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法律判处克来登克里斯腾森森,为什么要听取陪审团意见?

原标题:为何美国很多杀人犯嘟没有被判死刑?

本文为Lens微信公号“WeLens”(ID:we-lens)授权转载Lens 是一个致力于发现创造与美、探求生活价值、传递人性温暖的文化传播品牌。

按照美国法律在陪审团成员中,只要有一人反对罪犯就不会被判死刑。杀害章莹颖的克里斯滕森最终被判处终身监禁

这种“程序正义”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为什么有人认为“终身监禁”是比死刑更重的惩罚

“终身监禁”又意味着会怎样度过?

伊利诺伊州利文斯顿县监獄的一个房间图它是该州硬件最好的监狱。狱警说克里斯滕森喜欢在房间里读书和写作,还有平板电脑可以用犯人们可以锻炼或者┅起看电视。

从克里斯滕森被捕到庭审结束的22个月里都被关押在伊利诺伊州利文斯顿县监狱里。

庭审时监狱的负责人和三名狱警,一起以辩方证人的身份出庭他们称克里斯滕森在关押期间的表现“近乎完美”,无任何暴力行为

克里斯滕森的辩方证人和作证时间,都昰控方的两倍多其策略是打“感情牌”。

死刑案件在美国法庭上并不是个“代表正义消灭你”的简单逻辑

涉及到剥夺一个人的生命,庭审过程具有极强的对抗性和辩论性

法律规定,辩方律师可以搬出一切可能让犯人减刑的证据为辩方争取最大权益。

法律学者康黎介紹在美国民众看来,“死刑是对犯罪行为道德公愤的一种表达法官不该对这种重大裁决承担唯一责任,如果非处死刑不可那应当反映民众的判断”

所以在死刑案件中,法官需要遵循陪审团的意见

“有一种说法,赢了陪审团选择就赢了庭审”美国联邦法院出庭律师饶宇介绍说。

要想成为“死刑陪审团”的一员先要通过一轮名为“预备询问”的筛选。

这轮筛选由法官主持主要目的是判断其中昰不是有公开反对死刑,或者是不是认为只有执行死刑才算伸张正义

换句话说,法官需要判断陪审团成员能否开放、公正地在死刑或终身监禁中做选择

比较难以处理的是所谓‘独立’和‘客观’,这常常是双方争执的焦点”美国联邦法院出庭律师饶宇介绍说,“比方说这个案子里陪审团成员中如果有受到过绑架和性侵经历的华裔女性,那么大概率她是会被排除在外的——因为个人经历跟受害人高喥相似公正性有很大疑虑。再比如说做律师的、做法学教授的也基本上会被排除因为这样的陪审团成员对于其他成员的影响力太大。”

筛掉不合适的人后双方律师(检察官)进入筛选,争取留下对自己有利的人

在筛选博弈中,谁掌握的信息更多、对普遍人性洞察更罙刻谁就会更有利。

另外伊利诺伊州取消死刑已有8年,这种社会基础难免会影响到陪审团从而对辩方更有利。

法庭不会透露陪审团莋出决议的细节

章莹颖案,据福克斯新闻报道一名陪审员透露,有2名陪审员为死刑判决投了反对票

他们没有解释做出这一决定的原洇,美国法律也不要求他们这么做但据一份陪审团商议记录文件显示:有两位陪审员认为,克里斯滕森一直在饮酒和服用抗抑郁药可能“导致严重的副作用”;有5位陪审员认为,克里斯滕森看起来缺乏魅力不太可能引发模仿行为。

遵循陪审团的意见法官判决其终身監禁,不得假释、保释或减刑

章莹颖的男友称,他不能接受这样的审判结果:

“这样的结果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一个人有酗酒和药物濫用问题,就可以杀人而不用负责任是在鼓励犯罪。”

理论上克里斯滕森还可以上诉。饶宇律师认为他不会这样做“主要依据是他巳经承认杀人了,根据起诉的罪行能得到的最好的结果就是终身监禁再上诉也不会有更好的结局。”

拒绝做出死刑判决是美国陪审团近姩来的主流做法

罪犯哪怕有一丝一毫值得同情和谅解的地方,陪审团几乎都不会做出死刑判决

最典型的例子,是针对911事件嫌犯之一穆薩维的审判陪审团最终以11-1的票数无法达成死刑合意,穆萨维被判处终身监禁

陪审团团长告诉媒体:“大家都很受挫,因为那个(投反對票的)人始终拒绝说明理由”

在其他案例中,陪审团成员反对死刑的理由曾有:

5年前北卡州男子霍尔顿因为不愿和分居的妻子离婚,***杀了自己的岳父母还当着3个孩子的面给了妻子一***。检方以一级谋杀罪名起诉了他但陪审团最终判处了他终身监禁。

有人投反对票的理由是:霍尔顿经历过非常不幸的童年他亲眼见证了母亲遭受严重的家庭暴力,这构成了他“由爱生恨”***杀行为背后的深刻动机

6年前,鲍泽先是***杀了自己的女友和她的儿子随后驾车到另一处,杀死自己分居的妻子和儿子除了夺走4条人命,他还***伤了在场的叧外4个小孩

检察官说:“鲍泽是恶魔中的恶魔。”

鲍泽案的审判拖了整整4年到2017年终于量刑时,他逃过了死刑

有人投反对票的理由是:在等待判罚的4年里,鲍泽的表现一直很好这说明他对社会已经没有威胁了。

3年前安德森在一家退伍军人协会当众开***杀人。众目睽睽之下他朝被害者残忍地开了8***,他的行为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死亡威胁”

有人投反对票的理由是在生活中,安德森是个工作道德感极强并且总起到表率作用的人。

在章莹颖案中辩方同时使用了“童年悲惨”和“是个好人”两大辩护策略来为被告脱罪。

他们强調克来登克里斯腾森森童年时常常梦游,还曾试过自杀尽管如此,他仍然在学业上表现优异科科全A,还曾被评为“优秀助教”

判迉刑少,被执行的更少

几乎所有的西方国家都彻底废除了死刑

美国也已有21个州取消了死刑。即使在美国联邦法院系统判处死刑也很艰難。

“美国法律界普遍认为死刑的功能主要在‘报应’,其他功能在死刑中似乎无从发挥”法律学者康黎介绍说。

传统上认为死刑可鉯威慑犯罪但现在有观点认为,威慑效果只能对理智的、心智健全的潜在犯罪者产生作用对患有精神疾病或者失去理性的人并无效果。

曾有美国学者调查了的20年里美国各州的凶杀案发率。结果发现:比起已经废除死刑的州保留死刑的州的凶杀案发率要高出48%到101%。

类似觀念下在美国判决死刑很难。

而且即使判处死刑,要走过上诉等程序最终得到执行,更少之又少

#美国死刑执行等待期漫长

“在今忝的美国,‘死刑判决’简直就是小说里的情节因为强制性的司法复核几乎将死刑的执行无限期推迟,全国只有零点几个百分点的谋杀犯真被处死”心理学家斯蒂芬·平克介绍说。

在美国,一名重罪犯被判处死刑后有时还能再活15-20年。

因为事关人命美国法律给了死刑犯多次上诉的权利。只要死刑犯愿意他们常常能一路把官司打到最高法院。

对受害者家属来说一次次的重审和漫长的行刑等待,逼迫怹们不断回想起当年的惨案他们永远无法开始新的生活。

有些时候死刑犯还没等到行刑,就已病死在狱中这更是受害者家属无法接受的结果,他们想要的正义结果没有到来

与死刑相比,不得保释的终身监禁则要干净利落得多

终身监禁判决生效后立刻就能执行,犯囚也只有一次上诉的机会且上诉仅对案件审理过程重新审查,查看审理时是否有法律错误或偏见改判机会很小。

#美国死刑犯反而有机會翻案

被判死刑的罪犯上诉的意义可不只是拖时间,他们真的有可能翻案

美国公民自由联盟研究过350例死刑判决,他们发现其中1/3的罪犯都在之后的上诉中胜诉了,逃掉了死刑的惩罚

如果被判了终身监禁,基本没机会翻案

#死刑犯比终身监禁者待遇更好

基于对死刑犯人性化的考虑,在美国监狱里其待遇和终身监禁者完全不同,“就像贝弗利山庄和贫民窟之间的区别”一个监狱的医护人员说道。

终身監禁犯人不仅住得差、医疗条件差、探监机会少而且还会受到狱警的严密监控,一举一动都被置于放大镜下审视

那些被判“可保释的終身监禁”的犯人格外谨慎,万一被发现违规他们保释的希望就破灭了。

而死刑犯人呢他们能住单人牢房,不会跟人发生冲突他们囿更好的食物,有照顾的护士甚至有单独的电视。

除了物质条件好死刑犯受到的关注会更多。

被判死刑在美国算是一件稀罕事常会被媒体报道,所以这些死刑犯还能出名甚至能收到是非不分的粉丝的来信。

终身监禁者余生怎样过?

基于种种原因千禧年以来,美國的终身监禁犯人数量一路猛涨如今,美国有大约20万终身监禁的囚犯占到了全世界终身监禁犯人的40%。要知道美国可只有全世界4%的人ロ。

有些人认为终身监禁是比死刑更严厉的惩罚。

比如24年前,尼克尔斯作为从犯参与俄克拉荷马城爆炸案造成161人死亡。

检方两次试圖让尼克尔斯得到死刑的惩罚但都失败了。后来有当时的陪审员透露:“陪审团里有3个人认为,终身监禁是更重的刑罚”

美国的普通老百姓,也认可终身监禁的惩戒力甚至有一些受害者家属,更希望凶犯被判终身监禁而不是死刑。

据明尼苏达州大学2007年的一份报告顯示:仅2.5%的受害者家属在罪犯被判死刑后认为案件结束20.1%的家属并不认为死刑让他们得到安慰。

有人认为对终身监禁者最大的惩罚是“鈈得假释”,因为这会剥夺其生活的希望和价值

“你被要求放弃所有希望,接受作为一只笼中鼠的命运直到有一天你被埋葬于监狱的某块地里,或者还有家人把你的遗体领回去不能假释的生活是毫无价值的生活。”曾在联邦监狱服刑过的迈克·柏林,如此描述他见过的终身监禁者。

据伊利诺伊州政府网站介绍30年刑期以上的囚犯会被关押在“最高警戒级(maxmium security)监狱或区域。

在那里囚犯被关在单人牢房里,牢房的滑动门由远程遥控;

每天囚犯有1个小时的放风时间;走出牢房的囚犯仍然要留在牢房所在监区内或在户外的牢笼中;

在监區外的活动受到严格限制,必须有限制措施并有狱警护送

同属于最高警戒级的加州鹈鹕湾监狱,被称为“活死人墓”狱中的重犯说:

能把人类精神中所有负面的情感全部汇聚到一起。绝望痛苦,烦躁仇恨,沮丧持续的、沉默地嚎叫……”

日复一日,一模一樣我们就这样一秒一秒地打发时间……听见风声,你会认真地去听然后想‘我是不是听到有人在说悄悄话。’”

“我见过的唯一样东覀就是墙角里的一只蜘蛛。有时我找到一只小虫子就拿去喂蜘蛛。这就是我所有的大自然了……有些时候我真的想去给法官写信说給我死刑吧。就直接给我个死刑吧

章莹颖生前和男友及父母在一起

无论如何,克里斯滕森都将会被放进棺材后才会离开监狱”检察官在章莹颖案的结案陈词中如此说道。

章莹颖的父亲章荣高则说:

“我们希望他在监狱里面的每一天都感受到我们失去莹颖所感受到的痛苦”

不过,当看到克里斯滕森在宣判后低下头露出微笑,转身拥抱了辩护律师所有期待正义的人,都会感到失望和痛苦正如主審法官在宣判时对克里斯滕森所说的:

“陪审团向你显示的怜悯是他们人性的证明,而不是你的”

原标题:克里斯滕森逃脱死刑后低头微笑章莹颖尸体下落仍成谜

作者:李宇鹏,原题: 从克里斯滕森没死所想到的

克里斯滕森低头微笑,章莹颖父母面无表情——媄国公共广播公司芝加哥频道

2019年7月18日,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被杀案尘埃落定陪审团没有就被告布伦特﹒克里斯滕森判处死刑达成一致决萣,法院因此判处克里斯滕森终身监禁不得假释。

根据美国法律规定只要有一个陪审团成员坚决不同意死刑,克里斯滕森就无法被判處死刑

章莹颖,于2016年取得北京大学硕士学位在2017年进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自然资源与环境科学系交流学习。2017年6月9日下午兩点左右她在香槟市北古德温大道坐上一辆黑色轿车后永远失去了联系。

2018年检方在庭审中公布了一系列证据:嫌犯购买了用于疏通下沝道的化学制品和垃圾袋、嫌犯在录音中说章莹颖是其杀害的第13个女孩、嫌犯曾多次在网络上搜索有关绑架犯罪的内容。同年6月警方公咘了章莹颖遇害现场,现场床垫上有章莹颖残留下来的血迹和DNA在悼念章莹颖的活动中,克里斯滕森还向自己的前女友详细描述了自己残忍虐待并杀害章莹颖的经过......

棒球棍击中头部、强奸、利器捅刺、掐颈、可能被肢解......

如果你的灵魂中还残留有任何人性请帮助结束我们的煎熬,请让我们带莹颖回家——章莹颖父亲章荣高在陪审团作出决定后的发言

章莹颖的父母是不甘心的。丧女之痛足以让这对年迈的咾人心力交瘁。辩方曾企图用章莹颖的抛尸地点换取死刑的免除但被章莹颖的家人拒绝。辩方当然明白“入土为安”对中国人的意义泹却低估了这对老人为女儿讨回公道的决心。

但无论我们如何惋惜最后结论都已明确:克里斯滕森,没死

由此,我突然想到那个几乎是被所有人关心和讨论的,死刑的存废问题

2012年12月20日,联大以111票赞成、41票反对、34票弃权通过了“暂停使用死刑”的决议并呼吁各国以廢除为目标,暂停执行死刑多少人也谈到我们应当废除死刑,他们讲过去讲死刑这个刑罚的起源;他们也讲未来,讲废止死刑后对于峩们人类的进步有多少好处;他们还会讲死刑本身的残酷性认为法律应当尊重生命。他们什么都讲到了就是不讲现实;他们什么都考慮到了,就是不考虑现实

整合一下他们的观点,死刑应当被废止因为如果不废止,将主要造成以下问题:第一有可能会造成无辜的囚被定罪、错杀;第二,犯罪人被杀是以暴制暴,对人类文明有害

这是一个巨大的逻辑陷阱。

问题一:无辜的人被错杀是死刑体系本身的问题还是少部分公检法人员违法操作造成的问题

这个问题经常被混为一谈。死刑若不被废止难道就会被滥用?死刑只要存在就昰可怕的杀人程序?它就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

就以中国为例,《刑法》第四十八条与第四十九条详细规定了死刑、死缓的适用对象及核准程序和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鈳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嘚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刑法》第五十条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現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

除此以外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于处理有关死刑的问题也极为慎重。

1. 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嘚第一审刑事案件由中级而非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2.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而且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囻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3. 对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应当对訊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录音或者录像应当全程进行,保持完整性

4.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于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

5.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的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6. 最高人民法院複核死刑案件应当讯问被告人,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7. 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發现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停止执行的原因消失后必須报请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再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才能执行。

死刑难道就是***决和注射致人死亡的那一瞬间吗?

它明明是从侦查到审判朂后再到执行的一套严密的体系。把死刑描述为“单纯的杀人”的人不是蠢就是坏。在严密的法律体系设防之下只要针对被告人的证據链里缺少了一环,只要在立案、侦查、提起公诉、审判、执行的任何时期出现了任何可疑问题这个死刑就不可能执行下去,这个“可能无辜的犯罪嫌疑人”就不可能会“无端赴死”

严把死刑案件质量关,确保死刑只适用于极少数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深刻汲取冤錯案件教训,完善冤假错案防范纠正机制严格落实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各级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刑事案件1821件其中依法纠正“五周案”等重大冤错案件10件。积极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等原则,依法宣告517名公诉案件被告人和302名自訴案件被告人无罪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2019年3月12日)

冤错案件的发生,让正义蒙羞教训十分深刻。我们要坚决引以为戒强化办案责任,健全制度机制坚决守住防止冤假错案底线。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2017年3月12日)

将部分人员失职渎职、滥用权力、无视法纪嘚行为与死刑体系本身扯上关系这是第一个逻辑陷阱。

问题二:死刑与人类文明相悖为何还要存续?

死刑的存在与人类文明相悖死刑不文明,死刑无法体现出法律的“正义”

能说出上述这句话的人们,常常设想自己处在一个美好的乌托邦里那里的人们和睦相处,囿什么事情都讲道理大家对彼此都很宽容理解。法律是捍卫正义的更是宽容的,能够包容犯错的人们等待他们悔改。在一个这样美恏、宽容、和睦的乌托邦里从来不存在穷凶极恶的杀人犯,即使出现人员伤亡也一定是无心之过,一定不会是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更不会是故意杀人、强奸、毁尸灭迹。

非常遗憾截止到目前我们仍活在现实世界,因此我们无法运用乌托邦的规则来適用于我们的现实世界。现实世界的规则应该是:每个人都应当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

人类文明早已脱离了“汉谟拉比法典时代”,没囿了“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在最后的死刑执行环节中也不会让犯罪人“体验被害人生前体验的痛苦”。今天的死刑只是《刑法》规萣的罚金、剥夺政治权利、管制、拘役、有期、无期、死刑等刑罚中的一种,这些刑罚分别剥夺人们的财产、资格、自由和生命以此为洎己的所作所为负责。

死刑确实与人类文明相悖也确实不文明,不过故意杀人、强奸、残忍虐待他人等等诸如此类行为相比较起来则更加不文明一个基本事实不应当被忽略,那就是人类社会自诞生以来就存在着“文明”和“不文明”的斗争,“不文明”从未消失过為此,为了维护正常的文明社会的良好秩序刑罚出现了。后来我们从最开始的刑罚报应主义慢慢转变到了今天的“刑罚是为了更好地預防犯罪”,我们逐步地缩小死刑的适用范围走向更高层次的文明阶段。

我们自然明白这个社会上所有的“穷凶极恶”们都是有产生嘚原因和背景的,就像辩护团队为克里斯滕森所做的辩护那样:克里斯滕森曾有过精神病、他酗酒、药物滥用、他的死刑会对他的家庭有影响、他曲折的人生经历、他情绪不佳......

可是啊这些“克里斯滕森”们其实从来不是真正的精神病,他们从未丧失法律意义上的辨认和控淛能力从来不是真正的“无刑事责任能力人”。我们的法律和我们这些文明的人们从来都可以免除精神病人等“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嘚刑事责任,因为他们如躯体一般存在死刑对他们无任何意义,就像犯案对他们毫无意义纯粹是丧失自我控制辨识能力一样。但是對于那些法庭上的“克里斯滕森们”和我们生活中潜在的“克里斯滕森们”,我们不可能饶恕这本就不是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一个问题,這是一个人应当为自己做的事情负责任的问题

是啊,故意杀人、虐待致死等法定的死刑量刑情节背后“克里斯滕森”们都是有自己的“苦衷”和“犯案背景”的。不过话说回来成年人的世界里哪里有容易二字呢?因此这样的痛苦必须有人承受和负责而且当然不应当甴被害者一方的亲属、朋友来承担,而是由“克里斯滕森们”来承担“腾森们”在法庭上一直认为人类社会应当文明相待,法律“宽厚仁慈”的价值甚至可以超过“公正”那么看到被害人家属痛彻心扉的样子,他们当然也应该作出补偿尊重被害人家属最后的心愿,踏踏实实地为“人类文明”做出一些“自我牺牲”

未来,我们完全可以将法律体系建构的更加严密我们也可以把死刑的实体和程序标准提的更高,极有可能会出现“死刑还存在但从没有人被判处死刑”的状态,这是一种更好的状态也是我们的法治进程正在走的状态。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死刑终将变成“理论上实际存在、实践中好似不存在”的一种刑罚,就好似当今有的国家每年执行死刑的人数寥寥無几甚至至今已经几十年未执行过死刑一样。

所以提议废除死刑的人你们在担忧什么呢?担忧自己是下一个“克里斯滕森”如果不昰担忧这个,你是在担忧这有损人类文明发展可是一个真正文明的社会从来就应当有“虽存在,但绝不滥用”的基本自信你们认为应當宽恕?可是被害人已无法作答而除被害人之外其他人从来没有宽恕的资格。应该让克里斯滕森和章莹颖面谈再让章莹颖选择是否宽恕,这样做公正、文明

新京报快讯(记者 谢莲)当地时間7月18日下午美国伊利诺伊州皮奥里亚联邦法院法官詹姆斯·沙迪德宣布,由于陪审团未能就死刑判决达成一致,章莹颖案被告布伦特·克里斯滕森被判处终身监禁,不得假释。此外,克里斯滕森因为向美国联邦调查局撒谎的两项虚假陈述罪而被判10年监禁,罚款75万美元

章莹穎的父亲章荣高在宣判后发表声明,称虽然不同意但是理解陪审团的决定同时呼吁克里斯滕森无条件说出章莹颖的下落,“如果你的灵魂中还残留有任何人性请帮助结束我们的煎熬。请让我们带莹颖回家”

自2017年6月9日章莹颖失踪,至今已经769天犯人克里斯滕森已被定罪判刑,但他始终未曾说出章莹颖的尸体在哪里据CNN报道,美国联邦检察官约翰·米尔瑟希称他们会继续寻找章莹颖的尸体。

解读一:未判迉刑的影响因素有什么

在本案中,美国联邦检方、章莹颖的家人一直坚持要求判处克里斯滕森死刑检方在量刑阶段结案陈词中向陪审團提出了8项应该判处死刑的加重情节,包括章莹颖的死亡是在实施另一项罪行时发生的被告作案方式非常残忍且有虐待行为,以及被告犯案是有计划、有预谋的等联邦助理检察官称,“正义必须得到伸张”

但是,在经过两天、超过八小时审议后由7男5女组成的陪审团未能就死刑判决达成一致。法官沙迪德在声明中称一些陪审员认为死刑是合适的,但至少有一位陪审员认为死刑并不合适他们最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美联社则采访一名候补陪审员称陪审团中10人认为应判死刑,但2人坚持终身监禁

具有纽约州律师执业资格的中国人民夶学法学院副教授邓矜婷对新京报记者表示,陪审团最终未就判处克里斯滕森死刑达成一致很重要的一点可能是辩方的亲情牌、情感攻勢起了一定的作用。在量刑庭审阶段辩方提出了49项减刑因素,将克里斯滕森塑造为一个安静有礼却遭遇母亲酗酒、滥用药物等问题的孩孓另外,他此前没有犯罪记录自己在犯案时也患有酗酒问题、处于人生低谷,他的父母在庭上痛哭表示无法接受死刑等等这些都可能会对陪审团的判断产生影响。

另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虽然美国联邦法院体系保留了死刑,但伊利诺伊州在2011年就已经废除了死刑因此茬当地人的主流观念中,死刑是过于残酷的一种刑罚此外,从美国联邦层面而言据美国死刑信息中心数据,自1988年联邦恢复死刑至2018年僅有78人被判处死刑,其中只有3人已经执行死刑——最近一次执行死刑还是2003年邓矜婷认为,这些背景因素预计也对陪审团的判决造成了影響

解读二:检方是否可以上诉?

据CNN报道在判决出炉后,美国联邦检察官约翰·米尔瑟希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称“我们尊重陪审团的决定”,“他(克里斯滕森)后半生都将呆在监狱里,他将在监狱中死去,这是他必须为他那些可怕行为所付出的代价”

邓矜婷表示,美国憲法规定被告人受“一罪不受两次审理”原则(Double Jeopardy)保护,因此检方不能上诉陪审团对被告有利的量刑判决在此案中,陪审团在6月24日就巳判定克里斯滕森绑架致死罪成立而这一罪行的量刑只有终身监禁和死刑两种。在法院判处克里斯滕森终身监禁后检方应该不能再上訴。

新京报记者 谢莲 编辑 白爽 校对 李立军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