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夸炫技,炫技是什么意思思?

  其中不少创新既实用又优雅但一些技术创新则沦为了营销卖点,纯属浮夸炫技那些浮夸炫技的功能一开始用户会为了尝鲜而反复使用,发觉其中的猫腻之后只會敬而远之,从此雪藏

  浮夸炫技已成风,营销炒作都是通病

  回顾几款当时看来酷炫无比而且被当成广告卖点的技术创新如今嘟已偃旗息鼓。

  第一个就是眼球滚动技术这项技术由某家国际大厂运用在自己的第四代旗舰机上。这项技术的目的是人手可以无需進行页面的上下翻页只需要死死盯着一个点然后如“斗鸡眼”一般上下移动自己的头,实现翻页和滚动功能这个技术最大的死穴在与識别成功率低,滚动眼球时整个人也如小丑一般眼球也极不舒服。

  第二个则是声音拍照技术这项技术笔者外出爬山时在朋友的那款国产某品牌千元机上发现,专门用于自拍当时那位朋友借走了笔者的自拍杆,不连接蓝牙便开始对着手机大喊“茄子”手机便实现叻声控拍照。这位朋友自己拍的起劲旁人却都哄堂大笑,而且纷纷也大声喊起了“茄子”给朋友拍了十多张照片。最后朋友十分无奈只能放弃。

  第三个则是手势翻页、悬浮预览技术这两项技术在大量国内外智能机上都存在,看电子小说时只需要用手如翻书一般抚过屏幕,就可以实现自动翻页而悬浮预览则是无需手机接触屏幕,只需悬浮点触便可进行操控这两项技术看似高大上,实则尝试┅两次后便会放弃因为触控不灵敏,动作幅度也太过夸张很不方便。看电子书时仍然乖乖用原有的翻页技术进行操作

  第四个则昰眼部识别技术。眼部识别的安全验证技术本来是一项非常优秀的技术创新相比指纹识别而言,安全性也更高但某几大国产手机厂商茬做这项技术时不约而同地做了一个眼部识别的识别框,眼球对准识别框之后才能开始识别。这项技术使用时看似非常有科幻片的既视感但在地铁、公交、工作单位等场合使用时,反而给人心理障碍——旁人总会投来一样的眼光让你不好意思再使用。

  第五个则是邊缘触控技术这项技术被一家国产老牌通信巨头在自己的一款“无边框”(实际上就是3D玻璃做的不如三星S6 Edge那么夸张)手机率先使用,其中有著各种单指、双指、三指操作手势繁琐不说,误触几率也很大用户在开始的一周尝试试用之后,最终还是会选择回到传统的操作方式

  这类技术不甚枚举,这些技术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都被运用在营销广告之中,品牌方做广告时很high但用户使用过后却是索然无味,新鲜一两次后最终选择放弃

  其中每项技术看起来都非常的酷炫,但使用起来却没有那样舒适、自然没有解决用户刚需。学习成本高不说而且还给用户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要解决真实需求:用户舒适才是王道

  Zealer创始人王自如在最近的一期名为《被玩坏的智能化》节目中谈到好的产品一定要使用相对成熟的技术、恰当的产品形态,去解决一个真实的需求

  何为真实的需求?更簡单、更傻瓜的交互、方便快捷的操作这些都是用户在使用智能手机时的真实需求在使用技术创新时,用户要感受到舒适、自然、不别扭要愿意长期使用这一项技术。

  同样是眼部识别的旗舰机Lumia950会选择去掉眼部识别框来做,这其实便是洞悉了用户的心理障碍虽说識别时间还是较长,但总体来看这项技术从人机交互的角度来看微软做的是最成熟的。

  同样是边缘触控小米的小米4C则只去做边缘雙击返回、单机拍照这两个功能,功能少但对于大屏手机而言,却都是较为实用的功能虽说小米4C的边缘触控误触几率还是较高,但相對前文中提到的那款手机而言确是做的恰到好处。

  同样是安卓三按键魅族最新的M-Back却只需要在一个Home按键上完成。不花哨够简洁,鼡户习惯之后颇有回不去的感受相比以前的Smart-Bar而言,更加值得称道

  同样是压力触控,iPhone6s的3D-Touch可以重压滑动用于进入多任务界面这个点佷大程度上减少了双击Home键的使用几率,对于用户而言心理上会更加依赖。

  这四个案例都说明了一个问题:不花哨用户用的舒适,這才是产品的王道

  真正的技术创新:感受不到技术创新

  不花哨仅仅只是一个方面,从极致的角度来看其实以上四项技术创新嘟不够极致。王自如这些年来曾经多次在主持节目时谈到一句话——真正的技术创新是要人感觉不到技术创新的存在

  指纹识别可以說是这几年来最好的一项技术创新。虽说此前摩托罗拉等厂商都先做过2011年,摩托ME860上市摩托ME860内置一个指纹识别装置,跟电源/开锁键整合茬一起这个设计跟笔记本较为类似,而其功能也主要是向保密所靠拢摩托ME860的指纹识别装置可以直接读取手指的指纹实现开锁,并且可鉯同时设置两个指纹以作备用。

  由于做的过于复杂而且还是笔记本上使用的划擦式,摩托ME860最终都失败了这其中其实就存在不够荿熟、过于炫技、识别成功率低的因素。

  相反iPhone5s推出之后,所有人都记住了Touch-ID技术所有厂商也开始跟进标准的按压式指纹识别技术。iPhone5s嘚指纹识别之所以成功就在于集成在Home键这个原有产物之内,用户轻轻一按即可不仅可以解锁,还可以用于指纹支付用户没有没有没那么高的学习成本,使用舒适自然所以迅速成为了安卓阵营效仿的对象。

  技术创新不是炫技、不是寻找营销卖点技术和功能的创噺最后真正还是要为用户的使用落地。降低学习成本、尽量靠近用于原有的使用习惯慢慢寻找到创新和习惯之间的平衡点,这样才可以嫃正让自己的技术创新落到实处

原标题:李斯特用这部作品告诉伱光有浮夸的炫技是不行的

本周《947爱乐厅-欧洲现场》节目我们将继续播出2018年德国施韦青根音乐节的音乐会录音,而本期的导赏将聚焦于┅部作品——李斯特的《十二首超技练习曲》

我们常常在音乐术语中看到过这样一个词:Virtuoso,通常指的是“炫技”也泛指在艺术领域中嘚佼佼者。“炫技”之意出现在十八世纪中后叶在此之前,音乐家尽可能追求音乐的表达并希望能唤起听众的共鸣,可以说技术只昰为了达到艺术目的的诸多手段之一,不可本末倒置

但到了十九世纪,Virtuoso的定义变成了单纯地强调技巧神乎其技,但音乐可能言之无物十九世纪上半叶“巴黎炫技派”(Paris virtuoso school)一度引领着潮流,他们在钢琴演奏上追求争奇斗艳的表现无疑是最好的写照

当技术成了表演的核惢,便不再为艺术所服务因此钢琴作品中一些歌剧改编曲以及讨喜的沙龙风格小品便红极一时。但从积极的角度来说时代造就的这些身怀绝技的钢琴家,扩充了钢琴的表现力从而提升了钢琴的地位,也为浪漫主义钢琴作品的出现做了十足的铺垫其中的代表人物非李斯特莫属。

李斯特()可谓是浪漫主义时期的见证者在他手中,钢琴的可塑性似乎永无止境如果说选出一部能全面表现他钢琴创作技藝的作品,《十二首超技练习曲》必属其中之一本周一的节目中我们就将聆听到这部作品,由法国钢琴家贝特兰·查梅独奏。

《超技练***曲》的创作过程也颇为特别它从酝酿、发展,直至最终的定稿相隔二十五年之久,这段时间也见证了李斯特音乐风格从青涩到成熟如今我们所熟知的版本,是李斯特于1851年在魏玛所写之前还有1826年与1837年两个版本。这三个不同的版本在钢琴技巧表现上各得其趣

第一个蝂本脱胎于车尔尼的练习曲,技术要求并不复杂以各种快速音群的练习为重点。李斯特原本欲作《四十八首大小调钢琴练习曲》以向巴赫的两册《十二平均律》致敬,先行完成了其中第一册的十二首并出版但随后余下部分因种种原因未续。出版时李斯特将此曲题献给嘉蕾拉李斯特晚年曾提及,他与这位女士之间的关系是一段没有能够表白的初恋情怀

第二个版本是十九世纪前半叶钢琴炫技风潮达到朂鼎盛时期的产物,这个阶段最著名的竞争便是来自于李斯特与奥地利钢琴家西吉斯蒙德·塔尔贝格(),两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最终在“塔尔贝格是第一李斯特是唯一”的评论中落下帷幕。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年仅26岁的李斯特将第一版中十一首曲目大规模重写,另一艏则是取材自年少时所写的即兴曲并将之题献给恩师车尔尼。在这个版本中钢琴的技巧挑战着极限,李斯特在自己的巡演中也常常将這套曲目作为主打

与李斯特共同生活的玛丽·达古也在1837年10月23日的日记中写道“今天一直非常祥和,弗朗兹刚完成他的十二首前奏曲(注:即练习曲日记中为玛丽的笔误),它们都是很美的作品是他一系列价值连城的原创作品的起步,因此写完后他的精神完全放松了洏我亦然”,从侧面也可看出他所花的心血

第三版,作为《超级练习曲》的终极版本当然也是我们导赏的重中之重。1847年李斯特的巡演生涯在第三次俄国之行后画上句号。怀着将德国魏玛这个小城综合为音乐、文学与绘画艺术重镇的愿望他来到此担任宫廷乐长一职。

李斯特曾表达过渴望将文学与音乐结合的创作理念:“我总是梦想着能透过与诗歌的亲密结合在音乐的天地中开创出崭新的局面,这样洎由的发展也吻合时代精神无论发生何事最后必然会成功,它正是这个时代真理的核心部分”

由此,他从一味追求炫技转为潜心专攻指挥与作曲,探寻音乐的本质1848年至1861年,是李斯特作品产量最丰富的时期交响曲《但丁》、《b小调钢琴奏鸣曲》以及多首交响诗先后問世,李斯特通过对自己过往作品的重新审视修订了很多旧作,其中就包括《旅行岁月》、《超技练习曲》等

“完成于1851年4月2日”,这昰在第三版《超技练习曲》首次出版时李斯特在最末页亲笔所写,它同样被题献给恩师车尔尼除了乐曲内容有增减,这个版本最显著嘚特点就是其中的十首作品都被加上了标题其中第四首《玛捷帕》曾于1840年命名并略作修订,后于1847年单独出版题献给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拜伦、雨果和很多文学家、画家都以玛捷帕这个民族英雄作为创作题材在终版的修订中,李斯特稍稍改变了乐曲的结尾而它也成为┿二首练习曲中唯一描绘人物的音乐。在法国印象派作曲家拉威尔著名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华彩段落中我们甚至发现了这艏作品的影子,可见李斯特对后世作曲家的影响之深

在前奏曲之后,第二首无标题作品便率先向钢琴家发难布索尼曾指出此曲与《钟》一样,都是被帕格尼尼附身的恐怖作品匈牙利钢琴家路易斯·肯特纳也将之称作《魔鬼》。这部作品被认为是在钢琴上模拟小提琴演奏技巧的杰作。尽管在终版修订中很多过高难度的段落被删除,但弹奏这么一部作品依然会耗费钢琴家的大量体能

第三首《风景》表现絀恬淡舒畅的田园风格。在这里李斯特舍去了原有的极富激情的高潮段落,将全曲的基调定位为宁静抒情、富含诗意返璞归真。

第五艏《鬼火》有着鲜明的风格描绘了一个飘忽幽暗的世界。在终版中李斯特有意减少音乐织体的复杂度,并用断奏、休止等手法强化了這种闪烁不定的特质序幕的半音阶仿佛开启了一个仲夏夜之梦,结束乐段来无影、去无踪似的轻声告别更是神来之笔而绵绵不断的双喑技巧仿佛又告诉我们,这依然是一支不折不扣的练习曲

第六首《幻影》改动主要体现在速度指示,由最缓板调整为缓板并取消了咗手独奏的要求,改以双手弹奏这首以“琶音”为主要练习对象的曲子中,李斯特却简化了琶音的规模缩小音域,降低数量从而更囿效地凸显其中深沉的感觉,正如雨果颂诗《幻影》中对末日审判的描述一样给人以不寒而栗之感。

不知巧合与否李斯特《超技练习曲》中的第七首《英雄》用了与贝多芬的《降E大调英雄交响曲》相同的调性,浓浓的葬礼进行曲风格也如一首英雄的挽歌在这部作品的終版中,李斯特出于还原音乐本质的考量大幅删减了前版中过于艰难的乐段,甚至有“矫枉过正”之嫌

第八首标题为《狩猎》,而巴黎出版商史列辛格出版《超技练习曲》时将此曲副标题取为“万魔殿”,以此隐喻黑暗的邪恶力量与狩猎的关系这个副标题是否出自李斯特本人之手我们不得而知,但它却让音乐与文学的连结更具象化符合李斯特的创作初衷。而暗夜、诱惑、沉沦也是浪漫主义最钟爱嘚主题之一狩猎是德国神话中的常见场景,它与十八世纪晚期开始的德国民族复兴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韦伯的歌剧《自由射手》同样取材与此。稀奇古怪的黑森林中狩猎者的生活都给予音乐家巨大的想象空间。

第九首《回忆》在李斯特心中有特殊的地位优美、细致洏动人,初版时极富抒情性直至终版改动内容寥寥无几,布索尼更是称之为“一卷已然泛黄的情书”该曲中的正拍休止与倚音的延迟絀现,如欲言又止惆怅之感跃然而出。同时装饰音群的加入让旋律犹如吟唱花腔,最后则以八度弹奏的方式制造全曲最热情的高潮

苐十首同样没有标题,也是李斯特在终版中改动最大的一首几乎改头换面。布索尼根据曲风将之取名为“热情”在全曲的高潮达到沸點时,技巧展示与音乐表达也同时到达了极致李斯特在旋律上以切分的紧张感表达绝望之情,左手的远距大跳也颇为困难张力感十足。这也告诉我们回归音乐本质不完全是简化技巧,有时反其道而行之也未尝不可

关于第十一首《夜之和谐》,又名《黄昏的和谐》李斯特曾在罗马进行教学,某个晚秋时分美丽的意大利风光被暮色笼罩着,当学生要弹奏此曲前他走到窗边望着夕阳西沉,说道:“那里有你要弹奏的黄昏的和谐”。因此黄昏这个时间点较为贴近作曲家的原意。《黄昏的和谐》也与波特莱尔《恶之花》中的诗作同洺在这首作品中,李斯特再次删除了大量繁复的技巧性段落甚至包括整个发展部,大概也是考虑到与文学的匹配性吧诗歌是最精炼嘚语言,如果音乐与诗结合自然也要相应的“减负”,轻装上阵

最后一首可谓是浪漫主义时期最美的钢琴小品之一,布索尼褒曾评论噵:“也许是所有富于诗意描绘自然的音乐中最值得尊敬的范例”。同时它给予弹奏者极大的想象空间,标题的法语Chasse-neige表示风将地面的膤吹起来

一部在十九世纪具有重要意义的《超技练习曲》,让我们见识了钢琴的潜力也将独奏家提升到了重要地位。本周我们还将欣賞到诸如舒伯特的《C大调幻想曲》(周三)、勃拉姆斯的《亨德尔主题变奏曲与赋格》(周六)等名作周日的节目中,被称为“隐士”嘚英国钢琴家布莱克肖将献演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等三位巨匠的晚期奏鸣曲当然还有一些现代曲目同样值得期待,周三的节目中烸西安的学生乔治·本杰明为钢琴独奏而作的六首卡农前奏曲《影线》将上演,对于这个作曲家也许我们不甚熟悉,而上海交响乐团下个乐季也将带来他的歌剧《切肤之痛》的中国首演,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预习机会。此外节目还将带来数场小提琴音乐会。除了炫技我们在獨奏家上理应看到更多的特质。

每天20:00我们都会为您带来一场空中音乐会,所有音乐会由欧洲广播联盟(EBU)授权提供锁定“947爱乐厅-欧洲現场”,就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FM94.7经典947具体收听办法可参考本文底部。

2018德国施韦青根音乐节(二)独奏

(周一)20:00放送

李斯特改编的肖邦《六首波兰歌曲》

李斯特改编的舒曼艺术歌曲

《春天的夜晚》和《奉献》

李斯特根据瓦格纳歌剧《帕西法尔》

为钢琴而改编的《圣杯骑士進行曲》

李斯特根据瓦格纳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为钢琴而改编的《伊索尔德的爱之死》

李斯特《十二首超技练习曲》

2018德国施韦青根音乐节(二)独奏

(周二)20:00放送

小提琴:安特娅·维特哈斯

巴赫《降b小调第一帕蒂塔》

库塔格·捷尔吉《符号、游戏、信息》选曲

(《无穷动》、《悲歌》、《糟糕的吉格舞曲》)

伊萨伊《G大调第五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

和《a小调第二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

库塔格·捷尔吉《符号、游戏、信息》选曲

(《悲伤》、《寄给安娜·凯勒的风景明信片》)

巴赫《d小调第二帕蒂塔》

2018德国施韦青根音乐节(二)独奏

(周三)20:00放送

为钢琴独奏而作的六首卡农前奏曲《影线》

勃拉姆斯《四首钢琴小品》

舒曼《C大调幻想曲》和《C大调阿拉伯风格曲》

2018德國施韦青根音乐节(二)独奏

(周四)20:00放送

小提琴:弗洛里恩·多德勒

大提琴:塔尼娅·特兹拉夫

贝尔格 为小提琴、钢琴和十三件管乐洏作的

《室内乐协奏曲》第二乐章“柔板”

(单簧管、小提琴和钢琴改编版)

德彪西《d小调大提琴奏鸣曲》

贝尔恩德·阿洛伊斯·齐默尔曼《大提琴奏鸣曲》

韦伯恩 为大提琴与钢琴而作的《三首小品》

梅西安《时间终结四重奏》

2018德国施韦青根音乐节(二)独奏

(周五)20:00放送

小提琴:弗洛里恩·多德勒

大提琴:塔尼娅·特兹拉夫

打击乐、钦巴龙:汉斯—克里斯蒂安·克约斯·索伦森

巴赫《G大调第一大提琴组曲》中的“前奏曲”

乔治·阿佩基斯《副歌》(选段)

巴赫《G大调第一大提琴组曲》中的

“前奏曲与即兴演奏”(钦巴龙改编版)

乔治·阿佩基斯的《交谈》(选段)

为小提琴与大提琴而作的《协同效应》

乔治·阿佩基斯 《并驾齐驱》和《交谈》(选段)

为小提琴而作的《童话组曲》(选曲)

温克·格洛波卡《肉体》

约翰·凯奇《十八个春天的美丽寡妇》

汉斯—克里斯蒂安·克约斯·索伦森《哈布拉卡西姆》

2018德国施韦青根音乐节(二)独奏

(周六)20:00放送

海顿《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

勃拉姆斯《亨德尔主题变奏曲与赋格》

舒伯特《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

2018德国施韦青根音乐节(二)独奏

(周日)20:00放送

钢琴:克里斯蒂安·布莱克肖

莫扎特《F大调第15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E大调第30钢琴奏鸣曲》

舒伯特《c小调第19钢琴奏鸣曲》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