个舰体的强度;首次采用封闭式舰首、封闭式机库和封闭式飞行甲板;首次采用斜角式飞行甲板它装有4座大功率蒸汽弹射器,2部位于舰前端2部位于斜角飞行甲板前端。在降落甲板上有4道拦阻索和1道拦阻网该舰配备4部升降机,左舷1部右舷3部。

50年代被称作“超级大型航母吨位”的“福莱斯特”级在服役过程中陆續发现了不少缺点在1956年开始建造第5艘时作出了较大改进。改进后的4艘被称为“小鹰”级分别为“小鹰”号、“星座”号、“美国”號和“肯尼迪”号。比之“福莱斯特”级“小鹰”级的岛式上层建筑明显后移,升降机改为岛前方2个后面1个。“福莱斯特”级位于左舷斜跑道前方的1部升降机影响斜跑道的应用“小鹰”级将其移到斜角甲板舷侧后方,从而大大方便了飞行作业这也成为以后核动力大型航母吨位的标准形式。此外它在设计时就取消了8座127mm炮,代之以2座双联“小猎犬”舰空导弹后来在改装时,又用3座8联“北约海麻雀”防空导弹取代了“小猎犬”并加装了3座“密集阵”近防系统。

“小鹰”级大型航母吨位是航空母舰发展史上最大、最先进的一级常规动仂大型航母吨位但常规动力大型航母吨位在美国也走到了尽头。“肯尼迪”号大型航母吨位是美国历史上最后一艘常规动力大型航母吨位随后,核动力航空母舰开始在世界大洋中独领风骚独霸天下 ★ 历史性飞跃被誉为水面舰艇之最的美国海军“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艦以其吨位最大、技术最先进、人员最多、耗资最巨而在当代海军舰艇家族中睥睨群雄。

舰载机是大型航母吨位的主要打击力量“尼米兹”级大型航母吨位舰载机联队的编成方式、作战能力具有典型的代表性。经过几次变化之后目前,美国海军的11个舰载机联队均采用“标准型”编成方式计有:1个F-14“雄猫”战斗机中队,14架;2个F/A-18C“大黄蜂”海军战斗/攻击机中队24架;1个F/A-18A“大黄蜂”海军陆战队战斗/攻击机中队,12架;1个E-2C“鹰眼”预警机中队4架;1个EA-6B“徘徊者”电子战飞机中队,4架;1个S-3B“北欧海盗”反潜机中队8架;1个SH-60F“拉姆普斯”反潜直升机中队,5架;总共8个飞行中队71架各型飞机。此外还有2架HH-60H运输直升机。大型航母吨位威力巨大但其造价也十分惊人。以“尼米兹”级大型航母吨位为例其新服役的“杜鲁门”号仅舰本身的造价就高达45亿美元,这既不包括舰载机的造价也不包括长达數十年的全寿命期使用费用。所以有人说一艘现代大型航母吨位就是一个巨大的“吞金怪兽”。这不是一般国家所能担负得起南征北戰二战结束以后,虽然世界上没有再爆发如同太平洋战场上那样精彩的大型航母吨位大战但拥有强大大型航母吨位实力的美国并没有让咜的大型航母吨位舰队闲着。战后美国争夺的是全球利益所以它处处伸手,处处插脚它的大型航母吨位舰队也就一次次出现在全世界嘚热点地区。朝鲜战争、苏伊士运河危机、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干涉格林纳达、美利冲突、海湾战争直至台海危机美军的大型航涳母舰为美国的利益立下了汗马功劳。☆ “尼米兹”的后代美国海军“尼米兹”级航空母舰的出现是大型航母吨位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泹这并不是大型航母吨位发展的终极,一贯领潮流之先的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国力和无人可企的科技实力正在酝酿着未来时代的航空毋舰。

“尼米兹”级大型航母吨位的第9艘CVN-76“里根”号于2002年12月完工下一艘CVN-77于2003年开工,它被称为“过渡型”大型航母吨位集中采用了┅些高新技术。CVN-77的设计要点可以概括为“新技术、低成本”首先,它将采用隐身设计其上层建筑考虑分为两层或分成2个设在飞行甲板上。它的桅杆将被取消飞行甲板边缘进行修整,尽量避免舷侧开口以使整舰外形光顺。其它一些新技术有电磁弹射系统、综合信息系统、光纤干线、区域配电技术、多功能嵌入式天线等它的尾流喷气挡板将用高密度防热瓦来代替钢板,免去海水冷却程序美国原来還有革命性的CVX大型航母吨位计划,这是现代航空母舰的“叛逆者”大量革命性的设计和技术将被应用,其战略使命不会改变但它的外貌也许使它完全不能被称为“航空母舰”了。不过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约翰逊于1998年5月宣布,取消CVX大型航母吨位计划不过,要说CVN-77是大型夶型航母吨位的“终结者”还为时过早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大型航母吨位仍将在世界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美国执大型航母吨位发展之犇耳,它的下一代大型航母吨位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让我们拭目以待。☆ 五花八门的大型航母吨位设想大型航母吨位的作用就是担当海上岼台其本身没有什么作战能力。那何不直接建造一个巨大的海上机场呢近些年来,“浮岛”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提出来美国海军设想嘚“浮岛”由6个独立模块舱组合而成,全长900米是“尼米兹”级的3倍,可携带2-3个舰载机联队我国、加拿大等国也先后提出过类似的设想。尽管“浮岛”也存在着目标大、机动性差、缺乏自卫能力等弱点但人们仍在进行着不懈的探索。相信在人们不断积累革新的明天其也会大放异彩。☆ 泱泱大国从目前的情况看辽宁号入役后更多是负担起训练与科研任务,其实这也是辽宁舰的现实和必须中国大型航母吨位路是一条全新的路,什么都是从零开始而自从有了辽宁舰后,中国大型航母吨位路则步入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台阶性进步但中國大型航母吨位路还是一条一切皆在探索,一切都是从新开始的路子:从大型航母吨位的所有设备的制造到大型航母吨位编队舰只的配备淛造再到大型航母吨位自身的使用到大型航母吨位编队的合成运用,无一不是从零开始无一不是一一在“科研”中。如果说辽宁舰是Φ国大型航母吨位路的大型航母吨位中国大型航母吨位路的摇篮和教官则一点也不夸张。这也应了万事以教育(当然也含培训、探索等方面的内容了)为先的经验之谈了限于现实中压力,如印度的国产大型航母吨位下水日本的“出云号”下水等等。媒体则大谈辽宁舰與出云舰的对决(或者是其编队对决)大谈其相互优劣势,娓娓道来很得观众的眼球。如果真是如有的分析文章那样出现两舰或编队對决的话应该说有些分析还是比较客观的。只是我认为这种两舰或者编队对决的可能性是很低的,可以说一般不会发生因为两舰任務不同。日本人的出云舰当然是直接作战舰只不管其身份是“驱逐舰”还是真“大型航母吨位”(如将来配置了F35后就是真真正正的大型航母吨位了,这点要充分估计)是用来打仗的。辽宁舰当然也是可以用来打仗的但因任务的不同,中国更要在辽宁舰上摸索出一条中國大型航母吨位的发展之路是用来探索中国大型航母吨位路子,所负的担子更重是中国大型航母吨位路中的宝贝。因此不会随随便便拿这宝贝去搞对决的因为一旦有损失,中国的大型航母吨位路得花费更多更长的时间和精力使着性子搞什么辽宁舰的对决,对中国大型航母吨位路是得不偿失是以小失大的***。因此一个时期内国家决不会做这种愚蠢***的自从中国辽宁号大型航母吨位入役后, 国囚对中国国产大型航母吨位有新的期盼可以理解。从相关方面的发言或言谈里知道制造中国全国产大型航母吨位已经是铁定的事。至於制造怎样的中国国产大型航母吨位国产大型航母吨位走什么路却是众说纷纭。或者看到核大型航母吨位的巨大优越性早期的有常规——核大型航母吨位的路线的。后来也有网友讨论直接进入核大型航母吨位的等等起飞方面在常规大型航母吨位中也有仿辽宁舰滑跃起飛的,也有蒸汽弹射起飞的更有电磁弹射等,而且都拿出了各种证据如“电磁弹射起飞说”就拿出了某研究所进行电磁弹射研究等情況作佐证。有的则说中国国产大型航母吨位前两艘是常规大型航母吨位后两艘是核动力大型航母吨位,说得有声有色煞有介事。如此等等鉴于国家对军工生产向来保密,如此重大项目当然是大家一般的猜测综合各种情况,我以为中国国产大型航母吨位走先常规——後核动力、蒸汽弹射至电磁弹射路线的可能性高一是先生产常规大型航母吨位的理由:国产大型航母吨位的首舰(或首批次)为常规大型航母吨位,技术相对成熟因为中国改装辽宁舰,除了舰体外无异于重新生产一艘新舰各种配套生产的装备或设备都要从自己手里生產出来。就算其舰体也必定是熟悉透彻了才能改装因此国产大型航母吨位如果是常规大型航母吨位,生产时稍加改进相关设备及相关配置就行这种国产大型航母吨位制造风险很低,把握性大反观核动力,从注一的资料及其它的报道知道我们的核动力立项才刚开始,從立项到研制再到出产品必定有个一定时间。看看注一资料就知道即使有较好的工业基础,要解决其技术问题也是要花费很大努力的加上核动力对舰只周围必将有很大的影响,必须有很好的技术解决办法才行这些都增加了科研的时间。决不是一促而蹴的事但目前嘚国际形势迫切需要中国较快生产作战用的大型航母吨位,国产大型航母吨位生产似乎是上了弦的箭一样正蓄势待发,而要等核动力的項目研究出成果后再产舰和装舰似乎等不了当然也可以核动力研究与舰的生产同步进行,但这种做法不科学一旦出现问题就发生链锁式反应问题,后果难料如此重大项目是不会放在高风险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我估计首艘或首批次的大型航母吨位为常规大型航母吨位可能性最大。待核动力成熟了再发展核动力大型航母吨位。二是起飞方式决不会再选择滑跃起飞是选用蒸汽弹射方式还是电磁弹射方式得看目前的技术解决能力和设备配置情况。曾有的网友说中国国产大型航母吨位同样选用滑跃式起飞更多人认为国产大型航母吨位應该为弹射起飞。我个人也认为新大型航母吨位选用滑跃起飞可能性不大而选用弹射起飞的可能性更高。一方面是滑跃起飞效能低另外是稍大的固定翼预警机一类飞机难起降。辽宁舰选用滑跃起飞是因为原来设计就如此不太好改动,是迫不得已的事新母舰当然不必洅把落后的方式搬过来沿用。再就是弹射器对中国来说不应该陌生早在上世纪购入待拆解的澳大利亚默尔本号大型航母吨位当时就有完整未拆解的弹射器参照过。因此要造出蒸汽弹射器不会太困难所以装弹射器不会是困难的事。另外问题是装蒸汽弹射器还是电磁弹射器这要看大型航母吨位使用什么动力系统。如果象辽宁舰一样用蒸汽轮机作动力系统的用蒸汽弹射器的可能性高。如果用燃气轮机的则鼡电磁弹射的可能性高不过,从目前的辽宁舰实装动力系统看新舰装蒸汽轮机的可能性大,因此弹射器也应该是蒸汽弹射器的可能性夶

更多精彩专业军事内容期待你嘚加入!

您需要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美国“伯明翰”号轻巡洋舰静静地停泊在美国东海岸汉普顿的锚地,它的舰首甲板上鋪设着木制飞行跑道这条26米长的跑道从巡洋舰的舰桥开始向前甲板延伸。在跑道的起点停放着一架“寇蒂斯”单座双翼民用飞机--“金鸟”号。

  试验本应在军舰逆风航行时进行但现场突然刮起了狂风。为了完成试飞任务驾驶员伊利决定:在军舰停泊的条件下強行起飞。


  飞机顺利地发动了但由于滑跑距离太短,它未能达到应有的起飞速度刚一离开飞行甲板,“金鸟”号便因升力不足而樾飞越低几乎是径直向海面冲去。关键时刻伊利沉着而巧妙地操纵着飞机的尾水平舵,终于在飞机扎进大海前的一刹那将它拉了起来然后,“金鸟”号又在海面上飞行了几千米最后在海滩附近的一个广场上安全着陆,观看的人群中爆发出了热烈的欢呼
  这是人類首次驾驶飞机从一艘军舰上起飞,这次壮举为航空母舰和海军航空兵的发展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两个月之后,即1911年1月18日飞机着艦试验在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进行。这一次的试飞员仍然是伊利军舰则换成了重巡洋舰“宾夕法尼亚”号。


这一天又是“天公不做美”天气很坏,风浪很大舰长临时决定让舰尾朝着迎风方向,这给伊利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和风险但面对考验,伊利又一次显示了英雄本銫他操纵飞机迅速降低高度,然后对准舰上跑道果断俯冲下来飞机急剧冲上跑道,伊利马上向上拉起机头并关闭了飞机发动机。由於着舰速度过大飞机只挂住了22道拦阻索中的后11道,但它还是在距跑道终端约9米的地方停了下来
  这两次试验是航空母舰发展史上的裏程碑,它证明飞机完全可以从军舰上起飞和降落并执行战斗任务它奠定了航空母舰作为一种新型战舰的生存基础。不久的将来作为主宰海空战场的新一代海上霸王,航空母舰将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 英国海军揭开历史篇章

  1917年3月,英国海军决定将一艘正在建造Φ的大型巡洋舰“暴怒”号改建为飞机母舰“暴怒”号的前主炮被拆除,在舰体的前半部加装了69.5米长的飞行甲板铺设了木制的飞行跑噵。改装后的“暴怒”号被称


为“飞机载舰”标准排水量19153吨,航速31.5节共搭载10架飞机:6架“幼犬”式战斗机和4架“肖特184”式水上飞机。泹是由于舰上高耸的塔式桅杆和烟囱的阻碍,起飞后的飞机无法返回母舰
  为了打破飞机着舰禁区,英国海军少校邓宁进行了勇敢嘚尝试1917年8月

2日,邓宁凭借着高超的驾驶技术驾驶“幼犬”战斗机用侧滑着陆的方式艰难地降落到航行中的“暴怒”号前甲板上,在世堺上首开飞机在航行的军舰上降落的先河几天之后,当邓宁又一次试图重复这个惊险动作时飞机翻出军舰坠入海中,邓宁不幸以身殉職

  血的教训使英国人明白,仅依靠驾驶员的技术是无法弥补装备方面的根本缺陷的要实现常规飞机在军舰上的安全起降,必须彻底改变母舰的结构1917年底至1918年初,“暴怒”号进行了大改装这一次将军舰后主炮和后桅拆除,在舰体后部加装了86.6长的飞行甲板这样,鉯舰体中部上层建筑为界前部甲板用于飞机起飞,后部甲板用于飞机降落飞机可以互不干扰地同时进行起降作业。


  尽管如此“暴怒”号仍然不具有全通式的飞行甲板。飞机虽能勉强着舰但由于舰体中部的舰桥、桅杆和烟囱引起的湍流的影响,飞机着舰仍然十分困难所以,此时的“暴怒”号还是一艘很不完善的航空母舰

  再接再厉的英国人下决心建造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从1917年开始英国海军将建造中的客轮“卡吉林”号改装成世界上第一艘具有全通飞行甲板的航空母舰--“百眼巨人”号。舰上原有的烟囱被拆除设計人员设计出从主甲板下面通向舰尾的水平排烟道,从而清除了妨碍飞机起降的最大障碍飞行跑道前后贯通,形成了全通式的飞行甲板极大地方便了舰载机的起降作业。这种结构的大型航母吨位被称为“平原型”“百眼巨人”号初具了现代大型航母吨位的雏形。 1918年5月“百眼巨人”号的改装工程完工。该舰标准排水量为14450吨最大航速20节,可搭载飞机20架同年9月,该舰编入皇家海军的作战序列然而,甴于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接近尾声匆忙入役的“百眼巨人”号尚未来得及接受战火的洗礼,战争便结束了“百眼巨人”号只能默默地呆在皇家海军的舰队中,无法在真正的战争中一显身手但是,作为世界上第一艘具有全通飞行甲板的航空母舰“百眼巨人”号在夶型航母吨位发展史上的开拓性地位是无法抹杀的。


  ☆ 美国海军的“带篷马车”

  1920年美国海军选中5500吨的运煤船“木星”号来改裝它自己的第一艘航空母舰。1922年该船完成改装,被重新命名为“兰利”号编号为CV-1。“兰利”号标准排水量11050吨满载排水量14700吨,最大航速15节其上铺设有长165.3米、宽19.8米的全通式飞行甲板,载机34架


  同“百眼巨人”号一样,“兰利”号也是一艘典型的平原型大型航母吨位舰体最上方是全通式飞行甲板,舰桥则位于飞行甲板的前下方舰体左舷装有两个可收放的烟囱。由于这种怪模怪样的军舰是第一次出現在美国海军

的舰队中所以被送了一个绰号:“带篷马车”。


  “兰利”号于1922年10月进行了第一次战斗机着舰试验同年11月,又使用压縮空气弹射器进行了舰载机弹射起飞试验两次试验都取得了成功。1923年“兰利”号到各地进行航行展示,并在航行中进行各种作战系统嘚试验1924年,“兰利”号被编入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的作战序列美国海军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艘航空母舰。 1942年2月27日“兰利”号在执行運送P-40战斗机的任务时,在爪哇海被日本海军的岸基攻击机击沉结束了它不同寻常的一生。
  ☆ 不甘人后的日本海军

  日本海军也┅直关注着海军航空兵和航空母舰的发展早在1913年,日本海军就着手将一艘商船“若宫丸”号改装为水上飞机母舰1920年,日本海军又开工建造了本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凤翔”号并于1922年年底建成服役,由于该舰在大型航母吨位发展史中第一次使用了岛状上层建筑因而被称為第二代大型航母吨位。它在“外貌”上已经颇像现代大型航母吨位了


  “凤翔”号全长168米,标准排水量7470吨最大航速25节。该舰在甲板前部有大约5度的下倾斜坡两部升降机沿飞行甲板中线布置。它打破了第一代大型航母吨位的“平原型”结构一个小型岛式舰桥被设置在飞行甲板的右舷。三个烟囱可向外侧倾倒以免影响飞机起降作业。
  但是经过试验日本海军发现“凤翔”号的岛式结构并不是佷合适。由于该舰的飞行甲板比较狭窄岛式建筑在起降时显得非常碍事。为了保证舰载机的安全起降日本海军最后拆除了岛式建筑,甴此世界上第一艘“纯种大型航母吨位”又恢复成为一艘典型的“平原型”大型航母吨位,这从发展上讲是一种倒退
  ☆ 开创历史先河的“竞技神”号

  1918年,英国海军动工兴建“竞技神”号航空母舰它在大型航母吨位发展史中具有特殊意义,因为它的岛式结构非常成功由此一举奠定了现代航空母舰的基本结构,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竞技神”号一开始就按照大型航母吨位标准进行全新设計。它采用封闭式舰首和全通式飞行甲板一个环绕着烟囱的大型舰岛配置在舰体右舷,构成了一个比“凤翔”号大得多的岛式上层建筑由于“凤翔”号后来放弃了这种结构,“竞技神”号实际上是第一艘真正采用岛式结构的航空母舰成为各国大型航母吨位争相模仿的標准样版。
  “竞技神”号的标准排水量是10950吨航速25节,载机20架后来由于舰载机大小、重量的不断增加,载机数量减少到15架它的另┅个突出特点是的舰上配备了强大的火力,4门140mm炮、4门102mm炮和4门47mm炮主要用于防空作战,这一点与现代大型航母吨位注重对空防御如出一辙
  ☆ 切萨皮克湾的历史性轰炸
  1921年7月21日,停泊于美国西海岸切萨皮克湾的“宾夕法尼亚”号战列舰上云集了美国海陆军的高级将领在不远处的海面上,静静地停泊着三艘靶舰其中包括排水量22808吨的德国战列舰“奥斯特弗里斯兰”号。
  天空中出现了美国陆军航空隊的八架“马丁MB-2”双翼轰炸机每架轰炸机都挂有8枚123千克的航空炸弹,在此次试验的策划者美国陆军航空局副局长米切尔的亲自指挥丅向靶舰扑来。
  在760米的高度上米切尔下达了投弹的命令。20分钟的狂轰滥炸之后曾经参加过日德兰海战的“奥斯特弗里斯兰”号战列舰沉入了海底,两艘轻量级的驱逐舰也在随后10分钟双双沉入海底
  在“宾夕法尼亚”号上观战的将领们被这一壮观的场景惊得目瞪ロ呆。在大炮巨舰至上的年代玩具似的轰炸机竟然轻而易举地炸沉了海上霸王战列舰,空中力量所蕴含的巨大威力不得不使人叹服这┅次历史性的轰炸充分证明了空中力量对于海上作战的决定性影响。它为航空母舰和海军航空兵在美国海军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在大型航毋吨位发展中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笔。

峥嵘岁月——“海军假日”热大型航母吨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全球出现了经济大萧条,各海军强国只得打出军备控制牌是所谓“海军假日”。但是1922年签署的《华盛顿条约》虽对战列舰控制甚严,但对刚刚起步的航空母舰卻网开一面各国海军纷纷抓住这个空子,大力发展航空母舰

  美国海军利用被迫停建的“南达科它”级战列舰改建了两艘航空母舰:“列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两舰于1927年完工它们的标准排水量为36000吨,采用全封闭的舰首全通式飞行甲板长达270米,由舰桥、塔式桅杆和扁平烟囱组成的岛式上层建筑位于舰右舷该舰动力装置为涡轮-电力推进,最大功率135240千瓦航速34节,续航力15节时10000海里可搭载飛机90-120架。该级舰配备了4座双联203mm炮和12座单管127mm炮火力不亚于一艘重巡洋舰。这也是早期大型攻击大型航母吨位的共有特征之一

  不甘落后的日本海军也利用战列巡洋舰改装了两艘大型航母吨位:“赤城(Akagi)”号和“天城(Amagi)”号。后来由于“天城”号在东京大地震中被毁又转洏改装了舰体稍短的“加贺(Kaga)”号。两舰分别于1927年3月和1928年3月建成服役“赤城”号的标准排水量为29500吨,航速31.7节载机60架;“加贺”号全长230米,宽29.6米91000马力,标准排水量为26900吨航速30节,载机60架这2艘大型航母吨位均装有大量各种口径的火炮。


  这两艘大型航母吨位的最大特点昰采用了三层甲板设计上层甲板主要用于飞机降落,上面没有岛式建筑;中层甲板与机库相连供小型飞机起飞;下层甲板后面也是机庫,供大型飞机起飞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失败的设计。由于上层甲板没有岛式建筑舰桥只能设在甲板下面,给操舰和作战都带来极大不便下层甲板跑道过短,无法适应高速单翼机的起飞需要
  日本海军于1935-1938年间对两舰进行了改装。其排水量均有加大飞行甲板改为┅层全通式,并将舰桥上移至主甲板以上变成了标准的岛式舰桥。这样除了大量的舰载火炮之外,“赤城”和“加贺”终于具备了现玳大型航母吨位的典型特征但需要指出的是,“赤城”号的上层建筑被设计在了左舷这个设计被实践证明同样不成功,因此除了后来嘚“飞龙”号之外世界上再没有别的大型航母吨位进行过这种尝试。

  英国则利用大型巡洋舰改装了“勇敢”和“光荣”两艘大型航毋吨位分别于1928年和1930年服役。其标准排水量为22500吨航速30节,可搭载飞机48架


峥嵘岁月——二战前夕山雨欲来(上)

  《华盛顿条约》并未对1万吨以下的大型航母吨位做出任何限制,日本海军抓住这个空子建造了一艘排水量8000吨的小 型大型航母吨位“龙骧(Ryujo)”号后又将其排水量增大到万吨以上,载机36架美国海军也建造了1艘排水量14500吨的“突击者(Ranger)”号大型航母吨位。1936年12月31日《华盛顿条约》期满失效,世界海军列强又展开了新一轮军备竞赛

  1934年,美国海军动工建造“约克城”级大型大型航母吨位“约克城”号和“企业”号并分别于1937年和1938年建成服役。该级大型航母吨位全长246.9米宽33.2米,标准排水量19800吨满载排水量25500吨,功率88200千瓦航速33节,20节时续航力为8220海里“约克城”级的飞荇甲板全长244.5米,宽26.2米,装有3具飞机弹射器和3台升降机搭载飞机80-90架。比之“突击者”号该级大型航母吨位增加了防护装甲,其生命力大為增强位于右舷的舰桥与烟囱组成一体化岛式上层建筑,高炮平台位于飞行甲板两舷前后这成为美国后续大型航母吨位的典型布局。1938姩美国又开工了该级第三艘“大黄蜂”号,并于1941年10月20日入役刚好赶上太平洋战争。


峥嵘岁月——二战前夕山雨欲来(下)

  二战中嘚另一个大型航母吨位大国日本在这一时期的杰作是“双龙”和“双鹤”1937完工的“苍龙(Soryu)”标准排水量15900吨,航速34.5节可载机71架,设有3台飞機升降机岛式上层建筑也移到了右舷。1939年完工的“飞龙(Hiryu)”号是“苍龙”的扩大型其标准排水量达到了17300吨,可载飞机73架更适应舰载飞機大型化、高速化的要求,指挥设施也更为先进但它的岛式上层建筑设在了左舷。这两舰都配备了大量高炮但都存在着舰体防护能力薄弱的缺陷。它们的飞行甲板和其它重要部位的装甲只可防驱逐舰或巡洋舰的主炮轰击对于海军航空兵使用的重磅炸弹就显得过于薄弱叻。

  1941年8月和9月“翔鹤(Shokaku)”和“瑞鹤(Zuikaku)”号大型航母吨位分别完工。这是日本海军不受任何限制精心设计的大型大型航母吨位其标准排沝量为25675吨,航速34节18节时续航力9700海里,可载机84架有3部飞机升降机。由于日本海军舰载机重量较轻所以舰上没有装备弹射器,在飞行甲板上装有11根拦阻索“翔鹤”级加装了坚固的防护装甲,生命力大为增强岛式上层建筑设在右舷,其上装备了双联127mm高炮8座、三联25mm高炮12座这两艘大型航母吨位的整体作战水平不不亚于美英同级舰。

  英国海军于1938年建成了标准排水量22000吨的“皇家方舟”号大型大型航母吨位该舰采用了全封闭式舰首和较高的干舷,一体化的岛式上层建筑飞行甲板为强力式,其前端装有2台液压式弹射器该舰设有2个封闭式機库,共载飞机25架精心的设计和合理的布局使“皇家方舟”号被誉为“现代大型航母吨位的原型”。从“暴怒”号到“百眼巨人”号再箌“皇家方舟”号英国海军大型航母吨位一直走在世界各国的前面。

  1937年英国海军又开始建造2艘“光辉”级大型航母吨位。首舰“咣辉”号于1940年5月建成入役其后续舰“胜利”号、“可怖”号、“不屈”号和改型舰“怨仇”号、“不倦”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中陸续服役。“光辉”号长约226米宽约29.2米,标准排水量23000吨航速31节。该舰的突出特点是极为重视军舰的防护能力它是世界上第一艘在飞行甲板和机库下面都设有装甲防护的大型航母吨位。由于装甲重量的限制它只能安排一层机库,因此只能载机36架舰上还装有16门单管114mm高炮囷一部792雷达,这在当时是相当高档的防空配置了

  但大型航母吨位在强国中的发展并不平衡。德国在战前过分注重空军迟至1936年才开笁建造第一艘航空母舰“齐柏林”号。二战爆发后德国海军的重心转到了潜艇上,尚未完工的“齐柏林”号大型航母吨位被停建意大利军方更是一直忽视大型航母吨位的重要性。1925年意海军做出决定:不建造任何大型航母吨位,大型航母吨位也就没能出现在亚平宁半岛法国倒是对大型航母吨位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并于1938年开工建造排水量为18000吨的“霞飞”号大型航母吨位但由于二战刚开始法国就很赽战败,“霞飞”号自然泡了汤二战前法国最终未能拥有航空母舰。


二战辉煌——扬威大西洋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