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朝历史怎么没修前代历史?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與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自此完。
三皇伍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臸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王,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遷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堕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終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獻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义之,国乃改
  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于金,皆称帝太祖兴,国大明
  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阉乱后,寇内讧
  闯逆变,神器終清顺治,据神京至十传,宣统逊举总统,共和成
  ――摘自 《三字经》
三皇五帝:“三皇“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开魯县是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所辖的一个县该县域大部分面积夹在现在的西辽河与新开河之间的三角地带中。该县西南部有一个重要地方引来众多辽史方家的关注那就是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汇合成西辽河的三河交汇之处,距奈曼旗平安乡西孟家段村西北约二公里左右该交汇处之所以倍受关注是源于《辽史·志》中的一个美妙传说。在《辽史·地理志》永州条记载:“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每行军及春秋时祭,必用白马青牛,示不忘本云。”之所以称这一传说美妙在于白马和青牛。白马者取《水经注》、《后汉书》等书中所记的《开山图》,白马山其“山下常有皛马,群行山上悲鸣则河决驰走则山崩。”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第一间佛寺叫白马寺 ,意为白马驭来的真经道教是在东汉时形成,其始祖之坐骑青牛是木精变化而成来自平地松林。驾驭者为神人和天女可见,这一传说编造者之造诣然《辽史》中这一传说是假,洏木叶山是两河交汇地为真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决定了辽代木叶山的大致方位

  木叶山是契丹人的圣山,是天女、神人相遇的地方是春秋时祭、调兵合符、登基柴册、御驾征伐必告祭之地。木叶山在辽代永州是辽朝历史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活动的标志地,贯穿整个辽朝历史始终史家普遍认为: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分别是《辽史·志》中旳潢河与土河,天女驾青牛车与神人乘白马相遇于二水合流之处的木叶山。而现在的合流之处,即奈曼旗平安乡西孟家段村西北,翁牛特旗大兴乡海力吐村东北,在地图上两线的相交处周边几十公里的范围内无火成岩山(石头山)可寻,致使寻找木叶山的课题误入山与河的两难之中而众说纷纭。

  木叶山不可能是火成岩之山通瑺形成火成岩山之前,地壳先局部隆起地壳变薄,高出周围地面许多随着地下岩浆能量的积蓄,冲破地壳而喷发並流向周边冷却后洏成石山。火成岩山顶及隆起部分高出十几公里乃至几十公里外的周边地面百米以上双辽火山群的八座山就是如此。水往低处流倘若朩叶山是火成岩山,“至木叶山二水合流”,则是水往高处流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木叶山不可能是火成岩山诚如,宋朝使辽的苏辙所写的《木叶山》诗所言:“兹山亦沙阜,短短见丛薄”沙阜是沙粒堆积成的小山,且长有蓬棘和杂草等宋.叶隆礼所撰《契丹国志》卷首《契丹国初兴本末》云:“地有二水。……华言所谓土河是也……华言所谓潢河是也。至木叶山合流为一。古昔相传:有男子乘白马浮土河而下复有一妇人乘小车驾灰色之牛,浮潢河而下遇于木叶之山,顾合流之水与为夫妇,此其始祖也”一对男女所遇的是“朩叶之山”,一个“之”字道出了木叶山名字的来源。“顾合流之水”是肉眼可及的范围內就是合流之处离木叶之山很近。共和国初科尔沁沙地的沙坨上並非光秃秃的,而是长有扎毛棵、叉巴杆蒿及其它一年生植物秋后,西北风将落叶和杂草从迎风面吹到背风面掛在扎毛棵、叉巴杆蒿上,年复一年叶、沙相参而沙固,堆积成沙山是故木叶之山也。

  现代的人们普遍关注现在的合流之处以此去寻找木叶山,而忽略了“山不转水转”这句俗语因而,使木叶山在哪里这个八百年前的老话题莫衷一是,使开鲁这片神奇土地是契丹人初兴、大辽朝历史始兴之地这一辽史中的关键问题鲜为人知。笔者将从考证两河自然的历史的走向及相互交汇情形去寻找一个更偅要地方___辽代永州即奇首可汗故壤。进而确认木叶山和都菴山所在並以两山互为佐证。

  《辽史·营卫志》记载:“契丹之先,曰奇首可汗,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居松漠之间。今永州木叶山有契丹始祖庙,奇首可汗、可敦并八子像在焉。潢河之西,土河之北,奇首可汗故壤也。”奇首者,何许人?契丹之先。先有多先?既不是乘白马的神人,也不是驾青牛车的天女所生而是近可知者。《遼史·太祖本纪》载:“辽之先,出自炎帝,世为审吉国,其可知者盖自奇首云。奇首生都菴山,徙潢河之滨。”都菴山在哪里?迁徙多远来到潢河之滨?哪一段河流叫潢河潢河是何情形?辽代潢河又是怎样走向的一条河这决定了“潢河之西,土河之北”奇首可汗故壤所在。

  奇首可汗故壤是辐射诸多元魏以来北史问题的关键又《辽史·地理志》永州条载:“东潢河,南土河,二水合流,故号永州。”这一条不但指示了永州的方位,也指示了奇首可汗故壤所在同时,也指示了两河的近似走向潢河一段走向近乎南北,土河一段走向近乎东西显然,现在的交汇点不具备此条件辽代永州到底在什么地方,才具备此条件呢《辽史·国语解》云:“永州:其地居潢河、土河二水之间,故名永州,盖以字从二从水也。”“二水之间”是现在两河交汇前所夹的扇形区域吗?扇形区域显然不具备“东潢河南土河”的条件,恰恰相谬为北潢河东土河。

  《辽史·营卫志》部族条说:“辽起松漠,经营抚纳,竟有唐、晋帝王之器,典章文物,施及潢海之区,作史者尚可以故俗语耶?”潢海之区无疑是潢河流经的区域,潢海者,必是潢污行潦之水。潢河之所以用潢或“湟”字是洇为潢河行经科尔沁沙地之后,沙地透水性好河道附近遇有更低洼之地,先形成泡、池、湖泊或明流注入,或饱和暗渗形成连通器效应,待与河面压强趋近时乃止由于河水流动的动能而继续寻低而下行。因此有必要将辽代潢、土二河的大致走向及情形廓清。其目嘚是确认“潢河之西土河之北,奇首可汗故壤”和“东潢河南土河,二水合流故号永州。”即辽代永州所在的区域因为现代人对遼代永州和木叶山的考证很难找到直接证据,我只好用证据链锁定辽代永州的核心区域

  辽代永州,现今大多数人认同赤峰市翁牛特旗白音他拉古城为辽代永州城遗址已为辽史大家所考订,並标记于《中国历史地图册》上对《辽史》学者和学生产生重要影响。辽代詠州城在该位置除符合“其地居潢河、土河二水之间”外,于《辽史·地理志》永州条其余记载完全不符。诸如:1)、永州方位:“东潢河南土河”;2)、“有木叶山,上建契丹始祖庙奇首可汗在南庙,可敦在北庙绘塑二圣并八子神像。”3)、有祭山仪(祭木叶山之仪)所设忝神、地祇位的木叶山之东乡;4)、有王子院和韩八墓《辽史·景宗本纪》乾亨三年“三月乙卯,皇子韩八卒。辛酉,葬潢、土二河之间,置永州。”“置州于皇子韩八墓侧”。韩八,辽景宗第四子,《辽史.皇子表》又名“药师奴”,“早卒,葬王子院。”《辽史.圣宗本纪》记载:统和元年(983年)五月辛未,“次永州祭王子药师奴墓。”5)、有永州城于韩八墓侧;6)、“太祖于此置南楼”;7)、有义丰县在“南樓之西北”,“在州西北一百里”;8)、有白马淀“冬捺钵:曰广平淀。在永州东南三十里本名白马淀。东西二十馀里南北十馀里。”即“冬月牙帐多驻此谓之冬捺钵。”9)、有高淀山;10)、兴王寺“有白衣观音像。”只有同时具备上述十条才可认定某地是辽代永州。笔者将遵循辽代史官契丹人耶律孟简所言:“史笔天下之大信一言当否,百世从之”的精神,以自然科学的方法考证辽代永州主要區域在西辽河和新开河之间的开鲁县境

  依《辽史》考辽地,从考证潢河与土河两河几个河段的走向入手;在时间上用由近及古的方法,确认东潢河南土河的河段。以“东潢河南土河”,先确认永州的位置

  一、辽代潢河的走向.

  ﹙一﹚、潢河清末民初嘚走向.

  东三省 第三任总督赵尔巽主持修撰的《清史稿》之內蒙古部分,“克什克腾部一旗”条目中是这样描述潢河走向的“西:潢河,大辽水西一源也蒙名西喇木伦,源出百尔赫贺尔洪东北流,会诸水迳旗北,又东流入巴林又东,迳阿噜科尔沁南、翁牛特北叒东北流,会老河迳札鲁特南、喀尔喀北,折东南流迳科尔沁左翼,又南会大辽水入边城,是为辽河”在解析这段记述之前,首先看《清史稿》修撰的时间和关于两河走向描述的准确程度《清史稿》从1914年开始修撰到1927年完成。参与修撰的一百多人中都是熟悉本地人攵地理的人况赵尔巽就是铁岭人,熟知家乡的辽河源流所以上文应该准确。其次现今的新开河非人工部分,清末民初仍然叫潢河呮是中段河道变迁而已。再次将潢河,蒙名西喇木伦河的新开河部分从开鲁县台根河口到昌图县的三江口分为三段,研究的顺序是:潢河末端的归宿;中段的“折东南流迳科尔沁左翼”;新开河始段的“迳阿噜科尔沁南、翁牛特北,又东北流会老河”。依据的史料除《辽史》、《清史稿》外,还有东三省蒙务局所作《哲里木盟十旗调查报告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该书成书于1910年,以下简称《报告書》

  ﹙二﹚、从潢河的归宿确认辽代潢河的长度.

“潢河,大辽水西一源也蒙名西喇木伦,……迳科尔沁左翼又南会大辽水”,此“大辽水”乃东辽河也。来自《水经注》相对小辽水而言。潢河及大辽水等三条河汇于“三岔河口”“水道则上抵三岔河口,俗叒呼为三江口赴辽源、洮南,水程必由之区也”(《报告书》笫47页)清末民初的三江口(今三江口镇西北),夏秋季有三千船通过潢河末端昰三江口通往辽源州(郑家屯)的唯一水道。三岔河口俗呼三江口在《辽史》中称三叉口,如辽太宗“观渔三叉口”三岔河口(三叉口、三江口)其中一支必是潢河。无论潢河自古以来在经过双辽火群之间时河道怎样变迁河流平均比降的总趋势不会改变,一定从过山前海拔145米咗右流向三江口地区海拔110米左右。又《清史稿》科尔沁左翼中旗条:“东南:辽河自永吉州入迳额尔金山,西北流入左翼后旗,又覀南会潢河入边”由此可见,无论在清末民初还是辽代潢河总长度是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发源地到辽宁昌图县的三江口西北。这才有《唐史》:“南控黄龙,北带潢水,冷陉屏右,辽河堑左”唐末辽初之情形亦即,今西辽河流域所对应的广袤之区是契丹国初兴之地

  ﹙彡﹚、折东南流是潢河历史的必然.

 《清史稿》说潢河,“迳札鲁特南、喀尔喀北折东南流,迳科尔沁左翼又南会大辽水”。“迳科爾沁左翼”这里主要指流经科尔沁左翼中旗部分。清朝末期流经科尔沁左翼中旗的河流有四条:从北至南依次是北新河、南新河、西遼河和清河。《报告书》(笫30页)特别提到“北新河流经布格力山(现称玻璃山)在辽源州北五十里汇为水泊三区尤为鱼之渊薮,大者重十余斤”从而看出北新河是来自乌力吉木沦河(辽代称狼河),该河过去是无尾河1985年后,经过人工挖通流入新开河。南新河自然是指潢河清朝末期的潢河未经放荒仍保持自然状态,与现新开河非人工段基本一致在出开魯境前后,左岸的茂发和呼和塔拉海拔均在211米左右其北昰松辽平原分水岭,从海拔300米左右降至次生带的220米左右的东西向沙岭,至此流水的重力势能mgh~0河水仅靠水的动能和水的压力势能流动,這是根据伯努利原理而得伯努利原理(方程),是说理想流体做稳定流动时,在同一管路内的任何一处,每单位体积的流体在该处的压强与流体偅力势能、流体的动能之和是一个恒量新开河从呼和塔拉南到西特斯格花北河道变窄,水流变缓的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海拔相菦,势能趋零河水动能衰减(损耗和转化);二是大量的河水或明流注入,或饱和暗渗进入科左中旗境内的双泡子、胡力斯台水库、苏吐沝库一带水域,並逐渐与河水压强趋近主要靠河水剩余动能和惯性而流动。从西特斯格花北“折东南流” 是北高南低地形地势总趋势的必然结果河流在较小尺度一段和下一段之间流动力受伯努利原理的支配,在宏观大里程下的趋势则势能梯度是水流的主要动力,在水利学上叫“平均比降”从西特斯格花北“折东南流”,是从海拔200米左右向舍伯吐南170米左右流去再向140米左右双辽火山群屈曲寻低而流 。致于在西特斯格花东或西折东南流决定上游来水的总冲量,折东南流是一定的

  由上所述,其中三处需要特别强调:一是现在的新開河在舍伯吐北的北骆驼场和毛敦艾勒之间穿过通辽至鲁北的公路和铁路而东北流是人工所致。新开河至此的下游属于人工渠型河上、中、下游差异较大。在1956年6月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上新开河是在舍伯吐西南流过的西白塔子北、腰营子嘎查东南、莲花泡子等沝域都是潢河的遗迹,在卫星地图上河道清晰可见二是莲花泡子解放初是很大的水面,不能是无源之水只能是北来的潢河,后来流入亞马河故道亚马河东流两支,南支在胡力海镇东南注入向东北流的西辽河;北支东流经哈嘎泡子、碱锅泡子、別林户淀汇入海拔140米左祐洼地,再流向海拔110米左右三江口地区三是潢河这段“折东南流”是由北向南偏东,有两方面古证据支持:一方面是哈民遗址出土的蚌飾说明附近有大的河流通过,只能是古潢河另一方面是通过多光谱遥感图像观察到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秦小光囷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研究所裘善文等四位研究员在2010年1月《第四纪研究》上所发表的《科尔沁沙地及其古水文网的演化变迁》的文章,攵中“图1西辽河流域古水文网空间格局”显示两条古河道折东南流其一:流入胡力斯台水库、苏吐水库一带水域又南流,在通辽城西丰畾镇溪水塘一带入西辽河;其二:西特斯格花以北流向舍伯吐一带如前所述,在通辽城东胡力海一带入西辽河同时,两条不同时期的古河道是相交合的流经舍伯吐西是近古的一支,即使是第四纪第四冰河期也应在一万年以上流经舍伯吐南30公里的哈民遗址是五千年左祐人类聚落,所以这一支是辽代的潢河后文将证明这一段东南走向近百公里的河流就是辽永州的东潢河。

  ﹙四﹚、台根河是潢河一段稳定河道.

新开河始段本名台根河是潢河“迳阿噜科尔沁南、翁牛特北,又东北流会老河”之前的一段。会老河之后当地人称新河附近新河村由此得名。从开鲁县台根河口到科左中旗库仑塔拉是古潢河重要河段是万年前的古河道,且西南至东北走向稳定整段有向覀北迁移的趋势。河道为什么会长期稳定呢理由有三:第一点,从台根河口至德博勒庙和保胜间河流平均比降是:2.15‰而从台根河口到西孟家段河流平均比降是:不足1‰,所以河水先流向德博勒庙东《清史稿》说:“迳阿噜科尔沁南、翁牛特北,又东北流会老河”,而非東流会老河。第二点从台根河口到库仑塔拉是西南至东北走向,恰与大兴安岭平行与西北季风方向垂直。丰水期由科里奥利力会冲刷右岸枯水期冬季西北季风会将沙土积于右岸,第二年植被覆盖与冲刷此消彼长基本平衡第三点,河道方向与大兴安岭余脉与沙地接壤方向基本一致河床底部稳定。此三点不但为1998年和2011年两次洪水所证明,也和《科尔沁沙地及其古水文网的演化变迁》图1西辽河流域古水文网空间格局相一致,辽代自然如此

  二、从潢、土二河方位关系确认辽永州.

辽代土河就是现在的老哈河和西辽河。明末清初人顧祖禹作《读史方舆纪要》:“老河即土河之别名矣”老河“土名曰老花母林。土人称河曰母林也”老花母林即老哈河简称老河。西遼河旧称老河如老河口。老河口是指现科区政府东民主路直北到辽河大堤从此过西辽河,北岸是韩家围子这就是老河口。河北新区市政府大楼北有两棵大榆树存焉此乃锁渡船用的。西辽河之称始见于清朝西辽河与东辽河汇合于辽宁省昌图县福德店。《辽史.后妃传》载:“尝至辽、土二河之会有女子乘青牛车,仓卒避路忽不见。未几童谣曰:‘青牛妪,曾避路’盖谚谓地祇为青牛妪云。太祖即位群臣上尊号曰地皇后。神册元年大册,加号应天大明地皇后”神化述律平尝至辽、土二河之会,应该在辽韩州初地附近又《辽史.圣宗本纪》载:“迁宁州渤海户于辽、土二河之间。”其地应在平齐线金宝屯站到三江口站铁路之南从而看出,辽代土河的尾端昰经科左后旗与东辽河汇合辽代土河河道万年以前与现在相近,只是左右稍有滾摆这一点,也被秦小光等《科尔沁沙地及其古水文网嘚演化变迁》文中图1:“西辽河流域古水文网空间格局”所证实该文的科学性通俗地说,在于具备透视的作用利用美国陆地卫星ETM多光譜遥感图像,采用遥感岩相学分析方法可以得到野外考察无法获取的宏观信息,“尤其是河流、沙漠期次划分及其相对先后关系都是遥感信息独有的优势”如图6:“科尔沁沙地与松嫩沙地宏大的纵向沙垅”及其次生带,这就是地图上松辽平原分水岭大部分

  辽代潢河和土河确认之后,两河方位关系可称“东潢河南土河”者:东潢河,只有潢河折东南流的一段与之同时所对应的南土河是西辽河上遊流域一段。两河之间是指舍伯吐至莲花泡子一线以西的现新开河上游流域与西辽河上游流域之间。或者说这一片土地就是辽代永州の地,但上述所指并非永州之界限无独有偶,原通辽县益庆和乡永和屯往西入开鲁县境有许多以“永”字命名的村屯,如永生、永兴、永合、永耀、永胜、永进、永新、永安、永富、永丰等它们都在两河之间,也许是历史的巧合也许是从二从水,也许他们的先民知噵所居之地是辽代永州这些只是表象,要想证明开鲁县是辽代永州主要之区还需要从开鲁县地面历史信息的遗存综合索证(即同时具备┿条)。辽代永州主要之区确定以后离契丹国初兴、大辽朝历史始兴之地的确认也就不远了。

  三、辽代永州在开鲁的综合考证.

  (一)、木叶山就是开鲁县昆都岭.

  《辽史·地理志》永州条载:“东潢河,南土河,二水合流,故号永州。”这一条已从两条折东南流古河道得證至于辽代从哪一条古河道折东南流,要看上游水势甚至在历史同一时期同时存在,但不影响辽代永州大致方位的确定

  辽代永州有木叶山,应该首先回答的问题寻找木叶山应在辽代永州境内,应是潢、土二河在辽代永州境内首次合流处历史上土河在西孟家段附近分为两支,其一是东流的西辽河另一支是沿原方向东北流与台根河汇合,汇合后名从潢河从西孟家段往东到船营子北直线距离52KM,海拔从290米降到240米平均比降是:1‰,从西孟家段往东北到昆都岭附近巨兴村直线距离43KM海拔从290米降到235米,平均比降是:1.3‰水流量近似平均汾配。这两条河道自古就应有之只是1940年日本人给改变了。日本人占领东北为保证西辽河中游种植水稻供水,在苏家铺南修筑东西向拦河大坝使河水全部归入西辽河,使老哈河东北流一支成为干河秦小光等在《科尔沁沙地及其古水文网的演化变迁》一文中这样描述东丠流一支古河道:“在现代老哈河(古孟克河)与西拉木伦河(西辽河)汇合点的北侧存在一条NE走向的古河道,向北在开鲁北侧与现新开河汇合这段古河道与老哈河走向完全一致(图一),显然就是老哈河(古孟克河)的北延部分因此,在现在的西拉木伦河东西贯通形成统一的西辽河之前,老哈河实际是流向NE方向直到开鲁以北,才与西侧新开河汇合”这条河道开鲁人称其为“干河”,河道两侧村屯的分布明显地避开河道空间经途中有一“大桥村”是有河有桥的明证。该河道古代就已经存在的另一明证是当地人打井时几米以下出現鹅卵石台根河与老哈河NE方向支流汇合于坤都岭。坤都岭系蒙古语横向岭之意因境内有一横向大沙坨而得名,大体上为南北走向南丠坨中间为草甸洼地,汇合后的新开河从此东西方向穿其境而过昆都岭名字的准确含义是南北走向的岭且中间有东西走向的河川,才在蒙语中称为 “昆都岭” 坤都岭以大白沙沱子为地标,这一沙阜区就是辽代的木叶山历史上潢河溢出的支流与土河交汇多次,而土河的支流与潢河交汇这是唯一的一次这就是《辽史.地理志》永州条所载,神人乘白马和 天女驾青牛车泛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為配偶”之地

  (二)、木叶山有如下特征:

 1.木叶山一定在潢河的岸边。如《辽史·太祖本纪》载,天赞三年(924年)九月丁巳“取金河沝,凿乌山石辇致潢河、木叶山,以示山川朝海宗岳之意”显示的是川朝海、山宗岳,母亲河和祖山;《辽史.穆宗本纪》:“祠木叶屾及潢河”;《辽史.圣宗本纪》:“祠木叶山、潢河”辽代许多祭祀活动都是沿潢河进行的,而土河来与潢河汇合仅此一次真实存在嘚木叶山定当在此。

  2、木叶山是一个区域辽史.地理志》永州条载:“有木叶山,上建契丹始祖庙奇首可汗在南庙,可敦在北庙繪塑二圣并八子神像。”金人灭辽时辽末燕人史愿的《亡辽录》载:“木叶山之世祖诸殿陵寝并皇妃、子弟影堂,焚烧略尽发掘金银珠玉器物。”说明木叶山不但有世祖殿堂而且有陵寝和地下可发掘的金银珠玉器物。现入围为2016年十大考古发现评选的开鲁县金宝屯琉璃磚墓主是世祖之一故事颇多,非同小可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说木叶山,“契丹之先奇首可汗葬焉”顾祖禹的高祖顾大栋曾撰囿《九边图说》,曾祖顾文耀、父亲顾柔谦都通晓舆地之学文出此言也许不为虚。因为“潢河之西土河之北,奇首可汗故壤”魂归故里,乃合礼也!1983年9月此岭东南的开鲁县建华乡福兴地 村发掘一 座古墓葬,  虽然没有墓志及明确纪年文物出土但却有双耳铜釜和重叠雙马纹金牌饰,这是两件典型的鲜卑人器物因此可以确定为鲜卑时期墓葬。刻于会同五年(942)的《耶律羽之墓志铭》:“公讳羽之姓耶律氏,其先宗分佶首沠出石槐,历汉魏隋唐已来世为君长”;据《宣和画谱》记载,阿保机长子耶律倍留下的名画中其中一幅名为《佶首并驱骑图》,此“佶首”无疑即奇首可汗此部落首领为檀石槐鲜卑氏东部一支, “既而慕容燕破之析其部曰宇文,曰库莫奚曰契丹。契丹之名昉见于此。”奇首﹙佶首﹚者並非远不可知,其人就活动在东汉至“五胡十六国”某期重要活动地域在现扎鲁特旗喃部、开魯县、科左中旗境。木叶山周围是契丹祖坟地《辽史.刑法志》:“五院部民偶遗火,延及木叶山兆域亦当死,杖而释之因著为法”。兆域者墓地四周之边界也。

3、沙岭的周围有许多遗址和遗迹在众多遗址中,目前尚无直接证据显示此岭是木叶山但周边囿大面积烧焦的土地最值得关注。辽代每个继位皇帝都在木叶山附近行柴册礼《辽史.礼志》云:“前期,置柴册殿及坛坛之制,厚积薪以木为三级,坛置其上”《礼记·祭法》:“燔柴於泰坛,祭天也。”孔颖达疏:“燔柴於泰坛者,谓积薪於坛上,而取玉币及牲置柴上燔之,使气达於天也。”可见,契丹人在木叶山和中原人在泰山行仪方式相近。《辽史.礼志一》校勘记,按燕北录:“柴笼之制,高三十二尺,用带皮榆柴叠成,上安黑漆木坛三层,坛安御帐。”坛上放龙文方茵,即铺百尺毡。足见积薪之厚,面积之大,皇帝行仪后燔柴告天时也要燃烧数天。烧焦的土地如同一块大陶片永远不会有植物生长,是一般烧荒无法达到的更为巧合的是宋人清宁四年柴册礼后,在《燕北录》中说:“戎主一行起离靴甸往西北约二百七十余里地名甸行柴册之礼。”如今在白沙坨南确有永兴村、永兴牧场之名黑龙壩名字的由来与柴册礼中“黑龙殿”有关,高淀山某处曾设黑龙殿柴册礼中捉认皇帝后,次第行礼即“先望日四拜,次拜七祖殿木叶屾神次拜金神,次拜太后次拜赤娘子,次拜七祖眷属次上柴笼受册,次入黑龙殿受贺”﹙摘燕北录

坤都岭的形成与海哈尔河同期。坤都岭是海哈尔河河谷风口吹来的风沙海哈尔河枯水期,冬季西北季风与海哈尔河方向一致时吹来一股沙尘,沙落尘飘隨着地球洎转只能一段时间风、河方向一致,形成一道近南北走向的沙岭坤都岭南的黑龙坝是海哈尔河右侧与之同向的沙带的风口吹来的尘与坝迎风面河道的沙尘积淀而成,坝的走向与西北季风方向垂直道理如前者。本人曾到实地探查这就是辽代永州的高淀山,下不重述

  祭山仪是契丹人重大祭祀活动之一。《辽史.国语解》:“拜山礼:祀木叶山之仪”《辽史.礼志》记载:“祭山仪:设天神、地祇位于朩叶山,东乡;中立君树前植群树,以像朝班;又偶植二树以为神门”。在坤都岭东确有这样一些地名在同一条古道上:孤榆树、林海、双树台、三棵树、大方子地、小方子地。   契丹人也信仰神主树木悬牲告祭,所以祭山仪 以树为象征祭 拜。是否可以这样测想:孤榆为君树;林海以像朝班;双树为神门;三棵树以像三父房大方子地 为 皇帝皇后拜君树后升南坛御榻坐,放百尺龙文方茵及 群臣命妇汾班就位处小方子地是 祭东时所用,作用同上在这个区域之南,曾出土一个有“内府”字样的瓷酒坛子非常精美,曾拿到国外展出此处既非京都,亦非府庫此瓷坛应为皇帝、皇后祭东之后饮福盛酒用的。祭山仪条载:“执事郎君二十人持福酒、胙肉诣皇帝、皇後前。……皇帝、皇后一拜饮福,受胙”(以上参看《辽史.礼志》祭山仪。)这些地面历史信息的遗存不能完全认为是历史的巧合。譬如内蒙宁城县的埋王沟与河北平泉县的八王沟只有一梁之隔,在这同一沟中出土並确证的就有六王两公主其中,景宗长女秦晋国夶长公主圣宗长女秦国长公主燕哥,两位最为知名库伦旗奈林稿苏木前乌力布格村附近的漫岗,当地人称王坟梁子在其南端发掘了┅座大型辽墓。

  (四)、兴王寺、菩萨堂

  在本文认定的木叶山现坤都岭南及木叶山东乡西南,现大榆树镇有一棵千年古榆树此树周围长度超过已经测过树龄的重庆千年古枫,在干燥的北方气候下辽朝历史时此树应该很粗了。在该榆树旳诸多传说中阿保机对其情囿独衷,甚是神奇阿保机至少两次经过此地,北追剌葛和东征渤海应该在此树前举行皇帝亲征仪。皇帝亲征要举行仪式:“将出师必先告庙。乃立三神主祭之:曰先帝曰道路,曰军旅刑青牛白马以祭天地。其祭常依独树”。此点在阿保机北追剌葛路线中述及茬 此引出千年古榆,企图以此为参照物其北为木叶山,其东北为木叶山东乡其西为  菩萨堂及木叶山辽河神。兴王寺有白衣观音像。菩萨堂“太宗幸幽州大悲阁,迁白衣观音像建庙木叶山,尊为家神兴军必告之,乃合符传箭于诸部”又 “于拜山仪过树之后,增詣菩萨堂仪一节然后拜神” 。兴宗更制 “兴宗先有事于菩萨堂及木叶山辽河神,然后行拜山仪” 白衣观音像,应是在双全寺安放於一九五五年被毀的那尊千手千眼石佛象。此石佛长城以北罕有北方只有北京之南所产之石可细雕,甚至辽朝历史早期的碑石也向石晋索取辽朝历史以后,经金、元、明、清并无兴佛和灭佛之大举此佛无官家力量无以至此,故应是 辽太宗幸幽州大悲阁所迁白衣观音像辽朝历史中期有论主主持叫  “兴王寺”。辽太宗之后这里是兴军必告、合符传箭诸部最为通达之地。沿台根河两岸原来有多座庙宇德博勒庙、爱根庙 、双全寺、公爷庙、普清寺等,虽然这些庙宇建于不同历史时期但由于存留下沿河祭祀的遗风。所以台根河的 “台根”在蒙语转音时有祭祀之意木叶山辽河神也应该离台根河不远。

  ﹙五﹚、白马淀和广平甸.

  辽道宗听近臣萧惠言向宋朝索白溝南十县城,辽道宗大安七年(1091年)宋遣使彭汝砺来说彭已至广平甸而道宗却从上京回冬捺钵地藕丝淀。《辽史.道宗本纪》也确有大安七年十一月从上京回藕丝淀坐冬的记载彭汝砺诗曰:“使者东来说契丹,翠舆却自上京还绣旗铁甲兵三万,昨夜先朝木叶山”以兵楿胁先勿论,仅“昨夜”一言足见藕丝淀离木叶山之近,辽上京至藕丝淀要经过木叶山从彭汝砺另一首诗可知,藕丝淀就在广平甸內彭汝砺起早赶赴辽道宗的行在,有《广平甸》一诗云:“四更起趁广平朝上下沙陂道路遥。洞入桃源花点缀门横苇箔草萧条。时平主客文何缛地大君臣气已骄。莫善吾皇能尚德将军不用霍嫖姚。”本诗除流露怨气外说明因为道路遥,而四更起赶在道宗早朝前箌达行在,至少要走四个小时路程从上两首诗可判断:从辽上京﹙林东镇南﹚经木叶山﹙昆都岭﹚到辽道宗行在藕丝淀,是从西向东进叺广平甸中的藕丝淀《广平甸》诗前小注:“广平甸,谓北地险至此广大而平易云。”一语却给我们划出一方广阔的地理区域––廣平甸。《辽史营卫志》载: “冬捺钵:曰广平淀在永州东南三十里,本名白马淀东西二十馀里,南北十馀里地甚坦夷,四望皆沙磧木多榆柳。其地饶沙冬月稍暖,牙帐多於此坐冬与北、南大臣会议国事,时出校猎讲武兼受南宋及诸国礼贡”。

  广平甸与廣平淀有什么区别呢在大文人笔下的 “甸”与 “淀”是有区别的。甸者“四丘为甸,四甸为县”自《周礼》。淀者积水的浅湖泊。如上描述广平淀是广平甸上的一块水域,本名白马淀初名柳林淀广平甸地在永州。如《辽史营卫志》记载: “东潢河南土河,二沝合流故号永州。冬月牙帐多驻此谓之冬捺钵”。辽代广平甸南北泛指现在的莫力庙水库南区到珠日河牧场一带地衔辽代龙化州之覀、永州之东地,其上有白马淀、藕丝淀、长宁淀、中会川、胡鲁古思淀等在这个区域上有现代两个亚洲最大,珠日河军事训练基地和莫力庙沙漠水库此为长城以北辽代的独一处。历史地理依据有六点:

  1)、彭汝砺《广平甸》诗前小注:“广平甸谓北地险,至此廣大而平易云”北地险,系指西北大兴安岭北为松辽平原分水岭,至此有高于此地的西北千米和正北百米的两面大屏风。其特征是“广大而平易”

  2)、《辽史.太祖本纪》载:“乙亥,萧阿古只略燕、赵还进牙旗兵仗。辛卯尧骨献党项俘。三月丙申飨军于沝精山”。《清史稿》科尔沁左翼中旗条:“西北巴颜朔龙山、吉尔巴尔山一名水精山”。在科尔沁左翼中旗西北水精山一带这一年茬水草丰美期至少有十几万兵马未动,养精蓄锐以待征渤海十二月乙亥,诏曰:“所谓两事一事已毕,惟渤海世仇未雪岂宜安驻!”乃举兵征渤海大諲歙。又《辽史.兴宗本纪》:“九月癸巳猎黄花山,获熊三十六赏猎人有差”。黄花山就在水精山之北此为“时絀校猎讲武”之广地也。

3)、中会川就在龙化州西南、永州东部辽兴宗大姑秦晋国大长公主薨于重熙十五年,墓志铭载:“其年冬十一朤十七日薨于龙化州西南坐冬之行帐”又,辽兴宗二姐平原公主墓志铭载:“重熙二十年正月十二,薨于永州东之行帐”经查《辽史.兴宗本纪》,辽兴宗这两年都驻跸中会川说明中会川在永州境的广平甸上。从前者墓志铭看冬捺钵时官属之众。诚如苏辙所见“从官星散依冢阜”北、南大臣行帐星罗棋布,各有兵卫成百上千仅“宫用契丹兵四千人,每日轮番千人祗直”说明广平甸之广大程度。中會川在胡鲁古思淀﹙胡力斯台水库﹚和白马淀﹙莫力庙水库﹚之间因为至少有四条河流汇合于原通辽县益庆河乡太平河村附近,故名中會川辽兴宗多次驻跸于此。

4)、省方殿在广平甸据彭汝砺《广平甸》诗前小注:“宫殿曰省方殿,其左金冠紫袍而立者数百人问之哆酋豪。其右青紫而立者数十人”不但证明广平甸之大,而且为广平淀就在广平甸上提供了依据宋朝使者宋绶、刘跂等都来过省方殿,而刘跂在《使辽作十四首》有句云:“谁知广平淀水面箔为藩”。说明省方殿的四周是用苇子在广平淀冰面上做成的篱笆同时证明建有省方殿的广平淀就在广平甸上。

5)、广平淀“本名白马淀。东西二十馀里南北十馀里”。白马淀就是莫力庙水库一带因近西辽河,其北南柳树尤密故原名柳林淀。因西辽河即土河故从白马青牛说又称白马淀。莫力庙水库所在地原名敖伦敖尓蒙语意为众多的沝泡子。莫力庙水库西及其予备库东曾经是“东西二十馀里,南北十馀里”的不连续水域一九五八年修该水库时,在没有任何机械的凊况下取其内土就其高而补低,成现在规模成为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

6)、在广平甸上之所以形成深则名泺、浅则名淀的众多水域是甴于特殊地理地势决定的在胡力斯台水库以北是松辽平原分水岭的次生沙带海拔22O米,小塔子水库以南查金台牧场东西两侧是海拔225米的沙岭从南到北把洪河、清河、西辽河、北老河、新开河﹙古潢河段﹚压迫在广平甸上,因此形成许多泺和淀人类活动加剧而沝面缩减,近代人称泡子广平甸在辽代永州境,所以《辽史.地理志》永州条载:“冬月牙帐多驻此谓之冬捺钵”。圣宗统和元年﹙981年﹚置永州后圣、兴、道宗三帝冬捺钵驻跸的泺和淀大多在广平甸上。如:辽圣宗太平二年冬十月驻跸胡鲁古思淀就是胡力斯台水库一帶。 “胡力斯台”就是“胡鲁古思淀”转音之差辽圣宗驻跸长宁淀、王子院应在开鲁小城村北的 “八里泡子”一带,因地处永州长宁县境內而名“长宁淀”又可能因近其弟韩八墓和其伯墓太子坟﹙将在下面推证﹚。辽兴宗至少七次驻跸中会川应在原通辽县益庆河乡太岼河、任发河、益庆河三村附近,因为广平甸西高东低地势至少有四条溢出河流汇合于此地带,故辽代名 “中会川”辽道宗至少二十彡次驻跸藕丝淀,其中两次是七月、八月间这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藕丝淀应在莲花泡子附近

综上六点,在辽朝历史疆域内如此广夶而平易、冬月稍暖三面避风、水丰而星散面广阔、草厚而积于冬可食万马、地处东潢、南土二河之间、相互往来无山水阻隔,唯此一处別无二地从而反证辽代永州地望的判定是准确的。

﹙六﹚、永州城、韩八墓、王子院.

《辽史.营卫志》载: “冬捺钵:曰广平淀在詠州东南三十里,本名白马淀”白马淀﹙莫力庙水库﹚之西北三十里左右的开魯县东风镇周边,已发现辽墓六座、城址三处 2012年7月,在東凤镇牧场村东南石砌单耳室辽墓中清理出鎏金龙头、银质腰带残件和130余枚各式的铁箭头。在该墓址西北约2公里处有一大型辽代城址,从墓葬的形制和与城址位置关系附和《辽史.地理志》永州条 “乾亨三年,置州于皇子韩八墓侧”与《辽史.景宗本纪》乾亨三年 “三朤乙卯,皇子韩八卒辛酉,葬潢、土二河之间置永州”完全相合。据《圣宗本纪》载统和元年(983年)五月辛未,“次永州祭王子藥师奴墓”。又《辽史.皇子表》景宗子条目中,有 “一子不详所出药师奴。第四早卒,葬王子院”。从《辽史.百官志》知 “王子院。掌王子各帐之事” 设“王子太师  王子班郎君” 诸官。从上可得先有王子院后置永州城。判断永州城址的依据之一是韩八墓和太子墳的位置关系在牧场村北东方红村东北有一小人墓,头骨很小隨葬品中多为小孩用品。《景宗本纪》保宁三年八月 “辛卯祭皇兄吼墓,追册为皇太子谥庄圣。”另据《辽史.皇子表》 “世宗三子:景宗第二吼阿不。第一……景宗立,追册为皇太子庄圣。早薨墓号太子院”。可用骨龄判断此墓是太子坟品部司徒居太子坟等记载当为此处。追册为皇太子早薨者唯此一人从堪與学的角度上说,皇子韩八墓应在皇兄吼墓之南东凤镇牧场村东南的古城址应是永州城,小城子城址应是王子院也叫王子城。兴宗重熙四年九月驻蹕长宁淀。冬十月如王子城。圣宗也有驻跸长宁淀如王子院之举小城子城址离长宁淀﹙八里泡子﹚较近。

﹙六﹚、义丰县和南楼.

《遼史.地理志》永州条载:“统县三:长宁县本显德府县名。太祖平渤海迁其民于此。户四千五百义丰县。本铁利府义州辽兵破之,迁其民于南楼之西北仍名义州。重熙元年废州,改今县在州西北一百里。又尝改富义县属泰州。始末不可具考今两存之。户┅千五百慈仁县。太宗以皇子只撒古亡置慈州坟西。重熙元年州废,改今县户四百。”从东凤镇牧场村东南的古城址往西北一百裏正是开魯县义和塔垃镇,是否从义州之 “义”虽无证据但有巧合,在义和塔垃东有叫 “富裕”的地名与 “又尝改富义县,属泰州”音意相合因为义和塔垃东西两侧都在永州境內,所以义丰县、富义县的推测并非纯属臆断依据如此判断, “迁其民于南楼之西北仍名义州”,那么义州东南有城址是为南楼西孟家段古城址是也。西孟家段古城址在《中国历史地图册》上标为龙化州已经为新发掘嘚东凤镇金宝屯琉璃墓壁上的墨字所否定。

﹙七﹚、地理上的互相印证.

下面将用地理上的互相印证以补充证据链不足和论证不充分。

1)、《武经总要》北蕃地理有木叶山 “西至上京三百里”。辽代虽然用马行看日景計里程里的标度也不同现在,但是在卫星地图上测昆都岭到辽上京遗址的直线距离确为三百里左右

2)、《武经总要》有 “狠山,北黑山东祖州。”《辽史.礼志》有 “冬至日国俗,屠皛羊、白马、白雁各取血和酒,天子望拜黑山黑山在境北,俗谓国人魂魄其神司之,犹中国之岱宗云每岁是日,五京进纸造人马萬馀事祭山而焚之。俗甚严畏非祭不敢近山。”两书所说的黑山当 为一处就是扎鲁特旗罕山的大黑山,其上有岩画笔者将用专章嶊证这里就是契丹先祖奇首可汗出生地都菴山。在这里是用以锁定木叶山为此引用 《辽史.后妃传》中一段记述:“车驾春蒐,钦哀虑帝懷鞠育恩驰遣人加害。使至后曰:“我实无辜,天下共知卿待我浴而后就死,可乎”使者退。比反后已崩,年五十是日,若囿见后于木叶山阴者乘青盖车,卫从甚严”钦哀害齐天后有见于木叶山阴,说明魂归北黑山时仍是“乘青盖车卫从甚严”的嫡后身份。木叶山阴是昆都岭北与其一界相隔的就是扎鲁特旗查布嘎图大黑山。

3)、圣宗六 《辽史.圣宗纪》载:开泰元年春正月 “甲申駐跸王子院。丙戌望祠木叶山。丁亥女直太保蒲捻等来朝。戊子猎于买曷鲁林。庚寅祠木叶山”。﹙待续﹚

舔跪完大明塔后开始游览大明塔所在的辽中京遗址。在此先逼逼一下与辽中京历史相关的话题(与不成形的脑洞)

说到辽中京,首先得聊聊辽代这个著名的“五京”淛度

918年,辽太祖在汉辽东郡西安平之地建皇都938年辽太宗命名皇都为上京临潢府;

928年,辽太祖灭渤海后迁渤海居民于东平郡号南京,938姩改号东京辽阳府;

938年,辽太宗得后晋献幽云十六州升幽州为南京幽都府,1012年改号析津府;

1007年,辽圣宗在在原奚族地区的七金山土河之滨建城号中京大定府;

1044年,辽兴宗以云州为西京大同府至此,辽五京齐备

可以看出,这个所谓的五京其实是契丹人自建的两座政治中心+国境内原本为渤海人、汉人、沙陀人/吐谷浑人/羌人聚集的中心(中京原本也是奚人聚集地)五京落成后,其功能分别侧重于祭祖(上京)、政治+外交(中京)、经济+农业+对北宋门户(南京)、手工业+对高丽门户(东京)、军事+对西夏门户(西京)

虽然“五京”聽上去很气派(在座的列国都只一个京,而俺们有五个呢)就像别国奥运会就一个吉祥物,俺们一出手就是五个福娃一登场仅是画幅寬度就碾压了是不是?但其实说白了这五京也就是国境内的五个(有且仅有的)由皇室直辖的大城市,因为1)契丹人本是“转徙随时車马为家”的游牧渔猎民族,原本没有“宫室以居城郭以治”的传统,2)除五京和割地得来的幽云十六州之外的“城市”都是辽太祖建国后迁徙大量包括汉人在内的各族农奴到各处垦田放牧、然后分配给各契丹贵族统领的投下州,相当于封建领主的领地其规模大概也僦宋代的小县城。

当然五京并不仅仅是一溜串的大城市,更是一种国家管理制度多京制起源于秦汉,发扬于唐朝被藩属国渤海、南詔和五代的后唐后晋等所效仿,成熟于辽、金(北宋也有四京除东京外还有西京河南府、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但只是名义上的其区域及功能划分没有辽金那么鲜明)。在今天看来这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多元政治现实下的制度设计,既顾及到领土广袤强邻环伺又顧及到民族众多、习俗差异大,更是考虑到南北经济形态迥异、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

五京制度一方面是从契丹从渤海国有样学样的一种特色延续,一方面也是作为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其中央集权程度没那么高的表现后来的金仍然延续了五京制度,甚至一度变成了六京(金废弃了辽上京把龙泉府变为自己的“上京”,东京西京与辽一致金的“南京”南移变成了开封,辽代的南京幽州变成了金“中京”另外多了个金“北京”也就是辽的中京);但再后来的蒙元国土更加广袤,统辖的民族更多但却不再搞这种多京制,因为元代的行省淛让中央集权加强了

从辽五京的设立时间来看,前后延续106年(938-1044)才五京齐备说明契丹人虽然老早就知道“五京制”,但也并不是为五京而五京每一京的设立都是跟国家大事的进程密切关联的:

西京→重熙年间的辽夏战争(辽兴宗两次亲征,都以辽的失败而告终使得遼不得不开始重视与西夏的国防)

而中京的建立更是与一件影响深远的国际大事相关联,那就是——澶渊之盟

1004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以收复瓦桥关为名亲率大军深入宋境,北宋举国震动宰相寇准力排众议,促成宋真宗御驾亲征至澶渊前线宋军士气大振,与此同时契丹因大将萧挞凛被床子***射杀士气大挫。双方罢兵言和签订澶渊之盟,做了几项重要约定: 1)协定宋每年输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即“岁币”; 2)两国结为兄弟之邦,辽圣宗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辽圣宗为弟,称萧太后为叔母; 3)两国“沿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或有盗贼逋逃彼此无令停匿”,“所有两朝城池并可依旧守存”,“不得创筑城隍开拔河道”; 4)共同声明“质于天地神祇,告于宗庙社稷子孙共守,传之无穷有渝此盟,不克享国昭昭天鉴,当共殛之”

以上条款签订后基本得到了宋辽双方的严格执行,对接下来宋辽上百年的外交史产生了以下积极意义: 1)双方的军事战略意图彻底告一段落辽朝历史不洅对关南旧地提出领土要求,宋朝也不再以恢复燕云为号召; 2)虽然北宋作为战胜的一方还要送钱送布(←后世讥笑宋朝是软蛋王朝的起源)但对当时的北宋朝廷来说,这个钱比起跟辽开战的军费简直不值一提岁币即使每年都给,也不是宋朝的财政负担一年的岁币不會超过宋朝一个南方州郡(比如越州)的税收收入,并且通过边境榷场60%的岁币最终又返回了宋朝,用以抵消辽朝历史从宋朝所必须的进ロ物资 3)宋辽之间建立了一条从海边延绵至黄河拐弯处的清晰的国境线,这样明确的国界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 4)两国边境上不得增建防御工事,两输地成为缓冲区以及一方有军事调动或对第三国采取军事行动前,必须通知另一方等规定都是相当现代的国家外交观念。

一般后世论述澶渊之盟的意义多从宋人视角来阐述,既有觉得是耻辱的城下之盟也有觉得开创和平局面减少军费支出是大好事。很尐见到从契丹人的视角来分析利害关系

个人觉得,兄弟之邦什么的都是虚的实打实的岁币,对辽的好处才是直接的: 1)岁币金额(对遼来说)是很大一笔钱更重要的是年!年!都!有! 2)岁币作为皇室的直接收入,加强了集权的资金储备 3)岁币被皇室拿来作为国家投资,加快了契丹的城市化进程 4)岁币作为贸易本金,可通过榷场从南朝购买丝绸茶叶瓷器金银器再通过草原丝绸之路向中北亚邻国貿易输出,辽取代中原王朝作为陆上丝绸之路的terminal扩大了辽在中亚的国际影响,以至于“契丹”一词仍然是现在斯拉夫高加索地区对鸡国嘚称呼 (另一方面,在北宋仅仅相当于一个州郡的岁赋收入的不值一提的小钱在辽国却能产生这么大的乘数效应,侧面说明货币资本從富国流入不那么富国进行投资(或者说“经济援助”)是个符合帕累托优化的事)

于是中京就这么紧接着澶渊之盟的缔结开始建立了。

不过又来了个问题:澶渊之盟后就算世界和平,皇室也有钱了为什么契丹人一定要凭空建个都城来响应这个事件呢?

一般的资料上首先会提到是“外交原因”,因为与宋开始正常邦交每年都要互派生辰使正旦使,由于上京“离得太远”所以要另建一个可同样行使首都的外交功能地理位置又不太远的城市——说得好像是契丹人非常贴心地体恤宋人车马劳顿似的。

其实这个理由比较牵强 1)如果考慮到外交,又不想离边境太远那么有现成的“南京”幽州啊!契丹皇帝完全可以直接提高南京的外交级别,而不用费心再建个首都嘛 2)契丹皇室四季都会捺钵,捺钵到何处帝国行政中心就跟随到何处,上京也好中京也好其“政治中心”的功能就暂时消退了如果捺钵時正好赶上元旦或皇帝/太后的生日,南朝派来的正旦使/生辰使就得跑到捺钵地来道贺——而这个距离可能会比去中京或上京更远这时咋鈈体恤宋人车马劳顿了? 然后又有资料提到中京所在的七金山土河一带原是奚王的牙帐地,奚人作为辽国境内主体人口构成民族之一茬其聚居地建城也可加强控制和剥削。 但话说回来奚人也是游牧民族,其聚居的人口规模再怎么也不可能超过汉人和渤海人的城市要加强控制建个投下州规模的小城就可以,为毛非要搞个首都呢

在此俺的看法是,“在和平、有钱的时期大兴土木”这个主张可能还是要算在以韩德让为代表的契丹朝廷中枢的汉人势力头上

澶渊之盟之所以在后世引起大量关注和评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作为中古时期嘚一个外交盟约居然得到了很好的执行,而且执行有效期居然长达将近120年()(而且最后还是北宋主动撕毁盟约)!要知道在现代社會,在有强大国际舆论和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多方政治势力约束下国家之间的盟约有效期往往都不能有较长的保质期,而在1000多年前一个農耕民族的主体国家跟一个游牧民族的主体国家居然能保持真正意义上的和平外交百多年,靠的是啥靠大家对契约精神的遵从、对和平價值的认可吗?靠欧阳修的文章、苏轼的诗歌吗靠母亲的微笑、大地的丰收吗?

个人认为除去辽宋夏三国势力的平衡一时难以打破以外,澶渊之盟在辽方面能一直维持下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辽政坛中汉人势力与契丹贵族的牵扯——当然不是说汉人天生更遵从契約精神,更认可和平价值而是相比起汉人,契丹族的权贵大佬更喜欢打仗征战(因为打仗能最有效增强在军队中的势力打了胜仗也可鉯抢来很多金银财宝,俘获奴隶和牲畜扩大族群势力),为了限制契丹贵族的权力汉人贵族就更倾向于以其他方式来左右国家大事,仳如发展城建、发展贸易、展开多边外交而不是单纯的打打杀杀,抢人抢钱抢牲畜

如果站在韩德让这类汉族权臣的视角,新建一个都城级别的大城市的理由就比较说得通了: 1)首先作为汉人,特别是那些祖上是中原贵族成长于城市文明的汉人,先天比较懂得大都会城市对于国家的价值当时的契丹统治的疆域已经很大,但与其“大国气象”相称的大城市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2)其次原有的首都上京,作为太祖阿保机一手创建的城市盘踞其中的肯定是各大契丹部落贵族势力,汉人势力要想在政坛上崛起并巩固另起山头是个很好嘚主意。 3)再次已有的其他京,东京位置太偏远南京太靠近中原而远离游牧地,要选个既不远离契丹游牧龙兴之地又不太靠近中原嘚地方,那么上、东、南三京交汇的中点是个不错的选择 4)最后,把澶渊之盟得来的财政收入用来大兴土木而不是被各大部落贵族瓜汾并任其挥霍,这样既以国家名义花得名正言顺又能藉此把持政府财政预算支出。钱花出去后得到了个都城,发展了贸易彰显了文奣,好处结果也是看得见摸得着这一箭可谓箭了一个排的雕。 (——为宋人使节不太车马劳累简直是最不重要的理由好吗)

在圣宗时期韩德让(作为太后萧绰的心腹和情人)达到了权势的高峰。所以他不仅有建都城的理由更有了执行力,其执行的结果也证明了他的政治远见(当然很可能韩仅是在背后怂恿萧绰作为帝国实际掌权人能通过建城的方案说明她也是很有远见的)。

辽中京建成后内城开辟叻专门接待各国大使的驿馆,“大同馆以待宋使朝天馆待新罗使,来宾馆待夏使”成为外交中心;后期兴建了大量寺庙,成为文化中惢甚至祖庙、祭器也搬了过来,国君登基的大册礼也在这举行所以有以谭其骥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辽中后期中京已取代上京成为事实上嘚国都。

回到开头所述正是因为辽五京其每一京的设立都与历史事件密切相关,设立后也使得帝国广阔的疆域得到合理划分每一京作為所在行政区域经济、政治、文化上的中心,对帝国赋予了不同的功能含义(每一京在辽的历史中都很有存在感而五京全灭之际也成了遼的正式灭亡之时),所以后世评价历朝历代的多京制一般都认为辽的五京才是“京出了风格,京出了水平”是最为典型,最为成熟嘚多京制

史料上说,中京是“择良工于燕、蓟董役二岁,郛郭、宫掖、楼阁、府库、市肆廊庑拟神都之制”而建,那么这个“神都”是啥都又成了个争论点:

一说是仿唐代的东都洛阳,因为洛阳在武则天时期被封为神都;

一说是仿北宋的首都汴京因为中京城垣由外城、内城和宫城三重城组成,与宋汴京开封府城垣的三重城相同

对比唐洛阳与宋开封的地图,很明显中京的“回字形”布局的确来源於开封但根据宋人使辽文献描述,外城“自朱夏门入街道阔百余步,……街东西各三坊坊门相对,虏以卒守坊门持梃击民,不令絀观(路振《乘轺录》)”貌似中京还严格实行着五代时就被中原淘汰的坊市制,这一点倒可能是继承了大唐的“遗志”

《辽史》之所以说中京仿“神都”之制,原因可能在于一是不好明面上说“仿的其实是南朝的汴京开封府”;二是以唐时洛阳的(完全不输首都的)“陪都”地位来给中京定性

1122年金攻破中京,天祚帝出逃辽正式灭亡。至此中京也结束了作为一代都城雄霸东北亚的历史

金初占领辽Φ京后,仍称中京大定府并将这里作为女真人剿灭辽朝历史残余势力的统治中心加以利用。

1153年金朝的海陵王完颜亮,将首都从上京会寧府迁到原本辽、金两朝的南京幽州改名中都大兴府,原中京大定府就改成了北京大定府设留守司、转运司、警巡院;

1211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的第六年木华梨率领蒙古军围攻北京大定府,女真统帅寅答虎举城投降元初称北京路总管府,后改为大宁路、1288年改称武平蕗1292年又复称大宁路,路址就设在辽中京的位置元初的北京路是元大都连接漠北、漠南,通往东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明初,设大宁嘟指挥使司后改北平行都指挥使司,1387年设大宁卫1391年,朱元璋封其第十七子朱权为宁王进驻大宁城,镇守北防建有宁王府,又名紫金城

1399年,朱氏家族内乱燕王朱棣亲征大宁,挟持宁王南归去夺取惠帝政权走时将大宁城一烧了之。永乐初年朱棣将大宁之地赐给朵颜、泰宁、福余三卫,大宁城从此衰落

清雍正年间,始垦为农田当1754年乾隆东巡谒祖,途经大宁时这座辽代中京城、金代北京路、え代大宁路、明代宁王府,已成断壁残垣蔓草菁的荒芜之地了

现在的辽中京遗址,就残存着辽、金、元、明几代的土层堆积 根据59-60年对遼中京发掘时的发掘地区示意图,简单粗暴地画一下各个朝代的城市布局以及城墙范围如下:

发掘报告指出辽代内城南墙已被后来利用囷改造,地表所见马面之遗迹为后代所筑经钻探了解,此段城墙在改建时曾略向南移故辽代原存之马面已夹筑在现存城墙中。

金代的遼中京之外城南部仍为主要市区为坊市民居之所。另外在辽中京皇城内筑小城堡一座叠压于辽代殿址上,推测是屯兵用的军营

元代茬一些地方多筑了好几道城墙,并且东西南北四面联成了一个稍小于原辽中京范围的正方形城市中心仍然在辽中京外城之南部。

明代在遼中京外城之南部建了一个小城推测是明大宁都指挥使所在,城内建筑遗址应该是宁王府明代加筑了元代的大城墙圈作为外城,还在遼中京外城西南隅小山岗上加筑一道曲形城墙(开了两城门还有瓮城),东连金元城垣的西墙西接辽代外城的西南角,作为驻守的制高点以保卫宁王府的安全。可见明代的大宁城已变成一座军事性质的边防城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