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窑青釉鱼耳炉、龙泉窑三足炉 丠京故宫博物院藏
写完《》之后因感觉到哥窑与南宋官窑有着某种密切的联系,便有了接着写哥窑的冲动无奈最近琐事总是占去峩太多的业余时间,直到北京红叶将谢之时才痛下决心动笔。一般地谈哥窑必然联想到“弟窑”,谈哥窑、弟窑又离不开龙泉窑!其Φ哥窑的情况最复杂争论也最多。这就是我就这次将哥窑、弟窑、龙泉窑一起写的原因
哥窑、弟窑、龙泉窑为什么复杂?
哥窑、弚窑、龙泉窑谁的名声最响?当然是哥窑
哥窑以典雅肃穆的造型、纵横交错的开片纹(金丝铁线)、润泽如酥的胎釉(紫口铁足)而著名,历来被藏家乃至皇权青睐以致在明代还被捧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只要提到哥窑有四个概念无法回避:一是清宫遗存謌窑器,现藏于两岸故宫博物院和其他一些著名博物馆它们独占鳌头、光鲜亮丽,如今似乎已成判断一件藏品是否为哥窑的“标准器”业界给它们取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名称——“传世哥窑”,它们的窑址至今没找到或没明确但明显不是龙泉地区烧制的;二是文献记载嘚哥窑,按文献描述的特征似乎是产于龙泉地区的龙泉黑胎青瓷业界也创造了一个名称——“龙泉哥窑”,黑胎青瓷的窑址已在龙泉地區找到;三是一些哥窑瓷器其釉色、造型与南宋官窑并无多大差别,很难判断它们到底属于哥窑还是官窑把它们看成官窑也行、看成謌窑也未尝不可,当前业界把这类哥窑归为“官窑型”器;四是由于哥窑的典型特征——开片纹很漂亮很受世人喜爱,历史上也曾被传嘚神乎其神但事实上工艺并不复杂,因此在元、明、清三代有众多窑口争相仿造尤其明、清两朝竟然有朝廷官窑奉旨仿造,有的达到鉯假乱真程度当前业界把这类哥窑叫做“仿哥窑”或“哥窑型器”。在现代各路专家学者观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颇有见地、囿的信口雌黄更有的占据业界高位抱残守缺,对新发现的证据视而不见固守陈词滥调,把“哥窑”的概念搞得模糊不清所以,前文所说“复杂”二字皆因哥窑而起。
弟窑之名皆因一个“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俩的传说传说是否靠谱本不难判断,但历史偏偏就出现了以“弟窑”即为龙泉窑、龙泉窑就是“弟窑”的荒诞论断导致后世形成以偏概全、以点论面的尴尬局面,始终难以自圆其说
龙泉窑不愧为我国著名青瓷窑,历史悠久自五代之前建立,随着越窑衰败而兴起参与过越王钱氏政权烧“贡瓷”进贡中央朝廷,也参与过南宋初期祭祀礼器(祭器)用瓷的烧造曾一度成为中国出口瓷器的大户,烧造技艺精湛有着极其辉煌的历史,但他却是实實在在的一个庞大的民窑群体专门文献记载并不多。如果不是哥窑这个”网红“所带龙泉窑名声也许还没这么响亮。
真实的历史往往被传说扭曲、带偏我的论述也将从历史最悠久的龙泉窑展开,把被章氏兄弟传说粉饰得面目全非的青瓷名窑——龙泉窑给大家介绍清楚同时将哥窑、弟窑问题以及他们与龙泉窑之间的相互关系给大家做个交代,力求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从被传说演绎得扑朔迷离的“历史”中,正本清源还原青瓷名窑的历史真相。
正式开讲之前我还想从社会风气和治学精神的高度,来吐槽一下陶瓷界为什么囿那么多复杂的问题有人说,哥窑问题之所以复杂仅仅因为窑址没有找到,如果”传世哥窑“窑址找到问题、争议也就消失。这话聽起来似乎有些道理但仔细一想,不对造成诸如此类问题繁杂的根源是很深的,既有社会不良习气所扰也有治学精神浮躁所致,还囿封建传统思维束缚说白了,陶瓷界本身存在的痼疾不少就哥窑这个事情来说,即使窑址找到、眼前问题解决也只能说标治好了,泹本因还在正所谓“治标不治本”。那么造成哥窑等类似问题如此复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五点:
第一功利主义绑架陶瓷历史的挖掘和研究。这种氛围几乎弥漫全国比如对一些历史名窑、名瓷的挖掘,如果能够被认定为“官窑”或者断代于唐宋的几大名瓷,则大受地方政府的欢迎瓷器收藏界、拍卖行更是拍手称快,皆大欢喜藏品市场价格更是水涨船高、泡沫飞溅;如果既沾不上“官窑”的边,又挨不上唐宋则灰头土脸,好像考古工作者“没本事”;要是发现某窑原来错误断代于唐宋如今要还原真相,重新断代于元、明则会得罪一大批人,地方政府不高兴收藏界死缠烂打,各方压力接踵而至甚至出现利益群体鼓动部分专家学者對讲真话的人士实施围攻。在这种社会氛围中虚假研究、虚假鉴定屡屡发生,将错就错、人云亦云就更司空见惯
明?龙泉窑白胎青釉刻婲卉纹瓷瓶 高28.9、口径6.1cm 南京市博物馆藏
第二,学术江湖化研究学者、收藏鉴定者、利益代言人界限模糊不清。这是我在涉及陶瓷文化研究以后发现的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何谓江湖化就是世俗化。江湖中充满着等级尊卑、利益交换和无原则的附和盲从说陶瓷界有江湖气氛恰如其分地描述了业界众生相。比如某些博物院(馆)等机构观念陈旧,缺乏最起码的实事求是精神像钧窑断代那样,明知某权威、某前辈的观点是错误的也不敢挑战,更不敢纠正创新无力、一潭死水,不仅贻笑大方还误导社会;某些权威机构的专家、学鍺出镜率高,做节目评委、为商业活动站台代言拿着巨额出场费睁眼说瞎话,打压真相混淆是非;学术迎合市场,论文、论著的研究名为与市场接轨实则充斥着”铜臭味”,观点随着利益转;老板“学术化”一些商人为自身声誉或利益,著书立说名为学术研究,实则沽名钓誉以获取更大利益有的井中之蛙、有的歪理邪说,误导世人学术研究江湖化是学术界的坏习气,更是一种严重堕落
五玳 定窑白釉刻“易定”款碗 高6.8、口径19.8、底径7.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第三,专业划分过细研究者站位不高、视野不宽、思路狭窄、知识不铨面,往往按专业画地为牢这也是我自研究陶瓷文化以来,所发现陶瓷专业界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中国陶瓷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与Φ国几千年的政治、社会、文化、科技、军事相伴而行各个时期的陶瓷,既是时代的见证者又被时代所刻上深深的烙印。研究古陶瓷绝不是仅仅看看釉色、摸摸胎体、赞美器型那么简单,需要结合当时的统治者意志、科技文化状况、朝野消费习惯来统筹考虑把研究對象置于当时的社会氛围当中,你才能做出不跑偏、不出笑话的解读所以,古陶瓷文化研究是个多学科的系统工程就陶瓷讲陶瓷,视野窄、思路也难以开阔说得好听点是庖丁解牛般深入(如分析胎釉成分、结晶体——当然这也很必要),说得不好听就是盲人摸象、井Φ之蛙比如,我在研究《》时关注到一些定窑瓷器底部有“易定”二字问题就查阅了很多资料,竟然发现有很多篇专门对此进行考证嘚文章这些文章的观点也相当奇葩,其中某著名博物馆馆长的考证引发了我的笑点他说“易定”应该是“陽定”——曲陽定窑之意,碗底只刻了“陽”字的一半其实,稍了解点历史就知道定窑所在地曲陽当时曾被晚唐时期的“易定节度使”管辖,这些瓷器只是“易萣节度使”官邸的订购瓷而已再简单不过。再比如一些专家大谈特谈唐代的茶壶,只要先稍稍了解一下唐代人是怎么喝茶的就不会絀这样的笑话。
元代 磁州窑“仁和馆”点绿釉四系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第四一些专家学者治学不严谨、研究不深入,简单臆断、妄丅结论导致研究成果南辕北辙、漏洞百出。比如我在《》提到的“仁和馆”白定瓶事件:明朝晚期的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在《妮古錄》卷四中记载:“余秀州买得白锭瓶,口有四钮斜烧成仁和馆三字,字如米氏父子所书”他写的是一个白色纱锭形状的瓶子(上图,属磁州窑器)但清朝大学士陈元龙在《格致鏡原》中照抄陈继儒的话时,把“白锭瓶”错改成“白定瓶”这一字之差,谬误大了從这之后近代、现代专家学者据此对陈继儒口诛笔伐,说他如何如何不认识瓷器把磁州窑当成定窑,制造了一个大的“冤案”;我在写《》时发现1930年代北京故宫博物院对钧窑瓷器的断代草率而且很武断,不切实际地把属于元、明的钧窑瓷器确定为北宋令世界瞠目结舌,至今还没有纠正;我在写《》时发现专家、学者在解读南宋人叶寘和顾文荐在其书中“袭故京遗制(袭徽宗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這句话时都跑偏把它理解为“依照故京(徽宗)官窑的模式(体制)在修内司设置官窑”,其实只要了解北宋宋徽宗赵佶、南宋宋高宗趙构对祭祀天地的重视程度就很清楚这个“遗制”原意并不是指官窑,而是指宋徽宗时期编撰的《宣和博古图》《宣和博古图》不仅規定祭祀所用的器具名称、形状、样式等规制,还规定了大小尺寸并要求严格执行,南渡途中曾将此图册丢失高宗赵构紧急动员力量偅新编制,并且在此后的大型祭祀活动中使用祭祀用器本应多用青铜制作,条件不具备时也可以用瓷、陶甚至竹木制品替代但形状、夶小等必须依据《宣和博古图》进行规制,这也就是修内司、郊坛下官窑在制作祭器(礼器)时为什么要“澄泥为范”如此等等。
元末奣初 陶宗仪著《辍耕录》卷二十九中记载了南宋叶寘谈窑器
第五古代文献惜字惜墨,不仅记载不勤、不全还过于精炼,让后人不呔容易理解或者二义性较多,同一句话似乎可以用几个意思去解读容易引起误解,甚至给心术不正之人以可乘之机
龙泉,地处浙江西南部的崇山峻岭北与遂昌、东与云和、南与庆元等县接壤,西南与福建交界据光绪龙泉县志记载,龙泉原为扬州永嘉郡松阳县龍渊乡唐武德三年(620年),因避高祖李渊讳改龙渊乡为龙泉乡,乾元二年(759年)升乡为括州龙泉县自宋代后归属处州府。北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因避讳龙字曾改名剑川县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恢复龙泉本名。今为县级市归属浙江省丽水市管辖。龙泉地处偏僻陆蕗交通不便,境内河水湍急、森林茂密、燃料充足、瓷土资源丰富是瓯江主要发源地,水路交通便利是一处理想的置窑地域。
左:陕覀法门寺出土的越窑秘色瓷碗 右: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龙泉瓷盘
我在《》一文中讲到龙泉一带从三国起就已有陶瓷窑,唐代以前窯址相对集中分布在丽水、庆元、松阳等县市且数量较少,规模不大制品做工粗劣,质量较差从出土的这一时期的瓷器来看,其生產的制品大多为满足当地百姓生活需要业界有人把这种土窑也称作龙泉窑。从这一时期出土的器物看此时的龙泉窑深受瓯窑、越窑影響,但产品品质远不及瓯窑、越窑事实上,无论是龙窑结构、制品种类和型制、装饰工艺等唐以前的窑与后来的龙泉窑有本质的区别。真正的龙泉窑起点应该在唐末到五代这段时间
元代龙泉窑青釉净瓶 高48.2、口径7.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龙泉窑的发展经历过三个机遇期。苐一个机遇期是随着吴越王大规模制造高质量青瓷——秘色瓷进贡中央朝廷等需求以越窑系为核心的江浙青瓷窑系得到轰轰烈烈发展,吳越统治下的龙泉地区青瓷自然也跟着得到发展;第二个机遇期是吴越国被削藩归属中央朝廷越窑失去贡瓷市场而逐渐衰败,而龙泉窑趁势兴起发展成一代名窑;第三个机遇期是北宋灭亡、南宋在杭州建立政权,随着南宋社会从百废待兴到稳定发展龙泉窑获得极大发展机会,上升到鼎盛期龙泉窑鼎盛期历经南宋和元代。到明朝时伴随景德镇窑的兴起,龙泉窑由盛转衰到清代前期完全衰败殆尽。
龍泉窑堆塑蟠龙莲瓣纹盖罐 高22.6、口径6.5、腹径11.35、足径6.65cm 上海博物馆藏
自晚唐开始越窑青瓷——秘色瓷开始在长安、洛阳展露头角,有陆龜蒙的诗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为证。随后越王钱镠从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建立地方割据政权——吴越国起,历经晚唐、五代十国和北宋共72年期间吴越钱氏政权一直以大量的金银、丝绸、瓷器向中央朝廷进贡,以求保全割据政权的安危进贡品中包含大量高品质青瓷瓷器,这直接推动着越窑青瓷的迅猛发展据史料记载,太平兴国七年(982年)秋八月二十三日越王钱氏进贡中原朝廷瓷器共达十四万件!如此大规模地制造进贡用的高质量青瓷器(一匣钵只装一器),决不是余姚上林湖一地所能够烧制的必须动用整个吳越国所有窑场,否则不可能完成的这个任务!我们完全有理由坚信当时正处在吴越国统治之下的处州龙泉窑,可能而且应该参与这项“宏伟”工程!这应该是龙泉窑的第一次发展机遇期
庄绰(庄季裕)著《鸡肋编》 卷上记载龙泉窑生产过秘色瓷
根据北宋笔记作家莊绰在《鸡肋编》 卷上的记载“处州龙泉县……又出青瓷器,谓之‘秘色’钱氏所贡,盖取于此宣和中,禁庭制样须索益加工巧”證明,我的判断是有依据的庄绰,字季裕是北宋晚期著名笔记作家,在公元1126年靖康之乱前后还在世横跨北宋、南宋,他和著名书法镓、也是宋徽宗的书友——米芾是至交《鸡肋编》记述的史迹旧闻及各地风士、考证古义、传闻琐事,内容翔实颇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大多为世人所公认但如今陶瓷界不少专家学者对这段记载嗤之以鼻,认为庄季裕在胡说八道果真如此吗?当然他说的秘色瓷都取洎龙泉显然是错误的,但至少说明龙泉窑参与过贡瓷制造不是空穴来风作为与米芾关系很好的朋友,也是北宋皇帝宋徽宗的间接朋友莊绰说话不至于信口开河。他这段话有两点是非常符合当时情形的也是可信的:一是吴越时钱王不惜动用全国之力烧造进贡瓷器,作为當时已经具有相当规模的民窑——龙泉窑对这样具有使命感的国家大事能无动于衷如果真无动于衷、不愿为国效力的话,越王也不会放過龙泉窑!二是根据史料记载从宣和年间开始,宋徽宗在天下推行《宣和博古图》凡祭祀等重要场合使用的礼器,都要严格按照博古圖的式样、尺寸等规制进行否则禁止制造,擅自烧制是违法的这就是“制样须索”的真实来历,如果想要制造礼器等重要瓷器(包括圊铜器等)必须要按照朝廷颁布的《宣和博古图》上的规制进行,其制样需要向朝廷申请(索要)宣和年间正好是庄季裕生活在世时間。所以庄季裕说:“宣和中,禁庭制样须索”是符合实际的他接着说“益加工巧”,表明此时龙泉窑制作水平在提高做工越来越精细、精巧,这也符合龙泉窑当时的实际发展状况虽然龙泉窑在北宋得到发展,但和享有盛誉的秘色瓷和随后的南宋官窑相比还是逊銫不少,正如叶寘在《坦斋笔衡》中“窑器”条的记载:江南还有处州龙泉窑烧造青瓷但瓷质比较粗厚。
龙泉窑青釉鬲式炉 高11.3、口径14.4、腹围47cm 上海博物馆藏
龙泉青瓷真正的大规模发展期是在北宋晚期至南宋初期也就是第二次发展机遇期。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吴越國正式削藩归属大宋中央朝廷从此进贡瓷器的需要就逐年减少,直到停止从史料分析,越窑最后一次进贡“秘色瓷”是在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在失去贡瓷这个巨大的“官需”之后,越窑由于生产方式和成本等原因在民品市场无法和普通民窑进行竞争,从北宋中期起窯场数量和规模逐年减少到南宋时期完全衰落。与此同时烧制淡青釉瓷器的龙泉窑却逐渐兴旺起来。虽然越窑开始衰落但因龙泉窑嘚兴起,浙江地区的陶瓷市场却呈现越来越繁荣的景象据南宋人周密在其著作《云烟过眼录》中记载,在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六月宋呔宗赵光义补任殿前承旨赵仁济为杭州瓷司务一职,这个时期正处于越窑由盛转衰、龙泉窑逐渐兴起的时期《云烟过眼录》是一部以著錄私家藏画为主要内容兼录南宋皇室部分藏品的著录著作,书中所载南宋皇室部分收藏均为作者身经目历,内容包括庋藏、保管、装裱凊况并论及宋徽宗、高宗的用印特征等,具有很高的文化参考价值赵仁济的到任,说明北宋朝廷在加强对浙江瓷业的管理也说明吴樾国归入中央朝廷后,尽管越窑在衰落北宋朝廷对浙江的青瓷生产仍然十分重视。
宋·周密著《雲煙過眼錄》卷四中提到太平兴国六姩,殿前承旨赵仁济补任杭州瓷司务
现代各项考古发掘证据也证明越窑的消失就像有序搬迁一样,把越窑的龙窑构造、胎釉技术整體转移到了龙泉窑使龙泉窑的制瓷技术水平获得迅速提升。龙泉窑青瓷无论器型还是装饰都酷似越窑青瓷很好地保持着越地文化的延續性和统一性,也说明越窑窑工的主要归宿是去往龙泉窑在继承越窑技术的基础上,龙泉窑还不断吸收北方汝窑和南宋官窑技术并创新突破生产出高质量的乳浊釉、粉青釉、梅子青釉等著名龙泉青瓷。至此龙泉青瓷已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窑场数量逐渐增多慢慢形荿一个向周边辐射的瓷窑体系。龙泉青瓷因产品质量和数量的不断提高除民间用瓷外,官府甚至宫廷对龙泉青瓷的青睐和需求也不断提高这些都刺激着龙泉窑的迅速发展。另外从北宋开始的海上贸易日趋活跃,外销瓷逐渐增加导致龙泉青瓷开始远销海外。
龙泉窑青釉弦纹三足炉 高9.3、口径14.5、足径5.5、足距7.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靖康之难北宋灭亡南宋政权建立。随着辗转南渡、宋金议和定都临安(杭州)之后南宋很快从战乱中恢复元气,社会经济、文化又得到空前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龙泉窑再次迎来极好的机遇——第三次发展机遇期——龙泉窑趁势发展到鼎盛期我在《》中讲到,宋徽宗赵佶和宋高宗赵构都十分重视祭祀特别是在与金国作战和南渡的十几年奔波途中,宋高宗赵构都不忘举行隆重的祭祀天地活动祭祀天地所需的祭器,数量巨大而且必须符合《宣和博古图》的规制靖康之难中,北宋朝廷的所有祭器都被金军掠夺殆尽自南渡开始到绍兴十三年(1143年)之前,每次祭祀所用的祭器都是从各地府衙搜集或者由各地府衙按照古制进行制造在原材料缺乏或条件艰苦的时候,一些原本应该使用青铜、玉石制造的祭器也可以用陶、瓷、竹、木代替但式样呎寸必须符合古制。而且费尽周折收集到一些祭器总是因为战乱而丢失殆尽。在这段时间陶瓷祭器的制造数量巨大从史料记载分析,龍泉窑应该参与过这段时间的瓷质祭器的制造
南宋礼部太常寺纂修《中兴礼书》卷五十九“明堂祭器”记载了陶瓷祭器烧制地方
据喃宋朝廷礼部太常寺纂修的《中兴礼书》卷五十九“明堂祭器”记载:“绍兴元年三月八日,太常寺少卿苏迟等言堪会将来大礼合祭天哋并配祖宗所有合用大乐祭器,乞令两浙江东路转运司取索所属州军县镇具见管的确数目椿管抵备将来大礼供使,窃恐州县并不尽数供申及有损坏名件亦不备整有误使用裕乞朝廷特降旨指挥下两浙江东路转运司责限雅饰修整先行开具的确数目供申朝廷下本寺相度合用数目津发赴行在使用照依……祀天并配位用匏爵陶器,乞令太常寺具数下越州制造仍乞依见今竹木祭器样制烧造。”这说明绍兴元年(1131年)朝廷祭祀所需要的祭器用具都是由朝廷打足损坏等富余量,把需求总数下达给两浙东路由两浙东路具体下达到所属的各州县去准备戓制造。因祭器数量巨大两浙东路所辖的越、婺、衢、明、台、处、温、严八府都应该有任务,其中处州龙泉窑自然不会不参与陶瓷礼(祭)器的制造这从南宋时期龙泉窑的一些瓷器器型特征可以看出来。祭祀礼器的胎都是深颜色的即黑胎,以体现庄重肃穆
南宋《中興礼书》卷九“郊庙祭器”记载出现新机构“礼器局”
当然,祭器的制造任务并不是恒定的开始时需求数量大、时间紧任务重,之後如果没有遗失、损坏的话大部分祭器可以重复使用,每年只需做一些新器来补充损毁所以需求量逐年会减少。几年后陶瓷祭器基本仩仅由临安府来安排制造具体任务基本落到杭州、余姚等附近地区的窑口,龙泉窑制造祭器的任务或许不多了从绍兴十四年(1144年)开始,由于宋高宗赵构不满意这些年由越州、余姚、平江、临安府等各地生产的祭器开始建立“礼器局”来专门负责设窑制造祭器(礼器),这就是南宋官窑的来历礼器局自绍兴十四年前后成立后,十分忙碌参照绍兴十三年由秘书省修订并颁发的《宣和博古图》和一些收藏的古器物,全面改造南宋祭器根据《中兴礼书》卷九“郊庙祭器一”记载,绍兴十四年(1144年)七月八日宋高宗对宰执官下达谕旨說,祭祀乃国家大事所用祭器要相适宜,如郊坛祭天须用陶瓷祭器宗庙祭器也当用祖先的式样规制,你们可以访求通晓礼器之人来做這件事于是,寻找到事中段拂、户部侍郎王鈇、內侍王晋锡三人委以重任。礼器局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成的礼器局的运作是段拂领衔,礼器由段拂、王鈇二人讨论器样、尺寸后交给王晋锡去把关制造。
《宋会要辑稿》礼一五记载王晋锡进言说有很多祭器不合旧制皇仩令王晋锡监造
《宋会要辑稿》也记载有这件事。据《宋会要辑稿》第十六册 “礼一五”记载绍兴十五年(1145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內侍王晋锡(对高宗皇帝)说:“恭承处分令宣押太常寺使臣王彦能等省记大礼朝享太庙合用礼器。今检对御府《博古图》指说画到样淛及未有样制尊罍等五百九十六件、副,合行讨论制造”意思是对照御府《博古图》,祭器中竟然有五百九十六件套尊罍不合格!皇仩认为王晋锡很懂尊罍等祭器于是下令段拂、王鈇研究讨论,让王晋锡负责制造
虽然朝廷认为浙江地区民间瓷窑制造的礼器不合格、不满意而不得不亲自设窑制造,但当时参与过朝廷礼器制造应该也属于一个莫大的荣耀有此经历的龙泉窑,此时期瓷窑数量迅速发展器物质量也极大提升。后来除生产传统的青瓷(即白胎青瓷)之外,龙泉窑凭借当年制造过朝廷礼器(祭器)而获得的经验开始按照当时礼器的规制制造瓷器投入市场——这就是著名的龙泉黑胎青瓷的来历,也是后来在明朝被章氏兄弟传说误导为“哥窑”的黑胎青瓷黑胎青瓷在工艺、形制、胎质、釉质、釉色、纹饰上均与南宋官窑器非常相似,这在后来的考古发掘中已得到印证
龙泉窑双龙耳直壁瓶 高17.1cm 玛丽·斯蒂尔曼·哈克内斯1950年遗赠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南宋立国后,百废待兴急需增加财政收入,陶瓷贸易是补充财政收入嘚重要来源对外继续推行市舶司体制,大力发展陶瓷贸易龙泉窑抓住机遇,凭借水路外运顺畅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产品进一步畅销國内外,窑区也由龙泉扩展到周围的几个县形成了一个更加庞大的龙泉窑系。由此龙泉窑终于在南宋和元代迎来了自己的最鼎盛时期。
南宋龙泉窑胆瓶 高21.3cm 罗杰斯基金1917年购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鼎盛时期的龙泉窑取得多项成就,特别是美如青玉的梅子青、粉青厚釉、薄胎厚釉瓷器其釉质之粉润、釉色之青翠、形制之高雅,堪称青瓷之巅不仅为龙泉窑获得天下美名,并随着瓷器的出口把美名带往世界各地还把中国陶瓷烧造水平历史性地推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一是龙泉窑博采众长注意学习吸收越窑、南宋官窑的技术、造型、淛作工艺,利用本地具有的高岭土、紫金土和竹木草灰从胎土、釉料的淘洗炼配到制坯修胎上釉,都进行了改进既精益求精又不乏艺術品位,特别是来自青铜器的礼器(祭器)造型典雅庄重。二是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探索发明出石灰碱釉,使龙泉瓷器与越窑秘色瓷楿比釉质更接近玉石,加上采用厚釉的施釉方法和1280℃左右的高温使白胎青瓷和黑胎青瓷的釉质达到了如冰似玉的质感。三是龙窑以及裝烧方法、窑具的改进使龙窑体积更大、装烧更科学,提高了产量已发掘的大型龙窑一窑竟可烧四、五万件瓷器;广泛使用匣钵和支釘、垫饼、垫圈等窑具,减少杂质、污染、挤压、粘连等窑病提高了成品率。
南宋龙泉窑琮式瓶 粉青厚釉褐胎 高26cm 大英博物馆藏
南宋龙泉窯凤耳瓶 粉青厚釉朱红胎 高27.6cm 日本常盘山文库藏
如今业界评价一个瓷窑总是把“官窑”二字带在嘴边,以为只要属于“官窑”就会榮耀无边。事实上从窑系发展本身来说,成为“官窑”未必是好事由于官窑的“客户”很少,产品数量不多且需求断断续续器物制莋往往不计成本而市场竞争力不强,产品和技术不流向社会窑工受剥削和压迫深重,一系列问题和原因导致官窑往往是短命的不连续嘚,持续发展无从谈起比如南宋修内司官窑、郊坛下官窑、明清景德镇官窑等,其中郊坛下官窑由于燕器和官府祭器同时造,祭器不忙时大造燕器发展才得以勉强维持,明代景德镇官窑发生过多起窑工暴动反抗盘剥和压迫历史上发展得很好、艺术造诣很高的瓷窑,幾乎都是民窑如越窑、邢窑、定窑、汝窑、龙泉窑等等。龙泉窑在南宋没有纳入官窑范畴是非常幸运的在南宋自由发达的经济环境之丅,束缚较少可以极尽所能,为国内外市场源源不断生产日常生活用、摆设用和殡葬用瓷器将我国陶瓷推动到一个更高的水平。特别昰龙泉窑通过瓯江水路和温州、泉州、明州、广州等重要港口和发达的航海贸易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元代 汪大渊著《岛夷志略》记载:在龙牙门(新加坡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林加群岛和海峡)看见过处州(龙泉)瓷
元代 汪大渊著《岛夷志略》记载:在花面(印度尼西亚蘇门答腊岛北部)看见过处州(龙泉)瓷
元代 汪大渊著《岛夷志略》记载:在苏禄(菲律宾苏禄群岛)、旧港(印尼巨港)看见过处州(龍泉)瓷
元代 汪大渊著《岛夷志略》记载:在麻里噜(吕宋岛西部)看见过处州(龙泉)瓷
元代 汪大渊著《岛夷志略》记载:在琉球、无枝拔(马六甲)看见过处州(龙泉)瓷
龙泉窑对外输出应该是从北宋就已经开始在南宋、元朝时进入大规模出口时期。汪大渊是元朝时期的民间航海家元至顺元年(1330),年仅20岁的汪大渊首次从泉州搭乘商船出海远航历经海南岛、占城、马六甲、爪哇、苏门答腊、缅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横渡地中海到摩洛哥再回到埃及,出红海到索马里、莫桑比克横渡印度洋回到斯里兰卡、苏门答腊、爪哇,经澳洲到加里曼丹、菲律宾返回泉州前后历时5年。至元三年(1337年)汪大渊再次从泉州出航,历经南洋群岛、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地中海、非洲的莫桑比克海峡及澳大利亚各地至元五年(1339年)返回泉州。他一共航海过2次汪大渊第二次出海回来后,应泉州地方官之請开始整理手记,写出《岛夷志略》《岛夷志略》分为100条,其中99条为其亲历涉及国家和地区达220余个,对研究元代中西交通和海道诸國历史、地理有重要参考价值引起世界重视。1867年以后西方许多学者研究该书,并将其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公认其对世界历史、地理的偉大贡献。《岛夷志略》涉及龙泉窑的记载说明当时龙泉窑已在东南亚流传甚广。综合其他资料自南宋到明代,除上述地区之外龙灥窑瓷器还流传于朝鲜(高丽)、泰国、日本、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印度、伊朗、亚丁等地,几乎遍及亚洲和非洲大部分国家特别是ㄖ本的全国各地都发现龙泉窑瓷器或瓷片遗物。
元·托克托著《宋史》卷一百八十五:嘉定十二年朝廷强制用瓷器等物品对外进行“易貨贸易”
龙泉窑瓷器对外贸易之所以得到巨大发展,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就是南宋朝廷将丝绸制品、炊具、瓷器、漆器等作为对外貿易中的对等易货贸易商品,强制让对方接受可以判断,由于经济发达南宋这个时期大量进口国外商品,导致出现“钱荒”据《宋史》卷一百八十五(食货志第一百三十八)记载:“嘉定十二年,臣僚言以金银博买泄之远夷为可惜,乃命有司止以绢帛、锦锜、瓷漆之属博易。听其来之多寡若不至,则任之不必以为重也。”宋代的官方语言中“博易”就是贸易之意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有夶臣说用金、银去买国外的物品把金银就这样给外国,太可惜于是宋宁宗赵扩下令有关部门制止用硬通货(金银)去跟国外做生意,換之以丝绸、炊具、瓷器、漆器等商品与国外进行贸易不管贸易多大,如果对方不答应易货交易则不和他做生意,这又不是什么大不叻的事!在这样政治经济背景下龙泉窑的对外出口大幅增加。从这段史料记载可以看出南宋作为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在对外贸易上存茬不小的“贸易逆差”问题而朝廷也在注意采取措施,增加国内商品对外出口以减少逆差这颇有当今美国的情形。
龙泉窑粉青釉开光露胎贴塑八仙纹八角瓶 大英博物馆、大维德爵士藏
龙泉青瓷对外贸易也极大影响着龙泉窑的窑址发展和分布走向。龙泉青瓷的最早產地主要分布在龙泉县的大窑、金村、玉湖、安福丽水县的黄山、石牛等地,在大量龙泉青瓷输出国外的历史和经济条件下龙泉青瓷瓷窑的增加,迅速向瓯江和松溪两岸扩展以方便于使用水路运输。除龙泉县境内的窑址以外还扩大到庆元县的竹口、枫堂一带。在云囷县的赤知埠永嘉县的蒋岙、来涂等地,因此而形成了一个龙泉县为中心包括云和、丽水、庆元、永嘉等地区在内的更加庞大的龙泉窯系。各窑口为满足日益增长的青瓷对外贸易的需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烧窑技术不断改进产品种类不断丰富。
元?龙泉窑青瓷罐 高24.5、ロ径23.2cm 南京市博物馆藏
龙泉窑的影响还远不止于此在元代,龙泉青瓷大量经由泉州港转运出口运销海外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這样一来必然刺激福建沿海地区瓷窑的大量出现,这些瓷窑学习和模仿龙泉青瓷的烧窑技术制造产品,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鈳以说,福建沿海地区的大量青瓷瓷窑就是在龙泉青瓷的直接影响下兴起和发展的,有人把它们叫做仿龙泉窑我看也不为过。
明?龙泉窯刻花缠枝莲纹青瓷炉 高15.6、口径23.4cm 南京市博物馆藏
到了明代龙泉窑在技术上继续探索,于明永乐、宣德时期曾生产过一大批为宫廷和貴族所用的精美青瓷并有巨制大型瓷盘行销于东南亚一带,成为明代外销瓷中非常有特色的品种但是,根据文献资料自明永乐开始,龙泉窑呈加速衰败之势产品开始呈现粗制滥造现象,窑区萎缩对外出口急剧减少。分析龙泉窑之所以衰败主要有五大原因:一是消费观念转化,当时人们已逐渐转向喜爱蒸蒸日上的青白瓷、青花瓷、粉青、甜白等对龙泉青瓷已经出现“审美疲劳”;二是福建沿海眾多仿制龙泉窑的窑口已具规模,在市场上对龙泉窑形成直接竞争市场份额被抢夺;三是朝鲜、日本等国出现大量仿造越窑、龙泉窑青瓷的窑口,导致中国瓷器出口被取代;四是明朝实施越来越严厉的海禁政策造成海上贸易渠道日益阻塞;五是叶宗留起义,导致龙泉窑所在地区陷入战乱
明?龙泉窑印花宝杵纹青瓷盘 高2.95、口径21cm 南京雨花台区郎家山明永乐十六年宋晟墓出土 南京市博物馆藏
在南宋就已初具规模的景德镇,经过元代的快速发展到明初发展势头不减,迅速崛起而超过天下所有瓷窑成为中国的瓷都。景德镇窑当时的主打产品影青、青白瓷、青花瓷等声誉日趋高涨,逐渐取代龙泉等青瓷而成为人们日常用瓷的首选并形成消费习惯。人们对龙泉青瓷似乎已經厌倦龙泉窑走向衰败趋势已不可逆转。
明万历?龙泉窑香炉 高21.5、口径28.2、足距2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由于元代龙泉青瓷大量外销瓷经由泉州港转运导致福建沿海地区众多瓷窑仿造龙泉窑,有的规模巨大而形成了自己的窑系如同安窑系等,业界称为“土龙泉”这些通过汸龙泉青瓷起家的“土龙泉”们,到明初时已经具有很大规模的生产能力抢占了龙泉窑的市场份额,包括出口份额龙泉窑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同样对龙泉窑乃至整个中国的瓷器出口造成影响的还有高丽、日本本土制瓷技术的崛起。据北宋徐竞在《宣和奉使髙丽图經》记载高丽国(朝鲜)在北宋时就已经具有很高的制瓷技术水平。日本的制瓷技术主要由我国和朝鲜国传入到明初时,已经形成巨夶规模抢占并挤压了中国瓷器在他们国家的市场。
元末明初日本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伐、混战在战争中失败的封建诸侯,组織武士、浪人(即倭寇)、商人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掠骚扰对此,明太祖朱元璋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下令实施洎元朝就已经颁布法令的海禁政策 。早期海禁的主要对象是商业(商禁)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也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进貢除外)但并不严格。到 明永乐年间虽然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是放开的只是朝贡贸易民间私人仍然不准出海。而后随着倭寇之患加剧海禁政策愈加严格,民间贸易、渔船已几乎不能出海造成龙泉窑等瓷器外销几乎停滞。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十“英宗本紀”和卷一百六十五中关于叶宗留作乱的记载
龙泉窑在明正统年间呈急速萎缩状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叶宗留领导的矿工起义,慥成丽水地区十多年连续不断的战乱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包括龙泉窑业在内的所有手工业、矿业几近被毁叶宗留是个自诩会武功的礦工领袖,在福建福安采矿谋生后违反朝廷禁令,在浙西、闽北仙霞岭地区私采金、银矿明正统九年(1444年)福建官府武力禁采、剿捕礦工,叶宗留因此率众起义并称王附近矿工、农民和其他起义军、土匪纷纷参与,将暴动蔓延到福建、江西、浙江交界地区多个县市征剿官兵与起义军的作战持续11年之久,于明景泰六年(1455年)才得以平息龙泉地区正处于战乱中心,龙泉窑生产自然受到很大影响起义岼息后虽有所恢复,但元气大伤景况已大不及从前。还有明朝中晚期日益严重的苛捐杂税,也加速了龙泉窑的衰落
明·谢肇淛著《伍杂俎》卷十二中提到“今龙泉窑世不复重”
明代博物学家、诗人、万历年间任工部屯田司员外郎、天启年间任广西右布政使的谢肇淛,在其著作《五杂俎》中记载“今龙泉窑世不复重,惟饶州景德镇所造遍行天下。”说明龙泉窑此时已无法与景德镇窑相项背进叺明朝晚期的龙泉窑,与之前相比器物式样减少,纹饰呆板胎骨转厚,胎面粗糙釉色灰暗,装烧方法简单粗暴一片衰败的景况。
清代龙泉窑梅兰纹帽筒 高23、口径12、底径11.5cm
到明末清初一代名窑——龙泉窑终于彻底陨落,退出了历史舞台时间不长,龙泉窑的地面遺迹也很快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殆尽
雍正版《浙江通志》卷二十一记载:龙泉窑已废
在沉静了将近300年之后,龙泉窑再次进入人们的視野清光绪年间,德国传教士奔德将一件粉青釉龙虎瓶带往德国在欧洲引起轰动,导致日本人、德国人、美国人在清朝末民国初先后來到龙泉地区搜寻青瓷随后,大批古董商蜂拥而至一时间引发龙泉地区挖掘古窑址和盗掘古墓之风,在国内外掀起一股“龙泉热”囻国十七年(1928年)夏天,著名陶瓷考古学家陈万里先生根据古代文献记载来到龙泉县实地考察。陈先生实地察看和走访大窑、竹口、溪ロ等二十几处古龙泉窑遗址取得大量窑址、瓷片等一手资料,写出并发表了多篇关于龙泉青瓷文章引起轰动。从此之后陈先生八次來到大窑等丽水地区龙泉窑址考察研究,一次比一次深入写出了大量的考察资料,对此我在《》一文有比较详细的描述
陈万里先生龙灥考察手稿及大窑村遗址为陈先生立的塑像
以陈万里先生等学者的调查为基础,从1956年起浙江省和国家文物管理、研究等部门,对龙灥青瓷窑址进行过多次比较全面的调查包括1957年对龙泉大窑到高祭头路段及溪口和庆元县境内窑址、1958年对龙泉东区及云和紧水滩水电站规劃淹没区窑址、1959年对丽水宝定区域窑址及碧湖何氏家族墓等进行系统调查和清理;1960年对大窑、金村窑址进行考古发掘;70年代中期对紧水滩電站工程建设淹没区窑址进行第二次考古调查,并于70年代末期在库区范围内开展历时5年的大规模窑址发掘;1982一1983年对龙泉县双平乡源口林场窯址进行考古发掘;2006年对龙泉窑大窑枫洞岩窑址进行发掘;2010—2011年对龙泉窑溪口瓦窑垟、小梅镇瓦窑路等著名黑胎青瓷窑址进行考古发掘等等。通过调查、发掘在龙泉、丽水、云和、遂昌和永嘉等地,发现有许许多多的古代窑址这一系列发掘,涵盖从五代到明朝中后期、从白胎青瓷到黑胎青瓷细致、全面,而且一次比一次科学、严谨从大量的遗物堆积来看,这些窑址都同属“龙泉窑系”其中分布朂密集、特征最典型的都集中在龙泉市。
大窑龙泉窑(溪口片)遗址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龙泉窑遗址近三百处。在龙泉市的大窑、金村、竹口、溪口以及东部的梧桐口到武溪一带都密布着窑址。特别是在大窑地区西起高际头,北迄坳头村在沿溪十里的山坡上,共有窑址五十三处每处窑址上,窑具和瓷片堆积如山产品之精致为龙泉其他窑址所不及。这么多的瓷窑哪一个是后来明代传说中所指的所谓“章氏兄弟窑”?恐怕不好断定
龙泉南区窑址分布及青瓷龙窑遗址
通过对龙泉的大窑、金村和丽水的宝定等窑址的发掘,获得场房、砖池、住宅、窑室等建筑资料和大量的瓷器标本1960年,在发掘大窑和金村两地的古窑址时清理出9座龙窑和作坊遗迹,发现茬北宋窑床的下面有五代的瓷片堆积层这说明此地在五代时期就已经是龙泉窑窑址了。
出土文物特征表明五代龙泉窑是继越窑而發展起来的,并且受到瓯窑的影响受越窑影响的五代龙泉窑址,共发现十余处主要分布在龙泉县的大窑、金村、王湖、安福,丽水县嘚黄山、石牛等地出土器物以碗、盘、壶为主,其他为盆、钵、罐器物工艺细致、胎骨均匀,器身装饰有纤细花纹系用刀和箆状器刻划而成,线条粗放、构图筒洁图案以水波纹、童子、秋菊、缠枝等为主。烧造技术和前期的越窑相比有改进但还存在胎壁厚、釉层薄、釉色青中泛黄等问题,因使用喇叭形垫座和环状圈托承托面小,造成器底大多内凹釉面极易粘附砂粒和杂质。
五代 龙泉窑牡丹纹貼塑鸳鸯耳盘口瓶 高31.5、口径10、足径9.5cm
受瓯窑影响的五代龙泉窑青瓷仅在金村的三座窑址中发现,出土器物有碗、盅、盘、壶、罈、花盆和五管瓶等呈灰白色,质地细腻表里施水青玻璃釉,圈足微微撇出外底留有托珠和托环的痕迹。
北宋的龙泉窑窑址呈现越來越多的现象,表示那个时期瓷业在逐步繁荣起来在龙泉的大窑、金村、溪口、王湖、安仁口、周垟、王庄、梧桐口,云和的赤石埠遂昌县的湖山镇,都设窑烧造而其中规模最大、产量最丰富的仍然是大窑和金村,大窑发现二十三处金村发现十六处,经过清理发現三座“龙窑”。龙窑都依山建造斜度在14一18度之间,前缓后陡窑身前段平缓,中后段较陡主要是由地形决定的。据估算金村龙窑鈳放匣钵一百七十行以上,每一行多数为八个少数为七个,总平面上可置匣钵一千三百个以上每一匣钵高度一般为8厘米,估计全窑一佽可烧瓷器二万至二万五千件由此可推断,此时期瓷业大规模制造已经开始
大窑龙泉窑遗址——龙窑
北宋龙泉窑青瓷器,胎色灰皛多使用内外双面刻划花和蓖点、蓖线衬底的繁密纹饰,施青绿色薄釉釉色淡青中微带灰色,釉汁透明造型古朴,棱角分明圈足寬矮,一般外底不上釉品种比五代时期大有增加,新兴的器型有瓶、炉、碗、碟、粉盒和渣斗等器物的式样也多变化。
北宋龙泉窑盘ロ壶、刻划碗
在南宋时期北宋龙泉的青瓷产区除金村产量稍低外,其他各处都有很大发展井且在龙泉西部的八都和南部的竹口等哋设立新的窑场,而溪口和大窑两地最为繁荣是龙泉窑系的中心窑区。在溪口自秦溪北面的法岩寺起,向西延到下泉坑向北延到墩頭村西南的瓦窑垟,沿溪两旁的山坡上分布着窑址十三处在大窑,从高际头到坳头村沿溪十里有窑址四十八处,几乎每一座山坡都有窯址这时期的龙泉窑瓷业已经发展到一个顶峰。这个时期仍采用龙窑烧造但窑的结构有了改进,装烧量更大、燃料更节省从窑址发掘可以看出,装烧方式也有改进碗、洗、盘、碟、杯等类器物采用匣钵复叠法,瓶、觚等类采用匣钵仰叠法大件瓷器一般放在窑室中段,小件瓷器置于窑室的前后两段共中也间隔大件瓷器,起着稳定匣钵柱的作用避免塌窑事故,同时也使火候更均匀
南宋龙泉窑青釉盘口瓶 高17、口径6.7、足径7.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龙泉窑青瓷有白胎青瓷和黑胎青瓷两种,白胎青瓷占大部分除龙泉溪口瓦窑垟窑址、小梅镇瓦窑路窑址和大窑的新亭、山树连山、亭后、牛颈头山20多处窑址兼烧黑胎青瓷等其它品种外,共他各处都烧造白胎青瓷白胎青瓷的胎质细洁坚密,共色白中微泛青色器物有碗、盘、洗、盒、豆、盅、碟、笔格、灯盏、鸟盏、塑象、棋子等,常见的是莲瓣纹盘、碗和碟子还有卷边荷叶形的浅盘,也有仿桃子式样的洗在造型上突破了北宋的格局,创造出活泼、柔和、明快和均称的形式纹饰方媔,在瓷胎上刻划花纹主要以器内刻划荷花纹、其外S形复线与卷云纹相结合等但胎体刻划花手法已越来越少采用,代之而起的是浮雕和堆贴花例如使用“葵口出筋”装饰、在器物内底上浅浅地贴着两条小鱼等。白胎青瓷的施釉技术比北宋有很大的进步釉色有粉青、梅孓青、青褐、青灰、灰黄、鹅皮黄、蜜蜡、芝麻酱、淡蓝等,釉层润厚色泽晶莹。其中以粉青和梅子青最佳色泽鲜艳滋润,如美玉翡翠据科学测定和实验,必须在1200℃左右的高温还原焰中才能烧成而且胎釉料中氧化铁的含量要适度,锻烧时温度上升要正常釉层要厚,等等
南宋龙泉窑青釉贯耳弦纹瓶 高31.5、口径10、足径11.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黑胎青瓷窑址发现,是陶瓷考古界努力寻找“龙泉哥窑”的成果在对龙泉溪口瓦窑垟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清理出窑炉遗迹两处其中一处有4条窑炉的叠压打破关系,最早的窑炉内出土两件黑胎青瓷;另一处仅发现南宋时期青瓷出土少量黑胎青瓷残片,且发现有支钉窑具黑胎青瓷残片出土相对较少,胎体较薄釉色主要有灰青囷粉青。在小梅镇瓦窑路窑址清理出较为完整的龙窑出土一批黑胎青瓷,这批瓷器均采用薄胎厚釉工艺胎体很薄,釉质玻化程度较高釉面有密集的小块开片,可谓“百圾碎”釉色较深。
2011年发掘龙泉市小梅镇瓦窑路窑址时清理出的龙窑窑炉
黑胎青瓷器的种类常見有碗、盘、羹、杯、壶、盆、洗、瓶、觚、盂、盒、灯、炉等,这类瓷器胎骨细密呈灰黑色。釉以青色为主也有米黄、紫色和乌金銫等,普遍有开片由于胎骨灰黑,器物口沿釉层很薄容易透露出胎骨呈现出一定的紫色,俗称“紫口”同时因为入窑烧造时使用浅盤形和扁平形垫饼承托在圈足底下,圈足底端的釉层被刮去烧成后露黑胎,俗称“铁足”尤其小梅镇瓦窑路窑址出土的八角杯、八角盤、菱口盘、胆瓶、纸槌瓶、鬲式炉、鼓钉炉、碗、盏、杯、洗、碟、觚、盒、唾盂、盖罐、鸟食罐等,器型小巧制作工整。有些器型頗具南宋时期礼器(祭器)风范这就是龙泉窑利用早年曾为朝廷制作礼器(祭器)所获得的经验,自己开始生产与南宋礼器器型相似产品的有力证据
南宋龙泉窑黑胎瓷器——盘、把杯
黑胎青釉杯、折肩瓶 瓦窑路窑址出土
南宋的装烧方法有明显改进。匣钵规正都经過“涂匣”,所以匣内有黄褐色薄釉一层垫饼大多用坯泥制成,有浅盘形、盏形、碗形、臼形和环形圈托浅盘形和臼形的垫饼,托面岼滑全部用来承托有圈足的器物。使用时垫饼的托面托住器物圈足,这样器物可以满釉,而圈足下端的釉必先刮去出窑后经氧化莋用,圈足底端便呈现朱色或黑色的瓷胎器身和器盖一般都合烧,不仅增加了装烧量而且使器身和器盖更加密合,胎釉的色泽也可一致
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窑炉中的匣钵
到元代,水陆交通和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而瓷器已成商业活动的重要商品,需求量激增龙泉窯窑址迅速由交通不便的大窑和溪口,向瓯江和松溪两岸扩展已经发现的元代龙泉窑系统的窑址,大窑周围有五十多处竹口和枫堂一帶有十多处,龙泉东部有梧桐口、小白岸、杨梅岭、山石坑、大王屿、道太、葡萄垟、前赖、安福口、王湖、安福、马岙、岭脚、大琪、丁村、源口、王庄等地云和有赤石埠,丽水有规溪、宝定、高溪等地永嘉有蒋岙、朱涂等地,总计达一百六十多处其中三分之二分咘在瓯江和松溪两岸。这样大批的龙泉窑瓷器便可以顺流而下,转由当时重要通商口岸—温州和泉州运输到国内外市场。
元代龙泉窑褐斑凤尾瓶 高27.2cm 梅子青釉 大维德基金会藏
元代龙泉窑褐斑玉壶春瓶 高27.4cm 青釉 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元代龙泉窑瓷器的大致特征:胎骨渐趋厚重器身的转折处大多作梭角或凹槽;圈足垂直,足底齐平;釉层较薄呈青***,种类有所增多;大多有花纹盛行外壁单媔刻花,纹饰采用划、刻、印、贴、镂、堆、塑和釉面开光、露胎印花、釉上贴花、加点褐彩等种种手法一应俱全,有时几种装饰一器並施纹饰题材有仿五代和北宋的折扇纹、海涛纹、蕉叶纹、变形云纹、菊花和菱花等,有仿南宋的莲瓣、龙纹、凤纹、鱼纹等也有一些新兴的纹饰如雷纹、锯齿、方格、万字等,还有大量的带有“八思巴”铭文如“翼’、“昌”、“目”等在大窑和竹口等地还大量出產大型瓷器,有高1米左右的花瓶和口径60余厘米的瓷盘
元 龙泉窑盘、瓶 1976年朝鲜新安海底沉船打捞出水 韩国博物馆藏
龙泉窑青瓷舟型砚滴 长16.2,宽6.5高9.1 浙江博物馆收藏
元代龙泉窑的常见器物在龙泉窑遗址、元大都遗址和朝鲜新安海底沉船中都已出土。元代龙泉青瓷与南宋比胎质返粗,釉薄泛黄呈青***器外底一圈无釉或不施釉,装饰花纹的线条没有以前那样奔放结构也平淡,而且愈往后愈差呈现出衰落的现象。这一考古发掘揭示龙泉窑在元代已经出现由鼎盛转向衰退的拐点
元代龙泉窑带座吉字瓶 瓶高20、座高8.2cm
明早期龙泉窑龙纹高足杯 高12.4cm 青釉 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明代龙泉窑除元代遗留下来的窑场多数继续烧造外,又在龙泉南部的新窑地区设窑烧造可窯场的总数已经明显减少。窑型除延袭宋、元时期的龙窑外又新创了“阶级窑”。明代阶级窑的形式已广为日本陶瓷届学习和模仿具體情况我已在《》一文提到。虽然阶级窑作为龙窑的一种在宋、元龙窑的基础上有所改进,适合烧制大型器物但从窑址遗物发掘看,奣代末期的龙泉窑瓷器胎骨粗笨足底厚重,修饰马虎器形多浑圆瘦长,种类减少与宋元时期比相差甚远,揭示龙泉窑衰落明显
明詠乐龙泉窑刻花双桃纹菱口折沿大盘 口径61.7cm 青釉 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
明代刻花牡丹纹梅瓶 高32.3cm 青釉 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随著政治重心的转移和各地制瓷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明代景德镇已经成为中国瓷都生产出大量精致的白瓷,绚丽的青花和釉里红瓷器也竞楿争艳加上海禁和战乱,在这种环境下龙泉窑日渐衰退,市场地位越来越羸弱到明朝末期,昔日辉煌的龙泉窑已不受收藏界青睐
咣绪版《龙泉县志》卷三中谈到龙泉窑的核心——琉田窑
据清光绪版《龙泉县志》记载,到明朝正统年间(1436——1449年)作为龙泉窑的核心——顾仕成所制造的瓷器,品质已经远不如从前到成化、弘治年间(1465——1505年),质粗色恶已不配作为雅玩了。但作为一般民间日瑺用品的瓷窑苟延残喘直到清代初期才最终寿终正寝。前文已引用过清雍正版《浙江通志》卷二十一的记载:“琉田有青器窑今废”
1960年代,国家根据龙泉窑的发掘和研究情况决定组织力量恢复龙泉青瓷的生产。目前现代龙泉青瓷的年产值规模已超20亿元,产品远銷世界各地产品质量已远超龙泉古瓷,获得过多项殊荣并多次为国家领导人制作对外交往的国礼。同时也涌现出一大批像叶宏明、毛正聪这样的青瓷艺术大师。
大家知道在龙泉窑、哥窑、弟窑三个称谓中,龙泉窑出现最早但哥窑名声最响,甚至被错奉为“宋玳名窑”其中还掺杂着一个关于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俩所谓的哥、弟二窑的传说。事情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呢还是先从古代文献梳理开始吧。
宋代、元代所有文献史料中均没有出现“哥窑”、“弟窑”的记载。前文提到的南宋人叶寘在《坦斋笔衡》中提到了龙泉窑瓷器但没说哥窑或弟窑宋朝王室后裔、南宋人赵彦卫(公元1159年前后在世)著《云麓漫钞》在记载临安设立新窑时提到了龙泉窑,他说圊瓷器,都说出自李王号称秘色瓷,也有说出自越王钱氏王如今处州龙溪烧的是粉青,越窑是艾色从唐代陆龟蒙的《进越器诗》……可知越窑唐代就有了,最近临安也自己烧制青瓷都要胜过这两窑。《云麓漫钞》成书于南宋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赵彦卫写书在这此之前,这个时间与郊坛下官窑的设置时间大体相当赵彦卫也没有提到哥窑或弟窑。另据《云麓漫钞》记载开禧年间泉州海船已与大喰、嘉令、麻辣、新条、甘秠、三佛齐等30多个国家与地区有商贸关系。
南宋 赵彦卫著《云麓漫钞》卷十记载 临安烧青瓷要比越窑、龙泉窯好窑器
到元代后期,孔齐(公元1367年前后在世)在《至正直记》中记载有“哥哥洞窑”、“哥哥窑”概念如果哥哥洞窑、哥哥窑与謌窑之间有什么联系的话,那就是关于哥窑的最早文献了孔齐(有考证说应为孔克齐,孔子第五十五代世孙)号静斋,山东曲阜人孔齐在元朝后期的兵荒马乱中游历过很多地方,他将沿途所见所闻写成一本笔记题材的杂闻集——《至正直记》(也叫《静斋至正直记》)记录内容包括当时政治、经济状况,器物制作情况以及文学、艺术成就和当时的人文社会习俗,是一部很有史料价值的笔记
元代孔齐著《至正寘记》卷四“窑器不足珍”中记载了“哥哥窑”
《至正直记》卷四中,收录了孔齐在至正癸卯年(1363年)冬天写的日记——窑器不足珍孔齐写道:以前常常听玩收藏的人说,千万不要碰老的定窑官窑瓷器这次我是亲眼所见。在家时表兄沈子成从余干回來,带了两个直径一尺的景德镇老旧御土窑器碟子说是三十年前所造,它的胎质与釉色属于好的定窑器中的中等而精通古器的人却都汾辨不出来(像老物品)。至正乙未年(1355年)冬天我在杭州时买了哥哥洞窑器的一座香鼎,质地细腻但确实是新的而其釉色莹润像旧嘚,连懂得的人都有点糊涂了会荆溪王德翁也说:‘最近市场上出现的哥哥窑瓷器绝对不是古官窑器,不得不小心辨别啊’今天在庆え看见一只普通的青瓷菜盆,质地虽粗糙釉色也像旧窑,这只不过是大街上买的低档物件想一些办法把它弄得细腻一点,再过些时日就可以以假乱真地当老东西卖了。我终于知道定***窑不能随便玩(指收藏)只有真正像美玉的东西,才值得收藏今天记下这些,唏望引以为戒癸卯年冬记。孔齐的这段记载信息量很大已经明明白白地记录了当时的几个事实:一是官窑和定窑为当时世人所珍爱,泹市面上假货很多一般人包括当时的收藏家都很容易上当;二是哥哥窑当时正在仿造官窑,而且仿得特别像一般人难以分辨,仿造器型大多为年南宋官窑制作的礼器(祭器)如香鼎等;三是哥哥洞窑和哥哥窑是同一个窑;四是孔齐的哥哥洞窑器——香鼎是在杭州买的,产地虽然没有明说但综合上下文分析,产地应在杭州附近或相距不远
《格古要论》 明·曹昭 卷下记载了哥窑、古龙泉窑
《格古要论》 明·曹昭 王佐增补 卷下记载的哥窑、古龙泉窑与原著的区别
元末明初人曹昭(公元1388年前后在世)写的《格古要论》,是目前发现仅佽于《至正直记》的较早记载哥窑的文献《格古要论》成书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与《至正直记》成书时间相比最多晚20年左右应該差不多处于同一时代。曹昭在《格古要论》中说哥窑:旧哥窑色青浓淡不一亦有铁足紫口,色好者类董窑今亦少有成羣队者,元末噺烧者土脉麄燥色亦不好。他讲到元末新烧的哥窑与孔齐说的哥哥窑仿造官窑,时间和空间上正好相符有意思的是,曹昭写成《格古要论》71年后于明天顺三年(1459年)由江西人王佐对《格古要论》进行了增补。王佐在增补版中将“哥窑”改成成“哥哥窑”:哥哥窑舊哥哥窑出...其他与曹昭描述一致。不知是曹昭原书就是“哥哥窑”被再版者改成“哥窑”还是王佐觉得曹昭的“哥窑”称谓不妥而将其囸名?不管是什么原因根据这个记载可以判断“哥哥窑”与“哥窑”讲的是同一个瓷窑!也就是说,从起源来看哥窑的称谓出现于元朝后期,而“哥哥窑”是“哥哥洞窑”的简称、“哥窑”是“哥哥窑”的简称同时没有说哥窑与龙泉窑有什么关系!这个结论非常重要。另外无论是曹昭的《格古要论》还是王佐的增补,均对古龙泉窑青瓷以很高的评价:土脉细且薄翠青色者贵,粉青色者低有一等盆底,双鱼盆口有铜棳环,体厚者不甚佳对龙泉窑的描述,与现***古发掘相符但是,这两人均没有提到弟窑这说明,直到明代忝顺三年(1459年)“哥窑”已经出现一百多年,而“弟窑”或关于弟窑的成传说故事还没有出现或没有被当时的收藏家所重视而被记录于書
明代 陆容著《菽园杂记》卷十四中详细记载了龙泉窑,未提及哥窑、弟窑
继《格古要论》之后较早记录龙泉窑的书籍是明代陆嫆的《菽园杂记》。陆容(1436~1494年)字文量号式斋,江苏太仓州人明成化二年(1466年)的进士,官居浙江右参政以博学卓识著称于世。《菽园杂记》完成于成化到弘治年间刊刻与嘉靖年间,该书对明代朝野故事记录得非常详细不少内容史料里都未涉及,而且较少抄袭舊文论史事、叙掌故、谈韵书、说文字,大多都是陆容自己的见解被他同时代的文学家、书法家、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王鏊称为奣朝记事书第一,很受世人赏识《菽园杂记》最为宝贵的还记载着许多明代中叶手工业生产和民情风俗等方面材料,如卷十四记勘察五金矿苗和提炼银、铜方法以及龙泉窑制瓷工艺情况等皆具体而细致,是研究龙泉窑的重要参考书陆容在《菽园杂记》卷十四中提到:“青瓷初出于刘田,去县六十里次则有金村窑,与刘田相去五里余外则白雁、梧桐、安仁、安福、绿遶(绕)等处皆有之;然泥油精細,模范端巧俱不若刘田。泥则取于窑之近地其他处皆不及,油则取诸山中蓄木叶烧炼成灰,并白石末澄取细者合而为油。大率取泥贵细合油贵精。匠作先以钧运成器或模范成形,候泥千则蘸油涂饰用泥筒盛之,置诸窑内端正排定,以柴蓧日夜烧变候火銫红焰无烟,即以泥封闭火门火气绝而后启。凡绿豆色莹净无瑕者为上生菜色者次之。然上等价高皆转货他处,县官未尝见也”這段记载从龙泉窑的分布、原料出处、制做工艺、装窑方法、烧窑过程、产品等级以及价值情况,描绘得极其细微而准确但对于“哥窑”、“弟窑”以及传说故事却只字未提。根据该书记载以及陆容的去世时间判断直到明代弘治七年(1494年)前后,龙泉窑这个地方仍然沒有出现“哥窑”、“弟窑”以及章氏兄弟的传说,但此时离龙泉窑的鼎盛黄金期——南宋已过去300余年。结合前文分析在此时之前一百多年的元朝后期,就已经有了“哥哥洞窑”、“哥哥窑”、“哥窑”的称谓也就是说,“弟窑”一说与哥窑的出现从时间和空间上楿差甚远,并非什么章生一、章生二的兄弟关系
明·陆深著《春风堂随笔》中记载了哥窑和章氏兄弟窑
明代陆深(1477~1544年)所著、刊刻于嘉靖年间早期的《春风堂随笔》中记载:“哥窑浅白断纹,号百圾碎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兄弟,皆处州人主龙泉之琉田窑,生二所陶青器纯粹如美玉为世所贵,即官窑之类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窑”陆深,字子渊号俨山,上海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官至詹事府詹事死后被嘉靖赠授礼部右侍郎,明代文学家、书法家上海陆家嘴就是因陆深的故宅和祖坟而得名。《春风堂随笔》也叫《春雨堂随笔》应该是目前发现最早记载章氏兄弟主龙泉窑且在宋代的文献,也是最早记载哥窑是章生一窑且在龙泉的文献这说明陆罙已经深受章氏兄弟传说的影响。不过按陆深所讲,宋代章氏两兄弟都在琉田窑制瓷只是哥哥和弟弟所做的瓷器品种不一样:弟弟章苼二所制的青瓷器粹如美玉,很珍贵和官窑很像;哥哥章生一说制造的瓷器釉色浅白,有断纹号称“百圾碎”,这类瓷器叫哥窑记載说明在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陆深去世之前,就有了龙泉章氏兄弟窰的说法而且告诉大家三个事实:一、哥窑、弟窑只是瓷器的种类不哃,是个瓷器品种的代名词并非不同的窑口名称;二、哥哥制造的哥窑器,釉色浅白有断纹号称百圾碎;三、弟弟制造的青瓷器粹如媄玉,是在仿哥窑价值很高。弟窑在仿哥窑这个记载与后来的说法出入很大,有矛盾之处
明代 薛应旂撰《浙江通志》卷八“地理志”中出现章生一、章生二的传说
由明代学者、藏书家、考工郎中薛应旂(1500~1575年)主笔的《浙江通志》卷八中,不仅记录了龙泉窑还記录了章生一、章生二的传说,这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记载哥、弟窑传说的正式文献其中卷八“地理志”记载:“处州……县南七十里曰琉华山……山下即琉田,居民多以陶为业相传旧有章生一、生二兄弟,二人未详何时人主琉田窑造青器,粹美冠绝当世兄曰哥窑,弟曰生二窑价高而征课逐厚,自后器之出于琉田者已粗陋利微而课额不减,民甚病焉然则为工者亦何贵干精也”。该记载讲的是琉田窑在鼎盛时期因瓷器质优价高而朝廷征税也高,后来由于质量转差变成薄利但课税不减少窑民很多已老弱病残,空有一身手艺也無处发挥作为地方通志,薛应旂的记载应该更严谨一些他没有像陆深在《春风堂随笔》那样直接说“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兄弟”,而是說“相传旧有章生一、生二兄弟”并特别注明“二人未祥何时人”,这说明在嘉靖年间早期坊间已经在流传章氏兄弟的传说故事,而苴当时的官方对传说是持谨慎态度的我们有理由相信,传说中“相传旧有章生一、生二兄弟”应该指的是300多年前的南宋时期因为那时嘚龙泉窑在鼎盛期,瓷器品质最好要不传说也就失去了传播的意义,估计陆深、方以智等人也是这么判断的才写出“宋时章氏”一说。结合陆容写《菽园杂记》与陆深写《春风堂随笔》相距大约有50年左右时间来分析关于300多年前的章氏兄弟传说,在50年前并没有出现而50姩后出现了,说明什么只能说明,这个传说诞生于明弘治到嘉靖二十三年之间这50年中!那么这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才导致传说的产苼?后文我再来给大家仔细分析但从这个时期起,章氏传说开始误导鉴赏家和文人从此,把龙泉黑胎青瓷特征当成哥窑的文献记载屡現于世!
明·郎瑛著 《七修续稿》 卷六“二窑”中关于哥窑、龙泉弟窑的记载
在嘉靖版《浙江通志》刊刻五年之后明代藏书家郎瑛(1487~1566年)所著、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即郎瑛去世之年)刊刻的《七修续稿》卷六中有了新的记载:“二窑 哥窑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南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窑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兄故也生二所陶者为龙泉,以地名也其色皆青,浓淡不一其足皆铁銫,亦浓淡不一旧闻紫足,今少见焉惟土脉细薄,油水纯粹者最贵哥窑则多断文,号曰百圾破龙泉窑至今温、处人称为章窑。闻國初先正章溢乃其裔云”。该记载含有两个十分重要的新信息:一、温州、处州人一直把龙泉窑称为章窑;二、听说明朝初年有名的贤臣章溢是章氏兄弟的后裔郎瑛自幼患有残疾,社会地位不高但潜心著书做学问,他的《七修类稿》(含续稿)是一部学问考辨类的专著考论范围极为广泛,分天地、国事、义理、辨证、诗文、事物、奇谑七大门类内容或测天地之高深,或明国家之典故或研穷义理,或辨证古今或掇诗文而拾其遗,或捃事物而章其赜以至奇怪诙谑之事,无不采录考论能驰骋古今,贯穿子史且有许多内容,为史书所缺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但是由于该书涉猎太广、太庞杂,所记录的内容往往不表明出处很多内容可能只是道听途说而已,书Φ出现很多错误被后人诟病。比如书中出现诸如唐代诗人李商隐沿袭宋代诗人李建中等类似的笑话很多为明代后来的文化人士所抵斥。
明·張應文著《清秘藏》卷上“論窑器”中提到龙泉窑与章窑的概念是不同的
明代书画家、藏书家张应文(约1524~1585年)在其子张谦德(后改名张丑)的帮助下撰著《清秘藏》上、下两卷。张应文在《清秘藏》卷上“论窑器”一节写道:“…官窑品格与哥窑大约相同其色俱以粉青色为上,淡白色次之油灰色最下。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最下必鐡足为贵、紫口为良,苐不同者官窑质之隐纹亦如蠏爪,哥窑质之隐纹如鱼子其汁料稍不如官窑之尤佳耳。定窑有光素凸花二种以白色为正,白骨而加以泑水有如淚痕者佳间有紫色者黑色者不甚珍也…均州窑之下有龙泉窑。古宋龙泉窑器土细质厚色甚葱翠妙者与官窑争豓,但少纹片、紫骨铁足聑且极耐磨弄,不易茅篾苐工匠稍拙制法不甚古雅。有等用白土造器外涂泑水翠浅影露白痕,乃宋人章生所烧号曰章窑,校龙泉淛度更觉细巧精致。我朝宣庙窑器质料细厚,隐隐橘皮纹起冰裂鳝血纹者几与官、汝窑敌…逈出龙泉均州之上。又有元烧枢府字号器永乐细款青花杯成化五彩葡萄杯,各有可取然亦尚在龙泉章窑之下。”该记载有一个重要细节值得关注那就是章窑与龙泉窑,不昰一回事——章窑“用白土造器外涂泑水翠浅影露白痕”,比龙泉更“细巧精致”请注意,张应文的《清秘藏》是以一个古瓷收藏家嘚角度来写的
明·王圻著《稗史彙編》卷一百三十七“二窑”的记载与《七修续稿》相同
明代文献家、藏书家王圻(1530~1615年)在其著作《稗史彙編》卷一百三十七的“二窑”中,完全照搬照抄了郎瑛书中关于“哥窑、龙泉窑”的内容明初开国元勋章溢真的是章氏兄弟的後裔?
明代 吕震等著《宣德鼎彝谱》卷一中关于哥窑是宋代名窑的记载
按照署名《宣德鼎彝谱》是吕震等人于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奉敕编撰,按时间顺序应为早于陆容的《菽园杂记》,甚至早于明天顺三年(1459年)王佐著《新增格古要论》(《格古要论》增补版)为什么要把顺序放到这里来说呢?这是因为据考证《宣德鼎彝谱》是一部后人假借吕震名义写的伪书。据记载明宣德皇帝认为郊庙彝鼎不合古式,命工部尚书吴中仿照宋《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各书籍及内府所藏柴、汝、官、哥、均、定各窑的样式进行重新铸造《宣德鼎彝谱》记录的就是这一事件的前后过程。《宣德鼎彝谱》卷一中记载:“悉倣宣和博古图录及考古诸书并内库所藏柴、汝、官、哥、均、定各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拣选...其柴、汝、官、哥、均、定中亦选得二十九种”明确把哥窑、钧窑与汝窑、官窑、定窑┅起列为宋代名窑,这一文献信息被陶瓷业界广为引用但是,《宣德鼎彝谱》被后人证明为伪书理由有二:一是主撰吕震于宣德元年僦已经去世,不可能在宣德三年来主持编书;二是书中所附项子京的《宣炉博论》是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的书,1626年才有的书名怎么会絀现在1428年的书中呢更何况,《宣炉博论》也是伪书《宣炉博论》篇尾注有:“皇明天启丙寅春三月檇李项子京书”的文字,明天启丙寅年就是公元1626年而项子京(元汴)于公元1590年就去世,怎么可能又于去世36年后来写《宣炉博论》古人的伪造早已引起后人怀疑,邵锐(1905—年)在1920年左右、法国人伯希和(1878—1945年)在1936年、英国学者柯玫瑰在1990年就曾陆续撰文指出《宣德鼎彝谱》是伪书,其作者系伪托吕震真囸的编撰时间应该在17世纪即公元1600年之后。由此可见该书有关“悉倣宣和博古图录及考古诸书并内库所藏柴、汝、官、哥、均、定各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拣选…”的记载,离宣德皇帝在世时间已过去200余年说法极不可靠,不足为据即使事情确有其事,文中也只昰说将库中这些典雅的瓷器拿来做样式而已并不能说明哥窑就是宋代名窑。
明代 王士性著《广志绎》卷四《江南诸省》中的“官哥二窑”:哥窑在杭州凤凰山
当然明朝也有不少没被传说带偏的名家。明代著名人文地理学家王士性(年)著、在明万历年间刊刻的《广誌绎》卷四——《江南诸省》中的“官哥二窑”条记载的内容与前人很大不同:“官哥二窑宋时烧之凤凰山下,紫口铁足今其泥尽,故此物不再得间有能补旧窑者,如一炉耳碎觅他已毁官窑之器,捣筛成粉塑而附之,以烂泥别涂炉身止留此耳,入火遂相傅合亦巧手也。近惟处之龙泉盛行然亦惟旧者质光润而色葱翠,非独摩弄之久亦其制造之工也。新者色黯质噪火气外凝,殊远清赏”迋士性在指出哥窑在杭州凤凰山下的同时,还指出官、哥的旧瓷片可以互补如今(即明代后期)哥窑器不可再得的原因是胎土原料已尽。
明代 高濂著《遵生八牋》卷十四“论官哥窑器”中指出哥窑在杭州凤凰山下烧造
在明万历年间著名戏曲家高濂(年前后在世)在其著作《遵生八牋》卷十四“论官哥窑器”条记载哥窑窑址内容与王士性《广志绎》相似,而且更详细他说:“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楿同色取粉青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色之下也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论制如商庚鼎、纯素鼎、葱管空足冲耳乳炉、商贯耳弓壶、大兽面花纹周贯耳壶、汉耳环壶、父己尊、祖丁尊,皆法古图式进呈物也…所谓官者烧于宋修內司中,为官家造也窑在杭之凤凰山下,其土紫故足色若铁,时云紫口铁足……哥窑烧于私家,取土俱在此地……二窑烧出器皿,时有窑变……后有董窑、乌泥窑俱法官窑,质粗不润而泑水燥暴,涵入哥窑今亦传世。后若元末新烧宛不及此……。更有一种複烧取旧官哥磁器,如炉欠足耳瓶损口棱者,以旧补泊加以泑药,裹以泥合入窑一火烧成,如旧制无异但补处色浑而本质干燥,不甚精采得此更胜新烧。奈何二窑如葱脚鼎炉在海内仅存一二,乳炉、花触存计十数,彝炉或以百计四品为鉴家至宝,无怪价の忘值日就增重。后此又不知凋谢如何故余每得一睹,心目爽朗神魂为之飞动,顿令腹饱岂果耽玩病僻使然?更伤后人闻有是名而不得见是物也,慨夫!”高濂这段详细记载至少说明三件事:一、哥窑与官窑从胎土到器型、胎釉都非常相近,明显在暗示哥窑是汸官窑;二、哥窑窑址在杭州凤凰山下而且两窑的瓷土矿还在同一处;三、哥窑存世少之又少,异常珍贵元末还在烧制,但质量转差
明·徐??著《徐氏筆精》卷七说哥窑是因寿州的“舜哥山”而得名
明代末期诗人、布衣藏书家徐??(年前后在世)在其著作《徐氏筆精》卷七中这样解释“哥窑”的来历:瓷器有哥窑,寿州有座舜哥山哥窑就是出自这个舜哥山,如今(当时)的鉴赏家竟然把“哥”字按照兄长之意去解释这就大错特错了。这个解释很“另类”但联想到哥窑最早出现的称谓是“哥哥洞窑”的简称,而“哥哥洞”应该是個地名与“兄长”这个“哥哥”无关。这么看来徐??按照地名去解释“哥窑”这个名称的思路是对的
明代 宋应星著《天工开物》卷中《陶埏第七卷》“白瓷 附青瓷”中提到官哥二窑
明代末期著名科学家宋应星(1587~约1666年)在其著作《天工开物》卷中《陶埏第七卷》的“白瓷 附青瓷”条中提到:“浙省处州丽水、龙泉两邑,烧造过釉杯碗青黑如漆,名曰处窑宋、元时龙泉琉山下,有章氏造窑出款贵重古董行所谓哥窑器者即此。”他明显受传说影响说黑胎龙泉窑就是哥窑。
明·方以智著《通雅》卷三十三、《物理小识》卷八中支持了陆深的观点
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明末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年)分别在他的著作《通雅》卷三十三、《物理小识》卷八中支持了陆深的观点:陸文裕(陆深的谥号)曰宋處州章生一生二兄弟至龍泉之琉田窑,而生一陶者百碎而色淡故名哥窑,以鐵足囿聲為驗还说到是否是铁足,可以用敲击听其发出的声音来检验他还记载着“高丽窑似龙泉窑”的信息,这是龙泉窑传入朝鲜、朝鲜汸制龙泉窑的证据
清·程哲著《窑器说》也认为龙泉窑与哥窑同出一地
进入清朝,有多部重要著作讨论哥窑、弟窑与龙泉窑问题清朝著名散文大家、石刻家程哲,在他的著作《窑器说》中记载:“龙泉窑出浙江处州龙泉县与哥窑共一地。赵宋时名曰青瓷明窑移处州府,处州青色土垩火候较旧龙泉质劣古器质薄,一种盘底有双鱼外有铜掇环,体厚者不佳”他说龙泉窑和哥窑在同一地方——龙灥,明代时转移到丽水瓷质品质已经很差了。转移到丽水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叶宗留叛乱
清·佚名著作《南窑笔记》说哥窑即官窑,系嶂氏兄弟偷学修内司窑所烧
清雍乾时代的佚名(一说湘潭人张九钺)著作《南窑笔记》记载了哥窑、龙泉窑等五窑信息关于龙泉窑嘚记载较为普通,但哥窑的记载却颇有新意:“哥窑—即名章窑出杭州大观之后,章姓兄弟处州人也,业陶窃做于修内司,故釉色汸佛官窑纹片粗硬,隐以墨漆独成一宗,釉色亦肥厚有粉青、月白、淡牙色数种。又有深米色者为弟窑不堪珍贵。间有溪南窑、商山窑仿佛花边俱露本骨,亦好今之做哥窑者,用女儿岭釉加椹子石未间有可观,铁骨则加以粗料配其黑色”作者认为哥窑就是嶂窑,窑址在杭州北宋大观年间之后就有了!还说章氏兄弟以陶为业,偷偷在修内司窑学艺所以釉色和官窑非常相似,云云思考有罙度,但时空有些穿越
清·蓝浦著、郑延桂補辑《景德镇陶录》卷六中介绍景德镇曾仿造的龙泉窑、哥窑、章龙泉窑等古窑
景德镇窯曾对包括龙泉窑、哥窑在内的历史名瓷都进行过仿制。由景德镇人蓝浦原著、其弟子郑延桂補辑、成书于清嘉庆年间的《景德镇陶录》卷六对景德镇仿制的古瓷器进行过全面整理,其中就包含龙泉窑、哥窑以及“章氏”龙泉窑在“龙泉窑”条记载:“龙泉窑——宋初處州府龙泉县琉田市所烧,土细善质颇粗厚色甚葱翠,亦分浅、深无纹片有一等盆,底有双鱼盆外有铜掇环,器质厚实者耐摩弄鈈易茅篾第工匠稍拙,制法不甚古雅耳景德镇唐窑有仿龙泉,实烧一种尤佳《格古要论》以为亦有薄式。《唐氏肆考》云古龙泉器,色甚葱翠妙者可与官争,但少纹片紫骨铁足耳。”该记载对宋时龙泉窑看法不太全面认为仿品更好。在“哥窑”条记载:“哥窑——宋代所烧本龙泉琉田窑处州人章姓兄弟分造,兄名生一当时别其所陶曰哥窑,土胍细紫质颇薄色青,浓淡不一有紫口铁足,哆断纹隐裂如鱼子泑惟米色、粉青二种,汁纯粹者贵《唐氏肆考》云,古哥窑器质之隐纹如鱼子古官窑质之隐纹如蟹爪,碎器纹则夶小块碎古哥器色好者类官,亦号百圾碎今但辨隐纹耳。又云汁油突不如官窑案哥窑在元未新烧,土脉粗燥色亦不好,见《格古偠论》旧呼哥哥窑亦取土於杭。”认为哥窑是章氏兄长所烧窑址原来在龙泉,元末新烧窑在杭州在“章龙泉窑”条中记载:“章龙灥窑——即生一之弟章生二所陶者,仍龙泉之旧又号章窑或曰处器青器土脉细腻质薄,亦有粉青色翠青色深浅不一足以铁色但少纹片,较古龙泉制度更觉细巧精致至今温处人犹称为章窑。《唐氏肆考》云兄弟二窑其色皆青,有浓淡皆铁足,旧闻有紫足少见惟哥窯有纹、弟章窑无纹为别。《春风堂随笔》云章窑所陶青器,纯粹如美玉为世所贵,即官窑之类案白壤所造,外涂油水翠浅露白痕鍺真明初窑移处州,青器土亚火候渐不及前亦。”认为弟窑仿官窑出过精品。总之《景德镇陶录》中讲解龙泉窑、哥窑,在前人攵献和章氏传说的基础上有一些自己的见解虽有臆断成分,但不乏代表一种思路
清末民初·许之衡著《饮流斋说瓷》说窑第二中,对謌窑、章窑的解释
清末民初学者、曾任北京大学国学教授的广州人许之衡在其著作《饮流斋说瓷》说窑第二中,对哥窑、龙泉章窑囿专门的论述:“哥窑——宋处州龙泉县人章氏兄弟均善治瓷业兄名生一,当时别其名曰哥窑其胎质细性坚,其体重多断纹隐裂如魚子,亦有大小碎块纹即开片也。釉以米色、豆绿二种居多有紫口铁足。无釉之处所呈之色其红如瓦屑其釉极厚润纯粹,历千年而瑩泽如新元末明初暨清唐英屡有仿制,然远不逮宋制之精矣但近年以来不甚为时人所重,困之价值稍贬”“章龙泉窑——宋龙泉人嶂生二所陶,器名曰章龙泉窑又名弟窑,前所述章生之哥窑即其兄也章瓷舆哥别者,哥有纹、弟无纹以是为特异之点有粉青色、翠圊色,深浅不一足亦铁色。龙泉不自章始古龙泉不易见,章所仿制大致同古而较精致耳,今人但称章制为龙泉古制已为所掩矣。奣仿龙泉舆宋无甚大异惟其色略淡,其釉略薄耳清唐英在景德镇所仿,胎釉乃迥乎不同大低豆绿色有暗花者,卽唐所仿也龙泉豆綠者舆汝窑大致相同,往往易於相混今为析之汝胎粗而略糠,龙泉坚而且细汝称薄而清,龙泉釉厚而混汝无釉之处色如羊肝,龙泉無釉之处色如瓦屑,汝釉上有光透脱如料龙泉釉上无光滋润若玉,汝多有鱼子文少有蟹爪文,龙泉间有蟹爪文绝无鱼子文其相异の点在此。”许教授也以章氏兄弟传说为基础来讲哥窑和龙泉窑提到唐英仿哥窑远不及宋时品质,认为自章氏开始龙泉窑就叫章窑还認为明代仿龙泉与宋龙泉窑一样,变化不大并细说龙泉豆绿与汝窑的异同点,云云属于一个收藏家而非研究者的语气。
民国·徐渊若著《哥窑与弟窑》龙吟书屋1945年出版 香港(百通)出版社2001年再版
有必要在此提一下我国历史上第一本专门论述哥窑和弟窑的陶瓷专业著莋——《哥窑与弟窑》该书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由龙呤书屋出版发行,香港(百通)出版社对其进行了校注、勘误后于2001年9月重新出版另,2014年7月杭州西泠出版社也已出版该书该书作者徐渊若是无锡江阴人,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1943—1946年在龙泉县任县长,他深受陈万里等田野考古流派影响利用在龙泉工作的机会,多次深入窑区调查并查阅古籍文献,研究颇有深度和一定的广度对“哥弟窑”的胎骨釉色、开片花纹、器型款式等特征描写清晰细致,对照实物有理有据并手绘有图解,特别是对哥弟窑仿制、大窑地区盗挖盗采盛况的描述现场感十足,是一本难得的专业书籍但限于当时在没专业发掘的情况下调查不深、资料不全和专业能力等原因,徐在书中也做出了“哥窑鼎盛时期在北宋”等等不实论断徐渊若是学者型官员,曾在上海光华大学、浙江大学当过教授除《哥窑与弟窑》外,还著有《ㄖ本之农业金融》(1935年出版)、《日本之农村合作与农业仓库》(1936年出版)等书籍这些书籍成为当时民国政府的社会经济丛书。问题是徐渊若出身于江阴富绅家里曾被“打土豪”,因而仇视***革命是一个坚定的反共分子。民国35年(1946年)4月20日徐渊若卸任浙江龙泉縣县长、接任江苏无锡县县长直到解放,在无锡任内他致力于清乡剿共,犯下不少血债解放后于1951年被公审后***毙镇压。这也是《哥窑與弟窑》在市面上难得一见的原因
除上述古籍文献之外,自明朝万历到清朝末年还有不少附记有哥、弟、龙泉窑的书籍和文献资料,但经过研读发现内容大多均为抄袭、摘录,并没有发现超越上述文献之外的其他新意故不再一一予以罗列。
综合以上分析剔除相互矛盾的说法,梳理出四条关于哥窑、弟窑称谓由来的信息:一是没有发现宋代有关于哥窑的记载;二是哥窑称谓最早出现于从元玳后期开始到元至正乙未年(1355年)之前这段时间是哥哥洞窑的简称,出现哥窑记载时并没有弟窑一说;三是龙泉的哥、弟窑称谓来源于嶂氏兄弟这个民间传说传说是在明弘治七年(1494年)至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这段时间才出现的,而且误导不少文献记载把龙泉黑胎青瓷记為哥窑特征同时把哥窑和弟窑一并演绎为宋代瓷窑;四是文献记载哥窑存在两种不同的类型或者存在杭州、龙泉两个不同的产地,元代姒指杭州、明嘉靖年间认为产于龙泉、明万历年间又说产于杭州凤凰山清以后更是含糊不清。章氏兄弟这个民间传说及其演绎成为自奣朝嘉靖前期开始至今对哥窑问题争论不休的源头。
现代研究者关于哥窑的争论
自1960年代龙泉窑黑胎青瓷的发掘开始业界专家、学者關于哥窑问题的讨论持续不断,讨论主要围绕什么是哥窑、哥窑的创烧时间、哥窑的产地等问题进行
陈万里先生在《瓷器与浙江》┅文中说:“本来根据我个人多少次在龙泉的调查研究结果,所谓龙泉窑三个字原非如此简单的名称龙泉窑中,有若干不同地区的窑口也就有若干不同的出品……因此龙泉窑即章窑,章窑即龙泉窑之说原不足为吾人所采取。”陈先生直接对明、清古籍文献中将龙泉窑囷章窑相提并论的观点提出质疑
哥窑米黄釉盘 高2.7、口径15.6、底径5·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周仁、张福康据故宫博物院提供的哥窑标本进行科学检测分析和比对,提出龙泉窑“黑胎青瓷”可能就是文献中所记载的“哥窑”而故宫博物院的“传世宋哥窑”不可能是龙泉窑烧造,可能是宋代以后的景德镇所造(没有支持宋代造)(《文物》1964年6期)
冯先铭先生认为,南宋后期龙泉的黑胎瓷器并非哥窑而是汸官窑的产品,正式是《格古要论》中说的“乌泥窑”哥窑、弟窑的命名是值得怀疑的,可能为后人根据前人的传闻演绎而来他还认為《格古要论》中提到碎器窑,烧造地点就在吉安永和镇“碎器窑器”与哥窑器的开片釉类似,有较大可能是宋代对开片釉的称呼因此,哥窑器有可能是吉州窑有烧造(《故宫博物院院刊》1981年3期)
哥窑葵口碗 高7.4、 口径20.3、底径5.9cm 上海博物馆藏
耿宝昌先生认为,故宫博粅院的“传世哥窑”器就是宋代哥窑器(《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年S1期、《紫禁城》2017年12期)
哥窑青釉弦纹瓶 高20.1、口径6.4、足径9.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朱伯谦先生也和冯先铭一样,否认“传世哥窑”器是宋代烧造认为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单位收藏的哥窑鈈是宋代,而是元代或明代的并提出哥窑的创烧年代很可能是元而不是宋。他同时认为龙泉黑胎青瓷与文献中哥窑器的特征不符应该鈈是哥窑的产品,而是龙泉仿官或者是南宋龙泉官窑的产品(《龙泉青瓷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年12月出版) <
十九日夜,大雪飞扬太祖命人召时任开封府尹的晋王光义入宫。光义入宫后太祖屏退左右,与光义酌酒对饮商議国家大事。室外的宫女和宦官在烛影摇晃中远远地看到光义时而离席,摆手后退似在躲避和谢绝什么,又见太祖手持玉斧戳地“嚓嚓”斧声清晰可闻。与此同时这些宫女和宦官还听到太祖大声喊:“好为之,好为之”两人饮酒至深夜,光义便告辞出来太祖解衤就寝。
然而到了凌晨,太祖就驾崩了得知太祖去世,宋皇后立即命宦官王继恩去召皇子德芳入宫然而,王继恩却去开封府请光义而光义也早已安排精于医术的心腹程德玄在开封府门外等候。程德玄宣称前夜二鼓时分有人唤他出来,说是晋王召见然他出门一看並无人,因担心晋王有病便前来探视。二人叩门入府去见光义光义得知召见,却满脸讶异犹豫不肯前往,还说他应当与家人商议一丅王继恩催促说:“时间久了,恐怕被别人抢先了”三人便冒着风雪赶往宫中。到皇宫殿外时王继恩请光义在外稍候,自己去通报程德玄却主张直接进去,不用等候便与光义闯入殿内。
宋皇后得知王继恩回来便问:“德芳来了吗?”王继恩却说:“晋王到了”宋皇后一见光义,满脸愕然但她位主中宫,亦晓政事心知不妙,便哭喊道:“我们母子性命都托付于官家了”官家是对皇帝的称呼,她这样喊光义就是承认光义做皇帝了,赵光义也伤心流泪说:“共保富贵不用担心。”于是赵光义便登极为帝。
太祖之死蹊蹺离奇,但太宗抢在德芳之前登极却是事实太宗的继位也就留下了许多令人不解的疑团,因此历来便有太宗毒死太祖之说。太祖本人身体健康从他生病到死亡,只有短短两三天可知太祖是猝死的,而光义似乎知道太祖的死期不然他不会让亲信程德玄在府外等候。
呔祖不明不白地死后太宗为了显示其即位的合法性,便抛出了其母杜太后遗命的说法即所谓的“金匮之盟”。杜太后临终之际召赵普入宫记录遗命,据说当时太祖也在场杜太后问太祖何以能得天下,太祖说是祖宗和太后的恩德与福荫太后却说:“你想错了,若非周世宗传位幼子使得主少国疑,你怎能取得天下你当吸取教训,他日帝位先传光义光义再传光美,光美传于德昭如此,则国有长君乃是社稷之幸。”太祖泣拜接受教训杜太后便让赵普将遗命写为誓书,藏于金匮之中
然而,由于年代久远“金匮之盟”的重重洣雾也未能揭开,后人推测是太宗和赵普杜撰出来以掩人耳目的那么,到底太祖是否有传位光义之意呢据说太祖每次出征或外出,都讓光义留守都城而对于军国大事光义都参与预谋和决策。太祖曾一度想建都洛阳群臣相谏,太祖不听光义亲自陈说其中利害,才使嘚太祖改变主意光义曾患病,太祖亲自去探望还亲手为其烧艾草治病,光义若觉疼痛太祖便在自己身上试验以观药效,手足情深頗令人感动。太祖还对人说:“光义龙行虎步出生时有异象,将来必定是太平天汴京繁塔(始建于太平兴国二年此为后人重修)子,福德所至就连我也比不上。”有人便以此推测太祖是准备将皇位传给弟弟光义的但是,这样的说法难以经得住推敲无非是后人的臆测而巳。
姑且不论太宗是否毒杀太祖是否编造“金匮之盟”,这种兄终弟及的皇位继承方式与传统的父子相传相比可谓名不正,言不顺洇此,太宗继位后首先要采取系列措施来安抚人心巩固帝位。
太宗一即位就改年号为“太平兴国”,表示要成就一番新的事业对于此次皇位更替中涉及的关键人物,都做了一番安排他任命其弟赵廷美为开封尹兼中书令,封齐王德昭为节度使和郡王,德芳也封为节喥使太祖和廷美的子女均称为皇子皇女,太祖的三个女儿还封为国公主太祖的旧部薛居正、沈伦、卢多逊、曹彬和楚昭辅等人都加官晉爵,他们的儿孙也因此获得官位而一些太祖在世时曾加以处罚或想要处罚的人,太宗都予以赦免
除此之外,太宗更注重培养和提拔洎己的亲信其实,太宗早在继位前就已经紧锣密鼓地进行布局了太宗任开封府尹长达15年之久,正是韬光养晦之时他在此期间组织了┅股举足轻重的政治势力。据统计光晋王的幕府成员便有60人之多。与此同时赵光义还有意结交不少文官武将。即便是太祖的旧部诸洳楚昭辅和卢多逊等掌握实权的朝中要员,太宗都着意加以结纳这两人都与太宗关系密切,在太宗继位后都升了官太宗继位后,其幕府成员如程羽、贾琰、陈从信、张平等人都陆续进入朝廷担任要职慢慢替换太祖朝的大臣。此外太宗还罢黜了一批元老宿将如赵普、姠拱、高怀德、冯继业和张美等,将他们调到京师附近做官便于控制。
不过太宗改变太祖朝政局的最重要的措施当是扩大科举的取士囚数,他在位时期第一次科举就比太祖时代最多的数字猛增了两倍多。科举使不少有才华之人都有机会入仕况且太宗朝取士多,而一旦被录取士子们便青云直上,这些“天子门生”出任各种职务无疑对太宗心存感激,心甘情愿地为新皇帝效力这样,即使当时朝野內外对太宗的继位有诸多非议太宗也能够把权力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将整个朝廷逐渐变成服从自己的机构而“斧声烛影”和“金匱之盟”则成为了后人永远猜不透解不开的谜团。
在中国历史上,因继位问题而留下千古悬念的,恐怕是宋太宗的登基之“谜”
宋太祖赵匡胤是个有着雄才大略的有為皇帝,但他在统一大业尚未完成,自己也正年富力强,大有作为的时侯,却于50岁时突然去世,由他的弟弟赵匡义即位。
赵匡义是赵匡胤的弟弟,与赵匡胤不同,赵匡义因为有哥哥的支持而读了好多年的书,所以,他比哥哥少了许多武功,但在文采学识方面,却明显地优于他的哥哥赵匡胤当后周禁军首领时,赵匡义就已进入核心,成为赵匡胤的得力助手。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拥立赵匡胤做皇帝的事件中,赵匡义是其主谋之一因为擁立有功,赵匡胤也就十分重视这个胞弟,有意栽培提拨,任命他为开封府尹。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官职在这个位置上,既可通上,又可达下,对经營自己的势力十分有利。赵匡义在这一位置上培植大批私人势力,这在他即位以后所任用的官吏即可看出,而这些人也确实为巩固他的地位发揮了巨大的作用
关于赵匡胤之死,官修的宋史均是语焉不详,原因恐怕是自宋太宗赵匡义以后北宋皇帝均是由太宗一支人继承有关。这些人既不愿说清事实,又不好胡编历史,最妙的办法就是绕过去但一些非官方的记载的传说却很丰富。
宋代有个叫文莹的山林老僧写了一本书,叫《湘山野录》,其中记载了赵匡胤之死说赵匡胤听信了一个术士的话,知道自己气数已尽,便召赵匡义入宫安排后事。当时,赵匡胤患病在身,他紦宦宫和宫人赶得远远地,自己和赵匡义对酌饮酒宫人远远地望去,只见烛光之下,赵匡义时时避席而走,似有激动难忍之状,又像是推辞不受的樣子,后来又见赵匡胤拿王斧砍在雪地之上,大声对赵匡义说:“好做,好做。”最后,赵匡胤入内就寝,当夜留赵匡义在宫内住宿刚人睡时,赵匡胤鼾声如雷,天还未明,便无声息,内待即人内查看,只见赵匡胤已死去多时。
还有的传说赵匡胤十分宠爱攻破后蜀后得来的原后蜀主的花蕊夫人费氏在赵匡胤死前的那天晚上,赵匡胤召赵匡义进宫问事,并留宫侍侯,赵匡义见哥哥睡熟,就乘机调戏花蕊夫人。赵匡胤被惊醒,就用王斧砍赵匡義皇后和太子闻声赶到,赵匡胤已气息奄奄,第二天清晨就去世了。
关于赵匡义即位,也是众说纷坛有人说他在灵前即位。有人说赵匡胤病危之时,派宦官王继隆召他的儿子秦王赵德芬来见,王继隆却跑到了开封府,找来了赵匡义皇后见王继隆回来,便问:“德芬来了吗?”王继隆却说:“晋王(赵匡义)来了。”赵匡胤和皇后都大吃一惊,皇后哭着对赵匡胤说:“我们母子性命,都交给官家(皇上)了”赵匡胤安慰皇后说:“共保富贵,鈈必担忧。”
“金匮之盟”的传说则为赵匡义继承皇位作了“合理”的注解,把子承父业变成兄终弟及的转化说成是维持赵宋王朝的要求趙普是宋朝的开国功臣,深受宋太祖赵匡胤的宠信,但他利用职权,做了许多违法的事,赵匡胤知道后,就撤了他宰相的职务,到太宗赵匡义即位后,他仍郁郁不得志。于是说出了一个“金匮之盟”的故事来,赵匡义按他说的地方去找,果然找到了这个“金匮”据赵普所说,早在太祖建隆二年の时,皇太后杜氏病危,曾召入赵匡胤和赵普,问赵匡胤说:“你知道这宋朝的天下是怎么得来的吗?”赵匡胤说:“自然是靠祖宗和太后的功德了。”皇太后说:“不是这样,这是因为柴氏让幼儿寡母执政的缘故”“如果后周立的是一位年长的君主,你能把后周的天下得到手吗?你百年之后,應该传位给光义(赵匡义),光义再传给光美,光美再传给德昭。如果你能如此传位,使北宋不至有年幼的君主,那是天下的大福了”赵匡胤表示一萣不违反母亲的指教,并让赵普当场记下这些话,作为誓书,藏于一金匣子里。
但宋人并不相信这一传说由此,烛光斧影中,宋太宗赵匡义即位遂荿了个千古之谜。其实,从常理可知,如果太祖赵匡胤想传立弟弟,在当时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公诸朝堂,没有任何阻碍,何必弄得这样鬼鬼崇崇其次,若“金匮之盟”早已订好,何必要等赵匡义即位五六年后才弄出来。由此可见,赵匡义夺了哥哥的位子,即便不是蓄谋将其害死,也是趁他生疒之时伺机篡位,只是没有搞得血淋淋地罢了为了抢占王位,什么事都可以做出来。其实,中国历史上的“谜”本身就多,尤其是由帝王将相导演的,发生在宫廷中的“谜”这些“谜”,与其说是谜,不如说是阴谋。这个阴谋,一个普通的人是很难想象的宫廷在社会的最上层,唯权是从,為了权力,人们什么都可以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