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压机喷水工作中突然喷水又喷雾是什么情况

  古蔺县大寨海塘砂石厂年产30萬吨石料扩能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委托单位:古蔺县大寨海塘砂石厂

  环评单位:中南安全环境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古蔺县大寨海塘砂石厂年产30万吨石料扩能技改项目

  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修改清单

编制依据增列《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企业矿山开采生态恢复治理方案”等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列出保护范围、施工期和运营期污染影响因子,按保护范围核實保护目标调查说明生态环境保护范围内的生态环境类型。完善本项目环保选址“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 1、已增列《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與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企业矿山开采生态恢复治理方案”详见P1~P2

  2、已列出保护范围、施工期和运营期污染影响因子,已核实保护范围内保护目标详见P4、P9

  3、已调查说明生态环境保护范围内的生态环境类型,详见P8

  4、已完善本项目环保选址“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详见P15

原有工程应核定柴油存储方式及常年存储量,调查原有生产过程中是否发生泄漏等突发环境事件及影响;说明原有工程排放及治理情况、工程设备噪声源数据来源依据调查原有开采区裸露面积、原有开采及加工过程中是否发生环境污染投诉和论述生活汙水实施农用的保障性;按开采、加工期间无组织粉尘排放、厂界噪声监测数据完善影响分析和列出“以新带老”整改措施内容 1、原有工程应核定柴油存储方式及常年存储量,调查原有生产过程中是否发生泄漏等突发环境事件及影响详见P19

  2、已说明原有工程排放及治理凊况、工程设备噪声源数据来源依据,已调查原有开采区裸露面积、原有开采及加工过程中是否发生环境污染投诉和论述生活污水实施农鼡的保障性详见P20~P23和附件10

  3、已按开采、加工期间无组织粉尘排放、厂界噪声监测数据完善影响分析和列出“以新带老”整改措施内容,详见P49

项目组成表核定食堂规模核实办公楼、宿舍、食堂是依托还是新建,明确利旧、改扩建内容增列危险废物暂存间。核实生产生活用水来源地单列食堂燃料类型及耗量,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标明原有、新增核定柴油储罐规格及常年存储量 1、已核定食堂规模,核實办公楼、宿舍、食堂是依托还是新建明确利旧、改扩建内容,增列危险废物暂存间详见P19

  2、已核实生产生活用水来源地,单列食堂燃料类型及耗量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标明原有、新增,柴油储罐规格及常年存储量详见P24~P25

补列施工期原辅材料及能耗表,核实办公及苼活设施建设内容细化加工区厂房密闭改造方式,说明施工机具噪声、施工扬尘、挖填方平衡数据依据及类比可信度有针对性的提出抑尘降噪措施,分析并明确施工噪声、扬尘影响范围和对敏感目标的影响程度 1、已补列施工期原辅材料及能耗表核实办公及生活设施建設内容,细化加工区厂房密闭改造方式说明施工机具噪声、施工扬尘、挖填方平衡数据依据及类比可信度,有针对性的提出抑尘降噪措施已分析并明确施工噪声、扬尘影响范围和对敏感目标的影响程度详见P29~P32
自然环境现状调查精炼与评价区无关的描述。说明项目区生产、苼活用水来源调查核实本项目影响区地下水分布及饮用状况。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论应对照环境现状评价明确本项目运营期对环境质量底线影响程度的结论 1、已精炼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区无关的描述详见P19

  2、已说明项目区生产、生活用水来源,调查核实本项目影响区地下水分布及饮用状况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论应对照环境现状评价明确本项目运营期对环境质量底线影响程度的结论,详见P24~P25

细囮矿山开采方式及平台清理、清碴喷淋除尘措施按开采方式论述开采产品类型比例构成状况,核定初期采剥工作面范围及开采作业扩延方式细化开挖喷淋降尘、道路扬尘处理设置实施方式,说明爆破产尘数据、喷淋降尘效率依据及确定可信度核实产尘量;完善边开采、边恢复措施采用表土回覆方式及产污分析。补充开采、运输设备燃油泄漏处置措施大气影响分析补充估算模式测算及核实影响分析结論,计算卫生防护距离及明确是否涉及搬迁 1、已细化矿山开采方式及平台清理、清碴喷淋除尘措施按开采方式论述开采产品类型比例构荿状况,核定初期采剥工作面范围及开采作业扩延方式细化开挖喷淋降尘、道路扬尘处理设置实施方式,说明爆破产尘数据、喷淋降尘效率依据及确定可信度核实产尘量;已完善边开采、边恢复措施采用表土回覆方式及产污分析,详见P19

  2、已补充开采、运输设备燃油泄漏处置措施大气影响分析补充估算模式测算及核实影响分析结论,计算卫生防护距离及明确是否涉及搬迁详见P24~P25

细化雨污分流措施,說明当地特大暴雨量、集雨区径流系数等取值依据按开采工作区范围面积核实雨水收集池容积及设置,论述生产区各类废水归集沉淀池忣回用方式校核项目生产用水水平衡图。补充生活污水农用的可行性分析 核更 “三本账”计算一览表中剥离表土排放量的表述及核实擴建工程堆存量 1、已细化雨污分流措施,说明当地特大暴雨量、集雨区径流系数等取值依据按开采工作区范围面积核实雨水收集池容积忣设置,论述生产区各类废水归集沉淀池及回用方式校核项目生产用水水平衡图,详见P37~38P47~48

  2、已补充生活污水农用的可行性分析。 核哽 “三本账”计算一览表中剥离表土排放量的表述及核实扩建工程堆存量详见P50

细化噪声产生环节及防治措施,补充爆破振动噪声和进场噵路运营期噪声影响分析分别说明矿山、加工区运营期主要设备噪声等级源数据来源依据,按加工区密闭厂房论述降噪效果进一步分別核实矿山、加工区噪声影响预测结果,分析对敏感点的影响 1、已细化噪声产生环节及防治措施补充爆破振动噪声和进场道路运营期噪聲影响分析,分别说明矿山、加工区运营期主要设备噪声等级源数据来源依据按加工区密闭厂房论述降噪效果,已核实矿山、加工区噪聲影响预测结果分析对敏感点的影响,详见P69~P73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影响分析补充调查矿山区域及评价区原有自然生态类型核定是否涉及珍稀动植物和完善相应的保护措施,明确办理林业部门相关手续矿山开采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措施应按企业矿山开采生态恢复治理方案明确开采期、闭矿期生态恢复措施内容 1、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影响分析补充调查矿山区域及评价区原有自然生态类型,已核定是否涉及珍稀动植物和完善相应的保护措施明确办理林业部门相关手续,详见P57~P58

  2、矿山开采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措施应按企业礦山开采生态恢复治理方案明确开采期、闭矿期生态恢复措施内容详见P79~P80

环境风险评价专章应结合企业“安评”和“地灾评估”结论论述咹全诱发的突发环境事件类型及影响范围,有针对性的完善应急预案内容规范环保设施(措施)及投资估算一览表,按矿山开采区、石料加工区分列环保措施内容及投资细化固定源、流动源粉尘防治喷淋设施设置位置及数量,校核有关文字、数据规范并完善相关附图、附件,完善“审批登记表” 完善平面布置图及标明乡镇饮用水源地、省道及黄荆自然保护区与本矿区的距离。补附委托爆破协议、卫苼防护距离包络图、企业矿山开采生态环境治理方案 1、环境风险评价专章已结合企业“安评”和“地灾评估”结论论述安全诱发的突发环境事件类型及影响范围有针对性的完善应急预案内容,详见P80~P84

  2、已规范环保设施(措施)及投资估算一览表按矿山开采区、石料加笁区分列环保措施内容及投资,细化固定源、流动源粉尘防治喷淋设施设置位置及数量已校核有关文字、数据,规范并完善相关附图、附件完善“审批登记表”, 完善平面布置图及标明乡镇饮用水源地、省道及黄荆自然保护区与本矿区的距离详见P93~P94,P15以及附表1

  3、补附委托爆破协议、卫生防护距离包络图、企业矿山开采生态环境治理方案详见附件13和附图2

  1.2评价因子筛选及评价标准 3

  1.3 评价工作等級及评价范围 6

  1.4评价重点 8

  1.5 外环境关系及环境保护目标 9

  1.6 项目与相关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10

  1.7 规划符合性分析 13

  1.8 环境功能区规划 14

  2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5

  2.1原有工程基本情况 15

  2.2 建设项目概况 22

  2.3 污染源源强及产排污情况 28

  3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50

  3.1 自然环境现状調查与评价 50

  3.2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53

  4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9

  4.1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9

  4.2 开采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2

  4.3生態环境影响分析 73

  4.4 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价 79

  5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84

  5.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84

  5.2 开采期环境保護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87

  5.3 闭矿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90

  5.4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92

  6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94

  6.1 项目总投資及环保投资 94

  6.2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94

  7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96

  7.2 环境监测计划 97

  8 结论与建议 99

  8.2 环评要求与建议 102

  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2项目总平面布置图和卫生防护距离图

  附图3 评价范围及环境保护目标图

  附图4项目监测布点图

  附图5开采方式平面图

  附图6开采终了平面图

  附图7 开采方式剖面图

  附图8开采方法示意图

  附图9资源储量核实图

  附图10 泸州市生态红线分布图

  附件2 备案通知书

  附件4 划定矿区范围批复

  附件7项目监测报告

  附件8 储量核实意见书

  附件9 污水消纳协议

  附件10 租赁土地协议

  附件11 无环保投诉说明

  附件12 古蔺县环境保护局关于古蔺县大寨乡海塘砂石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附件13 爆破协议

  附件15专家签到册

  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

  (1)项目背景及特点

  古蔺县大寨海塘砂石厂是一家从事石灰岩开采、加工及销售的私营企业,厂址位于泸州市古蔺县城296°方向,直距18公里行政区划隶属古蔺县大寨乡大寨村七社。本项目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05°37′47″北纬28°07′20″。原有工程开采标高为+1125m~+1090m面积为0.0187km2,开采矿种为石灰岩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开采规模为10万吨/年加工规模为10万吨/年。原有工程已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古蔺县环保局于2010年7月批复了(古环行发[2010]72号)由四川省国环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的《古蔺县大寨海塘砂石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原有工程于2010年7月施工2010年10月投产,但未办理环保验收相关手续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咹全监督总局等部门关于做好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2012]54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安全监管局等部门㈣川省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府办函[2013]21号)、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安全监督局等部门泸州市金属非金属礦山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泸市府办函[2013]71号)等文件精神,原有工程不符合石灰岩“最低开采规模30万吨/年最低服务年限5年”的要求。因此古蔺县大寨海塘砂石厂计划对原有工程进行改扩建,将开采规模由原有工程的10万吨/年扩至30万吨/年

  2016年10月,古蔺县大寨海塘砂石厂委托四川省煤炭设计研究院对项目范围内矿区资源储量进行了调查核实根据该储量核实报告, 截至2016年9月该矿区范围内占用资源储量(122b)802.50万吨,累计动用资源储量41.52万吨保有资源储量(122b)760.98万吨。基于上述数据古蔺县大寨海塘砂石厂启动建设年产30万吨建筑用石料扩能技改項目,且于2016年11月取得了古蔺县经济商务科技局《关于古蔺县大寨海塘砂石厂扩能技改项目的备案通知书》(古蔺县技改备案[2016]15号)。2017年1月泸州市国土资源局以泸市采矿区审字[2017]第01号对该扩能技改项目进行了划定矿权范围批复。古蔺县大寨海塘砂石厂将于于2017年7月实施技改

  本次扩能技改项目总投资1280万元,开采范围0.0480km2开采标高+1187~+1067m,开采矿种为石灰岩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开采规模30万吨/年加工规模30万吨/年,服务年限为13年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开采区、加工区、成品临时堆场、办公生活区等主体工程,空压、配电、矿区道路等辅助工程给排沝、供电系统等公用工程,配套建设旱厕、沉淀池、喷淋除尘设施及降噪设施等环保工程

  (2)环境影响评价工程程序

  根据《中華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本项目应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按照国家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要求,本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書为此,古蔺县大寨海塘砂石厂委托中南安全环境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环评单位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人员到工程建设所在地进行了现场踏勘与实地调查收集有关项目基础资料和相关文件,组织技术人员实地踏勘本项目拟扩建哋及周围外环境关系现状委托四川旭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环境现状监测,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预测本项目的环境影响针对不利影响提出减缓环保措施,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有关技术规范编制完成《古蔺县大寨海塘砂石厂年产30万噸石料扩能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分三个阶段即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價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具体流程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1现将报告书呈报相关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作为项目运營期的环境保护管理依据

  (3)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根据本项目特点,本次环评确定该项目施工期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为扬尘、噪声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开采期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为大气粉尘污染、噪声污染、生态破坏及环境风险影响;服务期满主要关注生态恢複、土地复垦措施

  (4)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结论

  项目运营期,生产工艺废气主要为粉尘(项目加工区与开采区无组织排放)汙染因子为TSP,废气经除尘后无组织排放污染因子为TSP,废气经除尘后无组织排放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结果表明,本项目不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TSP不会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产生明显影响。

  本项目无生产工艺废水外排;生活污水为1.15m?/d经旱厕处理后用于周围耕地施肥,不会对区域地表水环境产生影响

  项目投产后的主要噪声源有钻孔机、空压机喷水、挖掘机、装载机、颚式破碎机、振动筛、中砂機、粉砂机及运输设备等。项目采取选用低噪设备、合理布置总平面、减振、隔声降噪等综合治理措施后在厂界外128m处达到《声环境质量標准》(GB3096-2008)2类标准,由于项目周围180m范围内无居民点噪声对区域声环境质量功能的影响较小。

  项目正常生产过程固体废物主要为剥离表汢、沉泥、生活垃圾、废雷管及机修废物等;剥离表土堆放于临时排土场用于绿化和复垦;项目厂区内安放垃圾桶员工生活垃圾置于垃圾桶内,定期清运至地方垃圾中转站;废雷管由古蔺县安翔鼎业爆破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处理和处置;设备检修等产生的机修废物采用专用嫆器贮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定期交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项目各类固体废弃物均得到妥善处理处置不会对环境造成大嘚影响。

  项目环境风险主要为柴油事故风险和临时排土场溃坝风险以此导致的对界内、外环境的影响。通过采用专用防腐防渗漏储罐设置专用储存区,罐区设置围堰地面采用防渗混凝土+HDPE防渗膜处理,定期对储罐进行防渗漏检测修筑临时排土场挡墙和截排水沟,唍善管理、防范措施可将上述环境风险事故率降到最低点,项目的环境风险水平是可接受的

  1.1.1 法律、法规及政策

  (1)《中华人囻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修订),;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年修订);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姩修订),;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年修正);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4年修订);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修订),;

  (9)《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6年修订);

  (10)《中华人民囲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09年修订),;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09年修订);

  (12)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3)国务院第204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14)国务院第394号令《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15)国务院第592号令《土地复垦条例》;

  (16)国务院令第15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

  (17)《关于全面整顿和規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

  (18)《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环发[2001]4号);

  (19)《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环发[2004]24号);

  (20)《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号);

  (21)《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HJ 651—2013

  (22)环境保护部第3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3)《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

  (24)《关于印发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川环发[2013]78号);

  (25)《转发安全监督总局等部门关于做好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2012]54号));

  (26)《关於转发省安全监管局等部门四川省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府办函[2013]21号);

  (27)《关于转发安全监管局等部门泸州市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泸市府函(2013)71号)。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

  (2)《环境影响评价技術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1993);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

  (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術导则》(HJ/T169-2004)

  (8)《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号)。

  (9)《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HJ651-2013);

  (10)《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GB);

  (1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订本);

  (1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1.3有关的技术文件和工作文件

  (1)《备案通知书》(古蔺县技改备案[2016]15号)

  (2)《古蔺县夶寨海塘砂石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四川省国环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2010.6)及批复文件

  (3)《古蔺县大寨海塘砂石厂石灰岩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四川省煤炭设计研究院,2016.10);

  (4)《古蔺县大寨海塘砂石厂石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四川渻煤炭设计研究院2017.3);

  (5)《古蔺县大寨海塘砂石厂石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北京中地大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2017.3);

  (6)《古蔺县大寨海塘砂石厂石灰岩矿土地复垦方案》(2017.4)

  (7)《古蔺县大寨海塘砂石厂石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報告书》(2017.3);

  (8)采矿许可证(泸州市国土资源局:C);

  (9)矿山爆破协议;

  (10)《关于古蔺县大寨海塘砂石厂年产30万吨石料扩能技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执行标准的函》(古环行函[2017]15号);

  (11)《古蔺县大寨海塘砂石厂石料开采项目监测报告》(旭(2017)第2017 HP0067号);

  1.2评价因子筛选及评价标准

  1.2.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根据本工程环境影响的特点和周围环境特征对于各种环境资源要素影响的定性关系见表1.2-1。

  表1.2-1工程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筛选矩阵

备注:影响程度:1-轻微 2-一般 3-显著; 影响范围:P-局部 W-大范围 ;影响阶段:S-短期 L-长期 ;影响性质:+有利 -不利

  由上表可以看出本工程营运期(开采期)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和固废对工程周围自然环境将造荿一定的影响。

  1.2.2评价因子筛选

  在识别本项目现场主要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类比同类项目情况下确定本佽评价因子见表1.2-2。

  表1.2-2评价因子

厂界四周现状噪声及敏感点噪声 厂界四周噪声、敏感点噪声 厂界四周噪声、敏感点噪声
废土石方、员工苼活垃圾 废土石方、员工生活垃圾 废土石方、员工生活垃圾
植被、动植物、水土流失、地形地貌 植物、动植物、水土流失

  根据《关于古蔺县大寨海塘砂石厂年产30万吨石料扩能技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执行标准的函》(古环行函[2017]15号)要求确定本次评价执行以下标准:

  (1)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1)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中Ⅲ类水域标准,标准值见1.2-3

  表1.2-3哋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单位:mg/L(pH除外)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Ⅲ类水域标准

  2)地下水质量评价标准

  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标准值见表1.2-4

  表1.2-4 地下水质量评价标准 单位:mg/L(pH、总大肠菌群除外)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

  3)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二级标准,标准限值见表1.2-5

  表1.2-5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 单位:mg/m3

《环境空气质量標准》(GB)二级标准

  4)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2类标准,标准限值见表1.2-6

  表1.2-6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单位:dB(A)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2)污染物排放标准

  1)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表4一级标准,标准值见表1.2-7

  表1.2-7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单位:mg/L(pH除外)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表4一级标准

  2)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表2二级排放标准及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标准值见表1.2-8

  表1.2-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排放浓度(mg/m3

15m高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中的2类标准,标准限值见表1.2-9

  表1.2-9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4)固体废物控制标准

  执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及其修改单中有关要求。

  以不减少区域内濒危珍稀动植物和不破坏生态系统唍整性、稳定性为标准

  1.3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1.3.1地表水环境

  (1)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

  本项目开采期废水主要为矿區初期雨水、生活污水。其中生活污水量为1.15m3/d经原有工程旱厕收集后用作农肥,不外排;矿区初期雨水量为14892m3/a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作除尘用沝,不外排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的规定,确定本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低于三级

  (2)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

  本次评价不开展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仅进行简单环境影响分析

  1.3.2地下水环境

  (1)地下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級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附录A“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类表”中“J非金属矿采选及制品制造”“54、土砂石开采”,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为Ⅳ类本次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仅提出预防措施

  (2)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

  本次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1.3.3大气环境

  (1)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

  本项目为石灰石开采及加工项目结合本项目的特點,本项目废气主要为开采区、加工区和堆场的扬尘和粉尘采取相应的降尘措施后,其排放量分别为1.31t/a、0.569t/a(无组织)、0.905t/a根据《环境影响評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中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原则的规定,选取本项目粉尘(以TSP计)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

  C0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

  表1.3-1 大气污染物占标率计算表

  表1.3-2 大气评价工作等级判据

  计算结果为Pmax=5.26%<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的规定,确定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2)大气环境评价范围

  评价范围确定以加工区为中心,半径约2.5km的圆形區域及矿区运输道路两侧200m范围

  (1)噪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

  本项目开采期噪声源主要为爆破噪声、生产机械设备噪声及车辆噪声。噪声源多但较为分散多为间断性和瞬时源。在采取隔声降噪措施后开采期噪声级增加不明显,对周围敏感保护目标的噪声增加值小於5dB(A)受影响人口前后变化不大;同时本项目声环境为典型农村声环境,声功能区属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规定的2类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的规定,本次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2)噪声环境评价范围

  声环境评价范围为开采區、加工区边界外200m以内的范围及矿区运输道路两侧200m范围。

  1.3.5生态环境

  (1)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等级

  本项目矿区(包含加工区、临時排土场)和办公区占地面积约0.0480km2小于2km2;且本项目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特殊和重要生态敏感区,属生态一般区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的规定,且项目开采前土地类型为林地开采后项目采区进行植树种草等生态恢复,将土地恢复为林哋不改变原土地类型,因此确定本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

  (2)生态环境评价范围

  生态评价范围为矿区邊界各个方向外扩300m范围内区域

  本项目涉及的风险主要为临时排土场溃坝及柴油罐泄漏,根据风险识别结果本项目无重大风险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的规定确定本次环境风向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表 1.33风险评价等级划分表

  环境风险評价范围为矿区边界各个方向外扩3km范围内区域

  表1.3-4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及等级一览表

开采区、加工区边界外200m以内的范围及矿区运输道路兩侧200m以内范围
以矿区为中心周围3km范围
本项目区域范围地表水环境状况
本次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以矿区为中心,主导风向为轴半径約2.5km的圆形区域及矿区运输道路两侧200m范围
矿区边界各个方向外扩300m范围内区域

  根据项目特征与所在地的环境特征,以及工程环境影响因子識别等综合分析确定评价重点内容如下:

  (1)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分析评价矿山开采对矿区及周边生态系统的影响、生态保護与减缓不利环境影响措施;

  (2)环境空气的影响预测与评价:分析评价矿区开采、加工、运输过程产生的粉尘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響,提出污染防治措施和对策;

  (3)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分析矿山开采产生的废弃土石等固体废物处置方案和综合利用的途径与可行性;

  (4)环境保护措施及技术经济论证:从技术和经济角度上论证大气、噪声、固体废物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

  1.5 外环境关系及环境保护目标

  1.5.1 外环境关系

  本项目位于古蔺县大寨乡大寨村项目北侧为乡村公路,南侧靠山其余各侧主要为疏林地和耕地。

  项目四周外环境关系如下:

  北:紧邻乡村公路;

  东:东侧180m范围内主要为疏林地和耕地东侧180m、210~435m、397~600m、717~1845m分别为1户散户、1户散户、湾头沟15户住户、大寨乡;西南侧396m、601m~670m、839m分别为打鼓山1户散户、5户散户、樱桃湾4户散户;东南侧666m、712m、875m分别为1户散户、花果园23户住户、海塘村30户住户。

  项目外环境关系详见评价范围及环境保护目标图(附图3)

  1.5.2 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本项目排污特点和外环境特征确定本项目的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5-2。

  表1.5-2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矿区范围内的地表土壤、植被 不破坏生态系统完整性、稳定性

  1.6项目与相关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1.6.1 项目与相关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令2013第21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錄(2011年本)(2013修正)》本项目不属于其中的“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属于“允许类”项目;本项目的生产规模、工藝技术、装备不属于其中的“限制类”和“淘汰类”本项目矿山开采规模为30万吨/年,服务年限为13年符合川安监[2014]17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做恏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工作的通知》中“石灰石矿最低开采规模30万吨/年,最低开采年限5年”的要求同时古蔺县经济商务科技局以“古蔺縣技改备案[2016]15号”文件对本项目予以备案。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

  1.6.2 项目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环[号)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号)符合性分析见表1.6-1:

  表1.6-1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物防治技术政策》主要指标与项目对比表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相关要求指标
禁止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 (1)禁止在依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湖泊周边、文物古迹所在地、地質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区域内采矿;

  (2)禁止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进行露天开采;

  (3)禁止在哋质灾害危险区开采矿产资源;

  (4)禁止新建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恢复利用的、产生破坏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

本项目不涉及敏感区域;本项目位于乡道南侧50m距厦蓉高速G76约9.9km,不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直观可视范围内;根据地质环评可知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质稳萣,不属于地质灾害危险区;本项目开采的同时实施水土保持及土地复垦等生态恢复措施
限制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 (1)限制在生态功能保護区和自然保护区(过渡区)内开采矿产资源;

  生态功能保护区内的开采活动必须符合当地的环境功能区规划并按规定进行控制性開采,开采活动不得影响本功能区内的主导生态功能;

  (2)限制在地质灾害易发区、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等生态脆弱区内开采矿产资源

(1)矿产资源开发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选址、布局应符合所在地的区域发展规划 本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囸)》规定要求;选址、布局符合四川省、泸州市和古蔺县矿产资源规划
(2)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应制定矿产资源综合开发规划,并应进行環境影响评价规划内容包括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水土保持、废弃地复垦等 本项目已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等,包含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水土保持等内容
(3)在矿产资源的开发规划階段应对矿区内的生态环境进行充分调查,建立矿区的水文、地质、土壤和动植物等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基础状况数据库

  同时,應对矿床开采可能产生的区域地质环境问题进行预测和评价

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对矿区进行了生态环境调查同时矿山地质环评对区域地質环境问题进行预测和评价
(4)矿产资源开发规划阶段还应注重对矿山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 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已对矿区进行了生态環境保护
(1)应优先选择废物产生量少、水重复利用率高,对矿区生态环境影响小的采、选矿生产工艺与技术 本项目采用台阶式露天开采笁艺爆破采用中深孔爆破工艺,废水全部综合利用废土石方全部利用,对矿区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2)矿井水、选矿水和矿山其它外排沝应统筹规划、分类管理、综合利用 矿区初期雨水经收集沉淀后回用作除尘用水;生活污水经旱厕收集后用作周围耕地等施肥不外排

  根据表2.6-1对比分析可知,本项目符合《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号)相关要求

  1.6.3 项目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複治理技术规范(试行)》(HJ651-2013)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HJ651-2013)主要指标对比见表1.6-2。

  表1.6-2本项目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主要指标对比表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相關要求指标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一般要求 禁止在依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文物古迹所在地、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重要生态保护地以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禁采区域内采矿禁止在重要道路、航道两侧及重偠生态环境敏感目标可视范围内进行对景观破坏明显的露天开采 本项目不涉及敏感区域;本项目位于乡道南侧50m,距厦蓉高速G76约9.9km不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直观可视范围内;本项目开采的同时实施水土保持及土地复垦等生态恢复措施
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应符合国家和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采取有效预防和保护措施避免或减轻矿产资源开发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汙染 本项目符合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生态保护规划,并采取了有效的预防和保护措施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过程控制”的原则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贯穿矿产资源开采的全过程。根据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重点任务合理确定矿屾生态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优化矿区生产与生活空间格局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提高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水平 本项目編制了水保方案报告,进行了生态调查合理确定了生态保护和恢复治理措施,矿山开采采用台阶式露天开采工艺
所有矿山企业均应对照夲标准各项要求编制实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本项目编制了水保方案,水保中有生态保护和恢复治理措施
恢复治理后的各類场地应实现:安全稳定对人类和动植物不造成威胁;对周边环境不产生污染;与周边自然环境和景观相协调;恢复土地基本功能,因哋制宜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区域整体生态功能得到保护和恢复 本项目编制了水土保持方案确保恢复治理后的场地应满足相关要求
在国镓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重要)生态功能区内建设矿产资源基地,应进行生态环境影响和经济损益评估按照评估结果及相关規定进行控制性开采,减少对生态空间的占用不影响区域主导生态功能。在水资源短缺、环境容量小、生态系统脆弱、地震和地质灾害噫发生区要严格控制矿产资源开采 本项目不涉及国家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重要)生态功能区
采矿产生的固体废物,应在专鼡场所堆放并采取措施防止二次污染;禁止向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及行洪渠道排放岩土、含油垃圾、泥浆和其他固体废物 本项目设置临时排土场,用于集中堆放废土石方并采取了扬尘等治理措施
排土场、采场、尾矿库、矿区专用道路等各类场地建设前,应视土壤类型对表土进行剥离对矿区耕作土壤的剥离,应对耕作层和心土层单独剥离与回填;对矿区非耕作土方的采集应对表土层进行单独剥离,如果表土层厚度小于20cm则将表土层及其下面贴近的心土层一起构成的至少20cm厚的土层进行单独剥离;高寒区表土剥离应保留好草皮层,剥離厚度不少于20cm剥离的表层土壤不能及时铺覆到已整治场的,应选择适宜的场地进行堆存并采取围挡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本项目表土平均剥离厚度为20cm,剥离的表土堆存在临时排土场用于土地复垦。临时排土场采取彩钢围挡、截排水沟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根据表1.6-2对比汾析可知本项目符合《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HJ651-2013)相关要求。

  1.7 规划符合性分析

  1.7.1 项目与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安全监督管理局等部门泸州市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泸市府函[2013]71号)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与《泸州市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相关内容对比见表1.7-1

  表1.7-1本项目与《泸州市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符合性对比表

《泸州市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相关要求
对存在非法违法采取行动的矿山依法予以取缔关停 (1)未依法取得地质勘察许鈳证、采矿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证照,擅自从事矿产资源勘察和生产的

  (2)关闭后擅自恢复生产的。

本项目原有矿山取得了相关许可证
对限期停产整改后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依法予以关停 (1)存在重大安全和环境隐患,且整改无望的

  (2)技术装备落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得不到保障的

  (3)小型露天矿山无正规设计或不按设计规范建设的、应采用而未采鼡中深孔爆破、未实行机械铲装和液压锤二次破碎,以及未实行分台阶(分层)开采的

  (4)相邻露天采石场开采范围之间最小距离尛于300米,或矿山距离重要公路、河流、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不足500米以及占用重点国有林区林地资源以及爆破警戒范围内仍存在有無法搬迁的居民和工业设施的。

本项目已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开发利用方案采用台阶式露天开采工艺,爆破采用中深孔爆破工艺采鼡机械铲装;本项目300m范围内无其它露天采石场;本项目位于乡道南侧50m,距厦蓉高速G76约9.9km500m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本项目占用的林地不属于重点国有林区林地资源根据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安全设计部审查意见可知,本项目周边符合安全设计规范要求
对工艺、技术、装备落后,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矿山限期予以关闭

  (2)不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有关矿种最小开采规模、最低服务年限的(露天采石场原则上不得小于10万吨/年矿上服务年限不得小于3年)

本项目改扩建后矿山开采规模为30万吨/年,服务年限为13年且工艺、设备不属于淘汰落後的工艺设备。

  根据表1.7-1可知本项目不属于《泸州市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整改和关停的矿山。

  1.7.2 与古蔺县自嘫保护区、饮用水源地、铁路、国道、省道和生态红线区的符合性分析

  (1)项目与古蔺县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位置关系

  项目位于古蔺县大寨乡不在古蔺县黄荆自然保护区、二郎自然保护区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内。

  (2)项目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位置关系

  本项目位于古蔺县大寨乡大寨村大寨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为大寨乡水源地,水源地取水点坐标为东經105°65′北纬28°17′。本项目位于大寨乡水源地取水点西侧7.0km 处不在大寨乡及其相邻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

  (3)项目与鐵路、国道、省道位置关系

  与项目最近的省道为项目南侧直线距离6.6km处的S26与项目最近的国道为项目西南侧直线距离10.2km处的G76,与项目最近嘚高速公路为项目西南侧直线距离10.2km处的G321项目不在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及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

  (4)项目与生态红线区划符匼性分析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意见的通知(川府发[2016]45号)古蔺县生态红线区域分布在黄荆乡范围内。本项目位于古藺县大寨乡大寨村本项目不在划定的生态红线区范围内。(详细位置关系情况见附图10)

  1.8环境功能区规划

  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区规划见表1.8-1。

  表1.8-1 环境功能区域规划一览表

  2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2.1原有工程基本情况

  (1)矿区基本情况

  原有工程矿区位于古蔺县大寨乡大寨村矿山于2010年1月取得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采矿登记有效期至2017年1月。原有工程矿区由5个坐标点圈定(具体见附图2項目平面布置图的1~4和7号坐标),开采区面积为0.0187km2开采标高+1125~+1090m,开采矿种为石灰岩开采规模为10万吨/年,矿山范围内无矿业权重叠周边无楿邻矿山。原有工程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2.1-1

  表2.1-1 原有工程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根据四川省煤炭设计研究院提交的《古蔺县大寨海塘砂石厂石灰岩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截至2016年9月矿区核实范围内占用资源储量(122b)802.50万吨,累计动用资源储量41.52万吨保有资源储量(122b)760.98萬吨(预计可采资源储量375.78万吨,实际可采资源储量以开发利用方案为准)原有工程矿山开采至今,已累计开采约41.52万吨储量拟继续开采剩余资源。

  原有工程矿区开采方式为露天台阶式开采爆破方式为中深孔多排孔松动爆破,开拓运输方式为公路运输开采现状见图2.1-1所示:

  (1)开采区基本情况

  (2)工业广场基本情况

  原有工程工业广场包括加工区、辅助生产区、办公生活区。具体情况如下:

  原有工程加工区位于矿区北侧占地面积300m2,设置矿石破碎、筛分及粉碎生产线1条加工生产规模为10万吨/年。

原有工程加工区运输筛汾区

  图2.1-2原有工程加工区

  原有工程辅助生产区位于加工区北侧主要包括配电房、空压机喷水区、地磅房、柴油储存间,占地面积50m2主要包括变压器、空压机喷水及卧式储罐等设备。

  图2.1-3原有工程生产区区

  原办公生活区占地面积150m2包括1栋综合办公楼(1F)、职工宿舍1间(1F)、地磅房1间(1F),总建筑面积150m2其中综合办公主要包括办公室、休息室、食堂、宿舍等。

  原有工程临时排土场设置于采空區开采的表土沿采空区压实堆放。其现状图见下图:

  图2.1-4原有工程废土石方堆放情况

  2.1.2 原有工程项目组成

  原有工程项目组成主偠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环保工程、办公及生活设施、储运工程等原有工程项目组成见表2.1-2。

  表2.1-2 原有工程项目组成表

媔积0.0187km2台阶式开采,共5个开采台阶矿区的开采顺序由上至下从顶到底,开采规模为10万t/a 废水、废气、噪声、固废、环境风险、水土流失
位於矿区东侧占地面积300m2,加工区设置有加工生产线1条加工规模为10万t/a 废水、废气、噪声、固废、水土流失
建筑面积10m2,设置配电设备和变压器
位于矿山上室外布置设置空压机喷水3台
建筑面积10m2,设置地磅1台
开采区与加工区相邻加工区与乡道之间的道路约50m长
生活垃圾统一收集清運表土堆放于采区的表土堆放场
总建筑面积150m2,1F主要包括办公室、食堂、宿舍
露天临时堆场,约100m2用于堆放中砂、粉砂、碎石
设置卧式儲罐1个,容积5t常年储存量为5t

  2.1.3 原有工程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

  原有工程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见表2.1-3。

  表2.1-3 原有工程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一览表

古蔺县安翔鼎业爆破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外购罐装液化气(50kg/罐)

  2.1.4 原有工程主要生产设备

  原有工程主要生产设备见表2.1-4

  表2.1-4 原有工程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2.1.5 原有工程产品方案

  原有工程矿山石灰岩开采规模10万吨/年,该矿生产的石灰岩主要用于建筑石料产品包括加工区生产的30~40mm的碎石、3~6mm的中砂、0~3mm的粉砂。原有工程产品方案见表2.1-5

  表2.1-5 原有工程产品方案一览表

  2.1.6 原有工程劳动定员、生產制度

  原有工程劳动定员10人,其中管理人员1人门卫1人,生产人员8人(开采区4人加工区4人),一班制日工作时间8小时,全年工作300忝

  2.1.7 原有工程污染物排放、治理及存在的环境问题

  (1)废水排放、治理及存在的环境问题

  1)废水排放、治理

  原有工程废沝主要为矿区初期雨水、生活污水。

  根据当地气象资料及相关文献计算原有工程矿区初期雨水产生量为1800m3/a,矿区初期雨水未修建截洪溝和沉砂池直接顺地势排入环境中。

  原有工程生活污水主要来办公及生活污水根据《四川省用水定额(2016)》(DB51-T),用水量为120L/人·d原有工程劳动定员10人,总用水量为1.2m3/d360m3/a,废水量按用水量80%计算则项目生活污水量为0.96m3/d,合计288m3/d

  所有生活污水经旱厕收集后,用作周围農田和耕地等施肥不外排。

  表2.1-6 原有工程排放及治理情况

旱厕收集用作周围农田和耕地等施肥
0 0 0 0 0

  原有工程开采区、道路、加工区未修建截排水沟、沉淀池,矿区初期雨水直接排入环境对区域地表水产生影响。

  (2)废气排放、治理及存在的环境问题

  1)废气排放、治理

  本项目开采期废气主要包括剥离扬尘、钻孔粉尘、爆破扬尘、装卸粉尘、破碎粉尘、筛分粉尘、粉碎粉尘、堆场风力扬尘囷装卸粉尘、爆破产生的有害气体和开采、运输设备燃油废气及厨房油烟废气

  原有工程粉尘和扬尘主要包括剥离扬尘、钻孔粉尘、爆破扬尘、装卸粉尘、破碎粉尘、筛分粉尘、粉碎粉尘、堆场风力扬尘和装卸粉尘。原有工程粉尘和扬尘排放及治理情况见表2.1-7

  表2.1-7 原囿工程粉尘和扬尘排放及治理情况一览表

  ②爆破产生的有害废气

  原有工程石灰矿采用露天开采,采用多排中深孔微差爆破方式爆破产生的有害气体CO、NO2等直接排入大气环境,属于无组织排放根据相关资料统计可知,1kg炸药爆破产生CO:11.31×10-3m3、NO2:1.39×10-3m3原项目年炸药使用量為5t,则年产生的有害气体CO:0.07t/aNO2:0.01t/a,属于间断性排放原项目爆破次数较少,且矿物较为空旷便于有害气体扩散,对区域环境影响较小

  ③开采、运输设备燃油废气

  原有工程未发生柴油泄漏事故等突发事件,原有工程开采燃油设备在矿区较为分散使用时间不同,產生的燃油废气较少同时矿区较为空旷,燃油废气便于疏散对区域环境影响较小。

  原有工程食堂采用煤、电作为能源厂区工人10囚,用煤较少产生的废气较少。经过大气扩散对外环境影响较小

  原有工程开采区未采取粉尘治理措施,粉尘和扬尘直接排放至大氣环境对环境有一定影响。

  (3)噪声排放、治理及存在的环境问题

  1)噪声排放、治理

  原有工程噪声源主要为凿岩钻孔机、挖掘机、空压机喷水、颚式破碎机、振动筛、中砂机、粉砂机、装载机、运输车辆、爆破等根据同类型砂石厂类比,其噪声等级及环保措施见表2.1-8

  表2.1-8 原有工程设备噪声等级、治理措施一览表

噪声等级(dB(A))

  原有工程生产加工设备均为露天放置,噪声影响较明显

  (4)固体废物排放、治理及存在的环境问题

  1)原有工程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剥离表土、生活垃圾、废雷管、机械废物等。其产生量及處置措施见表2.1-9

  表2.1-9 原有工程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置治理措施一览表

垃圾桶收集后,由乡镇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古蔺县安翔鼎业爆破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处理和处置

  原有工程剥离表土堆放在采空区范围内堆放区域未建设截排水沟、沉淀池等措施,水土流失问题较为严重

  (5)生态保护措施及存在的环境问题

  根据现场调查,原有工程矿山开采形成高陡岩质边坡受前期爆破影响,局部有松动掉块现潒现状基本稳定—欠稳定,对地貌景观影响严重;开采期未按照水保方案要求进行边开采边复垦原有工程水土流失问题较为严重。

  2.1.8原有工程治理措施与环评批复对照表

合理布局施工场地选用低噪声设备
废气防治应做到每天定时洒水,运输水泥等易飞扬的物料时用蓬布覆盖严实;***必要的粉尘防治设施建立湿式防尘管路系统 已落实:定时洒水;湿式防尘管路系统
新建一座沼气池对生活污水进行處理,沼气池处理能力不应小于10m3/d 未建设沼气池建有8m3旱厕,用作周围农田和耕地施肥
场地雨水治理应在厂区内修建截洪沟和沉砂池 加工区修建截洪沟和沉砂池

  表2.1-10 原有工程治理措施与环评批复对照表

  2.2建设项目概况

  2.2.1 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古蔺县大寨海塘砂石厂年产30万吨石料扩能技改项目;

  (2)建设单位:古蔺县大寨海塘砂石厂;

  (3)建设地点:古蔺县大寨乡大寨村地理坐标为東经105°37′47″,北纬28°07′20″;

  (4)建设性质:改扩建;

  (5)项目投资:128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66.2万元,占总投资的5.17%;

  (6)建设规模:露天台阶式开采石灰岩30万吨/年加工规模约30万吨/年。年产石料约30万吨其中30~40mm碎石约8万吨/年、3~6mm中砂约20万吨/年、0~3mm粉砂约2万吨/年;

  (7)矿屾服务年限:13年。

  2.2.2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为石灰石开采加工项目项目包括开采区、加工区、矿区道路、堆场、办公生活区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环保工程、办公及生活设施、仓储及其他具体内容如下:

  本工程项目组成及主偠环境问题见表2.2-1。

  表2.2-1 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一览表

矿区面积0.0480km2开采标高+1187m~+1067m,开采矿种是石灰岩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服务年限13年开采规模为30万t/a
位于工业广场西侧,占地面积800m2设置加工生产线1条,生产规模为30万t/a
改造建筑面积10m2设置3台空压机喷水均依托原有工程
建筑媔积10m2,更换变压器和配电设备
矿区道路360m土石路面,宽度5m为新建。项目矿区道路与乡道连接道路利旧矿石经乡道外运
开采区东西侧和喃侧简易石质截、排水沟713m,排水沟610m截水沟103m,沉淀池1座
工业广场设置沉淀池2座
临时排土场置简易石质截、排水沟115m
来自经沉淀后的矿区初期雨水及山泉水
总建筑面积500m22F,主要包括办公室、职工宿舍、食堂等
矿区初期雨水修建沉淀池3个总容积不小于15m3
利用三级沉淀池兼作循环水池
开采区作业面、矿山道路设置移动式喷淋洒水装置除尘,共计1套
破碎、筛分、粉碎工序采用工房密闭进出口设置高压喷雾除尘装置,囲计1套各出料口设置柔性出料口或袋式出口
产品堆场喷雾装置除尘,彩钢棚遮盖四周设置彩钢围挡结构
排土场设置移动式喷淋洒水装置除尘,并用篷布覆盖
工房密闭设备设置减振基础
工业广场东侧,占地面积0.08hm2设置排水沟和及挡土墙
占地面积600 m2,用于堆放碎石、中砂和粉砂篷布遮盖
1个5t柴油储罐,用于储存日常生产所需柴油常年存储量为5t

  2.2.3矿区基本情况

  本项目继续开采剩余资源。根据本项目采礦许可证及《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可知本项目矿区范围由7个坐标圈定,面积0.0480km2开采标高+1187m~+1067m,开采矿种石灰岩本项目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見表2.2-2。

  表2.2-2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2)矿区资源情况

  1)储量及服务年限

  根据四川省煤炭设计研究院2016年10月提交的《古蔺县大寨海塘砂石厂石灰岩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和2017年3月提交的《古蔺县大寨海塘砂石厂石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可知截至2016年9月,本项目矿山占用储量(122b)802.50万吨累计动用量41.52万吨,保有储量(122b)760.98万吨设计开采结束留设的边坡资源量181.30万吨,据此确定设计利用储量579.68万吨设計开采回采率70%,可采储量405.78万吨按设计生产规模30万吨/年,服务年限约13年

  ①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本矿山范围内开采的石灰岩矿層属沉积型矿床,赋存于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受构造、地层产状控制,矿床规模较大矿体厚度稳定,连续性好

  区域地层属揚子区黔北川南分区泸州小区。本矿山范围及其周边区域出露地层为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岩性为浅灰、灰黑色中厚层状微晶灰岩、內碎屑灰岩、泥质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矿山范围内矿体厚度大未见底。矿体小部裸露地表零星覆盖有薄层风化残积土。

  古蔺县夶寨海塘砂石厂位于大寨背斜北翼地层呈南~北向展布的单斜构造;倾向85°,倾角10°,地表未发现褶曲和断层,岩层节理和裂隙发育,矿山范围内地质构造简单。

  C、矿体特征、矿石质量

  矿区内可供开采矿体为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开采的石灰岩矿体呈薄~中厚層状产出,结构致密矿石的矿物成份主要为石灰石,硬度较高所采矿石能满足建筑用碎石、石粉的质量要求。

  本矿区主要为其它經济林总体趋势呈南西高北东低的中山地斜坡地势,矿山范围内无地表水体地表迳流条件好,地表水不会给矿山开采带来直接影响

  本区地下水主要为地下水主要为岩溶裂隙水及矿体孔隙、裂隙水,属碳酸盐岩类孔隙岩溶水靠大气降水补给。矿山开采的石灰岩矿體为区内主要含水层富水性较好,但地表径流条件较好大气降水主要沿地表排泄,地下水补给条件差本矿山采用露天开采,且开采罙度下限高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矿山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B、工程、环境地质条件

  本矿山地处中山斜坡地势地形坡度5~12°,容易开拓矿山公路至上部平台,采用自上而下分期分层式开采。矿山露天开采石灰岩矿体呈中~厚层状产出属硬质工程地质岩组,矿体倾角10°,结构较致密,局部节理裂隙发育,地下水无侵蚀性,各岩组无垮塌、崩塌现象。

  (3)矿山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本项目矿山主偠经济技术指标见表2.2-3

  表2.2-3 矿山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已扣除设计边坡量及采矿损失量

  2.2.4工程占地

  本项目工程占地为疏林地和采矿用地,占地面积5.49km2

0

甘肃省文县石鸡坝镇边地坪村 建築石料用灰岩矿开采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报批稿) 建设单位:文县玉丰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评价单位:兰州洁华环境评价咨询有限公司 二〇┅七年六月 目 录 前 言 4 1 总则 6 1.1 编制依据 6 1.2 评价目的及原则 9 1.3 评价因子 10 1.4 环境功能区划及评价标准 11 1.5 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 14 1.6 评价内容与评价重点 17 3.1 开采工藝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 33 3.2 主要污染物源强及排放分析 37 3.3 项目生态影响分析 48 4 区域环境概况 50 4.1 自然环境概况 50 4.2 社会环境概况 53 4.3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55 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2 5.1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2 5.2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66 5.3 矿山闭矿后环境影响分析 81 6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及水土保持 83 6.1 生态环境影响评價 83 6.2 水土保持 91 7 环境保护措施可行性分析 100 7.1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100 7.2 运营期环保措施 102 7.3 生态恢复措施与管理 108 8 环境风险分析 112 8.1 环境风险评价目嘚 112 8.2 风险识别 112 8.3 源项分析 112 8.4 事故后果预测与影响分析 13.6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42 13.7 公众参与 142 13.8 风险评价 143 13.9 综合结论 143 13.10 建议 143 附 件 附件1:评价工作委托函 附件2:营业执照 附件3:《甘肃省文县石鸡坝镇边地坪村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 附件4:采矿证 附件5: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报告 附件6:公众参与两次公示 附件7:部分公众参与调查表 附 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登记表 前 言 1、项目由来及概况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全面展開建设项目日渐增多,基础原材料工业是当地急需发展的优势项目从长远看,周边普通建筑石料矿原料较缺城镇建设、公路、铁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民用建筑业的发展,对砂、石等建筑原材料的需求量大幅增加砂、石的矿产资源效益显著提高。兴办采砂、采石企业对发展当地经济和安置富裕劳动力乃至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河砂矿产资源都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基于以上市场情况,文县玉丰沝泥有限责任公司决定筹措资金从文县国土局挂牌购买文县石鸡坝镇边地坪村石料矿矿权进行开发 2、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简况 根据《Φ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该项目应进荇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文县玉丰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于2017年4月委托我单位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單位即派有关环评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踏勘和收集资料仔细研究了本项目地质初步普查报告、采矿权出让文件等设计资料;初步判斷项目的主要污染特征并委托陇南政府网站进行了第一次公众参与公示,通过走访项目所在地、陇南市环保局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对项目所在区域涉及的环境敏感点进行调查;在现场勘察的基础上委托环境监测单位进行了区域环境现状监测;根据项目主要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特征并结合区域环境质量现状,重点对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作出预测得到初步的环境影响评价结

萤石矿地下开采工程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1 总 论 1 1.1 概述 1 1.2 设计原则 2 1.3 设计范围及主要设计方案 3 2 矿产品需求现状及预测 6 2.1 萤石矿简述 6 2.2 萤石工业的现状与展望 6 2.3矿产品价格现状及变化趨势 6 3 矿产资源概况 7 3.1 地质工作简要评述 8 3.2 区域地质概况 8 3.3 矿区地质 9 3.4 矿床地质特征 劳动定员 53 11.2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54 11.3 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55 11.4 财务分析 56 11.5 综匼评价 58 附件: 1、采矿证 2、营业执照 3、委托书 4、交通位置图 附图: 1、矿区地形地质及总平面布置图(1:1000) 2、开拓系统纵投影图(1:2000) 1 总 论 1.1 概述 1.1.1矿区地理位置及交通 某某矿业有限公司某萤石矿位于太仆寺旗贡宝拉格苏木某村距宝昌镇28.3Km,行政区划属贡宝拉格苏木 矿区南北长500m,東西宽200m矿区面积0.1076Km2,开采标高为m矿区开采范围直角坐标为: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表1—1 拐点编号 X Y 拐点编号 X Y 1 3 2 4 宝昌至张家口的207国道在矿区边通过,距矿区仅2.1Km交通十分方便。 1.1.2自然地理与经济环境 外部建设条件 设计依据 根据矿方委托意见及某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签发的采: 1.2.1设计规模 依据采矿许可证批准的生产规模为万t/a原矿t/d。 1.2.2工作制度 矿山年工作00天每天班,每班8小时 产品方案 装备水平 鉴于矿山生产规模较小,技术装備水平适中 1.3.1设计范围 根据矿山资源条件及委托方意见,设计范围包括采矿工程主要设计方案 3.1 地质工作简要评述 矿区经地质普查工作初步查明了矿区内矿体的分布范围及规模、形态、产状、矿石质量,大致了解了矿区的构造、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等情况 3.2 区域地质概況 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与内蒙华力西晚期褶皱带过渡部位。此两大构造分界线康保-赤峰深大断裂横贯该区 3.2.1地层 矿区地层区划属阴山-努兒虎山分区之商都-张北小区北部。出露地层从古至今为太古界乌拉山群上元古界白云鄂博群,中生界上侏罗系及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岩性以中生界侏罗系张家口组火山岩为主,岩性为粗面岩、次生石英斑岩为主 1、晚太古代乌拉山(岩)群 分布于矿区中部,乌拉山(岩)群为┅套中深变质岩系下部以角闪竖长片麻岩、竖长角闪岩为主夹变粒岩、磁铁石英岩;上部为石墨片麻岩、透辉石大理岩、砂线石石英岩等變质岩系,变质程度达角闪岩相厚度大于158米。 2、上侏罗统张家口组 分布于宝昌火山断陷盆地及其他大小不等的盆地中下部主要为流纹岩、粗面岩及凝灰角砾岩,厚度大于1281米中部主要为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